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第085卷

理学汇编 文学典 第八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八十五卷
理学汇编 文学典 第八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第八十五卷目录

 文学名家列传七十三

  金

  虞仲文      李异

  刘㧑       孙九鼎

  吴激       马定国

  麻秉彝      韩昉

  蔡松年      任询

  赵可       郭长倩

  萧永祺      胡砺

  乔扆       蔡珪

  王竞       杨伯仁

  郑子聃      左光庆

  高衎       张景仁

  马天来      郭用中

  张玹    郑时昌

  吴希尹      王去执

  党怀英      郝俣

  王庭筠曼庆  赵沨

  吕中孚      刘昂

  李经       移剌履

  刘震亨      王磵

  张廷玉      孔端甫

  陈载       张温

  王德元      刘从益

  周昂       张行简

  萧贡       雷琯

  张正伦      王良臣

  赵秉文      王郁

  宋九嘉      庞铸

  李纯甫      李献能

  李献甫      王若虚

  王元节      麻九畴

  王渥       李汾

  元德明      元好问

  王彧       段成己

  申万全      高士谈

  魏太初      魏道明

  卢洵       武伯英

  赵鼎       赵元

  赵文昌

文学典第八十五卷

文学名家列传七十三 编辑

编辑

虞仲文 编辑

按《金史》本传:“仲文,字质夫,武州宁远人也。七岁知作 诗,十岁能属文,日记千言,刻苦学问。第进士,累仕州 县,以廉能称。举贤良方正,对策优等,擢起居郎、史馆 修撰,三迁至太常少卿。宰相有左降,仲文独出饯之, 或指以为党,仲文乃求养亲。久之,召复前职。宰相荐 文行第一,权知制诰,除中书舍人。讨平白霫,拜枢密” 直学士,权翰林学士,为翰林侍讲学士。年五十五卒, 谥文正。天会七年,赠兼中书令。正隆二年,改赠特进、 濮国公。

李异 编辑

按《山西通志》:异,高平人,受韵于大愚公,有《切韵门庭》 行于世。二子:长林,举进士。次森,年十八,泽州发解第 一,补莱州文学。靖康之乱,盗贼掠境,森谓其渠长曰: “公等取财何害,但勿杀人。”皆罗拜而退。森子长曼,幼 以能赋称,金大定三年登第,终隰州军事判官。曼子 长伯畴,高才能文,善骑射。次中立,明昌二年登第,历 郑平、化平、秀容三县令,考绩为天下最。终河东令、盐 铁判官。

刘㧑 编辑

按《山西通志》:“㧑,浑源人。天会二年进士第一,官至石 州刺史。自号南山翁。其所著赋,为时楷范。子汲,亦举 进士,为翰林供奉,自号西岩老人,有文集。”

孙九鼎 编辑

按《山西通志》:“九鼎,定襄人。天会中状元,有诗名,与弟 九畴、九亿同榜登第,官翰林。”吴彦高尝赠诗云:“清庙 瑟三叹,斋房芝九茎。”

吴激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激字彦高,建州人。父栻,宋进士,官终 朝奉郎,知苏州。激,米芾之婿也。工诗能文,字画俊逸, 得芾笔意。尤精乐府,造语清婉,哀而不伤。将宋命至 金,以知名留不遣,命为翰林待制。皇统二年,出知深

州,到官三日卒。诏赐其子钱百万、粟三百斛、田三顷
考证
以周其家。有《东山集》十卷行于世。”东山,其自号也。

马定国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定国,字子卿,荏平人。自少志趣不群, 宣政末,题诗酒家壁,坐讥讪得罪,亦因以知名。阜昌 初,游历下,以诗撼齐王豫,豫大悦,授监察御史,仕至 翰林学士。石鼓自唐以来无定论,定国以字画考之, 云是宇文周时所造。作辩万馀言,出入传记,引据甚 明,学者以比蔡正甫燕王墓。辩初学诗,未有入处,梦” 其父与方寸白笔,从是文章大进。有《集》传于世。

麻秉彝 编辑

按《山西通志》:“秉彝,临晋人。性纯孝,自幼敏悟,能属诗 文。皇统中进士,历官兵部侍郎,有能声。”

韩昉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昉字公美,燕京人。仕辽,累世通显。昉 五岁丧父,哭泣能尽哀。天庆二年,中进士第一,补右 拾遗,转史馆修撰,累迁少府少监、乾文阁待制,加卫 尉卿,知制诰,充高丽国信使。高丽虽旧通好,天会四 年奉表称藩,而不肯进誓表,累使要约,皆不得要领。 而昉复至高丽,移督再三,高丽征国中读书知古今” 者,商榷辞旨,使酬答专对,凡涉旬,乃始置对。谓昉曰: “小国事辽、宋二百年,无誓表,未尝失藩臣礼。今事上 国,当与事辽、宋同礼,而屡盟长乱,圣人所不与,必不 敢用誓表。”昉曰:“贵国必欲用古礼,舜五载一巡狩,群 后四朝;周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诸侯各 朝于方岳。今天子方事西狩,则贵国当从朝会矣。”高 丽人无以对,乃曰:“徐议之。”昉曰:“誓表朝会,一言决耳。” 于是高丽乃进《誓表》如约,昉乃还。宗干大悦曰:“非卿 谁能办此?”因谓执事者曰:“自今出疆之使,皆宜择人。” 明年,加昭文馆直学士,兼堂后官。再加谏议大夫,迁 翰林侍讲学士,改礼部尚书,迁翰林学士,兼太常卿, 修国史,尚书如故。昉自天会十二年入礼部,在职凡 七年。当是时,朝廷方议礼,制度或因或革,故昉在礼 部兼太常甚久云。除济南尹,拜参知政事。皇统四年, 表乞致仕,不许。六年,再表乞致仕,乃除汴京留守,封 郓国公。复请如初,以仪同三司致仕。天德初,加开府 仪同三司。薨,年六十八。昉性仁厚,待物甚宽。有家奴 诬告昉以马资送叛人出境,考之无状,有司以奴还 昉,昉待之如初,曰:“奴诬主人以罪,求为良耳,何足怪 哉!”人称其长者。昉虽贵,读书未尝去手,善属文,最长 于诏册,作《太祖睿德神功碑》,当世称之。自使高丽归, 后高丽使者至,必问昉安否云。

蔡松年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松年,字伯坚。父靖,宋宣和末守燕山。 松年从父来管勾机宜文字。宗望军至白河,郭药师 败,靖以燕山府降,元帅府辟松年为令史。天会中,辽、 宋旧有官者皆换授松年为太子中允,除真定府判 官,自此为真定人。尝从元帅府与齐俱伐宋。是时,初 平镇定、西山群盗,山中居民为贼污者千馀家,松年” 力为辨论,竟得不坐。齐国废,置行台尚书省于汴,松 年为行台刑部郎中,都元帅宗弼领行台事伐宋,松 年兼总军中六部事。宋称臣,师还,宗弼入为左丞相, 荐松年为刑部员外郎。皇统七年,尚书省令史许霖 告田玨党事,松年素与玨不相能。是时,宗弼当国,玨 性刚正,好评论人物,其党皆君子,韩企先为相,爱重 之,而松年、许霖、曹望之欲与玨相结,玨拒之,由是构 怨。故松年、许霖构成玨等罪状,劝宗弼诛之,君子之 党熄焉。是岁,松年迁左司员外郎。松年前在宗弼府, 而海陵以宗室子在宗弼军中任使,用是相厚善。天 德初,擢吏部侍郎,俄迁户部尚书。海陵迁中都,徙榷 货务以实都城。复钞引法,皆自松年启之。海陵谋伐 宋,以松年家世仕宋,故亟擢显位以耸南人观听,遂 以松年为贺正旦使。使还,改吏部尚书,寻拜参知政 事。是年,自崇德大夫进银青光禄大夫,迁尚书右丞。 未几,为左丞,封郜国公。初,海陵爱宋使人山呼声,使 神卫军习之。及孙道夫贺正隆三年正旦,入见山呼 声不类往年来者。道夫退,海陵谓宰臣曰:“宋人知我, 使神卫军习其声,此必蔡松年、胡砺泄之。”松年惶恐, 对曰:“臣若怀此心,便当族灭。”久之,进拜右丞相,加仪 同三司,封卫国公。正隆四年,薨,年五十三。海陵悼惜 之,奠于其第,命作《祭文》以见意。加对吴国公,谥文简。 起复其子三河主簿珪为翰林修撰,璋赐进士第,遣 翰林待制萧吁护送其丧归葬真定四品以下官,离 都城十里送之,道路之费,皆从官给。松年事继母以 孝闻。喜周恤亲党,性复豪侈,不计家之有无。文词清 丽,尤工乐府,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有集行于世。

任询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询字君谟,易州军市人。父贵,有才干, 善画,喜谈兵。宣政间,游江浙,询生于虔州,为人慷慨 多大节,书为当时第一,画亦入妙品。评者谓画高于 书,书高于诗,诗高于文,然王庭筠独以其才具许之。 登正隆二年进士第,历益都都勾判官,北京盐使。年六十四致仕,优游乡里,家藏法书、名画数百轴。年七” 十卒。

