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155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一百五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五十五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一百五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一百五十五卷目录

 大黄部汇考

  大黄图

  本草纲目大黄

 大黄部艺文一

  大黄赞          宋宋祁

 大黄部艺文二

  大黄花         宋范成大

 大黄部纪事

 大黄部杂录

草木典第一百五十五卷

大黄部汇考

编辑

释名

大黄。本经    黄良。本经

将军。纲目    火参:纲目

《肤如》。纲目    无声虎。药谱

大黄图

大黄图

《本草纲目》

编辑

大黄释名

编辑

陶弘景曰:“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 李杲曰: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 军之号。

集解

《别录》曰:“大黄,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二月、八月采根,火 干。”

《吴普》曰:“生蜀郡北部或陇西。二月卷生,黄赤。其叶四 四相当。茎高三尺许。三月花黄,五月实黑,八月采根。 根有黄汁,切片阴干。”

陶弘景曰:“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 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西川 阴干者胜。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耐 蛀堪久。此药至劲利,粗者便不中服。”

苏恭曰:“叶、子、茎并似羊蹄,但茎高六、七尺而脆,味酸, 堪生啖。叶粗长而厚,根红者,亦似宿羊蹄,大者乃如 碗,长二尺。其性湿润,而易蛀坏,火干乃佳。作时烧石 使热,横寸截著石上煿之,一日微燥,以绳穿眼干。”今 出宕州、凉州、西羌、蜀地者,皆佳。幽、并以北者渐细,气 力不及蜀中者,陶言蜀地不及陇西,误矣。

陈藏器曰:“凡用当分别之。若取和及深沉能攻病者, 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紧硬者。若取泻泄骏快,推陈去 热者,当取河西锦文者。”

苏颂曰:“今蜀川、河东、陕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锦文 者佳。其次秦陇来者,谓之土番大黄。正月内生青,叶 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其细 根如牛蒡,小者亦如芋。四月开黄花,亦有青红似荞 麦花者。茎青紫色,形如竹。二、八月采根,去黑皮,切作 横片,火干。蜀大黄乃作紧片,如牛舌形,谓之牛舌大 黄。”二者功用相等。江淮出者曰“土大黄。”二月开花结 细实。

李时珍曰:宋祁《益州方物图》,言蜀大山中多有之。赤 茎大叶,根巨若碗。药市以大者为枕,紫地锦文也。今 人以庄浪出者为最。庄浪即古泾原、陇西地,与《别录》 相合。

正误

《苏颂》曰:“鼎州出一种羊蹄大黄,治疥瘙甚效。初生苗 叶,累年长大,即叶似商陆而狭尖,四月内抽条出穗, 五、七茎相合,花叶同色。”结实如荞麦而轻小。五月熟 即黄色,呼为金荞麦。三月采苗,五月采实,阴干。九月 采根,破之亦有锦文,亦呼为土大黄。

李时珍曰:“苏说即老羊蹄根也。因其似大黄,故谓之 羊蹄大黄”,实非一类。又一种酸模,乃山大黄也,状似 羊蹄而生山上,所谓土大黄,或指此,非羊蹄也。俱见本条。

根修治

《雷敩》曰:“凡使,细切,以文如水旋斑紧重者,锉片蒸之, 从巳至未,晒干。又洒蜡水蒸之,从未至亥,如此凡七 次,晒干,却洒淡蜜水,再蒸一伏时。其大黄必如乌膏 样,乃晒干用。”

陈藏器曰:“凡用有蒸、有生、有熟,不得一概用之。” 陈承曰:“大黄采时,皆以火石煿干货卖,更无生者,用 之亦不须更多炮炙蒸煮。”

气味

苦寒无毒。

《别录》曰:“大寒。”

《吴普》曰:“神农、雷公:苦,有毒;扁鹊:苦,无毒;李当之:大寒”; 张元素曰:“味苦,气寒,气味俱厚,沈而降,阴也。用之须 酒浸煨热者。寒因热用,酒浸入太阳经,酒洗入阳明 经。馀经不用酒。”

