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卷目录
武昌府部汇考七
武昌府祠庙考〈寺观附〉
职方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卷
武昌府部汇考七
编辑武昌府祠庙考 府县志合载
编辑本府。〈江夏县附郭。〉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东南五里中和门外。社稷坛 在城北五里。
邑厉坛 在武胜门外五里。
城隍庙 在府治前黄鹄山麓,祀晋车骑将军焦明。明。景泰二年,知府刁正建县,移县署仪门外西。
旗纛庙 在山川坛右
关帝庙 :一在长街,抚院林天擎建。一在小东门内,为水口关帝庙。一在郊天台,为卓刀泉关帝庙。
三义庙 在县西南。祀汉昭烈帝、关公、张公。东岳泰山庙 在东门外。
《张王庙 》祀唐张雎阳,市中,不一其所。
岳王庙 一在县东五里旌忠坊,祀宋岳飞保护上游有功。乾道六年,建庙于鄂,赐今额。嘉定中,追封鄂王。知鄂州罗愿,以父汝楫为侍御史时常附秦桧,畏飞,不敢入庙。一日,自念吾政善,姑往祠之。再拜,卒于像前。人谓飞之恨不释。明正德十年,布政司周季凤即旧将台驿址重建。大学士杨廷和《记》云:“庙有柏数株” ,其一稍迫前檐,万历丙申将葺拜台而碍,一夕雷震柏死,拜台始成。一在宾阳门青草坡,万历中巡抚李维桢建。
古三皇庙 ,相传孟恭武之所建,在孟城。潘濬有记,见《艺文志》。
陶侃庙 在县西,晋咸康中建,有碑刻,见《邑艺文志》。
宋大宪庙 在县西南明月桥左。其神汉宋无忌为火精。唐牛僧孺立庙祀之,以禳火灾。唐韦建,除武昌军节度使。梦一朱衣道人,从者数十,诣韦曰:“公将镇鄂,仆所居颓毁,非公不能葺治。” 及至,访无忌庙,其像即梦中所见,遂新之。宋知州王信、明知府冒政重修。
陆大宪庙 陆贾使南粤,至江夏而亡,郡人立庙县西南祀之。
横江王庙 在文昌门内,沿称“祖庙。” 明洪武中敕建。
江东庙 “吴王孙权破黄祖于沙羡,建都武昌,有德于世,祀不绝。”
广惠庙 在竹簰门外,旧名“顺济龙王庙。” 宋淳熙间,祷雨灵应,赐今额。
普应庙 在竹簰门外,旧名“三公庙。” 祀伍子胥、范蠡、马援。
洞庭庙 “明万历己未建。”
十大王庙 在县治内
蒋王庙 在县东,祀金陵蒋山之神。
五显庙 在贡院侧。每大比入闱,士子无不祀祭,相传“专司文场。”
晏公庙 在南门外。公讳戍仔,宋末清江镇人,入元为文锦局,敕平浪侯。明永乐中,楚王建。蒲圻大王庙 在布政司前鼓楼西。据《蒲圻志杂纪》,江南溧阳有楚菩提大王庙,或传之误也。《稽神录》及《栖霞寺碑》,皆云“神为靳尚,以谗谴为蟒,后受菩提戒” 云。
双柏庙 在后府街
孝感祠 祀孝子孟宗,在城东二里。
鲁子敬祠 在城西江边。
周公瑾祠 在料钞厂右。
周子祠 在武胜门内,祀宋濂溪先生。
双孝祠 顺治间,知县黄云会建,在县学内,祀孟司空宗、黄尚书香。
文昌祠 一在明月桥,一在府学,一在县学启圣祠侧,后倾圮。训导鲁录倡建。
“四贤祠 ” 在宾阳门内,祠周、朱、二程并王阳明先生。
忠义祠 在县北。宋建炎间,金兵渡江,郡守李宜固守,民赖以安。后为贼所掳,投僧寺,僧疑而杀之。百姓伤感,为立祠祀焉。
表忠祠 祀明建文死难四臣,安陆姚公善、应城樊公士信、襄阳廖公昇、沅州周公拱元,都宪徐学谟有记。
冯大宪祠 明万历间,税珰陈奉剥虐士民,巡道冯应京命健卒缚珰,使投之江。后为珰奏被逮,泣送江干者数千人,故立祠,至今祀焉。明提学窦子偁有记。
忠节祠 在长街
皇清祀左都督徐勇以“勇随征湖南死难;赠太子太”
傅
三忠祠 祀楚三闾大夫屈原、汉长沙傅贾谊,唐工部杜甫,明提学高世泰建。
痘母祠 在金华山阴。明马传道、丘履嘉建,总督罗绣锦、巡抚张朝珍重修,庠生刘纯臣捐基创建。
武昌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
社稷坛 在县西。二坛俱明洪武初知县谢叔宾建。隆庆六年知县李有朋重修,今俱废。邑厉坛 在县北。明洪武初知县谢叔宾建。乡厉坛 每乡各立一所。
城隍庙 在县治西。明洪武知县孟吉建。成化元年,通判王蔓修。嘉靖十三年主簿阎澜重修。
皇清顺治六年,知县鹿兆图重修。
土谷神庙 :每乡各立一所。
龙王庙 ,去县南一百二十里,在贤庾乡扬哲岸山巅。
东岳庙 在县西北,一在金牛镇,宋、元古像犹存。
张睢阳庙 在神山乡葛店,宋时建。
瘟司庙 在县东。成化间重建。
二郎庙 在县东孝感坊。
凤山庙 :在县东三十里凤山之巅。香火最为繁盛。
苏文忠公庙 在寒溪寺东。宋知县段震午建,今废。
吴大帝庙 在县西门外教场前。
陶太尉庙 在县东北。咸宁初立,祀陶侃,后为“晏公庙。”
大姥庙 在樊山南,旧名樊姥庙。《水经注》云:“孙权猎山下,将夕时,一姥问曰:‘猎何得’?” 曰:“‘得豹’。姥曰:‘何不立豹尾’?” 忽不见。权以天子卤簿中后属车,建豹尾于道路,事应在此,故为立庙。
龙巢庙 在县西七十里永福乡。
虬塘庙 在虬山下。《旧经》云:“开成中,邑佐黄基梦一姥问曰:‘我樊姥也,有女未嫁,幸伊为媒嫁之’。” 黄视虬塘神未有室,备礼嫁焉。
彭塘庙 在县东三十里麻阳。下马步庙 在梁子湖上。按前世,尝以仲月祭马步之神,为灾害马者于祭用刚日。今以五月五日竞渡,祭享于庙。
龙王庙 在燕矶县东三十里,大江滨。
鼍龙庙 在县东二十里。曹若参建。
关公庙 ,在饭罗山,县南一百二十里。
