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670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六百六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六百七十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六百七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六百七十卷目录

 堪舆部汇考二十

  缪希雍葬经翼 原势篇一 察形篇二 怪穴篇三 穴病篇四 峡论

  篇五 分龙篇六 四兽砂水篇七 明堂篇八 馀气篇九 水口篇十 望气篇十一

  葬旨篇 十二倒杖图次 倒杖总论 顺杖图说 逆杖图说 缩杖图说 缀杖图说

  穿杖图说 离杖图说 没杖图说 对杖图说 开杖图说 截杖图说 顿杖图说 犯

  杖图说 三宝经穴法图说 前亲后倚三龙水分合图说 三合水图说 八字图说 左

  右插图说 司马头陀论葬 八法总论 脉缓图说 脉急图说 脉硬图说 脉软图说

  脉侧图说 脉中图说 脉虚葬实法 脉实葬虚法 难解二十四篇 广吉凶论 占山

  统论

艺术典第六百七十卷

堪舆部汇考二十 编辑

缪希雍葬经翼 编辑

原势篇一 编辑

夫山者宣也,其气刚;川者流也,其气柔。刚柔相荡,而 地道立矣。是知五岳四渎所以节宣天地之气者也。 昔者庖羲氏之俯察,其在兹乎?气有升沉,变化莫测, 拟之于龙者,潜见飞跃,不可得而知也。然其始发也, 必有势焉。是故《经》曰:“千尺为势,百尺为形。曰势来形 止,曰若马之驰,若水之波。”言形近而势远,形小而势 “大也。审势之法,欲其来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 欲其强不欲其弱,欲其异不欲其常,欲其专不欲其 分,欲其逆不欲其顺,气之积而成体也。”厥状有五,火 言其锐也,水言其波也,木言其直也,金言其圆也,土 言其方也,五体咸备,气之至盛者也。伏而再发者,由 粗出精,刚中柔也。上势之伏,陟降以正,侍卫以严,水 分旁达,相顾为关。其纵也奔崩千里,其横也跨州连 郡,其川源之襟带也,回环重复,情与之偕。会为江湖 以蓄其气啬,为尾闾以固其去。故窅乎若九重,矫乎 若万马,茫乎不可得而窥焉。《经》曰:“占山之法势为难。” 斯言尽之已。善观山水者,审其长短而知衰旺;善辨 衰旺者,问发源之水远近阔狭,而知山力之大小,兼 能鉴气辨色,因吉凶而卜休咎,则精粗毕举,靡有遁 情。原其所始,要其所终,察其向背,度其短长,不出户 庭而得方域之概,河山千里,指顾咸归矣。

察形篇二 编辑

经曰:“势来形止,是谓全气。全气之地,法葬其止。”又曰: “其来若奔,其止若尸。”是知来与奔,言其势之趋。走者 动也,止与尸,明其形之端,凝者静也。势即来龙,形即 穴星,势欲其来,形欲其止。故《经》曰:“过水所以止来龙。” 又曰:“外气横行。”皆所以明其止也。穴星万变不同,一 如人形,虽大小、高下、肥瘠、俛仰、正侧,各状之难齐,而 其外貌之可必者,不出圆、匾、直、曲、方、凹之六体。六者 之变,不可胜穷,不合体者,非穴星也。夫既明其体矣, 又当求其气之所钟。夫山体本静,故穴宜求动。动属 阳,阳即生气,故《经》云:“葬者乘生气也。”后之明师,更其 说为《隐语》云“先看金龙动不动”者,即此也。龙从左来, 其气倒右,故穴宜求之于右;龙从右来,其气倒左,故 穴宜求之于左。故云:“次看血脉认来踪。”龙来正出者, 落穴反多偏闪,龙来偏出者,落穴反多正结。故曰:“梧 桐叶上生偏子,杨柳枝头出正心”也。《经》云:“乘金相水, 穴土印木。”何谓也?盖五行中以圆为金,以曲为水,以 直为木。凡真穴必有圆动处,窝钳之圆在顶,乳之圆 在下,突之圆在中。若窝钳之中更有泡突,乳突之上 复有窝钳,名曰罗纹土缩,即少阴少阳之穴也。孩儿 头下有球檐,球檐下有葬口,葬口之上正中曰“人中”, 葬口之下馀气曰球髯,此皆入穴动气,证佐消息之 异名也。何谓相水?盖有此圆相可乘,左右必有微茫 曲抱之水,交揖于穴前小明堂内,后人更之曰虾须、 蟹眼、金鱼等名者此也。何谓印木?盖微茫水外,必有 蝉翼沙两片,隐隐隆隆,直夹过穴前,然后逼得微茫 水,合于小明堂内。昔人云:“上出明肩,下开暗翼”,股明 股暗,边短边长者指此。非聚精会神,含光洞视者,莫 能察见也。有此三者,又须有五土四备,裁肪切玉之 土。石山土穴,取夫四备。土山石穴,求乎肪玉,四征既 具,中间必有煖气,即火也。此占穴之要法也。是故求 穴大势所在,在乎水城堂局,而细察决疑,则定于小 明堂,次及近案龙虎鬼乐之情,看水城湾环所在,即 为有情。下砂须真面来收,即名得水,即穴不远矣。更 审堂局何边,平正端的,要以左右砂水相包,适中处 对面登高望之,合局处自然不同,即穴不远矣。必欲 无疑,看穴前有小明堂,微茫水合处,可容人卧。昔人 云:“水证明堂”,堂证穴者此也。小明堂内回首望穴星顶相,于圆匾直曲方凹中,随合一体,即是证佐星体。 面上有窝钳、乳突、鸡心鱼胞、灰中线、盏中酥、草中蛇 等一项动气,即是真穴。或近案有情,或至此则砂水 凶恶者,皆消得穴中不见,名曰“神藏煞没。”或至此,则 龙虎方驾得住,或直来横受到头穴星是横山,则横 龙出穴必有鬼,当以鬼星征应求之。惟孝顺鬼交抱 于后,当从中取。又有无鬼者,以托乐证之。托乐之体 不同,惟取逼近穴星为有力。又有无托乐者,或龙尽 倒钩,或逆盘向里,则不拘托乐有无。凡大龙尽处,山 尖薄局,势散,风吹水劫,必不结穴,宜向腰脊求之,非 腰结必骑龙。二者总须星辰端秀,穴情合法,夹从有 情,局内水俱为之用,同称干龙正尽。大抵骑龙之地, 穴虽多种,不出倒顺侧横之四势。倒顺二法,不离龙 脊。在龙脊者,山须开面,再出细嫩穴星,如过峡状,穴 前《小明堂》宽平,不觉水跌,穴中“不见大水去,穴前去 者亦出。真面朝向转里,枝脚要抱回当穴,两旁要有 夹耳,即天乙、太乙、罗城,要周密无缺裂,水流去数十 里必合,必有真水口捍门收住”,此顺骑龙法也。若倒 骑龙则多结于龙将尽处,倒望来龙结穴,元武须大 开面,垂头须细嫩小,《明堂》近案夹耳,一如前法求之。 近身枝脚通应抱回,大水倒合会于后,或有捍门在 后,罗城水口,俱须紧密,水口以交互者为上,左顺侧 骑,右顺侧骑,左倒侧骑,右倒侧骑,四法,穴必偏向一 边,亦以龙来左右定之。凡侧骑之势必偏,顺则取当 面出一横案过宫,收回穴前之水,下砂枝脚趋来,与 横案相亲,如合盘之势方佳。逆则取穴上收一边之 水。凡言收一边水者即指前界水而言必无收后界水之理记取记取面前另有横案 遮阑,只取横而有情抱我便佳。盖逆势小案多顺,勿 以为嫌。下砂须逆插收回真面向里,明堂夹护应案, 罗城水口,一如常法检察不可疏漏。唯有横骑龙,结 作不同各势,直与大龙腰落一体,或出一节二节星 辰即结者,尚名“横骑龙。”若再抽数节,或开小障出脉 作穴,方称“腰落”,此其大略也。大抵葬者藏也。穴者,山 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藏之欲乘生气者, 谓阳气聚处,则无风蚁水三者侵体之患也。夫情与 无情,其本不二,山川交会,何殊有情者哉?信斯言也, 求《穴》者思过半矣。

