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038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十八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十八卷目录

 医部汇考十八

  黄帝素问十八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艺术典第三十八卷

医部汇考十八 编辑

《黄帝素问十八》
编辑

《刺疟篇第三十六》
编辑

张志聪曰:此承上章以记“刺疟之法,故不曰论。”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 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王冰曰:“足太阳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其支别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过髀枢,故令腰痛头重。寒从背起,熇熇甚热状,暍暍亦热甚也。太阳不足,故先寒,寒极则生热,故后热也。热生是为气虚,热止则为气复,气复而汗反出,此邪气盛而真不胜,故难已。” 郄中即委中,在腘中央,约文中动脉,足太阳脉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马莳曰:“此言膀胱经之疟证也。腰痛头重,寒从背起者,足太阳经脉病也。其先寒者,固以热极生寒;而后寒者,亦以寒极则热,但先寒之寒,则内热之极耳。《熇熇》、暍暍者,热盛之状也。热生本为真气虚,热止则为真气复,今气复而汗反出,是乃邪气盛而真气不胜,故此疟难已。当刺郄中,以出其血。” 郄中者,即委中穴,系《本经》也。

张志聪曰:此论三阴三阳经气之为病也。“太阳是动病者,腰似折冲头痛。太阳标阳而本寒,故先寒后热;背为阳,故寒从背起也。熇熇如火之炽,暍暍暑热气也,太阳乃日中之阳火,故熇熇暍暍然也。如热在气分者,热止汗出,其病则愈,此乃经气之兼证,故病难全已,当刺郄中出血,以泻在经之邪焉。谓郄中出血” 者,是。当取项上之络郄,腰下之浮郄也。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㑊,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 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解懈同㑊音亦恶去声

王冰曰:“寒不甚,热不甚,以阳气未盛,故令其然。胆与肝合,肝虚则恐邪薄其气,故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也。邪盛则热多中风,故汗出,足少阳侠谿主之。侠谿在足小指次指岐骨间,本节前陷者中,少阳之荣,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马莳曰:“此言胆疟之证也。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㑊,如见人则此心惕惕然而恐惧也。盖胆本属木,木邪盛则胃受之,胃热盛则恶人,但胃气虚,见人则有恐惧意耳。《阳明脉解篇》谓阳明盛则喘而惋,惋则恶人者是也。及其后也,热多汗出甚” ,正以热盛则热多而中风则汗出,当刺足少阳本经之穴耳。

张志聪曰:少阳主初生之气,病则生阳不升,故身体懈惰。少阳主枢,寒不甚,热不甚,枢象也。胆病者,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少阳相火主气,故热多。少阳所生病者,汗出当取侠谿,此足少阳之荣也。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 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

王冰曰:“阳虚则外先寒,阳虚极则复盛,故寒甚久乃热也。热去汗已,阴又内强,阳不胜阴,故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也。跗上,冲阳穴也,在足跗上同身寸之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同身寸之三寸,阳明之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马莳曰:此言胃疟之证也。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其寒最甚,久乃寒变为热。盖以热盛则外先寒而久,寒久则始变而为热,至于热去则汗出,亦邪气胜而真气不胜故也。喜见日月光,又欲见火气,乃快然。“《阳明脉解篇》谓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 盖阳明本多气多血,热邪盛则恶人与火,而今反喜之者,乃胃气之虚故也。当刺足阳明跗上之“冲阳穴” 耳。

张志聪曰:“阳明者,两阳合明,阳热光明之气也。病则反其本而洒淅寒甚,热去汗出,则病气去而喜见光明,复其阳明之本气也。本气复而仍取足阳明者,经邪未去也,故当取足跗上冲阳,此足阳明原也。按三阴三阳之病,论在六气,则不涉经络之有形,是以见太阳之先寒后热,少阳之寒热从枢,如少阴之标寒” 本热。此病无形之六气也。又如《胆》。

病之恐人将捕脾土之灌溉四旁。少阴之呕吐,厥阴之腰痛,是又涉于有形之经。当知经不离乎气,气不离乎经。可分而可合者也。能明乎经气之理。进乎道矣。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 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乐音洛好去声

