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七十三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一百七十三卷目录
僧部列传四十九
后晋
行遵 全付
善静〈附灵照〉 光嗣
遵诲〈附彦求〉 息尘
道育 景超
志通 道舟
怀濬 智朗
自新 亡名
师会
后汉
狂僧〈附曹和尚〉 洪真
若虚〈附亡名僧〉 巨岷
恒超 僧照
从隐〈附梦江〉 宗季
行修 希觉
后周
智佺 文益
行因〈附道潜〉 道丕
智江 光屿
慧明 普静
行瑫 僧缄〈附大慈寺僧亡名〉
师简 澄楚
神异典第一百七十三卷
僧部列传四十九
编辑后晋
编辑行遵
编辑按《宋高僧传》:“行遵,福州闽王王氏之仲子。后唐庄宗 即位,入洛,进方物,因留京邸。同光末,会明宗将入,兵 乱相仍,乃自翦饰变服为僧,窜身巴蜀。逮晋开运中, 状貌若七十馀,然壮力不衰。或询其年腊,则必杜默 于阆中,寓光国禅院,院徒以律法住持,人不之知遵 之能否。有李氏子家命斋,饮啖之次,欻起出门叫噪”, 若有所责。谓李曰:“今夜有火,自东南至于西北街。”邻 居咸令备之。是夕果然,煨烬无遗。众聚问其故,曰:“昨 一妇女衣红,秉炬而过,老僧恨追不及耳。”又于赵法 曹家指桃树云:“下有如许钱。”不言其数。赵乃召人发 之,畚锸方兴,适遇客至,为家僮所取。喧喧之际,尽化 为青泥,人各争得百馀。后圬墁之门壁坏,往往而有 焉。遵或经人冢墓,知其家吉凶。至于风角鸟兽,闻见 之间,预言灾福,后必契合。故州闾远近,咸以“预言”用 为口实。终于晋安玉山,缁徒为其茶毗焉。
全付
编辑按《宋高僧传》:“全付,吴郡昆山人也。幼随父商于豫章, 闻禅寂之说,乃有厌世之志,白求出家。父愠形于色, 愠止复白者三。父异其诚,率略许之。遂诣江夏,投清 平大师。问曰:‘尔来何求’?付曰:‘志来法也’。清平师怜其 幼而抱器,抚以纳之。夙兴夜寐,殊于群童。及长,为之 落饰,寻登戒度,奉师弥谨,检身弥至,问法无厌。饫见” 性不龌龊清平,颔而许之。一旦谓人曰:“吾闻学无常 师,吾非匏瓜,岂系于此而旷于彼乎?”遂辞师而抵宜 春之仰山,礼南塔涌禅师。应对言语,深认仰山之势, 顿了直下之心,仰山冁然器重之,拳拳服膺,栖神累 载。后游于庐陵,安福,县宰杨公建应国禅院,请付居 之。禅徒子来,堂室畟满,杨宰罢任,其乡人复于鸽湖 山建院,迎以居之。廉使上闻,锡名曰清化禅院。禅徒 麏至,请问者墙进,皆不我屈,岂多让于前辈乎?有同 里僧谓付曰:“父母之乡,胡可弃也?任缘徇世,愿师归 欤。”遂别鸽湖而还故国。时吴越文穆王钱氏命升阶, 赐之衣衾钵器,有加礼焉。丁酉岁,钱城戍将辟云峰 山,建清化禅院,召以居之次。忠献王钱氏遣使锡以 紫袈裟,付上章累让,再赐之,又让之。遂故以纳衣。付 曰:“吾非荣其赐而饰让也,恐后人之仿吾而逞欲矣。” 寻赐号曰纯一禅师,又固让之。付不以情忘情故情 真;不以道求道故道直。所居院之殿宇堂室,人竞崇 建之。铸钟千馀斤,新额曰“云峰清化禅院。”云水之侣, 辐凑眷眷,不欲舍旃。开运四年丁未岁秋七月,示疾, 谓众曰:“生也法起,殁也法灭。起灭非言论所及也。”安 然而逝。有大雨疾风以震,林木拔矣。享年六十六,腊 四十有五。归窆于山之北坞。弟子应清等十馀人,奉 师遗训,不坠其道焉。僧主汇征为塔铭,建隆二年立。
善静〈附灵照〉
编辑按《宋高僧传》:“善静,俗姓王氏,长安金城人也。父朗,唐 威州刺史。母李氏。因梦圣容照烂金色,遂尔娠焉。及 生岐嶷,逮乎知学,博通群言。因掌书奏于神策军,中 尉器重之。忽厌浮幻,潜诣终南丰德寺,礼广度禅师, 时年二十七也。洎乎削染受具,天复中,南游乐普,见元安禅裔,乃融心要。北还,化徒于故里,结庐于终南” 云居山,道俗归之如市。又起“游峨嵋,礼普贤银色世 界回,兴元连帅王公礼重留之。后还故乡,已黍离矣。 留守王公营永安禅院”以居之。以开运丙午岁冬,鸣 椎集僧,嘱累还方丈,东向右胁而化。俗寿八十九,僧 腊六十。黑白之众,若丧严亲。明年正月八日,茶毗于 城南,获舍利数千粒。汉乾祐三年庚“戌八月八日,迁 塔于长安义阳乡石塔,岿然初静,率多先觉,往游僰 道,避昭宗之蒙尘。又生平洗沐,舍利陨落,皆收秘,不 许弟子示人。又尝禅寂次窗外无何,有白鹤驯狎于 庭,若有听法之意,静令人驱斥之。凡此殊征,有而不 有。”晋昌军府主郭公归信焉,营构禅院,命以居之,翰 林学士鱼崇谅为塔铭述德焉。次杭州龙华寺释灵 照,本高丽国人也,重译而来,学其祖法。入乎闽、越,得 心于雪峰,苦志参陪以节俭,勤于众务,号“照布衲”焉。 千众畏服,而言语似涉岛夷。性介特,以恬淡自持。初 住齐云山,次居越州鉴清院,尝祗对副使皮光业,语 不相投,被举,摈徙龙兴焉。及湖州太守钱公造报慈 院请住,禅徒翕然。吴会间僧舍三衣披五衲者,不可 胜计。忠献王钱氏造龙华寺,迎取金华梁傅翕大士 灵骨道具,寘于此寺树塔,命照住持焉。终于此寺,迁 塔大慈山之峰。
光嗣
编辑按《宋高僧传》:“光嗣姓李氏,太原文水人也。冲幼孤静, 罕杂童稚,信尚台山,乃为真容院浩威之高足也。纳 戒后,器宇穹隆,㥽系包桑,出求禅法,历于年稔,内外 之学优长。口海崩腾,良难抗敌。由是决意越重湖,登 闽岭,盛谈文殊世界,闻者竦动。忠懿王王氏大施香 茗,遣使送山寺焉。癸酉岁,至两浙,谒武肃王钱氏,厚” 礼迟之,施文殊圣众供物香茶并钵盂一万副,应吴 越诸州牧宰,皆刻俸入缘。仍泛海至沧州,运物入山。 时降龙大师者,率领弹压,缁伍畏焉,为其分散诸寺 兰若,众寡均等。时徒侣坚请嗣主院宣补僧官,辖诸 台寺院,命曰“都纲。”师号“超化”,居于僧上,若鲲凤之领 鳞羽焉。十五年间,兴建梵宇,斋饲僧尼,不胜纪极。以 “天福元年遘疾,至九月五日迁灭。”门人起塔,藏其灵 骨,舍利至今存焉。
遵诲〈附彦求〉
