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041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四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四十一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四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四十一卷目录

 经籍总部纪事三

经籍典第四十一卷

经籍总部纪事三

编辑

《宋书刘穆之传》:“世居京口,少好书传,博览多通,为济 阳江敳所知。高祖北伐,转左仆射。穆之内总朝政,外 供军旅,裁有闲暇,手自写书,寻觅篇章,校定坟籍。” 《傅亮传》:“亮博涉经史,尤善文词。太祖登位,加开府仪 同三司。”

《张茂度传》:“茂度子永,涉猎书史,能为文章,善隶书,晓 音律骑射杂艺,触类兼善,又有巧思,益为太祖所知。 纸及墨皆自营造,上每得永表启,辄执玩咨嗟,自叹 供御者了不及也。”

《傅隆传》:“隆字伯祚,少孤单贫有学行,不好交游。元嘉 十四年,太祖以新撰《礼论》付隆,使下意。明年,致仕,拜 光禄大夫。归老在家,手不释卷,博学多通,特精三礼, 谨于奉公,常手抄书籍。”

《谢弘微传》:“弘微,陈郡阳夏人。祖韶,车骑司马。父思,武 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为嗣。义 熙初,袭峻爵建昌县侯。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 唯受书数千卷,国吏数人而已。”

《殷淳传》:“淳字粹远。少帝景平初,为秘书郎,在秘书阁 撰四部书目,凡四十卷。”

《王淮之传》:高祖彬,尚书仆射;曾祖彪之,尚书令;祖临 之,父纳之,并御史中丞。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 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 氏青箱学。”淮之兼明《礼》《传》,赡于文辞。

《荀伯子传》:“伯子少好学,博览经传,解褐为附马都尉, 文集传于世。”

《羊欣传》:“欣字敬元,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 汎览经籍,尤长隶书。”

《王微传》:“微字景元。少好学,无不通览。常住门屋一间, 寻书玩古,如此者十馀年。元嘉二十年卒。所著文集 传于世。世祖即位,追赐秘书监。”

《郑鲜之传》:“鲜之字道子,下帷读书,绝交游之务。元嘉 三年为尚书右仆射。文集传于世。”

《裴松之传》:“松之字世期,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 坟籍。元嘉三年,使湘州,转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 正。上使注陈寿《三国志》。松之鸠集传记,增广异闻。既 成奏上,上喜之曰:‘此为不朽矣’。”十四年,领国子博士, 续何承天《国史》,未及撰述。二十八年卒,时年八十。子 骃,南中郎参军。松之所著文论及《晋记》,骃注司马迁 《史记》,并行于世。

《何承天传》:“承天五岁失父。母徐氏,广之姊也。聪明博 学,故承天幼渐训义,儒史百家莫不该览。元嘉十六 年,除著作佐郎,撰国史。承天年已老,而诸佐并名家 年少,颍川荀伯子嘲之,常呼为你母。承天曰:‘卿当云 ‘凤凰将九子,你母何言邪’’?”十九年,立国子学,以本官 领国子博士。皇太子讲《孝经》,承天与中庶子颜延之 同执经。顷之,迁御史中丞。先是,《礼论》有八百卷,承天 删减并合,以类相从,凡为三百卷,并《前传杂论》《纂文 论》并传于世。又考定《元嘉历》,语在《律历志》。

《颜延之传》:“延之,字延年,少孤贫负郭,室巷甚陋,好读 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

《臧质传》:“质字含文,东莞莒人。父熹,字义和,武敬皇后 弟也。与兄焘并好经籍。”

《王僧达传》:“僧达,太保弘少子。太祖闻僧达蚤惠,召见 于德阳殿,问其书学及家事。应对闲敏,上甚知之。妻 以临川王义庆女,少好学,善属文。义庆令沙门慧观 造而观之。僧达陈书满席,与论文义。慧观酬答不暇, 深相称美。”

《萧思话传》:“思话年十许岁,未知书,以博诞遨游为事, 好骑屋栋,打细腰鼓,侵暴邻曲,莫不患毒之。自此折 节,数年中遂有令誉。好书史,善弹琴,能骑射,高祖一 见,便以国器许之。”

《吴喜传》:“喜初出身,为领军府白衣吏。少知书,领军将 军沈演之使写起居注。所写既毕,暗诵略皆上口。涉 猎《史》《汉》,颇见古今。演之门生朱重民入为主书,荐喜 为主书书史,进为主图令史。太祖尝求图书,喜开卷 倒进之,太祖怒,遣出。会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征蛮, 启太祖请喜自随使命去来,为世祖所知赏。泰始四” 年,封东兴县侯。

《孔觊传》:“觊字思远,会稽山阴人,太常琳之孙也。父邈,

扬州治中。觊少骨梗,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口吃好
考证
读者,早知名。”

《谢庄传》:“庄字希逸,年七岁能属文,通《论语》及长韶令。 美容仪,太祖见而异之,分左氏经传,随国立篇,制木 方丈图,山川土地,各有分理,离之则州别郡殊,合之 则㝢内为一。著文章四百馀首,行于世。” 《萧惠开传》:“惠开,思话子也。少有风气,涉猎文史,家虽 贵戚,而居服简素。初为秘书郎,著作并名家年少,惠 开意趣与人多不同”,“比肩或三年不共语。”

《隐逸传》:“周续之字道祖。豫章太守范甯于郡立学,招 集生徒,远方至者甚众。续之年十二,诣甯受业。居学 数年,通五经并纬候,名冠同门,号曰颜子。既而闲居 读《易》《老》,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时彭城刘遗民遁迹 庐山,陶渊明亦不应征命,谓之‘寻阳三隐。常以嵇康 《高士传》得出处之美,因为之注。高祖北伐,还镇彭城’”, 遣使迎之,礼赐甚厚,每称之曰:“心无偏吝,真高士也。” 寻复南还。高祖践祚,复召之,乃尽室俱下。上为开馆 东郭外,招集生徒,乘舆降幸,并见诸生,问:续之《礼记》 “傲不可长”,“与我九龄,射于矍圃”,三义辨析精奥,称为 该通。续之素患风痹,不复堪讲,乃移病锺山。景平元 年卒,时年四十七。通《毛诗》六义及《礼论》《公羊传》皆传 于世。

孔淳之字彦深少有高尚志爱好坟籍为太原王恭 所称除著作佐郎太尉参军并不就茅舍蓬户庭草 芜径唯床上有数卷书元嘉初复征为散骑侍郎乃 逃于上虞县界家人莫知所之。

陶潜字元亮少有高趣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欣然忘食。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也。少仁爱,好《易》老。居县北石山 下,王敬弘深敬之。

《大沮渠蒙逊传》:“元嘉三年,世子兴国遣使奉表,请《周 易》及子集诸书。太祖并赐之,合四百七十五卷。蒙逊 又就司徒王弘求《搜神记》,弘写与之。十四年,茂虔奉 表献方物,并献《周生子》十三卷,《时务论》十二卷,《三国 总略》十二卷,《俗问》十一卷,《十三州志》十卷,《文检》六卷, 《四科传》四卷,《炖煌实录》十卷,《凉书》十卷,《汉皇德传》二 十五卷,《亡典》七卷,《魏駮》九卷,《谢艾集》八卷,《古今字》二 卷,《乘丘先生》三卷,《周髀》一卷,《皇帝王历三合纪》一卷, 《赵𢾺传》并《甲寅元历》一卷,《孔子赞》一卷”,合一百五十 四卷。茂虔又求晋赵起居注诸杂书数十件,太祖赐 之。

沈约《自序》:“林子第二子亮,字道明。清操好学,善属文, 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书二千卷,所著诗赋颂赞 三言、《诔哀词》《祭告》《请雨文》《乐府、挽歌》《连珠》《教记》《白事、 笺表、签议》一百八十九首。”

《异苑》:“百丈山上有石房,内有石案,置石书二卷。” 《南齐书武穆裴皇后传》:“吴郡韩兰英妇人,有文辞。宋 孝武世献《中兴赋》,被赏入宫。明帝世用为宫中职僚, 世祖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以其年老多识,呼为韩 公。”

