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274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二百七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二百七十四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二百七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二百七十四卷目录

 翰林院部名臣列传九

  元二

  焦养直      耶律希亮

  揭傒斯      张起岩

  曹元用      谢端

  元明善      虞集

  李泂       欧阳元

  阿邻帖木儿    巙

  张翥

官常典第二百七十四卷

翰林院部名臣列传九

编辑

元二

编辑

焦养直

编辑

按《元史》本传:“养直,字无咎,东昌堂邑人。夙以才器称。 至元十八年,世祖改符宝郎为典瑞监,思得一儒者 居之。近臣有以养直荐者,帝即命召见,敷对称旨,以 真定路儒学教授超拜典瑞少监。二十四年,从征乃 颜。二十八年,赐宅一区。入侍帷幄,陈说古先帝王政 治,帝听之,每忘倦。尝语及汉高帝起自侧微,诵所旧” 闻,养直从容论辨,帝即开纳,由是不薄高帝。大德元 年,成宗幸柳林,命养直进讲《资治通鉴》,因陈规谏之 言,诏赐酒及钞万七千五百贯。二年,赐金带、象笏。三 年,迁集贤侍讲学士,赐通犀带。七年,诏傅太子于宫 中,启沃诚至,帝闻之大悦。八年,代祀南海。九年,进集 贤学士。十一年,升太子谕德。至大元年,授集贤大学 士,谋议大政悉与焉。告老归而卒。赠资德大夫、河南 等处行中书省右丞,谥文靖。子德方,以荫为兴国路 总管府判官。

耶律希亮

编辑

按《元史》本传:希亮,字明甫,楚材之孙,铸之子也。初,六 皇后命以赤帖吉氏归铸,生希亮于和林南之凉楼, 曰秃忽思,六皇后遂以其地名之。宪宗尝遣铸核钱 粮于燕,铸曰:“臣先世皆读儒书,儒生俱在中土,愿携 诸子至燕受业。”宪宗从之,乃命希亮师事北平赵衍, 时方九岁,未浃旬,己能赋诗。岁丙辰,宪宗召铸还和 林,希亮独留燕。岁戊午,宪宗在六盘山,希亮诣行在 所。已而铸扈从南伐,希亮亦在行。明年,宪宗崩于蜀, 希亮将辎重北归陕右。又明年,为中统元年,世祖即 位,阿里不哥反,遣使召主将浑都海。铸说浑都海等 入朝,皆不从,则弃其妻子,挺身来归。既而浑都海知 铸去,怒遣百骑追之,不及,乃使百人监视希亮母子, 迫胁使从行,自灵武过应吉里城,至西凉甘州。阿里 不哥遣大将阿蓝荅儿自和林帅师至焉支山,希亮 见之,阿蓝荅儿问而父安在,希亮曰:“不知。与吾父同 任事者,宜知之。”浑都海怒诟曰:“我焉得知之!其父今 亡命东见皇帝矣!”希亮曰:“若然,则何谓不知?”阿蓝荅 儿熟视浑都海曰:“此言深有意焉。”诘希亮甚急,希亮 曰:“使吾知之,亦从而去,安得独留?”阿蓝荅儿以为实, 免其监莅。既而阿蓝荅儿、浑都海为大兵所杀,其残 卒北走,众推哈剌不花为帅,希亮潜匿甘州北黑水 东沙陀中。殿兵已过十馀里,有寻马者适至,老婢漏 言众奄至,驱至肃州。哈剌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 哈剌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 释希亮缚,谓曰:“我受恩于汝父,此图报之秋也。”及抵 沙川北州,希亮与兄弟徒步负任,不火食者数日。是 冬,涉雪逾天山,至北庭都护府。二年,至昌八里城。夏, 逾马纳思河,抵叶密里城,乃定宗潜邸汤沐之邑也。 时六皇后之妺主后位,与宗王火忽皆欲东觐。希亮 母密知其事,携希亮入见。已而事不果。冬,至于火孛 之地。三年,定宗幼子大名王闵其不能归,遗以币帛 鞍马,乃从大名王至忽只儿之地。会宗王阿鲁忽至, 诛阿里不哥所用镇守之人。唆罗海欲附世祖,复从 大名王及阿鲁忽二王还,至叶密里城,王遗以耳环, 其二珠大如榛窦,价值千金。欲穿其耳使带之,希亮 辞曰:“不敢因是以伤父母之遗体也。且无功受赏,于 礼尤不可。”王又解金束带遗之,且曰:“系此于遗体宜 无伤。”五月,又为阿里不哥兵所驱,西行千五百里,至 孛劣撒里之地。六月,又西至换扎孙之地,又从至不 剌城。又西行六百里,至彻彻里泽剌之山。后妃辎重 皆留于此。希亮母及兄弟亦在焉。希亮单骑行二百 馀里,至出布儿城。又百里,至也里虔城,而哈剌不花