韩公祠 在城隍庙左。士民建,祀韩侯相祠。现存。
潞公祠 在县北樊山下。黄州司空以平阳翼万户统军收捕山寇,樊口遇贼,舟覆而没,封潞国公。祠久废。
菊逸先生祠 在明伦堂左,知县姚智立,今废。邹公祠 邑人公建,祀邹侯逢吉。
忠节祠 在县西,祀唐真源令张巡,今废。一在金牛镇,明嘉靖时,宋元古像犹存。
枫口祠 在邑东三十里乌龟岭下。邑庠生孟振祖、王家臣、耆宾何觉非重修。
东皋祠 在县南,祀义勇武安王。旧庙基在今垄巅,岁旱祷必雨,市人共迎之白花桥侧,后倾圮。明嘉靖间,教谕朱瓒建祠舁,其神乘之。至今灵感异常。
汪公祠 即凤台书院。明嘉靖间,知县谌谦、教谕朱瓒、生员陈善建,祠祀汪矦玺。黄文献公祠 在西山后。宋县令朱荛建,今废。赵忠显公祠 在县西吉祥寺侧。宋建炎初,宣抚张复奏立庙,赐额“忠显。” 庆元乙卯,知县胡朝颖以田五十亩奉祀。元末兵废,后建为浴佛庵。今亦废。
三贤祠 在县西,祀陶公侃、陶公潜、元公结。宋宝庆间,知县段震午建,后废。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县熊登同士民重建。
陈文忠公祠 在儒学东。元祐五年立,祀陈公天祥,久废。
黄、刘二公祠 金牛镇士民建。祀黄侯应龙、刘侯曰淑。
嘉鱼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东。
社稷坛 在县西
邑厉坛 在县北
城隍庙 旧在县西,毁于兵。明洪武三年,县令王孔昭迁于今所,即会真观旧址。正统九年重修,后圮。至顺治八年,轮奂一新。
关王庙 旧在县东。明永乐三年,县尹冉通迁置东岭之上。今废。
东岳庙 在县东门外
张王庙 在县东北里许,即沙阳寺址。明洪武十二年,县尹吴启文建,岁久倾圮。正统十三年重修。至明季,则并祀关帝、岳武穆为“三忠祠。” 今仍其旧。
吴王庙 在县西南九十里石头口赤壁山右。祀孙权。
五通庙 在县东东岭上。创始无考,今废。梅山龙王庙 ,在杨药洞口。创始无考。岁旱,入洞取水,祈雨有应。正统十四年重建。
六溪口龙王庙 ,元建,洪武十六年重修。许真君庙 在大岩山。真君名逊,字敬之,南昌人。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寻弃官。得异人术,周游江湖,悉斩蛟蜃,以除民害。年一百三十六,举家飞升。宋封“妙济真君” ,故所过皆祀之。
文昌祠 一在儒学仪门之东,一在法华寺山门之西。
“西岳行祠 ” 旧在西郊长堤傍,今迁于龙津桥内龙潭山麓。
吴王行祠 在县西南八十里。地名“界石” ,明洪武八年,徐福建。
东岳行祠 在县东三十里。元建,后废。洪武二十二年,陶得成重建。明季邑人迁于县治东郊外二里许。
关夫子祠 在分司旧址。
丁公祠 一在六溪口。感应异常,官商往来,必诚祷致祭。一在县城水西门内。一在灌矶之麓,丁家池之上。
岳公祠 又为“岳公楼” ,居县治中,其下门衢四达,为市民贸易之所。
葛公祠 在县东十里河泊矶山顶。祀县尹任公中选。
蒲圻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西。
社稷坛 在县西
邑厉坛 在县北
城隍庙 在县治北
东岳庙 一在五岳观,一在县西新店镇。吴王庙 在西门外,祀三国吴王仲谋。邑人廖道南题曰“瑶圃庙。” 递年众姓修理。
通天明王庙 :在北门内。
皇清顺治十四年重建。
五显庙 在社。坛一在车埠镇。
侯王庙 在仙云观下。祀鲁公子敬、吕公子明、陆公伯言。
天妃庙 在河北龙翔山右,祀临水夫人。
皇清顺治中重建。一在官塘驿旁。明景泰三年,藩宪
刘重建。崇祯四年,知县林增《志》复修。
王墩庙 在大田畈内。祀三颜公,明知县曾栻死难之所,今圮。
龙王庙 在县南荆泉山。
关帝祠 在县北门内
颜忠烈祠 在县南二十里白石山,祀颜公清臣、颜公昕与颜公允臧。元至元间,监县帖木儿建。一在南关城外,一在县治忠孝坊。
张忠烈祠 在县治东积庆坊,祀张雎阳。明崇祯四年,知县林增志创建。一在五岳观左,邑人谢师启建。一在县北五十里神山。
文昌祠 在东门内
皇清康熙五年,知县任愬昉建。九年,知县张圻隆增。
修
葛仙祠 在丫髻山,祀葛稚川。
黄霸祠 在黄霸山,近神山。
宣公祠 在盘石湖堤上。以修堤济民,祀邑侯宣公大勋。
咸宁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治南一里金山之阳。洪武八年立。天顺四年,知县陈灏重建。正德中,知县丘魁重建。
社稷坛 在县西半里西河寺山之后。
邑厉坛旧 在县西北五里隔河,弘治中,知县施达迁近北门外,后复迁于东高山之下乡。厉坛 每都一所。
乡社坛 每乡一所
城隍庙 在县市后街南。明宣德中,知县谢伸重修。正德知县王介修。崇祯中,知县孟良范重修。康熙间,知县何廷韬再修。
关帝庙 在县东一里东岳庙之右。知县陈灏建。崇祯丁丑,游击刘承荫平峡山贼神阴祐之,因重修焉。
朱老庙 一云朱牢庙,在罗家渡。相传其神初为本县牢吏,午节夜归,闻鬼语将疫,散毒井中。公欲救之,恐诘朝语人不信,不若以身投井死,晨自无汲者。后起尸,毒气所触,唇若乌啄。至今午节祀之以御疫。一云:元末为狱卒,能以巫术疗病,常手执珓杯,以口呵之,遂著口不可脱,自云死作衙门土地。元兵变,迁县治于庙后。今庙其衙门也。康熙七年,建新庙于北门。
玉皇庙 旧在东峰之下,知县陈灏建。天启中,改建于西河寺后。康熙四年,知县何廷韬迁建寺前。
