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四十二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四十二卷目录
医部汇考二十二
黄帝素问二十二〈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艺术典第四十二卷
医部汇考二十二
编辑《黄帝素问二十二》
编辑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编辑
马莳曰:“《内论》诸病皆异,故名篇。”
张志聪曰:此论奇恒之腑,而为奇恒之病也。《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此六者,名为奇恒之腑。是以本篇所论,有犯大寒,内至骨髓,上逆于脑之脑髓骨病,《脉解》篇之脉病,口苦之胆病,九月而喑,及母腹中受惊之女子胞病,皆奇恒之腑而为病也。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对曰: “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 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馀, 以成其疹,然后调之。”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 镵石也。无益其有馀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 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重平声喑音音〉
王冰曰:“重身,谓身中有身,则怀妊者也。喑,谓不得言语也。妊娠九月,足少阴脉养,胎约气断,则喑不能言也。绝,谓脉断绝而不通流,则不能言,非天真之气断绝也。少阴,肾脉也,气不荣养,故舌不能言。十月胎去,胞络复通,肾脉上荣,故复旧而言也。疹谓久病,反法而治,则胎死不去,遂成久痼之疹病。妊娠九月,筋骨” 瘦劳,力少身重,又拒于谷,故身形羸瘦,不可以镵石伤也。胎约胞络,肾气不通,因而泄之,肾精随出,精液内竭,胎则不全,胎死腹中,著而不去,由此独擅,故疹成焉。
马莳曰:“此言重身而喑者,当产后愈,不必强施以攻补之法也。重身九月而喑者,《医书》谓人之受孕者,一月肝经养胎;二月胆经养胎,三月心经养胎;四月小肠经养胎;五月脾经养胎;六月胃经养胎;七月肺经养胎;八月大肠经养胎;九月肾经养胎,十月膀胱经养胎。先阴经而后阳经,始于木而终于水,以五行之” 相生为次也。然以理推之,则手足十二经之经脉,昼夜流行无间,无日无时,而不共养胎气也,必无分经养胎之理。今曰“九月而喑” ,盖时至九月,则妊胎已久,儿体日长,胞络宫之络脉,系于肾经者,阻绝而不通,故间有为之喑者,非人人然也。此乃阻绝之绝,非断绝之谓何也?肾经之脉,下贯于肾,而上系舌本,故脉道阻绝者,不能言也。此所以不必强为施治,当至十月分娩之后,而自能复言矣。《刺法篇》有云:“无损不足,无益有馀,以成痼病,必俟十月之后,然后调理之耳。” 所谓无损不足者,即如身体羸瘦,无用镵石以鍼之之谓也;所谓无益有馀者,即如腹中有形,而又用鍼以治之,则反以泄之也,泄之则肾之精气反出,而胎亦随损,胎死腹中,著而不下,是乃病独擅中,故曰“疹之已成也。” 吾故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愚意古人用鍼,故曰无治。若今人用药,则当用药治之,但当以补心肾为宜耳。按:《大奇论》以胞精不足者,善言为死,不言为生。此可以验九月而喑,非胞精之不足,故十月而复也。
张志聪曰:“胞之络脉,胞络之脉也。” 盖妊至九月,胞长已足,设有碍于胞络,即使阻绝而不通。声音之道,在心主言,在肺主声。然由肾间之动气,上出于舌,而后能发其音声,故曰“舌者,音声之机也。” 胞之络脉系于肾,足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胞之络脉阻绝,则少阴之脉亦不通,是以舌不能发机而为喑矣。至十月胎出,则胞络通而音声复矣。刺法,谓《鍼经》内之法也。疹,病也。言毋损其不足,益其有馀,使成其病,而后复调治之。《鍼经》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 是以身羸瘦者,不可妄用鍼石。此盖重在有馀,而兼引其不足也。泄,谓用鍼泻之。《鍼经》曰:“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精泄则病益甚而恇。” 按腹中胞积,皆为有形,在女子胞则曰无益其有馀,在息积曰不可灸刺,在伏梁曰不可动之。是腹中有形者,皆不可刺泄刺虽中病,而有形之物不去,则反泄其精气,正气出而邪病反独擅于其中,故为疹成也 。朱圣公曰:“女子胞。”
腹中积皆为有馀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 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 药不能独治也。
王冰曰:腹中无形,胁下逆满,频岁不愈息,且形之气逆息难,故名息积也。气不在胃,故不妨于食也。灸之则火热内烁,气化为风,刺之则必泻其经,转成虚败,故不可灸刺。是可积为导引,使气流行,久以药攻,内消瘀稸,则可矣。若独凭其药,而不积为导引,则药亦不能独治之也。
马莳曰:此言息积之病,当兼导引服药以治之。张志聪曰:“此肺积之为病也。肺主气而司呼吸定息,故肺之积曰息奔,在《本经》曰息积。积者,渐积而成,是以二三岁不已。夫肝肺之积,皆主胁下满,积在肝则妨于食,此积在肺,故不妨于食也。此病腹中有形,不可灸刺。凡积当日用导引之功,调和之药,二者并行,斯病” 可愈。若止用药而不导引,则药不能以独治也。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 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 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 水溺涩之病也。”〈肓音荒〉
王冰曰:“以冲脉病,故名曰伏梁。然冲脉者,与足少阴之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腘中,循胻骨内廉,并足少阴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上行者,出齐下同身寸之三寸关元之分,侠齐直上,循腹各行会于咽喉,故身体髀皆肿,绕齐而痛,名曰伏梁。动之为水溺涩之病者,以冲脉起于肾下,出于气” 街。其上行者。起于胞中。上出齐下关元之分。故动之则为水而溺涩也。动。谓齐其毒药而击动之。使其大下也。