之兵奄至。希亮又从二王兴师,还至不剌城,与哈剌
考证
不花战,败之,尽歼其众。二王乃函其头,遣使报捷。十

月,至于亦思宽之地。四年,至可失哈里城。四月,阿里 不哥兵复至,希亮又从征,至浑八升城。时希亮母从 后避暑于阿体八升山。先是,铸尝言于世祖:“臣之妻 子皆在北边。”至是,世祖遣不华出至二王所,因以玺 书召希亮,驰驿赴阙。六月,由苦先城至哈剌火州,出 伊州,涉大漠以还。八月,入觐世祖于上都之大安阁, 备陈边事及请帮助识别此字。旅困苦之状。世祖怜之,赐钞千锭、金 带一、币帛三十,命为速古儿必阇赤。至元八年,授奉 训大夫、符宝郎。十二年,既平宋,世祖命希亮问诸降 将:“日本可伐否?”夏贵、吕文焕、范文虎、陈奕等皆云可 伐。希亮奏曰:“宋与辽、金攻战且三百年,干戈甫定,人 得息肩,俟数年兴师未晚。”世祖然之。十三年,太府监 令史卢贽言于监官:“各路所贡布,长三丈,唯平阳加 一丈。诸怯薛歹以故争取平阳布,苟截其长者与他 郡等,则无所争,而以其所截者为髹漆宫殿器皿之 用,甚便。”监官从之。适左右以其事闻,帝以诘监官,监 官仓皇莫知所以对,归罪于贽,帝命斩之。希亮遇诸 涂贽,以冤告,希亮命少缓,具以实入奏。有旨令董文 用谳之,竟释贽,而召御史大夫塔察儿等让之曰:“此 事言官当言而不言,向微秃忽,思,不误诛此人耶?”十 四年,转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帝驻跸 察纳儿台之地,希亮至,奏对毕,董文用问大都近事, 希亮曰:“囹圄多囚耳。”世祖方欹枕而卧,忽请帮助识别此字。问其故, 希亮奏曰:“近奉旨,汉人盗钞六文者杀,以是囚多。”帝 惊问孰传此语?省臣曰:“此旨实脱儿察所传。”脱儿察 曰:“陛下在南坡,以语蒙古儿童。”帝曰:“前言戏耳,曷尝 著为令式。”乃罪脱儿察。希亮因奏曰:“令既出矣,必明 其错误,以安民心。”帝善其言,即命希亮至大都,谕旨 中书。十七年,希亮以跋涉西土,足病痿挛,谢事而去, 退居。请帮助识别此字。阳者二十馀年。至大三年,武宗访求先朝旧 臣,特除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寻改授林翰学士 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希亮以职在史官,乃类次世 祖嘉言善行以进,英宗取其书置禁中。久之,闲居京 师,四方之士多从之游。泰定四年卒,年八十一。希亮 性至孝,困厄遐方,家资散亡已尽,仅藏祖考画像,四 时就穹庐陈列致奠,尽诚尽敬。朔漠之人咸相聚来 观,叹曰:“此中土之礼也。”虽疾病,不废书史,或中夜起 坐,取烛以书。所著诗文及从军纪行录三十卷,目之 曰《愫轩集》。赠推忠辅义守正功臣、资善大夫、集贤学 士、上护军,追封漆水郡公,谥忠嘉。

揭傒斯

编辑

按《元史》本传:“傒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人。父来成,宋乡 贡进士。傒斯幼贫,读书尤刻苦,昼夜不少懈,父子自 为师友,由是贯通百氏。早有文名。大德间,稍出游湘 汉,湖南帅赵淇雅号知人,见之惊曰:‘他日翰苑名流 也’。程钜夫、卢挚先后为湖南宪长,咸器重之,钜夫因 妻以从妺。延祐初,钜夫、挚列荐于朝,特授翰林国史” 院编修官。时平章李孟监修国史,读其所撰《功臣列 传》,叹曰:“是方可名史笔,若他人直誊吏牍尔。”陞应奉 翰林文字,仍兼编修,迁国子助教,复留为应奉。南归 省母,旋复召还。傒斯凡三入翰林,朝廷之事,台阁之 仪,靡不闲习。集贤学士王约谓与傒斯谈治道,大起 人意,授之以政,当无施不可。天历初,开奎章阁,首擢 为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文宗时幸阁中,有所 咨访,奏对称旨,恒以字呼之而不名。每中书奏用儒 臣,必问曰:“其材何如揭曼硕?”间出所上《太平政要策》 以示台臣,曰:“此朕授经郎揭曼硕所进也。”其见亲重 如此。富州地不产金,官府惑于奸民之言,为募淘金 户三百,而以其人总之,散往他郡采金以献,岁课自 四两累增至四十九两。其人既死,而三百户所存无 什一,又贫不聊生,有司遂责民之受役于官者代输, 民多以是破产。中书因傒斯言,遂蠲其征,民赖以甦 富,州人至今德之。与修《经世大典》,文宗取其所撰《宪 典》读之,顾谓近臣曰:“此岂非唐律乎?”特授艺文监丞, 参检校书籍事,且屡称其纯实,欲进用之,会文宗崩 而止。元统初,诏对便殿,慰谕良久,命赐以诸王所服, 表里各一,躬自辨识以授之。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 士,阶中顺大夫。先是,儒学官赴吏部铨者,必移集贤 考较其所业。集贤下国子监,监下博士,吏文淹稽,动 逾累月。傒斯请更其法,以事付本院属官,人甚便之。 奉旨祠北岳、济渎、南镇,便道西还。时秦王伯颜当国, 屡促其还,傒斯引疾固辞。既而天子亲擢为奎章阁 供奉学士,乃即日就道,未至,改翰林直学士。及开经 筵,再陞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以对品进,阶中奉大 夫。时新格超陞不越二等,独傒斯进四等,转九阶,盖 异数也。经筵无专官,曰领,曰知,多宰执大臣,故微辞 奥义必属傒斯订定而后进。其言往往寓献替之诚, 务以裨益治道。天子嘉其忠恳,数出金织文缎以赐。 至正三年,年七十,致其事而去。诏遣使追及于漷南。 寻复奉上尊谕旨,还撰《明宗神御殿碑》。文成,赐楮币万缗,白金五十两,中宫赐白金亦如之。求去,不许,命 丞相脱脱及执政大臣面谕毋行。傒斯曰:“使揭傒斯 有一得之献,诸公用其言而天下蒙其利,虽死于此, 何恨?不然,何益之有!”丞相因问方今致治何先?傒斯 曰:“储材为先,养之于位望未隆之时,而用之于周密 庶务之后,则无失材废事之患矣。”一日,集议朝堂,傒 斯抗言当兼行新旧铜钱,以救钞法之弊,执政言不 可,傒斯持之益力,丞相虽称其不阿,而竟莫行其言 也。诏修辽、金、宋三史,傒斯与为总裁官。丞相问:“修史 以何为本?”曰:“用人为本。有学问文章而不知史事者 不可与,有学问文章知史事而心术不正者不可与。 用人之道,又当以心术为本也。”且与僚属言:“欲求作 史之法,须求作史之意。古人作史,虽小善必录,小恶 必记,不然何以示惩劝?”由是毅然以笔削自任,凡政 事得失,人材贤否,一律以是非之公。至于物论之不 齐,必反复辨论,以求归于至当而后止。四年,《辽史》成, 有旨奖谕,仍督早成《金》、宋二史。傒斯留宿史馆,朝夕 不敢休,因得寒疾,七日卒。时方有使者至自上京,锡 宴史局,以傒斯故,改宴日。使者以闻,帝为嗟悼,赐楮 币万缗,仍给驿舟护送其丧归江南。六年,制赠护军, 追封豫章郡公,谥曰文安。有勋爵而无官阶者,有司 失之也。傒斯少处穷约,事亲菽水粗具,而必得其欢 心。暨有禄入衣食稍逾于前,辄愀然曰:“吾亲未尝享 是也。”故平生清俭,至老不渝,友于兄弟,终始无间言。 立朝虽居散地,而急于荐士,扬人之善,惟恐不及;而 闻吏之贪墨病民者,则尤不曲为之揜覆也。为文章, 叙事严整,语简而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 廷大典册,及元勋茂德当得铭辞者,必以命焉。殊方 绝域,咸慕其名,得其文者,莫不以为荣云。