《褚渊传》:“渊字彦回。祖秀之,宋太常。父湛之,骠骑将军。 渊少有世誉,湛之卒,渊推财与弟,惟取书数千卷。” 《王俭传》:“俭字仲宝,父僧绰,金紫光禄大夫。俭生而僧 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数岁,袭爵豫章侯,拜受茅 土,流涕呜咽。幼有神彩,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 袁粲闻其名,言之于明帝,解褐秘书郎,太子舍人,超 迁”秘书丞。上表求校坟籍,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上 表献之,表辞甚典。又撰定《元徽四部书目》。上曲宴群 臣数人,各使效伎艺,褚渊弹琵琶,王僧虔弹琴,沈文 季歌《子夜》,张敬儿舞,王敬则拍张。俭曰:“臣无所解,惟 知诵书。”因跪上前诵相如《封禅书》。上笑曰:“此盛德之 事,吾何以堪之。”后上使陆澄诵《孝经》,自仲尼居而起, 俭曰:“澄所谓博而寡要,臣请诵之。”乃诵君子之事上 章,上曰:“善,张子布更觉非奇也。”永明三年,于俭宅开 学士馆,悉以四部书充俭家,又诏俭以家为府。四年, 以本官领吏部。俭长礼学,谙究朝仪,每博议证引,先 儒罕有其例,八坐丞郎,无能异者。令史谘事,宾客满 席,俭应接铨序,傍无留滞,手笔典裁,为当世所重。少 撰《古今丧服集记》,并文集行于世。

《柳世隆传》:世隆字彦绪,少有风器,性爱涉猎,启太祖 借秘阁书,上给二千卷,著《龟经秘要》二卷,行于世。 《王敬则传》:世祖御座赋诗,敬则执纸曰:“臣几落此奴 度内。”世祖问此何言,敬则曰:“臣若知书,不过作尚书 都令史耳,那得今日。”敬则虽不大识书,而性甚警黠。 《崔祖思传》:祖思字敬元,少有志气,好读书史。宋朝初 议封太祖为梁公,祖思启太祖曰:“谶书云:‘金刀利刃 齐刈之’。今宜称齐,实应天命。”从之。

《刘善明传》:“善明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 辞不相见,举秀才。宋武帝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 《苏侃传》:“侃字休烈,涉猎书传。上即位,撰《圣皇瑞命记》 一卷奏之。”

《桓荣祖传》:荣祖字华先,少学骑马及射。或谓之曰:“武事可畏,何不学书?”荣祖曰:“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 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食矣。”

《周山图传》:“山图字季寂,少贫微,佣书自业,有器干。” 《王僧虔传》:“僧虔宋世尝有书诫子曰:往年有意于史, 取《三国志》置床头,百日许,复徙业就元,自当小差,于 史犹未近仿佛。”曼倩有云:“谈何容易,见诸元志,为之 逸肠,为之抽,专一书,转诵数十家注,自少至老,手不 释卷,尚未敢轻言。汝开《老子》卷头五尺许,未知辅嗣 何”所道,平叔何所说,马郑何所异,指例何所明,而便 盛于麈尾,自呼谈士,此最险事。设令袁令命汝言《易》, 谢中书挑汝言《庄》,张吴兴叩汝老,端可复言未尝看 邪谈故如射前人得破,后人应解,不解即输赌矣。且 论注百氏,荆州八袠,又才性四本,声无哀乐,皆言家 口实,如客至之有设也,汝皆未经拂耳瞥目,岂有庖 厨不修,而欲延大宾哉?就如张衡思侔造化,郭象言 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汝曾未窥其题目,未辨 其指归,六十四卦,未知何名,《庄子》众篇,何者内外八 袠,所载凡有几家,四本之称,以何为长?而终日欺人, 人不受汝欺也。况吾不能为汝荫,政应各自努力耳。 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 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吾 今悔无所及,欲以前车诫尔后乘也。”

《虞玩之传》:“玩之字茂瑶,少闲刀笔,汎涉书史。”

《刘𤩽传》:“𤩽字子珪,少笃学,博通五经,聚徒教授,常有 数十人。武陵王晔为会稽太守,上欲令𤩽为晔讲,除 会稽郡丞,学徒从之者转众。永明初,竟陵王子良请 为征北司徒记室,除步兵校尉,并不拜。𤩽姿状纤小, 儒学冠于当时。京师士子贵游,莫不下席受业。性谦 率通美,不以高名自居。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 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在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 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竟陵王子良 亲往修谒。七年,表世祖为𤩽立馆,以扬烈桥故主第 给之。生徒皆贺。𤩽曰:“室美为人灾,此华宇岂吾宅耶? 幸可诏作讲堂,犹恐见害也。”所著文集,皆是礼义,行 于世。初,𤩽讲《月令》毕,谓学生严植曰:“江左以来,阴阳 律数之学废矣。吾今讲此,曾不得其髣髴。” 《陆澄传》:“澄字彦渊。祖卲,临海太守。父瑗,州从事。澄少 好学,博览无所不知,行坐眠食,手不释卷。尚书令王 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澄。澄曰:仆年少来无事,唯 以读书为业,且年已倍令君,令君少便鞅掌王务,虽 复一览便谙,然见卷轴未必多仆。”俭集学士何宪等, 盛自商略。澄侍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千条,皆 俭所未睹,俭乃叹服。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 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 来更知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夺物将去。隆昌 元年,以老疾,转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未拜卒,年七 十。谥靖子,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 《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家多坟籍,人 所罕见,撰《地理书》及杂传,死后乃出。

《武十七王传》:“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世祖第二子 也。建元五年,正位司徒,给班剑三十人,侍中如故。移 居鸡笼山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 要略》千卷。招致名僧,讲语佛法,造经呗新声,道俗之 盛,江左未有也。所著内外文笔数十卷,虽无文采,多 是劝戒。”

《张融传》:“融字思光,有早誉。出为封溪令,浮海至交州, 于海中作《海赋》。还京师以示顾凯之,凯之曰:‘卿此赋 实超元虚,但怅不道盐耳’。融即求笔注之。建武四年 卒,遗令令人捉麈尾登屋复魂曰:‘吾生平所喜,自当 凌云一笑。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又 戒其子曰:‘手泽存焉,父书不读,况交音情,婉在其韵。 吾意不然,别遗尔音。吾文体英绝,变而屡奇,既不能 远至汉魏,故无取嗟晋宋岂吾天挺,盖不𬯎家声。汝 若不看,父祖之意欲汝见也。可号哭而看之’’。”融自名 集为《玉海》,司徒褚渊问《玉海》名,融答:“玉以比德,海崇 上善。”文集数十卷行于世。

《周颙传》:“颙字彦伦,汎涉百家,长于佛理,著《三宗论》,兼 善老《易》。与张融相遇,辄以元言相滞,弥日不解。颙卒 官时,会王俭讲《孝经》未毕,举昙济自代,学者荣之。” 《张欣泰传》:“欣泰字义亨。父兴世,宋左卫将军。欣泰少 有志节,不以武业自居,好隶书,读子史,众伎杂艺,颇 多闲解。”

《文学传》:“崔慰祖字悦宗,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 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袠。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 辞。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 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 二百馀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海岱志》良未 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 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

王逡之,字宣约,少学礼博闻。右仆射王俭重儒术,逡

之以著作郎兼尚书左丞参定齐国仪礼。初,俭撰《古
考证
今丧服集记》,逡之难俭十一条,更撰《世行》五卷。国学

久废,建元二年,逡之先上表立学,转国子博士,又兼 著作,撰《永明起居注》。逡之率素衣裘不澣,几案尘黑, 年老手不释卷。

祖冲之字文远少稽古有机思著易老庄义释论语 孝经注九章造掇述数十篇。

《良政传》:“虞愿字士恭,明帝以愿儒史学涉,兼蕃国旧 恩,意遇甚厚。褚渊常诣愿,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 埃,有书数袠。渊叹曰:‘虞愿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 拂床而去。愿著《五经论问》,撰《会稽记》,文翰数十篇。 裴昭明,河东闻喜人。少传儒史之业,尝谓人曰:‘人生 何事须聚蓄,一身之外,亦复何须。子孙若不才,我聚 彼散’”;若能自立,则不如一经。