李杲曰:“大黄苦峻下走,用之于下,必生用。若邪气在 上,非酒不至,必用酒浸,引上至高之分,驱热而下。如 物在高巅,必射以取之也。若用生者,则遗至高之邪 热,是以愈后,或目赤,或喉痹,或头肿,或膈上热疾生 也。”

李时珍曰:“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并 勿轻用。其性苦寒,能伤元气,耗阴血故也。”

徐之才曰:“黄芩为之使,无所畏。”

甄权曰:“忌冷水,恶干漆。”

主治

《本经》曰:“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 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别录》曰:‘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 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甄权曰:“通女子经候,利水肿,利大小肠,结热肿毒,小 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

《大明》曰:“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壅滞水气,温 瘴热疟。”

张元素曰:“泻诸实热不通,除下焦湿热,消宿食,泻心 下痞满。”

李时珍曰:“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 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发明

徐之才曰:“得芍药、黄芩、牡蛎、细辛、茯苓,疗惊、恚怒、心 下悸气。得消石、紫石英、桃仁,疗女子血闭。”

寇宗奭曰:“张仲景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用 大黄、黄芩、黄连。或曰:心气既不足,而不用补心汤,更 用泻心,何也?”答曰:“若心气独不足,则当不吐衄也。此 乃邪热因不足而客之,故令吐衄。以苦泄其热,以苦 补其心,盖一举而两得之。有是证者,用之无不效,惟 在量其虚实而已。”

朱震亨曰:“大黄苦寒善泄,仲景用之泻心汤者,正因 少阴经不足,本经之阳亢甚无辅,以致阴血妄行飞 越,故用大黄泻去亢甚之火,使之平和,则血归经而 自安。夫心之阴气不足,非一日矣。肺与肝,俱各受火 而病作,故黄芩救肺,黄连救肝。肺者阴之主;肝者心 之母,血之合也。肝肺之火既退,则阴血复其旧矣。”寇 氏不明说。而云邪热客之。何以明仲景之意。而开悟 后人也。

李时珍曰:“大黄乃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 血分之药。凡病在五经血分者,宜用之,若在气分用 之,是谓诛伐无过矣。泻心汤,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 者,乃真心之气不足,而手厥阴心包络、足厥阴肝、足 太阴脾、足阳明胃之邪火有馀也。虽曰泻心,实泻四 经血中之伏火也。又仲景治心下痞满,按之软者,用”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亦泻脾胃之湿热,非泻心 也。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则作痞满,乃寒伤营血,邪气 乘虚结于上焦。胃之上脘在于心,故曰泻心,实泻脾 也。《素问》云:“太阴所致为痞满。”又云:“浊气在上则生。”䐜 胀是矣。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则成结胸,乃热邪陷入 血分,亦在上脘分野。仲景大陷胸汤、丸皆用大黄,亦 泻脾胃血分之邪,而降其浊气也。若结胸在气分,则 只用小陷胸汤。痞满在气分,则用半夏泻心汤矣。成 无己注释《伤寒论》,亦不知分别此义。

成无己曰:“热淫所胜,以苦泄之。大黄之苦,以荡涤瘀 热,下燥结而泄胃强。”

苏颂曰:“《本草》称大黄,推陈致新,其效最神,故古方下 积滞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用处尤多。古人用毒药 攻病,必随人之虚实寒热而处置,非一切轻用也。梁 武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姚僧坦曰:‘大黄乃是快药,至 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弗从,几至委顿。梁元帝常有心 腹疾,诸医咸谓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坦曰:脉洪而 实,此有宿妨,非用大黄无瘥理’。”帝从之,遂愈。以此言 之,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病,其偶中便谓此方神奇, 其差误则不言用药之失,可不戒哉

叶气味

酸寒无毒。

主治

《相感志》曰:“置荐下,辟虱虫。”

附方

吐血衄血: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泻心汤主之。大 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水三升,煮一升,热服取利。 张仲景金匮玉函方

吐血刺痛:川大黄一两,为散。每服一钱,以生地黄汁 一合,水半盏,煎三五沸,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伤寒痞满,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心下满而不痛,按之 濡,此为痞也,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 一两,以麻沸汤一升渍之,须臾绞汁,分作二次温服。 仲景伤寒论

