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080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七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八十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八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八十卷目录

 昆仑山部汇考

  图

  考

 昆仑山部艺文一

  昆仑丘赞         晋郭璞

  昆仑山赋         明黄谏

 昆仑山部艺文二

  读山海经         晋陶潜

 昆仑山部纪事

 昆仑山部杂录

 昆仑山部外编

 黑山部汇考

  图

  考

 焉支山部汇考

  图

  考

 焉支山部艺文一

  燕然山铭        后汉班固

 焉支山部艺文二

  和吴侍御被使燕然    唐卢照邻

  燕支行           王维

 焉支山部纪事

 祁连山部汇考

  图

  考

 祁连山部纪事

 祁连山部杂录

 祁连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八十卷

昆仑山部汇考

编辑

《黄河》发源之昆仑山,

《尚书》曰:“昆仑。”《尔雅》曰:“昆仑丘”,即黄河发源处也。周穆 王会西王母于此,世因相传为仙境。其山之大小高 下,则《山海经》及《淮南子》诸书所载各有不同,未可遽 定其孰是。今姑悉载于后。

昆仑山图

昆仑山图

按:《书经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王肃》 云:“昆仑在临羌西。”蔡传“昆仑”即河源,所出在临羌。大全武 夷熊氏曰:“昆仑,唐画之,为吐蕃界。”

按《尔雅释地》:“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璆琳琅玕焉。” 璆琳,美玉名。琅玕,状如珠也。《山海经》曰:“昆仑山有 琅玕树。”

《释丘》三成,为昆仑丘。《昆仑山》三重,故以“名”云。丘 形三重者,名昆仑丘。《昆仑山记》云:“昆仑山一名崑丘三重,高万一千里”是也。凡丘之形三重者,因取此名 云耳。

按《山海经·西山经》:“槐江之山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 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 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 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 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 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 棠,华黄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 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状如葵,其味如 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 焉,而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 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大杅,是多怪鸟 兽。《天帝》,都邑之在下者也;

《海外南经》:“昆仑墟在其东,墟四方。一曰在岐舌东,为 墟四方。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 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 墟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 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 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言“海内”者,明海外复有昆仑。山木禾谷类也。生黑 水之阿,言非仁人及有才艺如羿者,不能登此山之 冈岭巉岩也。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 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 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西域传》:“乌弋国,去长安万五千馀里,西行可百馀 日,至条枝国,临西海。长老传闻有弱水。”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 面,东向立昆仑上。天兽也。

《海内北经》:“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杯而东向立,一曰龟 山。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 取食,在昆仑虚北。”又有三足鸟主给使。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 昆仑东北。此盖天子巡狩所经过,夷狄慕圣人恩 德,辄共为筑立台观,以标显其遗迹也。

蟜,其为人,虎文,胫,有䏿,在《穷奇》东。一曰“状如人”,昆仑 虚北所有。

昆仑虚南所,有汜林方三百里。

《海内东经》国在流沙中者,埻端玺㬇,在昆仑虚东南。 一曰海内之郡,不为郡县,在流沙中。

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 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大荒》南,经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 有首,名曰请帮助识别此字。《踼》。赤水出昆仑山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黑水出昆仑山 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 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 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 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 山万物尽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 出。

按《道经》,海外“蓬莱阆苑有五岳灵山。昆仑之山,乃天 之中岳也,在八海之间,上当天心,形如偃盖。东曰樊 桐,西曰元圃,南曰积石,北曰阆苑。上有琼华之阙,光 碧之堂,瑶池翠水,金井玉梁,主镇星之精,居于中元 一气天中焉。”

按《龙鱼河图》,“昆仑山,天中柱也。”

按:《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 母石室、仙海、盐池,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西 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莽曰盐羌。师古曰:“《阙骃》 云。西有卑和羌,即献王莽地,为西海郡者也。”

按《淮南子·坠形训》:“凡鸿水渊薮,自三百仞以上,二亿 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渊,禹乃以息土填洪水, 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层城九重,其高万 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 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 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 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 之隅。北门开以内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 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黄水, 黄水三周复其原,是谓丹水,饮之不死。河水出昆仑, 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 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 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 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 和百药,以润万物。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 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扶木在阳州,日之所“曊。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 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若木在建木西,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按《水经。河水》。昆仑墟在西北。三成为昆仑丘。《昆仑 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松;二曰元圃, 一名阆风;上曰增城,一名天庭,是谓太帝之居。 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其高万一千里。”《山海经》 称“方八百里,高万仞。”郭景纯以为自上二千五百馀 里。《淮南子》称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河水出其东北,陬屈从其西南流入于渤海。释氏 《西域志》曰:阿耨达太山,其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 大焉。山即昆仑山也。《穆天子传》曰:“天子升昆仑,封丰 隆之葬。”丰隆,雷公也。雷,电龙。三字误即阿耨达宫也。其 山出六大水,山西有大水,名新头河。郭义恭《广志》曰: “甘水也。在西域之东,名曰新陶水。山在天竺国西,水 甘故曰甘水。有石盐,白如水精,火锻则破而用之。”康 泰曰:“安息、月支、天竺至伽那调御,皆仰此盐。”