怪穴篇三 编辑

已作《察形篇》竟。形穴大意,挍然可知。惟是奇形怪穴, 非常法所可尽者,谨再述其概,列之于后,学者以意 求之可也。穴有摇拳者,穴星虽正,中间却空,或结于 左,或结于右,结穴一边,必然细嫩,或捻颈,或伏断再 昂,到头必有动气,动气前必有小明堂,仅容一人侧 卧,则微茫之水方住,若摇拳又兼没骨,则看石纹两 边,左右相交,中间有土,方是真穴,沙水必尽趋拱这 边那边,只为应案相向而已。穴有入水者,杨公云“也, 有穴在深潭里是也。”此必石脉连根透下,聚水湖海 平溛处,仍复昂起星辰,不拘大小,必有上好土色石 纹相交,证佐分明,窝钳、乳突、鸡心、鱼胞等,动气天然, 方是真穴。大要在察后龙真来,别无结作,方可著眼。 若果大龙,度水必然开障作势,两边枝脚一齐涌来, 临水跌断,方是真度水势。若山不开障,来不汹涌,枝 脚边有边无,便非真度水之龙。水中虽有小山,只作 星散零断者论,必不融结。穴有影光者,如太阴金星, 整齐圆匾,而面上或急或满,别无动气,前有馀气圆 晕,即是影光。或以得水一边有微动处,扦挂角穴,或 正中取魄。穴,必有小明堂及应案方真。盖太阴者,月 象也,以其圆匾而满急,故不求之面,而求之气,此至 理所存,非臆说也。穴有仰瓦者,法曰“两金扛一水,穴 在软中裁。”凡天财体多是背后仰瓦,只以有乳为真, 及鬼星托乐为准。大地亦有此法,唯别于来势尊特 罗城阔大而已。穴有拖枪形,将军踏弩形,皆是馀气 不住,所谓“元武嘴,长高处点三脚金星”,顶上扦同一 例也。穴有上聚者,凡缠护龙虎,周回捆夹得紧,其气 必拶聚于顶,除小明堂外,则以外洋为局。总亦须入 穴细嫩,藏风不露为妙。若后龙近处,从无抽细,作蜂 腰鹤膝状,及辏地跌断者,必无此法,误下立致败绝, 慎之!穴有下聚者,凡后龙未尝跌断辏地,或入穴气 急,或星面匾大,穴出弦棱之类,通名“下聚。”要以低而 不沉,平而不脱,四山高而不压,小水应案相称,方为 合格。穴有脱龙就局者,来龙虽大,抛踪闪迹,穿田度 水,脱卸在一边。初看若与大龙不连属,细察则大龙 开面卸下,伏而再起,本山别不结地,如新建伯王公 祖地,乃大丰山正面卸下平地,数里无脊,忽于平田 中起小小两枝倒地木,一横一直,正中落穴有窝,界 龙之水甚远,而大丰山反在一边,并不坐障,惟见江 水绕流,远朝是面,局势宽平而已。观此可以类推。穴 有四空者,脉从一隅入首,斜倚受气,四正俱空,四隅 有山照应。若姚江邵氏柳家澳祖地是也。须龙来真 确,活动飞舞,局势完秀,四山面拱,方可为准。穴有锹 皮者,凡木星开大口悬乳,或发水泡,微有微茫,略见而难分者,多是锹皮,盖木之生气在皮,故木星入穴, 土亦不厚,圹不宜大深。夫葬者藏也,故穴以藏聚为 主,盖藏聚则精气翕集,煖而无风,煖则无水,无风则 无蚁,三害不侵,则穴得矣。穴虽怪,不出乎动气,《小明 堂》及应案鬼乐以求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等法以 证之,砂水聚散,有情无情以别之。众为我用,则我为 主,身为人卫,则我为奴。气精力强,故为主者个细而 数断;粗雄偏侧,故为从者拥护而趋随。穴星之山形 宜大,入手处落穴,动气宜小,大抵所喜者,润嫩小巧, 所忌者粗大老拙,斯求穴之大法也。悟之者自能成 其变化,达其元微。书不尽言,图不尽意,往圣尚欲自 得,况后贤乎?乃若诸家穴法,则三宝、宝照、杨、曾、刘、胡、 廖、谢、司、马辈,咸究极其变,不可不参之以开廓知见。 然而一领百会,非心通神解者,孰能与于此?法外一 句,唯有情则姤,可以嘿会,难以形求。噫。大匠能与人 规矩,不能与人巧。昔人谓“有人识得明堂法,五百年 中一间生”,诚叹此尔。

穴病篇四 编辑

夫山止气聚,名之曰“穴”,穴有真病,同乎废人,虽具形 骸神气,伤于败缺,而中无所存,如是者,法不可葬,葬 之则三害臻。故穴有贯顶者,脉连脑抽,星峰不现,上 既无分,下何所合也?《穴》有折臂者,龙虎夹辅,当穴凹 折,外风不蔽,生气内散也。穴有“破面”者,星体虽端,面 则流破,一如浪痕,皮崩肉裂,生气无傅也。穴有坠足 者,脉从足出,星蜂上压,生气不舒也。穴有綳面者,星 面綳紧,脉痕横生,条数虽多,横而无直,气无所聚也。 穴有饱肚者,粗如覆箕,圆如榧子,匾如瓜体,上下浑 沦,分止弗具,虽有尖圆,法无所施也。穴有割脚者,形 势虽正,水洗裀褥,扫割无馀,生气已荡也。穴有漏腮 者,贴身蝉翼,裹不过穴。小水既漏内,龙虎折边,水不 会于小明堂也。虎蹲者,形反而凶,僭且偪也。龙踞者, 势凌而压,强且窜也。“元武拒尸”者,星峰无降势也。“朱 雀腾去”者,水倾反而朝斜背也。《前花》者,馀气为官,二 水虽交,尖露无㬹,沙脚逼迫也。《后假》者,穴背鬼托,龙 虎虽端,水涯必溜,出穴一望,众不归随也。“左右诡落” 者,其堂必倾,过宫回视水却趋会于真穴也。故凡山 形高大,穴出贴身者,纵见窝钳乳突,百稀一实也。形 穴软小,而众水不归,护缠不附者,虽巧嫩可观,生气 微薄,必无尊特也。要以先审向背,次察精粗,枝干既 得主从,因之四应有情,分合无谬,众势既会,沙水自 朝,起自分龙,至于入穴,山水互交,由大及小,由外及 内,直至入首,动气“小明堂”,分合分明,则枕圆向尖,眠 干就湿之道得,而风、蚁水三害不侵,天地之生机显, 而穴无所逃矣。不然其误可胜穷哉!占穴真伪,可不 慎欤!

峡论篇五 编辑

夫峡者,祖山中干,行度之次,敛大为小,变粗为精,两 山相夹,以成之也。故峡必断伏,旁必有夹,谓迎送也。 过必中出,得正气也。其伏也至地,其拔也干霄。水分 左右,山转关阑,蓄而回环,可建州邑。则干之所钟,枝 之所止,概可想矣。是故平夷千里,王者之宅;奔腾不 息,山陵之格;迢迢郁郁,作镇方岳。自馀偏断,宅坟已 尔。

分龙篇六 编辑

崇山忽起,作镇一方,莫之与京者,是曰祖山。群垄横 出,力有长短,众之所趋,彼独开张,断续拱护,是为正 干。或各分而势小,或因干而再抽,此分龙之始也。各 分欲其成体,再抽欲其出面,成体者尚须变化,出面 者唯求特达,又当观其始分,再抽之际,护从冈峦,孰 多孰寡,孰短孰长,则得水得局,可概见矣。昔人谓“起 家须用好公婆”是也。

四兽砂水篇七 编辑

夫四兽者,言后有真龙来住,有情作穴,开面降势,方 名“元武垂头。”反是者为拒尸穴。内及内堂水与外水 相辏,潆回留恋于穴前,方名“朱雀翔舞”;反是者腾去 贴身左右二砂,名之曰“龙虎”者,以其护卫区穴,不使 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故云:“青龙蜿蜒, 白虎驯𫖯。”反是者为衔尸,为嫉主。大要于穴有情,于 主不欺,斯尽拱卫之道矣。至于砂之插回收水者,必 须开面向里,不拘远近,俱名有情远朝及前后左右 之砂,皆以真面相向,无破碎尖射凶顽,为融结证佐。 唯曜气飞扬,穴中不见者不忌,大地多有此类。欲知 砂之背面,当分厚薄顽秀,背厚面薄,背顽面秀,背挺 面湾。面来必有情而长,背则无情而短。故沙之湾者 水必湾,沙之秀者水必秀,砂之走窜者水必不收。砂 水之形,实相比附者也。吉凶征应,可不言而喻矣。

