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178卷

博物汇编 禽虫典 第一百七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七十八卷
博物汇编 禽虫典 第一百七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一百七十八卷目录

 壁钱部汇考

  图缺

  酉阳杂俎壁镜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气味 主治 窠幕主治 附方

 鼠妇部汇考

  蛜蝛图

  诗经豳风东山

  尔雅释虫

  毛诗陆疏广要伊威在室

  埤雅蛜蝛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气味 主治 发明 附录丹戬 附方

 鼠妇部杂录

 鼠妇部外编

 庞降部汇考

  图缺

  本草纲目庞降 气味 主治

 唼腊虫部汇考

  图缺

  本草纲目唼腊虫

 五倍子部汇考

  五倍子图

  太平广记五倍子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气味 主治 发明 百药煎修治 又方 又方 气

  味 主治 发明 五倍子内虫主治 附方

 雀瓮部汇考

  雀瓮图

  尔雅释虫

  尔雅翼蛅蟴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气味 主治 附方

 蝎部汇考

  蝎图

  诗经小雅都人士

  博雅释虫

  酉阳杂俎鼠负化蝎

  毛诗陆疏广要卷发如虿

  尔雅翼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气味 主治 发明 附方

 蝎部艺文

  蝎赋          唐李商隐

  虿祝          宋司马光

 蝎部纪事

 蝎部杂录

 蝎部外编

禽虫典第一百七十八卷

壁钱部汇考

编辑

释名

《壁镜》:酉阳杂俎  壁茧。本草纲目

图缺

《酉阳杂俎》。

《壁镜》

编辑

一日,江枫亭会,众说单方,成式记“治壁镜用白矾。重 访许君,用桑柴灰汁三度沸,取汁,白矾为膏,涂疮口 即差,兼治蛇毒。自商、邓、襄州多壁镜毒,人必死。”

《本草纲目》

编辑

《释名》

编辑

壁钱:一名“壁镜”,一名“壁茧。”

李时珍曰:“皆以窠形命名也。”

《集解》

编辑

陈藏器曰:壁钱虫似蜘蛛,作白幕如钱,贴墙壁间,北 人呼为“壁茧。”

李时珍曰:“大如蜘蛛而形扁斑色,八足而长,亦时蜕 壳,其膜色光白如茧。”或云:其虫有毒,咬人至死。惟以 桑柴灰煎取汁,调白矾末傅之妙。

《气味》

编辑

无毒。

《主治》

编辑

陈藏器曰:“鼻衄及金疮出血不止,捺取虫汁注鼻中, 及点疮上。亦疗五野鸡病下血。”

李时珍曰:“治大人小儿急疳,牙蚀腐臭,以壁虫同人 中白等分烧研贴之。又主喉痹。”出圣惠等方

窠幕主治

编辑

陈藏器曰:“小儿呕逆,取二七枚,煮汁饮之。”

李时珍曰:“产后欬逆,三五日不止,欲死者,取三五个 煎汁呷之,良。又止金疮诸疮出血不止。及治疮口不 敛,取茧频贴之,止虫牙痛。”

《附方》

编辑

喉痹乳蛾已死者复活:用墙上壁钱七个,内要活蛛 二枚,撚作一处,以白矾七分一块化开,以壁钱惹矾

烧存性,出火毒,为末,竹管吹入,立时即好。忌热肉硬
考证
物。

虫牙疼痛:《普济》:以壁上白蟢窠四五个,剥去黑者,以 铁刀烧出汗,将窠惹汁丸之,纳入牙中,甚效。又以乳 香入窠内,烧存性,纳之亦效。 一方:用墙上白蛛窠, 包胡椒末塞耳,左痛塞右,右痛塞左,手掩住侧卧,待 额上有微汗,即愈。

鼠妇部汇考

编辑

释名

伊威。诗经    《鼠负》:尔雅

《委黍》。尔雅    《鼠姑》。埤雅

《鼠粘》。埤雅    湿生虫。本草纲目

地鸡:本草纲目  地虱。本草纲目

丹戬。本草纲目

蛜蝛图

蛜蝛图

《诗经》

编辑

《豳风东山》

编辑

《伊威》在室。

正义伊威委黍,《说文》云:“委黍,鼠妇也。”朱注《伊威》,鼠妇也。室不扫,则有之。大全长乐刘氏曰:伊威,壁落间小虫也。无人扫,则出行于室,常惹著鼠背,故名“鼠负。”今误作“妇”字,所谓湿生虫也。多足,其色如蚓,背有横文。

《尔雅》

编辑

《释虫》

编辑

“蟠”《鼠负》,

瓫,器底虫。此与下“《蛜威》《委黍》”是一,故下注《委黍》云:“旧说鼠。”请帮助识别此字。别名则此虫一名蟠。一名《鼠负》。负或作。请帮助识别此字。《本草》作“妇。”一名蛜威。一名委黍也。《陶注本草》云。多在鼠坎中。鼠背负之。然为鼠。请帮助识别此字。及“鼠妇”,则似乖。《诗东山》云“蛜威在室”是也。

《蛜威》委黍。

《旧说》鼠。请帮助识别此字。别名。然所未详。

《毛诗陆疏广要》

编辑

伊威在室

编辑

《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妇》,在壁根下瓮。一本多一器字底土 中生,似白鱼者是也。

《尔雅》云:“蟠,鼠负。”郑注。“蟠音烦,瓫底下白粉虫也。”《尔雅》又云:“蛜威委黍。”郭注旧说鼠。请帮助识别此字。别名,然所未详。郑注:“即鼠负也。”蛜音伊。《本草》:“鼠妇,一名负蟠,一名蛜威,一名委黍。”《衍义》曰:“鼠妇,此湿生虫也。多足,其色如蚓,皆有横纹蹙起。大者长三、四分,在处有之。砖甃及下湿处多,用处绝少。”

《埤雅》

编辑

伊威

编辑

《诗》曰:“伊威在室。”伊威,瓮器底虫,形似白鱼而大。《尔雅》 曰:“蛜威,委黍,一名鼠妇,食之令人善淫。”《术》曰:“鼠妇,淫 妇”是也。亦曰鼠负。陶隐居云:“鼠在坎中,背则负之。”今 作鼠妇,似乖理,误矣。盖鼠妇一名鼠姑,亦或谓之鼠 粘。鼠妇,犹鼠姑也,鼠粘,犹鼠负也。因湿化生,今俗谓 之湿生。

