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三十六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一百三十六卷目录
僧部列传十二
陈二
慧峰 昙瑗
智文 慧思
法泰〈附智恺 智敷 道尼〉 洪偃
法朗 慧勇
宝琼 警韶
安廪 慧布
慧荣 慧明
智远 元光
智聚〈附法恭〉
神异典第一百三十六卷
僧部列传十二
编辑陈二
编辑慧峰
编辑按《续高僧传》:释慧峰,不知何人,住栖霞寺。听诠公三 论,深悟其旨,最为得意。名架于布,众所推美。诠每云: “峰之达解思力,吾不及也。以吾年老,且复相依。”峰游 心正理,身范律仪,摄静松林,日唯一食,衣服麤素,略 无寸积,顾步锵锵,雅有风润。末出江都,偏弘十诵,赞 诱前修,听者如市。有问云:“‘今学大乘,如何讲律’?峰云: ‘此致非汝所知,岂学正法而大小相乖乎’?”以陈天嘉 年卒,春秋六十。临终告弟子智琨曰:“吾去处悬远,非 汝所知。”终后屈一指捋之,虽伸还屈。时议谓证初果。
昙瑗
编辑按《续高僧传》:“释昙瑗,未详氏族,金陵人也。才术纵横, 子史周综。自幼及长,以听涉驰名,数论时宗,并经陶 述。而威严群小,不妄登临,矜持有功,颇以文华自处。 时或规谏之者,瑗因摆拨前习,专征鄙倍,弦韦所诰, 验于耳目。由是名重京邑,同例钦焉。以戒律处世,住 持为要,乃从诸讲席,专师十诵,功绩既著,学观斯张。” 自尔恒当元宰,镇讲相绩,有陈之世,无与为邻。使夫 五众揖其风猷,七贵从其津济,瑗有之矣。常徒讲众 二百馀人。宣帝下诏:“国内初受戒者,夏未满五,皆参 律肆。可于都邑大寺,广置听场。”仍敕瑗公总知监检, 明示科举,有司准给衣食,勿使经营形累,致亏功绩。 瑗既蒙恩诏,通诲国僧,四远被征,万“里相属。时即搜 擢,明解词义者二十馀人,一时敷训,众齐三百。”于斯 时也,京邑屯闹,行诵相諠,国供丰华,学人无弊。不逾 数载,道器大增。其有学成,将还本邑,瑗皆聚徒对问, 理事无疑者,方乃遣之。由是律学更新,上闻天听。帝 又下敕荣慰,以瑗为国之僧正,令住光宅。苦辞以任, 敕特许之。而栖托不竞,闭房自检,非夫众集,不忘经 行,庆吊斋会,了无通预,山泉林竹,见便忘返。每上锺 阜诸寺修造道贤,触兴赋诗,览物怀古。洪偃法师傲 岸泉石,偏见朋从,把臂郊坰,同游故苑。瑗题树为诗 曰:“丹阳松叶少,白水黍苗多。浸淫下客泪,哀怨动民 歌。春蹊度短葛,秋浦没长莎。麋鹿自腾倚,车骑绝经 过。萧条肆野望,惆怅将如何!”偃续题曰:“龙田留故苑, 汾水结馀波。怅望伤游目,辛酸思绪多。凉飚惨高树, 浓露变轻萝。泽葵犹带井,池竹下侵荷。秋风徒自急, 无复《白云歌》。”瑗以太建年中卒于住寺,春秋八十有 二。初,微疾将现,便告众曰:“生死对法,凡圣俱缠,自非 极位,有心谁免?今将就后世,力不相由。愿生来讲诲, 分有冥功,彼我齐修,用为来习。不尔与世沉浮,未成 通济。幸诸梵行,同思此言,终事任量,可依成教。”言讫, 端坐如定,欻然已逝。道俗悲凉,叹其神志明正,不偶 缘业。有敕依法焚之,为立白塔,建碑于寺。著《十诵疏》 十卷,《戒本羯磨疏》各两卷,《僧家书仪》四卷,《别集》八卷, 见行于世间。
智文
编辑按《续高僧传》:智文姓陶,丹阳人。母齐中书院韬女也。 怀文之始,梦睹梵僧把松枝而授曰:“尔后诞男,与为 麈尾。”及文生也,卓异恒伦。志学之年,依宝田智成以 为师傅。既受具后,专构元津,以戒足分为五乘,律检 开成七众。岂止通衢生死,亦乃组辔道场。义须先精, 方符佛意。值奉诚僧辩,威德冠众,行高物外,传业之 “威,独步江表。”推其领袖,则大明彖公文。初依辩学,后 归彖下,《十诵》诸部,罔弗通练。以梁大同七年灵味、瓦 官诸寺启敕,请文于光业寺首开律藏,陈郡殷钧为 之檀越,故使相趋,常听二百许人。属梁末祸难,乃避 地于闽下,复光岭表。时僧宗法准知名,后进,皆执卷 请益。又与真谛同止晋安,故得讲译都会,交映法门, 边俗信心,于斯风革。酒家毁其笮器,渔者焚其罟网僧尼什物,于是备焉。有陈驭㝢江海,清宴讲授,门徒 弥繁。季代。宣帝命旅,克有淮淝,一战不功,千金日丧, 转输运力,遂倩众僧文深护正法,不惧严诛,乃格词 曰:“圣上诚异宇文,废灭三宝,君子为国,必在礼义,岂 宜以胜上福田,为胥下之役,非止延敌轻汉,亦恐致 罪尢深。”有敕许焉,事即停寝。尔后凡所详奏,莫非允 惬,理众摈罚,咸符时要。尚书令济阳江总踵道造房, 无爽旬日。是知学而有禄,德必有邻,法位宜昇,众望 悦矣。大隋革运,别降纶言,既屏僧司,宪章律府。大军 之后,荆棘攸生,十滥六群,滋彰江表。文又案法澄剪 寻,得无声深可谓“少壮免白发之妖,稊莠绝青田之 薉矣。”前后州将,甫及下车,皆尊仰年德,罕不修敬。柱 国、武山公郭衍,祗敬倍常,躬携妻子,到寺檀舍,盛设 法斋,请敷律题,抑扬剖析,有克拔之姿,听侣干馀,罔 不嗟。伏以开皇十九年二月二十日,迁神于寺房,春 秋九十有一。即窆寺之南山东垄,与辩律师墓相望。 自文之据道也,器宇刚物,风范肃人。戒品圆净,处断 明白。然剖析章句,词省义富,众家修撰,罕有出其右 者。又金陵军火,遗烬莫留,乃誓志葺治,惟新旧址。讲 《十诵》八十五编、《大小乘戒心羯磨》等二十馀编、《金光 遗教》等各有差焉。著《律义疏》十二卷、《羯磨疏》四卷、《菩 萨戒疏》两卷。门人传贵,以为口实,僧尼从受戒者三 千馀人,学士分讲者,则宝定、惠峙、惠𪩘、智昇、惠觉等, 惟道志、法成、双美、竹箭拥徒。建业文昔梦泛舟海钧, 获二大鱼,心甚异之。及于东安寺讲,麈尾才振,两峰 俱落。深怪其事,以询建初。琼上人乃曰:“斯吉之先见, 必有二龙传公讲者。”其言果矣。
