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102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二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二卷目录

 医部汇考八十二

  脉法十二

  李梴医学入门气口人迎脉诀 总看三部脉法 伤寒脉法 浮候 中候

   沉候 杂病脉法

艺术典第一百二卷

医部汇考八十二 编辑

脉法十二 编辑

《明李梴医学入门》
编辑

《气口人迎脉诀》
编辑

此即上古诊法中之二法也。气口右手关前一分,以候七情,房劳,工作勤苦,与饮食无节,皆为内伤不足之证。所以名“气口” 者,五脏之气,必因胃气而升于手太阴故也。人迎左手关前一分,以候六淫,及起居失宜,感冒时行不正之气,皆为外感有馀之证。所以名“人迎” 者,外邪必因虚而入故也。至若脏气平者,邪自难犯,故先气口而后人迎也。《诀》论人迎紧盛伤于寒,气口紧盛伤于食。然七情蕴郁,正由宿食助发,若专伤食而无七情,则不应气口。又论伤寒皆自太阳始,然《经》云:“风喜伤肝,寒喜伤肾,暑喜伤心饱,湿喜伤脾,热喜伤心,燥喜伤肺。” 以类推之,风当自少阳,湿当自阳明,暑当自三焦,寒当自太阳,此丹溪独得经旨,发仲景未发也。其外非六淫,内非七情而病者,谓之不内外因,本经自病也,非若气口人迎传变乘克,但三因皆以胃气为主。经云:气口,太阴也,兼属脾。又云:“人迎,亦胃脉也。” 《脉赞》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 故取李仲南《三因歌》括于前,而以《丹溪图说》注之。

喜则伤心,脉必虚。

喜则气缓,脉散而虚,甚则神庭融溢,而心脉反沉。盖喜甚则火盛侮金,肾水复母,仇而克心,暴喜暴怒,多有暴中之患,亦此意也。

思伤脾,脉结中居。

思则气凝,脉短而结,甚则意舍不宁。脾脉反弦,

因忧伤肺,脉必涩。

忧则气滞而脉沉涩,甚则魄户不闭,肺脉反洪,

怒气伤肝,脉定濡。

怒则气逆而脉濡或激,甚则魂门弛长,而肝脉反涩。

恐伤于肾,脉沉是。

“恐则气下怯而脉沉,甚则志室不遂,而肾脉反濡”,濡属土也。或疑神庭、志室等穴,皆属太阳。殊不知五脏系背诸穴,于五脏则为有形之经络,于太阳则为无形之经络,特其过脉耳。

缘惊伤胆动相残。

惊则气乱而脉动。甚则入肝脉散。小儿泻青。大人面青。又大惊入心者。尿血怔忡。

脉紧,因悲伤胞络。

悲则气急而脉紧缩,甚则心胸络与肺系气消而肺虚。

“七情气”口内因之。

“凡七情伤之浅者,惟气口紧盛而已;伤之深者,必审何部相应,何脏传次,何脏相克,克脉胜而本脏脉脱者死。”噫!七情为患如此,和乐以养中和,实养德养身急务也。

紧则伤寒肾不移。

寒伤肾,脉沉而紧,初自足太阳而入,其脉浮盛而紧,浮者足太阳,紧者伤寒,盛者病进也。

虚因伤暑向心推。

《景伤》心脉虚,初自手少阳而入,脉洪虚而数,洪者足少阳,虚者伤暑,数者病增也。

涩缘伤燥须观肺。

燥伤肺脉涩,初自手阳明而入,脉浮而数,浮者手阳明,数者伤燥。

濡细伤手更看脾。

湿伤脾,脉细而濡,初自足阳明而入,脉细涩而长,涩者足阳明,濡者伤湿,长者病袭也。

“浮则伤风”肝部应。

风伤肝,脉浮而盛,初自足少阳而入,脉弦浮而散,弦者足少阳,浮者伤风,散者病至也。

弱缘伤热察心知。

《热伤心胞络,脉沉弱而缓》。初自三焦而入,脉浮而弱。沉者心胞络,弱者伤热,缓者病倦也。暑与热同气,正心多不受邪,每归胞络。此与暑伤心互看。

外因但把人迎审,细别六淫皆可医。

凡外感轻者惟人迎紧盛,或各部单见而已,重则各部与人迎相应,其传变与“《伤寒》参看

劳神役虑爱伤心,虚涩之中仔细寻。”

血虚神耗。

劳役阴阳每伤肾,须因脉紧看来因。

房劳伤精。

房帷任意伤心络,微涩之中细忖度。

精枯也。

疲剧筋痛要伤肝,仔细思量脉弦弱。

筋痛则动脉弦弱带数。

“饥则缓弦”脾受伤。

胃气虚也。

若还滑实饱无疑。

脾气滞也。

叫呼伤气须损肺,燥弱脉中岂能避。

气耗也。

不内外因乃如是,气口《人迎》皆无与。

各脉不与二脉相应。

气口人迎若俱紧,夹食伤寒兼理治。

内伤外感,分多少治之。

气口人迎若过盛,内关外格详《经》义。

经云:“人迎一盛则躁在手足少阳,二盛躁在手足太阳,三盛躁在手足阳明。一盛者,人迎大于气口一倍也,四倍则阳盛已极,故格则吐逆而食不得入。三阳兼手足而言,或入手经,或入足经,下三阴仿此。又气口一盛则躁在手足厥阴,二盛躁在手足少阴,三盛躁在手足太阴,四倍则阴盛已极,故关则不得小便。”若人迎气口俱盛,四倍已上,盛极衰至必死。抑论关格二证也,然气口人迎俱盛,则吐逆不便交作,故丹溪总之曰:关格,但以两寸过盛推之,则尺脉一盛病在手足厥阴,二盛病在手足太阴,三盛病在手足少阴。《传》曰:尺部一盛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二盛泻足太阴,补足少阴,三盛泻足阳明,补足太阴四盛。则三阳已极。当峻补其阴。一至寸而反之。亦推广经义也。