马莳曰:此节大义,与“《腹中论》第四十以为奇病” ,故重出于此。其释义具彼。
张志聪曰:“此其气积于大肠之外,而为伏梁也。大肠为肺之腑,气逆不通,是以身体髀股胻皆肿,此根因于风邪伤气,留溢于大肠之间,而著于肓,肓者,即肠外之膏膜,其原出于脖胦,正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者,不可妄攻以动之。盖风气留溢于齐下,与水脏水腑相连,动之则风行水涣,而为水病矣。水逆” 于上。则小便为之不利矣 。张兆璜曰。奇恒之病。多因于积聚厥逆。前论腹中。此论奇恒也。
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 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数音朔〉
王冰曰:“筋急,谓掌后尺中两筋急也。《脉要精微论》曰:‘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 今尺脉数急,脉数为热,热当筋缓,反尺中筋急,而见腹中筋当急,何也?腹急,谓侠齐肾筋俱急,盖尺里候腹中,故见尺中筋急,则必腹中拘急矣。色见,谓见于面部也。夫相五色者,白为寒,黑为寒,故二色见,病弥甚也。马莳曰:此言尺数“筋急者,不必据其肾之热,而当据其腹之寒也。尺脉数甚,则肾经有热,热宜筋缓,而今掌后尺中,反见筋急者,何也?此所谓病在手筋也。尺脉虽数,而筋则肝经主之于肾无与。尺中筋急,其人腹中当有筋急,所谓尺里以候腹中也。腹中有寒故急,不可以其肾之热,而疑其筋之不宜急矣。且其人白” 黑二色。见于面部。则白黑为寒。其病为尤甚也。
张志聪曰:“此论诸筋之为病也。夫奇恒之势,诊有十度,度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如心脉满大,肝脉小急,脉来悬钩,脉至如喘之类,皆所以度脉也。如肝满肾满,肺满则为肿,肝气予不足,木叶落而死,肾气予不足,去枣华而死,皆所以度脏也。如肌气予不足,肤胀身肿,大肉陷下,皆所以度肉也。诊筋之病” ,所以度筋也。如十二俞之予不足,水凝而死,所以度俞也。如正月太阳,三月厥阴,五月阳明,十月少阴,所以度阴阳气也。皆为病之异于恒常者也。夫内有阴阳,外有阴阳,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是以筋病急而尺脉数也。夫诸筋之会,聚于宗筋冲脉者,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是以筋病而腹必急也。夫十二经之筋病。惟手太阴甚则成息贲。胁急吐血。足少阴筋病甚者。死不治。是以白色黑色见者。则病甚也。
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 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 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帝曰:“善。”
王冰曰:“头痛之疾,不当逾月,数年不愈,故帝怪而问之。夫脑为髓主,齿是骨馀,脑逆反寒,骨亦寒入,故令头痛齿亦痛。”
马莳曰:“此言岁久头痛者,以其寒入于脑,气有所逆而然也。人有头痛,数岁不已者,其人曾犯于大”
寒,大寒至于骨髓,脑者为髓之海,故髓以脑为主。今大寒入髓,而气逆上行,故令头痛。齿为骨馀亦兼齿痛也,此病气逆而然,故亦名之曰厥逆耳。张志聪曰:“此论脑骨髓之为病也。夫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故所犯大寒之气,而内至骨髓也。诸髓皆属于脑,故以脑为主。髓邪上逆,则” 入于脑,是以头痛数岁不已。齿乃骨之馀,故齿亦痛也。此下受之寒,上逆于巅顶,故名曰厥逆。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 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 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 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为去声瘅得烂反数音朔下同〉
王冰曰:瘅谓热也。脾热则四脏同禀,故五气上溢也。生因脾热,故曰脾瘅。脾热内渗,津液在脾,胃谷化馀,精气随溢,口通脾气,故口甘。津液在脾,是脾之湿。食肥则腠理密,阳气不得外泄,故肥令人内热。甘者性气和缓而发散逆,故甘令人中满。然内热则阳气炎上,炎上则欲饮而嗌干,中满则陈气有馀,有馀则脾气上溢,故曰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也。兰草味辛热平。利水道,辟不祥,除陈久甘肥不化之气者,以辛能发散故也。
马莳曰:“此言有脾瘅之疾者,当转为消渴也。五气者,五脏之气也。肝主酸,心主苦,脾主甘,肺主辛,肾主咸。人有病口甘者,乃脾气之溢也,名曰脾瘅。脾瘅者,脾气之热也。正以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胃行其精气津液,今津液在脾,脾热则口甘,此病必发之于多食肥美也。盖肥者阳气有馀,令人内热;甘者性缓不散” ,令人中满,多食肥美,故其气至溢,口为之甘。口甘日久,则热气燥甚,转为消渴之证。治之者,以兰草除其陈郁之气,则辛能发散,病愈矣。
张志聪曰:“五气者,土气也。土位中央,在数为五,在味为甘,在臭为香,在脏为脾,在窍为口,多食甘。”则臭味留于脾中,脾气溢而证见于外窍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五味入口,津液各走其道,苦先入心,酸先入肝,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美者香美,肥者厚味也。厚味令人内热,甘者主于留中,津液不能输布于五脏,而独留在脾,脾气上溢,发为口甘。内热不清,转为消渴。治之以兰者。盖味有所积。以臭行之。从其类而治之也。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 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 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 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咽音 烟使去声〉