《高隐传》:“顾欢字景怡,一字元平,吴兴盐官人也。年六 七岁知推六甲,八岁诵《孝经》《诗论》。年二十馀,更从雷 次宗谘元儒诸义,隐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 常近百人。欢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 学者由是废《蓼莪》篇。太祖践祚,删撰老氏,献《治纲》一 卷。永明元年,征为博士,不就。事黄老道,解阴阳书,为” 数术多效验,卒时年六十四。世祖诏欢诸子撰欢《文 议》三十卷。欢口不辨,善于著笔,著《三名论》,锺会《四本》 之流也。又注王弼《易》二系,学者传之。

臧荣绪,东莞莒人也。与友关康之沈深典素,追古著 书,撰《晋史》十袠。荣绪惇爱五经,著《拜五经序论》。康之 字伯愉,河东人,世居丹徒,以坟籍为务,四十年不出 门,不应州郡辟。宋太始中,征通直郎,不就。晚以母老 家贫,求为岭南小县。性清约,独处一室,稀与妻子相 见,不通宾客,弟子以业传受,尤善《左氏春秋》。太祖为 领军时,素好此学,送《春秋五经》,康之手自点定。又造 《礼论》十卷,上甚悦,宝爱之,遗诏以经本入元宫。 宗测字敬微,颇好音律,善《易》《老》,续皇甫谧《高士传》三 卷。又常游衡山七岭,著《衡山庐山记》。

杜京产字景齐,颇涉文义建元中武陵王晔为会稽 太守,遣儒士刘𤩽入东为晔讲说京产请𤩽至山舍 讲书,倾赀供待孔稚珪等表荐曰:“京产学遍元儒博 通史子流连文艺沈吟道奥虽古志士何以加之” 沈𬴊士字云祯,少好学家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元 嘉末文帝令尚书仆射何尚之抄撰《五经》访举学士 县以𬴊士应选,尚之谓子偃曰:“山东故有奇士也。”少 时,𬴊士称疾归乡,更不与人物通。隐居馀干吴差山, 讲经教授,从学者数十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𬴊 士重陆机《连珠》,每为诸生讲之。沈约荐𬴊士曰:“吴兴 沈𬴊士,贞粹禀于天然,综博生乎笃习。怀书而耕,白 首无倦,挟琴采薪,行歌不辍。”征太学博士,不就。𬴊士 守操终老,笃学不倦。遭火烧书数千卷,𬴊士年过八 十,耳目犹聪明,以火故抄写火下细书,复成二三千 卷,满数十箧,时人以为养身静嘿所致也。著《周易》两 系、《庄子内篇训》注,《易经》《礼记》《春秋》《尚书》《论语》《孝经》《丧 服》《老子要略》数十卷。

吴苞字天盖儒学善三礼及老庄宋泰始中过江聚 徒教学冠黄葛巾竹麈尾蔬食二十馀年隆昌元年 诏曰:“处士濮阳吴苞栖志穹谷秉操贞固沈情味古 白首弥厉”征太学博士不就。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祖父并郡掾史。伯珍 少孤贫,书竹叶及《地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 皆奔走,伯珍累床而止,读书不辍。叔父璠之与颜延 之友善,还祛蒙山立精舍讲授。伯珍往从学,积十年, 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

《孝义传》:“江泌字士清,济阳考城人也。父亮之,员外郎。 泌少贫,昼斫”请帮助识别此字。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 《扶南国传》:永明元年,以司农刘楷为交州刺史。六年, 以始兴太守房法乘代楷。法乘至镇,属疾不理事,专 好读书,长史伏登之因此擅权。法乘无事,复就登之 求书读,登之曰:“使君静处,犹恐动疾,岂可读书。”遂不 与。

《宕昌国传》:永明元年,宕昌王使求军仪及伎杂书。诏 报曰:“知须军仪等九种,并非所爱,但军器种甚多,致 之未易,内伎不堪远涉,秘阁图书,例不外出。《五经集 注》《论语》,今特敕赐各一部。”

《南史齐衡阳元王道度传》:衡阳王钧,常手自细书写 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侍读贺玠问 曰:“殿下家自有坟素,复何须蝇头细书,别藏巾箱中?” 答曰:“巾箱中有五经,于检阅易,且一更手写,则永不 忘。”诸王闻而争效,为巾箱。五经,自此始也。

《梁书武帝本纪》:“帝少而笃学,洞达儒元,虽万机多务, 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戊夜。造《制旨》《孝经义》《周 易讲疏》及《六十四卦、二系文言》《序卦》等义,《乐社义》《毛 诗答问》《春秋答问》《尚书大义》《中庸讲疏》《孔子正言》《老 子讲疏》,凡二百馀卷,并正先儒之迷,开古圣之旨。王 侯朝臣,皆奉表质疑,高祖皆为解释。修饰国学,增广” 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天监初,何佟之、贺玚、严植之、明山宾等覆述制旨,并撰吉凶军、宾、嘉五礼,凡一 千馀卷。高祖称制断疑,于是穆穆恂恂,家知礼节。大 同中,于台西立士林馆,领军朱异、大府卿贺琛、舍人 孔子袪等递相讲述。皇太子、宣城王亦于东宫宣猷 堂及扬州廨开讲。于是四方郡国,趋学向风,云集于 京师矣。兼笃信正法,尤长释典,制《涅槃》《大品》《净名》《三 慧》诸经义记复数百卷。听览馀闲,即于重云殿及同 泰寺讲说,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馀人。又造《通史》, 躬制赞序,凡六百卷。天情睿敏,下笔成章,千赋百诗, 直疏便就,皆文质彬彬,超迈今古。诏铭赞诔,箴颂笺 奏。爰初在田,洎登宝历,凡诸文集,又百二十卷。六艺 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又撰 《金策》三十卷。

《简文帝本纪》。帝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博综儒书,善言元理,讨论篇籍, 继以文章。高祖所制《五经讲疏》,尝于元圃奉述,听者 倾朝野。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 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所著《昭明太子传》五卷, 《诸王传》三十卷,《礼大义》二十卷,《老子义》二十卷,《庄子 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连璧》”三百卷,并行 于世焉。

《元帝本纪》:“帝好学,博总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 辨敏速,冠绝一时。所著《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 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 十卷,《内典博要》一百卷,《连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韬》 十卷,《补阙子》十卷,《老子讲疏》四卷,《全德志》《怀旧志》《荆 南志》《江州记》《贡职图》《古人同姓名录》一卷,《筮经》十二 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

《昭明太子传》:“太子生而聪叡,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 遍读五经,悉能讽诵。天监八年九月,于寿安殿讲《孝 经》,尽通大义。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太子美姿貌,善 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 十数韵,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高 祖大弘佛教,亲自讲说。太子亦崇信三宝,遍览众经”, 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确古今,闲则继以文章 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 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所著文集二十卷。又 撰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卷,五言诗之善者为《文 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杨公则传》:“公则字君翼,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 士大夫以此称之。”

《席阐文传》:“阐文少孤贫,涉猎书史,以清白著称。” 《韦叡传》:“叡字怀文,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 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 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叡每坐棱使说书,其所 发摘,棱犹弗之逮也。”

棱字威直,性恬素,以书史为业,博物彊记,当世之士 咸就质疑。

爱字孝友,笃志好学,每虚室独坐,游心坟素,而埃尘 满席,寂若无人。年十二,尝游京师,值天子出游南苑, 邑里喧哗,老幼争观,爱独端坐读书,手不释卷,宗族 见者,莫不异焉。及长,博学有文才,尤善《周易》及《春秋 左氏义》。

