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923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九百二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九百二十三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九百二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二十三卷目录

 赣州府部汇考五

  赣州府祠庙考寺观附

  赣州府驿递考

  赣州府兵制考

  赣州府物产考

  赣州府古迹考坟墓附

 赣州府部艺文一

  章贡台记         宋赵抃

  虔州学记         王安石

  重修赣县记       元郭建中

  新建定南县记      明殷从俭

  会昌汉仙岩记略      周元𬀩

职方典第九百二十三卷

赣州府部汇考五

编辑

赣州府祠庙考寺观附   通志

编辑

本府。赣县附郭。

社稷坛 在西津门外北,《赣县附》。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镇南门外南赣县附“郡厉坛 在府北。”

城隍庙 在府治右

旗纛庙

江东庙 在贡水东雷冈之上。祀土神,姓石名固。宋嘉祐赐额“显庆” ,绍兴加昭烈,元加封王号。广济庙 在府北二十里,章、贡二水合流东下,汇为储潭,山之麓为庙。相传晋咸和二年,州刺史朱玮提兵会讨苏峻,次储潭,仿佛神人告曰:“我为储君,奉帝命司此土,钓弋多年,人无知者。府君能为庙祀我,当有以报。” 玮如其请祠之,乃行,果克敌而反。宋绍兴赐今额。

潜灵庙 在府治南空同山西麓。祈雨最有灵应。宋赐今额。

灵山庙 :在府治北,旧为陆氏所居。后唐应顺间,有名平远者,奉道唯谨。遇异人言“其宅当为神宇” ,于是舍宅创为都天庙,极其宏丽,祈求无不向应。

汉寿亭侯庙 在万寿宫右,旧系县学。明崇祯辛巳,迁学于西街,遂移庙于此。

开平忠武王庙 在府治南。明初,平章常遇春提兵至赣,克城有功,诏立庙祀之。

路公祠 在府南,祀唐江西都团练使路嗣恭。颜真卿《记》。

濂溪祠 在郁孤台,祀大儒周敦颐。又一在雩都县罗田岩。

清忠祠 在府治宣明楼右,祀宋州守赵清献公抃、文信国公天祥。

东坡澹庵祠 在府光孝寺左。祀宋端明学士苏轼、秘书郎杨芳,今废。

玉岩阳先生祠 在通天岩,祀宋秘书郎郡人阳公孝本。

王文成公祠 旧在府城南,今在府学之右。大学士张位有“记。” 又雩都、信丰、宁都、瑞金四县俱有。

北川陆公祠 在府学之右,祀都御史陆公稳、尚书张鳌“记。”

绎梅谢公祠 在府北玉虹塔前,祀都御史谢公杰。

卢公祠 在府馆右,祀邑令卢宇。

海忠介公祠 祀前令海瑞。

岳武穆王庙 在府城南景德寺右,祀宋都统制岳飞。

雩都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俱未详所在

城隍庙

雩山庙 在宣义乡率禾里。宋淳熙丙午,州守周必正创建,祀雩山之神。

文昌阁祠 在紫阳观左,又一在宁都县。“何善山祠 ” 在北门壕背,门人建,祀邑人何廷仁。

信丰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俱未详所在

双节祠 在儒学东,祀元县尹李廉、李敬。

兴国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俱未详所在

名贤祠 在安湖书院讲堂左。宋庆元乙卯,通判黄涣、县令解僖建,以祀程大中明道、伊川先生。后迁徙兴废不常。明万历己亥,何应彪仍旧址鼎建三祠,中祀三程先生,左祀文信国公,右祀王文成公,颜其门曰“名贤。”

会昌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俱未详所在

安远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俱未详所在

报功祠 在县治西。明嘉靖癸丑建,祀都御史阳明王守仁、东崖虞守愚。隆庆元年,同知李多祚新为二栋,前为永恩堂,后列神座,又前为坊牌。又从合邑士民之请,添祀都御史尧山、吴百朋,并为三主,以报平寇之功云。

