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二百八十五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二百八十五卷目录
谦让部总论
易经〈谦卦 系辞上〉
书经〈虞书尧典 舜典 大禹谟 益稷〉
礼记〈曲礼上 祭义 坊记 儒行〉
周礼〈地官〉
老子〈后己章 配天章〉
管子〈白心篇 形势解〉
庄子〈让王〉
荀子〈儒效篇〉
韩诗外传〈论谦三则〉
新论〈诫盈 明谦〉
谦让部艺文
丁鸿传论 后汉书
让礼令 曹操
让费亭侯表 前人
让增封武平侯表 前人
让增封表 前人
让还司空印绶表 前人
戒盈赋〈有序〉 魏文帝
让开府三司表 晋羊祜
请崇礼让疏 庾峻
泰伯碑 陆云
辨谦 韩伯
崇让论 刘寔
为李卫军以国子祭酒让东平王表
齐邢邵
为彭城王韶让侍中表 前人
为潘司徒乐让表 前人
为司空景让表 前人
为柳仆射让光禄表 梁丘迟
让仆射表 沈约
让五兵尚书表 前人
奏记 陈周弘正
谦赋 唐阙名
谦受益赋 吴连叔
谦受益赋 孟翱
学行典第二百八十五卷
谦让部总论
编辑易经
编辑《谦卦》
编辑
〈程传〉《谦序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其有既大,不可至于盈满,必在谦损,故大有之后,受之以谦也。为卦坤上艮下,地中有山也。地体卑下,山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谦之象也。以崇高之德,而处卑之下,谦之义也。
《谦》:“亨”,君子有终。
〈程传〉《谦》,有《亨》之道也。有其德而不居,谓之“谦”,人以谦巽自处,何往而不亨乎。“君子有终”,君子志存乎谦巽达理,故乐天而不竞,内充故退让而不矜。安履乎谦,终身不易,自卑而人益尊之,自晦而德益光显,此所谓“君子有终”也。在小人则有欲必竞,有德必伐,虽使勉慕于谦,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终也。〈本义〉“谦”者,有而不居之义,“止乎内而顺乎外”,谦之意也。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于其下,谦之之象也。占者如是,则“亨通”而有终矣。“有终”,谓先屈而后伸也。〈大全〉程子曰:“他卦皆有悔凶咎,唯《谦》卦未尝有。他卦有待而亨,唯《谦》则便亨。”涑水司马氏曰:“君子之德诚盛矣,业诚大矣,不谦以持之,无以保其终也。”隆山李氏曰:“此《易》中最吉之卦,而天下最难行之事,非谦之难,谦而能终者之难也,非君子而能有终乎?”云峰胡氏曰:《干》为《易》第一卦,《本义》谓筮得乾卦者,其事虽大亨,犹未易以保其终。盖天下之事、始而亨者十九、亨而有终者十一。唯《谦》则于德为君子、于事为亨而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大全〉童溪王氏曰:夫天气下降,以济万物,天之谦也。化育之功,光明著见,则谦之亨也。地势卑顺,处物之下,地之谦也。其气上行,以交于天,则谦之亨也,莫大乎天地,而天地犹不敢以自满,况于人与鬼神乎?节斋蔡氏曰:下济而光明,艮也。艮有光明之象,故《艮》之《彖》曰“其道光明。”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 终也。
〈程传〉以“天行”而言,盈者则亏,谦者则益,日月阴阳是也。以地势而言,盈满者倾变而反陷,卑下者流注而益增也。鬼神谓造化之迹。盈满者祸害之,谦损者福佑之。凡过而损,不足而益者,皆是也。〈本义〉人能“谦”,则其居尊者,其德愈光,其居卑者人亦莫能过。此《君子》所以“有终”也。〈大全〉或问:《谦》之为义,不知天地人鬼何以皆好尚之?朱子曰:太极中本无物,若事业功劳于我何有?观天地生万物而不言所利可见矣。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程传〉地体卑下,山之高大而在地中,外卑下而内蕴高大之象,故为《谦》也。不云山在地中,而曰“地中有山”,言卑下之中蕴其崇高也。君子观谦之象,山而在地下,是高者下之,卑者上之,见抑高举下、损过益不及之义。以施于事,则裒取多者,增益寡者,称物之多寡,以均其施与,使得其平也。〈本义〉“裒多益寡”,所以称物之宜而平其施,损高增卑以趣于平,亦《谦》之意也。〈大全〉厚斋冯氏曰:凡大象皆别立一意,使人知用《易》之理,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俾小大长短,各得其平,非“君子谦德”之象,乃君子治一世使谦之象也。《彖》与六爻,全无此意。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程传〉初六,以柔顺处谦,又居一卦之下,为自处卑下之至,谦而又谦也,故曰“谦谦。”能如是者,君子也。自处至谦,众所共与也。虽用涉险难,亦无患害,况居平易乎。〈大全〉临川王氏曰:《利涉》者,其才其时,利于涉耳。《用涉》者,用此以涉,然后吉也。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大全〉南轩张氏曰:“卑以自牧,如牧牛羊然,使之驯服,方可以言谦。今人往往反以骄矜为养气,此特客气,非浩然之气也。”
六二:鸣谦,贞吉。
〈本义〉“柔顺中正,以谦有闻”,正而且吉者也,故其占如此。〈大全〉云峰胡氏曰:诸家释鸣谦,多谓自鸣其谦。谦而以自鸣,非谦矣。或以为六二谦德积于中,发见于声音者如此。《本义》以为“柔顺中正,以谦有闻”,盖谓发于声音,不若谦而有声,有非可勉强为之者。要之,初六“谦谦”在下,而谦未必人皆闻之,至六二则宜闻之矣。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程传〉中心所自得,非勉强为之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程传〉三以阳刚之德而居下体,为众阴所宗。履得其位,为下之上,是上为君所任,下为众所从,有功劳而持谦德者也,故曰“劳谦。”古之人有当之者,周公是也。既能劳谦,又须君子行之,有终则“吉。”使知谦之善,勉而为之。若矜负之心不忘,则不能常久,欲其有终,不可得也。〈本义〉卦唯一阳居下之上。刚而得正。上下所归。有功劳而能谦。尤人所难。故有终而“吉。”占者如是则如其应矣。〈大全〉云峰胡氏曰:《干》之三,以“君子”称,《坤》之三,以“有终”言,《谦》之三,兼乾坤之占辞。盖所谓劳者,即《干》之“终日乾乾”而谦,则又《坤》之“含章”也。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大全〉临川吴氏曰:“万民”,以卦之五阴言。
六四,“无不利,㧑谦。”