王冰曰:“胆汁味苦,故口苦。” 《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肝与胆合,气性相通,故诸谋虑取决于胆。咽胆相应,故咽为使焉。胸腹曰募,背脊曰俞。胆募在乳下二肋外期门下同身寸之五分,俞在脊第十椎下,两旁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鍼三分,灸五壮。其治法具于《阴阳十二官相使篇》,今经已亡。
马莳曰:“此言有胆瘅之疾也。病有口苦,取足少阳胆经之阳陵泉以治之者,何也?此病乃胆气之热也。夫谋虑在肝,决断在胆,故肝为中之将,而取决于胆也。肝脉上循喉咙,其支者,从目系下环唇内,故咽为之使。此人数谋虑而不决断,故胆气以烦劳而致虚,胆气上溢,口为之苦,治之者,不但在阳陵泉也。凡五脏” 之募穴在腹,今曰胆之募者,即肝之募也,名曰期门。《任脉经》有巨阙穴,在鸠尾下一寸,其期门开巨阙旁四寸五分,直乳二肋端,不容旁一寸半。又曰:乳直下一寸半。鍼四分,灸五壮。张志聪曰:胆病者口苦。阳陵泉,胆之合穴也。按《灵枢经》曰:“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夫寒热,实证也。此系胆虚气溢,当取募俞,不当取其合穴,故口苦之不愈也。肝脉挟胃贯鬲,循喉咙,入颃颡,环唇内,故咽为肝之外使,是以肝病而证亦见于口也。谋虑不决,则肝气郁而胆气虚矣。胆之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矣。上节论脾气实,此论胆气虚,虚实之气,皆能为热而成瘅。
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 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馀也。太阴脉微细如 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 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谓得五 有馀二不足也。”帝曰:“何谓五有馀二不足?”岐伯曰:所 谓五有馀者,五病气之有馀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 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馀,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王冰曰:阳气太盛于外,阴气不足,故有馀也。癃,小便不得也。溲,小便也。颈膺如格,言颈与胸膺,如相格拒,不顺应也。人迎躁盛,谓结喉两旁脉动,盛满急数,非常躁速也,胃脉也。太阴脉细缕如发者,谓手大指后同身寸之一寸骨高脉动处脉,则肺脉也,此正手太阴脉气之所流,可以候五脏也。病癃数溲,身热如炭,颈膺如格,息气逆者,皆手太阴脉当洪大而数,今太阴脉反微细如发者,是病与脉相反也。何以致之?肺气逆陵于胃而为是上使人迎躁盛也,故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也。以喘息气逆,故云颇亦在肺也。病因气逆,证不相应,故病名曰厥,死不治也。外五有馀者:一、身热如炭;二、颈膺如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气逆也。内二不足者,一病癃,一日数十溲,二太阴脉微细如发。夫如是者,谓其病在表,则内有二不足;谓其病在里,则外得五有馀。表里既不可凭,补泻固难为法,故曰:“此其身不表不里” ,亦正死明矣。
马莳曰:此言表里俱病者,而决其为死也。病有癃者,谓膀胱不利为癃。一日虽数十溲,而小便不得出,此不足也。身热如炭,热如火也。颈膺如格,谓膺之旁为胸,其颈与膺,如相格拒而不得通畅也。左手寸口人迎之脉,三倍而躁,其息为喘,其气甚逆,此有馀也。右手气口太阴之脉,微细如发,此不足也。病在何经,名为何病?此病在太阴经之不足,观气口微细之脉可知也;其气盛在于胃,观人迎躁盛之脉可知也。《六节脏象论》《灵枢·终始禁服》等篇,皆以人迎三盛,为病在阳明,所以谓之其盛在胃也。至于喘息气逆,颇关在肺,然肺虚也,非盛也,特邪气耳。病名曰厥,当至死不治。盖人迎盛于气口者为格,以阳气上逆,而阴气不得运于外也:曰身热如炭,曰颈膺如格,曰人迎躁盛,曰喘息,曰气逆。此得五有馀也:曰病癃,一日数十溲,曰太阴脉微细如发,此二不足也。所谓得五有馀者,病气有馀也。所谓得二不足者,正气不足也。即五有馀而欲泻之,则其里甚虚,而不能以当夫泻。即二不足而欲补之,则其表甚盛。而不可以施。夫补。此其不表不里。正以必死而无疑也。
张志聪曰:“此论阴阳二气,生于太阴阳明,阴阳不和而为死证也。夫水谷入胃,脾主行其津液,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太阴不足则阳明甚盛,太过不及则阴阳不和,阴阳不和,则表里之气皆绝矣。夫入胃之饮,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太阴病而不能转输于上” ,颇在肺而不能通调于下,则病癃矣。夫地气升而为云,天气降而为雨,今地气不能上升,而惟下泄,是以一日数十溲,此太阴之不足也。阳明者表也。身热如炭,阳明盛也。阳明脉侠喉,其俞在膺中。颈膺如格,胃气强也。阳明盛强则人迎躁急,颇关在肺,故喘息气逆,此阳明之有馀也。阳明盛强则与“脾阴相绝,太阴不得受水谷之精,是以脉微如发,此太阴之不足也。” 夫阳明乃燥热之经,从中见太阴之湿化。太阴不足,则胃气热而人迎躁盛矣。胃气上逆,颇关在肺而为喘息气逆矣。胃气盛强,不能游溢精气,而太阴不足矣。太阴不足,则五脏六腑皆无所受气,而为厥逆之死证也。五有馀者,谓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而气逆,此五病气之有馀也。二不足者,病癃一日数十溲,太阴脉微细如发,亦病气之不足也。阳明者表也,外得五有馀,不能行气于表之三阳矣;太阴主里,内得二不足,不能行气于里之三阴矣。此其身之表里阴阳,皆为断绝,亦正死也明矣。
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 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 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王冰曰:“夫百病者,皆生于风雨寒湿,阴阳喜怒也。然始生有形,未犯邪气,已有巅疾,岂邪气素伤耶?巅,头首也。精气,谓阳之精气也。”