长宁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俱未详所在

报功祠 在镇山楼。祀督府江一麟、藩参张士佩、副使朱茹、知府叶梦熊。

宁都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俱未详所在

瑞金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俱未详所在

忠令祠 在县北衢。明正德己卯建,祀死事知县万琛。

忠烈祠 在县治右。明隆庆五年,知县李若愚为谏议大夫刘鹏、北靖州刘举夔父子建。英显庙 在罗溪,为唐义勇冯祥兴、祥祯、祥兆建。宋绍兴赐庙额。

龙南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俱未详所在

忠节祠 在县儒学左,为死事县令陈泰建。《石城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俱未详所在

陈少师祠 在县西郭二里,轶其名。

定南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城隍庙 “俱未详所在。”

寺观附

编辑

本府。赣县附郭。

景德寺 在府城内东南隅,刘宋建,旧名“安天。” 慈云寺 在府城南,唐建。

光孝寺 在府城

玉虚观 在府城东二里,唐建。

光孝观 在府城东

莲花观 在府城

至德观 在府城东

雩都县

明觉寺 在县内

紫霄观 在县内

信丰县

宝塔寺 在县后,有石塔,无影,影见则火。奉真观 ,在县内。

兴国县

大乘寺 ,在县内。有《飞来石佛》。

延寿寺 在县内

治平观 在县治西北,晋建,即葛洪炼丹处。阳明观 在县内。

会昌县

六祖寺 在县内

安远县

海印寺 在县内

考证

灵宝观 在县内

长宁县。无考。

宁都县

崇福寺 :在县治南,晋建,旧名“宝林。”

龙山寺 在县内

瑞金县

圣恩寺 在县内

南塔寺 在县内

龙南县

东山寺 在县内

东明观 在县内

石城县

永福寺 在县内

太极观 在县内

定南县。无考。

赣州府驿递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水西驿 在府城内

攸镇驿 在云泉乡

水西递运所 在府城内。

驿站项下,除顺治十四年并康熙八年裁减外,原额“连受” 协走递人夫一百二十八名,差马八十四匹半。乌兜驿原额协马三十匹,因山路崎岖,设立代马旱夫九十名。攸镇驿水夫五十名,府差船六十只。原编《驿站》各款,共银一万二千五百二十八两二钱三釐五毫,内已复存设支解银一万二十二两五钱六分二釐八毫。“见候复还补足原额” 银二千五百五两六钱四分七毫。

赣州府兵制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南赣镇标 驻防赣州府,原额经制总兵官一员、游击三员、守备三员、千总六员、把总一十二员,马步战守兵丁三千名。今奉文新定经制,止留马步战守兵丁一千八百九十名。

赣州城守营 ,驻防赣州府,原额经制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步战守兵丁六百名。今奉文新定经制,止留马步战守兵丁二百名。宁都营 ,驻防宁都县,原额经制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步战守兵丁一千名。今奉文新定经制,止留马步战守兵丁六百名。

兴国营 ,驻防兴国县,原额“经制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步战守兵丁五百名。今奉文新定经制,止留马步战守兵丁三百名。” 永镇营 ,驻防瑞金县,原额经制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丁三百名。今“奉文新定经制,止留马步战守兵丁二百名。”

横冈营 ,驻防定南县。原额经制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丁三百名。今奉文新定经制,止留马步战守兵丁二百名。

羊角营 ,驻防会昌县。原额经制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丁三百名。今奉文新定经制,止留马步战守兵丁二百名。

赣州府物产考        通志

编辑

食货属

银 :“会昌” 瑞金出,今无。

铅 “宁都出” ,今无。

《锡 》“宋时有,今无。”

“葛布 多联机” 者,出《会昌县》。

“金橘 ” ,出《宁都县》。

《扶桑花 》,赣县、雩都、信丰皆有之。

茉莉 ,各县有重台者名“茉莉” ,单台者名“素馨” ,其香一也。

兰 ,赣县信丰产。黄山谷云:“一干一花而香有馀者曰兰,一干数花而香不足者曰蕙,皆宜佩。《传》曰:‘德芬芳者佩兰’。古之佩者,各象其德故也。” 汉宫秋 ,赣县出。

《寔竹 可笔,四月始有笋》。

《方竹 可杖。出赣县》。

斑竹 种自湘江,犹有湘江泪痕。《唐诗》云:“斑竹旧痕思帝子。”

