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388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三百八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三百八十八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三百八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三百八十八卷目录

 国子监部名臣列传一

  晋

  袁瓌

  南齐

  张绪

  北魏

  郑道昭

  北齐

  许散愁

  北周

  卢诞

  隋

  房晖远

  唐

  孔颖达      郭山恽

  宋

  孔维       崔颐正

  胡瑗       汪澥

  郑穆       王俊仪

  魏掞之      沈焕

  元

  耶律有尚     尚野

官常典第三百八十八卷

国子监部名臣列传一

编辑

袁瓌

编辑

按《晋书》本传,“瓌字山甫,陈郡阳夏人,魏郎中令焕之 曾孙也。祖父早卒,瓌与弟猷欲奉母避乱,求为江淮 间县,拜吕令,转江都,因南渡。元帝以为丹阳令。中兴 间,拜奉朝请,迁治书御史。时东海王越尸既为石勒 所焚,妃裴氏求招魂葬越,朝廷疑之。瓌与博士傅纯 议,以为招魂葬是谓埋神,不可从也。帝然之,虽许裴” 氏,招魂葬越,遂下诏禁之。寻除庐江太守。大将军王 敦引为谘议参军,俄为临川太守。敦平,为镇南将军, 下敦军司。寻自解还都,游于会稽。苏峻之难,与王舒 共起义军,以功封长合乡侯。征补散骑常侍,徙大司 农,寻除国子祭酒。顷之,加散骑常侍。于时丧乱之后, 礼教陵迟,瓌上疏曰:“臣闻先王之教”也,崇典训以弘 远代,明礼学以统后生,所以导万物之性,畅为善之 道也。宗周既兴,文史载焕,端委垂于南蛮,颂声溢于 四海。故延陵聘鲁,闻《雅》而叹;韩起适鲁,观《易》而美。何 者?立人之道,于斯为首。孔子恂恂以教洙泗,孟轲系 之以诲诱无倦。是以仁义之声,于今犹存;礼让之节, 时或有之。畴昔皇运陵替,丧乱屡臻,儒林之教渐颓, 序庠之礼渐阙,国学索然,坟籍莫启,有心之徒,抱志 无由。昔魏武帝身亲介胄,务在武功,犹尚废鞍览卷, 投戈吟咏。况今陛下以圣明临朝,百官以虔恭莅事, 朝野无虑,江外谧静。如之何泱泱之风,漠然无闻;洋 洋之美,坠于圣世乎?古人有言:“‘《诗》《书》义之府,《礼》《乐》德 之则’。实宜留心经籍,阐明学义,使讽诵之音,盈于京 室。味道之贤,是则是咏,岂不盛哉!若得给其宅地,备 其学徒,博士僚属,粗有其官,则臣之愿也。”疏奏,成帝 从之。国学之兴,自瓌始也。以年在悬车,上疏告老。寻 卒。追赠光禄大夫,谥曰恭。子乔嗣。