先贤又恐病流传,取诸《杂脉》乃全备。

此丹溪示人《活法》,病有传变,如伤寒紧不在肾,伤怒濡不在肝,流传别经,故取各部中见脉,与人迎气口相应者,以断内外二因,凡二十七种脉形,随其部位所见,但与人迎应,则为外感,与气口应,则为内伤,其病证与诸脉主病同。

《总看三部脉法》
编辑

此即上古诊法中之三法也。决虚实,断死生,全在总看,故融会《经》意为歌,且引证实之业者,并注读之可也。

脉会太阴决死生,寸关尺具阴阳情。

《难经》曰:“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寸口即寸关尺,五脏六腑之所始终。他如冲阳专应乎胃,太冲专应乎肝,太谿专应乎肾,岂能通乎十二经哉?故取法于寸口。然脉本生于阴阳,但阳生于尺而动于寸,阴生于寸而动于尺,关则阴阳相半,界二者之中,阳脉常浮而数,病在头目胸膈;阴脉常沉而迟,病在脐腹腰脚;中脉随时浮沉,病在腹胁胃脘。阴阳恒宜相济,不宜偏胜。若阳一于上,而高过鱼际,名曰“溢”;阴一于下,而深入尺泽,名曰“覆阳。”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乃真脏之脉,而无中脉往来以和之也。学者于此而善悟焉,则始终一寸九分之闲,周身阴阳太过不及之情见矣。

浮中沉法知迟数,逆顺虚实应五行。

初持脉,见于皮肤之闲者曰浮,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涩者肺,见于肌肉之下者曰沉;沉而弦长者肝,沉而濡滑者肾;不轻不重,与肌肉相得者脾。多兼乎四脏之邪,则和缓中,亦必兼乎浮沉滑涩,长短弦大,各脉皆然。如沉滑则顺于左尺,逆于左寸;如浮涩,则顺于右寸,逆于左关。寸口宜浮而反损小,阳虚而阴入乘之也。“或时浮滑而长,谓之阴中伏阳;尺部宜沉而反实大,阴虚而阳入乘之也。或时沉濡而短,谓之阳中伏阴。如尺本沉而又沉,谓之重阴;寸本浮而又浮,谓之重阳;寸尺俱微甚,谓之脱阳脱阴。”无非五行生克偏全。四时五脏,各部应得与否,以为逆顺虚实。浮沉迟数,歌见前。

“极烦九候并十变,无”非脏腑合流行。

九候:“上部天,足少阳胆,以候头角;上部人,手少阳相火。三焦以候耳目;上部地,足阳明胃,以候口齿。中部天,以候肺;中部人,以候心;中部地,以候胸中之气。下部天,以候肝;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气;下部地,以候肾。”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中。右关外以候脾,内以候胃脘。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关》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九候虽调,肌肉已脱者死。”是阴阳交

错之妙,而虚、实、微、贼、正之五邪,因以分焉。十变: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为从后来者,为虚邪;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为正邪;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为从前来者,为实邪;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从其所胜者为微邪。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是从所不胜者为贼邪。五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变为十也。曰九曰十,似烦而简,不外乎浮中沉,而自然得之也。故曰“数者腑也,迟者脏也” ,以是别知脏腑之病。后世分析太甚,不知阴阳交错,脏腑同气故耳。

三部脉全容易识。

三部通度,六脉俱全,浮沉迟数相等者,脉易识,病易愈也。歌云:“三部俱浮肺脏风,恶风发热鼻流涕,三部沉迟冷,积成皮肤枯。”“真元惫。三关俱缓脾家热,口臭齿肿时番胃。三部俱弦肝好怒,目翳泪疼多痃癖。三部俱数心热狂,口舌生疮唇破碎。三部虚濡微涩伏,久病必死卒病生。三部浮滑芤弦数,卒病相宜久病倾。”又有六部同脉者,古云:“双弦之脉土易亏,双浮之脉水易亏。”馀以类推,大凡三部脉,滑而微者,病在肺;下紧上虚者,病在脾;长而弦者,病在肝。脉小血少者,病在心;实者为心劳,大而紧者,病在肾。缓滑者,热在胃中。迟缓而涩者,胃中有寒,有症结。脉实紧者,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时时自利者,难治。脉来累累如贯珠,不前至寸者,有风寒在大肠,伏留不去。脉来累累而止,不至寸口濡者,结热在小肠,伏留不去。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钩即夏脉。经络皆实者,寸脉急而尺缓。络气不足,经气有馀者,脉寸热而尺寒。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而寸寒涩。

或至不至更难凭。

“寸口壮大而尺中无者,此为阴盛干阳,苦腰背痛,足胫寒。尺脉浮大而寸口无者,此为阳盛干阴。其人虚而多汗,或小腹满痛,不能溺,溺即阴中痛,大便亦然。”“尺寸脉牢而长,关中无者,此为阴阳相干。尺寸俱无而关中有者,此为阴阳气归于中。”左关以验风寒,或风与火之盛衰;右关以验七情,或劳与饮食之内伤。三部,或至或不至者,冷气在脾,故令脉不通也。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宿食填胸也。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譬如树有根本,故寸口平而死者,肾气先绝于内故也。

《上下来去》存消息,

“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为表。“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为里。“来”者,自骨肉之分,出皮肤之际,气之升也,为表。“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为里。上下来去,乃阴阳消长之消息也。以上下言之,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短而急者病在上,长而缓者病在下。太过多上溢,不及多下落,以来去言之。脉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颠病。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脉虽失而有一线往来者,可治。脉虽全而无往来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而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之脉,相失而不可数者死。又左脉不和,病在表,主四肢;右脉不和,病在里,主腹脏。有有表无里者,有有里无表者。

推法应须竖且横。

脉隐伏,乃用推法。《经》曰:“推而外之,属腑,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属脏,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关前,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关后,下而不上,头项病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盖脉有隐显,皆阴阳变化错综,须横看竖看,乃可以尽其变也。

惟有“天和脉不应。”