〈程传〉四居上体,切近君位,六五之君,又以谦柔自处,九三又有大功德,为上所任,众所宗,而己居其上,当恭畏以奉谦德之君,卑巽以让劳谦之臣,动作施为,无所不利,于“㧑谦”也。“㧑”,施布之象,如人手之㧑也。动息进退,必施其谦,盖居多惧之地,又在贤臣之上故也。
《象》曰:“无不利㧑谦”,不违则也。
〈程传〉凡人之《谦》,有所宜施,不可过其宜也,如六五“或用侵伐”是也。唯四以处近君之地,据劳臣之上,故凡所动作,靡不利于施谦,如是然后中于法则,故曰“不违则也”,谓得其宜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程传〉“富”者,众之所归,唯财为能聚人。五以君位之尊,而执谦顺以接于下,众所归也,故不富而能有其邻也。邻,近也。不富而得人之亲也。为人君而持谦顺,天下所归心也。然君道不可专尚谦柔,必须威武相济,然后能怀服天下,故“利用行侵伐也。”威德并著,然后尽君道之宜,而无所不利也。盖五之谦柔,当防于过,故发此义。〈本义〉以柔居尊、在上而能谦者也。故为“不富而能以其邻”之象。盖从之者众矣。犹有未服者、则利以征之。而于他事亦无不利。人有其德,则如其占也。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程传〉文德所不能服,而不用威武,何以治平天下?非人君之中道《谦》之过也。〈大全〉汉上朱氏曰:“征者,上伐下也,以正而行。《司马法》曰:‘负固不服则侵之’。”圣人虑后世观此爻有干戈妄动者,故发之曰“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程传〉六以柔处柔顺之极,又处《谦》之极,极乎《谦》者也。以极谦而反居高,未得遂其谦之志,故至发于声音。又柔处谦之极,亦必见于声色,故曰“鸣谦。”虽居无位之地,非任天下之事,然人之行己,必须刚柔相济,上谦之极也。至于太甚,则反为过矣。故利在以刚武自治邑国,己之私有。“行师”,谓用刚武,“征邑国”,谓自治其私。〈本义〉谦极有闻、人之所与,故可用行师。然以其质柔而无位、故可以征己之邑国而已。〈大全〉或问:“《谦》之五上专说‘征伐’,何意?”朱子曰:“《坤》为地,为众。凡说国邑征伐处,多是因《坤》。圣人元不曾著意,只是因有此象,方说此事。”又问:“程《易》说‘利用侵伐’,盖以六五柔顺谦卑,然君道又当有刚武意,故有‘利用征伐’之象。然上九亦言‘利用行师’,如何?”曰:“便是此等有不通处。”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程传〉《谦》极而居上,欲谦之志未得,故不胜其切而至于鸣。虽不当位,谦既过极,宜以刚武自治其私,故云“利用行师,征邑国”也。〈本义〉阴柔无位。才力不足。故其志未得。而至于行师。然亦适足以治其私邑而已。〈大全〉建安丘氏曰:《谦》卦六爻,五阴一阳,阳实阴虚,阴皆有求于阳者。故以九三一阳为卦之主。其诸阴爻,则以去三远近取义。二四两爻,与三最近,皆有得乎阳者。故二“鸣谦,贞吉”,而四“无不利。”㧑,谦也。初在下,欲进而求三,则隔乎二;五上在上,欲下而求三,则隔乎四。皆无得乎阳者。故初用涉而五“侵伐”,“上行师也。”
《系辞上》
编辑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 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 恭以存其位者也。
〈大全〉诚斋杨氏曰:“人之谦与傲,系其德之厚与薄。德厚者无盈色,德薄者无卑辞,如钟磬焉,愈厚者声愈缓,薄者反是。故有劳有功,而不伐其德,唯至厚者能之。其德愈盛,则其礼愈恭矣。”
书经
编辑《虞书尧典》
编辑
允恭克让。
〈蔡传〉允,信。克,能也。常人德非性有,物欲害之,故有强为恭而不实,欲为让而不能者。惟尧性之,是以信恭而能让也。〈大全〉王氏充耘曰:“允恭克让”,是尧之见诸行事者,异于人。恭让或可能也,“允克”不可能也。
《舜典》
编辑
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
〈蔡传〉《让于德》,让于有德之人也。或曰:“谦逊自以其德,不足为嗣也。”
《大禹谟》
编辑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 争功。
〈大全〉王氏曰:“矜有执持之意,伐有夸大之意。故以矜言能,以伐言功,伐甚于矜也。能过天下而不矜,故天下愈服其能;功高天下而不伐,故天下愈服其功。”
又
满招损,谦受益。
〈大全〉新安陈氏曰:“以禹不满假,不矜伐如此,而《益》犹以满损谦益为言。盖兢业不已之诚,犹惧其为一毫非苗是己之心,故以此开端,欲其德谦之益勉也。”
《益稷》
编辑
群后德让。
〈蔡传〉“群后以德相让”,则人无不和矣。
礼记
编辑《曲礼上》
编辑
志不可满。
〈大全〉马氏曰:“聪明圣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谦。有高世之行,过人之功,而侈然有自大之心,则失其所以为善,此所以不可满也。”
又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大全〉蓝田吕氏曰:“辞逊之心,礼之端也。君子退逊,所以明礼之用也。”
又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陈注〉长者之前,当执谦虚,不辞让,非事长之礼。
又
博闻强识而让,〈陈注〉“博闻强识而让”,所谓“有若无,实若虚”者。
《祭义》
编辑
“致让”以去争也。
《坊记》
编辑
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齿;衽席之上,让而坐下, 民犹犯贵;朝廷之位,让而就贱,民犹犯君。
〈大全〉严陵方氏曰:“贵人而贱己则不骄,先人而后己则不争,故民作让。《书》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扬子》曰:‘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皆谓是矣。”
《儒行》
编辑
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
〈大全〉《张子》曰:“大让小让,如让国让位,是谓大让也。大让则诚然,而后让若不有之,故似慢也。若夫饮食辞辟之间,是小让也。小让实如伪之以为仪尔。”
周礼
编辑《地官》
编辑
《大司徒》“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
〈订义〉郑锷曰:“《阳礼》,乡饮酒之礼也,以逊为主,设宾主以象天地,立三宾以象三光,三揖而后至阶,三逊而后升,逊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所以致尊逊也。彼知是礼尊其所逊之人,安敢有争竞之心哉?”