王冰曰:“心气流于肺则喜,今脾脏受病,心母救之,火气下入于脾,不上行于肺,足太阴脉支别者,复从胃上鬲注心中,故令人不乐好太息也。脾主化谷,荣助四旁,今邪薄之,诸脏无禀,土寄四季,王则邪气交争,故不嗜食,多寒热而汗出。又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挟咽,故病气来至则呕,呕已乃衰退也。待病衰去,即” 取之。井。俞,公孙也。公孙在足大指本节后同身寸之一寸,太阴络也,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马莳曰:此言脾疟之证也。心之志为喜,今子既受病,母必忧之,乃不乐,惟不乐,故好太息也。脾主化谷,邪气薄之,故不嗜食。脾之外为三阳经,脾之内为三阴经,正阴阳出入之界,故多寒亦多热也。张志聪曰:“足太阴脾土主气,主灌四脏,心肺居上为阳,肝肾居下为阴,脾为孤脏,中央土间于阴阳之间,膻中者,臣使” 之官,喜乐出焉。膻中乃宗气之所居,上出于肺,以司呼吸。《经》云:“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令人不乐。” 好太息者,足太阴病疟,而上及于心肺也。肾病者,寝汗出,肝脉缓甚为善。呕,所生病者,为呕逆汗出。病至则善呕者,下及于肝肾也。病至者,言病至于肝脏则善呕,呕已则肝脏之病已衰,而即当取之。盖言脾疟而病至于四脏,见四脏之病已衰,而即当取之足太阴也。不嗜食,多寒热,太阴之本病也。脾病而不能转输,故不嗜食。太阴居中土,间于阴阳之间,故多寒热也。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 牖而处,其病难已。

王冰曰:“足少阴肾脉,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故呕吐甚,多寒热也。肾为阴脏,阴气生寒,今阴气不足,故热多寒少。胃阳明脉病,欲独闭户牖而处,今谓胃土病证,反见肾水之中,土刑于水,故其病难已也。太锺太谿悉主之。太锺在足内踝后街中,少阴络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谿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少阴俞也。” 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马莳曰:“此言肾疟之证也。”

张志聪曰:足太阴寒水主气,故呕吐甚。少阴标阴而本热,故多寒热,热多寒少,本气胜也。大凡病热多而阳气胜者,易愈;寒多而阴气胜者,难已。欲闭户牖而处者,阴寒甚也,故其病难已。《本经》曰: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 。王芳侯曰:阳热甚者,宜刺泄其邪,阴盛故不言刺也。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 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癃音隆数 音朔悒音邑

王冰曰:“足厥阴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气,抵少腹,故病如是。癃,谓不得小便也。悒悒,不畅之貌。刺足厥阴,太冲主之,在足大指本节后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厥阴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马莳曰:“此言肝疟之证也。癃非真癃也,数欲小便之意耳。肾之志为恐,故恐惧者,肾气不足,且腹中悒悒然而不畅也,当刺足厥阴之穴耳。李东垣治足六经疟方:足太阳用羌活加生地黄汤、柴胡加桂汤;足阳明,桂枝二白虎、黄芩芍药加桂汤;足少阳小柴胡汤;足太阴,小建中汤、异功散;足少阴小柴胡半夏汤;足” 厥阴四物元胡苦练附子汤虽未必尽中病情,姑备此以俟采择。

张志聪曰:腰痛少腹满,厥阴之经证也。木乃水中之生阳,故肝主疏泄水液。如癃非癃,而小便频数不利者,厥阴之气不化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经》云:“肝气虚则恐。” 盖肝脏之神魂不足,故意恐惧也。木主春生之气,厥阴受邪,故生气不足。木郁不达,故腹中悒悒也。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 手太阴阳明。间去声

王冰曰:“刺手太阴,列缺主之。列缺在手腕后同身寸之一寸半,手太阴络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阳明穴,合谷主之。合谷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手阳明脉之所过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马莳曰:“上文言足之六经已尽矣,而此下五节,又以肺心肝脾肾言之” ,其肝脾肾。已为上文足三阴。

之疟,而后又重言其详耳。此节言肺疟之证也。肺疟令人心寒者,邪盛乘所不胜也。寒甚则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心气不足,肺邪有馀所致也。当刺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耳。

张志聪曰:“肺者心之盖,故令人心寒热。心气虚则善惊,如有所见。《经》云:‘心者,神之舍也’。” 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物 。卢之颐曰:“邪不干脏,列脏证者,非真脏之病,乃脏募之气化证也 。” 莫仲超曰:邪入于五脏六腑募原之间,不干脏腑之气,则为间日之疟;干脏腑之气,则为五脏六腑之疟;涉于三阴三阳,则为六经之疟。故曰:“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 少阴。

王冰曰:“刺手少阴神门王之神门,在掌后锐骨之端陷者中,手少阴俞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马莳曰:“此言心疟之证也。烦心者,心热则烦且甚,故欲得水以救之。惟其热甚则反寒多,盖热极生寒也,寒既久则火少衰,所以不甚热也,当刺手少阴心经之穴耳。”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 见血。

