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一百七十二卷 |
第一百七十二卷目录
帝号部汇考一
上古〈太昊伏羲氏一则 女娲氏一则 炎帝神农氏一则 黄帝有熊氏一则 少昊
金天氏一则 颛顼高阳氏一则 帝喾高辛氏一则〉
陶唐氏〈帝尧一则〉
有虞氏〈帝舜一则〉
夏后氏〈总一则〉
商〈总一则〉
周〈总一则〉
秦〈始皇帝一则〉
汉〈高帝一则 哀帝建平一则〉
北魏〈前废帝普泰一则〉
北周〈闵帝一则〉
唐〈太宗贞观一则 中宗嗣圣五则 神龙一则 景龙一则 元宗开元二则 天宝四
则 肃宗乾元二则 上元一则 代宗广德一则 德宗建中一则 兴元一则 贞元二
则 顺宗永贞一则 宪宗元和三则 穆宗长庆一则 敬宗宝历一则 文宗太和二则
开成二则 武帝会昌一则 宣宗大中一则 懿宗咸通二则 僖宗乾符一则 光启
一则 昭宗大顺一则〉
后梁〈太祖开平一则〉
后唐〈庄宗同光一则 明宗长兴二则〉
后晋〈高祖天福一则〉
后周〈太祖显德一则〉
辽〈太祖一则 神册一则 太宗天显一则 会同一则 世宗天禄一则 穆宗应历一
则 景宗保宁一则 乾亨一则 圣宗统和二则 开泰一则 太平一则 兴宗重熙三
则 道宗清宁一则 咸雍一则 天祚帝乾统二则〉
皇极典第一百七十二卷
帝号部汇考一
编辑上古
编辑太昊伏羲氏
编辑按《易经系辞》:“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 天,俯则观察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
按:《史记补,三皇本纪》:“太皞庖牺氏始制嫁娶,以俪皮 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充庖 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木德王。”注: “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 按《汉书律历志》:“太昊帝《易》曰炮牺氏之王天下也”,言 炮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 作网罟以田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炮牺氏》。〈按易作包牺与
此所引不同
〉按《白虎通》: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 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之起之吁吁,饥 即求食,饱即弃馀,茹毛饮血而衣皮苇。于是伏羲仰 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 八卦以治天下,天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
按《风俗通》伏羲,《礼含文嘉记虙戏》:伏者,别也,变也;戏 者,献也,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 咸服贡献,故曰伏羲。
按《拾遗记》:春皇者,庖牺之别号。庖者,包也。言包含万 象,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伏其圣,故曰庖牺。亦谓伏 羲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布至德于天下, 元元之类莫不尊焉。以木德称王,故曰春皇。其明𠮏 照于八区,是谓太昊。昊者,明也,位居东方,叶于木德。 其音附角,号曰木皇。
按:郑樵《通志三皇纪》:“太昊伏羲氏,亦曰皇雄氏,亦曰 天皇。伏亦作虙,牺亦作戏,亦作羲。或言象日月之明, 故曰太昊;伏制牺牛,故曰伏牺。”
按《路史》:太昊伏戏氏方牙,一曰苍牙。肇修文教,为百 王典。以其载德自木,木实丽东,道不可尚,同乎元气, 是称太昊。得乎中央,别而能全,宿而有成,因号伏羲。 自有句而应世,故又曰有句氏。
〈注〉句即《庖乃》,国名。盖其始迹之地,其后复封之。
女娲氏
编辑按《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 按《路史》。女皇氏。㚿娲,一曰《女希》。太昊氏衰,共工惟始 作乱,振淊洪水,以祸天下,人不堪命。于是女皇氏役 其神力,以与共工氏较,灭共工氏而迁之,万民复生。 㚿娲乃立号曰《女皇氏》。
炎帝神农氏
编辑按:《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火德王,故曰炎帝。 始教耕,故号神农氏。”神农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 氏之子曰柱,亦曰厉山氏。《礼》曰“厉山氏之有天下”是 也。
按《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 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按《风俗通神农》:“神者,信也,农者,浓也。始作耒耜,教民 耕种,美其衣食,德浓厚若神,故为神农按郑樵《通志三皇纪》:“炎帝神农氏,亦曰连山氏,亦曰 伊耆氏,亦曰大庭氏,亦曰魁隗氏,亦曰人皇。”
黄帝有熊氏
编辑按《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 辕。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居轩辕之丘。”
〈注〉索隐曰:按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都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据《左传》亦号帝鸿氏也。张晏曰:“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
按《白虎通》:“黄帝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帝 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常存,故称黄帝。”
按《风俗通》:“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 雨。礼文法度,兴事创业。”黄者,光也,厚也,中和之色,德 四季,与地同功,故先黄以别之也。
按:郑樵《通志三皇纪》:“黄帝轩辕氏,亦曰地皇,亦曰有 熊氏,亦曰帝鸿氏,亦曰归藏氏。或言有轩冕之服,故 曰轩辕。作都于有熊,故曰有熊。”
少昊金天氏
编辑按《史记·五帝本纪》:“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 有天下。其一曰元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
〈注〉《索隐》曰:“元嚣,帝喾之祖。”按皇甫谧及宋衷皆云元嚣、青阳皆少昊也,今此《纪》下云“元嚣不得在帝位”,则太史公意青阳非少昊明矣。而此又云“元嚣是为青阳”,当是误也。谓二人皆黄帝子,并列其名,所以前史因误以元嚣、青阳为一人耳。宋衷又云“元嚣、青阳是为少昊,继黄帝立者”,而史不叙。盖少昊金德王,非五运之次,故叙五帝不数之也。
按《拾遗记》:“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亦曰桑丘氏。少 昊以主西方,一号金天氏,亦曰金穷氏。时有五凤,随 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
按刘恕《外纪》:“少昊金天氏,黄帝之子元嚣也。黄帝之 世,降居江水,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因号 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 故号少昊。”
颛顼高阳氏
编辑按:《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 子也。”
〈注〉《索隐》曰:《宋衷》云:“颛顼,名高阳,有天下号也。”张晏曰:“高阳者,所兴地名也。”
按:《白虎通》谓之“颛顼”者何?颛者,专也,顼者,正也,能专 正天人之道,故谓之颛顼。
按《风俗通》颛顼,颛者,专也,顼者,信也。言其承《易》文之 以质,使天下蒙化,皆贵贞悫也。 按刘恕《外纪》,“帝颛顼高阳氏年二十即帝位,初国高 阳,故号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编辑按:《史记五帝本纪》:“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注〉张晏曰:“少昊之前,天下之号,象其德;颛顼以后天下之号,因其名。”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名,颛顼与喾皆以字为号,上古质故也。《索隐》曰: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为号;喾,名也。”皇甫谧云:“帝喾,名夋也。”