老子
编辑《后己章》
编辑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 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 之。是以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 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配天章》
编辑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 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 古之极也。
管子
编辑《白心篇》
编辑
知周于六合之内者,吾知生之有为阻也。持而满之, 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名进而身退,天 之道也。满盛之国不可以仕任;满盛之家不可以嫁 子;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形势解》
编辑
天之道,满而不溢,盛而不衰。明主法象天道,故贵而 不骄,富而不奢,行理而不惰,故能长守富贵,久有天 下而不失也。故曰:“持满者与天。”
庄子
编辑《让王》
编辑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 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 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 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 也。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 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 “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舜以天下让 善卷,善卷曰:“予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 葛𫄨;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 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 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予也。”遂不受。于是去而 入深山,莫知其处。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 之农曰:“卷卷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为 未至也,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反也。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 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 土地也。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 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 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因杖 䇲而去之,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夫大 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 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 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越人三世弑其君, 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国无君,求王子搜不得, 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王舆。 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独不可以 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 搜者,可谓不以国伤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 也。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 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 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者 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 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 臂。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 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昭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子华子可谓知轻重 矣。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 陋闾,苴布之衣而自饭牛。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 之。使者曰:“此颜阖之家与?”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使 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者谬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 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故若颜阖者,真 恶富贵也。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馀以为国家,其 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馀事也, 非所以完身养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 殉物,岂不悲哉!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 其所以为。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 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 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 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 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 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 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 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 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 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 作难,而杀子阳。楚昭王失国,屠羊说走而从于昭王。 昭王反国,将赏从者,及屠羊说。屠羊说曰:“大王失国, 说失屠羊;大王反国,说亦反屠羊。臣之爵禄已复矣, 又何赏之有?”王曰:“强之。”屠《羊说》曰:“大王失国,非臣之 罪,故不敢伏其诛;大王反国,非臣之功,故不敢当其 赏。”王曰:“见之。”屠羊说曰:“楚国之法,必有重赏大功而 后得见。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国,而勇不足以死寇。吴 军入郢,说畏难而避寇,非故随大王也。今大王欲废 法毁约而见说,此非臣之所以闻于天下也。”王谓司 马子綦曰:“屠羊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子其为我 延之以三旌之位。”屠羊说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贵 于屠羊之肆也;万锺之禄,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 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说不敢 当,愿复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原宪居鲁,环堵之 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 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 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 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 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 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曾子 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 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 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 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 “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餰粥;郭内之 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 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 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 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 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 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 生则利轻。”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未能自胜也。”瞻子 曰:“不能自胜则从,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 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魏牟,万乘之公子 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虽未至乎道,可谓 有其意矣。