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069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六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六十九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七十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六十九卷目录

 蔓菁部汇考

  蔓菁图

  水蔓菁图

  山蔓菁图

  野蔓菁图

  书经夏书禹贡

  诗经邶风谷风

  礼记坊记

  周礼天官醢人

  仪礼公食大夫礼

  尔雅释草

  扬雄方言杂释

  嵇含南方草木状芜菁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蔓菁 芜菁菘葵蜀芥咸葅法 作汤葅法 䖆葅法

  汤葅法

  毛诗陆疏广要采葑采菲

  丘光庭兼明书蔓菁辨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王圻三才图会芜菁

  徐光启农政全书蔓菁考 水蔓菁考 山蔓菁考 野蔓菁考

  王象晋群芳谱蔓菁

  本草纲目芜菁

  高濂遵生八笺蔓菁粥

 蔓菁部艺文

  感春           唐韩愈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宋苏轼

  郭圃送芜菁感成长句     张耒

  芜菁            陆游

 蔓菁部选句

 蔓菁部纪事

 蔓菁部杂录

 蔓菁部外编

草木典第六十九卷

蔓菁部汇考

编辑

释名

《葑》。诗经     须。尔雅

《薞芜》。尔雅    《蘴》。方言

《荛》。方言     大芥。方言

辛芥。方言    《幽芥》。方言

《菈》。请帮助识别此字。方言    芜菁。别录 蔓菁。唐本草   《九英菘》。食疗本草

《水蔓菁》。农政全书 《山蔓菁》。农政全书

《野蔓菁》。农政全书 诸葛菜。蜀中名

山蔓菁图

山蔓菁图

水蔓菁图

水蔓菁图

{{{2}}}

{{{2}}}

野蔓菁图

野蔓菁图

《书经》

编辑

《夏书禹贡》

编辑

荆州:包匦。音轨《菁茅》。

菁菜也。可以为葅。集解孔氏曰:“菁,以为葅,茅以缩酒。”唐孔氏曰:“《周礼醢人》‘有菁葅鹿臡’。”郑云:“菁,蔓菁也。蔓菁处处皆有,而令此州贡者,盖以其味善也。”郑氏曰:“菁茅,一物也。菁茅,茅之有毛刺者。”

《诗经》

编辑

邶风谷风

编辑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葑,须也。正义《释草》云:“须,葑苁。”孙炎曰:“须,一名葑苁。”《坊记注》云:“葑,蔓菁也。陈宋之间谓之葑。”陆玑云:“葑,芜菁。幽州人或谓之芥。”《方言》云:“蘴荛,芜菁也。陈楚谓之葑,齐、鲁谓之荛,关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部谓之大芥。”蘴与葑,字虽异,音实同,即葑也、须也、芜菁也、蔓菁也,葑苁也、荛也、芥也,七者一物也。朱注《葑菲》根茎皆可食,而其根则有时而美恶。采《葑菲》者,不可以其根之恶而弃其茎之美。

《礼记》

编辑

《坊记》

编辑

《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葑,蔓菁也。陈宋之间谓之葑。下体,谓其根也。采葑菲之菜者,采其叶而可食,无以其根美则并取之,苦则弃之,并取之,是尽利也。正义曰:按《诗传》云:“葑,须也。”《尔雅释草》云:“须,葑苁。”陆玑云:“又谓之苁。吴人谓葑苁、蔓菁,幽州人或谓之芥。”

《周礼》

编辑

《天官》

编辑

《醢人》“掌四豆之实。朝事之豆,其实菁菹鹿臡。”

郑司农云:“菁,菹,韭。”菹元谓:“菁,蔓菁也。”“菁菹韭菹”者,以“菁”为“韭菁”,于义不可,若为“菲”字,“菲”则“蔓菁”,于义为是。明本作“韭”,不作“菲”也。元谓“菁蔓菁”者,破司农为韭菁。

《仪礼》

编辑

公食大夫礼

编辑

宰夫自东房荐豆六菁菹鹿臡。

《菁蓂》,菁菹也。《菁蓂》菁菹也者,即今之蔓菁也。

《尔雅》

编辑

释草

编辑

须薞芜。

薞芜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案:《诗·谷风》云:“采葑采菲。”《毛传》云:“葑,须也。”先儒即以“须葑苁”当之。孙炎曰:“须,一名葑苁。”今郭注上“葑苁”云未详。《注》此云“薞芜,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则郭意以毛云“葑须”者,谓此薞芜也。《坊记注》云:“葑,蔓菁也,陈、宋之间谓之葑。”陆玑云:“葑,芜菁,幽州人或谓之芥。”《方言》云:“蘴荛,芜菁也。陈、楚谓之蘴,齐、鲁谓之荛,关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郊谓之大芥。“蘴”与“葑”,字虽异,音实同,则葑也,须也,芜菁也,蔓菁也,薞芜也,荛也,芥也,七者一物也。

扬雄方言

编辑

杂释

编辑

蘴,荛,芜菁也。陈楚之郊谓之蘴,齐鲁之郊谓之荛,关 之东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郊谓之“大芥”,其小者谓之 “辛芥”,或谓之“幽芥”,其紫华者谓之“芦菔”,东鲁谓之菈。 请帮助识别此字。