王冰曰:“刺足厥阴见血,中封主之。中封在足内踝前同身寸之一寸半陷者中,仰足而取之,伸足乃得之,足厥阴经也。刺出血止。常刺者,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马莳曰:“此又言肝疟之证也。上文言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然不止,此在经而不在脏也。肝色苍苍然者,色不明润也。太息者,病气不舒也。其状若死者,厥阴为阴之尽,而邪气入深,身不能动也。当刺足厥阴肝经之穴以出血耳。”

张志聪曰:“苍乃东方之青色,肝主色,故令人色苍苍。” 然胆病者善太息,胆附于肝,故肝病必及于胆。肝胆主春生之气,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生阳不升,故其状若死。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 太阴。

王冰曰:“刺足太阴,商丘主之。商丘在足内踝下微前陷者中,足太阴经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马莳曰:“此又言脾疟之证也。上文言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然在经而不在脏也。腹中痛者,脾脉病也。热则肠中鸣,水与火相击而成声也。鸣已汗出,热久邪散也,当刺足太阴脾经之穴耳。”

张志聪曰:“脾为阴中之至阴,故令人寒。腹乃脾土之郛郭,故腹中痛。” 湿热下行则肠鸣,上蒸则汗出也。鸣已汗出者,下行极而上也。

“肾疟者,令人洒洒寒,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 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王冰曰:“刺足太阳委中、少阴,太锺主之,取如前《足少阴疟》中法。”

马莳曰:“此又言肾疟之证也。上文言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然在经而不在脏也。腰者肾之腑,今肾有热,则令人洒洒寒,腰脊痛也,宛转而难于转身也。‘大便难,以肾主二便,而肾气不足,故大便难也。目眴眴然,水亏则火盛,故目不明也。当刺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 肾经之穴耳。李东垣“治五脏疟方,肺疟用黄芩加芍药汤;心疟用桂枝黄芩汤;肝疟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脾疟用小建中汤、芍药甘草汤;肾疟用桂枝加当归芍药汤;胃疟用理中汤丸。” 虽未必尽中病情,姑备此以俟采择。

张志聪曰:足少阴寒水主气,故“令人洒洒寒。” 腰乃肾之腑,故腰脊痛而欲其宛转也。肾开窍于二阴,故“大便难。” “眴眴” ,目摇动而不明。骨之精为瞳子,故“目眴眴然也。” 肾主生气之原,手足为诸阳之本,邪病则有伤生气,故“手足寒也。”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 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王冰曰:“胃热脾虚,故善饥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故下文兼刺太阴也。刺足阳明,厉兑、解谿、三里主之。厉兑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阳明井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一呼,若灸者可灸一壮。解谿在冲阳后同身寸之三寸半,腕上陷者中,阳明经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壮。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骨外廉,两筋肉分间,阳明合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然足阳明取此三穴足

太阴刺其横脉出血也。横脉,谓足内踝前。斜过大脉,则太阴之经脉也。

马莳曰:“此言胃疟之证也。上文言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然,在经而不在腑也。又以胃疟重言者,盖胃为六腑之长也,且将也。将病之时,善饥而不能食,纵有所食,而支满腹大,以胃热脾虚也。当刺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之横脉出血。” 张志聪曰:“胃主受纳水谷,故胃疟者,令人病饥而不能食。中焦受邪,不能主化,故支满腹大。” 横脉,脾胃之横络脉也。

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

王冰曰:“刺跗上动脉,则阳明之脉也。阳明之脉,多血多气,热盛气壮,故出其血而立可寒也。”

马莳曰:“此言疟发将欲热者,当有刺之之法也。凡疟发身方热,则刺跗上之动脉,当足冲阳穴也。盖足阳明胃经者,乃五脏六腑之长也,故取其穴以刺之,开其空,出其血,其疟立可寒矣。”

张志聪曰:“此言疟之寒热,乃病在阴阳之气分,当取于阳明太阴焉。夫三阳主表,三阴主里,疟发身方热,是邪将出于表阳。阳明者,两阳合明,间于二阳之间,主行气于周身,阳盛之气也。故当取阳明之冲阳,摇鍼以开其穴,泻出其血,则阳热去而立寒矣。”

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王冰曰:“此亦谓开穴而出其血也,当随四经之井俞而刺之。”

马莳曰:“此言疟发将欲寒者,当有刺之之法也。凡疟发,身方欲寒,虽未发热,而热盛将寒也。肺为气之主,而胃为六腑之先,脾为五脏之主,肠胃为海,当刺此四经,开其空以出其血,则可以无寒矣。张志聪曰:‘夫身半以上为天,身半以下为地,手太阴阳明主天,足太阴阳明主地,故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又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疟方欲寒,是邪将入于里阴。故当刺手足阳明太阴。使天地阴阳之气上下,外内和平,而无偏阴之患矣。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鍼,旁五胠俞各一,适肥瘦, 出其血也。胠去鱼切