《本草纲目》

编辑

鼠妇释名

编辑

陶弘景曰:“鼠妇”,《尔雅》作“鼠负”,言鼠多在坎中,背粘负 之,故曰“鼠负。”

韩保昇曰:“多在瓮器底及土坎中,常惹著鼠背,故名。” 俗亦谓之“鼠粘,犹枲耳,名羊负来也。”

李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鼠负,食之令人善淫,故有 妇名。”然则妇、负二义俱通矣。因湿化生,故俗名湿生 虫。曰地鸡、地虱者,象形也。

《集解》

编辑

《别录》曰:鼠妇生魏郡平谷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采。 苏颂曰:“今处处有之,多在下湿处瓮器底及土坎中。 《诗》云:‘伊威在室’。”郑元言家无人则生故也。

寇宗奭曰:“湿生虫,多足,大者长三、四分,其色如蚓,背 有横纹蹙起,用处绝少。”

李时珍曰:“形似衣鱼稍大。灰色。”

《气味》

编辑

酸,温,无毒《大明》曰:“无毒。”

《主治》

编辑

《日华》曰:“气癃不得小便,妇人月闭血瘕,痫痓寒热,利 水道,堕胎。”

李时珍曰:“治久疟,寒热,风虫,牙齿疼痛,小儿撮口,惊 风,鹅口疮,痘疮倒黡,解射工毒,蜘蛛毒,蚰蜒入耳。”

《发明》

编辑

苏颂曰:张仲景治久疟,大鳖甲丸中用之,以其主寒 热也。

李时珍曰:“古方治惊、疟、血病多用之,盖厥阴经药也。 《太平御览》载葛洪疟方,用鼠负虫十四枚,各以糟酿 之,丸十四丸,发时水吞下便愈。而葛洪《肘后方》,治疟 疾寒热,用鼠妇四枚,糖裹为丸,水下便断。又用鼠负、 豆豉各十四枚,捣丸芡子大,未发前日汤服二丸,将 发时再服二丸便止。”又蜘蛛毒人成疮,取此虫食其 丝即愈。详蜘蛛下。

附录丹戬

编辑

《别录》有名未用曰:“味辛,有毒。主心腹积血。”生蜀郡。状 如鼠负,青股赤头,七月七日来。一名“飞龙。”

《附方》

编辑

《产妇尿秘》:“鼠妇七枚,熬研末,酒服。”千金方

撮口脐风:《圣惠》用鼠负虫,杵绞汁少许灌之。 陈氏: “生杵鼠负及雀瓮汁服之。”

鹅口白疮:地鸡研水涂之,即愈。寿域方

风虫牙痛:湿生虫一枚,绵裹咬之,勿令人知。圣惠方 风牙疼痛,湿生虫:巴豆仁、胡椒各一枚,研匀,饭丸绿 豆大。绵裹一丸,咬之良久,涎出吐去,效不可言。经效济世 方

痘疮倒黡湿生虫,为末,酒服一字即起。痘疹论 蚰蜒入耳湿生虫,研烂涂耳边,自出。或摊纸上作撚, 安入耳中,亦出国国。卫生宝鉴

射工溪毒,鼠妇,豆豉、巴豆各三枚,脂和涂之。肘后方

鼠妇部杂录

编辑

《续明道杂志》:北方凡屋角阴处,有虫善跃而长,眉目 有班,灶间亦有,南人谓之“钱驼儿”,疑《诗》所谓“伊威。”

鼠妇部外编

编辑

《搜神记》:“豫章有一家婢在灶下,忽有人长数寸,来灶 间壁,婢误以履践之,杀一人。须臾遂有数百人,著衰 麻服,持棺迎丧,凶仪皆备,出东门,入园中覆船下,就 视之,皆是鼠妇。婢作汤灌杀,遂绝。”

庞降部汇考

编辑

图缺

《本草纲目》。

庞降

编辑

李时珍曰:按:刘珣《岭表录异》云:“庞降生于岭南,多在 橄榄树上。形如蜩蝉,腹青而薄,其名自呼,但闻其声 而鲜能得之。人以善价求为媚药。”按此形状似蝉,可 为媚药,与李珣“海药青蚨雌雄不舍秘精”之说相符, 恐亦青蚨之类,在木上者也。

《气味》

编辑

辛温无毒。

《主治》

编辑

陈藏器曰:“补中,益阳道,去冷气,令人悦泽。”

《药谱》曰:“秘精,缩小便。”

唼腊虫部汇考

编辑

图缺

《本草纲目》。

唼腊虫

编辑

李时珍曰:按裴渊《广州记》云:“林任县有甲虫,嗜臭肉, 人死食之都尽,纷纷满屋,不可驱。”张华《博物志》云:“广 州西南数郡,人将死,便有飞虫,状如麦,集入舍中。人 死便食,不可断遣,惟残骨在,乃去。惟以梓板作器则 不来。”《林邑国记》云:“广西南界有唼腊虫,食死人,惟豹皮覆尸则不来。”此三说,皆一物也。其虫虽不入药,而 为人害,不可不知。

五倍子部汇考

编辑

释名

五构。本草纲目  文蛤:本草纲目

《百虫仓》。本草纲目 百药煎。本草纲目

五倍子图

五倍子图

《太平广记》

编辑

五倍子

编辑

峡山至蜀有蟆子,色黑,亦能咬人,毒亦不甚。视其生 处,即麸盐树叶背上。春间生之,叶卷成窠,大如桃李, 名为“五倍子。”治一切疮毒。收者晒而杀之,即不化去。 不然者,必窍穴而出,飞为蟆子矣。

《本草纲目》

编辑

《释名》

编辑

李时珍曰:五倍当作“五构”,见《山海经》。其形似海中文 蛤,故亦同名百虫仓,会意也。百药煎隐名也。

《集解》

编辑

《苏志》曰:“五倍子在处有之。其子色青,大者如拳,而内 多虫。”苏颂曰:“以蜀中者为胜。生于肤木叶上,七月结 实,无花。其木青黄色,其实青,至熟而黄。九月采子,曝 干,染家用之。”