南齐

编辑

张绪

编辑

按《南齐书》本传,“绪字思曼,吴郡吴人也。祖茂度,会稽 太守。父寅,太子中舍人。绪少知名,清简寡欲。叔父镜 谓人曰:‘此儿今之乐广也’。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建 平王护军主簿,右军法曹行参军,司空主簿,抚军南 中郎二府功曹、尚书仓部郎、都令史,谘郡县米事。绪 萧然直视,不以经怀。除巴陵王文学、太子洗马、北中” 郎参军,太子中舍人,本郡中正,车骑从事中郎,中书 郎,州治中,黄门郎。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转太 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迁司徒左长史。吏部尚书袁 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复转 中庶子,领翊军校尉。转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寻兼 侍中,选吏部郎参掌大选。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 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 之。绪又迁侍中,郎如故。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 风。尝与客闲言,一生不解作诺。时袁粲、褚渊秉政,有 人以绪言告粲、渊者,即出绪为吴郡太守,绪初不知 也。迁为祠部尚书,复领中正,迁太常,加散骑常侍,寻 领始安王师。昇明二年,迁太子太傅长史,加征虏将 军。齐台建,转散骑常侍、世子詹事。建元元年,转中书 令,常侍如故。绪善言,素望甚重,太祖深加敬异。仆射王俭谓人曰:“北士中觅张绪,过江未有人不知,陈仲 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 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寻加 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 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江 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 准则。”上乃止。四年,初立国学,以绪为太常卿,领国子 祭酒,常侍、中正如故。绪既迁官,上以王延之代绪为 中书令,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 季琰也。绪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常云:“何平 叔所不解,《易》中七事,诸卦中所有时义,是其一也。”世 祖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永明元年,迁金紫光 禄大夫,领太常。明年,领南郡王师,加给事中,太常如 故。三年,转太子詹事,师、给事如故。绪每朝见,世祖目 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迁散骑 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师如故,给亲信二十人,复领中 正。长沙王晃属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绪以资 藉不当,执不许。晃遣书佐固请之,绪正色谓晃佐曰: “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七年,竟陵王子良领 国子祭酒。世祖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辞祭酒以授 张绪,物议以为云何?”子良竟不拜。以绪领国子祭酒, 光禄师、中正如故。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清言端 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办餐,然未尝求也。 卒时年六十八。遗命作芦葭轜车,灵上置杯水香火, 不设祭。从弟融敬重绪,事之如亲兄,赍酒于绪灵前 酌饮,恸哭曰:“阿兄风流顿尽!”追赠散骑常侍、特进、金 紫光禄大夫,谥《简子》。

北魏

编辑

郑道昭

编辑

按《魏书郑羲传》:“羲子懿。懿弟道昭,字僖伯,少好学,综 览群言。初为中书学生,迁秘书郎,拜主文中散,徙员 外散骑侍郎,秘书丞,兼中书侍郎,从征沔。汉高祖享 侍臣于悬瓠方丈竹堂,道昭与兄懿俱侍坐焉。乐作 酒酣,高祖歌曰:‘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 照’。彭城王勰续歌曰:‘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 混内外’。”郑懿歌曰:“云雷大震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 正历。”邢峦歌曰:“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 思。”道昭歌曰:“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 高祖又歌曰:“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 宋弁歌曰:“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高 祖谓道昭曰:“自比迁务,虽猥与诸才儁,不废咏缀,遂 命邢峦总集叙记。当尔之年,卿频丁艰祸,每眷文席, 常用慨然。”寻正除中书郎,转通直散骑常侍。北海王 详为司徒,以道昭与琅邪王秉为谘议参军。迁国子 祭酒。道昭表曰:“臣窃以为崇治之道,必也须才,养才 之要,莫先于学。今国子学堂房粗置,弦诵阙尔。城南 太学,汉魏《石经》,丘墟残毁,藜藿芜秽,游儿牧竖,为之 叹息,有情之辈,实亦悼心,况臣亲司,而不言露。伏愿 天慈,回神纡眄,赐垂鉴察。若臣微意,万一合允,求重 敕尚书、门下,考论营制之模,则五雍可翘立而兴,毁 铭可不日而就,树旧经于帝京,播茂范于不朽,斯有 天下者之美业也。”不从。广平王怀为司州牧,以道昭 与宗正卿元匡为州都。道昭又表曰:“臣闻唐虞启运, 以文德为本;殷周致治,以道艺为先。然则礼乐者,为 国之基,不可斯须废也。是故周敷文教,四海宅心;鲁 秉《周礼》,彊齐归义。及至战国纷纭,干戈递用,五籍灰 焚,群儒坑殄,贼仁义之经,贵战争之术,遂使天下分 崩,黔黎荼炭,数十年间,民无聊生者,斯之”由矣。爰暨 汉祖,于行陈之中,尚优引叔孙通等。光武中兴于拨 乱之际,乃使郑众、范升,校书东观,降逮魏晋,何尝不 殷勤于篇籍,笃学于戎伍。伏惟大魏之兴也,虽群凶 未殄,戎马在郊,然犹招集英儒,广开学校,用能阐道 义于八荒,布盛德于万国,教靡不怀,风无不偃。今者 乘休平之基,开无疆之祚,定鼎伊瀍,惟新宝历,九服 感至德之和,四垠怀击壤之庆。而蠢参闽吴,阻化江 湫。先帝爰震武怒,戎车不息,而停銮伫跸,留心《典坟》。 命故御史中尉臣李彪与吏部尚书、任城王澄等,妙 选英儒,以宗文教。澄等依旨置四门博士四十人,其 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及国子助教,宿已简置。伏寻先 旨,意在速“就。但军国多事,未遑营立。”自参迄今,垂将 一纪,学宫凋落,四术寝废,遂使硕儒耆德,卷经而不 谈;俗学后生,遗本而逐末。进竞之风,实由于此矣。伏 惟陛下钦明文思,元鉴洞远,越会未款,务修道以来 之;遐方后服,敷文教而怀之。垂心经素,优柔坟籍,将 使化越轩唐,德隆虞夏。是故屡发中旨,敦营学“馆,房 宇既修,生徒未立。臣学陋全经,识蔽篆素,然往年删 定律令,谬预议筵。谨依准前修,寻访旧事,参定《学令》, 事讫封呈。自参迄今,未蒙报判。但废学历年,经术淹 滞,请学令并制,早敕施行,使选授有依,生徒可准。”诏 曰:“具卿崇儒敦学之意,良不可言。新令寻班,施行无 远,可谓职思其忧,无旷官矣。”道昭又表曰:“窃惟鼎迁中县,年将一纪,缙绅褫业,俎豆阙闻。遂使济济明朝, 无观风之美,非所以光国宣风,纳民轨义。臣自往年 以来,频请学令,并置生员,前后累上,未蒙一报。故当 以臣识浅,滥官无能有所感悟者也。馆宇既修,生房 粗构,博士见员,足可讲习。虽新令未班,请依旧权置 国子学生,渐开训业,使播教有章,儒风不坠,后生睹 徙义之机,学徒崇知新之益。至若孔庙既成,释奠告 始,揖让之容,请俟令出。”不报。迁秘书监、荥阳邑中正。 出为平东将军、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将军如故。复 入为秘书监,加平南将军。熙平元年卒。赠镇北将军、 相州刺史,谥曰文恭。道昭好为诗赋,凡数十篇。其在 “二州,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爱。”