赵可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可字献之,高平人。贞元二年进士,仕 至翰林直学士。博学高才,卓荦不羁。天德、贞元间,有 声场屋。后入翰林,一时诏诰多出其手,流辈服其典 雅。其歌诗乐府尤工,号《玉峰散人集》。”

郭长倩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长倩,字曼卿,文登人。登皇统丙寅经 义乙科,仕至秘书少监,兼礼部郎中,修起居注。与施 朋望、王无竞、刘喦老、刘无党相友善。所撰《石决明传》, 为时辈所称。有《崑崳集》行于世。”

萧永祺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永祺,字景纯,本名蒲烈。少好学,通契 丹大小字。广宁尹耶律固奉诏译书,辟置门下,因尽 传其业。固卒,永祺率门弟子服齐衰丧。固作《辽史》未 成,永祺继之,作《纪》三十卷、《志》五卷、《传》四十卷,上之,加 宣武将军,除太常丞。海陵为中京留守,永祺特见亲 礼。天德初,擢左谏议大夫,迁翰林侍讲学士,同修国” 史,再迁翰林学士。明年,迁承旨。尚书左丞耶律安礼 出守南京,海陵欲以永祺代之,召见于内阁,谕以旨 意。永祺辞曰:“臣材识卑下,不足以辱执政。”海陵曰:“今 天下无事,朕方以文治,卿为是优矣。”永祺固辞,既出, 或问曰:“公遇知人主,进取爵位,以道佐时,何多让也?” 永祺曰:“执政系天下休戚,纵欲贪冒”荣宠。如苍生何 海陵尝选廷臣十人备谘访,独永祺议论宽厚。时称 长者。卒年五十七。

胡砺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天会 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亡匿香山寺, 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 立成,思致清婉。昉喜甚,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 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昉尝谓人曰:‘胡生才器,一日 千里,他日必将名世’。十年,举进士第,授右拾遗,权翰” 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学校为河朔冠, 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 场屋,上游称其程文为元化格。皇统初,为河北西路 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所屈。行台平章政事高 祯之汴,道真定,燕于漕司。砺欲就坐,祯责之。砺曰:“公 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祯曰:“汝 他日为省吏,当何如?”砺曰:“当官而行,亦何所避?”祯壮 其言,改谢之。改同知深州军事,加朝奉大夫。郡守暴 戾,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 州管五县,例置弓手百馀,少者犹六七十人,税民钱 五千馀万为雇直。其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 至扰民。砺知其弊,悉罢去。继而有飞语曰:“某日贼发, 将杀通守。”或请为备,砺曰:“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 何备为?”是夕,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再补翰林修撰, 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海陵拜平章政事, 百官贺于朝堂,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 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天德初,再 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以母忧去官。起复为宋国岁 元副使,刑部侍郎白彦恭为使。海陵谓砺曰:“彦恭官 在卿下,以其旧劳,故使卿副之。”迁翰林学士,改刑部 尚书。扈从至汴,得疾,海陵数遣使临问,卒,深悼惜之, 年五十五。

乔扆 编辑

按《山西通志》:“扆,洪洞人。天德中进士,官至河东南路 按察使,诗词俱有名。子宇,八岁能鼓琴,召入东宫,显 宗称其不凡。后为益都按察转运使,与田琢俱殁于 兵。”

蔡珪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松年子珪,字正甫,中进士第,不求调, 久乃除澄州军事判官,迁三河主簿。丁父忧,起复翰 林修撰,同知制诰。在职八年,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 丞。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 讨删定官。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 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 葬于城外。俗传六国时燕王及太子丹之葬及启圹, 其东墓之柩,题其端曰“燕灵王旧。”“旧”,古柩字通用,乃 西汉高祖子刘建葬也。其西墓,盖燕康王刘嘉之葬 也。珪作《两燕王墓辩》,据葬制名物,款刻甚详。安国军 节度判官高元鼎,坐监临奸事,求援于太常博士田 居实、大理司直吴长行、吏部主事高震亨、大理评事 王元忠,震亨以属鞫问官御史台典事李仲柔,仲柔 发之。珪与刑部员外郎王修、宛平主簿任询、前卫州 防御判官阎恕、承事郎高复亨、文林郎翟询、敦武校 尉王景晞、进义校尉任师望坐与居实等转相传教, 或令元鼎逃避,居实长行,震亨、元忠各杖八十,修、珪、 询、恕、复亨、翟询各笞四十,景晞、师望各徒二年,官赎 外并的决。久之,除河东北路转运副使,复入为修撰迁礼部郎中,封真定县男。珪已得风疾,失音不能言, 乃除潍州刺史。同辈已奏谢,珪独不能入见。世宗以 让右丞唐括安礼、参政王蔚曰:“卿等阅书史,亦有不 能言之人可以从政者乎?”又谓中丞刘仲诲曰:“蔡珪 风疾,不能奏谢,卿等何不紏之?人言卿等相为党蔽, 今果然邪?”珪乃致仕,寻卒。珪之文有《补正水经》五篇, 合沈约、萧子显、魏收《宋》《齐》《北魏志》,作《南北史志》三十 卷,《续金石遗文跋尾》十卷,《晋阳志》十二卷,《文集》五十 五卷,《补正水经》《晋阳志》文集今存,馀皆亡。

王竞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竞字无竞,彰德人。警敏好学,年十七, 以荫补官。宋宣和中,太学两试合格,调屯留主簿。入 国朝,除大宁令,历保胜盐官,转河内令。时岁饥盗起, 竞设方略以购贼,不数月尽得之。夏秋之交,沁水泛 溢,岁发民筑堤,豪民猾吏因缘为奸。竞核实之,减费 几半。县民为之谚曰:‘西山至河岸,县官两人半’。”盖以 前政韩希甫与竞相继治县,皆有干能,绛州正平令 张元亦有治绩,而差不及,故云然。天眷元年,转固安 令。皇统初,参政韩昉荐之,召权应奉翰林文字,兼太 常博士。诏作《金源郡王完颜娄室墓碑》,竞以行状尽 其实,乃请国史刊正之,时人以为法。二年,试馆阁,竞 文居最,遂为真。迁尚书礼部员外郎。时海陵当国,政 由己出,欲令百官避堂讳,竞言人臣无公讳,遂止。萧 仲恭以太傅领三省事封王,欲援辽故事,亲王用紫 罗伞,事下礼部,竞与郎中翟永固明言其非是,事竟 不行,海陵由是重之。天德初,转翰林待制,迁翰林直 学士,改礼部侍郎,迁翰林侍讲学士,改太常卿,同修 国史,擢礼部尚书,同修国史如故。大定二年春,从太 傅张浩朝京师,诏复为礼部尚书。是岁,奉迁睿宗山 陵仪注不应典礼,竞削官两阶。诏改创“五龙车”,兼翰 林学士承旨,修国史。四年,卒官。竞博学而能文,善草 隶书,工大字,两都宫殿榜题,皆竞所书,士林推为第 一云。

杨伯仁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伯仁,字安道,伯雄之弟也。天性孝友, 读书一过成诵。登皇统九年进士第,事亲不求调。天 德二年,除应奉翰林文字。初名伯英,避太子光英讳, 改今名。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 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乌》诗以讽。丁 父忧,起复,赐金带袭衣,及赐白金以奉母,改左拾遗。” 进士吕忠翰,廷试已在第一,未唱名,海陵以忠翰程 文示伯仁,问其优劣。伯仁对曰:“当在优等。”海陵曰:“此 今试状元也。”伯仁自以知忠翰姓名在第一,遂宿谏 省,俟唱名乃出,海陵嘉其慎密。转翰林修撰。孟宗献 发解第一,伯仁读其程文,称之:“此人当成大名。”是岁, 宗献府试、省试、廷试皆第一,号“孟四元”,时论以为知 文。故事,状元官从七品阶承务郎。世宗以宗献独异 等,与从六品阶,授奉直大夫,改著作郎。居母丧。服除, 调镇西节度副使,入为起居注,兼左拾遗。上书论时 务六事,改大名少尹。郡中豪民横恣甚,莫可制,民受 其害。伯仁穷究渠党,四境帖然。谳馆陶大辟,得其冤 状,馆陶人为立祠。府“尹荆王文坐赃削封,降德州防 御使。”同知裴《满子宁》及伯仁、判官谢奴,皆以不能匡 正解职。伯仁降南京留守判官,改同知安化军节度 使。到官三日,召为太子右谕德兼侍御史,改翰林待 制,复兼右谕德,除滨州刺史。郡俗有遣奴出亡,捕之 以规赏者,伯仁至,责其主而杖杀其奴,如是者数辈, 其弊遂止。入为左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翰林直学 士。故事,谏官、词臣入直禁中,上闵其劳,特免入直。改 吏部侍郎,直学士如故。郑子聃卒,宰相举伯仁代之, 乃迁侍讲兼礼部侍郎。伯仁久在翰林,文词典丽。上 曰:“自韩昉、张钧后,则有翟永固,近日则张景仁、郑子 聃,今则伯仁而已,其次未见能文者。”吕忠“翰草《降海 陵庶人诏》,点窜再四,终不能尽朕意。状元虽以词赋 甲天下,至于辞命,未必皆能。凡进士可令补外,考其 能文者召用之。”不数月,兼左谏议大夫,俄兼太常卿。 大臣举可修起居注者数人,上以伯仁领之。从幸上 京。伯仁多病,至临潢池寒,因感疾还中都。明年,上还 幸中都,遣使劳问,赐以丹剂。是岁卒。

