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第022卷

经济汇编 戎政典 第二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十二卷
经济汇编 戎政典 第二十三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

 第二十二卷目录

 兵制部汇考八

  宋一总一则 太祖建隆三则 乾德三则 开宝三则 太宗太平兴国五则 雍熙

  三则 端拱二则 淳化一则 真宗咸平四则 景德四则 大中祥符八则 天禧二则

          原阙详考证

编辑

军器监国初戎器之职领于三司胄曹案官无专职

熙宁六年废胄案乃按唐令置监以从官总判元丰

正名始置监少监各一人丞二人主簿一人监掌监

督缮治兵器什物以给军国之用少监为之贰丞参

领之

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

人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

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而有都点检副

都点检之名在都指挥之上后不复置入则侍卫殿

陛出则扈从乘舆大礼提点编排整肃禁卫卤簿仪

仗掌宿卫之事都指挥使以节度使为之而副都指

挥使都虞候以敕使以上充骑军有殿前指挥使

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金枪班东西班

散直钧容直及俸日以下诸军指挥步军有御龙

直骨朵子直弓箭直弩直及天武以下诸军指挥

诸班有都虞候指挥使都军使都知副都知押班

御龙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都虞候指挥使

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骑军步军有

捧日天武左右四厢都指挥使捧日天武左右厢各

有都指挥使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

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十将将虞候

承局押官各以其职隶于殿前司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

候各一人掌马军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

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侍卫扈从及大礼宿卫

所掌如殿前司官所领马军自龙卫而下有左右四

厢都指挥龙卫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每军有都指

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军

使副兵马使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各以其职隶于

马军司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

候各一人掌步军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

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侍卫扈从及大礼宿卫

如殿前司所领步军自神卫而下左右四厢都指挥

使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

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都头副都头十

将将虞候承勾押官各以其职隶于步军司

左右金吾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中郎将

郎将

左右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中郎将 郎将

左右骁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左右武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左右屯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左右卫官军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左右监门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左右千牛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中郎将

