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362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六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三百六十二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三百六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三百六十二卷目录

 医部汇考三百四十二

  伤寒门八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发热 恶寒 恶风 寒热 潮热 自汗 盗汗

   头汗 手足汗 无汗 头痛 项强 头眩 胸胁满 心下满 腹满 少腹满 烦

  热 虚烦 烦躁 懊憹 舌上胎 衄血 哕 欬 喘 呕吐 悸 渴 振 战栗

  四逆 厥 郑声 讝语

艺术典第三百六十二卷

医部汇考三百四十二

编辑

伤寒门八

编辑

《金成无已伤寒明理论》

编辑

发热

编辑

《伤寒》发热,何以明之?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 间,熇熇然散而成热者,是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与 烦躁相类,而非烦躁者,在内者也。潮热之热,有时而 热,不失其时;寒热之热,寒已而热,相继而发;至于发 热,则无时而发也。有谓翕翕发热者,有谓蒸蒸发热 者,此则轻重不同,表里之区别尔。所谓翕翕发热者, 谓若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故与桂枝汤发汁以 散之。所谓蒸蒸发热者,谓若熏蒸之蒸,明其热在内 也,故与调胃承气汤攻下以涤之。其发热属表者,即 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其发热属里者,即 阳气下陷阴中所致也,观其热所从来,而汗下之证, 明其辨焉。若热先自皮肤而发者,知“邪气之在外也; 若热先自里生,而发达于表者,知邪气之在里也。”举 斯二者,为邪气在表、在里而发热也。惟其在表在里, 俱有发热,故邪在半表半里者,亦有发热之证,何者? 以表证未罢,邪气传里,里未作实,是为半表半里。其 发热者,或始自皮肤,而渐传里热,或始自内热,而外 连于表。盖邪气在表发热者,则表热里不热也;邪气 在里发热者,则里热甚而达于表也;其在半表半里 发热者,则表里俱发热,而但热又轻于纯在表者也。 《经》虽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也。”然少阴病始得之,亦有反发热者,盖亦属其表也。 特与麻黄细莘附子汤发汗者,是已发热为伤寒之 常也。一或阴阳俱虚,与下利新汗后,又皆恶其发热 也。经云:“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下利发热亦死。”《内 经》云:“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此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斯亦发热也,岂可与寻常发 热一概而论耶。

恶寒

编辑

伤寒恶寒,何以明之?恶寒者,风寒客于荣卫之中也。 惟其风寒客于荣卫,则洒淅然恶寒也;惟其荣卫之 受风寒,则啬啬然不欲舒也。其恶寒者,非寒热之寒 也,又非恶风也。且恶风者,见风至则恶矣,得以居密 室之内,帏帐之中,则坦然自舒也。至于恶寒者,则不 待风而寒,虽身大热而不欲去衣者是也。寒热之热, 谓寒热更作,热至则寒无矣。其恶寒,虽发热而不欲 去衣也,甚则至于向火被覆,而犹不能遏其寒也。所 以然者,由阴气上入阳中,或阳微,或风虚相搏之所 致也。恶寒一切属表,虽里证悉具,而微恶寒者,亦是 表未解也。犹当先解其外候,不恶寒为外解,乃可攻 里也。《经》曰: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 发于阴也。谓如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者, 谓继之以发热,此则发于阳也。若恶寒而踡,脉沉细 而紧者,此则发于阴也。在阳者可发汗,在阴者可温 里。恶寒虽悉属表,而在表者亦有虚实之别。若汗出 而恶寒者,则为表虚;无汗而恶寒者,则为表实。表虚 可解肌,表实可发汗。又有止称背恶寒者,背者,胸中 之腑,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内经》曰:人身之 阴阳者,背为阳,腹为阴。阳气不足,阴寒气盛,则背为 之恶寒。若风寒在表而恶寒者,则一身尽寒矣。但背 恶寒者,阴寒气盛可知也。经所谓少阴病,一二日,口 中和而背恶寒者,当灸之,处以附子汤者是矣。又或 乘阴气不足,阳气内陷入阴中,表阳新虚,有背微恶 寒者,《经》所谓“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者是也。二者一为阴寒气盛,一 为阳气内陷,又何以明之也?且      能消 耗津液,故于少阴病,则曰口中      则热, 燥烁津液为干。故于太阳病,则口燥舌干而渴也。二 者均是背恶寒,要辨阴阳寒热不同者。亦于口中润 燥可知。

恶风

编辑

伤寒恶风,何以明之?《黄帝鍼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 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风邪中于卫也,则必 恶风。何则?以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为风邪所中,于分 肉不温而热矣,皮毛不充而缓矣,腠理失其肥,则疏 而不密,开阖失其司,则泄而不固,是以恶风也。”是恶

风、恶寒二者,均为表证,其恶风,则比之恶寒而轻。恶
考证
寒者,啬啬然憎寒也,虽不当风,而自然寒矣。恶风者,

谓常居密室之中,帏帐之内,则舒缓而无所畏也。一 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者,为恶风也。恶寒则 有属于阳者,有属于阴者,其恶风则悉属于阳,非若 恶寒之有阴阳也。三阴之证,并无恶风者,以此也。恶 风虽悉在表,而发散又自不同,若无汗而恶风者,则 为伤寒,当发其汗;若汗出而恶风者,则为中风,当解 其肌;里证虽具,而恶风未罢者,皆当先解其外也。又 有发汗多亡阳,与其风湿皆有恶风之证。盖以发汗 多,漏不止则亡阳,外不固,是以恶风也,必以桂枝加 附子汤,温其经而固其卫。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湿胜 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恶风也。必以甘草附子汤散 其湿而实其卫。由是观之。恶风属乎卫者可知矣。

