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492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四百九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四百九十二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四百九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四百九十二卷目录

 医部汇考四百七十二

  痘疹门十四

  龚信古今医鉴痘疹 豫解胎毒免痘 发热三朝证治 发热三朝决生死

   出痘三朝证治 出痘三朝决生死 起胀三朝证治 起胀三朝决生死 贯脓三朝证

  治 贯脓三朝决生死 收靥三朝证治 收靥三朝决生死 痘后馀毒证治 痘疮首尾

  戒忌 痳疹证治

艺术典第四百九十二卷

医部汇考四百七十二

编辑

痘疹门十四

编辑

《明龚信古今医鉴》

编辑

《痘疹》

编辑

夫痘疹之原。乃胎毒所致。婴儿在胎之时。必资胎养 以长其形焉。缘母失于节慎。纵欲恣请帮助识别此字。感其秽毒之 气,藏于脏腑之中,近自孩提,远至童年,若值寒暄不 常之候,痘疹由是而发,因其所受浅深,而为稀稠焉。 大抵初娩之时,孩儿口内亦有馀秽之毒,急用绵裹 指头,拭去口中污汁,免咽入腹。事倘不及,宜以拭秽 等法,并预解胎毒诸方,择便用之,亦能免痘疹诸证, 真良法也。然痘疹虽是素禀胎毒,未必不由诸病相 传而成。其始发之时,有因伤寒、伤风而得者,有因时 气传染而得者,有因伤食发热,有因跌扑、惊恐、蓄血 而得者,或为目撺、口噤、惊搐如风之证,或口舌咽喉、 肚腹疼痛,或烦躁狂闷,昏睡谵语,或自汗,或下利,或 发热,或不发热,证候多端,卒未易辨,必须以耳冷、骫 冷、足冷验之。盖疮疹属阳,肾脏无证,耳与骫足俱属 于肾,故肾之部独冷。然疑似之间,或中或否,不若视 其耳后有红脉赤缕为真,于此可以稽验矣。治疗之 法,“痘疹未出之先,预解胎毒;发热,未出之际,急须微 汗,已出未收之时,当用温和之剂。”又曰:“始出之前,宜 开和解之门;既出之后,当塞走泄之路。痂落已后,清 凉渐进”,毒已尽去,补益为宜。大凡初起未见红点证, 与伤寒相类,发热烦躁,脸赤唇红,身热头疼,乍寒乍 热,喷嚏呵欠,喘嗽痰涎等证。身热未明,疑似之间,急 须表汗发散,可服升麻葛根汤、参苏饮之类。其或气 实烦躁,热炽,大便闭结,则与犀角地黄汤、败毒散之 类,或多服紫草饮,亦能利之。如小便赤涩者,“分利小 便,宜以四苓散、导赤散”之类,则热气有所渗而出。凡 热不可骤遏,但轻解之,若无热则疮又不起发也。盖 发热之初,红点未见之前,非微汗则表不解,乃痘疮 未出,表热壅实之时也;非微下则里不解,在红点未 见,里热壅盛之际也。若正出未收之时,妄汗则成斑 烂,妄下则成陷伏。痘疮一发,出于心、肝脾肺四脏,而 肾无留邪者为吉。若初发便作腰痛,见点则紫黑色 者多死,乃毒气留于肾间而不发越故耳。何者?疮随 五脏有证,未发则五脏之证悉具,已发则归于一脏, 受毒多者见之。故肝脏发为水泡,色青而小;肺脏发 为脓泡,色白而大;心脏发为斑,色赤血泡;脾脏发为 疹,色黄小斑。疮,惟归肾则变黑,青紫干陷,故疮疹属 阳,本无肾证,肾在下不受秽气,阳取火也,阴取水也, 以火为水所制,岂不殆哉。大抵痘疮之法,多归重于 脾肺二经,盖脾主肌肉,而肺主皮毛,故遍身为之斑 烂也。其为证也,宜发越,不宜郁滞,宜红活凸绽,不宜 紫黑陷伏,疮出之后,医者当察色详证,以辨表里虚 实用药。其吐泻不能食为里虚,灰白色陷顶多汗为 表虚,红活凸绽为表实。又“诸痛为实,诸痒为虚”;外快 内痛,为内实外虚;外痛内快,为内虚外实。内实而补, 则结壅毒。表实而复用实表之药,则溃烂而不结痂 矣。如表虚者疮易出而难靥,表实者疮难出而易收, 里实则出快而轻,里虚则发迟而“重;表实里虚,则陷 伏倒靥;里实表虚,则发慢收迟。”调养之法,切不可妄 用硝黄、巴豆大寒大热之药。盖解表不致于冷,调养 不致于热,小儿难任非常之热,亦不堪非常之冷,稍 有偏焉,病从此生。故热药之助热者,以火济火,而热 势太盛,荣卫壅遏,轻为咽喉、目疾、吐衄痈疮,重则热 极生风,斑烂不出。冷药之乘寒者,以水滋水,使脾胃 虚寒,气血凝滞,轻为吐利腹胀,重则陷伏倒靥。又宜 谨避风寒,严戒房事,禁止杂人月妇,清除秽气触忤, 调节乳食,勿使过饱失饥,《忌》请帮助识别此字。冷热毋使伤脾损胃, 大法活血调气,安表和中,轻清消毒,温凉之剂,二者 得兼而已。又曰:“首尾宜以保元汤增损为主治焉。”医 斯疾者,当看时令寒热,审儿之虚实,辨痘之荣枯,参 考各门方法,庶无执泥之弊。故曰:“虚者益之,实者损 之,冷者温之,热者清之”,是为随机应变。若胶柱鼓瑟, 则何足以妙圆神不滞之机乎。

