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一百三十五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一百三十五目录
?量力部总论
论衡〈效力篇〉
渔樵问答〈量力一则〉
量力部艺文〈诗〉
量力吟 宋邵雍
量力部纪事
量力部杂录
取与部总论
易经〈谦卦 损卦〉
礼记〈曲礼上〉
子华子〈神气〉
淮南子〈人闲训〉
外史〈辞受〉
西畴常言〈应世〉
杨龟山集〈荆州所闻〉
性理大全〈力行〉
取与部艺文一
以不贪为宝赋 唐黄滔
富贵如浮云赋 郑磻隐
取与部艺文二〈诗〉
读割烹章 明冯从吾
取与部纪事
取与部杂录
学行典第一百三十五卷
量力部总论
编辑王充论衡
编辑《效力篇》
编辑
《程才》《量知》之篇,徒言知学,未言才力也。人有知学,则 有力矣。文吏以理事为力,而儒生以学问为力。或问 扬子云曰:“力能扛鸿鼎,揭华旗,知德亦有之乎?”答曰: “百人矣。夫知德百人者,与彼扛鸿鼎揭华旗者为料 敌也。夫壮士力多者,扛鼎揭旗,儒生力多者,博达疏 通。故博达疏通,儒生之力也;举重拔坚,壮士之力也。” 《梓材》曰:“彊人有王开贤,厥率化民。”此言贤人亦壮,彊 于礼义,故能开贤。其率化民,化民须礼义,礼义须文 章,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能学文有力之验也。问曰:“说 一经之儒,可谓有力者?”曰:“非有力者也。”陈留庞少都 每荐诸生之吏,常曰:“王甲某子才能百人。”太守非其 能,不答。少都更曰:“言之尚少。王甲某”子才能百万人, 太守怒曰:“亲吏妄言。”少都曰:“文吏不通一经,一文不 调师一言,诸生能说百万章句,非才知百万人乎?”太 守无以应。夫少都之言,实也,然犹未也。何则?诸生能 传百万言,不能览古今,守信师法,虽辞说多,终不为 博。殷周以前,颇载《六经》,儒生所不能说也。秦汉之事, 儒生不见,力劣不能览也。周监二代,汉监周、秦。周秦 以来,儒生不知。汉欲观览,儒生无力。使儒生博观览, 则为文儒。文儒者力多于儒生。如少都之言,文儒才 能千万人矣。《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由此言 之,儒者所怀,独已重矣;志所欲至,独已远矣。身载重 任,至于终死不倦不衰,力独多矣。夫《曾子》载于仁而 儒生载于学,所载不同,轻重均也。夫一石之重,一人 挈之,十石以上,二人不能举也。世多挈一石之任,寡 有举十石之力。儒生所载,非徒十石之重也。地力盛 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苗田人知 出谷多者地力盛,不知出文多者才知茂,失事理之 实矣。夫文儒之力,过于儒生,况文吏乎?能举贤荐士, 世谓之多力也。然能举贤荐士,上书日记也;能上书 日记者,文儒也。文儒非必诸生也,贤达用文则是矣。 《谷子》云:“唐子高章奏百上,笔有馀力,极言不讳,文不 折乏”,非夫才知之人不能为也。孔子,周世多力之人 也,作《春秋》,删五经秘书,微“文无所不定。山大者云多 泰山,不崇朝办,雨雨天下。”夫然则贤者有云雨之智, 故其吐文万牒以上,可谓多力矣。世称力者,常褒乌 获,然则董仲舒、扬子云,文之乌获也。秦武王与孟说 举鼎不任,绝脉而死。少文之人,与董仲舒等涌胸中 之思,必将不任,有绝脉之变。王莽之时,省《五经》章句 皆为二十万。博士弟子郭路夜定旧说,死于烛下,精 思不任,绝脉气灭也。颜氏之子,已曾驰过孔子于涂 矣,劣倦罢极,发白齿落。夫以庶几之材,犹有仆顿之 祸,孔子力优,颜渊不任也。才力不相如,则其知思不 相及也。勉自《什伯》鬲中呕血,失魂狂乱,遂至气绝。书 五行之牍,书十奏之记,其才劣者,笔墨之力尤“难,况 乃连句结章,篇至十百”哉!力独多矣。江河之水,驰涌 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知江河之流 远,地中之源盛,不知万牒之人,胸中之才茂,迷惑者 也。故望见骥足,不异于众马之蹄,蹑平陆而驰骋,千里之迹,斯须可见。夫马足人手,同一实也。称骥之足, 不荐文人之手,不知类也。夫能论觔力以见比类者, 则能取文力之人,立之朝廷。故夫文力之人,助有力 之将,乃能以力为功;有力无助,以力为祸。何以验之? 长巨之物,彊力之人乃能举之;任重之车,彊力之牛 乃能挽之。是任车上阪,彊牛引前,力人推后,乃能升 逾如牛。羸人罢任,车退却,还堕坑谷,有破覆之败矣。 文儒怀先王之“道,含百家之言,其难推引,非徒任车 之重也。荐致之者,罢羸无力,遂却退窜于岩穴矣。河 发昆仑,江起岷山,水力盛多”,滂沛之流,浸下益盛,不 得广岸低地,不能通流入乎东海。如岸狭地仰,沟洫 决泆,散在丘墟矣。文儒之知,有似于此,文章滂沛,不 遭有力之奖,援引荐举,亦将弃遗于衡门之下,固安 得升陟圣主之廷,论说政事之务乎?火之光也,不举 不明。有人于斯,其知如京,其德如山。力重不能自称, 须人乃举而莫之助。抱其盛高之力,窜于闾巷之深, 何时得达?奡育,古之多力者,身能负荷千钧,手能决 角伸钩,使之自举,不能离地。智能满胸之人,宜在王 阙。须三寸之舌,一尺之笔,然后自动,不能自进,进之 又不能自安,须人能动,待人能安。道重知大位,地难 适也。小石附于山,山力能得持之,在沙丘之闲,小石 轻微,亦能自安。至于大石,沙土不覆,山不能持,处危 峭之际,则必崩坠于坑谷之闲矣。大智之重,遭小才 之将,无左右沙土之助,虽在显位,将不能持,则有大 石崩坠之难也。“或伐薪于山,轻小之木,合能束之。至 于大木十围以上,引之不能动,推之不能移,则委之 于山林,收所束之小木而归。”由斯以论,知能之大者, 其犹十围以上木也。人力不能举荐,其犹薪者不能 推引大木也。孔子周流,无所留止,非圣才不明,道大 难行,人不能用也。故夫孔子,山中巨木之类也。 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力;管仲有力,桓公 能举之,可谓壮彊矣。吴不能用子胥,楚不能用屈原, 二子力重,两主不能举也。举物不胜,委地而去可也; 时或恚怒,斧斲破败,此则子胥、屈原所取害也。渊中 之鱼,递相吞食,度口所能容,然后咽之;口不能受,哽 咽不能下。故夫商鞅三说孝公,后说者用前二难用, 后一易行也。