编辑按《宋高僧传》:“遵诲姓李氏,谯郡人也。祖世不仕,母张 氏梦神人授己宝珠,乃有娠焉。生且奇异,乳哺之时, 善认人之喜。愠弥长,见寺观必任步迟回,顾盻不舍。 年甫十一,礼亳城开元寺崇𬤇律主为师范矣。诵《法 华经》二周毕部。由是勤于学问。殆登弱冠,受于戒律。 持彼律仪,确乎转石。寻师西洛,问道梁园。初于智潜” 法师传《法华经》讲,精义入神,雌黄满口。梁开平二年 戊辰岁,止相国寺药师院,首讲所业。至后唐长兴二 年辛卯岁,门徒相续,请其训导,已周一十九遍,升其 堂者二十馀人。洎天福二年,有五台山继颙大师,精 达华严大经,躬入东京,进晋祖降圣节功德,诲仰颙 师辩浪经江,下风趍附,乃允讲宣诲善。下百川蔚成 藏海矣。梁宋之间。以颙罢唱。请诲敷扬。~虚堂,缁 素云萃。募四众鑴石壁《华严经》一部,于讲殿三面焉。 “嗟其油素易罹炎上之灾;刻此贞珉,宁患白蟫之食。” 工未告终,所施已足。又召僧俗人各念一卷,得二百 四十人,成三部。四季建经会近二十年,更无间旷。复 别施鬼神水陆法食,皆劝励庄严,菩提心行矣。朝廷 崇重,旌表其功,赐号真行大师。开运二年乙“巳岁正 月十六日示疾,策杖教诫门弟子讫,右胁而卧,口诵 佛名,斯须长逝矣,享寿七十一,法腊五十一。”门生奉 遗旨,葬于随河之北寺庄东原也。次有杭州龙华寺 释彦求,姓叶氏,缙云人也。梁贞明中纳戒,造景霄律 席。迥见毘尼秘邃,方将传讲,俄悟呇婆罗汉,反求坚 固法。乃游闽岭,得长庆禅师心诀。回浙,受丹丘人请, 居六通院。其道望惟馨,与夫申椒菌桂,争其芬烈矣。 汉南国王钱氏钦其高行,命住功臣院。末归州治龙 华寺,聚徒开演,求好营众事,务必身先,唯以利人为 急。受施必归常住。房无关键,笥无扄𫔎,不容尼众礼 谒,不苟声势。常属度戒,四远人聚,日供累千,僧食未 尝告匮。其前后计饭钜万人焉。宋建隆中。终于住寺 云。
息尘
编辑按《宋高僧传》:息尘姓杨氏,并州人也。父迁贸有无,营 利而已。其母氏尝梦人服装伟丽,称寄宵宿,便觉娠 妊。生而有异,童稚不群,每闻钟呗之音,凝神侧耳。年 方十二。因梦金人瑰奇之状,引之入精庐。明旦告白 二亲,恳求出家。未允之前,泣而不食。父母悯其天然, 情何厌塞,遂曲顺之。即投草堂院,从师诵《净名经》《菩 萨戒》,达宵不寐。将周一祀,舍本讽通。年当十七,便听 习《维摩》讲席,粗知大义。及乎弱冠,乃圆上品,执持律 范,曾无缺然。年二十三,文义斡通,于崇福寺宗感法 师胜集传授,复学《因明》,《唯识》不亏。敷演,学徒,颖脱者数人。崇福寺辩才大师从式最为高足。于天祐二年, 李氏奄有河东,武皇帝请居大安寺净土院,四事供 养,专览藏教。修炼上生业,设无遮大斋,前后五会。尘 尝以身饲狼虎,入山谷中,其兽近嗅而奔走。又于林 薄裸体以啖蚊。乃游仙岩岳寺,养道栖神,复看《大 藏经》。匝设斋,然一指,伸其报庆。彼寺有圣观音菩萨 像,长烛七灯,香华供献。后被诸生就请,下山城内传 扬《大论》,四序无辍。逐月设沐浴,临河就沼,投饲水族, 以己哒嚫,旋赎羽毛。沈潜高明,以遂生性。或施牢狱 人食,或赈惠贫乏,或捐旛盖于净明、金藏二塔。后唐 长兴二年,众请于大安国寺后建三学院一所,供待 四方听众。时又讲《华严新经》,传授于崇福寺继晖法 师。由是三年不出院门,一字一礼《华严经》,一遍字字 礼《大佛名经》,共一百二十卷。复炼一指,前后计然五 指。时晋高祖潜跃晋阳,最多钦重。洎乎龙飞尘每入 洛京朝觐,必延内殿从容,锡赉颇丰。帝赐紫服并懿 号固让。方俞尘闻凤翔府法门寺有佛中指骨节真 身,乃辞帝往歧阳瞻礼,睹其希奇,又然一指。尘之双 手唯存二指耳。续于天柱寺就楚伦法师学《俱舍论》, 方经数日,微有疾生,至七月二十七日辰时枕肱而 逝,俗年六十三,腊四十四。平常唯衣大布,不蓄盈长, 六时礼佛,未曾少缺。陇坻之间闻其示灭,黑白二众 具威仪送焚之,得舍利数百粒。弟子以灵骨归于太 原。晋祖敕葬于晋水之西山,小塔至今存焉。
道育
编辑按《宋高僧传》:“道育,新罗国人也。本国姓氏,未所详练。 自唐景福壬子岁来游于天台,迟回而挂锡于平田 寺众堂中,慈爱接物,然终不舍岛夷言音,恒持一钵 受食,食讫,略经行而常坐,胁不著席。日中洒扫殿廊, 料理常住,得残羡之食,虽色恶气变,收贮于器,斋时 自食,与僧供湢浴煎茶,遇薪木中蠢蠢乃置之远地。” 护生偏切。所服皆大布纳。其重难荷。每至夏首秋末 日昳。乃裸露胸背䏶腨。云饲蚊蚋。蛭杂色,虫螫啮, 至于血流于地。如是行之,四十馀载,未尝少废。凡对 晤宾客,止云“伊伊”二字,殊不通华语,然其会认人意 且无差。脱顶发垂白,眉亦庞焉。身出绀赤色舍利,有 如珠颗。人或求之,随意皆获。至晋天福三年戊戌岁 十月十日,终于僧堂中,揣其年八十馀耳。寺僧舁上 山后焚之,灰中得舍利不可胜数。或有得巨骨者。后 唐清泰二年,曾游石梁回,与育同宿堂内。时春煦,亦 烧榾柮柴以自熏灼,口中唠唠,通夜不辍。或云:凡供 养罗汉大斋日,育则不食。人或见迎罗汉时,问:“何不 去殿内受供?”口云:“伊伊去。”或云:饲虫时,见群虎嗅之, 盘桓而去矣。
景超
编辑按《宋高僧传》:“景超,不知何许人也。素持戒范,若护浮 囊。性惟矢直,言不面从。及乎游方役足,选胜栖身。至 于庐峰,便有息行之意。惟诵《法华》,鞠为恒务。九江之 人,且多景仰。尝礼《华严经》,一字拜之,计已二遍,乃烧 一指,为灯供养,庆礼经周矣。次礼《法华经》同前。身肤 内隐隐出舍利,磊落圆莹。或有求者,坐席行地,拾之” 无筭。天福中。卒于庵中。今坟塔在乎庐阜。游者致礼 嗟叹而已。
志通
编辑按《宋高僧传志》:通俗姓张氏,右扶风著姓家之子也。 早知遗世,克务净门,选礼名师,登于上品,诸方讲肆, 遍略留心。后唐之季,兵革相寻,自此驾已东巡,薄游 洛下,遇嚩日啰三藏,行瑜伽教法,通礼事之,乃欲陟 天台罗浮,遂辞。三藏曰:“吾比求翻译,属中原多事,子 议南征,奈何,路梗何?”通曰:“泛天壍其如我何?”三藏曰: “苟去吴会间,可付之梵夹,或缘会传译。”通曰:“已闻命 矣。”以天福四年己亥岁,天王锡命于吴越,遂附海舰 达浙中。时文穆王钱氏,奉朝廷之故,具威仪乐部,迎 通入府庭,供养于真身塔寺安置,施赉丰腆。通请往 天台山,由是登赤城,陟华顶。既而于智者道场挂锡, 因览西方净土灵瑞传变,行回心愿生彼土,生常不 背西坐。山中有招手石者,昔智𫖮梦其石上有僧临 海上,举手相招召之状。𫖮入天台,见其僧名定光,耳 轮耸上过顶,亦不测之神僧也。及相见,乃问𫖮曰:“还 记得相招致否?”𫖮曰:“唯此石峻峙,顾下无地,通登此 投身,愿速生净土。”奋躯而堕一大树中,枝软干柔,若 有人扶接焉,殊无少损。乃再叩榼投之,落于岩下,蒙 茸草上,微有少伤,迟久苏矣。众僧谓为豺虎所啖,及 见其犹殗殜然,舁就本道场。初通去不白,众遂分人 各路寻觅,至螺溪民村,有巫者言事多验,或就问焉, 神曰:“伊僧在西南方,现有金铠神扶卫不死。我到彼, 神气尽矣,固难近也。”皆符协神言。后往越州法华山, 默修净业。将欲化去。所止房地生白色物。如傅粉焉。 未几坐禅床而终。迁座阇维。有五色烟覆于顶上。法 华川中咸闻异香焉。