按:《博雅释水》:“昆仑虚,赤水出其东南,陬河水出其东 北,陬洋水出其西北,陬弱水出其西南,陬河水入东 海,三水入南海。”

按:《隋书地理志》:“张掖郡福禄。”有昆仑山。

按《续博物志·凉土异物志》:葱岭水分流东西,西入大 海,东为河源。《禹贡》所言昆仑,盖本河所出也。潜发于 蒲昌,《洛书》所纪出于重野,经积石为中国河也。张骞 但能至大宛,见河水初示达其潜发处桑钦。《水经》云: “昆仑在河水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其高万一千里。”郦 道元云:“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曰板松,二曰元” 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大帝之居。《十 三州志》云:“山去北海岸十三万里,有弱水周匝,东南 按积石。”高诱曰:“河出昆山,伏流地中,万三千里,禹导 而通,云以出积石。”《山海经》乃云:“自昆仑至积石,一千 七百四十里。”又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 水之前,有大山曰昆仑。又曰:种山。西六百里有昆仑。” 周穆王“昆仑瑶池,去周之瀍涧特万有一千一百里。” 西王母告穆王云:“去咸阳乃三十六万里。”东方朔《十 洲记》,“方丈在东海之中央,群仙所治,为昆仑山,有三 角,曰阆风,曰元圃,曰昆仑宫。”张华所叙昆仑铜柱为 天柱。盖本方朔《神异经》也。释氏《西域志》:“阿耨达山上 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即昆仑山。穆天子所至,即 阿耨达宫也。西为新头河,为天竺。诸国皆渡葱岭。郭 璞曰:“似别有小昆仑。”

按《三才图会·昆仑山图考》:“昆仑山在陕西肃州卫西 南二百五十里,南与甘州山连。其巅峻极,经夏积雪 不消,世呼雪山。”

按《陕西通志·山川考》:“昆仑山在肃州卫西二百五十 里,俗呼雪山,周穆王见王母于此。”

按《肃镇志?山川考》:“昆仑山在城西南二百五十里,山 岭峻极,仿佛昆仑,故名。经夏积雪不消,世呼雪山。后 凉张骏时,酒泉太守马岌言,周穆王见西王母于此, 宜立王母祠。骏从之。”按昆仑山本在西域朵甘思东 北,番名亦耳麻不莫剌山。

昆仑山部艺文一

编辑

《昆仑丘赞         》晋·郭璞

昆仑月精,水之灵府。惟帝下都,西羌之宇。杰然中峙, 号曰“天柱。”

