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三百五十六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三百五十六卷目录
经学部传经名儒列传三十
明三
蔡清 王宣
易时中 赵逯
陈琛 林希元
蔡烈 林祺
夏尚朴 潘润
湛若水 张翊
李承箕 陈庸
林光 魏校
倪复 戴圭
汪禔 何垕
李宗栻 范瓘
卢可久 陈时芳
陈正道 吕一龙
季本 李舜臣
柯维骐 任瀚
熊过 蔡元伟
李经纶 周述学
张基 孙世伟
朱陛宣 徐师曾
沈瑞临 张恒
姚舜牧 归有光
归子慕 吴志远
王应电 李如玉
经籍典第三百五十六卷
经学部传经名儒列传三十
编辑明三
编辑蔡清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蔡清传》:“清字介夫,晋江人。警悟绝伦。 总角就家塾,屡诎其师,乃裹粮数百里,就候官林玭 学《易》,尽得其肯綮。举成化十三年乡试第一,二十年 成进士,即乞假归,讲学于僧寺。一日为母写真,母愀 然曰:‘吾闻母以子贵,汝举进士有年矣,吾犹故服耶’? 清闻言泣下,即赴选,得礼部祠祭主事。是时王恕为” 吏部,重清,调为稽勋主事,恒访以时事。清乃上二札: 一请振纪纲,一荐名士刘大夏等三十馀人。恕皆纳 用。寻以母忧归。服阕,吏部有不悦清者,复除祠祭员 外郎,乞便养,改南京文选郎中。一日心动,急乞假养 父,归甫两月而父卒,自是家居授徒不出。正德改元, 即家起江西提学副使。鉴别精明,士类竞劝。时宁王 宸濠骄恣,凡朔望诸司先朝王,次日谒文庙。清不可, 约行礼同日,先庙而后王。王生辰,令诸司以朝服贺, 清曰:“非礼也。”去蔽膝而入,王积不悦。一日设宴,诮清 不能诗,清徉为不闻也。答曰:“清生平与人无私。”会王 求复护卫,已得请,清有后言。王益怒,欲诬以诋毁诏 旨,清遂乞休。王佯为挽留,且许以女妻其子,清竟力 辞去。时刘瑾乱政,知天下非议己,乃用蔡京召杨时 故事,起清南京国子祭酒。命甫下而清已卒。时正德 三年十二月,年五十六。清之学初主于静,后主于虚, 故以“虚”名斋。平生饬躬砥行,不愧衾影。贫而乐施,为 族党依赖。既以善易名天下,天下士执业者麇至应 之不倦。所著《易经》《四书蒙引》遂盛行于世,场屋士守 之不敢变,曰:“此蔡虚斋先生说也。”初友孙交林俊、甯 永贞,师何乔新。既友杨廉、丁玑、江朝东,而极推陈献 章,拟之北斗,烂然可望而不可近。其取友乐善如此。 嘉靖八年,其子推官存远以《易经蒙引》进于朝,诏为 刊布。万历中,赐谥文庄,追赠礼部右侍郎。其门生陈 琛、王宣、易时中、林同、赵逯、蔡烈并有名,而陈琛最著。
王宣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王宣传》:“宣,晋江人。既受业蔡清,学有 心得。尝谓学者混朱陆为一,便非真知。弘治中,举于 乡,一赴会试不第,以亲老须养,不复再赴。为人廓落 豪迈,俯视一世。论者谓其高明之资,不沦于卑污;自 得之学,不滞于章句;绝俗之行,不混于尘俗。亦师门 之矫矫出群者。”
易时中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易时中传》:“时中,字嘉会,晋江人。举于 乡,授东流教谕,迁夏津知县,有惠政。时州县吏谒上 官,卑屈如舆隶,时中独雍容拜起。御史怒语人曰:‘易 某侮我’。或以谓时中,时中曰:‘吾闻以礼事上为恭,非 礼,乃侮也,吾何敢’?吏部召试,台谏以年自实,不赴。稍 迁顺天府推官,以治胡守中狱,失要人意,将中以他” 事,时中方念母,遂以终养归。道出夏津,老稚懽迎数 舍,争献果脯。将别,有哭失声者,其得人心如此。母年 九十一而终,时中年七十矣,毁不胜丧,宗党称孝焉。 时中师蔡清,而其徒则王慎中,自有传。
赵逯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赵逯传》:“逯字子重,东平人。弘治中,举乡试,受《易》于蔡清。先是,蔡氏《易》止行于闽南,及是清 大喜,尽以语之,由是蔡氏《易》北行齐鲁矣。居母丧毁 瘠,州长吏每过之,辄太息而去。后会试不利,遂抗志 不出。逯博览多通,尤好濂洛诸子之学。在先朝独好 薛氏《读书录》,尝曰:‘三日不读,心过滋矣’。长吏聘修州” 志,黜仙释,崇义烈,他无征实者不录。有怀金以请者, 逯悚然曰:“吾岂有邪德耶?此物奚宜至哉!”少议论踔 厉,好面折人过。晚更和粹,不以己长格人,群目为厚 德君子。
陈琛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陈琛传》:“琛字思献,晋江人。资英迈,杜 门独学,时人未之识也。蔡清见其文,异之曰:‘吾得友 此人足矣,不敢为之师也’。琛因介友人见清,清曰:‘吾 所谓发愤沉潜,辛苦而仅得者,以语人,常不解。不意 子已自得之,今且尽以付子矣’。于是遂为弟子。清没 十年,琛始举进士。时编修尹让得琛卷,叹异,以呈主” 考靳贵。贵曰:“是必出陈白沙门,否则蔡虚斋之徒也。” 榜发果然,一日名动京师。初授刑部主事,乞便养,改 南京户部,榷税淮安。课既登,即弛禁任,商舟往来。部 尚书责其怠事,不顾也。寻调南京考功主事,以徽号 恩,获封赠其亲。琛喜曰:“此足以慰父母矣。”遂乞终养 归。嘉靖七年,廷臣有荐其恬退者,有诏征之,琛辞。居 一年,即家起贵州按察佥事,旋改江西,皆督学校,并 辞不赴。家居,却扫一室,偃卧其中,静观天地万物消 长之变,古今治乱兴衰之迹,及世俗得丧炎凉之态, 或逌然孤笑,或喟然长叹。时放于山砠水涯,与渔樵 问答;或纵步阡陌,与田夫野老语桑麻,道故事为乐。 绝迹公府,长吏莫得见其面。论者谓道德行谊无愧 师门云。始,清督学江西,与琛偕行。较士,得进贤舒芬 卷,琛已置之。清覆视,拔为第一。榜发,诸生哗然不服。 清大书芬卷曰:“即日大魁天下,异日必为忠孝名臣 也。”已而果然。琛每道此事,称清神鉴不可及也。琛所 著《易经》《通典》《四书浅说》,举业家并宗之。