歌曰:“天和脉只论三阴,南天高兮北泉深,太阴专主右尺寸,厥阴尺寸左边沉,少阴尺寸两不应,相交相反死将临。天和乃平脉也。诸阳为浮,诸阴为沉,故不言三阳司天在泉南,政以天道言。甲己二岁论脉,则寸在南而尺在北。三阴司天,则两寸不应。太阴司天,右寸不应。少阴司天,两寸不应。厥阴司天,左寸不应。三阴在泉,则两尺不应;太阴在泉,右尺不应;少阴在泉,两尺不应;厥阴在泉,左尺不应北。政以地道言。乙丙、丁、戊、庚辛、壬癸之岁,论脉则寸在北而尺在南。三阴司天,则两尺不应。太阴司天,右尺不应;少阴司天,两尺不应;厥阴司天,左尺不应;三阴在泉,则两寸不应;太阴在泉,右寸不应;少阴在泉,两”寸不应;厥阴在泉,左寸不应。不应者,皆为沉脉也。《绀珠经》曰:“五行君火不用事,故南政少阴司天,君火在上,则两寸不应。司泉君火在下,则两尺不应。厥阴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寸不

“应,司泉则左尺不应。太阴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寸不应,司泉则右尺不应。北政少阴司天,君火在上,则两尺不应,司泉君火在下,则两尺不应。厥阴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尺不应,司泉则左寸不应。太阴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尺不应,司泉则右寸不应。凡不应者,谓脉沉而细,不应于手也。反之,则沉为浮,细为大也。岁当” 君火,在寸而沉,反应于尺;岁当君火,在尺而沉,反应于寸。经曰:尺寸反者死。岁当君火,在左而沉,反应于右;岁当君火,在右而沉,反应于左。经曰:阴阳易者死。又曰:“学诊之士,必先岁气。” 良有以哉。此与仲景、丹溪所说不同,然所论深得《素问》君火以退之旨,故从之。

“急弹靡常”是《奇经》。

歌曰:“督冲犹豫苦狂痴,两手坚实浮沉齐,尺寸俱浮俱牢者,直上直下亦如之,任紧细长至关止,阴中切痛引腹脐。前部左右脉弹手,阳𫏋癫痫痹皮肌。后部弹手阴𫏋脉,里急阴疝崩漏危。中部弹手带脉病,走精经绝恐无儿。从少阴斜至太阳,阳维颠仆声如羊。从少阳斜至厥阴,阴维痒痹恶风侵。来大时小是阴”络肉痹,应时还自觉。来小时大,阳络病。皮肤不仁汗滴落。按《脉经》,两手脉浮沉实盛一般者,冲督脉也。主凡事犹豫,有两心,甚则癫狂,痴迷不省。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或只关浮,直上直下者,督脉也。主腰背强,大人癫,小儿痫。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或只关实者,冲脉也。主胸中有寒,妇人瘕疝绝产。脉来紧细实长者,任脉也,苦小腹痛引脐,阴中切痛。“前部左右弹手者,阳𫏋脉也”,苦癫痫,恶风,偏枯,僵仆羊鸣,身体强痹。“后部左右弹手者,阴𫏋脉也”,苦小腹痛,里急,引阴中痛,男子为疝,女子崩漏。“中部左右弹手者,带脉也”,苦小腹痛引腰,男子失精,女子绝经,令人无子。从少阴斜至太阳者,阳维也,颠仆羊鸣,或失音不能言。从少阳斜至厥阴者,阴维也。苦癫痫,肌肉淫痒痹,汗出恶风。阴络来大时小,苦肉痹,应时自发,身洗洗也。阳络来小时大,皮肤不仁且痛,汗出而寒。凡见奇经之病,而后有奇经之脉。病证详前《经络》。

一脉二变尤堪怪。

“动脉,阴阳气相搏耳。阴阳和则脉不动,今气先中于邪,则气为之是动。气既受邪,则血亦不行,而病所由生。故一脉之动,变为气血两病,岂特左为血而右为气哉!又洪大一脉,有力而实者为热甚,无力而虚者为虚甚;微涩一脉,无力而短者固为虚,然伏热痰气凝滞,亦可概以虚视之乎?”是知脉之变化,不拘如此,故有舍证而从脉者,有舍脉而从证者,有从一分脉二分证者,有从一分证二分脉者,有清高贵人,两手俱无脉者,有左小右大,左大右小者,有反关脉者,又有折一手及疮伤脉道者,可不从其证乎?善诊者尚其悟之。

男女寅申莫浪惊,

天之阳在南而阴在北,男子面南而生于寅,则两寸在南而得其阳。寸脉洪而尺脉弱者,常也。地之阳在北而阴在南,女子面北而生于申,则两尺在北而得其阴。寸脉弱而尺脉洪者,常也。阳强则阴弱,天地之道也。“反之者病。男得女脉为不足,女得男脉为太过。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男左女右者,地之定“位也。”盖人立形于地,故从地化。楚人尚左,非道也,故男子左脉强而右脉弱,女子则右脉强而左脉弱。天以阴为用,故人之左耳目,明于右耳目。地以阳为用,故人之右手足,强于左手足。阴阳互用也,非反也。凡男子诊脉,必先伸左手;女子诊脉,必先伸右手。男子得阳气多,故左脉盛;女子得阴气多,故右脉盛。男子以左尺为精府,女子以右尺为血海,此天地之神化也,所以别男女,决死生。叔和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是也。”或不知此阴阳五脏倒装者,非。

《大衍》五十为至数,主位先天见圣灵。

“脉以息数为主,血为脉,气为息,应曰至,息曰止。呼吸者,气之橐籥,动应者,血之波澜。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法以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脉来四至五至,和缓舒畅者为平。六数七极,热之甚也。三迟二慢,冷危证也。两息一至,与八九十馀,则不成息矣。凡至数多者为至,至数少者为损。损脉从上损肺起,而下及于肾。至脉从下损肾起,而上及于肺。《捷径》曰:“从上损下,死。”犹迟至脉多,从下损上,然此《小衍》之数也。《大衍》以五十数为极,至三部平匀,满五十数而一止,或不止者,无病。若觉肾脉忽沉,就肾部数起,不满五十动而止者,一脏无气,呼出心与肺,一动肺,一动心