慧思
编辑按《续高僧传》:“慧思,俗姓李氏,武津人也。少以弘恕慈 育知名,闾里称言,颂逸恒问。尝梦梵僧劝令出俗,骇 悟斯瑞,辞亲入道。所投之寺,非是练若,数感神僧训, 令斋戒,奉持守素,梵行清慎。及禀具足,道志弥隆。迥 栖幽静,常坐综业,日惟一食,不受别供。周旋迎送,都 皆杜绝。诵《法华》等经三十馀卷,数年之间,千遍便满。” 所止庵舍,野人所焚。遂显疠疾,求诚乞忏,仍即许焉。 既受草室,持经如故。其人不久所患平复。又梦梵僧 数百,形服瓌异,上座命曰:“汝先受戒,律仪非胜,安能 开发于正道也?既遇清众,宜更翻坛,祈请师僧四十 二人,加羯磨法,具足成就。”后忽惊悟,方知梦受。自斯 以后,勤务更深,克念翘专,无弃昏晓,坐诵相寻,用为 恒业。由此苦行,得见三生所行道事。又梦弥勒、弥陀 说法开悟,故造二像,并同供养。又梦随从弥勒与诸 眷属,同会龙华,心自惟曰:“我于释迦末法,受持《法华》, 今值慈尊,感伤悲泣。”豁然觉悟,转复精进,灵瑞重沓, 瓶水常满,供养严备。若有天童侍卫之者,因读《妙胜 定经》,叹禅功德,便尔发心,修寻定支。时禅师慧文,聚 徒数百,众法清肃,道俗高尚,乃往归依,从受正法。性 乐苦节,营僧为业,冬夏供养,不惮劳苦,昼夜摄心,理 事筹度。讫此两时,未有所证。又于来夏,束身长坐,系 念在前。始三七日,发少静观,见一生来善恶业相,因 此惊嗟,倍复勇猛,遂动八触,发本初禅。自此禅障忽 起,四肢缓弱,不胜行步。身不随心,即自观察:“我今病 者,皆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心源,业非可 得,身如云影,相有体空。”如是观已,颠倒想灭,心性清 净,所苦消除。又发空定,心境廓然。夏竟受岁,慨无所 获,自伤昏沉,生为空过,深怀惭愧,放身倚壁。背未至 间,霍尔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念明达,十六特 胜,背舍阴入,便自通彻,不由他悟。后往鉴最等师,述 己所证,皆蒙随喜。研练愈久,前观转增,名行远闻,四 方钦德。学徒日盛,机悟实繁。乃以大小乘中定慧等 法,敷扬引喻,用摄自他众杂精麤,是非由起,怨嫉鸩 毒,毒所不伤,异道兴谋,谋不为害。乃顾徒属曰:“大圣 在世,不免流言,况吾无德,岂逃此责?责是宿作,时来 须受此私事也。然我佛法不久应灭,当往何方以避 此难?”时冥空有声曰:“若欲修定,可往武当南岳”,是入 道山也。以齐武平之初,背此嵩阳,领徒南游,高骛前 贤,以希栖隐。初至光州,值梁孝元倾覆国乱,前路梗 塞,权止大苏山,数年之间,归从如市。其地陈齐边境, 兵刃所冲,佛法云崩,五众离溃。其中英挺者,皆轻其 生,重其法。忽夕死庆朝闻,相从跨险而到者,填聚山 林。思供以事资,诲以理味。又以道俗福施,造《金字般 若》二十七卷,金字法华琉璃宝函,庄严炫耀,功德杰 异,大发众心。又请讲二经,即而叙构,随文造尽,莫非 幽赜。后命学士江陵智𫖮代讲金经,至一心具万行 处,𫖮有疑焉。思为释曰:“汝向所疑,此乃《大品》次第意 耳,未是《法华》圆顿旨也。吾昔夏中苦节思此,后夜一 念,顿发诸法,吾既身证,不劳致疑。”𫖮即谘受《法华》行 法,三七境界,难卒载叙。又谘师位即是十地,思曰:“非 也,吾是十信铁轮位耳。”时以事验,解行高明,根识清 净,相同初依,能知密藏。又如仁王,十善发心,长别苦 海。然其谦退,言难见实,故本迹叵详。后在大苏,敝于烽警,山侣栖遑,不安其地。又将四十馀僧,径趣南岳, 即陈光大二年六月二十二日也。既至,告曰:“吾寄此 山,正当十载,过此已后,必事远游。”又曰:“吾前世时,曾 履此处。”巡至衡阳,值一佳所,林泉竦净,见者悦心。思 曰:“此古寺也,吾昔曾住。”依言掘之,果获房殿基墌,僧 用器皿。又往岩下:吾此坐禅,贼斩吾首。由此命终,有 全身也。佥共寻觅,乃得枯体一聚。又下细寻,便获髅 骨。思得而顶之,为起胜塔,报昔恩也。故其往往传事, 验如合契,其类非一。自陈世心学,莫不归宗,大乘经 论,镇长讲悟,故使山门告集,日积高名。致有异道怀 嫉,密告陈主,诬思北僧受齐国募,掘破南岳。敕使至 山,见两虎咆愤,惊骇而退。数日更进,乃有小蜂来螫 思额,寻有大蜂啮杀小者,衔首思前,飞扬而去。陈主 具问,不以介意。不久谋罔,一人暴死,二为猘狗啮死。 蜂相所征,于是验矣。敕承灵应,乃迎下都,止栖元寺。 尝往瓦官,遇雨不湿,履泥不污。僧正慧暠与诸学徒 相逢于路曰:“此神异人,如何至此?”举朝属目,道俗倾 仰。大都督吴明彻敬重之至,奉以犀枕。别将夏侯孝 威往寺礼觐,在道念言:“吴仪同所奉枕者,如何可见?” 比至思所,将行致敬,便语威曰:“欲见犀枕,可往视之。” 又于一日,忽有声告:洒扫庭宇,圣人寻至。即如其语, 须臾思到。威怀仰之,言于道俗,故贵贱皂素不敢延 留,人船供给,送别江渚。思云:寄于南岳,止十年耳,年 满当移,不识其旨。