郑子聃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子聃,字景纯,大定府人。父宏,辽金源 令。二子子京、子聃。杨丘行尝谓人曰:‘金源二子,凤毛 也。小者尤特达,后必名世。子聃及冠,有能赋声。天德 二年,丘行为太子左卫率府率,廷试明日,海陵以子 聃程文示丘行,对曰:‘可入甲乙’。及拆卷,果中第一甲 第三人,调翼城丞,迁赞皇令,召为书画直长。子聃颇’” 以才望自负,常慊不得为第一甲第一人。正隆二年, 会试毕,海陵以第一人程文问子聃,子聃少之,海陵 问:“作赋何如?”对曰:“甚易。”因自矜,且谓他人莫己若也。 海陵不悦,乃使子聃与翰林修撰篡戬杨伯仁、宣徽 判官张汝霖、应奉翰林文字李希颜同进士杂试。七月癸未,海陵御宝昌门,临轩观试,以“不贵异物民乃 足”为赋题,“忠臣犹孝子”为诗题,“忧国如饥渴”为论题。 上谓读卷官翟永固曰:“朕出赋题,能言之,或能行之, 未可知也。诗论题,庶戒臣下。”丁亥,御便殿,亲览试卷, 中第者七十三人,子聃果第一,海陵奇之。有顷,进官 三阶,除翰林修撰,改侍御史。京畿旱,诏子聃决囚,遂 澍雨,人以比颜真卿。迁待制兼吏部郎中,改秘书少 监,迁翰林直学士,兼太子左谕德,显宗深器重之。以 疾求补外,遂为沂州防御使。皇太子币赆甚厚,命以 安舆之官。召还,为左谏议大夫,兼直学士。改吏部侍 郎、同修国史,直学士如故。迁侍讲兼修国史。上曰:“修 《海陵实录》,知其详无如子聃者。”盖以史事专责之也。 二十年,卒,年五十五。子聃,英俊有直气,其为文亦然。 平生所著诗文二千馀篇。

左光庆 编辑

按《金史》本传:企弓子渊,渊子光庆,字君锡,幼颖悟,沉 厚少言。渊尝谓所亲曰:“世吾家者,此子也。”以荫补阁 门祇候,迁西上阁门副使。丁父忧,起复东上阁门副 使,再转西上东上阁门使,兼太庙署令。光庆好古,读 书识大义,喜为诗,善篆隶,尤工大字。世宗行郊礼,受 尊号,及受命宝,皆光庆篆。凡宫庙榜署经光庆书者, 人称其有法。典领原庙、坤厚陵、寿安宫工役,不为苛 峻,使劳逸相均,身兼数职,勤慎周密,未尝自伐,世宗 独察之。初,御史大夫璋请制《大金受命宝》,有司以秦 玺文进,上命以“大金受命万世之宝”为文,径四寸八 分,厚一寸四分,蟠龙纽,高、厚各四寸六分有半。礼部 尚书张景仁、少府监张仅言典领工事,诏光庆篆之。 迁同知宣徽院事,改少府监。丁母忧,起复右宣徽使。 世宗幸上京,光庆往上京治仪仗制度,时人以为得 宜。二十五年,卒,年五十一。上遣使致祭,赙银三百两、 重彩十端、绢百疋。平时喜为善言,蓄善药,号“善善道 人。”晚信浮屠法,自作《真赞》,语皆任达云。

高衎 编辑

按《金史》本传:“衎字穆仲,辽阳渤海人。敏而好学,自少 有能赋声。同舍生欲试其才,使一日赋十题戏之,衎 执笔怡然,未暮,十赋皆就,彬彬然有可观。年二十六, 登进士第,乞归养,逾二年方调漷阴丞。召为尚书省 令史,除右司都事。母丧去官,起复吏部员外郎,摄左 司员外郎。王彦潜、常大荣、李庆之皆在吏部选中,吏” 部拟彦潜、大荣皆进士第一,次当在庆之上。彦潜洺 州防御判官,大荣临海军节度判官,庆之沈州观察 判官。左司郎中贾昌祚挟私欲与庆之洺州,诡曰:“洺 虽佳郡,防御幕官,在节镇下。”乃改拟彦潜临海军,大 荣沈州,庆之洺州。庆之初赴选,昌祚以庆之为会试 诠读官,而庆之弟庆云为尚书省令史,多与权贵游, 海陵心恶之,尝谓左右司:“昌祚必与庆之善。”阙大奉 国臣者,辽阳人,永宁太后族人,先为东京警巡院使, 以赃免去,欲因太后求见,海陵不许。衎与奉国臣有 乡里旧,拟为贵德县令,海陵大怒,于是昌祚、衎吏部 侍郎冯仲等,各杖之有差。庆云决杖一百五十,罢去。 未几,仲、昌祚、庆云皆死,衎降为清水县主簿,兵部员 外郎摄吏部主事杨邦基降宜春县主簿,吏部主事 宋仝降漷阴县主簿,尚书省知除杨伯杰降闾阳县 主簿。居二年,为大理司直,迁户部员外郎、同知中都 都转运使、太常少卿、吏部郎中。大定初,转左司郎中。 世宗孜孜求谏,群臣承顺旨意,无所匡正。上曰:“朕初 即位,庶政多未谙悉,实赖将相大臣同心辅佐,百姓 且上书言事,或有所补。夫听断狱讼,簿书期会,何人 不能?如唐、虞之圣,犹曰‘稽于众,舍己从人。正隆专任, 独见不谋臣下,以取败乱。卿等其体朕意,使衎传诏 台省百司曰:‘凡上书言事,或为有司沮遏,许进表以 闻。迁吏部尚书’’。”每季选人至吏部,托以检阅旧籍,谓 之“检卷”,有滞留至后季犹不得去者。衎三为吏部,知 其弊,岁馀,铨事修理,选人便之。五年,为《贺宋国生日 使》,中道得疾去职。大定七年卒。

张景仁 编辑

按《金史》本传:“景仁,字寿甫,辽西人。累官翰林待制。贞 元二年,与翟永固俱试礼部进士,以尊祖配天为赋 题,忤海陵旨,语在《永固传》。大定二年,仆散忠义伐宋, 景仁掌其文辞。宋人议和,朝廷已改奉表为国书,称 臣为侄,但不肯世称侄国,往复凡七书,然后定。其书 皆景仁为之。世宗称其能,尝曰:‘今之文章,如张景仁’” 与宋人往复书,指事达意,辨而裁,真能文之士也。五 年,罢兵,入为翰林直学士。七年,迁侍讲。八年,为详读 官。《宋国书》中有“宝邻”字,景仁奏“邻”字太涉平易。上问 累年国书有“邻”字否?命一一校勘。六年,书中亦有之, 上责问六年详读官刘仲渊,右丞石琚亦请罪曰:“臣 尝预六年详读。”上曰:“此有司之过,安得一一责宰臣 邪?”诏有司就谕宋臣王瀹,使归告其主,后日国书不 得复尔。仲渊时为礼部侍郎,降石州刺史。景仁迁翰 林学士,兼同修国史。久之,上召景仁读陈言文字,上问事款几何?景仁率《易》,少周密,对曰:“二十馀事。”复曰: “其中如某事、某事,十事可行,馀皆无谓也。”明日,上召 景仁责之曰:“卿昨言可行者,朕观之,中复有不可行 者。卿谓无谓者,中亦有可行者。朕未尝使卿分别可 否,卿辄专可否,何也?自今戒之。”十年,兼太常卿,学士、 同修国史如故。转承旨,兼修国史,改河南尹。二十一 年,召为御史大夫,仍兼承旨修国史。世宗谓景仁曰: “卿博学老儒,求如古之御史大夫,然后行之,斯为称 矣。不能如古之人,众人不独诮卿,亦谓朕不能知人。 卿醉中颇轻脱失言,当以酒为戒。”初,朝臣言景仁有 文艺,而颇率易,不可任台察。景仁被诏就台中治监 察罪,辄以便服视决罚。上闻之,责景仁曰:“朕初用卿 为大夫,或言卿不可居此官,今果不用故事,率易如 此。卿自慎,不然,黜罚及矣。”景仁顿首谢。未几,诏葬元 妃李氏于海王庄。平章政事乌古论元忠提控葬事, 都水监丞高杲寿治道路不如式,元忠不奏,决之四 十。景仁劾奏元忠辄断六品官,无人臣礼。上曰:“卿劾 奏甚当。”使左宣徽使蒲察鼎寿传诏戒敕元忠曰:“监 丞六品,有罪闻奏,今乃一切趋办,擅决六品官,法当 如是耶?御史在尊朝廷,汝当自咎,勿复再。”元忠尚豫 国公主,怙宠自任,倨慢朝士。景仁劾之,朝廷肃然。是 岁薨。

马天来 编辑

按《山西通志》:“天来,介休人,黄裳榜进士。博学工诗,多 技能,画入神品,言辩而则。在太学十九年,人不堪其 贫苦,谈笑自如也。大定初,调隶州司侯灵璧簿,召为 国史院编修官。”

郭用中 编辑

按《山西通志》:“用中,平阳人。大定七年进士,历浮山簿、 陕州录事。所著有《寂然居士集》。”