《沈约传》:“约字休文,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母恐其以劳 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 群籍,能属文。齐初为征虏记室,带襄阳令。所奉之王, 齐文惠太子也。太子入居东宫,为步兵校尉,管书记, 直永寿省,校四部图书。梁天监九年,转光禄大夫,加 特进。约聪明过人,好坟籍,聚书至二万卷,京师莫比。” 所著《晋书》百一十卷,《宋书》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 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 一百卷,皆行于世。又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 载而不寤,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 祖雅不好焉。

《任昉传》:“昉字彦升,幼而好学,早知名。天监二年,转御 史中丞,秘书监。自齐永元以来,秘阁四部,篇卷纷杂, 昉手自雠校,由是篇目定焉。昉坟籍无所不见,家虽 贫,聚书至万馀卷,率多异本。昉卒后,高祖使学士贺 纵共沈约勘其书目,官所无者,就昉家取之。”

《乐蔼传》:“蔼字蔚远,南阳淯阳人,晋尚书令广之六世 孙,世居江陵。其舅雍州刺史宗悫尝陈器物,试诸甥 侄。蔼时尚幼,而所取惟书,悫由此奇之,又取史传各 一卷,授蔼等,使读毕言所记。蔼略读具举,悫益善之。 齐豫章王嶷为荆州刺史,以蔼领州主簿,参知州事。 或谮蔼廨门如市,嶷遣觇之,方见蔼暗阁读书。嶷还” 都,以蔼为太尉刑狱参军,典书记。

《王瞻传》:“瞻字思范。年数岁,尝从师受业。时有伎经其 门,同学皆出观,瞻独不视,习诵如故。从父僧达闻而 异之。及长,折节有士操,涉猎书记。”

《张充传》:“充字延符,吴郡人。父绪,齐特进金紫光禄大 夫,有名前代。充少时,不持操行,好逸游。绪尝请假还吴,始入西郭,值充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遇绪船 至,便放绁脱韝,拜于水次。绪曰:‘一身两役,无乃劳乎’? 充跪对曰:‘充闻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 敬易之’。绪曰:‘过而能改,颜氏子有焉’。及明年,便修身” 改节,学不盈载,多所该览,尤明《老》《易》。《充与俭书》曰:“充 幸以鱼钓之闲,镰采之暇,时复以卷轴自娱,逍遥前 史。”

《江蒨传》:“蒨字彦标,济阳考城人。曾祖湛,宋左光禄仪 同三司。父敩,齐太常卿。并有重名于前世。蒨幼聪警, 读书过目,便能讽诵,选为国子生,通《尚书》,举高第。蒨 好学,尤悉朝仪故事,撰《江左遗典》三十卷,未就,卒。文 集十五卷。”

《世祖五王传》:“安成康王秀,字彦达,精意术学,搜集经 记,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 于世。”

秀子机,字智通,美姿容,善吐纳。家既多书,博学彊记, 所著诗赋数千言,世祖集而序之。

南平元襄王伟子恭,字敬范,世祖居藩,颇事声誉,勤 心著述,卮酒未尝妄进。恭每从容谓人曰:“下官历观 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 秋万岁,谁传此者?劳神苦思,竟不成名。岂如临清风, 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恭子静,字安仁,有美 名,号为宗室后进,有文才而笃志好学。既内足于财, 多聚经史,散书满席,手自雠校。

鄱阳忠烈王恢字弘达年七岁能通孝经。《论语》义发 擿无所遗既长美风表涉猎史籍。

《周舍传》:“舍字昇逸,博学多通,尤精义理,善诵书,背文 讽说,音韵清辨。”

《徐勉传》:“勉字修仁,天监六年迁吏部尚书。勉居选官, 彝伦有序,既闲尺牍,兼善辞令,虽文案填积,坐客充 满,应对如流,手不停笔。又该综百代,皆为避讳。迁中 庶子,侍东宫,昭明太子礼之甚重。尝于殿内讲《孝经》, 临川静惠王、尚书令沈约备二傅。勉与国子祭酒张 充为执经,王莹、张稷、柳憕、王暕为侍讲。时选极亲贤”, 妙尽时誉,勉陈让数四。又与沈约书,求换侍讲,诏不 许,然后就焉。转太子詹事。勉博通经史,多识前载,朝 仪国典,婚冠、吉凶,勉皆预图议。普通六年,上《修五礼 表》。诏曰:“经礼大备,政典载弘,今诏有司,案以行事也。” 勉善属文,勤著述,虽当机务,下笔不休。常以起居注 烦杂,乃加删撰,为《别起居注》六百卷,《左丞弹事》五卷, 在选曹撰《选品》五卷,齐时撰《太庙祝文》二卷,以孔、释 二教,殊途同归,撰《会林》五十卷。凡所著前后二集四 十五卷,又为《妇人集》十卷,皆行于世。

《范岫传》:岫字懋宾,文惠太子之在东宫,沈约之徒以 文才见引,岫亦预焉。岫文虽不逮约,而名行为时辈 所与。博涉多通,尤悉魏晋以来吉凶故事。约常称曰: “范公好事该博,胡广无以加。”南乡范云谓人曰:“诸君 进止威仪,当问范长头。”以岫多识前代旧事也。所著 文集、礼论、杂仪、字训行于世。

《傅昭传》:“昭字茂远,十一随外祖于朱雀航卖历日,为 袁𫖮客。𫖮尝来昭所,昭读书自若,神色不改。”

《陆倕传》:“倕字佐公,少勤学,善属文,于宅内起两间茅 屋,杜绝往来,昼夜读书数载,所读一遍必诵于口。” 《明山宾传》:“山宾字孝若,七岁能言元理,十三博通经 传。”

《殷钧传》:钧字季和,天监初在职,启校定秘阁四部书, 更为目录。又受诏料检西省法书古迹,别为品目。 《裴子野传》:子野字几原,少好学,善属文。乐安任昉有 盛名,为后进所慕,游其门者,昉必相荐达。子野于昉 为从中表独不至,昉亦恨焉。中书范镇与子野未遇, 闻其行业而善焉。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曰:“子 野家传素业,世习儒史,苑囿经籍,游息文艺。子野与 刘显、刘之遴、殷芝、阮孝绪、顾协、韦棱皆博极群书,深 相赏好,显尤推重之。时吴平侯萧励、范阳张缵每讨 论坟籍,咸折中于子野焉。”

《顾协传》:“协字正礼,博极群书,于文字及禽兽草木,尤 称精详。”

《徐摛传》:“摛字士秀,东海郯人也。幼而好学,及长遍览 经史。”

《王僧孺传》:“僧孺字僧孺,年五岁,读《孝经》。问授者,此书 所载述曰论忠孝二事,僧孺曰:‘若尔,常愿读之’。六岁 能属文,既长,好学,家贫,常佣书以养母,所写既毕,讽 诵亦通。仕齐,起家王国左常侍,太学博士,尚书仆射 王晏深相赏好。晏为丹阳尹,召补郡功曹,使僧孺撰 《东宫新记》。迁大司马豫章王行参军,又兼太学博士”, 司徒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僧孺亦游焉。僧孺 好坟籍,聚书至万馀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家书 相埒。少笃志精力,于书无所不睹,其文丽逸,多用新 事,人所未见者,世重其富。僧孺集十八州谱七百一 十卷,《百家谱集》十五卷,《东南谱集抄》十卷,文集三十 卷,两台弹事不入集内,为五卷。及《东宫新记》并行于世。

