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308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百八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九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百八卷目录

 医部汇考二百八十八

  疟门一

  黄帝素问疟论 四时调神大论 生气通天论 金匮真言论 气交变大论

  五常政大论 六元正纪大论 至真要大论

  灵枢经岁露论

  张机金匮要略疟脉证治 食忌

  华佗中藏经寒热论 上下不宁 死候

  孙思邈千金方治法 属五脏

  刘完素六书总论 治法

  张从政儒门事亲疟非脾寒及鬼神辨 治法 咒果法

  李杲十书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治当顺时 素问五脏疟 素问六经疟

  朱震亨心法疟病证治

  格致馀论痎疟论

  戴思恭证治要诀疟病证治

  王纶明医杂著疟病证治

艺术典第三百八卷

医部汇考二百八十八

编辑

疟门一

编辑

《黄帝素问》

编辑

《疟论》

编辑

《黄帝问》曰:“夫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

夜病者谓之痎,昼病者谓之疟。

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 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 饮。”

卫气同邪,将入于阴,表气虚,故起于毫毛伸欠。

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 实更作,阴阳相移也。

邪正阴阳之气。上下出入。交争于上下。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

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 阳虚则腰背颈项痛。

三阳之气同并于阴,则阴实于内而阳虚于外。阳明之气主肌肉,而经脉交于颔下,是以寒栗鼓颔。太阳之气主表而上升于头,下循背膂,故腰背头项俱痛。

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 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 喘而渴,故欲冷饮也。

阳虚于外,则阴胜于里,是以骨寒而痛,而寒生于内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并于阳,则阴虚而阳盛,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是以喘渴而欲冷饮也。

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 外,此荣气之所舍也。

“舍”,即《经隧》所历之界分。

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 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 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 外相薄,是以日作。

留舍之暑,能令汗空疏,腠理开,风遂乘之以入,或得之沐浴,水气舍于皮肤之间,与卫气并居,得阳随卫而外出,得阴随卫而内薄,是以日作。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 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 日而作也。

邪气舍深,内薄于里阴之分,阳气独发于外,里阴之邪,留著于内,阴邪与阳气交争,而不得皆出于外,是以间日而作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 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 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

此邪先客于脊背,而与卫气相遇故也。

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 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 十一日下至骶骨。

卫气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开则客于脊背之邪,还入风府,与卫气相遇则病作。卫气出于风府,日下一节,则上会于风府,稍晏,故病作稍晏。二十一日下至骶骨,则上会于风府,益晏,故病作益晏也。

二十二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 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卫气外循督脉而下内循冲脉而上行,九日出缺盆。其气日高,则会于风府,日早,故作日益早。

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 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 日乃作也

不得与卫气皆出。故间日作也。

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 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 府,其日作者奈何?”

“邪有不从风府而入,其病亦以日作”者,何也?

岐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 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 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 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

“客于头项”者,客于风府也。邪入于风府,循膂而下,留其处者,有虚实之不同。若邪中异所,则无有早晏矣。卫气虚而日下,则其发日晏;卫气实而日上,则其发日早。此邪从风府而留于脊膂之间者也。若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矣。如邪中于头项腰背手足之间,卫气亦行至头项腰背手足,与所舍之邪相遇而病作。

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 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

卫气之所在,谓卫气行至邪气所在之处,相合而病作,非定客于风府也。卫气之行至所在之处而发,必开其腠理,然后邪正相合之处,即其府也。

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 有时而休者,何也?

痎疟生于风,然病风者常在其处,病疟者休作有时,故帝有此问。

岐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 故卫气应乃作。

风则伤卫,故病风者,留于肌腠筋骨间而不移,疟则舍于荣,故随经络以内薄,与卫气相应乃作。

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岐伯曰:夏伤于大暑,其 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 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

夏时暑热溽蒸,腠理开发,或汗湿从风,或得之于沐浴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至秋时复伤于风,风寒两感,是以寒热之病成矣。

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 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先受之寒,先从阴而病寒。后受之风,复从阳而病热。“病以时作”者,应时而作,无早晏也。

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 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

天之阴阳,病人之阴阳,阴阳两感,故寒热交作。

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 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但热不寒者,邪藏于髓,而肾阴之气,先与骨气相绝,是外邪不及于里阴,而独发于阳也。热伤气,故少气,心恶热,故烦冤。手足为诸阳之本,故手足热。瘅,单也,谓单发于阳而病热也。

帝曰:夫《经》言有馀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馀, 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 不能寒也,此皆有馀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 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 《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 故其为病逆,未可刺也。”

言当此之时,病邪甚而正气逆,故未可刺也。

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 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 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

寒热始盛之时,乃阴阳之气交并,正气错乱未分,故未可刺。

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

阴阳未和。而邪气方盛,故未可刺。

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复则至。

如病风而为热极。则阴邪之寒气复至。病寒而为寒极。则风邪之阳热复至。

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 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

此承上文,言“邪气方盛,不可刺也。”

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 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邪气未发。则正气未乱。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去。所谓治未病也。若待其已发,虽良工弗能为,为其气逆也。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

早谓病之未发,晏谓病之已衰。

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 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 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 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疟之将发。阴阳之将移。必从四末始。盖三阴

阳之气,从手足之并荣而更移也。如病在阳而阳已伤,则阴经将从而受之,故当先其未发之时,坚束其四末,令邪在此经者,不得入于彼经,彼经之气不得出而并于此经,审其证而候其脉,见其经络盛坚而血者,皆取而去之。此阴阳真气,往来和平,而未得交并者也。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

疟病未发之时,其脉候证候何如而应?