马莳曰:“此言人之初生,而有发顶巅之疾者,乃胎中之有病也。顶巅之病,凡病在顶巅者皆是也,非止头痛而已。” 帝问:“初生之子,未犯邪气,遽有此疾,必有其由。伯言此病乃得之于胎中者耳。方其在腹之时,其母曾有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于上,故令子发为巅疾者如此。”
张志聪曰:“此女子胞之为病也。有所大惊,则气暴上而不下。夫精以养胎,而精气并居者也。母受惊而气上,则子之精气亦逆,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愚谓“巅” 当作癫。按婴儿癫痫,多因母腹中受惊所致。然癫疾者,逆气之所生也,故因气上逆而发为癫疾 。张兆璜曰:胎中受病,非止惊痫。妊娠女子,饮食起居,大宜谨慎,则生子聪俊,无病长年。
帝曰:“有病痝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 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帝曰:“善。”
王冰曰:“痝然” ,谓面目浮起而色杂。“大紧” ,谓如弓弦也。大即为气,紧即为寒,寒气内薄,而反无痛,与众别异常,何也?脉如弓弦,大而且紧,劳气内稸,寒复内争,劳气薄寒,故化为风。风胜于肾,故曰:“肾风。” 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此肾水受风,心火痿弱,水火俱困,故必死。
马莳曰:“此言肾风之证,而至于心痿则死也。肾属水,故肾虚则水稸;肾不宜感风,故风在则体浮。遂形之为外证者,痝然而壅,如有水状,其身又无痛虑,其形又不至瘦。形之为脉体者,风热则脉大,风与水搏则脉紧。形之为内证者,胀满则薄脾而不能食,虽食亦少。又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成其病,则欲” 其能食也难矣。此病乃生于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最善惊,以水盛则心火衰,故神丧而必多惊耳。若惊后而心经痿弱无气者,则心本不受邪,今者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张志聪曰:痝然浮肿,貌如有水状者,水气上乘,非有形之水也。足少阴寒水主气,大则为风,紧则为寒,故其脉大紧也。夫病风水者,外证骨节疼痛,此病在肾,非外受之风邪,故身无痛也。水气上乘,故形不瘦。风木水邪,乘侮土气,故不能食,即食而亦不能多也。肾为水脏,水生风木,此肾脏自生之风,非外受之邪,故曰“病生在肾。” 水者,火之胜。不能食者,水邪直入于上焦也。善惊者,水气薄于心下也。夫心不受邪,惊已而心气痿者,心受邪伤也 。张兆璜曰:邪干上焦,则不能食,在中焦,则食少也。又曰:天有六淫,人亦有六气。奇恒之病,多不因于外邪。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编辑
马莳曰:“《内论》诸病尤异,故以大奇” 名篇。
张志聪曰:“此承上章,记奇病之广大。”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
王冰曰:“满,谓脉气满实也。肿,谓痈肿也。脏气满乃如是。”
马莳曰:“此言肝肾肺经之满者,其脉必实,其证必肿也。满,胀满也。肿,浮肿也。其皮部当为肿也。” 张志聪曰:“满,谓脏气充满也。夫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实。如满而皆实,是为太过,当即为肿。” 然此论脏气实而为肿,与气伤痛、形伤肿之因证不同也。
肺之雍,喘而两胠满。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 肾雍,脚下至小腹满,胫有大小,髀胻大,跛,易偏枯。
王冰曰:“冲脉者,经脉之海,与少阴之络,俱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腘中,循胻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人足下,其上行者,出齐下同身寸之三寸,故脚下至少腹满,若血气变易为偏枯也。”
马莳曰:“此承上文而言肺肝肾气之雍者,又必合有其证也。人之肺气雍滞者,以肺藏气而主息,其脉支别者,从肺系横出腋下,故既发喘,而两胠亦必满也。肝气雍滞者,肝之脉从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上贯肝鬲,布胁肋,故胀满不得小便也。且其卧也多惊,以肝病主惊骇耳。肾气雍滞者,肾脉循内踝之后” ,别入跟,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自脚下上至少腹,必胀满也。其左右足胫有大小不同,其髀至胻大跛,为患当易,至有偏枯之疾。夫上节《三经》之证曰“肿” ,而此则不止于肿而已,故诸证不同又如是也。
张志聪曰:雍者,谓脏气满而外壅于经络也。盖满在气,则肿在肌肉,雍在经,则随经络所循之处而为病也。喘两胠满,不得小便,皆经络为病。脏气雍满,卧则神魂不安,故发惊也。自脚下至少腹满,亦肾经脉所行也。肾主骨而寒,水主气,故足胫有大小髀。胻大而跛,变易为偏枯。此论脏气雍于经脉,而为此诸病,与邪在三焦之不得小便。虚。邪偏客于形身。而发为“偏枯” 之因证不同也。
心脉满大,痫瘛筋挛。肝脉小急,痫瘛筋挛。〈痫音闲瘛音炽〉
王冰曰:“心脉满大,则肝气下流,热气内薄,筋干血涸,故痫瘛而筋挛。肝养筋,内藏血,肝气受寒,故痫瘛而筋挛。脉小急者,寒也。”
马莳曰:“此言痫瘛筋挛之证,心肝二经皆能成之,而以其脉之异者验之也。痫证似癫,瘛证体缓筋。”
挛者,筋脉拘挛也。然心属火,火有馀则脉满大,其血干涸,故当发之为痫、瘛筋挛也。肝属木,木感寒则脉小急,其血窘急,故亦当发之为痫、瘛筋挛也。夫疾一也,心肝二经皆有之,一以内热,一以外寒,故脉证不同有如此。
张志聪曰:痫瘛,抽掣也。心为火脏,火热太过,是以脉大而痫瘛筋挛。肝主筋而主血,小则为虚,急则为寒,此肝脏虚寒,而不能荣养于筋,故为挛瘛之病。此论筋之为病,有因心气之有馀,有因肝气之不足,与风伤筋脉,筋脉乃应之为病不同也。
肝脉骛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喑,不治自已。〈骛音务〉
王冰曰:“骛谓驰骛,言其迅急,阳气内薄,故发为骛也。” 肝气若厥,厥则脉不通,厥退则脉复通矣。又其脉布胁肋,循喉咙之后,故脉不至。若喑,不治亦自已。
马莳曰:此言肝脉太过者主于惊,而不及者病易已也。《金匮真言论》曰:“肝之病发惊骇” ,故肝脉驰骤暴急,当有所惊骇也。若脉有未至,或口不能言,正以其脉布胁肋,循喉咙,但气滞未通,久之病当自已也。