昆仑山赋         明黄谏

编辑

“瞻彼西域,猗欤昆仑。擘厚地以特起,指太清而高蹲。 控玉门以设险,涌朝宗之河源。其方也里八百而可 考;其高也数万仞而堪论。大鹏之翼,高举而莫及;都 卢之足,善缘而难升。其阴则坚冰厚积,镜见人形。风 气凛冽,寒不可胜。其阳则瀑布飞流,声震雷霆。群猿 不饮,接臂流肱。至若瑶池之水,粼粼弥弥。有龟六足”, 有鳖三趾。游鱼吹波,超鸥群起。元圃之中,广论莫拟。 药兰花槛,布縠散绮。离娄之明,殆不能视。隶首之数, 亦不可记。木则“琪玕,参差,文玉森然。琅玕子实,如玉 且圆。豫章松桧,枫梧柟楩。山柿女桑,木犀。秋香冬青, 万年蓊。”请帮助识别此字。蘙荟亘地连天,草则朱英玉芝,幽兰芳蕙; 枸杞根灵,台莱可茹;丛卉灌芳,阜滋蕃庶。其禽则女 床之鸾,蹁跹丹穴之凤翔翥;𬸚𬸦双飞,鹔鷞群舞;衔 木精卫,能语鹦鹉。散则霞开,止则云聚。自相喧聒,各 得其所。兽则狒狒见人而笑,猩猩被发而言,犁牛体 重騉。请帮助识别此字。轻儇。元豹雾隐,文虎昼眠。貔貅狮兕,麋鹿麈 麂;熊罴狻猊,狐貉豵豜。其所孔有,不可殚焉。或遥涉 乎蒸霞之水,或弄影于阆风之巅;或群或友,儦儦俟 俟于种玉之田。何奇不有,何异不储。乃上帝之下都, 岂常人之所居?轩辕之宫,王母之室。碧瓦鳞比,青琐 栉密。画栋飞虹,朱帘炫日。高阁千寻,长廊万尺。赭垩 丹青,杂以金碧,适中乎文质,乃辉耀于今昔。是以仙乡留舄之辈,缑山吹笙之徒,崆峒之老,蓬莱之流,莫 不驾云舆而是趋。于是王母开筵,侍以麻姑;宓妃鼓 琴,双成吹竽。琼浆玉液,盛馔佳蔬,蟠桃异果,苾芬芳 敷。延周穆于瑶席之上,邀汉武于回丘之隅。元冥涤 器,蓐收,司壶,少皞待令,太白操觚劝酬之。殷礼既毕, 羲和趋御而日色已晡。岂特产奇瑰之物,招游燕之 娱而已哉?尔乃质凝重厚,气锺淳粹。静而有常,类仁 者之得寿;动以致用,方君子之不器。云从而起,雨从 而致。休征以时,若而于焉发生乎万类也。恭惟圣明, 一统中外。极地际天,咸施惠泽。海渎岳镇,各有典制。 视伯视公,皆以次第,咸秩无文。名山以祭兹山也,同 海岳而效灵,故著其功而不细。是以笃生贤良,而非 止于一才一艺。乃拜手稽首而作《颂》曰:“大哉巍乎,圣 人之御世也!旰亦未食,宵亦未寝也。治人礼神,各尽 其义也。山岳效灵而人才辈出;薄海内外而皆享雍 熙之盛治也。”

昆仑山部艺文二

编辑

《读山海经         晋》·陶潜

迢递槐江岭,是谓元圃丘。西南望昆仑,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昆仑山部纪事

编辑

《新语》:“黄帝巡游四海,登昆仑山,起居望于其上。” 《穆天子传》:“天子西征,骛行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 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河宗伯夭逆天子燕然之山, 劳用束帛,加璧先白。”天子使。请帮助识别此字。父受之。癸丑,天子 大朝于燕。之山,河水之阿。乃命井利梁固,聿将六 师。天子命吉日戊午,天子大服冕袆,帗带搢笏,夹佩 奉璧,南面立于寒下。曾祝佐之,官人陈牲,全五具 天子受《河宗》璧,河宗伯夭受璧,西向沈璧于河,再拜 稽首,祝沈牛马、豕、羊、《河宗》。命于皇天子。河伯号之 帝曰“穆满,女当永致用峕事。”南向再拜。河宗又号之 帝曰“穆满,示女春山之珤,诏女昆仑。”舍四,平泉七 十,乃至于昆仑之丘,以观春山之珤。天子受命,南向 再拜。己未,天子大朝于黄之山,乃披图视典,用观天 子之珤器,曰:“天子之珤,玉果、璿珠、烛银、黄金之膏,天 子之珤,万金。”珤,百金士之珤,五十金,鹿人之珤,十 金天子之弓,射人步剑、牛、马、犀器千金,天子之马。 走千里,胜人。猛兽,天子之狗,走百里,执虎豹。伯夭曰 征鸟使翼曰乌鸢鹳鸡飞八百里,名“兽使足。”走 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卭,卭距虚走百里糜。 二十里曰“伯夭”,皆致河。《典》乃乘渠黄之乘,为天子先, 以极西土。乙丑,天子西济于河。爰有温谷乐都,河 氏之所。游居。丙寅天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 敕宪用伸八骏之乘,以饮于枝沚之中。积石之南 河,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 耳狗,重工彻止,雚猳。黄南。来白天子之御,造父 三百。耿翛、芍及曰:“天子是与出。”入薮,田猎钓弋。天 子曰:“於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辨于乐,后世亦追数 吾过乎七萃之士。”天子曰:“后世所望,无失天常。农 工既得,男女衣食,百姓珤富,官人执事,故天有峕民。” 氏响。“何谋于乐,何意之忘?与民共利,世以为常 也。”天子嘉之,赐以《左佩华》也,乃再拜顿首。《伯夭》。 “《封膜》昼于河水之阳”,以为殷人主。丁巳,天子西南 升。之所主居,“爰有大木硕草,爰有野兽,可以畋猎。” 《戊午》请帮助识别此字。之人《居虑》,献酒百,于天子,天子已饮而 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爰有《𪃋鸟》之山,天子 三日舍于《𪃋鸟》之山。“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 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癸亥,天 子具蠲齐,牲全以禋。《昆仑之丘》。