观管仲之明法,察商鞅之耕战,固非弱 劣之主所能用也。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 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韩;用申不害行其三符, 兵不侵境,盖十五年不能用之。又不察其书,兵挫军 破,国并于秦。殷周之世,乱迹相属,亡祸比肩,岂其心 不欲为治乎?力弱智劣,不能纳至言也。是故重,一 人之迹,不能蹈也;《磕大》一人之掌,不能推也。贤臣有 劲彊之优,愚主有不堪之劣。以此相求,禽鱼相与游 也。干将之刃,人不推顿。“瓠不能伤,篠簬之箭;机不 能动发,《鲁缟》不能穿。”非无干将篠簬之才也,无推顿 发动之主。“《瓠鲁》缟不穿伤,焉望斩旗穿革之功乎?” 故引弓之力,不能引彊弩。弩力五石,引以三石,筋绝 骨折,不能举也。故力不任彊引,则有变恶折脊之祸; 知不能用贤,则有伤德毁名之败。论事者不曰才大 道重,上不能用,而曰不肖不能自达。自达者,带绝不 抗;自衒者,贾贱不仇。案诸为人用之物,须人用之,功 力乃立。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锸所以能撅地者, 跖蹈之也。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 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韩信去楚入汉,项羽不能 安,高祖能持之也。能用其善,能安其身,则能量其力, 能别其功矣。樊、郦有攻城野战之功,高祖行封,先及 萧何,则比萧何于猎人,同樊、郦于猎犬也。夫萧何安 坐,樊、郦驰走,封不及驰走而先安坐者,萧何以知为 力,而樊、郦以力为功也。萧何所以能使樊、郦者,以入 秦收敛文书也。众将拾金,何独掇书,坐知秦之形势, 是以能图其利害。众将驰走者,何驱之也?故叔孙通 定仪而高祖以尊,萧何造律而汉室以宁。案仪、律之 功,重于野战;斩首之力,不能尊主。故夫垦草殖谷,农 夫之力也;勇猛攻战,士卒之力也;构架斲削,工匠之 力也;治书定簿,佐史之力也;论道议政,贤儒之力也。 人生莫不有力,所以为力者,或尊或卑。孔子能举北 门之关,不以力自章,知夫“觔骨之力不如仁义之力 荣也。”
邵子渔樵问答
编辑《量力一则》
编辑
樵者谓渔者曰:“吾尝负薪矣,举百斤而无伤吾之身, 加十斤则遂伤吾之身,敢问何故?”渔者曰:“樵则吾不 知之矣,以吾之事观之,则易地皆然。吾尝钓而得大 鱼,与吾交战,欲弃之则不能舍,欲取之则未能胜,终 日而后获,几有没溺之患矣。非直有身伤之患耶?鱼 与薪则异也,其贪而为伤则一也。百斤,力分之内者” 也;十斤,力分之外者也。力分之外,虽一毫犹且为害, 而况十斤乎?“吾之贪鱼,亦何以异子之贪薪乎?”樵者 叹曰:“吾而今而后知量力而动者,智矣哉
量力部艺文〈诗〉
编辑《量力吟》宋·邵雍
编辑
量力动时无后悔,随时乐处省营为。须求骐骥方乘 马,亦恐终身无马骑。
量力部纪事
编辑《淮南子人闲训》: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 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 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 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
《列子汤问》篇:“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 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 数千里焉。”
《迂书》:“天雨,迂夫出见饭车息于高蹊者,指谓其徒曰: ‘是车也,将覆不久矣’。行未十步,闻讙声,顾见其车已 覆,其徒问曰:‘子何用知之’?迂夫曰:‘吾以人事知之。夫 天雨道泞,而蹊独不濡,又狭而高,是众人之所趣也。 而车不量其力,固狭擅高,久留不去,以妨众人之欲 进者,其能无覆乎?祸有钜于此者,奚饭车之足云’?” 《行都纪事》:尝至一酒楼饮,壁闲有题字云:“春王三月, 公与夫人会于此楼。”盖轻薄子携娼妓饮于此所题 耳。即援笔题其下云:“夏大旱,秋饥,冬雨雪,公薨,君子 曰:‘不度德,不量力,其死于饥寒也宜哉’!”
量力部杂录
编辑《论衡命禄》篇:“器受一升,以一升则平受之,如过一升 则满溢也。手举一钧,以一钧则平,过一钧则踬仆矣。” 《骨相》篇:“器之盛物,有斗石之量,犹人爵有高下之差 也。器过其量,物溢弃遗;爵过其差,死亡不存。”
《抱朴子刺骄》篇:“世人闻戴叔鸾、阮嗣宗傲俗自放,见 谓大度,而不量其材力,非傲生之匹而慕学之。昔西 施心痛而卧于道侧,姿颜妖丽,兰麝芬馥,见者咸美 其容而念其疾,莫不踌躇焉。于是邻女慕之,因伪疾 伏于路闲。形状既丑,加之酷臭,行人皆憎其貌而恶 其气,莫不睨面掩鼻,疾趋而过焉。今世人无戴、阮之” 自然,而效其倨慢,亦是丑女暗于自量之类也。 《广譬篇》:“猛兽不奋搏于度外,鹰鹞不挥翮以妄击。若 庙算既内不揆德,进取又外不量力,犹轻羽之投洪 𬬻,飞雪之委沸镬,朝菌之试干将,羔犊之犯虣虎也。”
取与部总论
编辑易经
编辑《谦卦》
编辑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大全〉临川吴氏曰:“山在地中,则高者降而下,卑者升而上,一升一降而高卑适平矣。物之多者裒取而使之寡,犹降山之高而使之卑也;物之寡者增益而使之多,犹升地之卑而使之高也,一裒一益而多寡适平矣。”“称物平施,谓称量物之多寡而损益之,然后所施均平,而多者不偏多,寡者不偏寡也。”
《损卦》
编辑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大全〉建安丘氏曰:“《损》之名由有馀而起,《益》之名自不足而生。损有馀,所以补不足也。故满则招损,谦则受益。若多寡适称,则无所损益矣。今观《损》,下体本《干》,三画皆阳,过于富贵,当损者也;上体本《坤》,三画皆阴,过于虚乏,当益者也。当损而损,当益而益,是乃理之正,事之宜也。圣人岂以损民之不足者为损哉!”