张志聪曰:骛,疾奔也,又乱驰也。言肝脉之来疾而暴乱者,必有所惊骇故也。此言因惊骇而致肝脉暴乱,非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也。脉络阻于下,则音不出于上,脉络疏通,其音自复。故脉不至而喑者,不须治之,其病自已。此系经脉所阻之病,与邪搏于阴则为喑之不同也。
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
王冰曰:“小急为寒甚,不鼓则血不流,血不流而寒薄,故血内凝而为瘕也。”
马莳曰:“此言心肝肾脉之小急沈者,皆为瘕也。瘕者,假也。块似有形,而隐见不常,故曰瘕。脉本急矣,而其急中甚小,又不鼓击于手,则是沈也。必有积瘕在中,故脉不和缓空虚耳。” 今三部之脉如此,皆可以即其本部而决其为瘕也。
张志聪曰:“小急,虚寒之脉。瘕,聚也。脏气有所留聚,故脉见小急而不鼓。”
肾肝并沈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并小弦欲 惊。
王冰曰:“肝脉入阴,内贯少腹。肾脉贯脊,中络膀胱。两脏并,脏气熏冲脉,自肾下络于胞,令水不行化,故坚而结。然肾主水,水冬则冰,水宗于肾,肾象水而沈,故气并而沈,名为石水。脉浮为风,下焦主水,风薄于下,故名风水。肾为五脏之根,肝为发生之主,二者不足,是生主俱微,故死。脉小弦为肝,肾俱不足,故惊。”
马莳曰:“此历举肾肝之脉相同者,其病亦无异也。肾脉贯脊中络膀胱;肝脉入阴,内贯少腹。二脉并沈者,肾主水,水在冬为冰,水气凝结,如石之沈,故名为石水也。肾肝肺并浮者,肾主水,肝主风,二部皆见浮脉,是蓄水冒风,发为肿胀,名曰风水。肾为五脏之根,肝为发生之主,今二脉俱虚,当为死证也。又肾肝脉并” 小弦。肝主弦。小为肾肝俱虚。虚则多惊。故谓之欲惊也。
张志聪曰:“肝乃东方春生之木,主透发冬令闭藏之气,如肝肾之脉并沈,是二脏之气,皆闭逆于下,而为石水矣。石水者,肾水也,如石之沈,腹满而不喘也。肝主风木,肾主寒水,如肝肾之脉并浮,是二脏所主之气,皆发于外,故名曰风水。如浮而并虚,是脏气不藏而外脱,故死。此言肝肾之气,过于闭藏,则沈而为水” ,过于发越则浮而兼风,皆本脏所主之气,而自以为水为风,与《本经》之《热病论》《水热穴论》《灵枢论疾诊尺篇》及《金匮要略》诸经所论石水风水之不同也。小者血气皆少,弦则为减为寒,肝脏之气生于肾,脉并小弦,是二脏之气皆虚,而欲发惊也。前论“肝雍之惊病有馀,今小弦欲惊病不足” ,皆本脏本气之为病也。上言虚脱于外者死。此言本虚于内者惊。
肾脉大急沈,肝脉大急沈,皆为疝。
王冰曰:“疝者,寒气结聚之所为也。夫脉沈为实,脉急为痛,气实寒薄聚,故绞痛为疝。”
马莳曰:“此言肾肝之脉大急、沈者,皆为疝也。上文言肾肝心之三部,其脉小急沈者,为瘕矣。兹则言肾肝之二部,其脉大急沈者,皆为疝也。特以急沈之脉有大小之辨耳。疝者,寒气结聚之所为也。或结于少腹,或结于睾丸,或结于睾丸之上下两旁,凡二脉经历之所皆是也。”
张志聪曰:“大则为虚,急则为寒,沈为在下在里,故皆为疝。”
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沈搏,为肺疝。
王冰曰:“心疝、肺疝,皆寒搏于脏故也。”
马莳曰:“此言心肺二部,皆有疝,即脉可以知之不。”
特肾肝为然也。心脉搏击于指,而且滑且急,是心经有疝也。肺脉搏击于指,而按之则沈,是肺经有疝也。
张志聪曰:“心疝有形在少腹,其气上搏于心,故心脉搏而滑急也。肺脉当浮而反沈搏,是肺气逆聚于内,而为肺疝矣。”
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
王冰曰:“太阳受寒,血凝为瘕;太阴受寒,气聚为疝。”马莳曰:“此言急脉虽同,而有膀胱与脾之分,当有为疝为瘕之别也。三阳者,足太阳膀胱经也,其脉来急,正以膀胱受寒,凝而为瘕,故其脉如此。三阴者,足太阴脾经也,其脉亦急,正以脾经受寒,聚而为疝,故其脉如此。夫上文言肾肝心肺俱有疝,而此言脾亦有疝”,可见五脏皆有疝也。王注分瘕为血,疝为气者,未的,当知二病为气血相兼也。张志聪曰:“此言疝瘕之病,病三阴三阳之气而见于脉也 。”莫子繇曰:“瘕者,假也,假物而成有形疝字。”山有艮止,高起之象,故病在三阳之气者“为瘕”,三阴之气者“为疝。”
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
王冰曰:“二阴,少阴也。二阳,阳明也。”
马莳曰:“此又言急脉虽同,而有心经与胃之分,当有为痫为厥为惊之别也。二阴者心也,其脉来急,正以心经受寒,寒与血搏,发而为痫为厥,故其脉如此。二阳者胃也,其脉亦急,正以胃经受寒,寒来侮之,发而为惊,故其脉如此。”
张志聪曰:二阴,少阴也。“痫厥者,昏迷倾仆,卒不知人,此水气乘心,是以二阴脉急。二阳,阳明土也。土气虚寒,则阳明脉病,故发惊也。”
脾脉外鼓沈为肠澼,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 肾脉小搏沈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 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沈涩,为肠澼,其身热 者死,热见七日死。〈澼音僻〉
王冰曰:外鼓,谓不当尺寸而鼓动于臂外也。肝脉小缓,为脾乘肝,故易治。肾脉小,为阴气不足,搏为阳气乘之,热在下焦,故下血也。血温身热,是阴气丧败,故死。肝藏血,心养血,故澼,皆下血也。心火肝木,木火相生,故可治之。若心肝脉小而沈涩者,为肠澼也。肠澼下血而身热者,是火气内绝,去心而归于外也,故死。火成数七,故七日死。
马莳曰:此言心肝脾肾,皆为肠澼,而有死生之分者,以脉与证验之也。肠澼者,肠有所积而下之也。然有下血者,有下白沫者,有下脓血者,病在于肠,均谓之肠澼也。故《通评虚实论》曰:“肠澼之属,但其脉皆宜沈细,其证皆宜体凉,则火退而邪少也。” 今脾脉之沈者,必为肠澼,但沈而外鼓于臂外,则邪气未减,当至久而自已也。肝脉之缓者,必为肠澼,但缓而小者,则土来乘木,终不能胜,其病即愈,故曰“易治。” 又肾脉之沈者,必为肠澼,但沈而小,有搏击于指,则肠澼之下血者也。其血若温,其身若热,是水不能胜火也,故曰“死。” 又心肝二部,亦有肠澼病必下血,正以心生血,肝纳血,故二部肠澼,宜其必下血也。然二脏同病。则木火相生。其病可治。至诊其脉本沈矣。而小为不足。涩为血伤。幸身未热。犹有可治。若身已热。则时至七日。乃火之成数也。可以卜死期矣。