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 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

疟有阴阳更并之盛虚,皆当气之所在。如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欲知脉与病之相应,但审证之寒热,脉之静躁,则知病在阴在阳,

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 也。

“卫气”者,行阴而行阳者也。是以卫气相离,其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 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 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

“相失”者,不与卫气相遇也。盖六腑之募原,其道更远,气有所不到,故有时相失,不能相得其邪,故或间二日,或数日乃作也。

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阳热甚则渴。不甚则不渴矣。

帝曰:“《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

言有不必夏伤于暑而为病疟者也。

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 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 病者多汗”,

“应四时”者,随四时阴阳之气,升降出入而为病也。反四时者,非留畜之邪,乃感四时之气而为病也。秋时阳气下降,天气新凉,故感秋凉之气而为病者寒甚,冬时阳气伏藏于内,即受时行之寒,得阳气以化热,故寒不甚。春时阳气始出,天气尚寒,故恶风;夏时阳气外泄,腠理空疏,故多汗。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脏?岐伯曰: “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 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 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 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 则热矣,衰则气复反而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 热而后寒。名曰“温疟。”

至春阳气大发,而邪不能自出者,邪藏于骨髓之中,而气行骨外故也。脑为精髓之海,脑髓烁者,暑气盛而精髓烁热也。“肌肉消”者,腠理开而肌肉消疏也。汗乃肾脏精髓之所化,或有所用力,则伤动其肾气,是以所藏之邪,得与汗共并而出矣。夫骨气与肾气相合,故病气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外也。从内出外,则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气从内出之外。故病复反入之阴。

帝曰:“瘅疟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 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 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 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反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 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 曰瘅疟。”帝曰:“善。”

肺主周身之气,肺素有热,故气盛于身,其气厥逆上冲,故不泄于外,而但实于中,此外内皆实矣。气止实于外,则邪不能外侵,故因有所用力,腠理开而后邪舍于皮肤之内,中气实则邪不能内入,故其气单发于阳也。“气内藏于心”者,谓邪藏于血脉之中,而气内通于心也。内藏于血脉之里,外舍于分肉之间,阳气盛而无阴气以和之,是以阳热不衰,而令人消烁脱肉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是阴气绝而阳气独发者,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亦名瘅疟。是瘅疟之有二证也。

《四时调神大论》

编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 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 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气浮长,故欲其疏泄,气泄则肤腠宣通,时气疏畅,有若好乐之在外也。春生于上,夏长于外,秋收于内,冬藏于下。今夏逆于上,秋无以收,收机有碍,则冬无所藏,阳不归原,是根气已损。至冬时寒水当令,无阳热温配,故冬时为病,甚危险也。

《生气通天论》

编辑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 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魄汗未尽,表邪未去也。形弱肌腠虚也。腠理空疏,则表阳邪气同陷于其间,寒邪在表,则随阳而化热,故气烁也。邪虽陷于肌腠,而表气不入于经,是以穴俞以闭。风疟,但热不寒之疟也。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夏伤于暑,暑汗不泄,炎气伏藏,秋时阴气外出,与热相遇,发为痎疟。

《金匮真言论》

编辑

秋善病风疟,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

夏时阳气在外,里气虚寒,长夏湿土主气,风入于经俞,即内薄而为洞泄,风木乘虚而胜土也。脾为阴中之至阴,不能化热而为寒中也。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者,甚言其阳气之不可伤也。

《气交变大论》

编辑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

火胜则克金,故肺受邪,疟,暑热病也。

《五常政大论》

编辑

火太过曰“赫曦”,赫曦之纪,其病疟。

《六元正纪大论》

编辑

火郁之发,民病温疟。

火热盛也。

《至真要大论》

编辑

少阳司天,火淫所胜,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

少阳之火,在天为暑,故为此诸证,淫于肺也。

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 疟。

左胠胁痛者,燥金淫胜于上,肝木乃病也。感寒清而成疟者,秋成痎疟也。

太阳之胜,凝栗且至,痔疟发。

痔疟发,乃太阳寒热之邪也。

帝曰:“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 日发,其故何也?”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 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 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火热伤气,此言病在气而不在经也。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者,此阴阳外内之相乘也。夫阳在外,阴往乘之,则恶寒;阴在内,阳往乘之,则发热也。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者,此阴阳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如阴气多而阳气少,则火热留于阴久,故其发日远;如阳气多而阴气少,则热随阳气而常盛于外,故其发日近。此阴阳胜复之作。盛衰之有节耳。

《灵枢经》

编辑

《岁露论》

编辑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 时,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邪客于风府,病循膂而下,卫 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 日作晏,此其先客于脊背也。故每至于风府,则腠理 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尚 晏也。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骶, “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于缺 盆之中,其气上行,故其病稍益。至其内,搏于五脏,横 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故次日乃 畜积而作焉。”黄帝曰:“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 则邪入焉。其卫气日下一节,则不当风府奈何?”岐伯 曰:“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气之所舍节, 则其府也。黄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而风 常在,而疟特以时依,何也?岐伯曰:风气留其处,疟气 随经络,沉以内搏,故卫气应,乃作也。帝曰:“善。”

《汉张机金匮要略》

编辑

《疟脉证治》

编辑

《疟病篇》曰:“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 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鍼 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 之。”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 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急治 之,宜𪔀甲煎圆。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 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 舍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肌肉。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 加桂枝汤主之。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食忌