明堂篇八 编辑

“明堂”者,穴前水聚处也,其名有三,大约穴有窝、钳、乳 突四体,则自然有蟹眼、金鱼、虾须三法之小水,皆自 球檐分下,微茫界合处,可容一人侧卧,名“小明堂。”两 边必有蝉翼沙,似有似无,包裹于外。占山正法,必有此堂,入穴方真。其二龙虎内二水合处,名“中明堂”,专 以窝平圆匾为常体,然亦有真地无此者,或穴结高 山,龙虎夹紧,直垂向穴下,穴中小水聚成一线,从中 流出者,势使然也。或穴结临江临溪,洋朝当面直至 山脚,若非龙虎夹紧,直走至水边,则水冲堂而气散, 且兼有洗脚之患,便不成地。此山川自然之情,造化 之妙,非人所能为者。总之,落穴处开㬹,则小明堂已 真,外虽夹紧无害。《吉水萧氏白砂祖》地牡丹滴露形, 即此格也。时人误安“金简银槽”之名,又从而援之,以 误后世,俾无堂局者亦得滥,此可慨也。其三乃外洋 大势,自少祖分水总聚于大龙虎外,或从太祖分水 并入外堂,或无此二者,而外来大水横过中明堂前 后面几节分水,俱流入横水内,或远江远溪来朝抱 于横水外,通名之曰“外洋大明堂。”凡中明堂即内堂, 其水有逆、有顺、有横,大地龙虎多层,大水在外,非横 则逆,则此内堂之水,虽欲之元行走,终必当面而出, 与大水会,此小顺大逆上地之局也。唯大水势顺,而 内堂水逆,有龙虎下砂收回,名小逆大顺,此中下地 也。亦有层层交互过宫环抱者,此名大顺局,亦主力 量绵远,此非龙真穴的,山势大者勿下。大抵《明堂》以 聚水为上,横抱次之,朝水又次之,交互有情,不见水 去而顺流者又次之,四局既定,义备于斯,唯明者详 焉。

馀气篇九 编辑

罗城者,祖山分障,包罗于外,以成大局者,即龙之馀 气也。穴已结而前出者为官,穴后拖抱不见者为鬼, 此即穴之馀气也。曜气者,龙虎外飞扬反张者,即砂 之馀气也。顺骑龙馀气前去,倒骑龙馀气后拖,二者 虽抛假穴,毕竟虚花。若不以乘气之法,及开㬹与否, 石纹转否证之,鲜不误者。昔贤谓“馀气不去数十里, 决然不是王侯地”,正指此类,非专为穴前馀气一端 而设也。

水口篇十 编辑

夫水口者,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昔人谓“入山寻水 口。”又云“中士求水口。”又云“平地难得者水口。”盖局之 大小,山之贵贱,咸于是乎别也。必祖龙开障,展作罗 城,罗城馀气,去作关阑,重重关锁,缠护周密,或起捍 门,相对特峙,或列旌旗,或出禽曜,或为狮象,蹲踞回 互于水上。或隔水山来缠裹,大转大折,不见水去方 佳。若在山中,必得交互水口,方为有力。若结都会及 作帝王山陵,必有北辰尊星坐镇水口,高昂耸异,望 之惊慑者,始合上格。唯取两面合抱收回者为正局, 一边真面单卷,一边借辏,无真面同收者为偏局,皆 以跌断成星体者为贵。此总水口也,亦名“大水口。”若 中间只结一地,馀皆为用者,其近身必当有小水口, 中洋、外洋亦必层层有收水之砂,此为专结。昔人谓 “关门若有十重锁,必有王侯居此间”,可概见矣。若局 内龙非一枝,地非一穴,则各各有近身小水口,或有 罗星收水。昔人谓“大水之中寻小水”者,指此。盖水口 乃地之门户,王侯有王侯之垣城,将相有将相之阃 第,方岳藩镇可以类推,观外即可知内,当与望势参 合,亦占山之要诀也。

望气篇十一 编辑

山冈,体魄也;气色,神理也。故知山川为两仪之巨迹, 气质之根蒂;世界依之而建立,万物所出入者也。然 则气其形之本乎!知形势而不知神气。譬之贵人已 死,不如贱生;壮夫病困,未若弱强。凡山形势崩伤,其 气散绝,谓之死;形势虽具,生气未舒,谓之“枯。”死者不 可复生,枯则有时而润。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 “首也。冀州者,太行之正,中条之干也;洛阳者,天地之 中,中原之粹也。燕都者,北陇之尽,鸭绿界其后,黄河 挽其前,朝迎万派,拥护重复,北方一大会也。”之数者, 自三代以来,靡不为帝王之宅,然兴衰迭异者,以其 气有去来之不齐也。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 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 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锺而未休,云 气不腾,色泽黯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零落,水 泉干涸,如是者,非山冈之断绝于掘凿,则生气之行 乎他方。有一于此,法不可葬误卜之者,立跻乎沦丧, 此气机之变,未始易窥。然而山川虽大,气则有征,盛 衰虽微,来非无自。”审择形势,参以鉴气辨色,微乎微 乎,精义之至者乎!脱不具夫天纵之朗鉴,济之以神 明无累,鲜克举此。故知庸人睹而弗见,听而罔闻,几 微旁烛,亦何自而臻耶?与时消息,以乘生气,此形势 之要,占山之秘,故终之以望气焉。

葬旨篇 编辑

山刚水柔,相比以求。喜其姤会,恶其囚流。远势近形, 众秀毕呈。势来则聚,形止斯凝。或跃若龙,或驰若马。 万派同奔,众势俱下。巍巍戾空,是祖是宗。睨而视之, 神悚心忡。大以成大,众中特尊。小以成小,特亦情存。 凡物之性,负阴抱阳。阴背肃杀,阳向荣昌。“向故使聚背乃反张。向出口面,背则颓溜。唯口得食,唯后弗秀。”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向背若差,其失大谬。阳若左旋, 阴必右回,阴若左转,阳亦右随。阳窝阴脊,两片为的。 消详变化,造物定式。阴来阳止,阳来阴承,毫厘有差, 休咎反征。左来锺右,右来锺左,入首察脉,气归止所。 气行地中,必与水比,浅深欲乘,《明堂》是例。

“江南无深圹,江北无浅穴” ,此地气厚薄之不齐也。

“体若高昂,贵在包藏。葬者藏义,乘风弗臧。形若下聚, 势必得水。水来风去,气融斯美。金木相并,火金并体。 葬其所会,挨生弃死,隐隐隆隆。生气在微,动而弗著, 故曰难知。窝钳乳突,动体之形。穴以之立,不合匪情。 贯顶漏腮,綳面莫寻。割脚折臂,真气不临。元武拒尸, 死气勿鍼。衔尸嫉主,压窜灾侵。有临必合,无合必淋。” 虾须蟹眼,金鱼难别。三水四穴,岂可一律。贴身蝉翼, 股暗股明。水交气止,明堂略平,平可人卧,不平则倾。 球檐球髯,人中莫偏。正球架折,杖枕尖圆。缓急饶减, 接迎要端。消详放送,就湿眠干。棺脉相枕,盈缩自然。 水蚁不作,八风宴安。九害永辞,五福自骈。匠心烛远, 至理幽元。俯察道要,匪悟难言。

十二倒杖图次 编辑

《顺杖图》  《逆杖图》  《缩杖图》  《缀杖图》 《穿杖图》  《离杖图》  《没杖图》  《对杖图》 《开杖图》  《截杖图》  《顿杖图》  《犯杖图》。

倒杖总论并载诸家葬法以悉倒杖之旨 编辑

倒杖者,葬家立穴放棺,消息准的之要法也。大较各 因其入首星辰脉络自然之势,顺适其情,不违其理, 的知生气所钟,因放棺以乘之,俾前后左右,合乎天 然,虽气有迁流,而枕圆就尖,不逾界穴,微茫之水,水 交气止是小明堂,第二合水是中明堂,穴之浅深,应 与之并,此是一定不移,穴穴皆然之矩度也。脉变无 穷,法总十杖。虽云图论之详,尤贵心目之巧,察之会 之,慎毋失之,其安也可几矣。若夫顿者,顿于未止,犯 者犯其死气,违乎生气之乘,害乎骨骸之藏,一也。苟 不明十杖真踪,不流于顿,犯者几希。前十是法,后二 简非,研几极微,心契于法者,能无舛焉。

顺杖之图

顺杖之图

图说

凡顺杖之法,遇龙势懒缓,脉微屈曲,方可用顺杖,正 对入脉,而下插中顺来势以放棺,直施斗接之功,不 藉饶减之法,葬后发福绵长。

脉善《雌穴用顺杖》,脉善迢迢势软平,委蛇退卸似蛇 行,气从脑入棺中正,顺杖仙机妙入神。

逆杖之图

逆杖之图

图说

凡逆杖之法,龙势雄长,气脉急硬,宜饶归一边,逆倒 杖放棺而侧受挫急势而归缓地,葬后发福甚骤,忌 用顺杖犯杖。

急硬冲来气势雄,放棺切忌直当锋。气从耳入微斜 受,逆杖饶偏始有功。

缩杖之图

缩杖之图

图说

凡缩杖之法,来脉缓而短,其脉冲奔在顶百会之间, 必发小突如鸡心状,以其融结上聚,宜缩入脑头正 倒杖,凿开天庭放棺,故曰“盖”,穴名“缩杖”,下后人财大 旺,发福悠久。