张起岩

编辑

按《元史》本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五季避地禹 城。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徙家济南。当 金之季,张荣据有章丘、邹平、济阳、长山、辛市、蒲台、新 城、淄州之地,岁丙戌,归于太祖,始终效忠节,迪与其 子福实先后羽翼之。福仕为济南路军民镇抚兵钤 辖,权府事,生东昌录事判官铎,铎生四川行省儒学” 副提举范,范生起岩。初,其母丘氏有娠,见长蛇数丈 入榻下,已忽不见,乃惊而诞。起岩幼从其父学,年弱 冠,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值县官捕蝗,移摄县事。 久之,听断明允,其民相率曰:“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 吾属何患焉。”政成,迁安丘。中延祐乙卯进士首选,除 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贤修撰,转国子博士,升国子 监丞,进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丁内艰,服除,选 为监察御史。中书参政杨廷玉以墨败,台臣奉旨就 庙堂逮之下吏,丞相倒剌沙疾其摧辱,同列悉诬台 臣罔上,欲寘之重辟。起岩以新除留台,抗章论曰:“台 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今以奉职获戾,风 纪解体,正直结舌,忠良寒心,殊非盛世事。且世皇建 台阁,广言路,维持治体。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今 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章三上不报。起 岩廷争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释。犹皆坐罢,免还乡里。 迁中书右司员外郎,进左司郎中兼经筵官,拜太子 右赞善。丁外艰,服除,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书。文 宗亲郊,起岩充大礼使,导帝陟降,步武有节衣,前后 襜如陪位,百官望之如古图画中所睹,帝甚嘉之,赐 赉优渥,转参议中书省事。宁宗崩,燕南俄起大狱,有 妄男子上变,言部使者谋不轨,按问皆虚。法司谓《唐 律》,告叛者不反坐,起岩奋谓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 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趣有司 具狱,都人肃然,大事寻定。中书方列坐铨选,起岩荐 一士可用,丞相不悦,起岩即摄衣而起,丞相以为忤。 已,迁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修《三朝实录》, 加同知经筵事。御史台奏除浙西廉访使,不允。已而 擢陕西行台侍御史,将行,复留为侍讲学士。拜江南 行台侍御史,召入中台为侍御史,转燕南廉访使。搏 击豪强,不少容贷,贫民赖以吐气。滹沱河水为真定 害,起岩论封河神为侯爵,而移文贵之,复修其堤防, 瀹其湮郁,水患遂息。升江南行台御史中丞,拜翰林 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知经筵事。右丞相别怯 里不花为台臣所纠去位。未几,再入相,讽词臣言台 章之非,起岩执不可,闻者壮之。俄拜御史中丞。论事 剀直,无所顾忌,与上官多不合。诏修辽、金、宋三史,复 命入翰林为承旨,充总裁官,积阶至荣禄大夫。起岩 熟于金源典故,宋儒道学源委尤多究心史官有露 才自是者,每立言未当,起岩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 致自足。史成,年始六十有五,遂上疏乞骸骨以归。后 四年卒,谥曰“文穆。”起岩面如紫琼,美髯方颐,而眉目 清扬,可观望而知,为雅量君子。及其临政决议,意所 背乡,屹若泰山,不可回夺。或时面折人,面,颈发赤,不 少恕,庙堂惮之。识者谓其外和中刚,不受人笼络如

欧阳修,名闻四裔。安南修贡,其陪臣致其世子之辞
考证
必候起岩起居。性孝友,少处穷约,下帷教授,躬致米

百里外,以养父母,抚弟如石。教之宦学,无不备至。举 亲族弗克葬者二十馀丧,且买田以给其祭。凡获俸 赐,必与故人宾客共之。卒之日,廪无馀粟,家无馀财。 先是,至元乙酉三月乙亥,太史奏“文昌星明,文运将 兴。”时世祖行幸上京,明日丙子,皇孙降生于儒州,是 夜,起岩亦生。其后皇孙践祚,是为仁宗,始诏设科取 士。及廷试,起岩遂为第一人,论者以为非偶然也。起 岩博学有文,善篆隶,有《华峰漫槁》《华峰类槁》《金陵集》 各若干卷,藏于家。子二人:琳、琛。

曹元用

编辑

按《元史》本传:“元用,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祖义 不仕。父宗辅,德清县主簿。元用资禀俊爽,幼嗜书,一 经目辄成诵,每夜读书,常达曙不寝。父忧其致疾,止 之,辄以衣蔽窗,默观之。始以镇江路儒学正,考满游 京师。翰林承旨阎复于四方士少所许可,及见元用, 出所为文示之,元用辄指其疵,复大奇之,因荐为翰” 林国史院编修官。即论史院僚属非材,请较试,取其 优者用之。御史台辟为掾史。元用初不习吏事,而见 事明决,吏反师之。转中书省右司掾,与清河元明善、 济南张养浩同时,号为“三俊。”除应奉翰林文字,迁礼 部主事。时累朝皇后既崩者,犹以名称,而未有谥号, 元用言:“后为天下母,岂可直称其名,宜加徽号,以彰 懿德。”改尚书省右司都事,转员外郎。及尚书省罢,退 居任城。久之,齐、鲁间从学者甚众。延祐六年,授太常 礼仪院经历。属英宗躬修祀事,锐意礼乐,其亲祀仪 注、卤簿舆服之制,率所裁定。初,太庙九室,合飨于一 殿。仁宗崩,无室可祔,乃于武宗室前结彩为次。英宗 在上京,礼官集议,元用言:“古者宗庙有寝有室,宜以 今室为寝,当更营大殿于前,为十五室。”帝嘉其议,授 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八月,铁失之变,贼党 赤斤铁木儿遽至京师,收百司印,趣召两院学士北 上。元用独不行,曰:“此非常之变,吾宁死,不可曲从也。” 未几,贼果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二年,授太 子赞善,转礼部尚书,兼经筵官。及大朝会,为纠仪官, 申卷班之令,俾以序退,无争门而出之扰。又谓:太医、 仪凤、教坊等官不当序正班,当自为一列。后皆行之。 时宰执有欲罢科举法者,元用以为国家文治正在 于此,胡可罢也。又有欲损太庙四时之享,止存冬祭 者,元用谓:“禴、祀、尝、烝,四时之享,不可阙一,乃经礼之 大者,其可惜费而废礼乎?”三年夏,帝以日食、地震、星 变,诏议所以弭灾者,元用谓:“应天以实不以文,修德 明政,应天之实也。宜撙浮费,节财用,选守令,恤贫民, 严禋祀,汰佛事,止造作以纾民力,慎赏罚以示惩劝。” 皆切中时弊。又论科举取士之法,当革冒滥,严考核, 俾得真才之用。议上,朝廷咸是之。拜中奉大夫、翰林 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又奉 旨纂集甲令为通制,译唐《贞观政要》为《国语》,书成,皆 行于时。凡大制诰率元用所草。文宗时草“宽恤”之诏, 帝览而善之,赐金织文锦。天历二年,代祀曲阜孔子 庙,还以司寇像及《代祀记》献,帝甚喜。值太禧宗禋院 副使缺,中书奏以元用为之,帝不允曰:“此人翰林中 所不可无者,将大用之矣。”会卒,帝嗟悼久之,谓侍臣 曰:“曹子贞尽忠宣力,今亡矣,可赐赙钞五千缗。”赠正 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东 平郡公,谥文献。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二子:伟仪。