及还山舍,每年陈主三信参劳,供 填众积,荣盛莫加。说法倍常,神异难测,或现形小大, 或寂尔藏身,或异香奇色,祥瑞乱举。临将终时,从山 顶下半山道场,大集门学,连日说法,苦切诃责,闻者 寒心。告众人曰:“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华般舟》、 念佛三昧、方等忏悔,常坐苦行者,随有所须,吾自供 给,必有利益。如无此人,吾当远去。”苦行事难,竟无答 者。因屏众敛念,泯然命尽。小僧灵辩,见气乃绝,号吼 大叫,思便开目曰:“汝是恶魔,我将欲去。”众圣畟然相 迎,极多论受生处,何意惊动妨乱吾耶?痴“人出去!”因 更摄心谛坐至尽,咸闻异香满于室内,顶暖身暖,颜 色如常,即陈太建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也。取验十年, 宛同符矣。春秋六十有四。自江东佛法弘重义门至 于禅法,盖蔑如也。而思慨斯南服,定慧双开,书谈理 义,夜便思择,故所发言无所致远,便验因定发慧,此 旨不虚。南北禅宗罕不承“绪。然而身相挺特,能自胜 持,不倚不斜,牛象行视。顶有肉髻,异相庄严,见者回 心,不觉倾伏。又善识人心,鉴照冥伏。讷于言过,方便 诲引。行大慈悲,奉菩萨戒。至如缯纩皮革,多由损生, 故其徒属服章,率加以布,寒则艾纳,用犯风霜。自佛 法东流几六百载,惟斯南岳慈行可归。”余尝参传译, 屡睹梵经,讨问所被法衣,至今都无蚕服,纵加受法, 不云得成。故知若乞若得,蚕绵作衣,准律结科,斩舍 定矣。约情贪附,何由纵之?思所独断,高遵圣检,凡所 著作,口授成章,无所删改。造《四十二字门》两卷、《无诤 行门》两卷,《释论元随自意》《安乐行》《次第禅要》《三智观 门》等五部,各一卷,并行于世。
法泰〈附智恺 智敷 道尼〉
编辑按《续高僧传》:“法泰,不知何许人。学达释宗,跨轹淮海, 住杨都大寺,与慧恺、僧宗、法忍等知名梁代。并义声 高邈,宗匠当时。有天竺沙门真谛,挟道孤游,远化东 鄙。会虏寇勍殄,侨寓流离,一十馀年,全无陈译。将旋 旧国,途出岭南,为广州刺史欧阳𬱟固留,因欲传授, 周访义侣,拟阅新文。泰遂与宗恺等不惮艰辛,远寻” 三藏,于广州制旨寺笔受文义,垂二十年。前后所出 五十馀部,并述义记,皆此土所无者。泰虽博通教旨, 偏重行猷,至于律仪所及,性无违越。谛又与泰译《明 了论》,释律二十二大义,并疏五卷,勒于座右,遵奉行 之。至陈大建三年,泰还建邺,并赍新翻,经论创开,义 旨惊异当时。其诸部中有《摄大乘俱舍论》,文词该富, 理义凝元,思越恒情,鲜能其趣。先是梁武宗崇大论, 兼翫成实,学人声望,从风归靡。陈武好异前朝,广流 大品,尢敦三论,故泰虽屡演,道俗无受,使夫法座绝 嗣,閴尔无闻。会彭城沙门静嵩避地金陵,学声早被, 独拔千载,希斯正理,昼谈恒讲,夜请新宗,因循荏苒, 乃经凉燠。泰振发元门,明衷弘诣,核其疑义,每臻元 极,皆随机按旨,披释无遗。泰博谘真谛,传业嵩公,知 我者希,浮谚斯及,不测其终。智恺俗姓曹氏,住杨都 寺。初与法泰等前后异发,同往岭表,奉祈真谛。恺素 积道风,词力殷赡,对翻摄论,躬受其文,七月之中,文 疏并了,都合二十五卷。后更对翻《俱舍论》,十月便了, 文疏合数八十三卷。谛云:“吾早值子,缀辑经论,结是 前翻,不应少欠。今译两论,词理圆备,吾无恨矣。”恺后 延谛还广州显明寺,住本房中,请谛重讲《俱舍》,才得 一遍。至陈光大中,僧宗法准、惠忍等度岭,就谛求学, 以未闻摄论,更为讲之。起四月初,至腊月八日,方讫 一遍。明年,宗等又请恺于智慧寺讲《俱舍论》成名学 士七十馀人,同钦谘询。讲至《业品疏》第九卷,文犹未尽。以八月二十日遘疾,自省不救,索纸题诗曰:“千秋 本难满,三时理易倾。石火无恒焰,电光非久明。遗文 空满笥,徒然昧复生。泉路方幽噎,寒陇向凄清。一随 朝露尽,惟有夜松声。”因放笔与诸名德握手语别,端 坐俨思,奄然而卒,春秋五十有一,即光大二年也。葬 于广州西荫寺南冈。自馀《论文》真谛续讲至《惑品》第 三卷,因尔乖豫,便废法事。明年肇春,三藏及化谛有 菩萨戒弟子曹毗者,恺之叔子,明敏深沈,雅有远度, 少携至南中,受学《摄论》,谘承诸部,皆著功𪟝。太建二 年,毗请建兴寺僧正明勇法师续讲《摄论》,成学名僧 五十馀人。晚住江都,综习前业。常于白塔等寺开演 诸论,冠履群儒服,同贤士登座,谈吐每发深致。席端 学士并是名宾,禅定僧荣日严法侃等,皆资其学。时 有循州平等寺沙门智敷者,弱年听延祚寺导缘二 师成实井往北土沙门法明听《金刚般若论》,又往希、 坚二德听婆沙中论,皆洞涉精至,研核宗旨,必“得本 师临听,言无浮杂,义得明畅者,方始离之。”馀例准此。 及翻《摄论》,乃为广州刺史、安南将军阳山公𬱟请宅 安居,不获专习,后翻《俱舍》,方预其席。及恺讲此论,敷 与道尼等二十人,并掇拾文疏,于堂听受。及恺之云 亡,谛抚膺哀恸,遂来法准房中,率尼向敷等十有二 人,共传香火,令弘《摄》、舍两论,誓无断绝,皆共奉旨,无 敢坠失。至三藏崩后,法侣雕散,末嗣将亏,大建九年 敷相续,敷弘最多,联类同听,谛席未有高者。大建十 一年二月,有跋摩利三藏弟子惠哿者,本住中原,值 周武灭法,避地归陈。晚随使刘璋,至南海,获《涅槃论》。 