蘴旧音蜂,今江东音嵩,字作菘也。《荛钤》铙芦菔,今江东名为温菘,实如小豆。罗匐二音。

嵇含南方草木状

编辑

芜菁

编辑

芜菁,岭峤已南俱无之,偶有士人因官携种,就彼种 之,出地则变为芥,亦橘种江北为枳之义也。至曲江 方有菘,彼人谓之“蓁菘。”

贾思勰齐民要术

编辑

种蔓菁

编辑

《尔雅》曰:“蕦,葑苁。” 注:“江东呼为芜菁,或为菘。” 菘、蕦音相近,蕦则芜菁。《字林》曰:“蘴,芜菁苗也。” 乃齐鲁云。《广志》云:“芜菁有紫花者,白花者。”

种不求多,唯须良地,故墟新粪坏墙垣乃佳。

若无故墟粪者,以灰为粪,令厚一寸,灰多则燥不生也。

一,“耕地欲熟,七月初种之,一亩用子三升

从处暑至八月白露节,皆得。早者作“葅” ,晚者作“干。”

“漫散而劳。”种不用湿。

湿则地坚菜焦

《既生不锄》,九月末收叶。

晚收则黄落

仍留根取子。十月中犁粗畤,拾取耕出者。

“若不《耕畤》则留” 者,英不茂,实不繁也。

其叶作葅者,料理如常法,拟作干菜及䖆。音酿《葅》者。

《䖆葅》者,后年正月始作耳,须留第一好菜拟之。其《葅法列后条》。

割讫则寻手择治而辫之,勿待萎。

萎而后辫则烂

挂著屋下阴中风凉处,勿令烟薰。

烟薰则苦

燥则上在厨积,置以苦之。

积时宜候天阴润,不尔多碎折,久不积,苦则涩也。

春夏畦种供食者,与《畦葵法》同。翦讫更种,从春至秋 得三辈,常供好葅。取根者用大小麦底,六月中种,十 月将冻耕出之。

“一亩得数车” ,早出者根细。

又多种芜菁法:“近市良田一顷,七月初种之。”

六月种者。根虽粗大。叶复虫食。七月末种者。叶虽膏润。根复细小。七月初种。根叶俱得。

拟卖者,纯种九英。

《九英》叶根粗大,虽堪举卖,气味不美,欲自食者,须种细根。

一顷取叶,三十载正月、二月卖作䖆葅,三载得一奴。 收根依畤法,一顷收二百载,二十载得一婢。

细锉和茎饲牛羊。全拟乞猪。并得充肥。亚于大豆耳。

一顷收子二百石输与压油家,三量成米,此为收粟 米六百石,亦胜谷田十顷。是故汉桓帝诏曰:“横水为 灾,五谷不登,令所伤郡国,皆种芜菁,以助民食。”然此 可以度凶年,救饥馑。干而蒸食,既甜且美,自可借口, 何必饥馑?

“若值凶年” ,一顷乃活百人耳。

蒸干芜菁根法:

作汤,净洗芜菁根,漉著一斛瓮子中,以苇荻塞瓮里,以蔽口,著釜上,系甑带。以干牛粪然火,竟夜蒸之,粗细约熟,谨谨著牙,真类鹿尾。蒸而卖者,则收米十石也。

《种菘芦菔法》与蔓菁同。

菘菜:似蔓菁,无毛而大。《方言》曰:“芜菁紫花者,谓之芦菔。” 案:芦菔根实粗大,其角及根叶并可生食,非芜菁也。

秋中卖银,十亩,得钱一万。

《广志》曰:“芦菔,一名雹突。”

《崔寔》曰:“四月收芜菁及芥、葶苈、冬葵子,六月中伏后, 七月可种芜菁,至十月可收也。”

芜菁菘葵蜀芥咸葅法

编辑

收菜时,即择取好者,菅蒲束之,作盐水,令极咸。于盐 水中洗菜,即内瓮中。若先用淡水洗者,葅烂。其洗菜, 盐水澄取清者,泻著瓮中,令没菜肥即止,不复调和。 葅色仍青,以水洗去咸汁,煮为茹,与生菜不殊。其芜 菁、蜀芥二种,三日抒出之,粉黍米作粥,清𢭏《麦面》、䴷。 音桓作末绢筛布菜一行,以䴷末薄坌之,即下热粥清, 重重如此,以满瓮为限。其布菜法,每行必茎叶颠倒 安之,旧盐汁还泻瓮中,葅色黄而味美。作淡菹,用黍 米粥清及麦䴷末,味亦胜。

作汤葅法

编辑

菘佳,芜菁亦得。收好菜,择讫,即于热汤中煠出之。若 菜已萎者,水洗漉出,经宿生之,然后汤煠。讫。令水 中濯之。盐醋中熬胡麻油。香而且脆。多作者亦得。至 春不败。

䖆葅法

编辑

葅菜也。一曰“《葅,不切》曰䖆葅。”用干蔓菁。正月中作,以 热汤浸菜,令柔软解瓣,择治净洗,沸汤煠即出,于水 中净洗,便复作盐水,斩度,出著箔上,经宿菜色生好 粉。黍米粥清,亦用绢筛麦䴷末浇葅布菜如前法。然 后粥清,不用大热,其汁才令相淹,不用过多,泥头七 日便熟。葅瓮以穰茹之,如䖆酒法。

