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249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百四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四十九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二百五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目录

 医部汇考二百二十九

  痹门四

  鍼灸

  导引

  医案

  寒门一

  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 通评虚实论 逆调论 气厥论 举痛论 气穴论

  调经论 标本病传论 气交变大论 六元正纪大论 至真要大论

  灵枢经经脉篇 师传篇 五癃津液别篇 论疾诊尺篇 九宫八风篇 五色篇

  张机金匮要略中寒

  孙思邈千金方痼冷

  李杲十书治寒以热

  朱震亨心法中寒

  戴思恭证治要诀中寒

  李梴医学入门中寒

  龚信古今医鉴中寒

艺术典第二百四十九卷

医部汇考二百二十九

编辑

痹门四

编辑

鍼灸

编辑

《素问》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 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 分,多发鍼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 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名曰骨痹。深者 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而刺之,以月生死 为数,用鍼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鍼过其日数则脱 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 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 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

《灵枢经》曰:“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阴阳 俱病,命曰风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 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 治其阴,无攻其阳。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 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 络,尽出其血。”

黄帝曰:“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伯高答曰:“有刺营 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黄帝曰:“刺三变者 奈何?”伯高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 内热。”《黄帝》曰:“营卫寒痹之为病奈何?”伯高答曰:“营之 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 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寒痹之为病也”, 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 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黄帝曰:“药熨奈何?”伯高答 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 四种,皆㕮咀清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 酒中,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 绵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浸必焠,其日乃出”, 乾乾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 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 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 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 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

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鍼;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 利鍼;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鍼,泻于井荣分,轮 取以四时。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 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 旁鍼之也。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 者,直内无拔鍼,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鍼,复刺之 也。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 治筋痹也。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以治寒 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 扬刺,扬刺者,正内一,旁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 大者也。六曰直鍼刺,直鍼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 气之浅者也。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鍼而 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 稍摇而深之,致鍼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 刺者,旁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十曰阴刺,阴 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 “十一曰旁鍼刺”,旁鍼刺者,直入旁刺各一,以治留痹 久居者也。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鍼而 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

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 鍼,无鍼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二曰 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鍼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 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 一曰“岂刺。”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鍼于分 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五曰输刺,输刺者,直 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 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 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 留之发为痹也。

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 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 者尽取之。

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 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其 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耶? 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 鍼,其慉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 闻其故。”岐伯答曰:“此众痹也。”黄帝曰:“愿闻众痹。”岐伯 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 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黄帝曰:“善!刺之奈何?” 岐伯对曰:“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帝 曰:“善。愿闻周痹何如?”岐伯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 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黄帝曰:“刺 之奈何?”岐伯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 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剌 其下以脱之。”黄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得名?”岐伯 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 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 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 则如是。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 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 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 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瘈坚转引而行之。黄帝 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经巽之理,十 二经脉阴阳之病也。

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 是者,阴阳俱有馀,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人迎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 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 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

寸口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 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络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 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

黄帝曰:“刺其诸阴阳奈何?”岐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 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 有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 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行,决之乃行。故曰:“气有馀 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 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寒与热争 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必先明知 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黄帝》曰:“持鍼纵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 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 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 一日者,病难治;其本末尚热者,病尚在;其”热已衰者, 其病亦去矣。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 燥湿。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 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

《圆利鍼》取法于牦鍼,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 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痈痹者也。《毫鍼》取法于毫毛,长 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长鍼》取法于綦鍼, 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

《甲乙经》曰:“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之 经补之。”

“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者,泻阳补 阴经也。

风痹注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肢胫淫 泺,烦心头痛,时呕时闷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 怒,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

足痹不可举,侧而取之,在《枢合》中,以圆利鍼,大鍼不 可。

风寒从足小指起,脉痹上下带,胸胁痛无常处,至阴 主之。

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 骨痹烦满,商丘主之。

肤痛痿痹,外丘主之。

寒气在分肉间,上下痹不仁,中渎主之。

《千金方》曰:“掖门,主手臂痛。”

肩贞主手痳木不举阴交主手足拘挛。

少商,主“手不仁。”

前腋,主“臂里挛急,手不上举。”

尺泽,主掣痛手不伸。

曲池,主手不可举重,腕急,肘中痛难屈伸。又云,“主手 不仁。”

阳谿,主臂重痛肘挛。

臑会、支沟、曲池、腕骨、肘窌,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 肘难屈伸。”

天井,主肩痛,痿痹不仁,不可屈伸,肉《痳木》。

曲垣,主“肩胛周痹。”

阴陵泉,主足痹痛。

风府、腰腧,主足不仁。

阳辅、阳交、阳陵泉,主髀枢膝骨痹不仁。

至阴,主风寒,从足小指起,脉痹上下。

内庭、环跳,主胫痛不可屈伸。

阳间、环跳、承筋,主胫痹不仁。

涌泉、然谷,主“五趾尽痛,足不践地。”

凡髀枢中痛,不可举,以毫鍼寒而留之,以月生死为 息数,立已。

太冲,主“膝内踝前痛。”

梁丘、曲泉、阳关,主筋挛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犊鼻,主膝中痛不仁。又云:“主膝不仁难跪。”