势短来徐上聚高,气藏百会产英豪。放棺凑紧当中 截,缩入《天庭》不用饶。

《饶者》,让也,即抛出也。《减者》,截去也,即凑入也。

缀杖之图

缀杖之图

图说

凡缀杖之法,以其来脉劲直,以杀气既脱之前,取生 气;已阑之后,脱脉二、三尺,正倒仙杖,大堆客土,长接 高堘以续脉,此谓“缀杖。”葬后朝贫暮富,脉急黏穴,用 缀杖。

劲势冲来不可回,到头急杀上崔巍。放棺脱杀乘生 气,缀杖能令发似雷。

穿杖之图

穿杖之图
,

{{{2}}}

{{{2}}}

图说

凡穿杖之法,以其来势上直,下无堂气稍停缓处,必 开腌脐窝。其法取中停,或十字,或剪刀交倒杖放棺, 横枕乐以靠棺,首截直脉而注棺。腰如斗斧,眼如撞 钟槌者,穿杖也。葬后发福久远。

上刚下急势棱嶒,好觅中停撞乐星。十字剪交横受 脉,仙人穿杖有谁能。

离杖之图

离杖之图
,

{{{2}}}

{{{2}}}

图说

凡离杖之法,龙脉雄急,却以脚下卸落平坡,或如金 盘棋局,以乐应齐登,宜就平坡倒杖,脱本脉之急而 浮迁,或取微凸之上,或在窝中略去二三尺土,高堆 客土为坟,后出宽广之土,慎勿深掘。郭氏谓“坦夷宜 深,涸燥宜浅”,言定穴之浅深,非言地势也。

势雄气猛峻无停,脱卸铺毡展席平。离脉就停中倒 杖,如盆中正叠成坟。

没杖之图

没杖之图

图说

凡没杖之法,因乳头肥大圆满,必大开明堂,阔作茔 基,凿金井于茔基之中心,放棺以葬,与脉一线泯没, 故曰“没杖。”葬后人丁官爵悠长,乳大脉突,用没杖。 乳肥面满脉微茫法有开金取水方阔大,开茔中接 气,酌量没杖始相当

对杖之图

对杖之图

图说

凡对杖之法,以脉直昂,忽然低下,居高则急,居卑则 弱,上无停,下无平,两旁则不结,只于高低相接之所, 倒杖放棺,是为“对杖。”但高脉直张,急杀未尽,虽龙真 发福,不免成败有焉。

上直中平下忽低,刚柔顺逆两相宜。只堪对杖棺中 正,发福须交吉半之。

开杖之图

开杖之图

图说

凡开杖之法,脉势雄硬,上之则冲杀难当,下之则气 散不结。别寻生气,趋向何边?看左右相顾之水,收前 后朝应之山,稍离来脉,此谓开杖。《经》云:“直杀冲中,夺 葬其旁。”然止离二三尺,不可太脱脉也。倚左长先发, 倚右小先发,侧受倚穴用开杖。

直冲中杀不堪迁,堂气归随在两边,倚脉稍离三两 尺,法中开杖最精元。

截杖之图

截杖之图

图说

凡截杖之法,来脉直泻而下,上既不住,下又凌压,于 稍弱处,气行血通之所,对中阑截,取正放棺如骑马, 名“截杖。”真停正止,截得气住,富贵双全久远。然水本 两分,初年未免小败,旋复兴隆也。

上雄直泻下凭陵,稍弱中间必有停,其法龙腰骑龙 脊,仙机截杖是《真经》。

顿杖之图

顿杖之图

图说

凡顿杖者,来势本刚,落脉又险,明师未明,勉强斗杀, 直撞以遭急射之凶。葬后人财衰耗不吉。

到头崎峻势还雄,凑脚当锋不免凶。时人不晓安困 顿,养尸无益应家穷。

犯杖之图

犯杖之图

图说

凡犯杖者,其脉死硬,元武、嘴长带杀,误扦嘴穴,此为 “犯杖。”

龙雄元武嘴尖长,嘴上安坟杀气昂。此是乱埋为犯 杖,翻棺倒骨见刑伤。

《三宝经》
穴法
编辑

图

图说

两片《三义》穴自然,仗随斜侧枕尖圆,接迎顺逆分强 弱,个字之中元又元。

“两片”者,贴身两旁之砂也。“三义”者,两片之中,有脉泻 下,成三义之形,即个字也。尖圆者,个字之下虾须水, 分合之中,有上圆下尖之形也。穴之结,有正有斜侧。 正者王扦之,后倚前亲,上不出圆,下不出尖,所谓枕 也。此犹易知。斜侧之穴,尖圆之形难辨,亦必求后倚 前亲之法,随其斜侧而枕之,总不失尖圆也。然龙脉 有强弱,则扦法亦不同。当认其何为强,迎而饶减,所 谓逆杖由之而逆指也。认其何为弱,接而直受,所谓 “顺杖由之而顺放”也。然则尖圆强弱、正侧顺逆,俱不 出个字之内矣。予故发明此诗。

图

“后倚三            ,前亲三” 龙水言            ,龙水言,三水分            ,三水合处穴必            处,穴必倚之             亲之。

图说

横斜直撞金斗口,《天心》十字口衔杯。若能会得三龙 水,也须龙水荫鱼腮。

结穴有横、有斜、有直之不同也。而皆有天心十字至 中之位,名之曰“金斗口”,即葬口也。不问横斜直,皆要 详看三龙水,后倚其分,而前亲其合。放棺十字之上, 斗口之中,令金鱼水滋荫乎两腮之间,乃为穴之的 也。

三合水图

三合水图

图说

个字球檐水贴身,荫腮二合浅和深。向座只明三合 水,会得此法直千金。

点穴:依一合水,浅深依二合水立向依三合水。

八字之图

八字之图

图说

化生脑盖要分明,八字从来大小生,个字三义横外 气,球檐切莫要锄深。

立穴先看大八字下便是小八字,从化生脑生来,即 三义“𥦬”字,名曰“球檐。”开井不可锄深,恐伤龙也。

左右插图

左右插图

图说

《左插》先到左入手,右插先到右入手。两边无插以何 凭,看取到头左右口。

左右插,是荫龙贴身砂,明者先到当迎之,暗者后到 不可迎。若无左右插,可凭,便细看,隐然有口,或在左 或在右,当随口为定向。

司马头陀论葬 编辑

八法总论 编辑

求穴之法,龙如此来,脉如此结。其脉有八种,缓、急、硬、 软、侧、中、虚、实是也。其穴有八法,盖黏、倚、撞、饶、折、虚、实 是也。

脉缓之图

脉缓之图

图说

脉缓当作“盖穴”,其脉来处软,曲曲折折而来,半就虚, 半就实,如塞桶漏状,其到头略露微窝入首低,《明堂》 平,两肩微起,切不可绝顶贪前砂,见穴水倾泻。

脉急之图

脉急之图

图说

脉急当作黏穴。黏穴谓之“草尾露珠”,乃真气所聚,硬 直长脉,宜虚黏;横来急脉,宜实黏,切不可安。无脉,泥 水田坪,顽硬突面之间,及无外裹尖杀以误人。

脉硬之图

脉硬之图

图说

脉硬葬倚穴,倚穴谓之南枝,春早如附火趋炎,发极 快作处,必有小明堂方是。《经》云:“龙从左来穴在右,只 为回来方入手,是脉落在右,故于左倚之;龙从右来 穴在左,只为藏形如转磨,是脉落在左,故于右倚之。”

脉软之图

脉软之图

图说

脉软《葬撞》穴结穴处,面阔缓平,脊如琴背,法当截来 气之稍急处而正撞之。又有边厚边薄则当随其厚 处取生旺,而斡开偏撞。大抵葬撞法,直葬不折,故谓 之顺倒逆裁,却不可以“龙不尽”为疑,切不可于来脉 抽动处,作伤脉之穴,又当杀嘴作穴误人。

顺即正也,逆即凑入,以其犯上,故谓之逆。凑入是急。

脉侧之图

脉侧之图

图说

脉侧葬饶穴,饶穴谓之“勒马回头”,趋生避死。必认来 龙,不曾转身,气势紧硬,而脉斜侧合,逆倒顺裁,方可 避煞。然不可避之太过,其脉转近处,必有自然前后 左右照应砂水。

“逆” 即斜也,顺即抛出,“退让也” ,抛出是缓。

“上之顺逆” ,言邪正也。“下之顺逆” ,言进退也。世人明此旨或鲜矣。此言既出腾口,说者将侈谈也。

脉中之图

脉中之图
,

{{{2}}}

{{{2}}}

图说

《脉中葬折》法,折穴谓之曲水引泉,和针在手折处,故 真气于此聚。诸法中,独此法变换最多,入首脉沉而 不可见,然行于地中山面,而不在两角,故谓之“脉中。” 皆宜寻其横折曲处葬之,切不可葬泥水绝处,及龙 起伏脉上当煞以误人,必来龙处不甚起伏,直至入 首方顿伏,而面平无脉者方是。