谢端

编辑

按《元史》本传:“‘端字敬德,蜀之遂宁人。宋末,蜀士多避 兵江陵,因家焉。端幼颖异,五六岁能吟诗,十岁能作 赋。弱冠与尚书宋本同师,明性理,为古文。又同教授 江陵城中,以文学齐名,时号谢宋史’。杠宣慰荆南,数 加延礼,荐之姚枢。枢方以文章大名自负,少所许可, 以所为文视端,端一读即能指擿其用意所在,枢叹” 奖不已,语人:“后二十年,若谢端者,岂易得哉!”用荐者 署校官,不报。科举法行,就试河南行省,中其举,以内 艰不会试。延祐五年,乃擢进士乙科,授承事郎、潭州 路同知湘阴州事。岁满,入为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 盗入太庙,失第八室黄金主,坐罢去。端礼官非典守, 不当坐亦不辨。寻除翰林修撰,升待制,以选为国子 司业,遂为翰林直学士,阶大中大夫。端善为政,筮仕 湘阴,猾吏束手,不敢舞文法,豪民无赖者远避去。部 使者行部,旁郡滞讼皆委端谳,端剖决如流,绩誉籍 然。其文章严谨有法,宁约近瘠,无奢滋驳。居翰林久, 至顺、元统以来,国家崇号,慈极升祔先朝,加封宣圣 考妣,制册多出其手。预修文宗、明宗、宁宗三朝实录 及累朝功臣列传,时称其有史才。初,文宗建奎章阁, 搜罗中外才俊置其中,尝语阿荣曰:“当今文学之士, 朕惟未识谢端。”亡何,文宗崩,竟不及用端。端又与赵 郡苏天爵同著《正统论》,辨金、宋正统甚悉,世多传之。 至元六年卒,年六十二。元世蜀士以文名者曰虞集, 而谢端其次云

元明善

编辑

按《元史》本传:“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先盖拓跋 魏之裔。居清河者,至明善四世矣。明善资颖悟绝出, 读书过目辄记,诸经皆有师法,而尤深于《春秋》。弱冠 游吴中,已名能文章。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学 正,辟掾行枢密院。时董士选佥院事,待之若宾友,不 敢以曹属御之。及士选陞江西左丞,又辟为省掾。会” 赣州贼刘贵反,明善从士选将兵讨之,禽贼三百人。 明善议缓诖误,得全活者百三十人。一日,将佐白宜 多戮俘获及尸,一切死者,以张军声。明善固争,以为 “王者之师,恭行天罚。小丑陆梁,戮其渠魁可尔,民何 辜焉?”既而又得贼所书赣、吉民丁十万于籍者,有司 喜,欲滋蔓为利,明善请火其籍以灭迹,二郡遂安。升 掾南行台。未几,授枢密院照磨,转中书左曹掾,掾曹 无留事。始,明善在江西时,朱瑄为其省参政,明善有 马,骏而瘠,瑄假为从骑,久益壮,瑄爱之,致米三十斛 酬其直。后瑄败,江浙行省籍其家,得金谷之簿书,米 三十斛送元复,初不言以酬马直,明善坐免。久之,有 为辨白其事者,乃复掾省曹。仁宗居东宫,首擢为太 子文学。及即位,改翰林待制,预修成宗、《顺宗实录》,升 翰林直学士。诏节《尚书》经文,译其关政要者以进。明 善举宋忠臣子集贤直学士文陞同译润,许之。书成, 每奏一篇,帝必称善曰:“二帝三王之道,非卿莫闻也。” 兴圣太后既受尊号,廷臣请因肆赦,明善曰:“数赦非 善人之福,宥过可也。”奉旨出赈山东、河南饥。时彭城、 下邳诸州连数十驿,民饿马毙,而官无文书赈贷。明 善以钞万二千锭分给之,曰:“擅命获罪,所不辞也。”还 修《武宗实录》,又升翰林侍讲学士,预议科举服色等 事。延祐二年,始会试天下进士,明善首充考试官。及 廷试,又为读卷官,所取士后多为名臣。改礼部尚书, 正孔氏宗法,以宣圣五十五世孙思晦袭封衍圣公 事,上制可之。擢参议中书省事,旋复入翰林为侍读。 岁中,拜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又召入集贤为侍读,议 广庙制。升翰林学士,修《仁宗实录》。英宗亲祼太室,礼 官进祝册,请署御名,命明善代署者三,眷遇之隆,当 时莫并焉。至治二年卒于位。泰定间,赠资善大夫、河 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谥曰文敏。明善早以文 章自豪,出入秦、汉间,晚益精诣,有文集行世。初在江 西、金陵,每与虞集剧论,以相切劘。明善言:“《集》治诸经, 惟朱子所定者耳,自汉以来先儒所尝尽心者,考之 殊未博。”集亦言:“凡为文辞,得所欲言而止。必如明善 云,若雷霆之震惊,鬼神之灵变然后可,非性情之正 也。”二人初相得甚驩,至京师,乃复不能相下。董士选 之自中台行省江浙也,二人者俱送出都门外。士选 曰:“伯生以教导为职,当早还复初,宜更送我集还。”明 善送至二十里外。士选下马入邸舍中,为席,出橐中 殽,酌酒同饮,乃举酒属明善曰:“士选以功臣子出入 台省,无补国家,惟求得佳士数人,为朝廷用之。如复 初与伯生,他日必皆光显,然恐不免为人构间。复初 中原人也,仕必当道。伯生南人,将为复初摧折,今为 我饮此酒,慎勿如是。”明善受卮酒,跪而釂之,起立言 曰:“诚如公言,无论他日,今隙已开矣。请公再赐二卮, 明善终身不敢忘公言。”乃再饮而别。真人吴全节与 明善交尤密,尝求明善作文。既成,明善谓全节曰:“伯 生见吾文,必有讥弹,吾所欲知。成季为我治具,招伯 生来观之,若已入石,则无及矣。”明日集至,明善出其 文问何如集,曰:“公能从《集》言去百有馀字,则可传矣。” 明善即泚笔属集,凡删百二十字而文益精当。明善 大喜,乃驩好如《初集》。每见明经之士,亦以明善之言 告之。明善一子晦荫受峡州路同知,早卒。