又
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大全〉中溪张氏曰:“当其可之谓时,当损而损,时也。不当损而损,则非时矣。损其盈者,益其虚者,适时之宜,与之偕行,虽圣人亦不能违于时也。”
礼记
编辑《曲礼上》
编辑
《临财》:“毋苟得
〈陈注〉“毋苟得见利思义”也。
又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陈注〉辞而后受,宾主平交之礼,非少贱事尊贵之道。〈大全〉长乐陈氏曰:“上之赐也以恩,下之受也以义。义之所可,虽长者之赐不敢辞;义之所不可,虽君之赐有所不受。”
又
“吊丧弗能赙,不问其所费。问疾弗能遗,不问其所欲。” “见人弗能馆,不问其所舍。”
〈陈注〉“以货财助丧事”曰“赙。”此三事不能则皆不问者,以徒问为可愧也。〈大全〉临川吴氏曰:“不问其所费,不问其所欲,不问其所舍,口惠而实不至。”
赐人者,不曰“来取”;与人者,不问其所欲。
〈陈注〉赐者君子,与者小人 朱氏曰:“君子有守,必将之以礼,故不曰来取。小人无厌,必节之以礼,故不问其所欲。”
子华子
编辑《神气》
编辑
宋有澄子者,亡其缁衣,顺涂以求之。见妇人衣缁衣 焉,援之而弗舍,曰:“而以是偿我矣。”妇人曰:“公虽亡缁 衣,然此吾所自为者也。”澄子曰:“而弗如速以偿我矣。 我昔所亡者纺缁,今子之所衣者,襌缁也。以襌缁而 当我之纺缁也,而岂有所不得哉?”子华子曰:“夫利之 惛心也,幸于得而已矣,忘其所以为质者矣。幸于得” 而忘其所以为质,夫何所惮而不为之哉?今世之人, 求其不为《澄子》者或寡矣。
淮南子
编辑《人闲训》
编辑
事或夺之而反与之,或与之而反取之。智伯求地于 魏宣子,宣子弗欲与之。任登曰:“智伯之强,威行天下, 求地而弗与,是为诸侯先受祸也,不若与之。”宣子曰: “求地不已,为之奈何?”任登曰:“与之使喜,必将复求地 于诸侯,诸侯必植耳。”〈竦耳而听也〉“与天下同心而图之,一 心所得者,非直吾所亡也。”魏宣子裂地而授之。又求 地于韩康子,韩康子不敢不予,诸侯皆恐。又求地于 赵襄子,襄子弗与。于是智伯乃从韩魏,围襄子于晋 阳。三国通谋,擒智伯而三分其国,此所谓夺人而反 为人所夺也。何谓与之而反取之?晋献公欲假道于 虞以伐虢,遗虞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虞公惑于璧 与马,而欲与之道。宫之奇谏曰:“不可。夫虞之与虢,若 车之有轮,轮依乎车,车亦依轮。虞之与虢,相恃为势 也。若假之道,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虞公弗听,遂假 之道。荀息伐虢,遂克之。还反伐虞,又拔之。此谓与之 而反取者也。
黄宪外史
编辑《辞受》
编辑
征君去韩鲁聘,先诸侯而至,乃不入魏而之鲁,宿于 济阴。有盗者窃其笈,从者曰:“子穷矣。”征君曰:“是何足 以穷我哉?夫君子达于内而穷于外,乐于心而困于 迹,此负道者之为也。如是甫焉往而不穷,故游诸侯 而不得志,是吾穷也。”顷有韩使至,馈百金以为赆,征 君不受。从者曰:“若子其矫者也。子欲以忠信为笈,仁 义为赆,则弟子之从子也,安能食子之忠信,饮子之 仁义,而免其饥饿耶?吾闻君子出而不行其素,则寄 口于诸侯,以为资身之策。故仲尼有绝粮之穷,孟子 有受赆之义。穷则执,馈则受,礼也。子奚狷介而自困 其身乎?智者不为也。”征君曰:“噫!是何言之陋也!汝不 能食甫以忠信,饮甫以仁义,而欲寄口于诸侯,以免 死于道,是从游者皆乞人之徒也。乞人一日不得食, 则饿死沟壑,是欲寄口而不可得也。汝必为乞人之 计,则箪食豆羹,殆有甚于乞者,汝亦畏死而取之耶?” 充以乞人之心,则盗跖之贪为是,而伯夷之廉为非 是盗跖何智,而伯夷何愚也?今有伯夷为师,而盗跖 为弟子,可乎?汝以仲尼之绝粮为穷,孟轲之受赆为 义,而病甫也不知仲尼获麟,出涕曰:“吾道穷矣。”又曰: “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孟轲曰:“万锺于我何加焉?”由是 观之,仲尼亦未尝以绝粮为穷,而孟轲未尝以受赆 为义也。且孟轲之受赆于宋,盖有故矣。当是时,宋之 君于孟轲未疏也,在国无嬖人之谗,去国非简贤之 故,是以受宋之赆而不辞也。不然,何却齐之兼金,辞 齐之万锺,而绰绰乎有馀裕哉?今韩之遇甫也,以好 色之心,好士而无悃诚,内蔽于谗,外障于佞,若之何 就之?甫是以去韩而宾鲁。不幸遇盗,日中无餐,仆有 饥色,车不接群,空笈而往。韩王适馈甫以金,此称义 之福涂也。甫之不受,又何疑焉?夫失志于韩,而受其 馈,是犹鱼之失水于渊,而又吞其饵也。受馈者伤于 义,吞饵者伤于舌,其贪均也。汝欲甫受韩王之馈,而 自同于吞饵之鱼,死则免矣,其如义何?韩使为之于 邑,乃弃马而还。鲁人闻而馈粟,征君受之,曰:“义也。”
==何垣西畴常言==
《应世》
编辑
富儿因求宦倾赀,污吏以黩货失职,初皆起于歉其 所无,而卒至于丧其所有也。各泯其贪心而安分守 节,则何夺禄败家之有? 士有宽馀,义当轸念穷乏, 然孰能遍爱之哉?骨肉则论服属戚疏,交朋则计情 义厚薄,以次及之。如力所不逮,亦勿彊也。
杨龟山集
编辑《荆州所闻》
编辑
一介之与万锺,若论利则有多寡,若论义,其理一也。 伊尹惟能一介知所取与,故能禄之以天下弗顾,系 马千驷弗视。自后世观之,则一介不以予人为太吝, 一介不以取诸人为太洁。然君子之取予,适于义而 已。予之啬,取之微,虽若不足道矣,然苟害于义,又何 多寡之闲乎?孔子于西赤之富,不恤其请;于原宪之 贫,不许其辞,此知所予者也。《孟子》言“非其道,则一箪 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此知所取者也。
