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盛京通志 (四库全书本)/全览2

全览1 钦定盛京通志 全览2 全览3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一
  城池
  吉林各属
  吉林
  宁古塔
  白都纳
  三姓
  阿勒楚喀
  珲春
  打牲乌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一
  城池
  吉林各属
  吉林
  城在奉天府东北八百馀里旧名船厂城康熙十二年副都统安珠瑚监筑南临松花江东西北三面竖松木为墙高八尺北面二百八十九步东西二面各二百五十步每面一门城外周围有池外有土墙为边边墙东西亦依河岸周围七里一百八十步雍正五年于境内增设永吉州乾隆十二年奉裁改设理事同知今存土城西仍一门东与北各二门
  谨案乾隆十九年皇上东巡有
  御制车驾至吉林得七言排律十二韵驻军署诗吉林览古杂咏诗俱恭载驆吉林将天章门
  克尔素城克尔素国语解见疆城形胜卷城西三百七十里周围一里我
  太祖高皇帝壬子年征乌拉部筑木城于此今设汛焉克尔素原作赫呼苏今译改
  吉林境内历代旧有城址
  尼什哈城尼什哈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东十二里在尼什哈山上即鄂摩城周围二里南一门北二门城西一井木生其中旁有鲫鱼池三石砌建自何年无考我
  太祖高皇帝癸丑年攻克乌拉部抚降之
  绥哈城绥哈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西五十里周围一里
  雅哈城雅哈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西三百十里周围一百二十步
  叶赫城叶赫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西四百九十五里旧为叶赫贝勒所居周围四里东西二门又有叶赫山城在叶赫城西北三里周围四里南北二门内有小城周围二里南北二门明时于其地置北关互市又有叶赫珊延府城与叶赫城相距里许周围一百六十步门一相传皆叶赫所筑乾隆八年皇上东巡有
  御制望叶赫旧墟诗恭载天章门
  事迹
  谨稽
  实录叶赫之先蒙古国人姓土默特灭呼伦国所居璋地之纳喇部遂据其地因姓纳喇后迁于叶赫河岸号叶赫国其始祖星根逹尔罕生锡尔克明安图锡尔克明安图生齐尔葛尼齐尔葛尼生楚孔额楚孔额生台楚台楚生二子长清嘉努次扬吉努兄弟各居一城绥服附近诸部哈逹国人多归之遂皆称贝勒
  太祖初如叶赫其贝勒扬吉努识
  上为非常人曰我有幼女俟其长当奉侍
  太祖因以礼聘马甲申年明宁远伯李成梁听哈逹国䜛构诱清嘉努扬吉努两贝勒至开原并从兵三百皆杀之清嘉努子布斋扬吉努子纳林布禄各继其父为贝勒李成梁率兵围攻纳林布禄所居东城不克而归乃与和好焉戊子年纳林布录送妺来归
  太祖是为
  孝慈皇后诞生
  太宗皇帝辛卯年纳林布禄遣使伊勒当阿拜斯翰来告曰尔国人众我国人寡可将额勒敏扎库穆二地以一与我
  太祖谕曰我乃满洲尔乃呼伦尔国虽大我岂肯取我国即广尔岂得分且土地非牛马比岂可割裂分给尔等皆执政之臣不能各諌尔主奈何䩄颜来告耶既而叶
  赫哈逹辉发三国贝勒复各遣使来
  太祖宴之叶赫使人图尔徳起请曰我主有言欲相告恐
  触怒见责奈何
  太祖曰尔不过述尔主之言耳所言善吾听之出恶言吾亦遣人以恶言报之吾岂尔责乎图尔徳曰我主云欲分尔地尔不与欲令尔归附又不从倘两国兴兵我能入尔境尔安能蹈我地耶
  太祖闻言大怒引佩刀断案
  谕曰尔叶赫诸舅何尝亲临阵前马首相交破胄裂甲经一大战耶昔哈达国蒙格布禄与其兄之子岱善自相扰乱故尔等得以掩袭之何视我若彼之易也况尔地岂尽设关隘吾视蹈尔地如入无人之境昼即未至夜亦可来尔其奈何昔吾以
  先人之故问罪于明明归我丧岁输金币汝父见杀于明曾未得收其骸骨徒肆大言于我何为也遂作书
  命巴克什阿林察持往布斋使人迎见阿林察出书诵之布斋曰吾既见书不必令吾弟见也阿林察曰我
  主有命此书不令俱见勿归布斋曰吾弟言辞不逊汝主怒之良是但吾弟见书又恐有伤于汝耳阿林察乃还未㡬长白山珠舍哩部长裕楞额讷殷部长薮穏色克什同引叶赫兵劫我东界洞寨群臣入告
  太祖曰任彼劫之可也此不过我同国之人远附叶赫劫掠我寨耳水岂能越山而流火岂能逾河而然乎盖水必下流火必上然珠舍哩讷殷二路终当为我有也癸巳年夏六月布斋纳林布禄与哈逹乌拉辉发合兵劫
  我瑚布察寨
  太祖率兵击之而遁秋九月布斋纳林布禄复纠哈逹乌拉辉发科尔沁锡伯卦勒察珠舍哩讷殷诸部兵来侵
  太祖击败九国之兵于古哷山布斋所乘马触木而仆我兵名乌坦者趋而前踞其身刺杀之纳林布禄与其弟锦台什见布斋被杀皆痛哭而逃丁酉年纳林布禄锦台什及布斋之子布扬古遣使来告曰吾等不道兵败名辱自今以后愿复缔前好重以婚媾布扬古请以妺归
  上锦台什请以女归
  上次子代善
  太祖许焉具鞍马铠胄为聘更椎牛刑白马誓盟太祖谕曰尔等践盟则已有渝盟者待三年不悛吾乃征之未㡬纳林布禄背盟有穆哈连者引阵获蒙古马四十匹来归我国纳林布禄夺其马执送穆哈连于蒙古又以锦台什所许我国贝勒代善之女适蒙古喀尔喀部贝勒斋赛癸卯年
  孝慈皇后疾笃思见母
  太祖遣使至叶赫迎之纳林布禄不许止令仆人南泰来
  
  太祖曰汝叶赫诸舅无故掠我瑚布察寨又率九国之兵侵我自悔起兵开衅之罪刑马歃血祭
  天盟誓愿聫姻通好旋即背盟以既许归我之女改适蒙古今我国妃病笃欲与母决又不许是终绝我好也既如此两国当复相仇我将问罪汝邦筑城汝地矣甲辰
  年春正月
  太祖率兵征叶赫攻克璋城及阿齐兰城取其七寨俘二
  千馀人而还癸丑年春正月
  太祖灭乌拉国布占泰逃奔叶赫时纳林布禄已卒太祖遣使谕锦台什布扬古曰昔我阵擒布占泰赦其死而赡养之又妻以三女辄敢以恩为仇是以问罪往征削平其国今投汝汝其执之以献使者凡三往锦台什
  布扬古不从秋九月
  太祖率兵四万征之有逃卒至叶赫泄军期叶赫遂尽收散处居氏其乌苏城以痘疫未收我兵围之
  太祖谕城中人曰降则赡养之不降则进攻城中人曰大国兵众岂我等所能御茍抚我我曷为不降其城长瑚什穆伞坦遂开门降匍匐谒见
  太祖酌金卮饮之各
  赐冠服叶赫所属璋城吉当阿城雅哈城克尔素城和敦城喀布斋赉城鄂吉岱城及屯寨凡十九处尽焚之收乌苏城降众三百户而还锦台什布扬古使人愬于明曰哈逹辉发乌拉三国满洲已尽取之今复侵我叶赫其意欲削平诸国即侵取辽东以建国都将使开原铁岭为牧马之埸矣明乃遣游击马时楠周大岐率练习火器者千人守卫叶赫东西二城
  太祖闻之欲致书于明遂
  躬诣抚顺所城庚辰卯刻行至古哷城之野日之两旁有
  青赤二色祥光对照如门
  太祖见之率众拜其光乃止翼日至抚顺所游击李永芳
  出城三里外迎
  太祖以礼接之永芳𨗳入教场
  太祖以书与永芳曰昔叶赫哈逹乌拉辉发蒙古锡伯卦勒察珠舍哩讷殷九国于癸巳岁合兵侵我我是以兴师御之
  天厌其辜我师大捷斩叶赫贝勒布斋生擒乌拉贝勒布占泰以归逮丁酉岁刑马歃血以盟通婚媾无㤀旧好讵意叶赫渝弃前盟将已字之女悔而不与至布占泰我所恩养者也反以徳为仇故伐之而殱其兵取其国布占泰子然一身奔于叶赫我索取之又不我与此我所以征讨叶赫也我与汝国何嫌何怨欲相侵耶
  太祖既与书永芳遂还乙卯年贝勒大臣等闻叶赫欲以布扬古所许我国之妹适喀尔喀部贝勒巴哈逹尔罕之子莽果勒岱皆愤怒请曰叶赫女既为
  上所聘又将以适蒙古无礼莫甚焉宜乘其许而未行急
  发兵攻其城而取之
  太祖谕曰征讨国之大事若以负婚之故怒而兴师则未可也盖此女之生衅所由起实非偶然哈逹辉发乌拉三国皆因此女兴兵构怨相继灭亡是此女召衅亡国已有明验今明又助叶赫
  天殆欲亡叶赫以激怒我而启大衅也若奋力征之纵得此女徒至不祥即归他人亦不永年吾知此女之流祸已尽死期将至矣诸贝勒大臣仍欲兴师坚请
  太祖曰使我因此发怒兴师征讨汝等犹当諌止吾早已洞彻事机释然于中置诸度外汝等何反坚请不已耶吾无憾汝等何憾焉吾㫁不劳师动众也寻叶赫以此女嫁蒙古未一年果亡诸贝勒大臣请兴师征明曰此女年已三十有三受我国之聘垂二十年因明国兴兵卫助叶赫锦台什布扬古恃其势遂与蒙古今征明宜也
  太祖曰明恃势横行抗违
  天意使我今日仗义伐明
  天必佑之
  天佑我可以克敌但我国储积未充纵得其人民必无以养之恐我国人民反致损耗惟及是时抚辑我国固疆圉修边备重农积谷为先务耳天命四年春正月
  太祖命大贝勒代善率大臣十六人兵五千往守扎喀关
  以防明兵
  亲统军征叶赫深入其界自克伊特城尼雅罕寨距叶赫城东十里克大小屯寨二十馀其逃奔入城者尽追擒之又取叶赫所属蒙古游牧畜产整兵而还离叶赫城六十里驻营翼日班师先是锦台什布扬古闻我兵往征遣使向明开原总兵马林告急马林率兵出叶赫城四十里见我国兵势强盛不敢战而退三月明兵四路来侵锦台什布扬古欲助明引兵至开原中固城闻明兵已大败乃还秋八月
  太祖统军征之时
  太祖已取明开原铁岭叶赫贝勒锦台什居东城布扬古居西城叶赫侦者驰告曰满洲兵至矣叶赫人皆惊扰屯寨居民近者避入城远者匿山谷我军先驰向西城布扬古偕其弟布尔杭古率兵出城西门陟冈鸣角鼓噪望见我军旌旗剑㦸如林队伍整肃前后络绎自度弗能御仓皇入城诸贝勒遂督兵围之
  太祖亲统军围东城先破其郛军士薄城布列梯楯呼锦台什出降锦台什不从答曰吾非明兵比等大夫也肯束手归乎与其降汝宁战而死耳
  太祖遂督兵攻城两军拒战矢如雨雹城上发火器掷巨石滚木我军冒矢石穴其城城堕遂入城敌众皆败溃
  太祖遣人执帜禁约军士毋得妄杀又使人持
  上黄盖传
  谕城中降免死于是城中兵民俱降锦台什携其妻及幼子登高台我兵围之呼曰汝降速下否则进攻锦台什曰吾战不能胜城破困于家纵再战岂能胜乎汝
  皇子四贝勒吾妺所生也得相见闻其盟言吾乃下时四贝勒攻西城
  太祖召之至
  命曰尔舅有言待汝至乃下汝往彼下则已不下以兵毁其台
  四贝勒既至锦台什曰吾与甥未识面真伪乌能办我国大臣费英东额驸逹尔汉曰汝视常人中有如我
  四贝勒魁梧奇伟者乎汝国使者必尝语汝何难识别耶若仍不信曩者我国议和之时曾以媪往媪乳汝子徳勒格尔今尚在盍令视之锦台什曰何用媪为也观此子辞色似未承
  父命善遇我也特诱我下台而见杀耳吾石城铁门既失困守此台纵战不能胜但吾祖父世居斯土我生于斯长子斯则死于斯而已
  四贝勒曰汝疲劳百姓至于数年所筑重城今皆摧破独据此台何为也汝欲诱人至此与汝并命孰肯如汝之意耶汝如何曰得我活汝盟言汝方下也岂战不能擒汝而与汝盟欤吾已在此汝下引汝往见
  父皇生杀惟
  父皇命且汝当日之意将欲翦灭亲戚我屡欲和好遣二三十人至汝国汝轻视我国谓惧而求和杀我使臣或羁留焉致有今日倾覆之祸若
  父皇念汝恶则戮汝倘不念汝恶以吾之故贷汝汝生矣凡劝谕者再三锦台什仍执前言不下
  四贝勒曰舅言吾来即下吾乃来若下速下引见父皇否则吾往矣锦台什曰姑勿往吾先令亲臣阿尔塔
  什往见
  上察言观色而回吾乃下遂令阿尔塔什来见
  太祖谕责之曰离间诸舅与我为难致明人举兵四十万来非汝也耶念此宜诛汝事既往不汝咎耳汝还语贝勒与偕来阿尔塔什还劝锦台什不从曰闻吾子徳勒格尔被创在家召之来吾与相见乃下
  四贝勒召徳勒格尔至与相见徳勒格尔谓其父曰我等战既不胜城又破今居此台欲何为盍下台生死听之劝諌再四锦台什终不从
  四贝勒欲䌸徳勒格尔徳勒格尔曰吾年三十六乃于今
  曰死耶杀之可也何缚焉
  四贝勒以其言奏
  太祖曰子劝父降而不从父之罪也父当诛勿杀其子遂
  引徳勒格尔见
  太祖
  太祖以所食赐
  四贝勒与同食
  谕曰此尔之兄也善遇之锦台什妻因其夫不下携幼子趋下锦台什引弓从者复环甲待我兵持斧斤毁其台锦台什纵火焚屋宇尽毁我诸将谓锦台什已死令毁台之兵退还火燎锦台什身自下为我兵所执缢杀之时诸贝勒围西城招降不从会东城已破布扬古布尔杭古大惧使人来告愿降以怀疑不敢出大贝勒曰始令汝降汝不从大兵至此岂舍汝去乎吾以汝为外兄弟爱而欲生之故令汝降若战则汝等尽死于我之小卒手降则生矣果愿降恐兄弟偕来或被杀盍令汝母先来汝母吾外姑也岂执妇人而杀之乎布扬古布尔杭古复使人来曰吾等降汝盍留盟言与吾等约汝归吾仍居此城大贝勒怒曰何复为此言也既破东城岂力不能抜西城听汝等居此而去乎速降则已否则
  父皇至必攻克尔城克城之后汝等骈首戮矣布扬古布尔杭古乃令其母来大贝勒以礼接见其母曰汝无盟言故吾二子怀疑而惧耳大贝勒乃以刀划酒誓曰若汝等降而我杀之殃及我若我既誓而汝仍不降殃及汝等汝等不降破汝城必杀无赦酒饮其半分其半送布扬古布尔杭古饮之遂开门降大贝勒引布扬古见
  上布扬古复勒马立大贝勒挽其辔曰尔殆非丈夫耶言既定又立此踌躇何为也乃来见布掦古跪不恭仅屈一膝不拜而起
  太祖亲以金卮赐之酒不恭如初屈一膝偏向酒不竟饮
  沾唇而已又不拜而起
  太祖谕大贝勒曰引尔妇兄去回彼西城是日
  太祖深念久之谓吾既不念旧恶欲留而豢养之贷其死子以生全未见有喜色仍仇怨且拜跪亦不少屈此人
  可豢飬耶是夜
  命缢杀之其弟布尔杭古以大贝勒故宥其死助叶赫防守之明游击马时楠及兵一千尽杀之叶赫所属各城俱降其官员及军民皆弗罪父子兄弟夫妇亲戚不令离散什物毫无所取徙其人而还悉予廪给并田庐器用无马者千人并给以马布尔杭古徳勒格尔及锦台什次子尼雅哈寻受爵职予世袭
  索勒和城索勒和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城西五百五十五里周围八十步门一那丹佛哷城那丹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佛哷围底旗也城南二百六十里东西二面各四百步南北二面各三百步城外有重濠门四内有一小城四面各二百步东西二门
  辉发城城南三百七十里在吉林峯之上周围二百步门一人有辉发峯城在辉发峯西北周围四里南北各二门辉发河城在濑河山坡上四面各二十步门一乾隆十九年
  皇上东巡过此有御制辉发故城怀古登辉发故城再赋诗俱恭载天章门
  事迹
  谨稽
  实录辉发之先本姓伊克得哩黒龙江岸尼玛察部人有星古礼者自黒龙江载木主迁于扎噜居焉因呼伦国之噶扬阿图谟图二人居于璋地姓纳喇欲附其姓杀七牛祭天改姓纳喇是为辉发始祖生子备臣备臣生纳灵阿纳灵阿生拉哈都督拉哈都督生噶哈禅都督噶哈禅都督生齐讷根逹尔罕齐讷根逹尔罕生旺吉努招服附近诸部筑城于辉发河边扈尔奇山号辉发国时蒙古察哈尔国扎萨克图图们汗自将围其城不克而还旺吉努卒孙拜音逹哩杀其叔七人自为贝勒癸巳年拜音逹哩为叶赫贝勒布斋等所诱四国合兵劫我瑚布察寨寻又九国合兵来侵
  太祖击败之古哷山拜音逹哩见布斋为我兵所杀惊惧
  逃归乙未年
  太祖率兵攻其多壁城斩城守克充额苏蒙额二人而还丁酉年遣使来乞盟既而拜音逹哩族众叛归叶赫其部下又欲叛拜音逹哩闻之以其臣七人之子来质乞援兵
  太祖发兵千人助之叶赫贝勒纳林布禄构拜音达哩曰尔若索还尔质子吾即反尔叛族拜音逹哩信之乃曰吾其中立于满洲叶赫二国之间乎遂取回所质七臣之子以己子与纳林布禄为质而纳林布禄竟不归其叛族拜音逹哩遣其臣来告曰吾前者误为纳林布禄所诳今欲乞
  恩赐我婚
  太祖允之后拜音逹哩背约不娶
  太祖遣使谓曰汝昔助叶赫二次来侵我宥尔罪复许尔婚今背约不娶何也拜音逹哩纳曰俟吾叶赫质子归
  乃娶耳旋筑城三层以自固后
  太祖复遣使谓曰尔质子既归今将何如拜音逹哩以坚
  城足恃遂负约丁未年秋九月
  太祖率兵围其城克之诛拜音逹哩及其子招降其众乃班师旺吉努之孙通贵康喀勒等并授职世袭乌苏城蒙古语乌苏水也城南七里里周围二里门濠莫考我
  太祖高皇帝癸丑年征叶赫部抚降之详见叶赫城注城南曰乌尔古辰路讷殷路北即古苏完地佛多和城佛多和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南八百四十里周围一里我
  太祖高皇帝癸巳年剿讷殷部长于此
  佛勒和城国语佛勒锤子也城北三十三里周围三里旧为佛索诺贝勒所居门一富勒哈城富勒哈国语解见夲天府山川卷城北五十里周围八十步门一我
  太祖高皇帝癸丑年征乌拉部抚降之
  乌拉城乌拉国语解见建尽沿革卷城北七十里混同江之东即辽时宁江州故址旧为布占㤗贝勒所居周围十五里门四内有小城周围二里东西二门城内有土台高八尺周围一百步
  事迹
  谨稽
  实录乌拉之先以呼伦为国号姓纳喇其始祖名纳齐布禄四传至都勒喜生子二长克什讷都督次古对珠颜古对珠颜生泰兰㤗兰生布延布延收服附近诸部筑城于乌拉河岸洪尼地国号乌拉众称为贝勒生二子长布罕次博克多布延卒子布罕继之布罕卒子满泰继之癸巳年夏六月满泰为叶赫贝勒等所诱合兵劫我瑚布察寨
  太祖率兵击之而遁秋九月满泰之弟布占泰随叶赫哈
  逹贝勒等九国合兵来侵
  太祖击之古哷山九国兵皆败遁叶赫贝勒布斋为我兵所杀明日有卒擒一人至告曰吾获一人将杀之彼大呼勿杀愿自赎因缚之来
  太祖问曰尔何人也对曰乌拉贝勒满泰之弟布占泰也
  恐见杀未敢明言生死惟
  命遂叩首
  太祖曰汝等九部会兵侵害无辜
  天厌汝等昨已擒斩布斋彼时获尔亦必杀矣今既见汝何忍杀语曰生人之名胜于杀人与人之名胜于取人
  遂解其缚
  赐猞狸狲裘赡养之丙申年
  太祖遣大臣图勒坤黄占博勒宽斐扬占送之归时乌拉贝勒满兵与其子往所属苏斡延锡兰地并以淫人妻被杀及布占泰至满泰之叔兴尼雅欲杀之因我国卫送二大臣严为防䕶不能害兴尼雅奔叶赫图勒坤黄占等立布占泰为乌拉国主乃还布占泰遣使乞盟感
  上再生恩事如父以妺妻贝勒舒尔哈齐寻率三百人来
  
  太祖妻以舒尔哈齐之女
  赐敕书十道甲胄五十副礼遣之未㡬布占泰背盟以我国所属瓦尔喀部之安楚拉库讷河二路众所推服之三人送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引其使招诱安楚拉库讷河二路戊戍年
  太祖命贝勒禇英巴雅喇大臣费英东噶盖率兵一千征安楚拉库路取屯寨二十馀尽招徕其人民
  赐禇英号洪巴图鲁巴雅喇号卓哩克图丁未年春正月瓦尔喀部费优城长䇿穆特赫来朝告曰吾等因地方遥阻附乌拉乌拉贝勒布占泰遇吾等虐甚乞移家来附
  太祖命贝勒舒尔哈齐褚英代善大臣费英东侍卫扈尔汉率兵三千至费优城徙之时夜阴晦军中大纛之上有光众为异扪视无有复树之光如初舒尔哈齐曰吾自幼从
  上征讨所历之地多矣未见此异其非吉兆耶欲还兵褚英代善曰或吉或凶兆已定吾等何所见而遽还将何以报命吾
  父邪遂决意前进至费优城尽收环城屯寨凡五百户今扈尔汉率兵三百䕶之先行布占泰发兵万人邀诸路扈尔汉见之令五百户结寨山巅以兵百人卫之使人驰告后队诸贝勒是夕乌拉兵万人我国扈尔汉兵仅二百人各据山一面结营相持翼日乌拉以万人攻我二百兵我国大将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古利驰至先众奋击斩乌拉兵七人我兵止伤一人乌拉兵退渡河登山畏惧不敢前两军相向驻营日过午我国后队诸贝勒兵悉至见乌拉兵众褚英代善䇿马而前谕众曰吾
  父每有征伐无不摧坚䧟敌今虽未亲履行间而我等奉命来此尔众何忧昔布占泰来侵我国我国擒而缚之吾父宥其死复豢飬之归主其国为时未久人犹是人鲁从吾手而释非有天幸得脱也今岂不能再䌸之耶彼兵虽多我国荷
  天眷仗
  天威吾
  父威名夙著破敌兵必也众军士皆曰愿效力遂渡河禇英代善各率兵五百分二路縁山奋击乌拉兵大败代善追及乌拉统兵贝勒博克多从马上以手攫其胄而斩之时天气晴明忽阴晦大雪寒洌被伤敌兵弃甲逃者僵仆甚众是役也阵斩博克多及其子生擒贝勒常住与贝勒瑚哩布斩三千级获马五千匹甲三千副师还
  太祖赐舒尔哈齐号逹尔汉巴图鲁以褚英遇大敌率先
  击败其众
  赐号阿尔哈图图们以代善阵斩博克多又与兄弟并进敌赐号古英巴图鲁戊申年
  太祖命贝勒褚英阿敏率兵五千征乌拉国围其伊罕山城克之斩千人获甲三百俘其众以归时乌拉贝勒布占泰与科尔沁贝勒翁阿岱合兵出乌拉城二十里遥望我军知不能敌遂相约而还布占㤗因失伊罕山城大惧始遣使修好乞盟执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属下五千人送我使臣杀之寻又背盟侵我国所属窝集部之瑚尔哈路者再壬子秋九月癸丑
  太祖率兵征之庚申
  太祖张黄盖鸣钲鼓沿乌拉河而行布占泰率兵迎战至河滨见我兵甲胄鲜明士马精强军势甚盛乌拉兵人人惴恐无斗志
  太祖遂沿河岸而下克其临河五城又取金州城驻营其城在布占泰所居大城河岸之西距城西门二里许冬十月辛酉朔
  太祖以太牢告
  天祭纛驻兵三日布占泰昼则率兵出城相持河岸夜则
  入城休息诸贝勒请渡河击之
  太祖曰毋作此浮面取水议也当为探原之论耳譬伐大木岂能遽摧必以斧斤斵而小之然后可折今以势均力敌之大国欲一举而取之能尽如吾愿乎我且削其所属外城独留所居大城外城尽下则无仆何以为主无民何以为君乎遂率师毁其六城焚其庐舍糗粮移驻于富勒哈河渡口布占泰使人来告曰
  上乘怒兴兵至此今
  上怒已息乞留一言而归又亲率其臣六人乘舟止河中
  跪而乞曰乌拉国即
  父皇之国也幸勿尽焚糗粮叩首哀吁不已
  太祖擐甲乘马率贝勒大臣出众军前立马河中水及马
  
  谕责布占泰曰我昔擒汝于阵贷汝死赡养汝俾主乌拉国以女妻汝许汝盟誓者七汝藐忽
  天地屡背誓言再侵吾所属瑚尔哈路欲夺吾所聘叶赫女又以鸣镝射吾女吾以女归汝异国义当尊为国妃何得陵暴至此我爱新觉罗由
  上天降生事事顺
  天命循天理数世以来远近钦服从不被辱于人汝即不知百世以前事岂十世以来之事亦不知耶若我女有过汝宜告我无故被辱他国且不受况我国乎古人云宁损其骨无损其名我非乐有此举乃汝负恩悖乱是以声罪致讨耳布占㤗对曰此必有人离间俾吾父子不睦其语皆伪传也布占㤗之臣拉布㤗从旁率尔进言曰
  上既因此而怒何不遣使来问
  太祖责拉布泰曰我部下岂少汝辈人耶尚谓辱吾女为诬夺吾所聘女为妄言乎凡事未实则湏问既实矣又何问焉此河无不冰之日吾兵无不再来之理汝口虽利能齿吾刃乎布占泰大惧止拉布泰勿言布占泰弟
  喀尔喀玛请曰乞
  上宽赐一言而行
  太祖曰汝果无此事以汝子及大臣子为质始鉴汝诚不然吾不信也遂回营驻乌拉国五日还兵至乌拉河边伊玛呼山冈以木为城留兵千人守之癸丑年春春正
  
  太祖闻布占泰以其子绰启鼐及十七臣之子送叶赫为
  质复
  亲率大兵往征之时布占泰期以正月丙子送其子质叶赫而我兵先一日至攻取乌拉逊扎塔城督兵进克郭多鄂摩二城翼日布占泰率兵三万越富勒哈城列营时统军贝勒大臣皆欲战
  太祖止之曰征伐大国岂能使人遽无孑遗乎仍以前言
  
  谕之贝勒代善阿敏大臣费英东额亦都安费掦古额驸何和哩侍卫扈尔汉及诸将皆奋然曰我士饱马腾利在速战所虑者布占泰不出耳今彼兵既出平原广野可一鼓擒也
  太祖曰我仰荷
  天眷自用兵以来虽遇劲敌无不单骑突阵斩将搴旗今日之役我何难率尔等身先搏战但恐贝勒诸大臣或致一二被伤实深惜之故欲计出万全非有所惧而故缓也尔众志既孚即可决战因
  命取铠胄被之贝勒大臣及诸将闻
  上言皆踊跃传令军士尽甲
  太祖遂定䇿
  谕军士曰傥蒙
  天眷佑破敌众即乘势夺门克其城毋使复入于是我军前进布占泰率兵三万由富勒哈城而来令军士步行列阵以侍两军距百步许我兵亦下马步战矢交发如雨呼声动天
  太祖奋然挺身而入诸贝勒大臣率军士鼓勇纵击大败乌拉兵十损其六七馀皆弃兵甲逃窜遂乘势夺门
  太祖登西门楼城上悉树我军旗帜布占泰所率败兵不满百人急还城下见我军旗帜大惊而夺复遇贝勒代善率精兵邀击之布占泰势不能敌遂遁又损兵过半馀皆溃走布占泰仅以身免投叶赫国而去我军获马匹甲胄器械无算尽收抚其所属城邑驻军十日大赉有功将士乌拉败兵来归者悉还其妻子仆从编户万家其馀俘获分给众军
  乃班师布延之族裔及满泰布占泰之子孙授官职者甚众
  萨尔巴禅城国语萨尔巴禅盔檐也城北七十里周围一里门一
  古城城北八十四里周围一里门一又有二一在城西南五十里东西各八十步南北各一百步门四一在城西南五百馀里周围八十步门一俗皆称为古城不知何代所筑
  锡兰城锡兰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北八十七里周围二里门一
  苏斡延城苏干延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城北一百十里周围二里门一人混同江中苏斡延岛上有城周围一里门一
  噶哈城噶哈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北一百七十里周围一里城东有法勒玛哈达哈达国语解见京城卷
  伊兰茂城伊兰茂国语解俱见吉林山川卷城东南七里在伊兰茂山上周围一里馀东北二门城外东西南三面有郭周围二里门一
  呼噜城呼噜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西南五百里周围二百四十步东西二门锡伯城锡伯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西南五百馀里周围一百二十步北二门邦塞城城西南五百馀里周围八十步门一 城南曰巴延鄂城西曰珠噜莽堪巴延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鄂珠噜见吉林山川卷
  呼济城呼济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西南五百十里周围一百步门一 以上诸城建自何代俱无考
  栋鄂城城西南五百二十里周围九里东西六里南北三里门四旧为栋鄂部长鲁克素居此所筑
  事迹
  谨稽
  实录初我国六祖宝实次子阿哈纳往聘萨克逹路长巴斯翰之妺为妻巴斯翰谓阿哈纳家贫不许旋以妻栋鄂部长克彻巴颜之子额勒吉后额勒吉往巴斯翰所还至阿布逹哩冈为额图阿噜部下九贼所杀克彻巴颜曰往者宁古塔阿哈纳欲聘之女吾子娶之故被杀也哈逹万汗遣人告克彻巴颜曰尔子乃额图阿噜部下九贼杀之我擒以与尔复尔仇尔归附我克彻巴颜曰此必宁古塔人诳言耳何不以金帛馈哈逹执九贼与我我必倍偿其金帛三祖索长阿闻其语潜遣人绐之曰尔子乃我部下人所杀尔以金帛与我我当为尔杀此仇人克彻巴颜曰哈逹万汗言额图阿噜部下九贼杀吾子今云尔部下人杀吾子皆尔宁古塔人诳我也遂成仇怨引兵侵掠宁古塔东南二路诸贝勒㡬不能支与
  景祖议曰我等同
  祖所生分居十二处势涣散当聚族而居其相保守既定议三祖索长阿次子乌泰不从曰一处何可居也将不为孳息畜产计乎今不必聚居借居于哈逹万汗便哈逹万汗乌㤗妇翁也于是借兵攻栋鄂部者再获其数寨初宁古塔诸贝勒与哈逹万汗互为婚媾声势相埒自借兵后乃示弱焉及
  太祖起兵讨尼堪外兰既攻克图伦城长祖徳世库二祖留阐三祖索长阿六祖宝实之子孙忌
  太祖英武同谋加害弗遂六祖宝实长子康嘉借兵哈逹万汗以浑河部兆嘉城长理岱为向𨗳劫我瑚济寨而去分所获于中途
  太祖部将安掦古率十二人追及之奋勇突然冲入败哈逹兵斩四十馀人尽获所掠而还甲申年春正月
  太祖率兵征兆嘉城途遇大雪至噶哈岭路险峻难登诸
  叔暨诸兄弟劝勿进兵
  太祖曰理岱我同姓兄弟乃自相戕害反为哈逹向𨗳岂可恕耶遂凿山为磴军士鳞次立以绳束其马曵之逾岭至兆嘉城下三祖索长阿第四子龙敦豫使人潜告理岱理岱鸣角集兵登城以待众复请曰彼有备未易攻姑旋师
  太祖曰吾固知其有备而来何遽还耶遂督众围城攻克之擒理岱宥其死而赡飬之先是栋鄂部诸贝勒闻我国击败哈逹兵因集议曰昔宁古塔贝勒借哈逹兵攻我取我数寨今彼与哈逹国相仇吾等宜乘机攻之用蟒毒淬箭为攻具适其部内乱
  太祖闻之与众计曰栋鄂部内乱宜往攻众諌曰兵未可
  轻入其境幸而胜诚善倘有失奈何
  太祖曰俟彼加兵于我何如乘机先发众乃曰善秋九月太祖率兵五百征之其贝勒阿海巴颜聚兵四百于所居齐吉逹城闭城以守我兵至围攻其城纵火焚城楼及村中庐舍城遂䧟会大雪罢攻
  命众先还留十二人以从伏浓烟中城内谓兵已退引众
  