《豫解胎毒免痘》

编辑

痘疹乃胎毒所致,人生无不患者,若欲免之,亦有法 也。故《千金方》以小儿初生,啼声未发,急用绵裹指头, 拭去口中污汁,免咽入腹,免生痘疹,固是良法。然仓卒之际,或有不及如法者。古人有甘草、朱砂等法,用 之殊佳。如或又有不及于此者,宜以延生第一等方, 择便用之,可免痘疹,或出亦稀少也。详考。请帮助识别此字。请帮助识别此字。《全书》 云:“凡值天时不正,乡邻痘疹盛发,宜服后禁方,则可 免永不出痘疹矣。”

《发热三朝证治》

编辑

“凡发热之初,急宜表汗,使脏腑胎毒及外感不正之 气,尽从汗散,则痘出稀少。然表药必在红点未见之 前也。如发热壮盛者,痘出必重,急煎加味败毒散,调 三酥饼热服表之。须令遍身出臭汗,则毒气表散,痘 出必稀。若得真犀角,磨汁和入尤妙。如无三酥饼,煎 败毒散调辰砂末表之”,更研辰砂末调涂眼四围,或 黄蘗膏之类。可免眼目之患。

凡发热之初证类伤寒,疑似之间,或耳尻冷,呵欠咳 嗽,面赤,必是出痘之候。宜服升麻干葛汤加山樝、大 力子,其疮必出稀少而易愈。

凡发热之初,增寒壮热,鼻流清涕,咳嗽痰涎,此因伤 风伤寒而得,以参苏饮,或调紫草膏表之。

凡发热发狂,谵语烦渴者,急煎败毒散,调辰砂末解 之。

凡发热之初,或作腹痛及膨胀者,由毒气与外邪相 搏,欲出不得出也,用参苏饮去参、苓,加砂仁、陈皮表 之。

凡热盛吐衄,面黄粪黑,瘀血相续,及一切失血之证, 并宜犀角地黄汤。

凡热盛发惊搐为吉候,用红线散调辰砂六一散表 之。痰涎壅盛,不省人事者,薄荷汤化下“抱龙丸。” 凡发热欲出痘作腰痛者,急服神解汤出汗,腰痛止 为度。不止再进一服,免出肾经之痘。

凡因积冷腹痛,或胃寒泄泻呕吐者,用理中汤加砂 仁、陈皮、香附,温而出之。

热毒本盛者,表药出汗,热退为佳。其有一切杂证,皆 由毒气欲出不能故也,但宜表散,使毒气得泄,则诸 证自退,痘亦稀矣。此治初热预防要法。

《发热三朝决生死》

编辑

一、发热时用红纸条蘸麻油点照心头皮肉里,若有 一块红者,或遍身有成块红者,八九日后决死,勿治。 一发热时身无大热,腹痛腰不痛,过三日后才生红 点,坚硬碍手者,勿药,有喜,所谓“吉证。”

一、“发热时,浑身温煖,不时发惊者,痘在心经而出也, 乃为吉兆。”

一、发热时,一日遍身即生红点,稠密如蚕种样,摸过 不碍手者,决死。

一、“发热时,头面上有一片色如胭脂者,八九日以后 决死。”

一、“发热时腹中大痛,腰如被杖,及至出痘,干燥而前, 痛犹不止者,决死。”

《出痘三朝证治》

编辑

凡三日,痘渐出齐,然毒气尚在内,忌用大寒大热之 剂,寒药滞毒不散,难出,热药愈炽火邪。故热毒盛者, 便当解毒。毒解之后,略与温补,否则反变虚寒之证 矣。虚寒甚者,先当温补,补后略与解毒,否则反生热 毒之证矣。善治者,调适中和而已。

夫“发热一日即出痘者大重,二日即出者亦重,微微 发热三日后乃出痘者为轻,四、五日身凉乃见痘者 尤轻。”自出痘一日至二三日方齐,大小不等,红润圆 顶,光泽明净如珠者吉,不须服药。若有他证,照后所 论加减调治。