李时珍曰:“五倍子,宋《开宝本草》收入草部,《嘉祐本草》 移入木部。”虽知生于肤木之上,而不知其乃虫所造 也。肤木即盐肤子木也,详见果部盐麸子下。此木生 丛林处者,五、六月,有小虫如蚁食其汁,老则遗种,结 小球于叶间,正如蛅蟴之作雀瓮、蜡虫之作蜡子也。 初起甚小,渐渐长坚,其大如拳,或小如菱形状圆长 不等。初时青绿,久则细黄,缀于枝叶,宛若结成。其壳 坚脆,其中空虚,有细虫如蠛蠓。山人霜降前采取,蒸 杀货之,否则虫必穿坏,而壳薄且腐矣。皮工造为百 药煎,以染皂色大为时用。他树亦有此虫,球不入药 用,木性殊也。

《气味》

编辑

酸平无毒。

《主治》

编辑

《开宝》曰:“齿宣疳𧏾,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癣,疮 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

陈藏器曰:“肠虚泄痢,为末,熟汤服之。”

《日华》曰:“生津液,消酒毒,治中蛊毒毒药。”

宗奭曰:“口疮掺之,便可饮食。”

时珍曰:“敛肺降火,化痰饮,止欬嗽,消渴,盗汗,呕吐,失 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乌须发,治眼赤湿烂, 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发明》

编辑

朱震亨曰:“五倍子属金,与水噙之,善收顽痰,解热毒, 佐他药尤良。黄昏欬嗽,乃火气浮入肺中,不宜用凉 药,宜五倍、五味敛而降之。”

李时珍曰:“盐麸子及木叶,皆酸咸寒凉,能除痰饮欬 嗽,生津止渴,解热毒酒毒,治喉痹下血、血痢诸病。五 倍子乃虫食其津液结成者,故所主治与之同功。其 味酸咸,能敛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气寒,能散热 毒疮肿;其性收,能除泄痢湿烂。”

百叶煎修治

编辑

李时珍曰:“用五倍子为粗末。每一斤以真茶一两煎 脓汁,入酵糟四两,擂烂拌和,器盛,置糠缸中罯之,待 发起如发面状,即成矣。捏作饼丸,晒干用。”《嘉谟》曰:“入 药者,五倍子鲜者十斤,舂细,用瓷缸盛,稻草盖,盦七 日夜,取出再𢭏,入桔梗、甘草末各二两,又盦一七,仍 捣仍盦,满七次取出,捏饼晒干用。如无鲜者,用干者” 水渍为之

百药煎又方

编辑

五倍子一斤,生糯米一两,滚水浸过,细茶一两,共研 末,入罐内封固,六月要一七,取开配合用。

百药煎又方

编辑

“五倍子一斤,研末酒曲半斤细茶一把,研末右用小 蓼汁调匀,入钵中按紧,上以长稻草封固,另用箩一 个,多著稻草,将药钵坐草中,上以稻草盖置净处,过 一七后,看药上长起长霜,药则已成矣。”或捏作丸,或 作饼,晒干才可收用。

百药煎气味

编辑

酸咸微甘无毒。

百药煎主治

编辑

李时珍曰:“清肺化痰,定嗽解热,生津止渴,收湿消酒, 乌须发,止下血,久痢脱肛,牙齿宣𧏾,面鼻疳蚀,口舌 糜烂,风湿诸疮。”

《发明》

编辑

李时珍曰:“百药煎功与五倍子不异,但经酿造,其体 轻虚,其性浮收,且味带馀甘,治上焦心肺欬嗽,痰饮 热渴诸病,含噙尤为相宜。”

五倍子内虫主治

编辑

李时珍曰:“赤眼烂弦,同炉甘石末乳细点之。”

《附方》

编辑

虚劳遗浊玉锁丹:治肾经虚损,心气不足,思虑太过, 真阳不固,漩有馀沥,小便白浊如膏,梦中频遗,骨节 拘痛,面黧肌瘦,盗汗虚烦,食减乏力。此方性温不热, 极有神效。用五倍子一斤,白茯苓四两,龙骨二两,为 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用盐汤送下,日 三服。和剂方

寐中盗汗:五倍子末、荞麦面等分,水和作饼,煨熟,夜 卧待饥时,干吃二三个,勿饮茶水,甚妙。集灵

自汗盗汗常出为自汗,睡中出为盗汗。用五倍子研 末,津调填脐中,缚定一夜即止也。同上

心疼腹痛:五倍子生研末。每服一钱,铁杓内炒起烟 黑色者为度,以好酒一锺,倾入杓内,服之立止。邵真人经 验方

消渴饮水:五倍子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危氏得效方 小儿呕吐不定:用五倍子二个,一生一熟,甘草一握, 湿纸煨过,同研为末。每服五分,米泔调下,立瘥。经珍方 小儿夜啼,五倍子末,津调填于脐内。杨起简便方 暑月水泄:五倍子末,饭丸黄豆大。每服二十丸,荷叶 煎水下,即时见效。余居士选奇方

热泻下痢:五倍子一两,枯矾五钱,为末,糊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邓笔峰杂兴方

泻痢不止:五倍子一两,半生半烧,为末,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红痢,烧酒下;白痢,水酒下;水泄,米汤下。 《集灵》用五倍子末,每米饮服一钱。

滑痢不止,用五倍子醋炒七次,为末,米汤送下。 脾泄久痢,“五倍子炒半斤,仓米炒一升、白丁香、细辛、 木香各三钱、花椒五钱,为末”,每服一钱,蜜汤下,日二 服。忌生冷鱼肉。集灵方

赤痢不止:文蛤炒研末,水浸乌梅肉和丸梧子大,每 服七十丸,乌梅汤下。

肠风下血:“五倍子、白矾各半两,为末,顺流水丸梧子 大。”每服七丸,米饮下,忌酒。本事方

脏毒下血:五倍子不拘多少,为末,大鲫鱼一枚,去肠 胃鳞腮,填药令满,入瓶内锻存性,为末,每服一钱,温 酒下。王璆百一选方

粪后下血。不拘大人小儿。五倍子末。艾汤服一钱。全幼 心鉴

肠风脏毒,下血不止:五倍子半生半烧为末,陈米饭 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粥饮送下,日三服。 圣惠方

酒痢肠风下血,见《百药煎》。

小儿下血,肠风脏毒:五倍子末,炼蜜丸小豆大,每米 饮服二十丸。郑氏

大肠痔疾:五倍子煎汤熏洗,或烧烟熏之,自然收缩。 直指方

脱肛不收:“《三因方》:用五倍子末三钱,入白矾一块,水 一碗,煎汤洗之,立效。” “《简便》用五倍子半斤,水煮极 烂,盛坐桶上熏之,待温以手轻托上,内服参、苓、升麻 药。” 《普济方》:“用五倍子、百草霜等分为末,醋熬成膏, 鹅翎扫傅上即入。”