张志聪曰:肠澼,下痢也。著《至教论》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此三阳并至,干薄脏阴,乃奇恒之下痢,与外受六淫之邪,迫于经络,而为下痢脓血者不同,故病见于脏脉,而各有死生之分。脾为阴脏,位居中央,受三阳阳盛之气,迫而上行,则其脉外鼓,搏而下沈,则为肠澼下痢。盖言阳气上下之无常也。脾为阴中之至阴,故虽受阳热之气,其病久而自已。《经》云:“缓者多热,小者血气皆少。”故肝脉小缓,为阳热之气干薄脏阴,至肝脏之血气下泄而虚也。肝主藏血,故虽受阳邪,尚为易治。肠澼下血者,或下痢赤白,或下血也。肾主藏精,为精血之原,阳热之气下薄于肾,故为肠澼下血。阴血伤,故脉小。热邪干肾,故沈而搏也。夫阴阳相和则生,偏害则死。三阳为阳,三阴为阴,气为阳,血为阴。三阳之热,薄于阴血,血受热伤,故血温也。身热者,三阳盛而三阴之气绝也。夫心主生血,肝主藏血,是以心肝二脏,受阳盛之气而为肠澼者,亦下血。如二脏同病,则阴血盛而可以对待阳邪,故尚为可治之证。若见脉小沈“涩者,三阴之气为阳薄所伤也;其身热者,阳盛而阴绝也。七日死者,六脏之阴气终也。”按此系奇恒之病,缘于阴阳不和,非关外淫之气,医者大宜体析。如因表邪而发热者,其脉必浮,或见滑大。初起之时,必骨痛头疼,或恶寒喘急,表证始盛,里证
尚微。盖先表而后入于里也。此系三阳之气直并于阴。阴气受伤。是以脉小沈涩。一起之时。里证即急。或禁口腹痛。或下重痢甚。或发惊昏沈。或嗌干喉塞。身虽热而热微。外证轻而里急。此三阳之气疾起如风。至如礔。当急用抑扬养阴之药以救援。若见身有微热而用表散之轻剂,因脉小涩而用和调之缓方,三日之后,即成不救矣。存德好生之士,当合参诸经,细心体认,幸勿以人命为轻忽也。 张应略曰:“当汗而急汗之,正所以养阳也。当急下而大下之,正所以养阴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胃脉沈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 发左,女子发右。不喑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喑, 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
王冰曰:“阳主左,阴主右,故男子发左,女子发右。《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 此其义也。偏枯之病,喑不能言,肾与胞脉内绝也。胞脉系于肾,肾之脉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气内绝,则喑不能言也。从,谓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也。病顺左右而喑不能言。三岁治之,乃能起。年不满二十,则五脏始定,血气方刚。脏始定,则易伤;气方刚,则甚费。易伤甚费,故三岁死。
马莳曰:“此言胃心之脉,有为鬲证与偏枯者,其偏枯当有死生之分也。胃脉沈矣,而又鼓指带涩,从外而鼓击于指者甚大,则鼓为不和,涩为有伤,大为热盛。心脉小矣,而按之且坚且急,则小为血虚,坚为不和,急为热盛,皆能成鬲证与偏枯焉。盖鬲者,鬲膜也,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遮隔浊气,不使上熏心肺,故谓” 之鬲。今鬲有病,则饮食不下,若有所隔而然,故谓之鬲疾也。《灵枢·上鬲篇》有言食饮入而还出者是也。正以胃为水谷之海,心在鬲上,今胃有病脉而不能纳谷,心有病脉而不能生血,此鬲无所养而病成也。至于偏枯者,亦谷气失养,血脉不和所致耳。且此偏枯也,男子当发于左,以左为阳也;女子“当发于右,以右为阴也。其声不喑,其舌可转,是病犹未甚,一月而起。若男子已发于左,而不发于右,女子已发于右,而不发于左,是之谓从。” 从者,顺也。虽至于喑,三年可起,不至死也。若年不满二十而得此疾者,不问其在左在右,喑与不喑,主三年而死。盖五脏始定,血气方刚,而蚤得此疾,乃脏腑血气皆损之极也,其欲生也难矣。张志聪曰:“此言荣卫血气虚逆,而成偏枯也。夫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荣阴阳,濡筋骨以利关节。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是故荣卫调则筋骨强健,肌肉致密。如血气虚逆,则皮肤筋骨,失其荣养,而成偏枯之患矣。荣卫之气,由阳明之所生,血脉乃” 心脏之所主,阳明气血皆多,其脉当浮大,今脉沈而鼓动带涩。《灵枢经》曰:“涩为少气。” 《伤寒论》曰:“涩则无血。” 是血气虚于内矣。推而外之胃外以候形,身之中,其脉鼓大,大则为虚,此血气虚于外矣,是以成鬲偏枯。鬲者里之鬲肉,前连于胸,旁连于胁,后连于脊之十一椎。盖荣卫血气,皆从此内鬲而外达于形身,荣卫不足,则鬲气虚,鬲气虚,是以胸胁脊背之间,而成麻痹不仁之证,故名曰鬲偏枯也。夫心主血脉之气,小则血气皆少,坚急为寒,心气虚寒则血脉不行,筋骨无所荣养,而亦成鬲外之偏枯。夫邪之偏中于身,及风之伤人而成偏枯者,乃外受之邪,当主半身不遂,此由在内所生之血气虚逆,故主于鬲偏枯。鬲偏枯者,止病在胸胁腰脊之间,而不及周身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男子气血,从左而转,女子气血,从右而旋,是以男子之病发于左,而女子之病发于右也。夫荣卫气血,虽生于阳明,主于心脏,然始于先天之肾中。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不喑舌转,是先天之根气不伤,故为可治。偏枯而主三十日起者,言其愈之速也。若男子发左,女子发右,阴阳气血,虽从顺而喑者,至三岁之久,而后能复也。年不满二十,其脏腑正盛,血气方殷,而反有此衰败之证,比及三年,五脏胃腑之气,渐次消灭而死矣 。张兆璜曰:不喑舌转,先天之气在也;其从者喑,后天之气复也。又曰。如外感风邪者。值此少壮之年。更易愈矣。此因于内损。故名曰鬲偏枯。
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
王冰曰:“血衄为虚,脉不应搏,今反脉搏,是气极乃然,故死。若悬钩而浮,则血衄之常脉也。” 马莳曰:“此言有血衄二证者,脉搏身热为死。若悬钩浮为常脉,则不至于搏之为可虑也。病有血证,凡吐血下血皆是也。病有衄证,血出于鼻者是也。血属阴,阴宜静,其脉最恶搏,其身最恶热,今犯之,故曰死。若脉之来也,悬虚” 而钩。而浮。则钩为心脉。浮为肺脉。皆不至于搏击指下而不和。盖血衄者。
之常脉耳。未必至于死也。
张志聪曰:“脉搏击而血衄者,经热盛而迫血妄行,血脱故身热也。脉来悬钩者,心之脉也。浮者,肺之脉也。心主血脉,肺主皮肤,而开窍在鼻。心脉来盛,上乘于肺而致衄者,此血衄之常脉也。” 夫因外感风寒,表阳盛而迫于经络之衄者自愈。若心脉盛而迫于皮肤之血,以致衄者为常脉。此表里阴阳,外内出入,而皆为衄病之常。若脏气不守。经血沸腾。脉至而搏击应手者。此热盛而血流妄行。一丝不续。则穹壤判矣。