林希元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陈琛传》:“同郡林希元,字懋贞,与琛同 举进士,历官云南按察佥事。坐考察不谨,冠带闲住。 所著《易经四书存疑》与《蒙引通典浅说》并盛行于世。 嘉靖二十九年,上所改《大学经传》定本及《存疑》于朝。 世宗大怒,诏焚其书,下巡按御史逮问,褫其冠带。然 其书犹行于时,以居乡不检,故不为士论所称。”
蔡烈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蔡烈传》:“烈字文继,龙溪人。父昊,琼州 知府。烈弱冠为诸生,受学晋江蔡清,莆田陈茂。烈有 所悟入,遂隐居鹤鸣山之白云洞。时方壮岁,知府潘 旦劝之仕,对曰:‘昔漆雕未信,若烈则未见也’。嘉靖十 二年,诏举遗佚,知府陆金以烈应。监司劝驾,力以母 老辞。巡按御史李元阳檄郡邑建书院,亦固辞。忽山” 鸣如雷,三日,烈遂卒。烈性刚方,晚年充养和粹,终日 危坐,非剧病无怠容,虽大横逆,不见怒色。提学副使 邵锐闻而访之,谈论终日,蔬食相对。副使柯乔尝剧 谈道体潜天潜地,烈徐应曰:“道固察天地,端则始夫 妇,但屋漏,无愧天地自位。”主簿詹道请论心,烈则论 事曰:“孔门求仁,未尝出事外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学士丰熙戍镇海,见烈叹曰:“先 生不言躬行,熙已心醉矣。”提学副使朱衡称曰:“力行 好学,老而不倦,漳南又一布衣也。”所著有《孝经定本》 《大学格物致知传》《道南录》《朱子晚年定论》《诸儒正论》 《大儒粹言》《读书录》诸书。
林祺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蔡烈传》:“同邑有林祺者,少为诸生,豪 宕不羁,后乃收敛力行。母卒,哀毁骨立,足不逾户,尝 辑《续伊洛渊源录》《考亭丽泽录》《高东溪遗泽录》《陈布 衣文钞》《漳献备忘》《漳文备忘》《古文指掌录》诸书。祺得 年仅三十馀,方著书时,人无知者。既没,检其箧,乃得 此数种。”
夏尚朴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夏尚朴传》:“尚朴,字敦夫,广信永丰人。 少有志操。正德初,会试赴京,见刘瑾乱政,慨然叹曰: ‘时事如此,尚可干进乎’?不试而归。六年成进士,授南 京礼部主事。官曹清简,日讨求载籍,敦厉正学。岁饥, 道殣相望,急条上救荒数事,多见施行。再迁广东惠 州知府。道闻上官骄倨,难共事,即投劾归。嘉靖初,言” 官交荐,起山东提学副使,擢南京太仆少卿,与魏校、 湛若水辈日相讲习。八年,言官劾大学士桂萼,语连 尚朴。吏部尚书方献夫白其无私,世宗不问。尚朴寻 引疾归。早年师事娄谅,传主敬之学。常言“才提起便 是天理,才放下便是人欲。”魏校闻而亟称之。所著有 《中庸语》《东岩文集》。东岩者,尚朴别号也。
潘润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夏尚朴传》:“同邑潘润,字德夫,亦常受 业于娄谅。谅为人严毅英迈,诲之曰:‘礼有之:致礼以治躬,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致乐 以治心,中心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此 礼乐之本,身心之学也’。润佩之,终身罔敢越轶。”李梦 阳来督学,询及人才,诸生佥举润,梦阳致礼欲见之, 润时居忧,以衰服往拜门外,终不肯见,梦阳叹其知 礼。官终成都教谕。
湛若水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湛若水传》:“若水,字元明,增城人。举于 乡,不赴会试,从陈献章游,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献 章喜曰:‘此子参前倚衡之学也’。久之,以母命应试,遂 登弘治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母丧归,庐墓三 年。服阕,授徒讲学,从者日盛。嘉靖初,还朝,上《经筵讲 学疏》。二年夏,疏言:‘陛下初政,渐不克终。左右近侍,争 以声色异教蛊惑上心。大臣林俊、孙交等不得守法, 多自引去,可为寒心。急宜亲贤远奸,穷理讲学,以隆 太平之业’。”未几,有旨停日讲。若水言:“讲筵虽免,犹当 操存此心,不使放逸。时召对大臣,慎择左右,以为交 修之助。”并报闻。明年,进侍读。复疏言:“臣以经术事陛 下,尝读《屯》《否》二卦,《屯》者,阴阳始交而难生,君臣欲有 为而未遂。”此则陛下登极时然也。否则,阴阳间隔而 不通,内外扞格而不合。陛下视今日于此卦何如哉? 夫《屯》而不济,必至于《否》;《否》而不济,将有不可胜言者。 今一二年间,天变地震,山崩川涌,人饥相食,殆无虚 月。夫圣人不以《屯》《否》之时,而后亲贤之训,明医不以 深锢之疾,而废元气“之剂。今元气之剂急,亲贤是已。 愿以贤大臣为之统领,博求明先王之道者,日侍文 华,讲磨圣学,臣不胜惓惓。”擢南京国子祭酒,迁南京 吏部右侍郎,进所撰《圣学格物通》一百卷。八年召为 礼部右侍郎。上《无逸篇讲义》及《君臣同游雅诗》。寻进 左侍郎。疏言:“陛下以皇储未建,精禋祈祷,求之于神 者至矣,臣以为当求其在己者。在己者何?收敛精神 是已。