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134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百三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三十四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百三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百三十四卷目录

 大名府部汇考二

  大名府城池考

  大名府关梁考

职方典第一百三十四卷

大名府部汇考二

编辑

大名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大名府城池“府故城在城迤东八里,唐魏博节度乐彦祯所筑也。周八十里,号为河北雄镇。宋庆历间,复建为北京,百官有司,略如东西京故事。诏输内府缗钱十万筑行宫。城中甲第及名公钜人所宴游,当有次第可书者。金、元以来,数罹兵火,文籍散逸,而不可求矣。” 洪武三十四年,水汜为患,都指挥吴成始徙筑今城,周围故城九之一,高三丈有奇,南距卫,北负漳为险。城有四门,曰“体仁、乐义、崇礼、端智” ,门外皆有桥。成化八年,知府熊祥建层阁于四门之巅。弘治中,御史韩福、石禄相继守郡,复增筑焉。嘉靖以来,漳并流入卫,颇或啮城矣。城原设四门,门各一桥。嘉靖三十九年,副使陈大宾议于学宫前开一门,旧皆土垣,垝堧易圮。嘉靖四十年,知府姚汝循申动府帑,砌以砖石,务在精坚。隆庆二年,知府郑旻浚濠筑堤,俨然金汤矣。然自学前开门,后府多不利,科第反乏往时。隆庆四年,知府王叔果以此门既无往来,且在《巽》方泄气,仍塞之,添“应奎台” ,以补其缺。内为影壁,益见壮观。但外砖内土,自加葺以来,屡被水割,旋葺旋圮。万历二十年秋七月,霪霖连注,平地水高尺许,东南西北城隅几成巨浸,南城及社学,陡然鞫圮,所坏官宅、民居十之五六。士民震恐。知府涂时相矍然曰:“城之圮,基不固也。” 取榆木坚实者,定丈尺之制。周遭桩钉,密比如栉。计入土五尺许,帮贴巩固。城上业有水淄圮坏失道,顺势甃砌,且于南门下阴建沟陉,俾通注入河。四门城楼及角楼、垛口铺舍、拦马墙,咸饬新之。圪如焕如,不烦民力,而雅称雄镇。

按《元城县志》,“府城” 至我

皇清康熙十二年,积雨崩塌,自西至南,迤逦数里,知

县陈伟历稽修葺旧例,夫役出三十九里,上地三名,中地减之,下地又减之,工价悉料田亩,又竭力损土灰砖之费,时给俸钱以膳工,民乐与从事。嘉靖辛丑,西北有警,檄诸州县乡各筑堡。兵备副使乔瑞复议,“堡必积饷,方可屯守。” 于是按堡又置义仓,仿古常平法。

元城堡凡四处

小滩镇堡:在城东三十里。

东馆集堡在城东南

儒家寨堡在城西北

黄金堤堡:在城东北。各有义仓。

外州县

大名县城池,城故为金屯营,金人常出宗室戍守大名,列屯于此,元兵毁之,已而置县,及数省附,无城。明景泰间,典史郜瑢即址列城,周五里有奇,门特设,左右如故。嘉靖二十七年,知县华舜钦始草议开置南门,而北壅以楼。按《大名县志》:“邑距郡五里许,猝有警,此犄角势尔。” 明景泰间,典史郜瑢益土重筑,方五里有奇,高二丈六尺五寸,阔二丈五尺。辟两门,东曰崇仁,西曰广义,俱建楼橹,其上悬鼓钟。池深一丈,宽一丈二尺。越三年,知县陆彝复加缮治。弘治十六年,知县徐士彬重修门楼、角楼。嘉靖二十七年,知县华舜钦创议开南门,扁曰“保和” ,楼橹如东西制,北起层楼相映。四十五年,知县朱湘周遭葺补,改东瓮城,门稍南向。隆庆三年闰六月,大水坍城。知县李本意重筑三门,建重楼于巅,称壮丽焉。万历三十八年大雨,雉堞皆倾。知县赵一鹤大加修补,女墙之类一新。