张玹 编辑

按《山西通志》:“玹,河中人。大定中,登进士第,定国节度 同知。子锯刻意于诗,五言尤其所长,时称为张五言。 所著有《韦斋集》。”

郑时昌 编辑

按《山西通志》:“时昌,字仲康,洪洞人。孝友性成,八岁通 《易》,读书过目成诵,昼夜寒暑不辍。大定间,对策第一。 世宗欲以典枢要,辞不受。曰:‘显名于来世,吾之愿也’。 遂就汾州教授。抵西河,访子夏之道,衍河、汾之传,理 学大明,士翕然从游如云,文风为之丕变。编《韵类节 事》并《群书会要》行于世。”

吴希尹 编辑

按《山西通志》:希尹,石州人。父水,广蓄书籍,榜堂曰“万 卷”,以为家塾。希尹力学知名当世,大定间,登进士第, 官至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子章亦举进士,仕至翰 林学士。元遗山尝受学焉。

王去执 编辑

按《山东通志》:“去执,字明道。应进士试不合,即拂衣闭 门,讲究经传文学,与兄广道齐名。以父母多病,尤精 于医。世宗时,试医京师第一,入翰林院,号榆山先生。”

党怀英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怀英字世杰,故宋太尉十一代孙,冯 翊人。父纯睦,泰安军录事参军,卒官,妻子不能归,因 家焉。应举不得志,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箪瓢屡 空,晏如也。大定十年,中进士第,调莒州军事判官,累 除汝阴县尹,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翰林待 制兼同修国史。怀英能属文,工篆籀,当时称为第一”, 学者宗之。大定二十九年,与凤翔府治中郝俣充《辽 史》刊修官,应奉翰林文字移剌益、赵沨等七人为编 修官,凡民间辽时碑铭、墓志及诸家文集,或记忆辽 旧事,悉上送官。是时,章宗初即位,好尚文辞,旁求文 学之士,以备侍从,谓宰臣曰:“翰林阙人,如之何?”张汝 霖奏曰:“郝俣能属文,宦业亦佳。”上曰:“近日制诏,惟党 怀英最善。”移剌履进曰:“进士擢第后,止习吏事,更不 复读书,近日始知为学矣。”上曰:“今时进士甚灭裂,《唐 书》中事,亦多不知,朕殊不喜。”上谓宰臣曰:“郝俣赋诗 颇佳,旧时刘迎能之,李晏不及也。”明昌元年,怀英再 迁国子祭酒。二年,迁侍讲学士。明年,议开边防濠堑, 怀英等十六人请罢其役,诏从之。迁翰林学士。六年, 有事于南郊,摄中书侍郎,读祝册,上曰:“读册至朕,名 声微下,虽曰尊君,然在郊庙,礼非所宜,当平读之。”承 安二年,乞致仕,改泰宁军节度使。明年,召为翰林学 士承旨。泰和元年,增修《辽史》编修官三员,诏分纪、志、 列传刊修官,有改除者以书自随。久之,致仕。大安三 年卒,年七十八。谥文献。怀英致仕后。章宗诏直学士 陈大任继成《辽史》云。

郝俣 编辑

按《山西通志》:“俣,太原人。正隆二年进士,仕至河东北 路转运使。子居简、居中,俱工诗,与父并以文称。俣英 姿晔晔,倬越伦辈。由枢密院令史剌坊州,转凤翔府 治中、安山安抚使

王庭筠曼庆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庭筠,字子端,河东人。生未期,视书,识 十七字,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稍长,涿郡王翛一 见期,以国士登大定十六年进士第,调恩州军事判 官,临政即有声。郡民邹四者,谋为不轨,事觉,逮捕千 馀人,而邹四窜匿不能得,朝廷遣大理司直王仲轲 治其狱。庭筠以计获邹四,分别诖误,坐预谋者十二” 人而已。再调馆陶主簿。明昌元年三月,章宗谕旨学 士院曰:“王庭筠所试文句太长,朕不喜此,亦恐四方 效之。”又谓平章张汝霖曰:“王庭筠文艺颇佳,然语句 不健,其人才高,亦不难改也。”四月,召试馆职中选。御 史台言:庭筠在馆陶尝犯赃罪,不当以馆阁处之。遂 罢。乃卜居彰德,买田隆虑,读书黄华山寺,因以自号。 是年十二月,上因语及学士,叹其乏材,参政守贞曰: “王庭筠其人也。”三年,召为应奉翰林文字,命与秘书 郎张汝方品第法书名画,遂分入品者为五百五十 卷。五年八月,上顾谓宰执曰:“应奉王庭筠,朕欲以诏 诰委之,其人才亦岂易得。近党怀英作《长白山册文》, 殊不工。闻文士多妒庭筠者,不论其文,顾以行止为 訾,大抵读书人多口颊或相党。昔东汉之士,与宦官 分朋,固无足怪。如唐牛僧孺、李德裕,宋司马光、王安 石,均为儒者,而互相排毁,何耶?”遂迁庭筠为翰林修 撰。承安元年正月,坐赵秉文上书事,削一官,杖六十, 解职,语在《秉文传》。二年,降授郑州防御判官。四年,起 为应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复为翰林修撰,扈从秋 山,应制赋诗三十馀首,上甚嘉之。明年卒,年四十有 七。上素知其贫,诏有司赙钱八十万以给丧事,求生 平诗文藏之秘阁。又以御制诗赐其家,其引云:“王遵 古,朕之故人也。乃子庭筠,又以才选直禁林者,首尾 十年。今兹云亡,玉堂东观,无复斯人矣。”庭筠仪观秀 伟,善谈笑,外若简贵,人初不敢与接。既见,和气溢于 颜间,殷勤慰藉,如恐不及,少有可取,极口称道,“他日 虽百负不恨也。”从游者如韩温甫、路元亨、张进卿、李 公度,其荐引者如赵秉文、冯璧、李纯甫,皆一时名士, 世以知人许之。为文能道所欲言。暮年诗律深严,七 言长篇,尤工险韵。有《藂辨》十卷,文集四十卷。书法学 米元章,与赵沨、赵秉文俱以名家。庭筠尤善山水墨 竹云。子曼庆,亦能诗并书,仕至行省右司郎中,自号 “澹游”云。

赵沨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沨字文孺,东平人。大定二十二年进 士,仕至礼部郎中。性冲澹,学道有所得,尤工书,自号 黄山。”赵秉文云:“沨之正书,体兼颜、苏,行、草,备诸家体, 其超放又似杨凝式,当处苏、黄伯仲间。党怀英小篆, 李阳冰以来鲜有及者,时人以沨配之,号曰党赵。有 《黄山集》行于世。”

吕中孚张建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中孚字信臣,冀州南宫人;张建字吉 甫,蒲城人。皆有诗名。中孚有《清漳集》。建,明昌初授绛 州教官,召为官教,应奉翰林文字,以老请致仕。章宗 爱其纯素,不欲令去,授同知华州防御使,仍赐诗以 宠之。自号兰泉,有集行于世。”

刘昂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昂,字之昂,兴州人。大定十九年进士。 曾高而下,七世登科。昂天资警悟,律赋自成一家。作 诗得晚唐体,尤工绝句。”李纯甫《故人外传》云:“昂早得 仕,年三十三为尚书省掾,调平凉路转运副使。时术 士有言昂官止五品,昂不信。俄以母忧去职,连蹇十 年,卜居洛阳,有终焉之志。有荐其才于章宗者,泰和” 初,自国子司业擢为左司郎中,会掌书大中,与贾铉 漏言除授事,为言者所劾,狱辞连昂,章宗震怒。一时 闻人,如史肃、李著、王宇、宗室从郁,皆遣逐之。铉寻亦 罢政,昂降上京留守判官,道卒,竟如术者之言。

李经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经字天英,锦州人。作诗极刻苦,喜出 奇语,不蹈袭前人。李纯甫见其诗,曰:‘真今世太白也’。 由是名大震。再举不第,拂衣去。南渡后,其乡帅有表 至朝廷,士大夫识之,曰:‘此天英笔也’。朝议以武功就, 命倅其州。后不知所终。”