北齐

编辑

许散愁

编辑

按《北齐书废帝本纪》,废帝为太子时,监国,集诸儒讲 《孝经》,令杨愔传旨,谓国子助教许散愁曰:“先生在世, 何以自资?”对曰:“散愁自少以来,不登娈童之床,不入 季女之室,服膺简策,不知老之将至。平生素怀,若斯 而已。”太子曰:“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若此 翁白首不娶者也。”乃赉绢百匹。

北周

编辑

卢诞

编辑

按《周书》本传,“诞,范阳涿人也。本名恭。祖曾祖晏,博学 善隶书,有名于世。仕燕,为给事黄门侍郎,营丘、成周 二郡守。祖寿,太子洗马。燕灭,入魏为鲁郡守。父叔仁, 年十八,州辟主簿,举秀才,除员外郎,以亲老乃辞归 就养。父母既殁,哀毁六年,躬营坟垄,遂有终焉之志。 魏景明中,被征入洛,授威远将军、武贲中郎将,非其 好也。”寻除镇远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并称疾不朝。乃 出为幽州司马,又辞归乡里,当时咸称其高尚焉。诞 幼而通亮,博学有词彩。郡辟功曹,州举秀才,不行。起 家侍御史,累迁辅国将军、太中大夫、幽州别驾、北豫 州都督府长史。时刺史高仲密以州归朝,朝廷遣大 将军李远率军赴援,诞与文武二千馀人奉候大军。 以功授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固安县伯,邑五 百户。寻加散骑侍郎,拜给事黄门侍郎。魏帝诏曰:“经 师易求,人师难得。朕诸儿稍长,欲令卿为师。”于是亲 幸晋王第,敕晋王以下皆拜之于帝前,因赐名曰诞。 加征东将军、散骑常侍。太祖又以诞儒宗学府,为当 世所推,乃拜国子祭酒,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魏 恭帝二年,除秘书监。后以疾卒。