王冰曰:“瘦者浅刺少出血,肥者深刺多出血。” 背俞谓大杼。五胠俞谓譩譆。马莳曰:“此言疟脉满大急者,当有刺之之法也。” 张志聪曰:“此言疟病在经络者,当取其背俞焉。盖经脉内合五脏五行之气,五脏之俞在背,故当取《背俞》以泻之。脉满大急者,邪盛于经脉中也。胠俞者,五脏俞之旁,近于胠胁,乃魄户、神堂、魂门” 、意舍,志室也。

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

王冰曰:“灸胫少阴,是为复溜,复溜在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足少阴经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刺指井,谓刺至阴,至阴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阳井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炙三壮。”

马莳曰:此言脉有小实急者,而有灸刺之法也。盖足少阴之井在足心,名涌泉穴,故不曰“指。” 今曰“指井” ,则是足太阳膀胱之井穴,至阴与肾为表里,故刺之耳。

张志聪曰:此言经脉之气虚陷者,宜灸足少阴也。盖经脉之气,发原于少阴。肾脏脉小者,脉气虚也。《经》云:诸急为寒。小实急者,脉气虚寒,而邪气实也。艾名冰台,能于水中取火,能启陷下之阳。故当灸少阴胫下之太谿,以启经脉之生气。刺足小指之井穴,以泻经脉之实邪。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 血也。

王冰曰:“谓调适肥瘦,穴度深浅,循三备法而行鍼,令至于血脉也。” 背俞,谓大杼。五胠俞,谓譩譆。马莳曰:“此重言疟脉满大急者之刺法也。适行至于血者,即适肥瘦,出其血也。”

张志聪曰:此复申明背俞与胠俞之经气相通也。曰背俞五胠俞,背俞各一者,言背旁之五胠俞,与背俞,各刺其一也。背俞者,离脊骨两旁各一寸五分,乃五脏之俞也。胠俞者,去脊骨两旁各三寸,近于胠胁,乃五脏神气之所舍。故曰“魄户” 者,谓肺藏魄也。曰“神堂” 者,谓心藏神也;曰“魂门” 者,谓肝藏魂也;曰“意舍” 者,谓脾藏意也;曰志室者,谓肾藏志也。此胠俞与背俞之气相通,故当各取之,适其肥瘦,以行其鍼,而至于出血也。此盖言邪盛于血脉者,取五胠俞,甚而及于五脏者,兼取背俞。是以上节之灸胫,此下之用药,亦少有别焉 。莫子晋曰:“血。”

者。神气也。故病在经脉而邪伤血者。宜取脏神所舍之俞。然经脉内合五脏。故又当兼取其背俞也。

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鍼。

王冰曰:“缓者中风,大为气实,虚者血虚,血虚气实,风又攻之,故宜药治以遣其邪,不宜鍼泻而出血也。”

马莳曰:“此言疟脉缓大虚者,当用药而不用鍼也。盖疟脉缓大,与前满大、急小实急者异矣。而又兼虚,则便宜用药以调理之,不宜轻用鍼以出血也。若出血则益虚矣。”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而言五脏之经气虚者,便于用药,而不宜用鍼也。脉缓大虚,血气两虚也。《灵枢经》云:“少气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上节论经脉生始之原,本于足少阴肾,此言经俞血气,又五脏五行之所生。然有邪有正,有实有虚,而灸刺用药,各有所宜也。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王冰曰:“先其发时,真邪异居,波陇不起,故可治。过时则真邪相合,攻之则反伤真气,故曰失时。” 马莳曰:“此言治疟,贵在未发之前,其时候止如食顷,即可以治之也。前篇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为其气逆,未可治也。又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又曰:‘疟之未发也,阳未并阴,阴未’’” 并阳,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皆言当治之于未发之先,而不可治之于已发之后耳。此则言治之于未发之先者,其时候止如一食之顷,或用鍼,或用药,即可以治之矣。若过此食顷,而至于已发,则失时不可为矣。

张志聪曰:“此论治疟母先后,其时先发如食顷者,俟其疟发如一饭之顷,而后取之,方其衰也,乃可以治。若太过之,则又失其时矣。”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 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马莳曰:“此言诸疟之脉不见者,当有刺之之法也。诸疟而脉不见,邪盛故脉沈,当刺手足十指间井穴出血,血去则疟可已。又必先视其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以出血也。”