移刺履 编辑

按《金史》本传:“移刺履,字履道,辽东丹王突欲七世孙。 父聿鲁,早亡。聿鲁之族兄兴平军节度使德元无子, 以履为后,方五岁,晚卧庑下,见微云往来天际,忽谓 乳母曰:‘此所谓卧看青天行白云者耶’?德元闻之,惊 曰:‘是子当以文学名世。及长,博学多艺,善属文。初举 进士,恶搜检烦琐,去之。荫补为承奉班祗候,国史院’” 书写。世宗方兴儒术,诏译经史,擢经史院编修官,兼 笔砚直长。一日,世宗召问曰:“朕比读《贞观政要》,见魏 征嘉谋忠节,良可称叹,近世何故无如征者?”履曰:“忠 嘉之士,何代无之,但上之人用与不用耳。”世宗曰:“卿 不见刘仲晦、张汝震耶?朕超用二人者,以尝居谏职屡有忠言故也。安得谓之不用?第人材难得耳。”履曰: “臣未闻其谏也。且海陵杜塞言路,天下缄口,习以成 风。愿陛下惩艾前事,开谏诤之门,天下幸甚。”初,议以 时务策设女直进士科,礼部以所学不同,未可概称 进士,诏履定其事,乃上议曰:“进士之科起于隋,大业 中始试以策,唐初因之。高宗时杂以箴铭赋诗,至文 宗始专用赋。且进士之初,本专试策,今女直诸生以 试策称进士,又何疑焉?”世宗大悦,事遂施行。十五年, 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前职,俄迁修撰。二十年,诏提控 衍庆宫,画功臣像,过期降应奉。逾年,复为修撰,转尚 书礼部员外郎。章宗为金源郡王,喜读《春秋左氏传》, 闻履博洽,召质所疑。履曰:“《左氏》多权诈,駮而不纯,《尚 书》《孟子》皆圣贤纯全之道,愿留意焉。”王嘉纳之。二十 六年,进本部郎中,兼同修国史、翰林修撰。表进宋司 马光《古文孝经指解》曰:“臣窃观近世皆以兵刑财赋 为急,而光独以此进其君。有天下者,取其辞施诸宇 内,则元元受赐。”俄以疾乞补外,世宗曰:“履多病,可与 便州。”遂授蓟州刺史。无几,召为翰林待制、同修国史。 明年,擢尚书礼部侍郎,兼翰林直学士。世宗崩,遗诏 移梓宫寿安宫。章宗诏百官议,皆谓当如遗诏。履独 曰:“非礼也。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其可使万国之 臣朝大行于离宫乎?”上曰:“朕日夜思之,舍正殿而奠 于别宫,情有所不忍,且于礼未安。”遂殡于大安殿。二 十九年三月,进礼部尚书,兼翰林直学士,赐大定三 年孟崇献榜下进士及第。七月,拜参知政事,提控刊 修《辽史》。明昌元年,进尚书右丞。初,河溢曹州,帝问曰: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不言河决,何也?”履曰:“《春秋》止是 鲁史,所以鲜及他国事。”二年六月,薨,年六十一。是日, 履所生也。谥曰文献。履秀峙通悟,精历算书绘事。先 是,旧《大明历》舛误,履上《乙未历》,以金受命于乙未也, 世服其善。初,德元未有子,以履为后,既而生子震,德 元殁,尽推家赀与之。其自礼部兼直学士为执政,乃 举前代光院故事,以钱五十万送学士院,学者荣之。

刘震亨 编辑

按《山西通志》:“震亨,字起潜,蔚州人。生甫期,展书识八 卦字,谓其父曰‘我父干,母曰我母坤’。故其父以震名 之。十岁能诵五经,十二能诗赋。二十三登明昌三年 王泽榜进士。性冲澹,于世物一无所嗜好,独喜谈文 辞。初为太原教官日,群诸生座侧剖析疑义,授以文 辞法旨,诸生感服。迁南宫县令,修学励俗,有古良吏 风。”翰林学士赵炳文拟荐馆职,会有忌者,不果。累迁 礼部郎中,克举其职,朝士称之。年甫四十,即累书以 病乞休。上素知其清苦,诏有司以百金赠焉,盖异数 也。震亨居家孝友,砥砺名节,不敢为非礼,学术为一 时儒者所遵。其与人交,貌若简抗,人初不敢与亲,既 接,则殷勤慰藉,如恐不及,他日有负“不憾也。”卒有诗 文五百篇。名《风露集》。

王磵 编辑

按《畿辅通志》:“磵字逸宾,临洺人,后居汴。博学能文,不 就科举。孝友天至,家无甔石储,未尝介意。明昌中,马 惠迪判开封,举磵德行才能,得鹿邑簿,就乞致仕。”其 诗为明昌辞人雅制中七人之一。

张廷玉 编辑

按《畿辅通志》:“廷玉,易州人。幼善诗,其友邢进之尝谓 曰:‘昔刘光远日赋百篇,子能继乎’?”翌日黎明,搜题百 种授之。廷玉操翰不停,日中已就。承安初征至,出内 题试之,比日斜,赋七十馀首录上,章宗叹赏。当时负 文章重名者,皆推服之。尝隐居盘溪,因号盘溪居士。 有诗集行于世。如云:“乌鸢绕树山梨熟,蝴蝶穿花木 槿开。赤脚城中借书去,苍头原上负薪来。”句法清新, 大率类此。

孔端甫 编辑

按《山东通志》:“端甫,孔子四十八代孙。明昌初,学士党 怀英荐其年德俱高,读书乐道,该通古今,召至京师, 特赐及第,除将仕郎。”

陈载 编辑

按《山西通志》载,“高平人,力学安贫,日诵数千言。明昌 间,举经义第一人。在翰苑十馀年,著述甚富。”

张温 编辑

按《山西通志》:“温,上党人,泰和六年登第,亦以诗、乐府 见称。”

王德元 编辑

按《畿辅通志》:“德元,邢台人。大安中,举经童第二。既受 官,避兵于许,许人以为师,出其门者数千百人。为人 恺悌惇厚,与人言必本于忠信,许人化之。及卒,为立 祠于学以祀之。”

刘从益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从益,字云卿,浑源人。其高祖㧑。天会 元年词赋进士,子孙多由科第入仕。从益登大安元 年进士第,累官监察御史。坐与当路辨曲直,得罪去。 久之,起为叶县令,修学励俗,有古良吏风。叶自兵兴户减三之一,田不毛者万七千亩有奇,其岁入七万 石如故。从益请于大司农,为减一万,民甚赖之,流亡” 归者四千馀家。未几被召,百姓诣尚书省乞留,不听。 入授应奉翰林文字,逾月以疾卒,年四十四。叶人闻 之,以“端午罢酒”为位而哭,且立石颂德,以致哀思。从 益博学强记,精于经学,为文章长于诗,五言尤工,有 《蓬门集》。子祁,字京叔,为太学生,甚有文名。值金末丧 乱,作《归潜志》以纪金事,修《金史》多采用焉。

周昂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昂字德卿,真定人。父伯禄,字天锡,大 定进士,仕至同知沁南军节度使。昂年二十四,擢第, 调南和簿,有异政,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路铎以 言事被斥,昂送以诗,语涉谤讪,坐停铨。久之,起为龙 州都军,以边功复召为三司官。大安兵兴,权行六部 员外郎。其甥王若虚尝学于昂,昂教之曰:‘文章工于 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坐,可以 取口称而不可以得首肯’。”又云:“文章以意为主,以言 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今人往往骄其所 役,至跋扈难制,甚者反役其主,虽极辞语之工,而岂 文之正哉!”昂孝友,喜名节,学术醇正,文笔高雅,诸儒 皆师尊之。既历台省,为人所挤,竟坐诗得罪,谪东海 上。十数年,始入翰林,言事愈切。出佐三司,非所好,从 宗室承裕军。承裕失利,跳走上谷,众欲径归,昂独不 从。城陷,与其从子嗣明同死于难。嗣明,字晦之。