按《白虎通》谓之帝喾者何也?喾者,极也,言其能施行 穷极道德也。
按《风俗通帝喾》:“喾者,考也,成也。言其考明法度,醇美 喾然,若酒之芬香也。”
按:郑樵《通志五帝纪》,“帝喾高辛氏,三十登帝位,以其 居于高辛,故曰高辛氏。”
陶唐氏
编辑帝尧陶唐氏按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
编辑〈注〉《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索隐》曰:“尧谥也。放勋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案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正义》曰:徐广云:“号陶唐。”《帝王纪》云:“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
按《汉书律历志》:“唐帝,帝糸曰帝喾,四妃陈丰生帝尧, 封于唐,天下号曰陶唐氏。”
按《白虎通》谓之尧者何?尧犹峣峣也,至高之貌。清妙 高远,优游博衍,众圣之主,百王之长也。
按《风俗通帝尧》:“尧者,高也,言其隆兴焕炳,最高明也。”
有虞氏
编辑帝舜有虞氏
编辑按:《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
〈注〉《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索隐》曰:“舜谥也。”皇甫谧云:“舜字都君。”《正义》曰:《尚书》“重华协于帝。”孔安国云:“华谓文德也。言其光重合于尧,又目重瞳子,故曰重华也。”
按《汉书律历志》虞帝帝糸曰:“颛顼生穷蝉,五世而生 瞽叟。瞽叟生帝舜,处虞之妫汭。尧嬗以天下,天下号
曰有虞氏按《白虎通》谓之舜者何?舜犹也。言能推信尧道而行之。
按《风俗通帝舜》:“舜者,推也,循也,言其循尧绪也。”
夏后氏
编辑夏后氏建国,其天子皆称帝。〈按据五帝三王之说夏商周皆称王唯史记夏 殷本纪仍称帝今从正史〉
按:《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
〈注〉《谥法》曰:“受禅成功曰禹。”《索隐》曰:《尚书》云:“文命敷于四海。”孔安国云:“外布文德教命”,不云是禹名。太史公皆以“放勋重华文命”为名。孔又云:“虞氏,舜名”,则尧、舜、禹、汤皆名矣。盖古质帝王之号皆以名,后代因其行,追而为谥,其实禹是名。
帝禹子。帝启,帝启子。帝太康,帝太康弟。帝中康,帝中 康子。帝相,帝相子帝少康,帝少康子。帝予,帝予子。帝 槐,帝槐子。帝芒,帝芒子。帝泄,帝泄子。帝不降,帝不降 弟帝扄,帝扄子。帝廑,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帝孔甲, 帝孔甲子帝皋,帝皋子帝发,帝发子帝履癸,是为桀。 按《汉书律历志》:伯禹、帝糸曰:“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 禹。虞舜嬗以天下,天下号曰《夏后氏》。
按《风俗通》:“禹者,辅也。辅续舜后,庶绩洪茂。”
商
编辑《商有天下》,天子皆称帝。
按:《史记殷本纪》:“天乙立,是为成汤。”
〈注〉张晏曰:禹、汤皆字也。二王去唐、虞之文,从高阳之质,故夏、殷之王皆以名为号。《谥法》曰:“除虐去残曰汤。”《索隐》曰:汤名履。《书》曰“予小子履”是也。又称天乙者,夏殷之礼,生称王,死称庙,主皆以帝名记之。天亦帝也,殷人尊汤,故曰天乙。
成汤子。“帝外丙,帝外丙弟帝中壬。帝中壬崩,立太子 之子帝太甲,帝太甲子帝沃丁,帝沃丁弟帝太庚。帝 太庚子帝小甲,帝小甲弟帝雍己,帝雍己弟帝太戊。 帝太戊子帝仲丁,帝仲丁弟帝外壬。帝外壬崩,帝河 亶甲立。帝河亶甲子帝祖乙。帝祖乙子帝祖辛。帝祖 辛弟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帝祖丁。” 帝祖丁崩,立。帝沃甲之子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 丁之子帝阳甲,帝阳甲弟帝盘庚,帝盘庚弟帝小辛。 帝小辛弟帝小乙,帝小乙子帝武丁。帝武丁子帝祖 庚,帝祖庚弟祖甲,是为帝甲。帝甲子帝廪辛,帝廪辛 弟帝庚丁。帝庚丁子帝武乙,帝武乙子帝太丁,帝太 丁子帝乙,帝乙子帝辛,天下谓之纣。
按《风俗通》:汤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轨,改亳为商, 成就王道,天下炽盛。
周
编辑周有天下,天子始称王。
按:《史记。殷本纪》:“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 王。”
〈注〉《索隐》曰:按夏、殷天子亦皆称帝,代以德薄不及五帝,始贬帝号,号之为王,故《本纪》皆帝,而后总曰“三王”也。
按《周本纪》,武王克殷。武王子成王,成王子康王,康王 子昭王,昭王子穆王,穆王子共王,共王子懿王。懿王 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 太子夷王,夷王子厉王。厉王子宣王。宣王子幽王,幽 王子平王。平王崩,太子泄蚤死,立其子桓王。桓王子 庄王,庄王子釐王,釐王子惠王,惠王子襄王,襄王子 顷王,顷王子匡王,匡王弟定王,定王子简王,简王子 灵王,灵王子景王,景王爱子朝欲立之,会崩,子丏之 党与争立,国人立长子猛为王,子朝攻杀猛,猛为悼 王。晋人攻子朝而立丐,是为敬王。敬王子元王,元王 子定王,定王子哀王,哀王弟思王,思王弟考王,考王 子威烈王,威烈王子安王,安王子烈王烈王弟《显王》 显王子《慎靓王》《慎靓王》子赧王东西周分治。
秦
编辑始皇并天下议帝号始称皇帝
编辑按:《史记始皇帝本纪》: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 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 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掳其王,寡人以为善,庶 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 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 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 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 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 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 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掳其王,平 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 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 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 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 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 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 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 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 闻大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 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 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 之无”穷。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
〈注〉张晏曰:“五帝自以德不及三皇,故自去其皇号;三皇又以德不及五帝,自损称王;秦以德褒二行,故称之。”
汉
编辑高帝五年楚地悉定诸侯王上皇帝尊号汉王即皇帝位