髀关,主“膝寒不仁,痿痹不得屈伸。”

风市,主缓纵痿痹,腨肠痛,冷不仁。 中渎,主寒气在分肉间痛,苦痹不仁。

阳关,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

悬锺,主湿痹流肿,髀筋急,瘈胫痛。

曲泉,主卒痹病,引膑下节。

阳陵泉,主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

绝骨,主“髀枢痛,胫膝骨摇,酸痹不仁,筋缩,诸节酸折。 漏谷,主久湿痹不能行。”

商丘,主骨痹烦满。

临泣,主“身痹,洒淅振寒。”

凡身体不仁,先取京骨,后取中封、绝骨,皆泻之。 历节疼痛,但于痛处灸二七壮佳。

《医学纲目》曰:“白虎历节风痛,取两踝尖,在内外两踝 尖灸之。”

浑身疼痛,往来上下无常,取阳辅。

浑身疼痛,但于痛处鍼,不拘经穴,须避筋骨,穴名“天 应穴。”

“臂膊疼痛,取肩髃、手三里、外关。 臂膊疼痛并痳痹,取肩髃、肩井、曲池。” 臂膊痳痹疼痛,取肩髃、曲池、手上廉、合谷。不应,“再取 肩井、列缺。”

臂痛连腕,“取液门,沿皮向后透阳池泻之。”又“取中渚, 沿皮透腕骨泻之。”

“臂内廉痛。取《经渠》”一分。忌灸《灵道》一分;卧鍼向前三 分。《少海》五分。

臂酸挛,取肘窌,窍阴、尺泽、前谷、后谿。

腕痛,取阳溪、曲池。

腕无力并痛,取腕骨,横鍼入三分,痛则泻,无力则补。 《曲池》补泻仝上。

五指拘挛,取三间一分,先泻后补,灸之;前谷一分,泻 之灸。

五指皆痛。取阳池、外关、合谷。

胯痛腿支风,取环跳,在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 方可鍼。可入三寸半,补少泻多,留八吸,居窌一寸二 分,留八吸泻之,委中出血。

胯痛足请帮助识别此字。取环跳悬锺。摘英作丘墟鍼五分。留三呼。灸三 壮。

胯痛腿支风,不能转侧,举动艰难,“取环跳三寸半,灸 七七壮;风市灸二七壮;居窌三寸半,灸五七壮;委中、 昆仑、三里、阳陵泉。不已,取五枢、阳辅。”

腰脚痛。取“昆仑人中。”

侧脚风,取绝骨、太冲。

髀枢痛,足胫寒热。足外廉皮骨痛,取临泣一分,足三 阴寸半,阳辅。

髀,筋急,胫痛纵缓,痿痹腨疼,膝冷外廉,不可屈伸,湿 痹流肿:“取风市、中渎、阳关、悬锺。”

腿痛,取阳陵泉、三里、伏兔、阴市。

腿膝拘挛痛引胁,或青、或焦,或黧、或枯,如腐木状,《风 市》灸之,又取阳陵泉、曲泉、昆仑。

腿膝外廉痛,股肿胻酸,转筋痿痹,或膝胫热,不能行 动。取侠谿五分,髀关、光明各一寸。

髀痹引膝股外廉急痛,胫酸,摇动有声,诸节酸,不能 行,取“阳陵泉、绝骨、中封。”

腿膝内廉痛引膑,不可屈伸,连腹引咽喉痛,取太冲、 五分,中封、膝关。

胫酸寒,足下热,不能久立,湿痹不仁,“取中都、冲阳、承 山、承筋胫寒四肢重,少气难言,不得卧,“取至阳、三阴交 草鞋风:取昆仑泻之,留六呼;太谿泻之,留六呼;申脉 五分,补少泻多,留二吸,忌灸。”

草鞋风,足腕痛,取“昆仑透太谿,丘墟、商丘各寸半,灸 泻之。”

又法:“取昆仑、丘墟、商丘照海不已,取太冲解谿, 足腕不用,痿躄,坐不起,髀脚痛。取光明沿皮五分,丘 墟直五分。”

外踝红肿痛,取申脉半寸泻之。

绕踝风,“取曲池。如绕外踝痛,兼刺孙络,足少阳小指 间三分。如绕内踝痛,兼刺大都三分。如绕前廉痛,刺 行间六分。”

大拇指本节前骨疼,取太冲,弹鍼出血。

足五指尽痛,不得践地,取涌泉二分,然谷一分。 “百节痛,实无所知,取绝骨、三棱鍼出血。”

《医学入门》曰:“冷风湿痹,鍼环跳、阳陵、三阳尻尾,不知 痛痒者,用艾粟米大,于鍼尾上烧三五炷,知痛即止。”

导引

编辑

《古今医统》曰:“以右踵拘左足拇指,除风痹。以左踵拘 右足拇指,除厥痹。以两手更引足趺至膝上,除体痹。 又法:踞坐伸腰,两手引两踵,鼻内气自拯七息,布两 膝头,除痹。”

又法:“凡人常觉腰脊拘急,手足举动不遂,以左右手 朝拱,迎面呵气三口,足立直蹬七数,踞坐,左右手抱 膝摇二七遍,纳气七息,愈周身之痹。”

