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日下旧闻考 (四库全书本)/卷111

卷一百十 钦定日下旧闻考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十一
  京畿三河县
  原三河县在州城东七十里明一统志
  等谨按三河县明隶通州故云在州城东
  本朝隶顺天府在府东一百一十里
  増县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九十里东至蓟州界二十里西至通州界五十里南至香河县界三十里北至密云县界五十五里东南至宝坻县治九十里西南至通州界七十里东北至平谷县界十五里西北至顺义县治九十里 大清一统志
  原三河县本汉临泃县地清类天文分野之书
  朱彛尊原按前后汉志上谷涿郡无临泃县
  増三河县本汉临泃县地唐析潞县地置三河县属幽州明一统志
  増明一统志三河本汉临泃县地今考两汉书并无临泃县唐书地理志幽州范阳郡潞县下云武徳二年置临泃县贞观元年省临泃而蓟州渔阳郡三河下云开元四年析潞县置故知本是一地先分为临泃后分为三河皆自唐非汉也日知录
  原临泃石赵所置亦曰临渠晋永和六年燕慕容霸伐赵收安乐北平兵粮与其主隽会于临渠即此城也后魏废方舆纪要
  原唐武徳二年析潞县置临泃县贞观元年开元四年更置三河县新唐书
  原县初置属幽州开元十八年改隶蓟州太平寰宇记原金元并属通州清类天文分野之书
  増三河汉潞县地唐武徳二年析置临泃属元州贞观初废景龙三年改临泃置三河开元四年析潞县置三河县属幽州十八年改蓟州五代初废后唐长兴三年复置三河晋天福中入于辽属蓟州尚武军保大末入于金寻入宋宣和五年属广川郡七年仍入金天徳三年升潞县为通州以三河隶焉元属大都路明属顺天府通州洪武十年省平谷县入三河十三年仍设平谷属蓟州 畿辅通志
  増乾隆七年
  御制三河县诗 近山风转严当秋树如绮策渡过三河马足怯寒水秉穂堆圃场老㓜趁墟市稍免冻与饥忧馀亦生喜寻思赤县广安得皆似此
  等谨按三河县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原吕高渡三河诗 白马渡三河春风起绿波天圉燕树合山绕汉宫多落电流弓景青云遏剑歌边烽方未息吾敢问渔蓑 江峯集
  原县城高二丈五尺明嘉靖二十九年知县事张仁増崇五尺至四十二年知县事刘文彬又増五尺其角楼敌台则知县张伦所建也三河县志
  等谨按县城自
  本朝康熙十八年以后屡次领
  帑重修城方四里高二丈五尺城门四东曰就日南曰
  来薫西曰瞻云北曰承恩
  原旧城在今县东三里泃河南被水冲废今三河城即赵徳钧所改置城方六里濠阔三丈深半之城邑考原县治洪武初建正统间重修儒学在县治西南金泰和间建元至正戊子教谕刘元皓建文庙两庑明宣徳间重修三河县志
  原元礼部郎中王约有重建三河讲堂记亦以县城始创于后唐明宗云名胜志
  原元王约重建三河讲堂记 礼部侍郎田君嘉甫告予曰吾邑三河始城于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宣圣庙未详其初而庙之讲堂乃金泰和五年富察公创焉榜之曰明道迄今将百年而摧圯无馀令尹刘君铎自元贞二年宰是邑即明道故基而为堂费不扰民而厥绩告成焉 三河县志 按富察旧作蒲察今从八旗姓谱改正
  増元珠克三河县学创建两庑记略 我朝开辟之初首命内外郡邑各建庙学泃阳当冲道弦诵蔑闻礼乐弗振泮宫仅蔽风日而两庑俱阙殊乏从祀之仪至正戊子教谕刘元皓由平谷秩满调是邑惄焉伤之即白于县之令佐创建两庑六间两斋二间计已束修及官吏捐俸里闬助费工趋事集不数月而成 同上 按珠克索伦语房屋也旧作祝阿今译改
  原叚家岭在县东二十里官道旁方舆纪要
  原灵山华山圣水山驼山俱在县北灵山去县治十五里三面出泉形胜记所谓北倚灵山者也又十五里为华山一名兔儿山又十五里为驼山即香河县骆驼港之源水绕驼山而出故名其地又有石城青梁诸山口圣水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又十五里为凤凰山名胜志増蟠龙山在县西北五十里旧名旁立山后改新名三河县志
  等谨按蟠龙山旧有
  行宫乾隆十九年始移建于山迤北之大新庄详见后増乾隆九年
  御制蟠龙引 蟠龙山名前建行宫偶来驻驆有作我闻金陵自昔称龙蟠千秋形胜想像间奕奕瑶光照蓟野蟠龙亦得名兹山江南江北不异地天龙游戏同归禅狮峯鹫岭讵狮鹫何如九二见在田南阳卧客吾心企敢夸乘六以御天
  等谨按蟠龙引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原三河以地近七度鲍邱临泃三水而名郡县释名
  等谨按七度河之度亦作渡
  増泃水又东南迳临洵城北屈而历其城东侧城南出水经注
