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069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六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六十九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七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六十九卷目录

 易经部汇考十一

  明欧阳贞周易问辩欧阳原功序

  唐鹤征周易象义刘曰宁序 自述

  郭子章蠙衣生易解自序

  朱谋㙔易象通李维桢序 曹学佺序

  陈第伏羲图赞焦竑序 自序

  傅文兆羲经十一翼自序

  管志道周易六龙解六龙剖疑曾乾亨序 自序

  林兆恩易外别传浦大冶序

  彭好古易钥自序

  章潢周易象义自序

  吴极易学自序

  方孔昭周易时论自述

  汪邦柱周易会通缪昌期序

  姚舜牧易经疑问自序

  曾朝节易测自序

  苏濬周易冥冥篇自序

  屠隆读易便解自序

  邹德溥易会自序

  钱一本像象管见启新斋易象钞并续钞自序

  潘士藻洗心斋读易述焦竑序

  焦竑易筌自序

  高攀龙周易孔义大易易简说自序

  郝敬周易正解易领问易补学易枝言自序

  鲍观白易说郝敬序

  张纳陛学易饮河钱一本序

  吴炯周易绎旨李廷机序 董其昌跋 自序

  万尚烈易赞测易大象测自序

  吴默易说自序

  李本固古易汇编意辞集李维桢序 高出序略

  孙慎行周易明洛义纂述自序

  刘宗周周易古文钞读易图记自述

  程汝继周易宗义朱之蕃序

  魏濬周易古象通王在晋序

  樊良枢易疑易象朱谋㙔序 自序

  樊良枢易赞陈继儒序

  陆梦龙易略陆鸣勋序

  陆起龙周易易简编自序

  文翔凤邵窝易诂自述

  林齐圣易编自序

经籍典第六十九卷

易经部汇考十一

编辑

明欧阳贞周易问辨三十卷

编辑

按欧阳原功序易之为书上尽神明之蕴下该事物之理以变易为用以会通为方其初立名起义如此其为说宜无穷焉汉以来易专门师多于五经而其

编辑

疑尤多,千有馀年,未有纪极。族子贞历考诸家之异 同,质正先儒之论议,初名《易疑》,后改曰《问辨》,凡三十 卷,用功精深,可尚也。吾宗巽斋先生为曾大父冀郡 公作《经训堂记》,言“欧阳氏经学,司马氏史学,由三代 而下,代有其人。盖六经甫出孔氏之壁,欧阳氏即以 八世博士世其学,其来岂一日哉!”司马氏史学,至宋 君实复振。欧阳氏经学,我六一公《易》有《童子问》,《诗》有 《本义》,凡宋儒以通经学古为高,实公倡之。故余见贞 是编,喜我欧阳氏经学亹亹其不绝乎!抑是编岂独 便场屋之习,山林穷经皓首之士见之,未必无助我 之叹也。贞为我勉成之。

唐鹤征周易象义四卷

编辑

按刘曰宁序易家自王郑而降主理者黜象主象者亦黜理是二者皆非也而象固近之顾儒者疑之曰理立于阴阳之前象表于形气之后荆川先生言之

编辑

矣。《易》之为书,以象证理,良然哉。奉常先生者,荆川先 生子也。盖尝发百家之藏,殚三截之力,禀过庭之训, 而益畅其说,作《周易象义》。其大要合爻象以观理,因 彖义以辨爻,别二卦于一卦而内外正,定主爻于六 爻而君臣位,至于互卦倒体,其为说益博而义益精。 所谓“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者邪?

按鹤征自述易须象与理合彖与爻合鹤征少尝读易先君子训之曰易之为书以象证理之书也论象不论理易失之穿凿论理不论象易失之浮泛必象

编辑

理合始有确据。自先儒据《易》不可典要之言,彖与爻 各自为训,不惟爻象常相悖,而六爻之中,或本爻以 明君子,他爻目之为小人,所谓先儒谓六爻似累世 仇杀,岂《易》义固然耶?故必爻彖合始为定论。鹤征细 求之,则孔子之《彖传》盖备矣,正所以合象理彖爻而 一之者也。学者于此求之可矣

郭子章蠙衣生易解十五卷

编辑

按子章自序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独不及易易难言也惟难言故罕言子罕言命易性命之书也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何

编辑

轻与人雅言,《易》也微独难言,亦难学。孔子五十以前, 岂不学《易》而不以学《易》名。其曰:“假我数年,五十学《易》, 可以无大过。”孔子将纵之圣,五十学《易》,仅可以无大 过。何晏、王辅嗣诸人,奈何以轻俊少年谩言《易》耶?孔 子之可仕可止,学《艮》可久可速,学《咸》《恒》不厌不倦,学 《干》多识多闻,学《大畜》,宁俭宁戚,学小过。故《易》惟孔子 能学也。然韦编三绝,铁摘三折,如此其勤;河不出图, 凤鸟不至,如此其忧。而仅云“无大过《易》”,其可易学耶? 子章幼习《易》,先君手书程传、朱义而口授之,因之窃 一第。今犬马齿七十五矣,归养以来,日极研而旁钻 之,为论若干篇,为解若干条,总名之曰《易解》。嗟乎,荀 子有言:“善为《易》者不占。管辂谓《易》安可注。”信斯言也, 予兹解赘矣,予之过大矣。

朱谋㙔易象通八卷==按:李维桢序:“昔者孔子晚而学《易》。而为之《十翼》。”其指==

编辑

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由周迄汉治易者率先明 象迨晋王弼尚名理而宋邢恕辈因之至欲弃卦画 不用程氏传专言理义邵氏说尽主象数矣然而识 者多有遗议李鼎祚谓郑康成参天象王辅嗣释人 事冯当可谓王与人事疏程与天道远天人宁可偏 废耶陈莹中举邵说似刘器之刘不其然朱子亦以 必见象意方可说理而与刘君房滕珙言本义有模 印之戒其定论如此人情画狗马难而鬼魅易是以 为象数之学者卒不胜而自举子业出易象益置不 讲矣友人朱郁仪读易而叹曰说易者莫如孔子孔 子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此象之始也书契兴而结 绳远后圣广为之象以开物象有数故曰极其数遂 定天下之象象有辞故曰彖者言乎其象圣人设卦 观象系辞焉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 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易之为 书安往而非象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所以尽意 象之不明意言何有乃为易象通八卷近取身远取 物揆人事以合天道使读者占者犁然各当于心而 始信夫圣人吉凶与民同患之理彼训诂支离与索 之窈冥昏默者皆非孔子指也易无方而象有方象 有定体而无定用阳一君而二民为君子阴二君而 一民为小人三昼之象八卦小成之体也二与四三 与五同功而异位重爻之象六位之体也因而重之 不可胜象矣八卦之象既已为天地雷风山泽水火 矣而说卦更广之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 宜因而广之象不可胜用矣郁仪之名曰象通有以 也见乃谓之象往来不穷谓之通化而裁之存乎变 推而行之存乎通变则通通则久要之范围于孔子 孔子之指不明天下始遗象而言易遗象而言易则 徇象而言易者阶之过也有徇象而后有遗象不遗 象而后象通兴焉通也者惩于徇与遗之弊者也不 曰得心而忘象乎惟通而后能得惟得而后能忘惟 忘而通之能事毕矣亦孔子之指也