寒热

编辑

伤寒寒热,何以明之?寒热者,谓往来寒热也。《经》曰:“邪 正分争,往来寒热”者,言邪气之入也,而正气不为之 争,则但热而无寒也。乃有热而寒者,谓其正气与邪 气分争,于是寒热作矣。争则气郁不发于外,而寒热 争焉。争甚则愤然而热,故寒已而热作焉,兹乃寒热 之理也。或谓寒热者,阴阳争胜也。阳胜则热,阴胜则 寒,此阴阳之争也。何则?盖以寒为阴而热为阳,里为 阴而表为阳。邪之客于表者为寒,邪与阳相争则为 寒矣;邪之入于里者为热,邪与阴相争则为热矣。其 邪半在表,半在里,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 热矣。表里之不拘,内外之不定,或出或入,由是而寒 热且往且来也。是以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之证。邪 居表多则多寒,邪居里多则多热。邪气半在表,半在 里,则寒热亦半矣。审其寒热多少,见其邪气浅深矣。 小柴胡汤专主往来寒热,而又立诸加减法,亦为邪 气在半表半里,未有定处,往来不常。又寒热如疟,与 夫发热恶寒,皆似而非也。然寒热如疟者,作止有时 者也。及往来寒热,则作止无时,或往或来,日有至于 三五发者,甚者十数发,与疟状有以异也。至于发热 恶寒者,为发热时恶寒并不见,恶寒时热不见也,此 则热已而寒,寒已而热者。虽然应往来寒热,属半表 半里,当和解之。又有病至十馀日,而结热在里,复往 来寒热者,亦可与大柴胡汤下之,不可不知也。

潮热

编辑

伤寒潮热,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来,不失其时。一日一 发,按时而发也。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 潮热属阳明,必于日晡时发者,乃为潮热。阳明者,胃 屡土,应时则王于四季,应日则王于未申。《经》曰:“阳明 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盖邪气入胃,谓之入 腑。腑之为言聚也,若府库之府焉。邪气入于胃而不 复传,邪气郁而为实热,随王而发于日晡者,属阳明 也。惟其属阳明,故为可下之证。《经》曰:“潮热者,实也。”又 曰:“潮热者,此外欲解也,可攻其里。”又曰:“其热不潮,未 可与承气汤。”即此观之,其属于胃者,昭然可见。虽然, 潮热为里实可下之证,其或脉浮而紧,与其潮热而 利,或小便难,大便溏者,皆热未全入腑,犹带表邪,当 和解其外。外解已而小便利,大便鞕者,乃可攻之。或 谓有属太阳少阳者乎?少阳王于寅卯,太阳王于巳 午,若热于此时发者,为邪未入胃,岂得谓之潮热?必 待日晡所发者,乃谓之潮热,见其邪在胃也。遇疾值 病,详而验之,始见得真也。

自汗

编辑

伤寒自汗,何以明之?自汗者,谓不因发散而自然汗 出者是也。《内经》曰:“阳气卫外而为固也。”卫为阳,言卫 护皮肤肥实,腠理禁固,津液不得妄泄。汗者干之而 出,邪干卫气,气不能卫固于外,则皮肤为之缓,腠理 为之疏,由是而津液妄泄,濈濈然润,漐漐然出,谓之 自汗也。如发热自汗出而不愈,此卫气不和,风邪干 “于卫也。太阳中暍,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暑邪干于 卫也。多汗出而濡,此其风湿甚者,湿邪干于卫者也。” 是知卫气固护津液,不令妄泄,必为邪气干之而出 也。风寒暑湿之毒,为四时之气,中人则为伤寒。风与 暑湿为邪,皆令自汗,惟寒邪伤人,独不汗出,寒伤荣 而不伤卫,卫无邪气所干,则皮腠得“以密,津液得以 固,是以汗不出也。”及其寒渐入里,传而为热,则亦使 自汗出也。盖热则荣卫通,腠理开而汗泄矣。然自汗 之证,又有表里之别,与虚实之异焉。若汗出恶风,及 微恶寒者,皆表未解也,必待发散而后愈。至于漏不 止而恶风,及发汗后恶寒者,又皆表之虚也,必待温 经而后愈。诸如此,皆邪气在表也。若汗出不恶寒者, 此为表解而里未和也。《经》曰:“阳明发热汗出,此为越 热。”又曰:“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又非若邪气在 表,而汗出之可缓也。伤寒自汗之证为常也。设或汗 出发润,与其出之如油,或大如贯珠,著身出而不流, 皆为不治之证也。必手足俱周,遍身悉润,漐漐然一 时间许烦热,已而身凉和,乃为佳矣。此则阴阳气和, 水升火降,荣卫通流,邪气出而解者也。《内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此之谓也。

盗汗

编辑

伤寒盗汗,何以明之?盗汗者,谓睡而出汗者也。自汗 则不拘睡与不睡,自然而出也。夫盗汗者,不睡则不 能出,方其睡也,凑凑然出焉,觉则止而不复出矣。杂 病盗汗者,责其阳虚也。伤寒盗汗者,非若杂病之虚, 是由邪气在半表半里使然也。何者?若邪气一切在 表,干于卫,则自然汗出也。此则邪气侵行于里,外连 于表邪,及睡则卫气行于里,乘表中阳气,不致津液 得泄,故但睡而汗出,觉则气散于表而汗止矣。《经》曰: “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又阳明病当作里实, 而脉浮者,云必盗汗,是犹有表邪故也。又三阳合病, 目合自汗,是知盗汗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之间明矣。 且自汗有为之虚者,有为之实者,其于盗汗之证。非 若自汗有实者。悉当和表而已。不可不知也。

头汗

编辑

伤寒头汗,何以明之?头者诸阳之会也。邪搏诸阳,津 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邪热内畜,蒸发腠理,遍身汗 出者,谓之热越。若身无汗,则热不得越,热蒸于阳,故 但头汗出也。何者?以三阴之经,皆上至颈胸中而还, 不循于头,独诸阳脉上循于头尔。《经》曰:但头汗出,身 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为热不得越而上达者也。又热入血室,与 其虚烦,或阳明被火,及水结胸,皆但头汗出也,俱是 热郁于内而不得越者也。此数者,或吐、或下,皆欲除 其热也。或谓头汗之证,悉属阳明而为里热也,而有 不属阳明、属表者乎?且邪但在表者,则无头汗之证 必也。寒湿相搏,与邪气半在表半在“里者,乃有头汗 也。”“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 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及伤寒五 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 鞕,脉细者,皆邪气半在表半在里,令头汗出也。”湿家 但头汗出,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湿相搏,令头汗出也。 兹数者,皆邪所干,令头额自然汗出,又不谓之逆。其 小便不利,则恶见头汗出。湿家下后,亦恶见头汗出 也。兹二者,乃为头汗之逆者。何则?以小便不利而成 关格,若头汗出,阳脱也。《经》云:“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 汗者生,有汗者死。湿家下后,若额上汗出而微喘者, 亦阳脱也。《经》云: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小便不利者死, 下利不止者亦死。《脉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者。盖 阳脱也。则知可治而治。知其不可治而不治。皆得十 全之上者。在于明辨而审的也。