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 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 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 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 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应,入告 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人也,召而来, 吾语之子路。”子贡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 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 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哉?故内 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 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孔 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 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 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 序矣。故许由娱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舜以天下 让其友北人无择,北人无择曰:“异哉后之为人也!居 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 行漫我,吾羞见之。”因自投清冷之渊。汤将伐桀,因卞 随而谋,卞随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汤 又因瞀光而谋,瞀光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吾不 知也。”汤曰:“伊尹何如?”曰:“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汤 遂与伊尹谋伐桀,克之,以让卞随,卞随辞曰:“后之伐 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为 贪也。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漫我,以其辱行吾不忍数闻也。”乃自投椆水而死。汤又让《瞀光》曰:“知 者谋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 乎?”瞀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 享其利,非廉也。吾闻之曰:‘非其义者不受其禄,无道 之世,不践其土,况尊我乎?吾不忍久见也’。”乃负石而 自沈于庐水。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 叔齐。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试往观 之。”至于岐阳。武王闻之,使叔旦往见之,与之盟曰:“加 富二等,就官一列。血牲而埋之。”二人相视而笑曰:“嘻, 异哉,此非吾所谓道也。昔者神农之”有天下也,时祀 尽敬而不祈喜;其于人也,忠信尽治而无求焉。乐与 政为政,乐与治为治,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 卑自高也,不以遭时自利也。今周见殷之乱而遽为 政,上谋而下行货,阻兵而保威,割牲而盟以为信,扬 行以说众,杀伐以要利,是推乱以易暴也。吾闻古之 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暗,周 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如避之,以洁吾行。”二 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饿而死焉。若伯夷、叔齐者,其 于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高节戾行,独乐其志, 不事于世。此二士之节也。
荀子
编辑《儒效篇》
编辑
争之则失,让之则至,遵道则积,夸诞则虚。故君子务 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 是则贵名起之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故曰:君子 隐而显,微而名,辞让而胜。《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 天。”此之谓也。鄙夫反是,比周而誉俞少,鄙争而名俞 辱,烦劳以求安利,其身俞危。《诗》曰:“民之无良,相怨一” 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此之谓也。
韩诗外传
编辑《论谦三则》
编辑
君子有主善之心,而无胜人之色;德足以君天下,而 无骄肆之容;行足以及后世,而不以一言非人之不 善。故曰:君子盛德而卑,虚已以受人;旁行不流,应物 而不穷,虽在下位,民愿戴之。虽欲无尊,得乎哉!《诗》曰: “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吾语子,夫服人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 不以幽人;勇猛强武,不以侵人;齐给便捷,不以欺诬 人。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遇君则 修臣下之义,出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老则修弟子 之义;遇等夷则修朋友之义;遇少而贱者则修告道 宽裕之义。故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旷然” 而天地苞万物也。如是则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 信之。《诗》曰:“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 承。”
孔子曰:“《易》先《同人》,后《大有》,承之以谦,不亦可乎?故天 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 人道恶盈而好谦。谦者,抑事而损者也。持盈之道,抑 而损之,此损德之于行也。顺之者吉,逆之者凶。五帝 既没,三王既衰,能行谦德者,其惟周公乎!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假天子之尊位七年,所执贽” 而师见者十人,所还质而友见者十三人,穷巷白屋 之士所先见者四十九人,时进善者百人,宫朝者千 人,谏臣五人,辅臣五人,拂臣六人,载干戈以至于封 侯,而同姓之士百人。孔子曰:“犹以周公为天下赏,则 以同族为众而异族为寡也。故德行宽容而守之以 恭者荣,土地广大而守之以俭者安,位尊禄重而守 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 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溢。”此 六者,皆谦德也。《易》曰:“谦,亨,君子有终吉。”能以此终吉 者,君子之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德不谦以亡 其身者,桀纣是也,而况众庶乎?夫《易》有一道焉,大足 以治天下,中足以安国家,近足以守身者,其惟谦德 乎!《诗》曰:“汤降不迟,圣敬日跻。”
刘勰新论
编辑《诫盈》
编辑
四时之序,节满即谢,五行之性,功成必退。故阳极而 降,阴极而昇,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此天之常道也。势 积则损,财聚则散,年盛返衰,乐极还悲,此人之恒情 也。昔仲尼观攲器而革容,鉴损益而叹息,此察象而 识类,睹霜而知冰也。夫知进而不知退,则践盈满之 危,处存而不忘危,必履太山之安。故雷在天上曰《大 壮》,山在地中曰“谦。”谦则裒多益寡,壮则非礼勿履。处 壮而能用礼,居谦而能益寡,降高以就卑,抑强而同 弱,未有谦尊而不光,骄盈而不毙者也。圣人知盛满 之难持,每居德而谦冲,虽聪明睿智而志逾下,富贵 广大而心逾降,勋盖天下而情逾抑,不以德厚而矜 物,不以身尊而骄民,故楚庄王功立而心惧,晋文公 战胜而色忧,非憎荣而恶胜,乃功大而心小,居安而 念危也。夏禹一馈而七起,周公一沐而三握发,食不
遑饱,沐不及晞,非耐饥而乐劳,是必能心急于接士德处于谦光也。《易》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是以君子高而能卑,富而能俭,贵而能贱,智而能愚,勇而能怯, 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是谓“损而不穷”也。
《明谦》
编辑
天道下济而光明,江湖善下而为王。故山在地中成 谦,王侯以孤寡为损,谦则荣而愈高,损则显而弥贵。 高必以下为基,贵则以贱为本,在贵而忘贵,故能以 贵下民,处高而遗高,故能以高就卑。是以《大壮》往则 复,天地之谦也;极昇必降,阴阳之谦也;满终则亏,日 月之谦也;道盈体冲,圣人之谦也。《易》称“谦尊而弥光”, 《老子》云:“不伐故有功。”谦者在于降己,以高下卑,以圣 从鄙。不伐在于有功,不矜在于有德,不言归于冲退, 谦挹之流也。好盈自贤,矜功伐善者,俗之常情,圣人 之恶也。必矜其功,虽赏之称劳,情犹不足;苟伐其善, 虽与之赏多,必怨其少,则慊望之情生,躁竞之色见, 矜伐之路开,患难之衅作矣。君子则不然,在荣以挹 损为基,有功而不矜,有善而不伐,遗其功而功常存, 忘其善而善自全。情常忘善,故能以善下物;情恒存 善,故能以善胜人。是以情存功善,非心谦也,口虚托 谦,岂非矫乎?以善胜物,心遗功善,非矜伐也,口及其 善,岂非实乎?故心存功善,口虽不言,未免矜伐;心舍 功善,口虽明言,无伤于廉,故夏禹昌言,明称伐功;咎 繇陈谟,云“说我惠。”岂其矜功而存惠哉?夫言善非伐, 而伐善者每称其能;言惠非矜,而矜惠者常存其惠。 圣人知人情尚贤而好伐,故发言裁典,多由谦退,所 以弃其骄姱,竞垂世则也。
谦让部艺文
编辑《丁鸿传论》后汉·书
编辑
论曰:孔子曰:“泰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孟子 曰:“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若乃泰伯以 天下而违周,伯夷率洁情而去国,并未始有其让也。 故泰伯称至德,伯夷称贤人。后世闻其让而慕其风, 徇其名而昧其致,所以激诡行生而取与妄矣。至夫 邓彪、刘恺让其弟以取义,使弟受非服,而己厚其名, 于义不亦薄乎?君子立言,非苟显其理,将以启天下 之方悟者;立行非独善其身,将以训天下之方动者。 言行之所开塞,可无慎哉!原丁鸿之心主于忠爱乎? 何其终悟而从义也?异夫数子,类乎徇名者焉。
《让礼令》曹操
编辑
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
《让费亭侯表》前人
编辑
臣伏读前后策命,既录臣庸才微功,乃复追述先臣, 幽赞显扬。见得思义,屏营怖惧,未知首领所当所授。 故古人忠臣,或有连城而不辞,或有一邑而违命,所 以然者,欲必正其名也。又《礼制》,“诸侯国土以绝,子孙 有功者,当更受封,不得增袭。”其有所增者,谓国未绝 也;或有所袭者,谓先祖功大也。数未极,无故断绝,故 追绍之也。臣自三省,先臣虽有扶辇微劳,不应受爵, 岂逮臣三叶?若录臣关东微功,皆祖宗之灵祐,陛下 之圣德,岂臣愚陋,何能克堪?