热病谵狂:川大黄五两,锉,炒微赤为散,用腊雪水五 升,煎如膏,每服半匙,冷水下。圣惠方

《伤寒》发黄,方同上。 气壮者,大黄一两,水二升,渍一 宿,平旦煎汁一升,入芒硝一两,缓服,须臾当利下。伤寒 类要

腰脚风气作痛:“大黄二两,切如碁子,和少酥炒干,勿 令焦,捣筛,每用二钱,空心以水三大合,入姜三片,煎 十馀沸,取汤调服,当下冷脓恶物,即痛止。”崔元亮海上方 一切壅滞:《经验方》:治风热积壅,化痰涎,治痞闷,消食, 化气导血。用大黄四两,牵牛子半炒生四两,为末,炼 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白汤下,并不损人。如要微 利,加一、二十丸。 《卫生宝鉴》:用皂荚熬膏和丸,名“坠 痰丸,又名全真丸。金宣宗服之有验,赐名保安丸。” 滚痰丸治痰为百病,惟水泻胎前、产后不可服,用大 黄酒“浸蒸熟,切晒,八两生黄芩八两沈香半两青礞 石二两,以焰硝二两,同入砂罐固济煆红研末,二两 右各取末,以水和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小病五 六十丸,缓病七八十丸,急病一百二十丸,温水吞下, 即卧勿动”,候药逐上焦痰滞,次日先下糟粕,次下痰 涎,未下再服。《王隐君岁合》四十馀斤,愈疾数万也。养生 主论

“无极丸”治妇人经血不通,赤白带下,崩漏不止,肠风 下血,五淋,产后积血,症瘕腹痛,男子五劳七伤,小儿 骨蒸潮热等证,其效甚速,宜六癸日合之。用锦文大 黄一斤,分作四分,一分用童尿一碗,食盐二钱,浸一 日,切晒;一分用醇酒一碗浸一日,切晒;再以巴豆仁 三十五粒同炒,豆黄去豆不用;一分用红花四两,泡 水一碗,浸一日,切晒一分用当归四两,入淡醋一碗, 同浸一日,去归切晒,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 丸,空心温酒下,取下恶物为验,未下再服。此武当高 士孙《碧云方》也。医林集要

三物备急丸治心腹诸疾,卒暴百病。用大黄、巴豆、干 姜各一两,捣筛,蜜和捣一千杵,丸小豆大。每服三丸。 凡中客卒忤,心腹胀满,痛如锥刀,气急口噤,停尸卒 死者,以煖水或酒服之,或灌之。未知,便服三丸。腹中 鸣转,当吐下便愈。若口已噤者,折齿灌之,入喉即瘥。 此乃《仲景方》,司空裴秀改为散用,不及丸也。图经本草 腹中痞块:大黄十两为散,醋三升,蜜两匙,和煎丸梧 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吐利为度。外台秘要 腹胁积块:“风化石灰末半斤,瓦器炒极热,稍冷,入大 黄末一两,炒热,入桂心末半两,略炒,下米醋搅成膏, 摊布贴之。” 又方:“大黄二两,朴硝一两,为末,以大蒜 同𢭏膏和贴之。或加阿魏一两,尤妙。”丹溪心法 久患积聚,二便不利,上抢心腹,胀满害食:大黄、白芍 各二两,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汤下四十丸,日三,以知 为度。千金方

脾癖疳积,不拘大人小儿,锦文“大黄三两为末,醋一 盏,沙锅内文武火熬成膏,倾瓦上,日晒夜露,三日再 研。用舶上硫黄一两,形如琥珀者,宫粉一两,同研匀, 十岁以下小儿半钱,大人一钱半,米饮下。”忌一切生 冷鱼肉,只食白粥半月。如一服不愈,半月之后再服。 若不忌口,不如勿服。圣济总录