《张率传》:“率字士简,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为诗一篇, 稍进作赋颂。至年十六,向二千许首。天监初,临川王 已下并置友学,以率为鄱阳王友。迁司徒谢朏掾直 文德待诏省。敕使抄乙部书,又使撰妇人事二十馀 条,勒成百卷,使工书人琅邪王深、吴郡范怀约、褚洵 等缮写,以给后宫。率又为待诏赋奏之,甚见称赏。其” 年迁秘书丞。七年,敕直寿光省,治景丁部书抄。率少 好属文,而《七略》“及《艺文志》所载诗赋,今亡其文者,并 补作之。所著文衡十五卷,文集三十卷,行于世。” 《王筠传》:“筠字元礼,一字德柔。幼警悟,及长,清静好学, 与从兄泰齐名。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尝谓筠:‘昔蔡 伯喈见王仲宣,称曰:‘王公之孙也。吾家书籍,悉当相 与。仆虽不敏,请附斯言’’。”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 笃,虽遇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懽欣弥深。习与 性成,不觉笔倦。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 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馀经及《周 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子史诸集皆 一遍。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馀卷,不足 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 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世有文才,所 以范蔚宗世擅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 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 也。沈少傅约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 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 盛者也。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筠自撰其文章,以 一官为一集,自洗马、中书、中庶子、吏部佐、临海、大府 各十卷,《尚书》三十卷,凡一百卷,行于世。

《张缅传》:“缅字元长,少勤学,自课读书,手不辍卷,尤明 后汉及晋代众家。客有执卷质缅者,随问便对,略无 遗失。缅性爱坟籍,聚书至万馀卷,钞《后汉》、晋书众家 异同,为《后汉纪》四十卷,晋钞三十卷,又钞《江左集》未 及成文集五卷。”

缵字伯绪,缅第三弟也。出后从伯弘籍。弘籍,高祖舅 也。梁初,赠廷尉卿。缵年十一,尚高祖第四女富阳公 主,拜驸马都尉,封利亭侯。召补国子生,起家秘书郎, 时年十七,身长七尺四寸,眉目疏朗,神彩爽发,高祖 异之。缵好学,兄缅有书万馀卷,昼夜披读,殆不辍手。 秘书郎有四员,宋、齐以来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 补,其居职例数十百日便迁任。缵固求不徙,欲遍观 阁内图籍,尝执四部书目曰:“若读此毕,乃可言优仕 矣。”如此数载,方迁太子舍人。著《鸿宝》一百卷,文集二 十卷。

《孔休源传》:“休源字庆绪,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每见 父手所写书,必哀恸流涕,不能自胜,见者莫不为之 垂泣。后就吴兴沈𬴊士受经,略通大义。建武四年,举 秀才,太尉徐孝嗣省其策,深喜之,谓同坐曰:‘董仲舒、 华令思何以尚此?可谓后生之准也。观其此对,足称 王佐之才。中大通二年,授金紫光禄大夫,监扬州,昼’” 决辞讼,夜览坟籍。每车驾巡幸,常以军国事委之。聚 书盈七千卷,手自校治,凡奏议弹文,勒成十五卷。 《江革传》:“革字休映,父柔之,齐尚书仓部郎。革幼而聪 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 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孤贫,傍无师友, 兄弟自相训勗,读书精力不倦。谢朓尝”宿卫还,过候 革,时大雪,见革敝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除 武陵王长史,每至侍宴,言论必以诗书,王因此耽学 好文。典签沈炽文以王所制诗呈高祖,高祖谓仆射 徐勉曰:“江革果能称职。”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朱异传》:“异字彦和,年十馀岁,好群聚蒱博,颇为乡党 所患。既长,乃折节从师,遍治五经,涉猎文史,兼通杂 艺,博弈书算,皆其所长。年二十,诣都尚书令沈约面 试之,因戏异曰:‘卿年少,何乃不廉’?异逡巡未达其旨, 约乃曰:‘天下唯有文义棋书,卿一时将去,可谓不廉 也。有诏求异能之士,五经博士明山宾表荐异,高祖’” 召见,使说《孝经》《周易》义,甚悦之,谓左右曰:“朱异实。”异 后见明山宾,谓曰:“卿所举,殊得其人。”仍召异直西省, 俄兼太学博士。其年高祖自讲《孝经》,使异执读。大同 六年,异启于仪贤堂奉述高祖《老子》义,敕许之。及就 讲,朝士及道俗听者千馀人,为一时之盛。时城西又 开士林馆以延学士,异与左丞贺琛递日述高祖《礼 记中庸义》,皇太子又召异于元圃讲《易》,所撰《礼》《易》讲 疏及仪注文集百馀篇,多亡逸。

《羊侃传》:“侃字祖忻,少而瑰瓌,雅爱文史,博涉书记,尤 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司马褧传》:“褧字元素,少传家业,强力专精,手不释卷。 少与任昉善,昉亦雅重焉。”

《刘显传》:“显字嗣芳,好学博涉多通。尚书令沈约造焉, 于坐策显经史十事,显对其九,约曰:‘老夫昏忘,不可 受策。虽然,聊试数事,不可至十也’。显问其五,约对其 二。陆倕闻之,叹曰:‘刘郎可谓差人,虽吾家平原诣张壮武、王粲谒伯喈,必无此对’。”其为名流推赏如此。 《刘之遴传》:“之遴字思贞,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 策”,沈约、任昉见而异之。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籍,时 刘显、韦棱并强记,之遴每与讨论,咸不能过也。之遴 好古爱奇,在荆州聚古器数十百种,有一器似瓯,可 容一斛,上有金错字,时人无能知者。又献古器四种 于东宫。其第一种,镂铜鸱夷榼二枚,两耳有银镂,铭 云“建平二年造。”其第二种,金银错镂古樽二枚,有篆 铭云“秦容成侯适楚之岁造。”其第三种外国澡灌一 口,铭云“元封二年,龟兹国献。”其第四种古制澡盘一 枚,铭云“初平二年造。”时鄱阳嗣王范得班固所上《汉 书》真本,献之东宫,皇太子令之遴与张缵、到溉、陆襄 等参校异同,之遴具异状十事,其大略曰:“案本《汉书》 称永平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己酉,郎班固上”,而今 本无上书年月日字。又案古本《叙传》号为中篇,今本 称为《叙传》。又今本《叙传》载班彪事行,而古本云稚生, 彪自有传。又今本纪及表志、列传不相合为次,而古 本相合为次,总成三十八卷。又今本《外戚》在《西域》后, 古本《外戚》次《帝纪》下。又今本《高五子》《文三王》《景十三 王》《武五》子,宣元六王,杂在诸传秩中。古本诸王悉次 《外戚》下,在《陈》、项传前。又今本韩、彭英、卢、吴述云:“信惟 饿隶,布实黥徒,越亦狗盗,芮尹江湖,云起龙骧,化为 侯王。”古本述云“淮阴毅毅,杖剑周章,邦之杰子,实惟 彭英,化为侯王,云起龙骧。”又古本第三十七卷解音 释义,以助雅诂,而今本无此卷。之遴好属文,多学古 体,与河东裴子野、沛国刘显常共讨论书籍,因为交 好。是时,《周易》《尚书》《礼记》《毛诗》并有高祖义疏,惟《左氏 传》尚阙。之遴乃著《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传同 异》十科,合三十事以上之。高祖大悦,诏答之曰:“省所 撰《春秋义》,比事论书,辞微旨远,编年之教,言阐义繁。 丘明传洙、泗之风,《公羊》禀西河之学,铎、椒之解不追, 瑕丘之说,无取继踵。胡毋仲舒云盛,因修《穀梁》,千载 最笃。张苍之传左氏,贾谊之袭荀卿,源本分镳,指归 殊致,详略纷然,其来旧矣。昔在弱年,乃经研味,一从 遗置,迄将五纪。兼晚冬晷促,机事罕暇,夜分求衣,未 遑搜括,须待夏景,试取推寻。若温故可求,别酬所问 也。”太清二年,侯景乱,之遴避难还乡,未至,卒于夏口, 时年七十二。前后文集五十卷行于世。

《许懋传》:“懋字昭哲,少孤,性至孝,笃志好学。仆射江祏 甚推重之,号为经史笥。”

《王规传》:“规字威明,八岁丁母忧,有至性,太尉徐孝嗣 每见必为之流涕,称曰孝童。年十二,五经大义,并略 能通。既长,好学,有口辨。天监十二年,改构太极殿,功 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高祖于文德殿饯广州刺 史元景隆,诏群臣赋诗,同用五十韵,规援笔立奏,其 文又美,高祖嘉焉,即日诏为侍中。规集后汉众家异” 同,注“《续汉书》二百卷”,文集二十卷。