《让增封武平侯表》前人
编辑
伏自三省姿质顽素,材志鄙下,进无匡辅之功,退有 拾遗之美,虽有犬马微劳,非独臣力,皆繇部曲将校 之助。陛下前追念先臣微功,使臣续袭爵土,祖考蒙 光照之荣,臣受不赀之分,未有丝发以自报效。昔齐 侯欲更晏婴之宅,婴曰:“臣之先容焉,臣不足以继之。” 卒违公命,以成私志。臣自顾省,不克负荷,食旧为幸。 虽上德在弘,下有因割。臣三叶累宠,皆统极位,义在 殒越,岂敢饰辞。
《让增封表》前人
编辑
无非常之功,而受非常之福,是用忧结。比章归闻,天 慈无已,未即听许。臣虽不敏,犹知让不过三,所以仍 布腹心,至于四五,上欲陛下爵不失实,下为臣身免 于苟取。
《让还司空印绶表》前人
编辑
臣文非师尹之佐,武非折冲之任,遭天之幸,忝窃重 授。内踵伯禽司空之职,外承吕尚鹰扬之事,斗筲处 之,民其瞻观。水土不安,奸宄未静,臣常愧辱,忧为国 累。臣无智勇,以助万一,夙夜惭惧,若集水火。未知何 地可以陨越。
《戒盈赋》〈有序〉魏·文帝
编辑
避暑东阁,延宾高会,酒酣乐作,怅然怀盈满之戒,乃作斯赋。
惟应龙之将举,飞云降而下征。资物类之相感,信贯 彻之通灵。何今日之延宾,君子纷其集庭。信临高而 增惧,独处满而怀愁。愿群士之箴规,博纳我以良谋。
《让开府三司表》晋·羊祜
编辑
臣伏闻恩诏,拔臣使同台司。臣自出身以来,适十数 年,受任外内,每极显重之任,常以智力不可顿进,恩 宠不可久谬,夙夜战悚,以荣为忧。臣闻古人之言,“德未为人所服,而受高爵,则使才臣不进;功未为人所 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今臣身托外戚,事连运 会,诫在过宠,不患见遗。而畏降发中之诏,加非次之 荣,臣有何功可以堪之?何心可以安之?身辱高位,倾 覆寻至,愿守先人敝庐,岂可得哉?违命诚忤天威,曲 从即复若此。盖闻古人申于见知,大臣之节,不可则 止。臣虽小人,敢缘所蒙,念存斯义。今天下自服化以 来,方渐八年,虽侧席求贤,不遗幽贱,然臣不能推有 德,达有功,使圣听知胜臣者多,未达“者不少。假令有 遗德于版筑之下,有隐才于屠钓之间,而朝议用臣 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臣忝窃 虽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极宠,等宰辅之高位也。且 臣虽所见者狭,据今光禄大夫李憙,执节高亮,在公 正色;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光禄大夫 李引,清亮简素,立身在朝,皆服事华发,以礼终始。虽 历位外内之宠,不异寒贱之家,而犹未蒙此选,臣更 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少益日月?是以誓心守节,无 苟进之志。今道路行通,方隅多事,乞留前恩,使臣得 速还屯。不尔留连,必于外虞有阙。匹夫之志,有不可 夺。
《请崇礼让疏》庾峻
编辑
峻拜侍中,加谏议大夫、常侍。风俗趣竞,礼让凌迟。峻上疏曰:
臣闻“黎庶之性,人众而贤寡;设官分职,则官寡而贤 众。为贤众而多官,则妨化;以无官而弃贤,则废道。是 故圣王之御世也,因人之性,或出或处,故有朝廷之 士,又有山林之士。朝廷之士,佐主成化,犹人之有股 肱心膂,共为一体也。山林之士,被褐怀玉,太上栖于 丘园,高节出于众庶。其次轻爵服,远耻辱以全名;最 下就列位,惟无功而能知止。彼其清劭足以抑贪污, 退让足以息鄙事,故在朝之士,闻其风而悦之,将受 爵者,皆耻躬之不逮。斯山林之士,避宠之臣,所以为 美也。”先王嘉之节虽离世而德合于主,行虽诡朝而 功同于政,故大者有玉帛之命,其次有几杖之礼,以 厚德载物,出处有地。既廊庙多贤才,而野人亦不失 为君子,此先王之弘也。秦塞斯路,利出一官,唯有处 士之名,而无爵列于朝者,商君谓之“六蝎”,韩非谓之 “五蠹。”时不知德,唯爵是闻。故闾阎以公乘侮其乡人, 郎中以上爵傲其父兄。汉祖反之,大畅斯否。任萧、曹 以天下,重四皓于南山,以张良之勋,而班在叔孙之 后。盖公之贱,而曹相谘之以政。帝王贵德于上,俗亦 反本于下。故田叔等十人,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而 未尝干禄于时。以释之之贵,结王生之袜于朝,而其 名愈重。自非主臣尚德兼爱,孰能通天下之志,如此 其大者乎?夫不革百王之弊,徒务救世之政,文士竞 智而务入,武夫恃力而争先,官高矣而意未满,功报 矣其“求不已。又国无随才任官之制,俗无难进易退 之耻。位一高,虽无功而不见下,已负败而后见用。故 因前而升,则处士之路塞矣。”又仕者黜陟无章,是以 普天之下,先竞而后让,举世之士,有进而无退。大人 溺于动俗,执政挠于群言,衡石为之失平,清浊安可 复分?昔者先王患向之所以取天下者今之为弊,是 故功成必改其物,业定必易其教。虽以爵禄,使下臣 无贪陵之行;虽以甲兵,定功主无穷武之悔也。臣愚 以为古者大夫七十悬车,今自非元功国老、三司上 才,可听七十致仕,则仕无怀禄之嫌矣;其父母八十, 可听终养,则孝莫大于事亲矣。吏历试无绩,依古终 身不仕,则官无秕政矣。能小而不能大,可降还莅小 则使人以器矣。人主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人臣亦量 能受爵矣。其有孝如王阳,临九折而去官;洁如贡禹, 冠一免而不著;及知止如王孙,知足如疏广,虽去列 位而居东野。与人父言依于慈,与人子言依于孝。此 其出言合于国检危行彰于本朝,去势如脱屣,路人 为之陨涕;“辞宠如金石,庸夫为之兴行。是故先王许 之,而圣人贵之。夫人之性陵上,犹水之趣下也,益而 不已必决,升而不已必困。”始于匹夫,行义不敦,终于 皇舆,为之败绩,固不可不慎也。下人并心进趣,上宜 以退让去其甚者,退让不可以刑罚使。莫若听朝士 时时从志山林,往往间出,无使入者不能复出,往者 不能复返,然后“出处交泰,提衡而立,时靡有争,天下 可得而化”矣。