  太祖邀击之斩四人获甲二副会完颜部之逊札沁广衮来请曰翁鄂洛吾仇也曾为所缚乞以一旅助我破之
  太祖念既兴兵至此宜乘此戡定一方遂率兵夜驰赴之逊札沁广衮有兄子岱度墨尔根密使人通于翁鄂洛城故豫知我军至收其兵众入城我军亦纵火焚城楼及村中庐舍
  太祖乘屋巅射城中城中鄂尔果尼潜射
  太祖伤首贯胄
  太祖㧞箭见敌趋过即以所拔箭从烟突隙处迎射之贯
  其股应弦而踣
  太祖创流血至足犹鏖战不已敌复有洛科者乘烟熖中
  潜发一矢中
  太祖项砉然有声穿锁子甲䕶项镞卷如钩拔之血肉迸
  落众竞趋而前欲登屋扶掖
  谕止之曰尔勿来恐为敌窥吾当徐下时项下血涌如注以一手扪创一手拄弓而下二人掖而行忽迷仆诸臣皆大惊相怨咎少甦裹创迷而复苏者数次甦辄饮水凡一昼夜血犹不止裹创厚寸馀至次日未时血始止于是弃垂下之城而还
  太祖创愈复率兵攻克翁鄂洛城获鄂尔果尼及洛科诸
  臣请诛之
  太祖曰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乃射我今为我用不又将为我射敌耶如此勇敢之人若临阵死于锋镝犹将惜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杀之乎遂授鄂尔果尼洛科官各辖三百人诸臣皆颂
  上大度云戊子年夏四月
  太祖至洞城之野有乘马佩弓矢过者
  太祖问左右曰谁也左右曰此栋鄂部人善射部中无出
  其右所称善射纽翁锦是也
  太祖召之至指百步外柳
  命射之纽翁锦发五矢中其三上下相错
  太祖发五矢皆中众视之五矢所集仅五寸许凿落块木五矢始出共叹为神技云寻有栋鄂部长克彻巴颜之孙何和里率部众来归
  太祖以长女妻之授为一等大臣
  小石城城西南五百二十里在安巴和托峯下周围八十步门一建自何代无考 安巴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和杞见吉林山川卷
  哈逹新城哈逹国语解见京城卷城西南五百三十里在伊彻峯上周围一里初哈逹贝勒自开原界内迁城迁居于此故名又有哈逹石城在伊彻峯西周围二百四十步门一相传亦为哈逹贝勒时所筑
  事迹
  谨稽
  实录哈逹之先本呼伦国姓纳喇其始祖名纳齐布禄生尚延多尔和齐尚延多尔和齐生嘉玛喀硕珠古嘉玛喀硕珠古生绥屯绥屯生都勒喜都勒喜生克什讷都督克什讷都督生子二长彻彻穆次旺济外兰克什讷都督为族人巴岱逹尔罕所害彻彻穆之子万奔锡伯部相近之绥哈城旺济外兰奔哈逹主其部后被害其子博勒宽沙津杀父仇至哈绥城迎兄万至哈逹为部主万攻取附近诸部远者又招徕之其势乃盛叶赫乌拉辉发及浑河部俱属之遂称为汗既而黩货无厌民不堪命多叛投叶赫先附诸部亦皆携贰万汗卒子瑚尔罕继之甫八月卒弟康古噜继之寻亦卒弟蒙格布禄继之癸巳年夏六月蒙格布禄为叶赫贝勒布斋等所诱合兵劫我瑚布察寨
  太祖率兵追之设伏于途少引兵亦略哈逹国富勒嘉齐
  寨其兵来
  太祖欲引敌至伏兵处令我兵前行独殿后诱之俄而敌兵三人聫骑挥刀追逼又一人挥刀迎击于前
  太祖念兵刃自后至犹可避自前至恐伤面目及手遂引弓射前至者其人在右发矢未便因回身从马项下射之中马腹遂逸去其三人乘发矢时掩至
  太祖乘马惊跃㡬坠赖右足据鞍得复乘遂射蒙格布禄
  马仆地其从者易马与乘之遁归
  太祖率骑兵三人步卒二十人追击斩十二人获甲六副马十八匹乃还秋九月蒙格布禄复为布斋等所诱九国合兵来侵
  太祖击败之古哷山蒙格布禄见布斋为我兵所杀惊惧逃归丁酉年遣使来乞盟愿复修前好戊戌年哈逹城北溪中流血己亥年蒙格布禄与叶赫构兵力不能敌以三子来质乞援
  太祖命大臣费英东噶盖率兵二千助哈逹驻防其地叶赫贝勒纳林布禄闻之构明开原通事代为赍书诱蒙古布禄曰尔若执满洲来援二将索还所质三子尽杀其兵二千我妻汝以所求之女修前好焉蒙格布禄惑其言约于开原城定议
  太祖闻之遂率兵征哈逹贝勒舒尔哈齐请为先锋自试太祖令率兵一千为前队既至敌兵出拒舒尔哈齐按兵
  不动告曰彼兵出矣
  太祖曰岂谓此城无兵而来耶遂督兵进击时舒尔哈齐
  兵填拥于前
  太祖麾之使开路塞不能入乃沿城而行城上发矢石军
  士多被伤者
  太祖督兵攻克其城太将扬古利生擒贝勒蒙格布禄驰
  
  太祖命勿杀
  赐以所御貂帽及豹裘赡养之尽招服哈逹属城器械财物无所取室家子女完聚如故悉编入户籍迁之以归
  太祖以女妻蒙格布禄之子乌尔古岱明国遣使来言曰尔何故伐哈逹而取其国耶其复乌尔古岱国
  太祖从其言
  命乌尔古岱同公主率所部人民以归后叶赫贝勒纳林
  布禄纠蒙古兵数侵掠哈逹
  太祖遣使告于明曰吾令乌尔古岱还国今叶赫屡侵之奈何以吾所得之国为叶赫所据耶明人置弗答时哈逹饥国人乏食至明开原城乞粮不与各鬻妻子奴仆马牛易粟食之
  太祖恻然曰此吾所抚之赤子也何忍听彼流离遂仍收哈逹国人赡养之分隶各旗乌尔古岱之子及族人授官职者甚众
  完颜城城西南五百四十里周围一百步
  事迹
  谨稽
  实录岁戊子秋九月
  太祖率兵夜过东星阿地天陨一星大如斗有光士马皆
  
  太祖知为克敌之象遂进攻完颜城克之斩其城主岱图
  墨尔根
  安图爪尔根城国语安图山阳也城西南五百四十馀里周围一百二十步已圮西曰嘉穆瑚村西北接托摩和城北曰聂埒库
  事迹
  谨稽
  实录初
  太祖以同母妺妻噶哈善哈斯瑚三祖索长阿第四子龙
  敦构
  太祖继母之弟萨木占率族众邀噶哈善哈斯瑚于路杀
  
  太祖欲集众收其骸骨诸族昆弟皆与龙敦同谋无一人往太祖率近侍数人行五祖宝朗阿次子楞徳恩止之曰诸族皆仇汝否则汝妺夫何以见杀宜勿往恐有害汝者
  太祖不听披甲跃马登城南横冈引弓疾驰复回向城下太呼曰有害吾者速出闻者皆惴惧无敢出遂收其骸骨以归
  赐所御冠履衣服敛而葬之
  太祖警悟轶伦临机应变仓猝合度癸未年秋九月贼乘
  夜阴晦至
  上所居欲㧞栅潜入有犬名塘古哈四顾惊吠
  太祖持刀叱曰外至者谁也既至何不入尔不入我即出矣尔能撄我锋耶因以刀柄击𥦗复奋足撼𥦗为由𥦗而出之状既而仍由户出贼乃遁有近侍巴海宿𥦗下被贼刺死甲申年夏四月
  太祖夜寝闻户外有声披衣起佩刀持弓矢伏烟突旁伺之时阴晦无所见少顷贼逼烟突旁忽有电光照见遂以刀背击之仆呼近侍洛翰䌸之洛翰曰何必缚也宜杀之
  太祖曰若杀此贼其主必显与我为难倘加兵于我我兵寡不敌众乃徉
  询曰尔非盗牛来耶贼以盗牛应洛翰又曰诳言也实欲
  害吾
  主杀之便
  太祖曰果盗牛也遂纵之去又一夕
  太祖将就寝忽心动遂起衷短甲外袭常衣佯如厕值昏黒中莫能办熟视院门旁篱落缺处隐然有人如探伺者乃控弦以侍俄而贼逼遂射之贼郤身避中其衣惊遁追及之又射贯两足仆地击其首昏眩䌸而挞之询其名为伊索诸弟及近侍曰杀之固宜何挞焉
  太祖曰此非汝所知杀之适以启衅若其主以兵攻我劫我储蓄我粮匮则部下叛部下叛则我等孤立何以御敌且我又何肯以杀人为他人借口耶遂释之是年六月
  太祖率兵四百征纳木占萨木占纳申万济翰以复噶哈善哈斯瑚之仇攻玛尔墩寨其寨踞山之巅势险峻乃设大牌三蔽矢石并列而进至隘路分其一前行其二继之近寨丈许路愈隘分三牌相次而攻敌寨飞石擂木齐下前牌被摧军退次牌下次牌又摧复退三牌下战士并集牌不能蔽难仰攻
  太祖立寨下相去十馀步有㫁木长二尺馀隐其足发一矢中寨主纳申面贯耳复射四人踣之敌兵遂郤
  太祖引兵遥围其寨绝彼汲道攻至四日其夜令战士跣足縁崖而上遂取玛尔墩寨纳申万济翰奔依界藩寨长巴穆尼乙酉年春二月
  太祖率甲士二十五步兵五 略界藩寨寨内人豫为备无所获而还萨尔浒佟嘉巴勒逹三城与界藩合兵四百追袭至界藩南太兰冈之野纳申巴穆尼突冲入我步兵中疾驰而前
  太祖见之单骑还击纳申刃已先及㫁
  太祖所执鞭
  太祖挥刀断其臂坠马死复射巴穆尼毙之敌众逡巡郤
  立我甲士曰马疲甚奈何
  太祖曰尔等下马步行佯以弓弰拂雪为拾矢状徐引马过岭饮以盐水饲以炒面休息之予留此为缓敌计也于是我军先行
  太祖驻马纳申尸旁其众呼曰杀其人岂尚欲食其肉耶
  何不去听我等收其骸骨
  太祖乃行顾其众曰纳申与我为难今得杀之即食其肉亦宜
  太祖念我军行未远率七人为伏悉露其胄而立纳申部众见之呼曰汝有伏我已知之矣且呼且郤
  太祖引兵徐还不遗一骑夏四月
  太祖率步骑五百征哲陈部值大水
  遣众还留被棉甲者五十被铁甲者三十共八十人略地而前有嘉哈地之人名苏库赉瑚者潜往告知托摩和章嘉巴勒逹萨尔浒界藩五城遂合兵以御我巡哨官能古徳侦诸路兵集疾驰以告由他道突过弗遇
  太祖率兵遄行遥见敌兵八百馀阵界藩之浑河抵南山五祖宝朗阿之孙扎亲桑古哩两人见敌众大惧解其甲与人
  太祖怒曰汝等平日自雄于兄弟乡党间今临阵何惧敌众反解甲与人耶乃
  亲执纛先进近敌阵下马驱马回率弟穆尔哈齐及近侍延布禄乌凌阿直前冲击奋勇射郤敌众斩二十馀人敌败溃争渡浑河而遁
  太祖热甚卸胄不及解甲以手断其扣坐而休焉后队兵
  将乃至皆曰宜乘胜追击之
  太祖怒其迟至不应憩未移时复胄率兵渡河登岸与穆尔哈齐等蹑敌后斩四十五级复追至吉林崖见敌兵十五人由旁径来
  太祖去胄上缨隐身以待射先至者一人贯其脊而殪穆
  尔哈齐又射殪一人馀悉坠崖死
  太祖谕延布禄等曰今日之战以四人而败八百人之众此
  天助我以胜之也秋九月
  太祖率兵攻克苏克素䕶河部之安图瓜尔佳城斩其城主诺谟欢丙戍年夏五月攻克浑河部之贝珲寨秋七月攻哲陈部之托摩和寨遇雪雨旋师越数日
  太祖率兵往招抚之其众俱降丁亥年夏六月攻克哲陈
  山寨擒寨主阿尔泰斩之
  图伦城国语图伦纛也城西南五百六十里周围一里
  事迹
  谨稽
  实录初苏克素䕶河部图伦城有尼堪外兰者阴构明宁远伯李成梁引兵攻古哷城主阿泰及沙济城主阿亥成梁授尼堪外兰兵符率辽阳广宁兵二路进成梁与辽阳副将分攻两城寻克沙济城杀阿亥复合兵攻古埒城阿泰之妻乃
  景祖长子礼敦之女
  景祖闻古哷城兵警恐女孙被䧟偕
  显祖往救既至见成梁兵方接战令
  显祖俟于城外独入城欲携女孙归阿泰不从
  显祖俟良久亦入城探之古哷城守御甚坚成梁攻之不能克因责尼堪外兰起衅败军之罪尼堪外兰惧至城大呼绐城中士卒杀阿泰以降成梁尽诱城中人出而屠之尼堪外兰复构明兵害
  景祖
  显祖我
  太祖闻之大恸旋勃然震怒
  谕明边吏曰我
  祖父何故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矣明遣使谢曰
  非有意也误耳乃归
  二祖丧
  太祖谓使臣曰害我
  祖父者尼堪外兰所构也必执以与我乃已明使不从且
  欲助之尼堪外兰旋又迫
  太祖往附
  太祖曰尔吾
  父部下人也构明兵害吾
  祖父恨不能手刃汝岂反从汝偷生人能百岁不死乎自是恨益深适苏克素䕶河部萨尔浒城主诺密纳之兄卦喇为尼堪外兰所谮明抚顺所守吏责治之诺密纳与同部嘉穆瑚寨主噶哈善哈斯瑚沾河寨主常舒及弟扬舒俱忿恚相议曰与其倚赖此等人何如投附
  聪睿贝勒也议定遂来通款
  太祖椎牛祭
  天与之盟遣还
  太祖日夜思复雠以
  显祖遗甲十三副谋伐尼堪外兰岁癸未明神宗十一年
  
  太祖年二十五夏五月起兵征尼堪外兰期诺密纳以兵
  自萨尔浒城来会诺密纳背盟不至
  太祖自率兵往攻尼堪外兰于图伦城尼堪外兰豫知之
  携妻子遁嘉班
  太祖攻克图伦城而还越两月
  太祖复率兵征嘉班诺密纳与其弟鼐喀逹先遣人往告之尼堪外兰遂奔抚顺所迤东河口台我军蹑其后是夜尼堪外兰乘间遁
  太祖旋师
  谕侍臣曰若非诺密纳鼐喀逹往告之尼堪外兰早成擒矣会诺密纳鼐喀逹遣人来言曰浑河部之杭嘉及扎库穆二路勿往侵佟嘉及巴勒逹二城我仇也可取其地畀我否则不容尔兵由我边界行也
  太祖闻其言怒噶哈善啥斯瑚与常舒扬舒亦忿甚曰不
  先破萨尔浒城吾等皆附诺密纳矣
  太祖遂定计阳与合兵往攻巴勒逹城
  谕令率兵先战诺密纳不从
  太祖曰尔以兵仗与我我即先战诺密纳信焉遂以兵仗
  授我军
  太祖既得兵仗遂执诺密纳鼐喀逹斩之尼堪外兰自嘉班奔遁后携其子及近属兄弟数人逃于鄂勒劝地筑城居之丙午年秋七月
  太祖复率兵往征时城外有四十馀人欲避兵挟弓矢走
  前行一人戴毡笠被青棉甲
  太祖望见疑即尼堪外兰奋身往追为四十人所环逼众
  矢交发
  太祖身中三十馀创贯胸及肩犹鏖战不已射殪八人斩一人馀皆窜遁遂攻克鄂勒欢城索尼堪外兰弗获斩城内汉人十九又执中矢者六人深入其矢使传
  谕明之边吏执送尼堪外兰否即兴兵征明明边吏遣人复曰尼堪外兰既归我未便执送自来杀之可也
  太祖命斋萨率四十人往尼堪外兰闻我兵至欲登台避匿明人不容登台去其梯斋萨遂斩尼堪外兰取其首来献
  古哷埒城西南五百五十里周围八十步门濠莫考其南即古埒野地接汤图营事迹
  谨稽
  实录癸巳年秋九月叶赫贝勒布斋纳林布禄哈逹贝勒蒙格布禄乌拉贝勒满泰之弟布占泰辉发贝勒拜音逹哩嫩江蒙古科尔沁贝勒翁阿岱莽古斯明安锡伯部卦勒察部及长白山所属珠舍哩部长裕楞额讷殷部长薮穏色克什九国合兵分三路来侵
  太祖命乌哩堪由东路往侦乌哩堪行百里许度岭群鸦竞噪若阻其行者欲还鸦乃散再行鸦复噪飞鸣扑面㡬不能前乌哩堪异之驰归以告
  太祖命由扎喀路向浑河部侦之乌哩堪复驰往见敌兵营浑河北岸方夜爨火密如星欲俟饭毕乘夜度沙济岭而来乌哩堪侦实奔告时夜已过半
  太祖曰日者闻叶赫兵来今果然我军昏夜出恐惊国人传语诸将期旦日启行遂就寝甚酣妃富察氏呼
  上觉谓曰九国兵来攻何反酣寝耶岂方寸乱耶抑惧之
  
  太祖曰人有所惧虽寝不成寐吾果惧安能酣寝前闻叶赫兵三路来侵因无期时以为念既至吾心定矣吾若有负于叶赫
  天必厌之安得不惧今我顺
  天命守疆土彼不我悦纠九国之兵以戕害无咎之人知天必不佑也安寝如故及旦
  太祖率诸贝勒大臣诣
  堂子再拜祝曰
  皇天后土上下神祗某与叶赫本无衅端守境安居彼来构怨纠合兵众侵陵无辜
  天其鉴之又拜祝曰愿敌人垂首我军奋掦人不遗鞭马无颠踬惟祈
  默佑助我戎行祝毕遂引兵至托克索渡口
  诫军士曰尽解尔蔽手去尔䕶项或项臂伤亦惟天命不然身先拘絷难以奋击我兵轻便破敌必矣众皆
  
  上命行至扎喀之野扎喀城鼐䕶伞坦二人来告曰敌兵辰时已攻城不克退攻赫济赫城敌兵甚众奈何众闻之色变有朗塔哩者后至呼曰
  贝勒安在我兵㡬何言讫遂登山望之还告曰若以敌兵为多我兵亦岂少耶我国之人骁勇敢战必破敌兵如不胜我甘军法众心乃定
  太祖使人往侦
  谕曰敌若还军乘夜击之否则旦日接战时敌兵运粮刍
  立营垒侦者以告
  太祖遂驻军是夕叶赫营有一人来降者言叶赫兵万人哈逹乌拉兵万人蒙古科尔沁及锡伯卦勒察兵万人我兵闻之复色变
  太祖曰尔等无忧吾必不疲尔力俾尔苦战惟壁于险隘诱之使来若来我兵迎击之否则四面列阵以步军徐进彼部长甚多兵皆乌合势将观望不前其争先战者皆必其贝勒我以逸待劳伤其贝勒一二人彼众自溃我兵虽少奋力一战固可必胜耳遂于旦日进兵初叶
  赫兵攻赫济赫城不克及是复攻
  太祖至古哷城对赫济赫城据险结阵
  命大臣额亦都率兵百人挑战叶赫兵见之罢攻城引兵来战我兵迎击败之斩九人敌稍郤叶赫贝勒布斋锦台什及科尔沁贝勒翁阿岱莽古斯明安复并力合战布斋先众突前所乘马触木而踣我兵名乌坦者趋而前踞其身刺杀之敌兵遂乱哈逹贝勒蒙格布禄辉发贝勒拜音逹哩等皆胆落溃奔科两沁贝勒明安马被䧟遂弃鞍裸身乘骣马走
  太祖纵兵掩击积尸满沟壑追奔至哈逹国柴河寨之南时已暮结绳截路邀杀败兵甚众是役也斩级四千获马三千匹铠胄千副以整以暇而破九部三万之众军威大震远迩慑服冬十月
  太祖遣兵征珠舍哩部获其部长裕楞额闰十一月命大臣额亦都安费扬古噶盖率兵千人征讷殷部攻克佛多和山寨斩其部长薮穏色克什明年科尔沁贝勒明安遣使通好自是蒙古诸部长通使不绝巴勒逹城巴勒逹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城西南六百里已圮西即古哲陈部地东南接佟嘉城
  事迹
  谨稽
  实录岁丁亥秋八月
  太祖遣巴图鲁额亦都率兵征巴勒逹城既至浑河水涨不能涉令以绳聫军士鱼贯而度先率精锐数人乘夜攻巴尔勒逹城树梯而上城中人迎拒额亦都跨城堞而战身中五十创犹死战不退城中人皆溃遂克其城
  太祖复自率兵攻洞城克之降其城主扎海以还
  兆嘉城城西南六百馀里接 兴京界周围一里建置年代无考
  事迹
  谨稽
  实录岁己丑春正月
  太祖率兵征兆嘉城伏兵城下城主宁固沁遣兵百人出战我伏兵不即击引弓射之敌兵突冲
  上前四面环绕
  太祖独立百人中手刃九人击败其众悉溃走围城四日将破之我兵遂弛备分取所俘获聚而哗
  太祖解甲授侍臣鼐䕶被之
  谕曰我兵喧哗恐致争夺尔往禁之鼐䕶既往喧益甚太祖又以棉甲授侍臣巴尔泰被之
  谕曰敌将遁速取吾甲巴尔㤗往因喧哗未息不即来忽
  敌兵十人出遁
  太祖族弟旺善为敌兵扑仆地踞其身欲刺
  太祖未及甲奋身直前发矢中敌兵额应弦而踣援旺善起众兵乃至攻克其城斩城主宁固沁而还齐吉逹城城西南七百五十里周围一百步我
  太祖高皇帝甲申年击败拣鄂部兵于此
  伊罕山城伊罕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东北三十里在伊罕山上周围一里门一我
  太祖高皇帝戊中年征乌拉部抚降之
  鄂谟城鄂谟国语解见黑龙江山川卷城东北三十里周围二里门一
  哈勒费延城哈勒费延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东北混同江中哈勒费延岛上周围二里门一 以上诸城建置年代无考
  吉林境内诸堡
  镇北堡城西五百十里周围一里门一我
  太祖高皇帝辛酉年征明抚降之今设汛焉
  博尔济堡城北八十里周围百步门一
  二十家堡城北一百十里周围一里门一
  阿兰堡国语阿兰桦皮也城东南一百三十里周围一里
  宁古塔
  城在吉林东南五百四十馀里瑚尔哈河北岸植松木为墙中实以土高二丈馀周围二里半东西南三门城外边墙周围十里门四南濒瑚尔哈河
  本朝康熙五年自旧城迁此将军巴海监造十五年将军移驻吉林设副都统镇守雍正五年置泰宁县治于此七年裁泰宁县仍归副都统専镇旧宁古塔城城西北五十里海兰河南石城高一丈馀周围一里东西二门城外边墙周围五里馀门四国初时一等子武巴海巴图鲁监造今设汛焉宁古塔境内历代旧有城址
  古城城西二十五里周围一里馀东西二门俗名西古城又有二一在城东南五百八十五里费雅城北周围五里南四门西三门东北各二门内有子城周围一里南三里东西各一门一在城东北六百里混同江南岸周围三里东西二门俗皆称为古城不知何代建筑
  穆当阿城穆当阿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西三十里周围一里半南北二门沙兰城城西八十里
  旧觉罗城城南边墙内南北各二十步东西各三十步
  噶斯哈城噶斯哈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南二十里周围一里半门一萨勒瑚城城北四十五里海兰河南岸周围一百步门一
  英爱城城东南五百八十里周围一里东南二门
  富尔丹城富尔丹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东南六百五十里周围三里门四其东北又一小城周围二里南西北三门俗亦称富尔丹城
  富勒坚城富坚城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城东南六百七十里周围七十步门一佛讷赫城国语佛讷赫火茸也城西南五十馀里我
  太祖丁未年遣贝勒巴雅喇等征取之
  古大城城西南六十里瑚尔哈河南岸即金时上京会宁府故址一名火茸旧城周围三十里四面七门内城周围五里东西各一门城内有宫殿基址城外有石佛一座详见古迹郡县
  
  寥晦城城西南金史太祖攻宁江州师次寥晦城方舆纪要寥晦城在故会宁府城西北相距数里今城圮无考
  克音城城东北五十馀里瑚尔哈河北岸海兰河南岸周围三里馀门一
  大河城即安巴毕喇城城东北三百五十里瑚尔哈河北岸周围六里门四
  五国城城东北六百馀里大金国志天会八年宋二帝自韩州如五国城明一统志自此而东分为五国故名其建置年代俱不详载今松花江黑龙江合流处有土城基相传即五国城遗址详见古迹卷
  斡里城国语斡里幻术也城东北九百里混同江之南周围三里西南二门
  海边古城城东北三千馀里在混同江东南入海处城外有元时石碑地远莫考其详哈图城城西北五十里海兰河南周围二里东西二门
  布尔哈图城布尔哈图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城西北五十二里周围一里东西二门
  旧萨尔浒城萨尔浒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城西北八十里基址无考事迹
  谨稽
  实录岁癸未明神宗十一年也
  太祖年二十五夏五月壬午翔起兵征尼堪外兰期萨尔浒城主诺密纳以兵来会诺密纳背盟尼堪外兰遁于嘉班秋八月庚戌朔复征之诺密纳及弟鼐喀逹阴遣人告尼堪外兰又复遁去
  太祖遂定计诛诺密纳取其城寻其众复修城以叛太祖复以四人破五城之众八百人
  宁古塔境内诸堡
  觉罗堡城东三里瑚尔哈河北岸周围五十八步门一又有一在城东北四里瑚尔哈河北岸周围五十六步门一
  都林谷堡都林国语解见吉川山川卷城西二百十里濒都林谷河周围六十步门一海兰河屯海兰国语解见建置沿革表卷城西北六十里海兰河北岸周围三里门四以上诸堡皆副都统驻防分汛地乾隆十九年皇上东巡过此有
  御制海兰河屯诗恭载天章门
  白都讷
  城在吉林西北五百二十五里旧名纳尔浑又名
  新城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建筑周围七里池深九尺广七尺门四三十三年移吉林副都统镇守于此雍正五年于境内增设长宁县乾隆元年奉裁仍归副都统専镇
  白都讷境内历代旧有城址
  旧白都讷城城东二十五里周围里许已圮其建置年代无考
  唐王河古城
  古城城东南四里阿勒楚喀河西岸周围四里内有子城门濠莫考相传为即金时肇州城遗址详见古迹郡县注
  三姓
  城在吉林东北九百三十六里周围五里高七尺池深七尺广八尺
  本朝康熙五十四年建筑置佐领协领防御管辖雍正五年增设副都统镇守
  三姓境内历代旧有城址
  西古城城西一百二十里瑚尔哈河西岸又有二一在城南六十里瑚尔哈河东岸一在城北二里俗皆称古城
  和敦城城东北一里我
  太祖高皇帝甲辰年攻克叶赫部抚降之
  阿勒楚喀
  城在吉林东北六百里旧城周围二里南北二门
  本朝雍正三年设副都统协领等驻防七年改建新城周围三里高一丈三尺池深八尺广一丈阿勒楚喀境内历代旧有城址
  翁鄂洛城国语翁鄂洛河湾也城南四里内有子城周围里许尚馀宫殿旧址不知何代所筑俗称为古城西为安楚拉库路我太祖高皇帝戊戌年攻取之浑春城池
  城在吉林东南一千一百里浑春河东岸南与朝鲜接界皆库雅拉等所居周围一里门四不知何代建筑
  本朝康熙五十三年重修置佐领协领防御管辖cq=41浑春境内历代旧有城址
  扎库塔城国语扎库塔各八数之谓也西一百二十里周围一里
  事迹
  谨稽
  实录岁丁未夏五月
  太祖命贝勒巴雅喇大臣额亦都费英东侍卫扈尔汉率兵千人往征东海窝集部取赫济赫鄂摩和索啰佛讷赫三路屯寨俘二千人而还己酉年冬十二月
  命扈尔汉率兵千人征窝集部之瑚叶路取之收二千户
  而还
  赐扈尔汉甲胄马匹号为逹尔汉嗣有归附我国之窝集部绥芬路长图楞为窝集部之雅兰路人所掠庚戍年冬十一月
  命额亦都率兵千人征雅兰路额亦都先往窝集部之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玛察四路招其路长康果礼喀克都哩昻古明安图乌鲁喀僧额尼喀哩瑭松阿叶克舒等令其携家口前行旋师至雅兰路遂击取之俘万馀人而还辛亥年秋七月
  命台吉阿巴泰大臣费英东安费扬古率兵千人征窝集部之乌勒固宸穆棱二路取之寻有窝集部之扎库塔人来附
  太祖赐甲三十副遣之还其人以甲送黒龙江滨窝集部人被于树以试射又贪乌拉国布疋受贝勒布占泰招抚冬十二月
  命额驸何和里同额亦都扈尔汉率兵二千往征扎库塔城谕降弗从围三日攻克其城斩首千馀俘二千馀人并招降环近各路收五百户令图埒伸额哷伸二人卫之来归甲寅年冬十一月
  太祖遣兵五百征窝集部之雅兰西林二路收降民二百
  户俘千人而还乙卯年冬十一月
  太祖遣兵二千征窝集部东额赫库棱先是额赫库楞之人寄语我国曰人谓尔国骁勇可来与我等决一战至是八旗兵分两路进招之不服遂布阵鸣螺越壕三层毁其栅攻克其城阵斩八百人俘获万人收抚其居民编户口五百乃班师
  沙济城城南二十五里周围一里馀门一
  费优城费优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北二十里周围三里西南各二门东北各一门我
  太祖高皇帝丁未年收抚瓦尔喀部于此
  逹都城逹都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东南七十里周围一里
  爱丹城城西北二百五十里周围一里以上诸城建置年代俱无考
  打牲乌拉
  城在吉林北七十里周围八里门四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因乌拉旧城有水患于城东改建新城设总管协领等官驻防


  钦定盛京通志卷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二
  城池
  黑龙江
  齐齐哈尔
  墨尔根
  黑龙江
  呼伦布雨尔
  呼兰
  博尔多
  布特哈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二
  城池
  黑龙江
  齐齐哈尔
  城在奉天府东北一千八百馀里亦曰奇察哈哩内城植松木为墙中实以土高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三十步门四城外有郭用土㘺包砌周围十里东南北各一门西二门环城有重濠广一丈五尺本嫩江南宿伯克依庄地
  本朝康熙三十年副都统玛布岱监筑三十八年移黑龙江将军驻此乾隆四十五年
  旨重修
  齐齐哈尔境内历代旧有城址
  鄂吉岱城城东三百馀里周围一里我
  太祖高皇帝甲辰年征叶赫部抚降之
  古城城东二千馀里濒额尔伯克依河其东即宁古塔界
  克伊特城蒙古语克伊特寺也城西五十馀里我
  太祖高皇帝甲辰年征叶赫部抚降之 城西曰瑚拉尔吉屯刚安屯国语刚安刚也郭多城国语郭多鱼跃也城西七十里周围一里我
  太祖高皇帝癸丑年征乌拉部抚降之 城西曰哈弥雅台屯蒙古语哈弥雅台有干涉者也勒布图尔城城东南六十里 城南曰察罕鄂谟西南曰温托珲鄂谟北曰乌裕尔鄂谟察罕蒙古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鄂谟国语解温托珲蒙古语觧俱见黑龙江山川卷
  鄂勒欢城鄂勒欢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西南三十馀里周围二里尼堪外兰所筑我
  太祖高皇帝癸未年征尼堪外兰抚降之 城东曰梅楞屯西曰巴尔齐喀屯梅楞国语解见吉林山川
  

  绰勒城蒙古语绰勒物沉水中冒出之谓城西南一百五十馀里
  喀布齐赉城城东三百馀里
  纳延城蒙古语纳延八十之数也城东北三百六十里周围六百步
  阿齐兰城蒙古语阿齐兰孝也城西百 百里围一里濒济秦河岸 以上诸城建置年代俱无考
  墨尔根
  城在齐齐哈尔北四百三十五里内城植松木为墙中实以土高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三十步门四四隅皆有角楼城外有郭土砌周围十里东西南各一门北二门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奉天副都统宝鼎监筑二十九年移黑龙江将军驻此三十八年将军移驻齐齐哈尔四十九年设副都统等官驻防乾隆八年
  旨重修
  黑龙江
  城在齐齐哈尔东北八百馀里内城植松木为墙中实以土高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三十步门四西南北三面植木为郭南一门西北各二门东面临江周围十里
  木朝康熙二十三年将军萨布苏监筑设将军副都统镇守后将军移驻墨尔根裁副都统雍正八年复设副都统镇守乾隆八年
  旨重修
  爱珲城城北十二里周围九百四十步门五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修筑此城设将军镇守焉后裁仍设兵驻防
  黑龙江境内历代旧有城址
  济噶苏城蒙古语济噶苏鱼也城东五十馀里城西曰锺斜鄂谟塔珊鄂谟锺斜塔珊鄂谟国语解俱见黑龙江山川卷
  彻赫特城城东六十里
  徳勒徳尼城城东南百馀里 城西曰徳文苏苏北曰富鲁苏苏又北曰阿克抵苏苏苏苏国语解见黑龙江山川卷国语富鲁优长也
  奇塔特城蒙古语奇塔特汉人也城东北周围六十步
  众安城城西北二十馀里 城西曰额尼音毕尔罕东曰乌克萨哩毕尔罕又东即萨哈达部故地我太祖高皇帝丙辰年征萨哈连部取其十一寨其事迹谨详山川卷国语额尼音牝𪊑也蒙古语乌克树本也萨哩马股皮也
  额苏哩城城西北八十馀里 城北即额苏哩毕尔罕库棱毕尔罕按额苏哩八旗姓库棱毕尔罕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
  洞城城西北九十馀里周围二里我
  太祖高皇帝戊子年征楝鄂部抚降之事迹谨详载吉林城池卷楝鄂城注
  穆噜苏苏城穆噜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苏苏国语解黑龙江山川卷城西北一百黑
  城东北曰卦疏勒屯