郎将

诸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并为环卫官无定员皆命

宗室为之亦为武臣之赠典大将军以下又为武臣

责降散官政和中改武臣官制而环卫如故盖虽有

四十八阶别无所领故也

皇城司干当官七人以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

知押班充掌宫城出入之禁令凡周庐宿卫之事宫

门启闭之节皆隶焉三卫官三卫郎一员秩比大中大夫中郎为之贰

文武各一员秩比朝议大夫;博士二员主簿一员

亲卫府郎十员中郎十员勋卫府郎十员中郎十

员翊卫府郎二十员中郎二十员文武各四十员

 节度使 承宣使无定员 观察使无定员 防

御使 团练使 诸州刺史无定员

大都督府 都督府 长史 左右司马 录事参

军 司户司法司士司理文学参军 助教

大都督及长史掌司牧尹阙则置知府事一人通判

一人司马不釐务旧制凡都督州建官如上南渡后

以见任宰相充都督次有同都督有督视军马多执

政为之虽名称略同然掌总诸路军马督护诸将非

旧制比也

制置使不常置掌经画边鄙军旅之事

宣抚使不常置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

督视军旅之事

招讨使掌收招讨杀盗贼之事

招抚使不常置

提举保甲司掌什伍其民教之武艺视其优劣而进

退之

提举弓箭手掌沿边郡县射地弓箭手之籍及团结

训练赏罚之事

总管钤辖司掌总治军旅屯戍营房守御之政令凡

将兵隶属官训练教阅赏罚之事皆掌之守臣带提

举兵马巡检都监及提辖兵甲者掌统治军旅训练

教阅以督捕盗贼而肃清治境凡诸营各籍赏罚之

事皆掌之

路分都监掌本路禁旅屯戍边防训练之政令以肃

清所部州府以下都监皆掌其本城屯驻兵甲训练

差使之事

巡检司有沿边溪峒都巡检或番汉都巡检或数州

数县管界或一州一县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

擒捕盗贼事又有刀鱼船战棹巡检江河淮海置捉

贼巡检及巡马递铺巡河巡捉私茶盐等各视其名

以修举职业皆掌巡逻讥察之事

镇砦官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

禁或兼酒税之事砦置于险扼控御去处设砦官招

收土军阅习武艺以防盗贼凡杖罪以上并解本县

馀听决遣

太祖建隆元年优恤将校军夫诏殿前侍卫二司各拣骁勇者为上军又诸州选所部强壮教习精练以补禁旅之阙

编辑

按宋史太祖本纪元年六月上如潞辛卯录阵没将

校子孙丁夫给复三年十一月己酉扬州民人胁隶

为军者赐衣履遣还庚戌给攻城役夫死者人绢三

匹复三年按兵志禁兵者天子之卫兵也殿前侍

卫二司总之其最亲近扈从者号诸班直其次总于

御前忠佐军头司皇城骐骥院皆以守京师备征伐

其在外者非屯驻屯泊则就粮军也太祖鉴前代之

失萃精锐于京师虽曰增损旧制而规抚宏远矣建

隆元年诏殿前侍卫二司各阅所掌兵拣其骁勇升

为上军老弱怯懦置剩员以处之诏诸州长吏选所

部兵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

分送诸道其后代以木梃为高下之等散给诸州军

委长吏都监等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又

按志召募之制起于府卫之废唐末士卒疲于征役

多亡命者梁祖令诸军悉黵面为字以识军号是为

长征之兵方其募时先度人材次阅走跃试瞻视然

后黵面赐以缗钱衣履而隶诸籍国初因之或募土

人就所在团立成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

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取之虽非一涂而亢

健者迁禁卫短弱者为厢部制以队伍束以法令当

其无事时虽不无爵赏衣廪之费一有讨征则以之

力战斗给漕挽而天下犷悍失职之徒皆为良民之

卫矣初太祖拣军中强勇者号兵样分送诸道令如

样招募后更为木梃差以尺寸高下谓之等长杖委

长吏都监度人材取之当部送阙者军头司覆验引

对便坐分隶诸军又按志拣选之制建隆初令诸

州召募军士部送阙下至则军头司覆验等第引对

便坐而分隶诸军焉其自厢军而升禁兵禁兵而升

上军上军而升班直者皆临轩亲阅非材勇绝伦不

以应募馀皆自下选补又按志厢兵者诸州之镇

兵也内总于侍卫司一军之额有分隶数州者或一

州之管兼屯数州者在京诸司之额五隶宣徽院以

分给畜牧缮修之役而诸州则各以其事属焉建隆

初选诸州募兵之壮勇者部送京师以备禁卫馀留

本城虽无戍更然罕教阅类多给役而已

按玉海建隆元年正月辛亥酬翼戴之勋殿前副都

点检则高怀德都指挥使则王审琦侍卫马步军副