按:曹学佺序古注《易》不下数百家,罕有以《系辞》说《易》者,说《易》而不本之《系辞》,如挈衣而不得其领者也。《系辞》不云乎:“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

编辑

爻之词也易卦爻皆序也卦爻词皆象也乐斯玩玩 斯无穷矣豫章友人郁仪氏作周易象通一书其道 主变其说顺乎本文而不为穿凿大要本之系辞者 也

陈第《伏羲图赞》二卷。

编辑

按焦竑序《易》,始庖牺,有画而无文,世所传《先天图》是已。迨夏、殷、周三《易》递兴,要不出图之范围。顾夏、殷以象数为宗,无言说可寻。《周易》则文王、周、孔推明图之。

编辑

旨趣,详哉其言之也。乃昧者至沿流忘源,日远于图 而不知,甚者取圜图而矩之,析之为八,为六十四,棼 棼纭纭,而古人浑然天成之妙,不可复睹矣。孔子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夫《易》 一太极也,太极亦环中也,而两仪、四象、八卦靡不备 焉。其摹为羲图,奚啻指掌?周子《太极图》适得此意,但 变两仪为阴阳,四象为五行为稍异耳,而于八卦顾 略而不言,何与?岂其引而不发,以待人之自寤与?周 子之图,本为《易》设,观《易通》可见,而语焉不详,至令学 者谓周自为图,与庖牺绝不相涉,亦已谬矣。陈子季 立尚友古今,潜心道妙,恍然如见羲皇于千载,而闵 支离者之病道也。乃创为此图,不必奇之耦之,离且 析之,而万千五百二十之策,相逼而成,以为固然,则 前此未有以为臆见,又何其惬于人心而不可更置 之若是也?观图赞答问,反复数千言,靡非抉剔真诠, 解剥众说。大率规方以为圜融,异而归一,拂有以取 无。至于拂有取无,而洗心之学至矣。窃谓《易》自太极 而两、而四、而八也。圣人之吉凶,与民同患,不得已也此自无而之有,所谓数往者顺也。至于通志决疑,一 寄诸蓍龟,而圣心无事焉。无思无为,澹然独与神明 居,则理穷性尽而命以至。此自有而之无逆也。故曰: “《易》逆数”也。嗟乎!卦寓于蓍而卦非蓍,故得卦者忘蓍。 数托于图而数非图,故得图者忘数。非知道者孰识 之?周子之图,得之希㝏先生。张忠定论公事阴阳源 流髣髴,亦自可见。季立特起千载之后,不由见闻,独 契《羲》《易》,殆天启其衷,以明圣人之绝学,与周子之图, 未知孰为先后。昔子瞻读子由《解老》,谓不意晚年见 此奇特。余于此编亦云。

按第自序余少读易主朱义又主程传后又颇考马郑荀王及唐宋诸儒之说大都程传为近盖程本之孔子者也乾坤有文言系传又有鸣鹤在阴一十八

编辑

解,详哉!名理之谭大矣!引伸触类,卦爻可例知也。余 独疑《易》书之作,本于庖羲氏。乃其图析六十四卦而 画之,岂惟奇耦易讹,即楮笔之具。若后世犹病其繁 且难也,况太古乎?且阴阳流行,无有间断,乃断析著 此,不足以明三极之妙矣。于是以朱笔为阳,墨笔为 阴,两画即成两仪,四画即成四象,八画即成八卦,十 “六画之即成十六卦,三十二画之即成三十二卦,六 十四画之即成六十四卦,傥于六十四之上各加阴 阳则为一百二十八卦,而干兑离震巽坎艮坤之位 皆不易也。傥再重之即成二百五十六卦,三重之即 成五百一十二卦,而其位亦皆不易。”余始深叹其妙, 且不敢极其数也。惟以六十四卦者绘为三尺之图, 悬之座右,久之,坐卧行立,常若图之在目也者,又久 之,若见阴阳消长之数,天地鬼神之机也。噫!自汉以 来,传《易》者不可胜数,其言图实鲜,兹谬为之赞。或有 因余言而绎夫图,庖羲氏之《易》,庶几复明于世矣。

傅文兆羲经十一翼五卷

编辑

按文兆自序图书者数之祖也牺画者象之祖也并出于太古之世而诸儒独详言之噫夏商之礼至夫子且无征矣周室班爵禄至孟子且不得闻其详矣

编辑

况上世之图书乎?吾于诸儒之详言图画,而益知其 无考也。言其所可考者,故作《太古易》冠于首。图以蓍 筮,书以龟卜,若存若亡。至牺画以立象,则详具于《说 卦》篇中。是《说卦》其源也,出于太古之后也;二篇其流 也,兴于中古之后也。而世儒愬其流,不穷其源。徒愬 其流,故虚而无据;卒亡其源,故辞多不解。奈何以所 自有者而并忘之也?作《上古》第一。《易》,以《观象》为主。辞 者因象而系也;变者因象而通也;占者因象而断也。 但《说卦》之象《文王》二篇,十用其三四,其间多有不合 者,于是世儒疑之,疑则因置之而不讲,并其所可通 者而亦莫之考也。作《观象篇》第二。其次莫若《玩辞》。盖 象也者,有形貌,无文字,故象不可见。以辞而见,或远 取物,近取身,皆所以像其象也。匪辞则乌知其象之 所在。故曰“君子观象”,亦于其辞观之而已矣。作《玩辞 篇》第三。其次莫若观变。盖一卦能涵万象,一卦止言 一象,果尔,则得此遗彼,各卦均此阴阳,诸卦均此爻 位。果尔,则执此泥彼,故须通变随时,通变因时化裁, 有不穷之妙焉。故可以象事,亦可以知来。不然,纵卦 辞爻辞终为有尽,即之卦本卦终属有限。作《观变篇》 第四。其次莫若玩占。盖占者占其吉凶而已。吉凶因 乎事之得失,事之得失,因乎象之当否。故事之得也, 非他也,贞而已;事之失也,非他也,不贞而已;事之得 而失,失而得也,又非他也,悔与不悔而已。故总而一 之以“贞悔”,而世儒以辞占之,遇吉则吉,遇凶则凶,吉 凶将何所凭乎?作《玩占篇》第五。夫《易》,孔子《十翼》言之 详矣,兹复又有十一翼者何?曰:非于《十翼》之外别有 增加也,亦不过就《十翼》中阐明之而已矣。虽然,此亦 学《易》之筌蹄耳。至于得心忘象,得意忘言,又有在于 善悟者。