  果布噶尔城城西北一百馀里
  乌鲁苏城乌鲁苏蒙古语觧见黑龙江山川卷城西北三百里在乌鲁苏河北岸周围二百三十步 城北即库尔喀故地西曰乌鲁苏河湾
  呼玛尔城城西北三百二十馀里城南曰固思河口
  铎陈城城西北九百里
  阿萨津城城西北九百里
  乌库勒城城西北一千三百馀里
  多锦城城西北一千三百馀里城西即拉哩拉地
  雅克萨城雅克萨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西北一千三百馀里 城东即提威河湾尼布楚城城西北二千馀里 以上诸城建置年代皆无考
  呼伦布雨尔
  在齐齐哈尔城西北七百六十里雍正十年设统领以副都统衔管理统领事并添设总管等员分兵防御驻札处在伊伯河西岸扎克丹地方呼兰
  在齐齐哈尔城东南八百十七里周围三里雍正十二年设城守尉驻防乾隆八年新设有站博尔多
  在齐齐哈尔城东北二百七十馀里雍正十年设副总管等员分兵防御驻札处在讷默尔河地方布特哈
  在齐齐哈尔城北一百六十里雍正六年増设总管等员分兵防御驻札处在尼勒济地方
  以上四处俱无城郭但现设兵驻防与奉天之熊岳牛庄吉林之白都讷阿勒楚喀同为分防重地例得备志
  等谨考锦县西北有徒河城为虞舜时故迹盖辽东西之建有城郭实昉于此嗣后名城见史志者汉有襄平居就新昌辽队平郭无虑望平险凟房县诸城公孙度时有北丰城慕容廆时有大棘城大棘在今义州西北北丰在承徳县西北襄平在辽阳州北居就在州西南新昌在海城县东辽队在县西平郭在盖平县南无虑即广宁县治望平在县东北房与险凟在县东南其遗址盖犹可考唐太宗平高丽自辽以东置州四十有二如盖州安市州旧书并云无城而新书则称有之参考地志盖平县境有盖州故城辽志谓即高丽盖牟城李世𪟝拔之以为盖州者也县东北有安市故城通志谓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则旧书无城之说殆未可信而今宁海县东有大黑山城者全辽志指为唐张亮舟师所袭之沙卑城通志又谓沙卑在海城县境则不特史未可信而志亦滋疑矣渤海大氏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城淢之制史志尤阙略未详洎辽金建为三京所置州邑如乐郊奉集章义辽滨辽阳岩州海州析木耀州归州秀岩永康化成银州咸平挹娄信州贵徳开州来远诸故城俱在今奉天府界内锺秀闾阳川州故城具在今锦州府界内宁江故城在吉林北肇州故城在白都讷南会宁五国故城在宁古塔西南按之图记灿然有徴元城邑悉仍辽金之旧明洪武永乐中设二十五卫城安乐自在二州城至金河完水之间仅以都司遥领之而无城也敬惟我
  太祖高皇帝创业经营始自赫图阿拉国语解见京城卷继迺缔构
  兴京规画辽沈当时所筑萨尔浒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界藩东京诸城益仰见栉风沐雨溯涧陟原之
  鸿绩
  太宗文皇帝神武布昭善继善述黑水以北罔不臣服今
  谨稽
  两朝谟烈凡夫
  亲御桴鼓以及
  命帅奏功者百四十有四攻克东北诸部族之有城郭者曰乌拉部之伊罕山城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逊扎塔城国语逊扎塔每五数之谓郭多城国语解见本卷前鄂谟城国语解见黑龙江山川卷富勒哈城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哈达部之新旧城辉发部之扈尔奇山城多璧城费优城多璧费优国语解俱见吉林山川卷叶赫部之璋城蒙古语璋性情也阿齐兰城蒙古语解见本卷前乌苏城蒙古语解见吉林城池卷吉当阿城雅哈城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克尔素城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和敦城喀布齐赉城鄂吉岱城克伊特城蒙古语解见本卷前东西二城苏克素䕶河之图伦城国语解见吉林域地卷萨尔浒城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安图瓜尔佳城安图国语解见吉林城池卷鄂勒欢城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嘉穆瑚城古哷城沙济城浑河部之巴勒达城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兆嘉城杭嘉城扎库穆城佟嘉城完颜部之完颜城
  栋鄂部之齐吉达城翁鄂洛城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哲陈部国语哲陈边疆也之托摩和城国语托摩和楼止也章嘉城讷殷部之佛多和城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乌勒固宸部之佛讷赫城国语解见吉林城池卷扎库塔城国语解见吉林城池卷乌库勒部之乌库尔城其无城郭而有屯寨木城者曰苏克素䕶河部之玛尔墩寨沾河寨浑河部之贝珲寨国语贝珲土也哲陈部寨珠舍哩部寨鸭绿部寨阿库哩尼满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部寨乌尔格辰部寨绥芬路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雅兰路瑚叶路雅兰瑚叶国语俱解见吉林山川卷各屯寨额尔吉尼部寨额赫库棱国语解俱见吉林山川卷部寨诺罗瑚罕部寨乌勒固宸部寨之赫济赫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屯鄂摩和索罗屯尼玛察路穆棱路蒙古语解见疆域形胜卷西林路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瑚尔哈蒙古语解见吉林山川卷部寨之乌扎拉路绰库禅鼐吉勒部寨库尔喀部寨之拉里禅铎陈阿萨津多锦卦拉尔额苏哩额尔图国语额尔图倚仗也诸路黑龙江之噶尔达苏部萨哈连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部凡部三十有四是也而部落之以城寨内附者则有苏完雅尔古瓦尔喀之费优瑚尔哈之格先里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尔馨纳堪泰托和洛努雅喇默尔库勒赫聂玛尔哲赖科尔佛科尔库萨喇哩松阿哩之拜雅喇黑龙江之格博尔寨布奇赫赫岱克音乌鲁苏蒙古语解见黑龙江山川卷裕尔根海伦国语解见黑龙江山川卷固浓宁昆都伦乌兰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精格哩国语精格哩小钉也瑚珲泰蒙古语瑚珲泰酒酽之谓使犬部之盖青窝集部之那木都噜凡部二十八是也又东北边部落以次入贡者自宁古塔东北行四百馀里在瑚尔哈松花江两岸者曰鼐尔蒙古语鼐尔和气也曰格伊克勒曰瑚什哈哩皆编甲入户又自宁古塔东行千馀里在乌苏哩江两岸者曰穆棱蒙古语解见疆域形胜卷东二百馀里在尼满河源者曰奇雅喀喇国语解见锦州府山川卷又自宁古塔东北行千五百里在松花黑龙江两岸者曰赫锦喀喇又东北行四五百里在乌苏哩松花黑龙三江汇流左右者曰额登喀喇国语额登残缺也又东北行七八百里曰费雅喀自寕古塔东北行三千里曰奇勒尔东滨大海又东边部落入贡者曰库雅喇其地在图们江北岸与朝鲜之庆远相对去宁古塔五百里而使鹿部又在使犬诸部之外一时畏
  威怀
  徳来享来王幅员有截式廊日增诚亘古未有之盛事逮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
  陪都并启崇墉巍峙固若金汤
  圣祖仁皇帝复增建墨尔根黑龙江齐齐哈尔城置官镇守自大兴安岭以外皆我闼户传曰圣人有金城是用卜世灵长而大一统之规模也等编辑城池门以次成卷爰博徴历代名城之见史志者与夫我
  国家维垣伊匹之
  诒谋胪载参稽详识之如右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三
  关邮
  奉天府关隘
  锦州府关隘
  吉林边隘
  黒龙江边隘
  各路城站
  各路铺递







  钦定盛京通志
  关邮
  等谨案易曰重门击柝周礼有司关而行人掌传遽野庐氏掌达国路所以稽出入便往来通商惠工胥于是在
  盛京右据山海左挟朝鲜北屏白山南带辽水极边岩徼防御綦重至于星轺络绎喀伦台站釐然详备各有条理臣等载考舆图敬于奉天各属旧设门关与驿政各事宜详加编考谨志关邮第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三
  关邮
  奉天府关隘
  兴京
  头道关城西四十里即雅尔哈关 雅尔哈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
  二道关城西四十一里即代岷关 代岷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
  三道关城西六十三里即扎喀关 扎喀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我
  太祖高皇帝天命四年征叶赫部命大贝勒等率兵五千守扎喀关以防御明兵即此 以上三关皆因山为关明一统志称抚顺所东二十里有抚顺关盖即此三关之总名其设自何代无考乾隆十九年皇上东巡过此有
  御制三关诗四十三年有御制过三关因成长句纪事诗四十八年有
  御制过三关得句诗俱恭载天章门
  古关城南一百里又有一关在城南二百里相传
  国初设关于此今俱废其名无考
  碱厂边门城南一百四十里
  旺清边门城东南三十里 以上边门俱设有防御等官驻防统于
  盛京兵部详见兵防卷
  承徳县附部无关隘
  辽阳州
  西关正南门外今废未详何代所置
  剌榆关方舆纪要关在都司城南一百七十里按之当在今州境内久废无考镇相关城北三里久废无考
  海城县
  梁房口关城西南七十里明一统志关在盖州卫西北九十里当时海运之舟由旅顺口达者于此入途河今隶海城县界关废
  三岔关旧志谓在海城县境内明时以三岔河北与三衡驻牧故即于三岔界内设关以限之今关已废基址未详所在
  盖平县
  石门关城东七十里明时设官军戍守今裁
  连云岛关城西十五里明时设此关以控海滨之险亦有官军戍守今裁
  青云岭关城北十二里山势绵亘凿山通路迤南为形胜险隘之处县境出入必由之路明时所设关上犹刻神宗年号
  开原县
  来宾关城西四十里即度云堡上有石坊题曰来宾明昕亦设官军戍守今裁新安关城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关在䖍云堡北明时亦设官军戍守今关废基址无考英峩边门英峩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城东二百十里有城边门外为围埸界旧设有防御等官驻防统于盛京兵部详见兵防卷乾隆八年
  皇上东巡过此有却制入黄峩门诗十九年有
  御制过英峩门诗恭载天章门
  威远堡边门城东北三十里为吉林等处往来孔道旧设有防御等官驻防统于
  盛京兵部详见兵防卷
  发库边门国语发库鱼池也城西北一百里边门外为蒙古科尔沁界
  本朝康熙元年设有防御等官驻防并统于奉天将军详见兵防卷
  铁岭县
  山头关城北二十里按明时设山头关在三万卫南六十里当在今县界内久废无考
  本朝顺治十五年于城北山头铺设关康熙十年移置关原今裁
  复州
  栾古关城南六十五里以近栾古山而得名明时设有官军戍守今裁
  宁海县
  哈斯罕关国语哈斯罕木栅也方舆胜览关在金州卫南十八里金时设关于此元至正中屯田其地今废址无考
  旅顺口关城南一百二十里明时所设有城一统志云海运舟达金州卫者至此登岸设有中左千户所今裁
  事迹
  谨稽
  <span id="实录天聪七年夏六月己邜">[[#实录天聪七年夏六月己邜|实录天聪七年夏六月己邜]]
  太宗命贝勒岳讬徳格类大臣楞额哩叶臣伊勒登昂阿喇率左右翼兵总兵官石廷柱率旧汉兵都元师孔有徳总兵官耿仲明率新附兵合步骑万馀征明旅顺口先是有徳仲明由登州泛海来降明总兵黄龙于旅顺口以水师阻截复合朝鲜兵蹑追至镇江我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时方督修岫岩兰磐通远堡三城奉
  命迎有徳等已率兵驻镇江岸明兵及朝鲜兵不敢近而退有徳等乃登岸来归至是遂以为向𨗳破其城黄龙战败自刭死俘获人口五千馀金二十二两银二万馀两人参八箱裘服等物无算岳讬班师留叶臣伊勒登率毎旗官二员兵二千五百名游击佟图赖率备御二员旧汉兵百名驻守之萧家岛关城东北一百五十里明时于此设官军戍守今裁
  岫岩城相近处无关隘
  凤凰城
  连山关城西北一百七十里以近连山故名明时设关为朝鲜入贡往来之道置官军戍守今关废设站于此
  鸦鹘关方舆纪要关在都司城东南三百三十里按之当在今城西北境久废无考大片岭关明一统志关在海州卫东一百十里按之当在今城西北境久废无考叆河边门亦名爱哈门城北一百二十里 国语爱哈琉璃也
  凤凰城边门城西南十里濒海为朝鲜入贡之道以上二边门俱设有防御等官驻防统于盛京兵部详见兵防卷 按
  盛京边墙起自凤凰城北至开原折而西至山海关按边周围一千九百馀里共十七边门名为老
  边乾隆四十三年四十八年皇上东巡过此有

  御制老边诗恭载天章门
  锦州府关隘
  锦州附郭
  老虎关城西北八十里未详何代所设今废址犹存俗名为老虎关
  长岭山边门城西南九十里旧设边于此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展边关因废
  松岭子边门城西北九十里
  本朝康熙十四年设有防御等官驻防统于奉天将军详见兵防卷
  宁远州
  黑山口边门城西一百十里旧设边门于此今废
  高台边门城西一百六十里旧设边门于此今废
  新台边门城西北七十里旧设于芹菜沟在城西北四十里
  本朝康熙十四年展边二道河三十六年移置于此有守尉官兵驻防统于奉天将军梨树沟边门城西北一百里旧有碾盘沟门在城西北七十里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展边移置于此乾隆五年添设官兵驻防统于奉天将军
  平川营边门城西北一百十里旧设边门于此今废
  白石嘴边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旧接高台边门
  本朝顺治八年初设水口康熙十四年展边高台堡二十五年展边移至城西北一百里名宽邦门
  三十六年又移设于此改今名设有守尉官兵驻防

  明水堂边门城西北一百六十里
  本朝康熙十八年设派兵驻防系白石嘴边门守尉兼辖仍统于奉天将军
  广宁县
  分水岭关城北八里方舆纪要关上有镇北楼今废
  魏家岭关城西北七十里今废
  彰武台边门城北一百七十里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设有守尉官兵驻防统于奉天将军
  义州
  白土厂边门城北一百四十五里
  本朝康熙十五年乾隆五年添设官兵驻防
  清河边门城东北五十六里
  本朝康熙十五年设有官兵驻防
  九官台边门城西北三十里
  本朝康熙十五年设有官兵驻防雍正十一年后置设同知驻此 以上三门俱统于奉天将军吉林边隘
  吉林
  法特哈边门法特哈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北一百五十里即巴延鄂佛罗边门为白都纳黒龙江往来孔道东北以额塞哩河为界边外皆蒙古科尔沁等诸部地旧设有官兵驻防 巴延鄂佛啰国语解俱见疆域形胜卷
  伊屯边门城西北一百九十里旧设有官兵驻防雍正六年复増设佐领乾隆十九年
  皇上东巡过此有御制入伊屯边门诗恭载
  天章门
  克尔素边门克尔素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城西北四百六十七里旧设有官兵驻防布尔徳库苏巴尔罕边门苏巴尔罕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西北五百六十八里即半拉山边门旧设有官兵驻防以上四边门皆统于吉林将军所辖东自吉林北界西抵开原县威远堡边门长六百九十馀里遮罗奉天北境插桞结绳以定内外谓之柳条边亦名新边乾隆十九年皇上东巡过此有
  御制柳条边诗恭载天章门
  宁古塔
  白都讷
  三姓
  阿勒楚喀
  珲春
  打牲乌拉以上诸处俱无关隘
  黒龙江并无关隘境内俱设喀伦所以防御俄罗斯即古之边徼也
  齐齐哈尔
  特穆徳赫喀伦
  温托浑喀伦温托珲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多鼐喀伦
  塔勒哈喀伦塔勒哈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古鲁喀伦国语古鲁纯也又朴素也
  乌兰诺尔喀伦二处乌兰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诺尔池也托馨喀伦托馨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
  四家子喀伦
  阿拉克㤗喀伦蒙古语阿拉克泰花花搭搭也
  拜塔拉喀伦国语拜塔拉用之也
  以上喀伦十一处俱设有兵丁驻防稽察统于黒龙江将军
  拉哈鄂佛罗喀伦拉哈鄂佛罗国语解俱见彊域形胜卷
  温徳亨喀伦温徳亨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
  苏克台苏苏喀伦蒙古语苏克斧也台有也苏苏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以上和伦部喀伦三处俱设有官兵驻防稽察统于黒龙江将军和伦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
  分界石碑城西北二千五百里吉尔巴济河口东岸
  木朝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丙子命大臣与俄罗斯议定边界立石以垂久远勒满汉字及俄罗斯拉梯诺蒙古字于上其文曰大清国遣大臣与俄罗斯国议定边界之碑一将由北流入黒龙江之绰尔诺即乌伦穆河相近吉尔巴齐河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界兴安以至于海凡山路一带之溪河尽属俄罗斯一将流入黒龙江之额尔古讷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于俄罗斯其南岸之默勒肯河口所有俄罗斯房舍迁徙北岸一将雅克萨地方俄罗斯所修之城尽行除毁雅克萨所居俄罗斯人民及诸物用尽行撤往察罕汗之地一凡猎户人等断不许越界如有一二小人擅自越界抽猎偷盗者即行擒拿送各地方该管官照所犯轻重惩处或十人或十五人相聚持械捕猎杀人抢掠者必奏闻即行正法不以小故阻坏大事仍与中国和好毋起争端一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所有俄罗斯之人及俄罗斯所有中国之人仍留不必遣还一今既永相和好以后一切行旅有准令往来文票者许其贸易不禁一和好会盟之后有逃亡者不许收留即行遣还 吉尔巴齐国语解俱已见疆域形胜山川等卷
  墨尔根
  诺敏河巴延和罗喀伦诺敏巴延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和罗解见奉天府山川卷
  甘河啇和哈逹喀伦甘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啇和蒙古语抓髻也哈逹解见京城卷
  伊拉喀喀伦国语伊拉喀花开也
  喀穆尼喀伦喀穆尼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
  博尔多喀伦博尔多国语觧见建置沿革卷
  拉哈哈伦拉哈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
  宁年喀伦
  塔拉尔哈伦蒙古语塔拉尔枉为也
  以上喀伦八处俱设有兵丁驻防统于墨尔根副都统
  塞楞额山喀伦蒙古语塞楞额承上接下也
  喀穆尼峯喀伦喀穆尼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
  以上和伦喀伦二处俱设有官兵驻防统于于墨尔根副都统仍归黒龙江将军统辖黒龙江
  巴拉毕喇昂阿喀伦毕拉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昂阿解见奉天府山川卷伊玛毕拉昂阿喀伦伊蒙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毕拉昂阿已见前注精奇哩江喀伦
  乌鲁苏穆丹喀伦乌鲁苏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穆丹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科洛尔喀伦国语科洛尔靴袜宽旷也
  喀塔奇喀伦
  库墨勒喀伦
  额叶尔喀伦蒙古语额叶尔鱼油也
  以上喀伦八处俱设有兵丁驻防系黒龙江副都统所辖仍归将军统辖
  纽勒们河喀伦纽勒们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逊河口喀伦逊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州卷
  讷默尔河源喀伦讷默尔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
  以上和伦喀伦三处俱设有官兵驻防系黒龙江副都统所辖仍归将军统辖
  呼伦布雨尔
  库尔徳勒河喀伦蒙古语库尔热闸也徳勒袍也
  特尔墨勒津河喀伦
  特尼河喀伦特尼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崇古林口喀伦
  默勒肯河口喀伦默勒肯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阿尔噶图河口喀伦蒙古语阿尔噶法术也图有也
  锡兰鄂索河口喀伦国语锡兰鄂索今接续也
  萨尔奇特山喀伦
  开拉哩河翁昆喀伦开拉哩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开拉哩河温都尔额埒苏喀伦蒙古语温都尔高也额埒苏沙子也乌兰昂阿喀伦国语乌兰昂阿沟嘴也
  布拉克图喀伦布拉克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摩该图舍哩哈伦摩该图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舍哩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
  托勒辉图舍哩喀伦
  鄂勒图舍哩喀伦蒙古语鄂勒土著也图舍哩已见前注
  以上喀伦十五处従东境至北境所以防御俄罗斯俱设有官兵驻防系呼伦布雨尔副都统所辖仍归黒龙江将军统辖
  喀布齐哈图喀伦
  阿拉勒图喀伦阿拉国语解见京城卷
  扎拉喀伦国语扎拉媒人也
  布拉克喀伦布拉克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瑚尔哈图喀伦瑚尔哈蒙古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图已见前注
  哈萨图喀伦
  音辰喀伦
  阿噜布拉克喀伦阿噜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布拉克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穆敦哈萨图喀伦
  札穆呼都克喀伦国语札穆⿱⺾㳄蘼果也呼都克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布雨尔布隆徳尔苏喀伦
  鄂尔逊河乌兰昂阿喀伦乌兰昂阿解见本卷前注
  额布都克喀伦蒙古语额布膝也
  拉们哈布尔都哩喀伦拉们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
  乌默克依布拉克喀伦蒙古语乌默臭泉也克依气也布拉克已见前注纳尔苏图喀伦蒙古语尔苏皂李子也图已见前注
  以上喀伦十六处自西境至南境所以防御喀尔喀车臣汗俱设有官兵驻防系呼伦布雨尔副都统所辖仍归黒龙江将军统辖
  各路程站
  奉天东至
  兴京站道
  第一站在城内凡奉天各路站道各由此起额设驿马七十匹
  七十里至噶布拉村站噶布拉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
  七十里至萨尔浒站萨尔浒国语解见奉天卷山川卷
  八十里至穆喜站国语穆喜牛様子也
  四十里至
  兴京 以上三站毎站额设马十五匹
  奉天西至山海关站道
  六十里至老边站亦名旧边寨
  四十里至巨流河站广宁县界
  七十里至白旗堡站
  五十里至二道井站
  五十里至小黒山站
  七十里至广宁站按广宁县城东南五十里有盘山驿明时设驿于此今废八十里至十三山站锦县界按锦县东北一百十四百有闾阳驿明时置驿于此本朝初设佐领官驻防后移置十三山站裁闾阳驿
  五十四里至小凌河站
  五十四里至高桥站
  六十二里至宁远站宁远州界按宁远城西南有曹庄高岭二驿明明设驿今废
  六十二里至东关站
  六十三里至凉水河站
  七十五里至山海关 以上各站每站额设驿马五十匹
  奉天南至朝鲜站道
  六十里至十里河站即明时虎皮驿我
  大祖高皇帝天命六年三月攻取辽阳进师虎皮驿驻营即此
  七十里至迎水寺站辽阳州界
  七十里至浪子山站
  五十里至甜水站凤凰城界
  四十里至连山关站
  五十里至通远堡站
  六十里至雪里站
  四十里至凤凰城站过此即为朝鲜界 以上八站毎站额设驿马十三匹奉天北至吉林宁古塔站道
  七十里至懿路站即挹娄城故址
  七十里至高丽屯站铁岭界
  七十五里至开原站开原县界外接吉林界棉花街站五十五里以上三站毎站额设驿马五十匹
  奉天北至发库边门站道发库国语解见本卷前自巨流河分路
  七十里至严千户屯站开原县界
  六十里至发库站过此即为蒙古界 以上二站毎站额设驿马十匹按以上二十九站俱系盛京兵部所辖旧设有关防官管理康熙五十九年准于盛京五部司员内㨂选正副监督各二员管理驿站事务一年一换雍正元年定例三年一换又每站设立驿丞一员毎年
  盛京兵部会同锦州副都统分别考验原设马一千三百七十五匹雍正四年六年共裁马三百八十六匹现额设马九百八十九匹例于十匹马内岁补三匹每补马一匹给银九两凡雇车辆毎里给价一分凡应付公费照勘合火牌俱于盛京户部咨领年终报销吉林西南至奉天站道
  尼什哈站尼什哈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即乌拉站城西十里凡吉林各路站道皆由此起额设壮丁五十名马五十匹牛五十头
  七十里至蒐登站
  七十里至伊勒们站伊勒们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
  五十五里至苏斡延站即双杨站苏斡延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六十里至伊巴丹站即驿马站伊巴丹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
  六十里至阿勒坦额墨勒站即大孤山站阿勒坦额墨勒蒙古语解见吉林山川卷
  六十里至克尔素站克尔素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
  八十里至叶赫站叶赫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
  四十里至棉花街站即蒙古和罗过此五十里即为开原县界 以上八站毎站额设壮丁四十名马四十匹牛四十头
  吉林东至宁古塔站道
  九十里至额赫茂站额赫茂国语解俱见吉林山川卷
  九十里至额音楚站即拉发站国语额音楚异也
  六十五里至图伊屯站即安巴多观站过此五十里有依克苏小站 以上三站毎站额设壮丁二十名马二十匹牛二十头安巴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多观解见吉林山川卷
  一百一十里至鄂摩和索罗站宁古塔界过此七十里有塔拉小站 搭拉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
  一百四十里至毕尔罕毕喇站毕尔罕毕喇国语解俱见吉林山川卷 以上二站每站额设壮丁三十名马三十匹牛三十头
  七十里至沙兰站
  八十里至宁古塔 以上二站每站额设壮丁二十名马二十匹牛二十头自尼什哈站至此俱系西路管站官所辖吉林至三姓站道亦由此出乾隆四十四年
  奏准于鄂摩和毕尔罕二站内各拨马五匹牛五头额赫茂等五站内各拨马四匹牛四头分置萨
  库哩等八站

  吉林西北至白都讷站道
  五十里至金州鄂佛罗站即哲松站
  六十里至舒兰河站
  四十五里至法特哈站法特哈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 出法持哈边门即为白都讷界
  四十五里至腾额尔哲库站国语腾额尔哲库外干内湿地也四十五里至蒙古站
  四十五里至图赖昭站蒙古语国赖代替也昭百数也
  四十五里至逊札布站即五家子站国语逊扎五数也布给也三十五里至蒿子站
  六十里至舍哩站舍哩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
  七十里至白都讷站 以上十站每站额设壮丁三十名马三十匹牛三十头系东路管站官所辖吉林至黒龙江站道亦由此出
  吉林东北至三姓站道
  自腾额尔哲库站分道而东北三十里至蒙古喀伦站腾额尔哲库国语解见本卷前
  三十里至拉林多观站拉林国语解见建置沿革卷多观解见吉林山川卷以上二站系西路管站官所辖乾隆九年増设毎站额设壮丁十名马十匹牛十头三十里至萨库哩站过此二十馀里即阿勒楚喀城
  八十里至费克图站费克图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
  一百里至塞勒佛特库站国语塞勒佛特库鐡耳挖也
  四十里至佛斯亨站佛斯亨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
  五十里至富尔珲站国语富尔珲恩恵也
  五十里里至崇古尔库站
  八十里至鄂尔多穆逊站鄂尔多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穆逊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一百十里至庙屯站过此二十里即为三姓城以上八站系东路管站官所辖乾隆二十四年増设毎站额设壮丁十名马十匹牛十头于各站内酌量拨给乾隆四十四年奏准由吉林至宁古塔七站内拨马三十八匹牛三十八头分置于此 按吉林三十六站统于吉林将军所辖有六品官二员管理驿站事务每站原设及陆续添设笔帖式一员领催一名壮丁共八百五十名马共八百五十匹牛共八百五十头例于十匹马内岁补三匹毎匹给价九两十头牛内岁补四头每头给价七两俱于年终报销
  齐齐哈尔东北由墨尔根至黒龙江站道
  布克依站城内凡齐齐哈尔各路站道皆由此起额设壮丁二十九名马四十匹牛三十头
  六十里至塔拉尔站塔拉尔蒙古语解见本卷前
  七十五里至宁年站 以上三站系墨馨管站官所辖
  八十里至拉哈站墨尔根界拉哈国语解已见前注
  六十里至博尔多站博尔多国语解见建置沿革卷 过此而西即为布特哈界
  四十三里至喀穆尼站喀穆尼国语解已疆域形胜卷
  四十二里至伊拉喀站伊拉喀国语解见本前卷
  七十里至墨尔根站墨尔根国语解见建置沿革卷
  七十五里至科洛尔站科洛尔国语解见本卷前
  七十六里至喀尔喀图站喀尔喀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
  八十五里至库穆楞站
  三十五里至额叶尔站额叶尔蒙古语解见本卷前
  七十八里至黒龙江站过此三十二里即黒龙江城 以上十二站系墨尔根管站官听辖康熙二十五年设毎站额设壮丁二十六名马二十匹牛三十头乾隆三十一年奉裁牛三头现在毎站额设牛二十七头
  齐齐哈尔西南至白都讷站道
  五十五里至特穆徳赫站
  七十五里至温托珲站温托珲国语解见前卷注
  七十五里至多鼐站
  七十五里至塔勒哈站塔勒哈国语解已见前注
  六十七里至古鲁站古鲁国语解见本卷前
  五十五里至乌兰诺尔站即新站乌兰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诺尔见本卷前
  四十五里至墨馨站过此即为白都讷界 以上七站系墨馨管站官所辖康熙二十五年原设六站雍正五年以古鲁至墨馨一站相距遥远添设乌兰诺尔一站每站额设壮丁二十六名马二十六匹牛二十七头
  齐齐哈尔东南至呼兰站道
  自乌兰诺尔站分道而东一百里至博尔济哈站一百十里至察布齐勒站
  一百里至鄂多尔图站
  七十五里至布拉克站布拉克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八十里至札喀和硕站札喀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和硕方隅也五十五里至呼兰站呼兰国语解见京城卷过此三十里即为呼兰城守尉驻防处 以上六站系墨馨管站官所辖毎站额设壮丁九名马五匹牛五头乾隆三十一年准于毎站添设领催一名
  齐齐哈尔西至呼伦布雨尔台站
  一百里至锡尔特台
  八十五里至噶齐克台
  七十里至蒙古乌尔楚克台
  七十里至额赫昂阿台额赫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昂阿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
  六十五里至巴林台
  七十五里至雅尔博克托台
  八十里至和罗奇台和罗奇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
  七十里至乌苏哩台
  六十五里至札敦昂阿台
  八十里至济尔玛沁台过此即为呼伦布雨尔界以上十台站原孙齐齐哈尔布特哈呼伦布雨尔三处拨兵值班雍正十二年准于博尔多兵内拨𣲖毎站额设兵十名马二十匹牛三十头呼伦布雨尔副都统派官一员管理台站事务 按齐齐哈尔三十六站统于黒龙江将军所辖设有六品官二员管理驿站事务其布克依等二十六站毎站原设笔帖式一员康熙三十年毎站添设关防笔帖式一员领催一名额设壮丁共五百七十七名其锡尔特十台站额设兵共一百名马共六百九十二匹牛共八百七十三头乾隆三十六年
  奏准墨馨等十六站例于十匹马内岁补三匹十头牛内岁补二头墨尔根等十站牛马俱岁补十之三毎马给银九两牛给银七两其十台站牛马岁补十之二毎马给银六两牛给银五两毎台额设车十辆毎辆𡷫给修费五钱又毎台逓送公文夫役𡷫给米二石俱于年终报销
  奉天府铺递
  承徳县
  西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大石桥铺兵二名
  三十里老边铺兵二名
  三十里孤家子铺兵一名西与广宁县巨流河铺接界
  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火石桥铺兵二名
  三十里十里河铺兵一名与辽阳州各设一名
  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蒲河铺兵二名北与铁岭县懿路铺接界以上铺兵共十三名乾隆二年添设十名六年奉裁二十名现设三名分逓三路文报
  辽阳州
  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沙河铺兵二名
  三十里鞍山驿铺兵一名与海城县各设一名按鞍山驿明时设驿于此今裁
  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五里烂泥铺兵二名
  二十五里十里河铺兵一名与承徳县各设一名以上铺兵共八名海城县
  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塔山铺兵二名
  三十里耀州铺兵一名与盖平县各设一名
  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甘泉铺兵二名
  三十里鞍山驿铺兵一名与辽阳州各设一名以上铺兵共八名盖平县
  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簸箕寨铺兵二名
  三十五里头台子铺兵一名南与后州李官铺接界
  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博啰铺兵二名博啰蒙古语解见吉林山川卷
  二十五里铁岭铺兵二名北与海城县耀州铺接界 以上铺兵共九名开原县
  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清水沟铺兵二名与铁岭县边门铺接界以上铺兵共三名原设乾隆五年奉栽二名现在额设一名逓南路文报
  铁岭县
  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十里范河铺兵二名
  二十里懿路铺兵一名南与承徳县蒲河铺接界
  北路在城铺兵一名
  二十里边门铺兵二北与开原县清水沟铺接界 以上之铺兵共七名复州
  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麻河铺兵一名
  三十里栾古铺兵一名南与宁海县长店铺接界
  北路在城铺兵一名
  二十五里核桃铺兵一名
  二十五里永宁监铺兵一名
  三十五里李官坟铺兵一名北与益平县头台子铺接界 以上铺兵共七名
  宁海县
  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铺兵一名
  四十里长店铺兵一名北与复州栾古铺接界以上铺兵共三名锦州府铺逓
  锦县
  西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五十里高桥铺兵二名
  三十里连山铺兵二名西南与宁远川接界
  东北路在城铺兵一名
  四十里大凌河铺兵二名
  三十里十三山站铺兵一名
  四十里闾阳驿铺兵一名与广宁县各设一名以上铺兵共十一名乾隆四年奉裁七名现设四名分逓四路文报
  宁远州
  西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沙后所铺兵二名
  五十里中后所铺兵二名
  五十里前屯卫铺兵二名
  三十五里中前所铺兵二名
  三十五里山海铺兵二名西南与直隶山海关铺接界
  东北路在城铺兵一名与锦县速山铺接界 以上铺兵共十二名乾隆四年奉裁八名现设四名分递四路文报
  广宁县
  西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五十里闾阳驿铺兵一名与锦县各设一名
  东北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里沙河铺兵二名
  三十里小黒山铺兵二名
  二十里胡家窝铺兵二名
  三十里二道井铺兵二名
  五十里白旗堡铺兵二名
  三十里黄旗堡铺兵二名
  三十里巨流河铺兵一名东北与承徳县孤家子铺接界 以上铺兵共十七名乾隆四年奉裁十二名现设五名分逓文报
  义州
  东路在城铺兵一名
  三十五里大榆树铺兵二名
  三十二里闵隆社铺兵二名东与广宁县接界
  南路在城铺兵一名
  二十里大岭铺兵二名
  十七里七里河铺兵二名南与锦县接界 以上铺兵共十名乾隆四年奉裁八名现额设二名分逓二路文报
  吉林黑龙江旧无设立铺兵














  钦定盛京通志卷之三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四
  津梁附船舰
  奉天府
  锦州府
  吉林
  黑龙江
  粮船附载