张行简 编辑

按《金史》本传:“行简,字敬甫,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 十九年进士第一,除应奉翰林文字。丁母忧,归葬益 都,杜门读书,人莫见其面。服除复任。章宗即位,转修 撰,进读陈言文字,摄太常博士。夏国遣使陈慰,欲致 祭大行灵殿。行简曰:‘彼陈慰非专祭不可’。廷议遣使 横赐高丽,比遣使报哀,彼以细故邀阻,且出嫚言,俟 移问还报,横赐未晚。”徒单克宁韪其言,深器重之。转 翰林修撰,与路伯达俱进读陈言文字。累迁礼部郎 中。司天台刘道用改进新历,诏学士院更定历名。行 简奏乞覆校测验,俟将来月食无差,然后赐名。诏翰 林侍讲学士党怀英等覆校。怀英等校定道用新历, 明昌三年不置闰,即以闰月为三月,二年十二月十 四日,金、木星俱在危十三度,《道用历》在十三日,差一 日。三年四月十六日夜,月食时刻不同,道用不曾考 验古今所记,比证事迹,辄以上进,不可用。道用当徒 一年收赎。长行彭徽等四人,各杖八十罢去。群臣屡 请上尊号,章宗不从,将下诏以示四方,行简奏曰:“往 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 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自此以后,饥岁 流离道路,人不肯收养,肆为捐疗,饿死沟中。伏见近 代《御灾诏书》,皆曰‘以后不得复取’,今乞依此施行。”上 是其言,诏中书行之。久之,兼同修国史,改礼部侍郎, 提点司天台直学士,同修史如故。行简言:“唐制,仆射、 宰相”生日,百官通班致贺,降阶答拜。国朝皇太子元 正生日,三师、三公、宰执以下,须群官同班拜贺,皇太 子立受,不答拜。今尚书省宰执生日,分六品以下别 为一班揖贺,宰执坐答揖;左右司郎中、五品官廷揖, 亦坐答之。臣谓身坐举手答揖,近于“坐受”,宰执受贺, 其礼重于皇太子,恐于义未安。伏请宰执“生日,令三 品以下官同班贺,宰执起立,依见三品官仪式通答 揖。”上曰:“此事何不早辨正之?”行简对曰:“礼部盖尝参 酌古今典礼,拟定仪式,省廷不从,辄改以奏。”下尚书 省议,遂用之。宰执生日,三品以下群官通班贺,起立 答之自此始。行简转对,因论典故之学,乞于太常博 士之下置检阅官二员,《通礼学资浅者使为之,积资 乃迁博士。又曰:今虽有〈国朝集礼〉》,至于食货、官职、兵 刑沿革,未有成书,乞定《会要》,以示无穷。承安五年,迁 侍讲学士、同修史,提点司天如故。泰和二年,为宋主 生日副使。上召生日使完颜塘戒之曰:“卿过界勿饮 酒,每事听于行简。”谓行简曰:“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 有非是,皆须正之。旧例所有,不可不至。”上复曰:“颇闻 前奉使者过淮,每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此殊非 礼。卿自戒舟人,且语宋使曰:‘两国和好久矣,不宜争 细故,伤大体’。”丁宁谕之,使悉此意也。四年,诏曰:“每奏 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五年,群臣复请上尊 号,上不许,诏行简作批答。因问行简:“宋范祖禹”作《唐 鉴》,论尊号事,行简对曰:“司马光亦尝谏尊号事不若 祖禹之词深至,以谓臣子生谥君父,颇似惨切。”上曰: “卿用祖禹意答之。”仍曰:“太祖虽有尊号,太宗未尝受 也。”行简乞不拘对偶,引祖禹以微见其意。从之。其文 深雅,甚得代言之体。改顺天军节度使。上谓行简曰: “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何治 之则可?”对曰:“臣奉行法令,不敢违失。狱讼之事,以情 察之,钤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务,庶几万分之 一。”上曰:“在任半岁或一年,所得利害上之。”行简到保 州,上书曰:“比者括官田给军,既一定矣,有告欲别给者,辄从其告,至今未已。名曰官田,实取之民以与之。 夺彼与此,徒启争端。臣所管已拨深泽县地三百馀 顷,复告水占沙咸者三之一,若悉从之,何时可定?臣 谓当限以月日,不许再告为便。”下尚书省议奏:“请如 实有水占河塌,不可耕种,本路及运司佐官按视,尚 书省下按察司覆同,然后改拨。若沙咸塉薄,当准已 拨为定。”制曰:“可。”六年,召为礼部尚书兼侍讲、同修国 史、秘书监,进《太一新历》,诏行简校之。七年,上遣中使 冯贤童以实封御札赐行简曰:“朕念镐、郑二王误干 天常,自贻伊戚,槁葬郊野,多历年所,朕甚悼焉。欲追 复前爵,备礼改葬。卿可详阅唐贞观追赠隐巢并前 代故事,密封以闻。”又曰:“欲使石古乃于威州择地营 葬,岁时祭奠,兼命卫王诸子中立一人为郑王后,谨 其祭祀。此事既行,理须降诏。卿草诏文,大意一就封 进。”行简乃具汉淮南厉王长、楚王英、唐隐太子建、成 巢刺王元吉、谯王重福故事为奏,并进诏草,遂施行 焉。累迁太子太保,翰林院学士承旨,尚书修史如故。 贞祐初,转太子太傅。上书论议和事,其略曰:“东海郡 侯尝遣约和,较计细故,迁延不决。今都城危急,岂可 拒绝?臣愿更留圣虑,包荒含垢,以救生灵。或如辽、宋 相为敌国,岁奉币帛,或二三年以继,选忠实辨捷之 人,往与议之,庶几有成,可以纾患。”是时,百官议者虽 有异同,大概以和亲为主焉。庄献太子葬后,不置宫 师官,升承旨为二品,以宠行简,兼职如故。三年七月, 朝廷备防秋兵械,令内外职官不以丁忧致仕,皆纳 弓箭。行简上书曰:“弓箭非通有之物,其清贫之家及 中下监当丁忧致仕,安有所谓如法军器今绳以军 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猝制造何以异哉! 若于随州郡及猛安谋克人户,拘”“择其佳者买之, 不足则令职输所买之价,庶不扰而事可办。”左丞相 仆散端、平章政事高琪尽忠、右丞贾谥谦,皆曰:“丁忧 致仕者,可以免此。”权参政乌古论德升曰:“职官久享 爵禄,军兴以来,曾无寸补,况事已行而复改,天下何 所取信。”是议也,丁忧致仕官竟得免。是岁卒。赠银青 荣禄大夫,谥文正。行简端悫慎密,为人主所知。自初 入翰林,至太常、礼部,典贡举终身,缙绅以为荣。与弟 行信同居数十年,人无间言。所著文章十五卷、《礼例 纂》一百二十卷。会同朝献,禘祫丧葬,皆有记录。及“清 台”、“皇华”戒严,为善自公等记,藏于家。

萧贡 编辑

按《金史》本传:“贡字贞卿,咸阳人。大定二十二年进士, 调镇戎州判官、泾阳令、泾州观察判官,补尚书省令 史。旧例,试补两月乃补用,贡至数日,执政以为能,即 用之,擢监察御史。提刑司奏泾州有美政,迁北京转 运副使,亲老归养。左丞董师中、右丞杨伯通荐其文 学,除翰林修撰。上书论比年之弊:人才不以器识操 履巧于案牍,不涉吏议者为工;用人不务因才,授官 惟泥资,叙名器不务慎,与人多侥幸;守令不务才实, 民罹其害。伏望擢真才以振浇俗,核功能以理职业, 慎名器以抑侥幸,重守令以厚邦本,然后政化可行, 百事可举矣。”诏词臣作《唐用董重质诛郭谊得失论》, 贡为第一,赐重币四端;贡论时政五弊,言路四难,词 意切至。改治书侍御史。丁父忧,起复,改右司员外郎, 寻转郎中,迁国子祭酒兼太常少卿,与陈大任刊修 《辽史》。改刑部侍郎,历同知大兴府事、德州防御使,三 迁河东北路按察转运使。大安末,改彰德军节度使, 坐兵兴不能守城,亡失百姓,降同知通远军节度事。 未几,改靖难军节度使,历河东北路、南京路转运使, 御史中丞、户部尚书。南京戒严,坐乏军储,诏释不问。 兴定元年致仕,元光二年卒,谥文简。贡好学读书,至 老不倦,有注《史记》一百卷。

雷琯 编辑

按《陕西通志》:“琯字伯威,坊州人。志英迈,博学能文,以 荐从事史馆,后客阳夏。是时金迁都汴,关辅大饥,琯 悲泣不能食,乃出奇策上宰相,不能用。琯去,不知所 之。”

张正伦 编辑

按《河南通志》:“正伦,字公理,汤阴人。颖悟特达,长于诗 赋。登太和中进士。兴定五年,为陕西东路转运使。寻 召见,授京东路司农少卿,总三路都水事。迁右司郎 中,终吏部尚书。未几,汴京不守,正伦柴车北归,结庐 洹上,左右图史,不以世事萦怀。卒年六十八。”

王良臣 编辑

按《山西通志》:“良臣,潞人。承安中进士。诗才敏捷,尤邃 于内典。入翰林,修起居注。兴定二年,为潞州元帅府 参议官。元兵徇潞,与元帅纳合蒲剌都死之。赠孟州 防御使。”