房晖远

编辑

按《隋书》本传:“晖远,字崇儒,恒山真定人也。世传儒学。 晖远幼有志行,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兼善图 纬,恒以教授为务。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齐南 阳王绰为定州刺史,闻其名,召为博士。周武帝平齐, 搜访儒俊,晖远首应辟命,授小学下士。及高祖受禅, 迁太常博士,太常卿牛弘每称为五经库。吏部尚书” 韦世康荐之,为太学博士。寻与沛公郑译修正乐章。 丁母忧解任。后数岁,授殄寇将军,复为太常博士。未 几,擢为国子博士。会上令国子生通一经者悉荐举, 将擢用之。既策问讫,博士不能时定臧否。祭酒元善 怪问之,晖远曰:“江南、河北,义例不同,博士不能遍涉。 学生皆恃其所短,称己所长,博士各”各自疑,所以久 而不决也。祭酒因令晖远考定之,晖远揽笔便下,初 无疑滞。或有不服者,晖远问其所传义疏,辄为始末 诵之,然后出其所短,自是无敢饰非者。所试四五百 人,数日便决。诸儒莫不推其通博,皆自以为不能测 也。寻奉诏预修令式。高祖尝谓群臣曰:“自古天子有 女乐乎?杨素已下莫”知所出,遂言无女乐。晖远进曰: “臣闻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此即王者房中之乐,著于 《雅》《颂》,不得言无。”高祖大悦。仁寿中,卒官,时年七十二。

孔颖达

编辑

按《唐书》本传,“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 记日千馀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 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 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隋 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 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 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元感家, 得免。补大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太宗平洛,授文学 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 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 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资所未能; 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 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 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衒聪耀明,恃才以肆, 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馀,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 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 子。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 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 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 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 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 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初,颖达 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 百馀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 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駮正其失,至相讥 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 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 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 始布下。颖达子志,终司业。志子惠元,力学寡言,又为 司业,擢累太于谕德,三世司业,时人美之。

郭山恽

编辑

按《唐书》本传:“山恽,河东人。善治礼。景龙中,迁国子司 业。帝昵宴近臣及修文学士,诏遍为伎。工部尚书张 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为《浑脱舞》,左卫将 军张洽为《黄麞舞》。给事中李行言歌《驾车西河曲》,馀 臣各有所陈,皆鄙黩。而山恽奏无所习,惟知诵诗,乃 诵《鹿鸣》《蟋蟀》二篇,未毕,中书令李峤以其近规讽,止” 之。帝嘉其直,下诏褒咨,赐服一称。其后与钦明僻论 阿世,不能终其守。久之,复拜国子司业。