  钦定盛京通志
  津梁
  等谨案夏令十月成梁言桥梁也尔雅方舟乘泭言舟渡也王政利涉自古先之
  盛京为岐丰重地我
  太宗文皇帝创修叠道辽河大岸遂成坦途
  列圣纉绪䋲武我
  皇上
  翠华四诣凡桥梁津渡添建修葺四民懽忭免厉揭之劳等釐考各属桥渡胪注于篇谨志津梁第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四
  津梁
  奉天府各属
  兴京
  石提木桥雍正九年设在
  启运山西
  赫穆哩渡城北苏子河额设槽船二只水手十三名
  呼勒渡呼勒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亦在苏子河额设槽船二只水手十二名 以上二渡系开原县管理
  斡瑚穆渡苏子河西北浑河上流额设槽船二只水手十四名
  穆喜渡穆喜国语解见关邮卷在苏子河西南额设槽船二只水手十二名 以上二渡系铁岭县管理
  承徳县
  马官桥城东二十里
  䕶城河桥城西门又有一在城北门外
  转湾桥城西二十里
  永安桥城西三十里蒲河经其下俗又名大石桥
  本朝崇徳六年敕建初我
  太祖始定沈阳以西路道途沮洳命修叠道一百二十里太宗时复建此桥以便行旅至今赖之康熙二十一年圣祖东巡过此有御制永安桥口占一首恭载
  圣制门乾隆八年皇上东巡过此有
  御制雪中过永安桥诗二首十九年有御制再咏永安桥诗四十三年有
  御制题永安桥诗叠道诗四十八年有御制叠道叠戊戌韵诗均恭载
  天章门
  浑河桥城南十里
  白塔铺桥城南二十里
  北桥城北边门外
  蒲河木桥城北二十五里
  李冈屯桥城北三十五里
  大洼桥城北四十里
  泥沟铺桥城北五十里
  范家桥城北九十里
  桑林桥城东南二十里
  白蒿沟桥城东南三十里
  石桥城东南三十五里
  奉集堡桥城东南四十五里
  板桥城西南三十五里
  巨流河浮桥城西南一百里 以上共桥十九座乾隆四十三年经商民捐修一次石庙子渡城东二十里旧设渡船二只乾隆五年奉裁改设槽船二只额设水手十二名七间房渡城东六十里雍正十年设渡船二只额设水手三十二名乾隆五年奉裁辽河渡城西一百里旧设渡船二十二只额设水手五十七名乾隆五年奉裁十方寺渡城西辽河上系承徳铁岭交界处额设渡船二只水手十二名
  浑河渡城南十里额设渡船二只水手四十名又有渡船四只系巨流河浮桥船乾隆十九年拨至浑河渡口额设水手二十四名
  辽阳州
  升仙桥城东门外
  镇远桥城西门外
  升平桥城西门外
  安定桥城南门外已圯
  万宝桥城北四十五里蛤蜊河上
  梁水桥城东北三里以上共桥六座
  太子河渡城东北十五里额设渡船二只水手十二名
  海城县
  沙河桥城西十里
  利涉桥城西四十里
  三岔河桥城西六十里
  事迹
  谨稽
  实录天命六年春三月我兵既克辽阳城辛未
  太祖命台吉徳格类斋桑古率八旗大臣引兵一千安抚人民并阅三岔河桥至海州城中官吏及殷富之家张鼓乐肩舆来迎两台吉揽辔传令禁军士不得夺民财物登城宿勿入民家既入城两台吉宿
  公军士俱屯城上次日所遣阅视三岔河之人来曰桥已拆断亦无舟楫遂安抚人民而还三里桥城北五里
  土河桥城北十五里
  八里桥城西南八里
  夹河桥城西南三十里
  杨家桥城西南七十里
  桥头桥城西南七十里
  散水桥城西北三十里以上共桥十座
  三岔河渡城西六十里额设渡船二只水手二十名
  盖平县
  圣旭桥城东门外
  惠风桥城南门外
  清河桥城南门外
  埚头河桥城南二十五里
  仙水桥城南四十里俗名张果老桥石上有掌指及驴迹状今圯犹存石址
  仙人桥城南五十里已圮犹存基址
  新安河桥城南六十里
  熊岳河桥城南六十里
  淤泥河桥城北五十五里俗名大石桥
  小石桥城西南二十里以上共桥十座
  开原县
  和阳桥城东门外久圯乾隆三十一年重修
  广顺桥城东六十里
  庆云桥城西门外
  马鬃河桥城西三十里
  亮子河桥城西五十里
  清河桥城南门外
  太平桥城南门外今圯
  八里桥城南八里头台子东
  三山桥城南三十里
  安远桥城北门外今圯以上共桥十座
  扣河渡城东三十里雍正五年设渡船二只系奉天府各州县派拨水手摆渡隶开原县驿丞管理
  清河渡城南二里旧设槽船二只水手十二名又有渡船二只系乾隆十九年由巨流河拨至四十一年因渡口水浅移送辽河口济渡
  铁岭县
  辽海桥城南十五里
  柴河桥城北三里
  周胜桥城北十里今圮
  范河桥城西南范河南一里
  小桥范河南三里
  清河桥城西南懿路城南门外 以上共桥六座
  麒麟渡城西额设渡船二只水手二十名
  范河渡城南三十里额设槽船二只水手二十名系承徳县拨入就近管理
  复州
  真武桥城东门外
  沙河桥城南八里
  公王坝桥城南八十里
  北清渡桥城西南四十里以上共桥四座
  宁海县
  卦符桥城北三十里
  岫岩城
  叶和尚桥城西南一百八十里
  锦州府
  锦县
  双杨店桥城东二十里
  十三山石桥城东八十五里
  小凌河桥城西门外
  高桥城西五十里
  葛王碑桥城北十八里
  利涉桥城东南三十里在星聚屯康熙十六年建 以上共桥六座
  小凌河渡城东十五里额设渡船二只水手三十名
  大凌河渡城东四十里额设渡船一只水手五十名
  宁远州
  募建石桥城西南中右所城南门外
  小石桥中右所西南土城门外
  石桥城西南中前所城东二十里
  五里桥城西南二十五里乱石山下 以上共桥四座
  广宁县
  通济桥城中鼓楼南
  经济桥城内东隅
  会流桥经济桥南城内长春大惠二水至此合流
  邻泮桥城内儒学西今圯
  大惠桥城东门内大惠水经其下
  迎秀桥城西门内
  长春桥城西门内长春水经其下
  新广济桥城南门外
  秀水桥城南门外
  新桥城北门外
  拱辰桥城北门外教场南今圯
  观澜桥城东南门外
  羊肠河桥城东三十五里
  火石桥城东三十五里
  平远桥城东湖沟铺东三里
  柳河沟桥城东二百二十里雍正九年募修堤道随水势建木桥数座乾隆四十三年经商民捐修添建石桥一座木桥六座
  四塔桥城南九十里今圯
  平洋桥城东南高平驿东五十里
  广济桥城东南盘山驿东五十里以上共桥二十五座
  义州
  阅武桥城南门外
  通远桥城南门外今圯
  凌河桥城北门外 以上共桥三座
  吉林各属
  吉林
  遵法桥城内将军公署南
  珠噜多观河桥珠噜多观国语解俱见吉林山川卷城东二百九十里相传为任和尚募建 以上共桥二座
  乌拉渡乌拉国语解见建置沿革卷城西十里康熙十一年设渡船六只二十五年添设渡船二只乾隆五年奉裁四只现额设渡船四只
  松花江渡城东南康熙三十三年设渡船八只雍正二年移二只于阿勒楚喀现在额设渡船六只
  叶河渡城西南与开原县交界处额设渡船二只系奉天府各州县𣲖拨水手摆渡隶开原驿丞管理
  宁古塔
  石甸子桥城西一百馀里黑石甸子空处相传亦为任和尚募建
  阿勒楚喀
  阿勒楚喀渡城东北雍正二年自松花江移设渡船二只 以上诸渡俱系吉林将军管理
  黑龙江各属
  齐齐哈尔
  呼伦河渡呼伦蒙古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城东六百里额设渡船二只
  嫩江渡城西五里额设渡船二只系水师营所辖
  塔拉尔河渡塔拉尔蒙古语解见关邮卷城东北六十里旧设渡船二只雍正五年移设一只于墨尔根嫩江渡口现在额设一只系黒龙江站官管理
  墨尔根
  讷默尔河渡讷默尔国语蒙古语解见疆域形胜卷城南一百六十里额设渡船二只嫩江渡城西北一里雍正五年自塔哈尔河移设渡船一只
  黑龙江
  黑龙江渡城东额设渡船二只乾隆十四年添设以上三渡俱系黒龙江水师营管理粮船附载
  奉天运粮船八十只康熙三十三年造后裁
  辽河运粮船一百只康熙二十二年造后裁
  伊屯河桨船二十只康熙二十二年造运粮船一百只二十九年改造桨船二十只
  混同江运粮船三十只康熙二十二年原造五十只二十三年添造三十只五十八年裁去五十只现存三十只额设水手修船夫役共三百三名
  齐齐哈尔运粮船四十只康熙三十八年自墨尔根拨来五十只三十九年拨往黑龙江十只现存四十只
  墨尔根运粮船六十六只康熙二十八年自黒龙江拨来二十九年裁去十六只三十八年尽拨往齐齐哈尔
  黑龙江运粮船六十只康熙二十二年自船厂拨来一百三十二只三十八年拨往墨尔根六十六只三十九年自齐齐哈尔拨来十只现存四十只
  呼伦运粮船十只乾隆五年添造 以上共额设水手修船夫役三百名 按以上各处船只过应修理俱于盛京工部支银辩理
  谨案康熙二十二年二月圣祖仁皇帝念乌拉水陆重镇输挽维艰
  特命盛京刑部侍郎噶尔图防守协领音建珲相视可达混同江河道绘图进呈复遣噶尔圃等乘小舟自辽河遣乌拉副都统斡哩瑚等自伊屯口测其水道浅深覆奏奉
  旨设仓四处内地设于巨流河之开城边外设于邓子村乌拉设于伊屯门及伊屯口农隙时运米贮于开城仓内以春秋二季舟运至邓子村交卸自邓子村至伊屯门百里无水路车运至伊屯门仓内由伊屯河舟运出伊屯口竟达混同江其辽河伊屯河俱造运船百只以瀛台白剪油船为式俱加长三丈五尺阔七尺高二尺五寸毎只载米六十仓石为率其混同江用大船八十只接运毎船载米二百石为率其辽河运丁满兵三百名奉天所属各州县分派水手六百名毎名月给银一两仍免
  具丁地伊屯河及混同江水手俱由宁古塔将军分派岁以为常嗣后各镇开垦既广储峙有素无事输粟之劳运船积于无用臣等谨稽始末仰见我
  祖轸念民瘼有备无患之至意且以见经画之事随时异宜谨详识马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五
  户口一
  盛京丁赋户口规制
  奉天府
  锦州府
  吉林各属
  黑龙江各属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五
  户口
  等谨案周官登版籍而拜藏之重民数也
  盛京
  帝业所基深仁沦浃自
  世祖统一寰㝢休养生息逮今百数十年耕屯相望户口日増尽勿吉挹娄之境莫不云连栉比蕃庶殷昌我
  皇上御极迄今民数岁倍前时
  历巡所至熙穰成风所以培植本根者至宏且远也谨
  志户口第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五
  户口
  盛京丁赋戸口规制
  奉天府
  顺治十年以辽阳为府设辽阳海城二县其锦州宁远广宁沙后四城尚属佐领所辖是年定例辽东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偹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簿武授百总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民每名给月粮一斗每地一晌给种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康熙七年例停十五年省辽阳府以沈阳为奉天府康熙元年锦州改为县三年奉天府添设承徳盖平开原铁岭四县辽阳县改为州广宁改为府添设广宁县宁远州五年改广宁府为锦州府以锦县宁远州广宁县属焉于时州县新设户无旧籍丁鲜原额俱系招民三年起科其徙民于康熙七年归并承徳开原铁岭三县为民即于本年起科其续发到者仍三年后起科奉天府属每丁征银一钱五分锦州府属毎丁徴银二钱是年始行编审法丁赋著于籍三十二年丁银折豆每丁征市斗黑豆二斗三升零七勺六抄九撮至三斗八升不等四十七年奉颁制斗每斗抵市斗五升五十二年
  诏人丁以五十年编审为定额以后滋生户口永不加赋五十三年人丁照旧例征银五十六年复征豆照前例雍正二年编审征豆四年复改征银五年置永吉州泰宁长宁二县设复州通判七年裁泰宁县十二年复州增设知州于金州卫设宁海县俱属奉天府又设义州属锦州府是年编审二府丁银实数乾隆元年裁长宁县并归永吉州十二年裁永吉州设吉林理事同知征收地丁钱粮属吉林将军管辖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宁古塔白都讷三姓地丁俱归各镇副都綂徴收由吉林同知彚总报销三十七年裁锦州通判设岫岩通判兼管凤凰城隶奉天府是年吉林各属
  诏以三十六年编审为定额以后永不加赋惟开户入籍家奴官庄年满幼丁仍按例加徴四十五年阿勒楚喀地丁亦归副都綂徴收由吉林彚报焉其奉天各属户口旧无册籍自乾隆六年始行编审吉林黑龙江自乾隆三十六年户口著于籍今纂丁赋户口一门断自著籍之年为始
  奉天府属
  康熙七年始行编审实在行差人丁共七千九百五十三丁共徴银一千一百九十二两九钱五分每丁徴银一钱五分是时府属承徳辽阳铁岭海城盖平开原六州县旧志祗载总数并未分晰
  康熙二十四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一万三千一百七十一丁共徴银一千九百七十五两六钱五分
  康熙五十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一万八千六百二十三丁共徴银二千七百九十三两四钱五分
  雍正十二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二万三千七百九十六丁共徴银三千五百六十九两四钱雍正五年设永吉州长宁县十二年又设宁海县俱属奉天府旧志始分晰各州县丁赋条项
  乾隆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二万八千三百五十八丁共徴银四千二百五十三两七钱乾隆元年裁长宁县并入永吉州嗣后十年一编审
  乾隆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二万九千二百九十九丁共徴银四千三百九十四两八钱五分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三万六千七百三十六丁共徴银五千五百十两零四分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三万七千二百五十二丁共徴银五千五百八十七两八钱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三万七千六百七十七丁共徴银五千六百五十一两五钱五分
  承徳县二十七社
  雍正十二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三千四百六十九丁徴银五百二十两零三钱五分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三千九百二十五丁徴银五百五十八两七钱五分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九百三十六丁徴银七百四十两零四钱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六千六百八十八丁徴银一千零三两二钱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六千八百一十四丁徴银一千零二十二两一钱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七千一百零二丁徴银一千零六十五两三钱
  辽阳州二十七社
  雍正十二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五百三十九丁徴银六百八十两零八钱五分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五百七十五丁徴银六百八十六两二钱五分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七百四十四丁徴银七百一十一两六钱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五千八百九十三丁徴银八百八十三两九钱五分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五千八百九十七丁徴银八百八十四两五钱五分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五千九百二十丁徴银八百八十八两
  海城县二十二社半
  雍正十二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三千七百五十七丁徴银五百六十三两五钱五分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三千八百三十八丁徴银五百七十五两七钱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六百零九丁徴银六百九十一两三钱五分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六千五百九十八丁徴银九百八十九两七钱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六千六百一十丁徴银九百九十一两五钱三十七年拨给岫岩厅一千六百四十一丁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五千零四十一丁徴银七百五十六两一钱五分
  盖平县十社
  雍正十二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千三百五十二丁徴银二百零二两八钱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千七百丁徴银二百五十五两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三千二百五十五丁徴银四百八十八两二钱五分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一百二十五丁徴银六百一十八两七钱五分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一百三十七丁徴银六百二十两零五钱五分三十七年拨给岫岩厅一千三百二十丁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八百三十七丁徴银四百二十五两五钱五分开原县十五社
  雍正十二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四百三十九丁徴银三百六十五两八钱五分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四百八十六丁徴银三百七十二两九钱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五百一十二丁徴银三百七十六两八钱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七百六十一丁徴银四百一十四两三钱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九百六十一丁徴银四百四十四两一钱五分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九百三十四丁徴银四百四十两零一钱
  鐡岭县十八社
  雍正十二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四百七十七丁徴银三百七十一两五钱五分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五百六十二丁徴银三百八十四两三钱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六百六十六丁徴银三百九十九两九钱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九百八十一丁徴银四百四十七两一钱五分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九百八十三丁徴银四百四十七两四钱五分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九百九十四丁徴银四百四十九两一钱
  复州二十四社
  雍正十二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零七十四丁徴银三百十一两一钱外除拨给宁海县丁一千一百六十七丁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三千一百九十丁徴银四百七十八两五钱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三百零七丁徴银六百四十六两零五分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五千一百零五丁徴银七百六十五两七钱五分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五千二百二十五丁徴银七百八十三两七钱五分三十七年拨给岫岩厅六百七十四丁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五百零二丁徴银六百七十五两三钱
  宁海县雍正十二年
  雍正十二年收复州拨给并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千三百零二丁徴银一百九十五两三钱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千九百八十丁徴银二百九十七两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二百七十丁徴银三百四十两零五钱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五百八十五丁徴银三百八十七两七钱五分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六百二十五丁徴银三百九十三两七钱五分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六百四十三丁徴银三百九十六两四钱五分岫岩城乾隆三十七年设通判属奉天府
  乾隆三十七年收海城盖平复州拨给丁三千六百四十五丁至四十五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三千七百零四丁徴银五百五十五两六钱锦州府
  康熙七年始行编审实在行差人丁共八千六百九十丁共徴银一千七百三十八两每丁徴银二钱旧志祗载总数并未分晰
  康熙二十四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一万三千零五十六丁共徴银二千六百一十一两二钱
  康熙五十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二万三千五百八十七丁共徴银四千七百十七两四钱
  雍正十二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二万三千六百八十丁共徴银四千七百三十六两是年旧志始分晰各州县丁赋条项
  乾隆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二万五千一百五十六丁共徴银五千零三十一两二钱嗣后十年一编审
  乾隆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三万五千八百五十五丁共徴银七千一百七十一两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四万五千零三十五丁共徴银九千零七两乾隆三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四万五千零七十一丁共徴银九千零一十四两二钱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四万五千一百二十六丁共征银九千零二十五两二钱
  锦县三十六社
  雍正十二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九千六百六十四丁征银一千九百三十二两八钱外除拨给义州二千五百七十五丁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九千七百四十八丁征银一千九百四十九两六钱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五丁征银二千七百四十五两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万五千一百三十九两征银三千零二十七两八钱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六丁征银三千零二十九两二钱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万五千一百五十九丁征银三千零三十一两八钱宁远州二十三社
  雍正十二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七千五百四十九丁征银一千五百零九两八钱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八千一百八十三丁征银一千六百三十六两六银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万一千六百四十七丁征银二千三百二十九两四钱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万六千六百五十丁征银三千三百三十两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万六千六百九十丁征银三千三百三十八两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万六千六百七十一丁征银三千三百三十四两二钱广宁县十八社
  雍正十二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三千零二十六丁征银六百零五两二钱外除拨给义州八百六十六丁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三千五百五十八丁征银七百一十一两六钱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九百六十丁征银九百九十二两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六千二百五十八丁征银一千二百五十一两六钱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六千二百六十五丁征银一千二百五十三两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六千二百九十九丁征银一千二百五十九两八钱义州雍正十二年
  雍正十二年新收实在行差人丁三千四百四十一丁征银六百八十八两二钱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三千六百六十七丁征银七百三十三两四钱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五千五百二十三丁征银一千一百零四两六钱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六千九百八十八丁征银一千三百九十七两六钱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六千九百七十丁征钱一千三百九十四两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六千九百九十七丁征银一千三百九十九两四钱吉林各属乾隆十二年裁永吉州吉林民户归理事同知征收嗣后宁古塔等处凡副都统征收者俱由吉林同知彚总报销
  乾隆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四千三百二十七丁共征银六百四十九两零五分乾隆二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六千零二十七丁共征银九百零四两零五分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人丁共一万三千三百零二丁共征银一千九百九十五两三钱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二万七千四百七十丁共征银四千一百二十两零五钱
  士口林
  雍正十二年编审永吉州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一百八十六丁征银三百二十七两九钱乾隆六年编永吉州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一百零二丁征银六百一十五两三钱十二年奉裁改设吉林同知征收属吉林将军统辖乾隆十二年新收永吉州人丁四千一百四十三丁至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三百二十七丁征银六百四十九两零五分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五千四百九十二丁征银八百二十三两八钱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万零六百三十四丁征银一千五百九十五两一钱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万二千六百七十三丁徴银三千四百两零九钱五分宁古塔原隶泰宁县雍正七年裁泰宁县改隶吉林乾隆二十九年归副都统徴收地丁钱粮
  乾隆三十九年新收人丁六百六十一丁至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七百二十八丁徴银一百零九两二钱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七百九十四丁征银一百一十九两一钱
  白都讷原隶长宁县乾隆元年并归永吉州今改隶吉林同知旧设巡检征收地丁钱粮乾隆二十六年裁巡检归副都统征收
  雍正十二年编长宁县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百零一丁徴银三十两零一钱五分乾隆元年奉裁归并入永吉州
  乾隆二十六年新收实在行差人丁五百三十五丁徴银八十两零二钱五分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一千八百八十四丁征银二百八十二两六钱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三千八百八十四丁征银五百八十二两六钱
  三姓乾隆二十九年归副都统征收
  乾隆二十九年新收人丁五十三丁至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五十六丁征银八两四钱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六十九丁征银一十两零三钱五分
  阿勒楚喀乾隆四十五年归副都綂徴收
  乾隆四十六年新收实在行差人丁五十丁徴银七两五钱
  黒龙江各属系黑龙江将军所辖
  雍正十二年新编实在行差人丁共二万三千七百零五丁俱系旗民例不徴收丁银
  乾隆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三万一千五百三十四丁
  乾隆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三万三千六百三十一丁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三万二千六百一十二丁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三万三千五百七十三丁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三万六千七百七十九丁
  齐齐哈尔
  雍正十二年新编实在行差人丁七千七百六十五丁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八千九百零一丁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九千五百六十一丁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九千六百九十一丁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九千八百七十丁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九千九百三十五丁
  墨尔根
  雍正十二年新编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三百六十九丁
  乾隆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四百八十九丁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四百三十二丁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四百六十六丁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四百七十一丁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四千零三十九丁
  黒龙江
  雍正十二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四千四百四十丁
  乾隆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四千八百四十五丁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五千零三十五丁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六千零二十五丁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六千六百五十丁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七千四百九十三丁
  呼伦布雨尔
  雍正十二年原额实在行差人丁七千四百九十六丁
  乾隆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七千六百二十七丁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七千八百五十八丁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六十六百三十一丁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七千五百六十一丁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七千七百一十二丁
  呼兰
  乾隆六年新编实在行差人丁一千四百九十五丁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一千六百二十八丁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二千零四十九丁
  乾隆三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三百六十八丁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二千七百三十九丁
  布特哈
  雍正十二年新编实在行差人丁一千九百三十五丁
  乾隆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六千一百七十七丁
  乾隆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七千一百一十六丁
  乾隆二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五千七百五十丁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増实在行差人丁四千六百五十三丁
  乾隆四十六年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四千八百五十六丁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六
  戸口
  奉天府
  锦州府
  吉林各属
  黒龙江各属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六
  户口
  奉天府属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共三万一千五百户男妇共十三万八千一百九十口是年始编审奉天锦州二府户口嗣后十年一编审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共三万六千五百八十四户男妇共十六万二千二百六十一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共四万五千三百七十八户男妇共三十万零四千零九十一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共五万一千八百七十八户男妇共三十五万八千二百六十五口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共五万五千四百九十七户男妇共三十九万零九百一十四口
  承徳县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三千九百二十五户男妇一万七千一百八十四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四千九百三十一户男妇二万四千六百七十二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八千五百四十六户男妇八万三千五百六十六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一万一千三百三十户男妇十万零三千零一十六口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一万二千四百八十七户男妇十一万四千五百五十九口
  辽阳州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六千五百七十五户男妇三万九千五百九十五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六千七百八十九户男妇四万一千六百一十一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八千一百三十九户男妇四万六千七百五十八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八千三百八十九户男妇四万八千五百六十二口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九千三百五十二户男妇五万五千二百九十九口
  海城县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七千八百五十七户男妇一万六千三百三十三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八千三百七十二户男妇二万四千七百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八千七百三十户男妇二万四千七百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一万零一百八十八户男妇四万四千四百七十六口三十七年分旧管户口编入岫岩城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七千三百四十五户男妇三万七千四百三十六口
  盖平县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二千八百二十九户男妇八千六百四十六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四千六百三十九户男妇一万四千八百五十六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四千九百七十九户男妇一万八千九百八十三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五千二百一十七户男妇一万九千八百七十一口三十七年分旧管户口编入岫岩城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五千二百二十户男妇二万八千一百八十四口
  开原县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二千四百九十八户男妇一万零八百零七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二千四百九十八户男妇一万零七百四十五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三千一百八十一户男妇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六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四千五百六十二户男妇四万三千七百九十五口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五千一百十户男妇四万二千二百四十二口
  鐡岭县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二千五百九十九户男妇九千三百三十六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二千六百七十一户男妇九千五百六十六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三千七百二十九户男妇三万八千九百一十九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四千零九十九户男妇四万二千六百六十九口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二千七百二十六户男妇三万零一百九十七口
  复州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三千一百九十二户男妇二万五千四百八十八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四千四百一十七户男妇二万六千零六十四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五千四百七十八户男妇三万三千八百八十四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五千三百一十户男妇三万八千八百六十五口三十七年分旧管户口编入岫岩城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六千零八十八户男妇四万零五百二十五口
  宁海县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二千零二十五户男妇一万零八百零一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二千二百六十七户男妇一万零四十七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二千五百九十六户男妇一万一千三百三十五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二千六百一十七户男妇一万五千九百六十二口三十七年分旧管户口编入岫岩城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二千七百一十五户男妇一万七千七百九十五口
  岫岩城
  乾隆三十七年新编民户四千三百一十户男妇一万九千三百一十一口是年始设岫岩城通判析复州及海城盖平宁海三县民户以隶之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四千四百五十四户男妇二万七千六百七十七口
  锦州府属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共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七户男妇共二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二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共三万七千六百二十八户男妇共二十五万一千一百二十六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共四万七千四百五十一户男妇共三十七万四千七百七十九口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共五万二千七百二十八户男妇共三十九万六千六百四十一口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共五万九千六百九十七户男妇共三十九万八千一百七十九口锦县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一万一千六百四十九户男妇七万二千八百七十三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一万三千九百八十七户男妇八万六千零四十七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一万七千四百三十户男妇十三万三千六百一十二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一万九千一百五十户男妇十三万九千一百七十六口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一万九千九百二十九户男妇十六万四千四百零四口
  宁远州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九千六百八十三户男妇十一万零二百零九名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一万三千一百三十四户男妇十一万一千四百五十二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一万六千三百八十户男妇十三万零一十二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一万九千四百八十九户男妇十四万四千四百七十三口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一万九千八百一十八户男妇九万八千四百零一口
  广宁县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三千五百五十八户男妇三万零二百七十四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五千零三十七户男妇三万四千八百二十二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六千六百七十八户男妇六万零五百九十七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七千零九十九户男妇六万六千八百四十一口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九千九百七十四户男妇八万三千七百三十五口
  义州
  乾隆六年新编民户三千六百六十七户男妇八千零七十六口
  乾隆十六年编审民户五千四百七十户男妇一万八千八百零五口
  乾隆二十六年编审民户六千九百六十三户男妇四万零五百五十八口
  乾隆三十六年编审民户六千九百九十户男妇四万六千一百三十七口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九千九百七十六户男妇五万一千六百三十九口
  吉林各属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共一万三千零二十七户男妇共五万六千六百七十三口
  乾隆四十五年编审民户共二万八千零五十三户男妇共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七口
  吉林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八千八百五十六户男妇四万四千六百五十六口
  乾隆四十五年编审民户二万二千五百十三户男妇十一万四千四百二十九口
  宁古塔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六百四十五户男妇一千五百七十一口
  乾隆四十五年编审民户七百九十四户男妇一千九百四十三口
  白都讷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三千四百十六户男妇一万零二百四十八口
  乾隆四十六年编审民户四千零六户男妇一万九千一百五十口
  三姓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六十户男妇一百九十八口
  乾隆四十五年编审民户六十九户男妇二百二十八口
  阿勒楚喀
  乾隆四十五年新编民户五十户男妇七十七口黒龙江各属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共二万零五百零八户男妇共三万五千二百八十四口
  乾隆四十五年编审民户共二万二千二百四十六户男妇共三万六千四百零八口
  齐齐哈尔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五千二百六十八户男妇一万零三十六口
  乾隆四十五年编审民户五千二百四十一户男妇九千八百七十口
  墨尔根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三千一百一十三户男妇五千九百八十六口
  乾隆四十五年编审民户二千三百户男妇四千零三十九口
  黒龙江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三千四百一十三户男妇六千九百五十三口
  乾隆四十五年编审民户三千七百零九户男妇七千四百九十三口
  呼伦布雨尔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三千一百七十户男妇五千八百九十三口
  乾隆四十五年编审民户五千四百二十八户男妇七千五百六十一口
  呼兰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九百七十五户男妇一千八百五十六口
  乾隆四十五年编审民户一千二百七十四户男妇二千七百三十九口
  布特哈
  乾隆三十六年新编民户四千二百六十九户男妇四千五百六十口
  乾隆四十五年编审民户四千二百九十四户男妇四千七百零六口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七
  田赋
  盛京民田徴赋规制
  奉天府属民地
  锦州府属民地
  吉林各属民地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七
  田赋
  等谨案辽地沃野十里
  国家作京伊始垦辟田畴百数十年以来省耕薄敛
  优赉频加亦既无旷土无㳺民矣我
  皇上加惠
  陪京蠲租赐复
  巡轩莅止叠沛
  恩纶旗地官庄休助兼施丰亨裕大之模诚万年无斁云等详考各州县赋额以及庄田税课之属谨志田赋第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七
  田赋
  盛京民田征赋规制
  盛京各属民田自顺治十五年始定徴赋之制每亩岁徴银三分凡新垦地亩三年起科康熙十一年改为十年起科十五年复改为三年起科十八年定为六年起科不分等则每亩岁徴银三分不加闰二十二年综计奉天锦州二府新旧起科地共三十一万二千八百五十九亩有奇岁徴银九千三百八十五两有奇于是各州县田赋之额乃著于册三十二年改徴粟米每亩岁徴粟米三升有奇四十三年锦县宁远州应徴粟米仍改徴银解交承徳辽阳海城盖平开原铁岭广宁七州县买粮贮仓四十七年颁制斗前此征米皆以关东市斗至是以制斗为凖每斗扺市斗五升毎亩岁徴粟米七升五合五十三年徴银如旧制五十六年复徴粟米雍正六年银米各半徴收八年分上中下三则起科上则地每亩岁徴粟米六升三合八勺三抄中则地每亩岁徴粟米四升二合五勺五抄五撮下则地每亩岁徴粟米二升一合二勺七抄六撮上则岁徴银三分中则岁徴银二分下则岁徴银一分各州县等则略同惟五年増设之永吉州长宁县每亩徴银三分不分等则乾隆元年裁长宁县归永吉州徴收十二年裁永吉州设吉林同知徴收十九年清丈泰宁旧县民地雍正五年以宁古塔地置县七年省册报起科归宁古塔副都统徴收三十三年清丈奉天锦州二府地凡民人私垦者准为馀地分上中下三则徴租上则每亩岁徴银七分中则每亩岁徴银六分下则每亩岁徴银五分三十五年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地亩俱归州县徴收四十六年
  盛京吉林民人私垦地亩续经查岀者每亩岁徴银八分仍在旗仓纳米二升六合五勺五抄以惩匿报之弊著为令
  奉天府属
  顺治十四年设府领辽阳海城二县十五年至十八年辽阳海城起科地四万八千一百六十五亩四分四釐四毫二丝徴银一千四百四十四两九钱六分三釐三毫二丝六忽金州明时卫所
  本朝初废至是年设金州巡检以征其赋隶海城县康熙四年改隶盖平县十九年裁雍正五年复设巡检隶复州通判起科地七千一百六十七亩六分八釐徴银二百一十五两三分四釐共田五万五千三百三十三亩一分二釐四毫二丝赋银一千六百五十九两九钱九分三釐七毫二丝六忽康熙元年至三年辽阳金州续报起科地五百五十八亩四分四釐徴银十六两七钱五分三釐九毫八丝是年増设承徳盖平开原铁岭四县升辽阳县为州与旧设之海城县并隶于府自是至二十二年府属六州县续报起科地十四万四千五百零六亩五分一厘七毫徴银四千三百三十五两一分二釐二毫内开除承徳盖平金州编兵入旗及辽阳海城盖平开原铁岭等州县运粮水手各项地亩免徴不计外统计新旧起科共田十八万二千九百七十三亩四分六釐一毫三丝三忽是为田额共赋银五千四百八十八两六钱五分三釐八毫三丝九忽九徴是为赋额具晰载各州县条下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四年府属六州县续报起科地十四万七百十七亩二釐统计原额新増共田三十二万三千六百九十亩四分八釐是时改徴粟米徴米始于康熙三十二年至五十三年仍徴银越三年复徴米雍正五年改为银米各半征收具详征赋规制条下共赋米二万一千二百七十石五斗六合有奇自五年至十三年旧隶府属之承徳辽阳海城盖平开原铁岭六州县并増设之永吉州长宁县雍正五年以吉林地置州以白都讷地置县复州雍正五年设通判驻复州旧卫城十二年改置州海宁县雍正十二年以金州旧卫地置续报起科及丈出地雍正五年通行清丈八十八万零九十七亩九釐统计原额新増共田一百二十万三千七百八十七亩五分一厘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雍正八年始定分则之制具详征赋规新条下共赋米二万五千三百零四石三斗二合九勺四抄赋银一万四千一百六十四两八钱九分五釐六毫七丝具晰载各州县条下乾隆元年至四十六年府属之长宁县永吉州既先后裁改乾隆元年省县入州十二年州废改设吉林同知属于将军不复隶府所有承徳辽阳海城盖平开原铁岭复州宁海八州县并分设之岫岩城金时县城在盖平县东乾隆三十七年设通判治此析辽阳海城盖平复州地及凤凰城以隶之续报起科及丈出地乾隆三十年通析清丈五万二千三百三十四亩二分五釐四毫统计原额新増共田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一百二十一亩七分六釐四毫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分则之制晰载各州县条下共赋米二万九千六百二十三石六斗六升七合七勺赋银一万三千一百八十九两二钱七分八釐又民人徴租馀地乾隆三十年丈出私垦地亩三十一年准作馀地徴租五十万零四千五百六十七亩零三毫徴租银二万六千八百五十八两六钱零五釐民租旗地乾隆三十五年归州县征租十九万九千八百六十八亩五分四釐徴租银一万二千八百四十一两四钱四分三釐具晰载各州县条下
  承徳县康熙三年置县为奉天府治二十二年田赋之额始著于册
  原额地三万四千一百五十六亩五分徴银一千零二十四两六钱九分五釐自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十三年増地十一万八千三百四十八亩零四釐共地十五万二千五百零四亩五分四釐分上中下三则银与粟米各半徴收雍正五年分则之制见前征赋规制条下共徴粟米三千二百六十七石九斗二升八合二勺八抄三撮徴银一千六百零一两二钱九分七釐六毫七丝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零丈十次海丈一次各县自行查丈为零丈府属通行查丈为海丈续报起科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増地六千五百八十三亩七分七釐五毫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二千九百六十九亩二分五釐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一十五万六千一百一十九亩零六釐五毫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徴米者毎亩徴四升二合八勺八抄五撮徴银者每亩徴二分二釐共徴米三千三百四十五石二斗八升八合一勺徴银一千六百三十九两二钱五分
  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丈出地二万一千三百三十六亩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七十五亩实在馀地二万一千二百六十一亩每亩徴银六分共徴银一千二百七十五两六钱六分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县徴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民典旗人馀地四百一十七亩每亩徴银六分内盖房地一亩二分照上则徴银七分共徴银二十五两零三分二釐实在永远徴租地一千七百零四亩一分每亩徴银六分共徴银一百零二两二钱四分六釐实在暂行徴租地一万零一亩每亩徴银六分共徴银六百两零六分
  辽阳州顺治十年置县康熙三年改州二十二年田赋之额始著于册
  原额地二万九千九百三十五亩九分八釐八毫三丝三忽徴银八百九十八两零七分九釐六毫四丝九忽九微自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四年増地一万九千零七十亩五年通行清丈后増地十七万六千四百五十三亩有奇是年至雍正十二年増地三百七十亩有奇共地二十二万五千八百二十八亩九分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共徴米五千零四石零六升二合七勺九抄一撮徴银二千三百七十一两二钱三釐四毫五丝自雍正十三年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十三次海丈一次续报起科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増地二万一千四百八十四亩二分三釐内开除水冲沙压并重科地一千七百一十五亩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二十四万五千五百九十八亩一分三釐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共徴米五千四百八十六石七斗一升一合三勺徴银二千五百七十八两七钱八分外有全徴银地一项自雍正五年析凤凰城界内地隶于州计二千七百九十五亩八分六年又析岫岩城界内地隶于州计一千四百六十亩零八分每亩征银二分一厘不徴粟米共徴银八十九两三钱八分八釐六毫乾隆三十七年析归岫岩城地一千四百二十六亩七分实在地二千八百二十九亩九分徴银五十九两四钱二分八釐
  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丈出地二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亩二分内开除拨归岫岩城馀地七十二亩二分实在馀地二万一千四百九十四亩五分每亩徴银六分内连界岫岩地一千一百二十三亩七分四釐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一千二百七十九两一钱五分五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州徴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民典旗人馀地二千四百零七亩五分每亩徴银六分内连界岫岩地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一百二十四两二钱六分九釐实在永远徴租地九十亩每亩徴银六分共徴银五两四钱实在暂行徴租地二千四百九十八亩每亩徴银六分共徴银一百四十九两八钱八分
  海城县顺治十年置县康熙二十二年田赋之额始著于册
  原额地三万零八百八十一亩三分四釐三毫徴银九百二十六两四钱四分零二毫九丝自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十二年増地十五万四千四百零五亩有奇共地十八万五千二百八十六亩三分八釐内有岫岩城全徴银地四千三百七十七亩有奇雍正六年析隶于县每亩徴银二分一厘共徴银九十一两九钱二分五釐乾隆三十七年仍析归岫岩城不复隶县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共徴米七千四百七十八石八斗六升零七勺二抄五撮徴银一千九百九十一两四钱六分九釐六毫九丝自雍正十三年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十五次续报起科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増地二万零七百八十二亩二分有零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七百五十七亩八分并拨归岫岩城四千三百七十七亩有奇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二十万零九百三十三亩三分四釐九毫银米各半按三则析中徴收共征米五千二百七十四石五斗零四勺徴银二千一百零九两八钱零一厘
  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丈出地三万九千四百七十四亩三分七釐八毫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一百十九亩一分五釐并拨归岫岩城馀地四千二百零五亩零三釐八毫实在馀地三万五千一百五十亩零一分九釐每亩徴银六分共徴银二千一百零九两零一分二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暂行徴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县徴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民典旗人馀地二千四百八十九亩五分每亩徴银六分内连界盖平旗地三百九十三亩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一百五十三两三钱实在暂行徴租地二千七百一十五亩九分每亩徴银六分内连界盖平旗地七百二十九亩每亩征银七分共徴银一百六十五两四钱一分四釐
  盖平县康熙三年置县二十二年田赋之额始著于册
  原额地一万六千三百六十四亩二分九釐徴银四百九十两零九钱二分八釐七毫自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四年増地一万九千六百二十九亩一分一厘五年通行清丈后増地六万八千零八十亩八分是年至十二年増地二万一千零十六亩四分七釐共地十二万五千零九十三亩二分七釐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共徴米二千五百八十五石六斗六升八合九勺一抄四撮徴银一千五百十五两一钱零三毫三丝五忽内除岫岩远来二社全徴银地一万九千二百零二亩外实在分徴银米地十万五千八百九十一亩二分七釐雍正十年析岫岩城界内地隶于州为岫岩远来二社计地一万九千二百零二亩每亩徴银二分一厘不徴粟米至乾隆三十六年増地一万五千七百有奇共地三万四千九百五亩二分三釐三十七年仍析归岫岩不复隶县雍正十三年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十一次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増地一万一千二百十八亩零八釐实在原额新増共地十一万七千一百零九亩三分五釐五毫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共徴米二千八百五十九石五斗九升三合七勺徴银一千二百二十九两六钱四分八釐
  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丈出地三万三千九百零九亩三分内开除拨归岫岩城二万零五百零四亩六分实在馀地一万三千四百零四亩七分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九百三十八两二钱二分九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县徴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民典旗人馀地二万四千九百九十亩零五分八釐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一千七百四十九两三钱四分一厘寔在永远徴租地七千二百零二亩三分一厘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五百零四两一钱六分二釐寔在暂行徴租地八千六百八十三亩零二分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六百零七两八钱一分二釐
  开原县康熙三年置县二十二年田赋之额始著于册
  原额地三万三千四百零七亩五分徴银一千零二两二钱二分五釐自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十二年増地六万二千七百六十二亩五分共地九万六千一百七十亩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共徴米二千一百二十五石八斗三升七合八勺五抄徴银一千零九两八钱八分五毫自雍正十三年乾隆四十五年零丈二次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増地一千一百九十六亩四分九釐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三千三百八十九亩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九万四千九百七十七亩四分九釐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共徴米二千零九十九石五斗零六合徴银九百九十七两二钱六分三釐
  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亩准作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丈出地七千九百零九亩七分八釐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三百九十五两四钱八分九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县徴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除实计民典旗人馀地一千五百零三亩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七十五两一钱五分永远徴租地二百五十八亩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一十二两九钱暂行徴租地五百零一亩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二十五两零五分
  鐡岭县康熙三年置县二十二年田赋之额始著于册
  原额地三万八千二百零九亩八分四釐徴银一千一百四十六两二钱九分五釐二毫自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十二年増地五万一千零三十五亩四分共地八万九千二百四十四亩四分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共徴米一千九十七十二石七斗六升零八勺四抄八撮徴银九百三十七两零六分六釐二毫自雍正十三年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十一次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増地六千三百四十三亩一分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三千五百二十亩零二分五釐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九万二千零六十七亩二分五釐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徴米二千零三十五石一斗六升零四勺徴银九百六十六两七钱零七釐
  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亩准作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丈出地一万四千二百八十七亩一分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七百一十四两三钱五分七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县徴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民典旗人馀地四千二百一十四亩六分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二百一十两七钱三分实在永远徴租地三百九十亩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十九两五钱实在暂行徴租地二千二百五十九亩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一百一十二两九钱五分
  复州雍正五年设理事通判驻复州旧卫城兼辖金州城巡检凡二城界内应徴银米并隶通判徴收田赋之额始著于册
  原额地二十九万六千零九十九亩四分三釐五毫内银米各半徴收地二十二万七千五百五十七亩四分三釐全徴银两地六万八千五百四十二亩徴米五千五百五十六石五斗三升一合四勺六抄三撮徴银三千八百二十八两七钱三分五釐一丝五忽自雍正六年至十二年増地十九亩共地二十九万六千一百十八亩四分三釐是年改设知州析州地七万七千一百零一亩七分归宁海县徴收内徴米各半徴收地五万六千一百七十二亩二分全徴银两地二万零九百二十九亩五分实计州地二十一万九千零十六亩七分二釐除全徴银两地专条晰载外所有分徴银米地十七万一千四百零四亩二分五釐按上中下三则折中徴收徴米者每亩四升八合八勺三抄六撮九圭徴银者每亩二分一厘共徴米四千一百八十五石四斗二升五合六勺二抄一撮徴银一千七百九十九两七钱四分四釐四毫一丝五忽自雍正十三年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十四次共増地二万三千九百二十亩零七分九釐八毫内开除改归全徴银两地四万三千七百八十亩零一分七釐三毫实计原额新増共地十五万一千五百四十四亩八分五釐五毫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共徴米三千七百石零四斗九升零四勺徴银一千五百九十一两二钱二分一厘
  民人连界岫岩等处全徴银两地原额六万八千五百四十二亩十二年析地二万零九百二十二亩五分归宁海县十三年册报全徴银两地以四万七千六百十二亩五分为额乾隆元年改分徴银米之复盛复宁复古三社地为全徴银两计地四万三千七百八十亩零七釐三毫共地九万一千三百九十二亩六分七釐三毫岁徴银一千九百十九两二钱四分六釐一毫三丝三忽二年至四十五年増地一万零二百四十六亩九分五毫共地十万一千六百三十九亩五分七釐八毫内开除拨归岫岩城地一万四千九百六十八亩零九釐五毫实计原额新増共地八万六千六百七十一亩四分八釐三毫岁徴银一千八百二十两零一钱零二釐
  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准作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増地一十万零九百六十三亩零八釐内开除拨归岫岩城二万八千四百一十一亩二分实计共地七万二千五百五十一亩八分八釐每亩徴银七分内连界岫岩地二万八千四百十一亩二分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五千零七十八两六钱三分二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暂行徴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州徴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计民典旗人馀地五万三千三百八十一亩六分九釐每亩徴银七分内连界岫岩地六亩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三千七百三十六两七钱一分九釐暂行徴租地四千二百七十四亩九分四釐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二百九十九两二钱四分六釐
  宁海县雍正十二年以金州旧卫地置
  原额徴地五万六千一百七十二亩二分自雍正十三年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十三次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増地一十万二千零七十二亩八分五釐内开除改归全徴银两地一万六千二百六十八亩二分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一十四万一千九百七十六亩八分五釐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共徴米三千四百六十六石八斗五升四合六勺徴银一千四百九十两零七钱五分六釐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亩准作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丈出地一十万零七千五百九十四亩零七釐每亩徴银七分内连界岫岩地三万一千四百零九亩六分一厘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六千九百零三两三钱九分四釐民典旗人馀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县徴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计民典旗人馀地三万三千三百九十四亩六分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二千三百三十七两六钱二分二釐
  岫岩城乾隆三十七年移设
  新收辽阳海城盖平复州四处拨归地五万四千六百七十八亩六分七釐五毫又收辽阳海城二处拨归凤凰城地一千一百十六亩七分五釐自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五年无増实在共地五万五千七百九十五亩四分二釐五毫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共徴米一千三百五十五石五斗六升三合四勺徴银五百八十五两八钱五分二釐
  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七年收辽阳海城盖平复州拨归地五万三千一百九十三亩零三分八毫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増地六万八千二百二十亩四分一厘五毫实在共地一十二万一千四百一十三亩四分每亩徴银五分内一万九千四百零七亩四分三釐每亩徴银六分兼徴米四合四勺二抄五撮收贮旗仓共徴银六千二百六十四两七钱四分七釐共兼徴米八十五石八斗七升七合九勺米系旗员徴收贮仓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地乾隆三十七年归通判徴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计民典旗人馀地三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亩三分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一千五百六十四两九钱一分五釐永远徴租地四千九百七十五亩九分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二百四十八两七钱九分五釐暂行徴租地九十亩每亩徴银五分共徴银四两五钱
  兴京乾隆四十年移设
  额徴民人暂行徴租馀地一百二十九亩每亩徴银五分应徴银六两四钱五分至四十五年无増
  锦州府属
  顺治十五年锦州宁远等四城起科地五千六百亩徴银一百六十八两康熙元年锦州改为县二年锦县新増地一千九百五十亩三年广宁改为府添设广宁县四年分拨锦县地四千零五十亩零六分宁远州地二千一百五十四亩二分与广宁县管辖五年广宁府改为锦州府以锦县宁远州广宁县属焉自是至二十二年府属三州县续报起科地十二万三千三百六十九亩六分内开除运粮水手各项地亩免徴不计外统计新旧起科共田十二万九千九百零三亩八分是为田额共赋银三千八百九十七两一钱一分四为是为赋额具晰载各州县条下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四年府属三州县续报起科地十二万六千五百四十四亩六分统计原额新増共地二十五万六千九百四十八亩四分是时改徴粟米共赋米一万六千七百九十九石六斗八升四勺有奇雍正五年改为银米各半徴收具详徴赋规制条下自五年至十三年旧隶府属之锦县宁远州广宁县并新设之义州雍正十二年分锦县广宁地设续报起科及丈出地雍正五年通行清丈一百十六万三千九百二十一亩六分统计原额新増共田一百四十二万零八百七十亩内五年丈出旗民伙种地圈地七十七万九千六百九十九亩七分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雍正八年始定分则之制具详徴赋规制条下共赋米三万二千五百三十七石零四升五合四勺三抄五撮赋银一万四千九百一十九两一钱三分四釐四毫五丝具晰载各州县条下乾隆元年至四十六年续报起科及丈出地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共三万三千九百三十九亩八分七釐五毫内开除水冲沙压地四万七千九百八十七亩四分四釐五毫统计原额新増共田一百四十万零六千九百五十八亩零六釐内退圈地七十一万二千四百零七亩八分五釐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共赋米豆四万九千九百五十石零七升六合七勺内退圏地乾隆二年改徴黒豆具晰载各州县条下共赋银一万四千七百七十三两零九分九釐又民人徴租馀地乾隆三十年丈出私垦地亩三十一年准作馀地徴租共田十三万二千六百六十九亩七分九釐六毫共徴租银八千八百七十五两一钱二分七釐民典旗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旗地乾隆三十五年归州县徴收共田七万零二十七亩三分二釐共徴租银四千五百九十五两六钱八分三釐具晰载各州县条下
  锦县康熙元年锦州改为县二十二年田赋之额始著于册
  原额地六万零六百一十九亩一分徴银一千八百一十八两五钱七分三釐自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十三年増地二十六万三千九百五十六亩共地三十二万四千五百七十五亩一分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雍正五年分则之制详见徴赋规制条下共徴粟米七千四百零八石七斗九升九合九勺一抄七撮徴银三千四百零八两零三分八釐五毫五丝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计零丈十一次续报起科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増地二千六百四十七亩三分八釐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一万五千九百五十三亩九分四釐又拨分义州地四万五千一百一十五亩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二十六万六千一百五十三亩五分四釐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共徴米六千零七十五石二斗六升零六勺徴银二千七百九十四两六钱一分二釐旗民伙种退圈地雍正五年丈出庄头馀地原额三十六万七千九百九十七亩七分至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十三次共増地三千九百二十五亩零七釐内开除水冲沙压地四千八百四十三亩一分七釐又拨分义州地九万六千九百八十四亩六分实在共地二十七万零九十五亩六分三釐分三则折中徴收银豆各半原徴粟米乾隆二年改徴黒豆共徴豆一万二千三百三十石零四斗八升六合七勺徴银二千八百三十六两零四釐乾隆三十六年奏准每银六钱折徴黒豆一石
  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馀地一万一千七百三十五亩五分三釐每亩徴银六分七分不等共徴银八百二十两零四钱一分八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县徴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民典旗人馀地二百四十四亩四分每亩徴银六分七分不等共徴银十六两九钱八分八釐实在永远徴租地一千一百二十一亩一分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七十八两四钱七分七釐实在暂行徴租地一千六百二十九亩六分五釐每亩徴银六分七分不等共徴银一百零一两五钱七分六釐
  宁远州康熙三年置州二十二年田赋之额始著于册
  原额地四万八千五百八十六亩二分徴银一千四百五十七两五钱八分六釐自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十三年増地十六万九千一百二十九亩九分共地二十一万七千七百一十六亩一分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共徴米五千零七十九石九斗九升一合五勺三抄二撮徴银二千二百八十六两零一分九釐零五丝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计零丈十次海丈一次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増地一千四百五十五亩三分五釐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一千八百二十亩零七分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二十一万七千三百五十亩零七分五釐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共徴米五千零七十一石四斗六升六合八勺徴银二千二百八十二两一钱八分三釐
  旗民伙种退圈地雍正五年丈出庄头馀地原额三十二万八千七百四十九亩四分至乾隆四十五年零丈九次共増地四千五百七十亩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五千九百三十三亩七分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三十二万七千三百八十五亩七分分三则折中徴收银豆各半原徴粟米乾隆二年改徴黒豆共徴豆一万五千二百七十七石八斗四升六合五勺三则征银三千四百三十七两五钱五分乾隆三十六年每银六钱折徴黒豆一石
  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馀地六万八千一百八十二亩三分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四千七百七十二两七钱六分一厘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州徴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民典旗人馀地二百二十四亩三分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一十五两七钱零一厘实在永远徴租地九百九十八亩八分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六十九两九钱一分六釐实在暂行徴租地二千二百三十三亩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一百五十六两三钱一分
  广宁县康熙三年置县二十二年田赋之额始著于册
  原额地二万零六百九十八亩五分徴银六百二十两九钱五分五釐自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十三年増地八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亩共地一十万零六千二百九十三亩五分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徴收共徴米二千三百二十四石二斗七升九合三勺七抄三撮徴银一千一百一十五两六钱六分一厘七毫五丝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计零丈九次共増地一万三千六百七十五亩四分五釐五毫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一万二千九百八十七亩四分三釐五毫又拨分义州地二万六千八百四十二亩实在原额新増共地八万零九十九亩五分二釐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共徴米一千七百五十二石一斗六升五合分三则徴银八百四十一两零四分五釐
  旗民伙种退圏地雍正五年丈出庄头馀地原额七万五千五百七十八亩二分至乾隆四十五年零丈二次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二千四百八十六亩四分又拨归义州地四万七千八百三十六亩实在共地二万五千二百五十五亩八分分三则折中徴收银豆各半原徴粟米乾隆二年改徴黒豆共徴豆一千一百零四石九斗三升七合四勺分三则徴银二百六十五两一钱八分六釐乾隆三十六年每银六钱折徴黒豆一石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馀地四万一千零六十八亩九分二釐六毫每亩徴银六分共徴银二千四百六十四两一钱三分五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县徴收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民典旗人馀地二万三千二百六十三亩三分三釐每亩徴银六分共徴银一千三百九十五两七钱九分九釐实在永远徴租地一百六十八亩毎亩徴银六分共徴银一十两零八分实在暂行徴租地五千九百三十亩零五分每亩徴银六分共徴银三百五十五两八钱三分
  义州雍正十二年分锦县广宁两县地设
  雍正十三年收锦县广宁拨分并丈出起科地七万二千零九十二亩是年至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八次共増地一千零八十七亩六分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二千二百三十三亩二分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七万零九百四十六亩四分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徴收共徴米一千五百九十四石五斗四升三合一勺徴银七百四十四两九钱三分七釐旗民伙种退圈地雍正十三年收锦县广宁拨分地一十四万四千八百二十亩零六分至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十一次共増地六千五百七十九亩零二釐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一千七百二十八亩九分实在共地一十四万九千六百七十亩零七分二釐分三则折中徴收银豆各半原徴粟米乾隆二年改徴黒豆共徴豆六千七百四十三石三斗七升零六勺分三则徴银一千五百七十一两五钱四分二釐乾隆三十六年每银六钱折徴黒豆一石
  民人徴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徴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馀地一万一千六百八十三亩零四釐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八百一十七两八钱一分三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徴租暂行徴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州徴收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民典旗人馀地三万二千二百五十二亩七分四釐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二千二百五十七两六钱九分二釐实在永远徴租地一千三百七十五亩五分每亩徴银七分八分不等共徴银九十六两二钱九分四釐实在暂行徴租地五百八十六亩每亩徴银七分共徴银四十一两零二分吉林各属此系民地附于奉天各属之后
  吉林雍正五年置永吉州长宁县隶奉天府十五年田赋之额著于册乾隆元年裁长宁县并入永吉州十二年裁永吉州改设吉林理事同知隶吉林将军辖
  雍正十三年永吉州原额徴地二万八千九百六十二亩照奉天府属科则每亩徴银三分共徴银八百六十八两八钱六分长宁县原额徴地一百四十二亩徴银四两二钱六分是年至乾隆十三年共丈出地十二万九千二百一十三亩八分五釐内裁并长宁县地二百四十二亩是年改设吉林同知收永吉州原额新増地一十五万八千一百七十五亩八分五釐十四年奏分三则徴银是年至四十五年零丈出并开户入籍民人随带地共増地七十七万五千九百二十亩零一分五釐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九十三万四千零九十六亩按三则徴银二万零二百八十七两七钱六分
  宁古塔雍正五年置泰宁县七年裁汰乾隆十九年将所遗熟地归吉林同知徴收二十一年归宁古塔副都统徴收由吉林同知彚册报销
  乾隆二十一年丈明泰宁县地共二万六千八百十九亩按三则徴银五百五十二两九钱五分是年至四十五年零丈出并开户入籍随带地实在原额新増共地五万三千七百三十八亩按三则徴银一千零九十一两八钱一分
  白都讷旧设巡检徴收地丁银两由吉林同知彚解乾隆二十六年裁汰巡检归副都统徴收仍由吉林同知彚册报销
  乾隆二十六年拨归白都讷巡检徴收地一万九千二百九十四亩零八分五釐按三则徴银四百八十四两九钱二分五釐五毫是年至四十五年零丈起科并开户入籍民地实在原额新増共地十七万四千零二十七亩八分五釐按三则徴银三千六百零四两零七分五釐五毫
  三姓乾隆二十九年奏准三姓出旗民地归副都统徴收由吉林同知彚册报销
  乾隆二十九年拨归三姓出旗民地一百二十亩每亩徴银二分共徴银二两四钱至四十五年无増
  谨案黑龙江各属庄田俱系旗人耕垦纳赋并cq=42无民地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八
  田赋
  奉天各属官庄官园官泡附
  吉林各属官庄
  黑龙江各属官庄
  奉天各属旗地
  吉林各属旗地
  黑龙江各属旗地
  各属税课
  各项杂税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八
  田赋
  奉天属官庄
  盛京附本城居住官庄一处
  胶泥河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二十五里
  四台子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四十里
  翟家堡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四十五里
  竹山堡居住官庄二处离城五十里
  王网堡居住官庄二处离城五十里
  潘家台居住官庄三处离城六十里
  章义站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七十里俱在城西镶黄旗界才罗堡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四十五里在城北正黄旗界大杨家湖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六十里
  新台子居住官庄二处离城八十里俱在城北镶白旗界铁匠屯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五里在城南正红旗界马鬃屯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五里
  火石桥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三十里
  各珍堡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三十里
  韩城堡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四十里俱在城南镶红旗界张官屯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里在城南正蓝旗界熊家冈子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二十里
  李官堡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二十五里
  沙岭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四十里俱在城西镶蓝旗界
  兴京附城居住官庄四处俱在镶蓝旗界
  和木哩居住官庄二处离城三十里
  木奇哩居住官庄二处离城四十里
  古鲁居住官庄三处离城一百里
  营盘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一百二十五里俱在镶白旗界达噜里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三十里
  斡珲鄂谟居住官庄四处离城一百三十里俱在镶红旗界
  兴京属抚顺城欧家屯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五里在镶
  红旗界