编辑按《汉书高帝本纪》:“五年十二月,围项羽垓下,灌婴追 斩羽东城,楚地悉定。春正月,诸侯上疏曰:‘楚王韩信、 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 张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亡 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 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 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 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 上皇帝尊号’’。”汉王曰:“寡人闻帝者贤者有也,虚言亡 实之名,非所取也。今诸侯王皆推高寡人将何以处 之哉?”诸侯王皆曰:“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 又以僻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 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也。大王德施四海,诸 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 汉王曰:“诸侯王幸,以为便于天下之民,则可矣。”于是 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臣绾等三百人与博士稷、嗣 君叔孙通谨择良日,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即皇帝 位于汜水之阳,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追尊 先媪曰“昭灵夫人。”
哀帝建平二年号陈圣刘太平皇帝寻除之
编辑按《汉书哀帝本纪》,建平二年六月,待诏夏贺良等言, “《赤精子》之谶,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 诏曰:“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祐,汉国 再护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 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 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八月, 诏曰:“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 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无嘉 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制书,非赦令也, 皆蠲之。贺良等反道惑众,下有司,皆伏辜。”按《李寻 传》,初,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 十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 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忠可以教重。平夏贺 良、容丘丁广世、东郡郭昌等。中垒校尉刘向奏忠可 假鬼神,罔上惑众,下狱治,服未断,病死。贺良等坐挟 学《忠可书》,以不敬论。后贺良等复私以相教。哀帝初 立,司隶校尉解光亦以明经通灾异得幸,白贺良等 所挟《忠可书》,事下奉车都尉刘歆,以为不合《五经》,不 可施行,而李寻亦好之。光曰:“前歆父向奏忠可下狱, 歆安肯通此道!时郭昌为长安令,劝寻宜助贺良等, 寻遂白贺良等,皆待诏黄门,数召见,陈说汉历中衰, 当更受命;成帝不应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久疾,变异 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 寿,皇子生,灾异息矣。得道不行,咎殃且亡。不有洪水 将出,灾火且起,涤荡民人。”哀帝久寝疾,几其有益。遂 从贺良等议。于是制诏丞相御史:“盖闻《尚书》五曰考 终命,言大运壹终,更纪天元人元,考文正理,推历定 纪数,如甲子也。朕以眇身,入继大祖,承皇天,总百僚, 子元元,未有应天心之效。即位出入三年,灾变数降, 日月失度,星辰错谬,高下贸易,大异连仍,盗贼并起, 朕甚惧焉,战战兢兢,唯恐陵夷。惟汉兴至今二百载, 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 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 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太 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布告天下,使明知之’。”后 月馀,上疾自若,贺良等复欲妄变政事,大臣争以为 不可许。贺良等奏言:“大臣皆不知天命,宜退丞相、御 史,以解光、李寻辅政。”上以其言亡验,遂下贺良等吏, 而下诏曰:“朕获保宗庙,为政不德,变异屡仍,恐惧战 栗,未知所繇。待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 可以永安国家。朕信道不笃,过听其言,几为百姓获 福,卒无嘉应,久旱为灾。”以问贺良等,对:“当复改制度, 皆背经谊,违圣制,不合时宜。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六月甲子,诏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贺良等反道惑 众,奸态当穷,竟皆下狱。光禄勋平当、光禄大夫毛莫 如与御史中丞廷尉杂治当。贺良等执左道,乱朝“政, 覆国家,诬罔主上,不道。”贺良等皆伏诛。寻及解光减死一等,徙敦煌郡。
北魏
编辑前废帝普泰元年诏去皇称帝
编辑按《魏书前废帝本纪》:普泰元年二月己巳,升太极前 殿,群臣拜贺。庚午,诏曰:“朕以眇身临王公之上,夕惕 祗怀,若履冰谷。赖七庙之灵,百辟忠诚之举,庶免坠 殁。夫三皇称皇,五帝云帝,三代称王,迭冲挹也。自秦 之末,竞为皇帝,忌负乘之深殃,垂贪鄙于万叶。予今 称帝,已为褒矣,可普告令知。”
北周
编辑闵帝受魏禅号称天王
编辑按《周书闵帝本纪》:“魏恭帝三年十二月,魏帝禅位于 帝。元年春正月辛丑,即天王位,柴燎告天。”
明帝《武成元》年,改天王称“皇帝。”
按《周书明帝本纪》,武成元年八月己亥,改天王称皇 帝。按《崔猷传》,世宗即位,征猷拜御正中大夫,时依 《周礼》称天王,猷以为世有浇淳,运有治乱,故帝王以 之沿革,圣哲因时制宜。今天子称王,不足以威天下, 请遵秦汉称皇帝。朝议从之。
唐
编辑太宗贞观四年四月戊戌西北君长请上号为天可汗
编辑按:《唐书太宗本纪》云云。
中宗嗣圣五年太后加号圣母神皇〈即武后垂拱四年〉按唐书武后本纪垂拱四年五月庚申得宝图于洛水乙亥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编辑按《通鉴纲目》:中宗嗣圣五年五月,太后加号圣母神 皇。武承嗣使人作瑞石,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使 人献之,曰:“获之洛水。”太后喜,命曰“宝图。”诏当拜洛,受 图,告谢于郊,御明堂,朝群臣。命诸州都督、刺史、宗戚 并会神都,先加尊号。
嗣圣七年,太后加尊号为《圣神皇帝》。〈即武后天授元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天授元年九月乙酉,加尊号曰圣 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
嗣圣十年,太后加尊号为《金轮圣神皇帝》。〈即武后长寿二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不载按《旧唐书武后本纪》。长寿 二年九月。“上加金轮圣神皇帝。”
嗣圣十一年正月,太后加尊号为“慈氏越古金轮圣 神皇帝。”九月,又加为《天册金轮大圣皇帝》。〈即武后证圣元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天册万岁元年正月辛巳,加号慈 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改元证圣。九月甲寅,加号天 册金轮大圣皇帝。”
嗣圣十七年,太后罢《天册金轮大圣》号。〈即武后久视元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久视元年五月己酉朔,日有蚀之。 癸丑,大赦,改元,罢天册金轮大圣号。”
神龙元年十一月戊寅上尊号曰应天皇帝
编辑按:《唐书中宗本纪》云云。
景龙元年八月丙戌上尊号曰应天神龙皇帝
编辑按:《唐书中宗本纪》云云。
元宗开元元年上尊号曰开元神武皇帝
编辑按《唐书元宗本纪》:“开元元年十一月戊子,群臣上尊 号曰开元神武皇帝。”