“沟洫之量,不可以容江河;江河之量,不可以容沧海”, 有所局故也。若君子则以天地为量,何所不容?有能 捐一金而不顾者,未必能捐十金;能捐十金而不顾 者,未必能捐百金。此由所见之熟与不熟,非能真知 其义之当与否也。若得其义矣,虽一分不妄予,亦不 妄取。
性理大全
编辑《力行》
编辑
蓝田吕氏曰:“辞受有义,得不得有命,皆理之所必然。 有命有义,是有可得可受之理,故舜可以受尧之天 下;无命无义,是无可得可受之理,故孔子不主弥子 以受卫卿。二者义命有自合之理,无从而闲焉。有义 无命,虽有可受之义,而无可得之命,究其理安得而 受之?是谓义合于命,故益避启而不受禹之天下。有” 命无义。虽有可得之命,而无可受之义,亦安得而受 之?是谓“命合于义。”故中国受室养弟子以万锺,为孟 子之所辞。二者义命有正合之理,时中而已焉。
取与部艺文一
编辑《以不贪为宝赋》〈以不惊他货士之意哉为韵〉唐·黄滔
编辑
“以玉为宝兮宝之常名,以不贪为宝兮宝其可惊。”彼 空矜其纯粹,此独禀其清贞。洁己虚中,既处一言而 落落;飞声擅价,终倾众宝以铿铿。宋人获希代之珍, 子罕当连城之贽。且曰:“伊我之宝,非君莫遗。”提携而 日月耀手,跪拜而丘山属意。殊不知饮冰砺节,如冰 之色何烦;匪石推心,剖石之姿足弃。如此则别号琼 瑰,得之非荆山者哉?独为奇美,种之乃情田而已。莫 不扫埃垢于嗜欲,扩规模于廉耻。器之于国,雕䤹皆 让剑之流;利之于人,贸鬻悉投钱之士。繇是焕烂群 目,锵洋一时。自叶至珍之比,永辞凡口之嗤。岂可轻 重贵贱,诹议磷缁。衒实矜华,尔则以琬琰当也;辉今 映古,我则以惇素称之。卒使民知返朴之风,俗靡攫 金之过。岂惟清白以足谓,固亦温良而大播。所以不 润屋而润身,盖非货而曰货。则知以非货而为宝者 少,以所货而为宝者多。少则与珪璋而合美,多则与 瓦砾而同科。故其涤以芜秽,加诸琢磨,采于己而不 采于彼,贵于我而不贵于他。纵饶秦氏,当时曾欺赵 地;争奈楚君,昔日载刖荆,和宋人于是辞,默而惭颜 赪而走。斯言既得以佩服,吾宝乃分其妍丑。谁能持 确论,秉忠姿,问贪夫之信不。
《富贵如浮云赋》〈以不义而得有如浮云为韵〉郑磻隐
编辑
义重所守,云轻不居,苟崇高而非据,等飘薄之无馀。 比竞竞之荣,不因于道德;似悠悠之质,且寄于空虚。 推在天之所自,谅于吾其焉如?昔宣父以饮水为娱, 枕肱方息,原宪在左,颜生侍侧,感落落以抱影,见芵 英之改色。明征瞰室之诫,穷彼吉凶,遥怜出岫之容, 齐乎失得。且曰“得之不处,生也若浮,放于利而安,仰” 止于天而不留。将以轻列爵,动诸侯。虽南国佳人,漫 学如蝉之鬓;西园危槛,空齐似蜃之楼。察彼《载浮》,异 兹长守。高冠始加而已失,《雅歌》式遵而非久。象往来 之车盖,圆影难追;映蹀躞之马蹄,嘉名何有?诚以善 恶不昧,卷舒有时。由得之而滥矣,果飘然兮已而。暴 则不居,异郁郁纷纷之状,求而非道;“同朝朝暮暮之 姿。”然则触石而起者,如苟得之易;从风而灭者,非能 散之义。顾炎炎之色,鼎食皆虚。仰片片之多,烟空如 寄。倏忽时变,悠扬日曛。垂一言于百代,揖万国之孤 云。月榭风台,空复散其萧索。藻扄黼帐,皆不驻于氤 氲。可以定圣哲之穷达,审是非于得否。山川之气,俄 失高明之象,速朽至乎哉!如云之喻,传于二三子之
手取与部艺文二〈诗〉
编辑《读割烹章》明·冯从吾
编辑
人生取与要分明,少不分明百事倾。一介莫言些小 事,古今因此重《阿衡》。
古今因此重阿衡,一介原来道匪轻。不是圣贤局面 小,格天大业此中成。
野叟耕莘避世情,直将尧舜乐生平。假非一介严辞 受,千载谁为辨割烹。
千载谁为辨割烹,当年心事鬼神惊。吾侪有志希贤 圣,肯把尘埃误此生。
取与部纪事
编辑《礼记檀弓》:伯高之丧,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摄束帛 乘马而将之。孔子曰:“异哉,徒使我不诚于伯高。” 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 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吾 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 骄也,吾岂能勿畏乎?”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 节也。”
《孔子家语》:鲁国之法,赎人臣妾于诸侯者,皆取金于 府。子贡赎之,辞而不取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夫 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以施之于 百姓,非独适身之行也。今鲁国富者贫,而贫者众,赎 人受金则为不廉,则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鲁人不 复赎人于诸侯。”
鲁有俭啬者,《瓦鬲》煮食食之,自谓其美盛之《土型》之 器,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太牢之馈。子 路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夫子何喜之如此乎?” 子曰:“夫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具 之为厚,以其食厚而我思焉。”
孔子之楚,而有渔者而献鱼焉,孔子不受。渔者曰:“天 暑市远,无所鬻也,思虑弃之粪壤,不如献之君子,故 敢以进焉。”于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 祭。弟子曰:“彼将弃之,而夫子以祭之,何也?”孔子曰:“吾 闻诸,惜其腐。”而叹以务施者,仁人之偶也。恶有受 仁人之馈而无祭者乎?