手足汗

编辑

《伤寒》手足汗出,何以明之?四肢者,诸阳之本,而胃主 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并阳明, 则手足为之汗出。阳明为津液之主,病则自汗出。其 有身汗出者,有但头汗出者,有手足汗出者,悉属阳 明也。何以使之然也?若一身自汗出者,谓之热越,是 热外达者也;但头汗出者,是热不得越,而热气上达 者也。及手足汗出者,为热聚于胃,是津液之旁达也。 《经》曰:“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必鞕也。手足漐漐汗 出,大便难而讝语者,下之则愈。”由此观之,手足汗出, 为热聚于胃可知矣。或谓热聚于胃,而手足为之汗 出,其寒聚于胃而有手足汗出者乎?《经》曰:“阳明中寒 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 是中寒者也。且热聚于胃,为可下之证,其寒聚于胃, 为不可下,又何以明之?要明于此二者,必曰大便初 鞕后溏,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是以不可下者也。 若大便难,讝语者,为阳明证具,则是可下之证,临病 之际,宜须两审。

无汗

编辑

伤寒无汗,何以明之?腠理者,津液凑泄之所为腠,文 理缝会之中为理。津液为风、暑、湿气所干,外凑皮腠 者,则为自汗出。若寒邪中经,腠理致密,津液内渗,则 无汗。无汗之由,又有数种:如伤寒在表,及邪行于里, 或水饮内畜,与亡阳久虚,皆令无汗。其伤寒无汗,则 腠理致密也。风中于卫,则腠理开而自汗;寒中于荣, 则无汗,谓腠理闭也。《经》所谓“太阳病,恶风无汗而喘, 及脉浮紧,无汗发热,及不汗出而烦躁。阳明病反无 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欬,手足厥,苦头痛鼻干,不 得汗,脉浮无汗而喘”,与其刚痉无汗,是数者,皆寒邪 在表而无汗者也。其邪气行于里,无汗者,为邪气在 表,熏发腠理则汗出。邪气内传,不外熏发者,则无汗。 《经》所谓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 黄。及伤寒发热无汗,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 参汤主之,与夫三阴为病,不得有汗,是数者,皆邪行 于里而无汗者也。其水饮内畜而无汗者,为水饮散 而为津液,津液布渗而为汗。既水饮内畜而不行,则 津液不足而无汗,《经》所谓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 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 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是津液内渗而无汗者也其阳虚无汗者,诸阳为津液之主,阳虚则津液虚少, 故无汗。《经》所谓脉浮而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 必痒。阳明病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此亦久 虚故也,皆阳虚而无汗者也。如是者,理之常也,又焉 得为异哉?一或当汗而不汗,服汤一剂,病证仍在,至 于服三剂而不汗,死病也。又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 者,黄帝谓阳脉之极也,死。兹二者,以无汗为真病,讵 可与其馀无汗者同日而语也?

头痛

编辑

伤寒头痛,何以明之?头痛,谓邪气外在经络,上攻于 头所致也。《难经》曰:“三阳经受风寒,伏留而不去,则名 厥头痛。”言三阳之经上于头尔。然伤寒头痛者,太阳 专主也。何者?以太阳之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上 入络脑。经所谓太阳受病者,头项痛,腰脊强。又曰:七 日病衰,头痛少愈。虽然,阳明少阳亦有头痛,不若太 阳之专主也。盖太阳为病属表,而头痛专为主,表证 虽有风寒之不同,必待发散而后已。太阳病,头痛、发 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寒,无汗而喘者,伤寒也, 麻黄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中风也, 桂枝汤主之。虽有伤寒六七日不大便,头痛有热者, 而与调胃承气汤下之者,又云:“若小便清者,知热不 在里,仍在表也,当与桂枝汤。”以头痛未去,虽不大便 六七日,其小便清者,犹为在表,是知头痛属乎表者 明矣。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病亦有头痛乎?太 阴少阴二经之脉,皆上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 多头痛之证。惟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 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亦有头痛。《经》曰:“干呕吐 涎沫者,吴茱萸汤主之”者是矣。夫头者,精明之府也, 神明居之,小小邪气作为头痛者,必曰发散而可也。 其或痛甚,入连于脑而手足寒者,又为真头痛,岂能 发散而已哉?呜呼!头痛为外疾,犹有不可治者,又矧 脏腑之疾乎?

项强

编辑

伤寒项强,何以明之?太阳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 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经》曰: 太阳之病,项背强痛而恶寒。以太阳感受风寒,则经 脉不利,而项为之急,颈为之强尔。伤寒颈项强急者, 太阳表证也,必发散而解之可也。太阳病项背强几 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 “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是皆发散之剂也。 二者均是项背强而发散。又有轻重者,盖发热汗出 恶风者为表虚,表虚者可解肌;无汗恶风者为表实, 表实者可发汗,是以为治不同也。桂枝加葛根汤方, 是桂枝加麻黄葛根。又葛根汤方,亦是桂枝汤中加 麻黄葛根。深详究之,无汗恶风为表实,正可发汗,则 于桂枝汤中加葛根麻黄为当矣。汗出恶风为表虚, 表虚者可解肌,恐是桂枝汤中但加葛根而不加麻 黄也。几几,引颈貌,又短羽鸟也。短羽之鸟不能飞腾, 动则先伸引其头尔。项背强者,动亦如之,非若几按 之几而偃屈也。太阳伤寒项背强,其或太阳中风,加 之寒湿而成痉者,亦项强也。经曰:“病者身热足寒,颈 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 背反张者,痉病也。”《金匮要略》曰:“太阳病,其证项背强 几几,然脉反沉迟者,此为痉,桂枝加䒷蒌汤主之。”虽 项背强,属太阳病表证,悉当发散。又有结胸病者,项 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圆主之。临病之 际,审其表里。可汗可下。随证投汤。则万全矣。

头眩

编辑

《伤寒》头眩,何以明之?眊非毛而见其毛,眩非元而见 其元。眊为眼花,眩为眼黑。眩也,运也,冒也,三者形俱 相近。有谓之眩运者,有谓之眩冒者,运为运转之运, 世谓之头旋者是矣。冒为蒙冒之冒,世谓之昏迷者 是矣。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以少阳居表里之 间,表邪所传,渐行于里,表中阳虚,故时时目眩也。二 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运眩冒者,以少阳与太阳并 病,故眩者,责其虚也。伤寒有起则头眩,与眩冒者,皆 发汗吐下后所致,是知其阳虚也。故《鍼经》有曰:“上虚 则眩,下虚则厥。”眩虽为虚,而风家亦有眩者,盖风主 运动故尔。伤寒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欬, 其人必咽痛,为阳明中风,是风亦主头眩也。诸如此 者,皆非逆也。及其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 将难全。呜呼!病势已成,可得半愈?及病势已深,虽神 医其能已之耶。