虞集

编辑

按《元史》本传:“集字伯生,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曾祖 刚简,为利州路提刑,有治绩,尝与临邛魏了翁、成都 范仲黼、李心传軰讲学蜀东门外,得程、朱氏微旨,著 《易》《诗》《书》《论语说》以发明其义,蜀人师尊之。祖㠭,知连 州,亦以文学知名。父汲,黄冈尉,宋亡,侨居临州崇仁, 与吴澄为友,澄称其文清而醇。尝再至京师,赎族人” 被俘者十馀口以归,由是家贫。晚稍起家,教授于诸 生中,得孛术鲁翀、欧阳元而称许之。以翰林院编修 官致仕。娶杨氏,国子祭酒文仲女。咸淳间,文仲守衡, 以汲从未有子,为祷于南岳。集之将生,文仲晨起衣 冠,坐而假寐,梦一道士至前,牙兵启曰:“南岳真人来 见。”既觉,闻甥馆得男,心颇异之。集三岁即知读书。岁 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 《论语》《孟子》《左氏传》、欧苏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 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文仲世以 《春秋》名家,而族弟参知政事栋,明于性理之学,杨氏 在室,即尽通其说。故集与弟槃皆受业家庭,出则以 契家子从吴澄游,授受具有源委。左丞董士选自江 西除南行台中丞,延集家塾。大德初,始至京师,以大 臣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时其 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丁 内艰,服除,再为助教,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 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 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 以为教?”仁宗在东宫,传旨谕集勿竟其事。集以刘生 失礼状上之,移詹事院,竟黜刘生,仁宗更以集为贤。 大成殿新赐《登歌乐》,其师世居江南,乐生皆河北田 里之人,情性不相能,集亲教之,然后成曲。复请设司 乐一人掌之,以俟考正。仁宗即位,责成监学,拜台臣 为祭酒,除吴澄司业,皆欲有所更张,以副帝意,集力 赞其说。有为异论以沮之者,澄投檄去,集亦以病免。 未几,除太常博士,丞相拜住方为其院使,间从集问 《礼器祭义》甚悉,集为言先王制作,以及古今因革治 乱之由,拜住叹息,益信儒者有用。朝廷方以科举取 士,说者谓治平可力致,集独以谓当治其源。迁集贤 修撰,因会议学校,乃上议曰:“师道立则善人多。学校 者,士之所受教,以致于成德达材者也。今天下学官, 猥以资格授,强加之诸生之上,而名之曰师尔,有司 弗信之,生徒弗信之,于学校无益也。如此而望师道 之立,可乎?下州小邑之士,无所见闻,父兄所以导其 子弟,初无必为学问之实意,师友之游从,亦莫辨其 邪正。然则所谓贤材者,非自天降地出,安有可望之 理哉!为今之计,莫若使守令求经明行修、成德者,身 师尊之,至诚恳恻以求之,其德化之及,庶乎有所观 感也。其次则求夫操履近正而不为诡异骇俗”者,确 守先儒经义师说,而不敢妄为奇论者,众所敬服,而 非乡愿之徒者,延致之日,讽诵其书,使学者习之,入 耳著心,以正其本,则他日亦当有所发也。其次则取 乡贡至京师罢归者,其议论文艺,犹足以耸动其人, 非若泛泛莫知根请帮助识别此字。者矣。六年,除翰林待制,兼国史 院编修官。仁宗尝对左右叹曰:“儒者皆用矣,惟虞伯 生未显擢尔。”会晏驾,不及用。英宗即位,拜住为相,颇 超用贤俊。时集以忧还江南,拜住不知也,乃言于上, 遣使求之于蜀,不见;求之江西,又不见。集方省墓吴 中,使至,受命趋朝,则拜住不及见矣。泰定初,考试礼 部,言于同列曰:“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 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 代《五经》学究之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 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 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 是说,故所取每称得人。泰定初,除国子司业,迁秘书 少监。天子幸上都,以讲臣多高年,命集与集贤侍读 学士王结执经以从。自是岁尝在行经筵之制,取经 史中切于心德治道者,用《国语》《汉文》两进读。润译之 际,患夫陈圣学者未易于尽其要,指时务者犹难于 极其情,每选一时精于其学者为之,犹数日乃成一 篇。集为反复古今名物之辨以通之,然后得以无忤。 其辞之所达,万不及一,则未尝不退而窃叹焉。拜翰 林直学士,俄兼国子祭酒。尝因讲罢,论京师恃东南 运粮为实,竭民力以航不测,非所以宽远人而因地 利也。与同列进曰:“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北极辽海, 南滨青、齐,萑苇之场也,海潮日至,淤为沃壤。用浙人 之法,筑堤捍水为田,听富民欲得官者,合其众分授 以地,官定其畔以为限。能以万夫耕者,授以万夫之 田,为万夫之长;千夫、百夫亦如之,察其惰者而易之。 一年勿征也,二年勿征也,三年视其成,以地之高下 定额于朝廷,以次渐征之。”五年有积蓄,命以官,就所 储给以禄。十年㐽之符印,得以传子孙,如军官之法, 则东面民“兵数万,可以近卫京师,外御岛夷,远宽东 南海运,以纾疲民,遂富民得官之志,而获其用。江海 游食盗贼之类,皆有所归。”议定于中,说者以为一有 此制,则执事者必以贿成而不可为矣。事遂寝。其后 海口万户之设,大略宗之。文宗在潜邸,已知集名,既 即位,命集仍兼经筵。尝以先世坟墓在吴、越者,“岁久 湮没,乞一郡自便。”帝曰:“尔材何不堪,顾今未可去尔。” 除奎章阁侍书学士。时关中大饥,民枕籍而死,有方 数百里无孑遗者。帝问“集何以救关中?”对曰:“承平日 久,人情宴安,有志之士急于近效,则怨讟兴焉。不幸 大菑之馀,正君子为治作新之机也。