堡二处

边马集堡

大严屯堡俱在城西南。各有义仓。

魏县城池洹水镇,魏之故城也。避漳水,徙五姓店,然不详其年月。故时无城守,惟匝土堤人烟之外,以却漳河。正统间,谭理因时有外警,烽堠入京师,辅甸之内骚然。始筑城,周五里有奇,高二丈一尺,池深广下,上之以差。天顺三年知。

县杨春增高城四之一,内列瓮城。而弘治间漳水至,鲍琦亲操版锸。兴徒外环堤八里,水寻却。及蓟盗起,高夔因外堤缮高二丈,深倍其四之一,置县楼百所,勒卒戍守之。盗南略,出魏县,知不能拔,遂引去。又三年,张汉卿稍加增濬,荫以榆柳。嘉靖二十二年,知县冯惟讷、董威增筑之。三十二年,知县陆东复加修筑“内城易以砖石,民庐城者颇无漳河之患,城垣颓久。万历二十年秋,暴雨浃旬,周遭尽圮,兼漳水附郭,浸撼难御。知县田大年剂度量工,修葺完固。” 又按《魏县志》:“正统十四年,知县谭理筑城,垒土为垣,高二丈一尺,周围五里馀。城外为池,深一丈五尺,广二丈四尺,辟四门,又设东北一小门,以便薪水。” 天顺三年,知县杨春、主簿韦𤣱重修。城高倍六尺,池深倍二尺。弘治四年,知县鲍琦复开西北一小门,统为六门,环城列堞一千六百八十有四,内外马道俱阔丈馀。肇造门楼四座,刻石其上。名其东曰“迎恩” ,西曰“来宾” ,南曰“望远” ,北曰“拱辰。” 小门之在东北者曰“东作” ,在西北者曰“西成。” 又创瓮城四座,铺舍十六,以便巡守。城池之外,又为土堤,备障漳水,周围八里有奇。正德二年,流贼猖獗,知县高夔增修,因旧堤筑为外郭,高二丈,根阔二丈五尺,顶阔一丈,外亦为壕,深一丈。匝建县楼百座,防守得宜。时贼西犯郡邑,惟于魏县未敢近城,民甚赖之。八年,知县张汉卿加筑内城,高二丈五尺,濬池深二丈,外郭周围复筑御水小堤二道,堤上遍植柳榆,又匾其四门之外门:东曰“通和” ,西曰“达远” ,南曰“文明” ,北曰“怀忠。” 复于外郭之东北,西北另辟二小门,以便庄农。嘉靖十三年知县连登,十五年童汉臣,二十二年冯惟讷、董威继修。三十二年知县陆柬又沿城培土,列垛甃砖,门楼铺舍,悉加修饬,完固倍前。嗣其后者,周咏、杨廷选、徐元泰,相继缮修。万历三年,李幼淑增修外城,制等内城,而高复过之。天启二年,知县陈序阔壕数丈,增垒数尺。崇祯九年,知县王廷谏奉上行,全城俱砖修更可称“金汤险固” 矣。

魏县北皋镇,界成安、临漳之间,民僦而庐者千馀家。知县冯惟讷如檄堡北皋。明年,复堡双井,而知县董威继之,置义仓及斥堠戎器之数略备。双井阻漳、卫合流之冲,亦他日列屯地也。嘉靖甲寅,知县陆柬复堡沙口,当郡县之中,居民数百“家。其地东倚郡城,西入魏,由邯郸之道以达于京师。自井陉而下,守魏则” 郡之全境安非涉沙口,郡城未可窥也。

堡三处

北皋镇堡在城西南

双井堡在城东南

沙口堡在城东

南乐县城池城不详其所自始,周六里一百三十步,池深广丈有几。或云元季枢密副雕鹗所筑。城旧南北门正向子午,知县柯挺俱改向西。万历十七年,知县宋言重新仍旧。按《南乐县志》:“城土筑方城,周六里一百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阔各一丈。元季枢密副雕鹗新筑。明弘治间,知县王德复加筑凿,陈邦器” 继修创建窝铺,马驯增建敌台,四门护以月城隍,外环以大堤。嘉靖初,周昊再修。十五年,叶本始易四门城,堞以砖,环城创水沟十六道。三十四年,知县路王道大加增筑,绕城雉堞,悉易以砖。崇祯十二年,知县锁责奉旨砖修,一月告成。