脉虚葬实法 编辑

脉,虚葬实穴。实穴谓之凿石取玉,开杀求生,龙入首 处,抽出正乳,或圆珠等山,三面皆虚,只得凿开以就 虚取实,取其中之生气。切不可大开深葬,及于无龙 突面、不开脚、独山,及漏脚山枝之硬块、死窝、田内死 墩以误人,是必认来龙尖圆起主。盖尖则有乳穴,圆 则有窝穴,及两旁有包抱,中出乳头,或左右单提,或 太阳金垂珠掩脐者皆是。

脉实葬虚法 编辑

虚穴,谓之“笼甑炊物。”气从下上,龙入首处,或尖圆方, 皆面平无脉,地下亦平无脉,只有四应包抱可考。其 脉藏地中,不起纹路,结穴处平实,故谓之“脉实”,只得 于平地堆土葬之。又有在平田或水地中平墩者。盖 以动静之理言,则水动为阳,山静为阴;以险易之理 言,则坦夷为阳,崇峻为阴;以情势之理言,则开耸为 阳,局缩为阴,抽袅为阳,硬滞为阴;面豁为阳,背负为 阴。其形之止聚也,则必有向背之情,分开合之体。何 谓开窝是也。何谓合乳是也。盖“形开则阳发于外,其气浮,故属阳;形合则阳蓄于内,其气沉,故属阴。阳则 浅以乘之,合以固之;阴则深以取之,辟以通之。夫阳 结之属,其形为仰窝,为承掌,为兜凳”,为偃箕,为垂坡, 为窄钳,“如罍之倾,如袂之垂”,如月之抱魄及靥,隐沤 浮趺,盘袂敛脉,蘸浅流突临平洋之类,阴结之属。其 形为悬囊,为悬钟,为垂乳,为肤偃为凸,萌如芽,凝如 节,及驼峰鹤顶、龙颡、珠腹、鲶唇、马迹、龟肩、牛项之类。 若其落平阳,经旷野,则全属乎阳矣。盖势平流缓,脉 浮气浅,有水以止之,无质以类之。其为势也,长若垂 虹,摆若走蛇,横若衡平,弯若弓满,飘若丝游,直若弦 曳,方如毡铺,圆如荷叶,宛如龙蟠,回如钩曲。其形之 敛也,如龟鳖露泥,鱼凫出浪,壳“负蜗身,肉垂蚌口”,此 皆形聚之妙也。若其势趋田畴,行无定踪,落无的脉, 则当参其特小特大之变。又有落平原而有微似仰 掌之窝,然外流必交抱,兼有十道可考,虽不见龙脉, 意合如此。或有纯阴不变之龙,只得直葬,不折有气, 却安于无气龙尽处,脱煞虚黏,切不可葬八风吹动, 及泥水绝穴处。

难解二十四篇 编辑

一问:“山水向背,乃无情之有情,占穴之大法,欲人无 迷,亦有旨乎?”

答曰:“山以得水为面,故不得水者背也。以秀为面,顽 者背也。润为面,枯者背也。明为面,暗者背也。势来者 为面,势去者背也。平缓为面,颓陡者背也。得局为面, 失局者背也。总之一方之山川必有最高大者为之 镇焉,是名祖山。其山方虽八面,出各有枝,然大势所 向,其出必多,伏而再起,断而再续,则其面必前向,水” 随之而同趋。气之所钟,形必转顾,与水相交,其他从 山,势亦趋回,此得水之明验也。势回则石纹必转,石 者山之骨也。故《经》云:“山势原骨,地势原脉。”既知原其 始,则能要其终。终也者,其面之所存乎?昔人谓天下 山,山随水走,山向则水向,可不言而悟矣。昔人云:山 乘秀气,故以秀为面。秀之一言,其占山之神乎?顾聪 明不备,不足以明此;不明乎此,不足以语向背。苟向 背无征,难乎其言微矣。是故向多者,其终必大;背近 者,虽得必微。兄弟之国,势足相敌,各为其主,外必互 违。臣主之分,势必悬殊。若同处一方,则尊卑迥别,虽 有其位,情终卫主,势必为用。何则?所得多寡,其源元 不齐也。山川之性,亦犹是已。明乎此,则真伪辨,小大 别,吉凶定矣。

二问曰:“龙之去来,断伏多者,世莫能察,时师指说,去 来不定,欲求画一,安所从乎?”

答曰:“过水者,所以止来龙也。《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 生’。”气即水也。横行者,言阑止其行也。若夫高山冈阜, 叠叠绵亘,虽有闪跌形势不绝者,不待察而知其来 止也。至于山冈大断,一伏数十里,近者二三里,或中 有掘凿横河,不知审势,即为所惑,来去倒置,其失非 细。夫水必从高而下,从分而合,从小而大,从近而远, 观其源派,迹其流行,审其入止,则两山之中必有水, 两水之中必有山,不辨自明矣。世谓“石脉度江河”,其 说似是而非,不可不察。凡山入水,虽云石脉,必不能 透过。过水者,谓从高至低,通流之溪江也。唯湖海势 下形洼,为众流所归,漫衍平阔,故山脉从不界处透 入。譬夫经脉,各有条理,一身五体,随“经而断。其间骨 节,各各界开,外看似连,其中实断,故有通溪皆石,水 自中流。”昧者不知,谓为连属,盖不察其两山皆石,势 俱向尽,犬牙相匝,而中有缝,罅辏而不属,故各不相 连。观八闽延建之溪,可以自悟;观东西二凉山,可以 知长江中流,南北不接;观东西二洞庭,可以知三江 所入,总出吴淞。二山,中间。是界水道。则流深不流浅。 连近不连远。昭然领会矣。

三问:“受气之法,其变有几?求穴之要,莫急于斯。苟昧 其旨,厥误甚远,期其弗失,岂有道乎?”

答曰:“受气大法,其变有五,曰直来横受、横来直受、顺 来倒受、斜来正受、正来斜受。五者阴阳变化,自然之 道也。循而穷之,虽山川诡异,莫能逃焉。何则?直而不 横,即是直来直受,气冲脑散,生机不存;横而无直,生 气不吐,焉有融结?顺来则水必直趋,脱不倒迎,何以 交会?正而闪跌,猥藏入穴为斜,梧桐叶上生偏子也”; 斜而入穴,列局转正,杨柳枝头出正心也。若斜而无 正,正而无斜,则变化不施,木强无情,故必得此,乃可 用以合堂气,审局势,收水法,定宾主,辨真伪,此求穴 之大旨,搜剔山川之握奇也。不明乎此,穷年卒岁,汗 漫无归,长望冈峦,心目俱眩,焉能窥隐测微,得造物 自然之情耶?神而明之,非法可尽,况无法乎。谚云。“下 士遍山走。”由昧此尔。外此复有山乘秀气。平乘积气。 积者积厚而为脊也水乘旺气,石乘杀气等法,亦于前法有补, 明者宜并参焉。

四问:水法有宗庙、明堂、黄泉、八杀等,种种不同,其道 何居?

答曰:“水法之妙,郭景纯《葬书》言之详矣,特时人不谙其旨尔。其意谓凡山结地,必是山势番身,收得一边 界水,所谓山水相交,亦名得水,其势必居于前,但有 见与不见之异,以其居前,命之曰朱雀。经云:朱雀原 于生气者,言界水必从龙发源处起也。气者水之母, 山气盛则水大而长,故曰原于生气。派于未盛者,言” 水源初分,流既未长,势犹未盛也。“潮于太旺”者,即廖 公所谓“水乘旺气”也。“泽于将衰”者,言将出必先汇为 泽,则有蓄聚也。“流于囚谢,以返不绝”者,言水去处,欲 其细小,似乎囚谢,亦复却顾而不绝,所以状之也。“《法》 每一折,潴而后泄”者,言欲其曲折渊停,不欲其直泻 速去也。“洋洋悠悠,顾我欲留”者,言其于穴留恋有情 也。“其来无源,其去无流”者,言来远莫知其源,去曲不 见其流也。此章通篇俱论水之形势情性,何尝有方 位之说,术家懵于至理,妄以长生、沐浴、临官、帝旺等 神煞吉凶配之,遂使吉者不葬,葬者不吉,惑世诬民, 莫此为甚。今以水之宜忌具详于左。凡水抱不欲裹 朝,不欲冲横,不欲反“远不欲小,近不欲割,大不欲荡, 高不欲跌,低不欲扑,众不欲分,对不欲斜,来不欲射, 去不欲速。合此者吉,反此者凶。”明乎此,则水之利害 昭昭矣。然术家不欲用此法卜葬者,其蔽有二:一为 父师,沿袭已久,非有上智,安能破俗,失在不明;一为 以此卜地,非真不合,得失易明,莫可饰伪。利葬家,不 利术者,同巧相倾,难于诡异,固执其说而不变,弊在 挟诈。然使其言得售者,葬家成之也。夫吉凶祸福,人 所时有,多言凶祸以杂之,必有偶中;多言福应以神 之,亦必有偶中。世徒见其偶中也,遂曰“是何神欤?”人 情狃于祸福,以此相传,莫之或违。已愚,故曰:“葬家成 之”也。

五问:“寻龙望势审穴之法,何者最要?”