胸胁满

编辑

伤寒胸胁满,何以明之?胸胁满者,谓胸膈间气塞满 闷也,非心下满者也;胁满者,谓胁肋下气胀填满也, 非腹满者也。邪气自表传里,必先自胸膈已,次经心 胁而入胃,邪气入胃,为入腑也。是以胸满多带表证。 胁满者,当半表半里证也。经曰:“下后脉促胸满者,桂 枝去芍药汤主之。”又曰:“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 者,不可下,宜麻黄汤。是胸满属表,而须发汗者也。盖胸中至表犹近也,及胁者则更不言发汗,但和解而 已。《经》曰: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又曰:胸满不去 者,小柴胡汤主之。本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者,胁下 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主之。是知胁满属半表半里明矣。大抵胸胁满,以邪 气初入里,未停留,为湿气郁积而不行,致生满也,和 解斯可矣。若邪气留于胸中,聚而为实者,非涌吐则 不可已。故华佗曰:“四日在胸,吐之则愈。”是邪气已收 敛而不散漫者,则可吐之。《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 病在胸膈之上为高,越之为吐也。经曰:病在胸中,当 吐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则以栀子豉汤 吐之。若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 有寒也,则以瓜蒂散吐之。二者均是吐剂。栀子豉汤 吐胸中虚烦客热也,瓜蒂散吐胸中痰实宿寒也。若 能审明药剂之轻重,辨别邪气之深浅,对证投汤,不 为效者,未之有也。

心下满

编辑

伤寒心下满,何以明之?心下满者,谓正当心下高起 满鞕者是矣。不经下后而满者,则有吐、下之殊。若下 后心下满者,又有结胸、痞气之别。《经》曰:“病人手足厥 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 在胸中,当须吐之。”又曰:脉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热,属 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兹二者,为不 经汗下而心下满者,或吐之,或下之,看其邪气之高 下,高者则因而越之,下者则因而竭之,要在泄其邪 也。至于阳明病,虽心下鞕满,又未可攻。《经》曰:“阳明病, 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 愈。”是邪气自表传里,至于心下,留结为实者,则不可 下,乃吐之可也。若未全为实者,则不可下,故有此戒 也。又邪气在表,未应下而强下之,邪气乘虚结于心 下,实者鞕满而痛,为结胸;虚者满而不痛,为虚痞。《经》 曰: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 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 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 胸;但满而不痛者,此“为虚痞。”盖实邪留结,则为鞕为 痛,虚邪留滞,则但满而不鞕痛也。结胸热实,脉沉而 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明其邪热可 知矣;脉浮而紧,而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 濡,但气痞耳,明其邪气可知矣。病发于阳而反下之, 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表邪未 罢,医反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膈,阳气内陷,心中因 鞕,则为结胸,须陷胸汤圆攻之可也。伤寒中风,医反 下之,心下痞鞕而满,医见心下痞,为病不尽,而复下 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空虚,客气上逆,故 使鞕也,须诸泻心汤散可也。二者俱是心下满鞕,一 为虚,一为实,凡投汤者,大须详审,结胸虽“为实邪,众 皆共知,当用陷胸汤圆下之。或脉浮大者,则不可下, 下之则死”,即是犹带表邪,未全结实,下之重,虚其里 邪,深结则死。设或结胸形证悉具,而加烦躁者,又为 不治之疾。药之所以能胜邪者,必待胃气施布药力, 始能温汗吐下之,以逐其邪气。邪气胜,胃气绝者,汤 药纵下,胃气不能施布,虽神丹其能为效耶。

腹满

编辑

伤寒腹满,何以明之?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华佗 曰:“伤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 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谓入腑也,是在腹也,犹未全 入里也。虽腹满为里证,故亦有浅深之别。《经》曰:表已 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是其未全 入腑。若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 不能为祸,谓之邪气已入腑也。伤寒邪入腹,是里证 已深,故腹满乃可下之者多矣。如《经》曰:其热不潮,未 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发汗 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 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少阴病,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 诸如此者,皆为里证是也。虽曰腹中满痛者,此为实 也,当下去之。然腹满不减者,则为实也。若腹满时减 者,又为虚也,则不可下。经曰:“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 下之。”《金匮要略》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虚寒从下上 也,当以温药和之。盖虚气留滞,亦为之胀,但比之实 者,不至坚痛也。大抵腹满属太阴证也。阳热为邪者, 则腹满而咽干。阴寒为邪者,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 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者脾土也,治中央,故专主腹 满之候。又发汗、吐、下之后,因而成腹满者,皆邪气乘 虚内客为之,而所主又各不同。《经》曰:“发汗后,腹胀满 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伤寒吐后,腹胀 满者,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下后,心烦腹胀满,卧起 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三者有当温者,有当下者, 有当吐者,何邪气不一也?且发汗后腹满,当温之,邪 气在表,因发散则邪去。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阳,则 胃气虚而不能敷布诸气,壅滞而为胀满,是当温散可也。吐后腹满,可下之,邪气在胸者,则可吐之,吐之 邪去则安。若吐后邪气不去,加之腹胀满者,是胸中 之邪,下传入胃,拥而为实,故生胀满,当须下之可也。 下后腹满可吐者,邪气在表,未传入腑,而妄下之,邪 自表乘虚而入,郁于胸中而为虚烦。气上下不得通 利者,腹为之满,故当吐之可也。凡为医者,要识邪气 所起所在,审其所起,知邪“气之由来。观其所在,知邪 气之虚实。发汗、吐、下之不差,温补鍼灸之适当,则《十 全》之功自可得也。”