赵秉文 编辑

按《金史》本传:“秉文,字周臣,磁州滏阳人也。幼颖悟,读 书若夙习。登大定二十五年进士第,调安塞簿。以课 最迁邯郸令,再迁唐山。丁父忧,用荐者起复南京路转运司都勾判官。明昌六年,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同 知制诰。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宗室守贞可大用。 章宗召问,言颇差异,于是命知大兴府事。”内族等 鞫之,秉文初不肯言,诘其仆历数交游者,秉文乃曰: “初欲上言,尝与修撰王庭筠、御史周昂、省令史潘豹、 郑赞道、高坦等私议。”庭筠等皆下狱,决罚有差。有司 论秉文上书狂妄,法当追解,上不欲以言罪人,遂特 免焉。当时为之语曰:“古有朱云,今有秉文。朱云攀槛, 秉文攀人。”士大夫莫不耻之。坐是久废,后起为同知 岢岚军州事,转北京路转运司度支判官。承安五年 冬十月,阴晦连日,宰相张万公入对,上顾谓万公曰: “卿言天日晦冥,亦犹人君用人,邪正不分,极有理。若 赵秉文曩以言事降授,闻其人有才藻,工书翰,又且 敢言,朕非弃不用,以北边军事方兴,姑试之耳。”泰和 二年,召为户部主事,迁翰林修撰。十月,出为宁边州 刺史。三年,改平定州。前政苛于用刑,每闻赦将至,先 掊贼死乃拜赦,而盗愈繁。秉文为政一从宽简,旬月 盗悉屏迹。岁饥,出禄粟倡豪民以赈,全活者甚众。大 安初,北兵南向,召秉文与待制赵资道论备边策,秉 文言:“今我军聚于宣德,城小列营其外,涉暑雨,器械 弛败,人且病,俟秋敌至,将不利矣。可遣临潢一军𢭏 其虚,则山西之围可解。《兵法》所谓‘出其不意,攻其必 救’者也。”卫王不能用其秋,宣德果以败闻。寻为兵部 郎中,兼翰林修撰,俄转翰林直学士。贞祐初,建言时 事可行者三:一迁都,二导河,三封建。朝廷略施行之。 明年,上书愿为国家守残破一州,以宣布朝廷恤民 之意,且曰:“陛下勿谓书生不知兵,颜真卿、张巡、许远 辈以身许国,亦书生也。”又曰:“使臣死而有益于国,犹 胜坐靡廪禄,为无用之人。”上曰:“秉文志固可尚,然方 今翰苑,尤难其人,卿宿儒,当在左右。”不许。四年,拜翰 林侍讲学士,言:“宝券塞滞,盖朝廷初议更张市肆,已 妄传其不用,因之抑遏,渐至废绝。臣愚以为宜立《回 易务》,令近上职官通市道者掌之,给以银钞、粟麦缣 帛之类,权其低昂而出纳。”诏有司议行之。兴定元年, 转侍读学士,拜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同修国史,知 集贤院事。又明年,知贡举,坐取进士卢亚重用韵,削 两阶,因请致仕。金自泰和、大安以来,科举之文,其弊 益甚,盖有司惟守格法,所取之文,卑陋陈腐,苟合程 度而已,稍涉奇峭,即遭绌落,于是文风大衰。贞祐初, 秉文为省试,得李献能赋,虽格律稍疏,而词藻颇丽, 擢为第一。举人遂大喧噪,愬于台省,以为赵公大坏 文格,且作诗谤之,久之方息。俄而献能复中宏词,入 翰林,而秉文竟以是得罪。五年,复为礼部尚书,入谢, 上曰:“卿春秋高,以文章故须复用。卿秉文以身,受厚 恩,无以自效,愿开忠言,广圣虑。”每进见,从容为上言 人主当俭约,慎兵刑,所以祈天永命者,上嘉纳焉。哀 宗即位,再乞致仕,不许。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兼益 政院说书官。以上嗣德在初,当日亲经史以自裨益。 进《无逸直解》《贞观政要》《申鉴》各一通。正大九年正月, 汴京戒严,上命秉文为赦文,以布宣悔悟哀痛之意。 秉文指事陈义,辞情俱尽。及兵退,大臣欲称贺,且命 为表。秉文曰:“《春秋》,新宫火,三日哭。今园陵如此,酌之 以礼,当慰不当贺。”遂已。时年已老,日以时事为忧,虽 食息顿不能忘。每闻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则 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殷勤郑重,不能自已。三月,草 《天兴改元诏》,闾巷间皆能传诵,洛阳人拜诏毕,举城 痛哭,其感人如此。是年五月壬辰卒,年七十四。积官 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正大间,同杨云翼作 《龟鉴万年录》上之。又因进讲,与云翼共集自古治术, 号《君臣政要》为一编以进焉。秉文自幼至老,未尝一 日废书,著《易丛说》十卷,《中庸说》一卷,《杨子发微》一卷, 《太元笺赞》六卷,《文中子类说》一卷,《南华略释》一卷,《列 子补注》一卷,删集《论语》《孟子解》各一十卷,《资暇录》一 十五卷,所著文章号《滏水集》者三十卷。秉文之文,长 于辨析,极所欲言而止,不以绳墨自拘。七言长诗,笔 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 之,至五言古诗则沉郁顿挫,字画则草书尤遒劲。朝 使至自河、湟者,多言夏人问秉文及王庭筠起居状, 其为四方所重如此。为人至诚乐易,与人交不立崖 岸,未尝以大名自居,仕五朝,官六卿,自奉养如寒士。 杨云翼尝与秉文代掌文柄,时人号“杨、赵。”然晚年颇 以禅语自污,人亦以为秉文之恨云。

王郁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郁字飞伯,大兴人。仪状魁奇,目光如 鹘。少居钧台,闭门读书,不接人事。久之,为文法柳宗 元,闳肆奇古,动辄数千言,歌诗俊逸,效李白。尝作《王 子小传》以自叙。天兴初元,汴京被围,上书言事,不报。 四月,围稍解,挺身突出,为兵士所得。其将遇之甚厚, 郁径行无机防,为其下所忌,见杀。临终,怀中出书曰: ‘是吾平生著述,可传付中州士大夫’”曰:“王郁死矣!”年 三十馀。同时以诗鸣者雷琯侯、《册王元粹》云

宋九嘉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九嘉字飞卿,夏津人。为人刚直豪迈, 少游太学,有能赋声。长从李纯甫读书,为文有奇气, 与雷渊、李经相伯仲。中至宁元年进士第,历蓝田、高 陵、扶风、三水四县令,咸以能称。入为翰林应奉。正大 中,以疾去,没于癸巳之难。”

庞铸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铸字才卿,辽东人。少擢第,仕有声。南 渡后,为翰林待制,迁户部侍郎。坐游贵戚家,出倅东 平,改京兆路转运使,卒。博学能文,工诗,造语奇健不 凡,世多传之。”

李纯甫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纯甫,字之纯,弘州襄阴人。祖安上,尝 魁西京进士。父采,卒于益都府治中。纯甫幼颖悟异 常,初业词赋及读《左氏春秋》,大爱之,遂更为经义学。 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为文法庄周、《列御寇》《左氏》《战 国策》,后进多宗之。又喜谈兵,慨然有经世心。章宗南 征,两上疏策其胜负,上奇之,给送军中,后多如所料。” 宰执爱其文,荐入翰林。及大元兵起,又上疏论时事, 不报。宣宗迁汴,再入翰林。时丞相高琪擅威福柄,擢 为左司都事。纯甫审其必败,以母老辞去。既而高琪 诛,复入翰林,连知贡举。正大末,坐取人逾新格,出倅 坊州,未赴,改京兆府判官,卒于汴,年四十七。纯甫为 人聪敏,少自负其材,谓功名可俯拾,作《矮柏赋》,以诸 葛孔明、王景略自期。由小官上万言书,援宋为证,甚 切,当路者以迂阔见抑。中年,度其道不行,益纵酒自 放,无仕进意。得官未成考,旋即归隐。日与禅僧士子 游,以文酒为事,啸歌袒裼,出礼法外。或饮数月不醒。 人有酒见招,不择贵贱必往,往辄醉,虽沉醉,亦未尝 废著书。然晚年喜佛,力探其奥义,自类其文,凡论性 理及关佛、老二家者,号“内槁”,其馀应物文字为“外槁。” 又解《楞严》《金刚经》《老子》《庄子》《中庸集解》《鸣道集解》,号 “中国心学。”西方父教数十万言,以故为名教所贬云。

李献能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献能字钦叔,河中人。先世有为金吾 卫上将军者,时号李金吾。迨献能昆弟皆以文学名, 从兄献卿、献诚、从弟献甫相继擢第,故李氏有四桂 堂。献能苦学博览,于文尤长于四六。贞祐三年,特赐 词赋进士,廷试第一人,宏词优等,授应奉翰林文字。 在翰苑凡十年,出为鄜州观察判官,用荐者复为应” 奉,俄迁修撰。正大末,以镇南军节度副使充河中帅 府经历官。大元兵破河中,奔陕州行省,以权左右司 郎中。值赵三三军变,遇害,年四十三。献能为人眇小 而墨色,颇有髯,善谈论,每敷说今古,声铿亮可听。作 诗有志于风雅文刻意乐章,在翰院,应机敏捷,号得 体。赵秉文、李纯甫尝曰:“李献能天生”今世翰苑材,故 每荐之,不令出馆。家故饶财,尽于贞祐之乱。在京师 无以自资。其母素豪奢,厚于自奉,小不如意则必诃 谴,人视之殆不堪忧,献能处之自若也。时人以纯孝 称之。尝谓人云:“吾幼梦官至五品,寿不至五十。”后竟 如其言。

李献甫 编辑

按《金史》本传:“献甫字钦用,献能从弟也。博通书传,尤 精《左氏》及地理学。为人有干局,心所到则绝人远甚, 故时人称其精神满腹。兴定五年,登进士第,历咸阳 簿,辟行台令史。正大初,夏使来请和,朝廷以翰林待 制冯延登往议,时献甫为书表官从行,夏使有口辩, 延登不能折,往复数日不定,至以岁币为言。献甫不” 能平,从旁进曰:“夏国与我和好百年,今虽易君臣之 名为兄弟之国,使兄输币,宁有据耶?”使者曰:“兄弟且 不论,宋岁输吾国币二十五万疋,典故具在,君独不 知耶?金朝必欲修旧好,非此例不可。”献甫作色曰:“使 者尚忍言耶?宋以岁币饵君家而赐之姓,岸然以君 父自居,夏国君臣无一悟者,诚谓使者当以为讳,乃 今公言之。使者果能主此议,以从赐姓之例,敝邑虽 岁捐五十万,献甫请以身任之。”夏使语塞,和议乃定。 后朝廷录其功,授庆阳总帅府经历官,寻辟长安令。 京兆行台所在,供亿甚繁,献甫处之常若有馀,县民 赖之以安。入为尚书省令史。天兴元年,充行六部员 外郎,守备之策,时相倚任之。以功迁镇南军节度副 使兼右警巡使。死于蔡州之难,年四十。所著文章号 《天倪集》,留汴京。献甫死,其家亦破。同年华阴王元礼 购得之,传于世。

王若虚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若虚,字从之,槁城人也。幼颖悟,若夙 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 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 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 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 大初,章宗、《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 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 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 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 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从之则名 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 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 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 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 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 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 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 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 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 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 不果立也。金亡,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 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汨没尘土中一 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 令子忠先归,遣子恕同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 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凡若干 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