产后肠脱,五倍子末掺之,或以五倍子、白矾煎汤熏 洗。妇人良方

女人阴血因交接伤动者,五倍子末掺之良。熊氏 孕妇漏胎:五倍子末,酒服二钱,神效。朱氏集验方 风毒攻眼,肿痒涩痛不可忍者,或上下脸赤烂,或浮 翳瘀肉侵睛,“神效驱风散”:用五倍子一两,蔓荆子一 两半,为末。服二钱,水二盏,铜石器内煎汁,去滓乘热 洗,留滓再煎用。大能明目去涩。博济方

小便尿血:五倍子末,盐梅捣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酒
考证
服五十丸。集简方

风眼赤烂:《集灵方》:“用五倍子锻存性为末,入飞过黄 丹少许傅之,日三上,甚良。” 《普济方》:“用五倍子研末 傅之,名拜堂散。”

烂弦风眼:“五倍子、铜青、白墡土等分为末。”热汤泡开, 闭目淋洗,冷即再热洗之。眼弦不可入汤。济急方 眼中弩肉:方同上。

耳疮肿痛:五倍子末,冷水调涂,湿则干掺之。海上名方 聤耳出脓:《普济方》:“用五倍子末吹之。” 《经验》用五倍 子焙干一两,全蝎烧存性三钱,为末,掺耳中。

鼻出衄血:五倍子末吹之。仍以末同新绵灰等分,米 饮服二钱。

牙缝出血不止者,五倍子烧存性,研末傅之即止。卫生 易简方

牙齿动摇,及外物伤动欲落者:“五倍子、干地龙炒等 分为末”,先以姜揩过,然后傅之。御药院方

牙龈肿痛:五倍子一两,瓦焙研末,每以半钱傅痛处, 片时吐去涎,内服去风热药。杨子建护命方

风牙肿痛:“五倍子一钱,黄丹、花椒各五分,为末掺之, 即止也。” 五倍子末冷水调涂颊外,甚效。

唇紧作痛:“五倍子、诃子等分,为末傅之。”端效方 天行口疮,“五倍子末掺之,吐涎即愈。”庞氏伤寒论 咽中悬痈,舌肿塞痛:“五倍子末、白僵蚕末、甘草末等 分”,白梅肉捣和丸弹子大,噙咽,其痈自破也。朱氏经验方 口舌生疮:《儒门事亲》赴筵散:用五倍子、蜜陀僧等分 为末,浆水漱过,干贴之。《院方》加晚蚕蛾。 《澹寮方》:“用 五倍子一两,滑石半两,掺黄柏蜜炙半两,为末。漱净 掺之,便可饮食。”

白口恶疮,状似木耳。不拘大人小儿,并用五倍子、青 黛等分为末,以筒吹之。端效方

走马牙疳五倍子、青黛、枯矾、黄柏等分为末。先以盐 汤漱净掺之,立效。便览

牙龈疳臭:“五倍子炒焦一两,枯矾、铜青各一钱,为末。” 先以米泔漱净掺之,《绝效方》也。集简方

疳蚀口鼻五倍子烧存性。研末掺之。普济方

小儿口疳:白矾装入五倍子内,烧过同研掺之。简便方 下部疳疮:《全幼心鉴》:“用五倍子、枯矾等分研末,先以 虀水洗过,搽之。” 《杏林摘要》:“用五倍子、花椒去子炒 各一钱,细辛焙三分,为末。先以葱汤洗净,搽之,一二 日生肉也。”

阴囊湿疮,出水不瘥:用五倍子、腊茶各五钱,腻粉少 许,研末。先以葱椒汤洗过,香油调搽,以瘥为度。太平圣惠 方

鱼口疮毒初起未成脓者,用南五倍子炒黄研末,入 百草霜等分,以腊醋调涂于患处,一日一夜即消。杏林 摘要

一切诸疮:五倍子、黄柏等分,为末,傅之。普济方 一切肿毒:五倍子焙炒紫黑色,蜜调涂之。 《简便》:治 一切肿毒,初起无头者。五倍子、大黄、黄柏等分为末, 新汲水调涂四围,日三、五次。

一切癣疮:“五倍子去虫,白矾烧过,各等分,为末,搽之, 干则油调。”简便方

癞头软疖及诸热疮:用五倍子七个研末,香油四两, 熬至一半,布绞去渣搽之,三四遍即可,勿以水洗之。 普济方

风癞湿烂:五倍子末,津调涂之。同上。

头疮、热疮,风湿诸毒:用五倍子、白芷等分,研末掺之, 脓水即干。如干者,以清油调涂。卫生易简

疮口不收五倍子焙研末。以蜡醋脚调涂四围效。 一切金疮。五倍子、降真香等分。炒研末傅之皮肉自 痊。名“啄合山。”拔萃方

金疮出血不止者,五倍子末贴之。若闭气者,以五倍 子末二钱,入龙骨末少许,汤服立效。谈埜翁方 杖疮肿痛:“五倍子去穰,米醋浸一日,慢火炒黄,研末, 干掺之。不破者,醋调涂之。”卫生易简方

手足皲裂:五倍子末,同牛骨髓填纳缝中,即安也。医方 大成

鸡骨哽咽:五倍子末,掺入喉中,即化下。海上名方 小儿脱肛,五倍子为末。先以艾绒卷倍子末成筒,放 便桶内,以瓦盛之,令病者坐于桶上,以火点著,使药 烟熏入肛门,其肛自上,随后将白矾为末,复搽肛门, 其肛自紧,再不复脱。

鱼口便毒:“五倍子不拘多少,以净瓦器盛之,用陈醋 熬成膏,用绵布摊贴之,如干即换,三五次即愈。” 偏坠气痛:“用五倍子一个,放食盐少许在内,以火纸 包定,用水浸湿,放文武火灰内煨存性为末,酒调服”, 染乌须发:《圣济摠录》:“用针砂八两,米醋浸五日,炒略 红色研末;五倍子、百药煎、没石子各二两,诃黎勒皮 三两,研末各包。先以皂荚水洗髭,须用米醋打荞麦 面糊,和针砂末傅上,荷叶包过一夜,次日取去,以荞 麦糊四味敷之,一日洗去即黑。” 《杏林摘要》:“用五倍子一斤研末,铜锅炒之,勿令成块,如有烟起,即提下 搅之,从容上火慢炒,直待色黑为度。以湿青布包扎, 足踏成饼,收贮听用。每用时,以皂角水洗净”须发,用 “五倍子一两,红铜末酒炒一钱六分,生白矾六分,诃 子肉四分,没石子四分,硇砂一分,为末”,乌梅、酸榴皮 煎汤调匀,碗盛重汤煮四五十沸,待如饴状,以眉掠 刷于须发上,一时洗去再上,包住,次日洗去,以核桃 油润之,半月一染,甚妙。