编辑

十月勿食被霜生菜,令人面无光,目涩,心痛,腰疼,或 发心疟,疟发时,手足十指爪皆青,困痿。

《华佗中藏经》

编辑

《寒热论》

编辑

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 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 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热发于 下,则阴中之阳邪也。热发于上,则阳中之阳邪也;寒 起于上,则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则阴中之阴邪 “也。寒而颊赤多言者,阳中之阴邪也;热而面青多言 者,阴中之阳邪也;寒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阴邪也。 若不言者,不可治也。阴中之阴者,一生九死;阳中之 阳者,九生一死。阴病难治,阳病易医。诊其脉候,数在 上,则阳中之阳也;数在下,则阴中之阳也;迟在上,则 阳中之阴也;迟在下,则阴中之阴也”;数在中,则中热, 迟在中则中寒。用热取热以寒攻。逆顺之法,从乎天 地,本乎阴阳也。天地者,人之父母也。阴阳者,人之根 本也。未有不从天地阴阳者也。从者生,逆者死,寒之 又寒,热之又热者生。《金匮大要论》云:“夜发寒者从,夜 发热者逆,昼发热者从,昼发寒者逆。”从逆之兆,亦在 乎审明。

肝之积气在胁,久不去,发欬逆,或为痎疟也。肝虚冷, 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热如疟,不欲食。

上下不宁

编辑

脾病者,上下不宁。何谓也?脾上有心母,下有肺子,心 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脾病则上母不宁,母不 宁则为阴不足也,阴不足则发热。又脾病则下子不 宁,子不宁则为阳不足也,阳不足则发寒,脾病则血 气俱不宁,血气不宁则寒热往来,无有休息,故病如 疟。谓脾者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 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居其中,病则如斯。

死候

编辑

病疟。腰脊强急。瘈疭者死。

《唐孙思邈千金方》

编辑

《治法》

编辑

“夫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肢始也。阳已 伤,阴从之,故气未并。先其时一食顷,用细左索紧束 其手足十指,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过时乃解。” 疟岁岁发至三岁,或连月发不解者,以胁下有痞也。 治之不得攻其痞,但得虚其津液,先其时发其汗。服 汤已,先小寒者,引衣自覆,汗出小便利即愈。疟者,病 人形瘦。皮上必粟起也。

属五脏

编辑

肝病为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乌梅 丸主之。

心病为疟者,令人心烦,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 若其人本来心性和而忽弊,急反于常,白术酒主之。 脾病为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 恒山丸主之。

肺病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则热,热间善惊,如有所 见者,恒山汤主之。

肾病为疟者。令人凄凄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 眴然。身掉不定。手足寒。恒山汤主之。

《金刘完素六书》

编辑

《总论》

编辑

经曰:“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盖伤之浅者,近而暴,伤之 重者,远而缓。痎疟者,久疟也。是知夏伤于暑,湿热闭 藏,而不能发泄于外,故邪气内行,至秋而发为疟也。 初不知何经受之,随其动而取之,有中三阳者,有中 三阴者。大抵经中邪气,其证各殊,同伤寒论之也。故 《内经》曰:“五脏皆有疟,其治各别。”在太阳经者,谓之风 热疟,治多汗之。此三阳经受病,皆谓之暴疟。发在夏 至后,处暑前,此乃伤之浅者,近而暴也。在阴经,则不 分三经,总谓之湿疟;当从太阴经,则不分其病发在 处暑后,冬至前,此乃伤之重也。远而为痎疟者,老也, 故谓之“久疟。”气居西方,宜毒药疗之。疟之为疾,因内 积暑热之气,不能宣泄于外而为疟也。当盛夏之时, 能食寒凉之物而助阴气者,纵使有暑热之气。微者 自消矣。更时复以药疏利脏腑。使邪气自下。《内经》曰: “春食凉,夏食寒,秋食温,冬食热。”是谓春夏养阳。秋冬 养阴。人能于饮食起居之间。顺四时之气而行之。邪 气何由得生也。

《治法》

编辑

疟病处暑前,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有汗,桂枝羌活汤, 迎而服之。如吐者,加半夏麹等分。

若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者,麻黄羌活汤。

若发疟如前证而夜发者,麻黄黄芩汤。盖桃仁味苦 甘辛,肝者血之海,血聚则肝气燥,《经》所谓肝苦急,急 食甘以缓之,故桃仁散血缓肝。谓邪气深远而入血, 故夜发乃阴经有邪,此汤发散血中风寒之剂。 疟病身热目痛,热多寒少,脉长睡卧不安,先以大柴 胡汤下之,微利为度。如下过外有微邪未尽者,宜服 白芷“汤,以尽其邪。”

疟无他证,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宜桂枝石膏 汤。盖间日者,邪气所舍深也疟寒热大作,不论先后,皆太阳、阳明合病也,谓之大 争。寒作则必战动,《经》曰:热胜而动也。发热则必汗泄, 《经》曰:汗出不愈,知为热也。阳盛阴虚之证,当内实外 虚,不治必传入阴经也,当用桂枝芍药汤主之。如服 药寒热转大者,知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也,宜桂 枝黄芩汤和之。服药已,如外邪已罢,内邪未已,再诠 下药,从卯至午时发者,宜以大柴胡承气汤主之。从 午至酉发者,知邪在内也,宜大承气汤下之。从酉至 子发者,或至寅时发者,知邪在血也,宜桃仁承气汤 下之。