《吴越春秋》:范蠡为越王筑城,曰:“昆仑之象存焉。”越王 曰:“昆仑之山,乃地之柱,上承皇天,气吐宇内;下处后 土,禀受无外,滋圣生神,呕养帝会。故五帝处其阳陆, 三王居其正地。吾之国也偏,何能与王者比隆盛哉!” 《抱朴子》:蔡诞者,自云被謪至昆仑。初,诞还,人问曰:“‘崑 仑何似’?答曰:‘天不问其高几里,要于仰视之,去天不 过十数里也’。”

《博物志》:“汉使张骞渡西海,至大秦。西海之滨有小崑 仑,高万仞,方八百里,广漫未闻有渡者。”

《许浑集》:浑尝梦登山,有宫室陵云,人云此昆仑也。既 入,见数人方饮酒,招之。至暮,赋诗曰:“晓入瑶台露气 清,坐中唯有许飞琼。”他日复梦至其处,飞琼曰:“何故 显余姓氏于人间?”座上即改天风吹下步虚声,曰:“善

昆仑山部杂录

编辑

《吕氏春秋》:“菜之美者,有昆仑之𬞟也。”

《尸子》:“赤县洲者,实为昆仑之墟,土红芝草生焉。食其 一实而醉,卧三百岁而后醒。”

《葛仙公传》:“昆仑一曰元圃,一曰积石瑶房,一曰阆风 台,一曰华盖,一曰天柱,皆仙人所居也。”

《路史前纪》:“无门无旁,神运四奥,被迹无外,无热之陵。” 《遁甲开山图》云:“天皇出于柱州。”即无外山也。郑康 成云:“无外之山,在昆仑东南万二千里。”《水经注》云:“或 言即昆仑。”荣氏云:“五龙及天皇皆出其中。”

《暖姝。由笔》旧言:西王母居昆仑山,蓬头虎齿而戴胜。 后世凡寿庆皆图王母蟠桃,是为美丽妇人。何也? 《云麓漫抄:昆仑禹本纪》:“昆仑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 所相游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华池。”《河图》云:“昆仑 天中柱,气上通天。”《水经》云:“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 万里,地之中也。其高万一千里,河水出其东北陬。”《尔 雅》云:西北之美者,有昆仑之璆琳琅玕。又曰:“三成为 丘。”注云:“昆仑山之重,故以名。”昔人引《山海经》,西海之 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昆仑之 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又曰:锺山西六百里有崑 仑山,所出五水。今按《山海经》内,昆仑墟在西北帝之 下都,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面有“九井,以玉为 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郭璞曰: “此自别有小昆仑也。”《淮南子》曰:“昆仑墟中有增城九 重,有木禾、珠树、玉树、瑄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 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十洲记》云:“崑 陵即昆仑,中狭上广,故曰昆仑。山有五角,其一角正 东,名曰昆仑宫。其处积金为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 金台五所,玉楼十二。”《神异经》云:“昆仑有铜柱焉,其高 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十里,圆周如削,下有回屋,仙 人九府所居。”又一说云:“大五岳者,中岳昆仑,在九边 中,为天地心,神仙所居,五帝所理。”《博雅》云:“昆仑墟,赤 水出其东南,陬河水出其东北陬,洋水出其西北陬, 弱水出”其西南,陬河水入东海,三水入南海。张骞渡 西海,至大秦,大秦之西乌迟国,乌迟国之西复有海。 西海之滨有小昆仑,高万仞,方八百里。《援神契》曰:“河 水上应天河。”《山海经》:“昆仑山有青河、黄河、黑河环其 墟。其白水出东北,陬向东南流,为中国河。”《尔雅》曰:“河 出昆仑墟,色白,渠九千七百所。色黄,百里一小曲,千 里一大曲。”《淮南子》:“河出昆仑,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 也。”《水经》云:“昆仑三仞,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元圃, 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淮南》又云:“悬圃、阆风、 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十一 月,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出 炖煌昆仑塞,击破白水虏于蒲类海上海。《章怀太子 注》谓:“昆仑,山名,因以为塞,在今肃州酒泉县西南。山 有昆仑之体,故名之。周穆王见西王母于此山,有石 室、王母台。”则又知周穆王西游,初不出中国云。凡诸 书言昆仑悉注于此。