答曰:先看祖宗尊特高大,次察众中何条先断,断处 中出,夹从周密,即是正龙。正龙到头,止是一穴,行度 分枝,所结必多,纵龙脉不长,亦主秀旺。盖龙气本贵, 譬诸王侯支子,犹不失安富尊荣。术家谓“起家须用 好公婆”,正此义尔。凡龙行走,远者数百里,近者数十 里,大势必随水走,一逢过峡跌断,忽然番身收住,前 边界水,列成局势,或逆或横,上砂转下,下砂转上,其 中决然结穴矣。便须著眼,用心检点。凡大龙气盛,四 时多有云气覆其顶,大山顶上有湖,池泉清冽,大旱 不涸,俗名“养荫”,此气盛所致。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 水,观水深浅,可以卜气盛衰矣。寻龙望势定穴,宜登 一方最高处,先从局外审察,次向对面注视,次向左 右睨视,却再回有情处,细察微茫,必无失也。凡审穴 贵详贵缓,当俟草枯木落时,昔人先以火燎草,而后 登山,甚为有法。雨中可以审其微茫界合,晴天可以 察其气色脉理,雪中可以验其所积厚薄,则知阳气 所聚。昔人谓“三年求地,十年定穴”,慎之也。

六问:水有大小,复有前后,远近纵横,亦经左右。山冈 匪齐,交错而流,倏去忽来,孰得而有?明知其得,何为 法式,俾迷谬者觉,混滥者分,遵为道耶。

答曰:“用水之道,以龙为准。凡山冈大势,必有分合聚 会。夫分既因水而界,合亦因水而聚,故山行千里,两 水随之,亦复千里,转顾而交,遂成局势,前界先收,后 亦随会。所以然者,罗城展布,缠护俱至,山回水聚,自 然俱收,阴阳相敌,匹配以类故也。此言专龙之局,四 方八面,水咸为用者尔。若夫山行百里,与水一交,前” 后护缠,自然会合,则所收之水亦止百里。自此以后, 山水再分,或远或近,各成会合,用水多寡,局势小大, 亦必因之。原其去住,定其短长,要以前砂已反,后山 复背,约其分疆,则水之为用不为用,纤悉皎然矣。唯 主故专一而尊,则远近皆归;“唯从”则所收一面,仅止 其身。譬夫长江万里,南龙东奔,每一“转折,便成分合, 大则省会,小则郡邑。”靡不然者,是各因其山,自收所 分之水。长江所界之力,亦必因其分界以为护缠。其 间轻重,在乎山势之大小长短,江水之力亦因之而 尽。试观金陵为南龙大尽,水口关锁,尽于圌山,而前 砂则自采石以南,皆反上而不顾,然亦无害其为南 都者,以山水俱尽故也。苟能明此推之近小,复何微 而不得哉?昧者弗思配合,乱指山冈,妄贪朝水,违厥 性情,非其配偶,而误当之,则祸败立见。昔人谓“支龙 不纳干龙水”,有以夫。

七、问:“九星九变及诸家龙法之异,何者至当?”

答曰:“山川之状,不出五行,体多相杂,故设九星。其状 万有,故立九变。究其大略,五星尽之矣。若言其变,即 九九之数,亦何能穷,总在心目之巧,非名言可尽也。 予见术者论星峦,多以贪狼为金,又以献天金为贪 狼,又以泛水木为水星。论形一差,定穴必误。欲知其 真,当辨手脚,不可不察也。至于穿落传变,《玉髓经》专” 以相生为顺,然金得火,木得金,不相克而相为用者 亦多矣。乃知其言之不足征也。何则?“穿”言其始,出帐 是已;“落”言其终,入穴是已。传变即中间行度之变也。 要之山川本乎一气,气有变化,则精微始著。故假五星虚号,以纪其圆直曲尖方之变体尔,岂真有所谓 五行生克之说哉?刚柔情性之外,无复他道,唯《达微》 者能通其变。

八问:“理气方位,天星宫位,应验之说,果有之邪,抑不 足凭也?”

答曰:“《易》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言理者,条 理也,即文理脉络之理也。察其条理,则知中边向背, 精粗大小,于以建邦立国,安处万民,此圣王之能事 也。气者,形之微,形者,气之著。气隐而难知,形显而易 见。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化,形之著于外者也。气 吉,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形必粗顽欹斜破碎。以’” 验气,气何能逃?岂若术家之泥理气为吉凶者乎?《经》 曰:“占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此方位之始 也。今之鍼盘,即指南车、土圭遗制也。圣人立法,教人 辨方,俾万方之民不迷所向而已,曷尝有吉凶哉?葬 家亦用以占山者,盖欲原其所始,乘其所止也。譬夫 山冈发源于《坤》,申,左出者委蛇至亥,自亥历艮,右出 者委蛇至艮,自艮历亥,则山势大转,皆可收一边界 水,即是山水相交,必有融结。言《坤》申所以纪西南,言 亥艮所以纪西北、东北也。百里占山,已非一目可尽, 况数百里乎?以此而求,亦占山之一法,故曰“又次。”今 术家舍形势而言方位,固已失之,又迷方位而论吉 凶,其谬益甚。以鍼盘“分金立向者,盖审定主宾,不使 差失,恐放棺处稍偏一线,则远处差多,宾主不对矣。 此朝迎之法,实乘气自然之向也,故用分金以纪所 向之山水尔。设若合向此而误向彼,则所对非所朝, 失乘气,失堂局,失宾主,故其应有差殊,非谓吉凶在 《分金》也。”乃至天星之说,世多知其迂远,据其所论星 垣,必是冀州、关中、燕都、西洛始合垣局,杭州已多不 足,况其他州郡邪?审如是非,都会山陵,鲜有合者。今 术家不过为民间卜葬卜宅,安用此为哉?不必究其 是非可也。若夫宫位之验,有不尽然。世固有“无龙而 发长,少虎而发幼。”譬夫树树,植之沃土,后必荣茂,树 之硗瘠,多不发生。此理势必然者。总之得气则发,然 必欲以理推其某枝得吉气应茂,某枝得凶气应枯, 则不然矣。果若此,又安得谓之造物哉?所谓“一株树 上有荣枯”是也。愚谓但当辨地真伪吉凶,不当预忧 其发福偏颇,天道幽远而茫昧,苟尽人事,安之而已。 已上四端,术家舍是无以操罔人之术,故世守其说 而不变,然不自知其言之“离经叛道也。”嗟乎,焉有事 不师古,义不宗经,而不诡于正者邪?夫葬以安死,必 诚必信,慎择吉壤,以藏体魄,弗使风水蚁三害侵之, 其义备矣。河南程氏曰:“地之美者亡灵安。夫亡灵安, 所生亦安。一气流通,死生靡间,理固然也。今人狃于 祸福,惑于术者,动言生人休咎,甚至累代不葬,暴露 无休,陷人于不孝”,则任术之过也。矧!祸福本乎前定, 吉凶唯人自召,岂尽关朽骨哉?与其因地以徼福,孰 若安亲以听天之为愈乎。

九、问:“山冈万派,地脉枝分,众势之中,一方之内,何以 别其砂龙邪?”

答曰:《经》云:“众大特小,众小特大。”唯特故,乃可以别主 从。凡山冈发足,或特高耸,或特阔厚,或特润秀,或特 短缩,或特绵长,或特出面成体,或特委曲活动,或特 端坐合局,或众水特皆聚会。总之,用人而不用于人, 多断而精彩强健,抛闪而踪迹诡异,正出而夹从周 密,虽长而缠护必到,如此者则非砂也。宜用意审察, 必有奇特,异于诸山。苟寓目焉,当自有省。故知观龙 之法,其重在特。《经》曰:“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斯言有由矣。砂龙之别,不既明乎。

《十、问验石纹转不转法》

答曰:《经》曰:“山势原骨”,石者山之骨也。骨节必有向背, 气亦因之而行,知向背则去来逆顺,洞然自明矣。凡 入穴必是两边石纹通转向里,则真气凝结无疑,察 山去住,亦必用此法,唯有正脉包裹转里,曜气反张, 石纹似去,而外势通转,包住曜气,却是大地,不可以 曜气石纹为疑,此求穴之要法也,宜精察之。又有山 将转身,石纹暂拐向后,而大势向前,则当以大势为 主。又凡山形止势聚,情意以锺、“三分”、《三合》、“《明堂》《得真》”、 《三阳》《登对》、砂水俱称,祇察寻丈之间,方审石纹。或面 上无石,开穴始见其纹,或窝或口、或丫、或钳或圈,或 是人字,皆可随形证穴。穴中土色必鲜润坚细方真, 若不审势的确,漫指石纹谓为真穴,误者多矣,不可 不察。撚之成丸者,是土撒开者非也。若先撚之成丸, 后来渐不可丸者,是真土已尽,而及金银炉底也,名 曰“穿穴”,急填起二三寸。

十一、问上下砂重轻及水去风来之旨何在?