管志道周易六龙解一卷六龙剖疑一卷

编辑

按曾乾亨序管登之先生起家楚臬从寻阳上书乞归候命匡庐之麓日玩周易注六龙解夫龙德者大人之学也潜见惕跃飞亢大人所乘之遇也乃中古

编辑

而降。龙德之大人不少概见,何哉?盖尝观于阴阳之 际,而知天德之难也。龙本纯阳,有纤毫阴翳之未尽, 即难语龙德。乾元统天,自一至九,纯阳用事,用而无 用,朕兆莫测,先天浑沦,孰睹其首?此《干》体也。自阴柔 现而干体析,干体析而群阴始杂于阳,就中阴气消 化未融,其末立见,群龙安得无首哉?夫天以无首为 则,有首则非天则矣。天则不见,龙德隐而世变日下 矣。阴既盛而阳刚漓,即龙德多迍数。圣人之出,正值 惕跃之会,于两干合体之间,兢兢若此。故曰:“作《易》者, 其有忧患乎?”其亦深瞩阴阳之微机乎?使其在今日, 忧患更复何似?然圣人固已逆睹矣。彼其以龙德而 于三四之际,所操修垂戒者,抑何肫至也。先生负超 世之识。精诣悟彻。中皆释《孔子传》文。而未尝创为臆 说。世之诵其言者。可以知其人矣。

====按志道周易六龙解自序余幼以应举之例习易长====而稍有所闻。辛未登籍,己卯归田,日兢兢以修慝远 名是务,笔札罕有存者。而天台耿先生贻书以阐道 相迪,于是辑经删史之念起。会余捧分臬辰沅之檄, 以不能将母陈情,再辞,次蠡口邮亭以待命。于时身 心閴寂,忽动训《易》之思,先草《六龙解》,次乃会通《乾坤》 《彖象》《文言》,次及《六子》,又次及《屯》《蒙》,以后反对诸卦。而 余所陈疏与被参之报并至。遂返棹遄归,至蛊之上 九而停笔。自惟蠡管之见,未必深契圣心,权命之曰 《易测》,将以馀力脱槁,就有道而正焉,而先慈之恸作 矣。伤哉天乎!《易》之辞演自羑里,《易》之传兆于匡围。古 圣兴《易》,尚有忧患,余何人斯,而能逃此酷罚哉?门人 张浩请以《易》测公诸人。余曰:“书未成也,则请先出六 龙解。”余曰:“可哉!是《乾象》中之一义也。”圣人之用,尽 于六龙矣。其体则在干。干字渊乎渊乎。余第测其影 响云尔。其中解“群龙无首”之义,实发端于耿先生万 历癸巳。 按《六龙剖疑自序》,志道以万历壬辰待命 蠡口,草《周易六龙解》。比归,缄质先师耿恭简公,公为 题其简端,最赏惕见二解而推敲释氏神龙之说。是 时公在沈痾中,盖疑余之以神龙首释氏,而未暇察 其正,为群龙无首之义发也。越七祀,今少司马许敬 庵先生有《六龙解》之评。其持论平正切实,大类恭简 公。而推敲更密。因复拈玩。有不安于心者。即随其所 列条款。从中剖厥疑义以复敬庵亦欲与海内贤豪 共商之。名之曰《六龙剖疑》云。万历壬寅。

林兆恩易外别传一卷

编辑

按浦大冶序易外别传者乃三教先生龙江林夫子之所传传之而未尝得其传者也而其徒复婴子林翁者先生入室弟子也倡教于吴乃以先生平生所

编辑

谈《易》旨,散于论著,裒集成之,衍为图说。图凡六十说, 本指归诚继往开来之学也。盖尝闻之,吾身之天地, 则具吾身之《河图》《洛书》。人惟能得吾身之《河图》,则便 能与太虚同其体。太虚之体,寂然不动,太极本无极 也,非命与而性在其中矣。人惟能得吾身之《洛书》,则 便能与天地同其用。天地之用,感而遂通,无极而太 极也,非性与而命在其中矣。然则吾儒性命之学,归 根于《易》。学《易》之道,当自艮背始。夫艮者,止也;艮其背 者,止其所也。艮其背而吾心止乎其所矣。止其所止, 自能忘乎其身也,故曰:“不获其身。”不获其身而吾心 之神明寂照,元神自复矣。元神自复,而真空之体见, 性全乎天矣。谓非真儒之能事欤?先“生阐《易》之精义 入神,穷神知化,正惟追宗四圣,而默成参赞之至道, 位育之全功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复婴子闻之,默然 微笑,拱而立曰:旨哉言乎!子为我识之简端。”万历丁 巳

彭好古易钥五卷

编辑

按好古自序夫易者性命之书也以性命言易易之正也而庄言性命则人惑余之言易因卦体卦象卦德卦才摅之为辞一卦一义一句一义一字一义各

编辑

求其当,名曰《正义》。与朱子《本义》列而为二,以待人之 自求,而其要不失性命之正。顾性命可易言耶?统论 其纲,取坎填离尽之矣。离之填一,而坎之取百,或取 之内,或取之外,或取之己,或取之人,或取之顺,或取 之逆,或取之捷,或取之徐,未可一言述也。言取则人 思不言,其所以取,则人茫昧而难入。譬之户然,范金 “冶铁,饬键疏簧,其扃固矣,而非钥以导之则不开。夫 《易》者,四圣之扃也。四圣扃其户以俟后人,后之人更 无造其户而入之者,则以钥之亡耳。余著《易正义》,并 著《易钥》,启四圣枕中之钥于千百载之下,其谁曰然, 而余非无据也。《易》不在画,不在彖,不在爻,而在人心。 人心有真钥,悟则钥在,不悟则钥亡。”余以心为《易》,亦 以心为钥。即去四圣千百载而遥,犹面受也。余受之, 余启之,然未敢出以授人,将藏之名山,聊备他日著 述之阙尔。

章潢周易象义十卷

编辑

按潢自序孔子生生之谓易奚自而生哉阴阳是也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象若不足以尽之矣然易也道也神也一也不可得而见也惟神明