汤葅法

编辑

用少葱、芜菁去根。暂经汤沸。及热与盐酢浑长者。依 柸截与酢并和叶汁。不尔,火酢满奠之。

毛诗陆疏广要

编辑

邶风

采葑采菲

编辑

葑,蔓菁一作“芜菁” ,幽州人或谓之“芥。”

葑:《尔雅》云:“须葑苁。”郭云:“未详。” 郑云:“菰,葑也。积旧茭头面成封者。” 又云:“须薞芜。”郭云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郑云一名葑即蔓菁也《邢疏》云:“案《诗谷风》云:‘采葑采菲’。《毛传》云:‘葑,须也’。先儒即以须葑苁当

之。孙炎云:“须,一名葑苁。” 今郭《注》上“葑苁” 云未详。《注》此云“薞芜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 ,则郭意以毛云“葑须” 者,谓此薞芜也。《坊记注》云:“葑,蔓菁也。陈、宋之间谓之葑。” 《方言》云:“蘴荛,芜菁也。陈、楚谓之蘴,齐、鲁谓之荛,关西谓之芜菁,赵魏之郊谓之大芥。” 蘴与葑字虽异,音实同,则葑也、须也、芜菁也,蔓菁也,薞芜也、荛也、芥也,七者一物也。《本草》云:“芜菁味苦。” 《图经》云:芜菁四时仍有。春食苗,夏食心,亦谓之薹子。秋食茎,冬食根。河朔尤多种,可备饥岁。常食之,通中益气,令人肥健。南人取北种种之,初年相类,至二、三岁则变为菘矣。《埤雅》:“菘性陵,冬不雕,四时常见,有松之操” ,故其字会意。而《本草》以为交,耐霜雪也。旧说以菘菜北种,初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芜菁南种亦然。盖菘之不生北土,犹橘柚之变于淮北矣。芜菁似菘而小,有台,一名葑,一名须。《尔雅》:“须,薞芜也。” 今俗谓之台菜。其紫华者,谓之芦菔,一名莱菔,所谓温菘是也。莱菔,言来麰之所服也。《尔雅翼》云:蔓菁南北通有之,北土种之尤多,菜中之最有益者,塞北并汾、河朔间,烧食其根,呼为“芜根” ,犹是芜菁之号。昔汉桓帝永兴中,令灾伤郡国皆种蔓菁,以助民食。刘备归曹公,公使觇之,闭门将人种蔓菁,而诸葛亮所止令军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鬻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 ,可斸而食,六也。三蜀江陵之人,今呼为诸葛菜。蔓菁根、叶及子,乃是菘类,与芦菔全别。陶隐居言“其子与芦菔相似,兼言小荤” ,故说者疑江表不产,注失其真耳。有人将菘菜北种,初一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将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其子亦随色变。大率菘子黑,蔓菁子紫赤,大小相似;芦菔子黄赤而大,又不圆也。亦梗长叶瘦,高者为菘,叶阔厚短者为芜菁。严氏云:“江南有菘,江北有蔓菁,相似而异。” 《周礼·醢人》:“菁菹鹿臡。” 注:“菁,蔓菁也。” 《急就章》曰:“老菁蘘荷,冬日藏。” 按:《禹贡》:“荆州包匦菁茅。” 孔子曰:“菁以为葅。” 《吕氏春秋》亦曰:“菜之美者,具区之菁。” 则菁之见贵旧矣。然说者或以菁茅为茅之名,而言老菁冬藏者为韭花云。今蔓菁园中无蜘蛛,是其所畏也。《南都赋》:“秋韭冬菁。” 注曰:“韭,其华谓之菁。”

丘光庭兼明书

编辑

蔓菁辨

编辑

“今人呼菘为蔓菁,云北地生者为蔓菁,江南生者为 菘,其大同而小异耳。《食疗本草》所论亦然。”明曰:“此盖 习俗之非也。余少时亦谓菘为蔓菁。常见医方用蔓 菁子为辟谷药,又用为涂头油,又用之消毒肿。每讶 菘子有此诸功,殊不知其所谓。近读《齐民要术》,乃知 蔓菁是萝菔苗,平生之疑,涣然冰释。即医方所用蔓” 菁子,皆萝菔子也。汉桓帝时年饥,劝人种蔓菁以充 饥。诸葛亮征汉,令军人种萝菔,则萝菔、蔓菁为一物, 无所疑也。然则北人呼菘为蔓菁,与南人不同者,亦 有由也。盖鼎峙之世,文轨不同,魏武之父讳嵩,故北 人呼蔓菁,而江南不为之讳也。亦犹吴主之女名“二 十”,而江南人呼“二十”为“念”,而北人不为之避也。由此 言之,蔓菁本为萝菔苗,亦已明矣。或曰:“根苗一物,何 名之异乎?”答曰:“按地骨苗名枸杞,芎䓖苗名蘼芜,藕 苗名莲荷,亦其类也。斯例实繁,不可胜纪,何独蔓菁、 萝菔不可异名乎?”又曰:“今北人呼为蔓菁者,其形状 与江南菘菜不同,何也?”答曰:“凡药草果实,蔬菜逾境, 则形状小异,而况江南北地乎。”