“吸入肾与肝,一动肝,一动肾,呼吸之间一动脾,今吸不能至肝,至肾而还,复动肺脉,则四十动后一止者,是肾先绝,肝脏代至,期四年春草生时死。就肝部数起,三十动一止者,肝肾两脏无气,心脏代至,期三年谷雨时死。就心部数起,二十动一止者,肾肝心三脏无气,脾脏代至,期二年桑柘赤时死。就脾部数起,十五动一止者,肾肝、心脾四脏无气,肺脉代至,期一年,草枯时死。至于两动一止,或三四动一止者,死以日断矣。” 是知脉之虚实死生,皆在息数之间。奈何今之诊者,或专究析诸般脉形,而不暇察夫至数,又有虽知察夫至数,而无得手应心之妙,数之愈烦,而愈失其真,噫折一臂瞽一目而不夭。脉少有变,则病患随之。今人问病,每曰“脉息何如” ,医者于此未达,奈何?学者要在平时对《先天图》静坐调息,观气往来,临时又有屏气不息之敬,则是以吾心之太极,而验彼身之太极,不离乎气血,不杂乎气血,乃先天之灵也,岂泥象数者之可语哉!断病之法,四时四季以其当旺者为主,五脏六腑候其盛衰之极者为病本位,太过不足之极者亦死。《素问》云:“人之居处动静,而脉亦能为之改则。” 凡不幸而脉稍有变者,可不调养之,以尽其天年乎?内因、外因,人病暴病见代止必死。凡诸般死脉,皆十动以下之变名也。

四时胃气为之本。

人之气血,春升夏浮,秋降冬沉,应周天之常度,配四时之定序。以各部言之,肝弦、心洪、肺涩、肾沉、脾缓者,本脏脉也。以时令言之,春六部中俱带弦,夏俱带洪,秋俱带涩,冬俱带沉,长夏四季俱带和缓。凡人得应时之脉者,无病也。然必微弦、微洪、微毛、微石,为有胃气。若纯见弦洪毛石,谓之真脏之脉,无胃气以和之者必死。故曰:“四时以胃气为本”,此脉之常体也。然消息盈亏,理化不住,运动密移,春行冬令,夏行春令,秋行夏令,冬行秋令,四变之动,脉与之应者,乃气候之至脉也。亦必脉有胃气,无害胃气者,中气也。不大不细,不长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涩,应手中和,意思欣欣,难以名状者是也。有胃气则脉有“力有神,无胃气则脉无力无神,神即胃气也。男子左手重而气口脉和,女子右手重而人迎脉和,亦为有胃气。今人泥以浮取腑,沉取脏,中取胃气,而不知中固中也,浮之中,亦有中也,沉之中,亦有中也,不当泥其形,而当求其神也,神即有力也。”或疑七诊之法,亦以中为胃气,且如六脉俱沉,可断其无中气耶。其九候指法轻重,经论详矣。已采入“心部脉注。”

六甲循环若弟兄。

气候阴阳,更迭四时,“冬至阴极阳生,夏至阳极阴生。冬至后得甲子,少阳旺六十日,其气尚微,故脉来乍大乍小,乍短乍长。第二甲子,阳明旺六十日,其气始萌,故脉浮大而短。第三甲子,太阳旺六十日,其气大盛,故脉来洪大而长。夏至后第四甲子,太阴旺六十日,阴气初生,故脉紧大而长。第五甲子,少阴旺六十日,阴气渐盛,故脉紧细而微;第六甲子,厥阴旺六十日,阴气极盛,故脉沉短而敦重。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阴三阳之旺,时日之大要也。又大寒至春分,厥阴风木之至,其脉弦;春分至小满,少阴君火之至,其脉洪而钩;小满至大暑,少阳相火之至,其脉大而浮;大暑至秋分,太阴湿土之至,其脉沉;秋分至小雪,阳明燥金之至,其脉短而涩;小雪至大寒,太阳寒水之至,其脉大而长。”或问“六甲六气主脉,皆本《内经》,而脉形有不同何耶?盖人禀气盛,则脉应时而盛;禀气弱,或有病邪凝滞,则脉不能应时而不失其真气,则亦随阴阳微盛而变化,略不同耳,非相反也。”此言人身气候,有一日一应周天者,有一年一应周天者。《丹溪》曰:“脉,神也,阳也,其行速,犹太阳一日一周息;气也,阴也,其行迟,犹太阴一月一周是也。”歌云:“春弦夏洪秋似毛,冬沉如石应天地,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气候变动或不同,生死总诀在胃气。”

约哉《四脉》千古诀,

博之二十七种,约之则为浮、沉、迟、数、滑、涩、缓、大八要,又约之则为浮、沉、迟、数,又至约则为浮、中、沉。盖浮兼数,沉兼迟,中则浮沉之间,故所集六部脉诀,每以浮沉二字贯之。《难经》曰:“浮者阳也,沉者阴也,阴阳辨而脉无馀蕴矣。”是知浮沉迟数四脉,千古要诀也。彭用光曰:“浮阳曰金,轻清于上,芤实洪长,在心取象;沉阴”曰水,润滑在下,微弱伏虚,由沉化生。迟寒曰“土”,三至一息,内涵四脉,濡缓涩结;数热曰“火”,一息六至,弦紧仿佛,滑大为异。盖浮乃轻手取之,而芤实洪长之类,皆轻手而得之也。沉乃重手取之,而微弱伏虚之类,皆重手而得之也迟

者不急,一息三至,而濡缓涩结之类也。数者频急,一息六七至,弦紧滑大之类也。学者能以四脉为祖,先看五脏之中,何脏得之,后看三部之中,何部得之。庶乎据脉可以识证,因证可以识脉,随人人之脉与证而立方,庶乎不致误人也。

动静元机《太简明》,

脉理多端,若不凭浮沉迟数,则指下茫然。且脉有单看浮而总看沉者,有总看浮而单看沉者,迟数亦然。要之审决经络,惟总看可凭。凡脉以得中为静,太过而为盛之极,不及而为衰之极,俱谓之动,只取其动者治之,则经络不杂,何其简且明哉!