敷曾讲斯经,欣其本习,服膺请求,便为开说,止得序 分、种性分前十三章元义。后返豫章鹤岭山,敷又与 玑法师随从,因复为说第三分,具得十海十道,及进 馀文。哿因遘疾,不任传授,乃令敷下都觅海潮法师, 当穷论旨。以十四年至于建业,所寻不值,乃遇栖元 寺晓禅师,赐与昙林《解涅槃疏》,释经后分,文兼论意, 而不整足,便还故寺。常讲新文十三章义近二十遍。 开皇十二年,王仲宣起逆,焚烧州境及敷寺房,文疏 并烬。其年授敷,令任广、循二州僧任。经停五载,废阙 法事。后解僧任,方于本州道场寺偏讲《摄论》十有馀 遍,坐中达解二十五人,玑、山、瞰等并堪领匠。仁寿元 年遘疾,终于本寺。敷撰谛之《翻译历》,始未指订,并卷 部时节,人世详备,广有成叙。道尼住本九江,寻宗训 旨,兴讲《摄论》,腾誉京师。开皇中,下敕追入。既达雍辇, 开悟弘多。自是南中无复讲主。虽云敷说,盖无取矣。
洪偃
编辑按《续高僧传》:“洪偃,俗姓谢氏,会稽山阴人。祖茂,恭和 凝慎,不交世俗。父藏,博综经史,善属文藻。梁衡阳王 闻而器之,引为僚友。偃风神颖秀,弱䶖悟道,昼读经 论,夜讽诗书,良辰华景,未尝废学。自尔幼而聪敏,州 里称焉。及长,游观京邑,遍闻数论。后值龙光寺绰法 师,便委心受业,特加赏接,以为绝伦。由是学侣改观, 转相推伏,二三年中,便尽幽奥。乃开筵聚众,阐扬成 实,举措闲雅,词吐抑扬。后学旧齿,稽疑了义,横经荷 笈,虚往实归。由此仰膺法轮,总持诸部,勇气无前,任 其披解。宿望弘量,因循旧章,偃厉思云霄,曾无接对, 见忤前达,不能降情。自是来学有隔,听者疏焉。遂闭 志闲房,高尚其道。间以寻缃阅史,广”求,多见秋水春 台,清文迥出,壮思云飞,英词锦烂。又善草隶,见称时 俗,纤过芝叶,媚极银钩。故貌义诗书,号为“四绝”,当时 英杰,皆推赏之。梁太宗之在东朝,爱其儁秀,欲令还 俗,引为学士。偃执志不回,故弗能致。会武帝发讲,重 云延德肆问,而年非宿老,座第甚远,抗言高论,精理 入神,帝赏叹久之,莫“不瞩目。偃形止自若,神守如初, 佥服其高亮也。及引进后堂,加优其礼。属戎羯陵践, 兵饥相继,因避地于缙云,眷眄泉石。又寇斥山侣,遂 越岭逃难,落泊驰滞,曾无安堵。梁长沙王韶镇郢,闻 风叙造。俄而渚宫陷覆,上流阻乱,便事东归,因怀自 静。有顾林泉,乃杖策若耶、云门精舍,历览山水,美其 栖迟”,登吴升平亭,赋诗曰:“萧萧物候晚,肃肃天望清。 旅人聊杖策,登高荡客情。川原多旧迹,墟里或新名。 宿烟浮始旦,朝日照初晴。独游乏徒侣,徐步寡逢迎。 信矣非吾托,赏心何易并。”遂放浪岩峰,有终焉之志。 葺修寺宇,结众励业。逮陈武廓定,革命惟新,京辅旧 僧,累相延请。乃顾山众曰:“吾勤苦积学,五十馀年,事 故流离,未遑敷说,今时来不遂,何谓为法亡身乎?”以 天嘉之初,出都讲于宣武寺,学徒又聚,莫不肃焉。虽 乐说不疲,而幽心恒结,每因讲隙,游锺山之开善定 林,息心宴坐,时又引笔赋诗曰:“杖策步前岭,褰裳出 外扉,轻萝转蒙密,幽迳复纡威,树高枝影细,山昼鸟 声希,石苔时滑屣,虫网乍沾衣。涧旁紫芝晔,岩上白 云霏。松子排烟去,堂生寂不归。穷谷无还往,攀桂独 依依。”会齐使通和,舟车相接,崔子武等擅出境之才, 议其瞻对,众莫能举。世祖文皇以偃内外优敏,可与 抗言,敕令统接宾礼,枢机温雅,容止方棱。敷述皇猷光宣帝德,才词宏逸,辩论旁驰,润以真文,引之慈寄。 子武等顷受诰命,御佩北蕃。帝嗟赏厚惠,更倍恒度, 皆推以还公,一无所纳。是岁,旧疾连发,听者复疏,止 于小室,许有谘问,怀不能已,情有斐然,乃著《成论疏》 数十卷,剖发精理,构思深剧,疾转沈笃,功不克就。以 天嘉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至于大渐,神气不昧,命弟 子曰:“众生为贪,心之所暗也。贪我则惜落一毛,贪他 则永无厌足。至于身死之后,使高其坟,重其椁,必谓 九泉之下,还结四邻,一何可叹!而皇甫谧、杨王孙微 得我意,虽知会归丘壤,而未知初度之心。今瞑目之 后,以此脯腊鄙形布施,上飞下走。一切众生,若前身 相负,仍以相偿。如无相对,则生我檀善。此之微心,亦 趣菩提,物莫不共矣。”言毕合掌,终于宣武寺焉。春秋 六十有一。知与不知,咸怀恻怆,即以其月二十二日, 尸陀于锺山开善寺之东冈焉。然偃始自离俗,迄于 迁化,惟学是务。俭节扫衣,弗事华纩。每缘情触兴,辄 叙其致,而文彩洒落,罕有嗣者。缀述篇章,随手散失。 后人掇聚集之,成二十馀卷,值乱零失,犹存八轴。陈 太建年,学士何儁尚之,封于秘阁。
法朗