前项大柴胡、承气等下药,微利为度,以小柴胡汤彻 其微邪之气。立秋之后,及处暑前发疟,渐瘦不能食 者,谓之“痎疟。”此邪深远而中阴经为久疟也。治久疟 不能饮食,胸中郁郁欲吐不能者,宜吐则已,当以藜 芦散、雄黄散吐之。

秋深久疟,胃中无物,又无痰癖,腹高而食少,俗谓“疟 气入腹”,宜苍术汤主之,迎发而服。

《元张从政儒门事亲》

编辑

《疟非脾寒及鬼神辨》

编辑

夫疟犹酷虐之虐也。以夏伤酷暑而成痎疟也。又有 痎疟连岁不已。此肝经肥气之积。多在左胁之下。状 如覆杯。是为请帮助识别此字。“疟犹痎也,久而不已令人瘦。”《内经》既 以夏伤于暑而为疟,何后世之医者,皆以脾寒治之? 世医既不知邪热畜积之深为寒战,遂为寒战所惑, 又不悟邪热入而后出于表,发为躁渴,遂为交争所 惑。相传以姜附、硫黄平胃异攻散交加饮子治之,百 千之中,幸其一效,执以为是。至使父子弟兄相传,及 其疟之甚者,则归之祟怪,岂不大可笑耶?《内经》拘于 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何世俗之愚而难化也?又或 因夏日饮冷过常,伤食生硬瓜果梨枣之属,指为食 疟,此又非也。岂知《内经》之论则不然,夏伤于暑,遇秋 之风,因劳而汗,元府受风,复遇凄沧之水,风闭而不 出,舍于肠胃之外,与荣卫并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邪热浅则连日而作,邪热深则间日而作。并入于里 则热,并入于表则寒。若此而论,了不干于脾。后世论 药如此之差互也。”以时言之,治平之时,常疟病少;扰 攘之时,常疟病多。治平之时,虽用砒石、辰砂有毒之 药治之,亦能取效。缘治平之时,其民夷静,故虽以热 攻热,亦少后患。至于扰攘之时,其民“劳苦,不可遽用 大毒大热之药。若以热攻热,热甚则转为吐血、泄血、 痈疽疮疡、呕吐之疾。盖扰攘之时,政令烦乱,徭役纷 冗,朝戈暮戟,略无少暇。内火与外火俱动,在侯伯官 吏尤甚,岂可与夷静之人同法而治哉?”余亲见泰和 六年丙寅,征南师旅大举,至明年军回。是岁瘴疠杀 人,莫知其数,昏瞀懊“憹,十死八九,皆火之化也。”次岁 疟病大作,侯王官吏,上下皆病,轻者旬月,甚者弥年。 夫富贵之人,劳心役智,不可骤用砒石大毒之药,止 宜先以白虎汤加人参,小柴胡汤、五苓散之类,顿服 立解。或不愈者,可服神佑丸,减用神芎等。甚者可大 小承气汤下之五七行或十馀行,峻泄夏月积热暑 毒之“气,此药虽泄,而无损于脏腑,乃所以安脏腑也。 次以桂苓甘露散、石膏知母汤、大小柴胡汤、人参柴 胡饮子,量虚实加减而用之。”此药能治寒热往来,日 晡发作,与治伤寒其法颇同。更不愈者,以常山散吐 之,无不愈者。余尝用张长沙汗、下吐三法,愈疟极多, 大忌错作脾寒用暴热之药治之,纵有愈者,后必发 疮疽下血之病,不死亦危。余自先世授以医方,至今 五十馀年矣。苟不识练,岂敢如是决也?又尝观刺疟 论五十九刺,一刺则衰,再刺则去,三刺则已。会陈下 有病疟二年不愈者,止服温热之剂,渐至衰羸,命予 药之。余见其羸,亦不敢便投寒凉之剂,乃取《内经·刺 疟论》详之曰:“诸疟不已,刺十指间出血。正当发时,余 刺其十指出血,血止而寒热立止,咸骇其神,余非衒 术,窃见晚学之人,不考诰典,谬说鬼疾,妄求符箓,祈 祷辟匿,法外旁寻,以致病人迁延危殆。疟病除岚瘴, 一二发必死,其馀五脏六腑,疟皆不死。如有死者,皆 方士误杀之也。”或曰:“汝言疟因于暑者,春发之疟,亦 伤暑乎?”余曰:此疟最深,何哉?暑伏于秋冬而不发,至 春始发,此疟之深者。《内经·气交变大论》:岁火太过,炎 暑流行,金肺受邪。启元子云:“火不以德,邪害于肺金 也。”故肺金先病,以金气不及,故为病。又经曰:岁火太 过,大热先发,故民病疟,少气欬喘,血溢血泄,嗌燥耳 聋,中热肩背热,上应荧惑。星见则山泽燔燎,雨乃不 降,烁石销金,涸泉焦草,火星大而明见。注曰:火无德 令,纵热害金,水复制心,故心火自病。荧惑见则酷法 大。故疟常与酷吏之政并行,或酷政行于先,而疟气 应于后,或疟气行于先,而酷政应于后。昔人有诗云: “大暑去酷吏。”此言虽不为医设,亦于医旨暗相符者 也。以前人论疟者,未尝及于此,故予发之。乃知圣人 立疟之名。必有所谓云。