郑樵通志

编辑

昆虫草木略

编辑

葑菰根也,亦名须,故《尔雅》曰“须,葑苁”又名苁焉。

王圻三才图会

编辑

芜菁

编辑

芜菁及芦菔,南北皆有之。芜菁即蔓菁,芦菔,今俗呼 萝卜芜菁。四时俱有。春食苗,夏食心,亦谓之“薹子”;秋 食茎,冬食根。常食之,通中益气,令人肥健。

徐光启农政全书

编辑

蔓菁考

编辑

元扈先生曰:“种蔓菁宜用北人畦种菜法,及吴下垄 种油菜法。厚粪勤灌之,宜得三倍收。”

人久食蔬,无谷气,则有菜色,唯芜菁独否,其茎根皆 膏润故也。芜菁味似芋,两物皆似谷气,故汉诏种芜 菁以助民食,而《史》称“蹲鸱至死不饥。”

孟祺《农桑辑要》曰:“耕地宜加粪,往复匀。盖秋初可种, 自破甲至结子皆可食。十月初挽苗煠作和菜,馀者 㬠过,留根在地,或虑河朔地寒冻死,可于十月终以 牛隔两犁耕一犁,拾去菜根之后,却将畼土摆匀,据 先耕出之数㬠过,冬月蒸食,甜而有味。” 又曰:“十月终,犁出芜菁根数㬠过冬月蒸食,甜而有 味。春生薹苗”,亦菜中上品。四月收子打油,较芝麻易种。收多油,不发风。油临用时熬动,少掺芝麻,炼熟即 与麻油无异。

《臞仙神隐》曰:“凡种芜菁,以鳗鲡鱼汁浸其子,晒干种 之,无虫。”

元扈先生曰:“贾氏言:种宜七月。初六月种者,虫食。余 家七月种者甚苦虫,惟六月种者,根株稍大,虫不能 伤耳。遇连日阴雨,易生青虫,须勤扑治。”

蔓菁独留根取子者,当六月种,明年四月收耳。若供 食者,正月至八月无月不可种。贾氏谓“自春至秋得 三辈,常供好葅。”《本草衍义》云“鸡毛菜者,亦谓其鳞次 供用耳。”

南方种芜菁,收子多在芒种后。梅雨中子既不实,亦 有荚中生芽者,漫将作种,便无大根,加以密种少粪, 其变为菘,亦无怪也。今欲稀种多壅,似亦无难,独梅 时多雨,非人力可为。近立一法,可得佳种。凡芜菁,春 时摘薹者,生子迟半月,若摘薹二遍,即迟一月矣。宜 将留种芜菁分作三停,其一不摘薹,拟芒种后收子。 其一,摘薹一遍,拟夏至后收子。其一,摘薹二遍,拟小 暑后收子。南方梅雨,多在夏至前,或时在夏至后,小 暑后伏时多晴,分作三次收定。有一两次不秕者,又 复简择淘汰,稀种厚壅,无缘可变为菘矣。

《芜菁》择子下种,出甲后即耘出小者作茹,“若不欲移 植,即取次耘出,存其大者,令每本相去一尺许,若欲 移植,俟长五七寸,择其大者移之。”

种法:先薙草,雨过耕地,不雨,先一日灌地湿透,明日 熟耕作畦,或耧种,或漫散,子覆土,厚一指。五六日内 遇雨,不须灌。无雨,戽水沟中遥润之。种少者,喷壶下 水,或水斗遥洒之。无浇土,令实。苗寸以上。灌水粪 种芜菁,用故墟坏墙基,甚善。但此地不能多,宜得沙 土高燥者厚壅之。若欲广植,用早稻地亦佳,但须六 七月下种。俟刈稻后。作速耕粪移植。

有三:晋人传种芜菁法:先下子,候苗长可莳,豫耕熟 地作畦,每畦深七、八寸,起土作垄,莳苗其上,垄土虚 浮,根大倍常也。或径于垄上下子亦得。种芦菔法同。 按《唐本草注》云:“菘菜不生北土,有人将子北种,初一 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有将芜菁子南种,亦二 年都变。土地所宜,须有此例。其子亦随色变,但粗细” 无异耳。菘子黑,蔓菁子紫赤,大小相似。据如此说,则 南之菘,北之蔓菁,种类因地,必无移植之理。然《图经》 于菘菜条下又言:“今京都种菘,都类两种,但肥厚差 不及耳。”则菘未尝不宜北也。余家种蔓菁三、四年,亦 未尝变为菘也。独其根随地有大小,亦如菘有厚薄。 《齐民要术》称“并州芜菁根,其大如碗口,虽种他州子, 一年亦变,而今三晋所产,大于齐、鲁,秦中所产,大于 三晋。”此理虽则有之,顾小而为用,何妨滋植耶?秦中 种瓜,其大十倍他方,他方亦不废种瓜也。王祯所谓 “悠悠之论,率以风土不宜为说。”呜呼!此言大伤民事。 有力本良农,轻信传闻,捐弃美利者多矣。计根本者 不可不力排其妄也。