编辑按《续高僧传》,“法朗,俗姓周氏,徐州沛郡沛人也。祖奉 叔,齐给事黄门侍郎、青州刺史。父神归,梁员外散骑 常侍、沛郡太守。朗托生之始,母曰刘氏,梦见神人乘 楼殿入怀,梦中如言,身与空等。既而觉寤,四体轻虚, 有异恒日,五辛杂味,因此悉断。朗在髫龀,卓出凡童, 孝敬纯备,志操贞立。家雄六郡,气盖三边。少习军旅”, 早经行阵,俭约治身,宠辱无能移也。俄而假节、宁远 将军徐子彦北伐,门设长戟,坐休大树,惟曰:“兵者凶 器,身曰苦因,欲海邪林,安能觉者。”年二十一,以梁大 通二年二月二日,于青州入道,游学扬都,就大明寺 宝志禅师受诸禅法,兼听此寺彖律师讲《律本文》。又 受业南涧寺仙师《成论》、竹涧寺靖公《毗昙》,当时誉动 京畿,神高学众,所以天口之侣,藏耳之宾,心计目览, 莫不奔竞。但以鹫山妙法,群唱罕弘,龙树遗风,宗师 不辍。前传所纪,摄山朗公解元测微,世所嘉尚,人代 长往,嗣续犹存。乃于此山止观寺僧诠法师餐受《智 度》中百十二门论,并《华严》《大品》等经,于即弥纶藏部, 探赜幽微,义吐精新,词含华冠,专门强学,课笃形心, 可谓师逸功倍,于斯为证。永定二年十一月,奉敕入 京,住兴皇寺,镇讲相续。所以《华严》《大品》四论文言,往 哲所未谈,后进所损略。朗皆指擿义理,徽发词致,故 能言气挺畅,清穆易晓,常众千馀,福慧弥广。所以听 侣云会,挥汗屈膝,法衣千领,积散恒结。每一上坐,辄 易一衣,阐前经论,和二十馀遍,二十五载流润不绝。 其间兴树四部两宫法轮之华,当时莫偶。以太建十 三年岁在辛丑九月二十五日中夜,迁神寺房,春秋 七十有五。即以其月二十八日窆于江乘县罗落里 摄山之西岭。初摄山僧诠,受业朗公,元旨所明,惟存 中观。自非心会析理,何能契此清言?而顿迹幽林,禅 味相得。及后四公往赴,三业资承。爰初誓不涉言,及 久乃为敷演。故诠公命曰:“此法精妙,识者能行。无使 出房,辄有开示。”故《经》云:“计我见者,莫说此经;深乐法 者,不为多说。”良由药病有以,不可徒行。朗等奉旨,无 敢言措。及诠化往,四公放言,各擅威容,俱禀神略,勇 居禅众。辩住长干,朗在兴皇,布仍摄领,禅门宏敞,慧 声遐讨,皆莫高于朗焉。然辩公胜业清明,定慧两举, 故其讲唱兼存禅众,抑亦诠公之笃厉也。然其义体 时与朗违,故使兴皇座中排斥中假之诮。昔梁天监 十六年六月七日,神僧《宝志》记兴皇寺云:“此寺当有 青衣开士广宏大乘。及朗游学之时,初服青衲,及登 元席,乃与”符同。又南陌居士杜法粲。年逾八十。颇识 归心。昔梦寺内。有旛花天伎。塞,殿堂缁素,法众充 牣筵席洎朗,来仪创会,公私斋讲,又盛符焉。又十二 年五月七日,帐下净人解齐失晓,朗夜叩阁催之,而 洪钟自响,良久不绝,故其祯祥早著,其例此也。东朝 于长春殿《义集》,嗣君亲摇玉柄,述朗所竖诸师,假名 义以此荣称,岂惟释氏宗匠,抑亦天人仪表。故其所 获檀䞋,充造经像,修治寺塔,济给穷厄。所以房内蓄 养鹅鸭鸡犬,其类繁多,所行见者,无不收养。至“朗寝 息之始,皆寂无声,游观之时,鸣吠喧乱,斯亦怀感之 致矣。”侍中、领军庐陵王,声懋权衡,资承戒约,遂仰奏 承华,为之铭颂。其《墓志》文,太子詹事济阳江总,故陈 主叔宝,时在春宫,为之铭。
慧勇
编辑按《续高僧传》:“慧勇,厥姓桓氏,其先谯国龙亢人也。祖 法式,尚书外摄钱唐令,因此遁迹于虎丘山。后客寓 居吴郡吴县东乡桓里。父献,弱龄早亡。母张氏尝梦 身登佛塔,获二金菩萨,俄育二男,并幼而入道。长则 慧聪,勇其次也。初出扬都,依止灵曜寺,则师为和尚。 锐志禅诵,治身蔬菲,随方受业,不事专门。岂非版金
成宝,方资刻镂,宣玉有美,必待刮磨,诚有由矣。”年登具戒,从静众寺峰律师游学《十诵》。有龙光寺僧绰、建元寺法宠,并道秀域中,声高梵表。乃服膺座右,禀宗 成实,刻情砥砺,寝食忘疲。苦思沈沦,坑岸斯坠。弥历 寒暑,博习大成。至年三十,法轮便转。自此远致学徒, 盛开讲肆,高视上京,蔚为翘彩。专讲论文,将十许遍。 俄而梁季倾覆,人百沸腾,每思遁世,莫知其所。于时 摄山诠尚直辔一乘,横行出世,随机引悟,有愿遵焉。 尝行报恩寺前,忽见人云从摄山来,授竹如意,谓勇 曰:“寻当如意。”俄失踪迹。信宿之间,又有漆函盛《三论》 一部,置房前窗上,寻究莫知来也。欣兹嘉瑞,锐勇难 任,因此拂衣里闬,驾“言泉石。期神杳冥,非企禽台之 侣;修空习慧,实追林远之风。”便停止观寺,朝夕侃侃 如也。诠师忘以年期,义兼师友,抑亦宫羽相谐,冰蓝 待益之志也。自此言刈章句,采撷希微,凡厥释经,莫 不包举,大法获传,于焉是赖。天嘉五年,世祖文皇请 讲于太极殿,百辟具陈,七众咸萃。景仰之辈,观风继 踵;游息之伍,附影成群,自此声名藉甚矣。住大禅众 寺十有八载,及造讲堂也,门人听侣经营,不日接霤 飞轩,制置弘敞,题曰“般若之堂”也。以至德元年五月 二十八日遘疾,少时平旦神逝,春秋六十有九。然其 大渐之时,神容不变,经宿顶暖,众皆异之。至六月六 日窆于摄山西岭,自始至终,讲《华严》《涅槃》《方等》《大集》 《大品》各二十遍,《智论》、中百十二门论各三十五遍,馀 有《法华》《思益》等数部,不记。又早舍亲爱,弱而贞苦,文 章声辩,时世高之。爰至启手启足,不缁不涅,实像教 之栋梁,精义之林薮。弟子等追深北面之礼,镌石碑 之。其文侍中、尚书令济阳江总制。
宝琼