《保生秘要》曰:“手足痳痹,导引法,将左足搭右膝上,以 右手扳左脚,左手托脚跟,扳向右头即转,左右亦如 之。兼运功法,气脉自朝。”

运功“气血两虚之证,起于归元”,会意运法,渐行患处, 多旋百回,以还原位,行住坐卧得闲,皆可运用。或时 以指甲捻痳处,捻之觉疼,使血来朝之意。

遍身痹痛:外法用火推至尾闾,令人以手跪指摩热, 至湿出如汗即愈。

行痹“须摩涌泉及昆仑相交”,又背膊处摩热,无论时 刻,用此法渐解。

手足风痹,念脐行“通关法”,或念背再推散四肢去,于 骨节疼处,想火烧之。

湿痹,于筋骨疼痛处,行发汗法,次行“通关法。”

《手足不仁》:“目转脐轮并气海,夜翻背水溉昆仑。遍身 汗出四肢瘥,要在勤行是妙功。还宜两足交相擦,更 有三阴穴处同。”

医案

编辑

《史记·仓公传》曰:“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以 为。”请帮助识别此字。臣意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 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 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病得之内,诊之时,不能 识其经解,大识其病所在。

《唐书许引宗传》:引宗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王太 后病风,不能言,脉沉难对,医家告术穷,引宗曰:“饵液 不可进。”即以防风、黄芪煮汤数十斛,置床下,气如雾, 熏薄之,是夜语。

《儒门事亲》曰:郾城梁贾人,年六十馀,忽晓起梳发,觉 左手指痳,斯须半臂痳,又一臂痳,斯须头一半痳。比 及梳毕,从胁至足皆痳,大便二三日不通。往问他医, 皆云风也。或药或鍼,皆不解。求治于戴人。戴人曰:“左 手三部脉皆伏,比右手小三倍,此枯涩痹也,不可纯 归之风,亦有火燥相兼。”乃命一涌一泄一汗,其痳立 已。后以辛凉之剂调之,润燥之剂濡之,惟小指次指 尚痳。戴人曰:“病根已去,此馀烈也,方可鍼谿谷。谿谷 者,骨空也。一日晴和,往鍼之。用《灵枢》中鸡足法,向上 卧鍼,三进三引讫,复卓鍼起,向下卧,鍼送入指间皆 然。手热如火,其痳全去。昔刘河间作《原病式》,常以痳 与涩,同归燥门中,真知病机者也。”

常仲明病湿痹五七年,戴人涌之后,泻五七次。其药 则舟车、濬川、通经、神祐、益肾,自春及秋,必十馀次方 能愈。公之病不必鍼灸,与令嗣皆宜涌,但腊月非其 时也,欲候春时,恐予东适,今姑屏病之大势,至春和 时,人气在上,可再涌之,以去其根,卒如所论矣。 一税官风寒湿痹,腰脚沉重浮肿,夜则痛甚,两足恶 寒,经“五六月间,犹绵胫靴,足膝皮肤少有跣露,则冷 风袭入,流入经络,其病转剧,走注上下,往来无定。其 痛极处,便挛极而肿起,肉色不变,腠理如虫行。每遇 风冷,病必转增,肌体瘦乏,须人扶稍能行立。所服者, 乌、附、姜、桂,种种燥热,燔鍼著灸,莫知其数,前后三年 不愈。”一日,余脉之,其两手皆沉滑有力,先以导水丸、 通经散各一服,是夜泻三十馀行,痛减半,渐服赤茯 苓汤、防风汤,此三方在《宣明论》中治痹方是也。日三服,煎七八钱,漐漐然汗出。余又作玲珑灶法,熏蒸血 热必增剧。诸汗法,古方多有之,惟以吐发汗者,世罕 知之,故余尝曰:吐法兼汗,良以此夫。

李杲《十书》曰:“杜彦达左手右腿痳木,右手大指次指 亦常痳木,至腕已三四年矣。诸医不效,求治明之,明 之遂制人参益气汤,服二日,觉手心热,手指中间如 气满胀。三日后,觉两手指中间皮肉如不敢触,似痒 痛满胀之意。指上瑟瑟,不敢用手触之,此真气遍至 矣。遂于两手指甲旁,各以三棱针一刺之,微见血如” 黍米许,则痹自息。又为处第二第三,服之大效。 朱宅阃内,年近三十,食味甚厚,性躁急,患痛风,挛缩 数月,医祷不应。予视之曰:“此挟痰与气证,当和血疏 气导痰,病自安。”遂以《潜行散》,入生甘草、牛膝、炒枳壳、 通草、陈皮、桃仁、姜汁煎服,半年而安。

邻鲍六年二十馀,因患血痢,用涩药取效,后患痛风, 叫号撼邻,予视之曰:“此恶血入经络证。血受湿热,久 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经久不治,恐 成偏枯。”遂与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生 甘草煎,入生姜,研潜行散,入少酒饮之,数十贴,又与 刺委中出黑血,近三合而安。