===
《治法》
===
考证
夫富贵膏粱之人,病疟,或间日,或频日发,或作热,或

作寒,或多寒少热,或多热少寒,宜以大柴胡汤下之, 下过三五行,次服白虎汤、玉露散、桂苓甘露散之类。 如不愈者,是积热太甚,宜以神芎丸、藏用丸、三花神 佑丸、调胃承气汤等药,大作剂料下之。下讫以长流 水煎五苓散服之,或服小柴胡汤数服亦可。如不愈, 复以常山散吐之,后服凉膈散、白虎汤之类必愈矣。 大忌热面及羊肉、鸡、猪、鱼、兔等物。如食之疟疾复作, 以至不救。

贫贱。请帮助识别此字。荛之人病疟,以饮食疏粝,衣服寒薄,劳力动 作,不可与膏粱之人同法而治,临发日,可用野夫多 效方、温脾散治之,如不愈,用辰砂丹治之则愈矣。如 服药讫,宜以长流水煎白虎汤、五苓散服之。不宜食 热物及燥热之药。以疟疾是伤暑伏热之故也。《内经》 曰:“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可不信哉!忌物同前。

《咒果法》

编辑

夫疟疾连岁不愈者,可用咒果法治之。果者,谓桃杏 枣梨栗是也。咒曰:“吾从东方来,路逢一池水,水里一 条龙,九头十八尾,问伊食甚的,只吃疟病鬼。”右念一 遍吹在果子上,念七遍吹七遍在上,令病人于五更 鸡犬不闻时,面东而立。食讫,于净室中安困。忌食瓜 果荤肉热物。此法十治八九,无药处可救人。

《李杲十书》

编辑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编辑

暑者,季夏也。季夏者,湿土也。君火持权,不与之子,暑 湿之令不行也。湿令不行,则土亏矣。所胜妄行,木气 太过,少阳王也,所生者受病,则肺金不足,所不胜者 侮之,故水得以乘之。土分土者,坤也,坤土申之分,申 为相火,水入于土,则水火相干,而阴阳交争,故为寒 热。兼木气终见三焦,是二少阳相合也。少阳在湿土 之分,故为寒热。肺金不足,洒淅寒热,此皆往来未定 之气也,故为痎疟,久而不愈。疟不发于夏,而发于秋 者,以湿热在酉之分,方得其权,故发于大暑已后也。 疟之为病,以暑舍于荣卫之间,得秋之风寒所伤而 后发。亦有非暑感冒风寒而得之者。邪并于阳则发 热,冰水不能凉;邪并于阴则发寒,汤“火不能温。并则 病作,离则病止,作止故有时,在气则发早,在血则发 晏;浅则日作,深则间日。或在头项,或在背中,或在腰 脊”,虽上下远近之不同,在太阳一也。或在四肢者,风 淫之所及,随所伤而作,不必尽当风府也。先寒而后 热者,谓之寒疟;先热而后寒者,谓之温疟。二者不当 治水火,当从乎中治。中治者,少阳也。渴者,燥胜也;不 渴者,湿胜也。疟虽伤暑,遇秋而发,其不应也。秋病寒 甚,太阳多也;冬寒不甚,阳不争也。春病则恶风,夏病 则多汗,汗者,皆少阳虚也。其病随四时而作,异形如 此。又有得之于冬,而发之于暑,邪舍于肾,足少阴也。 有藏之于心,内热熏于肺,手太阴也。至于少气烦冤, 手足热而呕,但热而不寒,谓之“瘅疟”,足阳明也。治之 奈何?方其盛也,勿取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治法 易老,《疟论》备矣。

治当顺时

编辑

夏天气上行,秋天气下行,治者当顺天道。谓如先寒 后热,太阳阳明病,白虎加桂也。此天气上行宜用之。 若天气下行,则不宜泻肺,宜泻命门相火则可矣。亦 有内伤冷物而作者,当先调中,后定疟形,治随应见, 乃得康宁。亦有久而不差者,当求虚实,以脉为期,虚 补实泻,可使却疾,此之谓也。

《素问五脏疟》

编辑

“肝疟,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四逆汤、通脉 四逆汤。”胃疟,令人且病,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 痛,大理中汤、丸。心疟,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寒多不 甚热,桂枝黄芩汤。脾疟,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 鸣已汗出,小建中汤、芍药甘草汤。肺疟,令人心寒,寒 甚则热,热则善惊,如有见者,桂枝加芍药汤。肾疟,令 人洒淅。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桂枝 加当归芍药汤。

《素问六经疟》

编辑

“足太阳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 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羌活加生地黄汤、小柴胡加 桂汤。足少阳疟,令人身体解㑊,寒不甚,热不甚,恶见 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小柴胡汤。”足阳明疟, 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日月 光火,气乃快然,桂枝二白虎黄芩芍药加桂汤。足太 阴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 善呕,呕已乃衰,小建中汤、异功散。足少阴疟,令人呕 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小 柴胡半夏汤。足厥阴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 如癃伏,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四物 元胡苦楝附子汤。

《朱震亨心法》

编辑
===
《疟病证治》
===疟疾有风、暑、食、痰、老疟、疟母。大法,风暑当发汗,夏月

多在风凉处歇,遂闭其汗而不泄故也。恶饮食者,必 自饮食上得之。

无汗者,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有汗者,要无汗,养正 气为主,带散。

“一日一发者,受病一月;间日一发者,受病半年;三日 一发者,受病一年;二日;连发住一日者,气血俱病。” 疟病感虚者,须以人参、白术一二贴托住其气,不使 下陷,后使他药内伤,挟外邪同发,内必主痰,外以汗 解散,二陈汤加柴胡、黄芩、常山、草果煎服。