凡小儿发热一日,遍身红点如蚊蚤咬者,决非痘疮, 乃热毒为风寒所遏,不能发越故也。宜照发热门内, 煎败毒散,热服表之,汗后身凉,红点自退,再越二日, 出痘反稀矣。

凡发热一日,遍身出痘,稠密如蚕种,根虽红润,然顶 白平软,不碍指中有清水者,此由热毒熏蒸皮肤,而 生痱疮,亦名疹子,俗曰痳子。其始发热,亦类伤寒之 状,但痳证始终可表,宜照发热门内,煎败毒散表之, 表退肌肤之热,则痳子自没矣。夫发热门内云:“既见 红点,切戒再表”者,谓痘疹也。此复云表退者,谓痳疹 痱疮,非正痘也,宜慎辨之。然痘疮初出,与痳、疹、痱疮 略相似,若根窠红顶圆突坚实碍手者,痘也。若根或 不红,顶虚软,略有清水,摸过不碍指者,痳、疹、痱疮也。 疑似之间,可不辨明,而用药得无误乎。

凡发热一日,即见红点,根红顶圆,坚实碍指者,正痘 疮也。此由毒气太盛故出,速宜败毒散,或化毒汤加 紫草、红花、蝉退之类,凉血解毒可也。若一日出齐稠 密,红赤成片,此毒气太过,不久紫黑发斑而死。 凡壮热惊搐,烦渴谵语,如见鬼神者,宜辰砂六一散。 痰盛者,宜抱龙丸。

凡痘出不快者,加味四圣散、紫草饮、丝瓜汤之类。 凡痘出灰白不红绽,或灰黑陷顶,表寒而虚;二便清, 身凉,口气冷,不渴不食,食不化,里寒而虚,此表里虚寒也。急宜温脾胃,补血气,以助贯脓收靥,保元汤加 白术、川芎、当归、木香之类。盖脾土一温,则胃气随畅, 而无内虚陷伏之忧。气血既成,则送毒得出,无痒塌 之患,苟失此不治,必不能贯脓收靥,过十一二日后, 发痒抓破而死矣。若温补之后,痘肥满红润能食,二 便如常,此表里皆平矣。再勿温补,恐变热毒。若痘红 紫,又当解毒以调血气,否则变成黑陷,譬犹伤寒变 证不常,非如杂病,可径直而取效也。

凡痘色红紫,根窠成片,近黑,黑如乌羽色润者为血 活,尚可医,若黑如炭者,血死,不可治。凡看色仿此推 之。焦陷表热而实,大便闭结,小便赤涩,身热口气热, 口干引饮,里热而实,此表里皆热盛也,急宜凉血解 毒,祛出,化毒汤加红花、黄芩、地骨皮,或紫草汤调四 圣散。盖凉血不致红紫,解毒则免黑陷,失此不治,过 六日后,毒盛不能尽出,反攻脏腑,变黑归肾死矣,悔 何及哉!若解毒之后,痘顶不红,根窠红润,小便清利, 大便如常,能食不渴,此表里皆清矣,再勿解毒。若色 转白,证变虚寒,又当温补气血,以助贯脓收靥,否则 反成痒塌。犹伤寒过服凉药,阳证变阴,又当服保元 汤加干姜、白术之类,不可拘泥。

凡痘疮初出之际,须看胸前,若稠密,急煎消毒饮加 山樝、黄芩、酒洗紫草,减食加人参。 凡痘色淡白,顶不坚实,不碍指者,气虚也。根窠不红, 或略红,手摸过处转白者,血虚也,便当大补气血,以 保元汤加川芎、当归。

凡痘热盛,发红斑如锦纹在皮肉者,化毒汤加红花、 黄芩、升麻,喉痛加黑参,磨犀角和服。此伤寒阳毒发 斑,用黑参升麻汤加减之法。若见黑斑,不终日而死 矣。

凡出痘时,或有红丹如云头突起者,败毒散加紫草、 红花、黄芩解之。

凡出痘后,或发痳疹,稠密如蚕种者,化毒汤加柴胡、 红花解之。若色好,不可过用凉药伤脾,以致陷伏。 凡出痘时,或泄泻,大便黄,小便赤,口气热,如渴,此为 热泻,宜去桂,五苓散加木通、车前、灯草。如溏泄清利, 口气冷,不渴,此为寒泻,宜五苓散加肉豆蔻,甚者,保 元汤加白术、干姜。