一男子年十四岁,因感风湿,得《白虎》历节风证,遍身 抽掣疼痛,足不能履地者三年,百方不效,身体羸瘦 骨立,自分于死。一日梦以木通汤服愈,遂以四物汤 加木通服不效,后以木通二两锉细,长流水煎汁顿 服。服后一时许,遍身痒甚,上体发红丹如小豆大粒, 举家惊惶,随手没去,出汗至腰而止,上体不痛矣。次 日又以前煎服,身体又发红丹方出汗至足底,汗干 后遍身舒畅而无痛矣。一月后,人壮气复,步履如初。 后以此法治数人皆验,故录于此,以示后学。

李正臣夫人病,诊得六脉俱中,得“弦”洪缓相合,按之 无力。弦在上,是风热下陷入阴中,阳道不行。其证“闭 目则浑身痳木,昼减而夜甚,觉而开目,则痳木渐退, 久则绝止。常开其目,则此证不作,惧其痳木,不敢合 眼,致不得眠,身体皆重,时有痰嗽,觉胸中常似有痰 而不利,时烦躁,气短促而喘,肌肤充盛,饮食不减,大” 小便如常,惟畏其痳木,不敢合眼为最苦。观其色脉, 形病相应而不逆。《内经》曰:“阳盛瞑目而动轻,阴病闭 目而动重。”又云:“诸脉皆属于目。”《灵枢经》云:开目则阳 道行,阳气遍布周身,闭目则阳道闭而不行,如昼夜 之分,知其阳衰而阴旺也。且痳木为风,三尺之童,皆 以为然。细校之,则有区别耳。久坐而起,亦有痳木,如 为绳缚之久,释之觉痳作而不敢动,良久则自已。以 此验之,非有风邪,乃气不行,治之当补其肺中之气, 则痳木自去矣。如《经》脉中阴火乘其阳分,火动于中 为痳木也,当兼去其阴火则愈矣。时痰嗽者,秋凉在 外在上而作也,当以温剂实其皮毛。身重脉缓者,湿 气伏匿而作也。时见躁作。当升阳助气益血。微泻其 火。与湿通行经脉。调其阴阳则已矣。非五脏六腑之 本有邪也。补气升阳和中汤主之。

《卫生宝鉴》曰:中书左丞张仲谦,年五十二岁,至元戊 辰春正月,在大都患风证,半身痳木。一医欲汗之,未 决可否,命予决之。予曰:“治风当通因通用,汗之可也。 然北地此时虽交春令,寒气尤存,汗之则虚其表,必 有恶风寒之证。仲谦欲速差,遂汗之,身体轻快。后数 日,再邀予视曰:‘果如君言,官事繁剧,不敢出门,当如’” 之何?予曰:仲景云,大法夏宜汗,阳气在外故也。今时 阳气尚弱,初出于地,汗之则使气亟夺,卫气失守,不 能肥实腠理,表上无阳,见风必大恶矣。《内经》曰:“阳气 者,卫外而为固也。”又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 折寿而不彰。当汗之时,尤有过汗之戒,况不当汗而 汗者乎?遂以黄芪建中汤加白术服之,滋养脾胃生 发荣卫之气,又以温粉扑其皮肤,待春气盛,表气渐 实,即愈矣。《内经》曰:“心不可伐,时不可违”,此之谓也。 《医学纲目》曰:王检正患鼻额间痛,或痳痹不仁,如是 数年。忽一日连口唇颊车发际皆痛,不开口,虽言语 饮食亦妨,在额与颊上,常如糊,手触之则痛。予作足 阳明经络受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故也。或 以排风、小续命、透髓丹之类与之,皆不效。予制犀角 升麻汤赠之而愈。夫足阳明,胃也,《经》云:“肠胃为市。”又 云:“阳明多血多气。”胃之中,腥膻五味,无所不纳,如市 廛无所不有。《六经》中,此为血气俱多者,能腐熟饮食, 故其毒聚焉。此方以犀角为主,解饮食之毒也。阳明 经络,环“唇挟舌,起于鼻,合頞中,循颊车上耳前,过客 主人,循发至额颅。”王公所患,皆一经络,故以升麻佐 之。馀药皆涤除风热,升麻、黄芩专入胃。

歙州一贵家妇,病遍身走注疼痛,夜则发如虫啮其 肌,多作鬼邪治。曰:“此正历节病也。”以麝香丸三服愈。 《薛己医案》曰:“大尹刘孟春素有痰,两臂顽痳,两目流 泪,服祛风化痰药,痰愈甚,臂反痛不能伸,手指俱挛。” 余曰:“痳属风虚,误服前药,肝火炽盛,肝血干涸,筋无 所养,故虚挛耳。当补脾肺,滋肾水,则风自息,热自退痰自清。遂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三月而痊。 知州韩廷仪先患风证,用疏风化痰养血之药而痊。 其腿膝骨内发热作痛,服十味固本丸、天麻丸益甚, 两尺脉数而无力。余以为肾水虚不能生肝木,虚火 内动而作,非风邪所致也。不信,又服羌活愈风丹之 类,四肢痿软,遍身痳木,痰涎上涌,神思不清。余曰:“皆 脾气亏损,不能营养周身,又不能归源。”先用六君子 加芎、归、木香数剂,壮其脾气,以摄涎归源;又以八珍 汤数剂,以助五脏生化之气,以荣养周身,而诸证渐 愈。乃朝以补中益气汤培养脾肺,夕以六味地黄丸 滋补肝肾,如此三月馀而安。