久疟不得汗者,二陈汤加槟榔,倍苍术、白术。一方加 柴胡、葛根、川芎。一补一发,不可直截。

老疟病此系风暑干于阴分,用血药引出阳分则散。 方宜川芎抚芎红花当归炒蘗苍术白术甘草白芷 露一宿,次早服。

治疟一日间一日发者,补药带表药,后以“截疟丹”截 之。若在阴分者,用药掣起阳分,方可截。即前药之属。

程充云:“按疟在阴分,须掣起阳分者,即《格致论》中云:‘脏传出至腑,乱而失期也’。” 又当因其汗之多寡,而为补养升发之术。下陷,谓阳气下陷入阴,血中无汗,要有汗,多用苍术、干葛、升麻、柴胡、川芎之属。此丹溪治疟之微旨,学者所当知也。

世用砒霜等毒,不可轻用,俗谓脾寒,此因名而迷其 实也。苟因饮食所伤而得,亦未必全是寒,况其他乎? 其在阳分者易治,阴分者难治。疟母必用毒药消之, 行气消坚为主。东垣谓寒疟属太阳,热疟属阳明,风 疟属少阳,在三阴经则不分,总曰温疟。此言诚是,但 《三阴经》说不明,作于子午卯酉日者,少阴疟也;寅申 “巳亥日者,厥阴疟也。辰戌丑未日者,太阴疟也。” 疟脉多弦,但热则弦而带数,寒则弦而带迟。亦有病 久而脉极虚微而无力,似乎不弦,然而必于虚微之 中见弦,但不搏手耳,细察可见也。

疟,又名痁疾者,其证不一。《素问》又有五脏疟、六腑疟, 详矣。初得病势正炽,一、二发间,未宜遽截,不问寒热 多少,宜用清脾饮,或草果饮,或二陈汤加草果半钱, 或平胃加草果半钱,柴胡半钱;又或养胃汤加川芎、 草果各半钱。热少者,进取微汗;寒多者,宜快脾汤。服 后寒仍多者,养胃汤加附子、桂枝各半钱。独寒尤宜, 不效则七枣汤。热多者,宜驱疟饮,或参苏饮,每服加 草果半钱。大热不除,宜小柴胡汤。渴甚者,则以五苓 散入辰砂少许。独热无寒,亦与小柴胡汤。热虽剧不 甚渴者,本方加桂四分,或以柴胡桂枝汤,候可截则 截之。

疟母久不愈者,宜四兽饮,间服山甲汤。

《痎疟论》

编辑

《内经》谓“夏伤于暑,秋伤于风,必有痎疟。”痎疟、老疟也。 以其隔两日一作,缠绵不休,故有是名。前贤具有治 法,然皆峻剂,有非禀受性弱与居养太厚者所宜用 也。惟许学士方有用参芪等补剂,而又不曾深论,后 学难于推测。因见近年以来,五十岁以下之人,多是 怯弱者,况嗜欲纵恣,十倍于前,以弱质而得深病,最 难为药。始悟常山、乌梅、砒丹等为劫痰之剂,若悮用 之,轻病为重,重病必死。何者?“夫二日一作,阴受病也。 作于子午卯酉日,少阴疟也;作于寅申巳亥日,厥阴 疟也;作于辰戌丑未日,太阴疟也。”疟得于暑,当以汗 解,或凉台水阁,阴木冷地,他人挥扇,泉水澡浴,汗不 得泄,郁而成痰。其初感也,胃气尚强,全不自觉。至于 再感,懵然无知,又复恣意饮食,过分劳动,竭力房事, 胃气大伤,其病乃作,深根固蒂,宜其难愈。病者欲速 愈,甘心峻剂;医者欲急利,遽便妄投。殊不知感风感 暑,皆外邪也,当以汗解,所感既深,决非微汗可除。亦 有胃气少回,已自得汗,不守禁忌,又复触冒,旧邪未 去,新邪又感,展转沉滞,其病愈深。况来求治者,率皆 轻试速效劫病之药,胃气重伤,吾知其难免于祸矣。 由是甘为迟钝,范我驰驱。必先以参、术、陈皮、芍药等 补剂,辅以本经之药,佐其取汗。若得汗而体虚,又须 重用补剂以助之。俟汗出通身,下过委中,方是佳兆。 仍教以淡饮食,省出入,避风就温,远去帷幕,谨密调 养,无有不安。若感病极深,虽有大汗,所感之邪,必自 脏传出至腑,其发也必乱而失期,亦岂是佳兆?故治 此病,春夏为易,秋冬为难,非有他也,以汗之难易为 优劣也。或曰:“古方用砒丹、乌梅、常山,得效者不为少, 子以为不可用乎?”予曰:“腑受病者浅,一日一作间,一 日一作者,是胃气尚强,犹可与也。彼三日”一作者。病 已在脏矣。在脏者难治。以其外感犹可治也。而可用 劫药以求速效乎。宪佥詹公病案可据也。

《明戴思恭证治要诀》

编辑

{{{2}}}

疟证不一,其名亦殊。初得之病势正炽,一二发间,未 宜遽截,不问寒热多少,且用清脾饮、草果饮,或二陈 汤加草果半钱,或生料平胃散加草果半钱,前胡半钱。亦有非疟非劳等疾,而自成寒热,乃是痰饮为之, 不可不审,去痰行饮则愈。