按:《册府元龟》:“先天二年。”〈是年十二月改元开元〉十一月,群臣上 表请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曰:“臣闻元化不宰,是 有强名;圣德彰闻,必崇大号。伏惟陛下首出千古,体 元独断,扫氛祲于轩宫,阐文明于宸极。皇纲绝而复 正,神器危而重安。圣达神祗,功齐天地。若无尊号,臣 下何称?《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传》曰:‘保大定功之谓 武’。陛下断大事于容易,见成形于未兆,故一蓍呈祥, 千里传庆,斯所谓不测也;兴王业于多难,安生灵于 反侧,故百神奉职,四裔纳贡,斯可谓定功也。故臣等 敢上尊号曰开元神武皇帝,伏惟从之。”手诏答曰:“朕 观上古人主,唯称帝王一字,秦汉以来,乃兼皇帝。朕 以薄德,嗣守宝位,乾乾惕厉,惧不克胜,岂自崇饰,以 招谴咎。虽迫公卿之请,终负平生之心。所请加号,甚 无谓也。”群臣宗子及僧道耆艾等数百人又抗表三 上,乃从之。戊子,行册礼,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 开元二十七年加上尊号曰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按《唐书元宗本纪》,开元二十七年二月己巳。上尊号 曰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按《册府元龟》:开元二十七年二月,文武百官及僧道 耆耋上表,请以“圣文”二字加尊号,凡八表,然后许之。 制曰:夫执大象,建皇极者,必藉彝训而受鸿名,所以 应乎天而顺乎人也。朕嗣守丕业,二十七年,受命之 初,既膺明号,尚多祗惧,已谓崇高。而公卿宗子,缁黄 耆艾,披诚沥恳,诣阙上言,佥以为乃圣乃文,祖宗大 烈。恭惟缵服,必在钦承。顾以休名,施于薄德,抑而不 许,凡已十年。爰迨于今,又陈入请。上追奉先之义,下 稽从众之言,将从至公,不可因拒。以今日敬请大号 曰“《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勉从典训,良增感惧。惟新之 号,既不私于朕躬;非常之泽,宜普覃于率土。”大赦天下。
天宝元年加上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
编辑按《唐书元宗本纪》:“天宝元年二月丁亥,群臣上尊号 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
按《册府元龟》:天宝元年正月甲寅,陈王府参军田同 秀上言,“元元皇帝降见于丹凤门之通衢,告锡灵符。 尹喜故宅。遣使发,得之。二月附元元皇帝庙,百僚加 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
天宝七载,加上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 帝。”
按《唐书元宗本纪》:“天宝七载五月壬午,群臣上尊号 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按《册府元龟》,天宝七载五月壬申,文武百僚以休祥 累见,上表请加尊号曰“应道。”表再上,固违不从。甲戌, 又上表曰:“臣闻道之应也,万姓叶心;德之至也,百灵 表贶。是以帝王从天以受休命,臣子奉主以荐尊名。 下戴上为至忠,上纳下为大顺。伏惟陛下垂衣而端 拱,司契而乘时,御辨而气和,提象而物睹。臣等上稽” 仪极,下考前训,旁求史氏,明征道书,皆可以配至极 之崇高,建大号之美称。陛下宗师悬解,狭五帝之常 道;恬愉自得,陋三王之仁义。同符帝典,振古莫俦。《灵 宝经》曰:“大宝君者,大洞之尊神,玉皇之正气。”陛下经 高上之至理,复帝先之淳源,九炁生真,二合成德。殊 休应道,已契灵文;景命扬符,宿彰仙箓,则知圣祖以 大道授陛下久矣,当以应道答之。苟人望洽而固违, 则群情抑而不副。是以公卿宗子,恳诚于内,缁黄艾 耋,沥款于外,宜蒙纳许,以昭介福。伏惟陛下承上元 乃顾之意,顺普天翊戴之情。伏以端午良辰,万寿来 应,昌图与两仪配永,宝运与三景俱长。钦若鸿名,克 彰厚庆,聿陈大礼,式“茂元和。臣等谨竭愚诚,冒死请 加尊号,期于成遂,以叶众心。”帝手诏报曰:“祯祥者所 以合天人,鸿名者所以彰德业。今封章继至,诚请甚 勤,敬膺神休,允答人望,宜依来请。”己卯,有司告献太 清宫、太庙。庚辰,告昊天上帝、皇地祗、太社、太稷。壬午, 公卿百辟奉册上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 皇帝,“御兴庆殿受册。”
天宝八载,加上尊号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 道皇帝。”
按《唐书元宗本纪》八载:“闰六月丙寅,群臣上尊号曰 ‘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按《册府元龟》八载六月,太白山人李浑上言,有神人 言金星洞内有玉版石,记圣皇福寿之符。命御史中 丞王𫟹入仙游谷求而获之以献,帝御勤政楼受焉。 于是王公卿士道俗又请加尊号。表三上不从。乃诏 曰:“朕欲使人述日用,道远亲誉。愿行其心,永守冲约。 未允来请,宜识此怀。”丙辰,文武百官礼部尚书崔翘 等又上表曰:“臣闻上元成命,锡祯符以应期;圣皇乘 时,受神册于兴运。是以启殊祥于景福,崇大号于至 公。伏惟陛下缵重元之耿光,嗣五圣之丕绪,大德侔 于天地,至化贯于阴阳,感元道之尊,运百辟之议。三 冒阙下,累陈洪名,陛下犹以固让为心,不以至公为 意。臣等请以符瑞重叙明之。日者,五”星如连珠,两曜 如合璧,庆云蔚,膏露凝,天之贶也。瑶英产于金戺,《元 记》开于玉洞,神光见,真诰传,地之祥也。固知天地以 鸿休报陛下,陛下以至德通乾元,允宜合符,克配徽 号。伏奉《乙卯诏书》曰:“志存要妙,理却虚名。”臣又闻之, 天不让高,地不辞大,五帝法之而成象,三王参之而 比德。先天地者道也,圣祖已著于强名;合天地者圣 也,陛下允膺于明称。式彰妙用,岂曰虚名。况祯祥感 通,既著于彼;灵应参会,又符于此。是以封章再献,而 云日重光;徽号三陈,而烟霄降泽。天人交感,影响必 臻。若然者,陛下安得阙三才之大端,抑万姓之勤愿, 违祖宗之眷命,旷天地之符文?臣等固陋,犹知不可。 况真“宗示庆,秘简呈文,乘王气于玉行,拥神休于宝 运。伏愿光临大宝,允答洪休,常垂覆载之仁,永保延 长之历,天下幸甚。”帝手诏从之。闰月丙寅,亲谒太清 宫,上圣祖元元皇帝为大道元元皇帝,及高祖、太宗、 高宗、中宗、睿宗,并加大圣。丁卯,群臣奉上尊号曰开 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御含元殿受册。 天宝十三载,加上尊号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 证道孝德皇帝》。
按《唐书元宗本纪》:十三载“二月甲戌,群臣上尊号曰 ‘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
按《册府元龟》,十二载十二月庚寅,文武百官宪部尚 书张均等上表,请上尊号,加孝德,及改应为证曰“‘开 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凡三上表,乃 许之。十三载二月甲戌,御兴庆殿受册,制曰,王者事 天明,事地察,修身慎行,孝德彰矣。故风化天下,和睦 兴焉。致敬宗庙,祖考来格。”是则礼莫大于严享,孝莫 “大于扬名,有以通于神明,广于四海。”朕承天之道,缵
圣之业,钦若先训,惟怀永图。宝俭宝慈,无为而理。自南自北,有截来威。五教聿兴,家服仁孝,四灵咸盛,物应纯诚。百寮公卿,万方夷夏,佥奉元贶,征长发于真 源;屡荐鸿名,愿昭彰于至德。封章守阙,于再于三。加 以圣祖锡符,元中启迪,天心垂裕,荣“光降临,敢不丕 承,固执冲让。乃展因心之义,以弘推尊之典。虔上册 礼,斋肃思诚。入室僾然,敢忘于目;出户而听,庶几有 闻。扬美谥于无疆,展永怀于罔极。且敬从拜后,礼既 尊先,式副群心,以允成义。以今日敬膺典册曰‘开元 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大号载崇,祗若 增惧,宜因布和之序,式弘在宥之泽。可大赦天下’。”
肃宗乾元元年上皇天帝册帝号曰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编辑按《唐书肃宗本纪》:“乾元元年正月戊寅,上皇天帝御 宣政殿,授皇帝传国受命宝符,册号曰‘光天文武大 圣孝感皇帝’。”