“一妇人肢节作痛,不能转侧,恶见风寒,自汗盗汗,小 便短少,虽夏亦不去衣,其脉浮紧。”此风寒客于太阳 经,用甘草附子汤一剂而瘥。

秀才刘允功,形体魁梧,素不慎酒色,因劳怒气,头运 仆地,痰涎上涌,手足痳痹,时或面赤,口干引饮,六脉 洪而无力,甚数。余曰:“肺主气,肾藏气,今肾虚不能纳 气归源,阳独居上,故作头运。又不能摄水归源,饮停 于中,故化而为痰。”阳气虚热而痳痹,虚火上炎而作 渴,当滋化源,用补中益气合六味地黄丸料,一服而 愈。后劳役或入房即作。用前药随愈。

一妇人元气素虚,劳则体痳发热,痰气上攻,或用乌 药顺气散、祛风化痰丸之类,肢体痿软,痰涎自出,面 色痿黄,形体倦怠,而脾肺二脉虚甚,此虚而类风也。 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十全大补汤,渐愈;又用加味 归脾汤调理,寻愈。

一男子饮食劳倦而发寒热,右手麻木,或误以为疔 毒,敷服皆寒凉败毒,肿胀重坠,面色痿黄,肢体倦怠, 六脉浮大,按之如无,此脾胃之气虚也。询之果是销 银匠,因热手入水,梅银寒凝隧道,前药益伤元气故 耳。遂用补中益气及温和之药,煎汤渍手而愈。 太宜人年七十五,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伸屈,口 干目赤,头眩痰涌,胸膈不利,小便赤涩而短少,夜间 痰热殊甚,遍身作痒如虫行,此肝经气燥而风动也, 用六味地黄丸料加山栀、柴胡治之而愈。

一男子时疮,愈后遍身作痛,服“愈风丹”,半身不遂,痰 涎上涌,夜间痛甚,此风客淫气,治以地黄丸而愈。 一老妇两臂不遂,语言蹇涩,服祛风之药,筋挛骨痛。 此因风药亏损肝血,用八珍汤补气血,用地黄丸补 肾水,乃佐以愈风丹而愈。

州判蒋大用,形体魁伟,中满吐痰,劳则头运指痳,所 服皆清痰理气药。余曰:“中满者,脾气亏损也。痰盛者, 脾气不能运也。头运者,脾气不能升也。指痳者,脾气 不能周也。”遂以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以补脾土,用 八味地黄以补土母而愈。后惑于《乾坤生意方》云:“凡 人手指痳软,三年后有中风之疾,可服搜风、天麻二” 丸以预防之,乃朝饵暮服,以致大便不禁,饮食不进 而殁。

锦衣杨永兴,形体丰厚,筋骨软痛,痰盛作渴,喜饮冷 水。或用愈风汤、天麻丸等药,痰热益甚。服牛黄清心 丸,更加肢体痳痹。余以为脾肾俱虚,用补中益气汤、 加减八味丸,三月馀而痊。已后连生七子,寿逾七旬。 《外科精要》云:“凡人久服加减八味丸,必肥健而多子。” 信哉!

一妇人善怒,舌本强,手痳痹。余曰:“舌本属土,被木克 制故耳”,当用六君子加柴胡、芍药治之。

《医宗必读》曰:“文学陆文湖,两足痳木,自服活血药不 效,改服攻痰剂又不效。经半载后,两手亦痳,左胁下 有尺许,不知痛痒。余曰:‘此经所谓著痹也。六脉大而 无力,气血皆损,用神效黄芪汤加茯苓、白术、当归、地 黄,十剂后小效。更用十全大补五十馀剂始安。 孝廉王春卿,久患流火,靡药弗尝,病势日迫。商之余 曰:‘尚可疗否’’?”余曰:“经年之病,且痛伤元气,非大补血 气不可。”卿曰:“数月前曾服参少许,痛势大作,故不敢 用。”余曰:“病有新久之不同,今大虚矣,而日从事于散 风清火,清火则脾必败,散风则肺必伤。”言之甚力,竟 不能决,遂致不起。

盐贾叶作舟,遍体疼痛,尻髀皆肿,足膝挛急。余曰:“此 寒伤营血,筋脉为之引急,《内经》所谓痛痹也。”用乌药 顺气散,七剂而减,更加白术、桂枝,一月而愈。

《古今医鉴》曰:“一妇人患骨节疼痛,呕吐,心痛,胁胀,遍 身浮肿,经年不愈。以五积散全料加羌活、独活、柴胡

而愈
考证

寒门一

编辑

《黄帝素问》

编辑

《生气通天论》

编辑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 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 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人之阳气,如天与日然,生于至阴,由枢转而外出。风寒之邪,皆始伤皮毛气分,是故因于寒,而吾身之阳气,当如运枢以外应,阳气司表,邪客在门,故起居如惊,而神气乃浮出以应之。神气,神脏之阳气也。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 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荣气不从,逆于肉理, 乃生痈肿。