《泰伯碑》陆云
编辑
夫“至仁至德,垂风垂化,内修训范,外陶氓俗。百年之 教,淳道载凝。而百年既终,遗爱斯轸。莫不肃虔寝庙, 著名金石,遗其后昆,聿遵前典。是以禹堂既毁,增饰 丹青;尧碑载焚,重睹刊勒。”泰伯膺庆,二仪,协灵七曜 志轻天下,慈深万物。脱屣岐、周,克让之风斯举;端委 扬、越,衣冠之俗载成。重以仲雍扬波,延陵蹈节,民习 “敦厚,俗怀忠信,忧深思远,千载遗风。”美哉《洋洋》,致足 观也。昔沧洲遁迹,箕山辞位,志守幽优,不越樽俎,犹
以称首高节,标名往代。岂若吾君之子,义结民心,狱讼载归,讴歌屡请,能舍玉舆之贵,永袭皮冠之迹,悠然独往,信无德而称焉。吴启金车,晋迁紫盖,实号帝 乡,爰是天邑。若乃忠人入国,凄怆生悲;“殉义希风,懦 夫立志。”
《辨谦》韩伯
编辑
王坦之尝著《公谦论》,袁宏作论以难之,伯览而美其辞旨,以为“是非既辨,谁与正之?” 遂作《辨谦》以折中曰:
夫寻理辨疑,必先定其名分所存。所存既明,则彼我 之趣,可得而详也。夫《谦》之为义,存乎降己者也。以高 从卑,以贤从鄙,故谦名生焉。“孤寡不穀”,人之所恶,而 侯王以自称,降其贵者也。“执御执射”,君子所贱,而君 子以自目,降其贤者也。与夫山在地中之象,其致岂 殊哉!舍此二者,而更求其义,虽南辕求冥,终莫近也。 夫有所贵,故有降焉;夫有所美,故有谦焉。譬影响之 与形声,相与而立。道足者,忘贵贱而一贤愚,体公者 乘理当而均彼我,降挹之义,于何而生?则《谦》之为美, 固不可以语至足之道,涉乎大方之家矣。然君子之 行己,必尚于至当,而必造乎匿善。至理在于无私,而 动之于降己者何?诚由未能一观于“能鄙,则贵贱之 情立;非忘怀于彼我,则私己之累存。当其所贵,在我 则矜;直其所贤,能之则伐。处贵非矜,而矜己者,常有 其贵;言善非善,而伐善者,骤称其能。”是以知矜贵之 伤德者,故宅心于卑素;悟骤称之亏理者,故情存乎 不言。情存于不言,则善斯匿矣;宅心于卑素,则贵斯 降矣。夫所况君子之流,苟理有未尽,情有未夷,存我 之理未冥于内,岂不同心于降,挹洗之所滞哉?体有 而拟无者,圣人之德;有累而存理者,君子之情。虽所 滞不同,其于遣之缘有弊,而用降己之道,由私我而 存一也。故惩忿窒欲,著于《损》《象》,卑以自牧,实系《谦》爻, 皆所以存其所不足,拂其所有馀者也。王生之谈,以 至理“无谦”,近得之矣。云“人有争心,善不可收”,假后物 之迹以逃动者之患,以语圣贤则可,施之于下斯者, 岂惟逃患于外,亦所以洗心于内也。
《崇让论》刘寔
编辑
古之圣王之化天下,所以贵让者,欲以出贤才,息争 竞也。夫人情莫不欲己之贤也,故劝令让贤,以自明 贤也,岂假让不贤哉!故让道兴,贤能之人不求而自 出矣,至公之举自立矣,百官之副亦豫具矣。一官缺, 择众官所让最多者而用之,审之道也。在朝之士,相 让于上,草庐之人咸皆化之,推贤让能之风从此生 矣。为一国所让,则一国士也;天下所共推,则天下士 也。推让之风行,则贤与不肖灼然殊矣。此道之行,在 上者无所用其心,因成清议,随之而已。故曰:“荡荡乎 尧之为君,莫之能名。”言天下自安矣,不见尧所以化 之,故不能名也。又曰:“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无为 而化者,其舜也欤。”贤人相让于朝,大才之人,恒在大 官,小人不争于野,天下无事矣。以贤才化无事,至道 兴矣。已仰其成,复何与焉?故可以歌《南风》之诗,弹五 弦之琴也。成此功者非有他,崇让之所致耳。孔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则不难也。”在朝之人,不务相让久矣, 天下化之。自魏代以来,登进辟命之士及在职之吏, 临见受叙,虽自辞不能,终莫肯让有胜己者。夫推让 之风息,争竞之心生。孔子曰:“上兴让则下不争,明让 不兴,下必争也。推让之道兴,则贤能之人日见推举; 争竞之心生,则贤能之人日见谤毁。夫争者之欲自 先,甚恶能者之先不能无毁也。故孔墨不能免世之 谤己,况不及孔、墨者乎?”议者佥然,言世少高名之才, 朝廷“不有大才之人可以为大官者,山泽人,小官吏, 亦复云朝廷之士,虽有大官,名德皆不及往时人也。” 余以为此二者皆失之矣,非时独乏贤也,时不贵让。 一人有先众之誉,毁必随之,名不得成使之然也。虽 令《稷》《契》复存,亦不复全其名矣。能否混杂,优劣不分, 士无素定之价,官职有缺,主选之吏不知所用,但案 官次而举之。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 有势者之所念也。非能独贤,因其先用之资,而复迁 之无已。迁之无已,不胜其任之病发矣。观在官之人, 政绩无闻,自非势家之子,率多因资次而进也。