中河豚毒:五倍子、白矾末等分,以水调下。 出《事林 广记》。

敛肺劫嗽:“百药煎”、诃黎勒、荆芥穗等分为末,姜汁入 蜜和丸芡子大,时时噙之。丹溪心法

定嗽化痰:百药煎、片黄芩、橘红、甘草各等分,为细末, 蒸饼丸菉豆大,时时干咽数丸,佳。濒湖医案

清气化痰:《百药煎》、细茶各一两,荆芥穗五钱,海螵蛸 一钱,蜜丸芡子大,每服噙一丸妙。笔峰杂兴

染乌须发:用“百药煎一两,鍼砂醋炒、荞麦面各半两”, 先洗须发,以荷叶熬醋调刷,荷叶包一夜,洗去即黑 妙。普济方

沐发除䐈:百药煎末,干搽发上,一夜箆之。普济方 揩牙乌须:用百药煎半两,元胡索三钱,雄黄三钱,为 末。先以姜擦去涎,用此揩牙,以津洗目,日日用之,甚 佳。普济方

《牙痛引头》:方同上。

风热牙痛,“百药煎泡汤噙漱。”圣济总录

牙龈疳蚀:《百药煎》:五倍子、青盐、锻各一钱半,铜绿一 钱,为末,日掺二三次,神效。普济方

炼眉疮癣,小儿面湮疮,又名“炼银疮。”乃母受胎时食 酸辣邪物所致。用《百药煎》五钱、生白矾二钱为末,油 调擦之。外科精义

脚肚生疮,初起如粟米大,搔之不已,成片包脚相交, 黄水出,痒不可忍,久成痼疾。用百药煎末,唾调,逐疮 四围涂之,自外入内。先以贯众煎汤洗之,日一次。医林 集要

乳结硬痛:百药煎末,每服三钱,酒一盏,煎数沸,服之, 取效。经验方

肠痈内痛:大枣连核烧存性,百药煎等分为末。每服 一钱,温酒服,日一取效。直指方

大肠便血:《百药煎》、荆芥穗烧存性,等分为末,糊丸梧 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圣惠方

肠风下血:百药煎二两,半生用,半炒存性,为末,饭丸 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名“圣金丸。”王璆百一选方 大肠气痔,作痛下血:百药煎末,每服三钱,稀粥调服, 日二次。集简

肠风脏毒下血者,用“百药煎烧存性,乌梅连核烧过, 白芷不见火,为末”,水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米 饮下。普济方

酒痢下血:《百药煎》、五倍子、陈槐花等分,焙研末,酒糊 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送下。本事方

下痢脱肛:百药煎一块,陈白梅三个,木瓜一握,以水 一碗,煎半碗,日二服。圣济总录

男妇血淋:用真百药煎、车前子、炒黄连各三钱半,木 香二钱,滑石一钱,为末。空心灯草汤服二钱,日二服。 普济方

消暑止渴:百药煎、蜡茶等分为末,乌梅肉捣和丸芡 子大,每含一丸,名“水瓢丸。”事林广记

雀瓮部汇考

编辑

释名

请帮助识别此字。尔雅     毛蠹:尔雅 《蟔》。尔雅     《蛅,蟴》。尔雅

《蛓》。尔雅疏    杨瘌《虫》。尔雅翼

《蛅》,蟴房。尔雅翼  躁舍。尔雅翼

《雀儿饭瓮》。尔雅翼 雀痈。尔雅翼

《天浆子》。本草纲目 《红姑娘》:本草纲目

毛虫。本草纲目  《棘刚子》。本草纲目

雀瓮图

雀瓮图
考证

《尔雅》

编辑

《释虫》

编辑

请帮助识别此字。毛蠹:

即蛓。请帮助识别此字。一名毛蠹,即蛓也。《说文》云:“蛓,毛虫。”今俗呼为毛蛓,有毒螫人。《楚辞》云“蛓缘兮我裳”是也。

蟔,蛅蟴。

蛓属也。今青州人呼蛓为蛅蟴。孙叔然云“八角螫虫”,失之。蟔一名蛅。蟴即蛓类也。青州人呼蛅蟴。注:孙叔然云:“八角螫虫。”失之者,此即毛虫,何止八角?故云“失之。”螫犹蠚也。《字林》云:“虫行毒也。”

《尔雅翼》

编辑

蛅蟴

编辑

蛅蟴,蛓虫也。身扁,绿色,似蚕而短,背有毒毛,能螫人。 今俗呼杨瘌虫。《说文》:“楚人谓药毒曰。”请帮助识别此字。瘌,一曰伤也, 音如辛辣之辣,《楚词》以喻谗人,《九思》所谓“蛓缘兮我 裳”是也。今牡丹上尤多,常在叶,皆不知者,辄遇其毒。 欲老则吐汁自裹,久渐坚凝,如巴菽大,紫白间理可 爱。就其中作蛹,谓之蛅蟴房,一名躁舍,一名雀瓮,俗 谓之雀儿饭瓮,言雀所喜食也。又谓之雀廱。既久出 而为蛾,复孚子于叶间。或者乃谓雀瓮为蛅蟴之卵, 非也。陶弘景云:“多在石榴木上。”今石榴上复有一种, 聚短梗半寸以来,周围植之以自裹,行则负以自随, 亦化蛹其中,俗呼“避债虫。”

《本草纲目》

编辑

《释名》

编辑

雀瓮:一名《蚝虫窠》,一名《天浆子》,一名《红姑娘》,一名《毛 虫》。

陈藏器曰:毛虫作茧,形如瓮,故名雀瓮,俗呼“雀廱”,声 相近也。

韩保昇曰:雀好食其瓮中子,故俗呼“雀儿饭瓮。” 陶弘景曰:“蛅蟴背毛螫人,故名。”蚝音刺,与蛓同。 李时珍曰:“俗呼毛虫,又名杨瘌子”,因有螫毒也。此虫 多生石榴树上,故名天浆。天浆乃甜榴之名也。 寇宗奭曰:多在棘枝上,故曰“棘刚子。”