开者一日而主外,阖者暮而收引也。如失其开阖之机,则寒气从而内薄矣。背为阳,阳虚则寒邪痹闭于背,而形体为之俯偻,《金匮》所谓痹侠背行是也。如阳虚不能为荣血之卫,邪陷于脉中而为瘘,留连于肉腠之间,《金匮》所谓马刀侠瘿是也。如经俞之气化虚薄,则传入于内,而干及脏神矣。心主脉,神伤则恐惧自失。肝主血。故其病发惊骇也。如邪逆于肉理气分。而阴阳不和。则生痈肿。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

寒伤形。

阳化气,阴成形,寒则阴甚,故伤形。

寒胜则浮。

寒气伤阳,故神气乃浮也。

《通评虚实论》

编辑

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岐伯曰:“实而滑则生, 实而逆则死。”

“肾脏主水,在气为寒。”寒气暴上者,水寒之气暴上而满于脉也。实而滑者,得阳明之气相和,故生;逆者,少阴之生气已绝,故死。

《逆调论》

编辑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 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 水中出。”

身非衣寒,表无寒也;中非有寒气,里无寒也。寒从中生者,谓寒从阴中而生也。阳气少而阴气多者,因是人多痹气故也。病在阴者,名曰“痹。”寒湿之气闭于里,阳则火热,不得下交于阴而阴气盛,阴气盛则阳气少,而阴寒之气过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盖寒出于阴水,故如从水中出。

《气厥论》

编辑

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肝当作脾

脾主肌肉,寒气化热,则腐肉而为痈脓。脾统摄元真之气,脾脏受邪,故少气也。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肝主血,寒则血凝注。《经》曰:“荣气不行,乃发为痈。”肝主筋,故筋挛也。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肝为阳脏,而木火主气,阳并于阳,故狂。心居膈上,肝处膈下,母子之气,上下相通,肝邪上移于心,留于心下,故为“膈中。”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肺受心邪,则不能通调水液。而惟下泄矣。肺为金水之原。寒随心火消烁肺精。是以饮一溲二者。肺液并消。故为不治之死证。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 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肾为水脏,肺主生原,是以肺之寒邪,移于肾下,则肾之水气,上涌于肺。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有声,如以囊裹浆者,水不沾濡,流走肠间也。

《举痛论》

编辑

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 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 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寒则血凝泣,故脉缩踡。缩踡则绌急而外引小络,外内引急,故卒然而痛。脉寒而得阳热之气,则缩绌即舒,故其痛立止。若复感于寒,则阳气受伤,故痛久而不止。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 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气血乱, 故痛甚不可按也。

寒邪在脉,与阳气相搏,则血气淖泽而脉满矣。脉满,故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于脉中,阳气惟升而从上,血气不能相将而循行,则乱矣。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 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寒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则内引小络,故痛也。夫痛者阴也。气为阳经络为阴。邪在膜原之气分。牵引小络而痛,故按之即止。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 也。

侠脊之脉,伏冲之脉也。伏冲之脉,上循背里,邪客之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 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冲脉”之循于背者,注于经;其浮而外循于腹者,至胸中,而散于脉外之气分。故脉不通,则气因之而“喘动应手”,谓脉逆于胸之下,而气因病于胸之上。“喘动应手”者,《人迎》气口喘急应手也。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涩,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 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 痛止矣。

背俞之脉者,足太阳之脉也。脏腑之血气,皆注于俞,故寒客之,则脉涩而血虚,血虚则痛矣。夫心主血脉,五脏六腑之俞皆注于心,故相引心而痛,心为阳中之太阳,盖与太阳之气标本相合,是以按之则热气至而痛止矣。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 气客于脉中,则血涩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肝主血,故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则血涩脉急。肝脉布胁肋,循阴气,则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

厥阴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涩在下相引,故腹 痛引阴股。

“厥阴之脉,上抵少腹,下循阴股,故腹痛引阴股。”盖经气上下相通,故邪正相引而为痛。

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 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邪在外内之络脉者。必转入于大经。而后乃代谢。如血气稽留于络脉。则宿昔而成积矣。

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 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寒气客于五脏,脏阴之气,厥逆于上,而从上泄,则阴气内竭矣。阳热之气,未入于内,则里气虚伤,故卒然痛死。得阴阳之气,复反于内,则生矣。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从胃上出,故痛而呕。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寒气客于小肠之间,转入于肠内,故不成积聚,而为后泄腹痛也。

《气穴论》

编辑

积寒留舍,荣卫不居,踡肉缩筋,肋肘不能伸,内为骨 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流于谿谷也。

积寒留舍,致荣卫不能居其间,寒邪凝滞,又不得正气以和之,以致肉卷而筋缩也。肋肘乃筋骨之机关,故不得伸舒。邪闭于外,故内为骨痹。荣卫内逆,故外为不仁,命曰不足。盖热邪淫溢,是属有馀,寒性凝涩,故为不足。此大寒之邪,流于谿谷之间,以致筋骨,皆为病也。

《调经论》

编辑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 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 脉不通,其脉甚大以涩,故中寒。

“厥气上逆”,下焦之阴气厥逆于上也。阴寒之气,积于胸中而不泻,则中上二焦之阳气消,而寒气独留于上,寒则血凝泣,而脉不通矣。阴盛则脉大,血凝泣,故脉涩也。阳热去而寒独留,故中寒也。