《本草》言“南人种芜菁变为菘”,此亦有故。按菘与芜菁 本相似,但根有大小耳。北人种菜,大都用干粪壅之, 故根大。南人用水粪十不当一。又新传得芜菁种,不 肯加意粪壅,二三年后,又不知择种,其根安得不小? 如此便似芜菁变为菘也。吾乡诸菜种,大概不若京 师,病皆坐此,徒恨土之瘠薄,或言种类不宜,皆谬矣。 又耕地须极疏缓。地非沙土。多用草灰和之。土若强 紧。根亦不大。

种蔬果谷蓏诸物,皆以择种为第一义。种一不佳,即 天时地利人力俱大半弃掷矣。芜菁子比菜稍迟,正 值梅天,南方多雨,子多不实者,种时务宜簸扬,或淘 汰,或导择,取其最粗而圆满者种之,其本末俱大,若 漫种秕者,即十不当一也。

《农桑通诀》曰:“蔓菁,四时仍有。春食苗,夏食心,谓之薹 子。秋可为葅,冬蒸根,食菜中之最有益者。其子九蒸 九曝,可捣为粉,涂帛者资之,亦可为油。陕西惟食此 油,燃灯甚明,能变蒜发。”

水蔓菁考

编辑

一名“地肤子。”生中牟县南沙堈中。苗高一二尺,叶彷 彿似地瓜儿叶,却甚短小,卷边《窊面,叉》似鸡儿肠,叶 颇尖𧣪,稍头出穗,开淡藕丝褐花。叶味甜。

救饥

采苗、叶,煠熟,油盐调食。

山蔓菁考

编辑

出钧州山野中,苗高一二尺,茎叶皆莴苣色。叶似桔 梗叶颇长𧣪而不对生。又似山小菜叶微窄。根形类 沙参,如手指麤。其皮灰色,中间白色,味甜。

救饥

“采根”煮熟。生食亦可。

野蔓菁考

编辑

生辉县《栲栳》圈山谷中,苗叶似家蔓菁叶而薄小,其 叶头尖,𧣪叶脚花叉甚多,叶间撺出,枝叉上开黄花结小角,其子黑色,根似白菜根颇大。苗叶根味微苦。

救饥

采苗、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或采根,换水煮去 苦味食之亦可。

王象晋群芳谱

编辑

蔓菁

编辑

蔓菁一名“芜菁”,一名葑,一名须,一名薞芜,一名荛,一 名芥,一名九英菘,一名“诸葛菜。”根长而白,形如胡萝 卜,霜后特软美。

《本草纲目》

编辑

芜菁释名

编辑

陈藏器曰:“芜菁,北人名蔓菁,今并、汾、河朔间烧食其 根,呼为芜根,犹是芜菁之号。芜菁,南北之通称也。塞 北河西种者,名九英蔓菁,亦曰九英菘。根、叶长大,而 味不美,人以为军粮。”

掌禹锡曰:《尔雅》云:“须,薞芜。”《诗·谷风》云:“采葑采菲。”毛苌 注云:“葑,须也。”孙炎云:“葑,一名葑苁。”《礼坊记》云:“葑,蔓菁 也。陈、宋之间谓之葑。”陆玑云:“葑,芜菁也,幽州人谓之 芥。”郭璞云:“薞芜,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扬雄《方言》云: “蘴荛,蔓菁也。陈、楚谓之蘴,齐、鲁谓之荛,关西谓之芜 菁,赵、魏谓之大芥。”然则葑也,须也,芜菁也,蔓菁也,薞 芜也,“荛也”,芥也,七者一物也。

李时珍曰:按:孙愐云:“蘴,蔓菁苗也。”其说甚通。掌禹锡 以薞芜释蔓菁,陈藏器谓薞芜是酸模,当以陈说为 优,详见草部酸模下。刘禹锡《嘉话录》云:“诸葛亮所止 令兵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 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 回则易寻而采,五也;冬有根可食,六也。比诸蔬其利” 甚博。至今蜀人呼为诸葛菜,江陵亦然。又朱辅山《溪 蛮丛话》云:“猫獠猺狫地方产马王菜,味涩多刺,即诸 葛菜也。相传马殷所遗,故名。又蒙古人呼其根为沙 吉木儿。”

集解

陶弘景曰:“《别录》芜菁、芦菔同条。芦菔是今温菘,其根 可食,叶不中啖。芜菁根细于温菘,而叶似菘,好食。西 川惟种此,其子与温菘甚相似,而俗方无用,惟服食 家炼饵之,而不言芦菔子,恐不用也。俗人蒸其根及 作葅食,但小薰臭尔。”