吴王庙 在马驿姜家巷内。
皂角庙 在县治东。祀五显之神,以傍多皂角树,故名。于中又有所谓“乐王” 者,荆楚故俗谓神酷好音乐,乡人有疾,辄于庙中酬赛,觑福、击金、伐鼓、歌舞傀儡以乐神。
东岳庙 在县治东一里。正统中,知县庞端建。康熙六年,知县何廷韬重修。
洞庭庙 在上七都白公潭。祀洞庭君。柳毅舟过斧头湖必祭之。
张中丞庙 在资福寺左,祀张雎阳。
文昌祠 在儒学大成门东,明景泰间建,今废。《崇阳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东门外桃花桥畔。社稷坛 在西门外城隍庙前。
邑厉坛 在县北一里义城桥左。
张君坛 在县北五里桃花洞下,有桃坪、朱砂桥。坛临隽水,世传张仙人修炼飞升于此,绕坛皆清泉怪石。
城隍庙 在西关外。景泰七年焦𤣱重建。关帝庙 在邑西南二百步。邑人严真常建。廖将军庙 在邑西。为廖忠昆季立。
吴王庙 在县西北朝京门外百步。俗谓神乃孙权也,曾僭帝,五代杨行密窃据江南,号吴,曾易“唐年” 为宗。杨行密卒,子隆演嗣,追尊父为孝武王。杨溥僭号,又追尊孝武帝。泰定中,主簿吴秀重建,今废为南城苦竹祠。吴王,即行密也,惟吴城港吴王为孙权。
太尉庙 在北门外。祀张巡、许远、刘景韶,今为“景祐祠。”
普应庙 在东郭广德观左,祀周公瑜,今废。“伏波庙 ” ,祀汉马援,又云葛洪。
高真祠 在悬治西百步。周应中移置新城,今复修。
忠显祠 在县东南城上。祀宋令李涓。靖康之难,与敌战死。邑人立祠祀之。
“司空祠 。” 即温迁约之子崇礼也。墓在邑西七十里灵塘之源,今废。
王侯祠 在喦头寺。侯讳溉,尝复寺田,与丞相李纲并祀。王炎《记》。
群贤祠 在北门内,祀历任贤侯。
乖厓祠 在美美亭畔,民思其德而祀之也。嘉靖间,易“贞元” ,徙县治东。吴懽复祀北峰亭,后又祀于分司右,与庞家巷口对。
周侯祠 、杜侯祠 俱在石枧堰山麓,《通城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半里。
社稷坛 在县西北一里。
邑厉坛 在县北半里。俱洪武初知县马极设立。
城隍庙 在县西南百步。
关帝庙 在县东南一里朝宗桥畔。万历十五年,僧海清重修。
东岳庙 在县西南九峰山。正统间,乡民续朝贵重修。
三皇庙 在县西南半里,今废。
五显庙 在东岳庙右。天顺四年,黄裳募修。成化十七年,杨允升复建。
三公庙 在县南百步秀水之浒。祀会泽慈济侯萧公显闰、广利侯赤山、威润昭惠侯葛翁。
廖将军庙 下太里之茹山,祀邑人廖忠。吴王庙 在县东秀水之右团山上。
主簿庙 在县南锡山之阴。旧传,主簿柳姓采矿,穴崩,官夫俱陷。后雷雨大作,拥出其尸如生。立庙祀之。
舍人庙 去主簿庙一里。相传即主簿督矿,舍人亦卒于山,立庙祀之。
丁公庙 在县北半里拱北桥西。
文昌祠 旧在县北门,万历二十二年,知县赵廷俨迎入青阳书院,祀之。
兴国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州西。
社稷坛 在州西
邑厉坛 在州北
城隍庙 在州治东
旗纛庙 在州西二里许。
东岳庙 在州西北
龙王庙 在州东南三十里。
石使君庙 在州西南百馀步。西山之顶,始于唐开元季,今废。
吴仆射庙 在州西过湖十里。
五侯庙 在东山之巅
昭明太子庙 ,在州西一百步。
高山庙 在州北六十里下千秋乡。世传吴王祀孙策。
敕赐九龙太子庙 在州西北蟠龙山。
陆宣公庙 去州南四十里,地名刘婆市。市苦酒税,宣公出使,道经其家,谓当奏除,岁馀得免。民立庙祀之。
关王庙 :在大东门内。
岳王庙 在大西门内,祀于三太尉前殿。张王庙 ,在州西北三十五里。
江山祠 在大南门内
文昌祠 在大东门内
广惠祠 在州治西北,宋嘉定中建,今废。昭勇祠 在富池镇,祀吴甘宁。
叠山祠 在州治东二里谢公墩,祀宋叠山先生。
三贤祠 在叠山祠右,祀苏东坡、黄鲁直、王龟龄三先生。
大冶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
社稷坛 在县西北
邑厉坛 在县北
城隍庙 在县治东
东岳庙 在县东半里
龙潭庙 又名“晏公庙” ,又名“水府祠” ,在县西龙潭墈。
岳王庙 在金山上
讲堂庙 在县西南二十里。祀田氏三太尉神。见《方外》。
荆王庙 在保安镇。祀汉刘贾。
司徒庙 在宫台里。《旧传》汉司徒王允。
“太子刘封庙 ” 在灵峰山,唐敕赐。
关帝祠 在采芹桥左
张王祠 在五家嘴
五显祠 在县大堂右
吕公祠 在县北关外,祀文简公调阳。
万止斋祠 在城隍庙左。
文昌阁 《在青龙山》。
通山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三里。知县张世涵改建于县西北罗阜山麓。
社稷坛 在县西南一里。后改建于县南翠屏山麓。
邑厉坛 在县西北半里许。
城隍庙 在县治东。明宣德二年,知县刘刚、弘治间,知县闵元相继重修。
关帝庙 在县西半里。明万历五年,知县宋承殷建,都御史刘景韶《记》。
三闾大夫祠 在通津桥南。元延祐五年戊午秋七月,加封三闾大夫屈原为“忠节清烈公。” 旧建正殿,明嘉靖庚子朱侍郎重建。
伏波祠 在县治内
文昌阁 在县治东关外,明万历年间建。奎光阁 在县治西关外。
寺观附
编辑本府。〈江夏县附郭。〉
长春寺 ,楚废藩后,古黄龙祖师道场。左有龙池,其泉有二十四孔,俱以石板覆之。明洪武末,二蛟起,开二孔至。