少腹满

编辑

伤寒少腹满者,何以明之?少腹满者,脐下满是也。少 腹者,下焦所治。《难经》曰:“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 清浊,其治在脐下。”邪气自上而下,至于下焦,结而不 利,故少腹满也。胸中满,心下满,皆气尔,即无物也。及 腹满者,又有燥屎为之者。至于少腹满者,非止气也, 必有物聚于此,而为之满尔。所以然者,身半以上,同 天之阳,清阳归之;身半已下,同地之阴,浊阴归之。清 者在上,而浊者在下。《内经》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 窍。”当出不出,积而为满。是在上而满者,气也;在下而 满者,物也。所谓物者,溺与血尔。邪气聚于下焦,则津 液不得通,血气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滞于下,是生胀 满而鞕痛也。若从心下至少腹,皆鞕满而痛者,是邪 实也,须大陷胸汤下之。若但少腹鞕满而痛,小便利 者,则是畜血之证。小便不利者,便是溺涩之证。《经》曰: 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又曰:少腹 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 证谛也。其小便利而少腹满者,为太阳随经,瘀血在 里,太阳自入腑者也。《经》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 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 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桃仁承气汤主 之。是少腹鞕满,为物聚于下可知矣。渗之利之,参酌 随宜,可为上工。

烦热

编辑

伤寒烦热,何以明之?烦者,热也,与发热若同而异也, 发热者,怫怫然发于肌表,有时而已者是也。烦者为 烦,而热无时而歇者是也。二者均是表热,而烦热为 热所烦,非若发热而时发时止也,故谓之烦热。经曰: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曰:“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 浮数者,再与桂枝汤。”又曰:“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 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即此观之,烦为表热 明矣。故又有烦疼,即是热疼,又有烦渴,即是热渴也。 以烦为热,又何疑焉?至于胸中烦、心中烦、内烦、虚烦, 皆以烦为热。设伤寒至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 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与脉和大烦、目重,睑 内际黄者,又皆为欲解。所以言大烦者。以肌表大热。 则是邪热欲去。泄达于外也。故为欲解。《内经》曰:“谨熟 阴阳。以意调之。”

虚烦

编辑

伤寒虚烦,何以明之?虚烦者,心中郁郁而烦也。有胸 中烦,有心中烦,有虚烦,诸如此者,皆热也。若止云烦 者表热也。及其邪热传里,故有胸中烦、心中烦、虚烦 之别,三者要在观其热所从来,审其虚实,而治为不 同也。如不经发、汗、吐、下而烦者,则是传经之热不作。 膈实者,但多和解而已。故《经》曰:“心烦喜呕”,或胸中烦 “而不呕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心中烦,不 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病,胸满心烦者,猪肤 汤主之。是皆和解而彻热者也。若因吐下发汗后而 烦者,则是内陷之烦,但多涌吐而已。发汗吐下后,虚 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者,栀子豉 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 生姜豉汤主之。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 主之。圆药大下后,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 之。是皆取吐而涌其热者也。虚烦之状,心中温温然 欲吐,愦愦然无奈,欲呕不呕,扰扰乱乱,是名烦也,非 吐则不能已。《经》曰: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 烦也,宜栀子豉汤。脉“乍结,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 病在胸中,瓜蒂散。”二者证均是烦也,药均是吐也,而 有轻重之不同。吐下发汗后,邪气乘虚而入为烦者, 则谓之虚烦,与栀子豉汤,则是吐剂之轻者;不因吐 下发汗后,邪气结于胸中,则为膈实,与瓜蒂散,则是 吐剂之重者。又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则是烦之 实者也,与调胃承气汤下之。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 烦者,则是烦之虚者也,与小建中汤补之。烦为热也, 悸而烦复为主者,以悸为虚,悸甚而烦,故为虚也。少 阳之邪入腑者,烦而悸则为热也。大抵先烦而悸者, 是为热也。先悸而烦者,是为虚也。《内经》曰:“治病必先 求其本。”诚哉是言也。

烦躁

编辑

《伤寒》烦躁,何以明之?烦为扰扰而烦,躁为愤躁之躁。 合而言之,烦躁为热也。析而分之,烦也、躁也,有阴阳 之别焉。烦阳也;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者,躁为热之重者。更有烦疼、烦闷、烦渴、虚烦,皆以烦为热也。有不烦 而躁者,为怫怫然便作躁闷,此为阴盛隔阳也。虽大 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不得入口者是矣。所谓烦 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 逦复烦者也。烦躁之由,又为不同。有邪气在表而烦 躁者,有邪气在里而烦躁者,有因火劫而烦躁者,有 阳虚而烦躁者,有阴盛而烦躁者,皆不同也。《经》曰:“当 汗不汗,其人烦躁。太阳中风,脉浮而紧,不汗出而烦 躁,大青龙汤主之。”是邪气在表而烦“躁者也。病人不 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屎也,是 邪气在里而烦躁者也。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 人必躁。太阳病,二日反躁,火熨其背,令大汗出,大热 入胃。烦躁者,火劫令烦躁者也。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与之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 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及发汗,若下之,病仍不去,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阳虚烦躁者也。“少阴病吐利,手足冷,烦躁欲死者,吴 茱萸汤主之。”阴盛而烦躁者也。诸如此者,证之常也, 非逆也。设或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发热下利,厥逆, 躁不得卧者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少阴病, 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五 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是数者,又皆为不 治之证。呜呼!烦躁为常有之疾,复有诸不治之证,临 病者之侧,又当熟审焉。

懊憹

编辑

伤寒懊憹,何以明之?懊者,懊恼之懊,憹者郁闷之貌, 即心中懊懊,恼恼烦烦,憹憹,郁郁然不舒畅,愦愦然 无奈,比之烦闷而甚者懊憹也。由下后表中阳邪,乘 虚内陷,郁而不发,结伏于胸心之间,故如是也。经曰: 表未解,医先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又 曰: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即是阳气内陷,为诸懊 憹也。其治之法,或吐之,或下之。若发汗吐下后,虚烦 不得眠,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与阳明病下之, 其外有热,手足温而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 头汗出,二者为邪热郁于胸中,当须栀子豉汤吐之, 以涌其结热也。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 燥屎者,与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发 黄。二者为邪热结于胃中,当须大承气、茵陈汤攻之, 以涤其内热也。识诸此者,吐下之不差,汤剂之适当, 则无不愈者。一或当汗反吐,疗热以温,则变证百出, 斑出黄生者多矣。