敛之则全,用之则散。目多视五色,则散于五色; 耳多听五声,则散于五声;心多役百为,则散于百为。 愿陛下凝神定虑,不役精神,耳目思为,以为生育之 本。”帝览之不悦,报曰:“尔欲朕收敛精神,复为此烦扰 耶?”四川献白兔,进《演雅》以寓规讽,帝优答焉。历南京 吏、礼二部尚书,进所撰《二礼经传测》,以《曲礼》《仪礼》为 经,《礼记》为传。礼部尚书夏言谓其以《曲礼》为先,与孔 子之言相戾。诏罢其书不省。十八年改南京兵部,参 赞机务。条奏兵民便宜十事,报可。若水在南都久,禁 火葬。置漏泽园,定丧祭仪节,使人易守。有刘公庙,都 人群奔走祷祀。为沉其像于江。毁私刱庵院,勒僧尼 归俗。躬巡阡陌,劝民农桑。以其暇与门人讲学,四方 贤士竞进。时王守仁久没,若水位高而又善劝谕,故 门人之多,亚于守仁。十九年以年满七十致仕归,年 九十五而卒。隆庆时,赠太子太保,谥“文简。”始,献章之 门,学徒虽众,不甚与之论学。其谆谆讲授者,若水一 人而已。故献章卒为服。心丧三年,所至必建祠奉祀。 生平著书甚富,学者多称之。先是御史冯恩论列大 臣,诋若水为无用道学。后给事中游居敬劾其“学术 偏诐,志行邪伪”,至“请禁若水及守仁所著书,尽毁天 下书院。”部议从其言。几启伪学之祸,天下恶之。
张诩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张诩传》:“诩字廷实,南海人。父璝,举进 士,历抚州、浔州知府。诩力行好古,厌薄章句。莆田彭 韶见其诗,美之曰:‘岭海孤凤也’。受业陈献章,深为所 许。第成化二十年进士,请告归,无仕进意。总督屠滽 檄有司趣之,乃赴都,授户部主事。寻遭亲丧,遂隐居 不出。弘治十四年,巡按御史贾铠疏:诩学问优长,操” 履端慎。杜门高尚,不干时事。部牒下有司速驾,以疾 固辞。正德初,御史程材、王旻先后疏荐,部牒再下,又 不起。久之,御史周谟、高公韶复相继论荐,有诏起之。 九年即家拜南京通政司左参议。有司敦趣上道,具 疏辞。抵官,谒孝陵,辄引疾归,归未经旬而卒,年六十。 献章尝言:“廷实之学,以自然为宗,以忘己为大,以无 欲为主。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其相契如此。自献 章抗志不仕,高视物表,其门下士化之,多不轻为世 用而诩其尤也。其他若李承箕、陈庸、林光,亦以风操 闻。
李承箕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李承箕传》:“承箕,字世卿,湖广嘉鱼人。 自为诸生,已厌薄科举之学,所司迫趣,乃就试。成化 末,举于乡,闻陈献章倡道干江门,往师焉。献章与之 登临吊古,赋诗染翰,凡天地间耳目所闻见,古今载 籍所存,无所不语。所不语者,独此心通塞往来之机, 生生化化之妙,欲承箕深思而自得之。久之,有所悟” 入。归,筑台于黄公山读书,静坐其中,不复仕进。自嘉 鱼抵新会,水陆千馀里,承箕往返者四。其为人胸怀 洒落,天姿高旷,最为献章所契,在师门更无过之者。 卒于弘治末年,年五十四。承箕家世仕宦,父田副都 御史。兄承恩、承芳,弟承勋、承颜,并登仕籍。而承箕独淡于宦情,乃其名更出诸李上云。
陈庸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陈庸传》:“‘庸字秉常,南海人。好古力学, 举成化十年乡试,师事陈献章。献章示以自得之学, 谓我然,子亦然,我否,子亦否,然否由我,于子何有’?庸 深契之,自是潜心静坐,多所自得。罗伦、庄昶望重一 时,少许可,遇庸辄心服。年逾五十,亲友强之仕,始赴 选,授荆门州同知。到官五日,不能随时俯仰,辄弃官” 归,足不履城郭。督学副使王弘欲见之,不可得。病革, 沐浴更衣,设“献章”像,焚香再拜而卒,年八十有六。所 著有《东峰语录》。
林光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林光传》:“光字缉熙,东莞人。好学,博综 经史。初得吴澄《论学》诸书,大感悟,建得趣亭,日读书 涵养其中。举成化元年乡试,五年,邂逅陈献章于京 师,与语大悦,从归江门,曰:‘吾得师矣’。遂执贽为弟子, 献章亦深许之。已而筑室榄山,往来叩击者十馀年。 玩心神明,学多自得。总督朱英劝之仕,不应。父丧既” 除,母强之仕。二十年,始以会试乙榜,除平湖教谕。勉 学者探本穷源,反身修行,一时多率教。弘治初,疏陈 “敦风化、养廉耻”二事,孝宗纳之。巡视侍郎彭韶待以 宾师礼。尝主考福建、湖广,分考顺天乡试,得士为多。 举卓异,改兖州教授。以母年高,乞近地便养,吏部不 许。未逾年而母卒,颇为献章所责。服除,起官严州,历 国子博士、襄府左长史。致仕归,年八十一而卒。先常 有言:“所谓求道者,在自得耳。读尽天下书,说尽天下 理,无自得处,终是闲也。”其有得于师门如此。自献章 独证本心,鄙先儒传注为糟粕,故出于其门者,多不 务著述云。