孔维

编辑

按《宋史》本传,“维字为则,开封雍丘人。乾德四年,《九经》 及第,解褐东明、鄢陵二主簿。开宝中,礼部再奏为考 试官,调滁州军事推官。太宗即位,擢授太子左赞善 大夫,知河南县,通判滑梓二州。太平兴国中,就拜国 子《周易》博士。代还,迁《礼记》博士。七年,使高丽,王治问 礼于维,维对以君臣父子之道,升降等威之序,治悦”, 称之曰:“今日复见中国之夫子也。”九年,判国学事。雍 熙初,迁主客员外郎。三年,擢为国子司业,赐金紫。会 将有事于籍,田维起《周礼》至于《唐书》,凡沿革制度,并 录之以献,观者称其博。又上书请禁原蚕以利国马 直史馆,乐史,驳之曰:“《管子》云:‘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 知荣辱’。是以古先哲王厚农桑之业”,以其为衣食之 原耳。一夫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天下有 受其寒者。故天子亲耕,后妃亲蚕。屈身以化下者,邦 国之重务也。《吴都赋》曰:“国赋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 绵。”则蚕之有原,其来旧矣。今孔维请禁原蚕以利国 马,徒引前经物类同气之文,不究时事确实之理。夫 所市国马,来自外方,远涉驰驱,亏其秣饲,失于善视, 遂至元黄。致毙之由,鲜不以此。今乃欲禁其蚕事,甚 无谓也。唐朝畜马,具存监牧之制,详观本书,亦无禁 蚕之文。况近降明诏,来年春有事于藉田。是则劝农 之典方行,而禁蚕之制又下,事相违戾,恐非所长。臣 尝历职州县,粗知利病,编民之内,贫窭者多。春蚕所 成,止“充赋调之备;晚蚕薄利,始及卒岁之资。今若禁 其后图,必有因缘为弊,滋彰挠乱,民岂遑宁?涣汗丝 纶,所宜重慎。”上览之,遂寝晚蚕之禁。维复抗疏曰:“按 《周礼夏官》司马职:禁原蚕者,为伤马也。原,再也。《天文》 辰为马,《蚕书》蚕为龙精,月直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 马同气,物莫能两大,故禁再蚕以益马也。”又郭璞云: “重蚕为原,今晚蚕也。”臣少观耕桑之务,尝历州县之 职,物之利害,尽知之矣。蚩蚩之氓,知其利而不知其 害,故有早蚕之后,重养晚蚕之茧,出丝甚少,再采之 叶,来岁不茂,岂止伤及于马,而桑亦损矣。臣自县历 官,路见坰野之地,官马多死,若非明授典据,助其畜 牧,安敢妄有举陈哉?按《本草》注以僵蚕涂马齿则不 能食草,物类相感如此。《月令》仲春祭马祖,季春享先 蚕,皆为天驷房星也。为马祈福,谓之马祖,为蚕祈福 谓之先蚕,是蚕与马同其类尔,蚕重则马损,气感之 而然也。臣谓依《周礼》禁原蚕为当。上虽不用维言,而 嘉其援引经据,以章付史馆。籍田毕,拜国子祭酒。淳 化初兼工部侍郎。二年,卒,年六十四。维通经术,准旧 制,举《九经》一上不中第即改科。开宝中,维论其事非 便,诏礼部自今《九经》同诸科许再赴举。太宗尹京日, 维为属邑吏,以经术受知。即位后,维始升郎署,自以 通经求为司业,即以授之,使外国者皆假服紫。维自 高丽还,会东使至,维自耻衣绯,因求见上,诡言“高丽 使问臣获何罪降服,臣无以对。”因泣下。上怜之,即赐 以金紫。及为祭酒,又奏言:“朝廷久不置此官,少有知 者。臣之亲戚故旧有书信来者,多云祭酒郎中田敏 晋朝任祭酒,仍兼侍郎,原循前例,兼领是官,庶获美 称。”上从之。然缙绅恶其儒者躁求,无退让之风。尝建 议乞广太学,上以侵坏民舍,不许,受诏与学官校定 《五经疏义》,刻板行用,工未及毕,被病。上遣太医诊视,

使者抚问。初,维私用印书钱三十馀万,为掌事黄门
考证
所发,维忧惧,遽以家财偿之,疾遂亟,上赦而不问。维

将终,召其婿郑革,口授遗表,以《五经疏》未毕为恨。景 德四年,录其孙禹圭同学究出身。

崔颐正

编辑

按《宋史》本传:“颐正,开封封丘人。与弟偓、佺并举进士, 明经术。颐正,雍熙中为高密尉,秩满,国子祭酒孔维 荐之,以为国学直讲,迁殿中丞。太宗召见,令说《庄子》 一篇,赐钱五万。判监李至上言,本监先校定诸经音 疏,其间文字讹谬尚多,深虑未副仁君好古诲人之 意也。”盖前所遣官多专经之士,或通《春秋》者,未习《礼 记》,或习《周易》者,不通《尚书》。至于旁引经史,皆非素所 传习,以是之故,未得周详。伏见国子博士杜镐、直讲 崔颐正、孙奭,皆苦心强学,博贯《九经》,问义质疑,有所 依据。望令重加刊正,冀除舛谬。从之。咸平初,又有学 究刘可名言诸经版本多舛误,真宗命择官详正,因 访达经义者至,方参知正事。以颐正对,曰:“朕宫中无 事,乐闻讲诵。”翌日,召颐正于苑中说《尚书大禹谟》,赐 以牙绯。自是日令赴御书院待对,说《尚书》至十卷。颐 正年老,步趋艰蹇,表求致仕,上命坐,问恤甚至,赐器 币,听以本官致仕。仍充直讲,改国子博士。三年,卒,年 七十九。