张志聪曰:“此言邪在皮肤气分者,宜刺十指之井穴也。疟在气分,故不见于脉,脉不见者,谓不见满大急之脉也,当刺十指之井穴出血,血去其病立已。盖所出为井,乃经气始相交会之处,故刺之可泄气分之邪。身有赤如小豆者,邪在肤表,气分有伤,澹渗皮肤之血,故赤如小豆,当先取而去之。此言邪在经脉之” 血,与“澹渗皮肤之血” ,所见脉证不同,而取刺亦各有别。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 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 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 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王冰曰:“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言随其形证而病脉可知也。郄中盛经,并足太阳之脉气也。郄中,则委中也。侠脊者,谓大杼、风门、热府穴也。大杼在项第一椎下两旁相去各同身寸之二寸半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风门、热府在第二椎下两旁,各去同身寸之一寸半,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五壮。舌下两脉者,廉泉也,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下,阴维任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

马莳曰:“此言刺十二经之疟者,当曲尽刺之之法也。十二经之疟,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经脉气之病。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势衰,二刺则知其甚衰,三刺则病已矣。如不已,当刺舌下两脉出血,乃任脉经之廉泉穴也。如不已,当刺足太阳膀胱经之委中盛经以出血,又兼刺项已下侠脊者” 必已。侠脊者,则大杼风门穴也。张志聪曰:“此言邪在脏腑经脉者,更有刺之之法也。十二疟者,谓六经五脏胃疟也。其发各不同者,言厥阴与肝疟,阳明与胃疟,太阴与脾疟,少阴与肾疟,各有脏腑经气之不同也。故当时察其病形,或腰痛头重,或心寒善惊,以知其何脉之病。盖经脉乃胃腑之所生” ,五脏之所主,故曰以知何脉之病。先其发时如食顷者,先于未发之前而刺之也。刺之者,以足太阳之疟取郄中,阳明之疟取足跗,肺疟刺手太阴,阳明心疟刺手少阴也。一刺则病衰,二刺则知,三刺则病已。按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为知。舌下两脉,任脉之廉泉穴也。盛经者,谓血气盛于此也。项以下侠脊者。胠俞。背俞也。盖任脉。

考证

统任一身之阴,为经络之海,而脏腑之经俞,皆属于太阳,故刺本经不愈,而复取任脉及足太阳之郄中、背俞,其病立已也 。杨元如曰:“邪在气分者,宜后其时以刺之,盖气为阳,其性锐,故当避其来锐;邪在血分者,宜先其时以取之,盖血为阴,其性柔,故当迎而夺之。”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 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 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 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 指间出血。”

王冰曰:“先刺阳明十指出血者,邪居之所而泻之。” 马莳曰:“此言凡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以先刺之也。疟发时,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上星、百会穴,及两额之悬颅穴,两眉间之攒竹穴,以出其血。先项背痛者,先刺其项之风池、风府穴,背之大杼、神道穴,以出其血。先腰脊痛者,先刺委中出血。先手臂痛” 者,先刺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及十指,俱出其血,皆井穴也。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胃经,及足十指间之井穴,以出其血。张志聪曰:“此言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必先问其所先发者,先刺之。手少阴阳” 明十指间者,谓十指间之少冲商阳也;足阳明十指间者,足十指间之厉兑也。盖少阴心脏主血脉,而手足井荣之血气,皆阳明之所生,是以手足痛者,独取于少阴阳明 。张兆璜曰:“惟项背之疟,见证不一,有邪入于风府,随卫气上下,而日作早晏者;有邪留于项背,而遇卫气以日作晏者;有邪留于” 项背之间。而不与卫气之日作晏者。故概而言之。曰“先刺之。”

《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马莳曰:“此言刺风疟之法也。风疟之发,刺汗出恶风,当刺足三阳经背俞之血者,即足太阳膀胱俞、足阳明胃俞、足少阳胆俞是也。膀胱俞,十九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半,鍼三分,留六呼,灸三壮。胃俞,十二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半,鍼三分,留七呼,灸七壮。胆俞,十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半,鍼三分,留” 七呼。灸五壮。

张志聪曰:“此言病风疟者,亦当取足太阳之经也。疟发则汗出恶风者,表阳之气虚也。三阳,太阳也。背俞,太阳之经俞也。盖太阳之气主表,邪伤太阳,则表气虚而恶风,故宜泻太阳之邪。”

胻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跗髓病。以镵鍼鍼绝骨出 血,立已。胻何庚切镵锄衔切

王冰曰:“绝骨,阳辅穴也,取如《气穴论》中腑俞法。” 马莳曰:“此言刺胻酸痛甚之法也。胻酸痛甚,不可按者,按之益痛也,名曰跗髓。有病当以《灵枢》九鍼论中第一鍼曰:镵鍼者,鍼其足少阳胆经之绝骨穴,以出其血,则病自已矣。”