===道舟===按《宋高僧传》:“道舟,姓管氏,朔方回乐人也。髫年聪雅, 庠序有仪。虽诵诗书,乐闻释典。决志出家于龙兴寺 孔雀王院。爰得戒珠,渐圆心月,吟哦呗赞,嘹亮可听。 乃率信士造永兴寺。功成,不宰辞灵帅韩公洙,入贺 兰山白草谷,立要持念,感枯泉重涌,有灵蛇游泳于 中,遂陟法台谈讲。道俗蜂屯,檀施山积。赞唱音响,可” 遏行云。犷悍之人,若鸱鸮之革韵。乃刺血画大悲千 手眼立像。时属亢旸,则绝食瞑目,要期雨之通济,方 议充肠。中和二年,闻关辅扰攘,乃于城南念定院塔 下断左肱焚之,供养大悲像,愿倒冒干戈,中原塞上, 早见弭兵。言毕,迅雷风烈,洪澍焉。又尝截左耳为民 祈雨,复断食七日,请雪皆如其愿。至于番落,无不祗 畏。以“天福六年辛丑岁二月六日其夜未央”,结跏趺 坐,留累门人,方毕而绝,享龄七十有八,遗骸不散,如 入禅定,遂加漆纻焉。建隆中,郭忠恕者,博览群籍小 学,尤长篆隶,为能多事凌轹,因过投于北裔,询舟前 烈,著碑颂焉。
怀濬
编辑按《宋高僧传》,“怀濬者,不知何许人。其为僧也,憨而且 狂,乃逆知未兆之事,其应如神。乾宁中,无何至巴东。 濬且能草圣,笔法天然。或于寺观店肆壁书佛经道 法,以至歌诗鄙俚之词,靡不集其笔端矣。与之语,阿 唯而已,里人以神圣待之。刺史于公患其惑众,系狱 诘之,乃以诗通状,辞意在闽川之西东,然章句靡丽”, 州将异而释之。又详其旨,疑在海中,得非杯渡之流 乎?行旅经过,必维舟而谒焉,辩其上下峡之吉凶,贸 易经求物之利钝。客子恳祈,唯书三五行,终不明言。 其事微密验。时荆南大校周崇宾谒之,书遗曰:“付皇 都勘。”尔后入贡,因王师南讨,遂絷南府,终就戮也。押 牙孙道能谒之,书字曰:“付竹林寺。”其年物故,营葬于 古竹林寺基也。皇甫铉知州,乃画一人荷杖,一女子 在旁,寻为取民家女,遭讼锢身入府矣。有穆昭嗣者, 斯波种也。幼好药术,随父谒之,乃画道士乘云,提一 匏壶,书云:“指挥使高某牒衙推穆生。”后以医术有效, 南平王高从诲令其去道,从儒简授摄府衙推。属王 师伐荆州,濬乃为诗上南平王曰:“马头渐入扬州路, 亲眷应须洗眼看。”是年高氏输诚于淮海,遂解重围。 其他异迹,多此类也。尝一日《题庭前芭蕉叶》云:“今日 还业债,州县无,更勘穷。”往来多见,殊不介意。忽为人 所害,身首异处,刺史为其茶毗焉。
智朗
编辑按《宋高僧传》:“智朗,姓黄氏,单州城武人也。母刘氏梦 数桑门圆坐为刘说法,历然在耳,遂妊朗焉。及生暨 长,宛有僧之习气,淳靖简洁。苦辞亲出家,往曹州扈 通院事行满,师供给惟谨。洎乎剃染,成大比丘,学《四 分律》《净名经》,俱登阃阈。且曰:‘出俗者何滞方守株,不 能脱羁解绊乎’?于广博知见,无所堪能。乃携缾钵,南” 极衡阳,登岳栖般若寺,行胎息术而览藏经。事讫入 闽岭,曾无伴侣,形影相吊。逢猛兽者数四,皆欲呀口 垂噬,又蹑步徐去矣。见洞山、雪峰二祖师,决了禅训, 有请问者,随答如飞,盖了达无絓矣。后旋本院,信向 如归,而四事供僧,罔闻间隙,四十馀龄,役已无倦。以 晋末丁未岁十一月二十三日迁灭。于时白衣饮痛, 缁流茹伤,兽失猛以哀嗥,鸟停飞而宛转。或曰:“爱河 苦海,谁拯溺邪?”春秋七十七,法腊五十三。火葬,收舍 利,起塔于院。朗为释子衣物,誓不经女人之手,浣濯 不役徒弟。檀施之物,像宝未省互用。盖以初律后禅, 陶冶神用之故也。大明府少尹李铉为碑焉。
自新
编辑按《宋高僧传》:“自新姓孙氏,临淄人也。濯戒寻师,曾无 懈废。闻膺禅师化被锺陵,往参问焉。从云居长往回 锡。尝隐广德山中。属两浙文穆王钱氏率吏士躬征 宛陵,入山寺,群僧皆窜,唯新晏如,问曰:‘何不避乎’?对 曰:‘东西俱是贼,令老僧去,何处逃避’?王惊其讦直,回 戈遣归。见武肃王问之,言无所屈,加之高行,造应瑞” 院居之,假号曰广现大师。初,新尝入宣城山采药,穿 洞深去,始则暗昧,寻见日分明。行仅数里,洞侧有别 窍,溪水泛泛然。隈一大松枝,下有草庵。一僧雪眉,拥 衲坐禅,旁有一磬火器,新击磬,遂开目,惊曰:“嘻!师何 缘至此?”乃陈行止。揖坐,取石,敲火煎茗,香味可爱。日 将夕矣,僧让庵令新宿。顾其僧上松巅大巢内,闻念 《法华经》声甚清亮。逡巡又咄骂云:“此群畜生毛类,何 苦生人?恐怖速归林薄,不宜辄出叱去。”新窥之,乃虎 豹,弭耳而去。明日谓其僧曰:“愿在此侍巾屦。”僧曰:“自 居此地,不见草枯,四绝人烟,非师栖息处。”又问:“莫饥 否?”相引溪畔,有稻百馀穗,收谷手挪三匊黄粱,挑野 蔬和煮与食。后遣回去,送至洞口,曰:“相遇非偶然也。 所食茶与菜糜,师平生不乏食矣。”遂遵路回本院,已 月馀日,命同好再往寻之,失洞踪迹。后在浙中充宝 塔寺主,以天福中卒于住寺,年八十馀。今影在冷水 湾前,小院存焉
亡名
编辑按《宋高僧传》:“亡名,不知何许人也。观方问道,不惮艰 辛,胜境名山,必约巡访。天福中,至襄州禅院挂锡,与 一僧循良守法,同九旬禁足。其人庠序,言多诡激,称 名曰法本。朝昏共处,心雅相契,若久要之法属焉。”法 本云:“出家习学,即在邺都西山竹林寺。寺前有石柱, 他日有暇,必请相访。后亡名追念前约,因往寻问。洎” 至山下村中,投一兰若止宿。问彼僧曰:“此去竹林寺 近远?”僧乃遥指孤峰之侧曰:“彼处是也。古老相传,昔 圣贤所居之地,今但有名存耳。故无精庐净舍,立佛 安僧之所也。”僧疑之,诘旦而往。既睹竹丛,丛中果有 石柱,茫然不知其涯涘。僧忆法本临别之言,但扣其 柱,即见其人。遂以小杖击柱数声,乃觉风云四起,咫 尺莫窥。俄尔豁开楼台,对耸身在山门之下。逡巡,法 本自内而出,见之甚喜,问南中之旧事,说襄邓之土 风。乃引度重门,升秘殿,领参尊宿,若纲任焉。顾问再 三,法本曰:“早年襄阳,同时禁足,曾期相访,故及山门 也。”尊宿曰:“善可饭后请出,在此无座言,无凡僧之位 次也。”食毕,法本送至山门相别。既而天地昏暗,不知 所向。顷之,宛在竹丛石柱之侧,馀并莫睹。其僧出述 其事,罔知伊僧所终焉。
师会