胡瑗

编辑

按《宋史》本传:“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以经术教授吴 中,年四十馀。景祐初,更定雅乐,诏求知音者,范仲淹 荐瑗,白衣对崇政殿,与镇东军节度推官阮逸同校 钟律,分造钟磬各一虡,以一黍之广为分,以制尺。律 径三分四釐六毫四丝,围十分三釐九毫三丝。又以 大黍累尺,小黍实龠。丁度等以为非古制,罢之,授瑗” 试秘书省校书郎。范仲淹经略陕西,辟丹州推官,以 保宁节度推官教授湖州。瑗教人有法,科条纤悉备 具,以身先之,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 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 常数百人。庆历中,兴太学,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召 为诸王宫教授,辞疾不行。为太子中舍人,以殿中丞 致仕。皇祐中,更铸太常钟磬,驿召瑗,逸与近臣、太常 官议于秘阁,遂典作乐事。复以大理评事兼太常寺 主簿,辞不就。岁馀,授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乐成,迁 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瑗既居太学,其徒益众。太学 至不能容,取旁官舍处之。礼部所得士,瑗弟子十常 居四五,随材高下,喜自修饰,衣服容止,往往相类,人 遇之,虽不识,皆知其瑗弟子也。嘉祐初,擢太子中允、 天章阁侍讲,仍治太学。既而疾,不能朝,以太常博士 致仕归,老于家,诸生与朝士祖饯东门外,时以为荣。 既卒,诏赙其家。

汪澥

编辑

按《宋史》本传:“澥字仲容,宣州旌德人。少从胡瑗学《易》, 又学于王安石,著《三经义传》。澥与其议,又首传其说。 熙宁太学成,分录学政。登进士第,调鼎州司理参军, 知黟县。入为太学正,累迁国子祭酒,兼定、嘉二王翊 善,擢中书舍人,为大司成。议学制不合,以显谟阁待 制知婺州,改颍昌,又改陈、寿二州,徙应天府。上章辞” 行,提举崇福宫,卒,赠宣奉大夫。澥自布衣录天子学, 至为正,为司业、祭酒,迄于司成,官以儒名者三十年, 一时人士推之。

郑穆

编辑

按《宋史》本传:“穆字闳中,福州候官人。性醇谨好学,读 书至忘栉沐,进退容止必以礼。门人千数,与陈襄、陈 烈、周希孟友,号四先生。举进士,四冠乡书,遂登第,为 寿安主簿。召为国子监直讲,除编校集贤院书籍。岁 满,为馆阁校勘,积官太常博士。乞纳一秩,先南郊追 封考妣,从之。改集贤校理。求外补,通判汾州。熙宁三” 年,召为岐王侍讲。嘉王出阁,改诸王侍讲。府僚阙员, 御史陈襄请择人,神宗曰:“如郑穆德行,乃宜左右王 者。”凡居馆阁三十年,而在王邸一纪,非公事不及执 政之门。讲说有法,可为劝戒者,必反复摘诵,岐、嘉二 王咸敬礼焉。元丰三年,出知越州,加朝散大夫。先是, 鉴湖旱干,民因田其中,延袤百里,官籍而税之。既而 连年水溢,民逋官租积万缗,穆奏免之。未满,告老,管 勾杭州洞霄宫。元祐初,召拜国子祭酒。每讲,益无问 寒暑,虽童子必朝服延接,以礼送迎。诸生皆尊其经 术,服其教训。故人张景晟者死,遗白金五百两,托其 孤。穆曰:“恤孤,吾事也,金于何有?”反金而收其子长之。 三年,杨王、荆王请为侍讲,罢祭酒,除直集贤院,复入 王府。荆王薨,为杨王翊善。太学生乞为师,复除祭酒 兼徐王翊善。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五年,除宝文阁 待制,仍祭酒。六年,请老,提举洞霄宫。敕过门下,给事 中范祖禹言:“穆虽年出七十,精力尚强。古者大夫七 十而致仕,有不得谢,则赐之几杖。祭酒居师资之地, 正宜处老成,愿毋轻听其去。”不报。太学之士数千人, 以状诣司业,又诣宰相请留,亦不从。于是公卿大夫 各为诗赠其行。空学出祖汴东门外,都人观者如堵叹未尝见。明年卒,年七十五。