张志聪曰:“此风邪深入于骨髓中者,宜刺足少阳之绝骨穴。” 盖少阳之气主骨也。胻,足骨,跗,足面也。风邪入伤骨髓,故酸痛不可按镵。鍼主泻阳热之气者也。绝骨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鍼二分,留七呼。

身体小痛。刺至阴。

马莳曰:“此言刺身体小痛之法也。身体小痛,则邪感太阳经,而其邪未深,当刺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至阴也,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如韭叶。鍼一分,留五呼,灸三壮。”

张志聪曰:此言风疟之病,身体痛者,宜取至阴之经也。脾为阴中之至阴,而外主四支肌肉,故《经》云:“脾络实则一身尽痛。” 是以身体小痛者,宜刺脾脏之经,盖亦风木之邪,贼伤脾土也。

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

王冰曰:“诸井皆在指端。足少阴井在足心宛宛中也。”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刺诸阴经井穴之法也。上文言太阳至阴之穴,乃井穴也。凡刺手足六阴经之井穴,慎无出血,当间日一刺之,则其邪气自泄,不必至于出血也。”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而言“手足三阴之井穴,不宜出血。盖井穴乃经气之交,故邪在阳之气分者,宜泻出其血;病在阴之经,而宜取阴之井者,可间日一刺,则邪气自泄,不必出血以泄真阴之气 。” 张兆璜曰:“此申明上文之所谓刺至阴者” ,当刺至阴之井穴,并申明所谓至阴者,非太阳之至阴也。

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

马莳曰:“此言疟有间日而作者,即其渴不渴,而当分经以刺之也。疟有间日而作,但不渴者,热未甚也,当刺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亦有间日作而发渴。”

者。热之甚也。当刺足少阳胆经之穴。盖邪有浅深。斯有渴不渴之分也。故刺之者。有三阳一阳之异如此。

张志聪曰:“此言疟之渴与不渴者,又有水火寒热之气化也。太阳之上,寒水主之,故不渴者取足太阳。少阳之上,相火主之,故渴者取足少阳。” 间日者,邪入于里也。夫邪入于里则渴,是以间二日,或间数日者,有阴阳更胜之或甚或不甚。若阳分之邪入里,则有水火寒热之或渴或不渴也。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马莳曰:此言刺温疟而汗不出者,当另有刺之之法也。五十九刺,见刺热篇第三十二,《灵枢》热病第二十三。

张志聪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病气藏于肾,若汗不出,是邪不能出之于阳,故当为五十九刺。五十九刺者,以第四鍼刺骨也。”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编辑

马莳曰:凡寒热相移,皆气厥也,故名篇。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岐伯对曰:“肾移 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 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 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 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肾移寒于肝肝字当 作脾王冰误作肝

王冰曰:“肝脏藏血,然寒入则阳气不散,阳气不散则血聚气涩,故为痈肿,又为少气也。脾脏主肉,肝脏主筋,肉温则筋舒,肉冷则筋急,故筋挛也。肉寒则卫气结聚,故为痈肿。” 心为阳脏,神处其中,寒薄之则神乱离,故狂。阳气与寒相薄,故隔塞而中不通也。心为阳脏,反受诸寒,寒气不消,乃移于肺,寒随心火,内铄金精,金受火邪,故中消也。然肺脏消铄,气无所持,故令饮一而溲二也。金火相贼,故死不能治。肺藏气,肾主水,夫肺寒入肾,肾气有馀,肾气有馀,则上奔于肺,故云“涌水” 也。大肠为肺之腑,然肺肾俱为寒薄,上下皆无所之,故水气客于大肠。肾受凝寒,不能化液,大肠积水而不流通,故疾行则肠鸣而濯“濯有声,如囊裹浆而为水病也。” 马莳曰:“此因帝以脏腑寒热相移为问,而先即五脏之移寒者告之也。肾伤于寒而传于脾,传其所胜己者,其寒盛矣。惟胃主肉,肉得寒则为坚,坚久则化为热,故轻则为肿,而重则为痈也。脾病不能运化,故元气亦衰少矣。又脾移寒于肝,亦传其所胜己者,其寒盛矣。” 肉寒而卫气结聚,故为痈肿。肝脏主筋,肉寒而筋脉拘急,故为筋挛之病。又肝移寒于心,传其我所生之心,心为阳脏,神处其中,今寒薄之而神气乱离,故为狂。且心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故为隔塞不通等病。又心移寒于肺,传其所不胜之金,金被火刑,肺精燥烁,故为肺消。肺消者,饮虽止于一分,而溲则倍之,入少出多,精气耗散,故主死不治。又肺移寒于肾,传其我所生者,则肺寒入肾,肾邪干母,上奔于肺,故为涌水。大肠为肺之腑,今肺肾俱为寒薄,上下皆无所之,其水气当客于大肠也。方其疾行,则肠中似鸣,濯濯有声,如以囊裹浆,此乃水之病耳。