向令 天下贵让士,必由于见让而后名成,名成而后官乃 得用之。诸名行不立之人,在官无政绩之称,让之者 必矣,官无因得而用之也。所以见用不息者,由让道 废,因资用人之有失久矣。故自汉魏以来,时开大举, 令众官各举所知,惟才所任,不限阶次,如此者甚数 矣。其所举必有当者,不闻时有擢用,不知何谁最贤 故也。所举必有不当,而罪不加,不知何谁最不肖也。 所以不可得知,由当时之人莫肯相推,贤愚之名不 别。令其如此举者,知在上者察不能审,故敢漫举而 进之。或举所贤,因及所念,一顿而至,人数猥多,各言 所举者贤,加之高状,相似如一,难得而分矣。参错相 乱,真伪同贯,更复由此而甚。虽举者不能尽忠之罪, 亦由上开听察之路,滥令其尔也。昔齐王好听竽声必令三百人合吹而后听之,廪以数人之俸。南郭先 生不知吹竽者也,以三百人合吹,可以容其不知,因 请为王吹竽,虚食数人之俸。嗣王觉而改之,难彰先 王之过,乃下令曰:“吾之好闻竽声,有甚于先王”,欲一 一列而听之,先生于此逃矣。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 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才高守道之士 日退,驰走有势之门日多矣,虽国有典刑,勿能禁矣。 夫让道不兴之弊,非徒贤人在下,位不得时进也;国 之良臣荷重任者,亦将以渐受罪退矣。何以知其然 也?孔子以为颜氏之子不贰过耳,明非圣人皆有过。 宠贵之地,欲之者多矣。恶贤能者塞其路,其过而毁 之者亦多矣。夫谤毁之生,非徒空设,必因人之微过 而甚之者也。毁谤之言数闻,在上者虽欲弗纳,不能 不仗所闻,因事之来而微察之也,无以验其至矣。得 其验,安得不理其罪?若知而纵之,王之威日衰,令之 不行,自此始矣。知之皆理之,受罪退者稍多,大臣有 不自固之心。夫贤才不进,贵臣日疏,此有国之深忧 也。《诗》曰:“受禄不让,至于已斯亡。”不让之人,忧亡不暇, 而望其益国朝,不亦难乎?窃以为改此俗甚易耳。何 以知之?夫一时在官之人,虽杂有凡猥之才,其中贤 明者亦多矣,岂可谓皆不知让贤为贵邪?直以其时 皆不让,习以成俗,故遂不为耳。人臣初除,皆通表上 闻,名之谢章,所由来尚矣。原谢章之本意,欲进贤能 以谢国恩也。昔舜以禹为司空,禹拜稽首,让于稷契 及咎繇。使益为虞官,让于朱虎、熊、罴。使伯夷典三礼, 让于夔龙。唐虞之时,众官初除,莫不皆让也。谢章之 义,盖取于此。《书》纪之者,欲以永世作则。季世所用,不 贤不能让贤,虚谢见用之恩而已,相承不变,习俗之 失也。夫叙用之官,得通章表者,其让贤推能乃通。其 不能有所让,徒费简纸者,皆绝不通。人臣初除,各思 推贤进能而让之矣。让之文,付主者掌之。“三司有缺, 择三司所让最多者而用之,此为一公缺,三公已豫 选之矣。且主选之吏,不必任公而选三公,不如令三 公自共选一公为详也。四征缺,择四征所让最多者 而用之,此为一征缺四征已豫选之矣,必详于停缺, 而令主者选四征也。尚书缺,择尚书所让最多者而 用之,此为八尚书共选一尚书。详于临缺,令主者选 八尚书也。郡守缺,择众郡所让最多者而用之,详于 任,主者令选百郡守也。”夫以众官百郡之让,与主者 共相比,不可同岁而论也。虽复令三府参举官,本不 委以举选之任,各不能以根其心也。其所用心者,裁 之不二三,但令主者案官次而举之,不用精也。贤愚 皆让,百姓耳目尽为国耳目。夫人情争则欲毁己所 不知,让则竞推于胜己。故世争则毁誉交错,优劣不 分,难得而让也。时让则贤智显出,能否之美历历相 次,不可得而乱也。当此时也,能退身修己者,让之者 多矣,虽欲守贫贱,不可得也。驰骛进趣,而欲人见让, 犹却行而求前也。夫如此,愚智咸知进身求通,非修 之于己,则无由矣。游外求者,于此相随而归矣。浮声 虚论,不禁而自息矣。人人无所用其心,任众人之议, 而天下自化矣。不言之化行,巍巍之美于此著矣。让 可以致此,岂可不务之哉!《春秋传》曰:“范宣子之让,其 下皆让。栾黡虽汰,弗敢违也。”晋国以平,数世赖之。上 世之化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力农以事其上。 上下有礼,谗慝俱黜,由不争也。及其乱也,国家之弊, 恒必由之。笃论了了如此。在朝君子,典选大官,能不 以人废言,举而行之,各以让贤举能为先务,则群才 猥出,能否殊别,盖世之功,莫大于此。
《为李卫军以国子祭酒让东平王表》
编辑
齐邢邵
臣闻运舟归于积水,致远在于逸足。未有涓浍之流, 可成奔飞之用;驽蹇之乘,而有灭没之功。既列赵衰 先人之敏,请同虞丘“退身”之义。具官臣某,民望时宗, 声实攸在。斧藻川流,雕篆霞蔚。蕉蒲既茂,枝叶实繁。 故以学穷齐、鲁,声高梁魏。诏美司朝,佥谐允在。伏愿 回恩徙授,以答具瞻。
《为彭城王韶让侍中表》前人
编辑
貂鼹映首,日月在躬,冠盖庶僚,跨蹑多士。虽智惭量 力,明阙自知。在梁之讥,无得諠华之议。素飧之责,岂 须噂𠴲之口,何悟天之情眷,复延今宠。遂总录百揆, 寅亮万机,文昌治本,得失所系,用才长短,隆朁以之, 何容以斯寡薄,岂得用膺兹忝。
《为潘司徒乐让表》前人
编辑
武皇帝运属继元,事深微禹,摧蚩尤之阵,破寻邑之 师,义开金石,理勗庸骀。遂日奉羁勒,有事风尘,徒备 鸟背之毛,曾无马棰之力。
《为司空景让表》前人
编辑
属平分广施,造物多品,长短入用,小人见收,连采台 阶,堪均鼎足。昨者谪见垂象,灾起潜伏,此之为累,非 直微躬。