“不问在经并脏腑,有力无力要叮咛。”

“四脉不问何部得之,有力则为风积痛热,无力则为虚气寒疮”,百病无不包括。

欲识根源无别巧,只要临时心气清。

根源:手太阴也,胃气也。先天之灵,非心清气定者,不能察识。《七诊法》云:“一、静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无私虑也。三、匀呼吸,定其气也。四、轻指于皮肤之间,探其腑脉浮也。五、微重指于肌肉之间,取其胃气中也。六、沉指于筋骨之上,取其脏脉沉也。七、察病人脉息数来也。”

《伤寒脉法》
编辑

大浮数滑动阳脉。阴病见阳生可得。沉涩弦微弱属 阴。阳病见阴终死厄。阴阳交互最元微,浮中沉法最 明白。

阴阳脉皆五者,脉从五行生也。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者生,邪自里之表,欲汗解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是也。阳病见阴脉者死。邪自表达里,正气亏陷,如谵语脉沉是也。《活人书》谓“杂病与伤寒脉不同”,其实同也。况伤寒中亦有杂病,杂病中亦有伤寒。伤寒杂病,脉之“阴阳,一而已矣。自《百证歌》举其概,丹溪发其微,然后知脉当从仲景与叔和《脉经》,不当泥高畅生之脉诀也。”

《浮候》
编辑

浮脉察表之实虚。尺寸俱浮太阳表。浮而紧涩是伤 寒。浮而数者热不小。

《伤寒》先辨人迎及传而变,次别诸经脉。尺寸俱浮有力有神者可汗。脉迟者不可汗。

浮而缓者。是伤风。浮大有力。热易晓。浮而长大。太阳“合” 阳明。浮而弦大少阳了。

浮而缓。宜解肌。不可发汗。

《中候》
编辑

中切阳明少阳经。尺寸俱长阳明病。浮长有力兼太 阳。

无汗宜发汗。

长大有力为热甚。

当解肌。

长数有力热可平。长滑实大宜通利。尺寸俱弦和少 阳。

凡弦脉,只可和解。

浮弦兼表汗乃定,弦迟弦小弦微虚。

内寒宜温。

弦大弦长滑热甚。

热甚宜解。

《沉候》
编辑

沉脉察里虚与实。尺寸沉细属太阴,沉微少阴微缓 厥。沉迟无力阴气深。

脉“沉微沉细沉迟,沉伏无力为无神,为阴盛而阳微,急宜生脉回阳。”

沉疾有力为热实,养阴退阳邪不侵。

“脉沉疾、沉滑、沉实、有力为有神,为热实,为阳盛阴微,急宜养阴退阳。”大抵沉诊之法,最为紧关之要,以决阴阳冷热,用药生死,在于毫发之闲,不可不仔细察之。凡脉中有力为有神可治,无力为无神难治。又尝论伤寒脉非一端,阴阳俱紧涩,伤寒也。若前伤寒郁热未净,重感于寒,则变为温疟,阳浮阴弱伤风也。若前伤风,蕴热未已,重感于风,则变为风温。阳濡阴急,当夏先伤湿而后伤暑,乃湿温脉也;阳浮阴濡,当春先伤温气而后感风,乃风温脉也。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温毒脉也。当春夏感热而又遇湿热,两热相合,故温毒发斑。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湿温脉也。长夏先伤湿而后伤暑,阴阳俱盛,温疟脉也。先伤风寒,馀热未净,重感于寒所致。若脉阴阳皆沉,而证似太阳者,乃冬时天暖,温气所犯,或同病异名,或同脉异经,病皆起于中宫湿土,与伤寒相似,不可不辨。

《杂病脉法》
编辑

以所集杂病为次。《脉诀举要》为主。兼采正传权舆。权度补之。附温暑内伤。

中风脉浮滑兼痰气。其或沉滑,勿以风治。或浮或沉而微而虚,扶危治痰,风未可疏。浮迟者吉,急疾者殂。

若风废、瘫痪脾缓者,不治。《捷径》云:“风疾脾缓空费力,痨疾心数命难存。”

中寒紧涩,阴阳俱盛,法当无汗,有汗伤命。

“阳紧,寒在上焦作吐;阴紧,寒在下焦自利。阴阳俱紧,上下皆受寒,法当无汗,反自汗者,亡阳不治。”

伤风之脉,阳浮阴弱,邪在六经,或弦而数。

阳浮卫中风。阴弱荣气弱也。邪在六经者俱弦。

暑伤于气。所以脉虚。弦洪芤迟。体状无馀。

“脉虚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隐不见,微弱隐伏”,皆虚类也。

暑热病剧,阴阳盛极,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汗后躁大, 死期可刻。

得汗后。脉躁大者。固死。入里七八日来。脉不躁。数而涩小者。亦死。

温脉无名,随见诸经。未汗宜强,虚缓伤生。

温脉随各脏腑所见而治,未汗,脉强急者生,虚缓者,死。已汗,表证不退,脉强急者死。或人里腹痛甚,下利者死。

湿脉濡缓,或兼涩小,入里缓沉,浮缓在表。若缓而弦, 风湿相搅。

浮缓在表,沉缓在里。或弦缓,或浮缓。风湿相搏,

脉紧而涩,或浮而弦,或芤而虚,是为燥证。

涩主燥,风燥兼浮而弦,血燥兼芤而虚。

“虚火数浮,实火沉大”,随其所见,细数为害。

脉浮洪数无力,为虚火。脉沉实大有力,为实火。如洪数见左寸心火,右寸肺火,左关肝火,右关脾火,两尺为肾经命门火。

内伤劳役,豁大不禁;若损胃气,隐而难寻;内伤饮食, 滑疾浮沉;内伤劳食,数大涩侵。“右关缓紧,寒湿相寻; 右关数缓,湿热兼临;数又微代,伤食感淫。”

心脉变见于气口,肝木亦挟心火之势而来搏肺金,故大如急,数为无力不禁耳。内伤轻者,右关沉滑,内伤重者,气口浮滑。右寸气口脉急大而数,时一代而涩。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续,此饮食失节,劳役过甚,大虚之脉也。右关脾脉数中显缓,且倍于各脏,此劳役轻而伤饮食,湿热重也。数多燥热,缓多湿热。若脾脉大数。时微缓一代者。饮食不节。寒温失所也。