皇清顺治五年至八年,屡经水患,知县蔡琼枝屡修

不致大坏。九年、十年,水灾益甚,三河交冲,几为蛟窟。后水势稍杀,复加修治,终未巩固。康熙十二年,知县方元启力加修固。四门楼:东曰“跨济” ,西曰“带河” ,南曰“瞻洛” ,北曰“拱辰。” 四敌楼,刘仙源建。东曰“来紫” ,西曰“绥远” ,南曰“威宁” ,北曰“靖彝。” 四角楼,马驯建。至康熙十二年,方元启俱重修堡二处。

韩张堡在城东

元村堡:在城西。各有义仓。

清丰县城池《一统志》载,“清丰故城,在县西一十八里,宋时避河患,始徙置此,然不可考。或曰即晋所置顿丘镇,寻改为德清军,是也。周五里,以岁久颇颓废。弘治间,知县陆崑始加缮城,高二丈五尺,池深广下其五之一。知县雒于仁、周元𬀩重修。” 按《清丰县志》,“旧城在县西北十八里,宋因水患迁今地。周围五里三十” 四步,馀二尺,高四丈,基阔三丈,上阔一丈,濠如之。知县李汝宽增高七尺,上增阔五尺,基增阔一丈五尺。城内外马道俱阔一丈,濠浮旧两倍之。城上更铺。

二十座,墩台二十,角楼四,城门楼四,瓮城门四,吊桥四,列垛为堞,凡一千七百三十有三。万历四十五年,知县黄文星又于城上南隅附土作基,创建“奎楼。” 天启四年,知县潘士闻又于四瓮城重门,悉衣以铁。崇祯八年,知县张星于四门各建敌楼二座。十一年,复修砖城。

皇清康熙十三年,知县杨燝又将瓮城并雉堞垛口

捐赀修葺,并增置夜柝。

堡三处

马村堡,在县东北二十里。

主簿寨堡在县东南三十里。

许村堡,在县西南十里。各有义仓。

内黄县城池城所始置,年次不可考。或曰:秦、汉来故址也。内方列,周五里,高三丈,池深半而广倍之。外环以郭,凡九里,然已颓废。正统间,掌县事宋安为增葺。而正德间知县李铉者,筑瓮城四,阎君邻复甃女墙以砖,稍稍完缮,可壁而守焉。《内黄县志》缺,不得其详。

堡二处

楚王镇堡在城西北

姜村集堡:在城西南。各有义仓。

濬县城池:按濬故称黎阳,隋、唐时城大伾山北麓,而《一统志》云:“废黎阳县在今县西二里。” 盖黎阳,汉以来,常置兵监聚,六郡校士戍屯于此,入隋、唐咸列重镇焉。按故址,卫水以西也。《水经》郦道元注曰:“黎山之北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 今黎山不可考。宋天圣间,濬州治没为湖,始徙浮丘山巅。邹伸之《出使日录》云:“过濬州,其城在小横山上,复有一山如偃月,与城对峙,即其址也。” 洪武初,复徙山之北陂。弘治十年,知县刘台者,乘岁侵以食饥人,缮之,周七百三十丈有奇。是时,城西连浮丘,登高内瞰,指顾毕尽,不可戍守。邑人王侍御璜撰《县志》,草议依钱塘、镇江故事,循山列城。嘉靖十一年,知县邢如默复加拓治。二十九年,知县陆光祖采群议相地势,乃截西南隅弃之城外,据山冈险绝处改筑焉。于是城小且坚,可为永利。而濬县西南西北二川,与卫河止隔一堤,每秋水泛溢,城中最受其冲。知县甯时镆相度河流,于城南关门及东北关门外创建石桥三座,西南建闸一座,疏引冲流,从西南闸口入城“壕,顺流而东,而北而西,绕入河,民大称便,立石以垂不朽。” 按《濬县志》:“濬城自弘治时知县刘台缮之。周七里一百五十步,高二丈八尺,池深二丈,阔二丈五尺。正德时,知县陈滞复增筑之。嘉靖时,知县邢如默复加拓治,陆光祖改筑,高增一丈,阔五尺,四隅建敌楼,楼间置戍铺,城堞悉砌以砖,门外设” 石桥。继有知县徐廷祼,仍复隅城。万历间,知县杨瑢重修,包浮丘之半于城内,踞其巅,以东望伾山,西瞰卫水,形势最为壮观。天启时,知县赵建极增修,前左右三池,俱浚及泉,夹岸筑长堤,堤头栅栏,时为扃𫔎,人不得近。城下右面邻河,甃东岸以石,长一千九百四十尺。崇祯年间,知县李永茂大为修砌,砖石各半,楼橹雉堞,极为壮观。