  二台子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里
  鱼鳞铺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里俱在镶蓝旗界
  辽阳州大堡居住官庄二处离城五十里俱在镶黄旗界大东山堡居住官庄四处离城五十里
  广山屯居住官庄二处离城五十里
  小东山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五十里
  大于仲堡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六十里
  杨家湾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六十里
  十里河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六十里
  四方台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八十里
  古城子居住官庄二处离城八十里
  三台子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九十里
  张家庄子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九十里俱在正黄旗界迎水寺居住官庄二处离城十里
  施官屯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四十里俱在正白旗界徐工堡居住官庄二处离城四十里
  夹河居住官庄二处离城十里俱在镶白旗界
  营盘居住官庄二处离城十五里
  小营盘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五里
  野老鹳滩居住官庄二处离城十五里
  岳家堡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五里
  小纸房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五里
  大纸房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五里
  高雁墙居住官庄三处离城十五里
  河工堡居住官庄二处离城三十里
  康家堡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三十五里
  夏家堡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四十里俱在正红旗界平州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四十里在镶红旗界
  小屯子居住官庄三处离城三十里俱在正蓝旗小糯米庄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里
  梨花峪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三十里俱在镶蓝旗界牛庄城二台子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里
  三台子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五里
  鹌鹑堡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三十里俱在正黄旗界海城县北关外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四十里王七官屯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三十里
  散水坨居住官庄四处离城三十里俱在镶白旗界大甘歌铺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里
  沙河沿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十里俱在正红旗界
  盖平县沙河子居住官庄二处离城五里
  莫罗里居住官庄二处离城五里
  齐家务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五里
  茶棚庵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五里俱在正黄旗界
  鐡岭县黄贝堡居住官庄三处离城八十里俱在镶黄旗界
  城南铺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三十里
  徐家湖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五十里
  八里庄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六十里俱在镶白旗界冯备御堡居住官庄七处离城七十里
  孤家子居住官庄一处离城八十里俱在正蓝旗界广宁县东高台子居住官庄二处离城二百一十里俱在正黄旗界
  旧养息牧门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二百二十里陈檀木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二百八十里俱在正白旗界阿拉河古城子居住官庄一处离城一百八十里在白旗堡界
  以上官庄共一百一十六处俱
  盛京户部管理原额设官庄领催六名乾隆十二年侍郎蕴著奏准添设拜唐阿领催一名専管拜唐阿盐丁
  盛京户部原额设庄头一百二十六名雍正八年奏准名数并分别等第头等报粮庄头十二名每名报粮三百八十二石二等报粮庄头二十名每名报粮三百五十二石三等报粮庄头三十七名每名报粮三百零七石四等报粮庄头四十九名每名报粮一百九十二石共报粮庄头一百十八名报粮三万二千三百九十一石内除现在折交解运通州豆四千八百八十五石二斗又除人夫柴薪席片木炭箕帚木掀等项共折粮一万零一百三十七石八斗通计折价银二千二百三十两零二钱一分六釐按年交库仍存留粮五十石以备折给供应
  太庙
  三陵岁时祭祀及过往差役需用鸡鹅鸭蛋紫花檾麻绵麻羊草青草苏麦油柴烧酒豆石各项匠役口粮等用每年实应交仓粮一万二千零六十八石
  盛京户部所属棉花庄五处头等报棉花庄头五名每名报棉花七百觔共报棉花三千五百觔按年全数交库
  盛京户部所属盐庄三处头等报盐庄头三名每名报盐一万二千觔共盐三万六千觔拜唐阿盐丁等共交盐一万四千觔二共额交盐五万觔存留盐一千七百七十一觔以备
  三陵岁祭及长白山北海祭祀熬白盐之用每年实应交
  仓盐四万八千觔零
  壮丁二千二百五十一名拜唐阿盐丁五百零二名庄头壮丁等共承领官地四万八千三百三十日零五分应徴米石草豆于乾隆四十二年侍郎喀尔崇义奏准改行折徴银四百五十二两一钱零五釐按年徴收交库
  庄头壮丁承领乾隆二十七年丈出纳租地一千二百五十三日四亩一分二釐每年应徴租银四百三十八两一钱八分三釐
  拜唐阿盐丁等承领乾隆二十七年丈出纳租馀
  地七百二十六日三亩三分每年应徴租银二百四十九两八钱七分九釐二共馀地一千九百八十日零一亩四分二釐共徴银六百八十八两零六分二釐按年交库
  盛京内务府会计司额设领催九名所属官庄八十处现存庄头八十名壮丁三千八百三十四名自乾隆元年编定等第每年头等庄头每名报粮三百八十二石二等庄头每名报粮三百五十二石三等庄头每名报粮三百零七石四等庄头每名报粮一百九十二石每岁共应报粮二万三千九百二十二石庄头等承种官地除水冲沙压外现有官地七十二万一千一百六十一亩七分又广储司所属三旗织造库棉花庄头十五处庄头四十五名内辽阳界四处海城界七处盖平界十三处熊岳界一处靛庄六处庄头十一名内承徳界三处辽阳界三处盐庄三处庄头三名内海城界二处盖平界一处城庄一处在熊岳界庄头一名额共庄头六十名壮丁三千三百三十三名染机各匠役一百三十八名岁徴棉花二万六千二百馀觔靛二万二千二百觔盐三万二千一百馀觔堿一千五百觔除每年应用外所剩棉花盐靛俱照例折银交该衙门贮库入于四柱清册年终报销所有匠役人等岁织家机粗细布纺线等项除应用外俱送在京内务府又都虞司额设采蜜领催三名蜜丁一千六百五十四名每岁交蜜一万七千九百五十觔并交蒥蒿锉草详见职官卷
  奉天属官园
  盛京三块石菓园一处离城七十里额采李子樱桃等菓辽阳州城内菓园一处额采李杏葡萄等菓
  辽阳州城外菓园一处额采李杏香水梨等菓
  辽阳界繁盛堡菓园一处离城五十五里额采花红等菓邢镇抚屯菓园一处离城六十里额采桃杏樱桃香水梨等菓安平菓园一处离城六十里额采栗子等菓
  石桥子菓园一处离城六十里额采花红等菓
  千山菓园一处离城六十里额采花红雪梨等菓
  火连寨菓园一处离城一百里内有采山菓山场额采香梨山里红榛子葡萄等菓
  岫岩城界羊拉峪菓园一处离城六十里额采雪梨等菓又大家子峪亦有菓园一块
  以上官园十处俱
  盛京礼部管理分设六七品官司其事随时采取
  以备供献
  又奉天正红旗镶红旗官园各一处各给官地二十日牛二头额交瓜菜等项又奉天正白旗界官地一处给地一百六十七日牛三头抚西镶红旗界官地一处给地一百九十六日三亩牛三头每岁专交苏子又
  兴京界采取松子山场一处辽阳界黄泥洼采取樱核林子一处岁采蜂蜜松子樱核等项皆有定额又
  盛京内务府掌仪司所属旧有辽河东菓园五十六处菓子山场三十四处辽河西菓园七十五处乾隆十年因清釐各处菓园山场现有
  盛京辽阳开原铁岭广宁义州牛庄等七界菓园一百零五处辽阳界樱核林子五十五处辽阳岫岩牛庄等三界山场七十一处每岁应交樱核梨皮榛子花红山里红香水梨雪梨红肖梨等项俱有定额
  奉天属官泡
  盛京墩子泡官泡一处离城五里
  漾珠屯官泡一处离城十五里
  郎家堡官泡一处离城三十里
  荷花池官泡一处离城三十里额采莲藕等菓又蒲河有荷花池一处八图营子有荷花泡一处
  辽阳界噶喇河官泡一处离城六十里
  檾蔴泡官泡一处离城六十里
  唐牛儿背河官泡一处离城七十里
  湾泉系河官泡一处离城七十里
  带通泡官泡一处离城八十里
  莲花泡官泡一处离城九十里
  新北河官泡一处离城一百二十里
  牛心泡官泡一处离城一百三十里
  转尚湖官泡一处离城一百三十里
  广宁界灰山泡官泡一处离城一百二十里大河泡官泡一处离城二百八十里
  以上官泡十五处亦
  盛京礼部管理额设六七品官员掌之打取鲜鲫鲤
  鱼等项交官
  奉天属旗地
  顺治初年
  兴京旗地二千四百四十一日定例无丁给地五日一日约六亩馀奉天附近旗地二十五万八千九百三十七日开原旗地一万一千六百六十七日
  盖平旗地一万六千二百七十四日
  金州旗地二万四千四百三十五日
  牛庄旗地二万八千一百一十四日
  凤凰城旗地七千五百九十日
  锦县旗地二万九千九百三十八日
  广宁旗地二万二千零七十八日
  义州旗地三万三千零五十二日
  山海关旗地二万六千八百五十六日
  以上八旗田亩共四十四万二千零九十七亩
  康熙三十二年丈量奉天所属旗地共地一百一十六万七千五百四十四日零五亩每日徴豆一升草一束
  雍正五年丈量奉天所属旗地一百三十六万七千八百零四日零四亩六年盖平牛庄熊岳宁海复州沿海旗地改征米嗣后陆续开垦并钩锁水冲沙压各项地亩外至乾隆四十五年实在应徴地分列于后
  盛京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三十七万一千一百六十一日二亩七分一厘每日征豆一升七合七勺草一束应徴豆六千五百六十九石五斗五升七合七勺应徴草三十七万一千一百六十一束半
  兴京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十一万五千六百零一日五亩内应徴草豆地六万六千六百七十二日四亩六分应徴豆一千一百八十石零一斗八合应徴草六万六千六百七十二束半应徴米地四万八千九百二十九日零四分毎日征米二升六合五勺五抄应徴米一千二百九十九石零六升六合七勺辽阳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征地三十四万一千九百三十二日五亩五分五釐应徴米九千零七十八石三斗一升九合二勺
  盖平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七万四千二百八十日零五亩六分应徴米一千九百七十二石一斗五升八合八勺
  开原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二十一万一千六百五十三日四亩八分五釐五毫内应徴草豆地四百八十八日五亩应徴豆八石六斗五升二合四勺草四百八十九束应徴米地二十一万一千一百六十四日五亩八分五釐五毫应徴米五千六百零六石四斗三升零一勺
  复州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三万五千五百二十七日三亩五分四釐应徴米九百四十三石二斗五升七合五勺
  宁海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七万零五百八十一日五亩七分应徴米一千八百七十三石九斗五升零八勺
  熊岳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五万七千四百八十二日五亩九分三釐应徴米一千五百二十六石一斗七升三合三勺
  牛庄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十四万六千零八十八石六斗二升七合
  岫岩城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五万七千零三十二日一亩六分应徴米一千五百一十四石二斗零六合七勺
  凤凰城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四万五千四百八十九日四亩一分应徴米一千二百零七石七斗五升一合一勺
  锦县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十七万零八百二十六日二亩零六釐六毫应徴米四千五百三十五石四斗三升九合四勺
  宁远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七万九千四百四十五日一亩六分一厘应徴地二千一百零九石二斗七升一合九勺
  广宁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三十八万九千九百三十五日五亩八分应徴米一万零三百五十二石七斗九升九合九勺
  义州界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十一万八千六百七十五日五亩六分一厘应徴米三千一百五十石零八斗四升六合一勺
  以上十五城界现在原额新増实在应徴地二百二十八万五千七百一十六日三亩五分五釐一毫内应徴草豆地四十三万八千三百二十三日零五分一厘应徴豆七千七百三十八石三斗一升八合应徴草四十三万八千三百二十三束应徴米地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三百九十三日三亩二分四釐一毫应徴米四万九千零四十八石二斗九升八合五勺
  奉天属旗人馀地
  雍正五年丈地以后乾隆二十七年丈过一次共丈出
  盛京等处馀地三十五万一千八百三十五日零并历年自行首出经官查出及裁汰马兵随缺地亩作为馀地自乾隆三十一年起徴除拨补水冲沙压官兵随缺以及民员催徴民典旗人馀地外所有现在
  盛京城三则共地二千五百五十二日五亩零五釐应徴租税九百一十九两零二分三釐
  盛京内务府官庄三则共地六千九百四十六日三亩七分应徴租银二千三百九十九两九钱七分四釐
  盛京户部官庄三则共地一千九百八十日零一亩四分二釐应徴租银六百八十八两零六分二釐二毫
  兴京城所属抚西界三则共地一百八十九日一亩九分应徴租银五十六两七钱九分五釐
  辽阳城三则共地一万五千七百九十七日一亩六分六釐应徴租银五千六百七十七两七钱二分五釐六毫
  盖平城三则共地三千一百六十五日一亩八分应徴租银一千三百三十六两九钱三分九釐开原城并所属铁岭等处三则共地八千一百五十九日二亩五分五釐应徴租银二千四百四十七两八钱二分八釐
  复州城三则共地八千八百七十四日二亩一分应徴租银三千七百二十七两二钱二分七釐宁海城三则共地一万一千五百六十七日一亩零八釐应徴租银四千八百五十八两二钱一分五釐六毫
  熊岳城三则共地九千五百四十一日五亩零九釐应徴租银四千零七两五钱七分六釐三毫牛庄城三则共地二万四千二百四十一日二亩八分六釐应徴租银八千七百二十六两六钱六分四釐六毫
  岫岩城三则共地一万三千六百一十九日三亩二分三釐应徴租银四千零八十五两八钱六分一厘五毫
  凤凰城三则共地一万四千六百零九日五亩九分二釐应徴租银四千三百八十二两九钱九分六釐
  锦州城官庄三则共地二万零九百二十八日零一分八釐一毫应徴租银八千六百一十三两零一分三釐
  锦州城并所属宁远等处三则共地一万零八百一十一日零八分七釐应徴租银四千五百四十两零四钱三分九釐九毫
  广宁城并所属小黑山等处三则共地四万五千二百八十六日三亩八分九釐应徴租银一万六千三百零三两四钱二分七釐四毫
  义州城三则共地二万五千二百九十六日一亩七分一厘应徴租银一万零六百二十二两二钱二分九釐七毫
  以上各城徴收馀地二十二万三千五百五十七日零二亩四分二釐一毫共徴租银八万三千三百九十三两九钱九分七釐八毫
  盛京内务府所属庄头等折银地亩
  兴京界折银草豆地一千三百零七日一亩六分盛京界折银草豆地四千一百零七日二亩
  辽阳界折银米地二万零一百一十九日四亩四分
  盖平界折银米地一千四百七十七日四亩三分铁岭界折银米地二万一千五百四十四日二亩宁海界折银米地一百零八日
  熊岳界折银米地一千八百三十二日三亩牛庄界折银米地一万四千零二十二日零三分岫岩城界折银米地五百零五日五亩八分凤凰城界折银米地十四日二亩
  广宁界折银米地五万五千零五十六日二亩三分
  以上额徴折银草豆米地共十一万九千七百零一日内应折银一千二百五十四两零
  吉林属官庄
  吉林官庄五十处壮丁五百名乾隆元年原额地六千日每岁共交谷一万五千石
  宁古塔官庄一十三处壮丁一百三十名乾隆元年原额地一千五百六十日每岁共交谷三千九百石
  白都讷官庄六处壮丁六十名乾隆元年原额地七百二十日每岁共交谷一千八百石
  三姓官庄十处壮丁一百名乾隆元年原额地一千二百日每岁共交谷三千石
  阿勒楚喀拉林官庄共六处壮丁六十名乾隆二十一年原额地七百二十日每岁共交谷一千八百石
  打牲乌拉官地庄头五名壮丁一百四十名乾隆元年原额地五千四百零四日未徴谷
  以上共原额地一万五千六百零四日共徴谷二万五千五百石
  吉林及鸟枪营旗地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原额新増共地九万五千一百三十四日
  吉林水师营旗地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原额新増共地二千二百二十六日
  吉林各驿站旗地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原额新増共地四万九千九百九十七日
  吉林各边门旗地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原额新増共地二万六千六百五十二日
  宁古塔旗地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原额新増共地六万五千二百九十日
  白都讷旗地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原额新増共地六万九千零十一日
  三姓旗地自乾隆元年原额地八千一百十六日以后未増
  阿拉楚喀拉林旗地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原额新増共地三万六千二百七十八日
  珲春旗地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原额新増共地一万二千零五十日
  打牲乌拉旗地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原额新増共地四万零三百三十八日
  以上原额新増旗地共三十六万五千零九十二日并无赋额
  黒龙江属官庄
  齐齐哈尔官庄三十处壮丁三百名屯长三十名每庄给牛六头每岁交纳粮七千五百石
  墨尔根官庄十五处壮丁一百五十名屯长十五名 每庄给牛六头每岁交纳粮三千七百五十石黑龙江官庄四十处壮丁四百名屯长四十名每庄给牛六头每岁交纳粮一万石
  呼兰官庄五十一处壮丁五百十名屯长五十一名每岁交纳粮一万二千七百五十石
  以上官庄一百三十六处额丁一千三百六十名每岁共交纳粮三万四千石
  齐齐哈尔实在旗地七万二千三百七十一日墨尔根实在旗地二万零六百零二日
  黑龙江实在旗地三万六千九百六十一日呼兰实在旗地二万零六百八十五日
  布特哈实在旗地二万二千一百日
  以上共实在旗地一十七万二千七百一十九日并无赋额
  奉天各税课
  顺治元年凡贸易牛马驴骡猪羊等额税课司每两税银三分无定额十七年奉天辽阳海城二县牲畜牙行等税每两三分徴收无定额嗣后续设州县俱照例行
  康熙四年奉天府牙帖税银责成通判将州县收过税银察核造册报部惟锦县宁远广宁县自行徴收解奉天府转送
  盛京户部牙帖多寡无定数州县每年每张徴银一两二钱其通判衙门分上中下三则每年每张一两至一两五钱二两者不等九年増牙行等税十六年増铺户行户经纪等税十九年税额以三千两为定各城杂税归驻防城守徴收承徳辽阳铁岭无驻防城守归奉天府通判督徴各城守每年两次解送将军衙门惟宁海所收存贮为修理城池之用历年当税俱系
  盛京户部徴收
  雍正十一年
  盛京城牛马税银四千馀两当铺税银三百四十二两五钱旗员徴收房号税银一千九百四十五两经纪杂税银六百八十六两奉天府通判徴收奉天府属田房税契雍正六年为始尽收尽解无定额又铁岭县杂税五六十两不等
  <span id="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四十五年]]
  盛京城牛马税正额四千两盈馀银一千馀两内除税务监督一年盘费银二百六十两其馀盈馀银两作为奉天民员养廉之用
  房号税上行房上铺户徴银三两中行房中铺户徴银二两五钱每年共徴税银一千八百一十二两五钱
  经纪牙行税上经纪四十六名每名额徴税银二两中经纪一百九十八名每名额徴税银一两五钱下经纪二百九十九名每名额徴税银一两每年共额徴税银六百八十八两
  盛京本城当铺一百三十座每年额征税银三百二十五两
  八旗城守税额
  锦州府城初收税银六百七十馀两康熙四十七年税银一千六百馀两交与城守尉徴收续増至一千九百馀两当铺税银二百八十五两五十四年九官台清河松子岭等处交与山海关巡收増课银三十两又海上船税向系锦州城守徴收雍正三年熊岳等十一城所收杂税银两定为额数共二千八百四十两零四钱二分四釐当铺税银六百七十七两五钱交与城守尉等徴收嗣后有増无减
  乾隆八年侍郎双喜奏准各城定额杂税银五千一百零四两零五分十二年凤凰城岫岩城共裁除鱼票税银二百零一两五钱金州城开除鱼票税银八十六两应徴定额税银四千八百一十六两五钱五分乾隆三十五年新添牛庄等处斗秤帖张税银三百九十二两零二分二共定额税银五千二百零八两五钱七分又各城当铺八百三十一座定额徴银一千三百七十两交各城守尉等徴收
  兴京城一年定额税银四十八两零八分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四十两
  辽阳城一年定额税银二百七十二两六钱七分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三百一十两盖平城一年定额税银二百二十九两四钱六分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一百零七两五钱
  开原城一年定额税银一百四十八两七钱九分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二百八十两复州城一年定额税银九十七两六钱六分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增无减当税银十五两
  宁海城一年定额税银二百二十八两六钱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三十七两五钱熊岳城一年定额税银一百零七两八钱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二十五两
  牛庄城一年定额税银三百三十两九钱八分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一百八十二两五钱
  岫岩城一年定额税银三十五两二钱二分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十七两五钱凤凰城一年定额税银二十七两七钱五分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二十二两五钱锦州城并所属宁远中后所三处一年定额税银二千零四十四两一钱四分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四百三十七两五钱
  广宁城一年定额税银三百三十二两三钱二分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三百七十五两
  义州城一年定额税银一千三百二十八两八钱八分历年所交税银俱有増无减当税银二百二十七两五钱
  以上各城俱有银钱兼收夏冬二季解交唯
  兴京开原二城専收银两所有中江牛马二税并各城徴收杂税当税银两钱文俱有贮银库作正开销
  凤凰城中江税额设监督一员征收
  初收一千二百两雍正七年税额四千八百零六两其税羡二千五百两于雍正十一年准作民员养廉之用乾隆十二年户部议准以正税银二千七百四十五两耗银五百四十九两二项共银三千二百九十四两作为每年定额该监督一年经费银二百两即于耗银项下动支
  其馀羡耗银两作为奉省民员养廉
  木税
  旧例呼讷赫河清河辽河太子河爱哈河哈鲁河大凌河小凌河六州河各项木植每十五抽一折银交部原无定额雍正元年呼讷赫河木税交旗官协领一员会奉天府治中徴收每十五抽一备
  盛京工部之用其十四根照例税银每两三分其清河等处交各地方城守尉会同民员徴收每十五抽一折银并所徴之税俱解交呼讷赫河税官八年新添各河口税徴收尽解无定额凡英讷河老虎峪三处砍木有工部官票历年所发二十张至三四十张不等乾隆三十年浑河柴河等口旗民木税监督抽分浑河口各商运到大小木植仍十五抽一以备需用其陆运零木照外河口例俱系折抽锦州小凌河辽阳太子河凤凰城爱哈河岫岩城英讷河铁岭辽河开原清河等口俱归商折抽银两解交
  盛京木税监督转解之部共额徴税银二千五百九十馀两嗣后徴收有増无减
  苇税
  牛庄所属三道潮沟等四十一处苇塘五十三段自雍正五年定额割苇一百五十五万四千八百二十束十分抽二除与工部编席外馀苇每束价银二釐共徴银一千四百两零六钱二分
  吉林各属税务
  吉林杂税旧志原系宁古塔旗员徴收雍正五年设永吉州交知州管理尽收尽解每年徴收牛马牙当税银一千二三百两不等木税银三百二十馀两不等乾隆十二年裁永吉州改归理事同知徴收十六年准将军卓奈奏每年杂税以一千六百五十两木税银以三百七十两为定额三十年将军恒鲁奏定每年杂税徴银一千七百八十两木税额徴银三百七十两田房税契无定额尽徴尽解四十四年将军福康安奏吉林加増斗秤又吉林黄昏烧酒至百斛以上运往他处售者令其纳税未有定额宁古塔杂税有参票之年徴收四百两无参票之年徴收二百一二十两不等乾隆十六年准将军卓奈覆奏有票之年以四百五十两为定额无票之年以二百八十两为定额二十八年将军恒鲁奏増斗秤当店牙行木植等税三十年奏定牲畜牙当杂税有参票之年额徴银九百十二两无参票之年尽收尽解额徴银一百五十八两
  白都讷乾隆元年裁汰长宁县将牛马税务改归副都统衙门徴收每年一百二三十两不等十六年准将军卓奈覆奏杂税以二百零七两为定额若遇多徴尽收尽解
  阿勒楚喀拉林乾隆二十八年设税务三十年将军恒鲁奏准额徴牛马税银二百一十两四十四年将军福康安奏添设斗秤当店税银未有定额赫哲骨雅喀乾隆四十四年将军和隆武奏进过馀剰貂皮在
  京城销售者照例由崇文门收税其携往
  盛京售卖者即在本地令其纳税所收税银俱归入杂税项下报部俟试徴一二年再行定额
  黒龙江各属税务
  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雍正十二年骡马等税银每两三分无定额乾隆二年将军额尔图奏准于呼兰城设税务二十六年将军绰尔多奏准于呼伦布雨尔设税务二十九年将军富僧阿奏准齐齐哈尔等五处増纳牛羊税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所徴税银皆无定额分列于后
  齐齐哈尔乾隆元年徴税银五百六十一两九钱五分八釐至四十七年徴税银一千零九两三钱五分
  墨尔根乾隆元年徴税银二百四十五两三钱至四十七年徴税银二百十三两八钱二分零黑龙江乾隆元年徴税银二百五十两零四钱三分八釐至四十七年徴税银一百八十五两六钱六分零
  呼伦布雨尔乾隆二十六年徴税银三十七两零二分至四十七年徴税银三百八十四两一钱二分零
  呼兰乾隆二年徴税银一十八两四钱八分六釐至四十七年徴税银四十六两六钱七分零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九
  职官
  盛京官制
  各属将军所属员额
  盛京五部员额
  巡察御史员额
  内务府各司员额
  奉天府属州县员额
  锦州府属州县员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九
  职官
  等谨案设官分职所以佐治宣猷我
  国家肇造东陲始有六部八旗之设洎乎永清大定
  