杉 类松,劲直,而叶附枝生,多资用之,以作宫室。

茶芽 :《尔雅》谓之“槚苦茶。” 芽则谷雨前采取者,香味佳。

按《府志》:“虔在五岭之北,田多秔稻,山多材,水泽多鱼鲜,以土所宜也。其诸瓜、蔬、药、果、羽毛介虫之属,皆所常有,与他州邑同。郡中居人间莳花,花有各种而多茉莉,利病盖相半,亦时有更业者。城南人种蓝作靛,西北大贾岁一至,汎舟而下,州人颇食其利。” 赣储茶入贡,而宁都之豆、瑞金之瓜、信丰之茄瓠,与龙南、安远之小猪,在属邑中擅佳名,不可言奇。至于地无蚕桑,女不织纴,人鲜技巧,一切服食器用之具,皆取给于四方负贩,即葛苎间一为之。其精者犹当中品,其粗者止供僮竖佣佃之用耳。所谓民生在勤,当如是耶?《文献通考》载:“宋银场五十有一,虔州曰宝积” ,而银冶、铜冶、铁冶各一,今皆亡有。岂地爱其宝邪?邓德明《南康记》云:“雩都土壤肥沃,宜甘蔗,味色最胜。一节数十,碎郡以献御,名一节蔗。” 问之雩人,罔知所出,岂土膏时有变迁邪?土之所产,菫菫如是,乃谓虔为饶郡,误矣。生物由天,用物由人,奢俭丰耗之故,盖可忽乎哉?

赣州府古迹考坟墓附   通志

编辑

本府。赣县附郭。

赣故县 ,刘宋徙县于赣水东,梁又徙赣水南,唐始迁旧治。

章贡台 在府治西北。宋郡守赵抃建。据章、贡二水之会,凭高眺远,城址水光山色,尽出乎几席舄履之间。形胜与郁孤对峙,而甲乙称雄。苏轼诗:“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倦客登临无限意,孤云落日是长安。”

八境台 :在府治东北。

魁星台 在府学门外,宋建。

凤凰台 在府内东隅龟冈。郡人周永有诗。郁孤台 在府治西南,即贺兰山右。隆阜郁然,孤起平地因巅为台,故名。莫详所始。按旧志载:唐李勉刺州时,登台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心在魏阙一也。郁孤岂令名乎?” 遂易望阙。宋州守赵时逢即台麓之东北建一洞天,中有莲池,跨以飞桥,环池万条阴翳,最为清旷。后改为道院。明正德丙子,知府邢珣始复旧基。然崇峻之势,业已削平。嘉靖乙卯,汪巡抚尚宁稍加培筑,终不能如前矣。

尘外亭 在府贡水东马祖岩巅。苏轼、文天祥有诗。

御风亭 在府城西五里。宋郡守曹训建,明洪武初间重修。

雷冈亭 在府贡水东。元参政全普安撤里建。明成化间,知县何文缙修。正德戊寅,知府邢郇重修。万历庚寅,王巡抚敬民植松于上,改名“万松亭” ,又扁曰“水云深处。”

大观亭 在府西西隐山,知县何文缙建。何常与贡士廖森、吕桢同游,有《联句》一律:“地僻蹄轮少,云深草树平。落花千万点,啼鸟两三声。石磴缘春绿,山楼倚暮晴;林皋下寒日,烟黯百层城。” 亭今废。

凌云亭 有“金精山” ,明正统间建,盖汉女仙张丽英飞升之处。

爱莲堂 在府治前,临方池。宋太守罗愿取周濂溪“爱莲之意” 为名。

清献堂 在府治内,明洪武初建。宋赵清献公抃常守虔州,故取以名。

议道堂 在府学内。宋绍圣中,提点刑狱程筠建。左为松轩,右为“竹轩。” 李朴为《记》。

云外烟林楼 在府却月观右。取苏轼“风花乱紫翠,雪外有烟林” 之句,以为名焉。

武宁楼 在赣州卫前,明洪武初建。

宣明楼 在府治前。宋嘉定丁丑,州守留元刚建。明洪武初,知府娄仲修扁今名。东偏为石级以登,亭覆之,扁曰“一览。” 临街为扁,曰“拱仰” ,岁久倾圮。正德乙亥,知府邢珣重修,改“拱仰” 曰“章贡伟观。” 嘉靖壬午,知府罗辂又改“宣明” 曰“宣化。” 万历辛亥灾,知府陈宗愈、杨莹、锺相继鼎建,仍署“宣明。”