若遣一二有仁 术、知民事者,稍宽其禁令,使得有所为,随郡县择可 用之人,因旧民所在,定城郭,修闾里,治沟洫,限畎亩, 薄征敛,招其伤残老弱,渐以其力治之,则远去而来 归者渐至,春耕秋敛,皆有所助。一二岁间,勿征勿徭, 封域既正,友望相济,四面而至者,均齐方一,截然有 法,则三代之民将见出于空虚之野矣。”帝称善,因进 曰:“幸假臣一郡,试以此法行之,三五年间,必有以报 朝廷者。”左右有曰:“虞伯生欲以此去尔。”遂罢其议。有 敕诸兼职不过三免国子祭酒。时宗藩暌隔,功臣汰 侈,政教未立。帝将策士于廷,集被命为读卷官,乃拟 制策以进,首以劝亲亲、体群臣、同一风俗、协和万邦为问,帝不用。集以入侍燕闲,无益时政,且媢嫉者多, 乃举大学士忽都鲁都儿迷失等进曰:“陛下出独见, 建奎章阁,览书籍,置学士员以备顾问。臣等备员,殊 无补报,窃恐有累圣德,乞容臣等辞职。”帝曰:“昔我祖 宗睿知聪明,其于致理之道,生而知之。朕早岁跋涉 艰阻,视我祖宗,既乏生知之明,于国家治体岂能周 知!故立奎章阁,置学士员,以祖宗明训、古昔治乱得 失,日陈于前,卿等其悉所学,以辅朕志。若军国机务, 自有省、院、台任之,非卿等责也。其勿复辞。”有旨:采辑 本朝典故,仿《唐、宋会要》修《经世大典》,命集与中书平 章政事赵世延同任总裁。集言:“礼部尚书马祖常多 闻旧章,国子司业杨宗瑞素有历象、地理、记问、度数 之学,可共领典。翰林修撰谢端、应奉苏天爵、太常李 好文、国子助教陈旅、前詹事院照磨宋褧、通事舍人 王士点,俱有见闻,可助撰录,庶几是书早成。”帝以尝 命修辽、金、宋三史,未见成绩,《大典》令阁学士专率其 属为之。既而以累朝故事有未备者,请以翰林国史 院修《祖宗实录》。时百司所具事迹参订,翰林院臣言 于帝曰:“《实录》法不得传于外,则事迹亦不当示人。”又 请以国书脱卜赤颜增修太祖以来事迹,承旨塔失 海牙曰:“脱卜赤颜非可令外人传者。”遂皆已。俄世延 归,集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既上进,以 目疾丐解职,不允。乃举治书侍御史马祖常自代,不 报。御史中丞赵世安乘间为集请曰:“虞伯生久居京 师,甚贫,又病目,幸假一外任,便医。”帝怒曰:“一虞伯生, 汝軰不容耶?”帝方向用文学,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 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故重听其去。集每承诏有 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 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或随事规 谏,出不语人,谏或不入。归家悒悒不乐。家人见其然, 不敢问其故也。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 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 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然集遇其 人,未尝少变。一日,命集草制,封乳母夫为营都王,使 贵近阿营巙芘オ恣C。二人者素忌集,缪言制封营国 公,集具槁。俄丞相自榻前来,索制词甚急,集以槀进, 丞相愕然问故,集知为所绐,即请易槁以进,终不自 言。二人者愧之,其雅量类如此。论荐人材,必先器识, 心所未善,不为牢笼以沽誉,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 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 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以才俊为马祖常所 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 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有才,然非远器,亦恐不 得令终。”祖常犹未以为然。一日,邀集过其家,设宴,酒 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祖常不乐而罢。文宗崩, 集在告欲谋南还,不果。幼君崩,大臣将立妥欢帖穆 尔太子,用至大故事,召诸老臣赴上都议政。《集在召 列祖》,常使人告之曰:“御史有言。”乃谢病归临川。初,文 宗在上都,将立其子阿剌忒纳荅剌为皇太子,乃以 妥欢帖穆尔太子乳母夫,言明宗在日,素谓太子非 其子,黜之江南。驿召翰林学士承旨阿邻帖木儿、奎 章阁大学士忽都鲁笃弥,实书其事于脱卜赤颜。又 召集使书诏,播告中外。时省台诸臣,皆文宗素所信 用同功一体之人,御史亦不敢斥言其事,意在讽集 速去而已。伯璲后以用事败,杀其身世乃服集知人。 元统二年,遣使赐上尊酒、金织文锦二,召还禁林,疾 作不能行。屡有敕即家撰文,褒锡勋旧。侍臣有以旧 诏为言者,帝不怿,曰:“此我家事,岂由彼书生耶?”至正 八年五月己未,以病卒,年七十有七。官自将仕郎,十 二转为通奉大夫,赠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 封仁寿郡公。集孝友方二亲,以故家令德,中遭乱亡, 侨寓下邑,左右承顺无违。弟槃,早卒,教育其孤,无异 己子。兄采以筦库输赋京师,亏数千缗,尽力营贷,代 偿之,无难色。抚庶弟,嫁孤妺,具有恩意。山林之士知 古学者,必折节下之,接后进,虽少且贱如敌己。当权 门赫奕,未尝有所附丽。集议中书,正言谠论,多见容 受,屡以片言解疑误,出人于滨死,亦不以为德。张珪、 赵世延尤敬礼之,有所疑,必咨焉。家素贫,归老后,食 指益众,登门之士相望于道,好事者争起邸舍以待 之。然碑板之文,未尝苟作。南昌富民有伍真父者,赀 产甲一方,娶诸王女为妻,充本位下郡总管。既卒,其 子属丰城士甘悫求集文铭父墓,奉中统钞五百锭 准礼物,集不许,悫愧叹而去。其束修,羔雁之入,还以 为宾客费,虽空乏勿恤也。集学虽博洽,而究极本源, 研精探微,心解神契,其经纬弥纶之妙,一寓诸文,蔼 然庆历、乾淳风烈。尝以江左先贤甚众,其人皆未易 知,其学皆未易言,后生晚进,知者鲜矣。欲取太原元 好问《中州集》遗意,别为《南州集》以表章之,以病目而 止。平生为文万篇,槀存者十二三。早岁,与弟槃同辟 书舍为二室,左室书陶渊明诗于壁,题曰“陶庵”;右室