《标本病传论》

编辑

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

“先寒”者,寒淫所胜也。以吾身感之而生病者,是当治其寒邪。如先病而后生寒者,当治其身之本病,而寒气自解矣。

《气交变大论》

编辑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 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

六、丙岁水运太过,寒气流行,故邪害心火。寒气上乘,迫其火气外炎,故身热心烦。心悸者,水气上凌于心也。躁者,火气不交于阴也。阴气寒甚,故厥逆于上。“上下中寒者,三焦之火衰也,心神不宁,故谵妄也。”寒主冬令,此岁气流行,故寒气早至,

岁火不及,寒迺大行,复则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 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 星。”

“六癸岁”,岁火不及,水反胜之,故寒乃大行,鹜溏腹满,足不任身,皆寒湿之证。盖水寒太甚,而又湿土复之,故为此诸病也。

《六元正纪大论》

编辑

太阳司天之政,三之气,寒气行。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司天寒水之气,加临于三气,而寒气行夏时应热,而反为寒气加临,故民病寒而内反热,痈疽瞀闷,皆火郁之病,不治将自焚矣。

太阴司天之政,终之气,寒大举,感于寒,则病人关节 禁固,腰脽痛。

终之主客乃在泉,寒水之气,故寒大举。肾为冬藏而主骨,关节禁固,骨节不利也。

厥阴司天之政,初之气,寒始肃,民病寒于右之下。

初之气,乃阳明清金司令,故寒始肃。民病寒于右之下,谓阳明之间,气在在泉,少阳之右也。

水郁之发,阳气乃辟,阴气暴举,大寒乃至。民病寒客 心痛,腰脽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 满。

关节屈伸,乃筋骨之病。肾主骨而筋属于节也。厥逆痞坚腹满者,阳气下藏,中气塞也。

《至真要大论》

编辑

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民病厥心痛,呕血 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胸腹满,手热肘挛掖肿,心澹 澹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嗌干,甚则色 炲,渴而欲饮,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

寒气反至者,谓太阳为诸阳之首,即君火之阳。呕血、鼽衄、腹满,乃阳热中盛之证。如心痛眩仆,面赤目黄,色炲善噫,乃寒凌心火,逼其火热上炎,水火寒热交争,而神门脉绝,心气灭矣。

太阳之胜,凝栗且至,痔疟发。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 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筋肉拘苛,血脉凝泣, 络满色变,或为血泄,皮肤否肿,腹满食减,热反上行, 头项囟顶脑户中痛,目如脱。寒入下焦,传为濡泻。

太阳寒水气胜,故凝溧且至痔疟者,太阳寒热之邪也。厥逆而入于胃者,水侮土也。胃络上通于心,故心痛也。阴中乃疡,是以隐回不利,而互引阴股。足太阳主筋,故筋肉拘苛也。血脉凝泣,络满色变,或为血泄,邪入于经也。皮肤否肿者,太阳之气主表也;腹满食减者,水气乘脾也。热反上行者,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故目如脱。寒入下焦者,太阳标阳而本寒,是以阳热上行而阴寒下行也。

太阳司天,客胜则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欬,主胜 则喉嗌中鸣。

太阳之气在表。而肺主皮毛。是以受司天之客气。即为胸中不利。出清涕而欬。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此五脏之气,发见于形气也。

《灵枢经》

编辑

《经脉篇》

编辑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 矣。

“凡诊络脉,色青则寒”,盖浮络之血气,皆见于皮之部。“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盖皮络之气血,本于胃腑所生,从手阳明少阳,注于尺肤而上鱼也。

《师传篇》

编辑

黄帝曰:“便病人奈何?”岐伯曰:“夫中热消痹则便寒,寒 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已 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 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 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便者,所以便人之逆也。热者,更之寒;寒者,更之热也。“热中寒中”者,寒热之气,皆由中而发,内而外也。“脐以上皮热”者,肠中热;“脐以下皮寒”者,胃中寒。寒热外内之相应也。

《五癃津液别篇》

编辑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 气。

天寒则腠理闭。三焦之气。因湿而不行。津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气化而出者为溺。

《论疾诊尺篇》

编辑

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掌中鱼上,乃手臂之正面。背面为阳,故候形身之外。正面主阴,故候腰腹肠胃之内。

《九宫八风篇》

编辑

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 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

《五色篇》

编辑

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青黑者,风寒之色,故为痛。黄赤者,火土之色,故为热。白者,清肃之色,故为寒。

《汉张机金匮要略》

编辑

中寒

编辑

肺中寒,吐浊涕。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 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肝出也。心中寒者,其人 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 痛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 之。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 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 黄附子汤。

寒气厥逆,《赤圆》主之。

《唐孙思邈千金方》

编辑

痼冷

编辑

凡人中寒者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凡 觇病者未脉,望之口燥,清涕出,善嚏欠,此人中寒,其 人下利,以里虚故也。欲嚏不能,此人腹中痛,畏寒。脉 沉弦,脉双弦者,寒也。弦脉状如张弓弦,按之不移,脉 数弦者,当下其寒。脉双弦而迟者,心下坚。脉大而紧 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右手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 而痛,其人涩涩恶寒。师曰:迟者谓寒,涩为无血,寸口 脉微,尺中紧而涩,紧即为寒,微即为虚,涩即为血不 足,故知发汗而腹下之大露宿丸,主寒冷百病。