苏恭曰:“芜菁,北人名蔓菁,根叶及子皆是菘类,与芦 菔全别,体用亦殊。陶言:芜菁似芦菔,芦菔叶不堪食, 是江表不产二物,理丧其真也。菘子黑色,蔓菁子紫 赤色,大小相似;芦菔子黄赤色,而大数倍且不圆也。” 大明曰:“蔓菁比芦菔梗短而细,叶大连地上生,厚阔 短肥而痹,其色红。”

苏颂曰:“芜菁南北皆有,北土尤多,四时常有。春食苗, 夏食心,亦谓之薹子;秋食茎,冬食根。河朔多种,以备 饥岁。菜中之最有益者惟此尔。其子夏、秋熟时采之。” 寇宗奭曰:“蔓菁夏月则枯,当此之时,蔬圃复种,谓之 鸡毛菜。食心正在春时。诸菜之中,有益无损,于世有 功。采撷之馀,收子为油,燃灯甚明,西人食之。河东、太” 原所出,其根极大,他处不及也。又出西番土谷浑地。 汪机曰:“叶是蔓菁,根是芦菔。”

李时珍曰:《别录》以芜菁、芦菔同条,遂致诸说猜度。或 以二物为一种,或谓二物全别;或谓在南为莱菔,在 北为蔓菁,殊无定见。今按二物根、叶、花、子都别,非一 类也。蔓菁是芥属,根长而白,其味辛苦而短,茎粗,叶 大而厚阔,夏初起薹,开黄花四出如芥,结角亦如芥, 其子均圆,似芥子而紫赤色。芦菔是菘属,根圆,亦有 长者,有红白二色,其味辛甘而永,叶不甚大而糙。亦 有花叶者。夏初起薹,开淡紫花,结角如虫状,腹大尾 尖,子似胡芦巴,不均不圆,黄赤色。如此分之,自明白 矣。其蔓菁六月种者,根大而叶蠹,八月种者叶美而 根小。惟七月初种者,根叶俱良。拟卖者,纯种九英。九 英根大而味短,削净为葅,甚佳。今燕京人以瓶腌藏, 谓之“闭瓮菜。”

根叶气味

苦温无毒。

李时珍曰:“辛、甘、苦。”

寇宗奭曰:“多食动气。”

主治

《别录》曰:“利五脏,轻身益气,可长食之。”

《苏颂》曰:“常食通中,令人肥健。”

孟诜曰:“消食下气,治嗽,止消渴,去心腹冷痛,及热毒 风肿,乳痈妒乳,寒热。”

发明

孟诜曰:“九英菘,出河西,叶大,根亦粗长。和羊肉食甚 美。”常食都不见,发病。冬日作葅煮羹食,消食下气,治 嗽。诸家商略,其性冷,而《本草》云“温”,恐误也。

附方

预禳时疾。“立春后遇庚子日。温蔓菁汁。”合家大小并 服之。不限多少。一年可免时疾。神仙教子法鼻中衄血:诸葛菜生捣汁饮。十便良方

大醉不堪,连日病困者,蔓菁菜入少米煮熟,去滓,冷 饮之,良。肘后方

饮酒辟气:“干蔓菁根二七枚,蒸三遍,碾末,酒后水服 二钱,即无酒气也。”千金方

一切肿毒:生蔓菁根一握,入盐花少许,同捣封之,日 三易之。《肘后方》:“用蔓菁叶不中水者,烧灰,和腊猪 脂封之。”

丁肿有根,用大鍼刺作孔,削蔓菁根如鍼大,染铁生 衣,刺入孔中,再以蔓菁根、铁生衣等分,捣涂于上,有 脓出即易,须臾根出立瘥。忌油腻生冷、五辛粘滑陈 臭。肘后方

乳痈寒热蔓菁根并叶,去土,不用水洗,以盐和捣涂 之,热即换,不过三五次即瘥。冬月只用根。此方已救 十数人,须避风。李绛兵部手集

女子妒乳:生蔓菁根,捣和盐醋浆水煮汁洗之,五六 度良。又方:“和鸡子白封之,亦妙。”食疗本草

阴肿如斗“蔓菁根捣封,治人所不能治者。”集疗方 豌豆斑疮:蔓菁根捣汁,挑疮破涂之,三食顷根出矣。 肘后方

犬咬伤疮重发者:用蔓菁根捣汁服之佳。肘后方 小儿秃头:芜菁叶烧灰,和脂傅之。千金方

飞丝入眼:蔓菁菜揉烂帕包,滴汁三两点,即出也。普济 方

芜菁子气味

苦辛平无毒。

主治

《别录》曰:“明目。”

苏恭曰:“疗黄疽,利小便,水煮汁服,主症瘕积聚,少少 饮汁,治霍乱心腹胀。末服之,主目暗。为油入面膏,去 黑䵟皱文。” 陈藏器曰:“和油傅蜘蛛咬。”

《孟诜》曰:“压油涂头。能变蒜发。”

萧炳曰:“入丸药服,令人肥健,尤宜妇人。”