《说苑》:景公饮酒,陈桓子侍,望见晏子而复于公曰:“请 浮晏子。”公曰:“何故也?”对曰:“晏子衣缁布之衣,麋鹿之 裘,栈轸之车,而驾驽马以朝,是隐君之赐也。”公曰:“诺。” 酌者奉觞而进之曰:“君命浮子。”晏子曰:“何故也?”陈桓 子曰:“君赐之卿位,以尊其位,宠之百万,以富其家。群 臣之爵,莫尊于子。今子衣缁布之衣,麋鹿之裘,栈轸” 之车,而驾驽马以朝,是隐君之赐也。故《浮子》晏子避 席曰:“请饮而后辞乎?其辞而后饮乎?”公曰:“辞然后饮。” 晏子曰:“君赐卿位以显其身,婴不敢为显受也,为行 君令也;宠之百万以富其家,婴不敢为富受也,为通 君赐也。臣闻古之贤臣,有受厚赐而不顾其国族,则 过之;临事守职,不胜其任,则过之;君之内隶,臣之父 兄,若有离散在于野鄙者,此臣之罪也;君之外隶,臣 之所职,若有播亡在四方者,此臣之罪也。兵革不完, 战车不修,此臣之罪也。若夫敝车驽马以朝主者,非 臣之罪也。且臣以君之赐臣,父之党,无不乘车者;母 之党,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党,无冻馁者。国之简士, 待臣而后举火者数”百家。如此,为隐君之赐乎?彰君 之赐乎?公曰:“善。为我浮桓子也。”
晏子方食,君之使者至,分食而食之,晏子不饱。使者 返,言之景公,景公曰:“嘻!夫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 不知也,是寡人之过也。”令吏致千家之县一于晏子, 晏子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 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 婴闻之:厚取之君,而厚施之人,代君为君也,忠臣不 为也。厚取之君而藏之,是筐箧存也,仁人不为也。厚 取之君,而无所施之,身死而财迁,智者不为也。婴也 闻为人臣,进不事上以为忠,退不克下以为廉,八升 之布,一豆之食,足矣。”使者三反,遂辞不受也。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 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 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遂辞而行。 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于方闻之,使 人遗白狐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 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 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 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
孟简子相梁并卫,有罪而走齐,筦仲迎而问之曰:“吾子相梁并卫之时,门下使者几何人矣?”孟简子曰:“门 下使者有三千馀人。”筦仲曰:“今与几何人来?”对曰:“臣 与三人俱。”仲曰:“是何也?”对曰:“其一人父死无以葬,我 为葬之;一人母死无以葬,亦为葬之;一人兄有狱,我 为出之。是以得三人来。”筦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 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 矣。”
《列子说符篇》: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 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 无乃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 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 “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 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 “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 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 子阳。
《汉书货殖传》:“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 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后汉书张禹传》:“禹父歆终于汲令。禹性笃厚节俭,父 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 与伯父,身自寄止。”
《种暠传》:“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也。父为 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 之贫者,其有进趋名利,皆不与交通。”
《承宫传》注:宫尝出行,得虎所杀鹿,持归,肉分门下,取 皮上师,师不受,宫因弃之。人问其故,宫曰: “既已与人, 义不可复取。”
《外史交情篇》:李膺访征君于衡门,雪甚,道遇郭泰而 问曰:“子得见叔度耶?”曰:“泰也以布衣交,安得不见?子 以轩冕交,亦轩冕者谒之耳,安得见?”李膺有惭色,乃 税驾于野,与郭泰乘蹇驴而造焉。有樵者临溪浣足 而歌曰:“衡门之雪霏霏兮,有客缊袍。寒谿澹而无声 兮,木落远皋。”二子闻而凄然。时童子候门,见二子来, 振衣长啸而入。征君及阶迎之,复见郭泰而喜,谓李 膺曰:“甫久不见元礼也?”李膺再拜而道曰:“膺以羇故, 不能仰见清范,戾也久处僻壤,每闻令音,私自畅涤。 往岁发使者,渎以咫尺之书,秽以不腆之馈,亦惟是 梦寐以相达也。子何辞吾以馈,而报吾以书乎?”征君 答曰:“宪也闻之,贫者不报人以币,故辞于使,犹报也。” 夫馈甫以币,分君禄也。以君之禄而馈人,故亦以君 之禄而完也。完禄以报书,均无得焉。宪之卜庐于斯 也,春秋之期,有牲醪足以供祭;一日之餐,有蔬食足 以为尝;昼则杜门,有琴籍足以为娱;夜则寄卧,有蒲 榻足以为安。岂复馀乎?夫受而不报,耻也;不能报而 受之,亦耻也。故君臣“以全义,兄弟以全爱,夫妇以全 礼,朋友以全耻,古之道也。”李膺曰:“膺也陋,不能测子 之度。若汉室结难,虽整步之儒,咸效驱驰之劳,章句 之士,咸奋铅刀之力,而况子之伟乎!”郭泰隐几而卧。 征君谓曰:“林宗已卜车于梦寐中。”泰应之曰:“圣轨贤 辙,一行一藏,时哉,各努力也!”是岁,梁冀作乱。
《吴志全琮传》:“琮父柔为桂阳太守。柔尝使琮赍米数 千斛到吴,有所市易。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柔大怒, 琮顿首曰:‘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 故便振赡,不及启报,柔更以奇之’。”
《魏志华歆传》:“‘歆拜豫章太守,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 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后 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 曰: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 军效心,岂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 将军之良计也’。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馀” 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 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 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 所赠,而服其德。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 无担石之储。公卿尝并赐没入生口,唯歆出而嫁之, 帝叹息。
《田豫传》:“豫为卫尉,清约俭素,赏赐皆散之将士,每边 狄私遗,悉簿藏官不入家,家常贫匮,虽殊类咸高豫 节。”〈注〉《魏略》曰:鲜卑素利等数来客,见多以牛马遗豫, 豫转送官,狄以为前所与豫物显露,不如持金,乃密 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豫从之, 狄因跪曰:“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辄送官,今 密以此上公,可以为家资。”豫张袖受之,答其厚意。狄 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于是诏褒之曰:“昔魏绛 开怀以纳戎,今卿举袖以受狄金,朕甚嘉焉。”乃即赐 绢五百匹,豫得赐半,以其半藏小府。后狄复来,以半 与之。豫罢官归居魏县。会汝南遣健步诣征北,感豫 宿恩,过拜之。豫为杀鸡炊黍,送诣至陌头,谓之曰:“罢 老苦汝来过无能有益,若何?”健步愍其贫羸,流涕而 去。还为故吏民说之,汝南为具资数千匹,遣人饷豫,