答曰:“凡大龙正结,多是上砂反重。盖来龙处枝脚必 多,前去逆转者必少,势使然也。要以大势与石纹裹 转便真。若水之去,必是无砂包裹关阑,无包裹关阑 则风吹必矣。水来风去,不言可知。昔人云:‘劝君莫下 去水地,盖深戒之也。又有枝龙结地,必要上砂一臂包回,遮得穴中不见正龙背处方真,非此决然不结’。” 是知“枝龙无上砂不真,干龙无下砂不住。”

十二问:审其所废,及障空补阙之说,何者轻重? 答曰:“审废者,言昔完而今伤,非生成欠阙,此在山水 俱有之。昔人谓伤穴可葬,伤龙不可葬。既知其废可 补完者,则完之以复其旧。譬如肉伤,可以傅药使合, 骨断,则不可复矣。障空补阙,祇可施之砂水及水口, 或加培补,或植林木。若夫龙穴,则皆天然一定而不 可移”者,譬夫人焉,肥者不可使瘠,瘠者不可使肥,昂 者不可使俛,跛者不可使伸,势使然也。世有形体亏 欠而贵为卿相者多矣;状貌姝好而不过常人者亦 多矣。以此而推,当辨真伪,不当论完缺。尘埃中识宰 相,用是道也。

《十三》、问:“喝形亦于理有合否?”

答曰:“形者,体貌也。山川之状容,或有类一物者,然此 乃千万中一遇也,岂可为准邪?”予窃观诸家喝形,盖 欲寓理寄法,俾人易晓尔。岂知沿久而滥流于鄙陋, 遂令末俗顿忘其本。尝见直隶、两浙、江右名墓,求其 形似,往往不类,审其穴法,则与古合,乃知葬贵合法, 不贵合形。今人但知论形,不知葬法,误矣。

十四、问双圹乘气之法所宜

答曰:“合葬自周公以来,未之或改。但论乘气之法,必 以一棺正受生气,一棺祔之可也。阴气之行乎地中, 止是一线,若两圹并置,中虚尺馀,生气之入,反居空 处,则父母俱不得气矣,不可不察。”

十五、问:“催官之理,果有之乎?”

答曰:此人事偶合,术者因而神其说尔。《诗》不云乎:“唯 岳降神”,生甫及申,则骨骸得气所生受荫乃川岳降 灵,故产英杰。若其人已生,则所禀非此山川之灵气 矣。安能变愚为智,化贱为贵邪?葬家谓祖荫孙,其言 近之。

十六问:“葬者大事也。学必有源,宗必有经。世之所传, 其说不一,图书甚广,何者为要?”

答曰:“《狐首》《青乌》等经,其来旧矣,莫知为何代书契,相 传既久,讹舛多途。郭氏诸公所著葬书,皆本其旨,然 去今稍近,其文全,其义备,虽圣人复起,不可改已。杨、 曾、廖三家,言虽粗浅,亦皆法度所存,切于实用,舍之 无以入门,故当断自郭景纯《葬经》、杨氏《疑龙经》《撼龙 经》《怀王经》为宗,参合泄天机、《相山骨髓》,以备作法。此” 外多伪书,引用错杂,醇漓相混,不可为后学程式矣。 近代如长乐谢观察所著《堪舆管见》,雩都李中丞重 刻囊金,其法甚正,惜乎未全,伤于太简,不能究极其 微。然图书所载法度尔,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 巧。傥心目不明,图书虽多,亦奚以为?

十七、问:“山谷与出洋地不同何以取裁?”

答曰:山谷中结穴,先须本体秀嫩,四围罗城周密,近 身一层,包裹通要秀润,外面一层粗一层,近内一层 嫩一层,中间堂局要宽大,方是山中结作之法。故曰: “山乘秀气。”又曰:“高山难得者明堂。”是知秀可乘,堂可 向,则真气融聚无疑矣。若出洋地,不然,穿田大断,脱 卸原多,其秀嫩不待言矣。但有穴情,乘气得宜,水城 不反,无不发者。

《十八问》:“仰观俯察,至道存焉。世说纷纭,靡所底止,欲 探其要,合有存乎?”

答曰:斯旨之精,世所难晓。然巧非天授,学鲜通微,徒 徇俗术,昧于大道,无惑乎山川之性,不可得而知也。 昔人谓“有人识得《明堂法》,五百年中一间生”,叹真师 不易产也。夫山川不言,其情自见,苟遇明者,安所遁 情哉?然以参天两地之学付之齐民,而欲责其探颐 索隐,惑亦甚矣。幸而中,则张其能,不幸而左,则标其 失。是诚贤不肖混淆,而徒取验一时之吉凶也。其于 察地之道,顾不悖欤?吾故愿海内之论葬者,必先择 师。择师之要,当以心识开通,瞻视明远,知微知著,不 遗诡怪,知衰知旺,不惑祸福,洞识山川之情,弗徇时 俗之论,超乎常格,迥迈寰中者,始可以言师矣。予尝 见士友往往以齐民蓄术者,术者亦自安于齐民,唯 衣食自求,不顾其说之纰缪,讵非胥失之乎?且也群 术相聚,言若《河》《汉》,矜夸罔物,至厌听闻,每叹管、郭、曾、 杨异世同趣。今之术者,同堂异论,递相非毁,类成聚 讼,俾葬家无所取裁,至经年不决,良可恨也。是以葬 家当先择师,不当择地,得师则得地矣。此盖人事也。 至于得与不得,各有“前缘。亡灵气运山川,三者之缘, 会则得,否则不得。求之有道,尽吾心”焉尔。

十九、问:“覆视旧墓,定知吉凶,果与占山之法合乎否 也?”

答曰:“覆视旧墓,原与占山一体。当先看来龙,次察穴 法,次察堂局,三者俱合,则为福荫所基无疑。不尔,发 福非由此也。然此其大略尔。若口鼻开破,微茫已失, 葬非一穴,则寻丈间进退左右,难可辨别。世俗不察, 以此验之于师,是以有合有不合,此赖布衣所以失 程丞相祖墓也。且夫察冢中休咎,断生人祸福,唯在形穴真伪,气色枯润,辨之而已。乃若冢中分金,葬时 年月,讵可得而知邪?昔人谓“善断者不必善葬”,诚有 鉴于斯乎。复有无欲至人,虚明灵照,悬知吉凶,验若 符契,此道通神通之谓也。外此皆术数之学,有所凭 依,吉凶虽验,非占山卜葬之法矣。唯高明者,幸无惑 焉。

二十问:阴阳宅兆,何以别之?风气所钟,同乎否邪? 答曰:“来龙大势,亦与阴穴不殊,唯是到头形体格局 有异尔。夫阳舒阴敛,自然之道也,故曰阳来一片,阴 来一线,阴非一线不敛,阳非一片不舒。是以阳基入 首,与阴穴殊形,阴穴多取格局紧拱入首处,专以细 巧为合法。阳基则不然,所重在局势宽大,落气隆厚, 水城汪洋,或环抱,或倒合,或朝来绕后,来悠扬去,湾 曲缠护,多在隔水,水口常在数十里外,大者在二三 百里外。审其融结,其法大率有二:一曰倒影,二曰冈 阜。倒影者,到头五星中一星出面合格面上一片铺 出,中间无小水界破,渐铺渐平,渐高渐阔,缠龙二水 夹之同行,到结局处,非横则逆,众水不拘远近,尽为 我用”,此都会结法也。冈阜者,到头一星出面合格,面 上逐条抽出平冈,委蛇行走,便成冈阜之体。几条合 聚一处,虽渐平阔,中间各条自有小水界开,终不似 倒影一片铺成也。其局势水法,大小一义,随龙收拾 尔。唯番身逆势及脱龙就局者,多是坐虚向实,背后 反宽,时师不识,辄以为“嫌。不知水缠元武,何殊到堂, 既为我用,岂分前后。”小则歙县溪南吴氏,吉水桑园 周氏之居,大则荆州吴都,皆前山后水,坐虚向实,即 其格也。观此可以悟矣。大都阴之所钟,本乎一线,其 气不可以普被。阳之所萃,盎乎一方,其气冲融,故能 小大涵濡,群物蒙化毓秀,于人,其何不则乎?是知阴 阳之精,“其凝一也。贤才之产,有风气焉。”