书邵尧夫诗,题曰“邵庵。”故世称“邵庵先生。”子四人
考证

李泂

编辑

按《元史》本传:“泂字溉之,滕州人。生有异质,始从学,即 颖悟彊记,作为文辞,如宿习者。姚燧以文章负大名, 一见其文,深叹异之,力荐于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 官。未几,以亲老就养江南。久之,辟中书掾,非其志也。 及考除集贤院都事,转太常博士。拜住为丞相,闻泂 名,擢监修国史长史,历秘书监著作郎、太常礼仪院” 经历。泰定初,除翰林待制,以亲丧未克葬,辞而归。天 历初,复以待制召。于是文宗方开奎章阁,延天下知 名士充学士员,泂数进见,奏对称旨,超迁翰林直学 士,俄特授奎章阁承制学士。泂既为帝所知遇,乃著 书曰《辅治篇》以进,文宗嘉纳之,朝廷有大议,必使与 焉。会诏修《经世大典》,泂方卧疾,即强起曰:“此大制作 也,吾其可以不预。”力疾同修。书成,既进奏,旋谒告以 归。复除翰林直学士,遣使召之,竟以疾不能起。泂骨 骼清峻,神情开朗,秀眉疏髯,目莹如电,颜面如冰玉, 而唇如渥丹,然峨冠褒衣,望之者疑为神仙中人也。 其为文章,奋笔挥洒,迅飞疾动,汨汨滔滔,思态叠出, 纵横奇变,若纷错而有条理,意之所至,臻极神妙。泂 每以李太白自儗,当世亦以是许之。尝游匡庐、王屋、 少室诸山,留连久乃去,人莫测其意也。侨居济南,有 湖山花竹之胜,作亭曰“天心水面”,文宗尝敕虞集制 文以记之。泂尤善书,自篆、隶、草、真皆精诣,为世所珍 爱。卒,年五十九。有《文集》四十卷。

欧阳元

编辑

按《元史》本传:“元字原功,其先家庐陵,与文忠公修同 所自出。至曾大父新,始迁居浏阳,故元为浏阳人。幼 岐嶷,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 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 有黄冠师注目视元,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 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 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元以诸生见,命赋《梅 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 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 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 究,伊、洛诸儒源委,尤为淹贯。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 元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 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元察其 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其驱奴,元断之从良。贡赋, 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 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 顺。元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 失色,计无从出。元即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至 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元名,弃兵仗,罗拜马 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其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 以繇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 烦我清廉官自来。”元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 安。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 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元领印摄院事,日直 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既而改元天 历,郊庙、建后、立储、肆赦之文,皆经撰述。复条时政数 十事,实封以闻,多推行之。明年,初置奎章阁学士院, 又置艺文监隶焉,皆选清望官居之。文宗亲署元为 “艺文少监”,奉诏纂修《经世大典》,升太监,检校书籍事。 元统元年,改佥太常礼仪院事,拜翰林直学士,编修 《四朝实录》,俄兼国子祭酒。召赴中都议事,升侍讲学 士,复兼国子祭酒。重纪至元五年,足患风痹,乞南归 以便医药。帝不允,拜翰林学士。未几,恳辞去位。帝复 不允,免其行朝贺礼。至正改元,更张朝政,事有不便 者,集议廷中,元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元尤 力争之。未几南归,复起为翰林学士,以疾未行。诏修 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 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元不以口舌 争,俟其呈槁,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 皆元属笔。五年,帝以元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 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及入奏,上 称怏者再三。已而乞致仕,帝复不允。御史台奏除福 建廉访使,行次浙西,疾复作,乃上休致之请,作南山 隐居,优游山水之间,有终焉之志。复拜翰林学士承 旨。元屡力辞,不获命,奉敕定《国律》。寻乞致仕,陈情恳 切,乃特授湖广行中书省右丞,致仕,赐白玉束带,给 俸赐以终其身。将行,帝复降旨不允,仍前翰林学士 承旨,进阶光禄大夫。十四年,汝、颍盗起,蔓延南北州 县,几无完城。元献《招捕之策》千馀言,凿凿可行,当时 不能用。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 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元久病不能步 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 月戊戌,卒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中书以闻,帝 赐赙甚厚,赠崇仁昭德推忠守正功臣、大司徒、柱国, 追封楚国公,谥曰“文元。”性度雍容,含弘缜密,处己俭 约,为政廉平。历官四十馀年,在朝之日殆四之三。三任成均而两为祭酒,六入翰林而三拜承旨,修《实录 大典》。三史皆大制作。屡主文衡,两知贡举及读卷官。 凡宗庙朝廷,雄文大册,播告万方,制诰多出元手。金 缯上尊之赐,几无虚岁。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宫,王 公贵人墓隧之碑,得元文辞以为荣。片言只字,流传 人间,咸知宝重。文章道德,卓然名世,羽仪斯文,赞卫 治具,与有功焉。元无子,以从子达老后,复先元卒。有 《圭斋文集》若干卷,传于世。

阿邻帖木儿

编辑

按《元史哈剌亦哈赤北鲁传》:“哈剌亦哈赤北鲁子阿 邻帖木儿,善国书,多闻识,历事累朝,繇翰林待制累 迁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英宗时,以旧学日侍左 右,陈说祖宗以来及古先哲王嘉言善行,翻译诸经, 纪录故实,总治诸王、驸马、番国朝会之事。天历初,北 迎明宗,入正大统,一见欢甚,顾左右曰:‘此朕师也’。”天 历三年,进光禄大夫,知经筵事。