编辑按《宋高僧传》,“师会,俗姓巨,汉荆州刺史武之后。祖徙 家北燕,遂为蓟门人也。考讳知古,母赵氏,会童孩出 俗,礼蓟州温泉院道丕为师匠焉。业成年满,受具于 金台宝刹寺坛。梁开平中,萍梗任飘于河朔,杯盂随 步于江淮。乃抵汉南,遇观音院岩俊,班荆话道,抵掌 论心。且曰:‘子还闻投子山有大同禅师已否’?”曰:“闻而 未见。”曰:“宜亟往焉。”及参大同,跬步之间,举扬之外,洗 焉明白,其安坦然。乾化二年,来梁苑,谢俊公曰:“始者 攸攸歧路,茫茫生死,紫实昧朱,狂斯滥哲。苟不奉师 友指归,几一生空度。今以秽莸,请与薰同器而藏,可 乎?”俊公与会胥德,留入法席。四年秋,有宝积坊罗汉 院志修坚请会代居所住焉,苫盖五间而己。乃感檀 越尚书左丞吴蔼、兵部侍郎张衮若袁粲之谒宝亮, 徐湛之礼惠通,共发奏章,赐额曰“天寿”焉。四海之僧, 翕然而至。历三十五载,供僧二百馀万,用其财宝,无 少混淆,耿介可知也。天福七年,晋高祖以会行成于 内,声闻于外,敕赐紫衣。开运元年,赐号曰法相。紫衣 则藏以受持,师号则蔑其称谓,且曰:“我本不求名,名 来自求。我知其白而守其黑,和其光而同其尘。世幻 逡巡,时不我与。”三年七月二十六日,累诸门人,帖然 而灭。春秋六十七,夏腊四十八。阇维,收舍利数百粒, 起塔于东郊汴阳乡也。刑部侍郎边归谠为碑颂德 云。
后汉
编辑狂僧〈附曹和尚〉
编辑按《宋高僧传》:狂僧者,晋开运中遍于邑下乞石矿灰, 日夜驱荷入大小留二山中,谓行人乡叟曰:“要造宫 阙。”然莫之测也,皆谓为风狂,如是运至数千石,封闭 甚固。其后此僧亦绝踪迹。属乾祐初,汉祖既入今东 京,即位不逾年而崩。当是时也,诏卜睿陵于大留山 下。计虑者云:砖瓦数百万,此山之内可陶而烧,其如 “矿灰,乌可得乎?”俄有里胥曰:“此地元有僧,积藏灰可 数千石,准用应足。按行使山陵毕,用无孑遗。”其僧也 非狂,由此方证之矣。又镇州释曹和尚者,恒阳人也, 不常居处,言语纠纷,败襦穿屦,垢面黯肤,号风狂,散 逸之伦也。齐赵人皆不测,而多重旃,或召食,食毕,默 然而去。府帅安重荣作镇数年,讽军吏州民例请朝 廷立《德政碑》,碑石将树之日,其状屹然。曹和尚指之 大笑曰:“立不得!立不得!”人皆相目失色。主者驱逐,曹 犹口不绝声焉。至重荣潜萌不轨,秣马利兵,垂将作 逆,朝廷讨灭,碑寻毁之。凡所指斥,犹响答声也。后不 测所终。
洪真
编辑按《宋高僧传》:“洪真,姓淳于氏,滑州酸枣人也。幼悟尘 劳,决求出离,介然之性,云鹤相高。师授《法华经》,随文 生解,铠甲精进,伏其恚忿。或霑檀施,回面舍旃,诵《法 华经》约一万部。诣朝门表乞焚全躯,供养佛塔。帝命 弗俞。时政出多门,或谮云惑众,或言不利国家,下敕 严阻。真叹曰:‘善根植浅,魔障尤强,莫余敢止’。”遂退广 爱寺,罄舍衣盂,作非时施。愿毕当年无疾坐灭。经数 日,颜貌如生,迁就茶毗,唯舌根不坏,益更鲜红。时众 观之,叹希有事。春秋五十二,伊、洛之间重之如在。
若虚〈附亡名僧〉
编辑按《宋高僧传》:“若虚隐于庐山,数年持经不出石室。江 南国主李氏钦尚其道,累征终不降就,唯言老僧无 能宁消王者归心,若更相呼,窜入深山矣。或衣物则 避让,香则受之,以乾祐中盛夏坐,终身不沮坏,今湓 城人供养影相焉。”又“潭州释亡名,恒诵《法华经》,口无 他语。长沙文昭王马氏特加礼重,召入天策府湘西院供养,然其语事诡异,堪惊。一旦,召知佛殿僧,令急 襞掠佛像,各就两厢。僧皆谓为狂发,相目而笑,举止 极甚急切。须臾,自入正殿内,据佛座而坐,奄然而化。 举州道俗争礼焚香,汉乾祐中也。
巨岷
编辑按《宋高僧传》:巨岷,姓任氏,西河人也。父游于艺而贲 丘园。母王氏戒受八关,心归三宝。从妊岷也,更好善 缘,复求福利,而生令子。及生,年甫七岁,志气敦笃。暂 见佛像,注仰欣然。父母知有宿因,或携入寺,意欲忘 归。至本郡净心院,见宣远论师,志恋其房,泣求摄受。 二亲知不能阻其愿,咸皆可之。年十岁,诵终《法华》《维 摩》二经,日持十卷,更无间隔,如执琉璃之器。其舒徐 恣制,若老成焉。迨圆满足,便习尸罗,克通开制之科, 恒照欣戚之鉴。自尔大乘理趣,经论精穷,得其师门, 则并部、永和三学也。俾夜作昼,窗案是临,不暇诸他, 除研习义章,修六事二因也。于《大般涅槃经》兼因明 论,末年逾切,又传《输金论》,尽屏馀缘,各讲十遍。仍求 辅亮博览群书,得义最精,又扬具美。寻禀纶言,住城 内天王院,与弟子俱供亿不亏,传持无替。乾祐元年, 汉祖以龙潜晋土之日,便仰岷名,特降庭臣赐紫衣, 号圆智大师。续有诏宣住崇福寺讲堂院,仍充管内 僧正。经年而变法于晋,检策僧徒,如风偃草。至乾祐 二年十一月五日,无疾而终。于时四众含悲,一城恋 德。俗龄九十三,法腊五十四。乃遵西域茶毗礼,多投 香水,或执旛花,黑白之众盈郊,黯䨴之云蔽日,未容 火灭,皆捧宝瓶,待盛粱粟之形,同见熏修之体。时得 舍利者,随自因缘,或多或少,别得遗骨,具表奏闻。汉 主敕葬于西山天龙寺,凡事官供起石塔,敕谥号曰 “达识”焉。
恒超
编辑按《宋高僧传》:“恒超,姓冯氏,范阳人也。祖父不仕,世修 儒道,而家富巨万。超生而聪慧,居童稚群,不贪戏弄。 年十五,早通六籍,尤善风骚,辞调新奇,播流人口。忽 一日,因阅佛经,洗然开悟,乃叹曰:‘人生富贵,喻等幻 泡,唯有真乘,可登运载’。”遂投驻跸寺出俗。未周三祀, 方议进修,昼夜不疲,而属师亡,亦遵释氏丧仪,守礼 无怠,孝悌之名,燕人所美。梁乾化三年,往五台山受 《木叉戒》。由是陟遐自迩,切问近思,俄征伐木之章,且 狎成人之友。结契远求,名匠两河,用兵未罢,路且不 通,南则梁祖,北则庄宗,抗衡于轻重之前,逐鹿在存 亡之际。当是时也,超止于本州、魏博、并汾之间,学大 小乘经律论计七本,讲通思于雍洛,梁宋名师,杳然 隔绝。虽然,巡历非远,宏畅殊精,瓶满见知,翼飞名字。 是故并部息尘,中山贞辩。夫二人者,言行俱臻,证修 有位。一见超叹曰:“义龙之头角,悉完备矣,待飞奋而 为霖雨焉。”其为硕德题目,多此类也。龙德二年,挂锡 于无棣,超曰:“此则全齐旧壤,邹鲁善邻。”遂止。开元伽 蓝东北隅置院,讲诸经论二十馀年,宣导各三十馀 遍。节操高迈,举措舒徐,缁素见之,无不怯惧,声无叱 咤,语不夸奢,自然而然,且非威势凌轥之所得也。前 后州牧往来使臣,向誉钦风,修名执刺。相礼重者,止 令童子,辞以讲贯,罕曾接对。初有所慊,终服其高。