编辑

于衷者,真见形上形下,道气浑融,则知象即阴阳不 测,生生不穷之《易》矣。何为象?一奇与一耦也—者,奇 也,阳之象也╍;者,耦也,阴之象也。天垂象,见吉凶,圣 人象之象此者也。是故盈天地间,莫非阴阳之翕辟, 莫非阴阳之变化。伏羲俯仰远近,通神明,类物情,见 阴阳有奇耦之数。故画—以象阳,画╍以象阴。奇耦 各三画,名之曰干、坤。干,阳物;坤,阴物。象其物宜,此其 概也。干《坤》各三索而成六子,名之曰坎、艮、震、巽、离、兑, 所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是也。又于八卦错综而重 之为六十四卦焉。然《周易》则有反对次第,其对者八, 如《干》与《坤》,《颐》与《大过》,《坎》与离,《中孚》与《小过》,其馀《屯》《蒙》 《既》《未济》,则皆相反而成也。合之为三十六,析之上、下 经,各取十八卦,《易》之书备是矣。孰非天地阴阳自然 之象乎?故因象异名,名以象而定;因名异义,义以象而显也。盖《易》虽无文辞,而六十四卦卦象各殊;三百 八十四爻爻象各别,郁郁乎天下之至文矣。文王总 一卦而系之《彖》,周公分六爻而系之辞,孔子《彖传》所 以释彖辞也,《象传》所以释爻辞也。《系辞》《文言》《说卦》诸 篇,所以统论卦爻之旨也。可见伏羲六十四卦之画, 画以象也。文周、孔子之辞,辞以象也。象虽至隐至赜, 至杂至动,其变化不齐,而元、亨、利、贞、吉凶、悔吝、厉、无 咎,占亦不一,要亦因其象之变,而异其占耳。故曰:“《易》 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又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 明吉凶。”信乎三百八十四爻莫非一奇一耦之变化, 而耦又奇之变也。圣人惧其义有难明,间又取诸物 以象之,其所为类物情、象物宜,亦皆卦画原有此象, 非圣人故为此以发其义也。是故文王于各卦,举“牝 马”、“牝牛”、“豚鱼”、飞鸟之类,以见其例;周公于各爻,举“六 龙飞跃”、“履霜坚冰”之类以极其赜;孔子又于《文》《周》辞 外,设“天行健”、“地势坤”之类,以广其义。且曰:“吉凶者,失 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虽辞之吉凶悔吝,亦孰非象乎? 其设象系辞或不同,孰非发明伏羲所画之卦辞乎? 然则由孔子之《彖传》《象传》以求文周,由文周之卦辞、 《爻辞》以求伏羲,而《易象》其庶几矣。噫非求之羲、文、周 孔也,吾心固有未画之象,无言之辞,即所谓《易》与道 与神之谓也。以此洗心密藏,得其所谓生生不测焉, 则居观动变,无一非变,无往非占,而天地之法象,无 一非教,吾亦无往非法天之学矣。

吴极易学五卷

编辑

按极自序宋苏季明以治经为传道之实而六经之道尤莫实于易程正叔亦云治经实学也极幼治诗长好读易寻究万思默先生易原等篇实获我心迨

编辑

三仕南中,官邸多暇日,以乐玩为业。研证既久,翻搜 亦侈。其不甚异意者,宋程先生《易传》外,惟杨敬仲、苏 子瞻、明则焦弱侯、邹汝光四家而已。顾其书犹囿训 故例,予欲不遗训故,更以拟议发明为主,乃严择众 解,并出素所契于理学诸儒者,参以己见,镕会而为 此本。因忆幼读夫子五十以学《易》语,未知刘元城以 五十作卒,竟何所据。而朱晦翁据《史记》称“是时孔子 年七十”,直判“五十”字之误,洵如年已七十矣,又安知 “非转思无过于五十之年”,以追学之所历乎?而“加我 数年”,则显然“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之深意矣。夫《易》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也,而夫子不自道五十而知天 命乎?即五十以前,夫子何尝不学《易》?或如“仁者见之 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以至命不无有间,至于五 十,夫子通体是命,则通体是《易》,通体是《易》,则通体是 学,了不作二见矣。要以穷神知化,非韦编三绝而学 之不厌,不及此,则志道者之于《易》,有终身焉云尔。若 语夫禔躬涉世,洞机赴节,理无不备,然皆道之用,学 之事也。故曰“学莫实于《易》。”而学人务以道之见实,体 《易》学之微而已。

方孔昭周易时论十五卷

编辑

按孔昭自述少侍先廷尉之侧负墙而已筮仕嘉州锐身解绶救出一高孝廉未免自喜先廷尉示之曰谦之平称一言而可终身者也天启甲子以不覆魏

编辑

良卿之伯,忤珰削籍,祸且不测。始自痛省,先廷尉教 之曰:“而知《三陈》《九卦》之生于忧患乎?以世道言,后更 有甚于此者。灭理以言天,讳善以夸道,人心之几如 此。邪风大行,能无乱乎?”忽忽庐白鹿之墓三年,重读 祖父之书,述成时论,优游丘壑足矣。贼风甚炽,江北 为墟,居乡守御,不能弢晦,而危楚之任,倏尔在肩。议 剿谷城,失执政之指,以将衄致逮琅当西库者两年, 归颜环中草堂,且天溃海竭矣。此生忧患,便为家常。 奉北堂以守此山,终老墓侧,筮得潜龙,自称“潜老夫”, 固其时也。衰病之馀,供薪举火,合编往哲之语,以为 蓍龟。荒乡僻处,兵燹书残,远借甚苦,是以此编未得 卒业。惟有农夫幼光、古𬭚及从子建诒辈,间过径中, 老夫何尝一语人乎?暮年,独子万里归省,凿坎自矢, 不出环中。余书诫之,犹是九卦也。鹿湖潜老夫孔昭 生万历辛卯,忽忽六十四卦之岁,且记此以付子孙 云。

汪邦柱周易会通十二卷

编辑

按缪昌期序汪砥之颖悟绝伦于易学尤长初从吾游谈业数载至丙午遂捷矣尝与论易迥不作犹人解癸丑北征出易解数帙质余余甲乙之迄今会通

编辑

书成网收,百家栉比,群议俱本《全经》,引伸触类,而“爻 象必核其原,取象悉稽其实”,盖不徒为举业阶梯,真 可作圣经羽翼者矣。

姚舜牧易经疑问十二卷

编辑

按舜牧自序孔子学易韦编尝三绝矣以是终日言而不置后人因别为彖为象系各卦爻下又分其馀为上下系传伏羲文周之旨斯真阐无馀蕴哉后世

编辑

学《易》者具有发明注疏。然惟程传、《本义》盛传至今。顾 二子之书间有异同,而后来训解者或多拘泥于其辞,曰:“《易》不可为典要也。”嗟乎,独不曰:“初率其辞而揆 其方,既有典常”乎?且孔子论《易》,尝曰:“六爻之动,惟其 时物。”又曰:“智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是知卦与爻之 辞,其大旨必相符合无疑者,何后来者之纷纷哉?且 孔子于卦爻辞发出一“时”字,《系传》又拈出一“几”字,意 在前民之用也,故于诸卦下曰“时义”,曰“时用”,不一而 足,而用九用六,特发于乾坤二卦,其用昭如矣。后人 误解变柔变刚,大戾二圣之旨。且几者动之微,吉之 先见者也。后人妄于“吉”字下填入一“凶”字,乃若其情, 则可以为善矣。变化云“为吉事有祥”,曾闻凶之先见 乎几,善恶之说,盖发之宋儒尔。周公所谓“君子几”,孔 子所谓“可与几”,其旨似不如是。《书》曰“惟时惟几”,又曰 “惟几惟康,吉之先见”,兹可证矣。误解一几,又误解二, 用《易》道不几于晦蚀哉!余小子无知,蓄疑思问二十 年,今复裁订求正于海内君子。倘谓牧今所问或言 之几于《易》,俾藏诸名山,窃附诸儒训诂之末,则皓首 穷经之幸也,而非所敢望也。万历庚戌闰月,