  盛京为发祥重地立将军五部暨镇守防御等员治
  理详明班聫载备
  圣圣相承以时损益文武并用庶绩咸熙等详稽各属
  员额及历任姓氏谨志职官第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九
  职官
  盛京官制
  太宗文皇帝时始定官制设六部部有承政如尚书有参
  政如侍郎其八旗官守各有分属
  世祖章皇帝抚有中夏定都燕京顺治元年悉裁诸旧制以内大臣一员副都统二员及毎旗驻防章京留守沈阳三年改驻防大臣为昂邦章京给镇守总管印戸礼刑工四曹悉隶留守之昂邦章京掌焉十年以辽阳为府设知府教授置辽阳海城二县又于寕古塔设昂邦章京副都统镇守之十三年设辽阳府经历十四年省辽阳府以沈阳为奉天府置府尹改教授为奉天府教授旋设训导后裁十五年始复设礼部置侍郎十六年复设戸部工部皆置侍郎与其官属十八年以府尹兼理学政
  康熙元年复设刑部置侍郎改奉天昂邦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将军宁古塔昻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三年以故广宁卫地为广宁府设知府通判教授经历领锦县广宁县宁远州是年置奉天府府丞治中通判又添设承徳盖平开原鐡岭四县改辽阳县为州四年改镇守辽东将军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改广宁府为锦州府移治锦县七年设奉天府司狱十年设吉林乌拉副都统十五年移宁古塔将军驻吉林乌拉留副都统镇守宁古塔二十二年设黒龙江将军及副都统二十九年移黒龙江将军驻墨尔根三十年复设兵部置侍郎于是五部备矣其僚属亦屡増置焉是年设白都讷副都统三十二年移黒龙江副都统亦驻墨尔根三十八年黒龙江将军副都统皆自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四十九年设墨尔根副统雍正元年设宁古塔黒龙江值年御史一年而更三年设阿勒楚喀协领一员四年设奉天稽察御史一员设永吉州泰宁县长宁县俱隶奉天府移锦州通判于义州五年设熊岳锦州二副都统七年罢泰宁县又设三姓副都统八年设尚书一人总五部寻罢设黑龙江副都统十年増设九官台同知隶奉天府乾隆十二年十二年设复州宁海县俱隶奉天府又设义州县锦州府十三年増设熊岳通判乾隆元年罢长宁县并归永吉州九年设拉林副都统十二年罢永吉州改设吉林理事同知归宁古塔将军管辖二十一年添设阿勒楚喀副都统二十二年改宁古塔将军为吉林将军二十八年裁锦州通判设
  兴京理事通判三十四年罢拉林副都统三十七年移奉天熊岳通判为岫岩通判兼辖凤凰城以上前后建置大略如此其文职部曺以下武职协领以下添置裁汰悉于各衙门详载焉
  各属将军所属员额
  奉天将军一员副都统一员满洲协领八员蒙古协领一员汉军协领二员旧满洲佐领八员新满洲佐领二十三员汉军佐领二十四员蒙古佐领八员巴勒瑚佐领三员满洲骁骑校三十一员乾隆二十九年拨往巴尔巴哈台各二员四十三年补足额汉军骁骑校二十四员蒙古骁骑校八员巴勒瑚骁骑校三员满洲防御二十四员乾隆五年移驻犁树沟明水塘白土厂塔尔巴哈台各一负牛荘盖州各五员共拨十四员现在实有满洲防御十员额设主事一员笔帖式十一员外郎六员増设委官二十七员乾隆二十七年经吉林将军恒鲁奏准 盛京设委官一百员因本城及所属各路差徭多寡不一酌定本城留委官二十七员其馀二十三员酌拨各路当差俱由额设领催前锋内拣选著带七品金顶仍食本身钱粮
  谨按奉天将军所属有
  兴京辽阳牛荘盖平开原广宁熊岳锦州义州诸处及各城边门自都统而下各有城守尉佐领骁骑校防御诸员备载兵防卷
  吉林将军一员副都统一员协领八员蒙古协领一员乾隆三十年添设佐领五十五员内汉军二员骁骑校四十八员内汉军二员防御二十四员管档主事一员笔帖式十一员水师营总管一员四品官一员五品六品官各二员骁骑校各四员理驿站六品官二员助教二员随关防笔帖式二员仓监督一员仓官一员仓狱官一员厫笔帖式二员医官一员管站笔帖式三十六员
  谨按吉林将军所属宁古塔白都纳三姓阿勒楚喀等处俱有副都统防御等官详载兵防卷
  黑龙江将军一员驻札齐齐哈尔副都统一员协领八员佐领四十员防御八员骁骑校四十员印房主事一员笔帖式六员翻绎笔帖式四员银库主事一员笔帖式二员刑司主事一员管仓七品官一员笔帖式二员管理官庄七品官一员管理茂馨默尔根等驿八品官二员原系六品乾隆三十六年巡察黑龙江御史萨钦奏准由有品笔帖式放者改七品无品笔帖放者改八品关防笔帖式二员驿站二十处笔帖式二十员水师营总管一员四品官二员六品官二员笔帖式二员火噐营参领一员驻札吉林乌拉地方管辖黑龙江造船木料水手四品官一员五品官一员六品官一员
  谨案黑龙江将军所属黑龙江墨尔根呼伦布雨尔布昭特哈等处各有总管佐领等员驻防详载兵防卷
  盛京五部员额
  户部掌奉天钱粮赋税旗地荘官及棉靛盐荘中江木苇诸税皆领之
  额设侍郎一员郎中二员员外郎五员金银库郎中五员员外郎一员乾隆三十五年侍郎瓦尔逹奏明改于各部中京员郎中员外郎主事内通行拣选所有员外郎一缺归回本部主事六员
  司库二员管荘六品官二员笔帖式二十三员外郎九员库使八员仓监督正副二员仓官十员仓外郎十员礼部掌奉天仪礼祭祀朝会燕飨及司园池养息牧牛之事所司三堍石园荐樱桃邢镇抚屯供杏子辽阳外园出梨内园出蒲桃繁盛堡石桥千山三园并纳花红安平园出栗子羊拉峪火连寨并出酸梨南塔园山旺芬园各献瓜又有养鱼泊十四处岁取园果池鱼以供祀典其养牧共牛二群毎群牛六十头羊二十群毎群羊五百只左右翼分设正副翼长牧长牧副分管牛羊以正副总管统之
  额设侍郎一员郎中二员员外郎四员主事一员读祝官八员鸣赞官十六员司牲官一员管千丁六品官一员助教四员汉教习四员乾隆十年弓箭教习四员乾隆十九年笔帖式十员医学正科二员外郎二员库使八员僧箓司一员道箓会司一员牧务总管一员系锦州府副都统管六品翼领二员七品牧长十七员原设收长三十四员乾隆二十七年因收丁呈首偷漏马草豆口分经侍郎朝铨奏裁将牧长副长牧副等缺停止剰有牧长十二员二十九年补放五员三两空八品副牧长十七员原设三十四员乾隆二十七年停止时剰有副牧长四员三十五年补放十三员三两牧副三十四员二两牧丁五百二十六名
  兵部掌奉天驻防驿递之事
  额设侍郎一员郎中二员贠外郎四贠原设六员乾隆八年改为司主事二贠主事四贠原设二贠乾隆八年改増二贠笔帖式十二贠贠外郎二贠驿站监督正副各一贠驿丞二十九贠监督所外郎二贠
  刑部掌奉天蒙古满洲八旗刑狱之事
  额设侍郎一贠郎中四贠贠外郎六贠原设十贠乾隆九年裁改为主事四贠主事四贠主事职衔二贠司库一贠满库使一贠笔帖式三十贠原设三十一贠乾隆三十八年改满司狱一贠满司狱一贠汉司狱一贠汉军外郎二贠
  工部掌奉天营造制器物件及管诸色工匠凡黄瓦厂席厂灰厂缸厂炸子厂木炭厂等壮丁俱隶籍焉
  额设侍郎一贠郎中二贠贠外郎四贠主事四贠原设二贠乾隆八年改増二贠司库二贠管千丁四品官一贠管理烧造瓦料五品官一贠管理匠役六品官一贠旧有司匠一贠乾隆二十九年裁汰看守
  大政殿六品官一贠笔帖式十七贠库使八贠外郎四
  