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脉至如数, 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数音朔下同〉
王冰曰:“喘谓卒来盛急,去而便衰,如人之喘状也,不知与人言,所谓暴厥之候如此。” 脉数为热,热则内动肝心,故惊。数为心脉,木被火干,病非肝生,不与邪合,故三日后四日自除。所以尔者,木生数三也。
马莳曰:“此言病有暴厥暴惊者,其脉证当三四日自已也。脉来如喘,喘者,气涌而不和,脉体如之,名曰暴厥。暴厥者,猝暴而厥逆,故脉如此也。惟其猝暴厥逆,所以不知与人言也。脉来如数” 者,六至馀也。数为热,热则内动,肝心主于猝暴惊骇。夫暴厥者,气降则愈,暴惊者,热退则安,至三四日内当自已耳。盖木之生数在三也。
张志聪曰:“如喘者,脉来滑急也。此痰水上壅,故脉来急滑,名曰暴厥。” 暴厥者,一时昏厥,而不能与人言。夫有形之邪上乘,则脉至如喘;无形之气上逆,则脉至数疾。邪薄心下,故发惊也。盖心不受邪,至三四日邪自下,而惊厥之病自已,非比外淫卒厥之难愈也。
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 也,微见,九十日死。
王冰曰:“如浮波之合后至者凌前速疾而动,无常候也。”
马莳曰:“此言经气不足者,有脉象与死期也。经气者,手足十二经脉之气也。十二经经脉之气,脏腑血气尽于是矣。今脉如浮浪之合,数数而来,一息之间遂有十至已上之脉,是邪气盛极,经气衰极也,其死仅在九日与十日间耳。盖肺主元气,其成数在九;脾主五脏,其成数在十也。”
张志聪曰:“此论脏腑经俞之气不足,而各有死期也。浮合者,如浮波之合,来去之无根也。浮合如数,而一息十至已上,是经气予之不足也。微见此脉,至九日十日之交而死。盖九者阳之终,十者阴之尽,此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气终也。夫五脏相通,移皆有次,脏腑之气,各传与之。如五脏有病,而逆传其所胜者死” ,如顺传其所生,而受所与之气不足者亦死,故曰“气予之不足也。” 又五脏各以其时而至于手太阴者,脏气传与之俞,俞气传与之经脉,脉与之络,络与之肌,此经脉之气,受五脏所与之气不足,故脉至如此,虚数之极也。
“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脉至如 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脉至如省客”,“省客” 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
王冰曰:“薪然之火焰,瞥瞥不定,其形而便绝也,如散叶之随风,不常其状。脉塞而鼓,谓才见不行,旋复去也。悬,谓如悬物物动而绝去也。”
马莳曰:“此言心肝肾气之不足者,各有脉象死期,乃五脏中之三也。脉来如火薪之然,是邪气热极,心精被夺,火王于夏,犹有可支。至秋尽冬初,心气全衰,故曰草干而死也。脉来如叶之散,是肝气太虚,全无收敛,至如金气克极,水气不能复生,木气凋谢,肝木亦死矣。又脉至如省客者,暂去暂来也。正以脉本闭塞” ,而复有鼓击于指之时,是肾气全衰,本源亏极,鼓不常鼓,而闭塞自如也。枣华之候,木衰火王,水安胜之?故曰:“悬去枣华而死也。” 悬去者,犹俗云虚度也。枣华之候,初夏之时也。
张志聪曰:如火薪然者,心气不藏,虚炎之极也。精者,五脏主藏。精谓所与之气,精气也。曰夺曰虚曰不足者,谓夺其所与之精气,以致虚而不足也。草干,冬令之时,当遇胜克之气而死。所谓脉至者,概左右三部而言也。散叶飘零,虚散之象。肝木之气虚,故当至秋令之时而死。“脉塞而鼓” ,谓脉始来充塞于指下,旋即鼓动而去,有如省问之客,方及门而即去也。悬,隔也。悬去枣华者,谓相隔于枣华之时而死也 。张兆璜曰:“脏腑之气,外合五行之生克,而草木之荣枯,止以四时之气候之。火土之气,皆主于夏,故曰悬去枣华者,谓相去枣华之初夏,而死于土令之长夏也。”
“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脉至如 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王冰曰:“如珠之转,是谓丸泥。横格者,脉长而坚,如横木之在指下也。”
马莳曰:此言胃胆之气不足者,各有脉象死期,乃六腑中之二也。脉来如似手丸泥,有乖戾而无和平也,是胃土之精气不足,至榆落之候,秋冬之交而死也。脉长而坚,如横格之在指下,是胆之精气不足也,至禾熟秋冬之交而死,木被金克故也。张志聪曰:丸泥者,如泥丸而不滑也。胃为阳土,位居中央,其性柔,其体圆,故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盖往来流利如珠曰滑。如丸泥者,无滑动之象,胃将死败之征也。榆荚至春而落,木令之时也。脏腑之气,生于胃府水谷之精,故曰“精予不足。” 胆属甲子,主一阳初生之气。胆气升,十一脏腑之气皆升。如横格者,有如横拒而不得上下,是胆气虚而不能升也。《灵枢经》曰:“其胆乃横。” 是胆气横而脉亦见其横格也。禾熟,秋深之时也 。张兆璜曰:人生于寅,天三生木,故在人脏腑阴阳之生死,应四时草木之荣枯。
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 言可治。
王冰曰:“胞之脉系于肾,肾之脉侠舌本,今气不足者,则当不能言,今反善言,是真气内绝,去肾外归于舌也,故死。”
马莳曰:此言胞气不足者,有脉象证候死期也。脉来如弓弦之缕,犹俗之所谓弦线也,主坚急不和。《奇病论》云:“胞脉者,系于肾。盖妇人受胎之所,即胞络宫。而肾之脉侠舌本,故胞气不足,宜不能言,而反善言者,正虚邪盛也,时至下霜而死,以水衰不能生肾耳。若不能言,则病犹可治。” 夫自常人观之,言者为强,不言为弱。然自胞气不足而有病者观之。则宁不言无。宁善言也。按膀胱为胞之室。则膀胱之中有胞。男女皆同。但胞之病未必若本节之甚。故愚以胞络宫释之。
张志聪曰:弦缕者,精血虚而如缕之细也。胞精,胞络之精气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善言者,胞气泄也。陨霜,九月之候也。九月万物尽衰,则气去阳而之阴,应收藏之气,而反泄于外,故死。胞主藏精血,故曰“精予不足。”
“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旁至也,微见,三十日死。