堡四处

李家道口堡镇最钜,凡庐五六千区,周以城六里有奇。知县魏希相置,在县城南。

新镇堡,在县西南六十里。元时置。

卫县集堡在县西南

王二庄堡在县南。各有义仓。

滑县城池滑城,《志》称“本滑氏垒,后改为城。” 《玉海》又云:今滑州城即古滑台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卫灵公所筑也,世远不可考。宋天禧二年,知县赵世长尝缮筑,周九里。正德七年,流贼起,知县孙孟和增峻之,为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广倍之。明年,知县逯埙复创筑外堤二十里,或故都城址也,高特城之半。正德以后,楼橹筦钥稍次第矣。嘉靖二十二年,刘维禴复增筑五尺,环以五门。按《滑县志》:“城周围九里,高二丈五尺,阔一丈三尺。后知县罗昭原城外筑土易砖,阔视前有加,池阔二丈,深浅不等,罗疏凿有加。池内筑墙以卫之,池外筑堤以障之。门有五,东曰长春,西曰嘉禾,南曰南薰,北曰拱极。西” 门之南曰“清源” ,俗号水门。东、北、南三门俱建城楼,独东门楼巍峨宏敞,为一邑巨观。名《臼见山》。西、水二门因堪舆家言“西方白虎宜伏” ,故不建楼。城上窝铺周围共五十二座,炮台四面,共二百二十座,垛口四面共一千三百五十二个。堡三处。

老岸集堡在县东

曹村堡在县东南

什村堡县北。各有义仓。

东明县城池。东明古卫地,后入魏。明洪武初,为河水所淹,废入为开州长垣地。至弘治时,知县官显相地构立城垣,周七里四十步,高二丈五尺许。嘉靖间,知县王确始立四城楼,然尚堑土而成,芜秽相望。嗣后亦每修饬,岁久悉圮。万历二十年,知县区大伦新四城楼,周遭增筑女墙,颓者整,缺者补,兼葺四门,各有匾:东曰“东作” ,南曰“南讹” ,西曰“西成” ,北曰“迎恩。” 池深一丈五尺馀,阔六尺。弘治间知县邓越、正德间知县刘鸾、嘉靖十二年知县王确各重修。先是,城垛俱土墙,每秋雨多倾圮。至嘉靖三十六年知县王嘉言易以砖石,仍起四角楼,高二丈许。四十年知县高文卿改修南门。东明河形,自西而南,改建南门而西之名外门曰“朝宗” ,名内门曰“迎薰。” 隆庆四年知县张正道、万历十三年知县沈榜,十六年知县朱诰,二十年知县区大伦,二十七年知县丘云,俱重修。三十一年淫雨城坏,至三十二年知县常澄重修,又沿壕增以墙垣。三十七年知县裴栋于四门下铺石板。崇祯十二年知县崔育梗重修,尽易以砖,周围七里零三十三步六寸,高三丈三尺,墁顶垒垛,建城门八座,门楼四座,角楼、门外望楼各四座,巍然金城,颇称“天堑足恃” 云。