王俊义

编辑

按《宋史王觌传》:“觌从子俊义,字尧明,游学京师,资用 乏,或荐之童贯,欲厚聘之,拒不荅。林灵素设讲席宝 箓宫,诏两学选士问道,车驾将临视推恩,司成以俊 义及曹伟应诏,俊义辞焉。人曰:‘此显仕捷迳也,不可 失’。俊义曰:‘使辞不获命,至彼亦不拜,倘见困辱,则以 死继之’。逮至讲所,去御幄跬步,内侍呼姓名至再,俊” 义但望幄致敬,不肯出。次呼曹伟,伟回首,俊义目之 亦不出。既罢,皆为之惧,俊义处之恬然。以太学上舍 选奏,名列甚下,徽宗亲程其文,擢第一。及赐第,望见 容貌甚伟,大说,顾侍臣曰:“此朕所亲擢也,真所谓俊 义矣。自古未有人主自为主司者,宜即超用。”蔡京邀 使来见,曰:“一见我左右史可立得。”俊义不往,仅拜国 子博士。居二年,乃得改太学博士。郓王谒先圣,有司 议,诸生门迎,俊义曰:“此岂可施于人臣哉?礼如见宰 相足矣。”乃序立敦化堂下。及王至,犹辞不敢当。进吏 部员外郎。尝入对,帝问:“卿知前所以亲擢乎?盖主司 之意不一,是以天子自提文衡也。卫肤敏、吴安国今 安在?”具以对,即召为馆职,而迁俊义右司员外郎。为 王黼所恶,以直秘阁知岳州,卒,年四十七。俊义与李 祁友善,首建《正论》于宣和间。当是时,诸公卿稍知分 别善恶邪正,两人力也。祁字肃远,亦知名士,官不显。

魏掞之

编辑

按《宋史》本传:“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初字元履。自 幼有大志,师胡宪,与朱熹游。两以乡举试礼部不第, 尝客衢守章杰所。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 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遣尉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 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 所得。杰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桧。掞之以” 书,责杰,长揖径归。筑室读书,榜以“艮斋”,自是人称曰 “艮斋先生。”闽帅汪应辰、建守陈正同知其贤,荐于朝, 时相尼之,不果召。乾道中,诏举遗逸,部刺史芮煜与 帅守共表其行谊,特诏召之,掞之力辞。时宰相陈俊 卿,闽人也,雅知掞之,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 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 复之本。”上嘉纳之,赐同进士出身,守太学录。先是,学 官养望自高,不与诸生接。掞之既就职,日进诸生教 诲之,又增葺其舍,人人感励。将释菜,掞之请废王安 石父子从祀,追爵程颢、程颐,列于祀典,不报。复言“大 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其次则通习世务。今乃 专以空言取人”,又不报,遂丐去。会福州副总管曾觌 秩满,还在道,掞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遗书陈俊卿, 责其不能救止,语甚切,遂以迎亲请归。行数日,罢为 台州教授。方掞之之未行也,觌至国门外己久,伺掞 之去,乃敢入。掞之在朝不能半岁,既归,喟然叹曰:“上 恩深厚如此,而吾学不足以感悟圣意。”乃日居艮斋, 条理旧闻,以求其所未至。卒,年五十八,赠直秘阁。