曾朝节易测十卷

编辑

按朝节自序孔子聪明睿知圣人也好古敏求四十而不惑晚年学易说者以为韦编三绝其难如此以节之愚学之迟暮其不能解何怪乎于是取汉魏注

编辑

《疏》:伊川之《传》,文公之《本义》,既又得慈湖先生之《传》,相 参伍有当于心。已而疑虑融释,明夫圣学不外乎一 中之传,以此玩《易》,遂相契合,就蠡测之所及,反复䌷 绎,以笔于纸,用备朝夕之观览,就有道以是正焉。

苏濬周易冥冥篇四卷

编辑

按濬自序余少而学易今皤然白首矣时而搜罗综及百家时而钻研穆焉以思九天九渊莫知其倪然后知易之冥冥也入粤西以来案牍甚稀每诘朝焚

编辑

香一炷,读韦编数帙,偶有所触,援笔而书。未几辄复 削去,又复书,又复削去,又复书,如是者再且三焉。亡 何,而橐中之牍满矣。一日读生生之谓《易》,不觉废书 叹曰:“嗟夫!孰知冥冥者之为生生哉!”然余知其生生 而不知其所以生生,则终于冥冥而已。

屠隆读易便解四卷

编辑

按隆自序予自束发受易苦其难解至以易博一第而犹愦愦不得其解然则易终不可解乎考亭氏解其可解不尽解其不可解予按本义条解之可解者

编辑

仍《本义》之旧不可解者,畅以己见,而大义了然,俾来 学读之便解云。

邹德溥易会八卷

编辑

按德溥自序易者象也八卦以象告固矣彖爻之辞亦所谓观象而系之者辞以象生必按象而后可绎其辞不察象而以臆说者漫也象也者圣人之所立

编辑

焉以尽意者也。道有不可言述,或言而不克尽者,夫 故寓诸《象》,《彖》爻之辞,非必尽卦之旨也;《象》之所含,固 不可以辞尽也;《传》之辞,非必尽《彖》爻之旨也;彖爻之 所蕴,固不可以传尽也。参而玩之,则得矣。夫《易》非四 圣之《易》,霄壤自然之《易》也;又非霄壤之《易》,而心之《易》 也。故诸家其以钻研之所及,各有会焉。非会夫圣人 之心。会于己心也。余黭浅。不足以窥《易》。姑就心所会 者而述之。

钱一本像象管见七卷启新斋易象钞并续钞共六卷

编辑

按一本像象管见自序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舍是无可言易矣万历癸未筮仕庐陵于是塘南王先生辑卫道编以辨异辟邪蒙山陈先生著就正稿以发

编辑

明《易》道,二先生语本曰:“子盍进而读《易》,遂手《易》而读 之,出入必于是,寝食必于是。积之二十年,象则茫然 而矧于像,然而半生之精力在此矣。”龟山先生云:“自 汉、魏以来,以《易》名家者殆数千百人。观其用力之勤, 自谓能窥天人之奥,著为成书,足以师世。然其书具 在,不为士大夫讥评讪笑,用覆酱瓿者无几矣。本曷 不量而又踵是,盖庶几就正于有道君子之前,而酱 瓿亦效一覆之用也。” 按《启新斋易象钞》并续钞自 序:“万历丙戌,余复任螺川,受教王、陈两先生,始知读 《易》积之几二十年,不忍投之水火,名曰《像象管》。见至 于今,又几十年,笔既秃,手亦颤矣。因友人相勉,随读 随抄,积与前等,复不忍弃去,名曰《象抄》。”孙盛有言:“《易》 之为书。穷神知化。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世 之注解。殆皆妄也。此亦足以箴余之失焉。

潘士藻洗心斋读易述十七卷

编辑

按焦竑序圣人洗心退藏于密而吉凶与民同患者莫辨于易故处而修身出而经世率由此出而退藏者其体也但动之变者百姓可与能而静之微者贤

编辑

智未易知,圣人于是立象倚数,探赜索隐,而寓之于 书,使人拂有以取无,立于阴阳之先,而阴阳之用,动 乃不穷,措诸事业,施诸天下国家,岂虚也哉?盖《易》周 万变,而卦止六十有四,卦六十有四,而用止九六。藉 令阳为九用而不能用九则亢;阴为六用而不能用 六则战。《参同契》云:“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非古之微言,道家者流犹得而闻之故耶?余友潘去华专心 孔孟之学,晚独研精于《易》,仰思有得,时时私草其事 绪正之,每就一章,未尝不津津有味其言也。已而叹 曰:“《易》如鸿鹄然,一人射之,不若合众力射之,犹有中 也。”乃尽取诸家说究之,博考前闻,精思其义,而加折 衷焉。大抵主理莫备于房审权,主象莫备于李鼎祚, 去华裒而择之,补不足,表未明,以指南来学,可不谓 勤乎?去华谈《易》不去口,求其书辄拒而不出,盖其意 方进而未止也。不幸被疾而殁,顾其所就者已可传 矣。子师鲁辈不以自私,梓而公诸同好。有能由诸象 数,契其根源,出入以度外内而不惧者,斯其为己《易》 也夫。万历丙午冬日。

焦竑易筌六卷

编辑

按竑自序圣人之微言备载于易所谓穷理尽性至命之书也儒者习而弗察矜激于名义没溺于训诂而失之远矣二氏因驾其说而与儒角不知皆儒学

编辑

之固然也。善乎李觏之言,“无思无为之义晦而心法 胜;积善积恶之诚泯而因果生。譬诸饥渴之饮食,不 可一日无,二氏乘其饥渴而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余 窃悲之,晚而学《易》,戛戛乎难入也。时与同志者讲焉 研味久之,知禔躬涉世,穷深入微,理无弗具,而异学 之果无以为矣。会同学者渐以散去所闻,恐至于遗 忘,辄命儿子籍记之,为就正之地。嗟乎!是编出,学者 知二氏所长,乃《易》之所有,而离伦绝类不可为家国 者,则《易》之所无也。彼攻乎异端者,其病可少瘳矣乎。

高攀龙周易孔义一卷大易易简说三卷

编辑

按攀龙周易孔义自序周易孔义者何孔子之义也人每言易最难读余谓不然见易难耳见易则见道道岂易见哉若读之而已六经惟易易读何者经非

编辑

注“则无门”入注非经则阙四字从门入者注也,非经也。 惟《易》注自夫子,故即注即经。非夫子而吾乌知《易》之 所语何语哉。学《易》者当以夫子之注“学”字绎而句味 之,经不难读也。然而经者《易》也,《易》非经也,存乎其人。 夫子固曰:“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圣人以此斋戒 以神明其德。”此者何也?见《易》之谓也。《易》以孔义明,孔 义又以《易》明,以目前事故不易见,然以目前事,初非 难见也。 按《大易易简说自序》:“夫《易》岂难知者哉?天 高地下,万物散殊,吾于其中具形而为一物。天地之 大,未尝不备于我。静而成象,动而成占。成象者退藏 焉而为密,成占者神明焉而为德。吉凶悔吝,如日月 彰彰焉而冥行者不知也。圣人恻然患之,莫能致力, 则以《易》示之,又”诏之曰占。故曰:“《易》者,卜筮之谓也;卜 筮者,占之谓也。静而不密则不占,动而不德则不占。” 至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之以蓍,则卜筮之一事云 尔。谓蓍不足以尽占可,谓占不足以尽易不可。虽然, 不见《易》而能占者鲜矣,则谓蓍为占也亦宜。于何见 《易》?曰:“其知易知,其能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于 是作《易简说》。夫五经注于后儒,《易》注于夫子,说《易》者, 明夫子之言而明《易》矣。