编辑按《续高僧传》:“宝琼姓徐氏,本惟东莞,避难辞莒,后居 毗陵曲阿县焉。祖邕,齐右军。父僧达,梁临川王谘议。 并高器局,崇遵儒素。琼絜清山水,峰澜早被。身长七 尺五寸,背胛龙文,口三十九齿,异相奇挺,故能疏秀 风彩,蕴藉威容。少鄙觿裳,便欣毳服。幼年出俗,师事 沙门法通。通初见而嗟重,深为道器也。不使服勤,年” 过志学,欲禀光宅寺云法师义。但以经藏飙拔,声实 沸腾,无碍奔涌,谈吐横逸。窃疑词富,兼骇唱高,乃移 听南涧仙师,研精数论,名解映彻,洞殚义窟。仙尝览 琼《私记》,三复嗟赏,后于高座普劝写之。自尔门徒传 写此疏。初受具年已能覆述,未登五岁便为法主,仍 与仙公抗衡敷化梁高祖,三教妙旨罔不疏通。选扬 名德,分寄弘道。琼之高义,简在帝心。爰降纶綍,入寿 光殿,言重茂林,更轻云阁,便辞还乡之建安寺。上黄 侯晔分竹此邦,每深尊敬,情兼师友。彼郡一旦,老少 相喧竞,云建安伽蓝白龙出现。奔排到寺,惟见琼讲, 有识之士,异而目之为白琼焉。素与简子周弘正早 申莫逆,彼骤噫曰:“夫有希世之才,而不在京华开导, 乘桴之叹,令人太息。”乃有学侣复请还都,发成实题, 僧正慧令切难联环,琼乃徐拂麈尾,从容而对。令乃 引远公旧,责曰:“不疾而速,杼轴何为?”答曰:“不思造业, 安得精固。”令闲举止,雅音韵,宾主相悦,殊加称赏。梁 祖年暮,惟事熏修,臣下偃风,清言扇俗。缙绅学者,必 兼文义,所以屡开理教。维摩《涅槃》,道被下筵,憓飞上 席。解颐利齿,木舌锋牙。塞骈罗,烟随雾涌,亦有鸣 玉丰貂,纡青拖紫,车马溢于寺衢,衣簪满于法座。斯 感物之盛,罕有加也。到茂灌民誉之重,任孝恭词笔 之富,皆执卷稽疑,服膺请业。恭息世谟,蔬菲好学,后 进英华,随之共听。偏深元义,遂讲《涅槃》,传瓶不失,于 兹乃验。末仍入道,奄至无常,顶暖信宿,手屈三指,复 与诸天飞下住宅,对人谈话,宛若平生。褒赞出家,称 扬法利。俄将翼从,凌虚而没。留香在室,经日不消。故 知彼此异人,躬为学众,诚难测其本量也。逮梁室版 荡,有陈建业,武帝尊法,嗅味特深,数引金言,频开玉 牒,降狎言笑,询访名理。永定三年夏,于重云殿阁正 弘大品。梦朱衣神礼而谏曰:“《般若》多难,仰祈疾讲。”频 尔转数,词逾恳到。至七月十日,乃白僧曰:“昨夜神人 见催,《经馀》一卷,午前取讫。讲竟出宫,殷雷已响。还才 至寺,骤雨便零,重云殿一时都尽。岂非胜人宣法,幽 冥敬重”,陈祖昇遐,方知前告。文帝纂历,礼异弥深,频 下丝纶,为京邑大僧正。辞让虽切,敦喻更隆。乃顾当 仁,俾膺范物,遂之斯任。然以金陵都会,朝宗所依,刹 寺如林,义筵如市。五部六群,果含苗杂。惟调水乳,罕 和盐梅,多没象泥,终枯鸟树。乃镇之以清净,驭之以 无为,篇禁不烦,遮罚每省。故僧尼仰之自肃,道俗称 之益敬。七众日用而不知,四远钦风而不足。故得法 位久司,疵谤无玷屡陈,表退去而复昇,始终惟令,于 是乎在。自梁僧之于此任熏灼威仪,翼卫亚于王公, 服玩陈于郑楚。故使流水照于衢路,吏卒喧于堂庑。 琼临已来,顿祛前政,自营灵寿,惟从息慈。坏色,蔽身 尼坛,容膝萧然,率尔有位若无。朝野嘉其贞素,同侣 美其如法。海东诸国,图像还蕃,顶礼遥敬,古人有言: “匪驰令誉,孰动殊方。”其见贤如此。以至德二年甲辰之岁二月二十三日,才觉不悆。建初寺宝琼法师,当 时之偶对也。少而共学,声德齐扬。尔夕,神人忽来报 曰:“彭城僧正今先无常,日梦上天,有疏请讲。”暨三月 二十日,正念告终。遗诫掩坎,不烦铭志。春秋八十一, 有诏慰焉。丧事所须,随由资给,仍以天子卤簿仪仗, 借为荣饰,终古所希幸也。以四月五日,窆于锺山之 阳,名僧旧墓。尔时填逵咽陌,哀恸相奔,皂素惊嗟,郊 坰失色。初琼入京,将临法席,既无人识,不许房居。乃 求僧正慧超寄南涧住。超闻未许,见而骇曰:“此少俊, 当绍吾今位。法门所托,何虑无房。”即命寺纲,忻然处 置。及孝宣请讲,太子常迎,屡见神人,形甚长伟,密来 翼从。末为大将军章照达讲,《通感》亦“然,又非测也。然 其厚德容众,鸣谦俭约,出处无忤,言行无择,克壮不 休,孜孜讲导,吐音遥奕,发义昭彰。或遇勍手,时逢的 匠,薄麾象扇,漼已冰消,故实繁有徒,服而无斁。及晚 僧望益重,居处逾轻,帷屏罔设,饰用不置,腊岁参谒, 黑白摩肩,方便他行,避斯荣供。”斯可谓狎人世而空 闲,绾司存而无事也。“又圣人至理,开士微言,月落参 横,清诵无逸。及烛燃香馥,忏礼方宵,迹怠心勤,外和 内秘,宣扬之暇,绰有馀闲,兼采元儒,每窥子史,雕虫 槁ˍ憿A,物摛元,并人性灵,悉能该洽。又可谓不挠大 猷,无遗小道也。”凡讲《成实》九十一遍,撰《元义》二十卷, 讲文二十遍,文疏十六卷,讲《涅槃》三十遍,制疏十七 卷,讲《大品》五遍,制疏十三卷。馀有《大乘义》十卷,《法华》 《维摩》等经,并著文疏,布在州邑。兄孙普光,承藉风训, 立履贞确,思慕平昔,追攀日永,与同学道庄、明解等 树碑于金陵之旧墟。其文慧日道场释法论撰。庄入 室驰声,见于别纪,解昇堂流誉。王领江都,隋末尚存, 安危未测。
警韶
编辑按《续高僧传》:“警韶姓颜氏,会稽上虞人。学年入道,事 叔僧广以为师范。广律行贞严,当时领袖。初韶游都 听讲便能清论。年登冠肇,还乡受戒,护持奉信,如擎 油钵。有沙门道林请留乡土,乃梦韶舌相广长,而欲 将断。既寤,深惟留恋,斯成坠失,愧悔前请,便劝出都。 于即大弘法化,传灯不绝”,即庄严旻公之遗绪也。次 禀龙光僧绰,乃是开善琼支末。又探习三藏,广综众 家。年二十三讲《大品经》,味法当时,摩肩溢道。后还建 元、晋陵等寺,敷演经论,解冠群宗。韶乃愿年四十,长 就讲说,而学侣相顾,不胜钦尚。时年三十有九,为建 元寺讲主。临终,遗令传法。韶遵崇馀烈,即坐演之,受 业之宾,有逾师保。梁简文、邵陵及岳阳等大相钦重, 师承训诲。从危难后,世改情浮,乃往豫章,将通道务。 时余豫州黄司空等,素情所仰,请为戒师。会外国三 藏真谛法师,解该大小,行摄自他,一遇欣然,与共谈 论。谛叹曰:“吾游国多矣,罕值斯人。”仍停豫都,为翻新 《金光明》并《惟识论》及《涅槃中百句长解脱》十四音等, 朝授晚传,夜闻晨说。