下手脉沉。便知是气。沉极则伏。涩弱难治。其或沉滑。 气兼痰饮。

“滑者多血少气,涩者少血多气。”尺脉涩坚,血实气虚。尺脉细微,气血俱虚。脉细代者气衰,绝者气欲绝。伏涩难治,几于欲绝也。

诸证失血,皆见芤脉,随其上下,以验所出。大凡失血, 脉贵沉细,设见浮大,后必难治。

脉得诸涩濡弱,为亡血。脉浮面白色薄者,里虚亡血。脉来轻轻,尺中独浮,目睛晕黄者,为衄血。或沉弦而虚,面白短气,目瞑小腹满者,因劳衄血。太阳脉大而浮者,衄吐血。如悬钩搏手,或沉弦者,衄血。肺脉弦急者,咳而吐血。脉浮弱,按之绝者,下血。烦欬者,必吐血。肠澼下脓血,脉弦绝则死,滑大则生,血温身热者死。脉极虚芤迟。为亡血失精。

偏弦为饮。或沉弦滑。或结涩。伏痰饮中节。

痰饮脉皆弦而兼微沉滑,惟肺饮有喘不弦。若双弦者,乃寒饮也,或大下后善虚。若浮弦大实者,膈有稠痰,宜吐。久得结脉或涩或伏者,痰饮胶固于中,阻滞节止脉道故也。

郁脉皆沉,血芤气涩湿郁;缓沉,热乃数极痰郁;滑弦 滑紧,因食郁甚则滞,或结代促。

六郁脉皆兼沉,甚则伏,又甚则结,促代,惟有胃气可治。“在上则见于寸,在中则见于关,在下则见于尺,左右亦然。”

平脉弦大,劳损而虚。大而无力,阳衰易扶;数而无力, 阴火难除。寸弱上损,浮大里枯,尺寸俱微,五劳之躯。 血羸左濡,气怯右推,左右微小,气血无馀。痨瘵脉数, 或涩细如潮汗,咳血,肉脱者殂。

“虚损”者,因虚而有伤损也。“虚劳”者,因虚而不禁劳,因劳而愈虚也。“痨瘵”者,劳极也,即五劳六极也。痨者,牢也,言其病已牢痼而不可解也。诸虚脉多,寸关弦大而尺微涩,有火则尺亦大。大者,正气虚而邪气盛也。弦者,中寒也。若大而无力,阳气虚也。大数无力,阴血虚也。左右微小者,必成痼冷痨证,骨蒸潮热,盗汗,咳嗽见血,或泄或不泄,惟肉脱甚,脉数细而涩者死。古云:“微数不成病”,不名劳。

风寒暑湿,气郁生涎,下虚上实,皆头晕眩。风浮寒紧, 湿细暑虚,痰弦而滑,瘀芤而涩。数大火邪,虚大久极, 先理气痰,次随证脉。头痛阳弦,浮风紧寒,热必洪数, 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带涩;痰厥则滑,肾厥坚实。

六经脉证同伤寒,见《病机诀》云:“头痛短涩应须死,浮滑风痰皆易除

眼本火病,心肝数洪,右寸关见,相火上冲。”

左寸脉洪数,心火炎也;关弦而洪,肝火盛也。“右寸关俱弦洪,肝木挟相火之势而来”,侮所以不胜之金,而制已所胜之土也。

耳病肾虚,迟濡其脉。浮大为风,洪动火贼。沉涩气凝, 数实热塞。此久聋者,专于肾责。暴病浮洪,两尺相同。 或两尺数,阴虚火冲。

“若左寸洪数,心火炎也。两尺洪数,相火炎也。”其人必梦遗耳鸣或聋。

右寸洪数,鼻衄鼻齇。左寸浮缓,鼻涕风邪。

鼻流清涕。

口舌生疮,脉洪疾速。若见脉虚,中气不足。

《经》曰:“左寸洪数,心热。右寸洪数,肺热。左关弦数而虚,胆虚甚。洪而实,肝热。右关沉实,脾胃有实热。兼洪数者,口疮,或为木舌。重舌。脉虚者,中气不足,

齿痛肾虚。尺濡而大,火炎。尺洪疏摇豁坏。右寸关数, 或洪而弦,此属肠胃风热,多涎。”

尺洪大而虚者,肾虚齿痛。动摇疏豁者,相火上炎也。右寸关洪数,或弦而洪者,肠胃中有风热也。

痛风沉弦,肝肾被湿;少阴弱浮,风血掣急。或涩而少, 酒后风袭。

寸沉而弦,沉则主骨,弦则主筋,沉则为肾,弦则为肝,汗出入水,因水伤心,故历节痛而黄汗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则疼痛如掣,或只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也。

风寒湿气,合而为痹,浮涩而紧,三脉乃备。

脉浮而缓,属湿为麻痹。脉紧而浮,属寒为痛痹。脉涩而芤,属死血,为木不知痛痒。脉浮而濡,属气虚。关前得之,麻在上体;关后得之,麻在下体。

斑疹沉伏,或散或无。阳浮而数,火见于躯;阴实而大, 热蒸在肤。

滑伯仁曰:“脉者血之波澜,故发斑者,血散于皮肤,故脉伏;火盛于表,故阳脉浮数;下焦实热,故阴脉实大。”

咳嗽所因:浮风紧寒,数热细湿,房劳涩难;右关微濡, 饮食伤脾;左关弦短,肝极劳疲;肺脉浮短,咳嗽与期。 五脏之嗽,各视本部。浮紧虚寒,沉数实热;洪滑多痰, 弦涩少血;形盛脉细,不足以息;沉小伏匿,皆是厄脉。 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证内脉,参考称停。