“白鹊楼 ” 在府八境台北。《苏轼有诗》。

翠玉楼 在府后,旧名“逍遥。” 淳熙间,州守留正

重建取苏轼“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之句以名。

月华楼 在府左。郡守胡矩建,下有朝彻堂。皂盖楼 在翠玉楼左,苏轼、文天祥有诗。望江楼 在府东北隅。旧名“合江” ,章贡二水合流。虔州守留元刚建,文天祥有诗。

东楼 在府东,州守赵抃建,榜曰“思贤阁。” 嘉定间,赵时逢乃改今名。文天祥有诗。

文奎楼 在府学内,宋建,以藏高宗御书,名“御书阁。” 元改今名。

石楼 去府一百里许。苏轼、文天祥有诗:天一阁 在府治南面江东火焰山。阁下凿井取水制火之义。明正德初,阁废井塞。丙子,知府邢珣重建。初名“元虚” ,又名“太阴” ,布政使蒋曙改今名。

雩都县

雩都故县 有二,一在县西北五里,汉建;一在县东南大昌村,陈永定间建。

望需亭 在县城西隅。邑令张宗谔招邑人王鸿于需岩,不能致,乃作是亭以抒望之意。《信丰县》

石塔 :在县治北。塔高九层而无影,影见则灾至。

兴国县

石佛 在大乘寺,俗谓之“飞来佛。” 宋庆元中,寺毁,唯佛座不及火。

石龟 在县之儒林乡。石圆如龟,头背俱备,仿佛八卦形像,逐月随斗杓旋转。土人疑其怪,移置他所,翊日复归其处,累验皆然,因时祀之。铜钟 在县大乘寺。唐末铸。宋绍兴初,一夕忽失之。未几,有客言:“北渚文潭渔者得一钟,鬻于天宝寺,扣之无声。僧诣天宝寺物色得之,赎之,不许,乃相约曰:‘扣之不鸣即非寺中物’” ,扣之鸣即寺中物也。天宝僧屡击无声,大乘僧一击即鸣,遂载以归,至今尚存。

尊经阁 在兴国县内,宣德七年建,以贮明朝颁降之书。祭酒胡俨《记》。

安远县

万壑台 在县治内。唐贞观中,郡守路应建宁都县。

宁都故县 有三,一在县治南五十里白鹿营,吴建;一在县北阳田营,晋建;一在十二都徐观之地,刘宋建。

熙熙台 在县南,一名“印山。” 宋县令彭铉树碑其上。明知县陈大伦修。

思庄楼 在县后,以知县庄济翁去后,人思之,故名。今改为“亭” 矣。

按赣属古迹甚少仅从通志所载甚著名者采入其府县志滥收者悉不录馀县俱无

坟墓附

编辑

本府。赣县附郭。

宋直秘阁阳孝本墓 在赣县“通天岩” ,淳熙己亥葬此。

尚书曾楙墓 在赣县崆峒山。

侍郎兼直学士院曾开墓 在赣县崆峒山。登崇宪进士常师游酢。

明监察御史陆载墓 在赣县章水乡。

布政使李旭墓 在赣县西门外。旭由太学生政惠及人。

雩都县

汉柴侯墓 ,在县南七十二里。汉灵帝时,刘叔乔避地于此,卒,俗呼“柴侯。”