初发之际,风寒在表,虽寒热过后,而身体常自疼,常 自畏风,宜草果饮或养胃汤,每服加川芎、草果各半 钱。热少者,进取微汗。寒多者,宜快脾汤,或养胃汤,每 服加草果半钱。服药后寒仍多者,养胃汤每服加熟 附、官桂各半钱,独寒者尤宜,不效则七枣汤。热多者, 宜驱疟饮,或参苏饮,每服加草果半钱。大热不除,宜 小柴胡汤,渴甚则佐以五苓散,入辰砂少许。独热无 寒,宜小柴胡汤。热虽剧不甚渴者,于本方加桂四分; 热多而脾气怯者,柴朴汤。寒热俱等者常服,宜如上 项二陈汤、平胃散加料之法,发日进柴胡桂姜汤,候 可截则截之。有独热用清脾饮效者,内烦加参作一 钱重,然恐非特可治独热也。

食疟是饮食伤脾得之,或疟已成不忌口,或寒热正 作时吃食,其人噫气吞酸,胸膈不利,宜生料平胃散, 每服加草果、砂仁各半钱,仍佐以红丸子、七香散。 暑疟,其人面垢口渴,虽热已退后,无事之时,亦常有 汗,宜养胃汤一贴,香薷饮一贴,和匀作二服。渴甚汗 出多者,加味香薷饮,间进辰砂五苓散,不问未发,其 人呕吐,痰食俱出,宜多进二陈汤,每服草果加之半 钱。又恐㐲暑蕴结为痰,宜消暑丸。更于暑证中求之, 有四五发已后,一应诸证,并可截疟丹。未愈再进 久疟。经年累月,名曰疟母,又名劳疟,不宜十分攻之, 所谓久疟不治者是也,进四兽饮,间山甲丸,疟愈后 调理宜生料平胃散,每服加人参、茯苓各半钱。或用 四君子汤。加陈皮一钱半。即“异功散。”

外,有伤寒往来寒热如疟,劳病往来寒热亦如疟,谓 之如疟,非真疟也。然伤寒寒热如疟,初必恶风寒,发 热,头痛体疼,自太阳经而来。劳病寒热如疟,初必五 心发烦热,劳倦欬嗽,久乃成寒热,与正疟自不同。诸 病皆有寒热,如失血、痰饮、症瘕、积聚,小肠㿗气,风寒、 暑、湿,食伤发劳,劳瘵、疮毒、脚气,已各见本证,其馀不 能尽举。亦有不如发疟之传为寒热者。须问其元有 何病而生寒热。则随病施治。寒热发作。有期者疟也。 无期者诸病也。

近世因寒热发作,见其指甲青黑,遂名曰“沙。”或戛或 挑,或灌以油茶,且禁其服药。此病即是南方瘴气,生 料平胃散加草果、槟榔,正宜所治,岂有病而无药哉。

《王纶明医杂著》

编辑

《疟病证治》

编辑

疟是“风暑之邪,有一日一发,有二日一发,有三日一 发,有间一日连二日发,有日与夜各发,有有汗有无 汗,有上半日发,有下半日发,有发于夜者。治法邪从 外入,宜发散之。然以扶持胃气为本,又须分别阳分 阴分而用药。邪疟及新发者,可散可截;虚疟及久者, 宜补气血,若过服截药,致伤脾胃,则必延绵不愈矣。” 方用柴胡白术各一钱半苍术泔浸一钱已上三味。 疟疾必用之药。干葛一钱二分陈皮七分甘草炙五 分

“按前证若热多寒少,心烦少睡者属心,名曰温疟,用柴苓汤。但寒少热,腰疼足冷者,属肾,名曰寒疟,用桂附二陈汤。先寒而后大热,欬嗽者,属肺,名曰瘅疟,用参苏饮。热长寒短,筋脉揪缩者,属肝,名曰风疟,用小柴胡加乌药、香附。寒热相停,呕吐痰沫者属脾,名曰食疟,用清脾饮。疟愈之后,阴阳两虚,梦遗欬嗽,不善”保养。遂成劳瘵。若能清心养体。节食避风。如此调治。无不愈矣。

若一日一发,及午前发者,邪在阳分,加枯芩、茯苓、半 夏各一钱;热甚,头痛,再加川芎、软石膏各一钱;口干, 加石膏、知母、麦门冬各一钱。

按:刘宗厚先生云:“从卯至午发者,邪在大肠小肠也,宜大柴胡汤下之。从午至酉发者,邪在心与肾也,宜大承气汤下之,此皆邪入于内也。从酉至子发者,邪在心与胆也。或至寅发者,此邪在气在血也,宜用桃仁承气汤微下之,更以小柴胡汤彻其馀邪。若身热目痛,热多寒少,其脉实长者,先以大柴胡汤下之;馀”热不尽。再用白芷汤。若甚寒微热。或但寒不热者。名曰牝疟。用柴胡桂枝汤以解表。

“若间日或三日发,或午后或夜发者,邪入阴分”,加川 芎、当归、芍药酒炒、熟地黄、知母酒炒各一钱,红花酒 洗、黄蘗酒炒、升麻各四分,“提起阳分可截之。”

按仲景云:“疟无他证,但隔日发而先寒后热,寒多热少,用桂枝石膏汤。发于夜,麻黄黄芩汤。”窃谓前证,若中气虚而间日发者,用补中益气汤。若气血俱虚而三日一发者,用十全大补汤。