  守
  三陵及承祭
  陵寝各设总管副总管掌关防副关防官以下诸贠自顺治八年乾隆二年逓有増益已详载
  山陵卷内兹不复列
  巡察御史员额
  雍正元年于宁古塔黒龙江并设值年御史一年而更在宁古塔者满汉各一贠四年设稽察
  奉天各衙门御史一贠七年裁宁古塔汉御史缺乾隆十二年定例
  盛京等处巡察官贠每届三年该衙门将应否差贠之处请
  旨四十年奉
  上谕嗣后巡察盛京吉林黑龙江著于五年奏派一次著为令
  盛京内务府各司员额
  三旗佐领镶黄旗佐领一贠正黄旗佐领一贠顺治三年正白旗佐领一贠顺治八年佐领下骁骑校各一贠康熙十七年设堂主事一贠乾隆十九年委主事一贠乾隆二十九年管理三库事务内管领一员乾隆二十九年满笔帖式十五贠顺治十八年设八员后续増至十六员乾隆二十九年于笔帖式内设委主事一贠现在十五贠三仓掌领逹一贠仓逹三贠三旗属下分营造广储掌仪都虞会计五司
  营造司承管催总二贠原设一员乾隆二十九年添设一员领催六名原设八名后裁二名乾隆八年添设太监五名承管匠役洁修
  宫殿等处今俱故并未补设三旗各项匠役四十四名扫院丁二十七名原设十八名乾隆十二年増设九名
  广储司承管司库二员原设三员后裁一员库使十六员原设十员乾隆九年増设六员领催三名兼领三旗织造库催总三贠笔帖式三贠领催十五名三旗商人九名原有三十名乾隆五年后陆续减退染丁五百五十名岁收荘头壮丁棉靛盐布房租丁银及各项费用银两俱于年终报销染皂皮黑貂水獭等项又三旗织造库棉花荘二十五处靛荘六处盐堿荘共四处共荘头六十名壮丁三千三百三十三名染匠机匠弹匠弦匠一百三十八名岁徴棉花二万六千二百馀觔靛二万二千二百觔盐三万二千一百馀觔堿一千五百觔除费用外馀俱贮库匠人岁织家机粗细布纺线染色除费用外俱解送
  京师内务府库
  掌仪司承管催总二贠原设一员乾隆二十九年増设一员笔帖式三员领催九名又广宁设承管催总一贠领催三名原设三名乾隆二十九年増设二名三旗果园丁二千九百二十三名广宁三旗果园丁八百零一名毎年应纳榛梨果品俱归承管按辽阳开原铁岭广宁义州牛荘各界内果园一百零五处辽阳界林子共五十五处辽阳岩岫牛荘各界内山场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共七十一处
  都虞司承管催总二贠原设一贠乾隆二十九年増设一贠笔帖式一贠领催九名采蜜领催三名三旗蜜丁一千六百五十四名毎岁应交蜜一万七千九百五十觔及蒥蒿锉草等项打𩾗翎丁三十三名岁应交𩾗翎一百五十副捕水獭丁十八名毎岁应交獭皮七十二张捕鱼丁七百八十一名毎岁应[1]鲜鱼二万五千五百觔捕细鳞鱼丁一百四十名毎岁应交细鳞鱼一千五百尾向系
  京师差官看捕解送乾隆元年改由
  盛京内务府派员看捕交纳又王多罗树打牲甲丁三十名毎岁应交鹿肉二千七百束猪熊各六十头
  会计司承管催总二员原设三员乾隆二十九年裁汰一员笔帖式二员领催九名属下荘头自乾隆元年间编等拟定头等荘头三十一名二等荘头七名三等荘头八名四等荘头三十四名除于乾隆四十二四十四五等年拨给王府公府二等四等各荘头共四名不计外今现实共有荘头八十名坐落七十四处其八十荘属下荘丁现共有三千八百三十四名毎年头等荘头毎名报粮三百八十二石二等荘头毎名报粮三百五十二石三等荘头每名报粮三百零七石四等荘头毎名报粮一百九十二石毎岁共应报粮二万三千九百二十二石内除毎年应放口粮并餧养牛羊马匹豆石粟米及油粮糖芽等项共费用粮二万馀石其馀一分入仓一分入窖仓贮一万石窖贮一万石外馀粮粜卖银两交纳
  盛京户部毎年应交腊猪鹅鸭等项又各属壮丁毎年编查一次各荘头承重官地除水冲沙压外现有官地十二万一百九十三日五亩三分又西河粮荘二百二十处荘头壮丁共一万一千五百八十五名地二十万一千六百九十五昫零雍正四年分为四等报粮头等给地九百晌二等八百五十晌三等七百五十晌四等六百五十晌
  京师会计司掌之
  三旗内管领一贠掌领逹一员仓逹三贠笔帖式三员承管汲溅果品收贮荘头等交纳粮食并给发三旗内管领下人丁口粮花布疋等项属下仓上人九名壮丁一千零七十四名木丁八十四名毎年应交槽盆枪杆箭笴及果品山菜等项黑牛馆乾隆二十九年
  旨由盛京礼部归入内务府管理
  兴京黒牛馆馆达二名壮丁十名
  盛京黒牛馆馆达四名壮丁二十六名二馆每岁共额养黒牛七十头羊三百五十头以备祭祀应用乳牛馆馆达二名头目一名壮丁十名
  大凌河管理骟马十群骒马二十四群掌关防总管一员六品翼领二员每群额设七品牧长各一员八品衔副牧长各一员牧副各一名牧丁五百六十名养息牧边外陈新苏鲁克牛二十八群羊二十群翼长二员牧长十九员领催一名牧丁十名黒牛群牛四群翼长一员牧长四员
  尚都达逊诺尔管理骒马一百八群骟马四十群掌关防四品总管一员翼领五员䕶军校八员七品世袭官二员每群额设牧长各一员牧副各一名牧丁一千零七十六名
  达哩冈管理骒马七十四群骟马十五群掌关四品总管一贠翼领四员䕶军校四贠毎群额设牧长各一贠牧副各一名牧丁七百一十二名
  奉天府各州县员额
  侍郎兼管府尹事务一贠乾隆三十年増设府尹一贠府丞一贠治中一贠通判一员吉林理事同知一贠
  兴京理事通判一贠儒学教授一员经历司经历一员司狱司司狱一贠医学正科一员
  承徳县康熙三年设
  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康熙三年巨流河巡检一员二十一年设乾隆四十二年
  辽阳州顺治十年设𨖚阳州后设奉天府裁府置县康熙三年升改为州
  知州一员吏目一员康熙三年设学正一员二十二年设海城县初为州顺治十年改为县
  知县一员顺治十年典史一员十三年设牛荘巡检一员康熙二十三年设训导一员二十三年设
  盖平县旧为盖州康熙四年改县
  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康熙三年设训导一员二十三年设开原县康熙三年设
  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康熙三年设训导一员二十三年设鐡岭县康熙三年设
  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康熙三年设训导一员二十三年设复州先设通判雍正十二年改为州即以通判领之
  知州一员雍正十二年吏目一员顺治十八年初设金州巡俭隶盖平康熙十九年裁雍正五年复设金州巡检隶复州通判十二年改为吏目
  宁海县雍正十二年于金州设
  知县一员教谕一员典史一员雍正十二年
  岫岩城
  理事通判一员乾隆三十七年移设巡检兼管司狱事一员凤凰城巡检一员乾隆三十七年
  锦州府各州县员额
  知府一员儒学教授一员经历司经历一员康熙十年设锦县康熙元年设
  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康熙元年设教谕一员康熙二十二年设乾隆三十七年裁汰改设岫岩司巡检天桥厂巡检一员雍正元年宁远州康熙三年设
  知州一员吏目一员康熙三年设学正一员二十三年设巡检一员康熙三年设宁远广宁中后所巡检二员四年改并中后所一员乾隆四年中后所添设州判一员巡检移驻中前所十四年移驻前屯卫十七年移驻白旗堡归广宁县属四十一年裁汰州判复设巡检一员仍驻札中后所
  广宁县康熙三年设广宁府并设县四年裁府以县属锦州
  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康熙三年设巡检一员康熙十五年设雍正十二年改补义州吏目乾隆十七年复设驻白旗堡训导一员康熙二十三年设义州雍正十二年
  知州一员学正一员吏目一员雍正十二年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九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
  职官
  奉天将军历任姓氏各属副都统附载
  吉林将军历任姓氏各属副都统附载
  黑龙江将军历任姓氏各属副都统附载
  盛京五部侍郎历任姓氏
  巡察御史历任姓氏
  内务府三旗佐领历任姓氏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
  职官
  奉天将军
  邬库哩满洲镶白旗人顺治十七年任昂邦章京康熙元年陞将军更总管官印为镇守辽东等处将军印
  达 度满洲镶红旗人康熙四年任是年始改颁镇守奉天等处将军印
  武玛瑚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七年
  阿木尔图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九年
  和 讷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十三年
  安珠瑚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七年
  伊巴汉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二十二年
  查 尼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二十五年
  绰克托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二十八年
  苏 努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三十七年
  蒙俄洛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四十七年
  松 柱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
  瑭保柱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五十一年
  绰 奇满洲正红旗人雍正三年
  噶里弼满洲镶红旗人雍正四年
  伊里布满洲镶蓝旗人雍正五年
  多索礼满洲正白旗人雍正七年
  那苏图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八年
  觉罗柏修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十三年
  那苏图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元年再任
  博 第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元年
  额勒图满洲镶红旗人乾隆三年
  达尔当阿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九年
  阿兰泰蒙古正白旗人乾隆十三年
  清 葆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十九年
  社图肯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新 柱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二年
  明 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三年
  宗室恒鲁满洲镶蓝旗人奉恩辅国公乾隆三十四年
  宗室增海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七年
  宗室弘晌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福康安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索诺穆䇿凌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五年
  庆 桂满洲镶黄旗人荫生干阴四十七年任
  宗室永玮满洲镶蓝旗人奉恩辅国公乾隆四十七年
  副都统
  觉罗雅布海满洲镶蓝旗人顺治元年
  那 穆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元年
  洪尼喀满洲镶白旗人顺治二年
  珠世奇满洲镶红旗人顺治四年
  尚 严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十年
  佟俄罗蒙古正白旗人顺治十四年
  鄂谟克托满洲正黄旗人顺治十四年
  达 度满洲镶红旗人顺治十五年
  新 泰满洲镶白旗人康熙四年
  聂哩苏满洲镶红旗人康熙六年
  鄂 泰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十年
  穆 泰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十四年
  博克托满洲镶红旗人康熙十八年
  佟 宝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二十一年
  白 鼎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四年
  宗室扬福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三十七年
  威 色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三十八年
  阿尔图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三十八年
  法 喀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四十五年
  巴 勒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四十六年
  托 柳满洲镶红旗人康熙四十九年
  徐 昌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五十二年
  来 文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六十年
  阿沙纳满洲正黄旗雍正元年
  威 色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元年再任
  额尔钦满洲正红旗人雍正三年
  傅 格满洲镶蓝旗人雍正三年
  图里赛满洲正黄旗人雍正五年
  那 钦满洲正白旗人雍正五年
  额尔钦满洲正红旗人雍正七年再任
  长 生满洲镶蓝旗人雍正八年
  巴尔岱满洲正白旗人雍正十二年
  哲库讷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十三年
  巴 海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六年
  达 色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六年
  觉罗额尔登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七年
  宗室勒克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七年
  富僧格满洲正黄旗人和硕额驸乾隆二十年
  伊禄顺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三年
  瑚嘉保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博彦达赖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鄂昇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富僧格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二年再任
  宗室额尔德蒙额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三年
  宗室雅朗阿满洲镶红旗人多罗克勤郡王乾隆四十年
  宗室莽古赉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四十年
  德 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四年
  成 䇿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九年
  熊岳副都统雍正五年
  图尔塞满洲正黄旗人雍正五年
  额尔钦满洲正红旗人雍正八年
  清 葆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元年
  鄂齐尔蒙古镶黄旗人乾隆九年
  锡尔𫞩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年
  巴 海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五年
  雅 图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六年
  哲库讷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九年
  佟 海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年
  常 清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二年
  瑚嘉保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舒通阿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富僧格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九年
  宗室常岳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二年
  富僧格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五年再任
  僧 保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穆 格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四十二年
  德 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四年
  锦州副都统雍正五年
  多索礼满洲正白旗人雍正五年
  伯尔和图包衣镶黄旗人雍正七年
  巴凌阿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十年署任
  伯尔和图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元年再任
  观音保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年
  达松阿蒙古正黄旗人乾隆五年
  保 德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二年
  丰昇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三年
  雅 图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十三年
  武正额包衣镶黄旗人乾隆十六年
  那蓝图蒙古镶黄旗人乾隆十七年
  德 禄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五年
  恩 丕满洲镶白旌人乾隆二十七年
  书 山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常 在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九年
  富僧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三年
  苏 保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德 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安 麟蒙古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萨克慎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八年
  吉林将军旧称宁古塔将军今改为吉林将军
  巴 海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元年陞驻防昂邦章京为宁古塔将军十五年移驻吉林音 图满洲正红旗人康熙二十二年
  佟 保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二十八年
  沙纳海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五年
  宗室扬福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三十九年
  觉罗蒙古洛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
  穆 森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五十四年
  宗室巴赛满洲镶蓝旗人奉恩辅国公康熙五十七年
  哈 达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五年
  常 德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八年
  都 赉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十年由副都统署任
  吉党阿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元年
  鄂尔逹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六年
  博 第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八年
  巴灵阿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九年
  阿兰泰蒙古正白旗人乾隆十一年
  永 兴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三年
  新 柱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五年
  卓 奈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十五年
  觉罗额尔登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二十年
  傅 森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一年
  宗室萨尔善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三年
  宗室恒鲁满洲镶蓝旗人奉恩辅国公乾隆二十五年
  富 良满洲镶黄旗人头等敦惠伯乾隆三十四年
  富 椿满洲镶红旗人奉恩辅国公乾隆三十五年
  福康安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二年
  和隆武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宗室永玮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四十七年
  庆 桂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七年
  都尔嘉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九年
  吉林副都统
  安珠瑚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年由宁古塔副都统调补后陞奉天将军
  西 山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十五年
  斡里瑚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二十年
  巴尔达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八年任三十三年缺裁雍正三年复设
  威 色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三年
  武查拉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四年
  宗室松阿里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十年
  额勒登额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十九年
  普 庆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二年
  宗室增海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二年
  富 良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富珠哩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永 安蒙古镶红旗人乾隆三十一年
  明 亮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一年
  编 柱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三年
  僧 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
  富僧格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明 英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克兴额满洲让蓝旗人乾隆四十四年
  乌灵阿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四十六年
  宁古塔副都统
  海 塔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十五年
  尼喀立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十五年
  满 贵满洲镶蓝旗人顺治十八年
  满 丕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六年
  瑚巴克太巴图鲁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六年
  安珠瑚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六年
  蒯 齐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十年
  锡 三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十五年
  萨布素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十七年
  雅 秦满洲正红旗人康熙二十二年
  根 头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三十三年
  保 定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三十八年
  噶尔图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二年
  玛 奇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四十六年
  阿 岱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元年
  常 德满洲镶黄旗人雍正五年
  巴尔岱满洲正白旗人雍正十一年
  长 生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元年
  图 纳满洲镶红旗人乾隆七年
  伊伦泰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十年
  觉罗额尔登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七年
  宗室和綳额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一年
  富僧格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宗室增海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明 亮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三年
  编 柱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七年
  富珠哩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
  达松阿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二年
  安 临蒙古正白旗人乾隆四十八年
  白都讷副都统
  巴尔达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三十三年由吉林调补
  沙纳海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五年
  舒 书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五年
  瑚什巴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三十六年
  常关保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四十六年
  托 柳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五十二年
  沙 喀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五十五年
  托 罗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五十八年
  许 昌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六十年
  觉罗色希图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六十一年
  麻 喀满洲镶白旗人康熙六十一年
  费雅思哈满洲正白旗人雍正三年
  塔尔玛善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五年
  多索礼满洲正白旗人雍正七年
  图尔赛满洲镶红旗人雍正八年
  哲库讷满洲镶黄旗人雍正九年
  伊特轮满洲镶白旗人雍正九年
  和 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四年
  社图肯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九年
  爱隆阿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年
  舒 泰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五年
  富 良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六年
  扎隆阿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觉罗佟福柱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二年
  克兴额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宗室普正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四十四年
  乌雅勒达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五年
  三姓副都统
  阿米纳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五十三年以协领驻防
  锡巴立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六十年以协领驻防
  松 特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四年以协领驻防
  花 赖满洲镶红旗人雍正五年以协领驻防
  重 替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八年以协领驻防
  觉罗七十五满洲镶黄旗人雍正七年
  重 替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元年再任
  清 葆满洲镶红旗人乾隆九年
  德 宁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十八年
  三 格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九年
  傅尔松阿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十九年
  富僧格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三年
  敦 柱蒙古镶黄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巴 岱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额尔齐木蒙古镶蓝旗人乾隆二十六年
  敦 柱蒙古镶黄旗人乾隆二十七年再任
  舒通阿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年
  富珠哩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一年
  郭木布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舒通阿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七年再任
  宗室雅朗阿满洲镶红旗人多罗克勤郡王乾隆三十九年
  穆尔泰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年
  宗室普正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四十四年
  明 英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四十五年
  阿勒楚喀副都统乾隆二十三年
  巴 岱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三年
  敦 柱蒙古镶黄旗人乾隆二十五年
  舒通阿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耀 成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托 云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年
  富珠礼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九年
  拉林副都统乾隆九年设三十四年裁
  巴尔品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九年
  玛尔拜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二年
  满 福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十三年
  国多欢满洲镶红旗人乾隆二十二年
  绰克托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特克慎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九年
  黑龙江将军
  萨布素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二十二年任驻黑龙江二十九年移驻墨尔根三十八年移驻齐齐哈尔
  沙纳海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九年
  宝 鼎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三年
  宗室法都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七年
  宗室扬福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
  托 柳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五十五年
  成 泰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五十九年
  富尔丹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四年署任
  那苏图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六年
  卓尔海满洲镶红旗人雍正八年
  塔尔岱满洲镶蓝旗人雍正十年在军前陞黒龙江将军
  乌哩布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元年
  额勒图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元年
  博 第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年
  傅 森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八年
  富尔丹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四年
  绰尔多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五年
  清 葆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十九年
  达尔当阿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九年
  达 色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一年
  绰尔多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一年再任
  国多欢满洲镶红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富僧格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九年
  傅 玉满洲镶黄旗人三等承恩公乾隆三十三年
  宗室增海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傅 玉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再任
  宗室永玮满洲镶蓝旗人奉恩辅国公乾隆四十四年
  宗室恒秀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四十七年
  齐齐哈尔副都统
  喀特护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七年由墨尔根副都统移驻
  武 礼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三十九年
  宗室色勒礼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四十三年
  布尔九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五十二年
  白 基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五十二年
  鄂 三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五十六年
  多奇纳满洲正白旗人雍正二年
  外 三满洲镶红旗人雍正三年
  额尔钦满洲正红旗人雍正五年
  王 常满洲镶红旗人雍正八年
  博尔沙满洲正红旗人雍正十二年军前陞
  赫雅图蒙古镶黄旗人乾隆十年
  达 色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七年
  社图肯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二十年
  僧保住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二十一年
  松阿哩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一年
  伊 柱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二年
  宗室化住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二年
  有 屯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温 布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二年
  乌升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三年
  衮 布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四年
  乌升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五年再任
  官 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墨尔根副都统
  喀特护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二年由黒龙江副都统移驻
  玛喀礼满洲镶红旗人康熙四十九年由本城协领授
  武查拉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元年
  多奇纳满洲正白旗人雍正三年
  额勒图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元年
  宗室图纳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元年
  长 生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七年
  阿尔赛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七年
  布尔沙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年
  清 葆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十一年
  穆尔泰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六年
  宗室舒凤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八年
  宗室化住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一年
  舒 泰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二年
  鄂博实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五年
  舒通阿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年
  富僧格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伊兰保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四十二年
  景 惠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五年
  僧 保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四十九年
  黒龙江副都统
  温 岱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二十二年
  雅奇纳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二十二年
  那 秦满洲正红旗人初朝鲜人姓韩康熙二十四年
  喀特护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二年
  拉 资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三十三年
  官 保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八年
  耿 额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八年
  宗室法都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五年
  成 泰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七年
  觉罗额尔色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五十九年
  阿思海满洲镶蓝旗人雍正元年
  武查拉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三年
  博思瑚尔蒙古正蓝旗人雍正四年
  那尔赛满洲镶蓝旗人雍正五年
  常 夀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十一年
  觉罗玛希纳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元年
  阿斯海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年
  富尔松阿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十二年
  三 格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九年
  雅 图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年
  德 禄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二年
  傅 玉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三年
  呼尔奇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二十九年
  乌升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四年
  富珠哩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僧 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
  宗室雅朗阿满洲镶红旗人多罗克勤郡王乾隆四十年
  都尔嘉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二年
  庆 临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额尔登布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九年
  呼伦布雨尔统领
  博 第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十年
  永 福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十二年年任
  色楞额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元年
  都伊纳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年
  玛尔拜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年
  班 图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八年
  傅啰纳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十四年
  呼尔奇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十九年
  卓哩雅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五年
  呼尔奇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二十五年再任
  有 屯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九年
  萨 垒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一年
  佟安岱满洲正白旗人干乾隆三十八年
  三 保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四年
  五部尚书
  尚崇廙汉军镶蓝旗人雍正八年任即于是年奉裁
  户部侍郎
  费 齐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十六年
  武玛瑚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元年
  那桑阿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七年
  色 黑满洲正红旗人康熙十二年
  莽 色满洲镶白旗人进士康熙二十二年
  图尔臣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八年
  阿拉密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二十九年
  薄 海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三十四年
  希佛纳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四十二年
  法特哈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四十四年
  佟国礼满洲正红旗人康熙四十五年
  保 德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五十九年
  格尔布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元年
  富 鼐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四年
  王朝恩汉军镶黄旗人雍正五年
  和 善满洲镶白旗人雍正七年
  兆 华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十一年
  噶 森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十一年
  官 保满洲正白旗人雍正十二年
  双 喜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年
  蕴 著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十年
  富 德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十二年
  德尔格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三年
  边塔海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十九年
  赫 赫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年
  长 福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五年
  瓦尔达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一年
  塘古泰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六年
  瓦尔达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八年再任
  德 风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喀尔崇义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四十年
  全 魁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鄂 宝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八年
  礼部侍郎
  瑚米达满洲镶蓝旗人顺治十五年
  哈尔松噶满洲正红旗人康熙八年
  锡兰泰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二十一年
  珠 山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二十九年
  山 疋满洲正蓝旗人康三十年任
  爱 素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三十二年
  哈 三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三十九年
  书尔德满洲镶红旗人康熙四十九年
  巴巴那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五十四年
  关 色满洲镶白旗人雍正元年
  申珠浑满洲镶红旗人雍正七年
  德 福满洲镶白旗人雍正十三年
  纳尔泰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六年
  德 龄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六年
  吴达善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七年
  苏章阿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十八年
  世 臣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八年
  边塔海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十九年
  永 宁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温 敏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二年
  耀 海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四年
  觉罗志信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六年
  全 魁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四十一年
  宗室玉鼎柱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宗室宜兴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四十八年
  兵部侍郎
  觉罗顺拜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三十二年
  傅继祖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三十五年
  鄂伦德满洲镶红旗人康熙四十年
  傅 申满洲镶白旗人康熙四十二年
  色尔图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五十年
  贝和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五十七年
  玛金泰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五十八年
  扬 柱满洲镶白旗人康熙六十年
  伊特海满洲正红旗人雍正元年
  乌尔泰满洲镶白旗人雍正二年
  永 福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四年任总理威远等堡六边
  常 安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四年
  阿 山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五年
  春 山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八年
  敷 文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年
  鼐满岱蒙古正蓝旗人乾隆十一年
  世 臣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五年
  边塔海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十八年
  德尔格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十九年
  富僧格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年
  果尔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三年
  富 德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年
  伯 兴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
  范宜清汉军镶黄旗人乾隆四十八年
  刑部侍郎
  齐通额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三年
  杭 爱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九年
  噶尔图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二十一年
  阿里护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二十六年
  五十八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二十九年
  五 和满洲镶红旗人康熙二十九年
  明阿哩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三十十年任
  佛 保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三十二年
  鄂和里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三十四年
  布 泰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三十九年
  绰克托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四十年
  布尔赛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四十四年
  穆成格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四十六年
  瓦尔达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五十二年
  玛金泰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五十五年
  五 格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三年
  王朝恩汉军镶黄旗人雍正六年
  黎致远福建长汀人进士雍正八年
  申珠浑满洲镶红旗人雍正十二年
  噶 森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十三年
  觉罗武拜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三年
  兆 惠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七年
  托 时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九年
  介 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一年
  钟 音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十三年
  富 森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七年
  吴达善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八年
  苏章阿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十八年
  觉罗武拜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九年再任
  石 柱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二十三年
  伊禄顺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三年
  温 敏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朝 铨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五年
  喀尔崇义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穆精阿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一年
  荣 柱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五年
  工部侍郎
  努 山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十六年
  敖 塞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七年
  觉罗沙赖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十六年
  寥 旦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十九年
  图尔臣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六年
  兴 安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二年
  富 德满洲正蓝旗人康熙三十三年
  祈 色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三十四年
  苏赫纳满洲镶白旗人康熙三十七年
  白尔克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三十八年
  西尔图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四十八年
  贝和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五十年
  觉罗苏库满洲正红旗人康熙五十六年
  李永绍山东济宁人进士雍正元年
  魏廷珍直隶景州人进士雍正三年
  增 夀满洲镶蓝旗人雍正四年
  常 保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五年
  晟福书满洲正黄旗人雍正七年
  对 琳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九年
  齐克新满洲正红旗人雍正十三年
  奚德慎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元年
  法 敏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四年
  德 龄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年
  伟 璱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五年
  德 新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八年
  留 保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九年
  蕴 著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十年署任
  鼐满岱蒙古正蓝旗人乾隆十年
  长 柱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一年
  边塔海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十四年
  觉罗武拜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六年
  苏章阿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十九年
  赫 赫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年
  觉罗奉宽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年
  雅 德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二十九年
  景 福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七年
  富察善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年
  德 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成 䇿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九年
  巡察奉天御史
  傅色纳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四年
  博 鼐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五年
  兆 华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六年
  赫德布满洲镶蓝旗人雍正七年
  齐士齐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七年
  释迦保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八年
  扬 安满洲镶蓝旗人雍正九年
  常 鼐满洲正白旗人雍正十年
  昌 德满洲镶红旗人官生雍正十一年
  齐克新满洲正红旗人雍正十二年
  阿布纳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十三年
  广 明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元年
  扬 安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二年再任
  瞻塔海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年仕留任二年
  明 德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六年
  阿 海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七年
  和其衷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八年
  增夀保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年任留任一年
  宗室都隆额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十二年
  九 成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七年
  果尔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年
  佛 伦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二十三年
  宗室实麟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二十六年
  塘古泰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九年
  伯 兴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二年
  觉罗敦岱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索兴阿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巡察吉林御史
  赵殿最浙江仁和人进士
  迈 柱满洲镶蓝旗人俱雍正二年二月任
  赫 色满洲镶蓝旗人
  王 羾江南吴江人举人俱雍正二年十月任
  方 觐江南江都人进士
  苏 赫满洲正黄旗人俱雍正三年
  常 德满洲镶红旗人雍正四年
  陈德球江南人雍正四年
  玛 赛满洲正白旗人雍正四年
  王聨晋四川籍江南江宁人俱雍正四年
  那 秦满洲镶红旗人雍正六年
  冯长发陜西临潼人雍正六年
  雅尔瑚达满洲正白旗人雍正七年
  鄂 昌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八年
  平 图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九年
  常 禄蒙古镶白旗人雍正十年
  萨哈谅满洲镶蓝旗人举人雍正十一年
  承 祚满洲镶蓝旗人雍正十二年
  慧 中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元年
  苏 昌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年
  苏赫臣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年任留任二年
  官 福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六年
  武 柱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七年
  台 柱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八年
  武 柱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年再任
  塔 坦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一年
  官 泰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十二年
  傅 森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八年
  伊禄顺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一年
  耀 海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宁 泰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宗室玉鼎柱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三十年
  增 禄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三十二年
  觉罗敦岱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六年
  永 安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三十九年
  素卜东阿蒙古镶红旗人乾隆四十四年
  宗室麟宁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四十八年
  巡察黒龙江等处御史
  增 夀满洲镶蓝旗人雍正元年
  兆 华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二年
  恩 特满洲镶黄旗人雍正三年
  傅 保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四年
  吴 金满洲镶白旗人雍正五年
  齐克新满洲正红旗人雍正六年
  锡尔𫞩满洲正红旗人雍正七年
  查 拉满洲镶白旗人雍正八年
  宗室彰格满洲正蓝旗人雍正九年
  达 善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十年
  宗室重阳赫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十一年
  星 德满洲正红旗人雍正十二年
  观音保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元年
  德 敏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年
  常 龄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年
  葛尔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年
  舒隆安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五年
  台 柱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六年
  伊禄顺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七年
  福明安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八年
  淑 宝满洲镶红旗人乾隆九年
  石 柱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年
  善 宁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一年
  佛 伦蒙古正红旗人乾隆二十一年
  长 福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佛 伦蒙古正红旗人乾隆二十七年再任
  福章阿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三十年
  伯 兴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三年
  萨 欣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六年
  书 明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二十九年
  五正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四年
  成 德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四十九年
  内务府
  镶黄旗佐领
  安他木满洲正白旗人顺治三年
  三官保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四年
  多布库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三十八年
  特布库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五十年
  全 保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元年
  八 十满洲镶白旗人雍正五年
  万 柱满洲镶白旗人雍正十二年
  七 什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五年
  恩 特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九年
  沙尔汉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八年
  石应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九年
  贵星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双 全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
  依博英额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正黄旗佐领
  布他什满洲正白旗人顺治三年
  张 雄辽东人顺治八年
  鳌 拜满洲镶黄旗人顺治十二年
  商以图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年
  西 拉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三年
  大 绥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四十六年
  佛 伦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七年
  清 海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五十年
  嘎达浑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五十二年
  佛 伦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元年再任
  默尔器满洲正白旗人雍正六年
  八 格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十三年
  根 柱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年
  丰盛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四年
  法 保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五年
  攸 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一年
  僧保柱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扎拉布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一年
  富勒赫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三 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一年
  正白旗佐领
  噶布喇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八年
  辛达里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元年
  富 贵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十四年
  白贺诺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四年
  米哈那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八年
  条 色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七年
  萨尔扎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四十七年
  偏 图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五十二年
  来 文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五十五年
  雅 图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元年
  那 山满洲正白旗人进士雍正六年
  实 图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十三年
  费扬武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三年
  穆隆阿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清 德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年
  永 泰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二年
  清 德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三年再任
  安 庆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福 申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二年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一
  职官
  奉天府
  侍郎兼管府尹事务历任姓氏
  府尹以下各员历任姓氏
  承徳县属各员历任姓氏
  辽阳州属各员历任姓氏
  海城县属各员历任姓氏
  盖平县属各员历任姓氏
  开原县属各员历任姓氏
  铁岭县属各员历任姓氏
  复州属各员历任姓氏
  宁海县属各员历任姓氏
  已裁永吉州属各员历任姓氏附载
  已裁长宁县属各员历任姓氏附载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一
  职官
  奉天府
  侍郎兼管府尹
  谨按奉天府尹于顺治十四年添设其旗民事务向以奉天将军兼辖乾隆三十年始奉
  旨于盛京五部侍郎内简员兼管原奉
  谕旨恭载
  纶音门
  雅 徳满洲正红旗人系 盛京戸部侍郎于乾隆三十年
  旨兼管府尹事务
  瓦尔逹满洲正黄旗人系 盛京戸部侍郎于乾隆三十七年
  旨兼管府尹事务
  徳 风满洲正白旗人系 盛京戸部侍郎于乾隆三十八年
  旨兼管府尹事务
  富察善满洲镶黄旗人系 盛京工部侍郎于乾隆四十年
  旨兼管府尹事务
  全 魁满洲镶白旗人系 盛京戸部侍郎于乾隆四十七年
  旨兼管府尹事务
  伯 兴满洲镶白旗人系 盛京兵部侍郎于乾隆四十七年
  旨兼管府尹事务
  鄂 宝满洲镶黄旗人系 盛京戸部侍郎于乾隆四十八年
  旨兼管府尹事务
  府尹
  张尚贤辽东人顺治十一年任辽阳府知府十四年改陞奉天府府尹
  徐继炜汉军正红旗人顺治十八年
  佟宏器辽东人康熙三年
  王景祚顺天文安人进士康熙六年
  陈一炳辽东人康熙十年
  陈洪明汉军镶黄旗人康熙十二年
  耿效忠辽东人进士康熙十三年
  梁拱宸辽东人康熙十三年
  金 鼐辽东人康熙十三年
  梁拱宸辽东人康熙十八年再任
  高尔位锦州人康熙二十年
  董秉忠辽东东宁卫人贡士康熙二十二年
  金世鉴汉军正黄旗人康熙二十七年
  王国安汉军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八年
  徐廷玺汉军正白旗人荫生康熙三十五年
  王国安汉军正白旗人康熙三十七年再任
  艾方曽汉军镶黄旗人荫生康熙四十六年
  戴梦麟山东掖县人进士康熙五十年
  李梦淋山东掖县人进士康熙五十年
  李 涛山东徳州人进士康熙五十一年
  董宏毅汉军镶蓝旗人康熙五十一年
  郝 林直隶定州人进士康熙五十三年
  朱 轼江南高安人进士康熙五十四年
  屠 沂湖南孝感人进士康熙五十六年
  文志鲸湖广桃源人进士康熙五十八年
  金应璧汉军镶黄旗人康熙六十年
  邹汝鲁湖广麻城人进士广熙六十一年任
  尹 泰满洲镶黄旗人雍正三年
  蔡 珽汉军正白旗人进士雍正四年
  王朝恩汉军镶黄旗人雍正五年
  黎致远福建长汀人进士雍正八年
  杨超曽湖广武陵人进士雍正九年
  吕耀曽河南新安人进士雍正十二年
  宋 筠河南商邱人进士雍正十三年
  吴应枚浙江湖州人进士乾隆三年
  霍 偹直隶人举人乾隆六年
  苏 昌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十一年
  图尔泰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五年
  鄂 宝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七年
  恩 丕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年
  通福夀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耀 海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博卿额满洲镶红旗人进士乾隆三十四年
  铭 通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年
  奇 臣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四十五年
  府丞
  白尚登辽东人贡士康熙三年
  于可托山东文登人进士康熙十一年
  苏 铨直隶交河人进士康熙十二年
  田种玉顺天宛平人进士康熙十二年
  荣国祚汉军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
  姜希辙浙江会稽人举人康熙十七年
  张尚礼汉军镶蓝旗人官学生康熙十九年
  边声远辽东人贡士康熙二十一年
  张鼎彛直隶束鹿人进士康熙二十三年
  杨素蕴陜西宜君人进士康熙二十五年
  李元振河南柘城人进士康熙二十六年
  陈紫芝浙江鄞县人进士康熙二十七年
  李 锦河南祥符人进士康熙二十八年
  张云翮陜西静宁人荫生康熙三十年
  金 玺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二年
  徐廷玺汉军正白旗人康熙三十四年任三十五年升府尹
  余泰来浙江会稽人进士康熙三十五年
  弘嘉江南宜兴人进士康熙三十六年
  屠猝忠浙江鄞县人进士康熙三十八年
  樊咸修陜西三原人进士康熙四十年
  李先复四川南部人举人康熙四十一年
  陈嘉绩陜西三原人举人康熙四十三年
  马希爵河南辉县人进士康熙四十四年
  顾 汧江南长洲人进士康熙四十五年
  戴 璠山东金州卫人进士康熙四十五年
  朱廷𬭎江南江阴人进士康熙四十七年
  吴一蜚江南长洲人进士康熙四十八年
  汤右曽浙江仁和人进士康熙四十八年
  张徳桂广东从化人进士康熙四十八年
  孟世泰汉军镶红旗人康熙四十九年
  吕履恒河南新安人进士康熙五十年
  俞化鹏江南夀春人进士康熙五十一年
  黄叔琳顺天大兴人进士康熙五十二年
  张大有陜西郃阳人进士康熙五十二年
  陆经远顺天宛平人进士康熙五十三年
  文志鲸湖广桃源人康熙五十四年任五十八年升府尹
  任奕䥸江南怀宁人进士康熙五十八年
  杨汝谷江南怀宁人进士康熙六十年
  唐执玉江南武进人进士康熙六十一年
  乔云名山西猗氏人进士雍正元年
  程光珠湖广孝感人雍正三年
  湏 洲江南武进人进士雍正四年
  柯乔年河南固始人进士雍正六年
  吕文樱山西汾州人进士雍正十年
  王 河浙江山阴人荫生雍正十二年
  傅为𬣞云南昆明人进士乾隆五年
  陈治滋福建闽县人进士乾隆五年
  李清芳福建安溪人进士乾隆十四年
  欧阳瑾江南分宜人进士乾隆十七年
  宫焕文江苏泰州人进士乾隆十八年
  欧阳瑾江西分宜人进士乾隆二十一年再任
  李 绶顺天宛平人进士乾隆三十年
  吴绶诏安徽歙县人进士乾隆三十五年
  李 绶顺天宛平人进士乾隆三十八年再任
  蒋良骐广西全州人进士乾隆四十四年
  福 保汉军正白旗人进士乾隆四十九年
  治中
  杨茂祖汉军镶白旗人荫生康熙四年
  于嗣昌河南项城人荫生康熙九年
  陈子俊直隶邯郸人荫生康熙十一年
  李其恕直隶南阳人荫生康熙十四年
  佟企圣直隶山海卫人荫生康熙十七年
  郭 恒陜西蒲城人进士康熙十八年
  吴 泰汉军正红旗人荫生康熙二十年
  李师沆陜西泾阳人荫生康熙二十一年
  田象贤直隶沧州人康熙二十四年
  梁世勲陜西三原人康熙二十六年
  傅爕词云南晋宁人康熙二十八年
  董 鼐山东东平人康熙三十年
  胥 琇山东莱州人康熙三十四年
  蒋廷铨江西铅山人康熙三十四年
  张象文湖广汉阳人康熙四十年
  黄敏生浙江钱塘人康熙四十四年
  金一凤顺天大兴人康熙四十七年
  李舜卿顺天宛平人教习康熙五十年
  鲁国华浙江会稽人康熙五十二年
  王聫晋四川合州人荫生康熙五十六年
  王 河浙江山阴人康熙五十七年任后陞府丞
  乜丞圣山东历城人荫生雍正元年
  杨文振顺天籍江西永新人荫生雍正十二年
  嵇 瑛江南无锡人荫生乾隆三年
  黄溥之福建漳浦人荫生乾隆四年
  林振龄福建侯官人贡生乾隆四年
  王士泰顺天人贡生乾隆八年
  吴日璟浙江山阴人进士乾隆十七年
  高 锦汉军正蓝旗人乾隆十九年
  朱汝林江苏上元人乾隆二十年
  高 锦汉军正蓝旗人乾隆二十四年再任
  陶国干湖北黄冈人乾隆三十年
  吴 越安徽全椒人贡生乾隆三十三年
  勒 善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孙 镐江苏昭文人贡生乾隆三十九年
  张凤鸣湖北黄冈人乾隆四十七年
  胡本涛湖南湘潭人乾隆四十八年
  通判
  孙 楫直隶宁晋人荫生康熙四年
  房金星山东益都人荫生康熙五年
  李 浑湖南武陵人㧞贡康熙七年
  王 照顺天宛平人荫生康熙十四年
  李 苾顺天大兴人荫生康熙十七年
  李元瑨顺天大兴人荫生康熙二十三年
  戴 纪山东徳州人贡生康熙二十三年
  胡蔚先河南偃师人康熙二十五年
  王秉璋山东兰山人康熙二十七年
  罗 伦江西崇仁人康熙三十年
  王 𬭚直隶正定人岁贡康熙三十三年
  梁允洁直隶正定人荫生康熙三十三年
  常学良山西介休人岁贡康熙三十九年
  李淑徳汉军正蓝旗人康熙四十二年
  拉 都满洲镶红旗人康熙四十四年
  关 保汉军正白旗人康熙四十九年
  严 舒汉军正蓝旗人康熙五十年
  李桑阿汉军正蓝旗人康熙五十三年
  得 夀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五十九年
  树 徳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六十一年
  王雅图汉军镶白旗人雍正元年
  傅 赉满洲镶白旗人副榜雍正六年
  运 泰满洲镶红旗人举人雍正十一年
  阿尔布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元年
  明 福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十年
  瑚 柱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五年
  伊清额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九年