外证肌瘦肉脱,发热作泄,内脉沉急者,必死。

霍乱吐泻,滑而不匀,或微而涩,代伏惊人,热多,洪滑 弦滑,食论。

右关滑为霍乱吐泻,脉涩结代伏,虽因痰食阻滞,不可遽断以死,然但可乍时一见,渐滑大为吉。《诀》云:“霍乱之候,脉微迟,气少不语大难医,脉弦甚者亦死。”洪滑者热,弦滑者膈有宿食,留饮,宜吐

心痛,微急痛甚。伏入阳微,阴弦或短又数,紧实便难。 滑实痰积,心痹引背。脉微而大,寸沉而迟,关紧数锐。

阳微虚在上焦,所以胸痹痛心痛者,脉阴弦故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痹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而数。

腹痛关脉紧小急速,或动而弦,甚则沉伏,弦食滑痰, 尺紧脐腹心痛。脉沉沉细是福。浮大弦长,命不可复。

脉细小紧急速,腹中刺痛。尺脉紧实,脐及小腹痛者,宜利。若尺脉伏者,小腹痛有瘕疝。

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微虚乏,弦迟宜温, 紧小下夺,弦浮吐之,弦紧汗发。亦有死者,脉散且歇。

疟虽病久,虚极脉微似乎不弦,然必于虚数之中见弦,但不搏手耳。凡汗、吐、下,脉弦而小紧,与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宜下;弦迟者宜温;弦紧者宜发汗鍼灸,浮大者宜吐,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此汗、吐、下法推之,百病皆然。

痢脉多滑,按之虚绝。尺微无阴,涩则少血。沉细者生, 洪弦死诀。

肠澼下痢。虽忌身热,亦忌厥冷。

痞满滑大。痰火作孽。弦伏中虚。微涩衰劣。

胸痞多有痰火,故寸滑且大。“右关弦迟”或伏者,肝乘脾虚生涎,气郁不舒。微反在上,涩反在下者,气血虚也。微则气衰多烦,涩则血少多厥。

泻脉自沉,沉迟寒侵,沉数火热,沉虚滑脱,暑湿缓弱, 多在夏月。

微小者生。浮弦者死。犯五虚证者亦死。

吞酸脉形,多弦而滑,或沉而迟,胸有寒饮;或数而洪, 膈有痰热。

时吐酸水。欲成反胃。

五疸实热,脉必洪数,其或微涩,证属虚弱。

因阳明经内蓄热,或因渴饮水,或自汗浴水,或失饥伤饱,或醉饱房室发黄者,其脉多沉。因暴热浴冷,酒后当风,其脉多浮。大抵酒疸沉弦或细,久为黑疸。趺阳脉迟,食不敢饱,或紧数者,胃热消谷

挟寒则食罢反饱,名谷疸。尺脉浮为肾伤。趺阳脉紧为脾伤。凡黄候。寸口脉近掌无脉,口鼻黑色者不治。

水肿之证,有阴有阳。“阴脉沉迟,其色青白,不渴而泻, 小便清涩。脉或沉数,色赤而黄,燥粪赤溺,兼渴为阳, 沉细必死,浮大无妨。”

“阳脉必见阳证。阴脉必见阴证。沉细水愈盛。”而不可制。浮大则心火生土。而水可制矣。

胀满脉弦,脾制于肝。洪数热胀,迟弱阴寒。浮为虚胀, 紧则中实。浮大可生,虚小危急。

以《关》为主。

遗精白浊,当验于尺,结芤动紧,二证之的。微涩精伤, 洪数火逼,亦有心虚,左寸短小,脉迟可生,急疾便夭。

急疾虚浮,时时遗精者死。

腰痛之脉,必沉而弦,沉为气滞,弦损肾元。或浮而 紧,风寒所缠。湿伤濡细,实闪挫然。涩为瘀血,滑痰火 煎。或引背痛,沉滑易痊。

尺脉沉,腰背痛,时时失精,食少,脉沉滑而迟者,可治。

疝脉弦急,积聚所酿;察其何部,肝为本脏;心滑肺沉, 风疝浮荡;关浮而迟,风虚之恙;阳急为瘕,阴急疝状。 沉迟浮涩,疝瘕寒痛;痛甚则伏,或细或动。牢急者生, 弱急者丧。

疝本肝经,弦则卫气不行而恶寒,紧急则不欲食。弦紧相搏,则为寒疝。趺阳脉浮而迟,浮为风虚,迟为寒疝。“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心胃脉滑,则病心风疝。太阳脉浮,则病肾风疝。少阳脉浮,则病肝风疝。

脚气之脉,浮弦为风濡湿,迟寒热,数且洪。紧则因怒, 散则忧冲;细乃悲过,结为气攻。两尺不应,医必无功。

左尺不应难痊。寸口无常不治。

消渴“肝病,心滑而微。或紧洪数,阳盛阴惫。血虚濡散, 劳则浮迟。短浮莫治,数大难医。”

浮则卫虚,短则荣竭,故不治也。数大火炎,亦不治也。但叔和又云:“消渴脉数大者活,虚小命殂须努力”,何耶?盖初起数大而不坚实者,火犹可伏,虚小即浮短也。会其意亦不相反。

燥结之脉,沉伏勿疑;热结沉数,虚结沉迟。若是风燥, 右尺浮肥。

老人虚人《便结脉》,雀啄者,不治。

两胁疼痛,脉必双弦。紧细弦者,多怒气偏;沉涩而急, 痰瘀之愆。

“双弦”者,肝气有馀,肝脉急而胁下有气,支满引小腹痛,时小便难,苦目眩头痛,腰背重,足冷,妇人月水不来,时无时有,沉濡涩散,其色泽者,当病溢饮,多饮水而涎溢入肌肤肠外,或兼搏手坚急,面色不泽者,瘀血也,或因坠堕使然。

淋病之脉,细数何妨。少阴微者,气闭膀胱。女人见之, 阴中生疮。大实易愈。虚涩其亡。

大而实者生,虚细而涩者死。

小便不通,浮弦而涩,芤则便红,数则黄赤。便难为癃, 实见左尺。

小便不利难来者,为癃闭,乃膀胱热极,故脉实。

五积属阴,沉伏附骨,肝弦心芤,肾沉急滑,脾实且长; 肺浮喘卒,六聚结。沉痼则浮结。又有症瘕,其脉多弦。 弦急瘕疾,弦细症坚;沉重中散,食成癖痃。左转沉重, 气症胸前。若是肉症,右转横旋,积聚症瘕,紧则痛缠。 虚弱者死,实强可痊。