舌上胎

编辑

伤寒舌上胎。何以明之?舌者心之官,法应南方火,本 红而泽。伤寒三四日已后,舌上有膜,白滑如胎,甚者 或燥或涩,或黄或黑,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也。邪气 在表者,舌上即无胎,及邪气传里,津液结搏,则舌上 生胎也。寒邪初传,未全成热,或在半表,或在半里,或 邪气客于胸中者,皆舌上胎白而滑也。《经》曰:“舌上如 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邪初传入里者也。阳明 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 汤,是邪气在半表半里者也。阳明病,若下之,则胃中 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是邪客于胸中者也。脏结宜若可下,舌上胎滑者,则 云不可攻也。是邪未全成热,犹带表寒故也。及其邪 传为热,则舌之胎不滑而涩也。经曰:伤寒七八日不 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 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是热耗津液, 而滑者已干也。若热聚于胃,则舌为之黄,是热已深 也。《金匮要略》曰: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若舌上色 黑者,又为热之极也。《黄帝鍼经》曰:“热病口干舌黑者 死。”以心为君主之官,开窍于舌。黑为肾水,见于心部, 心者火,肾者水,邪热已极,鬼贼相刑,故知必死。观其 口舌,亦可见其逆顺矣。

衄血

编辑

伤寒衄者,何以明之?鼻中血出者是也。杂病衄者,责 热在里;伤寒衄者,责热在表。何以言之?《病源》曰:“心主 血,肝藏血,肺主气,开窍于鼻。血得热则散,随气上从 鼻中出,则为衄。”是杂病者,责在里热也。经曰:伤寒脉 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宜麻黄汤。伤寒不大便六七 日,头痛有热者,与小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 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以此 观之,是伤寒衄者,责其表热也。《千金翼》曰:“吐血有三 种,一曰肺疽,二曰伤胃,三曰内衄。”既吐血家谓之内 衄,则其鼻中出血者,可谓之外衄,是经络之血妄行 也。经络热盛,阳气拥重,迫血妄行出于鼻,则为衄。经 曰: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 重故也。又曰:“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言衄为经 中阳盛也。凡伤寒脉浮,鼻中燥,口燥,但欲漱水,不欲 咽者,是欲衄也。《经》曰:阳明病,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又有不应发汗而强发汗,因致衄者。《经》曰:少阴病,但 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是也。衄家虽为 邪热在经,而又不可发汗。《经》曰:“衄家不可发汗,发汗 则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前云桂枝汤、 麻黄汤治衄者,非治衄也,即是发散经中邪气耳。若 邪气不得发散,拥盛于经,逼迫于血,则因致衄也,即 非桂枝麻黄汤专治衄也。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 汗,自“衄者愈”,是经中之邪,随而散则解矣。故知衄者, 不待桂枝麻黄汤发散之也。衄者,若但头汗出,身无 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黄帝又皆以为不治之疾,临 病之际,审而治之,则不失矣。

《伤寒》哕者,何以明之?哕者,俗谓之欬逆者是也。若䭇, 则但胸喉间气塞滞,不得下通,然而无声也;哕则吃 吃然有声者是也。二者相近,皆胃之疾,但轻重有差 尔。虚寒相搏,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 搏,其人即䭇,言胃气虚竭也。伤寒大吐大下之后,极 虚,复发汗出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 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又胃中虚冷,不能 食者,饮水则哕。即是观之,皆胃疾可知矣。《经》曰:“趺阳 脉浮则为䭇,关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之 过也。大抵妄下之后,胃虚气逆而成哕。湿家若下之 太早,或其人本虚,悮攻其热;或阳明病不能食,悮攻 其热。诸如此者,皆下之后,胃虚而哕者也。然䭇为水 寒相搏,必曰小青龙汤去麻黄加附子而可。至于哕 者,则又热气拥郁,气不得通而成者也。轻者有和解 之证,重者有攻下之候。《经》曰:“有潮热,时时哕”,与小柴 胡汤者,即是和解之证也。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 部不利,利之则愈,即可攻下之候也。伤寒有此,则病 已极矣,非若渴烦等轻缓之候,如“太阳中风,以火劫 发汗,阴阳俱虚竭,身体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 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讝语,甚者至哕”,是 言其极也。又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是为真病。其若 是者,虽有神医之术,当斯脱绝之候,又何以措其手 足哉!

伤寒欬者,何以明之?欬者,謦欬之欬,俗谓之嗽者是 也。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之,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 收,冲击膈咽,令喉中淫淫如痒,习习如梗,是令欬也。 甚者续而不已,连连不止,坐卧不安,语言不竟,动引 百骸,声闻四近矣。欬之由来,有肺寒而欬者,有停饮 而欬者,有邪气在半表半里而欬者,虽同曰欬,而治 各不同也。《内经》曰:“肺之令人欬”,何也?皮毛者,肺之合 也。皮毛先受寒气,寒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 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 之,则为欬嗽者,是肺寒而欬也。伤寒表不解,心下有 水气,干呕发热而欬,小青龙汤主之。少阴病,腹痛,小 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 或欬者,真武汤加五味子、细莘、干姜主之。”二者是停 饮而欬者也。虽皆为水饮所作,而小青龙汤所主为 水饮与表寒相合而欬者,真武汤所主为水饮与里 寒相合而欬者,又不可不知也。伤寒中风,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欬者,小柴胡 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主之。”“少阴病,四 逆,其人或欬者,四逆散加干姜、五味子主之。”二者是 邪气自表传里而欬者,虽皆为邪气传里,而小柴胡 汤所主,为阳邪传里动肺而欬者,四逆散所主,为阴 邪传里动肺而欬者,又不可不识也。表寒也,里寒也, 协水饮则必动肺,以形寒寒饮则伤肺故也。阳邪也, 阴邪也。自表传里,则必动肺,以脏真高于肺故也。欬 为肺疾,治之必发散而可矣。而又有不可发汗者。《经》 曰:“欬而小便利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四肢厥逆冷。”又 曰:“欬而发汗,踡而苦满,腹中复坚”,兹虽逆也。又脉散 者,为心火刑于肺金,鬼贼相刑,必死。

伤寒喘者,何以明之?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其 气逆而上行,冲冲而气急,喝喝而息数,张口抬肩,摇 身滚肚,是为喘也。伤寒喘者,有邪气在表,气不利而 喘者,有水寒之气射肺而喘者,各不同也。喘家作“桂 枝加厚朴杏仁汤。”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 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 之亦喘。伤寒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欬,或喘者,小 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主之,是欲发散水寒也。《经》曰: “喘而汗出者,与葛根黄芩黄连汤以利之。汗出而喘 者,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发之。”二者如何而然 也?且邪气内攻,气逆不利而喘者,因喘而汗出,见其 邪气在里也,虽表未解,未可和之。若邪气外盛,壅遏 使气不利而喘者,虽汗而喘不已,见其邪气在表也, 虽经汗下,亦可发之,此亦古人之奥义。伤寒止于邪 气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坚,设或腹满而喘,则 又为可下之证。《经》曰: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 欲解,可攻里也,为因胀满而喘矣。又或邪气内盛,正气欲脱,气壅上逆,亦主喘也。《经》曰:“直视讝语,喘满者 死。”又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绝。身汗如油,喘而 不休,此为命绝,皆为不治之喘也。省疾问病,更宜消 息。