小儿无辜,闪癖瘰𤻤,或头干黄耸,或乍痢乍瘥,诸状 多者,大黄煎主之。大黄九两,锦文新实者,若微朽即 不中用,削去皮,𢭏筛为散,以好米醋三升和,置瓦碗 中,于大铛内浮汤上炭火慢煮,候至成膏可丸,乃贮 器中。三岁儿一服七丸梧子大,日再服,以下出青赤 脓为度。若不下,或下少,稍稍加丸,若下多,又须减之。 病重者七八剂方尽根。大人亦可用之。此药惟下宿 脓。不令儿利也。须禁食毒物。乳母亦禁之。一加木香 一两半。崔知悌方

小儿诸热:大黄煨熟黄芩各一两,为末,炼蜜丸麻子 大。每服五丸至十丸,蜜汤下。加黄连,名“三黄丸。”钱氏小儿 方

骨蒸积热,渐渐黄瘦:大黄四分,以童子小便五六合, 煎取四合,去滓,空腹分为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广利 方赤白浊淋:好大黄为末,每服六分,以鸡子一个,破顶 入药,搅匀,蒸熟,空心食之,不过三服愈。简便方 相火秘结:大黄末一两,牵牛头末半两,每服三钱,有 厥冷者酒服,无厥冷,五心烦,蜜汤服。刘河间保命集 诸痢初起:大黄煨熟、当归各二三钱,壮人各一两,水 煎服,取利。或加槟榔。集简方

热痢里急:“大黄一两,浸酒半日,煎服取利。”集简方 忽喘闷绝,不能语言,涎流吐逆,牙齿动摇,气出转大, 绝而复苏,名伤寒并热霍乱。人参、大黄各半两,水二 盏,煎一盏,热服可安。危氏得效方

食已即吐,胸中有火也。大黄一两,甘草二钱半,水一 升,煮半升,温服。金匮玉函方

妇人血癖作痛:大黄一两,酒二升,煮十沸,顿服取利。 千金翼

产后血块:大黄末一两,头醋半升,熬膏,丸梧子大。每 服五丸,温醋化下,良久当下。千金方

干血气痛:锦文大黄酒浸晒干,四两为末,好醋一升 熬成膏,丸芡子大,卧时酒化一丸服。大便利一二行, 红漏自下,乃调经仙药也,或加香附。集验方

妇人嫁痛,小户肿痛也。大黄一两,酒一升,煮一沸,顿 服。千金方

男子偏坠作痛:大黄末和醋涂之,干则易。梅师方 湿热眩运不可当者,“酒炒大黄为末,茶清服二钱,急 则治其标也。”丹溪纂要

小儿脑热,常欲闭目:大黄一分,水三合,浸一夜,一岁 儿服半合,馀者涂顶上,干则再上。至宝方

暴赤目痛,“四物汤”加大黄,酒煎服之。传信适用方 胃火牙痛,口含冰水一口,以纸撚蘸大黄末,随左右 㗜鼻,立止。儒门事亲 紫金散治风热积壅,一切牙痛,去口气,大有奇效。好 大黄,瓶内烧存性为末,早晚揩牙漱去。都下一家专 货此药,两宫常以数千赎之,其门如市也。千金家藏方 风虫牙痛,龈常出血,渐至崩落,口臭极效。大黄米泔 浸软、生地黄各旋切一片,合定贴上,一夜即愈,未愈 再贴。忌说话,恐引入风。本事方

口疮糜烂:“大黄、枯矾等分为末,擦之吐涎。”圣惠方 鼻中生疮:生大黄、杏仁𢭏匀,猪脂和涂。 又方:“生大 黄、黄连各一钱,麝香少许,为末,生油调搽。”圣惠方 仙茅毒发舌胀出口。方见“仙茅”下。

伤损瘀血:《三因方》鸡鸣散:治从高坠下,木石压伤,及 一切伤损,瘀凝积痛不可忍,并以此药推陈致新。大 黄酒蒸一两;杏仁去皮二十一粒细研,酒一碗,煎六 分,鸡鸣时服,至晚取下瘀血即愈。 《和济方》:治跌压 瘀血在内胀满。大黄、当归等分炒研,每服四钱,温酒 服,取下恶物愈。

打扑伤痕,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大黄末,姜汁调涂。 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濒湖集简方