《萧介传》:介字茂镜,少颖悟,有器识,博涉经史,兼善属 文。侍中阙选,司举王筠等四人,并不称旨。高祖曰:“我 门中久无此职,宜用萧介为之。”介博物强识,应对左 右,多所匡正,高祖甚重之。

《殷芸传》:“芸字灌蔬。励精勤学,博洽群书。幼而庐江何 宪见之,深相叹赏。”

《江子一传》:“子一字元贞,少好学,有志操,以家贫阙养, 因蔬食终身。起家王国侍郎朝请,启求观书秘阁,高 祖许之。续《黄图》及班固九品,并辞赋文笔数十篇,行 于世。”

《孝行传》:“谢蔺字希如,晋太傅安八世孙。蔺五岁,每父 母未饭,乳媪欲令蔺先饭,蔺曰:‘既不觉饥彊,食终不 进’。舅阮孝绪闻之,叹曰:‘此儿在家则曾子之流,事君 则蔺生之匹’。因名之曰蔺。稍受以经史,过目便能讽 诵,孝绪每曰:‘我家阳元也’。所制诗赋碑颂数十篇。” 《儒林传》:“伏曼容字公仪,少笃学,善《老》《易》,为《周易》《毛诗》 《丧服集解》《老》《庄》《论语义》。”

严植之字孝源少善庄老能元言精解丧服孝经。《论 语》及长遍治郑氏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性淳孝谨 厚不以所长高人。

贺玚字德琏。天监四年,初开五馆,以玚兼五经博士。 别诏为皇太子定礼,撰《五经》义,玚悉礼旧事。时高祖 方创定礼乐,玚所建议,多见施行。所著《礼》《易》《老》、庄讲 疏,朝廷博议数百篇,《宾礼仪注》一百四十五卷。 沈峻字士嵩。好学,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麟。士 博通五经,尤长《三礼》。叔明少善《庄》《老》,兼治《孝经》《礼记》, 其三“元尤精解,当世冠绝。”

孔子祛会稽山阴人少孤贫好学耕耘樵采常怀书 自随投闲则诵读勤苦自励。

《文学传》:“到沆字茂瀣,幼聪敏,既长,勤学,善属文。高祖 初临天下,收拔贤俊,爱其才。东宫建,以为太子洗马。 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高才硕学者待诏其中,使校 定坟史,诏沆通籍焉。所著诗赋百馀篇。”

袁峻字孝高,早孤,笃志好学。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自课日五十纸,纸数不登则不休息。天监 六年,峻乃拟扬雄《官箴》奏之,高祖嘉焉,赐束帛,除员 外散骑侍郎,直文德学士省抄《史记》《汉书》各为二十 卷。

周兴嗣字思纂年十三游学京师积十馀载遂博通 记传善属文齐隆昌中侍中谢朏为吴兴太守唯与 兴嗣谈文史而已。

庾于陵字子介散骑常侍黔娄之弟也。七岁能言元 理既长清警博学有才思齐随王子隆为荆州召为 主簿使与谢朓宗史抄撰群书除鸿胪卿领荆州大 中正《文集》十卷。

刘昭字宣卿幼清警七岁通老庄义既学善属文历 为宣惠豫章王中军临川记室初昭伯父彤集众家 《晋书》注干宝《晋纪》为四十卷至昭。又集后汉同异以 注范晔书世称博悉迁通直郎出为剡令卒官集注 《后汉》一百八十卷幼童传十卷文集十卷子縚字言 明亦好学通三礼。

刘峻,字孝标,年八岁,为人所略。至中山,中山富人刘 实愍峻,以束帛赎之,教以书学。魏人闻其江南有戚 属,更徙之桑干。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 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发,既觉复读,终夜 不寐,其精力如此。齐永明中,从桑干得还,自谓所见 不博,更求异书,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清河崔慰祖 谓之《书淫》。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 安成王秀好峻学,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 籍,使抄录事类,名曰《类苑》。未及成,复以疾去。

刘杳字士深少好学博综群书沈约任昉以下每有 遗忘皆访问焉佐周舍撰国史自少至长多所著述 撰要雅五卷。“楚辞草木疏一卷高士传二卷东宫新 旧记三十卷古今四部书目五卷并行于世。”

臧严字彦威,幼有孝性,孤贫勤学,行止书卷,不离于 手。初为安成王侍郎,迁冠军行参军,侍湘东王读,累 迁王宣惠轻车府参军,兼记室。严于学多所谙记,尤 精《汉书》讽诵略皆上口王尝自执四部书目以试之, 严自甲至丁卷中各对一事,并作者姓名遂无遗失 其博洽如此。文集十卷。

庾仲容字仲容杜绝人事专精笃学昼夜手不释卷 抄诸子书三十卷众家地理书二十卷《列女传》三卷 文集二十卷并行于世。

陆云公、字子龙,五岁诵《论语》《毛诗》,九岁读《汉书》,略能 记忆。从父倕沛国刘显质问十事,云公对无所失,显 叹异之。从兄才子亦有才名,文集并行于世。

任孝恭,字孝恭,精力勤学,家贫无书,常崎岖从人假 借,每读一遍,讽诵略无所遗。外祖丘它与高祖有旧, 高祖闻其有才学,召入西省撰史。少从萧寺云法师 读经论,明佛理,文集行于世。

颜协字子和,幼孤,养于舅氏。少以器局见称。博涉群 书,工于草隶。所撰《晋仙传》五篇,《日月灾异图》两卷,遇 火湮灭。

《处士传》:“何点字子晳,容貌方雅,博通群书,善谈论。 引字子季,点之弟也。师事沛国刘𤩽,受《易》及《礼记》《毛 诗》。又入锺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注《百法论》《十 二门论》各一卷,注《周易》十卷,《毛诗总集》六卷,《毛诗隐 义》十卷,《礼记隐义》二十卷,《礼答问》五十五卷。”

阮孝绪字士宗年十三遍通五经十五冠而见其父 彦之诫曰:“三加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勗以庇余躬” 答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 免尘累”乃著高隐传上自炎黄终于天监之末斟酌 分为三品凡。若干卷。又所著七录等书二百五十卷 行于世。

陶弘景,字通明。读书万馀卷,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 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 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取决焉。性 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尤明阴阳五行, 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医术本草。著《帝代年 历》。又尝造浑天象,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诸葛璩字幼玫幼事征士关康之博涉经史。

沈𫖮字处默,慕黄叔度、徐孺子之为人,读书不为章 句,著述不尚浮华,常独处一室,人罕见其面。

刘歊字士光六岁诵。《论语》毛诗意所不解便能问难 十一读。《庄子》逍遥篇曰:此可解耳客因问之随问而 答皆有情理家人每异之及长博学有文才不娶不 仕与族弟𬣙并隐居求志遨游林泽以山水书籍相 娱而已。

《范元琰》字伯珪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

庾诜字彦宝,新野人也。幼聪警笃学,经史百家无不 该综,纬候书射,棋算机巧,并一时之绝。所撰《帝历》二 十卷、《易林》二十卷、《续伍端休江陵记》一卷、《晋朝杂事》 五卷、《总抄》八十卷,行于世。子曼倩字世华,亦有令誉。 所著《丧服仪》,文字体例,庄老义疏,注算经及《七曜历 术》,并所制文章,凡九十五卷张孝秀字文逸,博涉群“书善谈论工隶书凡诸艺能 莫不明习。”

庾承先字子通弱岁受学于南阳刘虬彊记敏识出 于群辈元经释典靡不该悉九流七略咸所精练 《良吏传》庾荜字休野博涉群书有口辨。

《高昌国传》:“国人言语与中国略同,有《五经》《历代史》、诸 子集。”

《陈书世祖本纪》:“帝讳蒨,字子华,少沈敏,有识量,美容 仪,留意经史,举动方雅,高祖甚爱之。”