都指挥使则石守信;都虞候则张令铎;马军都指挥

使则张光翰步军都指挥使则赵彦徽国朝兵制禁军殿前侍卫司分领之殿前司领骑兵之额三十七

步兵之额二十六侍卫司领骑兵之额三十五步兵

之额八十三御前忠佐军头司领步骑之额四皇城

司领步兵之额二左右骐骥院领骑兵之额二侍卫

马军都指挥使以节度使充副都指挥使以观察使

以上都虞候以防御使以上充侍卫步军国初有都

指挥使副使都虞候自后多缺

建隆二年改左右二军名释河东陕西弓箭手定两

司三衙分领天下兵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按兵志二年改左右雄捷

左右骁武军并为骁捷左右备征为云骑左右平远

为广捷左右怀德为怀顺又按志河东陕西弓箭

手周广顺初镇州诸县十户取材勇者一人为之馀

九户资以器甲刍粮建隆二年诏释之凡一千四百

人按曹彬传建隆二年彬迁客省使与王全斌郭

进领骑兵攻河东平乐县降其将王超侯霸荣等千

八百人俘获千馀人既而贼将请帮助识别此字。进率兵来援三战

皆败之遂建平乐为平晋军请帮助识别此字。字典不载

按玉海殿前司始于周世宗太祖为殿前都虞候初

诏募壮士送京师命太祖择武艺精高者为殿前诸

班而置都点检位都指挥使上太祖由此受禅建隆

二年闰三月戊辰慕容延钊罢自是都点检不除殿

前司与侍卫司马军步军为三卫其实两司而侍卫

司都指挥使外又分置马步军都指挥使殿前司亦

参马步军总于都指挥使两司三衙合十一员分天

下兵而领之此祖宗制兵之大略也三衙用边臣戚

里及军班出身各一人太宗时侍卫都虞候以上各

置十员职位相亚易于迁改且使军伍素相服习边

藩缓急亦得选用 又按玉海建隆二年五月甲戌

令殿司及诸州升强壮退老弱初置剩员以处退兵

建隆三年诏置弓手设等杖

按宋史太祖本纪三年十二月丙戌诏置弓手视县

户为差

按玉海三年五月帝以六师老壮不等乃蒐强壮曰

兵样其后更为木梃差以尺寸高下之制谓之等杖

诸州设旗给赏募之

乾德元年赐河东乐平降卒为效顺指挥分命使臣调关西乡兵赴庆州

编辑

按宋史太祖本纪乾德元年六月乙未诏荆南兵愿

归农者听八月辛卯以乐平县为平晋军降卒千八

百人为效顺军人赐钱帛按兵志四年赐河东乐

平县归降卒元威以下二百六十六人衣服钱绢有

差立为效顺指挥又按志乡兵者选自户籍或土

民应募在所团结训练以为防守之兵也周广顺中

点秦州税户充保毅军宋因之建隆四年分命使臣

往关西道令调发乡兵赴庆州按建隆四年十一月甲子改元乾德

乾德二年诏辽州降军宜以效顺怀恩为名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按兵志云云

乾德三年籍郡国骁勇兵诣阙置骁雄雄武克宁诸

按宋史太祖本纪三年春正月乙亥诏瘗征蜀战死

士卒被伤者给缯帛夏五月丁亥赐将士衣服钱帛

八月戊戌朔诏籍郡国骁勇兵送阙下九月己巳阅

诸道兵以骑军为骁雄步军为雄武并隶亲军壬申

诏蜀诸郡各置克宁军五百人按兵志三年四月

诏改西川感化耀武等军并为虎捷九月上御讲武

殿阅诸道兵得万馀人以骑兵为骁雄步军为雄武

并隶侍卫司且命王继勋主之给缗钱俾娶妻继勋

纵之白日掠人妻女街使不能禁帝闻大怒捕斩者

百人小黄门阎承翰见而不奏亦杖数十

按续纲目秋八月宋选诸道兵入补禁卫先是宋主

诏殿前侍卫二司各阅所掌兵拣其骁勇者升为上

军至是命诸州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送都下以补

禁旅之阙又选彊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召募教

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复立更戍法分遣禁旅戍守

边城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佚自是将不得专

其兵而士卒不至于骄惰赵普之谋也

开宝二年五月庚申分命使臣率兵赴镇潞

编辑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开宝七年十一月黥李从善部兵及江南水军为归

化军

按宋史太祖本纪十一月癸未黥李从善部下及江

南水军一千三百九十人为归化军按兵志开宝

七年泰宁军节度使李从善部下及江南水军凡千

三百九十人并黥面隶籍以归化归圣为额

开宝八年发渭州平凉潘源二县民为保毅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按兵志开宝八年发渭州

平凉潘源二县民治城隍因立为保毅弓箭手分戍

镇砦能自置马免役逃死以亲属代因周广顺旧制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置威胜军诏改侍卫诸军==按宋史太宗本纪三月己丑置威胜军按兵志太