凡痘正出,或因吐泻陷伏,宜胃苓汤。寒甚吐泻不止, 宜理中汤加丁香、肉豆蔻、附子。

凡因食积生冷,膨胀疼痛者,平胃散加山樝、麦芽、香 附、砂仁之类。

凡痘疮初起发时,自汗不妨,盖湿热熏蒸故也。甚者 保元汤实表,以防其难靥也。

“凡痘出红赤,掀摸过皮,软不碍指者,此贼痘也。过三 日变成水泡,甚至紫黑泡,此危证也。急少下,保元汤 大加紫草、蝉蜕、红花解之,或煎灯草木通汤,调六一 散利出。”心经蕴热而红自退。如已成水泡,则保元汤 中倍加四苓散利之,此《千金》秘法也。不然,则遍身抓 破赤烂而死。愚见贼痘是诸痘未浆,而此痘先已成 熟者,亦是贼痘也,又名“假虚泛发。”又太阳脉门喉掩 心等处,三日见者六日死,四日见者七日亡,五六日 见者,十一二日必死也。

凡痘一出即变黑者,乃肾证也,此为恶候。如有起兴, 少用保元汤,大下紫草、红花服下,外用四圣散点之。 然早能凉血解毒,必无此患,亦多因脾胃衰弱,土不 能制水故也。《经》曰:“红变白,白变黄者生,红变紫,紫变 黑者死。”

“自出痘三日内,毒气半于表里,此时妄汗则成斑烂, 妄下则成陷伏。”峻寒之药伤胃,峻热之药助火。虚寒 不补,则陷伏痒塌,盛热不解,则变黑归肾。然则医者 可不审乎。

《出痘三朝决生死》

编辑

出痘之时,须面稀少,胸前背上皆无,根窠红润,顶突 碍手,如水珠光泽者,上吉也,不须用药而愈。 出痘之时,腰腹疼痛不止,口气大臭,其自出紫黑色 黯者决死。

出痘之时,色白皮薄而光,根全无红色,或根带一点 红三、五粒如菉豆样,此证决不能贯脓,久后成泡清 水,擦破即死,不可因其好者而妄与下药。

出痘之时,全不起顶,如汤泡及灯草火灰者,十日后 决主痒塌而死。

出痘之时,口鼻及耳痒红血不散者,决死。

出痘之时,起红斑如纹者,六七日后决死。

出痘之时,起黑斑如痣状,肌肉有成块,黑者即死。 痘出虽稀,根窠全白,无血色,三四日便起胀痘大,按 之虚软,此名“贼痘。”血气太虚,至贯脓时变成水泡,大 若葡萄,内是清水无脓,皮薄白如纸,擦破即死,好痘 相间可治。

凡痘初出,每三、五点相连者必密,单见形者稀有小 红点先见,名“血痘”,不起不退者不治。

凡痘出后见红点,太阳脉门、胸心、喉掩,无者可治;若太阳两颊、胸心如蚕种者,不治。

干涩。如请帮助识别此字。尬者不治。 舌缩者不治。

初出即虚泛不治。

灯照恍惚,见黑荫者,不治。

见赤点如菉豆大。于两腋小腹。数点者。不治。

一二日,初出圆晕成形,乾红少润,毒虽犯上,其气血 未离,可治,以俟其气血交会也。然毒尚浅,急以保元 汤加官桂,兼活血匀气之剂。如毒若盛,兼解毒之药 活血,加当归五分、白芍一钱;匀气,加陈皮五分;解毒, 加黑参七分,牛蒡子炒七分,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二三日,根窠虽圆,而顶陷者,血亦难聚,为气虚弱,不 能领袖其血。以“保元汤加川芎、官桂。扶阳抑阴。”岂有 不痊者哉。

四五日根窠虽起,色不光泽,生意犹存,为气弱血盛。 以保元汤加芍药、官桂、糯米,助卫制荣,斯为调燮之 妙也。

五六日气盈血弱,色昏红紫,以“保元汤”加木香、当归、 川芎,助血,归附气位,以全中和之道也。

五六七日,气交不旺,血虽归附,不能成浆。为气血少 寒不能收,急投保元汤加官桂、糯米,助其成浆,而收 济惠之伟功,斯为治矣。

七八日毒虽化浆而不满,为血气有凝,不能大振,以 保元汤再加官桂、糯米,发阳助浆,斯可以保全性命 矣。

《一、至此》专主贯脓,脓已满,虽有他证,亦不坏事。若痘 无脓灰暗,虽无他证亦死。

八九日浆不冲满,血附线红,气弱而险也,以保元汤 加糯米,以助其气而驾其血,斯浆成矣,于此可见施 治者之妙道也。

十一二日气血冲满,血尽浆足,湿润不敛者,内虚也, 以保元汤,血亦有力,加白术、茯苓,助其收敛而结痂 也。

十三四日,毒虽尽解,浆老结痂之际,或有杂证相仍, 以保元汤随证加减,不可峻用寒凉大热之剂,恐致 内损之患故也。

十四五六日,痂落,潮热唇红,口渴不食,以“史君子汤 加陈皮、山樝、黄连;如渴甚以参苓白术散;如热不解, 以大连𧄍饮”去黄芩主之。证去之后,多有内损,或馀 毒未解,此则尤为难治也。