魏校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魏校传》:“校字子才,昆山人。弘治十八 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每讯重囚, 斋居默念,务期得情。会审监刑众彩衣莅事,事讫宴 饮为欢。校独惨然淡服,不饮酒食肉。守备中官刘琅 骄恣,他人望尘奔谒,校独不往。琅蔑视法官,时判牒 至,莫有抗者,校独行意自如。有经历姚元者,从子利” 其赀,诬以奸状,贿校为之地,校竟直之。暇则与诸曹 郎余祜、夏尚朴、王道辈讲明正学,时望蔚然。正德九 年召为职方郎中。时江彬方握重兵,而宁王宸濠显 有异志,遂移疾归。世宗嗣位,用荐起广东提学副使, 力以师道自任。崇德行,略文艺,毁淫祠,兴社学,禁火 化,厚人伦,诸生咸以为得师。曹溪僧寺有唐慧能相 传衣钵,取而焚毁之,曰:“无使惑世诬民也。”嘉靖二年 大计群吏,诏治行卓异者赐衣及宴其在任者。抚按 官遣人赉赐彩币羊酒,校与焉。寻以忧去。五年复计 群吏,科道官拾遗,坐校不及,当调。吏部言校学行素 优,以严召谤,不当谪。乃以故官起江西兵备,改河南, 复督学政。七年召为太常少卿,移大理。明年三月迁 国子祭酒,直经筵。八月以进讲不称旨,复为太常少 卿,进本寺卿,致仕。二十年,言官会荐,报罢。又四年卒。 赠礼部右侍郎,谥恭简。乡人立祠祀之。校之学,私淑 于胡居仁,以立本研几为主,慎独以通于性命,稽古 以协于明诚,始博而终约,贯动静而一之,为近世儒 宗。学者称庄渠先生。始与王守仁论学,守仁言“心体 常动校”,怫然起去。晚而悔之,谓恨不究极其说。初疑 象山为禅,后始知为坦然大道。其于居仁主敬宗旨, 又稍变矣。著有《大学指归》《六书精蕴》诸书。
倪复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倪复传》:“复字汝新,鄞人。性端严嗜学, 穷探幽渺,务得指归。尝曰:士生程朱后,已幸有坦途 矣,更欲立门户与抗耶?尤精于锺律,潜思𪐝解,能通 其妙。笃于孝友,亲丧哭泣,遂成目疾。束修之馈,不入 私室,一以资诸弟。检身以礼,市肆优场,未尝一涉足, 人严惮之。或群居谈谑,复至则寂然敛声。尝与郡中” 士大夫雅集,复最为宿老,久迟不至,或请虚上席先 饮。及乐奏,一客言:“倪先生至门闻乐声必返矣。”侦之 果然,乃倾一座,造门谢过。复曰:“是亦何伤?但异时有 长者客,尚须待之耳。”师道甚尊,而喜引掖后进。通政 余本其高第也。所著有《易系辞解》《中庸解》《正蒙发微》 《皇极经世通解》《锺律通考》《〈闲居漫读〉、记》,《禘祫议》,《救灾 集议》,《濬湖议》,《观古录》《东巢杂著》,《壶斋问答》,《见闻栏楯》, 《畏斋稿》诸书。
戴圭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倪复传》:“同邑戴圭,字秉诚,践履笃实, 尝语人曰:‘学须谨独,诚意以修身,不怨天,不尤人’。久 之,自与天一。同里张邦奇闻而亟称之。其门人汪玉 有言:‘吾执业戴先生门。先生年甫三十馀,貌庄气和, 言简重,动止合矩矱。即举业而时迪以古人之道,迄 于今思之不忘。其善教入人如此。所著有《易经大旨》 《四书要略》’。”
===汪禔===按《明外史儒林汪禔传》:“禔字介夫,祁门人。生周岁而孤,母廖氏抗节育之。年十三,闻薛瑄、吴与弼为人,已 知向慕。既读濂洛诸子书,忾然曰:‘不如此,便不成人’。 因作《持身箴》。自勗为诸生,即以学行知名,远近多师 之。及年三十一,谓圣人是时已成立,吾犹悠悠然累 于举业,若初志何?于是并心圣贤之学,坚苦刻厉,奋” 迅直前,虽讪笑丛至,不恤也。奉母,孝敬备至。伯父有 疾,率从兄弟卧床下,不解衣带。既卒,寝不离丧次。笃 意经史,穷年探究,虽盛寒暑不辍。有所得,辄笔记之。 或劝其出游,与世儒一接议论;应之曰:“吾学诚敬为 入门,践履为实地。正容谨节,穷理尽性,自信不背先 儒,奚出游为?”迨?行道既久,乡邑渐化,从游者益进。台 司守宰无不造庐致敬焉。嘉靖九年以侍母疾过劳 得疾,遽卒,年四十有一。门生朋旧若丧,骨肉多制服 哭之。所著有《糵庵集》。
何垕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何垕传》:“垕字朝举,江西新城人。曾祖 澄,由举人历礼科给事中。仁宗时,以学行推择,与杨 溥等共直弘文阁,时称其贤。垕遗腹生母爱之,不欲 烦以学,乃夜藏灯,勤读不懈。友人邓康从永丰罗伦 游,因归省,与垕等五六人夙夜淬厉,为克己慎独之 学,至终夕不就枕,穷年不出山。家故饶,赀仲兄主家” 政,而中落至无室可居,处之晏如。母卒,哀毁几不能 生。疾且剧,所亲持肉羹往食之,曰:“聊以助气,毋灭性。” 哽咽不能下,竟却去。葬时霜重冰胶,徒跣行十馀里, 足破,流血不止。庐墓三年乃返。弘治六年举进士。授 行人,迁南京工部主事,入为户部员外郎。正德时,刘 瑾闻垕有古琴,欲得之。垕曰:“琴非所惜,惜毁吾行耳。” 竟不与,乃出为程番知府。程、番恶地,苖獠杂居,垕善 抚绥,有反风屏虎之异。归复授徒著书,尤邃于《易》。后 进生从质疑义,不遽答,令从容翫讽,竟日,乃叩两端 以告,问者心厌而去。平生无伪言饰行,入仕二十年, 萧然若故。所著有《易经诸解》。
李宗栻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何垕传》:“同时李宗栻,字敬甫,安福人。 七岁时,好与群儿嬉,父怒,跪之先祠下,严责之,将遣 就农。宗栻悔,遂奋志于学。既为诸生,叹息曰:‘先王设 庠序以明伦,复性也,岂徒为科举设哉’!自是学专为 己,以求放心为宗,容止食息,必依于礼,而尤笃于孝, 服勤效力,不以假人。其学大都宗吴康斋,而兢兢于” 慎独。尝曰:“求放心自《慎独》始。”御史张鳌山从受学,年 仅三十二而卒;远近莫不惜之。
范瓘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范瓘传》:“瓘字廷润,会稽人。弱冠屏弃 举业,以古圣贤自期,师事乡人许璋、王文辕,继又师 王守仁,所造益邃。然性狷介,持论不苟合。已而博考 群经,仰读俯思,恍然有悟,谓孔孟的传惟周程得之, 朱陆而下弗及也。家无旦夕储,讽诵自若。幼孤,奉母 尽孝,授徒他家,遇时物,则愀然曰:‘吾母安得尝此’?辄” 投箸不食。既没,执丧毁瘠。母嗜芋,终身不食芋。持身 庄敬,步趋不越尺寸。里中无老幼,悉以“范圣人”呼之。 晚岁名益著,士大夫咸加尊礼,或周以粟帛,则不受。 尝得重疾,语其子曰:“我死宁薄殓,毋妄受人赙污吾 地下,独不能效黔娄氏妻乎?”寻获愈,一二赙丧者悉 反之。其生平廉洁皆此类。孳孳问学,老而不倦。时诵 《卫武公之言》曰:“毋以耄而弃我。”隆庆四年,年八十二 而卒。璋字半珪,上虞人。文辕,字司舆,山阴人。并以道 德重于乡。与王守仁友善。