发明

陈藏器曰:“《仙经》言:‘蔓菁子,九蒸九曝,捣末长服,可断 谷长生。蜘蛛咬者,恐毒入内,捣末酒服,亦以油和傅 之。蔓菁园中无蜘蛛,是其相畏也’。”

李时珍曰:“蔓菁子可升可降,能汗能吐能下,能利小 便,又能明目解毒,其功甚伟,而世罕知,用之何哉?夏 初采子炒过榨油,同麻油炼熟,一色无异。西人多食 之,点灯甚明,但烟亦损目。北魏祖珽囚地窖中,因芜 菁子油灯伤明,即此也。”

附方

明目益气。芜菁子一升,水九升,煮汁尽,日干,如此三 度,研细,水服方寸匕,日三。亦可研水和米煮粥食。外台 秘要

常服明目,使人洞视肠肺:用芜菁子三升,以苦酒三 升,煮熟日干,研筛末,以井华水服方寸匕,日三,无所 忌。《抱朴子》云:“服尽一斗,能夜视有所见物。”千金方 青盲眼障,但瞳子不坏者,十得九愈。用蔓菁子六升, 蒸之气遍,合甑取下,以釜中热汤淋之,乃曝干还淋, 如是三遍,即收杵为末,食上清酒服方寸匕,日再服。 崔元亮海上方

虚劳目暗:方同上法。普济方

补肝明目:“芜菁子淘过一觔,黄精二觔,同和九蒸九 晒,为末,每空心米饮服一钱,日再服。”又方:“蔓菁子 二升,决明子一升,和匀,以酒五升煮干曝为末。每服 二钱,温水调下,日二。”并圣惠方

风邪攻目,视物不明,肝气虚者用“蔓菁子四两,入瓷 瓶中烧黑无声,取出,入蛇蜕二两,又烧成灰,为末。”每 服半钱,食后酒下,日三服。圣济总录

服食辟谷:芜菁子熟时采之,水煮三过,令苦味尽,曝 捣为末。每服二钱,温水下,日三次,久可辟谷。图经本草 黄汁染衣,涕唾皆黄:用蔓菁子捣末,平旦以井华水 服一匙,日再服,加至两匙,以知为度,每夜以帛浸小 便,逐日看之,渐白则瘥,不过服五升已来也。外台秘要 黄疸,如金睛黄,小便赤:用生蔓菁子末,熟水服方寸 匕,日三服。孙真人食忌

急黄黄疸及内黄腹结不通:用蔓菁子捣末,水绞汁 服,当得嚏,鼻中出黄水,及下利则愈。以子压油,每服 一盏更佳。本草拾遗

热黄便结用芜菁子捣末,水和绞汁服,少顷当泻一 切恶物,沙石草发并出。食疗本草

《二便关格》,胀闷欲绝。蔓菁子油一合,空腹服之即通。 通后汗出勿怪。圣惠方

心腹作胀:“蔓菁子一大合,拣净捣烂,水一升和研,滤 汁一盏,顿服,少顷自利”,或自吐,或得汗即愈。外台秘要 霍乱胀痛:“芜菁子水煮汁饮之。”濒湖集简方

妊娠溺涩:芜菁子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子母秘录 风𤺋入腹,身体强,舌干硬:用蔓菁子三两为末,每温酒服一钱。圣惠方

瘭疽发热,疽著手足肩背,累累如米起,色白,刮之汁 出,复发热用芜菁子熟捣,帛裹展转其上,日夜勿止。 肘后方

骨疽不愈,愈而复发,骨从孔中出者,芜菁子捣傅之, 用帛裹定,日一易之。千金方

小儿头秃:蔓菁子末,和酢傅之,一日三上。千金方 眉毛脱落:“蔓菁子四两,炒研,醋和涂之。”圣惠方 而黡痣点蔓菁子研末。入面脂中。夜夜涂之。亦去面 皱。圣惠方

芜菁花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唐慎微曰:“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三月三日 采花,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空心井华水下。”

高濂遵生八笺

编辑

蔓菁粥

编辑

用蔓菁子二合,研碎,入水二大碗,绞出清汁,入米三 合煮粥,治小便不利。

蔓菁部艺文

编辑

《感春》
唐·韩愈

编辑

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狂风簸枯榆,狼籍九衢内。 春序一如此,汝颜安足赖。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宋·苏轼

编辑

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嗜膻腥。

《郭圃送芜菁感成长句》
张耒

编辑

《芜菁》至南皆变菘,菘美在上根不食。瑶簪玉笋不可 见,使我每食思故国。西邻老翁知我意,盈筐走送如 雪白。蒸烹气味原不改,今晨一餐如南北。孔明用蜀 最艰窘,百计捃拾无遗策。当时此物助军行,渭上褒 中有遗植。英雄临事究琐屑,终服奇才屈强敌。想见 躬耕自灌畦,当时有意谁能测。

《芜菁》
陆游

编辑

往日芜菁不到吴,如今幽圃手亲锄。凭谁为向曹瞒 道,彻底无能合种蔬。

蔓菁部选句

编辑

唐杜甫诗:“冬菁饭之半。”

