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百八十三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
第二百八十三卷目录
弩部汇考一
太公六韬〈军用〉
释名〈释兵〉
广雅〈谿子弩〉
说文〈弩〉
唐六典〈武库令〉
杜佑通典〈弩〉
桂海器志〈弓弩〉
三才图会〈弓弩〉
武备志一〈弩一 黑漆弩图 雌黄桦稍弩图 黄桦弩图 白桦弩图 跳镫弩
图 三停箭图 木羽箭图 木弩图 点钢箭图 风羽箭图 扑头箭图 双弓床弩图
大合蝉弩图 铁羽大凿头箭图 三弓㪷子弩图 㪷子箭图 诸弩图说 小合蝉弩
图 大凿头箭图 小合蝉弩图说 㪷子弩图 小凿头箭图 㪷子弩图说 手射弩图
踏撅箭图 手射弩图说 三弓弩图 一枪三创箭图 三弓弩图说 次三弓弩图
踏撅箭图 次三弓弩图说 苗人木弓图 苗人木弓图说 苗人竹弩图 苗人竹弩图
说 宣湖射虎竹弩图 宣湖射虎竹弩图说 诸葛全弩图 诸葛分形弩图 诸葛弩图
说 神臂弩图 神臂床子连城弩图 神臂床子连城弩图说 窝弩图 窝弩图说 蹶
张弩图 腰开弩图 双飞弩图 双飞弩图说〉
戎政典第二百八十三卷
弩部汇考一
编辑《太公六韬》
编辑
《军用》
编辑
“陷坚阵,败强敌”,《大黄参》,连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 强弩矛戟为翼。
〈注〉大黄弩名,一发三矢。
《释名》
编辑
《释兵》
编辑
弩,怒也,有势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钶弦者曰“牙”, 似齿牙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下曰“悬刀”,其形 然也。合名之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 机,开阁有节也。
《广雅》
编辑
《谿子弩》
编辑
钜黍弓,《谿子弩》。
《说文》
编辑
《弩》
编辑
《洛阳名弩》曰:彀,弩也。彉,满弓也。
《唐六典》
编辑
《武库令》
编辑
弩之制有七:“一曰擘张弩,二曰角弓弩,三曰木单弩, 四曰大木单弩,五曰竹竿弩,六曰大竹竿弩,七曰伏 远弩。”
《杜佑通典》
编辑
《弩》
编辑
弩,古有“黄连百竹、八担双弓”之号。今有绞车弩,中七 百步,攻城垒用之。擘张弩,中三百步,步战用之。马弩, 中二百步,马战用之。弩张迟不过一二发,所以战阵 不便于弩,非弩不利于战,而将不明于弩也。不可离 于短兵,当别为队,攒箭注射,则前无立兵,对无横陈。 复以陈中张,陈外射,番次轮回,张而复出,射而复入, 则弩不绝声,敌无薄我。夫置弩必处其高,争山夺水, 守隘塞口,破骁陷果,非弩不克。《教法令》曰:“张弩丁字 立,当弩八字立,高揎手,屈衫襟,左手承撞,右手迎上, 当心看张张有阔狭,左䏶右膊,还复当心,安箭高举 肘,敌远抬弩头,敌近平身放敌在左右,回身放敌在 高上,挈脚放。放箭讫,喝杀却掣拗喝《尾覆》弩还著地。”
《桂海器志》
编辑
《弓弩》
编辑
蛮弩,诸洞猺及西南诸蕃,其造作略同。以硬木为弓 桩,甚短,似中国猎人射生弩,但差大耳。
猺人弩又名“编架弩”,无箭槽,编架而射也。
药箭,化外诸蛮所用。弩虽小弱,而以毒药濡箭锋,中 者立死。药以蛇毒草为之。
《三才图会》
编辑
《弓弩》