齐 鲁之间贵达,不远数百里造其门以诘难,诸公一睹 超容,傍听议论,参乎子史,证以教宗,或问因明。超答 以诗一首,辞新理妙,皆悉叹降。时郡守李君素重高 风,欲飞章举赐紫衣。超闻惊愕,遂命笔为诗云:“虚著 褐衣老,浮杯道不成。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厌树 遮山色,怜窗向月明。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李君 复令人劝勉,愿结因缘。超确乎不拔,且曰:“而其复尔, 则吾在卢龙塞外矣。”郡将闻而止。又相国瀛王冯道 闻其名,知是乡关宗人,先遗其书,序以归向之意。超 曰:“贫道闲人,早舍父母,克志修行,本期弥勒知名,不 谓浪传于宰衡之耳也,于吾何益?”门人敦喻,不得已 而答书,具陈:出家之人,岂得以虚名薄利而留心乎! 瀛王益加郑重,表闻汉祖,遂就赐紫衣。自此忽忽不 乐,以乾祐二年仲春三日微疾,数辰而终于本院。院 众咸闻天乐沸空,乃升兜率之明证也。春秋七十三, 僧腊三十五。门人洞微与学徒百馀人持心丧。倾城 士庶僧尼,会送城外,具茶毗礼。收舍利二百馀颗,分 施之。外缄五十馀颗,于本院起塔以葬之。瀛王未知 别奏,赐师号曰“德正。”乃刊敕文于石塔焉。
僧照
编辑按《宋高僧传》:“僧照,姓张氏,范阳人也。年十四出家,投 悯忠寺。聪悟绝俦,神仪伟秀。初受经偈,日诵数千百 言,目所览者,过于宿习。吐论知见,有老成之风,遂度 为沙弥。受具已来,历于再闰,谙诵经典已逾六大部 矣。即《最胜王》《大悲》《维摩》《法华》等经,傍加听寻经论。十 数年间,深文伏义,蓝出青矣。天祐中,游方南下,爰届” 中山。元戎王处直请住法华寺,相次易帅请之。太傅 陇西公连表荐,赐紫方袍,加至真大师。次则扶风马 公请为僧正,非所好也。及抵洛阳,有命开《法华经》,讲止法林院。况乎都阙浩穰,象龙辐凑,及照之唱导,翕 如于下风服膺矣。以乾祐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示灭 于讲院,春秋七十,僧腊五十。四众号慕,侍中李公倾 易定,曾为外护,复守洛宅,饰终丧礼,悉以资奉。粤四 月三日,迁神于城南,行茶毗法,收舍利红润可数百 粒。济阳丁公为保釐之簉职,为树塔于广化之寺南 冈,照平昔讲,凡七十馀座,勤勤为法,门生颇多。宰臣 马公孙最所钦重,前后赠诗,仅数十首,洛中为美谈 矣。
从隐〈附梦江〉
编辑按《宋高僧传》:“从隐姓刘氏,洛阳三乡人也。丱年敏慧, 誓欲出尘。二亲既听,乃投本邑竹阁院,依师诵习,陶 练灵府。寻于嵩阳受戒毕,就长水听采。才历数年,克 通百法,中观弥陀三经论焉。而𬤇师年老,深许隐之 博达性相。后于洛布金院赴请敷演。至后唐清泰中, 𬤇付讲座日为众三登法席。夏中长晷览藏经一帙, 精进苦节,人无与比。”乾祐二年正月,示疾而终,俗寿 五十三,僧腊三十二。乃依天竺法火化收合,真体,圆 净堪爱。门人树塔,至今存焉。次有长水县县泉院释 梦江者,姓杨氏,本邑人也。神彩洒落,超拔凡态,遂愿 出家。恒诵《仁王般若》。进具后讲《百法论》。清泰中,龙门 广化寺请为众开演,遇帝幸其寺宣问妙辩天逸,悦 可上心,时于御前赐紫袈裟,确乎不受,训导二十馀 年。讲罢,行道礼佛,日惟一食,慈忍于物,罕逢愠色。周 显德三年,疾终,缁素悲慕,为其建塔焉。
宗季
编辑按《宋高僧传》:“宗季者,俗姓俞,临安人也。稚齿瑰伟,心 志刚直。尝天震邻家树,季随僵仆,有姊尼抱就膝视 之曰:‘此非震死,且有生候’。至夜未央,甦而复作。遂劝 令出家,事欣平寺僧。后往衢州,投巨信论师,学《名数 论》,文义淹详,且难诎伏,锋芒如也。迨回杭龙兴寺召 讲,时僧正蕴让给慧纵横,两面之敌也。与闾丘方远” 先生、江东罗隐为莫逆之交也,见而申问,季作二百 语酬之,让正赏叹,遂请开讲,四十馀年,出弟子七八 百人。汉乾祐戊申岁,疾终于本房。初,季讲次遇一异 人,作胡语,问西域未来之经论,一众惊然。季眇二目, 曾夜行,感神光引之。常览古师之述作,曰:“可俯而窥 也。”遂撰《永新钞释般若心经》《晖理钞解》《上生经》《弥勒 成佛经》《疏钞》《补猷钞阙》诸别行义章,可数十卷,并行 于世。季道行孤僻,性情方正,寡言语,气貌高迈,誓不 趋俗舍,暨老,恳请亦罕赴。白衣家居,惟屡空衎然自 任,而孜孜手不释卷,乐道向终。至今此宗越多,弟子 讲导不泯焉。
行修
编辑按《宋高僧传》:“‘行修,俗姓陈,泉州人也。少投北岩院出 家,小心受课,诵念克勤。十三削发,往长乐府戒坛受 上品律仪。年始十八,参雪峰山存禅师,随众请问,未 知诠旨。辞存师言入浙去’。存曰:‘与汝理定容仪,令彼 二人睹相发心。遂指其耳曰:‘轮廓幸长,垂珰犹短,吾 为汝伸之’。双手平曳,登即及肩。如是者三,自此长垂’”, 见者举目。后唐天成二年丁亥岁入浙中,倾城瞻望, 檀施纷纷。遂构室于西关高峰,为其宴息。后蔚成大 院,修别无举唱,默默而坐,人问,唯笑而止。士女牵其 耳,交结于颐下。杭人号长耳和尚。以乾祐三年庚戌 岁十一月示疾,动用如平时,以三月中夜坐终,檀越 弟子以漆布,今亦存焉。后寄梦睦州刺史陈荣曰:“吾 坐下未完。”检之元不漆布。重加工焉。
希觉
编辑按《宋高僧传》,“希觉,字顺之,姓商氏,世居晋陵。觉生于 溧阳,家系儒墨。属唐季丧乱,累被剽略,自尔贫窭。尝 佣书于给事中罗隐家,偶问名居,隐曰:‘毗陵商家儿, 何至于此’?叹息再三,多与雇直,劝归乡修学。至年二 十五,叹曰:‘时不我与,或服冕乘轩,皆一期尔’。”忽求出 家于温州开元寺,文德元年也。龙纪中受戒,续揣摩 律部,禀教于西明寺慧则律师,时在天台山也,则乃 法宝大师之高足。广明中,关中丧乱,避地江表。觉始 窥其墙,终见室家瓌富,以则出《集要记》解《南山钞》,不 称所怀,何耶?古德妄相穿凿,各竞师门,流宕忘返。觉 遂著记,广之曰《增晖录》,盖取曹植云:“萤烛末光,增晖 日月。”谦言《增晖》,《集要》之日月也。二十卷成部,浙之东 西,盛行斯录。暨乎则公长往,乃讲训于永嘉武肃王 钱氏季弟铧牧是郡,深礼重焉。寻为愚僧所诬,愬释 而不问,徙于杭大钱寺。文穆王造千佛伽蓝,召为寺 主,借紫私署曰“文光大师”焉。四方学者,骋骛而臻。觉 外学偏多,长于《易》道,著《会释记》二十卷,解《易》至《上下 系》及末文甚备。常为人敷演此经,付授于都僧正赞 宁。及乎老病,乞解见任僧职,既遂所怀,唯啸傲山房, 以吟咏为乐。年八十一,然犹手抄书籍异本,曾无告 倦。未终之前,舍衣物作现前僧得施,复普饭一城僧。 自此困惫,每睡,见有一人,纯衣紫服,肌肤软弱,如绵 纩焉。意似相伴。才欲召弟子将至,此人舒徐下床,后还如故。亲向赞宁说“此,某知是天人耳。”嘱托言毕而 绝。享年八十五。生常所著《拟江东谗书》五卷,《杂诗赋》 十五卷,注林鼎《金陵怀古百韵诗》、杂体四十章。觉之 执持,未尝弛放。勤于讲训,切于进修,学则弥老而不 休,官则奉身而知退,可谓高尚。其事名节俱全,长者 之风,蔼然如在。所居号释氏西斋,慕吴兢之蕴,积编 简焉。