郝敬周易正解二十卷易领四卷问易补七卷学易枝言二卷

编辑

按敬易领自序八卦以序相循环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易之序者造化变通往来理数之自然羲皇始作文王演之范围曲成精意全注于此连山归

编辑

藏亦各有序,而其义未备,故文更演非序,则三《易》混 同,先后杂越,无不可矣,岂作者之意欤?特其象义圆 妙,无所不贯,夫子作《传》,循循易简,提挈其大较,引伸 而曲畅之,存乎其人。后儒反疑《序卦传》为浅率,朱子 作《本义》遂略之,博士家因废而不讲。若是则《易》道陵 乱,无复条理矣。岂其然乎?余解《易》,于彖爻前冠以《序 卦传》,略加敷衍,如著衣者挈其领而前后襜如,命之 曰《易领》。 按《问易补》自序:“余幼授《毛诗》,疑朱传浅率。 与同学受《易》者,听说《易》,其浅率尤甚于《诗》;听说《春秋》, 其穿凿又甚于《诗》《易》也。窃怪先辈称师儒明经道古, 如斯而已乎?顾国家功令相承可若何?而浮湛一第, 私心耻之。比释褐,又不得与读中秘书”,供文学校理 之役,而郁郁簿领,经义荒阁于心终不忘。癸巳调永 嘉,邂逅学博鲍士龙氏。渠尝受《易》于先辈,就而问焉, 为余说《干》、说《咸》、说《艮》,总之老生常谈耳。别后十馀年, 风尘奔走,明师良友,不复可逢,而五十之年,忽焉将 至。乃抽簪下帷,求自得师。首解《诗》,次解《春秋》,最后解 《易》《易》。吾见其难,为怵然,迟之久而复削草。浃旬而后 干事竣,再浃旬而后坤事竣,乾坤办而他卦离披矣。 《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通之。”亶 其然乎?比杀青,同学取观,无一人一辞助我者。余甥 曰文宰氏以诸生学《易》,取余《易解》,字比而句栉,摘疑 义若干条,请益属余。谅暗废业久之,温故补其阙略, 非必洪“钟大𨙫小𨙫一一鸣合,然心诚求之,不中不 远。羲文始作,于今几千载,传注千家,虽未遍览,而铮 铮者六七家。已尝染指庄生,谓千载而下,知其解者, 旦暮遇之矣。穷经难,穷易尤难哉!” 按《学易枝言》自序:“余于《易》有解有问,有谈有领,晚更三思,得一则舐 笔书记,久之狼籍巾笥。道士章憨取以编入,别”为《学 易枝言》。经曰:“中心疑者其辞枝。”余学未忘疑,道其实 而已矣。先儒云:“烦则枝。”何晏谓:管辂说《易》,要言不烦 一面而尽二难之美。故经曰:“吉人之辞寡。”老聃亦云: “多言数穷。”夫夫是也。我过矣,书以志吾过。

鲍观白易说二卷

编辑

按郝敬序余宰永嘉时吴兴鲍观白士龙氏为郡博士治易尝从先辈讲良知善谈名理余就而问易手书所言于册见示卑之无甚高论忽以为老生常谈

编辑

耳,乾坤而后遂阙如。罢官归来,下帷覃思,取鲍子言 复之,旁薄道理,导窾批郤,豁然四解,深恨当年未竟 其蕴也。余晚岁学《易》,三益之友如鲍子,真空谷之足 音。已录其遗草,以当兰金。

张纳陛学易饮河八卷

编辑

按钱一本序昔有为饮河之喻者谓河无尽而饮之者其量有尽如鼹满腹所饮几何亦犹之河伯望洋之见也若以券之易易河源也盖人人之心莫不具

编辑

有全河之量焉,有不待渴而甘饮焉者。以夫子之圣, 何过可言?且愿有数年之假,五十之学,然又仅谓可 以无大过,《易》顾可以勿学乎?大过,大者过也,必先于 大者无过,而后可以觊望小者耳。予友张以登,起家 名进士,任仪曹。值并封议起,偕于薛、顾、陈、贾诸公,抗 疏回天,时号“六君子”,奚啻泰二用冯河之勇,一入锢 籍,遂数十馀年,而心精无一少渗,举涓滴之流,悉汇 为“天汉”之章。其《饮河》所述,盖用冯河之全力出之,匪 第自饮,亦以饮人,可谓穷其源者已。

吴炯周易绎旨八卷

编辑

按李廷机序仲尼之于易也韦编三绝而后有十翼以阐伏羲文王周公三圣人之旨欧阳公乃以系辞非夫子所作韩魏公不以为然终身不与欧阳公谈

编辑

《易》,夫彖象以疏卦爻,《文言》《系辞》,又以发挥彖象之所 未尽,而归之羽翼三圣。自汉以后,诸儒注疏,又其羽 翼尔。华亭怀野吴君以所著《绎旨》一篇视余,余受而 读之,卦爻彖象,汇而不析,连而不间,无深求,无费辞, 第就圣人语稍加训绎,而大旨了然,如指诸掌。朱晦 翁教人观书,到通融后,都不见注解,但见正经有几 个字,若是编者,殆庶几焉。而余又以为《易》理惟是消 息盈虚,在仲尼为仕止久速,故其《系彖》每叹时义也 大,而孟子称之曰圣之时。至于既老,犹欲假数年之 学以无大过。夫士大夫不明《易》理,潜见跃亢违其时, 进退存亡失其正,过斯大矣。篇中如曰“丰亨豫大,君 子畏之”,曰“进退相依,成败相伏”,曰“死生旦暮,如浮云 之适往适来,何与我事?”此语出自达识,必能用《易》者, 岂独能绎《易》之旨巳哉!

按董其昌跋向子读易至损益二卦叹曰吾已知贵不如贱富不如贫超然霞举志在五岳彼所用者老子之易尔非文周孔子之易也孔子赞易于干之潜

编辑

龙,以为得圣人之德。他日见老子,其尊之也,似师与? 称之也,曰:“犹龙。”“犹之”者,疑之也。圣人之进退存亡,期 于不失其正而已。知益而不知损者,危机也。知益之 为损而去之,知损之为益而居之者,盗机也。夫干,纯 乎阳者也。有机焉而阴气不尽,故疑于龙。向子所用 之《易》如此。予友吴晋明,盖迹于损者,十九在家,十九 “在官,归奉太夫人养,著书谈道,有终焉之志。”予观其 忠孝大节,恬淡姱修,灼然有用于世,非徒虚旷自喜, 而诡于正者,可谓深于用《易》矣。向子云乎哉!