《集解》

编辑

《别录》曰:“雀瓮,出汉中。生树枝间,蛅蟴房也。八月采,蒸 之。”

陶弘景曰:“蛅蟴,蚝虫也。在石榴树上,其背毛螫。人生 卵,形如鸡子,大如巴豆。”

陈藏器曰:“蚝虫好在果树上,大小如蚕,身、面、背上有 五色斑毛,有毒,能刺螫人。欲老者,口中吐白汁,凝聚 渐硬,正如雀卵。其虫以瓮为茧,在中成蛹,如蚕之在 茧也。夏月羽化而出作蛾,放子于叶间,如蚕子。陶言 其生卵如鸡子,误矣。”

《苏恭》曰:“雀瓮在树间,似螵蛸虫,此物紫白。”请帮助识别此字。斑状似 砗磲,文可爱也。

李时珍曰:“蛅蟴处处树上有之,牡丹上尤多入药惟 取榴棘上房内有蛹者,正如螵蛸,取桑上者。”

《气味》

编辑

甘平无毒。

《日华》曰:“有毒。”

《主治》

编辑

《本经》曰:“寒热结气,蛊毒鬼疰,小儿惊痫。”

苏颂曰:“今医家治小儿慢惊,用天浆子有虫者,白僵 蚕、干蝎三物各三枚,微炒捣末,煎麻黄汤调服一字, 日三服,加减大有效也。”

陈藏器曰:“雀瓮打破取汁与小儿饮,令无疾。小儿病 撮口者,渐渐口撮,不得饮乳,但先剺口傍见血,以瓮 研汁涂之,或同鼠妇生捣涂之。今人产子时,凡诸物 皆令开口,不令闭者,盖厌禳之也。”

《附方》

编辑

《撮口噤风》:“用棘科上雀儿饭瓮子未开口者,取内物 和乳汁研,灌之。” 又方:棘刚子五枚,赤足蜈蚣一条, 烧存性,研匀,饭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乳汁下。亦可 末服一字。圣惠方

小儿脐风:“白龙骨,用天浆子有虫者一枚,真姜蚕炒 一枚,腻粉少许,研匀,以薄荷自然汁调灌之,取下毒 物神效。”圣惠方

急慢惊风,口眼㖞斜,搐搦痰盛。用“天浆子房去皮生 用三枚,干蝎生用七枚”,朱砂一钱,研匀,饭丸粟大。每 服二丸,荆芥汤送下。圣惠方

乳蛾喉痹,用天浆子,即红姑娘,徐徐嚼咽。

小儿痫疾:棘枝上雀瓮,研其间虫出,取汁灌之。圣惠方

蝎部汇考

编辑

释名

《虿》。诗经     杜伯。博雅

主簿虫。酉阳杂俎 蚊。毛诗陆疏广要

《蛜》。请帮助识别此字。本草纲目  虿尾虫。本草纲目

蝎图

蝎图

《诗经》

编辑

《小雅都人士》

编辑

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虿,螫虫也。尾末犍然,似妇人,发末“曲上卷然。”《通俗文》云:“长尾为虿,短尾为蝎。”螫,音释又作“蠚”,呼莫反。

《博雅》

编辑

《释虫》

编辑

杜伯。请帮助识别此字。虿,蝎也。

《酉阳杂俎》

编辑

鼠负化蝎

编辑

鼠负虫巨者,多化为蝎,蝎子多负于背。成式尝见一 蝎负十馀子,子色犹白,才如稻粒。成式尝见张希复 言,陈州古仓有蝎,形如钱,螫人必死。江南旧无蝎,开 元初,尝有一主簿,竹筒盛过江,至今江南往往亦有, 俗呼为主簿虫。蝎常为蜗所食,以迹䂓之,蝎不复去。 旧说过满百,为蝎所螫,蝎前谓之螫,后谓之虿。

《毛诗陆疏广要》

编辑

卷发如虿

编辑

虿一名“杜伯”,河内谓之“蚊”,幽州谓之“蝎。”

《毛传》:“虿,螫虫也。” 《释文》:“虿,敕迈反,又敕界反,蠚虫也。” 《正义》:《左传》曰:“其父死于路,已为虿尾。” 言虿尾有毒也。索靖草书名虿尾。

《尔雅翼》

编辑

《说文》曰:“虿,毒虫也。”象形。盖象其奋螯曳尾之形,今之 蝎也。说者以为鼠,负之大者,多化为蝎。《葛洪方》云:“蝎, 中国多此,江南无也。”韩文公诗照壁喜见蝎或云:江南旧无蝎, 开元初,尝有主簿竹筒盛过江,至今江南往往有之, 俗呼为主簿虫。蜥蜴能食之,故蜥蜴一名蝎虎。又为 蜗牛所食,先以迹䂓之,不复去。今人或为蝎螫者,以 蜗牛涎涂之,痛立止。蝎前谓之螫,后谓之虿。《通俗文》 云:“长尾为虿,短尾为蝎。”《晋语》:申生曰:“虽蝎谮焉避之。” 《左传》曰:“蜂虿有毒。”又曰:“已为虿尾,以令于国。”《庄子》曰: “其智憯于虿蝎之尾。”然则为害甚矣。今医家谓虿尾 为蝎梢。《蒯通》曰:“猛虎之犹与,不如蜂虿之致蠚。”嵇含 谓谚曰:“过满百为虿所螫。”唐制,三月上巳日,赐侍臣 柜柳圈云带之免虿毒。有处士之名,无爵列于朝者。 商君谓之六蝎。都人士之诗曰:“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郑氏谓:“虿,螫虫也。”尾末犍然,似妇人发末曲,上卷然。 礼,敛发无髢而有曲者,以长者皆敛之,不使有馀。鬓 傍短者不可敛,则因之以为饰。故曰:“匪伊卷之,发则 有旟。”先儒以为旟,扬也,非故卷之发,当自有扬起者 尔。《淮南子》言:“郑舞者发若结旌。”许氏曰:“屈而复舒也。” 结旌则旟之义。都人士所以刺长民者,衣服之不常, 次章并及内外命妇之饰,故曰“绸直如发”,言发甚绸 直也。次曰“谓之尹吉”,言发为结甚至也。末曰“卷发如 虿”,言首饰整然矣。世衰礼废,则妇人之饰相尚以奇 异髽丧礼也。南宫縚之母死,夫子犹诲兄子以母从, 从母扈扈,谓长大垂发状也。况幽王之时,褒姒以男 冠化于上,则妇人之发结可知,其不为《堕马髻》者几 希矣。宜乎事虽微,而思古之长民者也。