《后主沈皇后传》:“后讳婺华,性端静,寡嗜欲,聪敏彊记, 涉猎经史,工书翰。后主遇后既薄,而张贵妃宠倾后 宫,后未尝有所忌怨,惟寻阅图史,诵佛经为事。” 《侯安都传》:“安都,字成师,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 五言诗,亦颇清靡,兼善骑射,为邑里雄豪。”

《欧阳𬱟传》:“𬱟字靖世,少质直有思理,州郡频辟不应, 乃庐于麓山寺傍,专精习业,博通经史。”

《杜棱传》:“棱字雄盛,颇涉书传,少落泊,不为当世所知。 遂游岭南,事梁广州刺史新渝侯萧映。映卒,从高祖 恒典书记。侯景之乱,命棱将领平蔡路养李迁仕,皆 有功。”

《衡阳献王昌传》:“昌字敬业。高祖遣吴郡杜之伟授昌 以经书。昌读书一览便诵,明于义理,剖析如流。 方庆少清警,涉猎书传,及长,有干略。”

《陈慧纪传》:“慧纪,字元方,涉猎书史,负才任气。高祖平 侯景,慧纪从焉。”

《赵知礼传》:“知礼字齐旦,涉猎文史,善隶书。高祖讨元 景仲,引为记室参军。”

《刘师知传》:“师知好学,有当世才,博涉书史,工文笔,善 仪体。台阁故事,多所详悉。”

《王通传》:“劢字公济,通之弟也。美风仪,博涉书史。梁世 为国子《周易》生,射策举高第,除秘书郎。”

《袁敬传》:“枢字践言,性沈静,好读书,手不释卷。”

《王质传》:“质字子贞,涉猎书史。梁世以武帝甥封甲口 亭侯,补国子《周易》生,射策高第,起家秘书郎。”

《虞荔传》:“荔字子山,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 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 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文帝除太子中庶子, 侍太子读书。”

寄字次安,少聪敏,及长好学,善属文。弱冠举秀才,对 策高第。起家梁宣城王国左常侍。大同中,尝骤雨,殿 中往往有杂色宝珠,梁武观之,甚有喜色,寄因上《瑞 雨颂》。帝谓寄兄荔曰:“此颂典裁清拔,卿家之士龙也。 将如何擢用?”寄闻之,叹曰:“美盛德之形容,以申击壤 之情耳。吾岂买名求仕者乎?”乃闭门称疾,惟以书籍 自娱。

《马枢传》:枢字要理,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及长,博 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义。梁邵陵王纶为南 徐州刺史,素闻其名,引为学士。纶时自讲《大品经》,令 枢讲《维摩》《老子》《周易》。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 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 得空立主客。”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枢乃依次剖 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 受而已。纶甚嘉之,将引荐于朝廷。寻遇侯景之乱,纶 举兵援台,乃留书二万卷以付枢。枢肆志寻览,殆将 周遍,撰《道觉论》二十卷行于世。

《孔奂传》:“奂字休文,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 沛国刘显时称学府,每共讨论,深相叹服。乃执奂手 曰:昔伯喈坟素,悉与仲宣,吾当希彼蔡君,足下无愧 王氏。所保书籍,寻以相付。有集十五卷,弹文四卷。” 《沈君理传》:“君理字仲伦,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 《周弘正传》:“弘正字思行,年十岁,通《老子》《周易》。十五召 补国”子生,仍于国学讲《周易》。诸生传习其义,以季春 入学,孟冬应举。学司以其日浅,弗之许焉。博士到洽 议曰:“周郎年未弱冠,便自讲一经,虽曰诸生,实堪师 表,无俟策试。”起家梁太学博士,累迁国子博士。时于 城西立士林馆,弘正居以讲授,听者倾朝野焉。弘正 启梁武帝《周易疑义》五十条,又请释乾坤二系。元帝 尝著《金楼子》曰:“余于士大夫重汝南周弘正,其于义 理,清转无穷,亦一时之名士也。”及侯景平,僧辩启送 秘书图籍,敕弘正雠校。高祖受禅,授太子詹事。高宗 太建五年,敕侍东宫讲《论语》《孝经》。太子以弘正朝廷 旧臣,德望素重,于是降情屈礼,横经请益,有师资之 敬。弘正特善元言,兼明释典,虽硕学名僧,莫不请质 疑滞。所著《周易讲疏》十六卷、《论语疏》十一卷、《庄子疏》 八卷、《老子疏》五卷、《孝经疏》两卷,集十二卷,行于世。 弘直子确,字士潜,博涉经史,笃好元言,世父弘正特 所钟爱。

《袁宪传》:“宪字德章,幼聪敏,好学,有雅量。梁武帝修建 庠序,别开五馆,其一馆在宪宅西,宪常招引诸生与 之谈论,每有新议,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大同八 年,武帝撰《孔子正言章句》,诏下国学宣制旨义。宪时年十四,被召为国子正言。生谒祭酒到溉,溉目而送 之,爱其神彩。在学一岁,国子博士周弘正谓宪父君” 正曰:“贤子今兹欲策试不?”君正曰:“经义犹浅,未敢令 试。”居数日,君正遣门下客岑文豪与宪候弘正。会弘 正将登讲坐,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授以麈尾,令宪 树义。时谢岐、何妥在坐,弘正谓曰:“二贤虽穷奥赜,得 无惮此后生耶?”何、谢于是递起义端,深极理致。宪与 往复数番,酬对闲敏。弘正谓妥曰:“恣卿所问,勿以童 稚相期。”时学众满堂,观者重沓,而宪神色自若,辩论 有馀。弘正请起数难,终不能屈,因告文豪曰:“卿还咨 袁吴郡,此郎已堪见代为博士矣。”时生徒对策,多行 贿赂,文豪请具束修,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 耶?”学司衔之。及宪试,争起剧难,宪随问抗答,剖析如 流。到溉顾宪曰:“袁君正其有后矣。”及君正将之吴郡, 溉祖道于征虏亭,谓君正曰:“昨策生萧敏孙、徐孝克 非不解义,至于风神器局,去贤子远矣。”寻举高第。 孙《玚传》:玚字德琏,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 翰。常于山斋设讲肆,集元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 所称。

《徐陵传》:“陵字孝穆,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 博涉史籍。梁简文在东宫,撰《长春殿义记》,使陵为序, 又令于少傅府述所制《庄子》义。少而崇信释教,经论 多所精解。后主在东宫,令陵讲《大品经》,义学名僧,自 远云集。每讲筵商较,四座莫能与抗。国家有大手笔, 皆陵草之。其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 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 后逢丧乱。多散失。存者三十卷。

孝克,陵之第三弟也。少为《周易》生,有口辩,能谈元理。 既长,遍通五经,博览史籍,亦善属文。后东游,居于钱 唐之佳义里,与诸僧讨论释典,遂通《三论》。每日二时 讲,旦讲佛经,晚讲《礼传》,道俗受业者数百人,高宗甚 嘉其操行。至德中,皇太子入学释奠,百司陪列,孝克 发《孝经》题,后主诏皇太子北面致敬。开皇十年,长安 疾疫。隋文帝闻其名,召令于尚书都堂讲《金刚般若 经》。寻授国子博士。后侍东宫讲《礼传》。

《江总传》:“总字总持。幼聪敏,长笃学,有辞采。家传赐书 数千卷,总昼夜寻读,未尝辍手。有文集三十卷,并行 于世。”