  原七渡河在县西北一名黄颁水源自顺义县黄颁峪流注县界下流入于白河鲍邱河在县西南即白河之别名也自密云县流经通州东境米庄村又流经县界至宝坻县境合于泃河泃河在县北自蓟州平谷县流入县境又东南流入宝坻县界合于鲍邱河唐志县北十二里有渠河塘西北六十里有孤山陂溉田三千顷渠河疑即泃河之讹也方舆纪要
  原三河县西北有泉汲以洗目可愈目疾因名圣水长安客话
  原泃河石桥俗名小河桥在县南门外正徳十二年御马监太监张锐建大学士杨一清作碑记锐邑人也三河县志
  等谨按泃河石桥明正徳中建万历四十六年重修
  本朝顺治七年康熙三十年乾隆十三年屡经修葺原明杨一清新建泃河石桥记略 三河县城南百步有河即古之泃河也东通错桥西逹金鸡塘境接通蓟往来经由之路岁治浮桥以渡河水泛滥桥辄坏佥谓易以石庶可久而工役繁莫之能举也左都督张明捐金数千鸠工伐石属前大同副总兵指挥同知赵㫤董其事度之长三十步高五尺广若干尺以正徳十年十月工成石淙槀
  原错桥在县东五里之七渡河长安客话
  等谨按错桥久废
  本朝康熙年间于其地额设渡船四以便行者
  増错桥一名草桥今废三河县志
  原宣徳三年七月顺天府三河县奏本县错桥东通辽海西达京师今年五月霖雨山水暴涨坏桥甃石皆缺驿使往来不便乞拨军夫工匠于华山石厂取石修砌庶几可成从之明宣宗实录
  原宣徳三年八月丁未车驾发京师戊申驻驆三河县东之草桥同上
  原宋褧宿错桥诗 偶来城下错桥西神树栖鸦迫暮啼数骑东来饮河水一声羌管碧云低 燕石集原刘希彛诗 错桥临七渡山色绕泃阳地脉沿溪润春流到海长沙容开丽景树影弄晴光川上情何极东游忆故乡名胜志
  増大新庄
  行宫乾隆十九年建前建石桥一座西石桥一座东木桥一座三河县志
  等谨按大新庄
  行宫内恭悬
  皇上御书扁曰止水灵渊曰随安室曰物外情聨曰法雨普沾资海滴慧珠通映仰灯然又聨曰勒寒花树芳迟发向暖郊原润逮耕又曰万顷绿云秋麦蔚千村红雨杏花深
  増乾隆三十五年
  御制大新庄行宫晩坐诗 过午非常暖蒸为云密垂远山藏影暗平野羃烟披作雨庶几遇去年有所思春郊霑尺泽心幸复斯时昨岁至盘山适当好雨优霑回跸经此村农共趁春耕览之心慰兹将届兴犁正思甘雨幸午暄云布兾酿尺霖复如去年之霑泽以纾望念
  増乾隆四十年
  御制于大新庄行宫作 列岫对龙蟠是处又名蟠龙山以南对列岫得名居停一宿安村民迓行辇卫士解征鞍书史静如待庭轩清且宽杏花将欲绽芳信逓田盘
  等谨按大新庄
  行宫
  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原泥洼镇在县西二十里有巡司又西十里曰夏店有五槐公馆又西二十里曰烟郊与通州接界有官兵戍守方舆纪要
  増烟郊
  行宫乾隆二十年三河县志
  等谨按烟郊
  行宫建自康熙年间乾隆二十年移建于旧址迤南正殿外檐恭悬
  圣祖御书额曰虚明向远开殿内恭悬
  皇上御书额曰绿浄云畦聨曰为元后则时天若知小人依所逸无楼额曰眺远楼曰远含澄景聨曰树色溪光成静赏花香鸟语绝尘縁又曰目同碧宇朗无尽心与白云散以闲卷房聨曰春色昌昌有脚化工荡荡无私佛室聨曰慈慧显三千大化圆通示不二法门皆
  御书
  増乾隆十年
  御制烟郊行宫晩坐诗 春宵雪后寒古月望前洁雪月成䨇清幽斋景殊绝瓷檠焰花落竹灶茶烟歇托好有常因即事惬静恱去岁将今夕不起心分别
  等谨按烟郊
  行宫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原三河驿在县南关正徳初并公乐夏店二驿创之者嘉靖二十九年知县张仁重修今废三河县志
  原明李贡并三河驿记略 三河县东有驿曰公乐西有驿曰夏店皆去县二十里使者东西至以驿在野且隘恒不止宿必抵县宿先是巡抚都御史平湖屠公勲请并于县为三河驿为众议废格正徳辛未贡检旧牍乃运二驿旧材并作成之甚速由是东西使者至皆领于驿县释重累爰刻铬于石曰渔阳之西潞河之东有三河县处乎其中两驿距县各二十里使者不留必县是止前贤谋国莭财裕人并二为一道里亦均我闻于朝天子曰可经之营之有堂有厦昔者候吏辍食而嗟今领于驿宁其室家昔者邑民苦于帐具今领于县有害斯去事虽由我恐蔽前贤刻铭于石兾永岁年 同上
  原三河县多旷土宜耕屯有唐会庄为昔时垦植之址屯政考
  补三河县有延福寺元崇国寺碑阴
  补普安禅师至温于三河作莲宫寺道园学古录
  増舍利塔在县西门外金正隆元年显武将军孟胜建相传藏佛牙舍利子于内高十三级三河县志
  原金中都转运使刘枢墓在县西五十里同上
  原刘枢字居中通州三河人天眷二年进士张浩营建燕京宫室选枢分治工役官至中都路转运使大定四年卒于官金史本传
  原后唐长兴三年赵徳钧为节度使于幽州东北百馀里城三河县以通蓟州运路辽人来争徳钧击却之九月朔城三河毕边人赖之通鉴
  増后唐李存朂㧞燕以赵徳钧镇幽州为节度使乃城三河而戍之五代史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十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