呕吐

编辑

伤寒呕吐,何以明之?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啘。吐者, 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是以于呕则曰“食 榖欲呕”,及吐则曰“饮食入口即吐。”则呕吐之有轻重 可知矣。伤寒呕,有责于热者,有责于寒者。至于吐家, 则悉言虚冷。《经》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 利益甚,时腹自痛。”又曰:“胃中虚冷,故吐也。”呕家则不 然。呕有热者,有寒者,有停饮者,有胃脘有脓者,皆当 明辨之。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与其呕不止,心下 郁郁微烦,大柴胡汤主之者,是邪热为呕者也。膈上 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与其干呕,吐涎沫, 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是寒邪为呕者也。先呕后渴 者,此为欲解;先渴后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是 停饮呕者,呕家有痈脓,不须治,脓尽自愈,是胃脘有 脓而呕也。诸如此者,虽有殊别,大抵伤寒表邪欲传 里,里气上逆,则为呕也。是以半表半里证,多云呕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不受邪,是知邪气传里者, 必致呕也。至于干姜附子汤证云:“不呕不渴,为里无 热。”《十枣汤证》云:“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 未和也。”即此观之,其呕为里热明矣。呕家之为病,气 逆者必散之,痰饮者必下之。《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 此是呕家圣药,是要散其逆气也。”《金匮要略》曰:“呕家 用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则止”,是要下其痰饮也。呕 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者,谓其气逆而未收敛为实 也。其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已为难 治。盖谓其虚寒之甚也。医者必审其邪气之虚实。疾 证之逆顺。为施治则当矣。

伤寒悸者,何以明之?悸者,心忪是也。筑筑惕惕然动, 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 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 小建中汤主之。“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悸者,四逆散加 桂五分”,是气虚而悸者也。饮水多,必心下悸,是停饮 而悸者也。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 “动而为悸也。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 水既内停,心不自安,则为悸也。又有汗下之后,正气 内虚,邪气交击而令悸者,与气虚而悸者,则又甚焉。 太阳病发汗过多,其人又手自冒心,心下悸。太阳病 若下之,身重,心下悸者,不可发汗。少阳病不可吐下, 吐下则悸而惊;少阳病不可发汗,发汗则讝语,此属 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是数者,皆汗后协邪 者,与其气虚而悸者,有以异也。或镇固,或化散之,皆 须定其浮气也。又饮水过多,水饮不为宣布,留于心 下,甚者则悸。《金匮要略》曰:“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 则悸。”饮之为悸,甚于他邪,虽有馀邪,必先治悸。何者? 以水停心下,若水气散,则无所不之。浸于肺则为喘 为欬;传于胃则为哕为噎;溢于皮肤则为肿;渍于肠 间则为利,下不可缓之也。《经》曰:“厥而心下悸,宜先治 水”,与茯苓甘草汤,后治其厥。不尔,水渍于胃,必作利 也。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其邪气浅者乎。

《伤寒》渴者,何以明之?渴者,里有热也。伤寒之邪,自表 传至里,则必有名证,随其邪浅深而见焉。虽曰一日 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 入胃,其传经者,又有证形焉。太阳主气而先受邪,当 一二日发头项痛而腰脊强者是矣。太阳传阳明,则 二三日发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也。阳明传少阳,则 三四日发胸胁痛而耳聋。此三阳皆受病,为邪在表, 而犹未作热,故不言渴。至四、五日,少阳传太阴经,邪 气渐入里,寒邪渐成热。当是时也,津液耗少,故腹满 而嗌干;至五、六日,太阴传少阴,是里热又渐深也。当 此之时,则津液为热所搏,渐耗而干,故口燥舌干而 渴。及至六、七日,则少阴之邪,传于厥阴。厥阴之为病, 消渴为里,热已极矣。所谓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 者是矣。谓其热能消水也。所以伤寒病至六七日而 渴欲饮水,为欲愈之病,以其传经尽故也。是以《厥阴 病》云:“渴欲饮水,少少与之愈”者是也。邪气初传入里, 热气散漫未收,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人 虽渴,欲得饮水,又不可多与之。若饮水过多,热少不 能消,故复为停饮诸疾。《经》曰:“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 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勿多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 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若大渴欲饮水,犹当 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 五升。又曰: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 五苓散。至于大渴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 之,皆欲润其燥而生津液也。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 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差。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大祸,不可复救。然则悸动也,支结也, 喘欬,噎哕,干呕,肿满,下利小便不利数者,皆是饮水 过伤,而诊病之工,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伤寒》振者,何以明之?振者,森然若寒,耸然振动者是 也。伤寒振者,皆责其虚寒也。至于欲汗之时,其人必 虚,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振,近战也,而轻者 为振矣。战为正与邪争,争则为鼓栗而战,振但虚而 不至争,故至耸动而振也。下后复发汗振寒者,谓其 表里俱虚也。亡血家发汗,则寒栗而振者,谓其血气 俱虚也。诸如此者,止于振耸尔。其振振欲擗地者,有 身为振振摇者,二者皆发汗过多,亡阳经虚不能自 主持,故身为振摇也,又非若振栗之比。《经》曰:“若吐若 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发汗则动经,身 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 汗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𥆧动,振振欲擗 地者,真武汤主之。”二汤者,皆温经益阳,滋血助气之 剂。经虚阳弱得之,未有不获全济之功者。

战栗

编辑

伤寒战栗,何以明之?二者形相类而实非一,合而言 之,非二也。析而分之,有内外之别焉。战者,身为之摇 者是也;栗者,心战是也;二者有内外之诊也。昧者,通 而为一,而不知有逆顺之殊焉。《经》曰:“胃无谷气,脾涩 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者,即此观之,二者岂不异 哉?战之与振,振轻而战重也;战之与栗,战外而栗内 也。战栗者,皆阴阳之争。伤寒欲解,将汗之时,正气内 实,邪不能与之争,则便汗出而不发战也。邪气欲出, 其人本虚,邪与正争,微者为振,甚者则战,战退正胜 而解矣。《经》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其人本 虚,是以发战者是也。邪气外与正气争则为战,乃其 愈者也。邪气内与正气争则为栗,是为甚者也。《经》曰: 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 于阴也。方其里气不守,而为邪中于正气,正气怯弱, 故成栗也。战者正气胜,栗者邪气胜也。伤寒六七日 欲解之时,当战而汗出。其有但心栗而鼓颔,身不战 者,已而遂成寒逆,似此证多不得解。何者?以阴气内 盛,正气大虚,不能胜邪。反为邪所胜也。非大热剂。与 其灼灸。又焉得而御之。