沈焕

编辑

按《宋史》本传:“焕字叔晦,定海人。试入太学,始与临川 陆九龄为友,从而学焉。乾道五年,举进士,授馀姚尉、 扬州教授。召为太学录,以所躬行者淑诸人,蚤暮延 见学者,孜孜诲诱,长贰同僚忌其立异。会充殿试考 官,唱名日序立庭下,帝伟其仪观,遣内侍问姓名,众 滋忌之。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 二乎’?”适私试发策,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 耻也。”言路以为讪己,请黜之。在职才八旬,调高邮军 教授而去。

耶律有尚

编辑

按《元史》本传:“有尚,字伯强,辽金丹王十世孙。祖父在 金世,尝官于东平,因家焉。有尚资识绝人,笃志于学, 受业许衡之门,号称高第弟子。其学邃于性理,而尤 以诚为本,仪容辞令,动中规矩,识与不识莫不服其 为有道之君子。至元八年,衡罢中书左丞,除集贤大 学士,兼国子祭酒,以教国人之子弟。乃奏以门人十” 二人为斋长,以伴读,有尚其一也。十年,衡告免还乡 里,朝廷乃以有尚等为助教,嗣领其学事。居久之,拜 监察御史,不赴。除秘书监丞,出知蓟州,为政以宽简 得民情。裕宗在东宫,召为詹事院长史。自有尚既去, 而国学事颇废,廷议以谓非有尚无足以继衡者。除 国子司业。时学馆未建,师弟子皆寓居民屋,有尚屡 以为言。二十四年,朝廷乃大起学舍,始立国子监,立 监官而增广弟子员,于是有尚陞国子祭酒,儒风为 之丕振。二十七年,以亲老辞职归。大德改元,复召为 国子祭酒,寻除集贤学士,兼其职。顷之,迁太常卿,又 迁集贤学士。八年,葬父还乡里。已而朝廷思用老儒, 以安车召之于家,累辞不允,复起为昭文馆大学士 兼国子祭酒,阶中奉大夫。有尚前后五居国学,其立 教,“以义理为本,而省察必真切;以恭敬为先,而践履

必端悫。凡文词之小技,缀缉雕刻,足以破裂圣人之
考证
大道者,皆屏黜之。”是以诸生知趋正学,崇正道,以经

术为尊,以躬行为务,悉为成德达材之士。大抵其教 法壹遵衡之旧,而勤谨有加焉。身为学者师表数十 年,海内宗之,犹如昔之宗衡也。有尚既以年老力请 还家,朝廷复颁楮币七千缗,即其家赐之。卒,年八十 六,赐谥“文正。”

尚野

编辑

按《元史》本传:“野字文蔚,其先保定人,徙满城。野幼颖 异,祖母刘厚资之,使就学。至元十八年,以处士征为 国史院编修官。二十年,兼兴文署丞。出为汝州判官, 廉介有为,宪司屡荐之。二十八年,迁南阳县尹。初至 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改怀孟河 渠副使。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隶” 有司,不宜复置河渠官。事闻于朝,河渠官遂罢。大德 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 哈剌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 之。上都分学自野始。俄陞国子博士。诲人先经学而 后文艺。每谓诸生曰:“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 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时 学舍未备,野密请御史台,乞出帑藏所积,大建学舍, 以广教育。仁宗在东宫,野为太子,文学多所裨益。时 从宾客姚燧、谕德萧𣂏入见,帝为加礼。至大元年,除 国子司业。近臣奏分国学西序为大都路学,帝已可 其奏,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四年,拜 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诏野赴吏部试,用荫 补官,野多所优假。或病其太宽,野曰:“今初设此法,冀 将来者习《诗》《书》、知礼义耳,非必责效目前也。”众乃服。 皇庆元年,升翰林侍讲学士。延祐元年,改集贤侍讲 学士,兼国子祭酒。二年夏,移疾归,满城四方来学者 益众。六年,卒于家,年七十六。赠通奉大夫、太常礼仪 院使、护军,追封上党郡公,谥文懿。野性开敏,志趣正 大,事继母以孝闻,文辞典雅,一本于理。子师易,蕲州 路总管府判官;师简,中奉大夫、奎章阁侍书学士、同 知经筵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