卢可久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卢可久传》:“可久,字一松,永康人。为诸 生,有志圣贤之学。闻王守仁倡道山阴,偕同邑程梓 往师事之,刻厉精思,尽得其指要,守仁深器之。比归, 送之曰:‘吾道东矣’。邑有五峰书院,为祀守仁其中,而 授徒讲学焉。梓及邑人应典亦来聚讲,一时从游甚 众,文教以兴,同门程文德极称之。尚书东阳许弘纲” 谓其“直接何、王、金、许之传。”其没也,乡人即祀之书院, 配享守仁。梓及典亦与焉。梓字养之,诸生,学行有闻。 子正谊,历四川布政使、顺天府尹,亦讲学五峰书院。 典,字天彝,举进士,官兵部主事。家居养母,不希荣利。 通籍三十年,在官止一考,士论称贤。东阳杜惟熙,号 见山,师事可久垂十年。其学以复性为宗,克己为要, 精研力究,不舍昼夜。尝曰:“学者一息不昧,则万古皆 通,一刻少宽,即终朝欠缺。”卒,年八十馀。其门人同邑 陈时芳、陈正道最著。
陈时芳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卢可久传》:“时芳号春洲。既从惟熙学, 覃思默会,尽得其传。又遍正于四方有道,博览多闻, 而归于实践,以修悟交融为极。崇祯初,膺岁贡,不仕。 著有《宗传广录》《邹鲁遗芳》诸书。”
陈正道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卢可久传》:“正道号诚源,自幼执贽惟熙之门,特见器重。尝言:学问大事,须本来心体清净, 纤毫自无所容。晚以岁贡生为建安训导。既归,家益 落。年八十馀,犹徒步赴五峰讲会。”
吕一龙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卢可久传》:“吕一龙,字云君,永康人。师 事正道及时芳,言动不苟。尝语人曰:‘真心实地刻苦 工夫,此为学第一义也’。学者咸宗之。没亦祀五峰书 院。”
季本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季本传》:“季本,字明德,会稽人。性敏慧, 刻厉好学。弱冠举于乡,连遭父母丧,不入内寝。自是 家居十二年,穷探载籍。既师事王守仁,获闻致良知 之训,乃悔其旧学,一意穷经。举正德十二年进士,授 建宁推官。宁王宸濠反,江西邻境震动,本以所部分 水关地要害,亲往守之。巡按御史召入秋闱,力辞不” 赴。嘉靖三年以绩最征授御史。甫入院,会同官朱淛、 马明衡直谏,下诏狱,祸将不测,本抗疏救之。世宗大 怒,并下诏狱,謪揭阳主簿。时守仁总制两广,以南宁 蛮方士不知学,为建“敷文书院”,令本教之。由是南宁 亦知新建之学。历弋阳知县,苏州同知,迁南京礼部 员外郎。同官邹守益以疾告归。当事者构以罪,并谪 本辰州通判。辰为守仁经寓地,士多向往。本乃择辰 阳书院居之,亲为讲授,闻者益奋。迁吉安同知、长沙 知府。持法严,豪彊不少假,竞腾蜚语入都,遂落职。既 归,家具萧然,乃载书携诸子就居僧寺,晨夕编摹,寒 暑无间。馀二十年。所著有《春秋私考》《易学四同》《诗说 解颐》《四书私存》《孔孟图谱》《读礼疑图》《庙制考义》《乐律 纂要》《律吕别书》《蓍法别传》《说》《理会编》,凡百二十卷。既 又穷九边,考《黄河故道》《海运遗迹》,别《春秋》列国疆宇, 乃涉淮、泗,历齐、鲁,登岱宗,逾江入闽,经年而后归。见 闻既广,所著书益精博,后学莫不推之。卒于嘉靖四 十二年,年七十九。学者称为“彭山先生。”方本之官吉 安也,一时谈学者多以自然为宗,而惮拘检。本为龙 惕说以正之。其为《庙制考义》,力言帝王父子相承,方 可入庙,其他皆当别祀。时世宗方欲摈孝、武二宗,论 者颇讥其迎合云。
李舜臣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李舜臣传》:舜臣,字懋钦,山东乐安人 也。嘉靖二年,会试第一,授户部主事。为尚书孙交所 知,荐之吏部尚书乔宇,调为稽勋主事,改文选,以争 大礼,杖阙下。寻遭外艰,服阕,起历考功员外郎,谢病 归。权贵人恶其异己。及入都,复补户部,进郎中,出为 江西提学佥事,较阅精明,迁南京国子司业,历尚宝” 司卿,应天府丞。二十年召为太仆寺丞,未上,会九庙 灾,自陈遂罢归。始,舜臣官南京尚宝时,取《易》《诗》《书》《仪 礼》《礼记》《左传》分日读之,每六日一《易》。初苦汉、唐人注 疏难入,已知其指归在《尔雅》。《尔雅》本六书,乃质以篆 隶《广韵》及陆德明《音义》,有所纂述,功未竟。及是益键 户穷探,乃著《易卦辱言》:“《尚书说》《诗序考》《春秋左传考 例》《穀梁三例》《易》《诗》《书三经考》《古文考》《籀文考》诸书,一 时经学之士,未有出其右者。为古文有法度,晚年过 于绳削。其友李开先戏之曰:“君作文原去皮存肉,去 肉存筋。今并筋肉俱尽,而独存其骨,必如羲皇画卦 而后已乎?”家居二十年,抚按屡荐,竟不复起。年六十 卒。