皇清初,废圮驿盐道,余三汲新之,更名“黄龙寺。”铁佛寺 在文昌门内,旧名“报思。” 梁天监中,邵陵王舍宅建。唐天宝中,有红白二蜘蛛出入寺井为祟,铸铁佛镇之。癸未兵燹。
皇清顺治中,总督祖泽远鼎建,巡抚刘兆麟建《藏经》。
阁于中
龙华寺 在宾阳门内。明成化丁卯赐额“宁湖寺 。” 在明月桥北。有水怪。唐广德间建寺镇之。
头陀寺 在黄鹄矶边。齐王筠《记》云:“观音阁枕黄鹄矶,相传即头陀寺也。” 明末火。
皇清初重建,魏廷谟有《记》。
宝通寺 ,即洪山寺。唐宝历中,灵济慈忍禅师自随州大洪断足移此。宋副使孟珙、都统张顺重修,明楚昭王增修,庄王、靖王请赐金额。寺后有七层宝塔,在山腰东岩、洪山之东。
正觉寺 ,在府街后,明荆州惠藩建,楚武冈王额。
九峰寺 在城东五十里,明洪武初,楚昭王为僧无念建。
鹦鹉寺 在城东南里许。相传即黄祖杀祢衡处。少保郭正域有传。
修静寺 相传李北海宅。
小塔寺 ,古兴福寺,隋仁寿间建,今重修。灵山寺 ,汉明帝时马师建。元至正间,云岩志公继之。
南岩寺 在鸽子山南,庐州知府聂源有记。白水寺 ,在依仁里,土名“万寿山” ,唐时建鹿泉寺 ,相传曾有白鹿跑泉于山阳,泉涌沸不涸。
灵泉寺 在灵泉山,楚昭王寝山后产茶,与九峰同。寺右有泉,四时不涸。
金鸡寺 ,在六老山峦。
云隐寺 俗名“青林寺。”
慈云寺 在八分山中,前有龙湫。
回龙寺 ,在金口镇北,背山朝江,山水壮胜。清净寺 ,在望山门内。创于唐贞观,修于明宣德。洪武八年,有御制《圣号百字碑》。
圆通寺 ,在灵泉山外。
乐山寺 在八分山东麓。
万寿寺 ,在八分山西涧中一里许,有石洞,洞中有石像,高一丈许。
《武当宫 》,在黄鹄山下,平湖门内,宫阙庄严。《延福宫 ,在宾阳门》内。
长春观 在宾阳门外,每岁迎春于此。
铁祖师观 ,在文昌门内,祀真武之神也。真武观 在九峰入山第一峰下。楚昭王世子巴陵王卒,卜葬此山。掘井不三尺,雷雨忽作,从窟中得石刻真武二将,绿苔斑驳。王异之,建为真武观。
青真观 即孟城“真武庙” ,在县北十里。
白鹤观 在宾阳门外白鹤山麓。
玉虚观 明洪武中,道士简志和建。
“玉皇阁 ” ,在高观,山东巡抚张朝珍建。
西庵 ,在洪山寺西。无念师开基太初,师构室兴隆庵 ,在灵泉山南。
《种德庵 》在武胜门外三里江边。
旃檀林 在武胜门外大堤口。
武昌县
荆陂寺 在县南百二十里贤庾乡。
《现龙寺 》寺侧涧底多细石,足玩。
惠宝寺 在县东,孙亮潘夫人建。梁邵陵王萧纶撰碑,今废。
无相寺 在樊山间。《旧经》云:“梁邵陵王萧纶建。” 永明四年,乐平王移寺于涧饮寺基上,为乐平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名。
永丰寺 在贤庾乡帅家。廪生孟万生耆宾杨少溪建。
宁国寺 在金牛镇,唐大历四年建,宋祥符初改今名。元结《惠公禅居表》云:“入涌溪八九里,虬山之阳,即惠公禅居。” 而碑本作虬山,当以此碑为正。
报恩寺 在县东,旧名“报恩光孝禅林。” 唐广德间,僧无为开创。明洪武十三年,僧惠源重建,后毁。万历间,孟莲湖重建。今废。
新嘉寺 在神山乡,唐建。
西山寺 在县西,旧名“资福寺。” 晋太元间,远公祖师开建。
寒溪寺 ,旧名资圣禅寺。晋陶侃得金像于海上,初送寒溪,即此。
香佛寺 ,在贤庚湖上,负山临水。
皇清康熙壬子,廪生孟进同士民重修。华容寺 在县西六十里华容市,旧名禅林寺。唐贞观中,庵前有藤缠木,僧惠光每见病鼠无毛,沿木而食,半月毛生。后太宗有疾,僧因采藤以进,服之而愈,赐予甚厚。惠光求归,诏于本处建寺居之,曰“禅林寺。” 开元二十五年建。世传武昌无楠木,一夕江水飘至大筏,因为殿。殿中有石刻旧经及梁武陵王《华容寺碑》。“元和中,马祖师重建。后毁于兵。洪武元年,普铭重修。” 今名觉华寺。
永兴寺 ,去县一百二十里,在贤庾乡童家。斗山寺 在县西一百二十里。状若覆斗,故名。唐中和中,僧智超建,后毁。明成化二年再建。怀恩寺 在县西神山乡。唐元和间南岳让禅师建,后废。明洪武三年僧惠源重建。明季田连璧等修。
妙喜寺 宋泰始间建,后废。明洪武二十年,僧永景重建。
皇清僧本开重修。
吉祥寺 在县西五里。寺侧有敕赐《赵忠显公祠》,久废。
洪山寺 在县东。宋绍定间建,今废。
碧云寺 在神山乡白浒岭,宋建。
凤鸣寺 在县东二里,即凤台书院。
雷山寺 在县西樊口。故老相传,“雷氏舍宅为之” ,故名。
清峰寺 在县南一百二十里符石乡仙人山。灵溪观 ,在灵溪。雷氏《武昌记》:“吴介像升仙之地。” 有鹤笼桥、仙人沼、炼丹井、飞泉石。后桥为雷震,有篆文曰“神仙广济之桥。” 时人筑坛观,名曰灵溪。《旧经》云:祯明元年建,道士许庆长皆于此上升。有莱悟真,开成二年七月二十七日亦上升。黄巢之难,观废。大中祥符七年重建。有昭龙山、礼斗石、聪泉二仙人塘,九曲洞仙人坛,临水石仙人桥,建炎四年毁。按:介像至武昌,吴主号为“介君” ,为起宅,以御帐给之。
仙灵观 ,在县西三十步。建炎间焚毁,淳熙三年创于马迹乡,十三年复移旧基。
仙云观 在县东,本崇真道院,宋淳熙间改,今废。
斗牛观 在县西九十里葛店镇南。
元妙观 在县西,本仙云观。宋嘉定十五年,改为天庆,后名“元妙。” 有梓潼阁,今久废。
紫微观 在县南一百里金牛镇。宋乾道间重建,今废。
妙门观 ,在金牛镇西。本“潜山” ,旧额,“端平元年建” ,今废。
安福院 ,在县南一百五十里明头山中。景德元年建。
罗汉院 在县西,临江陶太尉宅,今废。