世谚“写瓶重出,知十再生”者也。 梁岳阳王于荆立位,遣信远迎,楚都弘法。韶念报地 之重,来敕遂乖。陈武定天,文皇嗣业,并弘尚正道,敕 请还都。戒范承仰,优礼弥隆。天嘉四年,有会稽慧藻、 同泰道伦等二百馀人,连署请韶长讲于白马寺。广 弘传化,十有馀年。既登耳顺,便令慧藻续讲,躬往瓦 官,宴坐少时,法门深妙。时沙门智𫖮,定慧难逾,人神 颇测,静叹精利,事等夙成。共诸前学,频请重讲,留意 绵久,以疾辞之。又为新安殿下黄司空等,共僧三请, 不免勤注。又于王府略说《维摩》,龙光寺中广敷成实。 亦得数年,成诸学肆。末辞朽老,归志山林,乃入幽岩, 自静十有馀载。至德元年十月十一日日中时,右胁 而卧,神虑澄然,卒于开善寺,春秋七十有六。其月十 六日窆于锺岭独龙之山。所讲《成实论》五十馀遍、《涅 槃》三十遍、《新金光明》三十馀遍、《维摩、天王》《仁王》等经, 遍数繁乱,不广纪叙。
安廪
编辑按《续高僧传》:安廪姓秦氏,晋中书令靖之第七世孙, 寓居江阴之利成县焉。考正妙思滔元,怡心届寂,乃 制《入神书》一首,洞历三卷,青乌之道,莫不传芳。廪幼 而聪颖,独悟不群,十三偏艰,孝知远近,断水骨立,闻 者涕零。古人有言:“知子父也”,乃摄以典教,业遂多通。 而性好老庄,早达经史,又善太一之能,并解孙、吴之 术。是以才艺有功,文武清播。仍欲披榛问隐,荜门圭 窦。而虚怀机发,体悟真权。年二十五,启敕出家,乃游 方寻道,北诣魏国,于司州光融寺容公所采习经论。 容律训严凝,肃成济器,并听嵩高少林寺光公十地, 一闻领解,顿尽言前,深味名象,并毕中意。又受禅法, 悉究元门,请业之徒,屡申弘益。在魏十有二年,讲《四 分律》近二十遍,大乘经论并得相仍。梁泰清元年,始 发彭沛,门人拥从,还届扬都。武帝敬供相接,敕住天 安,讲《华严经》,标致宏纲,妙旨机会。值梁运既终,法轮 停转,洎大陈御㝢,永定元年春,乃请入内殿,手传香 火,接足尽虔,长承戒范。有敕住耆阇寺,给讲连续,既会素心,遂欣久处。世祖文皇,又请入昭德殿,开讲大 集,乐说不穷,重筵莫拟。孝宣御历,又于华林园内,北 面受道。阐化涉劳,因以遘疾。至德元年建寅之月,迁 化于房。皇心恻悼,赙赠有加。即以其月窆于开善之 西山,春秋七十有七。门人痛其安仰,士庶失其归依 矣。
慧布
编辑按《续高僧传》:“慧布,姓郝氏,广陵人也。少怀远操,性度 虚梗。年十五,处于江阳。家门,军将时有戎役,因愿领 五千人为将,清平寇塞,岂不果耶?众韪其言。十六遭 兄亡,悟世非常,思解俗网,亲眷知有武略,咸不许之。 二十有一,方从本愿。既蒙剃落,便人扬都,从建初寺 琼法师学《成实论》,通假实之旨,物议所归。而布恨斯” 至理,未尽怀抱,承摄山止观寺僧诠法师,大乘海岳, 声誉远闻,乃往从之,听开《三论》。学徒数百,翘楚一期, 至于洞达清元,妙知论旨者,皆无与尚,时号之为“得 意布”,或云思元布也。故诠之解难,听者似解,而领悟 犹迷;及依言愿通,而构难疏略。致使谈论之际,每有 客问,必待布而为答。时人为之语曰:“诠公四友,所谓 四句朗、领语辩、文章勇、得意布,布称得意,最为高也。” 后于《大品》《善达》章中,悟解大乘,烦恼调顺,摄心奉律, 威仪无玷,常乐坐禅,远离嚣扰,誓不讲说,护持为务。 末游北邺,更涉未闻,于可禅师所暂通名见,便以言 悟其意。可曰:“法师所述,可谓破我除见,莫过此也。”乃 纵心讲席,备见宗领,周览文义,并具胸襟。又写《章疏》 六驮,负还江表,并遗朗公,令其讲说。因有遗漏,重往 齐国,广写所阙,赍还付朗。自无一畜,衣钵而已。专修 念慧,独止松林,萧然世表,学者欣慕。尝造思禅师,与 论大义,连彻日夜,不觉食息。理致弥密,言势不止。思 以铁如意打案曰:“万里空矣,无此智者。”坐中千馀人, 同声叹悦。又与邈禅师论义,即命公之师也。联绵往 还,三日不绝。邈止之,叹其慧悟遐举,而卑身节行,不 显其美。梁太清末,侯景作乱,荒馁累年,三日失食。至 四日,有人遗布饭,而微似猪肉之气,虽腹如火,然结 心不食,故得遭斯困厄,不履非滥。又曾患脚气,医令 服薤,自此至终,常陈此罪。或见诸人乐生西方者,告 云:“方土乃净,非吾愿也。如今所愿,化度众生,如何在 莲华中,十劫受乐?未若三途处苦救济也。”陈至德中, 邈引恭禅师建立摄山栖霞寺,结净练众,江表所推, 名德远投。禀承论旨,时为开滞,理思幽微。不为僧师, 不役下位,常自缝洗,六时无阙。才扣楗椎,已居众首, 端坐如木,见者懔然,名闻光远,请谒如市。陈主诸王 并受其戒,奉之如佛。末以年暮不参众食,敕给其乳 牛,而布回充入众,茕茕谨摄,实高僧焉。年至七十,与 众别云:“布命更至三五年在,但老困不能行道,住世 何益?常愿生边地无三宝处,为作佛事去也。幸各好 住,愿努其力。”于是绝谷不食,命将欲断,下敕令医诊 之,缩臂不许。沈皇后欲传香信,又亦不许。临终遗诀 曰:“长生不喜,夕死无忧。以生无所生,灭无所灭故也。 诸有学士徒众,并委恭禅师,吾无虑矣。”以陈贞明元 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卒于栖霞。终后手屈三指捋之, 虽申还屈,乃至林中,一月犹尔。未终前,大地连动,七 日便卒。移尸就林,山地又动。太史奏云:“得道人星灭 矣。”时以当之。初将逝,告众前云:“昨夜二菩萨见迎,一 是生身,一是法身,吾已许之。寻有诸天又来迎接,以 不愿生,故不许耳。”流光照于侃禅师户,侃怪光盛,田 户见二人向布房中,不知是圣也。旦往述之,恰然符 合。言已,端坐而化。有见鬼者,望见旛花满寺,光明腾 焰,不测其故。入山视之,乃布公去世。