平兴国二年诏改簇御马直曰簇御龙直铁骑曰日

骑龙捷曰龙卫控鹤曰天武虎捷曰神卫骨䤪子直

曰御龙骨䤪子直宽衣控鹤曰宽衣天武雄威曰雄

勇龙骑曰雄猛

太平兴国五年二月戊辰废顺化军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

太平兴国六年置平塞安静军又置破卤平戎军及

改皇城司

按宋史太宗本纪六年春正月癸卯置平塞静戎二

军丙寅改静戎军为安静军三月丙辰置破卤平戎

二军按张齐贤传初李氏据有江南民户税钱三

千以上者户出丁一人黥面自备器甲输官库出即

给之日支粮二升名为义军既内附皆放归农至是

言者以为此辈久在行伍不乐耕农乞遣使选充军

伍并其家属送阙下齐贤上言江南义军例皆良民

横遭黥配无所逃避克复之后便放归农久被皇风

并皆乐业若逐户搜索不无惊扰法贵有常政尚清

净前敕既放营农不若且仍旧贯

按玉海皇城司在右承天门内北廊本名武德司太

平兴国六年十月甲辰改今名有皇城使会要云掌

皇城管钥木契亲从亲事官名籍冰井务隶焉分房

四设吏十有九及命妇朝会须冰干办官本三人掌

宫城出入禁令

太平兴国八年改濮州平海指挥为崇武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兵志云云

太平兴国九年转改诸军将校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兵志迁补之制自殿前

侍卫马步军校每遇大礼后各以次迁谓之转员转

员至军都指挥使又迁则遥领刺史又迁为厢都指

挥使遥领团练使员溢即从上罢军职为正团练使

刺史之本任或有他州总管钤辖其老疾若过失者

为御前忠佐马军都军头副军头隶军头司其黜则

为外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凡军主阙以军都指挥使

递迁馀阙以诸军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行首军

使副行首副兵马使十将递迁凡将校一军营止补

十人其厢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都虞候指挥使营

主其一即阙其三殿前左右班都虞候遥领刺史即

与捧日军都指挥使通以次迁捧日龙卫厢都指挥

使仍遥领团练使若员溢即为正刺史补外他如诸

军例递迁凡列校转补有司先阙是跃上下马次出

指二十步掩一目试之左右各五占数为见物武艺

弓射五斗弩彉一石五斗枪刀手稍练负罪不至徒

年未高或虽年高而无疾精力不耗者并取之凡诸

军转员后取殿前指挥使长入祗候填行门取东西

班长入祗候殿侍诸班直充诸班押班诸军将校者

皆亲阅前一日命入内都知或押班一人勾当御药

院内侍一人同军头引见司较定弓弩斗力标志之

凡弓弩艺等者占其一至日引见弓弩列置殿前命

取一以射军头引见司专视喝箭以奏如喝失当即

奏改正入内都知或押班同勾当御药院内侍殿上

察视如引见司不觉举亦奏改正枪刀手竭胜负若

喝不以实并引见司失觉举并劾其罪太平兴国九

年上诣崇政殿转改诸军将校自军都指挥使以下

员僚以上皆按名籍验劳绩而升陟之凡数日而毕

内外感悦乃谓宰臣等曰朕迁转军员先取其循谨

能御下者武勇次之若不自谨饬则其下不畏惮虽

有一夫之勇亦何所用

雍熙元年遣使分诣河南东籍民为兵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李昉传雍熙元年昉加

中书侍郎王师讨幽蓟不利遣使分诣河南东籍民

为兵凡八丁取一昉等相率奏曰近者分遣使籍河

南东四十馀郡之民以为边备非得已也然河南之

民素习农桑罔知战斗一旦括集必致动摇若因而

啸聚更须翦除如此则河北闾阎既困于戎马河南

生聚复扰于萑蒲矧当春和有妨农作陛下若以明

诏既颁难于反汗则当续遣使臣严加戒饬所至点

募人情若有不安即须少缓密奏取裁庶免后患上

嘉纳之

雍熙三年九月戊寅赐北征军士阵亡者家三月粮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

雍熙四年正月诏瘗战死士卒五月改殿前诸军名

置镇戎军罢河南诸路募兵

按宋史太宗本纪四年春正月丙戌诏应行营将士

战败溃散者并释不问缘边城堡备御有劳可纪者

所在以闻瘗暴骸死事者廪给其家录死事文武官

子孙五月庚辰改殿前司日骑为捧日骁猛为拱辰

雄勇为神勇上铁林为殿前司虎翼腰弩为神射侍

卫步军司铁林为侍卫司虎翼按兵志雍熙四年

改殿前司日骑𨱊直指挥为捧日𨱊直日骑改为捧

日骁猛改为拱辰雄勇改为神勇上铁林改为殿前司虎翼腰弩改为神射侍卫步军司铁林改为侍卫

司虎翼按食货志雍熙四年陕西转运刘综言宜

于古原州建镇戎军置屯田今本军一岁给刍粮四

十馀万石束约费茶盐五十馀万倘更令远民输送

其费益多请于军城四面立屯田务开田五百顷置

下军二千人牛八百头耕种之又于军城前后及北

至木峡口各置堡砦分居其人无寇则耕寇来则战

就命知军为屯田制置使自择使臣充四砦监押每

砦五百人充屯戍从之

按续通鉴纲目四年将大发兵讨契丹遣使募兵

于河南北四十馀郡凡八丁取一以充义军京东转

运使李维清曰若是天下不耕矣三上疏争之李昉

等亦相率言河南之民罔知战斗或虑人情摇动因

而为盗非计之得乃诏独选河北而诸路悉罢

端拱 年群臣上备边策请于中山太原河间建三大镇以制敌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古今治平略端拱中北

虏侵盗诏群臣上备边策谏大夫张洎上书言中国

御戎必依险阻今飞狐以东皆契丹所有地险尽失

而河朔列壁城守具苦于无兵则兵分之过也请于

中山太原河间建三大镇各统十万之众鼎峙而守

视缓急为策应仍命亲王出临魏府以控其要则契

丹虽有精兵岂敢越而南侵制敌之方尽于此矣帝

纳之

端拱二年二月癸丑诏录将校官吏功及死事使臣

官吏子孙士卒廪给其家三月

按宋史太宗本纪云云

淳化五年置威塞清远两军又分京师左右街营部及改青州杭州军名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纪五年七月甲戌置威塞军八月戊

戌置清远军冬十月乙巳改青州平卢军为镇海军

杭州镇海军为宁海军

按玉海淳化五年八月判左右金吾街仗魏丕以新

募千馀人引对崇政殿太宗亲选得五百七十人其

中取身品优者三人为等分四营营设五都都有员

僚节级一如禁兵之制命田守信知右街事帝以京

师浩穰街司循警用禁军非旧制特命左右街各置

千人优以廪给使传呼备盗至是始分营部令魏丕

更召募以充其数

真宗咸平三年置静乐军诏定州等处分充禁军河北籍壮丁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纪三年二月甲戌置静乐军按兵