按《册府元龟》,肃宗至德二年十二月壬申,右仆射裴 冕与百僚上言曰:“顷者逆寇乱常,悖违天纪,六位回 薄,三光失序,上皇南巡以避患,群臣东没而面伪。当 此时也,勇者不及奋,智者不及谋,则高祖、太宗之业 将坠于地矣。上皇知圣嗣在昌,人望大启,乃付陛下 以天地之事,将复高祖、太宗之业,告成功于天。伏惟” 陛下至孝恭顺,格于天地,不敢以翦逆平难之务,为 上皇忧。遂乃赫然龙骧,雷动朔野,以一旅之众,康天 下之迍。躬尧之聪明,广听天下;率禹之勤俭,以先兆 人。孝通德茂,格于三极。故蛮夷君长,来庭于要荒之 外;五玉宝龟,纳锡于旌门之内。其行如云,其植如山, 莫不裂眦致命,开怀饮镞。死而后已,实乃甘心。是以 大风一鼓,而沴气廓清,斯实再造生人之极也。陛下 以上皇未至,延俟銮舆,清宫待幸,守而不失。今上皇 戾止,昭德报功,广圣人崇本之义,征王者未举之礼, 百神奉职,亲受宝符,过尧迈舜,以庆天下。以陛下有 光上皇之德,经天下之文,定祸乱之武,穷不测之圣, 通神明之孝,故命陛下曰《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皆象德景行,自然之符。陛下尚执谦冲,迁延若未当 者。今群臣咸服睿谋,肃将天下,犹各有茅土,铭勋景 锺。陛下盛德大业,终古独立,不速即徽号,以蔚皇图, 臣恐天地神祇,勤劳仰止。臣谨与太常礼官等佥择, 请以来岁正月五日上尊号。伏惟陛下膺天地之诚, 恭上“皇之命,遂群臣之请,满百灵之心,延光无穷,天 下幸甚。”诏曰:“朕以眇躬,敬承明命,两遭狂逆扰乱,宗 社不宁。禀上皇至圣之谋,当仗钺秉旄之任,大师一 振,残孽无遗。上皇厌彼代纷,弃兹人事,万邦之重,俾 付朕躬,传授宝符,乃加徽号。朕再三固让,实增黾勉, 恭膺典册,感庆良深。览卿等来章,倍加祗惧,依卿等 所请。”《三年》〈是年二月改元乾元〉正月,戊寅,太上皇御宣政殿,授 帝传国宝符及受命宝符,册帝尊号曰光天文武大 圣孝感皇帝。上言曰:“陛下顾天位之累己,推以付臣, 臣又畏天命以固辞,期不奉诏,未蒙诏许,以辱四海。 而今加之徽号,锡以洪名,既受宝符,又传神器,是重 臣以不德,私臣以殊宠,岂天地之容乎,神人之望乎! 臣闻《礼》有常尊,器不可假,名无虚立,义然后行。顷以 寇逆凭陵,京阙失守,抚军监国,事在一时,正位居中, 尊无二上。至于光天之业,允文允武,圣繇天作,孝以 感通,臣何有焉。此皆陛下之能事也。曲成之惠,在慈 爱而愈深;至公之道,将询谋而未叶。伏望寝以严命, 俯遂勤诚,臣之下情,不胜至愿。”《太上皇诰》曰:“昊穹垂 裕,宗社发祥。尔往在髫年,素彰岐嶷,洎乎问寝,日增 孝敬。吾久勤庶务,常奉至真,特好清虚,寻将付托。尔 以华戎锐士,扫定神州,功乃格天,德惟迈古。是用受 兹国宝,加以大号。典章斯集,喜慰盈怀,实谓道映前 王,何必志在让礼,克光丕业,以副至公。”即断来表。帝 再让不允。又以“大圣”二字非所当之言,曰:“帝王者,天 所命也;称号者,人所奉也。惟有德克跻大宝,惟至圣 以享鸿休。”于是乎人神形容其美行歌咏之,不足或 为之名焉。伏惟陛下乾坤覆载,河海润泽,道达生灵, 惠怀蛮貊。尊九庙以崇孝,谒五陵以奉先,礼二郊以 严禋,祠九宫以致敬。刻石北京,以扬祖烈,泥金东岳, 以告成功。自三五以还,历“选列辟,聪明文武,齐圣广 渊,丕懿纯殷,孰与比拟?卓哉煌煌,真圣人之表也。夫 天地至大,不能定愆伏之序;日月运行,不能正薄蚀 之变。自狂孽开衅,俶扰天纪,与时消息,为人请命,舞 干羽而氛祲永清,垂衣裳而衽席无改,纳万姓于仁 寿之域,朝百神于清穆之上,窅然姑射之山,思访襄 城之野,斯”又臣言之不及,稽古所未闻,羲、轩唐虞,何 足以云?今方推而不居,为而不有,付臣以宗庙重器, 锡臣以后土徽章,何以克堪?辞不获命。臣自奉明诰, 夙夜于邑,以为名不可假,尊不可逾,敬承严旨,得为 孝乎?至于所托者深,所荷者大,不敢悉拒,以违天衷, 而“大圣”二字,得之不易,伏愿许停。如臣言可以“简当, 所希采纳。如臣诚不足动天,伏当待罪,将以明授受 之道,辨上下之分,不胜臣子下情恳愿之极。伏惟陛下俯垂允许,以副四海之望。”《表上,不允》。
乾元二年。上尊号曰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 按《唐书肃宗本纪》。二年正月己巳。群臣上尊号曰干 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
按《册府元龟》:“乾元元年十二月乙未,公卿道俗上表 请加号曰乾元,三表乃许之。二年正月朔,帝御含元 殿受朝贺,便册尊号曰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 帝。”
上元二年诏尊号唯称皇帝
编辑按:《唐书肃宗本纪》,上元二年九月壬寅,去“乾元大圣 光天文武孝感”号。
按《册府元龟》:上元二年九月壬寅,诏曰:“朕获守丕业, 若履春冰,敢忘谦冲,日益招损。欲垂范而自我,亦去 华而就实。其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等尊崇之称, 何德以当之?自今已后,朕号唯称皇帝。”
代宗广德元年上尊号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
编辑按《唐书代宗本纪》:广德元年七月“壬寅,群臣上尊号 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
按:《册府元龟》:“代宗宝应二年。”〈是年七月改元广德〉四月,辛巳,宰 臣及文武百僚郭子仪等上尊号表曰:“臣闻功莫大 于缔构乾坤,孝莫先于缵承社稷。伏惟皇帝陛下继 述冠于周武,中兴迈于汉光。曩者巨逆慢天,中原失 序,生人罹厥角之祸,皇运甚缀旒之危。陛下亲讨元 凶,指麾戎旅,尊先帝于灵武,返上皇于巴蜀,以一旅 而扫定二京,不再周而克宁九庙,是陛”下缔构之功 也。及乎先帝厌代,奸臣窥国,怀蹑足之变,构无将之 端。陛下隳将成之祸胎,挫已就之凶计,申大义而诛 吕,全至公而嗣文,日月蚀而重明,寰宇倾而再定,陛 下缵承之孝也。臣伏以古先帝王,继体践祚者,年逾 则改元;创业垂统者,功成则上号。陛下顷以先帝梓 宫,象设犹在,桥山石室,“弓剑未藏。固违体天之典,将 申宁戚之义,孝思之至,又何加焉!今二圣灵輴,永安 陵寝,万方黎庶,悉梦华胥。圣人之哀荣毕矣,帝王之 功业成矣。宜其大崇徽号,允群臣颙然之望;惟新正 朔,覃四海莫大之泽。伏愿降明诏,下有司,许臣等征 三代之故事,考百王之通典,改元立号,革故鼎新。悬 之无穷,倬映千古。”臣子仪等与群臣万姓,不胜恳请 大愿之至。手诏答曰:“朕嗣守洪名,钦承丕构,克清多 难,奄甸四方。圣灵在天,元德敷佑,南面恭己,朕何有 焉?巨猾削平,非予之武。言念海内,生人至艰,兵烽犹 虞,暴骨未掩,日旰忘食,宵分疚怀,遽称成功,良谓虚 美。元宫甫毕,岂宜即及改元宝位,至尊何以更言加 号?宰臣之任,职在辅弼,劝进之词,深所不取。”表三上, 乃许之。六月丙申,上表献议曰:“陛下昔在藩邸,及登 储闱,聪明徇齐,斋肃端冕,遇阙则下,入庙必趋。及乎 著代成人,继明践祚,圣姿天纵,神化日新。学冠九流, 观书过于乙夜;文高五始,逸兴丽于秋风。此则陛下 明昭之文德也。顷者凶逆乱”常,彝伦失序,陛下亲总 戎旅,诛讨元凶,掩庆绪于雒阳,斩朝义于河朔。罢三 司而复其位职,人怀莫大之恩;收两京而不问胁从, 国贺非常之泽。洎先帝大渐,凶臣伺衅,陛下释服即 戎,提戈靖难。九重遘慝,王室危于缀旒;百姓不知,天 下安于山岳。此则陛下定难之武功也。若夫心游系 象之表,理绝名言之外。圣断沈远,同阴阳之不测;睿 谟钩深,与鬼神而争奥。休气潜盈,草木化为祯祥;淳 风远覃,蛮裔效其献贡。加以明并日月,德参乾坤。风 雨应时,自有雍熙之兆;鱼鳖咸若,更登仁寿之期:此 则陛下莫大之至圣也。至于色养尽心,慎终追远,问 安内侍,岂一日而忘朝;视膳宰夫,知再饭而方退。及 乎三圣违代,九域亲临,至性自天,哀容触地。门外之 理,权依《易》月之期;从心之丧,实履终天之痛。财倾象 设,力竭山陵,莫不德通于神明,哀感于天地。故得役 徒百数之众,皆曰“子来。”送终三十馀日,曾无涂潦。此 则陛下感通之至孝也。若乃神告圣运,天呈宝符,陛 下登极之辰,泗水见其五璧;天兵灭寇之日,黄河清 于千里。神乌自雀之祥,填林溢囿;卿云甘露之瑞,岁 至月书,此皆灵贶昭告,休期之大应也。且夫允恭濬 哲,有轩辕战伐之功焉;德合乾坤,有伏羲尊圣之业 焉;降天休,呈地宝,有夏禹元圭之感焉。经天纬地之 谓文,立极中兴之谓“武”;变化无方之谓圣,精诚上通 之谓孝。降天和,腾地气,生无期,出有为之谓宝。文以 昭之,武以定之,圣以成之,孝以通之,宝以应之。夫然 后可以充天地之洪名,崇帝王之大号。故臣等犯冒 万死,奉上《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尊号,伏愿陛下祗 膺景命,对越神祇,应天理人,光膺大典。臣等谨当撰 吉日,修礼容,设九宾,觌群后。昭告烈祖清庙,展黄琮 之“仪,有事昊穹,圆丘陈苍璧之礼。臣子仪等与群臣 万姓不胜大庆,谨上尊号以闻。”诏下有司。七月壬寅, 御宣政殿,受群臣上尊号,册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 帝》。
====德宗建中元年正月丁卯群臣上尊号曰圣神文武====皇帝、
按:《唐书德宗本纪》云云。
兴元元年诏去圣神文武尊号
编辑按《唐书德宗本纪》:兴元元年正月癸酉,去“圣神文武 号。”
按《旧唐书德宗本纪》,“兴元元年春正月癸酉朔,上在 奉天行宫受朝贺,诏曰:立政兴化,必在推诚,忘己济 人,不吝改过。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失守宗祧,越在 草莽。不念率德,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复于 将来。明征其义,以示天下。小子惧德不嗣,罔敢怠荒。 然以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 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致泽靡下 究,情不上通”,事既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 戎,征师四方,转饷千里,赋车籍马,远近骚然。行赍居 送,众庶劳止,力役不息,田莱多荒,暴令峻于诛求,疲 民空于“杼轴,转死沟壑,离去乡里,邑里丘墟,人烟断 绝。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驯致乱 阶,变起都邑。贼臣乘衅,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陵 偪。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痛 心䩄面,罪实在予,永言愧悼,若坠泉谷。赖天地降祐, 神祇协谋,将相竭诚,爪牙宣力,群盗斯屏。皇维载张, 将弘远图,必布新,令朕晨兴夕惕,惟省前非。乃者公 卿百寮,用加虚美,以《圣神文武》之号,被《蒙暗》寡昧之 躬,固辞不获,俯遂群议。昨因内省,良所瞿然。自今已 后,中外书奏,不得言《圣神文武》之号。