柯维骐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柯维骐传》:“维骐,字奇纯,莆田人。高祖 潜,翰林学士。父英,徽州知府。维骐生而岐,嶷志希古 哲。举嘉靖二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未赴,辄引疾 归。已而张孚敬用事,刱新制,京朝官病满三年者,概 罢免,维骐亦在罢中。自是谢宾客,专志读书。久之,门 人日进,执经问辨者先后四百馀人。维骐引掖靡倦”, 要以躬行为本。慨近世学者乐径《易》而惮积累,窃释 氏之说以文其固陋也,作左、右二铭,训学者以务实, 以辨心术、端趋向为实志,以存敬畏、密操履为实功。 而其极则以宰理人物、成能天地为实用。作《讲义》二 卷。《宋史》与《辽》、金二史旧分为三书,维骐乃合之为一, 以《辽》《金》附之,而列二王于本纪。其他褒贬去取,义例 严整,阅二十年而始成,名之曰《宋史新编》。又著《史记 考要》《续莆阳文献志》及所作诗文集,并行于世。维骐 登第五十载,未尝一日服官。中更倭乱,故庐焚毁,家 困甚,终不妄取。于世味一无所嗜,惟嗜读书。抚按监 司时有论荐,迄不复起。隆庆初,廷臣复荐,所司以维 骐年高,但授承德郎致仕,终于万历二年,年七十有 八。兄维罴,工部郎中;维罴,龙游知县;维罴子本,浙江 佥事;维骐孙茂竹,海阳知县;茂竹子昶,副都御史,巡 抚山西。
任瀚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任瀚传》:“瀚字少海,南充人。嘉靖八年 进士,改庶吉士。未上,授吏部主事。与唐顺之、王慎中、 陈束、熊过辈相切劘。为诗古文,为嘉靖八才子。屡迁考功郎中。十八年,简宫僚,改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 院检讨。”又:“明年二月,拜疏引疾,即出郭戒行。及再疏 不报,复自引还。给事中周来劾瀚举动任情,蔑视官” 守。帝令自陈,瀚语侵掌詹事霍韬,谓其抑己,不与保 题。帝怒,勒为民。久之,遇赦,复官致仕。自是终世宗朝, 中外屡荐,竟不复用。神宗嗣位,四川巡抚刘思洁荐 瀚。“潜心著述,削迹城府。高标可以起懦,清节足以训 廉。”明年,万历改元,巡抚曾省吾复荐之。时已年高,但 优旨报闻而已。瀚少怀用世志,百家二氏之书罔不 蒐讨。既被废,益反求《六经》,阐明圣学。晚尤潜心于《易》, 深有所得。其为古文,亦高简踔厉,有西汉风。沉沦五 十馀年,涵养益粹。过其门,环堵萧然,莫不起敬。卒,年 九十三,诗文集行世。
熊过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任瀚传》:“熊过,字叔仁,富顺人。瀚同年 进士,累官祠祭郎中,坐事贬秩,复除名为民。过学通 经术,文章简古,著《周易象旨》《决录》诸书,谈经者尚之。”
蔡元伟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蔡元伟传》:元伟字伯瞻,晋江人。总角 受书,已有孝弟称。为诸生,见四明程端礼家塾日,程 叹曰:‘学不当如是邪’!即手抄而服行之,慨然有求道 之志,非圣贤书不观,非孝弟之志弗存。举嘉靖十年 乡试,授徒自给,不干有司。久之,授罗田教谕,迁德安 知县。治以节爱为先,每退食,取《小学近思录》《伊洛渊 源录》及本朝薛、胡二子粹言默识体验,即升堂,亦袖 以出,曰:“非敢忘之,诚虑心官少放,行事过差,以此当 严师耳。”稍迁杭州通判,以觐行事竣,乞终养,尚书李 默固留之。寻迁抚州同知。属县乐安有劫库之变,元 伟往署其事。俄流贼数千,焚掠邻邑,乐安故无城,士 民汹汹。元伟急简丁壮,据险设守,而躬著戎衣,演武 训士,贼闻不敢犯。时狱舍久倾,遇雨则囚荷盖而立, 新系者又不以时决遣,至充满不能容。会天暑疫作, 元伟欲新其狱,乃纵囚归家,令狱成即至。迄狱成,果 不召而至,复署崇仁事,亦无城。不数日,贼突至,元伟 勒兵出战,斩馘数十,贼惧,寻引去。以外艰遂归,不复 出。元伟之学宗程、朱,而尚躬行,其所致力,惟在饮食 衣服、男女起居动静,语默辞受,取予之际。其自治之 勤,或至提撕少懈,过愆复萌,辄抚膺泣下,长跪自罚。 作《考德录》,日识所行事以自省。克治之功,至老弥厉, 乡人莫不称之。所著有《四书折衷》《易经聚正》二书。
李经纶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李经纶传》:“‘经纶,字大经,南丰人。读书 研精,以明道为己任。为诸生,赴乡试,即上书当事,言 当待士以礼,毋制以苛法。藉令尽革怀挟之弊,而使 志行士如吴康斋、陈布衣者,裹足不前,曷若稍疏防 检,广罗天下士哉’?当事感其言,为之稍宽。久之,不获 售,乃尽弃旧业,殚精经籍,作《诗教考》,谓《诗》三百篇,汉 儒求其数而不得,杂取逸诗之传者足之,殊失圣人 删《诗》本意。盖采诗与删诗不同采,则善恶兼收,而诛 赏行焉。若删而存淫诗,初学何知,毋乃为导乱地?今 本先圣之意,诸无益于天德王治之粹者删之。”又作 《礼经类编》,谓:“先王制礼有三:曰仪,曰曲,曰官,所以品 节乎仁义而举人道之全体也。其见”诸动止食息日 用之则,彝伦爱敬曲折之施,皆礼也,而《曲礼》三千出 焉;其爱敬吾身以及国家天下,举大事以昭志,会众 体以成文,皆礼也,而《礼经》三百出焉;其立政裁物定 法以为天下守,皆礼也,而《周官》六典出焉。《记》曰:“制度 在礼,文为在礼”,制度其《周官》文为其经曲也。后儒不 达,以《仪礼》为经,《礼记》“为《传》,失其义矣。今以类编次,爰 首《大学》,犹五玉之有瑁也。次《曲礼》,次《仪礼》,又次《周礼》, 各有正经、别经、逸经、增经,而传各类附焉。爰次《通传》, 统三《礼》而为言者也。四圭有邸,受之以《中庸》终焉。”其 著书之意如此。当是时,王守仁、湛若水两家之学盛 行于世,经纶弗善也,申程、朱之意,作《卫道录》及《大学 稽中传》,颇辟两家之学,而于朱子“格物”之说亦不苟 同。经纶既邃于正学,殊自喜,以为继往开来在己也。 念时无知者,闻泰和罗钦顺著《困知记》,排王湛甚力, 则大喜,亟走书陈所学正之。钦顺素高简,方恶学者 招引标榜,峻自防,不轻有客接,而经纶未一面,辄以 书通阻抑之。经纶大恚,走南都谒祭酒黄佐,以《稽中 传》质之;佐颇容接,然不甚异也。其后倭寇扰东南,天 下汹汹;经纶益发愤,谓是司兵者未知兵也;条时务 七事,遍诣按、抚、监司上之,竟无省录之者。行诣浙东 中暍,道卒。