凡痘疮发渴者,为气弱而津液枯竭也,以保元汤加 麦门冬、五味子即止。如不止,以参苓白术散,一二剂 即止。

凡痘疮不起发,脓浆不厚,以“保元汤”加川芎五分,丁 香四分,夏月二分,糯米二百粒,煎熟加好酒、人乳各 半盏同服。

若头额不起胀,加川芎六分为引;若面部不起胀,加 桔梗四分为引;若腰膝不起胀,加牛膝四分为引;若 两手不起胀,加桂枝二分为引。

《起胀三朝证治》

编辑

夫出痘历此四日,当渐起胀,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 起,至五六日,毒气尽出已定。若根窠红活肥满,光泽 明净者,不须服药。若有他证,照后论治。

凡痘不起胀,灰白顶陷者,气血不足,虚寒证也,宜服 内托散加丁香,或酒调紫草膏。若灰黑陷伏,酒调无 价散,或就加酒少许,煎内托散调下无价散最好。 凡紫红不起胀者,火盛血热,宜服内托散去官桂加 紫草、红花,热盛加黄芩。若紫黑陷伏,调独圣散,即穿 山甲。热极黑陷有痰者,先服抱龙丸降痰,后煎紫草 汤调“无价散”,或少加蝉蜕末。盖异证属肾,四牙亦属 肾,故能发肾毒。内有猫牙解毒,故热证亦宜。如无此 无价散、《至宝丹》,皆治热毒紫黑焦陷之要药也,可选 而用之。

凡痘起胀时,毒尽在表,须赖乘实则无虞。苟略有泻, 则内气虚脱,毒乘虚反攻,而疮陷伏矣。热泻所下黄 黑赤色,便时肛门热痛如火,下者臭滞殊甚,气强盛 而能食,或小便黄赤涩痛,宜四苓散加木香、车前子、 赤芍、乌梅煎服。若所下白色,或淡白色,气怯弱而不 能食,或兼小便清滑,此虚泻也,宜服固真汤。若泄泻 腹胀。口渴气促。痘色灰白者。可服木香散送下肉豆 蔻丸。腹胀愈作者。酒调人牙散。

凡血气不足发痒者,轻则保元汤加减,重则内托散 去桂,倍白芷、黄芪、人参、当归、木香。痒塌者,木香散加 丁香攻里,官桂治表,表里皆实则易愈。

凡痒塌者,皆因血上行气分,血味本咸,腌螫皮肉作 痒,然气愈虚而痒愈甚,必气陷而毒倒塌矣。以保元 汤倍黄芪而助表,少加芍药以制血,其痒即止。 凡起胀时中,有痘大而黑者,名曰“痘疔”,失治则遍身 皆变而死。若疔少根窠红活者可治。用银簪挑破疔 口,吮去紫黑恶血,将四圣丹点入疮内,即变红活,仍 服凉血解毒药一二帖。若疔多根血不活。背心前多者。不治。

凡有热壅盛,胀满便闭,不可通利者,宜“蜜皂丸”导之。 自出痘至此六日,仍前红紫满顶者,不治。头面虽肿, 痘不起胀者,不治。

《起胀三朝决生死》

编辑

一、痘三日之后,逐渐起胀,若红绽顶,肥满光泽者,不 必用药,皆吉证也。

一、“痘当起胀之时,根窠全然不起,头面皮肉红肿瓠 瓜之状者,决死。”

一、“痘当起胀之时,遍身痘顶皆黑,其中有眼如针孔, 紫黑者决死。”

一、“痘当起胀之时,遍身痘陷伏不起者,腹中膨胀,不 能饮食,气促神昏者,决死。如六日内,痘尚红紫满顶 者,即死。”

一、痘“当起胀之时,腰腹或痛,遍身尚是紫点,如蚊虫 咬,全不发换者,决死。”

一、痘当起胀之时,黑陷闷乱,神气昏懵者,决死。

《贯脓三朝证治》

编辑

凡痘七八九日渐贯脓,脓水之盈亏,视血气之盛衰 也,故须调和脾胃,滋补血气,令易脓易靥。

夫出痘历七日,当贯脓八日、九日,肥满光泽,苍蜡色, 如果黄熟者,不须服药。贯脓三日,有他证,照后论治。 七日前后见五陷者,气不足也,气不足不能收血,而 毒不能成浆,盖气不胜毒故也。以保元汤加川芎、官 桂、糯米温胃助气。

七日前后倒陷者,气血衰也,以保元汤加白术、茯苓、 肉豆蔻。渴以参苓白术散主之。

七日前见寒战者,表虚也;咬牙者,肉虚也。七日后见 寒战者,气虚也;咬牙者,血虚也。气虚以保元汤加桂, 以温阳分;血虚加川芎当归,以益阴分。

凡痘疹七八日不贯脓,灰白陷顶,寒战咬牙,腹胀口 渴,此非因热,津液少也,内托散倍加丁、桂、参、芪,腹痛 加丁香、干姜。泻以木香散下豆蔻丸。

凡痘当贯脓之时,虽若起胀,而中空干燥,并无脓血 者死。若略有清水,或根窠起胀,血红而活,犹有生意 者,内托散倍加参、芪、当归,又将人乳、好酒各半盏,和 入温服。此贯脓之巧法也。