温庭筠诗:“刘公春尽芜菁色,华厩愁深苜蓿花。” 韩偓诗:“厌闻趋竞喜闲居,自种芜菁亦自锄。”

宋韩琦诗:“黛抹蔓菁花满畦。”

苏轼诗:“蔓菁宿根已生叶。”

张耒诗:“芜菁苗过茁。”

《唐庚诗》:“兔葵燕麦浑闲事,只有芜菁到处生。”

《朱弁诗》:“手摘诸葛菜,自煮东坡羹。”

杨万里诗:“花叶蔓菁非蔓菁,吃来自是甜底冰。”早 觉“蔓菁扑鼻香。”

金秦略诗:“一段芜菁浑著角,叶间犹有几花黄。”

蔓菁部纪事

编辑

《后汉书桓帝本纪》:永兴二年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 流。诏司隶校尉、部刺史曰:“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谷 不登,人无宿储。其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 《蜀志先主传》注,胡冲《吴历》曰:“曹公数遣亲近密觇诸 将,有宾客酒食者,辄因事害之。备时闭门,将人种芜 菁。曹公使人窥门,既去,备谓张飞、关羽曰:‘吾岂种菜 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复留’。”其夜,开后棚,与飞等 轻骑俱去。所得赐遗衣服,悉封留之。乃往小沛,收合 兵众。

《吴志陆逊传》:“嘉禾五年,权北征,使逊与诸葛瑾攻襄 阳,逊遣亲人韩扁赍表奉报,还遇敌于沔中,钞逻得 扁。瑾闻之甚惧,书与逊云:‘大驾已旋,贼得韩扁,具知 吾阔狭,且水干,宜当急去。逊未答,方催人种葑豆,与 诸将奕棋射戏如常。瑾曰:‘伯言多智,其当有以’’。” 《荆楚岁时记》:“仲冬之月,采撷霜燕菁葵等杂菜干之, 并为咸葅。有得其和者,并作金钗色。”今南人作咸葅, 以糯米熬捣为末,并研胡麻汁和酿之,石窄令熟,葅既甜脆,汁亦酸美。其茎为金钗股,醒酒所宜也。 《北史孟信传》:“信弃书从军,永业末,除奉朝请,从孝武 帝入关,封东州子赵平太守。政尚宽和,权豪无犯。山 中老人曾以㹠酒馈之,信和颜接引,殷勤劳问”,乃自 出酒,以铁铛温之,素木盘盛芜菁葅,唯此而已。又以 一铛借老人,但执一杯,各自斟酌,申酬酢之意。谓老 人曰:“吾至郡来,无人以一物见遗,今卿独有此饷,且 食菜已久,欲为卿受一㹠髆耳。酒既自有,不能相费。” 老人大悦,再拜擘㹠进之,酒尽方别。 《祖珽传》:珽徙光州,别驾张奉礼希大臣意,为深坑置 诸内,苦加防禁,桎梏不离其身,家人亲戚不得临视。 夜中以芜菁子烛熏眼,因此失明。

《唐书西域列传》:“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地多寒,宜麦、 菽、粟、芜菁。”

《宋史苏轼传》:“轼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 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 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 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废,辄浚治。宋兴废之葑, 积为田水无几矣。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 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轼见茅 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 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以馀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 为长堤,以通行者。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遗寸草。且 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收其利以备修湖。

《遵生八笺》:“立春后庚子日,宜温蔓菁汁,合家并服,不 拘多少,可除瘟疫。”

《云南记》:“巂州界缘山野间,有菜,大叶而麤茎,其根若 大萝卜,土人蒸煮其根叶而食之,可以疗饥,名之为 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莳于山中,以济军食。亦 犹广都县山栎木,谓之诸葛木也。

《群芳谱》:“五台山深谷中,居人每人岁种芜菁三百六 十本,日食一本,不妨绝粒。”

蔓菁部杂录

编辑

《诗经鄘风桑中》:“爰采葑矣,沬之东矣。”“葑”,蔓菁也。大全 刘氏曰:“欲适幽远,行其淫乱,不敢正言,而托以采此 也。”

《唐风·采苓》《采葑》,“采葑,首阳之东。”葑,菜名也。

《吕氏春秋》:“菜之美者,具区之菁,浸渊之草,名曰土英。” 《急就章》:“老菁蘘荷冬日藏。”

《嘉话录》公曰:诸葛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何?绚曰: “莫不是取。其才出甲者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 久居随以滋长,三也;弃去不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 之,五也;冬有根可㔉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溥 乎?”曰:信矣。三蜀之人,亦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 《尔雅翼》:“蔓菁园中无蜘蛛,是其所畏也。”

蔓菁部外编

编辑

《酉阳杂俎》:“婺州僧清简家园蔓菁忽变为莲。”

《梦溪笔谈》:“菜品中芜菁、菘芥之类,遇旱,其标多结成 花,或如莲花,或作龙蛇之形,此常性,无足怪者。熙宁 中,李宾客及之知润州,园中菜花悉成荷花,仍各有 一佛坐于花中,形如雕刻,莫知其数,暴干之,其相依 然。或云李氏之家奉佛甚谨,故有此异。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