泗洲院 在县南金牛镇,唐上元间建。初名“昌化” ,宋改今名。
遵胜院 在县内一百六十里。咸平初建。龙泉院 在县南一百六十里。院东有水曰“龙泉” ,旱祷立应。
报恩院 即北山寺,在县南一百七十里,景德间钟犹存。
禅穹院 ,在县南一百六十里。马祖禅师居此。妙胜院 ,在县南九十里。咸平初建。
永寿院 即隐龙寺,在县南一百四十里,宋祥符初建。产蛟。当科年即起。庚子起九十条,戊午起十二条。今扁曰“永隆。”
花园院 在县南。本吴西苑园基,亦名“瓜圻” ,今废。
灵山院 在县南一百五十里。唐光化间建,有铁观音像。贞观二年,上阳卫赏之女沉疾,药石莫愈。有游客教食狸肉,赏与猎者罗之林麓间,遇狸透缩而入穴,探穴得像,遂迎疾愈。赏欲置像他处,舁者莫能举。至灵山迎像,若举毛然。临川陈贻粹记。
黄田院 ,在县东四十五里。东晋己卯建。昌乐院 ,在县南六里。建安二十五年,孙权作寺。宋初废其地为武昌镇。
新安院 在县西四十五里。明嘉靖间毁。积善院 在县东三十五里旧芦洲江岸水啮院圮,绍兴十五年敕建,今废。遗址与赤土矶相近。
宝宁院 在县东一百八十步。世传孙吴建都时立,今废。
观音院 在县西一百里。有涌池石、“观音礼拜石。” 绍圣间镌记,今废。
乌庵 在县西南二十里。
长春庵 在县东三十里。
乐道庵 在县南一百四十里。
水月庵 在仙堂山顶
天龙庵 在东南十里
石龙庵 在县东三十里。
嘉鱼县
法华寺 在县西南一里许。宋建隆三年立。至正壬辰遭兵燹。洪武元年,僧法寿重建。十五年,设为僧会司。二十三年灾。二十七年,僧法慧复立。正统九年,僧会志新始建佛殿。
静宝寺 在县东北六十里。元时建。明再建佛殿,中有石塔云名僧绍忠。守戒行修,数年不食烟火。常乘白马,无辔,有黑犬,每随出入,必前引马,僧趺坐,犬即侧卧。后入塔,端坐而卒。号“懒狗祖师。” 至今肉身犹存。
熟湖寺 在县东,宋开宝间建。
紫霞观 在白云山岭
大崖观 在县西南四十里九垄山,元时建。会真观 在县东南里许。宋咸淳间建。今为城隍庙。
“真武观 ” ,有二,一在凤凰山,一在北门外,《蒲圻县》。
观音寺 在方桥团。前有擂鼓峰,右有穿山洞。邑人黄锦读书于此,离城二十五里。嘉靖间,僧应利建。万历四十八年,僧性觉重修。顺治十七年,僧海济募修。
金台寺 在县治金台冈下。唐贞观时修建。掘土得石,有“金台” 二字,故名。
五岳寺 在南门外。宋端平间,陈洞观建于叠山之阳。明改《山川坛》为寺,后因之。
神山寺 在神山湖上
包泉寺 在占家仑
普庵寺 在池江
延寿寺 在县治叠秀山。唐永贞间建,僧威公开创。明洪武十五年,为祝釐道场。天启七年,邑人魏说建藏经阁。知县林增《志》有记。
皇清顺治十一年,有“洞宗睦堂和尚”演法寺中。康熙
六年,邑人邹应锡重建铁佛堂。九年阖邑重修。慧林寺 在西门外,为祖山寺,今废。其左有无边塔。
白龙寺 在凤凰山。明弘治中,梦感楚端王,因铸金像大士供奉。天启四年,副使魏诏重修。凤凰寺 在凤凰山下,一名“灵鹫寺。” 唐广德二年,僧郁峰建。明洪武初僧玉崖重修,有石塔现存。
上方寺 ,在荆港玉崖山,唐僧道馨建。明万历中,邑人谢师启重修。明末,殿堂倾圮。
皇清顺治十年重修。
碧潭寺 唐广德中,僧照公创建。
香山寺 在偏髻山东香炉山。明嘉靖中,邑人马练创建。上有《香炉古迹》。
“观音寺 ” ,在黄茅山右,明弘治中建,近黄泥洞。《白石寺 》,在蒲首山麓。
善庆寺 在福缘山,近毕家桥。明嘉靖中,魏翼如建。
香石寺 在轿子山,以山有石鼎峙,似香炉,故名焉。明嘉靖中,谢存儒修。
“小源寺 ” ,在羊楼洞大福山,原系岳州圆通寺分建。
龙兴寺 在县东北凤隐山。明永乐中,僧法正募建。
白板寺 ,在凤隐山,明嘉靖中僧慧镜募建。石峰寺 ,在石坑渡石峰山,明嘉靖中建。牛泉寺 ,在白鹿山,嘉靖中建。
青龙寺 在青龙山下,中有刺史袁昭文《金字金刚经》,明景泰中建。
南泉寺 在火龙山,弘治中建。
《慧林寺 》在丁亩山擂鼓尖,唐建。
《太平寺 》:在太平山,僧慧铭募建。
古塘寺 在古塘山,僧慧澄募建。
集阳寺 在港口,明万历中建。
龙岩寺 在大洪山,明嘉靖中建,解元黄图昇读书其中。
雪峰寺 在丫髻山之阴雪峰山。唐咸通二年开山,七年造佛像。宋元祐七年重修,明景泰二年重兴,明末毁于兵。
皇清康熙七年,僧雪松募建。
降山寺 在留云山
“福寿寺 ” 《在李青山》。
“实相寺 ” ,在赤马港,即延寿祖寺,原系窦宅书。
院因“梦佛” 有感,舍之为寺,今废址存。
大济寺 在邑西五十里瑞雪山侧,有李夫人墓。
回龙寺 在骑龙山
长泉寺 ,在芙蓉山,载《通志》。今废。延寿寺,开山威公葬此,有塔。
官山寺 在行将山
竹山寺 ,在西泉山,普庵祖师曾卓锡于此。胜水寺 ,在感山,明弘治中御史黄玹建。洪山寺 ,在天马山。宋元祐间建,明万历中邑人何思登重修。
木兰寺 在祥云山,明景泰中建。
灵泉寺 在石门山,明弘治中建。
罗峰寺 在来山铺罗峰山,明嘉靖中建。董山寺 ,在南山。僧慧通募建。
西林寺 在县北龙蟠山。
岳台寺 ,在净苑山,近官塘。
华严寺 在三峰山
云坪寺 在土桥
狮台寺 在汀泗乡
道庵寺 在大泉山
《石惠寺 》,一名“经堂寺” ,在紫仙山。
石来寺 在黄龙镇河浒,以河中多峭石,故名。
皇清顺治初建。
莲花寺 在石珠山,唐建。明万历中,侍郎魏说重修。
黄沙寺 在白云山,僧兰谷自上方寺分建。“云台观 ” 在来山铺,明天顺中建。
金狮观 在县南荆沙乡,明成化中建。古木蓊蔚,观隐其中。