凡贯脓肥满,庶易结靥。若痘虽胀满,光泽可观,然摸 过软而皮皱者,虽有脓,不甚满足,后必不能收靥。或 痘皆贯脓,中间几颗不贯者,终变虚寒痒塌之证,宜 内托散倍加补血气排脓之药。

凡痘陷无脓,虽因服内托药而暂起,不久又陷者,贯 脓不满故也,宜内托散倍参、芪、当归、人乳、好酒之类。 盖贯脓既满,必无陷伏之患矣。

凡困虚发痒,遍身抓破,脓血淋漓,不能坐卧者,宜内 托散去桂,倍白芷止痒,当归和血,木香调气,气行血 运,其痒自止。外用“败草散”傅之,庶免破处感风变证, 以致上痰咳嗽声哑。若变遍身抓破,并无脓血清水, 皮白干如豆壳者死。

凡秽气冲触,发痒抓破者,宜内托散,照前加减,外用 “祛秽散”焚熏。如黑陷不起,煎内托散,调下“无价散”服 之。

凡当八九日贯脓之时,最不宜寒药解毒,以伤脾胃, 凝气血,不能贯脓。尤忌食鱼,以助痰气。

《贯脓三朝决生死》

编辑

一、痘当起胀三日之后,根窠红润,贯脓充满,如黄蜡 色,二便如常,饮食不减,吉候也,不必下药。如红紫黑 色外剥,声哑者死。

一、痘当贯脓之时,痘中干枯,全无血水,此名“空仓痘”, 决死。

一、痘“当贯脓之时,吐痢不止,或二便下血,乳食不化, 痘烂无脓者,决死。”

一、痘“当贯脓之时,二便不通,目闭声哑,腹中胀满,肌 肉黑者,决死。”

一、痘“当贯脓之时,纯是清水,皮白而薄,与水泡相似, 三四日遍身抓破而死。”

《收靥三朝证治》

编辑

凡痘十日,十一二日,痘渐收靥,“自上而下为顺,自下 而上为逆。”其遍身皆靥,虽数颗不靥,尚能杀人,犹蛇 退皮,虽一节被伤,不能退者,是亦死也。

夫出痘十一二日,从口唇头面逐渐收靥至足者,不 须服药,若有他证,照后论治。

凡痘当靥不靥,泄泻寒战,咬牙抓破,此虚寒者,服异 功散。触秽冒寒,黑陷不靥,煎异功散调下无价散。外 痒者,外用祛秽散熏之。

凡过服热药,以致热毒猖狂,气血弥盛,痘烂不靥者, 内服小柴胡汤、猪尾膏解之,外用败草散傅之。 凡痘在前,发越已透,贯脓已满,兹解毒已清,至收靥 时,或因触冒,致陷伏斑烂,痒塌不靥者,但服异功散 自愈,疮虽不起,不必忧也。

凡痘皆收靥,惟数颗臭烂深坎不收口者,用硝胆膏涂之。

凡痘不收靥,气急上痰,声哑目闭无神者死。靥后瘢 红者吉;白者血色者,毒气归内也,恐生馀证。

凡痘收靥后,气血大虚,肌肉柔嫩,不耐风寒。慎戒触 冒风寒,乘凉不谨,轻则馀毒内攻,重则中风瘫痪危 矣。戒之戒之。

凡痘既收靥,欲落不落而燥痒者,或疮痂虽落,其色 黯,或凸或凹,或疮愈痂未落,用白沙蜜不拘多少,涂 于疮上,其痂易落,亦不令瘢痕紫黑,又不腥秽,甚妙。 凡痘疮已靥未愈之间,五脏未实,肌肉尚虚,血气未 得平复,忽被风寒搏于肤腠之间,则津液涩滞,故成 疳蚀疮,宜雄黄散、绵茧等药治之。久而不愈者,溃骨 伤筋以害人也。

小儿痘自出至收靥,要十二日可保平安,首尾不可 与水吃,少与滚熟水则可,若悮与之,疮靥之后,其痂 迟落,或身生痈肿,若针之则成疳蚀疮,脓水不绝,甚 则面黄唇白,以致难愈者何也?盖脾胃属土,外主身 之肌肉,只缘饮水过多,湿损脾胃,搏于肌肉。其脾胃 肌肉虚,则津流衰少,而荣卫滞涩,气血不能周流,凝 结不散。故疮痂迟落。而生痈肿也。