按炯自序粤自伏羲画卦文王衍辞周公益以六爻孔子赞以十翼易更四圣而道始原本阙十一字惟昔岁在甲子予甫成童以占筮见易之辞迄垂髫读宋儒理

编辑

学诸书,见《易》之蕴,窃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而浅见 薄识茫然不得其畔岸者。凡历五甲,始去笺注,直探 文王、周公之辞,以辞合象,以象合先天之画,似有见 其一斑者。敢摅己见以与文王、周公发挥其微义。余 不敢知经世之大用,直就辞衍义,以为神道设教之 小助云耳。乃若孔子之传,本以释《经》,而王辅嗣分列 各爻,使《经》意不贯串。予仿《乾卦》例,以《传》列于各卦经 辞之后,卦如统领,六爻如贯珠,而《传》如宫商之相应, 亦以复古本之翻阅。甫就搦管,题其梗概。万历甲辰 秋八月,观潮之夕也。

万尚烈易赞测易大象测各一卷

编辑

按尚烈自序不佞结发从里中章布衣先生游闻先生论易曰不知易不可以为学不佞因取易读之沉潜反复者廿馀年乃信易之为书虽成于三圣而实

编辑

统于孔子之赞,诚于孔子之赞,不背而驰,则周公、文 王、伏羲之意,可愬而得矣。每有所闻,便即札记,日积 月累,不觉成帙,因名之曰《易赞测》。盖谓测孔子之赞 《周易》者也,故于《彖辞》《爻辞》不苦为讲说,非故略之。正 以求《彖辞》于《彖传》,求《爻辞》于《爻传》,《彖传》《爻传》明,而《彖 辞》《爻辞》之旨,其尽是乎?至于六十四《大象》,原与卦爻 之辞不相发明,故又别为一简,亦名之曰《周易大象测》,又有读《易》附于其末。大约管蠡之见,有触而存而 二测之旨,其衷言云。

吴默易说六卷

编辑

按默自序易不云乎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此诠易之宗旨也今㝢内以明经为功令乃士之挟策者往往格于章句之陋守其师说以为

编辑

《易》尽在是也。试𨙫之程《传》,茫如捕风,又况乎《大全》诸 家乎?予往者辑群书而衷之以程、朱《传》《义》,随复散佚, 今汇而成是编。希㝏有言:“善学《易》者,当以羲皇心地 驰骋,无于周孔注脚下盘旋。”旨哉言也!予亦何敢以 言《易》自任,聊以俟夫引伸触类者,则又何言非《易》也 耶。

李本固古易汇编意辞集十七卷

编辑

按李维祯序略治易者有章句有传有注有集注有义疏有论说有类例有谱有考有数有图有音有拟号为繁蔓清源李维宁统汇编辑其大纲三曰意辞

编辑

曰《象数》,曰《变占》。而意辞之目八:曰《古易》,曰《辞会》,曰《明 意》,曰《释名》,曰《详易》,曰《玩辞》,曰《误异》,曰《易派》。象数之目 八:曰《图书象》、曰《图书数》,曰《总论》,曰《画象》,曰《三易》,曰《广 象》,曰《观象》,曰《衍数》。变占之目十:曰《蓍变》,曰《之变》,曰《反 对》,曰《变例》,曰《小成》,曰《观变》,曰《不卜》,曰《玩占》,曰《卜筮》,曰 《断法》。广大悉备矣。

按高出序略易道之畅莫今日若以予耳目所及若焦先生之易筌意象兼举超超元著又有黔南来氏之易淄川高氏之易咸自名家而李维宁氏辞会一

编辑

《书》包总古今,始无馀蕴,所采辑汉、唐诸家颇众。其“论 象甚备,而核其序,前卦爻而后彖象,其体先之以意 辞,而象数继之,变占继之,杂论,叙述继之,秩秩乎有 则”,确乎有据。

孙慎行周易明洛义纂述六卷

编辑

按慎行自序慎行素不敢玩易戊申岁忽若有示之图如世局盘者从北坎干兑宫三点从南坤巽宫二点若天三地二寻卜以为将来于易当有闻矣至癸

编辑

丑将诣部卜,《艮》之四,艮其身,止诸躬也。心止是《易》,便 可潜通。专欲讲求文王后天《周易》,兀坐述之,果一月 成卦,述外复有二十馀章,仍卜五年后可再述,又五 年后可三述。迨戊午壬戌,两述如言,二《易》比初赢十 馀章,三易缺十五章,十馀年来未轻示人。会丁卯春 谪戍,神复指示之,卜此生还日刻。前所述易,俄戍遣 宁夏,未及行,召还起用,衰病,三疏请放旨不下。得以 虚闲岁月,长坐斋中,反复玩绎,思《易》道广大,汉唐以 来,承用后天者,习其数不知其义;至宋以来,搜探先 天者,又昧其例,并汨其辞。是用寻夫子之十《易》,采箕 子之九畴,以一中为握,而后卦得以运行;以二五为 中,而后爻有所统摄;应非彖所明言,不得旁及;用非 象所专指,不得泛推。使玩《易》者因文王《大象》,便见爻 之变化一源;又使用《易》者得夫子《小象》,更知象之贯 穿万绪,自北行南,则天尊地卑之义;生上返初,则原 始要终之义。其数相错,其象多危。所为“命《易》以包阴 阳,命《周易》以别夏商”者,言各有物,物各有方,一爻得 一爻之义,一卦明一卦之用,不至臆揣无据,牵引多 门,名曰《明洛三易》。凡《易》十四万馀言,章凡二百四十 篇,大约得自止躬,中者初则什之九,二则什之六,三 则什之四。间有见闻搀者义便不伦,盖亦多从汰焉。 念年几耄矣,述《易》凡十八载,志虑尚清,视听未惛,秋 毫皆神赐也。

刘宗周周易古文钞三卷读易图记一卷

编辑

按宗周自述周易者文王本伏羲画卦而为之系彖辞周公又系爻辞而得名也至夫子乃系彖传及大小象传则传体也合之皆得称周易然三家次第本

编辑

是秩然,后人混而错之,遂令古文不传于世。幸乾卦 尚存古文之旧,今姑推其例,以及其馀,一一为之更 定,凡为《经》二卷,《夫子系辞传》仍载后如旧。

程汝继周易宗义十二卷

编辑

按朱之蕃序往岁辛卯蕃偕程敬承及诸同志邂逅于天界禅林方以易学应制举咸叹其微词奥旨非一经生家言所能殚究安得汇辑诸家讲解参酌采

编辑

“录,务得其旨趣,曲畅旁通,而览者不苦其元奥难穷, 庞杂无统,斯亦一代之鸿裁,非积累岁月,未可几已。” 敬承氏既成进士,宰剧邑,此念未尝少忘。比擢南曹, 乃得乘其政暇,罗列诸家之说,不泥古,不执今,句栉 字比,必求其融会贯通,可安于吾心,以契诸人心之 所共安,而后录之。各标姓氏,不敢袭为己之独见也。 参举所长,不忍废人之成说也。敬承氏可谓任一人 以劳,贻众人以逸,役三载之神,成千秋之业者矣。孟 氏有言:“经正则无邪”,慝此书之流布于世,其所关系 岂浅鲜哉!