崇仙观 在县河东,明嘉靖中建,上有“葛洪丹井。”
仙云观 在县河东山顶。嘉靖中,邑人廖道南建。
皇清顺治中,合邑重修,刱有石屋,高丈八尺,又为“石”
砌曲折,历三十六级而上。
佑圣观 在河北龙翔山,今无。
玉枢观 在双丘灯笼山,明成化中建。
“灵济观 ” :在枫桥大山凹。
元明观 ,在县东五十里独山下。
观山道院 在三十二四都道观山。
玉皇阁 在南门外十八冲。崇祯中,邑人魏说募建。
留香阁 在县北轿子山,邑人龚嘉建。
白衣阁 在偏髻山。邑人熊大来建。
大士阁 在邑西门外二里大沙洲。明崇祯中,邑人邓士亮、任蜀敬起。
观音阁 在县南门外,邑人黄图昇建。
选佛社 在县西十五里峡山。
皇清顺治中,律师曦如建。
普庵堂 明嘉靖中建,原普庵祖师卓锡于此。“寿国堂 ” 在新店。僧融通募建。
“白衣庵 ” 在西门外,僧惟玉重修。
“留云庵 ” 在西门外,僧慈修重修。
此经庵 在南门外。明万历中,王学孔建。天启中,王鼎彦重修。崇祯三年,知县林增志额。本名“救苦庵 ” ,在南门外,侍郎魏说建。
灵鹫庵 在锁匙岭,邑人谢正先修。
《地藏庵 》,在县东丰财山后。山顶平坦,庵隐其内,幽冥,钟声高送城中,发人深省。
白水庵 在县西白水山,主张瑜光。
准提庵 在县西
般若庵 在《洪山案》后。
草堂庵 ,在《楂林畈》南山下。济宗现庵和尚开山演法。
左荆庵 在新店
《洪山案庵 》在北岸。
天井庵 在官塘
南悦庵 在洪下
开觉庵 在荆港十二里。明崇祯中,禅僧若初建。
“尝定” 庵 :在荆泉,僧慈恒建。
净室庵 在来山,僧慈容建。
“净觉庵 ” :在峡山,僧印青建。
青莲庵 在渡头
普月庵 在港口
昙花庵 在官塘
白岭庵 在青落
大云庵 :在中坪。邑人王九真建。
“蓬莱庵 ” ,在荆泉山,主张瑮光。
涌莲庵 在青石桥内,邑人知县谢引璜建。
雨坛庵 在洪石乡
听点庵 在荆泉十二里。结构庄严,林泉最甚。邑人邹应锡修。
永镇庵 在斗门,一名“黄泥洞。”
燕岩庵 在蒲首山
九龙庵 在洪山
百岩庵 在县西南。密崖怪石层峦,引人入胜。万年庵 在港口。有旃檀佛。明崇祯三年,知县林增志建。
摩尼峰庵 ,在新店东,葛屺阳净室,近燕岩。“罗峰庵 ” ,在沙田畈内,右有洞,僧碧玉辟谷修炼于此。
青云洞庵 在县北,明崇祯中建。
金粟庵 :在车埠,僧明常重修。
“金云庵 ” 在黄龙大坡山下。
大龙庵 :邑人王武臣即《四山园》“古刹” 遗址刱建。
月盖庵 在北门外。县令林增志建,邑人罗冕修。
“清凉庵 ” 在河北龙翔山麓,前有茶亭。
桃花庵 在东山
咸宁县
资福寺 在后街西,领僧会司。宋建隆间,僧福真开山。元延祐重修。明正统间,吴廷举重建。
皇清康熙四年,知县何廷韬复建。
西河寺 在城西半里,为一邑胜观。
九龙寺 在十二都,寓仙洞前。明天顺间建,万历中毁,僧普念重修。
小水庵 在九都。尚书吴廷举建。
三峰寺 在龙溪山。元末兵燹,明正统中,僧本来重刱。
禅台寺 在县西南二十里上十一都。明景泰间重修。山顶有天泉。
甘首寺 在下五都。明正统间,僧昌昱重修。泉港寺 在六都。常寿僧本云重修。
宝福寺 在上五都。僧修聪修,今名“西。”寺白沙寺 在十二都莲蓬山,僧从智开山,乡官朱古峰施有香火、田地、山塘,勒于石。
海龙寺 在四都碧泉山,有龙池,四时不涸。僧江英重建。
金塘寺 在县东五里。明天顺中,僧道澄建。正德间,僧智秀修。
黄山寺 在县西二十里。明成化间,僧洪湛重建。
潜山寺 在县南二十里,即潜山观。宋冯京读书之所。
白石寺 在县东二十里,僧道满修。
鹤林寺 在县东二十里。僧觉正修。
白水寺 在县东三十里,明景泰中建,僧德观修。
宝潜寺 在上十一都。一名“衢道寺。”
北山寺 在三都黄石洞,僧法昌修。
白云寺 在上五都。明景泰间,僧道珍重修。石门寺 在十二都。明天顺间建,僧恒辉重修。初开山时得断碣,为宋石门院故址,因名。崇福寺 在二都。僧宝中修。
祥云寺 在三都狐岭山。明天顺间建,僧光智重修。
崇云寺 在四都,即新开寺。明天顺间,僧宝钟重建。系资福分派。
静安寺 在六都。僧如刚修。
禅池寺 在四都。景泰七年,僧法涧“重修。” 云峰寺 在三都。僧广济修。
洪山寺 在六都
金鸡寺 在三都金鸡山。明天顺间,僧道清重修。上有金鸡井。
尖山寺 在三都,与石燕寺相邻。
瞻泉寺 在十二都鸣水泉前。
谷云寺 在上十一都棠棣山半。
圆觉寺 在八都,潜山寺分支。
八叠寺 在下七都
福民寺 在九都彭陂,畈僧寂真改建。
黎首寺 在八都,僧了性重修。
九重寺 在下五都月台山下。旧为女僧寺。正统中,僧《普广》重建。
多宝寺 在九都。有济祖师塔,一名“尖山寺。” 天顺三年,僧文学重建。
一都观 在九都,今废。
潜山观 即冯三元“读书处” ,今为寺。
紫山观 在下七都
金顶观 ,在相山后,观废,基存。
城山观 在官埠铺,今废。
龙兴观 在官船渡北
天圣观 在上十一都大泉口。
《普广堂 》在横沟桥傍,郑翰林读书处。
崇阳县
观音寺 在县治上市,领僧会司。成化间,僧定慧立。
西禅寺 一名“定明院。” 前有白龙池供祷,雨来修。寺 在虎嵒。禅僧智耀、德圆、德寿、邑庠陈载古建。
净刹寺 ,一名“灌溪” ,唐元和中建,距治十五里。“《金界》寺 ” ,在茱萸山,唐咸和中僧普观建,宋治平元年僧智暹重修。
昌国寺 ,一名“岩头” ,唐乾符中,奯禅师建。寿宁寺 ,宋绍兴间建。
常清寺 一名“莲池。”
雷音寺 ,在狮岩上。人铁木,以徽商落发,诛茆鼎建。
石马寺 :距县西四十里。