王元节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元节字子元,弘州人也。祖山甫,辽户 部侍郎。父诩,海陵朝左司员外郎。元节幼颖悟,虽家 世贵显,而从学甚谨。浑源刘㧑爱其才俊,以女妻之, 遂传其赋学。登天德三年词赋进士第。雅尚气节,不 能随时俯仰,故仕不显。及迁密州观察判官,既罢,即 逍遥乡里,以诗酒自娱,号曰遁斋。年五十馀卒。有诗” 集行于世。弟元德,亦第进士,有能名于时,终南京路 提刑使。孙国纲,字正之,业儒术,尤长吏事。为人端重 乐易,或有忤者,略不与校,亦未尝形于怒色。大定三 年,试补尚书吏部掾,未几,转御史台令史。宣宗闻其 材干,兴定三年,特召为近侍,奉职承应,甚见宠遇,勒 留凡三考,出为同知申州事。无何,召为笔砚直长,擢 监察御史。秩满,敕留再任,盖知其材器故也。开兴元 年,关陕完颜总帅屯河中府,与大元军战,败绩。哀宗 遣国纲乘上厩马,径诣河中,问败军之由,还至中途, 值大兵见杀。时年四十四。

麻九畴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九畴,字知几,易州人。三岁识字,七岁 能草书,作大字有及数尺者,一时目为神童。章宗召 见,问:‘汝入宫殿中亦惧怯否’?对曰:‘君臣父子也,子宁 惧父耶’?上大奇之。弱冠入太学,有文名。南渡后,寓居 郾蔡间,入遂平西山,始以古学自力,博通五经,于《易》 《春秋》为尤长。兴定末,试开封府,词赋第二,经义第一。” 再试南省,复然。声誉大振,虽妇人小儿皆知其名。及 廷试,以误出,士论惜之。已而隐居不为科举计。正大 初,门人王说、王采苓俱中第,上以其年幼,怪而问之, 及知尝师九畴。平章政事侯挚、翰林学士赵秉文连 章荐之,特赐《卢亚榜进士》第。以病未拜,官告归。再授 太常寺太祝,权博士,俄迁应奉翰林文字。九畴性资 野逸,高蹇自便,与人交,一语不相入,则迳去不返顾, 自度终不能与世合,顷之,复谢病去,居郾城。天兴元 年,大元兵入河南,挈家走确山,为兵士所得,驱至广 平病死,年五十。九畴初因经义学《易》,后喜邵尧夫《皇 极书》,因学算数,又喜卜筮射覆之术。晚更喜医,与名 医张子和游,尽传其学,且为润色。其所著书,为文精 密奇健,诗尤工致,后以避谤忌,持戒不作。明昌以来, 称“神童”者五人:太原常添,寿四岁能作诗,刘滋、刘微、 张汉臣后皆无称,独知几能自树立耆旧,如赵秉文, 以“征君”目之而不名。

王渥 编辑

按《金史内族思烈传》:“渥字仲泽,后名仲泽,太原人。性 明俊不羁,博学善谈论,工尺牍,字画清美,有晋人风。 少游太学,长于词赋。登兴定二年进士第,为时帅奥 屯邦献,完颜斜烈所知,故多在兵间。后辟宁陵令,有 治迹,入为尚书省令史。因使宋至扬州,应对敏给,宋 人重之。及还,为太学助教,转枢密院经历官,俄迁右” 司都事,稍见信用。及思烈往邓州,以渥为左右司员 外郎从行。初,思烈会武仙等军入援,即与仙论议不 同,仙以思烈方得君,每假借之。思烈谓仙本无入援 意,特以朝廷遣一参政召兵,迫于不得已乃行耳。然 仙知兵,颇以持重为事,思烈急于入京,不听仙策。于 是渥乃劝思烈曰:“武仙大小数百战,经涉不为不多, 兵事当共议。”思烈疑其与仙有谋,几斩之。渥自以无 愧于内,不惧也。已而思烈果败,渥没于阵。

李汾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汾字长源,太原平晋人。为人尚气,跌 宕不羁,性褊躁,触之辄怒,以是多为人所恶。喜读史, 工诗,雄健有法。避乱入关,京兆尹子容爱其材,招致 门下。留二年,去之泾州,谒左丞张行信,一见即以上 客礼之。元光间,游大梁,举进士不中,用荐为史馆书写。书写特抄书小史耳。凡编修官得日录,纂述既定”, 以槁授书写。书写录洁本呈翰表,汾既为之,殊不自 聊。时赵秉文为学士,雷渊、李献能皆在院,刊修之际, 汾在旁正襟危坐,读太史公《左丘明》一篇,或数百言, 音吐洪畅,旁若无人。既毕,顾四坐漫为一语云:“看秉 笔。”诸人积不平,而雷、李尤切齿,乃以嫚骂官长讼于 有司,然时论亦有不直雷、李者。寻罢入关,明年来京 师,上书言时事不合,去客唐、邓间。恒山公武仙署行 尚书省讲议官。既而仙与参知政事完颜思烈相异 同,颇谋自安,惧汾言论,欲除之。汾觉,遁泌阳。仙令总 帅王德追获之,锁养马平,绝食而死,年未四十。汾平 生诗甚多,不自收集,世所传者,十二三而已。

元德明 编辑

按《金史文艺传》,“德明系出拓拔魏太原秀容人。自幼 嗜读书,口不言世俗鄙事,乐易无畦畛,布衣蔬食,处 之自若,家人不敢以生理累之。累举不第,放浪山水 间,饮酒赋诗以自适。年四十八卒。有《东喦集》三卷。子 好问,最知名。”

元好问 编辑

按《金史元德明传》:“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诗。年十有四, 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 业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 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中兴定五 年第,历内乡令。正大中,为南阳令。天兴初,擢尚书省 掾。顷之,除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 不仕。为文有绳尺,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 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沉郁,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 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其长短句揄扬新声,以 写恩怨者又数百篇。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 宗工。四方碑版铭志,尽趋其门。其所著《文章诗》若干 卷,《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机》一卷,《诗文自警》 十卷。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 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时金国实录在顺 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阻 而止。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乃构亭于 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 摭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馀万言。 今所传者,有《中州集》及《壬辰杂编》若干卷。年六十八 卒。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

王彧 编辑

按《畿辅通志》:“彧字子文,永年人。承安中进士。刚决不 可犯。为尚书省掾知管差除与郎官相可否,即弃官 去,往来登封卢氏山中,改名知非,字无咎,自号照了 居士。居山中二十年,布衣蔬食,井臼自亲,时人哀苦 之,而知非处之自若也。少为文,工于四六诗,亦有体。 正大壬辰,参知政事。宗室思烈行台洛阳,以有重名” 力致之,使参议台事。城陷,不知所终。

段成己 编辑

按《山西通志》:“成己,稷山人,钧曾孙。天性孝友,四岁知 力学。正大七年,与兄克己同登进士。时赵秉文典试, 诵其赋器之,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克己终身不仕, 人称遁庵先生。早卒,成己授宜阳簿。入元,世祖降玺 书,即其家起为平阳儒学提举,不赴。天下高其雅德。 祭酒周文懿称其文在班马之间。所著有《二妙集》《菊 轩集》。”克己子思诚、思温,成己子思义,另有传。

申万全 编辑

按《山西通志》:“万全,高平人。少有声太学中,贞祐间,调 福昌簿,不赴,隐居卢氏山中,以诗书为业,攻诗知名, 人谓得之静养者为多。正大中,召史馆编修。”

高士谈 编辑

按《畿辅通志》:“士谈,燕人。家富图籍,与宇文虚友善, 仕至翰林直学士。所著有《蒙城集》。”

魏太初 编辑

按《畿辅通志》:“太初,满城人。隐居教授,博览坟籍,长于 《左氏春秋》,工诗文,号太初先生。”

魏道明 编辑

按《畿辅通志》:“道明,字元道,易县人。父辽,天庆中登科, 仕金为兵部郎中。子上达、元真、元化、元道,俱第进士, 又皆有诗学。元道最知名,仕至安国军节度使。暮年 居雷溪,自号雷溪子,有《鼎新诗话》行于世。”

卢洵 编辑

按《山西通志》:“洵,高平人,有诗学。李晏见所作《上梁文》, 才之,勉使就举。年六十一而登科。历河南教授、宜阳 令,有政绩,诗文推重于时。”

武伯英 编辑

按《山西通志》:“伯英,崞县人。少举进士,以诗名。其赋《剪 烛刀》有‘啼残瘦玉兰心吐,蹴落春红燕尾香’”之句,甚 为时辈所称。仕为观州倅,喜贮书,构万卷楼,藏书之 富,一时莫并。

赵鼎 编辑

按《山西通志》:“鼎,字宜之,定襄人。举明经,交天下名士善诗。”元遗山称“张参政澄尝从赵宜之学,故诗文皆 有律度。”

赵元 编辑

按《山西通志》:“元定襄人。以经童举,调巩西簿。自少博 通书史,有材干,处事详雅,攻诗尤有声。尝往来洛西 山中,一时名公如赵秉文辈,皆虚左以待。子颙,有隐 操。”

赵文昌 编辑

按《山西通志》:“文昌,陵川人。仕至京兆转运副使,以诗 名于时。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