杖疮肿痛:大黄末醋调涂之,童便亦可调。医方摘元 金疮烦痛,大便不利:大黄、黄芩等分为末,蜜丸。先食 水下十丸,日三服。千金方

冻疮破烂:大黄末水调涂之。卫生宝鉴

汤火伤灼庄浪大黄,生研蜜调涂之。不惟止痛,又且 灭瘢。此乃金山寺神人所传方。洪迈夷坚志方 灸疮飞蝶,因艾灸讫,火痂便退,疮内鲜肉片飞如蝶 形而去,痛不可忍,是火毒也。大黄、朴硝各半两为末, 水服,取利即愈。张果医说

《蠼》。请帮助识别此字。咬疮:大黄末涂之。医说 火丹赤肿遍身者,“大黄磨水频刷之。”急救方

肿毒初起:大黄、五倍子、黄蘗等分为末,新汲水调涂, 日四五次。简便方

痈肿焮热作痛:大黄末,醋调涂之,燥即易,不过数易 即退,奇验神方也。肘后方

乳痈肿毒:全黄散用川大黄、粉草各一两为末,好酒 熬成膏收之,以绢摊贴疮上,仰卧,仍先以温酒服一 大匙,明日取下恶物。妇人经验方

大风癞疮:大黄煨一两,皂角刺一两,为末。每服方寸 匕,空心温酒下,取出恶毒物如鱼脑状,未下再服。即 取下如乱发之虫,取尽乃服雄黄花蛇药,名“通天再 造散。”十便良方

大黄部艺文一

编辑

《大黄赞》
宋·祁

编辑

蜀大山中多有之,尤为东方所贵。苗根皆长盈二尺,《本草》言之尤详。药市所见大者治之为枕,紫地锦文。唐人以为产蜀者,性和厚沈深,可以治病。形似牛舌,紧致者善。蜀所生药尚多,如川之巴豆,峡之椒、梓之厚朴,尚数十辈。

“叶大茎赤,根若巨皿。”治疾则多,方家所詺。音暝

大黄部艺文二

编辑

《大黄花》
宋·范成大

编辑

大芋高荷半亩阴,玉英危缀碧瑶簪。谁知一叶莲花 面,中有将军剑戟心。

大黄部纪事

编辑

《北史姚僧坦传》:“僧坦字法卫,吴兴武康人,仕梁为太 医正。梁武帝尝因发热服大黄,僧坦曰:‘大黄快药,至 尊年高,不宜轻用’。帝弗从,遂至危笃。太清元年,转镇 西湘东王府中记室参军。僧坦少好文史,为学者所 称。及梁简文嗣位,僧坦兼中书舍人。梁元帝平侯景, 召僧坦赴荆州,改授晋安王府谘议。梁元帝尝有心” 腹病,诸医皆请用平药。僧坦曰:“脉洪实,宜用大黄。”元 帝从之,进汤讫,果下宿食,因而疾愈。时初铸钱,一当 十,乃赐十万贯,实百万也。

《宋史刘黻传》:“黻字声伯,乐清人。咸淳九年,试吏部尚 书,兼中书舍人。十年,丁母忧。明年,江上溃师,丞相陈 宜中拥二王入海,以兵逆黻共政,及罗浮,以疾卒。初, 陈宜中梦人告之曰:‘今年天灾流行,人死且半,服大 黄者生。继而疫疠大作,服者果得不死。及黻病,宜中 令服之,终莫能救’。”

《元史耶律楚材传》:“楚材事金,为左右司员外郎。太祖 定燕,闻其名,召见之。丙戌冬,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 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 得大黄辄愈。”

《霏雪录》:葛可久,姑苏人,治方脉术与丹溪朱彦修齐 名。尝炒大黄过焦,悉弃去不用,其谨如此。又善以生 辰推祸福,尤习武艺。一日,见莫猺开桑弓,可久挽之 而彀,归而下血,亟命其子煎大黄四两饮之。其子恶 多,私减其半不下,问故,其子以实对。可久曰:“少耳亦 无伤也。我命来年当死,今则未也。”再服二两愈。明年 果卒。

大黄部杂录

编辑

《水经注·魏土地记》曰:“代城东五十里有到刺山,山上 有佳大黄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