唐监察杨筠松墓 在药口,今称为“杨公坝。” 万历初年,太守叶公梦熊竖《碑》表之。

五代汉高祖坟 ,在凌云山南。汉刘䶮祖。明主事何廷仁墓 ,在城东之东岳庙后。主事黄弘纲墓 ,在西门外生佛寺右。

都御史李涞墓 在水头里中城湖。

信丰县

宋团练副使吕大防墓 在南山寺之右。明副都御史甘士价墓 在县境。

兴国县

唐国公锺绍京墓 在长信里石亭西。锺繇十世孙也。

检校户部尚书谢肇墓 ,在衣锦乡黄口。宋中书令李潜墓 ,在长信里,木石。

明孝子吕叔素墓 在长信里。

大理评事吕敬春墓 在屋山下春口。

太常卿吕复墓 在县南隅九峰山。

宁都县

汉高帝祖坟 在县之凌云山。

唐礼部尚书衷愉墓 在石城宋江。

教授胡埜墓 在万斛里。埜以孝友绩学称。明都御史陈勉墓 在宁都归仁里豪富坪。景泰时,赐祭葬。

尚书董越墓 在河东山。赐进士谥“文僖。” 给事中胡易墓 在延春谷。弘治进士,学者宗之。

新会县丁积墓 在县南一里。成化进士大理卿董天锡墓 在松山里横坊。

龙南县

宋安抚使锺伷墓 在县西北“雷公堂” 绍京之后。

元龙南知县陈泰墓 在马鞍山。

石城县:按馀县俱无考。

宋承宣使陈敏墓 在石城陂阳乡浮溥源。敏精骑射。

赣州府部艺文一

编辑

《章贡台记》
宋·赵抃

编辑

江右,遐陬南康古郡,水别二泒,来数百里。贡源出新 乐,章出大庾,合流城郭,于文为赣。奇峰怪岩,环视万 状。予嘉祐六年夏四月以言出守,仲冬始至视事,属 岁穰盗息,渝剧成,简英僚佳宾,间为观游。望阙郁孤, 轩豁于前。皂盖白鹊,瞰临左右。治西北隅有野月野 景亭,旧址隳圮,于是斸榛翦蔓,复屋其上。前所谓“二 水离合,气象左右拥抱,一举目无毫发遗处。既而命 俦举觞,援笔为记,以新其名章贡云,盖不失实也。明 年六月二十三日记。

《虔州学记》
王安石

编辑

“虔州,江南地最旷,大,山长谷,荒翳险阻,交、广、闽、越铜 盐之贩,道所出入,椎埋盗夺,鼓铸之奸,视天下为多。 庆历中,常诏立学州县,虔亦应诏,而卑陋褊迫,不足 为美观,州人欲合私财迁而大之久矣,然吏常力屈 于听讼,而不暇顾此,凡二十一年,而后改筑于州所 治之东南,以从州人之愿。”盖《经》始于治平元年二月, 提点刑狱宋城蔡侯行州事之时,而考之以十月者, 知州事钱塘元侯也。二侯皆天下所谓才吏,故其就 此不劳,而斋祠讲说,候望宿息,以至庖湢,莫不有所。 又斥馀财巿田及书,以待学者,内外完善矣。于是州 人相与乐二侯之适已,而来请文以记其成。余闻之 也,先王所谓道德者,性命之理而已。其度数在乎俎 豆钟鼓管弦之间,而常患难知。故为之官,师为之学, 以聚天下之士,期命辨说,诵歌弦舞,使之深知其意。 夫士,牧民者也。牧知地之所在,则彼不知者驱之尔。 然士学而不知,知而不行,行而不至,则奈何先王于 是乎有政矣。夫政非为劝沮而已也,然亦所以为劝 沮。故举其学之成者以为卿大夫,其次虽未成而不 害其能至者以为士,此舜所谓“庸之”者也。若夫道隆 而德峻者,又不止此,虽天子北面而问焉,而与之迭 为宾主,此舜所谓“承之”者也。蔽陷畔逃,不可与有言, 则挞之以诲其过,书之以识其恶,待之以岁月之久 而终不化,则放弃杀戮之刑随其后,此舜之所谓“威 之”者也。盖其教法:德,则异之以智、仁、圣义忠和;行则 同之以孝友睦姻任恤;艺则尽之以礼乐射御、书数。 淫言诐行、诡怪之术。不足以辅世,则无所容乎其时。 而诸侯之所以教,一皆听于天子。天子命之矣,然后 兴学。命之历数,所以时其迟速;命之权量,所以节其 丰杀。命不在是,则上之人不以教,而为学“者不道也。” 士之奔走、揖让、酬酢、笑语、升降、出入乎此,则无非教 者。高可以至于命,其下亦不失为人用。其流及乎既 衰矣,尚可以鼓舞群众,使有以异于后世之人。故当 时妇人之所能言,童子之所可知,有后世老师宿儒 之所惑而不悟者也。武夫之所道,鄙人之所守,有后 世豪杰名士之所惮而愧“之者也。”尧、舜、三代,从容无 为,同四海于一堂之上,而流风馀俗,咏叹之不息,凡 以此也。周道衰微,不幸而有秦,君臣莫知屈己以学, 而乐于自用,其所建立悖矣,而恶夫非之者,乃烧《诗》 《书》,杀学士,扫除天下之庠序,然后非之者愈多,而终 于不胜,何哉?先王之道德出乎性命之理,而性命之 理出于人心,《诗》《书》能循而达之,非能夺其所有,而予 之以其所无也。经虽亡,出于人心者犹在,则亦安能 使人舍己之昭昭,而从我于聋昏哉?然是心非特秦 也。当孔子时,既有欲毁乡校者矣,盖上失其政,人自 为义,不务出至善以胜之,而患乎有为之难,则是心 非特秦也。墨子区区不知失者在此,而发《尚同》之论, 彼其为愚,亦独何异于秦?呜呼!道之不一久矣。杨子 曰:“如将复驾其所说,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盖有 意乎辟雍学校之事。善乎其言,虽孔子出,必从之矣。 今天子以盛德新即位,庶几能及此乎?今之守吏,实 古之诸侯,其异于古者,不在乎施设之不专,而在乎所受于朝廷;未有先王之法度,“不在乎无所于教,而 在乎所以教,未有以成士大夫仁义之材虔。虽地旷 以远,得所以教,则虽悍昏嚚凶、扺禁触法而不悔者, 亦将有以聪明其耳目而善其心思,又况乎学问之 民?”故余为书二侯之绩,因通今古之变,及所望乎上 者,使归而刻石焉。