四逆

编辑

伤寒四逆,何以明之?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者是也。 积凉成寒,积温成热,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 渐矣。伤寒始者,邪在皮肤,当太阳阳明受邪之时,则 一身手足尽热,当少阴太阴受邪之时,则手足自温, 是表邪渐缓,而欲传里也。《经》曰:“伤寒四五日,手足温 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是太阳之邪,传之少阴也。伤 寒脉浮,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是少阳邪传于 太阴也。是知邪气在半表半里,则手足不热而自温 也。至于邪传少阴,为里证已深,虽末至厥,而手足又 加之不温,是四逆也。若至厥阴,则手足厥冷矣。《经》曰: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用柴胡、枳实、芍药、甘 草。四者皆是寒冷之物,而专主四逆之疾,是知四逆 非虚寒之证也。又有四逆诸汤,亦治四逆,手足寒,方 用干姜、附子热药者,厥有旨哉!若手足自热而至温, 从四逆而至厥者,传经之邪也,四逆散主之。若始得 之,手足便厥而不温者,是阴经受邪,阳气不足,可用 四逆汤温之,当须识此,勿令误也。四逆与厥,相近而 非也。《经》曰:“诸四逆厥者,不可下。”是四逆与厥有异也。 吐利烦躁,见四逆者死,是恶见其四逆也。诊视之间, 熟详究之。

伤寒厥者,何以明之?厥者,冷也,甚于四逆也。《经》曰:厥 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谓 阳气内陷,热气逆伏,而手足为之冷也。《经》曰:“伤寒一 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 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是知内陷者,手足为厥矣。少 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 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亦是言发动其 热。先热而后厥者,热伏于内也。先厥而后热者,阴退 而阳气得复也。若始得之便厥者,则是阳气不足而 阴气胜也。大抵厥逆为阴所主,寒者多矣,而又有进 退之别。《经》曰:“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 厥者自愈。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厥”四日,厥少热多, 其病自愈;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 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病至厥阴,传经尽也。当是 之时,阳气胜阴,厥少热多,其病则愈。若或阴气反胜, 阳不得复,厥多热少,其病则逆,厥为阴气至也,热为 阳气复也。至于下利,则曰先厥后发热,而利必自止, 见厥复利,厥者复为热,为阳气得复,而利必自止。热 者便为厥,是阴气还胜也,故复下利矣。诸阳受气于 胸中,邪气客于胸中,郁郁留结,则阳气不得敷布,而手足为之厥。《经》曰: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 中满而烦,饥不能食,病在胸中,当吐之者是矣。厥为 阴之盛也。若更加之恶寒而踡者,阴气之极也,则难 可治。《经》曰:“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 是厥冷之逆者。神丹其能生乎。

郑声

编辑

《伤寒》郑声为邪音也。孔子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又 曰:“放郑声远。”请帮助识别此字。人郑声淫。请帮助识别此字。人,殆是谓郑声为不正 之音也。伤寒郑声者,则其声如郑卫之音,转不正也。 《经》曰:“虚则郑声。”今汗后或病久人声转者是也。以此 为虚,从可知矣。又郑声者,重语也,正为声转也。若声 重而转其本音者,亦是矣。昧者殊不知此,妄以重为 重叠之语,与讝语混而莫辨,遂止以身热脉数、烦渴、 便难而多言者为讝语;以身“凉、脉小、自利、不渴而多 言者为郑声”,如此则有失仲景之本意。兼郑声淫,则 语以正之,则郑声不为重叠,正为不正也。况仲景之 书,三百九十馀证,曲尽伤寒形候,未有脱落而不言 者。若是郑声为多言,则于三阴门中亦须条见,所以 郑声别无证治者,是不与讝语为类也。虽曰虚矣,止 为正气虚而不全。故使转声而不正也。明者鉴此。幸 详究之。

讝语

编辑

《伤寒》讝语,何以明之?讝者,谓呢喃而语者也。又作讝, 谓妄有所见而言也。此皆真气昏乱,神识不清之所 致。夫心藏神而主火,病则热气归焉。伤寒胃中热盛, 上乘于心,心为热冒,则神昏乱而语言多出,识昏不 知所以然,遂言无次,而成讝妄之语。轻者睡中呢喃, 重者不睡亦语言差缪。有讝语者,有独语者,有狂语 者,有语言不休者,,有言乱者,此数者,见其热之轻重 也。语与独语,虽间有妄错之语,若与人言有次,是 热未至于极者也。《经》曰:“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 不识人,是病独语未为剧也。狂语者,热甚者也,由神 昏而无所见,觉,甚则至于喊叫而言语者也,言语不 休,又其甚也。至于乱语者,谓妄言骂詈善恶不避亲 疏,为神明已乱也。《经》曰:诸逆发汗,微者难差,剧者言 乱,是难可复制也。讝语之由,又自不同,皆当明辨之。 有被火劫而致者;有汗出而致者;有下利而致者;有 下血而致者;有燥屎在胃而致者;有三阳合病而致 者;有过经而致者;有亡阳而致者。《经》曰:火热入胃中, 水竭躁烦,必发讝语。又“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 便,久则讝语,是因被火劫而致也。汗出讝语,此为风 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 虚里实故也,是汗出而致者也。“下利讝语者,有燥屎 也,小承气汤主之”,是下利而致者也。下血讝语者,此 为热入血室,当剌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是下血而致 者也。讝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 枚也,是燥屎在胃而致者也。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 不仁而面垢,讝语遗尿,是三阳合病而致者也。过经 讝语者,热也,当以汤下之,是过经而致者也。发汗多, 亡阳讝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汤、桂枝汤和其荣卫,是 以有通津液后自愈,是亡阳而致者也。诸如此者,脉 短则死,脉自和则愈。又身微热,脉浮大者生,逆冷脉 细沉,不过一日死。实则讝语,气收敛在内而实者,本 病也。或气上逆而喘满,或气下夺而自利者,皆为逆 也。经曰:“直视、讝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谓其正气 脱绝也。能知虚实之诊,能识从逆之要,治病疗病,则 不失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