《姚察传》:“察字伯审,六岁诵书万馀言,弱不好弄,博弈 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十二,便能属 文。父上开府僧坦知名梁武代,二宫礼遇优厚,每得 供赐,皆回给察兄弟,为游学之资。察并用聚蓄图书, 由是闻见日博。年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盛修文 义,即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为儒者所称。在乱离之” 间,笃学不废。元帝授察原乡令,中书侍郎领著作杜 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太建初, 报聘于周。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 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馀条,并为剖析,皆有经 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著《西聘道里记》,所叙 事甚详。陈初,高宗欲设备乐,付有司立议,以梁武帝 为非。时硕学名儒,朝端在位者,咸希上旨,并即注同。 察乃博引经籍,独违群议,据梁乐为是。当时惊骇,莫 不惭服。仆射徐陵因改同察议。俄为戎昭将军,知撰 《梁史》事。固辞不免。后主纂业,敕兼东宫通事舍人,将 军知撰史如故。察既博极坟素,尤善人物,至於姓氏 所起,枝叶所分,官职“姻娶,兴衰高下,举而论之,无所 遗失。”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 二代史。初,察愿读一藏经,并已究竟,将终曾无痛恼。 察性至孝,终日恬静,唯以书记为乐。于坟籍无所不 睹,每有制述,多用新奇,人所未见,咸重富博。且专志 著书,白首不倦,手自抄撰,无时暂辍。尤好研核古今, 𬤊正文字,精采流赡,虽老不衰。兼谙识内典,所撰寺 塔及众僧文章,特为绮密。所著《汉书训纂》三十卷,《说 林》十卷,《西聘玉玺》《建康》《三锺》等记各一卷,悉穷该博。 并文集二十卷,并行于世。察所撰梁、陈史,虽未毕功, 隋文帝开皇之时,遣内史舍人虞世基索本,且进上, 今在内殿。梁、陈二史本,多是察之所撰,其中序、论及 纪传有所阙者,临亡之时,仍以体例诫约子思廉,博 访撰续,思廉泣涕奉行。大业初,内史侍郎虞世基奏 “廉踵成梁、陈二代史,自尔以来,稍就补续。”

《永阳王伯智传》:“伯智字策之,少敦厚,有器局,博涉经 史。”

《新蔡王叔齐传》:“叔齐字子肃,风彩明赡,博涉经史,善 属文。”

《晋熙王叔文传》:“叔文字子才,颇涉书史。”

《萧济传》:“济字孝康,少好学,博通经史,谘梁武帝《左氏》 疑义三十馀条。尚书仆射范阳张缵、太常卿南阳刘 之遴并与济讨论,缵等莫能抗对。太建初,入为五兵 尚书,扬州长史。高宗尝敕取扬州曹事,躬自省览,见 济条理详悉,文无滞害,乃顾谓左右曰:‘我本期萧长 史长于经传,不言精练繁剧,乃至于此《陆琼传》:“琼字”伯玉,父云公,梁给事黄门侍郎,掌著作。 琼幼聪慧,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及高宗 为司徒,妙简僚佐,徐陵荐琼于高宗曰:“陆琼见识优 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初,琼父云公奉梁武帝敕撰 《嘉瑞记》,琼述其旨而续焉,自永定讫于至德,勒成一 家之言。迁吏部尚书,著作如故。琼详练谱牒,有集二 十卷行于世。

第三子从典,字由仪,幼而聪敏。八岁读《沈约集》,见回 文研铭,从典援笔拟之,便有佳致。年十三,作《柳赋》,其 词甚美。从父瑜将终,家中坟籍,皆付从典,从典乃集 瑜文为十卷,仍制集序,其文甚工。从典笃好学业,博 涉群书,于班史尤所属意。仕隋,除著作郎。杨素奏从 典续司马迁《史记》迄于隋。其书未就,值丧乱,疾卒。 《顾野王传》:“野王字希冯,幼好学,年七岁,读五经,略知 大旨。九岁能属文,尝制日赋,领军朱异见而奇之。年 十二,随父之建安,撰《建安地记》二篇。长而遍观经史, 精记嘿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 其所撰著《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 《顾氏谱传》十卷,《分野枢要》一卷,《续洞冥记》”一卷,《元象 表》一卷,并行于世。又撰“《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记传》 二百卷”,未就而卒。有文集二十卷。

《傅縡传》:“縡字宜事。幼聪敏,七岁通古诗赋十馀万言。 长好学,能属文。后依湘州刺史萧循,循颇好士,广集 坟籍,縡肆志寻阅,因博通群书。有集十卷行于世。 章华字仲宗,家世农夫,至华独好学,与士君子游处, 颇览经史,善属文。”

《萧摩诃传》:“颍川陈禹随摩诃征讨,聪敏有识量,涉猎 经史,解风角兵书,颇能属文。官至王府谘议。”

《孝行传》:谢贞字元正,幼聪敏,有至性。七岁,母王氏授 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 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 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矣’。”由是名辈知之。 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 《儒林传》:“沈洙字弘道,少方雅好学,不妄交游,治《三礼》 《春秋左氏传》,精识彊记,五经章句、诸子史书,问无不 答。

张讥字直言幼聪俊有思理十四通孝经。《论语》笃好 元言受学于汝南周弘正每有新意为先辈推服所 撰。《周易》义三十卷尚书义十五卷毛诗义二十卷孝 经义八卷。《论语》义二十卷。《老子》义十一卷。《庄子》内篇 义十二卷外篇义二十卷杂篇义十卷元部通义十 二卷。又撰游元桂林二十四卷后主尝敕人就其家 写入秘阁。

沈不害字孝和幼孤而修立好学治经术善属文虽 博综坟典而家无卷轴每制文操笔立成曾无寻检 仆射汝南周弘正常称之曰:“沈生可谓意圣人乎!”著 治五礼仪一百卷文集十四卷。

《文学传》:“杜之伟字子大,家世儒学,以《三礼》专门。之伟 幼精敏有逸才。七岁受《尚书》,稍习《诗》《礼》,略通其学。十 五遍观文史及《仪礼》故事,时辈称其早成。仆射徐勉 尝见其文,重其有笔力。中大同元年,梁武帝幸同泰 寺舍身,敕勉撰定仪注。勉以台阁先无此礼,召之伟 草具其仪。乃启补东宫学士,与学士刘陟等抄撰群” 书,各为题目。所撰《富教》《政道》二篇,皆之伟为序。为文 不尚浮华,而温雅博赡,所制多遗失,存者十七卷。 许亨字亨道。父懋,梁始平天门二郡守,太子中庶子、 散骑常侍,以学艺闻。撰《毛诗风雅比兴义类》十五卷, 述行记四卷。亨少传家业,孤介有节行,博通群书,多 识前代旧事,名辈皆推许之。初撰《齐书》并志五十卷 遇乱失亡后撰梁史成者五十八卷梁太清之后所 制文笔六卷。

岑之敬,字思礼。父善纡,梁世以经学闻,官至吴宁令、 司义郎。之敬年五岁,读《孝经》,每烧香正坐,亲戚咸加 叹异。年十六,策《春秋左氏》制旨、《孝经》义,擢为高第。御 史奏曰:“皇朝多士,例止明经。若颜、闵之流,乃应高第。” 梁武帝省其策,曰:“何妨我复有颜、闵邪?”因召入面试, 令之敬升讲座,敕中书舍人朱异执《孝经》,唱士孝章, 武帝亲自论难之。敬剖释纵横,应对如响,左右莫不 嗟服。除童子奉车郎,赏赐优厚。有集十卷行于世。 陆琰字温玉,幼孤好学有志操。世祖听览馀暇,颇留 心史籍,以琰博学善占诵,引置左右。尝使制刀铭,琰 援笔即成,无所点窜。世祖嗟赏久之,赐衣一袭。琰寡 嗜欲,鲜矜竞,游心经籍,晏如也。其所制文笔,多不存 本。后主求其遗文,撰成二卷。有弟瑜。

瑜字干玉。少笃学,美词藻。幼长读书,昼夜不废。聪敏 彊记,一览无遗。尝受《庄》《老》于汝南周弘正,学《成实论》 于僧滔法师,并通大旨。时皇太子好学,欲博览群书, 以子集繁多,命瑜抄撰,未就而卒,时年四十四。太子 为之流涕。有集十卷。

阮卓,幼而聪敏,笃志经籍,善谈论,尤工五言诗,时有 武威阴铿,幼聪慧,五岁能诵诗赋,日千言。及长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有集三卷行于世。 《吴地记》:“顾野王,字休伦,仕陈武帝为门下侍郎,博综 群书,广搜经籍,撰梁《瑞应图》七十卷,《御览》三百六十 卷,宫人各念一卷,常随驾行,内人谓之著脚御览。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