周述学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周述学传》:“述学字继志,浙江山阴人。 读书好学,深湛之思,尤邃于历学。古之言历者,以郭 守敬为最。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史》者,言理而不 传其法。其法之传于历官者,有通执通经诸书,皆死 法也。其作法根本,所谓弧矢割圜,历官弃而不道,亦 无传之外人者。时武进唐顺之、长兴顾应祥皆究心历学,求其书而不可得。述学竭其心思,遂通弧矢之 术。从来历家所步者,二曜交食、五星顺逆而已。自西 域回回经纬历入中国,始闻经纬凌犯之说,然其立 法度数与中历不合,名度亦异。顺之慨然欲创纬法 以会通中西,卒官不果。述学乃撰《中经》,用中国之算, 测西域之占,以毕顺之之志。“日行黄道,月行九道,古 来无所为星道者。”述学推究五纬细行,为《星道五图》, 于是七曜皆有道可求。与顺之论历,取历代史志之 议,正其讹舛,删其繁芜,然于西域之理未能通也。又 撰《大统》《万年二历通议》,以补历代之所未及。自历以 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舆地、算法、《太乙、壬 遁》《演禽》《风角》《鸟占》《兵符、阵法、卦影、禄命、建除、葬术、五 运、六气、海道针经,莫不各有成书,发前人所未发,凡 一千馀卷,统名曰〈神道大编〉》。其学博而能精如此。嘉 靖中,锦衣陆炳访士于经历沈錬,錬举述学,炳礼聘 至京,服其英伟,荐之兵部尚书赵锦。锦就访边事,述 学曰:“今岁主有边兵,应在干艮。艮为辽东,干则宣大 二镇,京师可无虞也。”已而果然。锦将荐诸朝,会仇鸾 闻其名,欲致之。述学识其必败,先几还里。总督胡宗 宪征倭,召置幕中。述学不惮出入狂涛,卒成海上之 功,宗宪亦未能荐也。述学号云渊,有志用世,而世不 能用,竟以布衣终。
张基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张基传》:“基字德载,吴县人。嘉靖十九 年举乡试。入都,有显者,欲为会试地。谢曰:‘立身一败, 尚欲何为?归属疾,久困医药,恍然若有惩者,遂究心 为己之学,疾亦自愈。再试春闱,闻父讣,绝而复苏。服 除,祖母及妻相继卒,叹曰:‘母老矣,谁与晨夕’?自是跬 步不忍离,屏去冠服,为野人装,治一室,题曰:‘爱日以’’” 居母,饮食滫瀡,非亲调不进。于书无所不窥。尤邃于 经学,多所笺疏,验之身心,融融如也。顾其持敬日益 甚,自检日益密。奉母外,足不逾户;妻亡,不更娶,旁无 媵侍,食不腥寝,恒不胁席。岁大祲,有米数百斛,悉以 赈饥。属当军兴,族人俱供役,基叹曰:“吾何忍独以例 免,而烦族之老弱?”为毁家以纾之,产遂削。年五十九。 预知当死,一夕候母安者十馀,昧爽趺坐频诵,一念 不生,遂卒。尝书座右曰:“勿展无益身心之书,勿吐无 益身心之语,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涉无益身心之 境。”吉水罗洪先录之为《四勿翼》云。崇祯时,诏搜访遗 逸,广厉风节。巡按御史祁彪佳举基及归子慕、朱陛 宣,请加追恤。诏赠翰林院待诏。
孙世伟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张基传》:“孙世伟,字异度,为人孝友,有 文名。举万历四十年顺天乡试,出新城王象春门。先 是同邑凌汉翀以举业就正世伟,世伟轻之。及是汉 翀官御史,挟前憾,谤世伟有私,而象春适为时所忌。 于是给事中李奇珍遂疏论之,旨下法司会讯,众知 其诬,犹勒停三科俟再试。天启初,吴人官于朝者,合” 词称世伟才,乃得与会试。久之不第,而世伟砥行植 节,名愈重,与同里周顺昌、文震孟、姚希孟、朱陛宣称 “吴门五君子。”崇祯时,巡按祁彪佳及巡抚张国维踵 门请见,皆以疾辞,亦不报谢。其名德与基相埒。既没, 乡人题其铭旌为孝节先生。
朱陛宣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朱陛宣传》:“陛宣字德升,性至孝,与世 伟同年举乡试,家西山,足迹罕至城府,破屋颓垣,日 惟养亲读书为事。没之日,视敛者三百馀人,皆哭失 声。以御史言,亦赠待诏。乡人私谥孝介先生”,与周顺 昌“忠介”相配云。
徐师曾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徐师曾传》:“师曾字伯鲁,吴江人。七岁 读书,即匡坐终日。十二能为诗古文。长博学,兼通阴 阳历律、医卜篆籀诸家之说。举嘉靖二十六年会试, 念二亲年高,而生母犹在浅土,不就廷对而归。阅六 年,始成进士。选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遭内艰,起补 吏科,频有建白。三十九年,出封周藩,便道旋里,即家” 再迁左给事中。当是时,世宗方杀僇谏臣,时相严嵩 又阴导之,言官咸缄口失职。师鲁叹曰:“吾奉先人遗 体,即不忍狼藉阙下,奈何效侪辈积月俸,嘿嘿坐致 金紫乎?”会得脾疾,因请告。寻连疏乞休。铨部素重其 人,不为请。至隆庆五年,始获俞旨。万历初,抚按交荐, 起礼科左给事中,竟力辞不出。举世咸仰其高。师曾 家食既久,锐意穷经。尝以陈澔《礼记集说》久颁学官, 而所引注疏多背其本意,乃广搜众说,为《礼记集注》。 又撰《周易演义》《正蒙章句》《世统纪年》《文体明辨》《大明 文钞》《宦学见闻》《小学史断》《经络全书》共数百卷,行于 世。师曾之后,士大夫以通经著者,有沈瑞临、张恒、姚 舜牧。