慧荣
编辑按《续高僧传》:“慧荣,姓顾氏,会稽山阴人也。梁高大通 年,辞亲出听。时建初彭城盛弘成实素未陈略,即尽 清辩,一众同嗟,便开令望。而禀性虚廓,不指世务,惟 以法事,馀全无叙。乡邑二亲,哀其弱丧,数因行李,寄 以书信。荣得而焚之。顾诸友曰:‘余岂不怀乎?废余业 也。书中但二字耳,复何开乎’?”人问:是何?答:吉凶也。如 此积功,三十馀载,不号义龙,誓无返迹。自是专业勇 铠,声称弥远。即而讲悟,学者归之。年至五十,门人亦 尔,乃大弘法席,广延缁素。时梁储在座,素不识之,令 问:讲者何名,乃抗声曰:“禹穴慧荣,江东独步。太子不 识,何谓储君?”一座掩耳,以为憉悙之太甚也。荣从容 如旧,傍若无人。后与诸徒还归故邑,其母尚在,馀并 物故。乃喟然叹曰:“十五辞邻故,五十还故邻,少年不 识我,长老无一人。”本邑道俗欲光其价,而忌其言令 也,大集诸众,令其竖义。荣曰:“余学广矣,辄竖,恐致馀 词。”任众举其义门,然后标据。众以其博达矜尚,乃令 竖《八十种好》,谓必不能诵持。荣曰:“举众无人也。斯乃 文繁,义可知耳。”即部分上下,以法绳持。须臾牒数,列 名出体。佥虽难激,盖无成济。晚又出都,相仍讲授。至 德末年,卒于扬都。
===慧明===按《续高僧传》,慧明,不知何许人,仪貌像胡,故世以“胡 明”为目。然其利口奇辩,锋涌难加,摛体风云,铭目时 事,吐言惊世,闻皆讽之。后乃听采经论,傍寻书史,捃 拾大旨,不存文句。陈文御世,多营斋福民,百风从其 例,遂广众以明,骋衒唇吻,机变不思,诸有唱导,莫不 推指。明亦自顾才力有馀,随闻即举,牵引古今,包括 “大致,能使听者欣欣,恐其休也。”宣帝在位太建五年, 将事北征,观兵河上,已遣大都督程文季等领军淮 浦,与齐对阵,雄气相倾。帝甚忧及,乃于太极殿中命 龟卜之,试《拄腹文》。“然长裂,君臣失色,为不祥也。”即 请百僧,斋时一会。临中仓卒,未测所由。及行香讫,乃 陈卜意,明抗声叙致。又述缘曰:“卜征龟破,可谓千里 路通。既其文季前锋,岂不一期利捷?”时以为浮饰也。 至四月中,次大小岘,与齐大战,俘虏援兵二十馀万, 军次樵合。吕梁、彭越前无横阵。故下敕云:今岁出师, 薄伐边服,所获梁土,则江淮二百许城,东西五千馀 里。然龟腹长文,号千里也。远验明言,宛同符契。故明 承此势,为业复隆。偏意宗猷,达悟登白者,其量弘矣, 莫测其终。
智远
编辑按《续高僧传》:“智远,姓王,族本太原,寓居陕服。幼而聪 颖,早悟非常,居荆州长沙寺禅房,为法京沙门之弟 子也。卓然独立,靖记元心。至于戒年,清洁愈厉。而慧 业未深,遥想扬辇,遂负袠沿波,达于建业。龙光僧绰, 一代英雄,乃肆心仰旨,专门受教。学逾一纪,解通三 藏。梁建安侯萧正立务兼内外,备弘孔释,造普明寺”, 请远居之,以伸供养之志也。有慧湛禅师,定品惟深, 晚学宗领,遂具受秘法,谘质元观,定水既澄,慧门宜 敞。及研习大乘,洞其根叶,又历名山,养志弘道,与沙 门道会同集龙盘,夙昔素心,一期开决。因住开善,毕 志山泉,城阙不窥,世华无涉。守静自怡,年老无舍。以 陈太建三年十二月一日旦终于此寺禅房,时年七 十有七。遗旨不令哭,奄如入定,乃窆于独龙之山。新 安寺沙门慧暠曰:“吾与伊人,早同法门,久禀戒道,叹 法桥之忽坏,痛宝舟之已沉。”乃率庸才,仰传宝德。五 兵尚书萧济,鸿才硕学,行洁名高,为之铭颂。
元光
编辑按《宋高僧传》:“元光者,海东熊州人也。少而颖悟,顿厌 俗尘,决求名师,专修梵行。迨夫成长,愿越沧溟,求中 土禅法。于是观光陈国利往衡山,见思大和尚,开物 成化,神解相参。思师察其所由,密授《法华》安乐行门。 光利若神锥,无坚不犯,有投即悟,有染皆鲜,禀而奉 行,勤而罔忒。俄证法华三昧,请求印可,思为证之。汝 之所证,真实不虚,善护念之,令法增长。汝还本土,施 设善权,好负螟蛉,皆成蜾蠃。”光礼而垂泣。自尔返锡 江南,属本国舟舰附载。离岸时则彩云乱目,雅乐沸 空,绛节霓旌,传呼而至。空中声云:“天帝召海东元光 禅师。”光拱手避让,惟见青衣前导。少选入宫城,且非 人间官府羽卫之设也。无非鳞介,参杂鬼神。或曰:“今 日天帝降龙王宫,请师说亲证法门,吾曹水府,蒙师 利益。”既登宝殿,次陟高台,如问而谈,略经七日,然后 王躬送别。其船泛洋不进。光复登船,船人谓经半日 而已。光归熊州翁山,卓锡结茅,乃成梵刹。同声相应, 得法者蛰户爰开;乐小回心,慕膻者螘连倏至。其如 升堂受莂者,一人入“《火光三昧》,一人,入《水光三昧》。”二 人,互得其二种法门。从发者,彰三昧名耳。其诸门生, 譬如众鸟附须弥山,皆同一色也。光末之灭,罔知攸 往。南岳祖构影堂,内图二十八人,光居一焉。天台国 清寺祖堂亦然。
智聚〈附法恭〉
编辑按《苏州府志》:“智聚,住虎丘东寺。至德二年,奉敕太极 殿进讲《金光明经》,天子嘉礼,归卧旧山。开皇间,玺书 劳问,卒窆山南。虞世南为文弟子法恭亦有道力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