若间一日,连发二日,或日夜各发者,气血俱病,加人 参、黄芪、白茯苓各一钱以补气,川芎、当归、芍药、熟地 黄各一钱以补血。

按:此条治法,当以前后论参看,用药调治

若阳疟多汗,用黄芪、人参、白术以敛之。无汗,柴胡、苍

术、白术、黄芩、干葛以发之。

按仲景云:“处暑以前,疟发而头项痛,脉浮恶风有汗者,桂枝羌活汤。若恶风无汗者,麻黄羌活汤。若久而汗多,腠理开泄,阳不能固,必补敛之。无汗则腠理致密,邪不能解,必发散之。若属饮食所伤,用六君汤为主;劳伤元气,用补中益气汤为主。

若阴疟多汗,用当归、白芍药、熟地、黄连、黄蘗、黄芪以 敛之。无汗,柴胡、苍”术、川芎、红花、升麻以发之。故曰:“有 汗者,要无汗,扶正为主。无汗者,要有汗,散邪为主。”

按前证若寒热大作,不论先后,此太阳阳明合病。寒热作则必战。《经》曰:“热胜而动也。”发热则必汗泄。又曰:汗出不愈,知内热也。阳盛阴虚之证,当内实外虚,不治恐久而传阴经也。宜用桂枝芍药汤。若病久须大补脾胃为主,盖养正,邪自除也。

若病人胃气弱,饮食少,或服截药伤脾胃而少食者, 加人参一钱五分,芍药酒炒大麦芽各一钱。

按:“前证若用寒凉止截,脾胃伤损,必致连绵不已,若非培养元气,决不能愈。然芍药、麦芽善损脾肾,不宜多用。”

若伤食痞闷,或有食积者,加神麹、麦芽、枳实炒各一 钱,黄连炒五分。

按:“前证若脾胃无亏,饮食过多,或暴怒胸膈痞闷者,宜此方以消导宿滞。若饮食既消,而胸膈痞闷者,宜六君子以调补脾胃。若劳伤元气,兼停饮食,用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以升补脾胃。若感怒兼食,用二陈、参、术、木香、香附、山栀以补脾平肝。

若痰盛加半夏、姜制南星、枳实各一钱,黄芩、炒黄连 各六分。”

按:前方非膏粱积热实火为痰者,不宜用。若中气虚而痰甚,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如未应,用一味姜汁尤好。

若欲截之。加槟榔、黄芩、青皮、常山各一钱。乌梅肉三 个。

按:前证“若血气俱虚,用人参、生姜各一两,煎服顿止,不问新久并效。若咽酸口酸,且节饮食,其病潮作时,虽大渴,只与姜汤乘热饮之”,此亦截疟之良法。每见饮啖生冷物者,病或少愈,多致脾虚胃损,反为难治。若病势正炽,一二发间,未宜遽截,恐邪气不去,正气反伤耳。此法有益无害。

若日久虚疟,寒热不多,或无寒而微热者,邪气已无, 用四君子合四物汤,加柴胡、黄芩、陈皮以补气血。

“按前证若因胃气虚,用四君加升麻、当归。若脾血虚,用四君加川芎、当归。若因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大凡久疟,多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阴火下流,则寒热交作,或吐涎不食,战栗泄泻,手足逆冷,皆脾胃虚弱,但补中益气,其诸证悉愈矣。”

瘴疟、时疟,寒热往来,方用:柴胡知母各一钱五分炒 苍术泔浸黄芩酒炒干葛陈皮半夏汤洗川芎各一 钱甘草七分炙姜三片乌梅二个水煎侵晨午前服。

“按前证若因外邪未解,而寒热往来者,宜用原方解散之。若因脾气素弱,或服前药,外邪既去,而寒热不止,或欲呕少食者,脾气亏损也,宜用补中益气汤加半夏、干葛、茯苓调补之。若午前寒热属气虚,用四君子加当归、升麻。若午后寒热属血虚,用八珍汤加柴胡、升麻。大凡病久气虚而血弱者,必发热,须用四君”之类,调补脾胃,脾胃一健,气血自生。若误认为血虚,而用四物、沉阴之剂,径生其血,则脾土复伤,诸脏皆病,虚证蜂起,反为难治。

疟久者,加人参一钱五分,当归一钱。汗多者,去苍术 换白术,加白芍药酒炒一钱五分。

按疟久不愈,属中气虚,不能滋养诸脏,但调补脾胃,诸病自退。其汗自出者,乃阳气虚而不能卫固于腠理也,用四君加归、芪、陈皮,未应加姜、桂。手足逆冷,急加附子。盗汗者,阴虚而腠理不密也,宜用八珍加肉桂、五味子。烦热作渴,暂用当归六黄汤,其中三黄俱炒黑,倍加参、芪;汗既止,仍用八珍散之类。若肾气素虚,发热作渴,宜六味丸。“手足逆冷,或痰气上攻,宜用八味丸。若邪气既散,而寒热仍作,此真气虚也,即用补中益气汤。若气血虚而寒热者,用八珍汤。”若治失其宜,则元气亏损,变证百出,不但久疟而已矣。

疟后变成痢疾,宜从虚治,故用补脾胃药。方用:黄连 炒木香缩砂黄芩炒橘皮白术当归酒洗各一钱白 芍药二钱炒甘草炙五分姜水煎食前服。

按:前证乃病气有馀,形气不足而变证也,宜用原方以清解脾胃邪热。若病气形气俱不足而不能愈,宜补中益气汤滋养诸脏自愈。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