后周
编辑智佺
编辑按《宋高僧传》,“智佺姓张氏,铜台永济人也。九岁于邺 都临清王舍城寺事师,暨受具戒。身器挺然八尺,面 色玉如,行步若舒雁,言音如扣钟。人望之凛然,佥曰: 美丈夫也。恒诵诸经,昼三夜三,礼佛无阙。本师知其 法器,遣往滑台,抵明福寺,就晖师讲肆。期月,顿见诸 法体用,喜不自任。时晖之门生炰勇烋干者数十员, 皆出佺之下,徇雎阳人请讲未久,又今东京遇信士, 舍宅为万岁百法院”,由此洛京、陈、许、徐、宿、维青、琴台, 咸乐请其敷演。自鸠聚檀䞋,前后饭僧三十万。天雄 军、戴、张、郭三家同建观音院,命居之。佺敏利之性,天 资初终,讲《百法论》可百许遍,登法座,多不临文,悬述 辩给。后三过览《大藏经》,以辅见知。其诵讽经咒也,尝 闻户外閴然有弹指声者,感鬼神赞叹。欤魏帅陈君 思让笃志归依,表荐紫衣师,号曰归政。殆临八十一, 而克意学欧、王书体,仅入能妙。或问之,曰:“吾习来生 字耳。”显德五年,年八十三,呼弟子奉晏等嘱累,令造 木轝一所,敛送阇维。至其年十一月十一日奄终,奉 木塔举高三丈馀,纵燎,时有白鹤哀鸣,紫云旋覆。收 舍舍利,建塔缄焉。
文益
编辑按《宋高僧传》,“文益,姓鲁氏,馀杭人也。年甫七龄,挺然 出俗,削染于新定智通院,依全伟禅伯。弱年得形俱 无作法于越州开元寺。于时谢俗累以拂衣,出樊笼 而矫翼。属律匠希觉师盛化其徒于鄮山育王寺,甚 得持犯之趣。又游文雅之场,觉师许命为我门之游 夏也。寻则元机一发,杂务俱捐,振锡南游,止长庆禅” 师法会,已决疑滞,更约伴西出湖湘。尔日暴雨不进, 暂望西院寄度信宿,避溪涨之患耳。遂参宣法大师, 曾住漳浦罗汉,闽人止呼“罗汉。”罗汉素知益在长庆 颖脱,锐意接之。唱导之由元沙与雪峰血脉殊异,益 疑山顿摧,正路斯得,欣欣然挂囊栖止,变涂回轨,确 乎不拔。寻游方,却抵临川。邦伯命居崇寿,四远之僧, 求益者,不减千计。江南国主李氏,始祖知重,迎住报 恩禅院,署号“净慧。”厥后微言欲绝,大梦谁醒?既传法 而有归,亦同凡而示灭。以周显德五年戊午岁秋七 月十七日有恙,国主纡于方丈问疾。闰月五日,剃发 澡身,与众言别,跏趺而尽,颜貌如生。俗年七十四,腊 五十五。私谥曰“大法眼”,塔号“无相”,俾城下僧寺具威 仪礼迎,引奉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起塔焉。益好为 文笔,特慕支汤之体,时作偈颂、真赞、别形纂录。法嗣 弟子天台德韶、慧明、漳州智依、锺山道钦、润州光逸、 吉州文遂,江南后主为碑颂德,韩熙载撰塔铭云:
行因〈附道潜〉
编辑按《宋高僧传》,“行因,不详姓氏,雁门人也。游方问道于 江淮,见庐山北有岩,遥望如垂手焉,手下则深邃可 三五丈许,因独栖禅观于其中。伪唐主元宗闻之,三 征召不起。岩中夜阑,有异鹿一,卧于因之石屋之侧, 又锦囊鸟一,伏宿于石壁下。二物都无惊怖,因不度 弟子。有邻庵僧为之供侍,一日小疾,谓侍僧曰:‘卷上 帘,我去去!帘’。”方就钩下床,三数步间立,屹然而化,春 秋七十许。元宗命画工写真,而阇维收遗骨,白塔在 岩背焉。初因传禅法于襄阳鹿门山,寻为元宗坚请, 于栖贤寺开堂唱道,不及期月,潜归岩窟。初岩如五 指,中指上有松一株,因终之日,此亦枯瘁。因有经籍 之学,有问则指擿先儒得失,章句是“非,谈论不滞于 方隅,开喻必含于教化,实得道之良士也。次钱塘慧 日永明寺释道潜,俗姓武,蒲津人也。生而强壮,容姿 端雅,成立则身长七尺许,胸前黑子七点,若斗之纲 魁焉。”投中条山栖岩大通禅院,礼真寂禅师,为亲教 也。戒检严明,讷言敏行。师亡之后,誓入雁门五台山, 以精恪之故,躬睹文殊圣容,后诸方无定游处。未到 临川,见崇寿益禅师,顿明心决。次栖衢州古寺,览阅 藏经。尝宴坐中见文殊现形,不觉起而作礼。及诣杭, 礼阿育王塔,跪而顶戴,泪下如雨。问掌塔僧曰:“舍利 人不目击,还实有否?”僧曰:“‘按《传记》云:藏在内角中,望 若悬钟焉’。潜疑未已,遂苦到跪礼,更无间然。俄见舍 利红”色,在悬钟之外,蠢𥆧而行,潜悲喜交集。又光文 大师汇征,迥然肯重,自为檀越,请于山斋行三七日 《普贤忏》。忽见遍吉御象在塔寺三门亭下,其象鼻直 枕行忏所。汉南国王钱氏命入王府受菩萨戒,造大 伽蓝,号“慧日永明”,请以居之,假号曰“慈化定慧禅师”, 别给月俸以施之,加优礼也。建隆二年辛酉九月十八日,示疾而终。入棺之际,有白光昼发,孛孛莹然,时 众皆睹。至十月内,于龙井山茶毗,所收舍利伙多。有 屠者自惟恶业,展襟就《火聚》乞求,斯须获七颗,屠家 持于印氏塔中。至开宝庚午岁,天台韶禅师建石塔, 缄其真骨。癸酉岁,塔顶放白光焉。
道丕