志咸平三年诏定州等处本城厅子无敌忠锐定塞

指挥已并升充禁军马军云翼指挥依逐州军就粮

令侍卫马军司管辖定州拣中厅子第一充云翼第

一第二充云翼第二相州厅子第一充云翼第三第

二充云翼第四保州无敌第一充云翼第五第二充

云翼第六忠锐充云翼第七威勇军无敌第一充云

翼第八第二充云翼第九忠锐充云翼第十静戎军

无敌充云翼第十一宁边军无敌充云翼第十二北

平塞无敌充云翼第十三深州无敌充云翼第十四

北面诸处应管本城定塞指挥已下镇定州高阳关

路都总管并充禁军马军云翼指挥才候升立讫分

析逐指挥员兵士人数就粮州府本指挥见在去处

以闻又按志河北河东强壮五代时瀛霸诸州已

置咸平三年诏河北家二丁三丁籍一四丁五丁籍

二六丁七丁籍三八丁以上籍四为强人五百人为

指挥使百人为都置正副都头二人节级四人所在

置籍择善骑射者第补校长听自置马胜甲者蠲其

户役又按志咸平初秦州极边止置千人分番守

戍上番人月给米六斗仲冬赐指挥使至副都头紫

绫锦袍十将以下皂绫袍又按志咸平三年五月

上御便殿迁补军职凡十一日而毕自神卫右第二

军都指挥使恩州刺史周训而下递迁者千三十一

咸平四年诏陕西边军升禁军立保毅募强人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兵志四年诏陕西沿边

州军兵士先选中者并升为禁军名保捷是年令

陕西系税人户家出一丁号曰保毅官给粮赐使之

分番戍守又按志河北陕西强人砦户强人弓手

名号不一咸平四年募河北民谙契丹道路勇锐可

为闲伺者充强人置都头指挥使无事散处田野寇

至追集给器甲口粮食钱遣出塞偷斫贼垒能斩首

级夺马者如赏格虏获财畜皆畀之又按志四年

十二月帝谓吕蒙正曰选众求才诚非易事朕常孜

孜询访冀有所得向求于军校中超擢八九人委以

方任其闲王能魏能颇甚宣力陈兴张禹珪亦有能

名蒙正等曰才难求备今㧞十得五有以见陛下知

臣之明也按高琼传咸平四年简兵卒诸班直十

年者出补军校年老者退为本班剩员琼进曰此非

激劝之道宿卫岂不劳乎自是八年者皆得叙补焉按玉海咸平四年九月庚寅命使臣往陕西点检籍

军系税人户家出丁一号曰保毅军官给粮赐令分

番守城垒遣御史吴旧与漕臣主其事五年正月己

酉旧言凡得六万八千七百七十五人其缘边军士

先选中者升为将军名保捷

咸平五年募河北丁壮遣使分选诸州有力者为禁

军增设指挥选环庆等州厢军防砦以代禁军

按宋史真宗本纪五年二月乙酉诏边士疾病战没

者冬春衣听给其家七月乙卯募河北丁壮按兵

志五年正月置广捷兵士五指挥五月命使臣分往

邠宁环庆泾原仪渭陇鄜延等州于保安保毅军内

与逐处官吏选取有力者共二万人各于本州置营

升为禁军号曰振武指挥既而帝曰边防阙兵朝廷

须为制置盖不得已也候边鄙乂宁即可销弭六月

以河东州兵为神锐二十四指挥神虎十指挥又升

石州厅子军为禁军又以威虎十指挥隶虎翼又

按兵志五年点陕西沿边丁壮充保毅凡得六万八

千人给资粮与正兵同戍边郡又按志咸平三年

河北置强人五年募其勇敢团结附大军为栅官给

铠甲又按志五年帝谓知枢密院周莹曰国朝之

制军员有阙但权领之三岁一迁补未及期以功而

授止奉朝请而已今阙员处则乏人部辖须当例与

转补于是召莹等至便殿按军籍次补其屯戍于外

及军额在下素不该恩例亦溥及之凡再旬方毕

又按志五年陕西缘边丁壮充保毅者至六万八千

七百七十五人七月以募兵离去乡土有伤和气诏

诸州点充强壮户者税赋止令本州输纳有司不得

支移之先是河北忠烈宣勇无人承替者虽老疾不

得停籍至是诏自今委无家业代替者放令自便自

是以至天禧闲并代广锐老病之兵虽非亲属而愿

代者听河北强壮恐夺其农时则以十月至正月旬

休日召集而教阅之忠烈宣勇广锐之归农而阙员

者并自京差补戍于河上而岁月久远者则特为迁

补贫独而无力召替者则令逐处保明放停当是时

河北河东有神锐忠勇强壮河北有忠顺强人陕西

有保毅砦户强人强人弓手河东陕西有弓箭手河

北东陕西有义勇麟州有义兵川陕有土丁壮丁荆

湖南北有弩手土丁广南东西有枪手土丁邕州有

溪洞壮丁土丁广南东西有壮丁又按志五年于

环庆等州厢军马步军六千馀人内选材勇者四千

五百人付逐砦屯防以代禁兵

按玉海咸平五年正月甲寅置广捷兵五指挥先是

帝闻南方以标枪旁牌为兵器命有司制之帝即位

令内侍萧延皓取广德军教习至是试于便殿悉呈

其技颇精练帝以为可用捕贼守边特立为是军仍

选神威等军充其数六月四日以河东州兵为神锐

二十四神虎指挥十先是命张延禧乘传料简万三

千馀人立此军训习 又按玉海咸平五年加楚王

元佐左羽林上将军旧制六军置统军无上将军之

名盖有司之误 又按玉海咸平五年二月壬辰以

泾原环庆骑兵之半易河北步兵五月籍河南民丁

为兵

咸平六年十月戊寅给军中传信牌十二月庚申遣

使西北劳赐将士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按玉海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壬午以威虎十指挥隶

虎翼先是边兵捍寇虎翼多胜盖用劲弩也时新置

威虎皆材勇之士故以增之以威虎十指挥隶虎翼兵志作五年

景德元年班用兵诛赏格改威卤军名遣使分诣河北河东集强壮简习陕西缘边诸州保毅成振武军四十指挥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纪元年秋七月癸未班用兵诛赏格