《扪虱新话》:司马迁、班固按《禹本纪》言:“河出昆仑,高二 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隐避为光明也。”而《张骞传》言: “汉使穷河源,其山多玉石,采来献天子,按河所出山 名昆仑。”予以佛书考之,河出昆仑者,此即雪山,而所 谓昆仑者,自须弥山也。佛书说有四天下:东弗于伐, 西瞿耶尼,南阎浮提,北郁单越。雪山在中天竺国,正 当南阎浮提之中,山最高,顶有池,名阿耨池,池中有 水,号八功德水,分派而有青黄赤白之异色,今黄河 盖其一派也。须弥山又在四天下之中,山顶名忉利 天,四天王所居。山如腰鼓,当山腰日月圈绕,照四天 下,更为昼夜,此《禹本纪》所谓日月相隐,避为光明者 也。此四天下之外,乃有大铁围山围焉,是谓一世界。 《禹本纪》盖得其髣髴然。方佛书未来时,古之达者已 知此矣。迁固且言:“自张骞使大夏之后,穷河源,乌睹 所谓昆仑者?此是未知昆仑山所在耳,何所出与日 月所相隐避处,本是在山腰焉。”以佛书为证。

昆仑山部外编

编辑

《关尹内传》:“万亿万岁,有一大水,昆仑飞浮,是时飞仙 迎取天王及善民,安之山上也。”

《遁甲开山图》“天皇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

《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石以教神农, 能入火不烧。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 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 雨师,今之雨师是也。”

《十州记》:“昆仑山,昆仑号曰崑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布山,东南 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 至承渊之谷。此四角大山,实昆仑之支辅也。积石圃 南头,是王母告周穆王云:“咸阳去此四十六万里,山 高去平地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方广万里,形似偃” 盆,下狭上广,故名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 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元圃堂。其一角 正东,名曰昆仑宫。”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而方千 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其北户山、承渊山, 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鲜,如流精之阙,光碧玉之堂, 琼华之室,紫翠丹房,锦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 所治也。真官仙灵之所宗。上通璿玑,元气流布五常, 玉衡理九天而调阴阳,品物群生,希奇特出,皆在于 此。天人济济,不可具记,此乃天地之根纽,万度之纲 柄矣。是以太上名山鼎于五方,镇地理也,号天柱于 珉城,象纲辅也。诸百川极深,水灵居之,其阴难到,故 治无常处,非如丘陵“而可得论。尔乃天地设位,物象 之宜,上圣观方,缘形而著。尔乃处元风于西极,坐王 母于坤乡,昆吾镇于流泽,扶桑植于碧津,《离》合火生, 而光兽生于炎野,《坎》总众阴,是以仙都宅于海岛,《艮》 位名山,蓬山镇于寅丑,巽体元女,养巨木于长洲,高 风鼓于群龙之位,畅灵符于《瑕丘》,至妙元深,幽神难 尽,真”人隐宅,灵陵所在,六合之内,岂唯数处而已也 哉。

《神异经西荒经》:“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 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 人知往,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 德行则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 为浑沌。《春秋》云:‘浑沌帝鸿氏不才子也,空居无为,当 咋其尾回转,仰天而笑’。”

《中荒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 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 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 翼上之东王公也。故其柱铭曰:‘昆仑铜柱,其高入天, 员周如削,肤体美焉。其鸟铭曰:‘有鸟希有,碌赤煌煌, 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欲王母东,登之 自通’’。”阴阳相须,唯会益工。

《拾遗记》:“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 九层,每层相去万里,有云色,从下望之,如城阙之象。 四面有风,群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四面风者,言 东南西北一时俱起也。又有祛尘之风,若衣服尘污 者,风至吹之衣则净如浣濯,甘露濛濛似雾,著草木 则滴沥如珠。亦有朱露,望之色如丹,著木石,赭然如” 朱雪洒焉,以瑶器承之如饴。昆仑山者,西方曰“须弥 山”,对七星之下,出碧海之中,上有九层。第六层有五 色玉树,荫翳五百里,夜至水上,其光如烛。第三层有 禾穟一株,满车有瓜,如桂,有柰,冬生如碧色,以玉井 水洗食之,骨轻柔,能腾虚也。第五层有神龟,长一尺 九寸,有四翼,万岁则升木而居,亦能言。第九层山形 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群仙种耨焉。旁有 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最下层有流 精,霄间直上四十丈,东有风云雨师。闻南有丹密云, 望之如丹色丹云,四垂周密。西有螭潭,多龙螭,皆白 色,千岁一蜕其五脏。此潭左侧有五色石,皆云是白 螭肠化成此石,有琅《玕璆琳》之玉煎,可以为脂。北有 珍林别出,折枝相扣,音声和韵,九河分流。南有赤陂 红波,千劫一竭,千劫水乃更生也。