豫一不受《王朗传》〈注〉朗本名严,后改为朗。《魏书》曰:“朗高才博雅,而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自婚姻中表,礼贽 无所受。常讥世俗有好施之名,而不恤穷贱,故用财 以周急为先。”
《邴原传》。〈注〉原尝行而得遗钱,舍以系树枝。此钱既不 见取,而系钱者愈多。问其故,答者谓之“神树。”原恶其 由己而成淫祀,乃辩之。于是里中遂敛其钱以为社 供。
《贫士传》:“石德林独居穷巷,冬夏敝衣连结,里人与之 衣食不取,郡县以其鳏寡给时,乞于市,亦不多取。车 骑将军郭淮以意气呼之,问所欲,瞪而不言,因与脯 糒及衣,取其脯一胞糒一升而已。”
《晋书王述传》:“初,述家贫,求试宛陵令,颇受赠遗。而修 家具,为州司所检,有一千三百条。王导使谓之曰:‘名 父之子,不患无禄,屈临小县,甚不宜尔’。述答曰:‘足自 当止’。时人未之达也,比后屡居州郡,清洁绝伦,禄赐 皆散之亲故,宅宇旧物,不革于昔,始为当时所叹。” 《范宣传》:“宣家豫章太守殷羡,见宣茅茨不完,欲为改 宅”,宣固辞之。庾爰之以宣素贫,加年荒疾疫,厚饷给 之,宣又不受。爰之问宣曰:“君博学通综,何以太儒?”宣 曰:“汉兴,贵经术,至于《石渠》之论,实以儒为弊。正始以 来,世尚老庄,逮晋之初,竞以裸裎为高。仆诚太儒,然 立不与《易》。”
《何琦传》:“琦养志衡门,不交人事,耽翫典籍,以琴书自 娱,不营产业,节俭寡欲,丰约与乡邻共之。乡里遭乱, 姊没人家,琦惟有一婢,便为购赎,然不为小嫌,凡有 赠遗,亦不苟让,但于己有馀,辄复随而散之。”
《翟汤传》:“汤字道深,寻阳人。笃行纯素,仁让廉洁,不屑 世事,耕而后食。人有馈赠,虽釜庾一无所受。永嘉末, 寇害相继,闻汤名德,皆不敢犯,乡人赖之。司徒王导 辟不就,隐于县界南山。始安太守于宝与汤通家,遣 船饷之,敕吏云:‘翟公廉让,卿致书讫,便委船还。汤无 人反致,乃货易绢物,因寄还宝。宝本以为惠,而更烦’” 之,益愧叹焉。
《裴楷传》:楷性宽厚,与物无忤,不持俭素,每游荣贵,辄 取其珍玩,虽车马器服,宿昔之问,便以施诸穷乏。尝 营别宅,其从兄衍见而悦之,即以宅与衍。梁赵二王 国之近属,贵重当时。楷岁请二国租钱百万,以散亲 族。人或讥之,楷曰:“损有馀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 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
《宋书刘凝之传》:“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 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 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举秀才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 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 与凝之共安俭苦,夫妻共乘薄笨车,出市贸易,周用 之外,辄以施人,为州里所诬。一年二输公调,求辄与” 之。有人常认其所著屐,笑曰:“仆著之已败,今家中觅 新者,备君也。”此人后田中得所失屐,送还之,不肯复 取。
《朱修之传》:“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 或受之而旋与,佐吏睹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 为务。”
《宗悫传》:“元嘉二十二年,遣悫克林邑,收其异宝财物 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 《颜延之传》:“延之子竣既贵重,权倾一朝,凡所资供,延 之一无所受。”
《沈道虔传》:道虔,吴兴武康人也。有人窃其园菜者,还 见之,乃自逃隐,待窃者取足去后乃出。人拔其屋后 笋,令人止之曰:“惜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乃 令人买大笋送与之,盗者惭不取,道虔使置其门内 而还。常以捃拾自资,同捃者争穟,道虔谏之不止,悉 以其所得与之,争者愧恧,冬月无复衣。戴融闻而迎 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既还,分身上衣及钱,悉供 诸兄弟子无衣者。
《沈攸之传》:“攸之弟雍之,与攸之异生,诸弟中最和谨, 尤见亲爱。攸之性俭𠫤,子弟不得妄用财物,唯恣雍 之所须,辄取斋中服饰分与亲旧,以此为常。”
《郭世道传》:“世道子原平,太守王僧朗察孝廉不就。太 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及山阴朱 百年妻教曰:‘秩年之贶,著自国书,饩贫之典,有闻甲 令。况高柴穷老,莱妇屯暮者哉?永兴郭原平,世禀孝 德,洞业储灵,深仁绝操,追风旷古,栖贞处约,华耆方 严。山阴朱百年,道终物表,妻孔耋齿,孀居窭迫残日’”, 钦风抚事,嗟慨满怀。可以帐下米各饷百斛。原平固 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慜君贫 老,故如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 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 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百年妻亦 辞不受。
《谢弘微传》:弘微年十岁,出继所继父,于弘微本缌麻 亲戚,中表素不相识,率意承接,皆合礼衷。义熙初,袭峻爵建昌县侯。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惟受书 数千卷,国吏数人而已,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闻而 惊叹,谓国郎中令漆凯之曰:“建昌国禄,本应与北舍 共之,国侯既不措意,今可依常分送。”弘微重违混言, 乃少有所受。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 主,改适琅琊王练。公主虽执意不行,而诏与谢氏离 绝,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混仍世宰辅,一门两封, 田业十馀处,僮仆千人,惟有二女,年数岁。弘微经纪 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迁通直郎。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以混得罪前代,东 乡君节义可嘉,听还谢氏。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 修整,仓库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 于旧。东乡君叹曰:“仆射平生重此子,可谓知人。仆射 为不亡矣!”九年,东乡君薨,资财巨万,园宅十馀所。又 会稽、吴兴、琅邪诸处,太傅司空琰时事业僮仆犹有 数百人。公私咸谓室内资财,宜归二女,田宅僮仆应 属弘微。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混女夫殷叡 素好樗蒱,闻弘微不取财物,乃滥夺其妻妺及伯母 两姑之分以还戏责。内人皆化弘微之让,一无所争。 弘微舅子领军将军刘湛性不堪其非,谓弘微曰:“天 下事宜有裁衷,卿此不治,何以治官?”弘微笑而不答。 或有讥之曰:“谢氏累世财产,充殷君一朝戏责,理之 不允,莫此为大。卿亲而不言,譬弃物江海,以为廉耳。 设使立清名,而令家内不足,亦吾所不取也。”弘微曰: “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内人尚能无言,岂可导之使 争?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阮长之传》?”长之解印绶,初发京师,亲故或以器物赠 别。得便缄录。后归悉以还之。
《江秉之传》:“秉之为山阴令,以在县有能,迁补新安太 守。元嘉十二年,转在临海。所得禄秩,并散之亲故。在 郡作书案一枚,及去官,留以付库。”
《王弘之传》:“弘之从兄敬弘,为吏部尚书,奏征弘之为 庶子,不就。元嘉四年,征为通直散骑常侍,又不就。敬 弘尝解貂裘与之,即著以采药。”
《南齐书崔慰祖传》:“慰祖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 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字 之器,流乎远近。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彼 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悉火焚之。慰祖卖宅四 十五万,买者曰:‘宁有减不’?答曰:‘诚惭韩伯休,何容二 价’?买者又曰:‘君但责四十六万,一万见与’。慰祖曰:‘是 即同君欺人,岂是我心乎’?”