张志聪曰:“帝突问脏腑寒热相移,则为何如之病?” 盖承上章而复论疟气之厥逆也。寒热者,邪正阴阳之气也。如邪舍于脏腑募原之间,阴阳外内相乘,则为往来之寒热。如脏邪传移于脏,腑邪传移于腑,则为气厥之变病矣。是以此篇单论五脏六腑,寒热相移之病也。盖疟邪不解,多生变病者,当皆为气厥之所致也。然疟不死,人病疟而有死者,传脏故也。夫脾主肌肉,寒气化热,则腐肉而为痈脓。脾统摄元真之气,脾脏受邪,故少气也。肝主血,寒则血凝注,《经》曰:荣气不行,乃发为痈。肝主筋,故筋挛也。肝为阳脏,而木火主气,阳并于阳故狂。心居膈上,肝处膈下,母子之气,上下相通。肝邪上移于心,留于心下,“故为膈中。” 盖言脏不受邪,五脏之寒热相移,留薄于脏外而干脏气,不伤脏真者也。肺受心邪,则不能通调水液,而惟下泄矣。肺为金水之原,寒随心火消烁肺精,是以饮一溲二者,肺液并消,故为不治之死证。夫在地为水,在天为寒,肾为水脏,肺主生原,是以肺之寒邪下移于肾,而肾之水气,反上涌于肺矣。大肠乃肺之腑,肺居膈上,故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有声,如以囊裹浆者,水不沾流,走于肠间也 。倪冲之曰:“肺移于肾,肝移于心,传其我所生也。肾移于脾,脾移于肝,侮其所不胜也。心移于肺,乘其己所胜也。”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 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以治。痓音炽

王冰曰:肝藏血,又主惊,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两阳和合,火木相燔,故肝热入心,则当死也。心肺两间中有斜鬲膜,鬲膜下际,内连于横鬲膜,故心热入肺,久久传化,内为鬲热,消渴而多饮也。柔,谓筋柔而无力,痓谓骨痓而不随,气骨皆热,髓不内充,故骨痓强而不举,筋柔缓而无力也。脾土制水,肾反移热以与之,是脾土不能制水而受病,故久久传为虚损也。肠澼死者,肾主下焦,象水而冷,今乃移热,是精气内消,下焦无主以守持,故肠澼除而气不禁止。

马莳曰:“此又即五脏之移热者告之也。肝藏血,又主惊,今脾移热于肝,传其所胜己者,其热盛矣,则肝气必虚,故被所胜者乘所不胜,当为惊为衄,衄者,鼻中出血也。又心属君火,肝有相火,肝移热于心,传其我所生者。然心不受邪,以母传子,而二火炎炽,病不可支,故死也。人有膈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居心肺” 之下,而有斜膜,上与心肺相连,故心移热于肺,传其我所胜之金。上文心移寒于肺,寒蒸为热,而成肺消,今则鬲亦被热而成鬲消,由此推之,则肺消难免矣。《上》文曰“死不治” ,而此亦非易治之证也。夫肺主气,肾主骨,肺热有馀,传之于肾,传其我所生之水,则气与骨皆热。其骨成痓而难举,柔则痿弱而无力也。脾土制水,肾反移热以与之传其所不胜者,其热盛矣,是脾土不能制水而受病,久则为益虚也。脾气不能运化,而小肠大肠皆有澼积,如《通评虚实论》所谓或便血,或下白沫,或下脓血者是也。此则上绝水竭,死不可治。张志聪曰:“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肝主血,故热甚则衄。心主君火而” 不受邪,邪热乘之,故死。心肺居于鬲上,火热淫于肺金,则金水之液涸矣。鬲消者,鬲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肾者水也而生骨,肾脏燥热,则髓精不生,是以筋骨痿弱而为柔痓也。太阴湿土主气,不能制水而反受湿热相乘,脾气虚伤,则不能磨运水谷,而为肠澼下利,谷气已绝,故为不治之死证。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 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沈。大肠移 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 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虙伏同頞音遏蔑莫结切