《搜神记》:“昆仑火布”,昆仑之请帮助识别此字。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 故其外绝以弱水之深,又环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鸟 兽草木,皆生育滋长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澣布。非此 山草木之皮枲,则其鸟兽之毛也。汉世西域旧献此 布,中间久绝。至魏初时,人疑其无有。文帝以为火性 酷裂,无含生之气,著之《典论》,明其不然之事,绝智者 之听。及明帝立,诏三公曰:“先帝昔著《典论》,不朽之格 言,其刊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 世。”至是西域使人献火澣布袈裟,于是刊灭此论,而 天下笑之。

《博物志》:“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元幽都, 方二十万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 六百轴,犬牙相举。”

《述异记》:“昆仑山有玉桃,光明洞彻而坚莹。须以玉井 泉洗之,便软可食。”

《酉阳杂俎》:“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 日死,一曰婉衿。”

《集仙录》:“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虚 九光龟台金母元君,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 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元功,化生万物,先 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木公生于碧海之上, 芬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东王公 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金母生于神州伊川,厥姓侯氏,生而飞翔,以主元,毓神元奥于眇莽 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公共理二 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 位配四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 者得道者,咸所隶焉。所居宫阙,在龟山春山、西那之 都、昆仑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琼华之 阙,光碧之堂,九层元室,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 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 到也。所谓玉阙暨天,绿台承霄,青琳之宇,朱紫之房, 连琳彩帐,明月四朗,戴华胜,佩虎章,左侍仙女,右侍 羽童,宝盖沓映,羽旗荫庭。轩砌之下,植以白环之树, 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干千寻,无风而神籁自韵,琅 琅然,皆九奏八会之音也。神州在昆仑之东南,故《尔 雅》云“西王母日下”是矣。又云王母蓬发戴华胜,虎齿 善啸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 形也。元始天王授以方天元统龟山九光之箓,使制 召万灵,统括真圣,监盟证信,总诸天之羽仪。天尊上 圣朝宴之会,考校之所,王母皆临诀焉。《上清宝经》,《三 洞玉书》,凡有授度,咸所关预也。黄帝讨蚩尤之暴,威 所未禁,而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师众 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寝,王母遣使者被元 狐之裘,以符授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 战则克矣。”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佩 符既毕,王母乃命一妇人,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 元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一遁甲》、六壬 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 于中冀,剪神农之后,诛榆罔于阪泉,天下大定,都于 上谷之涿鹿。又数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 于帝庭,授以地图。其后虞舜摄位,王母遣使授舜白 玉环。舜即位,又授益地图,遂广黄帝之九州为十二 州。王母又遣使献舜白玉琯,吹之以和八风。《尚书帝 验期》曰:“王母之国在西荒也。昔茅盈字叔申,王褒字 子登,张道陵字辅汉,洎九圣七真,凡得道授书者,皆 朝王母于崑陵之阙焉。时叔申、道陵侍太上道君,乘 九盖之车”,控飞虬之轨,越积石之峰,济弱流之津,浮 白水,陵黑波,顾盼倏忽,诣王母于阙下。子登清斋三 月,王母授以《琼华宝曜七晨素经》。茅君从西城王君 诣白玉龟台,朝谒王母,求长生之道。曰:“盈以不肖之 躯,慕龙凤之年,欲以朝菌之脆,求积朔之期。”王母愍 其勤志,告之曰:“吾昔师元始天王及皇天扶桑帝君, 授吾以玉佩金珰二景缠炼之道,上行太极,下造十 方,溉月咀日入天门,名曰《元真之经》。今以授尔,宜勤 修焉。”因敕西城王君一一解释以授焉。又周穆王时, 命八骏与七华之士,使造父为御,西登昆仑,而宾于 王母。穆王持白珪重锦,以为王母寿,事具《周穆王传》。 至汉武帝元封元年七月七日“夜,降于汉宫。”语在《汉 武帝传》内,此不复载焉。