《本草纲目》

编辑

《释名》

编辑

蝎:一名蛜蜥,一名《虿尾虫》。

《马志》曰: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江南无蝎,开元初有主 簿,以竹筒盛过江,至今往往有之,故俗称为主簿虫。” 李时珍曰:按《唐史》云:“剑南本无蝎,有主簿将至,遂呼 为主簿虫。”又张揖《广雅》云:“杜伯,蝎也。”陆玑《诗疏》云:“虿, 一名杜伯,幽州人谓之蝎。”观此,则“主簿”乃杜伯之讹, 而后遂附会其说。许慎云:“蝎,虿尾虫也。长尾为虿,短” 尾为蝎。葛洪云:“蝎前为螫,后为虿。”古语云:“蜂虿垂芒,

其毒在尾。”今入药有全用者,谓之全蝎,有用尾者,谓
考证
之蝎梢,其力尤紧。

《集解》

编辑

《马志》曰:“蝎出青州,形紧小者良。”段成式云:“鼠负虫巨 者,多化为蝎。蝎子多负于背子,色白,才如稻粒。陈州 古仓有蝎,形如钱,螫人必死,蜗能食之,先以迹䂓之, 不复去也。”

寇宗奭曰:“今青州山中石下捕得,慢火逼之,或烈日 中晒,至蝎渴时,食以青泥,既饱,以火逼杀之,故其色 多赤,欲其体重而售之也。用者当去其土。”

苏颂曰:“今汴、洛、河、陕州郡皆有之,采无时,以火逼干 死之。”陶隐居《集验方》言:“蝎有雌雄,雄者螫人痛止在 一处,用井泥傅之;雌者痛牵诸处,用瓦沟下泥傅之。 皆可画地作十字,取土水服方寸匕。或在手足,以冷 水渍之,微暖即易。在身以水浸布拓之,皆验。又有咒 禁法,亦验。”

李时珍曰:蝎形如水黾,八足而长尾,有节,色青。今捕 者多以盐泥食之,入药去足焙用。《古今录验》云:“被蝎 螫者,但以木碗合之,神验不传之方也。”

《气味》

编辑

甘辛平,有毒。

《主治》

编辑

《开宝》曰:“诸风瘾𤺋,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涩, 手足抽掣。”

李时珍曰:“小儿惊痫风搐,大人痎疟耳聋,疝气,诸风 疮,女人带下阴脱。”

《发明》

编辑

寇宗奭曰:“大人小儿通用,惊风尤不可阙。”

苏颂曰:“古今治中风抽掣,及小儿惊搐方多用之。《箧 中方》治小儿风痫有方。”

李时珍曰:蝎产于东方,色青属木,足厥阴经药也。故 治厥阴诸病,诸风掉眩搐掣,疟疾寒热,耳聋无闻,皆 属厥阴风木。故东垣《李杲》云:“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 蝎乃治风要药,俱宜加而用之。”

《附方》

编辑

《小儿脐风》宣风散治初生断脐后伤风湿,唇青口撮, 出白沫不乳用全蝎二十一个,无灰酒涂炙为末,入 麝香少许,每用金银煎汤调半字服之。全幼心镜 小儿风痫:取蝎五枚,以一大石榴割头剜空,纳蝎于 中,以头盖之,纸筋和黄泥封裹,微火炙干,渐加火煆 赤,候冷去泥,取中焦黑者细研,乳汁调半钱,灌之便 定。儿稍大,以防风汤调服。箧中方

慢脾惊风:小儿久病后,或吐泻后生惊,转成慢脾。用 蝎梢一两为末,以石榴一枚剜空,用无灰酒调末填 入,盖定,坐文武火上,时时搅动,熬膏取出放冷。每服 一字,金银薄荷汤调下。 《本事方》治吐利后昏睡,生 疯痫慢脾证。全蝎、白术、麻黄去节等分为末。二岁以 下一字,三岁以上半钱,薄荷汤下。

天钓惊风,翻眼向上:用“干蝎全者一个,瓦炒好朱砂 三菉豆大,为末,饭丸菉豆大”,外以朱砂少许,同酒化 下一丸,顿愈。圣惠方

小儿胎惊:蝎一枚,薄荷叶包炙为末,入朱砂、麝香少 许,麦门冬煎汤调下一字效。汤氏宝书

小儿惊风:用蝎一个,头尾全者,以薄荷四叶裹定,火 上炙焦,同研为末,分四服,白汤下。经验方

大人风涎。即《上方》作一服。

风淫湿痹,手足不举,筋节挛疼,先与“通关”,次以全蝎 七个,瓦炒,入麝香一字研匀,酒三盏,空心调服。如觉 已透则止,未透再服。如病未尽除,自后耑。以婆蒿根 洗净,酒煎,日二服。直指方

破伤中风:《普济》:“用干蝎、麝香各一分,为末,傅患处,令 风速愈。” 《圣惠》:“用干蝎酒炒、天麻各半两,为末,以蟾 酥二钱,汤化为糊,和捣丸菉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 豆淋酒下。甚者加至三丸,取汗。”

肾气冷痛:《圣惠》定痛丸:治肾脏虚冷气攻脐腹疼痛 不可忍,及两胁疼痛。用干蝎七钱半,焙为末,以酒及 童便各三升,煎如稠膏,丸梧子大。每服酒下二十丸, 又蛜。请帮助识别此字。散用“蛜。”请帮助识别此字。三十枚,头足全者,掘一地坑,深阔 各五寸,用炭火五斤烧赤,去火淋醋一升入内,待渗 干拂蛜。请帮助识别此字。千坑底,碗盖一夜取出木香萝卜子炒各 一分胡椒三十粒榔槟肉豆蔻一个为末,每服一钱, 热酒下。