二十一问:杨公云:“行到平洋莫问踪,但看水绕是真 龙。”则平洋果不问其所从来邪,抑亦不可辨邪? 答曰:是亦杨公不得已之言也,所谓方便语尔。盖平 洋阔衍,去山冈甚远,穿田度水,断伏已多,众水交流, 平夷如掌,世鲜法眼,何能辨之?故云但看水绕。夫水 不自缠,因砂故缠,砂水相缠,主从辨矣。此又方便中 微旨也。欲穷其所自,亦自有法。姑以东南水乡平地 论之,其法自见。三吴之平,莫过于苏、松、嘉、湖、常之五 府。嘉兴、松江之龙派,自西目分于杭之凤凰山,循江 东北,委蛇而逝,高亭忽峙,入于海宁、海盐。稍中行者, 崇德、桐乡、嘉兴、秀水、嘉善、平湖、松江,而尽于西佘等 九峰,为大泖所界。其稍外者,自上海至吴淞江口而 止,外则遵海以西,内则苕水以东诸郡邑,皆西目分 枝所结也。湖州之龙派,自东目为临安,为馀杭,分安 吉,涉武康,经归安,止乌程,霅水界焉。盖苕之西,霅之 东,东目之尽也。霅水之西,滆湖之东,隶浙西者为孝 丰,为长兴,隶直隶者为广德,为宜兴。宜兴正尽于离 墨,长兴大尽于弁山,皆南干分枝,故其种尊贵,虽为 关峡收水,亦自耸拔,异于诸山。常州之龙派于京口, 连乎丹阳,高原冈阜,隐隐隆隆,是为毗陵,与晋陵相 属。夫椒、锡山,皆其枝分,自晋陵循太湖向东南行,可 六十里许,洋山在焉,方广四十五里,至天平山,向东 稍南行,断伏超金山,金山出狮山,狮山出索山,自兹 而东皆平原,亦几三十里,会为吴都,都城方广与洋 山准,相传为子胥所十,理或然也。丹阳与武进之交, 滨江复分一枝。至江阴循江而东,稍南虞山在焉,是 为常熟。北则大江,南则崑湖,中间一脉绵亘,东南为 昆山县,东为嘉定、太仓,亦抵吴淞江口而尽。一自西 北,一自东南,势若玦环交抱于东北,为三江所出之 口,中间众水聚于具区,为江东蓄气,此一方大势也。 若知诸水所界,便知地脉所止,则枝干之小大,得水 之多寡,局势之阔狭,皆可得而明焉。其中虽小有分 派,可以势求,可以情得,不至大相迳庭矣。

二十二问:“《平洋》亦论藏聚否?”

答曰:安得不论藏聚?凡大江大湖结穴者,要以不见 江湖为贵,故曰“大水之中寻小水”,正欲其藏聚尔。盖 大水之中,复有小水者,是有层层之砂缠护,故有层 层小水围绕大水,方无扑面荡胸割脚之患。唯阳地 大龙结作不同,阴宅多有直临大水者,盖阳基欲其 铺尽,龙大力长势足与水相称故也。然两边贴身,亦 必有小水界开,后面过咽束气,要明白清秀,龙方不 顽,方是真大平洋阳基结法。若阴穴却无此格,间有 见者,亦是龙势庞厚,前砂远拱,或穴前馀气去得长, 支开大水,望之只见一线湾环有情方佳。反此者必 败。

二十三、问:“平洋何以辨其大小?”

答曰:“凡平洋有脊势可原者,即可寻其来历,复以两 边大界水相去阔狭证之,其大小立见,唯去冈原远 甚。众水交流平薄处,无脊势可原者,只以众水到堂, 或数河水聚会,或通缠其后,来大去小,是谓平地。难 得者水口,总之,皆大局也二十四问:“平洋何以辨其真伪?”

答曰:廖公云:“平乘积。”积者脊也盖言气积而厚也气,此验平洋带 冈阜法也。杨氏云:“但看水绕”,此验水乡平薄处,专论 水局之法也。带冈阜者,须要过咽束气,方见脉真,落 穴处定须开口,昔人谓“平地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盖 开口方有真明堂,则真气方住。若在水乡平田,专以 隔水田坵形势,照应夹拱有情为准,要以来大去小, 面前不见大水为佳,纵见亦是一线立穴。必当培土 成坟。不宜穴土为葬。如是方不舛错。

广吉凶论 编辑

“葬埋之道,其始于中古乎?上世之人,委形顺化,其生 也寄,其死也归,情念靡留,安事遗蜕?中古圣人,因人 情之渐殖,虑其终之必漓,乃启以孝慈,导以厚亡,始 有不忍其亲,以掩其体者。先王因之制礼,慎终送死, 以垂后世,俾人尽其心,靡有遗憾。后之君子,推广此 心,冀其不朽,则又择吉壤而藏之矣。”乃今不然,谓寿 “夭贵贱,动关乎葬,子孙世及,靡不由之。人情患得,于 斯愈胶忘前圣之意,忽先王之礼,惑术士之口,矫哲 人之论,妄意祸福,皆由亲骨,时日不利,或生咎殃,遂 使淹延累世,掩骼何时?水火蚁蝮,皆所不免,或经兵 燹,焚弃无馀。嗟乎!何朽骨之不幸,而蒙兹多厄邪?”予 伤世俗之暗,因著论以明之。夫吉凶本乎因缘,因缘 缘乎当念,贯通三世,大业由生恒人懵之,智者了焉。 故“修德而被祸患,悖道而享康乐”者,宿业所感也。“君 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者,善恶由于一念,主之者我 也。斯二者,统三世而言者也。理既幽微,义难卒悟。世 俗之论,未达本源;术士之言,秪腾口说。矧古人远矣。 人情安于浅近,无惑乎高明之旨,不足以语《中庸》也。 夫然而葬有正义,卜有正法。故枯躁而露,蚁必侵焉; 阴劲而沉,水必生焉。水倾卫缺,风必射焉。气之所去, 骨必毁焉。葬道无他,免斯而已。是以善葬者,察山川 之交会,占生气之所钟,纳骨其间,俾前后左右,兼以 浅深,不失尺寸,则魄得所藏,违乎三害。孝子仁人之 用心,斯亦至矣,蔑以加矣,宁暇冀其福荫及人哉!说 者谓“亲魄既安,所生因之”,理固或然,事非尽谬。第俗 情莫解,祸福纷纭,拘忌多途,咸责朽骨,不亦舛乎!何 者?盛德之至,莫过唐虞,而其后不继,三仁一也。而比 干独死,颜渊庶圣,寿止三旬;东陵大盗,享有黄耇。如 斯之类,难可枚举。更陈往事,益有明征。若“夫景纯善 于《占山》,身被刑戮;杨公精于卜葬,后嗣无闻。揆诸前 说,则往因现业,自可悬知。乃至阴阳之不经,弥滋谬 悠之诡说。挠作甲子,本为投时;后世迷之,乃流于鬼 神。”试观三代,迄乎本朝,帝王之葬,皆由制典;诸侯之 礼,不过五月。自天子至于诸侯,葬未有逾期年者矣。 岂其方之必吉,年之必利欤何历数之绵长也?明哲 之士,鉴远烛微,凭乎大道,远观三世,近会三缘,安吉 凶于前定,徇义命于将来,则动无不吉,举胥中道矣。 苟澄心以思之,管窥之徒,安所置喙,拘挛之见其少 苏乎?世徒见夫相冢占山,盛衰多符,岂知缘会而有 吉凶斯契,非察地之权衡,当别论也。

占山统论 编辑

占山之道无他,唯以山水向背求之而已。是故山川 大交则大结,小交则小结,不交则不结。山与水相得 则交,不相得则涣。天下大龙都随水走,至于将结,必 然逆转,列成局势,则结地无疑。地理之所以重逆者, 以其逆则交也。杨公云:“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 对不同,阳从左边团团转,阴从右路转相逢”者,是杨 公《垂老》之言也。其意盖指山为阴,水为阳。阳若左转, 阴必右回,如是则山水觌面相交,必然结穴,不必登 涉,可以坐。𤋜是占山之捷法也,故云《养老诀》。乃今时 师则以净阴净阳之说,谓是阳龙阳向水流阳,阴龙 阴向水流阴,合以穿山虎透地龙之说,岂不误哉?要 之地理秪有水土二行,与金木火三行无与,必欲牵 合附会,以论生克吉凶贵贱,谬之甚矣。即杨公所论 五星及九星,亦是不得已之说,正以山川状貌难齐, 有如人面,要之不出尖圆曲直方凹等体。言火所以 纪尖山也,言金所以纪圆山也,言水所以纪曲动而 波之山也,言木所以纪直而耸之山也,言土所以纪 方及凹之山也。如得其旨,则五行生克之谈,可不辨 而知其非矣。唯《交》之一说,谈易而会难。盖穴前一合, 是蝉翼与小水。小水即微茫水也交也。第二合是龙虎内,水 与龙虎交也。第三合是龙虎外,左右二砂交也。此即 向之所在也。过此以往,则自内及外,自近及远,乃至 罗城,与送龙大水相交,是则交之大者,此干龙之局 也。明乎此则分枝擘脉,举目易穷,界限既分,适千里 而无惑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