编辑
“弓弩,必采两广毒药以灌其镞镞,著血缕则立死。”但 浙人不习射,当如两河以北悬射银钱之利以诱之 使习。令弓师而能教百人善弓,则善弓者得以一人 兼二人之食,而弓师且赏之以百金而署之为百人 将矣。令弩师而教百人善弩,则善弩者亦得以一人 兼二人之食,而弩师且赏之以百金,而署之以为百 人将矣。如此,则不数月而全军皆善射矣。其他短兵枪棒,亦率类此。或云,毒箭射人,遇衣絮沾染,药即脱 落,箭镞著肉际,毒已缓矣,不能杀人也。须于镞上钻 孔,以药嵌入,则虽透衣而药不脱,伤者应弦而绝。
《武备志一》
编辑
弩一
编辑茅子曰:中国之利器曰弓与弩。自汉以后,外国之弓 日强,遂不可复及,惟弩之用为最。弩之力,腰开者可 十石,蹶张者可二三石,古所云弓之强者不及也。晋 马隆平树机能,犹藉腰开弩。至宋而其法不传,故《武 经》所载黑漆、黄桦、跳镫等弩,皆蹶张也。㪷子、床子等 弩,虽最强,然费人多,可以守,不可以战也。宋末始有 神臂弩,其法亦蹶张而稍胜之,遂以破敌。本朝刘司 马天和用之,而其法始传。又有名“克敌弩”者,即跳镫 也,今苗人皆用弩,然强而不便。宣湖射虎,用竹弩。二 弩者,皆藉力于药,未可谓之强也。又有诸葛弩,可置 十矢,以次发,东南人喜用之,然力轻而不能伤人。近 世程宗猷得古铜机,斟酌竹弩而为古弩,则胜之矣。 余为斟酌神臂弩而加其力。《天和之法》,上者二十斤, 今可倍之矣,然皆蹶张弩也。宗猷又自以其意合古 人之说,而为腰开弩,强者可十石,下者亦可七石。此 千载久废之器,复启于斯人,天将以此为制敌之利 器乎?并载之,以告来者。
白桦弩图
雌黄桦稍弩图
黄桦弩图
此处缺少一幅插图。请考虑协助将书中此处的图片上传到维基共享资源,以Imperial Encyclopaedia -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 pic249 - 黄桦弩图.png或.svg命名。 |
{{{2}}}
大合蝉弩图
,跳镫弩图
此处缺少一幅插图。请考虑协助将书中此处的图片上传到维基共享资源,以Imperial Encyclopaedia -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 pic253.png或.svg命名。 |
木弩图
双弓床弩图
{{{2}}}
三弓㪷
㪷
诸弩图说
编辑右人自踏张者。其饰有黑漆、黄白桦、雌黄桦稍小则 有跳镫弩、木弩。跳镫弩亦曰小黄,其用尢利。木弩虽 可施,不能久,边兵不甚用。其力之强弱,皆以石斗为 等。箭有点刚、木羽、风羽、木扑头、三停。木羽者,以木为 簳羽。咸平初,军校石归宋上之,箭中人,虽簳去镞留, 牢不可拔,戎人最畏之。风羽者,谓当安羽处剔空两 边,以克风气,则射时不掉。此不常用,备翎羽之乏耳。 三停者,箭形至短,羽簳镞三停,故云“三停。”箭中物不 能出,以短故也。
双弓床弩,前后各施一弓,以绳轴绞张之,下施床承 弩。其名有小大合蝉,有手射。合蝉者,谓如两蝉之状。 大者张时用十许人,次者五七人,一工准所射高下, 一人以捶发其牙箭,用大小凿头箭。惟手射斗子弩 最小,数人就床张讫,一人手发之,射并及一百二十 大步。
三弓、床弩,前二弓,后一弓,世亦名“八牛弩”,张时几百 许人,法皆如双弓弩。箭用木簳铁羽,世谓之“一枪三 剑箭。”其次者用五七十人,箭则或铁或翎为羽。次三 弓,并利攻城,故人谓其箭为“踏撅箭”者,以其射著城 上,人可踏而登之也。又有系铁㪷于弦上,㪷中著常 箭数十枝,凡一发可中数十人,世谓之“㪷子箭”,亦云 “寒鸦箭”,言矢之纷散如鸦飞也。三弩并射及二百大 步,其箭皆可施火药,用之轻重,以弩力为准。