九月癸未罢北面赍御剑内臣以剑属主将十二月

癸卯遣使抚问河北东西路官吏将卒访察功状甲

辰改威卤军名按兵志景德元年遣使分诣河北

河东集强壮借库兵给粮训练非缘边即分番迭教

寇至悉集守城寇退营农

按玉海景德元年七月陕西转运司西面缘边诸州

于保毅军内简习成振武军四十指挥帝曰数年前

西贼远围灵州诸路总管遣人乘传飞奏请授兵者

曾无虚日时以河东兵不可减议立此兵尚虑简阅

未精穴食边廪又累遣使选择所存皆少壮拳勇渐

习武艺朕询于知兵及详练边事者皆云自立此军

边声颇振戎人知惧矣

景德二年正月放河北强壮归农罢诸路行营部署

省河北缘边戍卒给弓箭手闲田又定殿前马步诸

军及内外指挥小校迁补例

按宋史真宗本纪二年春正月壬子放河北诸州强

壮归农令有司市耕牛给之癸丑罢诸路行营合镇

定两路都部署为一乙卯罢北面部署钤辖都监使

臣二百九十馀员遣监察御史朱抟赴德清军收瘗战没遗骸戊辰省河北戍兵十之五缘边三之一所

在量军储馈给勿调民飞挽按兵志景德二年镇

戎军曹玮言有边民应募为弓箭手者请给以闲田

蠲其徭赋有警可参正兵为前锋而官无资粮戎械

之费诏人给田二顷出甲士一人及三顷者出战马

一匹设堡戍列部伍补指挥使以下据兵有功劳者

亦补军都指挥使置巡检以统之其后鄜延环庆泾

原并河东州军亦各募置庆历中诸路总三万二千

四百七十四人为指挥一百九十二又按志二年

宣示殿前侍卫司诸禁军中老疾者众盖久从征戍

失于拣练每抽替至京虽量加阅视亦止能去其尢

者今多已抽还宜乘此息兵精加选拣虽议者恐其

动众亦当断在必行昔太祖亦尝患此遂尽行拣阅

当时人情深以为惧其后果成精兵枢密使王继英

等曰今兵革休息不乘此时遴选实恐穴兵徒费廪

食帝曰然近者契丹请盟夏人纳款恐军旅之情谓

国家便谋去兵惜费乃命先于下军选择勇力者次

补上军其老疾者俟秋冬慎择将臣令拣去之又

按志二年四月帝曰殿前诸班侍卫马步诸军及军

头司诸军员因衰病或以他事出补外职率皆临事

奏裁殊无定制可条其所入职名类例以闻又曰近

累有诸处立功指挥使未可别加迁擢皆特补本军

都虞候旧无此职名盖权宜加置若后有阙不须复

补又曰内外诸军所阙小校倘以名次迁补或虑不

能尽得武干之士自今并令阅试武艺迁擢为之

景德三年置清平宣化军减鄜延戍兵又诏川陕戍

兵更代及以效顺军补虎翼

按宋史真宗本纪三年夏四月己卯置清平宣化二

军乙酉置河北缘边安抚使副都监于雄州秋七月

壬寅减鄜延戍兵八月戊寅诏川陕戍兵二年者代

之按兵志三年正月诏遣枢密都承旨韩崇训等

与殿前司侍卫马步军司拣阅诸军兵士供备库使

带御器械綦政敏等分往京东西路拣阅八月诏效

顺第一军赴京拣阅以补虎翼名阙是军皆河东人

帝念其累戍劳苦故升奖焉

按玉海三年七月十日令河北治振武军营舍十一

月罢募振武军有愿投者令隶虎翼

景德四年减并代戍兵颁宜州赏格诏河东诸军以

见存为定额

按宋史真宗本纪四年夏五月辛亥减并代戍兵屯

河东以省馈运八月己酉颁宜州立功将士赏格

按兵志景德四年诏河东广锐神锐神虎军以见存

为定额缺则补之又按志景德四年七月如京使

何士宗言诏条禁军将士依等级并行伏事之理违

者按军令其厢军将士等未立条制欲望约前诏减

一等定令帝曰禁卫兵士无他役使且廪给优厚欲

其整肃有所凛畏故设此条禁今以厢军约此施行

恐难经久况尊卑相犯自有条律不行可也十二月

诏厢军及诸州本城犯所部决杖讫并移隶他军内

情理重及缘边随军奏裁

大中祥符元年置河东缘边安抚司诏阅侍卫司保宁军士分为四等安置及兵士犯罪条例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纪元年八月庚子置河东缘边安抚