贞元五年百寮请复尊号不许
编辑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贞元五年十 月,百寮累上表请复徽号。诏曰:“三省来章,弥用兢惕, 载崇大号,何以当之?前者示怀,盖非冲让,尚劳敦请, 岂所宜然。卿等博达古今,列于朝右,思弘献赞,共致 太和,岂以虚名,重予不德。再三循复,增恧于怀。想悉 深衷,勿更陈请。”
贞元六年,百寮僧道请上《贞元圣神文武皇帝》尊号, 不许。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按《旧唐书德宗本纪》,贞元 六年冬十月己亥,文武百寮、京城道俗,抗表请上徽 号。诏曰:“朕以春夏亢旱,粟麦不登,朕精诚祈祷,获降 甘雨,既致丰穰,告谢郊庙。朕倘因禋祀而受徽号,是 有为为之,勿烦固请也。”
顺宗永贞元年八月宪宗即位十二月群臣请上尊号不许
编辑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顺宗永贞元 年八月,禅位于宪宗。十二月辛酉,宰臣文武百寮等 请上太上皇及皇帝尊号表曰:“臣闻帝尧之禅虞舜 也,业归于异代;汉祖之尊太上也,礼循乎虚名。未有 履尊极而舍万乘之荣,奉晨昏而传七庙之重。斯则 尧图非远,汉道未全。倬然冠洪名而超古昔者,孰若 今之盛也?”伏惟皇帝陛下诞受圣姿,钦膺宝历,自天 生德,与神合契。近者太上皇恭默在疚,禅授未行,万 国注心,思尧言以致理,群生属望,渴圣人之利见。陛 下忠感于天地,孝达于神明,成尧舜之内禅,固邦家 之景命。功莫盛于配天,孝莫大于宁亲,让莫高于传 圣。故太上皇释天下之负,所以成其让;“陛下受宗祧 之寄,所以保其功。惟文王为无忧,惟武王为善继。夏 祀永固,周命惟新。巍巍荡荡,固无德而称矣。”又闻皇 帝之道,必体于至公;称号所加,不私于为己。将体元 以立政,必纪年以垂号。伏愿肇兹献岁,允极鸿名,发 挥元功,眧示景化,则太上皇之德,可表于徽册;陛下 之孝,克施于寰海。然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仰东海 者知圣化之深,跻南山者愿圣人之寿。臣等不胜大 愿,请上太上尊号曰应干圣寿太上皇,请上陛下尊 号曰文武大圣孝德皇帝。因三正之庆会,鼓万国之 欢心,奉宝册以荐鸿徽,率群臣而朝上日。然后退自 问寝,列兹充庭,先陈教孝之仪,方受庆君之礼,斯实 邦家之耿光也,古今之绝典也。虽朝贺有次,已禀于 纶言;而徽号所尊,益勤于俞诏,兆人恳愿,罔不颙然。” 宪宗诏答曰:“太上皇至道光于唐虞,至仁合于天地。 卿等虔述休德,祗献鸿名,循省再三,允符朕志。朕获 守宝位,丕承睿训,虽严恭寅畏,不敢怠遑,而泽未洽 于群生,理未臻于皇极,遽言徽号,何以当之?虽嘉乃 诚,难遂来请。其《上献太上皇尊号》,宜依所奏。”
宪宗元和元年群臣请上尊号不许
编辑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元和元年十 二月甲戌,宰臣及百僚表请上尊号曰文武圣德皇 帝,不许。”
元和三年。正月癸巳。群臣上尊号曰睿圣文武皇帝 按《唐书宪宗本纪》云云。
元和十四年,加上尊号曰《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 皇帝》。
按《唐书宪宗本纪》:元和十四年七月“己丑,群臣上尊 号曰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按《册府元龟》,“十四年五月丙申,中书门下率百僚上 表请加尊号曰:臣闻惟帝之尊,不言而理;惟天为大, 无得而名。所以举鸿徽昇大号者,尊乾坤之心也。伏 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璿枢御柄,气母跻神,总三灵 以纪元,宅万国以补化。霁日出海,雄光昭天,烟霞变 舒,草树动色。夫纂大宝者,重光之德崇;张帝图者,属 统之功盛。十圣储祉,贞明下土,一天镜开,引耀幽蛰, 此臣所以稽众心而窥景铄”者也。臣闻孝于其父,则 导善因心;忠于其君,则望美终日。盖性本于内,义激 于中,将曲成以无违,期取实而不苟,所以然也。陛下 粤临宸极,十有五年,道本至公,诚深驭朽。有尽下之 意,无自我之规。以喜怒之气,调阴阳之德。比类百则, 有帝尧之聪明;周旋一心,秉神禹之恭俭。野老击壤, 仁风扇和,魏巍成功,荡荡区域,远可以比崇于唐虞、 轩顼,近可以丕显于高祖、太宗。且元宗自先天三年 至天宝十三年,四十年间,六上徽号,今陛下发挥元 祉,𬊤赫洪猷,摅积愤于祖宗,驾千龄于天地,饰文武 之气象,纳广大于昊穹。泽及隐微,仁霑动植,圆方不 足称其远,辰象不足契其明。瑞舞神鱼,祥升鸣凤。若 不骏尊大号,仰陟崇名,岂非臣下之恧与?臣等上探 元命,下采群情,不胜恳戴诚愿之至。谨上尊号曰“元 和顺天应道圣文神《武皇帝》以崇莫大之业,以配无 为之功。伏惟陛下奉顺人灵,俯从公议,鉴深诚于亿 兆,顾景贶于神祇,颙颙四海,孰不踊跃。”帝答诏不许, 表四上,从之。七月己丑,御宣政殿,群臣册上尊号。
穆宗长庆元年上尊号曰文武孝德皇帝
编辑按《唐书穆宗本纪》:“长庆元年七月壬子,群臣上尊号 曰文武孝德皇帝。”
按《册府元龟》,长庆元年四月辛卯,中书门下及文武 百僚请上尊号表曰:“臣闻上帝至尊也,其名有九,所 以显高明之位;西方大圣也,其号有十,所以旌神化 之功。王者提宝运而光宅,握瑶图而首出,必建徽号, 以称鸿猷,斯乃臣子之诚有所法则,天之所与,不可 辞让。伏惟皇帝陛下钦明御历,神武纂戎,挺上圣之 姿,抚中兴之运,鼓雷霆而清八极,悬日月而照九围。 粤若祗事郊庙,敬养长乐,大孝也;省刑责己,偃革息 兵,大泽也;庆云见,甘露降,羽毛呈瑞,草木发祥,天符 也;亿兆欢心而太和,蛮方蹶角而威服”,人瑞也。“祖宗 未宾之地,帝王不收之甿,皆勿耀天威,独运圣算,未 尝血一刃,劳一夫,文轨罔不同,桀骜罔不化,则轩有 版泉之战,尧有丹浦之征。求之往籍,彼宜惭色。陛下 有格天之大勋,动天之大德,徽烈已冠于前古,而称 号犹抑于当今。凡在朝野,敢不知罪!臣等不胜大愿, 伏乞回天眷,启宸衷,择吉日,崇徽号,塞人祗慊慊之 望,合华夏颙颙之诚。”制答曰:“朕以菲德,初承大宝,严 恭夙夜,修己临人。烛理未明,举政多阙。虽展郊禋之 礼,或称瑞应之符,而俗尚凋讹,人未康乂,所患德之 不立,岂患名之不尊。至于遐方率化,继踵来王,不俟 七旬之朝,自销积纪之弊,此皆宗社垂裕,公卿赞谋 之力也,朕何有焉?遽议徽名,深惧未称。卿等志思将 顺,诚切致君,宜体至怀,勿徇虚美。”表四上,从之。七月 壬子,御宣政殿受《册文武孝德皇帝尊号》。
敬宗宝历元年上尊号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
编辑按《唐书敬宗本纪》:“宝历元年四月癸巳,群臣上尊号 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
按《册府元龟》:“宝历元年四月丙寅,宰臣等抗疏请上 尊号,不许。自此累献四表,诏方从之。癸巳,御宣政殿, 受册文武大圣广孝皇帝尊号。”
文宗太和六年群臣请上尊号三上表不许
编辑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太和六年正 月辛亥,中书门下及文武百官请上尊号,诏答不许。 甲寅,再上表曰:‘伏以昭阐大猷,崇建明号,爰自列圣, 实从人心,或不逾于一二年,或至于再三册。伏惟陛 下握乾符而执左契,扫氛祲而廓夷途,时清俗平,世 更于七足,以光宝祚,畅洪徽,追成规,崇典礼。而况百 灵’”效祉,庶绩其凝,祝告元穹,孝光长乐,庆泽济天而 接地,仁风辉古而映今,休祯见于星云,嘉瑞洽于禽 草,英声腾轶于八表,和气旁达于九围。而乃尚执劳 谦,未允诚望,凡在臣庶,实所章惶。夫无为而理者,不 在于去名称,在于遂万物之宜,曲而成之者也;恭默 思道者,不在于变典册,在于天下为公,“居而不有者 也。故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又曰:‘圣人无常心,以百 姓之心为心’。然则王者举措有法,弛张随时,伏望答 上帝乃眷之怀,副下人倾心之望,略㧑谦之小节,奉 祖宗之旧仪,臣等不胜大愿,谨上尊号曰太和文武 至德皇帝。伏乞仰遵成式,俯顺群心,命有司择吉日, 光膺盛礼,允答天人,天下幸甚。”诏曰:“朕以否德,纂承 睿图,业业乾乾,惧不克荷,是用法天地无私之道以 成化,象日月无私之炤以烛幽,慕唐尧虞舜之为君, 继贞观开元之致理,朕以夕惕宵兴,不遑暇逸,冀将
绍复圣哲,保绥华夏,至于洪名,尤不轻议,尚未审度岂可属心。卿等台铉重臣,翼宣元化,宜翊朕志,臻于缉熙。今阴雪伤和,尚资宽宥,乃以文武至德,加于朕 躬。省视奏章,难从虚美。宜断来表,深谅予怀。”庚申,表 三上,诏答不许。
太和七年,中书、门下请上尊号,四上表,不许。