王冰曰:膀胱为津液之府,胞为受纳之司,故热入膀胱,胞中外热,阴络内溢,故不得小便而溺血也。“《正理论》曰:‘热在下焦则溺血’” ,此之谓也。小肠脉络心,循咽下鬲抵胃,属小肠,故受热以下,令肠鬲塞而不便,上则口生疮而糜烂也。小肠热已,移入大肠,两热相薄,则血溢而为伏瘕,血涩不利,则月事沈滞而不行,故云为虙,瘕,为沈也。胃为水谷之海,其气外养肌肉,热消水谷,又铄肌肉,故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者,谓食人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也。脑液下渗则为浊涕,涕下不已如水泉,故曰鼻渊。頞,谓鼻頞也。足太阳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足阳明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今脑热,则足太阳逆,与阳明之脉俱盛,薄于额中,故鼻頞辛也。辛谓酸痛,足阳明脉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故尔。热盛则阳络溢,阳络溢则衄出汗血也。蔑谓汗血也。血出甚,阳明、太阳脉衰,不能荣养于目,故目瞑,皆由气逆而得之也。

马莳曰:此以六腑之移热者告之也。王安道曰:“膀胱固为津液之腑,又有胞居膀胱之中。《灵枢》五味篇曰:‘膀胱之胞薄以懦’。” 《类纂》曰:“膀胱者,胞之室。” 今胞中热极,乃移热于膀胱,则为癃、为溺血。癃者,小便不通也。宣明五气论曰:“膀胱不利为癃。” 盖热极则胞与膀胱皆胀,而溺不得出也。溺血者,血随溺下也。《正理》论曰:“热在下焦,则溺血也。” 膀胱上口,上连于小肠,今膀胱之热移之,是水能胜火也。故小肠本受盛之官,化物所出,今火热熏蒸,其肠鬲塞而热燥,不下不得二便,且热上出于口,亦为口疮而糜烂。盖七窍在上,口通肠胃,其病如此耳。又小肠下口,大肠之上口也。小肠移热于大肠,是传其所胜也。两热相搏,则血积而为伏瘕,其伏瘕则沈于其中也。又胃为水谷之海,其气外养肌肉,今大肠之热移之,是传其生我者也,则胃火愈盛,食已如饥,故虽多食而肌肉瘦削,又谓之“食亦” ,其亦当作易,盖饮食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也。又胃移热于胆,是传其所胜我者,则胃病如故,而胆木生火,亦当善食而瘦也,亦名曰《食亦》。又胆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凡脑后之穴,曲折布绕,故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辛頞者,鼻頞辛酸也。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此皆热使之然,及其久而传也,则为衄蔑,为瞑目。盖鼻热既久,血从上涌,故鼻中出。

血。其目亦瞑暗也。凡此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如此。皆得之气逆所致也。能随各经之气以预治。则寒热可以不至于相移矣。

张志聪曰:“膀胱者,胞之室也。冲任起于胞中,为经血之海。胞移热于膀胱,是经血之邪,移于膀胱,故溺血。热则水道燥涸,故癃闭也。小肠之脉络心,循咽下鬲,属小肠。小肠之下,名曰阑门,济泌别汁,渗入膀胱。膀胱反移热于小肠,是以鬲肠不能下渗,湿热之气,反随经上逆,而口为之糜烂矣。瘕者,假也,假津血而为” 聚汁也。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小肠移热于大肠,则津液留聚而为伏瘕矣。沈,痔也。小肠主火,大肠主金,火热淫金,则为肠痔。《邪气脏腑篇》曰:“肾脉微涩为沈痔。” 胃主受纳水谷,大肠为传导之官,大肠热邪,反逆乘于胃,是以胃热则消谷善食。阳明燥热则荣卫津液不生,故虽能食而瘦,亦懈㑊也。然能食而身体懈惰,故又谓之食亦。夫五脏六腑之生气,皆取决于胆,胆气燥热,则生阳不升,故身体懈惰。胃气热则消谷善饥,故亦曰食㑊。胆气上升,则热随入脑。侠鼻两旁曰頞。脑为精髓之海,髓者骨之充也,脑者阴也,故脑渗则为涕。愚按:胞胆、脑髓,奇恒之腑也。肠胃膀胱,四形脏也。论“奇恒之腑相传” 者,谓胆与脑胞与膀胱,无经络之相通,乃热邪在气而气相乘也。至于肠胃之逆传,亦邪热在气而不在腑,故为伏瘕食亦之证,而不得从下解。又总释脏腑寒热相移,皆在气而不在经,故曰“得之气厥” 也。夫热气上升,迫于络脉则为衄,淡渗皮毛之血,不能化液为汗,则为蔑;邪热伤气而阳气虚,则目瞑,言邪出于脑,则传于气分,而为衄蔑瞑目之证。并释经脉内连脏腑,如脏邪在经,入脏则死;腑邪在经,则溜于肠胃而从下解,此邪在脏腑气分,故外内相乘,则为寒热之往来;脏腑相移,则为寒热之气厥。此在气而不在经,故篇名《气厥论》,而末结曰“得之气厥也。”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