黄帝曰:“饮有阴阳何也?好饮冷者,冰雪不知冷;好饮 热者,沸汤不知热。”岐伯对曰:阳盛阴虚,饮冷不知寒, 阴盛阳虚,饮汤不知热。治之何如?故阳盛则补阴虚, 木香散加丁香、肉桂治之;阴盛则补阳虚,异功散加 木香、当归,每一两药共加一钱。异功散能除风寒湿 痹,调和阴阳,滋养血气,使痘疮易出易靥,不致痒塌。 木香散性温平,能和表里,通行津液,清上实下,扶阴 助阳之药也。善治小儿腹胀泻渴,其效如神,不能尽 述。大抵天地万物,遇春而生发,至夏而长成,乃阳气 熏蒸,故得生长者也。今疮疹之病,脏腑调和则血气 充实,自然易出易靥,盖因外常和煖,内无冷气之所 由也。

《收靥三朝决生死》

编辑

一、痘当靥之时,色转苍然成紫葡萄色者,一二日决 从口鼻四边靥起,腹中收至两腿,然额上和脚一齐 收靥,落皮而愈,此乃吉证也,不必惊疑下药。

一、痘当靥之时,遍身臭烂,如拼搭不可近,目中无神 者,决死。

一、痘“当靥之时,遍身发痒,抓搭无脓者,皮卷如豆壳 干者决死。”

《一痘》当靥之时,寒战,手足颤掉,咬牙噤口,即死。 《一痘》当靥之时,目闭无神,腹胀,足冷过膝者决死。 《一痘》当靥之时,声哑气急,痰响,小便少,大便频者决 死。

一、痘当靥之时,痘瘢雪白,全无血色,过后亦死,急用 消毒散二贴,后用助气血药以养脾胃,或可得也,宜 预先治之。

《痘后馀毒证治》

编辑

夫小儿痘疮,自首至尾,脾胃温煖,表里中和,痘后亦 无馀证。若热毒太盛失解,或过服桂附热药,则收靥 之后,馀毒犹作,轻则咽喉齿目吐衄痈疮,重则热极 生风,变成惊搐而死者多矣。当照后调治。

一、痘初毒盛,或因服附子毒药者,靥落之后,便服消 毒饮一二贴,或饮三豆汤解毒之良法也。“若馀热不 退,轻则小柴胡汤;虚烦不眠者,竹叶石膏汤加酸枣 仁;浑身壮热不退者,黄连解毒汤。烦渴谵语者,辰砂 六一散。热盛大便闭,腹胀内实者,小承气汤下之。” 一、痘后馀毒,或先服附子,热毒失解,聚而不散,以致 头顶胸背、手足肢节赤肿,成痈毒者,宜消毒饮、小柴 胡汤倍加羌活、独活、连𧄍、金银花、天花粉。有脓须刺 破。如生痘风疮,只用消毒饮、败毒散之类。

一、“馀热发惊搐者,抱龙丸主之。过二三日后,证恶者 死。”

一、热毒上攻眼目,热胀疼肿,血丝遮睛者,洗肝散。壮 热甚者,加黄连、黄芩、黄蘗、栀子。肿胀不能开者,仍用 鸡子清调黄连末,涂两太阳、足底心,引热毒下行。 一咽喉肿痛,甘桔汤加防风、黑参、射干、牛蒡子。热盛 加黄芩,小便涩加木通。

一、牙疳肿痛失血。牙龈宣露者。甘露饮子。牙疳腐烂 者。用老茶、韭菜根浓煎洗净,仍傅搽牙散。

一、触冒风寒欬嗽者,疏散药内加瓜蒌、桔梗、杏仁、韭 菜根、桑皮,痰盛加枳实、半夏、石膏。若毒攻肺,喘急,欬 臭脓血者死。

一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少进“平胃散加山樝、神麹、麦 芽、香附。吐泻者,胃苓汤。寒甚呕逆泄泻,理中汤。”大抵 痘后证多馀热,因寒者少。

《痘疮首尾戒忌》

编辑

夫小儿痘既出,不可表汗。盖初发时,内蓄胎毒,外感 邪热,故用发散表汗之药,使毛窍开通,则在表之邪 得以发散,而在里之毒亦易于发越矣。若既有痘发

于表,必赖表实,庶易贯脓收靥。如再汗之,表气一虚
考证
风邪易入,陷伏斑烂作矣。

一、自痘出收靥,虽有大便闭证,止用蜜皂丸导之,不 可妄下,至收靥后有实证,方可下也。盖未靥之前,毒 虽在表,必赖里实以滋养之,则在表者,方得贯脓收 靥。譬之种豆,土肥根固,则易秀易实也。妄下则脾胃 一虚,气血随耗,陷伏之证随作,岂能贯脓收靥哉。既 靥之后,则在表毒气已尽,苟有实热膨胀粪结之证, 一用下药。脏腑疏而病愈矣。又何遗患之有。