《续仙传》:“裴元静缑氏,县令昇之女,鄠县尉李言妻也。 幼而聪彗,母教以诗书,皆诵之不忘。及笄,以妇功容 自饰而好道,请于父母,置一静室披戴,父母亦好道 许之。日以香火瞻礼道像,女使侍之,必逐于外。独居 别有女伴言笑,父母看之,复不见人,诘之不言。洁思 闲淡,虽骨肉常见,亦执礼,曾无慢容。及年二十,父母” 欲归于李言,闻之固不可,唯愿入道,以求度世。父母 抑之曰:“女生有归是妇礼,时不可失,礼不可亏。倘入 道不果,是无所归也。”南岳魏夫人亦从人育嗣后为 上仙,遂适李言,妇礼臻备。未一月,告于李言,以素修 道,神人不许为君妻,请绝之。李言亦慕道,从而许焉。 乃独居静室焚修,夜中闻言笑声,李言稍疑,未之敢 惊。潜壁隙窥之,见光明满室,异香芬馥。有二女子,年 十七八,凤髻霓衣,姿态婉丽,侍女数人,皆云髻绡服, 绰约在侧。元静与二女子言谈,李言异之而退。及旦, 问于元静,答曰:“有之,此昆仑仙侣。相省上仙已知君 窥,以术止之,而君未觉,更来慎勿窥也。恐君为仙官 所责。然元静与君宿缘甚薄,非久在人间之道。念君 后嗣未立,候上仙来,当为言之。”后一夕,有天女降李 言之室,经年复降,送一儿与李言云:“此君之子也,元 静即当去矣。”后三日,有五云盘旋,仙女奏乐,白凤载 元静升天,向西北而去。时大中八年八月十八日,在 温县供道村李氏别业。

《元中记》:“昆仑西北有山,周回三万里,巨蛇绕之得三 周,蛇为长九万里,蛇常居此山,饮食沧海。”

《神仙传》:“东郭延者,山阳人也,服云飞散,能夜书。有数 十人乘虎豹迎比邻,尽见之,与亲友辞别而去,云诣 昆仑山

黑山部汇考

编辑

陕西边卫之黑山

“黑山”在今陕西榆林诸卫,水甘草茂,边外入中国者, 必驻于此。

按顾起元《黑山考》,昔人文章,用北狄事多言黑山。黑 山在大漠之北,宋谓之姚家族,有城在其西南,谓之 庆州。沈括云:“予奉使,尝帐宿其下,云山长数十里,土 石皆紫黑似磁石,有水出其下,所谓黑水也。胡人言: 黑水源下委高,水曾逆流,予临视之,无此理,亦常流 耳。”山在水之东,大抵北方水多黑色,故有卢龙郡。北 人谓“黑”为“卢水”为“龙。”卢龙即黑水也。

按《广舆记》:“陕西榆林卫黑山,水甘草茂。”

按《陕西通志·山川考》:“黑山在榆林卫南十里,水甘草 茂。明巡抚余子俊筑寨堡,植柳万株,其下黑水出焉。 黑山又在镇边卫西南六十里。”

黑山又在肃州卫北大漠中。望之宛然若黑,故曰“黑 山。”

黑山又在镇彝所东北二十里,与合黎山相接。

焉支山部汇考

编辑

汉将霍去病所至之焉支山,后汉窦宪所登之燕然山。

焉支山,一名“燕然山”,一名“删丹山”,一名“山丹山”,又名 “燕支山。”在今陕西山丹卫东南五十里。

按《后汉书窦宪传》,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班固作铭 曰:“封神丘兮建隆嵑。”“神丘”,即燕然山也。

按晋段龟龙《凉州记》,“焉支山在西郡界,东西百馀里, 南北二十里,有松柏五木,其水草茂美,宜畜牧。”与祁 连山同。一名删丹山。

按《潜确类书区宇部》,“燕然山,《后汉书》去塞三千里,在 今神水县,即燕支山也。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单于,登 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

按《陕西通志山川考》:“焉支山在山丹卫东南五十里, 一名山丹山。”

焉支山部艺文一

编辑

《封燕然山铭        》汉·班固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 亮明圣,登翼王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乃与执金吾 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 该六师,暨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 骁骑十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雷辎蔽路,万有三千 馀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元甲耀日,朱旗绛天。遂陵 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 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埽,萧条万里,野无遗 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斾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 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元灵;下以安固 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 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其辞曰: “铄玉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𢧵海外,敻其邈兮亘地 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焉支山部艺文二

编辑

《和吴侍御被使燕然    唐》·卢照邻

春归龙塞北,骑指雁门垂。胡笳折杨柳,汉使采燕支。 戍城聊一望,花雪几参差。关山有新曲,应向笛中吹。

燕支行           王维

编辑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万乘亲推双阙 下,千官出饯五陵东。誓辞甲第金门里,身在长城玉 塞中。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赵魏燕韩 多劲卒,关西侠少何炮勃。”“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 曾妨刮骨。”画戟雕弓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叠鼓 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麒麟锦带佩吴钩,飒 踏青骊跃紫骝。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教战虽令赴汤 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焉支山部纪事