按《元史》本传:“巙穻r子山,康里氏。父不忽木,自有传。 祖燕真,事世祖从征有功。巙穸捂w业国学,博通群 书,其正心修身之要,得诸许衡及父兄家传。长袭宿 卫,风神凝远,制行峻洁,望而知其为贵介公子。其遇 事英发,掀髯论辨,法家拂士不能过之。始授承直郎、 集贤待制,迁兵部郎中,转秘书监丞。奉命往核泉舶, 芥视”珠犀,不少留目。改同佥太常礼仪院事,拜监察 御史,升河东廉访副使,未上,迁秘书太监,升侍仪使, 寻擢中书右司郎中,迁集贤直学士,转江南行台治 书侍御史,拜礼部尚书,监群玉内司,巙穸缜漜v下。 国制大乐诸坊咸隶本部,遇公䜩,众伎毕陈,巙芚 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迁领会同馆事,尚书“监群 玉内司如故。寻兼经筵官。复除江南行台治书侍御 史,未行,留为奎章阁学士院承制学士,仍兼经筵官。 陞侍书学士、同知经筵事。复陞奎章阁学士院大学 士、知经筵事。除浙西廉访使,复留为大学士、知经筵 事。寻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知经筵事, 提调宣文阁、崇文监。先是,文宗”励精图治,巙芧蔷H 圣贤格言,讲诵帝侧,裨益良多。顺帝即位之后,剪除 权奸,思更治化。巙籵芵g筵日劝帝务学。帝辄就之 习授,欲宠以师礼,巙秅O辞不可。凡《四书》、六经所载 治道,为帝䌷绎而言,必使辞达,感动帝衷,敷畅旨意 而后已。若柳宗元《梓人传》张商英《七臣论》,尤喜诵说。 尝于经筵力陈商英所言七臣之状,左右错愕,有嫉 之之色。然素知其贤,不复肆愠。帝暇日欲观古名画, 巙竻Y取郭忠恕、《比干图》以进,因言商王受,不听忠 臣之谏,遂亡其国。帝一日览宋徽宗画,称善,巙芘i 言:“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帝问:“何谓一事?”对曰:“独不 能为君尔,身辱国破,皆由不能为君所致。人君贵能 为君,它非所”尚也。或遇天变民灾,必忧见于色,乘间 则进言于帝曰:“天心仁爱人君,故以变示儆,譬如慈 父于子爱,则教之戒之;子能起敬起孝,则父怒必释; 人君侧身修行,则天意必回。”帝察其真诚,虚己以听, 特赐只孙燕服九袭及玉带楮币,以旌其言。巙芧 谓人曰:“天下事在宰相当言,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 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备位经筵,得言人所不 敢言于天子之前,志愿足矣。故于时政得失,有当匡 救者,未尝缄默。”大臣议罢先朝所置奎章阁、学士院 及艺文监诸属官,巙芘i曰:“民有千金之产,犹设家 塾延馆客,岂有堂堂天朝,富有四海,一学房乃不能 容耶?”帝闻而深然之,即日改奎章阁为宣文阁,艺文 监为崇文监,存设如初,就命巙芵。釭v又请置检讨 等职十六员,以备进讲,帝皆俞允。时科举既辍,巙 从容为帝言:“古昔取人材以济世用,必有科举,何可 废也?”帝采其论,寻复旧制。一日,进读司马光《资治通 鉴》,因言:“国家当及斯时修辽、金、宋三史,岁久恐致缺 逸,后置局纂修,实由巙芚o其”端。又请行乡饮酒于 国学,使民知逊悌。及请褒赠唐刘蕡、宋邵雍,以旌道 德正直。帝从其请,为之下诏。巙穸H重望,居高位,而 雅爱儒士,甚于饥渴,以故四方士大夫,翕然宗之,萃 于其门。达官有怙势者,言曰:“儒有何好,君酷爱之。”巙 巙曰:“世祖以儒足以致治。”命裕宗学于赞善王恂。今 秘书所藏裕宗仿书,当时御笔于学生之下,亲署御 名“习书谨呈”,其敬慎若此。世祖尝暮召我先人坐寝 榻下,陈说《四书》及古史治乱,至丙夜不寐。世祖喜曰: “朕所以令卿从许仲平学,正欲卿以嘉言入告朕耳。 卿益加懋敬,以副朕志。今汝言不爱儒,宁不念圣祖、 神宗笃好之意乎?且儒者之道,从之则君仁臣忠,父 慈子孝,人伦咸得,国家咸治,违之则人伦咸失,家国 咸乱。汝欲乱而家,吾勿能御。汝慎勿以斯言乱我国 也。儒者或身若不胜衣,言不出口,然腹中贮储有过 人者,何可易视也?”达官色惭。既而出拜江浙行省平 章政事。明年,复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时中书平章

阙员,近臣欲有所荐用,以言觇帝意。帝曰:“平章已有
考证
其人,今行半途矣。”近臣知帝意在巙矷A,不复荐人。至

京七日,感热疾卒,实至正五年五月辛卯也,年五十 一,家贫,几无以为敛。帝闻,为震悼,赙银五锭。其所负 官中营运钱,台臣奏以罚布为之代偿。巙芚蔓u行 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 金玉。谥文忠。

张翥

编辑

按《元史》本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其父为吏,从征江南, 调饶州安仁县典史,又为杭州钞库副使。翥少时,负 其才隽,豪放不羁,好蹴踘,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 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 矣’。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受业于李存先生。 存字安仁,江东大儒也。其学传于陆九渊氏,翥从之” 游,道德性命之说,多所研究。未几留杭,又从仇远先 生学。远于《诗》最高,翥学之,尽得其音律之奥,于是翥 遂以诗文知名一时。已而薄游维扬,居久之,学者及 门甚众。至元末,同郡傅岩起居中书,荐翥隐逸。至正 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寻退居淮东。会朝廷 修辽、金、宋三史,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史成,历应 奉修撰,迁太常博士,升礼仪院判官,又迁翰林,历直 学士、侍讲学士,乃以侍读兼祭酒。翥勤于诱掖后进, 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学者乐亲炙之。有 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 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尝奉旨诣中书集议 时政,众论蜂起,翥独默然。丞相搠思监曰:“张先生平 日好论事,今一语不出,何耶?”翥对曰:“诸人之议皆是 也,但事势有缓急,施行有先后,在丞相所决耳。”搠思 监善之。明日,除集贤学士,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 进阶荣禄大夫。孛罗帖木儿之入京师也,命翥草诏, 削夺扩廓帖木儿官爵,且发兵讨之,翥毅然不从。左 右或劝之,翥曰:“吾臂可断,笔不能操也。”天子知其意 不可夺,乃命他学士为之,孛罗帖木儿虽知之,亦不 以为怨也。及孛罗帖木儿既诛,诏乃以翥为河南行 省平章政事,仍翰林学士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 二十八年三月卒,年八十二。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 句尤工,文不如诗,而每以文自负。常语人曰:“吾于文 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它日翰林 学士沙剌班示以所为文,请易置数字,苦思者移时 终不就。沙剌班曰:“先生于文岂犹未化也,何思之苦 也?”翥因相视大笑。盖翥平日善谐谑,出谈吐语,辄令 人失笑,一座尽倾入其室,蔼然春风中也。所为诗文 甚多,无丈夫子。及死,国遂亡,以故其遗槀不传。其传 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翥尝集兵兴以来死节死事 之人为书,曰《忠义录》,识者韪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