《梁书陶季直传》:季直祖愍祖。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 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 甫四岁,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 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愍祖益奇之。
《魏书杜纂传》:“纂以功赐爵井陉男,赏帛五百匹,数日 之中,散之知友,时人称之。”
《裴佗传》:“佗为赵郡太守,为治有方,威惠盛著,猾吏奸 民,莫不改肃,所得俸禄,分恤贫穷。”
《北齐书苏琼传》:“琼为南清河太守,郡民赵颍曾为乐 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 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 遂竞供新果,至门闻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
《周书陆通传》:通历大司寇。通性柔谨,虽久处列位,常 清慎自守,所谓禄赐尽与亲故共之,家无馀财。常曰: “凡人患贫而不贵,不患贵而贫也。”
《北史张元传》:“元六岁,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 中,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
《唐书郑馀庆传》:“馀庆少砥砺,行己完洁。仕四朝,其禄 悉赒所亲,或济人急,而自奉粗狭,至官府乃开肆广 大。常语人曰:‘禄不及亲友而侈仆妾者,吾鄙之’。”大抵 中外姻嫁,其礼献皆亲阅之。后生内谒,必引见,谆谆 教以经义,务成就儒学。自至德后,方镇除拜,必遣内 使持幢节就第,至则多馈金帛,且以媚天子,唯恐不 厚,故一使者纳至数百万缗。宪宗每命馀庆,必戒使 曰:“是家贫,不可妄求取。”议者或诋其沽激,馀庆不屑 也。
《李元恺传》:元恺,邢州人。博学,善天步律历,性恭慎,未 尝敢语人,宋景尝师之。既当国,厚遗以束帛,将荐之 朝,拒不答。洺州刺史元行冲邀致之,问经义毕,赠衣 服,辞曰:“吾躯不可服新丽,惧不称以速咎也。”行冲垢 蔑,复与之,不获已而受。俄报身所蚕素丝曰:“义不受, 无妄财也。”
《陆贽传》:“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十八第进士,中博学 宏辞,调郑尉,罢归。寿州刺史张镒有重名,贽往见,语 三日,奇之,请为忘年交。既行,饷钱百万曰:‘请为母夫 人一日费’。贽不纳,止受茶一串,曰:‘敢不承公之赐’?” 《裴行俭传》:行俭尝赐马及珍鞍,令史私驰马,马蹶鞍 坏,惧而逃,行俭招还之,不加罪。初,平都支遮匐获瑰 宝不赀,蕃酋将士愿观焉。行俭因宴,遍出示坐者,有
玛瑙盘,广二尺,文彩粲然,军吏趋跌盘碎,惶怖叩头流血。行俭笑曰:“尔非故也,何至是!”色不少吝。帝赐都支资产皿金三千馀物,橐驼马牛称是。行俭分给亲 故,洎麾下,数日辄尽。
《孔若思传》:若思早孤,其母躬训教,长以博学闻。有遗 以褚遂良书者,纳一卷焉。其人曰:“是书贵千金,何取 之廉?”答曰:“审尔,此为多矣。”更还其半。
《郭震传》:“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以字显。长七尺,美须 髯,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生,家尝 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 假以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 骇。”
《唐国史补》:“熊执易应举,道中秋雨泥潦,逆旅有人同 宿而屡叹息者,问之,乃尧山令樊泽。将赴制举,驴劣 不能进。执易乃辍乘马并囊中缣帛悉与泽,以遂其 往。诘朝,执易乃东归。”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属天寒,冰雪峻滑, 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 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直 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命僮仆登 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 前。
《宋史石扬休传》:“扬休历工部郎中,卒。平生好殖财,因 使契丹,道感寒毒,得风痹,谒告归乡,别坟墓。扬休初 在乡时,衣食不足,徒步去家十八年。后以从官还乡 里,畴昔同贫窭之人尚在,皆曰:‘昌言来,必赒我矣’。”扬 休卒不挥一金,反遍受里中富人金以去。
《荆罕儒传》:“罕儒历晋州兵马钤辖,率骑深入晋境荆 土原遇害。罕儒轻财好施,在泰州有煮海之利,岁入 钜万,诏听十收其八,用犹不足,家财入有籍出,不问 其数。有供奉官张奉珪使泰州,自言后唐张承业之 子。罕儒曰:‘我生平闻张特进名,幸而识其子,厚加礼 待,遗钱五十万,米千斛。罕儒虽不知书,好礼接儒士’。” 进士赵保雍登科覆落,客游海陵,罕儒问其所欲,保 雍以将归京师,且言“缘江榷务以丝易茗,有厚利。”罕 儒立召主藏奴,令籍藏中丝,得四千馀两,尽以与之。 然好勇善战,不顾胜负,常欲削平太原,志未果而及 于败,人皆惜之。
《冷斋夜话》:范文正公在睢阳,遣尧夫于姑苏取麦五 百斛。尧夫时尚少,既还,舟次丹阳,见石曼卿问寄此 久近。曼卿曰:“两月矣。三丧在浅土,欲葬之西北归,无 可与谋者。”尧夫以所载舟付之,单骑自长芦捷径而 去,到家拜起,侍立良久。文正曰:“东吴见故旧乎?”曰:“曼 卿为三丧未举,留滞丹阳。时无郭元振,莫可告者。”文 正曰:“何不以麦舟付之。”尧夫曰:“已付之矣。”
《宋史张九成传》:“九成谪居南安军,在南安十四年,每 执书就明,倚立庭砖,岁久双跌隐然。广帅致籯金,九 成曰:‘吾何敢苟取’!悉归之。”
《徐鹿卿传》:“鹿卿居官廉约清峻,毫发不妄取,一庐仅 庇风雨。”