寿安寺 一名“延寿。” 绍兴间,僧竺贤建。
栖真寺 ,岩壑林泉,甲于诸刹。宋元丰五年,署县令玉记。
台山寺 、古塘寺 、法源寺 “以上诸寺俱距县西七十里。”
广化寺 一名“真密。” 距邑西一百里。
临溪上潜寺 原名“千佛林” ,在东门外。
五谷寺 在邑东五里
金莲寺 在邑东七里汤泉之上。邑人陈冕建。石枧寺 即古龙泉院,陈仲微修陂,移此镇,蛟龙
兴福寺 :距县治十八里。
慧林寺 一名《松冈》。
福田寺 在田洞旁
芦潭寺 :在邑东四十里。邑人汪谦吉重修。紫龟寺 、五峰寺 、龟山寺 。以上三寺,距治俱四十五里。
宝界寺 一名《三峰》。
石屋寺 :距邑东五十里。
大崖寺 在邑南二十里。
茶峰寺 、古佛寺 俱在邑南六十里。
中峰寺 在白羊山,今改为“雨龙寺。”
兴教寺 邑庠汪宪祖重修。
古峰寺 距邑东七十里。
大德寺 ,距县北二十里。刘景韶修。
荐严寺 ,在西塘,距县北七里。刘日孚修。长寿寺 ,一名“柘亭” ,邑人汪槐修。
雪屏寺 在县北三十五里。
下坑寺 去县东南十里。
大名寺 ,一名“明福寺。” 距治十里。
宝林寺 一名“中岩。” 距县西北四十里。
净严寺 :距县西南十五里。
菩因寺 一名“唐冲。” 距县西南二十里。
唐峰寺 :距县西南四十里。
罗汉寺 :距县西北三十里。
文昌观 一名“应感” ,在朱紫台上,咸淳中建,领道会司。
四圣观 “杨林讲约所”
紫皇观 、天门观 ,俱在许仙岩,距县西三十里。
虎爪观 、上金城观 ,俱去县西四十里。寿圣观 ,在县西八十里。
广德观 负郭。唐季故址。桃花溪口,历代更名不一。
金城观 在白石港下金城,一名“山谷书院。” 石钟观 ,去县东二十五里,刘景韶修。
乾阳观 在西冲,邑人陈治纪修。
龙头观 在县东二十五里。
胜果庵 在西门外一里。
华严庵 僧弘续建
圆明庵 :“伍塘觉悟建。”
妙明庵 :在暇心畈,距县七十里。
法华庵 在梓木峰
“香云庵 ” :“在李朴山。”
妙峰庵 “唐禅师建,在县西。”
道林庵 在县东横山下五里。
《灵济庵 》一名“石坑。”
《名福庵 》,一名《高陂》。
祗园庵 :距县东二十里。
回头庵 一名“兴诰。” 距县东七十里。
赵州庵 在金界寺右,赵州方普庵居此,今废。鸡鸣庵 、碧峰庵 俱在县西五十里。
雪峰庵 在昌国寺右。雪峰存访奯禅师驻锡于此。
新化庵 在肥田乌冈下。
白嵒庵 一名“青峰” ,距治四十里。
板坑庵 :距治五十里。
泉坑庵 在县南十五里。
一龙庵 僧慧模建
太平庵 去县治北五里,伏虎禅师道场。“朝阳庵 ” 在壶头山南绝顶,中丞刘景韶建,诸生读书其上,其景绝佳。去县北二十五里。净胜庵 一名“观音庵” ,去县南四十里。
古泉庵 在团山,去县西三十里。
通城县
隆平寺 ,唐开元僧怀珍刱于银山下。宋熙宁五年,升镇为县,迁县治西。后毁于兵。明正统八年,僧行重修。
锡山寺 在县南三里,有泉石奇观。正德十二年,金盆寺僧戒完建。
金盆寺 在县东南二十里。
真如寺 在县西南十里。
大明寺 在县东四十五里。
金仙寺 在县东南四十里。
凤山寺 在县南门外
白云寺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寿隆寺 在县南十五里。
福源寺 在县东南二十里。
昭圣寺 在县东三十里。
百华寺 在县东南五里。
宝胜寺 在县西北二十里。
九岭寺 在县南二十里。
妙音寺 在县东南四十里。
堆峰寺 在县北二十里。
白石寺 在县西十五里。
永兴寺 在县东南四十里。
回龙寺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
东岳观 在县南门外
真君观 ,在县东四十里。
金沙观 在县北十里
兴国州
福圣寺 在州西一里。唐咸通八年,旧名“延寿。” 宋嘉祐八年,改赐“福圣” ,后废。明嘉靖年间,郡守吴希贤募建。
真如寺 ,在州南十五里。即磨三藏隐院也。今废为民居。
香岩寺 旧名“善财院” ,在真如寺侧。
银山寺 在州北十五里,前有石壁屹立,东坡謪黄州,访李仲览于此,大书“铁壁” 二字。
景德寺 旧名“重岩” ,宋真宗朝,诏郡国建景德寺。
罗汉寺 在富池镇,有大桧树,相传陈朝所遗。《醉庵诗》云:“陈未亡时桧已苍,风来历历说兴亡。世臣未必如乔木,阅尽中原几战场。”
双泉寺 在州东南六十里。四山围绕,一径可通,有泉自寺两腋流出。
大佛寺 在州北二里,今废。
长兴寺 在州西七十里。
永寿寺 ,在州西六十里。正统八年赐额“石池寺 ” ,在州西北二十里。寺后有大石池,广十丈许,唐天祐四年建。
石燕寺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
大灏寺 在州东北二十里。
灵岩寺 在州北七十里。系本里严贤、冯朝等建。
龙涌寺 在州北二十里。
百福寺 在州西五十里。
枫林寺 在州西南四十里。
北台寺 在上双迁里。宋学士吴中复构别业于此,号“龙图书院。” 后废为寺,至今称胜概焉。通真观 在州北一里。
灵仙观 在州南十里
锺成观 在州南十里
颜真观 在州南三十五里。宋道士雷时中修炼之所。
白云观 ,在州北八十里。
三官殿 在太平天乙祐圣宫南二百馀里,宋时建。
杨成庵 在西山之侧。宋绍兴间,杨檐力成明月得道处。
双树庵 在州西十里
贝叶庵 在州西二里
赤庵 在州西三里。少司空平阳李呈祥巡县。
时延名儒刘淳骥讲学于此。
大冶县
普济寺 在县西慈云山麓,洪武末年造。