编辑按《宋高僧传》:“道丕,长安贵胄里人也,唐之宗室。父从 晏襄宗沿堂五院之首,母许氏为求其息,常持《观音 普门品》,忽梦神光烛身,因尔妊焉。及其诞生,挺然岐 嶷,端雅其质,属籍诸亲异而爱之,如天童子。年始周 晬,父将命汾晋会军,至于霍山,没王事。丕虽童穉聚 戏,终鲜笑容。七岁忽绝荤膻,每游精舍,怡然忘返,遂” 白母往保寿寺礼继能法师,尊为轨范。九岁善梵音 礼赞。是岁,襄宗幸石门,随师往迎驾。十九岁学通《金 刚经》义,便行讲贯。又驾迁洛京,长安焚荡,遂背负其 母东征华阴。刘开道作乱,复荷母入华山,安止岩穴。 时谷麦踊贵,每斗万钱,丕巡村乞食,自专胎息,唯供 母食。母问:“还食未?”丕对曰:“向外斋了,恐伤母意”,至孝 如此。年二十岁,母曰:“汝父霍山,亡没战场之地,骨暴 霜露,汝能收取归葬,不亦孝乎?”遂辞老,亲往霍邑立 草庵,鸠工集聚白骨,昼夜诵经。咒之曰:“古人精诚所 感,滴血认骨。我今志为孝子,岂无灵验者乎?傥群骨 中有动转者,即我父之遗骸也。”如是一心注想,目未 轻舍。数日间,果有枯髅从《骨聚》中跃出,竞骛丕前。摇 曳良久,丕即躄踊抱持,如复生在。赍归华阴,是夜其 母梦夫归舍,明辰骨至,其孝感声誉日高。至二十七 岁遇曜。州牧娄继英招丕住洛阳福先弥勒院,即晋 道安翻经创浴之地也。天祐三年丙寅,济阴王赐紫 衣,后唐庄宗署大师曰“广智。”丕于梁朝后主、后唐庄 宗、明宗,凡内建香坛,应制谈论,多居元席。及晋迁都 今东京,天福三年,诏入梁苑,副录左街僧事,与传法 阿阇棃昭信大师俱道貌童颜,号“二菩萨。”是故朝贵 士庶,多请养生之术。丕精勤不懈,一佛一礼,《佛名经》 《法华》《金刚》《仁王》《上生》四经,逐一字礼。然其守杜多之 行,分卫时至,二弟子随行。开运甲辰岁,为“左街僧录。” 虽临僧务,日课修持。相国李公涛西、枢密太傅王公 朴、翰林承旨陶公谷等,无不倾心归重。至汉乾祐中, 谢疾乞西归。未允之际,属汉室凌夷,兵火连作,恣行 剽掠。丕于廊庑之下,倚壁诵念,二日纷拏,一无见者。 时京城见闻,益加钦尚。逃归洛邑,周太祖潜隐所重。 广顺元年,敕召为左街僧录,不容陈让,还赴东京,居 于僧任。世宗尹釐府政,嫌空门系杂,欲奏沙汰,召丕 同议。时问难交发,开喻其情,且曰:“僧之清尚,必不露 于人前;僧或凶顽,而偏游于世上。必恐正施藨蔉,草 和兰茝而芟;方事淘澄,金逐沙泥而荡。大王储明欲 照,蓄智当行。为益皇帝邪?为损君亲邪?若益君乎?不 令一物失所,右损亲也,是坏六和福田。况以天下初 平,疮痍未合,乞待后时,搜扬未晚。”故老子云:“治大国 如烹小鲜,虑其动则糜烂矣。”世宗深然其言,且从停 寝。及世宗登极,丕谓僧曰:“吾皇宿昔有志,汝当相警 护持。”坚乞解归洛阳,又立《礼首楞严》经二年,果敕并 毁僧寺,并立僧帐,盖限之也。毁教不深,乃丕之“力也。” 以显德二年乙卯六月八日微疾,十日令弟子早营 粥食,云。“有《首楞严》菩萨众多相迎,令鸣椎”,俄然而化, 春秋六十七,僧腊四十七。缁素号哭,诸寺具威仪送 葬于龙门广化寺之左,立石塔焉。未终之前,寺钟无 故嘶嗄,表刹龙首忽焉陨坠。僧澄清梦寺佛殿梁折 极多异兆焉。
智江
编辑按《宋高僧传》:“智江,俗姓单,幽州三河南管人也。本富 族游侠之子。虽乘竹马,厌回火宅之门;乍玩沙堆,好 作浮图之制。略闻竺干之教,必淡虑凝情,若潇湘之 逢故人也。唐乾宁四载,始年十五,诣盘山感化寺,遂 成息慈,息慈业备。天复三祀,往五台山梨园寺纳木 叉法。”自此担簦请业,择木依师,净名、上生,二典精练, 涣然冰释,心未属厌。梁龙德元年,于商丘开元寺讲 名数一支,所谓“精义入神,散则繁衍。”因著《瑞应钞》八 卷,达者传之,生徒影附,缮写伙多。后唐同光元年在 微子之墟住院,缔构堂宇,轮奂可观。复塑慈氏释迦 二尊、十六罗汉像,咸加绘彩,克肖圣仪。善务方办。俄 遘痾以周显德五年孟秋顺终,享龄七十四。当属纩 时,满院天人杂沓若迎导之状。畴昔誓生睹史之昭 应也。吏部员外郎李铉著《塔铭》云:
光屿
编辑按《宋高僧传》:“光屿,俗姓韩氏,应州金城邑人也。幼读 儒书,有佐国牧民之志。频有神人梦中警策曰:‘汝于 佛法有大因缘’。遂投真容院,附法威侍其缾锡,谨弟 子之职。受具后,诵《净名经》彻简,每至依于义,不依语, 告喻本师而求听习。威寻许诺,遂诣太原三学院。涉 乎寒燠,研核孜孜,屡改槐檀,乃讲《维摩》、上生。二座忽” 谓同志曰:“余忆昔年,每念依于义,迩栖学院,今讲二经,穷理见性,知果验因。得不依教起行,免背四依之 行乎?”俄辞晋水,却返故山,戴《华严经》绕菩萨殿,六时 右旋礼佛。时晋高祖握图之三载也。名闻丹禁,遂赐 紫衣。明年授号通悟焉。山门僧官与大众坚命临坛, 告辞不允。僧官谓曰:“师行解兼人,独”善其己,良璞不 剖,必见泣血,辞不获已。度人三二载,坚求脱免。属少 王嗣位,院乏主守,大众佥举,非屿而谁?辞曰:“此山四 海客游之所,奈何不出院门,有年岁矣。令知供养,有 何所须?”虽免不从。自后供施委输,十八年中,供百万 馀僧。一夕云雾俱发,霰雪交零,屿之盖经白练一条, 可三四尺,忽尔不见。翼日,深更遗练,俄还旧所,盖阴 神之送至欤。显德七年庚申岁十月,示疾,谓诸弟子 曰:“犹龙者厌乎大患,叹凤者悲于逝川。诸行无常,是 生灭法。”言讫,如蝉蜕焉。俗寿六十六,僧腊四十六。茶 毗于东峰下,取诸灵骨瘗于塔幢舍利,随缘供养焉。
慧明
编辑按《宋高僧传》:“慧明,俗姓蒋,钱唐人也。研核三学,渐入 精微。后登闽越,殆至临川,礼文益禅师,深符正理,悟 先所宗,不免生灭情见。后回浙,隐天台白沙,立草寮, 有雪峰、长庆之风,到者皆崩角摧锋,谓明为魔说。汉 乾祐中,自山出。时翠岩参公率诸禅伯于僧主思宪 院定其臧否,明之口给,无能挫衄。寻汉南国王钱氏” 造大报恩寺,请以住持,假号圆通普照禅师。然行元 沙正眼非明,曷能致此。显德中卒,时酷暑,俾欲葬之。 有弟子永安曰:“知师唯我也。”请焚之。得舍利五色,一 皆圆净。初明炼指为灯,于天台供养。后相继烧三指, 而勤持课,胁疏衽席,时说法焉。性且刚直,言多忤物, 是其所短也。
普静
编辑按《宋高僧传》:“普静,姓茹氏,晋州洪洞人也。少出家于 本郡惠澄法师。暗诵诸经,明持秘咒。思升白品,愿剪 青螺。既下方坛,而循律检。往礼凤翔法门寺真身,乃 于雎阳听涉,赴龙兴寺讲训徒侣,若鳣鲔之宗蛟龙 焉。又允琴台,请转梵轮,安而能迁,复于陈、蔡、曹、亳、宿、 泗各随缘奖导,回于今东京扬化,善者从之。”晋天福 癸卯岁,心之怀土,还复故乡,遂断食发愿,愿舍千身, 速登正觉。至周显德二年,遇请真身入寺,遂陈状于 州牧杨君,愿焚躯供养。杨君允其意,乃往广胜寺。倾 州民人或献之香果,或引以旛华,或泣泪相随,或呗 声前导。至四月八日,真身塔前广发大愿曰:“愿焚千 身,今千中之一也。”徐入柴庵,自分火炬,时则烟飞惨 色,香霭愁云,举众叹嗟,群𥟖悲泣,享寿六十有九,弟 子等收合馀烬供养焉。
行瑫