魏濬周易古象通八卷

编辑

====按王在晋序易义古象通建溪苍水魏公所论述也公于易道有深契合元会运世之终以观无始愬天地人物之始以极无终一理浑涵散殊万象万象归====根,统会一理,故曰“理无形也。”假象以显。圣人开物成 务,见天下之赜,以拟形容,象万宜,故谓之象,然非自 圣人始也。《河》出图,洛出《书》,显然以象示矣。又非自图 书始也,太极分阴阳,阴阳分动静,两仪四象八卦,渐 次而生,又显然以象示矣。一奇一偶而天下之万象 生焉,一奇一偶之变而天下之万变生焉。变者生乎 象者也;通者生乎变者也。天地间自然之易,为象,无 象不可以言易;天地间自然变易之理,为通,无通不 可以言象。圣人观会通以行典礼,通其变以成天地 之文,使民不倦。变则通,通而后能久,恒久不已,而天 地万物之情见矣。此《易》古《象通》所由述也。昔吕东莱 氏存《古易》十二篇,紫阳氏因之,魏公之《存古象》也。汉、 魏、晋、唐诸家之说具在,后有作者,百世不能易矣。

樊良枢易疑一卷易象二卷

编辑

按朱谋㙔序说易者不难于得理而难于得象不难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难于十翼夫河图四象天文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人文也伏羲则

编辑

四象,而卦之天文昭矣;周文王彖,而爻之人文昭矣。 然而微言妙理,察乎天人之际,非有尼父大圣,极深 研几以作《十翼》,其孰能通之者乎?自汉以来,说《易》者 无虑百家。郑虞求象而不得,则为支离荒怪之言,以 炫惑学者。王辅嗣疾其诬诞,而以义理胜之。至于《十 翼》,则一字不敢措手,岂以尼父文章高深,不可得而 “闻乎。”夫《十翼》者,大《易》之门户,大圣人三绝韦编之所 得也。入其门,升其堂,而后可以入室。今舍《十翼》而躐 等以生义,多见其不知量也。学使樊致虚先生穷《六 经》之奥,有非唐宋诸儒所能及者,于河洛象数尤极 其精,作《易象》八卷,有图有赞,有说阴阳造化之理,天 人性命之学,思入微渺,若有神助。昔尼父以《十翼》赞 文王之所未备,今学使又以《易象》赞十翼之所欲言, 千载蔀覆,一旦发明,使学《易》者由《易象》以达《十翼》,由 《十翼》以通《周易》,其于圣门绍述之功,岂不大哉!不佞 少而好《易》,潜心四十馀年,尝作《易通》八卷,仅存训诂 而已。至于象数之妙,百不得一。读学使所著,如饮上 池之水,见垣一方人,五苦六辛。霍然在目矣。天启四 年岁次甲子仲春

按良枢后序易之为教也曰通志曰断疑既通矣曷云疑吾所谓疑非稽疑也羲文之义既不可窥吾求之十翼而不得遍求之说易之家疑其诞且枝也疑

编辑

而思问,不敢谓能疑为明也。既疑矣,又曷云通?吾所 谓通,非能神而明之也。通其变可以成文,通其意可 以精义,通其象而天地鬼神之奥,君民事物之赜,五 官百体之动,鸟兽草木之名,金木水火土谷之用,礼 乐刑政之属,不胜穷矣。夫《易》开物成务之书也。吾患 夫学《易》者之不通于物务也,即其象辞引而伸之,以 通于史,可以彰往,即可以知来,可以准古,亦可以酌 今。庶乎存疑而得解,观会以求通,是《易》之为民用也。 吾苟能前用之,虽以通天下之志,断天下之疑可也。 此“《易》疑象通”之所以述也。

《易赞》
二卷

编辑

按陈继儒序豫章致虚樊使君精于易其学传之渠上老人老人君祖也年七十犹纂易传义手触寒暑细书盈箧夜则坐使君灯下授之使君以明经得通

编辑

籍,而老人学《易》,至九十不少衰。使君衍而广之,遂成 一家言。所为《易赞》,大抵义多者约之使少,理幽者章 之使著,辞简韵隽,惟京房、焦赣之衍繇,东方生、管辂 之射覆,差足以当之。汉儒之《易》,率门生弟子更相学 习,罕有家传家传,莫盛于仲翔虞氏,零阳太守光授 之乎舆令。舆令授凤,凤授歆,歆授翻,五世受《易》,为孔 融、陆绩所推重。翻讲论于戎马之上,而使君习经于 簿书期会之间,其苦心好学同也。余遇使君于西湖, 其气静幽而清审,非有道不能,今而后知其发寤于 《易》者深也。

陆梦龙易略三卷

编辑

按陆鸣勋序汉魏晋宋诸儒论易或言象数或言占验或言卦气或言理解或言图学以至吞爻折角之家箍桶卖浆之士推演师说言人人殊学者如游溟

编辑

渤亡津梁,汎汎然流转而无所适从,则要略不精,而 指归未定也。君启先生尽屏众说,于洁静精微之中, 有广大悉备之蕴。昔扬雄之莹元也,曰:“不约则其旨 不详,不要则其应不博,不浑则其事不散,不沉则其 意不见。”合数言,而《易》略之蕴可见矣。

陆起龙周易易简编四卷

编辑

按起龙自序略余小子获授经于职方成玉周夫子得睹苏长公紫溪两先生易解开发蒙穉既而广搜博采汉唐宋以来注疏既家藏未刻本笔之成帙犹

编辑

病其赜而杂,乃始愬流穷源,归根易简,融会诸名公 精《易》理,参以《管窥》,汇而成编,示家子弟承先训也。

文翔凤邵窝易诂一卷

编辑

====按翔凤自述邵子安乐窝在天津之畔乎屡以祀谒先天堂则登皇极之台北眺邙洛南揖嵩伊想见皇====帝王伯“雪月风花”之襟,聊为从者绎《河图》《洛书》象数 之略云。

林齐圣易编

编辑

按齐圣自序易有圣人之道四首曰以言者尚其辞故得其辞不达其意者有之未有不得其辞而能通其意者予今所习辞也观玩之馀手编成帙画而后

编辑

“彖彖而后爻,爻而后传”,总一篇之要旨,汇四圣之大 全。至如上传、下《传》之参合,正解、覆解之群分,时或出 自己意,总期不诡于圣经。若夫因文见道,因其可传 以索其不可传者,象外之意,画前之易,不言而会诸 心,则是集也,又宁徒以其辞而已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