皇清康熙十年,僧官源启鼎建“山门。”
南塘寺 在县西龙潭墈,祀六臂明王。寺旧在普济寺前,知县程九万移置今地。
隆济寺 ,在县西南五十里,唐无极祖师道场。龙泉寺 ,在县东三十里。明天顺间建。
东方弘化寺 智仰禅师道场,唐元和赐号“宝峰” ,宋祥符中改赐今额。
铁山寺 古寺废,洪武末年重建。
灵鹫寺 ,即“白雉寺” ,在山上,义崇祖师道场,天宝三年建。
太平寺 即天台寺源公祖师道场。师倒插白果一株,枝叶下垂,不记年所,宋绍兴间建,明洪武间重修。
吉祥寺 ,在吉祥山之阳。相传隋文帝微时,常舟行江中,夜梦无左手,翌明登岸诣草庵,中有老僧以梦告之,答曰:“无左手者,独拳也。” 当此大兴。及即位,乃建此寺。
广法寺 在县东北四十里。道信禅师开山,洪武间重修。
凤凰寺 在凤凰山上,广惠祖师道场,唐建,有古井。
七门寺 在流水里。寺有古井,相传有孝妇家燕子一窠“七门” ,因名其地。
灵子寺 ,在书堂山下。
南山寺 在县西二十五里,唐建。
梅山寺 元至治间赐金额,明洪武间重修。栗山寺 在县北二十五里。
安田寺 在县东二十里。
茗山寺 永乐间建
双龙寺 在茗山背。段如龙建。
西泉寺 在县北三十里。弘治间重建。
智洞寺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乔林寺 ,即“广惠院” ,在西野山下。
开化寺 在灵峰山下
延祥寺 在县东七十五里大江滨。
栖隐寺 在县西五十里,唐咸通中建。
永明寺 在县西三十里。
胜山寺 在县西二十里。有祈雨坛。
龙窟寺 ,在西塞山下。兴国典题其石曰“虎豹关仙人掌。”
陈泉寺 ,在陈九仙洞。寒泉涌沸。景泰年间建沼山寺 ,宋元祐中建。旧有浮图,俗云“塔倒状元归” ,为冯京祖墓谶语。后雷击塔顶,飞野中,掘得铁箱云。至中,僧惠广藏舍利于中山,后有泼牙泉,水出石圻中,颇异。
弥陀寺 在莲花山
龙王寺 在县西南三十里太平山。宋、元时乡民祷雨于此,后废。正德间重建。
百丈寺 在县西南五十里,悬崖千丈。明正统间建。
宝陀寺 在县西南十里。
架谼寺 在县北五十里架谼山上。
五峰寺 在马叫岭上
紫阳寺 在县西南五十里,地名“李铁坳。” 度门寺 在县西南四十里金鸡山,景泰间建。宝莲寺 在县西南四十里。正德年间建。三峰寺 在果城大唐山麓。有泉有洞。
雷山寺 在雷山。有石城、石屋。
妙明寺 ,在凤凰山背。俗传吴王第三女法名“妙明” ,故云。
高峰寺 在县北四十里。
大塘寺 在县西北一十五里。
崎。寺 在回山之坳,“飞云洞”在焉。永宁寺 在换绦桥之左。
诸佛寺 在县西北五十里龙坑山麓。弘治年间建。
金山寺 ,在县西五十里金山下。正统年间建。报本寺 ,在县东北七十里,周国公主建。青山寺 ,在县西三十里千仞山畔,有双泉,明洪武年间建。
五卦寺 在五卦山
太平寺 ,在县西南五十里。景泰年间建。“报恩寺 ” ,在县西二十里黄草畈。
寒山寺 在县西南四十里,即清凉峰。右有鸡冠石,左有“陪石” ,永乐间建。
东福寺 ,在县南五十里,山后有老鹤坪。古塘寺 ,在县西四十里。弘治年间建。
白云寺 在县西三十五里。弘治年间建。
吴坪寺 在县南二十五里白云山。
圆通寺 在县北四十里走马山,洪武年间建。龙应寺 在流水里,唐建。
马泉寺 在县北二十里。相传马祖炼丹之所。山顶有石灶、石窝,山腰有石眼,深不可测。山下有泉。
松山寺 在县北三十里。天顺年间建。
黄莲寺 在牛头山。弘治年间建。
洪山寺 在保安镇
灵山寺 在县西三十里。
新兴寺 在县西南五十里。
流洪寺 在果城里。有古洞,泉水可灌田。弘治间建。
黄龙寺 在太兴山,成化年间建。
白莲寺 在“换绦桥。”
矿山寺 在县西北五十里。上有灵湫,洪武年间建。
华藏寺 ,在东方山,背平等山,殿宇宏丽,楚世子书额,武冈王书“显圣禅林。” 万历间,胡、孟两姓为昙晦禅师建。
万寿寺 在石壁渡
石壁山寺 在三山湖中“石山” 之上。
金堤寺 在县西二里大堤尽处。古寺久废。
皇清康熙九年重建。
兴道观 在县北一里。相传许旌阳逐妖蛟过此,后人建观因兵废。永乐元年,丰城道士熊万象募造。正德末年,道士欧崇明改造,万历年间重修。
崇虚观 在县西南,万止斋读书处,宋熙宁中建。
报恩观 在西塞山。世传吕文德葬此,其子建以“报恩。”
鼎新观 在西野山上
迎仙观 在县北四十五里。太平,张真人显迹。太平庵 在瑶山。
佛母庵 在南塘寺前。水涨,环绕竹林,清胜。康熙年间,僧宗弘修。
通山县
新兴寺 在一都,去城二十里。
灵泉寺 在二都
雨霖寺 在三都,去县十五里。旧为“鄂王武穆庙。”
茅田寺 在三都,去县十里。
万杉寺 在四都,去县四十五里。
崇福寺 ,去县四十里,即杉坑,后改今名。“灵觉寺 ” ,去县六十里。
安平寺 在四都,去县七十里。寺有刘伯温肉身在龛中。
翠屏寺 在四都,去县四十里。
郭城寺 在五都,去县四十里。
龙崖寺 在五都,去县七十里。
北山寺 在六都,去县五十里。
云梯寺 在六都,去县四十五里。
多宝寺 ,在白寉山下,即僧会司殿,右为观音堂。明嘉靖间,侍郎朱廷立建。
福寿寺 在县治南翠屏山下。今废。
佛堂寺 在六都,去县七十里。
东溪寺 在四都,去县四十五里。
永济寺 在县南五里
亢山寺 在县北十里
洞渊观 ,在县西,领道会司。
观音庵 去县六十里
鸡龙庵 去县三十里
钦天瑞庆宫 在九宫山,宋淳熙中建,元至治间重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