《重修赣县记》
元·郭建中

编辑

赣县:汉隶豫章,吴隶庐陵,由晋迄陈,隶南康,隋、唐隶 虔州。宋绍兴改虔为赣。皇朝建邦,县秩六品,为赣附 庸。厥山崆峒,厥水章贡。厥户二万四千五百七十有 奇,厥赋粮石六千一万三十有四,厥税合中统八万 二千缗。地重而物富,邑之雄也。县治昔在白家岭,始 兴岁无考。嘉定乙亥重修,具载姚瑶《记》。代革以后,陵 “谷日变,非复制锦之旧矣。于时上而分省,次而行院, 文臣武将,各率其属,聚若云屯,去若星散,郡府且避 席,何有于邑哉?”呜呼!百里之治,民社所寄,兹犹不常 宁或分治公廨,或共寓民居,纷纭错杂,多历年所。大 德己亥,时清俗美,改卜于古税务之基东与旧治相 接,徙明弼堂以为厅事,复因陋就简。曾几何时,檐楹 之前倾后仆,栋宇之左支右撑,入者摧压,方且视如 传舍,弗加修理,文移簿书,狱讼又寄他治。世运循环, 无往不复。至顺壬申秋,总管教化的来牧兹郡。下车 之后,以附邑为先务,召官若吏,曰:“昔卜吉之地,旷而 弗居,必反之,其永于兹邑。”乃捐金为之倡,令撤而新 之。梓匠陶埴之工,无“敢不善;畚筑垣墉之役,无敢不 逮。内为正厅三间,北为堂,东为佐幕,为楼库,列左右 吏舍十有二。街之中为门,又筑二室,以安神栖。浚双 井以便民汲。外为重门,以严出入。”规模轩豁,视昔有 光。竹木瓦石匠夫之费,通计中楮九千四百七十缗 有奇。工既毕,县尹宗荣祖请记之。余唯古者诸侯卿 大夫士,其宫室以命数为之等,示有尊也。今之县,虽 僚佐皆受命于朝,其势故不得居卑陋如闾阎氓然。 世以石木为难事者,或惮而不为,则坏而不可支。今 也工多而民不劳,费广而民不扰,居处之崇,燕息之 安,不出于下之奉乎上,乃出于上之爱乎下,岂大道 为公之意乎?虽然,贤太守视邑如子,先有“以庇之。”邑 之长贰,其能视民如子,大有以庇之乎?