===明。臣以痁疾,岂伊或忝,匪称其服,终朝三褫,近取诸 身,皓日非喻。臣之庸薄,久尘物论,假以克壮,报效无 阶,而婴离沈痼,日月滋甚。圣朝留簪履之旧愍,降帷 盖之馀矜,荣不徒行,事存宠渥。
《让仆射表》沈约
编辑
臣闻役壮休老,上典所优,晨兴暮息,事身恒分。若夫 元黄未已,非秋驾之卫;筋力为用,岂强饭之时。养老 杖乡,抑推前典;服戎告谢,亲学匪任。宿肉极其虚惫, 岁制防其不辜。实所以蠲假衰疾,收屏沦暮。
《让五兵尚书表》前人
编辑
臣闻百舍之赵,非宿舂所资;千里之越,岂一苇能溯。 何者?装轻适于路远,舟弱疲于济深。丑貌悴容,不藉 鉴于淄水;驽足蹇步,终取踬于盐车。
《奏记》陈周弘正
编辑
梁昭明太子薨,其嗣华容公不得立,乃以晋安王为皇太子。弘正乃奏《记》曰:
窃闻“㧑谦”之象,起于羲、轩爻画;揖让之源,生于尧舜 禅受,其来尚矣,可得而详焉。夫以庙堂、汾水,殊途而 同归,稷、契、巢、许,异名而一贯,出者称为元首,处者谓 之外臣,莫不内外相资,表里成治,斯盖万代同规,百 王不易者也。暨于三王之世,寖以陵夷,各亲其亲,各 子其子,乃至七国争雄,刘项竞逐,皇汉扇其俗,有晋 扬其波,谦让之道废,多历年所矣。夫文质递变,浇淳 相革,还朴反古今也。其时伏惟明大王殿下,天挺将 圣,聪明神武,百辟冠冕,四海归仁。是以皇上发德音, 下明诏,以大王为国之储副,乃天下之本焉。虽复夏 启周诵,汉储魏两,此数君者,安足为大王道哉!意者 愿闻殿下抗伯夷上仁之义,执子臧“大贤之节,逃玉 舆而弗乘,弃万乘如脱屣,庶改浇竞之俗,以大吴国 之风,古有其人,今闻其语,能行之者,非殿下而谁?能 使无为之化,复兴于邃古;让王之道,不坠于来叶,岂 不盛欤!岂不盛欤!”弘正陋学书生,义惭稽古,家自汝 颍,世传忠烈。先人决曹掾燕,抗辞九谏,高节万乘,正 色三府,虽盛德之业将绝,而狂直之风未坠。是以敢 布腹心,肆其愚瞽。如使刍言野说,少陈于听览。纵复 委身烹鼎之下,绝命肺石之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谦赋》唐·阙名
编辑
鉴天道之恶盈,将守之以持满;穷《易》象之明义,排溢 美于虚诞。鉴其体而如卑,明其训而非缓。惟德之柄, 惟行之管。是以贤人君子,虽百代而同光;圣帝明王, 历万古而相纂。然则谦之为义,与让同标,苟不由于 斯理,必灾祸而自招。是以道映三皇,明扬侧陋;智周 万物,询于刍荛。且圣贤而自贬,何凡庶而可骄。岂不 思行高则忧毁于众,木秀则惧摧于飙。矧夫阳光正 中,映土圭而将转;阴灵才满,随蓂荚以旋消。是故君 子睹之,以为立身之本。名弥彰而弥惧,功弥高而弥 损。不耀彼而自上,不明我而自混。徒观其退藏好闭, 养智于恬幽,而坦坦卑以谦谦。一辞而行,将耻于躁; 三揖而进,何有于嫌。况乎海以卑广居深,山以镇静 可久。楚庄惧功茂而终吉,晋文耻战克以无咎。嗟凡 今夸彼而竞进,何不睹斯而自守?徒欲毁信废忠,谋 讦自丑。想进德之明义,岂见充于虚受。曷如君子称 物平施,不生颇僻。多者用谦为裒,少者用谦为益。不 求翰音以待问,必复厚德以珍席。傥不伐之可嘉,庶 无媒以托迹。
《谦受益赋》吴连叔
编辑
执劳谦者,可以为天下君,习㧑谦者,可以为天下勋。 在《易》也,有自牧之义于《书》也,有“受益”之文行己立身 而道自著御人率众而德有云。在上则腾茂实居下 则播令闻亦足以化乎!四表而行乎!三军。若乃天地 之义鬼神之理或祸其满盈,或福其廉耻故执羔雁 而行者,得之而益贵秉耒耜之列者,得之而易使。在 臣下之尚然,况继天而为子。是以敷之而化行,执之 而教立,被车书之所至,霑雨露之所及,故能迩无不 洽,远无不宾。岂不以“言出乎口,行发乎身,求之于己, 加之于人”者也。夫心者难备,物者难兼,故先王所以 戒慎,往哲所以崇谦。不然者,宣子何以称贤,太伯何 以为德,书三让之策文,作千古之程式。其执谦也必 在乎合宜,其在卑也亦存乎随时。过之者俯而就之, 不至者跂而及之。无贻诮于“巽床”之义,无见刺于《相 鼠》之诗。“惟木兮从绳则正,惟后兮从谦则圣。”虽不富 于其邻而有助于为政。理于身也合仁义之五常;理 于国也。则文武之二柄。宜播美于笔端,传谦德之雅 咏。
《谦受益赋》孟翱
编辑
求百行之规矩,考三才于典坟。叹《㧑谦》之上德,出《雅 诰》之明文。天得之而配地,臣得之而辅君。昭明茂绪, 启迪洪勋。匪招益而日益,不求闻而自闻。“谦之伊何? 慎尔攸止。益之伊何?介尔蕃祉。”谦持益兮,为辅为车。 益赖谦兮,成纲成纪。在宠思辱,居终虑始。昧之者所谓憸人,行之者是称君子。其在炎汉英髦,盛集。京房。 辞荣,疏广㧑挹。挂衣冠以长往,辞阙廷而不入,弃人 间而远游,顾君恩而尚及。斯谦德之尤著,轶群贤而 独立。降及南山绮季,谷口子真,逃居避窜,远害全身, 既逍遥以齐物,独放旷以怀仁,斯受益之为用,在有 闻而足珍,固知将欲求益,莫如好谦,览孙弘之为箴, 满而恐扑;观《周庙》之作诫,其难更添。若露才而扬己, 宁韬光而自潜。勿为天盖高,其道正直;勿为神无形, 恒处幽默。既恶盈而恶满,斯好谦而好德。同形影之 相随,在毫厘而靡忒。既警既戒,念兹在兹。虑日月之 逝矣,当寤寐而求之。凡曰儒行,如何勿思。于嗟谦兮, 惟道之性,能执一以无舍,在神明而辅正。惟观铅素, 希《易》象之一谦;仰望铨衡。歌《周官》之八柄。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