小合蝉弩图
小合蝉弩图说
编辑以七人张,发《大凿头》箭,射及一百四十步。
㪷
㪷子弩图说
编辑“以四人张”,发小凿头箭,射及一百五十步。
手射弩图
手射弩图说
编辑以二十人张,发《踏撅》箭,射及二百五十步
三弓弩图
三弓弩图说
编辑以“七十人张”,发一枪三剑箭,射及三百步。
次三弓弩图
次三弓弩图说
编辑以三十人张,发《踏撅》箭,射及二百步。
苗人木弓图
苗人木弓图说
编辑用坚木造,用大力人执之,攀机对射其镞,涂见血、封 喉诸毒药。
苗人竹弩图
苗人竹弩图说
编辑随便用细竹二十根,上下将两大头交穿于木柄方 眼,内,用细麻绳密扎至稍,麻绳作弦,如木弩,上做发 机,粗竹作箭,镞上涂毒药,山中多设伤恶兽,阵上便 可用也。
宣湖射虎竹弩图
宣湖射虎竹弩图说
编辑以竹五层为之。价轻易办。但非药则不能。必杀人耳。
诸葛分形弩图
{{{2}}}
诸葛弩图说
编辑此弩即懦夫、闺妇皆可执以环守其城。一弩连发十 矢,铁镞涂以射虎毒药,发矢,一中人马,见血立毙,便 捷轻巧,即付骑兵,亦可持之以冲突,但矢力轻,必藉 药耳。
神臂床子连城弩图
{{{2}}}
神臂床子连城弩图说
编辑熙宁中,内副都知张若水进神臂弓。初,民李宏献此 弓,其实弩“也。以檿为身,檀为弰,铁蹬枪头,铜为马面, 牙府解索、札丝为弦。弩身通长三尺二寸,两弭各长 九寸二分,两闪各长一尺一寸七分,弝长四寸,通长 四尺五寸八分,弦长二尺五寸,箭没羽长数寸。时于 玉津园校验,射二百四十馀步,穿榆木没半簳。有司” 并箭奏御,诏依式制造。
刘天和曰:“宋有神臂弓之制,其实弩耳,亦未敢遽是 也。近于陕西省城见有城楼旧题神臂弩数百张,相 传者百馀年矣。”乃知先朝亦尝制此,虽皆损坏而制 度犹存,但箭则无矣。臣谨从宜遵仿造成,其制以阔 厚坚劲大弓,其力一百五十斤上下及一百二十斤 上下及九十斤上下为三等,虑人力有强弱也。其长 均四尺五寸,矢取其利最远而端可及三百步内外 者为式。其长均七寸五分,其重则六钱,上下亦三等, 俾与弩称。复仿汉耿恭之法,箭镞开四尖,又傅以河 南嵩县等处射虎箭药,俾人马中之无不三洞,尤敌 所畏。其箭镞后小铁管,心仅长分许,入箭簳处,内用 漆胶,外用竹丝以夹缚之,俾敌不能取以返射。盖敌 之射艺极精,矢无虚发,惟此足以胜之
窝弩图
窝弩图说
编辑“窝。弩力大,必用腰绊上弦至机槽,将第一竹机后根 插入机槽内,撇住弩弦,又以第二竹机后根撇在第 一横桩上,又以第三尖竹机后根撇在第二横桩上, 再将游线上小圈套在木枒桩上,又将第三尖竹机 亦插入圈内,将游线桩随路之阔狭插在对过路傍, 高二尺五寸。其游线不可太紧,如太紧,恐遇大风吹” 动,机即发矣。弩身面上架箭二枝,弩左旁架箭一枝, 此一枝箭尾后开一叉,扣入弦上,不必安翎,用小竹 造制如法。 “撇”音“鳖”,借用也。
双飞弩图
腰开弩图
{{{2}}}
双飞弩图说
编辑双飞弩,“前用轻木架,钉阁板弓柄于上,其板开二槽 放箭,弦止处,板上凿,上方下圆,口安铁机,下系绳板, 用木棍一根,两头锭铁钩,攀弓弦于发机上。如放箭 随其高低,用脚著力一踏其机,扯下弦去箭发远三 四百步,射人极准。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