《新建定南县记》
明·殷从俭

编辑

赣治以南,信丰、安远、龙南三邑之间,高砂下历二保, 与岭东岑冈接壤,皆重峦复岭,盘谷邃峒。顽犷之民, 多负险裂据,自相犄角为三巢。弘治以来,屡剿屡叛, 竟反侧不定者,非其地去诸邑远,政教有不能及与? 嘉靖末年,督抚吴尧山公深为此虑。一日集议戡定 诸峒之策,将官曰剿,有司曰“抚。”乃并用其谋,檄参将 蔡汝兰剿灭,下历知府黄扆抚定高砂、岑冈三巢以 驯,随议建县而善后图,而尧山公时以迁去,未遑也。 隆庆元年之明年,张鹤楼公继总镇,首以此事谋之 监司,余与董君右坡牒下有司议。有司遍召诸父老 询之,佥曰:“三巢向与下浰横水为声,倚下浰横水之 土,非建崇义、和平二县,民可得至今安乎?三巢地若 循二县故事,又何足虞焉?”有司采所言以陈。张公甚 是之,移会抚台应谷刘公、巡台直斋顾公疏其事以 请。制曰:“可。赐县名定南县,即龙南、高砂、下历、横江三 保,安远割大小石伯洪三保,信丰割南方上里员鱼、 迳脑及津庆上保,龙头岭、内坑诸乡,共分为里,凡四, 丁凡六百二十有奇”,粮凡六百七十石有零。适地里 之中,莲塘之区创立县治,缮修城垣凡四百三十馀 丈,公廨、学宫、铺舍以次举建,约费工料七千八百馀 金。设知县、典史、教谕各一员。凡官吏俸薪、马丁门皂, 取诸赣、兴等邑之裁减冗员;生儒廪粮斋膳及祭祀 乡饮之费,取诸没官田税;一切徭役,取诸龙南、信丰 二县之裁革机兵,其残氓散去四方者,招复其故土; 馀孽仍旧窟者,则休息之。不尽其力,首率其徒听抚 者,悉令徙居于郭内,凡子弟之俊秀者,抡而群之于 学。又疏濬溪河以通惠、潮之商贾往来。越三年春夏, 诸务底绪,新民稍辑,而余亦以转秩行,迄今仅岁馀。 余复承简命,叨总此镇,新民父老率诸子弟稽首辕 门,具结邑里,无复有鸡犬盗其俊秀。群之学者,恂恂 然若素习经业之儒生。余讶而叹曰:“朝廷政教能化 导人之速,有若是哉!”监司大参施君,率有司请为之 记。余思建县设官,得非为弭盗安民乎?然汉时渤海 下里之盗,一刺史治之,盗息且化,卒为善乡,何俟分 邑分民,而专辖之以一令耶?况近日郡县,往往盗发 城市,又可诿之政教之所不及耶?然则民之理乱,亦 视有司何如人耳。使有司匪其人,县固徒设也。此镇 旧多盗窟,自阳明公议建和平、崇义、鹤楼议建定南, 则盗窟尽民廛矣。余今日与监司、守令,讵复有他议 哉?唯原二公所以建县之意,抚新民而生养之,使自 厌为渤海之民下也;不尔,建县之议,将为民厉者耶? 余故记之,与司民牧者共勖焉。

===
《会昌汉仙岩记略》
周元𬀩
===乙未春季,予有岭南之行,次赣城,邑令刁君为予言:

汉仙岩最称奇绝,宜一登览。予颔之。及抵湘乡,去岩 仅三十里。予时从舆中询岩所而伫目焉。从人遥指 示处,岚雾锁之,峰尖微露,其奇未见也。既历山趾,尚 阻一涧,乃东折百武而渡。缘涧而西,望松阴中隐隐 露石,径蹑之而升。又小谿中盘巨石,上题云“僧帽”,取 其似也。尽石磴馀级,则峭壁入云,奚翅千尺。壁间标 曰“汉仙岩”,又曰“小蓬莱。”石隙辟一洞门,仅可容一人, 伛偻而入,石狮石龟,相对蹲踞于左右,若拱护其门 者然。其他嵚巇礧磈,殊形异状者,不可枚数。上覆以 巨石,不复见天日。北望微有光射,入作偃月状。循光 而行,至则两石相倚,右直左曲,中开小径,乃洞第二 门也。既出门,奇峰卓立于左,崒嵂可爱,而无由可登。 及右顾,则石坡平衍,可半亩许。坡上石痕凡六,圆皆 径尺,深得其半。相传“昔人立柱驾桥,用渡左峰者,似 亦兹岩所不可少者也。更前十馀武,石冈横亘,僧立 木栏其上,就石凿级,以通往来。入此北行,广庭中。启 翘首仰望,第见三峰鼎列,高出天外;东西两峰,壁立 万仞,若刀削斧劈,而其势咸朝拱于中峰。中峰嶐嵷 特起,厥形唯员,面南屹峙,隐然露独尊之象。三峰俱 石壁,不产艸木,独中峰丈馀地,望之有树丛生,乃其 巅皆迥绝,非人迹所能及者也。”小楼三楹,正据中峰 下,而左傍东峰,制虽不甚宏敞,而明洁轩爽,足供游 客憩息。楼之阳有石甚伟,形类覆釜,下可容百人。僧 依之建香积,其胜颇为所掩。庭之西南山隅露一石 门,颇与第二门相类。穿门稍折而北,皆叠石为梯,仅 容半趾。行百馀步,左开小径,势极峻拔。僧引而入,呼 曰“小天台”,即向所望见树丛生处也。广不满数弓,而 俯瞷庭除,已悬绝可畏。上视峰头,犹馀十之六七。循 故道北下,愈下愈深,道益愈窄。行可半里许,觉阴风 习习袭人。回望小天台,疑身坠绝壑中,似不觉更前 矣。而鸟道委蛇,犹堪容足。宛延而进,路绝复通,两峰 相夹,若断若联。仰睇青天,真同一线。奇观哉!奇观哉! 过一线天复宽坦,石壁当前,镌“龙洞”二字。洞亦两崖 高耸,中间视一线天隘。游人不能入,唯探首遥望,见 左崖之巅,俨若一龙蜿蝘长数丈,垂首南顾,其色莹 白,人遂以玉龙呼之。出龙洞,复折而东,巨石横跨于 两崖之上,状若飞梁。逮抵其下,则空旷平夷,等于广 厦。好事者题仙人奕乐于上,僧云:“此即汉仙炼药所。” 予询仙人姓字岁月,而茫无可考,为慨慕者久之,复 前而索其别洞,则曲径倾仄,藤萝纠纷,攀援蹑登,几 致颠蹶。其洞口仅仅若斗大,下又鲜阶级,洞中唯乱 石纵横而已。出洞,得石室一区,倚两峰为墙,上覆石 板,乃僧杨明圆开山与其徒何真宁所刱者。闻僧初 卓锡时,山头屡抛飞石,僧坐不为动。石出其左右者 积如垒,而竟弗能伤。意者山灵靳此胜地,不欲与僧, 或以试其心坚否何如耳。屋既建,而前有巨石阻路, 不便上下。僧募工凿而通之,坚不可破。僧时时向巨 石作礼,虔诚默祷。忽一日当午,有声若雷震,响动林 壑。众奔视之,则石自划开五尺许矣,系隆庆五年五 月十四日未时也。僧建阁石前,以侈其事,名曰“天开 阁。”前有七星石,中露泉眼,方可“三尺,浅碧溶溶,虽天 旱弗枯,斯又一奇也。出洞将别,僧忽指门左右壁之 上,斜悬降香一枝,去地将二十丈许,上下俱陡绝,何 缘而得置于此?且香大不盈握,而山风狂吼,终不堕 落。此殆仙灵幻化,不可理推者乎?”相与一笑而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