沈瑞临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徐师曾传》:“瑞临,字梦锡,仁和人。举万 历五年进士,授行人,历四川按察佥事,以终养归。龙山天真书院,故王守仁讲学处也。监司请主其事,辞 曰:‘洛闽之后,圣学已明,学者当以践修力行为本,饰 浮名,事空谈,非余所能也’。所著有《易义》十卷,《经解》二 十卷。”
张恒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徐师曾传》:“恒字明初,苏州嘉定人,瑞 临同年进士,仕至江西按察副使。家居覃思经术,论 议深醇,往往诋排。姚江王氏,有《明志集》行世。”
姚舜牧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徐师曾传》:“舜牧,字虞佐,乌程人。家世 为农,至舜牧始读书。举万历元年乡试,久之不第,乃 肆力经学,著《五经》《四书疑问》《三易稿》始成。初授广东 新兴知县,为监司所中,左迁广西按察司照磨,量移 江西广昌知县,复论调,遂归。年八十五卒。”
归有光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归有光传》:“有光字熙甫,昆山人。六岁 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文益工。嘉靖十九 年举乡试,遂以时文名天下。久而不第,益肆力于古 文,徙居嘉定之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四方来学者,常 数十百人,亦不轻接。每使子弟门生转授。有光初师 同邑魏校,得默而成之,不言而信指要。故其生平亦” 不尚词说,虽以文章名于时,而经术湛深,一时宿儒 未能或之先也。四十四年,始第进士,授湖州长兴知 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与之吴 语,得情即止,不具狱。自以名世大儒,即使周召为牧 伯,亦当优假。故大吏令有不便者,辄寝阁不行,有所 击断,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论调顺德府通判,专辖 马政。所条马政事宜,咸切利弊。隆庆四年以进表入 都。执政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用为南京太仆寺丞, 留掌内阁制敕房。有光素厌吏事,至是得为文学官, 供事阁下。欲以其间尽观中秘,未见书,益殚精著述, 而遽以病卒,年六十有六。为古文,原本经术,而好太 史公书,能得其神髓。当是时,天下推古文名家者,惟 武进唐顺之、晋江王慎中二人。太仓王世贞继起蹈 李梦阳、李攀龙馀习,主盟文坛,声称烜赫,天下士归 之若骛。有光与同郡独力相诋排,目为庸妄巨子。世 贞闻而笑曰:“妄则有之,庸则未敢闻命。”有光曰:“惟妄 故庸,未有妄而不庸者。”后世贞亦心折。有光既没,其 子子宁刻其遗文,妄有改窜。工人童氏梦有光促之 曰:“速成之,稍缓则涂乙尽矣。”明之古文,嘉靖朝为极 盛。自有光后,天下尽归王、李,不复有古文。其后王、李 之焰衰,有光文乃益显。评者以有光及唐顺之、王慎 中为嘉靖三大家云。
归子慕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归有光传》:“有光少子子慕,字季思,举 万历十九年乡试,再试不第,遂不复赴,屏去江村,竹 篱破屋,读书其中。与无锡高攀龙、嘉善吴志远时相 过从。三人相对终日,凝然无一言,有得则相印可,以 为常。子慕既殁,巡按御史祁彪佳请于朝,赠翰林待 诏。”
吴志远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归有光传》:“志远,字子往,万历中举于 乡,常与东林讲席。历官翰林孔目,礼部司务,南京兵 部员外郎。值攀龙等以钩党受祸,志远请终养归,居 平好性命之学,淡嘿纯静,为士林所推。”
王应电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王应电传》:“应电字昭明,昆山人。受业 同邑魏校之门,慨然以圣人之道为可学,三代之治 为可行,冥心潜思,闳览博识,而尤笃好《周礼》,谓《周礼》 自宋以后,胡宏、季本各著书,指摘其瑕衅,至数十万 言,而俞寿翁、吴澂则以为冬官未尝亡,杂见于五官, 取而更次之。近世若何乔新、陈凤梧、舒芬,亦各以己” 意更定。乃掩卷叹曰:“是诸儒之《周礼》也,岂元公之《周 礼》哉!”因殚研十数载,先求圣人之心,溯斯礼之源,次 考天象之文,原设官之意,推五官离合之故,见纲维 体统之极,因显以探微,即细而绎大,成《周礼传》诂数 十卷,以为百世继周而治,必出乎此。嘉靖中,以兵燹 家毁,困甚,乃流寓江西泰和,以其书就正罗洪先,洪 先未之省也。阅五年,与居游,久乃稍稍读其书,礼敬 之,与辨难,累三日始大服。于是翰林陈昌积首以师 礼事之,而侍郎何迁为之刊布,书遂行于世。应电又 精研字学,谓古文大坏于斯篆,以楷书翻经文,并斯 篆而亡之。乃据《说文》所载伪谬甚者,为之订正,名曰 《经传正讹》。又著《同文备考》《书法指要》《六义音切贯珠 图》《六义相关图》,并有裨于学者。应电竟卒于泰和,昌 积为经纪其丧,归之昆山。
李如玉
编辑按《明外史·儒林王应电传》:“应电同时有李如玉者,同 安儒生,亦好穷经学,精于《周礼》,采葺诸家为《会要》十 五卷。嘉靖八年诣阙上之,得旨嘉奖,赐以冠带,书传 于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