皇清顺治五年、七年,城圮于水。至十三年,知县杨素

蕴。十七年,知县陆嵩龄各重修。康熙九年,知县杨日昇重建东城楼。十一年,重建北城楼。十三年,重建西南二城楼。十四年,复修池,修护城堤,周围植柳千馀株。

堡四处

杜胜集堡,在县南六十里。

陆圈集堡在县东

裴子岩集堡在县西南

西东明集堡在县西南。各有义仓。

开州城池开故城。“按五代晋与梁人战,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宋独守河北城,而熙宁十年河决为患,始徙筑今城,前方列而后拱,形如卧虎,周二十四里。弘治十三年,知州李嘉祥增筑城,高三丈有奇,池深广倍之。瓮城之外,环以墙,达诸关门楼橹,颇称宏丽。正德六年,蓟盗起,民德之。然城内” 之庐居者少,昼夜盗行劫不绝,虚其西北二隅。且地势洼下,雨旬日辄汇为巨浸,凫鹭鹳鹅数栖鸣苇茯间,若江湖焉,州人亦呼为“西湖。” 正德间,同知潘埙建议,徙诸乡富人填实之,凡千八十区,稍稍鸡犬相错矣。按《开州志》,开故有南北两城。宋熙宁十年,南城圮于河水,惟北城在焉。周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上为垛口四千馀。弘治十三年,知州李嘉祥大加修凿,城池始高深,有“迎春、成秋、朝阳、拱北” 四门。瓮城之外环以墙,达诸关。门驾层楼,几五丈,颇极壮丽。既而知州谭绶更饬之。正德六年,潘埙徙诸乡富人凡一二千家,仅实东南一隅,其西南、西北二隅,尚属旷莽。嘉靖二十五年,知州李一元增修城铺八十四座,城角建敌楼四座,门名各改更不一,以土坯不固,易以“陶甓。” 隆庆元年秋,大水,冲坏城西楼,知州杨希闵重建。万历二十年,北城楼坏,知州张三聘重修。二十二年,知州沈尧中重修,以南门为开德,东门为濮阳,西门为繁阳,北门为镇宁,仍前张三聘所定也。三十六年,知州李之藻重修,更西门为“昆吾。” 崇祯五年,知州王直臣重修门楼,增筑墙垛。

皇清顺治七年,大水,门楼倒坏。康熙五年,城震,又大。

雨垛口塌毁铺舍角楼尽圮。七年,知州孙棨捐俸修葺,楼头、舍铺计八十馀所,雉堞计千有馀奇。

堡六处

吕丘堡在城南

柳家屯堡在城东

八公桥堡在城东南

徐镇堡在城东南

井店堡在城西北

文留堡:在城东南。各有义仓。

长垣县城池,金元来故城柳冢。明初,黄河数徙啮,而县丞刘彦昭始移置今城,即故蒲城址也,仅匝土城二里有奇。成化间,知县王辅拓筑,用二千九百二十九步,高二丈四尺,池广倍之。正德六年,蓟盗尝寇,城几陷。又五年,都御史张公檄知县张治道,增置瓮城女墙,及楼橹之制略备矣。时城下故积圮土凡若干尺,命卒辟去之,而复濬池及仞,故城不加筑,而郁峻云。按:长

垣《县志》:“正德十年,知县张治道增修。城高二丈五尺,跟阔三丈,顶阔一丈,周八里七步。嘉靖十三年,知县马聪增修垛口,易坯以砖。三十二年,知县柴宗义重修,更题四门,曰‘放晓、向离、留晖、拱极’。至隆庆三年,水灾异常,城坏。四年春,知县孙錝重修,视旧益高且厚,铺舍俱易以砖。六年,知县胡宥修北瓮城,易以砖石。” 万历二十四年春,知县袁和重修。崇祯十年冬,知县王虚白修砌。“砖城北旧增高一丈,共高三丈五尺,根阔四丈五尺,顶宽二丈三尺。幔顶用砖,遍砌二层。城里流水沟一百二十道,全用砖灰,修砌坚固。城头外垒垛口,多留炮眼,内有栏马墙,旧系土筑,今改砖垒四。瓮城内外通用砖包四。门楼比旧” 各高一尺。城头窝铺六十四座、重修一新城、内添砌马道四条。遇警登城捷便、全城周围、焕然改观、可垂永久。