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七年十二月 甲午,中书门下请上尊号表曰:臣闻自古帝王之有 天下也,必建崇名,立徽号。号者功之表,名者德之光。 所以配天立极,传于亿祀;表功明德,示于四方。伏惟 皇帝陛下运起中兴,业隆大宝,㹅道德而施教,法阴 阳以为心。虽日昃忘劳之规,御朽兴念之戒,身衣弋 绨”之俭,乙夜观书之勤,斯皆前代之令猷,而哲王之 懿范。有一于此,则为圣明。陛下总而行之,孜孜不倦。 而又抑退浮薄,崇奖贞廉,必齐素厚之风,每尚儒学 之本。端静迈于时俗,孝爱浃于人伦,扫沧景之妖凶, 定羌蛮之俶扰。去华尚朴,先自六宫;端本澄源,行乎 四海。近者旱暵偶数,时雨稍愆,陛下切纳隍之忧,深 在予之责,德音才发,灵贶已随,变慝销灾,有如影响。 荧惑受制以轨道,寿星叶纪以扬光,品汇昭苏,风雨 时若。元功之化,覆载同和,宽贷之仁,肖翘皆遂。干戈 载戢,华夏以清。自三代已还,仁明聪圣,未有如今日 之盛者也。而自龙飞代邸,将及十年,圣德咸通,洪名 久旷。何以彰祖宗之盛“烈,副亿兆之恳诚。”臣又闻:“行 过乎恭,自非中道;名以出信,斯盖格言。使尊称抑而 未扬,大典阙而不举,天地之符未答,神祗之望莫申。 臣等不胜大愿,谨上尊号曰‘《太和文武仁圣皇帝》。伏 惟诞膺丕典,永峻鸿猷。葵藿纤诚,庶倾心于回照;犬 马微志,获蹈舞于康衢。无任悃款屏营之至’。”前后凡 四上表,诏答不许。宰臣以帝临御八年,请加徽号。适 有五坊中人薛季棱自同、华回,因奏关辅村闾百姓 雕弊。帝叹曰:“近甸今岁小稔,人尚如此,况江淮水潦 之后,流离疾苦,未有弭灾援溺之术,焉可虚饰鸿名, 以自尊大乎!”因以《通天带》赏季棱。繇是宰臣不敢复 请。
开成二年方岳诸臣请上尊号不许
编辑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开成二年二 月,自朔至晦,方岳之臣请上尊号者二十二道,或至 再请者,皆诏报不许。”
开成五年,上尊号曰《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 大孝皇帝》。
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五年春正月 己酉朔,太尉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德裕及文武百 官太常卿孙简等六千二百二人等,奉玉册玉宝,上 尊号曰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初, 徽号内无道”字,有中旨令加之。中书奏曰:“伏以轩居 崆峒,尧期姑射,未有不心游至道,而能功济生灵。暨 汉”之文景,尊奉黄老,理致刑措,时称太康。开元中,元 宗经始清宫,崇追元祖,阐绎道要,遂臻治平,六合晏 然,四十馀年。今者陛下蹈轩后之灵踪,遵开元之故 事,进道不贵于拱璧,澄心已得于元珠,圣寿必过于 殷宗,景化方跻于汉武。臣等所上徽号,义虽尽美,意 有未周。今谨上尊号为“《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 道大孝皇帝所贵。冠皇王之高号,尽臣子之至诚。伏 希圣慈,容鉴丹恳。
武宗会昌二年四月丁亥群臣上尊号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
编辑按:《唐书武宗本纪》云云。
按《旧唐书武宗本纪》,“会昌二年四月乙丑朔,光禄大 夫、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德裕,银青光禄大 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 徒兼太子太保牛僧孺等上章,请加尊号曰仁圣文 武至神大孝皇帝,戊寅,御宣政殿受册。”
宣宗大中二年正月甲子群臣上尊号曰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
编辑按:《唐书宣宗本纪》云云。
懿宗咸通三年正月庚午群臣上尊号曰睿文明圣孝德皇帝
编辑按:《唐书懿宗本纪》云云。
咸通十一年正月甲寅群臣上尊号曰:《睿文英武明 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
按:《唐书懿宗本纪》云云。
僖宗乾符元年十一月庚寅群臣上尊号曰圣神聪睿仁哲明孝皇帝
编辑按:《唐书僖宗本纪》云云。
光启元年五月群臣上尊号曰至德光烈皇帝
编辑按:《唐书僖宗本纪》云云。
昭宗大顺元年正月戊子群臣上尊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
编辑按:《唐书昭宗本纪》云云。
后梁
编辑====太祖开平三年正月丙申群臣上尊号曰睿文圣武====《广孝皇帝》。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纪》云云。
后唐
编辑庄宗同光二年二月癸酉群臣上尊号曰昭文睿武光孝皇帝
编辑按,《五代史唐庄宗本纪》云云。
明宗长兴元年上尊号曰圣明神武恭孝皇帝
编辑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纪》:长兴元年夏四月戊午,群臣 上尊号曰“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
按《册府元龟》,“长兴元年三月庚辰,宰臣冯道率百僚 拜表,请上尊号曰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表曰:“先 以中外同词,臣民叶庆,敬遵往制,特上徽名。天眷未 回,王言叠降,过持谦柄,尚拘群情。将永显于洪休,须 再陈于丹素。伏惟皇帝陛下,中兴缵祀,下武应期,务 实去华,还淳返朴。有闻善必行之圣,有无幽不烛之” 明,以神武戡定四方,以文德怀柔八极。惟恭与孝,继 祖承祧。臣等考寻帝载,奉扬休烈,请上尊号曰《圣明 文武恭孝皇帝》。约就望而臆谭尧德,叙声身而首赞 《禹谟》。此际陛下以郊禋未展于泰坛,帝飨未修于清 庙,易水之残妖未殄,江陵之阖境未宁。坚违丹赤之 诚,更待和平之日。今则乾坤大定,书轨混同。北暨幽 陵,南穷丹徼,东逾沧海,西越流沙。率梯航者,愿布腹 心;俟干羽者,已陶声教。圆丘报本,显陈燔燎之仪;宗 祏告虔,亲奉云《韶》之荐。而况万邦胥悦,百糓顺成。天 垂上瑞之文,人乐由庚之化。鸡竿作解,风纪维新。野 喧《击壤》之歌,兵入《櫜弓》之咏。人祇䜣合,日月重光。明 哉康哉,美矣盛矣。臣“等生逢景运,仰缵丕图,是将亿 兆之心,虔贡再三之请。冀茂实永光于图史,徽猷式 冠于古今,上契天心,下从人欲,凡厥臣庶,恭俟允俞。” 诏曰:“朕顾惟凉德,获绍丕基,赖心膂之𬣙谟,繄股肱 之寅亮。惧难负荷,常励斋庄,唯诫荒宁,敢自满假。卿 等谟猷迭著,翼亮弥勤,遽以鸿名,将加眇质。虽验忠 贞之”恳,诚非谦慎之怀。往年继上封章,累增宣达,近 者告虔宗庙,展礼郊丘,皆辅弼之尽心,亦缵承之常 道。纵频摧边寇,烽燧尤存,虽稍静南方,车书未混,至 于年谷丰稔,皆由台辅燮调,岂予冲人,当斯盛美。尔 宜勉辅弼谐,无忘裨救。“尧舜禹汤之大道,足供敷陈; 圣明神武之虚名,无烦往复,谅兹深意。”即“断来章表” 三上。从之。
长兴四年。加上尊号“广大法天”四字。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四年六 月丙午,宰臣冯道,文武百僚拜章请上徽号,内加“广 道法天”四字曰:“臣等闻乾文上布,常居莫大之尊;坤 体下凝,克阐无疆之道。以是发生悠久,亭育运行。人 识元功,遂配高明之号;世祥阴德,爰标博厚之名。皆 彰得一之灵,尽合通三之称。帝王继统,古今同符。皇 风愈至于洽平,群愿并虔于将顺。”伏惟圣明神武文 德恭孝皇帝陛下,乾坤正气,日月并明。千年膺出震 之期,万乘发承祧之日。宽仁大度,映《惇史》于前王;俭 德淳风,契徽猷于太古。而自削平多难,纂绍洪基。视 兆庶以如伤,致八纮之丕变。蛮方率服,稼穑丰登。普 天扬溢美之声,当宁固持谦之旨。夙坚众志,久抑鸿 名。洎展礼祖宗,告虔天地,乃从人而降命,获奉册以 陈诚。纪述圣谟,但务属词之实;申明拜典,方谐得理 之宜。郊祀以来,日新其化,四方益理,九土咸宁。恶党 挺妖,仗天威而悉殄;远藩效顺,感帝德以皆来。塞外 休兵,域中无事,保深根而固蒂,延地久以天长。臣等 辄据群情,虔征故事,合“增加于徽称,免漏略于宸猷。 伏以道为广大之宗,天布生成之惠。仰惟一德,宜总 二名。臣等伏请于尊号内加‘广道法天’四字,庶得彰 明典礼,各倾翊戴之心;辉焕简编,永表雍熙之运。”诏 答曰:“朕猥以眇躬,虔承丕构,统临区宇,绵历星霜。九 有所宾,万务思治。鉴往代兴废之本,禀前王嗣守之 规。驭朽”索以兢怀,揽宵衣而惕虑。顾惟寡昧,罔敢怠 荒,而犹帝道未臻,皇猷罕著。至于五兵销偃,九谷丰 穰,内由调燮之功,外假勋贤之力,岂兹凉德,擅彼徽 名。今则渐冀小康,将凝大化,谅繄台辅,俾契混同。何 乃遽贡饰辞,爰加溢美,乍披来奏,深匪素怀。致君不 在于斯文,尊主宁劳于懿号。未若罄舟楫济“川之业, 竭肱股宣力之诚,使化被八荒,泽及四海,武功文德, 咸叶于休期;君贤臣忠,永标于良史。今兹来请,具验 乃心,徒切叹嘉,必难依允。所上尊号宜不允”表三上, 从之。
后晋
编辑高祖天福三年契丹奉上尊号曰英武明义皇帝
编辑按《五代史晋高祖本纪》:“天福三年冬十月戊寅,契丹 使中书令韩频来奉册曰‘英武明义皇帝’。”
后周
编辑太祖显德元年春正月丙子朔群臣上尊号曰圣明文武仁德皇帝