脉沉伏而细;在寸,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在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小肠;尺微,积在气冲;脉出在右,积在右;脉出在左,积在左;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肝积脉弦而细;肺积脉浮而毛;肾积脉沉而急滑;心积脉沉而芤,上下无常处;脾积脉实而长,食则多吐。《内经》论赤脉之至也,喘而坚,有积在中,名心痹,得之思虑。白脉喘而浮,有积在胸,名肺痹,得之醉而使内喘,谓脉至如卒喘状也。青脉长而左右弹手,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黄脉大而虚,有积在腹中,名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黑脉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积。脉左转而沉重者,气症,积在胸中。脉右转出,不至寸口者,内有肉症也。转者横也。脉转而横,主腹有积,或在胁下。积聚,脉亦大同,故《难经》曰:“结微则积微,结甚则积甚。脉伏结者为积聚,浮结者为痼疾。”如积聚脉不结伏,痼疾脉不浮结,为脉不应病者死。

中毒洪大细微必倾。尺寸数紧。钗直吐。仍此患蛊毒。 急救难停。

“钗直”者,脉直如钗也。

喘急脉沉,肺胀停水,气逆填胸,脉必伏取。沉而实滑身温易愈。身冷脉浮,尺涩难补。

手足温煖,脉静滑者生;身冷,脉浮涩者死。

嘈杂嗳气,审右寸关。紧滑可治,弦急则难。两寸弦滑, 留饮胸间;脉横在寸,有积上拦。

右寸关脉紧而滑,常也。右关弦急,欲作反胃者,难治。“寸脉横”者,膈有横积也。

呕吐无他,寸紧滑数,微数血虚,单浮胃薄,芤则有瘀, 最忌涩弱。

脉阳紧阴数,其人食已则吐,紧小多寒,滑数痰火,微数血虚令胸冷。关浮胃虚,呕而嗳气不食,怨怖即死。《芤带》紧者,有瘀逆,脉紧涩小弱,自汗者死。

呃逆甚危,浮缓乃宜,弦急必死,结代促微。

弦急,木克土也。《结代》促微,元气衰也。

反胃噎膈。寸紧尺涩。紧芤或弦,虚寒之厄。关沉有痰, 浮涩脾积。弱大气虚,涩小血弱。若涩而沉,七情所搏。

寸紧胸满不食,尺涩,故反胃也。紧芤或迟者,胃寒也。弦者,胃虚也。关脉沈大,有痰也。浮涩,脾不磨食,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脉紧涩者,难治。

痓脉弦直,或沉细些。“汗后欲解,脉泼如蛇。伏坚尚可, 伏弦伤嗟。”

痓脉来,按之筑筑然而弦,直上直下,或沉细迟。若发汗后,脉泼泼然如蛇,暴腹胀大,为欲解。如脉反伏弦者,必死。

癫痫之脉,阳浮阴沉。数热滑痰,狂发于心。惊风肝痫, 弦急可寻。浮病腑浅,沉病脏深。

阳证脉必浮长,阴证脉必沉细。虚弦为惊,为风痫。沉数为热,滑疾为痰。脉滑大为病在腑,则易治;脉沉涩入脏者难治。叔和云:“恍惚之病定颠狂,其脉实牢保安吉。寸关尺部沉细时,如此未闻人救得。”所谓实牢即滑大也。

祟脉无常,乍短乍长,大小促结,皆痰为殃。遁尸脉紧, 与证相妨。

邪祟脉长短大小促结无常,凡五尸鬼邪遁疰病证,与脉全不相应也。

惊悸怔忡,寸动而弱。寸紧胃浮,悸病仍作。饮食痰火, 伏动滑搏;浮微弦濡,忧惊过却;健忘神亏,心虚浮薄。

寸口脉动而弱,动为惊,弱为悸。寸口脉紧,趺阳脉浮,胃气虚,是以惊悸。趺阳脉微而浮,浮为胃气虚,微则不能食,此恐惧之脉,忧迫所致也。

喉痹之脉,两寸洪溢,上盛下虚,脉忌微伏。

尺脉微伏者,死;实滑者,生。

汗脉浮虚。或濡或涩。自汗在寸。盗汗在尺。

男女平人,脉虚弱微细者,必有盗汗。

痿因肺燥,脉多浮弱。寸口若沉,发汗则错。足痛或软, 专审于尺。滑疾洪缓,或沉而弱。

《脉经》曰:“脉浮弱,其人欲咳不得咳,咳则出涎而肺干,小便不利,寸口脉不出,反为发汗,多唾,唇燥,小便反难,大便如烂瓜豚膏。”皆因误汗伤津液,以致肺燥也。

厥证数端,沉细为寒;沉伏而数,为热所干。脉喘为气, 浮实痰顽。气弱微甚,大则血悭。寸大沉滑,身冷必难。

卒厥、尸厥,寸口沉大而滑,不知人,唇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温和,汗自出,为入腑,而后自愈。

尺沉而滑,恐是虫伤,紧急莫治,虚小何妨?

尺脉沉滑者,寸白虫。洪大者,蛔虫。

求嗣之脉,专责于尺,右尺偏旺,火动好色;左尺偏旺, 阴虚非福。惟沉滑匀,易为生息,微涩精清,兼迟冷极。 若见微濡,入房无力,女不好生,亦尺脉涩。

沉滑者,不可妄药,反燥精血。火旺者降火,阴虚者补阴。两尺俱微者,阴阳两补。精冷,宜热药,温中壮阳。精清,宜温药补脾补精。精射无力,入子宫者补气。女人尺脉微涩者,绝产。

老喜反脉常细濡涩。

“男年八八喜尺旺,女年七七喜寸旺。”濡,气虚,涩血虚。细濡涩多寿,弦紧洪多病。

滑大气痰,风热紧逼。

“甚则带歇。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