司按兵志大中祥符元年诏侍卫步军司阅保宁

军士分为四等其第一等徙营亳州永城县馀听归

农无家可还者隶诸州为剩员又按志大中祥符

元年诏应诸道州府军监厢军及本城指挥自都指

挥使已下至长行对本辖人员有犯阶级者并于禁

军斩罪上减等从流三千里上定断副兵马使已上

勘罪具案闻奏厢军军头已下至长行准敕犯流免

配役并徒三年上定断只委逐处决讫节级已上配

别指挥长行上名长行决讫配别指挥下名收管如

本处别无军分指挥即配邻近州府军监指挥收管

内别犯重者自从重法其诸司库务人员兵士有犯

上件罪名者并依前项厢军条例施行

大中祥符二年诏流配诸军拣选量移赴阙合龙骑

为六营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兵志大中祥符二年四

月诏曰江南广东西流配人等皆以自抵宪章久从

配隶念其远地每用轸怀属乔岳之增封洽溥天之

大庆不拘常例特示宽恩江南路宜差内殿崇班段

守伦就昇州洪州广南东西路差殿直阁门祗候彭

麟就桂州与本路转运使同勾抽诸州杂犯配军拣

选移配淮南州军牢城及本城有少壮堪披带者即

部送赴阙当议近上军分安排如不愿量移及赴阙

者亦听若地里远处即与转运使同乘传就彼依此

拣选

按玉海大中祥符二年五月合龙骑十二营为六

大中祥符四年诏定禁军转补例募兵守笼竿蕃部

又以永安兵升禁军

按宋史真宗本纪四年九月丁丑泾原钤辖曹玮言笼竿川熟户蕃部以闲田输官请于要害地募兵以

居从之按兵志四年宣示永安县永安指挥兵八

千馀人以奉诸陵其知军额犹隶西京本城厢军可

赐名奉先指挥升为禁军在清塞之下又按志四

年七月诏曰自来转补军员皆是议定降宣命讫方

引见转补其闲有老病不任职者临时易之无由整

齐经汾阴大礼应殿前马步军诸班诸军员并分作

甲次于崇政殿逐人唱名引见朕自视之有不任职

者当于不系禁军处优与安排免转员之际旋议改

易八月诏殿前侍卫马军步军司所管内外禁军军

员自来转补体例不一未得均平朕夙夜思之今来

该汾阴转员可立久远规制其马军步军自指挥使

以下各别转补皆令自下而升仍将殿前侍卫马军

步军司所辖军分各衮同转补如马军军员自近下

补至拱圣即双取之以分补捧日龙卫其近下军分

有阙即却自捧日龙卫双取升一员资补填其步军

有阙填补并准此又诏所议改更转补军员职名恐

诸军未喻可降宣命云殿前侍卫马步军司自来多

是龙卫更转入捧日并神卫更入天武之类是致难

得出职久成沈滞今来转员出自朕意并各与分两

头迁改其龙卫更不入捧日并神卫更不入天武其

捧日龙卫阙于拱圣内隔闲取人分头充填其拱圣

阙即将骁骑云骑分头转入其天武神卫阙于神勇

内隔闲取人分头充填其神勇阙即将宣武充填其

宣武阙取殿前步军司虎翼充填以上如取尽指定

军员即转以次军员充填所有宁朔军分次第请受

并转员出入今后并特与依骁胜体例施行

按玉海大中祥符四年八月二日诏内外禁军军员

补转未均今汾阴转员宜立久远规制

大中祥符五年诏徙澄海三指挥屯岭北又拣选在

京军校及内外诸军

按宋史真宗本纪五年九月癸酉诏徙澄海三指挥

屯岭北州郡按兵志五年正月帝谕知枢密院王

钦若等在京军校差充外处人员军数不足有妨训

练可诏示殿前侍卫马步军司简补禁军逐指挥兵

士内捧日上三军要及三百人龙卫上四军各二百

五十人拱圣骁骑骁胜宁朔神骑云武骑各三百五

十人并于下次军营升填须及得本额等样及令军

头司于诸处招拣到人内选填营在京者引见分配

在外处者准此仍委逐司擘画开坐以闻在京差出

者候替回拣选又按志五年二月上谕王钦若等

累议老病之兵渐多在京者令逐司将臣外处者散

差诸司使副拣选可指挥所拣殿前侍卫马步军司

今先逐指挥自指挥使已下据见管兵士除堪任披

带征役外其自来懦弱教阅不出之人及老病不堪

者籍其名供申次第管辖处各就逐营看详定夺然

后缴申逐司与差去使臣同共拣选如有协情不当

即具始末以闻其厢军都指挥使以下并当严断外

处拣就粮兵士亦如之又宣示外处就粮诸军有捧

日天武第七第九第十军军额皆是自上军经两三

度拣选以其久处禁卫不欲便拣落特设上件军额

处之朕深虑拣兵臣僚军头等同诸军例更拣配下

军可遍谕之老病者便放归农内契丹渤海日本外

国人恐无依倚特与收充本军剩员又所差臣僚军

头赴外处拣人缘军分指挥及出入次第名目体例

甚多令枢密院具合行条约及施行事件并画一处

分令遵守施行又殿前侍卫马步军司自来拣下披

带禁军量减衣赐月粮充剩员并无定额散在逐营

拘系不获营生官中所给岁计不少可乘此时一例

拣选除老病者放归农外据诸军见管人数额定充

看营剩员馀并拨并一处收管以备令赴诸处祗应

既有定额必不敢多拣充剩员又诏承前遣使取内

外军中疲老者减给俸粮之半以隶剩员今可简阅

使归农其合留者亦据逐营给役数外别为营舍处