《司马旦传》:“旦与人交,以信义,喜周其急。尝有以罪免 官,贫不能存者,月分俸济之。其人无以报,愿以女为 妾。旦惊之,亟出妻奁中物嫁之。”
《朱寿昌传》:“寿昌勇于义,周人之急无所爱。嫁兄弟两 孤女,葬其不能葬者十馀丧。”天性如此。
《侯可传》:“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 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入京,里中醵金 赆行北还,悉散其馀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 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 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 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 且敛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 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 颜之妺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 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 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 贤。
《清波杂志》:“石守道为举子时,寓学于南都,其固穷苦 学,世无比者。交游闲,尝以盘餐遗之,石谢曰:‘甘脆者, 亦介之愿也,但日享之则可,若止得一享,则明日何 以继乎?朝享膏粱,暮厌粗粝,人之常情也,所以不敢 当归之。尝闻富郑公辞疾归第,以俸券还府,府受之, 程伊川正叔曰:‘受之固无足议,还者亦未为得,留之’’” 无请可也。或曰。馈食。美意也。受而不食可也。却之。近 名也。
《国老谈苑》:刘温叟方正守道,以名教为己任。幼孤,事 母以孝闻,其母甚贤。初为翰林学士,私庭拜母,即命 二婢箱擎公花金带,置于阶下,谓温叟曰:“此汝父长 兴中入翰林时所赐也。自先君子薨背以来,常惧家 门替坠,今汝能致身青云,继父之职,可服之无愧矣。” 因欷歔涕泣。温叟伏地号恸,退就别寝,素衣蔬食,追慕数日,然后服之,士大夫以为得礼。温叟累居显要, 清贫尤甚,未尝受人馈。知贡举时,有经学门生居畿 内者,献粟草一车,温叟却之。其人曰:“此物出于躬耕, 愿以致勤。”温叟不得已而受之,即命家人置衣一袭 以为答,计其直,即倍于粟草矣。自是无敢献遗者。 《辍耕录》:胡汲仲先生长儒号石塘,特立独行,刚介有 守。赵松雪尝为罗司徒奉钞百锭,为先生润笔,请作 乃父墓铭。先生怒曰:“我岂为宦官作墓铭耶?”是日,先 生正绝粮,其子以情白,坐上诸客咸劝受之,先生却 愈坚。观此,则一毫不苟取于人,从可知矣。故虽冻馁 有所不顾也。先生《送蔡如愚归东阳》诗有云:“薄糜不 继袄不煖,讴吟犹是钟”球鸣。语之曰:“此余《秘密藏》中 休粮方也。”
《元史杜瑛传》:“瑛闲关转徙,教授汾、晋闲。中书粘合珪 开府为相,瑛赴其聘,遂家焉。与良田千亩,辞不受。术 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后来居 者果得黄金百斤。其不苟取如此。”
《刘秉忠传》:秉忠弟秉恕,与兄同侍潜邸。世祖尝赐秉 忠白金千两,辞曰:“臣山野鄙人,侥幸遭际,服器悉出 尚方,金无所用。”世祖曰:“卿独无亲故遗之耶?”辞不允, 乃受而散之,以二百两与秉恕,秉恕曰:“兄勤劳有年, 宜蒙兹赏,秉恕无功,可冒恩乎?”终不受。
《明外史汤和传》:“和封信国公,筑第成,率妻子陛辞,厚 赐金帛。和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故旧及贫无告者。” 《叶应骢传》:“嘉靖中,应骢历郎中,伏阙争大礼,下狱廷 杖。后复因具陈洸罪状,洸令人奏应骢勘狱时,酷杀 无辜,特谪应骢戍辽东。应骢赴戍所,道经苏州,知友 治席候之,立解维去,致馈不受。”
取与部杂录
编辑《老子微明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吕氏春秋论人》篇:“取与遵理,不可惑也。”
《淮南子氾论训》:“善与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 无怨。”
《说苑说丛》篇:“廉士不妄取,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
“君子比义,农夫比谷。”事君不得进其言,则辞其爵;不 得行其义,则辞其禄。人皆知取之为取也,不知与之 为取之也。
“政有招寇,行有招耻”,弗为而自至。天下未有猛兽狐 疑,不若蜂虿之致毒也;高议而不可及,不若卑论之 有功也。
《取予》者,义之符也。
寓简:义有可与有不可与。礼有可受,有不可受,惟当 于礼义之中而已。魏沈玠舟行遇风,旬日绝粮,从桃 彪贷百斛盐以易粟。彪令覆盐百斛于江中,谓使者 曰:“明吾不惜此所与耳。彼以急病告,勿与则已矣,而 恶声以辱之,是为绝物,不仁甚矣。”晋王修龄在东山 贫乏,陶范载米一船遗之,却去曰:“王修龄若饥,自当 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公米。”彼以善意勿受,则已矣, 何戾气以垢之?是为傲物,无礼甚矣。二者皆不当于 礼义之中,处世接物不当如此。
《庸斋日纪》:“辞受取予,于圣贤为大节。孔子尝为禄仕, 而交际一事不见。《论语》《孟子》游历乃多馈遗,而辞受 之义,与门人谈析,至不问所来非义,且以孔子猎较 为解,得无未为通义欤?”愚窃谓有孟子之道,不幸不 遇,而不免于游历则可,然孟子亦非不顾而受者,有 辞与无处则有辨,取民与御人则有辨,周之与赐之 则有辨,名义未尝不严也。士君子内当审问于己,外 当酌义于人,道非孟子而未际于时,尚志可也。 辞受取予,圣贤至以生死为决,然则岭表饮泉人即 不被国典,已自少生气。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