一、始终忌食热毒之物,如辛热煎炒,葱蒜好酒,发气 发毒之物,无虚寒之证,不可妄用热药,以火济火,致 热毒太盛,气血糜烂,为患不小。

一、始终忌生冷之物,如冷水、红柿、瓜、蜜之类,无热毒 证,不可妄用寒药。盖温煖和畅,痘方发出,寒凉伤胃 滞气,为患不小。

一、自发热至收靥,诸般血肉皆不宜食。盖血肉皆助 火邪,遂至热毒壅滞,或为斑烂,或靥后重复发斑,经 月不愈。况起胀贯脓之时,毒气壅盛,稍食肥猪肉,则 即时气急痰上。若脾胃虚弱,不能进食者,止用。请帮助识别此字。鱼 精肉。煮啖少许,以助滋味。

一当调节饮食。失于饥则脾胃虚损,气血不能充满, 过于饱则胃气填塞,荣卫不能调畅,惟得中为无患。 一当谨避风寒。盖痘疮内外热蒸,毛孔俱开,况小儿 肌肤嫩弱,易于感袭,一有触冒,诸证随作,靥落之后, 气血大虚,髓肉柔嫩,尤当谨于防避也。

一首尾切忌房事月妇外人。醉酒荤腥。硫黄蚊药。葱 蒜韭薤烧灰。沟粪杀生腋臭诸般秽气。务宜防避。

《麻疹证治》

编辑

按“麻疹出自六腑,先动阳分而后归于阴经,故标属 阴而本属阳。其发热必大与血分煎熬,故血多虚耗, 首尾当滋阴补血为主,不可一毫动气,当从缓治。所 以人参、白术、半夏燥悍之剂,升阳升动,阳气上冲,皆 不可用也。又必内多实热,故四物汤加黄连、防风、连 𧄍,以凉其中而退其阳也。” 一发热,增寒壮热,鼻流清涕,身体疼痛,呕吐泄泻,证 候未明,是否便服苏葛汤去砂仁陈皮,腹痛亦用厚 盖表之得汗,自头至足方可以渐减去衣被,则皮肤 通畅,腠理开豁,而麻疹出矣。纵不出,亦不可再汗,恐 致亡阳之变,只宜常以葱白汤饮之,其麻自出,服此 自无发搐之证。

一、发热之时,既表之后,切戒风寒冷水瓜桃生果之 类,如一犯之,则皮毛闭塞,毒气难泄,遂变紫黑而死 矣。如渴极饮水,只宜少许葱白汤,以滋其渴耳。必须 使毛窍中常微汗,润泽可也。又忌梅李鱼酒蜂蜜香 鲜之类,恐惹疳虫上行。

一、麻疹既出之时,如色红紫,干燥暗晦,乃火盛毒炽, 急用六一散解之,或四物汤去地黄加红花、炒黄芩 进之。

一、痳疹既出,已过三日不能没者,乃内有实热,宜用 四物汤进之。如失血之证,加犀角汁解之。

一、痳疹前后有烧热不退等证,并属血虚血热,只宜 四物汤,按证照常法加减。渴加麦门冬、犀角汁,嗽加 瓜蒌霜,有痰加贝母,去白陈皮,切忌人参、白术、半夏 之类。如倘悮用,为害不小,戒之。盖痳疹属阳,血多虚 耗,今滋阴补血,其热自除,所谓养阴退阳之义。 一痳疹退后,若牙龈腐烂,鼻血横行,并为失血之证, 急宜服四物汤加茵陈、木通、生犀角之类,以利小便, 使热下行。如疳疮色白者,为胃烂,此不治之证也。 一痳疹泄泻,须分新久寒热。新泻热泻者,宜服四苓 散加木通。寒泻者,十中无一。如有伤食伤冷,不得已, 以理中汤一服而止。久泻者,只宜豆蔻丸,或五倍子、 粟壳烧灰调下涩之。

一痳退之后,须避风寒,戒水湿,如或不谨,遂致终身 欬嗽患疮,无有愈日。

一痳疹前后,大忌猪肉鱼酒鸡子之类,恐惹终身之 欬。只宜用老鸡精火肉煮食,少助滋味可也。

一、痳疹正出之时,虽不进饮食者,但得痳疹淡红润 泽真正不为害也。盖热毒未解,内蕴实热,自不必食 也。退后若不食,当随用四物汤加神曲、砂仁一二贴, 决能食矣。如胃气弱者,少下地黄。

一、痳疹既出一日而又没者,乃为风寒所冲,痳毒内 攻,若不治,胃烂而死。可用消毒饮一贴,热服遂安。如 痳见三日退,若有被风之证,亦用消毒饮妙。

愚验“痳疹始出,类伤风寒,头痛欬嗽热盛,目赤颊红, 一二日内即出者轻”,必须解表,忌见风寒腥荤厚味, 如犯之,恐生痰嗽,变成惊搐,不可治矣。初起吐泻交 作者顺,干霍乱者逆。故出不出,危亡立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