编辑按《五代史周太祖本纪》云云按《册府元龟》:广顺三年十月甲子,南郊,大礼使、中书 令、弘文馆学士、齐国公冯道率文武百僚、诸道节度 使、内外将校、官吏、耆老僧道等上表曰:“粤以惟帝事 天,惟臣奉主。就阳展礼,一人虔报本之心;揆德弘猷, 万国切归尊之愿。载扬明号,思称洪休。瞻旒冕以献 言,望昊穹而垂允。臣等”顿首。臣闻德所以诞敷四海, 名所以驰裕万邦。苟《黼藻》之颂不传,则就望之容何 著?故质文迭用,宾实相符。礼有常尊,臣子合遵于旧 典;功无与让,君亲当协于至公。伏望皇帝陛下清明 在躬,纯德受命,弘要道于天下,畅淳风于域中。通达 无方,渊源不测,此所谓圣以合道也。外宣百度,上法 三光,铜浑昭乾健之规,玉烛朗阳舒之景,无幽不烛, 有感皆通,此所谓“明以烛远”也。至如用姬公之典以 御十伦,敬孔子之祠以兴四教,观书乙夜,徇铎孟春, 远服殊邻,王道无偏而荡荡;亲平判垒,天网不漏而 恢恢。此所谓“文以兴教,武以宅功”也。又若煦妪万物, 昭苏九围,协天载以无声,恢帝猷而有截,涵如东海, 固比南山。此所谓“仁以阜成,德以顺正”者也。皇帝陛 下圣广造物,明均照临。同文班黼黻之章,常武蓄雷 霆之势。仁兼孝以并率,德与道而相权。总集众方,光 扬茂实。臣等不胜大愿,谨上尊号曰圣明文武仁德 皇帝。恭惟雍熙之代,开泰之朝,君臣崇相正之规,天 地无不交之象。《书》曰:“一人有庆,当皇极之盛隆。《诗》曰: ‘万邦作孚,在鸿名之远逮’。臣等幸逢景运,获事朝廷, 表端位而列群司,各承丰泽;章至尊而舒盛德,敢怠 前规,沥恳倾轮,望恩俞允。”诏报曰:“眇觌前王,德之盛 者。或弦弧剡矢,去天下之暴;或手胼足胝,服四载之 勤。德普施于民,而民不知其力。盖为而不有,建之若 偷,巍巍圣功”,曾无称号,苟异于是,孰不近名?朕历数 在躬,艰难承统,莫识三王之道,徒知万乘之尊。至于 翼翼小心,孜孜庶政,推诚待物,捐己益人。上帝佑予, 于兹三祀,日慎一日,无德可称。夫五礼交修,四时不 忒,振颓纲于会府,致函夏之小康,斯乃公辅庶臣举 职之明效也。七德训戎,四鄙不耸,执干戈而卫社,“抚 封域以安民,此又勋臣将校为时而宣力也。至若虫 螟消殄,风雨不愆,岁被丰登,民跻富寿,兹乃乾坤育 物,宗社贻休,敢贪天功,以为己力。而公卿叶议,中外 同辞,诣阙拜章,增予美号。虽为臣之义,将顺则然,谅 爱君之心,殊不在此。朕顾寡薄,非所宜当,即断来章, 无至固执。所请宜不允。”表三上,从之。〈按五代史与册府元龟年月互
异,今从《正史》作“显德元年” 事。
〉辽
编辑太祖元年即皇帝位上尊号曰天皇帝
编辑按《辽史太祖本纪》:“元年春正月庚寅,即皇帝位。北宰 相萧辖剌、南宰相耶律欧里思率群臣上尊号曰天 皇帝。”
神册元年群臣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
编辑按《辽史太祖本纪》:“神册元年二月丙戌朔,上在龙化 州,迭烈部夷离堇耶律曷鲁等率百僚请上尊号,三 表乃允。丙申,群臣及诸属国筑坛州东,上尊号曰‘大 圣大明天皇帝’。”
太宗天显元年十一月壬申群臣上尊号曰嗣圣皇帝
编辑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会同元年上尊号曰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
编辑按《辽史太宗本纪》:“会同元年九月,边臣奏,晋遣左仆 射刘煦、右谏议大夫卢重上皇帝尊号。遂遣监军寅 你己充接伴。冬十月甲戌朔,遣郎君迪里姑等抚问 晋使。十一月丙寅,皇帝御宣政殿,刘煦、卢重册上尊 号曰‘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 嗣圣皇帝’。”
世宗天禄元年上尊号曰天授皇帝
编辑按《辽史世宗本纪》:大同元年四月“戊寅,即皇帝位。九 月丁卯,群臣上尊号曰天授皇帝”,改大同元年为天 禄元年。
穆宗应历元年上尊号曰天顺皇帝
编辑按《辽史穆宗本纪》:“天禄五年九月丁卯,即皇帝位,群 臣上尊号曰天顺皇帝,改元应历。”
景宗保宁元年上尊号曰天赞皇帝
编辑按《辽史景宗本纪》:“应历十九年二月己巳,即皇帝位, 百官上尊号曰天赞皇帝,改元保宁。”
乾亨四年圣宗即位上尊号曰昭圣皇帝
编辑按《辽史圣宗本纪》:乾亨四年九月“癸丑,即皇帝位。冬 十月辛酉,群臣上尊号曰昭圣皇帝。”
圣宗统和元年六月甲午群臣上皇帝尊号曰天辅皇帝
编辑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二十四年。冬十月庚午朔。群臣上皇帝尊号曰 《至德广孝昭圣天辅皇帝》。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开泰元年冬十月甲午朔文武百官加上尊号曰弘文宣武尊道至德崇仁广孝聪睿昭圣神赞天辅皇帝
编辑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太平元年百僚上尊号行受册礼仪
编辑按《辽史圣宗本纪》:太平元年十一月“癸未上御昭庆 殿。百僚奉册上尊号曰睿文英武遵道立德崇仁广 孝功成治定昭圣神赞天辅皇帝。”按《礼志》:“皇帝受 册仪,前期一日,尚舍奉御设幄于正殿北墉下,南面 设御座。奉礼郎设官僚客使幕次于东西朝堂。大乐 令设宫悬于殿庭,举麾位在殿第二重西阶上东向。 乘黄令陈车辂,尚辇奉御陈舆辇,尚舍奉御设解剑 席于东西阶,设文官六品已上位横街南,东方西向; 武官五品已上位横街南,西方东向”:皆北上,重行,每 等异位。将士各勒所部六军仗屯诸门,金吾仗、黄麾 仗陈于殿庭。至日,押册官引册自西便门入,置册案 西阶上。通事舍人引侍从班入就位。侍中东阶下解 剑、履,上殿栏外,俛伏,跪奏“中严”,下殿,剑、履复位立。阁 使西阶上殿栏外跪请木契,面殿鞠躬。奏“奉敕唤仗。” 殿中监、少监、殿中丞等押金吾四色仗入位,臣僚后 协律郎入就举麾位,符宝郎诣阁奉迎。通事舍人引 文官四品至六品、武官三品至五品就门外位。皇帝 御辇至宣德门,宣徽使押内诸司班起居,引皇帝至 阁,服衮冕,侍中东阶下解剑履,上殿。版奏:“外办。”太常 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帝内诸司出,协律郎举麾, 太乐令令撞黄锺之锺,左五锺皆应。工人鼓柷,乐作, 皇帝即御座。宣徽使赞扇合,乐止,赞帘卷、扇开。符宝 郎奉宝进,左右金吾报平安。通事舍人引文官三品、 武官二品已上入门,乐作,就相向位毕,乐止。通事舍 人引侍从班南班,文官三品、武官二品已上合班北 向,东班西上,西班东上,起居七拜,分班各复位。通事 舍人引押册官押册,自西阶下至丹墀,当殿置香案。 册案置册讫,乐作,就位乐止。捧册官近后,东西相对 立。舍人引侍从班并南班合班,北向如初。赞“再拜”,在 位者皆再拜,舞蹈,五拜,分班各复位如初。捧册官就 西阶下解剑席、解剑履,捧册西阶上殿,乐作。置册御 座前,东西立,北向。捧册官西牖下立,北上,乐止。读册 官出班当殿立,赞“再拜”,三呼万岁。就西阶下解剑席、 解剑履,西阶上殿栏内立,当御座前。侍中取册,捧册 官捧册匣,至读册官前跪,相对捧册,读册官俛伏跪, 读讫,俛伏,兴。捧册官跪左膝,以册授侍中,侍中受册, 以册授执事者。降自西阶,剑履讫,复当殿位。赞再拜, 三呼万岁,复分班位。舍人引侍从班南班、合班北向 如初。赞拜,在位者皆拜,舞蹈鞠躬如初。通事舍人引 班首西阶下解剑、履上殿,乐作,就栏内位,乐止。俛伏 跪,通“全衔臣”某等致词称贺讫。俛伏,兴,降西阶下,带 剑纳舄,乐作,复位,乐止。赞拜,在位者皆再拜,舞蹈,五 拜,鞠躬。侍中临轩,西向称有制,皆再拜。侍中宣答讫, 赞皆再拜,舞蹈,五拜,分班各复位。三品已上出,乐作, 出门毕,乐止。侍中当御座,俛伏跪,通全衔奏礼毕。俛 伏,兴,退东阶,下殿,带剑纳履,复位。宣徽使赞“扇合”下 帘,太常博士、太常卿引皇帝起,乐作,至阁,乐止。舍人 引文官四品、武官三品已下出门外分班立。次引侍 从班出,次兵部、吏部出,次金吾出,次起居郎、舍人出, 次殿中监、少监押金吾细仗出,仍位臣僚后。次东西 上阁门使于丹墀内鞠躬,奏“衙内无事”,卷班出。阁门 使丹墀内鞠躬,揖,奉敕放仗出门外,文武班中间立, 唤承受官,承受官声喏。至阁使后鞠躬,揖阁使鞠躬, 称“奉敕放仗。”承受声喏,鞠躬,揖,平身立。引声,“奉敕放 仗。”声绝趋退。文武合班再拜。舍人一员摄词令官殿 前鞠躬,揖称“奉敕放黄麾仗出。”放金吾仗亦如之。翼 日,文武臣僚入问圣躬。
〈注〉太平元年行此仪,大略遵唐、晋旧仪。又有《上契
丹册仪》,以“阻午可汗柴册礼”合《唐礼》杂就之。又有
《上汉册仪》。与此仪大同小异。
兴宗重熙元年十一月己卯群臣上皇帝尊号曰文武仁圣昭孝皇帝
编辑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重熙十一年十一月丁亥群臣加上尊号曰:《聪文圣 武英略神功睿哲仁孝皇帝》。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
重熙二十三年十一月甲申,群臣上皇帝尊号曰《钦 天奉道祐世兴历武定文成圣神仁孝皇帝》。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
道宗清宁二年十一月甲辰文武百僚上尊号曰天祐皇帝
编辑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咸雍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文武百僚加上尊号曰圣文神武全功大略广智聪仁睿孝天祐皇帝
编辑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天祚帝乾统元年上尊号曰天祚帝====按《辽史天祚帝本纪》,寿隆七年正月“甲戌,即皇帝位, 群臣上尊号曰天祚皇帝。二月壬辰朔,改元乾统。” 乾统三年十一月丙申,文武百官加上尊号曰“惠文 智武圣孝天祚皇帝。”
按:《辽史天祚帝本纪》云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