编辑按《宋高僧传》:“行瑫,姓陈氏,湖州长城人也。”考曰:“良母 陶氏,钟爱之心与诸子异。然其敏利,又于群童,杰然 而出,父母多阻碍其出家之志,终弗能禁。唐天祐二 年,依光远师,求于剃染。年十有二,诵《法华经》,月奇五 辰而毕。轴次《维摩经》,尽如道安,朝请经而暮纳本焉。 寻于馀杭龙兴寺受满足戒,遂往金华双林寺。智新” 传《南山律钞》,弭节服膺,流辈推揖。常食时至,以不糳 之米与菜茹,投小鼎中,参煮而食,此外断无重味。义 解之心,理棼破木,都无难色。常谓人曰:“所好甚者,不 见他物之可好。吾之好也,乐且无荒也。”后唐天成中, 寓于越乐若耶山水,披览大藏教,服枲麻之衣。募道 俗置看经道场于寺之西北隅。横楼阁堂宇,蔚成别 院,供四方僧,曾无匮乏。以显德三年壬子秋七月示 疾,终于此院,报龄六十二,法腊四十四。瑫性刚正,无 面谀,无背憎,足不趋豪贵之门,囊不畜盈馀之物,房 无闭户,口无杂言,亦览群书,旁探经论。慨其郭移《音 义》疏略,慧琳《音义》不传,遂述《大藏经音疏》五百许卷, 今行于江浙左右僧坊。然其短者不宜称疏。若言疏 可以疏通。《一藏经》瑫。便过慈恩百本几倍矣。其耿介 持律。古之高迈也矣。
僧缄〈附大慈寺僧亡名〉
编辑按《宋高僧传》,“僧缄者,俗名缄也,姓王氏,京兆人。少而 察慧,辞气绝群。大中十一年,杜审权下对策成事,秘 书监冯涓即同年也。乾符中,巢寇充斥,随流避乱,至 渚宫,投中令成汭汭攻淮海不利,遂削发出家。属雷 满据荆州,襄州赵凝攻破之,梁祖遣高季昌诛灭焉, 江陵遂属高氏。缄避地夔峡间,后唐同光三年,入蜀”, 寻访冯涓,已死矣。遂居净众寺,而髭发皓然,且面色 红润,逍遥然,人不测其情伪。有华阳进士王处厚者, 乙卯岁于伪蜀落第,则周显德二年也。入寺写忧于 松竹间见缄,缄曰:“得非王处厚乎?”处厚惊曰:“未尝相 狎,何遽呼耶?”缄曰:“偶知耳。”遂说本唐文宗太和初生, 至今一百三十馀载矣。处厚曰:“某身迹奚若?子将来 之事,极于明年,而今而后事可知矣。”意言蜀将亡也, 嘱令勿泄。明日再寻,杳沉声迹。一日,复扣关自来,云: 暂去礼峨嵋,结夏于黑水。方还。缄于案头,拈文卷览 之,则处厚府试《赋槁》曰:“考乎真伪,非君烛下之文,何多诳乎?”遂探怀抽《赋槁》示之,此岂非程试真本乎?处 厚惊竦不已,乃曰:“仆试后偶加润色,用补烛下仓卒 之过也。师何从得是本也?”缄曰:“非但一赋,君平生所 作之者皆贮之矣。”明日访之,携处厚入寺之北隅,同 谒故太尉豳公杜琮之祠,坐于西庑下。俄有数吏,服 色厖杂,自堂宇间缀行而出。降阶再拜。缄曰:“新官在 此,便可庭参。”处厚惶懅而作,缄曰:“此辈将为君之驱 策,又何惧乎?宁知泰山举君为司命否?仍以夙负壮 图,未酬前志,请候登第后施行。复检官禄簿,见来春 一榜,人数已定,君亦预其间,斯乃阴注阳受也。策人 世之名,食幽府之禄,此阳注阴受也。”处厚震骇,不知 所裁,但问明年及第人姓名为谁耶?缄索纸笔,立书 一短封与之,诫其严密藏之,脱泄,祸不旋踵。须臾吏 散,缄携手出庙,及暝而去。至春试罢,缄来处厚家,留 一简云:“暂还敝庐,无复再面也。”后往寺僧堂中问之, 已他适矣。乃拆短封视之,但书四句云:“周成同成,二 王殊名,王居一焉,百日为程。”及乎榜出,验之有八士 也,二王处厚与王慎言也,王居一焉,恶其百日为程。 处厚唯狎同年,置酒高会,极遂性之欢,由是荒乱不 起,是夜暴亡。同年皆梦处厚蓝袍槐笏,驱殿而行,验 其策名之荣,止一百二十日也。详其缄之生于文宗 太和初也。成身在宣宗大中,王处厚遇之已一百三 十馀岁也。次伪王蜀成都大慈寺僧亡名,恒讽诵《法 华经》,令人乐闻,时至分卫,取足而已。身微所苦,有示 方药,伊僧策杖入青城大面山采药,沿溪越险,忽然 云雾四起,不知所适。有顷见一翁,僧揖之,序寒暄,问 何以至此,僧曰:“为采少药也。”翁曰:“庄舍不远,略迂神 足,得否?”僧曰:“迷方失路,愿随居士。”少顷云散,见一宅 宇阴森。既近,翁曰:“且先报庄主人矣。”僧入门睹事,皆 非凡调,问曰:“还斋否?”曰:“未食焚香,且觉非常芬”馥,请 念所业经。其僧朗声诵经,勉令诵彻。部所馈斋馔,皆 大慈寺前食物。斋毕,青衣负竹器,以香草荐之。乃施 钱五贯,令师市胡饼之费,翁合掌送出。或问云:“此孙 思邈先生也。”到寺已经月馀矣,其钱将入寺,则黄金 货泉也。王氏闻之,收金钱,别给钱五百贯,其僧散施 之。将知仙民恒在名山。次嘉州罗目县,有诉孙山人 赁驴不偿直,乞追摄。问小童,云是孙思邈也。县令惊 怪,出钱代偿。其人居山下,及出县,路见孙公,取钱二 百以授之,曰:“吾元伺汝于此,何遽怪乎?”得金钱僧不 知其终所。
师简
编辑按《宋高僧传》:“师简姓赵氏,丹丘人也。弗循戒范,放肆 恬然。拥破衲衣,多诵词偈,好悬记杭越间灾福,初无 信者,验犹合符于一行。景淳山经地理别得径门,常 言昔泰山道辩相冢得术,馀无取焉。喜为人迁山相 冢,吉凶如其言。居无定所,多游族姓家,言腹饥便求 鸡肉餐,此外得美酒,啜数杯而去。初无言谢,然长于” 书大字,题碑寺观门额,书成相之,吉凶随言,久近验 之。始居杭西湖旁院,无疾而终。后有行客自长沙市 中见,携手话旧,寄言与崇寿院主:“汝先负钱若干,今 放汝我眠床刍荐,下层有纸裹肉脯屑,必应腐败,为 弃之。”院僧依言,果然见之,因写貌供养。简曾言尖头 屋已后火化去,及州南塔,戊午岁被《天火爇》之应,言 无爽矣。
澄楚
编辑按《宋高僧传》:澄,楚姓宗氏,不知何许人也。爰祖暨考, 偕贲丘园,高蹈不仕。母赵氏,妊楚也,忽畏膻臊之臭。 及乎诞生之夕,光烂充室,邻落咸惊。洎当七岁,亲党 携之入寺,见佛像,辄嗟叹而作礼。归家问父曰:“‘唯佛 独尔,馀者如何’?父曰:‘蠢动皆佛,何况人矣’。楚曰:‘儿愿 学佛,聊报二亲劬劳’。”其父默而许旃。至十岁,于相国 寺礼智明为师。未几,有童子聚戏而招诱之,楚曰:“汝 何愚𫘤,好嬉戏耶?且雪山善财亦童子,还如是否?”旁 有闻者奇之曰:“子异日成法门伟器必矣。”受具已来, 习新章律部,独能辄入毗奈耶窟穴。然其诘难酬答, 露牙伸爪,时号律虎焉。王公大人请益者日且众矣。 晋高祖闻而钦仰,诏入内道场,赐紫袈裟,寻署大师, 号真法焉。自此皇宫妃主有慕法者求出家,命楚落 发度戒,表里冰霜,更无他物,命为新章律宗主焉。以 显德六年十月十一日无疾而终。首北面西,示佛涅 槃相也。俗龄七十一,僧夏五十。始末临坛,度僧尼八 千馀人。门人慧照等依《西域法》焚之,得碎身,分构砖 塔,缄藏之左街。首座悟皎作舍利塔记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