皇清康熙十年,知县孙琮补修四城,添修窝铺二十。

四座尤利久远矣

堡四处

南岳集堡在县东北

杜胜集堡在县东南

板丘集堡在县南

樊相集堡在县西北。各有义仓。

大名府关梁考津渡附 畿辅通志

编辑

本府

本府城,元城附郭。其《关梁志》皆不载。

大名县

浮桥在大名县旧漳河

东石桥在县东门外

南石桥在县南门堤外

西石桥在县西门外

砖桥在县东北十里,今废,济渡犹存。

永济桥在杨家村。居民吕洧等建。

龙王庙“义渡” :康熙元年,设船一只。

南乐县

繁水桥在南乐县,宋政和五年,都水使者孟昌龄建。

浓水桥在南乐县孔村。明永乐间,移县西十里。

清流桥在南乐县。明嘉靖元年建。

乐清桥在南乐县。明嘉靖元年建。

魏县

柱中桥在南关外

回澜桥在东关外。俱万历年建。

申桥在魏县

长桥,在魏县,长十里,以防漳水。

清丰县

西河桥在清丰县西郭外金堤下。

大河桥在清丰县北三里。明嘉靖三十八年建。

旧城桥在县南三里。俱嘉靖三十八年建。杨家桥在县东一里。

内黄县

博望关在内黄县

集贤桥在内黄县东郭门外。

广惠桥在内黄县南郭门外。

仁寿桥在内黄县西郭门外。

观音桥在内黄县西关

濬县

山河桥在濬县西北二十里。

云溪桥在濬县云溪门外。按《县志》,“一名廉川桥,嘉靖间重建” ,今重修。

韩居士桥在濬县白寺陂。

圣功桥在濬县。凿大伾、三山、两河成梁。

城南大石桥,离城里馀。

南门石桥

东门石桥

北门石桥

高村桥在县西五十里定源店,今废。

《砾礓梁》在濬县西北二十里,元时建。

李家道口浮桥,万历年重修。

屯子镇石桥

《道口》:《官路》《石桥》。

新镇浮桥“崇祯年重修。”

新镇大南门外石桥,明时建。

新镇小南门外石桥,明时建。

新镇南陂通政桥新建

童山双渡桥明时建,今重修。

武家庄石桥乡民谢建

滑县

金堤关在滑县,隋大业中建。按《县志》,“在废临河西南五十三里。”

黎阳津在滑县。郦食其所谓“守白马津” ,即此。灵昌津,在滑县,旧名延津。石勒伐刘曜,至河滨,冰结得济。济讫冰泮,勒号曰灵昌。

陈公桥“在滑县东南一里” ,陈尧佐建。

爱翁桥在滑县北四十里。

平桥在北门外

广济桥在西门外

便桥在东门外

龙门桥在南门外

圣功桥宋崇宁五年二月,诏滑州系浮桥于北岸,赐名“荣光桥” ,寻改曰“圣功桥。”

新桥在城北一里

东明县

青云桥在东明县治东南隅。

文庙之南。明隆庆六年建。

普河桥在东明县东南八里。

丘公桥在县治西南隅,龙兴寺东。旧有木桥,岁久圮坏。万历年,知县丘云肇砌为石桥,往来者甚便之,故呼为“丘公桥。” 至万历四十一年,知县李遇知大加修葺,益广其制,为一大桥,人又名为“李公桥。”

东关石桥,“隆庆二年建。”

北关石桥,“隆庆二年建。”

南关洪河石桥,万历六年建。

东关洪河石桥,万历六年建。

南关石桥万历十六年建。

玉带桥在县北门外。旧有漆水浸害城郭。万历十六年,知县朱诰置桥其上,若玉带然,故名。万历二十年,区大伦重修,改题曰“连登桥” ,仍增高其堤以障之。康熙十年,知县杨日升重建。董家桥在县西十五里。

杨家桥在县西南十五里。

杨家石桥在县西南十二里云台东。

吴胜桥在县东十五里

陈家桥在县西十五里

周家桥在县东南七十里。

黄陵渡在东明县东南八十里。

开州

石川桥在开州东门外

南溪桥,在开州东南㲼河头,距城八十里。“西门” 桥,在西门外。

南砖桥在南门外

北石桥在北门外

浮翠桥在开州洪洋山南,距城五里。

长垣县

普济桥在东门外,弘治五年建。

阳泽桥在南门外,正德十一年建。

惠政桥在西门外,正德十一年建。

周申侯桥在北门外。乡民周敏、申兴侯景芳建,故名。

北郊桥嘉靖年建,以西来诸水由此。

大通桥在长垣北郊东二里许,万历九年建。广济桥在长垣县西郊。按《县志》,万历二十五年建。

皇清康熙九年,重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