王冰曰:“左右旁至,言如沥漆之交,左右反戾也。” 马莳曰:“此言脉如绞漆者,一月而死也。脉来如绞漆之状,是乃左右旁至,有降而无升,有出而无入,大小不匀,前盛后虚也。此为脏腑俱虚,气血皆弱,当一月而死矣。”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而言冲任之脉绝也。冲任起于胞中,循腹上行,为经血之海,胞精不足,冲任将绝矣。交,绞也,如绞漆之左右旁流,无中通一贯之象,是循中而上之,冲任绝矣。精血为阴,故至三十日而死。三十日者,月之终也,微见始见也。
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 英而死。
王冰曰:“如涌泉者,如水泉之动,但出而不入也。” 马莳曰:“此言太阳气之不足者,有《脉象》证候死期也。涌泉者,有升而无降,有出而无入,势甚汹涌,莫能遏御也。浮鼓于肌肉之中,是足太阳膀胱之气不足也。盖太阳为三阳,三阳主于外,今精气不足,故浮鼓肌中而欲出于外,其势终不能入于阴也。主少气,正以脉涌” 则气乏也。当至味韭英之时而死。正以韭有英时。冬尽春初也。水已亏极。安能至于盛春耶。
张志聪曰:“至如涌泉来,盛而不返也。浮鼓肌中,无根外脱之象也。太阳者,巨阳也,为诸阳主气,而生于膀胱之水中,是以标阳而本寒。” 夫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少气味者,太阳之标本皆虚也。盖言太阳之气不足,而水腑未虚,阳生于阴,尚有根而可复。如标本皆少,不免于死亡矣。至春韭英之时,更疏泄其本气则死矣 。张兆璜曰:“太阳为诸阳主气。故六气之中,独举太阳。冲任为经血之海。皆起于胞中,故六腑之中,特提胞脉。膀胱者胞之室也。”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 先见黑白垒发死。〈垒当作藟〉
王冰曰:“颓土之状,谓浮大而虚耎,按之则无也。” 马莳曰:“此言肌气不作者,有脉象证候,死期也。脉来如颓土之状,举指大而虚耎,按之全无,是肌气之不足也。据其面部,先见黑色,是血枯色变也。主白垒发时而死。”
张志聪曰:“颓土” ,倾颓之顽土也。脾主肌肉,如颓土而按之不得者,无来去上下之象,是肌气受所予之不足也。土位中央,而分主于四季,当五色具见而先主黄。若五色之中而先见黑,是土败而水气。
乘之矣。藟、葛之属也。葛色白而发于春。白藟发时。木气旺。而颓土之气绝矣。
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 不足也,水凝而死。
王冰曰:“如《悬雍》者,如颡中之悬雍也。”
马莳曰:此言十二俞气之不足者,有脉象与死期也。按《灵枢》忧恚无言篇有曰:“悬雍者,音声之间也。” 盖悬雍生于上腭之间,脉至如悬雍,则悬雍本浮也,揣切之际,其脉益大,而全无沈意,是十二经俞穴之气皆不足也。水凝为冰,乃寒极之时,不能交于春而死矣。
张志聪曰:“先轻浮而度之,再重按而切之,其本益大,有如痈之头小而本大,此脏腑十二经俞气之不足也。夫经俞之气,昼夜环转,俞予之不足,故脉雍滞,而有如痈之象也。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雍滞之脉,再为凝泣,绝无生动之机矣。”
“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 热,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马莳曰:“此言五脏积热,而寒热独并于肾者,有脉象证候,死期也。脉至如刀之偃,乃仆而不起,降而不升之象也。故其脉举指浮之则小急,重指而按之则坚大且急,是乃五脏之积热,发而为寒热者,独并于下部之肾经也。由此观之,则偃刀之脉,当见于尺部者矣。且其为证也,能卧而不能坐,此肾衰不能生木,至” 立春则死矣。
张志聪曰:偃,仰也。脉如仰起之刀,口利锐而背坚厚,是以浮之小急,而按之坚大也。夫五脏相通,精气各循序而传予之。肾为水脏,又独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是以传与之外,而又有邪气独并于肾之奇病也。有如此之脉病者,其人当至立春而死。《灵枢经》曰:“肾是动病,喝喝而喘,坐而欲起。” 其人不得坐者,肾气伤也。冬令闭藏,以奉春生之气,肾气已伤,再至春而泄之,肾气绝矣 。张兆璜曰:“菀热,久郁之气;寒热,新积之邪。盖久则寒亦化热,故曰菀热。” 按:此与《病能》之义,大略相同。《病能篇》论五脏之邪气循序相传,此论五脏之寒热独并于肾,盖精气之有传有并,而邪亦随之。此论气予不足中,突提邪并一节,经义微妙,学者大宜体会。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 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直同值〉
马莳曰:“此言大肠气之不足者,有脉象证候死期也。脉至如丸之滑,其实有形,而圆活似于无形。医工指下相违不相直,是乃按之不可得也,正以大肠之不足耳。大肠之脉,轻虚以浮,当与肺同。今大肠精气不足,传道失职,脉如丸滑,全非轻虚以浮之体矣,当至枣叶生时而死,枣叶生时,则先枣华之候矣。”
张志聪曰:“如丸滑而不直手者,圆活流利,似于无形,故按之不可得也。大肠为肺之腑,而属庚金,其脉宜耎弱轻浮,气予不足,故脉至若此。” 枣叶生于夏,火旺则金铄矣,故死。
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 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王冰曰:“脉至如华” ,谓似华虚弱,不可正取也。小肠之脉,上入耳中,故常听也。
马莳曰:“此言小肠气之不足者,有脉象证候死期也。脉至如华者,是似草木之华,虚弱而按之无本也。其证令人善恐,以心气不足也。不欲坐卧,以心气不宁也。其行立之时,常有听物之意,以恐惧之心胜耳,是乃小肠之气不足所致也。盖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之病,与心同也。小肠属火,火王犹可生,至季秋则衰” 极而死矣。
张志聪曰:脉至如华者,如华之轻微也。小肠为心之腑,而属丙火,其脉当来盛,反如华者,气予不足也。腑气不足,则脏气亦虚,神虚则恐惧自失,神志不宁,故坐卧不安也。小肠之脉,入耳中,属听宫,常有所听者,如耳作蝉鸣,或如钟磬声,皆虚证也,遇金水生旺之时而死。《下经》曰:“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 情,定五度之事,如此乃足以诊夫五中之情,决奇恒之病也。五度之事,度奇恒之脉也。本篇先论奇恒之病,后论奇恒之脉,与经常之脉证大不相同,故曰《大奇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