之内契丹渤海日本外国人虑无所归且依旧仍令

所至州郡并与总管钤辖阅验连书其状具当去留

之数及引视军校之不任职者附驿以闻其当从隶

军额即就配近便州郡缘边者徙干内地并与本州

官吏移牒转送当停者给与公验止许居本州岁申

上其籍并给次月俸粮装钱日食遣之所简马但筋

齿弱老病不疗者件析以闻在京殿前马步军司有

所升退即时具名籍申枢密院未当者悉改正之当

徙者给装钱在道只给粮;当停者给一月俸粮勿复

奏裁外州军士当降以次军分者所隶州郡听自择

又诏广南东西荆湖南北福建江南京西等七路诸

州府军监见管杂犯配隶军人等各差使臣一人驰

驿往逐处与转运使副或提点臣僚知州通判钤辖

都监监押同共拣选就近体量人数分配侧近州军

本城收管如年老病患委实久远不任医治充役者

放令逐便其少壮者即差人管押赴阙引见当议选

配近上军分如不愿量移及赴阙者亦听其便仍于军分量与迁改如地远勾抽迟延即驰驿分路简讫

具析以闻

大中祥符六年诏迁转诸军员置营金明池习水战

立虎翼军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兵志大中祥符六年冬

十月诏诸班直并马步军事军员其诸班捧日龙卫

天武神卫五头下出入外其御龙诸直作一处转员

僚直拱圣骁骑云骑骁胜武骑宁朔神骑已上军额

单员作一处挨排递迁水军神勇宣武殿前司虎翼

卫圣步军司虎翼奉节广勇神射已上军额军员作

一处挨排转补事内殿前指挥使押班至都知只本

班转其神卫广勇神射已下至军使都头即逐指挥

内递迁内有年及六十已下者并勾押赴阙令殿前

司看验闻奏当议相度安排所有副兵马使副都头

员阙仍取捧日龙卫神勇十将充填馀并从之内神

卫水军第一指挥令立充神卫水军指挥殿前司上

虎翼第二步军司上虎翼第一并立充虎翼水军指

挥依旧系逐司管押其神卫水军见管军员先自奉

节补入多不会舟楫并一齐转上外却将虎翼水军

两指挥会水军员与神卫水军共三指挥一处衮转

如转至神卫水军指挥使除年老病患依例出职安

排外更不转上

按玉海初太祖置神卫水军以习舟师及江淮平不

复用大中祥符六年七月诏在京诸军内选江淮习

水卒于金明池试战棹立为虎翼军置营于池侧其

江浙淮南诸军并令准此选卒置营

大中祥符七年简补神卫水军给赐河东沿边将士

更代岭南戍兵

按宋史真宗本纪七年秋八月乙丑给河东沿边将

士皮裘毡袜辛巳诏岭南戍兵代还日人给装钱五

百按兵志七年诏今后军回在京者且未编排依

例引见内有老疾合配外处军分及看仓库草场神

卫剩员并看营剩员等与限歇泊半月后编排引见

讫限五日般移其外处军回经过兵士并依此例仍

见讫与假十日令移隶所配处

按玉海七年五月诏诸州简兵有善水者以补神卫

水军

大中祥符八年诏赐环州边卒薪水钱置禁军左右

清卫二指挥

按宋史真宗本纪八年春正月乙酉诏环州缘边卒

人赐薪水钱按兵志八年置禁军左右清卫二指

挥在雄武弩手之上散卒月给铁钱五百以奉宫观

又按志八年诏诸路转运司殿前侍卫马步军军

头司三司宣徽院开封府诸司库务等处人员兵士

等如内有杀贼得功及诸般使唤得力者或因官中

取索之时具诣实结罪供申所辖去处保明申奏

大中祥符九年诏拣选河北河东陕西诸州军升为

禁军

按宋史真宗本纪九年十一月乙巳诏河陕诸路州

简禁军五百人按兵志九年十一月诏河北河东

陕西诸州军拣料本城兵五百人以上升为一指挥

于本处置营教阅武艺升为禁军又按志祥符中

重定等杖自五尺八寸至五尺五寸为五等诸州部

送阙下及等者隶次军

天禧元年遣使拣选诸路军升为禁军授御前郭丰等将军又令内职摄环卫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兵志天禧元年二月遣

使分往诸州军拣厢军骁壮及等者升隶上军六月

召选天下厢兵迁隶禁军者凡五千馀人又按志

元年十月以御前忠佐郭丰等六人并授将军初军

头司定年老负犯者将黜之帝以其久居武列命寘

环卫其带遥郡者与大将军不带遥郡者与将军

按玉海龙武羽林神武六军掌郊祀朝会仪仗判司

官一人以判金吾街仗将军兼领左右各三军自左

右卫以下官名存而事废太祖太宗朝以处将帅后

多以皇族为之天禧元年令内职兼摄环卫 又按

玉海天禧元年三月御史台请增置常朝武官遂以

慕容德琛等为诸卫大将军率府率 又按玉海天

禧元年十月诸班直诸军分三番引验于崇正殿

天禧二年简阅河北禁军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兵志二年诏河北禁军

疲老不任力役者委本路提点刑狱臣僚简阅不得

庇匿以费廪粮按食货志真宗时内外兵凡九十

一万二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