《李杲十书》

编辑

治寒以热

编辑

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有三:北方之人为大寒所伤,其 足胫肿,乃寒胜则浮也。若火炙汤浴,必脱毛见骨,须 先以新汲水浴之,则时见完复。更有大寒冻其面或 耳。若近火汤,必脱毛成疮,须先于凉处浴之,少时以 温水熨烙,必能完复。此凉而行之,除其大寒之理一 也。大寒之气,必令母实,乃地道左迁入肺,逆行于天, “投以凉药,使天道右迁而顺天令,诸病得天令行而 必愈,二也。况大寒在外,其大热伏于地中者,乃三焦 包络天真之气所居之根蒂,热伏于中,元气必伤,在 人之身乃胃也,和以凉药,则元气充盛而不伤”三也。

《朱震亨心法》

编辑

中寒

编辑

中寒宜主乎温散。然有卒中天地之寒气者。有口得 寒物者。

“从补中益气汤中加发散药,属内伤者,十居八九。其 法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用前汤中从所见之证出 入加减,必先用参芪托住正气,气虚甚者,少加附子, 以行参芪之功。如果气虚者,方可用此法。 胃气大虚,必当温散理中汤相宜,甚者加附子, 仓卒感受大寒之气,其病即发,非若伤寒之邪,循经 以渐而深也。”已上治法。宜用于南。不宜北。

正治温散,宜桂枝汤、四逆汤辈,甚者三建汤、霹雳散。 从治用热药加凉剂引之,或热药须俟冷饮最妙。《经》 曰:“从而逆之”,此之谓也。若反攻,用乌头煎之类。

《明戴思恭证治要诀》

编辑

中寒

编辑

中寒之证,身体强直,口噤不语,或四肢战掉,或洒洒 恶寒,或翕翕发热,或卒然眩运,身无汗者,此为寒毒 所中,宜先用酒调“苏合香丸。轻则五积散加香附一 钱,麝香少许,重则姜附汤。若人渐甦,身体回暖,稍能 言语,须问其别有何证。挟气攻刺,姜附汤加木香半 钱,挟气不仁加防风一钱,挟湿肿满者,加白术一钱”, 筋脉牵急者。加木瓜一钱。肢节疼痛者。加桂二钱。

《李梴医学入门》

编辑

中寒

编辑

伤寒循经渐入,中寒不问冬夏,或当风取凉,或坐地 受冷,肃杀之气,自皮肤卒入脏腑,昏倒四肢拘挛,强 直厥冷,与中风相似,牙紧四肢不动为异耳。急用葱 饼熨脐,并灸气海,手足温煖则生。如极冷唇青,厥逆 无脉,舌卷囊缩者,须臾死。若仓卒,难分经络,急煎姜 附理中救之,次审中脘疼痛。中太阴者,理中汤,脉沉 足冷。中少阴者,四逆汤加吴萸,或脐腹疼痛,五积散 加吴萸;小腹疼痛。中厥阴者,当归四逆汤加吴萸,或 五味子。如阴盛烦躁,热药冷饮,或加些凉药为引,温 中散冷补煖下,元阳气复而寒自消矣。切忌吐下。 西北苦寒,中伤者多;东南温和,中伤者少。寻常感冒, 表证见者,九味羌活汤,芎芷香苏散。寒入肠胃者,霍 乱转筋,洞泄下利,干呕吐逆,藿香正气散,或五积散。 挟食停痰者,人参养胃汤。夏秋暴寒,折热于里者,调 中汤微下之。凡带漏遗精,痎疟,疝瘕,脚气,腰膝冷,虚 劳阴痿诸痛,皆寒也。挟痰,眩运不仁,挟湿,四肢肿痛, 内伤劳役,感寒困倦,补中益气汤加姜、附。如内伤生 冷,感寒腹痛脉脱,附子理中汤。如内伤房室,感寒厥 冷,“四逆汤。脉脱,三建汤、炼脐法。”

《龚信古今医鉴》

编辑

===中寒===“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阴也。寒为天地杀厉之气,多由 气体虚弱之人,或调护失节,冲斥道途,一时为寒气 所中,则昏不知人,口噤失音,四肢强直,拘急疼痛者, 先用热酒、姜汁各半盏灌服,稍醒后,用理中汤。 如寒中太阴,则中脘疼痛,宜理中汤,或加藿香正气 散同服。寒甚脉沉细,手足冷者,附子理中汤。

寒中少阴。则脐腹疼痛。宜五积散加吴茱萸。寒甚脉 沉细。手足冷者。四逆汤加吴茱萸。

“寒中厥阴,则少腹疼痛,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甚 者倍附子。此中寒比伤寒尢甚,若不急治,死在旦夕。 冷极唇青,厥逆无脉,阴囊缩者,急用葱熨法,或吴茱 萸熨法,并艾灸脐中与气海、关元,二三十壮佳。 中寒虽燥热烦渴,可煎理中汤,水中顿冷服之。”此寒 因寒用之法也。若以寒凉治之,立死。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