小肠疝气:用紧小全蝎,焙为末。每发时服一钱,入麝 香半字,温酒调服,少顷再进,神效。

肾虚耳聋十年者,二服可愈。小蝎四十九个,生姜如 蝎大四十九片,同炒,姜干为度,研末,温酒服之,至一 二更时更进一服,至醉不妨,次日耳中如笙簧声,即 效。杜壬方

耳暴聋闭:全蝎去毒为末,酒服一钱,以耳中闻水声 即效。周密志雅堂杂钞

《脓耳》疼痛“蝎梢七枚去毒焙。入麝香半钱为末。挑少 许入耳中。日夜三四次。以愈为度。”杨氏家藏偏正头风,气上攻不可忍用“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 条,土狗三个,五倍子五钱,为末”,酒调,摊贴太阳穴上。 德生堂经验方

风牙疼痛:“全蝎三个,蜂房二钱,炒研擦之。”直指方 肠风下血:“干蝎炒、白矾烧各二两,为末。”每服半钱,米 饮下。圣惠方

《子肠不收》:全蝎炒研末,口噙水鼻中㗜之,立效。卫生宝鉴 诸痔发痒:用全蝎不拘多少,烧烟熏之即效,秘法也。 袖珍方

诸疮毒肿:“全蝎七枚,栀子七个,麻油煎黑,去滓,入黄 蜡化成膏傅之。”澹寮方

蝎部艺文

编辑

《蝎赋》
唐·李商隐

编辑

夜风索索,缘隙凭壁。弗声弗鸣,潜此毒螫。厥虎不趐, 厥牛不齿。尔兮何功,既角而尾。

《虿祝》
宋·司马光

编辑

迃夫夜立于庭,抚树而虿,螫其手,捧手吟呼,痛彻于 心。家人呼祝师祝之,祝师曰:“子姑勿以虿为惨烈,以 为凡虫而藐之,曰:‘是恶能若我哉?则痛已矣’。”从之。少 选而痛息,迺谢祝师曰:“尔何术而能攘虿之毒如是 其速也?”祝师曰:“虿不汝毒也,汝自召之。余不汝攘也, 汝自攘之。夫召与攘,皆非我术之所能及也,子自为 之也。”于是迃夫叹曰:“嘻!利害忧乐之毒人也,岂直虿 尾而已哉!人自召之,人自攘之,亦若是而已矣。”

蝎部纪事

编辑

《魏志华佗传》:“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呻呼无赖。 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但旁人数为易 汤,汤令暖之,其旦即愈。”

《搜神记》:“安阳城南有亭,宿者辄死。有书生入亭宿,明 掘得蝎,大如琵琶,尾长数尺,亭遂安静。”

《北齐书后主本纪》:“帝好不急之务,曾一夜索蝎,及旦 得三升。”

《南阳王绰传》:后主诏锁绰赴行在所,至而宥之。问在 州何者最乐,对曰:“多取蝎,将蛆混看极乐。”后主即夜 索。请帮助识别此字。一斗,比晓,得二三升,置诸浴斛,使人裸卧斛中, 号叫宛转。帝与绰临观,喜噱不已。谓绰曰:“如此乐事, 何不早驰驿奏闻。”绰由是大为后主宠,拜大将军,朝 夕同戏。

《酉阳杂俎》:安邑县北门县人云:“有一蝎如琵琶大,每 出来不毒人,人犹是恐,其灵积年矣。”

《癸辛杂识》:北方毒螫,有所谓火蝎者,比之常蝎极小, 其毒甚酷。常有客人数辈,夏月小憩磐石,忽觉髀间 奇痛彻心不可忍,遂急起索之,则石面光莹,初无他 物,仅行数步,则通身肿溃而殂。其同行异之,意石之 下必有异,遂起视之,见一蝎极小而色黑,一人以竹 杖击之,竹皆爆裂,而执竹之手亦肿溃,不旋踵而死。 近得杜真人持咒驱。此害稍息。

《盛京通志》:“蝎台在奉天府辽阳州城外东北隅。金大 定中修城,役夫毁台取土及半,得石函,启之,中有块 石,圆滑天成,摇撼作声。破之,二大蝎尾梢相钩,见风 乃死。”

蝎部杂录

编辑

《春秋文曜钩》:“土胜水,故守宫食虿,蝍蛆搏蛇。”

《孝经援神契》:“蜂虿垂芒。”毒在后也

《易林》:“虿室蜂户,螫我手足,不可进取,为身害咎。” 《大戴礼记诰志》篇:“圣人有国,则蜂虿不螫。”婴儿 《新论利害》篇:“虿尾螫跗而不敢斫,非好疾而爱毒,以 破斫之患疾,螫也。”

《邻几杂志》:都下弄蝎尾,有五毒者、三毒者,云:“城西剥 马务蝎,食马血尤毒,巳亥岁中,屡有螫死者。”

《芥隐笔记》:“蜂虿发于怀袖出”,《晋书》,邹湛对晋文帝曰: “猛虎在山,荷戈而出,凡人能之。蜂虿发于怀袖,勇夫 为之惊骇,出于意外也。”

《西轩客谈》:“蜂蝎之毒能螫人,然其一螫则其毒甚锐, 再则渐减,人得而加害矣。”

《博古图》:商有虿鼎,其铭释曰:“虿善毒人,寓思患,豫防 意。”

《书蕉》,润州人,见蝎,以为主簿

蝎部外编

编辑

《吉凶影响录》:治平中,黄靖国死,见冥中数狱吏指一 所曰:“此唐武后狱。”后恶至大方,以大瓮贮黄蝎螫之 也。酷吏奸臣皆有狱也。

《续己篇》:西安有蝎魔寺,塑大蝎于楣。相传国初有女 子素不慧,病死复生,遂明敏,以文史知名。时有布政 适丧,俪客以女为言,遂娶之。月馀日,布政方视事,有 所需,使阍人入私廨取之,呼夫人不应,但见老蝎大 如车轮,卧于榻。阍惊而出,以白焉,布政谓为妖妄,阍 请曰:“他日相公望愿,无声,款密掩之,必可见也。”如其 言,果见老蝎伏榻上,辗转间又成好女子矣。虽抵讳, 而词意颇羞涩。已而忽失所在。是夕人定,乃出拜灯 下曰:“身本蝎魔,所以夤缘见公者,非敢为幻惑,欲有 求耳。公能不终拒,乃敢输情。”许之。乃曰:“昔为魔得罪 冥道,赖观音大士救拔,免其死,因假女尸为人。幸获 侍左右,觊公建一兰若,以报大士之德耳。今丑迹已 彰,幸公哀怜。”布政颔之。女子遂隐。他日乃命所司建 寺,至今存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