编辑

《穆天子传》:“天子西征,骛行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 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河宗伯夭逆天子燕然之山, 劳用朿帛,加璧先白。”天子使。请帮助识别此字。“父受之。”癸丑,天子 大朝于燕然之山,《河水》之阿。

《汉书霍去病传》:“票骑将军率戎士隃乌盭,讨遫濮,涉 狐奴,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摄詟者弗取,几获单于子, 转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馀里。”

《匈奴传》:“贰师引兵还,至燕然山,单于知汉军劳倦,自 将五万骑遮击贰师。军大乱,败贰师,降单于。”

《后汉书窦宪传》:“宪将精骑万馀,与北单于战于稽落 山,大破之,降者二十馀万人。宪遂登燕然山,刻石纪 功,令班固作铭。”

祁连山部汇考

编辑

《汉将霍去病所至之祁连山》。

祁连山在今陕西甘州卫都司城西南一百里,东北 连肃州、山丹二卫地。

按晋段龟龙《凉州记》:“祁连山,张掖、酒泉二界之上,东 西二百里,南北百馀里。山中冬温夏凉,宜牧牛,乳酪 浓好,夏窎酪,不用器物,刈草著其上不散。酥特好,酪 一斛得升馀酥。又有仙人树,行人山中饥渴者,辄食 之,饱不得持去,平居不可见。”

按:《隋书地理志》:“张掖郡福禄。”有祁连山。

按《陕西通志山川考》:“祁连山在甘州卫都司城西南 一百里,山甚峻广,本名天山,草木茂美,冬温夏凉,下 有石井,常不竭。”

又在肃州卫南一百五十里,一名“雪山”,自凉州连亘 至此。

又在山丹卫南一百五十里,连亘甘州诸卫。

祁连山部纪事

编辑

《汉书霍去病传》:“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骑侯失道,不 相得,去病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

《太平御览·地部》汉霍去病击匈奴,至祁连山,济居延 水,遂臻小月氏。《西河旧事》曰:“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 界。焉支山在删丹故县东西百馀里,南北二十里,亦 宜畜匈奴失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 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书金日䃅传》:“金日䃅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 也。武帝元狩中,票骑将军霍去病将兵击匈奴右地, 多斩首虏获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票骑复西过居 延,攻祁连山,大克获。于是单于怨昆邪休屠居西方, 多为汉所破,召其王欲杀之。昆邪休屠恐,谋降汉,休 屠王后悔,昆邪王杀之,并将其众降汉,封昆邪王为 列侯。”

祁连山部杂录

编辑

《居易录》:“门人徐兰,吴人,字芝仙,能诗,工绘事。从安郡 王出塞,常见祁连山中花十数种,皆艳绝,不知名,中 土所未有也,曾画便面贻余。又有《出塞》诗数十篇,闻 见诡异,足备塞外风物。”《考证》云:“起辇谷,元世祖陵,无 封树,猎者或践其地,辄有风雷之异。其诗云:‘闻昔朱 明修祀典,曾命礼臣巡禹甸;伏羲下逮宋理宗,三十’” 六陵皆祭遍。祁连因未入提封,欲赍香帛无由从。归 扫阶席顺天府,春秋遥奠青芙蓉。芙蓉青青乱云宿, 中有三间老瓦屋。征人遥望绿琉璃,知是元家起辇 谷。谷口番僧通汉字,留客招提话遗事。自言历劫悟 前身,亲见阴房筑空翠。巫媪才牵灵马来,圣僧已渡 流沙至。维时指点白毫光,争睹君王“显神异。天花铺 地坐亲亲,夜半山头分舍利。东方日射云窈冥,背人 入山埋宝瓶。地下有天黑如漆,秘祝才宣役万灵。乱 峰高下化机械,俄顷万壑藏雷霆。雪渍风吹不数日, 依旧满天芳草青。往年有客挟弓弩,误入云中踏玉 虎。千雷万霆出谷飞,百里人家苦霪雨。至今鹿兔满 岩阿,马蹄不敢惊黄土,问余到处访云萝,中国名山 想遍过。闻道长陵在天上,此山灵异更如何?”又所过 古废城凡六,曰《单于》,曰苏云内,曰丰州,曰杀虎,曰土 城。土产凡五,曰白草,曰雏鹰,曰蹙鼠,曰玛瑙石,曰酪 酒。瀚海距独石口二千里,有明太宗永乐八年御制 碑,凡五十一字云

祁连山部外编

编辑

《酉阳杂俎》:“祁连山上有仙树,实,行旅得之止饥渴。一 名四味木。其实如枣。以竹刀剖则甘,铁刀剖则苦,木 刀剖则酸,芦刀剖则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