  智 常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三十三年
  阿精阿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年
  诺 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二年
  徳 兴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七年
  九官䑓管边同知乾隆十二年
  蒋国璋汉军正白旗人雍正十年
  巴尔布蒙古镶黄旗人乾隆二年
  图 兴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七年
  孟格徳蒙古正红旗人乾隆七年
  耀 海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九年
  熊岳通判乾隆三十七年改驻岫岩
  阿尔泰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十三年
  徳 禄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六年
  定 福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三年
  泰 青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年
  乌陞额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二十年
  奇他拉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徳 明蒙古正红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保 昌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任三十七年改驻岫岩
  岫岩通判乾隆三十七年由熊岳改驻
  保 昌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移任
  伊勒图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九年
  阿精阿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二年
  文 敏蒙古镶红旗人乾隆四十七年
  兴京理事通判系锦州理事通判乾隆二十八年
  佛 全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六年任锦州理事通判二十八年移驻
  世 昌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年
  迈图拉满洲镶红旗人乾隆三十一年
  百绍光蒙古正白旗人乾隆三十三年
  福 庆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三十四年
  书英额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春 普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三十九年
  书英额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一年再任
  文 敏蒙古镶红旗人乾隆四十五年
  多托里蒙古镶红旗人乾隆四十七年
  教授
  魏之璠直隶抚宁人岁贡顺治十一年任辽阳府教授十四年改奉天府教授杨 复直隶清苑人岁贡顺治十三年
  张奇抱直隶天津人进士顺治十六年
  高恒懋直隶静海人进士康熙四年
  刘宾廷顺天大兴人举人康熙七年
  冯 琚直隶沧州人举人康熙十二年
  乔 木顺天通州人举人康熙十九年
  左印喆直隶河间人岁贡康熙二十五年
  鲁 城顺天大兴人岁贡康熙四十四年
  李修和直隶保定人举人康熙五十年
  胡文灿顺天大兴人进士康熙五十五年
  陈 诗直隶唐县人进士康熙六十年
  赵 瓉直隶鸡泽人进士雍正六年
  高 㫜直隶长垣人进士雍正十二年
  邵大生直隶正定人进士乾隆九年
  弘均直隶保定人进士乾隆九年
  牛天贵直隶永平人进士乾隆十四年
  米天琦顺天宛平人进士乾隆二十六年
  辛开一顺天宛平人进士乾隆三十六年
  裴 振直隶天津人乾隆四十一年
  寗有诚锦州锦县人乾隆四十八年
  训导已裁
  于国维山东金州人顺治十四年
  曹重辉直隶丰润人康熙十六年
  王在镐直隶沧州人康熙二十一年
  刘䋲祖直隶迁安人康熙二十一年任此后训导奉裁
  经历
  刘家绩山西河曲人恩贡顺治十三年
  尹正始江南吴县人荫生顺治十八年
  吕家齐山东福山人康熙十三年再任
  朱国材锦州人贡生康熙八年
  吕家齐山东福山人康熙十三年再任
  施 鸿福建邵武人岁贡康熙十八年
  刘干生江西徳化人岁贡康熙二十年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浙江山阴人康熙二十一年
  赵自敏江南宁国人康熙二十一年再任
  张陛徴江南仪徴人康熙二十九年
  胡 准直隶保定人康熙四十一年
  张禹锡浙江馀姚人康熙四十五年
  李恒姚直隶宣化人岁贡康熙五十三年
  焦绥祚山东章邱人进士康熙五十五年
  王 询顺天宝坻人贡生雍正五年
  黄开泰福建龙溪人雍正十二年
  喻尧章湖北蕲州人乾隆十年
  杨恒绩四川新繁人贡生乾隆二十五年
  张耀龙直隶景州人乾隆三十五年
  朱镐昌浙江嘉善人乾隆四十年
  金明逹顺天宛平人乾隆四十二年
  张凯元直隶钜鹿人乾隆四十六年
  司狱
  苏 𪩘江南石埭人康熙九年
  魏国玺山东绛州人康熙十八年
  田遇春山西榆次人康熙二十年
  邓芝馨陕西三原人康熙四十一年
  李 实顺天宛平人康熙四十六年
  汪维炜顺天大兴人雍正三年
  胡 情浙江山阴人雍正九年
  李 钫康东嘉应人雍正十三年
  张廸范河南武安人贡生乾隆八年
  朱思敬浙江山阴人乾隆二十一年
  张迪范河南武安人乾隆二十七年再任
  黄良翰顺天宛平人乾隆三十六年
  李兆凤山西榆次人乾隆三十九年
  唐惇绪江苏新阳人乾隆四十二年
  王 燧山东掖县人乾隆四十六年
  岫岩巡检乾隆三十七年裁锦县教谕改设兼管司狱事
  张 度江苏娄县人乾隆三十七年
  谢 聨顺天大兴人乾隆四十年
  彭章玫江西新建人乾隆四十五年
  王 洁直隶曲阳人乾隆四十六年
  凤凰城巡检乾隆四十一年裁巨流河巡检移驻凤凰城
  王 燧山东掖县人乾隆四十一年
  张 钰汉军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彭章攻江西新建人乾隆四十四年
  顾 益江苏阳湖人乾隆四十五年
  陈灿宗顺天大兴人乾隆四十九年
  承徳县
  知县
  李翼鹏顺天大城人举人康熙四年
  多宏安直隶阜城人㧞贡康熙九年
  胡药婴直隶赞皇人㧞贡康熙十三年自铁领陞
  傅 星辽阳人荫生康熙十八年
  钱 霞浙江嘉善人进士康熙二十年
  章 经浙江富阳人康熙二十一年
  曽大升福建侯官人举人康熙二十三年
  张可立浙江乌程人康熙二十四年
  鹿廷瑄河南商邱人康熙二十九年
  史 晟广东饶平人举人康熙三十三年
  李文渊汉军正红旗人康熙三十五年
  李尚隆汉军镶红旗人康熙三十九年
  李 渥山东夀光人岁贡康熙五十年自开原陞
  吴正心浙江海盐人举人康熙五十六年
  李可采山东长山人举人雍正六年
  蔡书升江南吴县人雍正十年
  陈 纲江南吴县人进士雍正十二年
  黄永耀顺天大兴人举人乾隆元年
  胡世仁汉军镶蓝旗人贡生乾隆二年
  荣大成湖南零陵人贡生乾隆十一年
  黄开泰福建闽县人监生乾隆十一年
  富 昌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十八年
  徳克精额满洲镶黄旗人进士乾隆三十一年
  庆 龄满洲镶白旗人举人乾隆三十六年
  福 纲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四十年
  景 顺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四十一年
  觉罗文良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四十四年
  典史
  杨运兴陜西富平人康熙三年
  王有机直隶故城人康熙十三年
  王永节浙江山阴人康熙十六年
  朱维鼎浙江山阴人康熙二十五年
  陈所蕴山东邹平人康熙三十四年
  谢元旦浙江山阴人康熙三十五年
  何之衍山东汶上人康熙四十二年
  李 桂浙江鄞县人康熙五十四年
  夏世盛顺天大兴人康熙六十一年
  王 宰山西交城人雍正四年
  宋清义顺天大兴人雍正十一年
  周之焕浙江慈谿人雍正十二年
  朱廷钰江南宜兴人乾隆七年
  胡永锡顺天大兴人贡生乾隆十一年
  弘谟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二年
  蔡凌虚浙江归安人监生乾隆十六年
  潘王宣江南金山人乾隆二十七年
  陈克锜浙江海盐人监生乾隆三十二年
  谢聫顺顺天大兴人乾隆三十六年
  李 柏江西浮梁人监生乾隆四十一年
  费蕴山浙江山阴人乾隆四十五年
  巨流河巡检乾隆四十二年
  苪士臣顺天怀柔人康熙二十一年
  李 恒山东泗水人康熙二十八年
  张 恒江南盱眙人康熙三十一年
  王 统浙江山阴人监生康熙四十四年
  陈士良江南石埭人康熙五十三年
  于文龙山东文登人雍正七年
  徐大成顺天平谷人雍正十二年
  史天一浙江鄞县人乾隆三十一年
  薛世逹顺天大兴人乾隆三十一年
  王 燧山东掖县人监生乾隆四十一年
  辽阳州顺治十一年设为县康熙三年升为州
  知州
  王之仕广东人荫生康熙三年
  王葵锡浙江建徳人㧞贡康熙八年
  李光纶湖广宜都人岁贡康熙九年
  吴承基宁远人荫生康熙十年
  王应聘辽东人康熙十三年
  杨 镳河南洛阳人举人康熙十八年
  李文龙汉军镶白旗人荫生康熙二十二年
  范时崇辽阳人康熙二十三年
  刘 贞顺天大城人官生康熙二十六年
  胡祚远汉军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三年
  富中琰福建晋河人岁贡康熙四十四年
  陈学海浙江桐乡人举人康熙五十一年
  张懋诚四川遂宁人举人康熙五十四年
  王 瀚江南宜兴人康熙五十八年
  张能信四川阆中人雍正三年
  刘炎绪汉军正蓝旗人官生雍正六年
  赵懋本顺天大兴人岁贡雍正十三年
  吴秉礼福建福安人贡生乾隆四年
  何梦瑶广东高安人进士乾隆十年
  倪万斌江苏震泽人贡生乾隆十四年
  保 宁满洲正白旗人举人乾隆十七年
  佟 泰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年
  明 徳满洲镶红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雅清阿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兆 坊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三年
  书明阿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罗肇远湖广长沙人贡生乾隆四十一年
  克什讷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四十五年
  学正
  王元辅直隶清苑人举人康熙二十三年
  杨 瑄直隶新河人举人康熙二十九年
  陈五纪直隶丰润人岁贡康熙四十五年
  张 伉直隶完县人觧元康熙五十四年
  邢 伟顺天文安人举人雍正二年
  韩效儒直隶兾州人举人雍正五年
  王永禄锦州人贡生乾隆二年
  宋 焕承徳人举人乾隆八年
  徐孚璟直隶深州人举人乾隆九年
  张令誉直隶深州人举人乾隆十一年
  宋登𡺽直隶长垣人举人乾隆二十年
  牛硕景顺天文安人举人乾隆二十三年
  赵 相直隶行唐人举人乾隆三十四年
  吏目
  楼国敏浙江义乌人康熙三年
  宋文元浙江山阴人康熙十二年
  杨州芳浙江山阴人监生康熙二十年
  戴 𫄧顺天大兴人荫生康熙二十二年
  潘运理浙江山阴人监生康熙二十四年
  袁 济直隶武邑人康熙三十四年
  魏显汉直隶开州人康熙三十八年
  钱志学江南长洲人监生康熙六十一年
  孙贤仕顺天三河人雍正十二年
  袁世宣直隶清苑人乾隆八年
  张文杰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一年
  陈安国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二年
  周绍炳山东曲阜人附生乾隆十三年
  黄廷灯顺天武清人监生乾隆二十五年
  孙肇绩浙江富阳人乾隆三十三年
  杨 本浙江钱塘人乾隆三十六年
  查 桐浙江海宁人监生乾隆四十三年
  李衡文汉军正蓝旗人监生乾隆四十九年
  海城县
  知县
  王全忠辽东人贡士顺治十一年
  王 扆山西沁源人贡士顺治十八年
  线一伦奉天宁远人荫生康熙三年
  赵文炳河南仪封人进士康熙六年
  江 浦浙江嘉兴人举人康熙十三年
  陈王星河南洛阳人举人康熙十八年
  郑 绣江南歙县人康熙二十一年
  王命申山东济南人康熙二十四年
  李实秀汉军正红旗人康熙二十七年
  胡从贤汉军镶蓝旗人副榜康熙三十四年
  王沛恂山东诸城人举人康熙四十七年
  边 修江南吴锡人举人康熙五十一年
  王玉璿顺天大兴人进士康熙五十七年
  吕日宫陜西咸宁人监生康熙六十一年
  张士毅河南祥符人进士雍正四年
  蒋宗涑顺天大兴人举人雍正九年署任
  王枝培直隶静海人雍正十年
  王 烈直隶长垣人举人雍正十二年
  戴惟橒四川中江人副榜雍正十三年
  薛 楷福建闽县人举人乾隆六年
  万高士江西宁州人举人乾隆八年
  郑廷觐贵州贵筑人例监乾隆九年
  富 昌汉军正黄旗人贡生乾隆十一年
  齐法尚山东济河人贡生乾隆十一年
  明 秀包衣正白旗人举人乾隆二十八年
  穆和蔺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三年
  班 第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四年
  觉罗阿清阿满洲正蓝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五年
  明 徳满洲镶红旗人举人乾隆三十八年
  觉罗文良满洲正红旗人举人乾隆四十一年
  梁群英河南鹿邑人举人乾隆四十年年任
  李廷飏直隶新城人乾隆四十五年
  明 良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四十八年
  训导
  张文东直隶赞皇人康熙二十三年
  田光第直隶无极人康熙二十八年
  刘文振直隶武强人康熙三十二年
  李九封直隶灵夀人康熙三十五年
  李 兰锦县人康熙三十八年
  叶扶萼直隶河间人康熙五十六年
  张 俊直隶蔚县人雍正三年
  齐王谟广宁人雍正四年
  李犹龙顺天大城人雍正十一年
  张 霨直隶良乡人乾隆元年
  乔 睿直隶赵州人乾隆二年
  王 檀顺天大兴人乾隆五年
  李芝兰顺天宛平人乾隆九年
  傅进讲直隶兾州人乾隆十年
  范昌运直隶吴桥人贡生乾隆十四年
  宋士敏直隶赤城人贡生乾隆二十一年
  李润荣直隶深泽人贡生乾隆二十六年
  胡 棣直隶雄县人贡生乾隆三十年
  蒋 芬直隶晋州人举人乾隆三十八年
  高 芳直隶唐山人乾隆四十五年
  典史
  侯凤鸣顺天大兴人顺治十四年
  鄷正暹湖广黄冈人康熙元年
  李腾龙浙江山阴人康熙四年
  章 璋顺天宛平人儒士康熙十八年
  王承印陜西岷州人康熙二十三年
  郭 畿陜西高陵人康熙二十五年
  姚文斗山东济宁人康熙二十八年
  季世昌顺天宛平人康熙五十六年
  郑士奇直隶龙门人康熙六十年
  冯文奎直隶广宁人康熙六十一年
  阎夣骏山西绛州人雍正八年
  郑克仁山西解州人雍正十三年
  陈格顺天大兴人乾隆二年
  朱文耀浙江金华人乾隆六年
  俞中顺天大兴人乾隆二十七年
  温而肃顺天大兴人监生乾隆三十二年
  王 燧山东掖县人监生乾隆三十五年
  杨太林顺天大兴人乾隆三十六年
  王 洁直隶曲阳人乾隆四十二年
  毛方伟江西新城人乾隆四十六年
  牛庄巡检
  张 灿山东诸城人康熙二十二年
  凃瑞麒江南上元人康熙三十四年
  邓万选顺天大兴人康熙四十六年
  王颕宾顺天大兴人雍正七年
  陈引循直隶三河籍浙江会稽人雍正十三年
  𤐣顺天宛平人乾隆二年
  洪 魁顺天大兴人乾隆四年
  王永汲安徽天长人乾隆十二年
  周 云安徽无为州人乾隆十八年
  田 续河南固始人乾隆二十七年
  盖平县
  知县
  张世经江南南城人贡生康熙三年自辽阳知县调
  冯 璪直隶束鹿人贡生康熙四年
  杨凤鼎福建闽县人㧞贡康熙八年
  刘羽䋲陜西略阳人举人康熙十年
  薛观生江西盐城人康熙十四年
  李 铠江南山阳人进士康熙十四年
  骆 云浙江海盐人进士康熙十八年
  韩维翰山东淄川人进士康熙二十四年
  刘纯徳山西阳曲人㧞贡康熙二十九年
  俞大常直隶迁安人难荫康熙三十五年
  赵守易直隶完县人进士康熙三十九年
  郭运昭广西宣化人举人康熙五十二年
  杨邠俊云南安宁人举人康熙六十一年
  曹 𣷉山东安邱人举人雍正六年
  胡世仁汉军镶蓝旗人岁贡雍正十年
  樊 泽直隶静海人举人乾隆二年
  罗存仁康东潮州人举人乾隆四年
  吕肇述河南信阳人举人乾隆五年
  蒋均平汉军镶蓝旗人乾隆八年
  李 藻顺天大兴人乾隆九年
  徐 寅顺天宛平人举人乾隆十年
  心 常满洲镶红旗人进士乾隆十九年
  伊三善满洲正白旗人举人乾隆三十年
  西 兰满洲正白旗人进士乾隆三十二年
  庆 玉满洲镶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三年
  书明阿满洲正红旗人举人乾隆三十六年
  五明安蒙古正蓝旗人举人乾隆四十一年
  觉罗徳兴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四十六年
  训导
  方锡隆直隶龙门人康熙三年
  王业宏直隶威县人康熙八年
  周继印直隶河间人康熙十七年
  郄 璋顺天文安人康熙二十九年
  李品奇直隶灵夀人康熙三十七年
  李体圆顺天三河人康熙四十一年
  刘宸绂直隶正定人康熙四十六年
  杨辅天直隶容城人康熙五十年
  温徳化直隶怀安人康熙五十五年
  郭维藩直隶沧州人康熙六十一年
  李如桐直隶文安人雍正二年
  刘 燿直隶饶阳人雍正十一年
  刘锡福直隶宣化人乾隆三年
  李本深直隶卢龙人贡生乾隆十六年
  裴启印顺天怀柔人贡生乾隆十八年
  苏 陵直隶直定人贡生乾隆二十六年
  张辉业直隶昌黎人贡生乾隆三十三年
  刘昌龄直隶满城人贡生乾隆三十五年
  周 蒲直隶元氏人贡生乾隆四十年
  刘敬之广宁人贡生乾隆四十二年
  李捷墀直隶蔚州人乾隆四十七年
  典史
  潘澄贤浙江山阴人康熙四年自边阳县典史调
  李天麟江西金谿人康熙六年
  谭明伦山东历城人康熙十七年
  王九成河南宁陵人康熙二十六年
  朱之仪浙江秀水人康熙三十九年
  余 裳顺天大兴人康熙四十七年
  王 宸顺天大兴人康熙五十三年
  叶承珪顺天平谷人雍正六年
  周 照顺天大兴人乾隆八年
  赵玖远四川巴州人乾隆十七年
  张 度江苏萧县人县丞借补乾隆三十一年
  周 铨顺天宛平人乾隆三十八年
  开原县
  知县
  孔允桧山东曲阜人至圣裔举人康熙四年自锦县知县调
  何金序直隶昌平人恩贡康熙四年
  刘超凡直隶永平人进士康熙十六年
  周志焕浙江鄞县人贡生康熙二十年
  柯贞干汉军正白旗人康熙二十五年
  罗 鍹汉军正白旗人康熙三十五年
  李 渥山东夀光人岁贡康熙四十七年
  赵允昌直隶满城人举人康熙五十一年
  王 彬汉军正蓝旗人康熙五十三年
  王克家山东临淄人举人康熙五十八年
  万如济河南陈州人进士康熙五十八年
  陆允斌江南崇明人举人康熙五十九年
  曹居仁山东济宁人举人雍正十二年
  詹豹略广东饶平人进士乾隆二年
  苏为正广西桂林人举人乾隆十二年
  夸 色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十二年
  多隆额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九年
  徳克精额满洲镶黄旗人进士乾隆二十七年
  诚 明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三十四年
  燕 孝满洲镶白旗人举人乾隆三十六年
  徳 福满洲镶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一年
  明 亮满洲正红旗人举人乾隆四十一年
  训导
  陶光仪直隶新乐人康熙三十九年
  张 旭直隶新乐人康熙三十九年
  李一鹗直隶赵州人康熙四十五年
  赵繁昌直隶盐山人康熙五十年
  李如瑞直隶新安人康熙五十六年
  李 鉽顺天大兴人雍正四年
  曹之琨顺天武清人雍正十年
  张嗣琮顺天大兴人乾隆八年
  郑 颋直隶兾州人乾隆八年
  王 琮直隶正定人乾隆十二年
  赵毅发直隶昌黎人贡生乾隆二十年
  刘 柟直隶天津人贡生乾隆二十三年
  丁龙章锦县人贡生乾隆二十六年
  刘 喆直隶阜城人举人乾隆三十九年
  典史
  单凌汉山西襄陵人康熙四年
  韩大毓陜西岐山人康熙十七年
  冯 镜浙江山阴人康熙二十三年
  程 援河南永宁人康熙三十七年
  徐士敏浙江钱塘人康熙四十八年
  平 秀直隶高邑人康熙五十三年
  吕 僎山东潍县人康熙五十六年
  冯 𤐣顺天宝坻人康熙五十九年
  王宁原顺天大兴人乾隆二年
  张恭谨陜西三原人乾隆二年
  李 镐顺天宛平人乾隆隆五年任
  浓沛徳云南宝宁人乾隆十七年
  沈懋祚浙江山阴人乾隆三十年
  云从云陜西郃阳人乾隆四十年
  铁岭县
  知县
  胡药婴直隶赞皇人㧞贡康熙三年
  弘文直隶廷庆人难荫康熙十四年
  李廷荣辽阳人监生康熙二十二年
  许志进江南淮安人进士康熙三十五年
  彭其儁汉军正白旗人官监康熙三十九年
  焦献猷陕西西河人岁贡康熙四十九年
  宋一骧陜西南昌人举人康熙五十四年
  陈 善江南淮安人㧞贡康熙六十年
  王永禄汉军镶红旗人雍正三年
  高 烈山东登州人举人雍正五年
  孙国英直隶河间人雍正七年
  卢 铨福建汀州人进士雍正十年
  朱佑濓浙江台州人㧞贡雍正十二年
  李 珌甘肃甘州人进士乾隆六年
  张秉干江苏扬州人举人乾隆十一年
  罗 苍福建跃化人举人乾隆十五年
  甘珠露蒙古正白旗人举人乾隆十七年
  那 淳满洲镶红旗人举人乾隆十九年
  兴 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三年
  勒克精额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五年
  永 安蒙古镶白旗人进士乾隆二十五年
  哲成额满洲正白旗人进士乾隆二十九年
  庆 龄满洲镶白旗人举人乾隆五十二年
  觉罗魁英满洲镶红旗人举人乾隆三十四年
  徳 泰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苏隆阿满洲正红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七年
  新 泰蒙古正红旗人乾隆四十年
  魏锺秀河南河内人举人乾隆四十一年
  三 宝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四年
  积 善满洲正红旗人举人乾隆四十八年
  训导
  库 堪直隶赞皇人康熙二十三年
  张邦纪顺天通州人康熙三十年
  郭廷泽直隶宣化人康熙三十八年
  张天进顺天通州人康熙四十五年
  贾 禄直隶正定人康熙五十三年
  何士曾顺天通州人康熙五十六年
  魏 谦直隶正定人雍正四年
  杨 洙直隶赞皇人雍正六年
  紫大伸顺天通州人雍正十年
  王天锡直隶保定人雍正十一年
  张 远直隶新城人雍正十三年
  黄元价直隶保定人乾隆八年
  邱 焕直隶定州人乾隆八年
  徐 寅直隶宣化人乾隆九年
  雷 镜直隶容城人贡生乾隆十三年
  章 锦直隶天津人贡生乾隆二十年
  贾奕驹直隶蠡县人贡生乾隆二十一年
  赵文琳直隶大名人㧞贡乾隆二十七年
  刘 汉直隶宣化人贡生乾隆三十年
  岳 琰直隶卢龙人举人乾隆三十二年
  夏廷益直隶保定州人贡生乾隆四十五年
  典史
  王一彻顺天大兴人康熙三年
  王应启江南毫州人康熙十年
  徐元昇浙江分水人康熙十七年
  孔文经山西太原人康熙三十年
  和 吉直隶河间人康熙四十八年
  蔡文登顺天宛平人康熙五十五年
  杨希震直隶玉田人雍正六年
  朱 枚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
  何士栐顺天宛平人雍正十一年
  李兆枢顺天大兴人雍正十三年
  戴士瑶安徽泗州人乾隆三年
  章 诜顺天宛平人乾隆十二年
  朱式华顺天大兴人乾隆三十年
  章邦冀浙江会稽人乾隆三十年
  陈廷秀安徽青阳人乾隆四十七年
  陈学潮浙江山阴人乾隆四十八年
  复州
  知州先设通判雍正十二年升为州即以通判领之
  白 琮山西平定人例监雍正五年任通判十二年任知州
  胡振纬顺天宛平人例监生乾隆七年
  马 𨙒山西平阳人例监乾隆十二年任知州
  噶尔弼善满洲镶黄旗人举人乾隆二十八年
  岱 起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三年
  那 行满洲镇红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詹 霔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七年
  觉罗鄂山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九年
  额尔登希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一年
  陈 铨顺天大兴人举人乾隆四十三年
  学正
  郝萌舒直隶丰润人雍正十三年
  石之琳顺天大兴人乾隆三年
  王培元顺天东安人举人乾隆十四年
  胡绍轼直隶雄县人举人乾隆二十二年
  安 琈直隶枣强人举人乾隆三十二年
  范徳昭直隶迁安人举人乾隆三十七年
  杨 𮝔顺天宛平人贡生乾隆三十九年
  王法孔直隶安州人举人乾隆四十四年
  刘廷献直隶宝坻人举人乾隆四十九年
  吏目
  周 槐湖北京山人监生雍正十二年
  王道宏顺天大兴人乾隆元年
  李一梅福建延平人乾隆三年
  张世焕顺天良乡人乾隆四年
  易安民江西雩都人乾隆二十年
  吕陈义顺天大兴人乾隆三十五年
  李国柄河南济源人监生乾隆三十九年
  张元辰汉军镶白旗人监生乾隆四十五年
  附金州巡检
  赵 濬浙江永嘉人顺治十八年
  陈万善顺天大兴人康熙七年任十九年奉裁
  周 槐湖北京山人雍正五年复设金州巡检隶复州通判十二年改为吏目宁海县雍正十二年于金州设
  知县
  蔡昌识江西上犹人㧞贡雍正十二年
  黄永耀顺天人举人乾隆七年
  崇伦永安徽池州人乾隆七年再任
  江文采湖南湘阴人举人乾隆十一年
  永 亮满洲正白旗人举人乾隆二十年
  瑺 贵蒙古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奇 山满洲镶红旗人乾隆三十年
  图尔炳阿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二年
  雅尔善蒙古镶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七年
  瑞 林满洲正蓝旗人举人乾隆四十一年
  觉罗恒龄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四十二年
  舒元丰顺天大兴人乾隆四十五年
  教谕
  刘 𨱆汉军正黄旗人㧞贡雍正十二年
  郑徳玢直隶遵化人举人乾隆十二年
  丁奇武锦县人举人乾隆二十四年
  杨永干直隶庆云人举人乾隆三十六年
  戴国英直隶遵化人乾隆四十五年
  典史
  周 官陜西宁夏人雍正十二年
  柏文绣山东登州人乾隆七年
  路文彦河南新乡人乾隆十一年
  杨宗震江西新城人乾隆二十四年
  朱 泽顺天大兴人乾隆二十八年
  陈三䇿江苏宜兴人乾隆三十二年
  吴渭云顺天大兴人乾隆三十九年
  永吉州乾隆十二年奉裁改设理事同知
  知州
  杜 薫四川崇庆人进士雍正六年
  魏士敏直隶沧州人乾隆六年
  学正
  王 正直隶赵州人㧞贡雍正十二年
  王际清直隶赵州人贡生乾隆十年
  吏目
  王 镛顺天大兴人监生雍正七年
  张 学顺天大兴人雍正十二年
  王徳烱浙江山阴人乾隆九年
  长宁县乾隆元年奉裁
  知县
  员以成陜西咸阳人举人雍正五年
  郭 㴠江南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人副榜雍正八年
  贾泽深山西临汾人举人雍正十三年
  典史
  陶泰正顺天宛平人雍正五年
  刘 俨陜西临潼人雍正八年
  禇云生河南偃师人雍正九年
  陈 格顺天大兴人雍正十二年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二
  职官
  锦州府
  知府以下各员历任姓氏
  锦县属各员历任姓氏
  宁远州属各员历任姓氏
  广宁县属各员历任姓氏
  义州属各员历任姓氏
  吉林
  吉林属各员历任姓氏




cq=43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二
  职官
  锦州府顺治四年置佐领驻锦州刘成义领之十五年子文亮袭职康熙三年设州县知府
  宋之铉浙江奉化人㧞贡康熙四年
  刘源溥直隶清苑人举人康熙十四年
  孙 成顺天大兴人举人康熙十九年
  陶 琨浙江会稽人康熙二十七年
  金世扬汉军正黄旗人荫生康熙三十七年
  顾大位汉军正白旗人官生康熙四十年
  唐之⿳䒑⿲止自匕⿱儿夂 -- 夔顺天密云人岁贡康熙五十年
  马锺华山西介休人岁贡康熙五十八年
  李大受福建福清人岁贡康熙五十九年
  王以观汉军正白旗人岁贡雍正二年
  潘尚仁浙江乌程人雍正四年
  高 绂汉军正黄旗人雍正五年
  色 超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六年
  傅 赉满洲镶白旗人副榜雍正十一年
  张景苍汉军镶蓝旗人乾隆三年
  金文淳浙江钱塘人进士乾隆八年
  富 起满洲镶蓝旗人举人乾隆十三年
  富察善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阿 敏满洲正蓝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二年
  永 敏蒙古镶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六年
  兆 坊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阿 敏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四十一年再任
  兆 坊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四十三年再任
  富森布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九年
  通判雍正十一年乾隆二年复设二十八年复裁
  宣绍中河南息县人副榜康熙三年
  张显斌浙江鄞县人康熙六年
  黄 荃福建同安人康熙九年
  乔嵩裔河南登封人㧞贡康熙十二年
  朱梦熊直隶蓟州人康熙十九年
  金一燧浙江诸暨人康熙三十二年
  侯居简汉军正白旗人康熙三十二年
  龚眉望江南武进人康熙三十八年
  刘汝贞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五十年
  祖应时汉军正黄旗人康熙五十年
  梁索柱包衣正黄旗人康熙六十一年任以
  毛 瀚汉军正黄旗人雍正二年任后移驻义州
  图 善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年
  福 长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年
  徳尔得满洲镶白旗人人隆十二年任
  赋 㤗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年
  佛 全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六年任二十八年移驻 兴京
  教授
  张 珵直隶顺天蓟州人岁贡康熙四年
  李元发顺天大兴人举人康熙十一年
  张 橓直隶南和人举人康熙二十一年
  张友黄顺天大兴人举人康熙三十二年
  蒋玠人顺天大兴人岁贡康熙四十六年
  何来似直隶雄县人举人康熙四十九年
  阎九畴直隶南乐人进士康熙五十五年
  黄之裳直隶元城人举人康熙五十八年
  戴允恭顺天大兴人进士康熙六十年
  蔡 焞直隶保定人进士乾隆四年
  冯 禾直隶沧州人举人乾隆十九年
  杨 聆直隶灵夀人㧞贡乾隆二十六年
  张聫芳直隶安州人进士乾隆三十一年
  赵 瓖顺天通州人进士乾隆三十六年
  魏 㤗直隶天津人举人乾隆四十五年
  魏廷皋直隶柏乡人进士乾隆四十八年
  经历
  陶 美浙江会稽人康熙三年
  陈鼎新浙江山阴人康熙七年
  王继茂顺天大兴人康熙十一年
  侯懋功山西河曲人康熙十七年
  缪廷鼐浙江山阴人康熙二十一年
  赵昌柱顺天宛平人康熙四十四年
  董 灿顺天大兴人康熙五十三年
  陆士云湖广天门人举人雍正元年
  李 嶪湖广黄冈人举人乾隆二年
  梁祖益山西曲沃人乾隆四年
  赵尔铭直隶景州人乾隆十年
  潘 琮湖北江夏人乾隆二十一年
  姚 㤗广东平远人乾乾三十二年任
  章维垣顺天宛平人乾隆四十一年
  锦县
  知县
  孔允桧山东曲阜人举人康熙元年
  刘文亮奉天辽阳人荫生康熙三年
  陈遇辰浙江海䀋人副榜康熙五年
  郭茂㤗陜西泾阳人进士康熙六年
  蔡启新顺天大兴人康熙九年
  王奕曽奉天辽阳人康熙十七年
  刘惠宗陜西渭南人举人康熙二十一年
  彭长龄福建南平人举人康熙二十三年
  李得泌江南旴𣅿人岁贡康熙二十九年
  卜 鼎浙江嘉善人岁贡康熙三十三年
  李拱干奉天人监生康熙三十五年
  裘 奏江西宁州人㧞贡康熙三十八年
  冷又煦湖广黄陂人举人康熙四十八年
  周廷槐福建武平人进士康熙五十二年
  娄起镐浙江会稽人康熙五十九年
  王孟承江南长洲人岁贡雍正三年
  吕曰宫陜西咸宁人雍正四年
  彭迪忱湖广汉阳人举人雍正四年
  王 谟山西阳曲人举人雍正五年
  崇伦永江南池州人贡生乾隆元年
  颜绍怡顺天大兴人举人乾隆二年
  荣大成湖广零陵人贡生乾隆三年
  高清彦湖北黄梅人例监乾隆六年
  蔡长濋福建漳浦人贡生乾隆七年
  黄开㤗福建闽县人例监乾隆十年
  富 昌满洲正蓝旗人举人乾隆十一年
  徐 寅顺天大兴人举人乾隆十八年
  巴 徳满洲镶白旗人举人乾隆十九年
  班 第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瑺 贵蒙古镶白旗人进士乾隆三十年
  明 秀满洲正白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二年
  那 淳满洲镶红旗人进士乾隆三十三年
  穆和蔺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四年
  图尔炳阿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七年
  觉罗阿精阿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三十八年
  明 徳满洲镶红旗人举人乾隆四十一年
  雅尔善蒙古镶黄旗人举人乾隆四十二年
  永 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四十三年
  李廷飏直隶新城人举人乾隆四十八年
  教谕己裁
  龚尔美顺天宛平人举人康熙二十三年
  霍仪世直隶清苑人举人康熙二十六年
  刘引孙直隶沧州人举人康熙三十一年
  严 鹄承徳人举人康熙三十七年
  王 颛直隶赵州人解元康熙四十三年
  马咸厚直隶东光人举人康熙五十三年
  时 雨直隶赞皇人举人康熙五十八年
  铁如金顺天大兴人举人乾隆二年
  伍 锦顺天通州人举人乾隆三年
  崔 镛直隶天冿人乾隆十三年
  何 辰顺天宛平人举人乾隆十五年
  冯 禾直隶沧州人举人乾隆十九年
  张连城直隶南皮人举人乾隆二十年
  吴 典直隶平山人举人乾隆三十五年
  典史
  苑培惠浙江会稽人康熙元年
  朱会加浙江会稽人康熙六年
  吴邦逹浙江馀姚人康熙十年
  张易震顺天大兴人康熙十四年
  王廷枢顺天香河人康熙十八年
  尹 登直隶枣强人康熙三十七年
  冯之瀚顺天大兴人康熙四十七年
  史承龙顺天大兴人康熙五十三年
  屠宸辉山西平遥人雍正元年
  王廷弼山西河曲人雍正十二年
  陈启民顺天大兴人乾隆元年
  白得琳顺天宛平人乾隆元年
  李敷荣河南汲县人乾隆八年
  杨 栋浙江仁和人乾隆十九年
  朱玉书山西汾阳人监生乾隆二十六年
  王麟兆山东历城人监生乾隆四十七年
  天桥场巡检
  吕伟臣湖广江夏人雍正元年任原系广宁县义州巡检移驻锦县天桥场
  端木令仪顺天宛平人雍正六年
  李式华山西绛州人雍正十二年
  诸天驭顺天宛平人乾隆二年
  苑大受顺天大兴人乾隆八年
  杨之栋顺天通州人乾隆十一年
  叶 勤浙江鄞县人乾隆十二年
  朱肇岐顺天顺义人乾隆二十年
  洪光照江西鄱阳人乾隆二十九年
  元 昌直隶静海人乾隆三十七年
  杜 檀山东福山人乾隆四十四年
  陈禹田浙江萧山人乾隆四十九年
  宁远州
  知州
  杨道隆汉军正蓝旗人荫生康熙三年
  杨名声奉天海州人贡生康熙六年
  姜承基汉军镶红旗人荫生康熙八年
  彭始骞河南郑州人贡生康熙十一年
  吕正宫汉军镶黄旗人康熙十四年
  冯昌奕山西蒲州人进士康熙十七年
  王 琨辽东人难荫康熙二十一年
  唐翰弼汉军正黄旗人荫生康熙二十三年
  祝锺杰汉军镶红旗人康熙二十八年
  李文熙汉军镶红旗人康熙三十四年
  程希靖江南休宁人康熙三十八年
  张建策汉军镶红旗人康熙三十九年
  杨本植汉军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二年
  卢兆鹏汉军镶白旗人康熙四十九年
  程 哲江南歙县人康熙五十五年
  李升徳汉军正黄旗人荫生康熙五十八年
  孙大桐江南武进人岁贡雍正三年
  郭承珣山东汶上人雍正五年
  胡世仁汉军镶黄旗人捐贡雍正十年
  曹 涵山东安邱人举人雍正十年自盖平升任
  吴秉礼福建福安人雍正十一年
  赵懋本顺天大兴人乾隆四年
  臧根嵩浙江江山人乾隆八年
  李 珌甘肃甘州人乾隆十一年
  胡振纬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二年
  倪万斌江苏震泽人贡生乾隆十九年
  永 亮满洲正白旗人举人乾隆二十七年
  清 㤗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九年
  克陞额满洲镶黄旗人进士乾隆三十六年
  书明阿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一年
  景 顺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四十四年
  伊汤阿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五年
  州判乾隆四年设四十一年裁
  李 业广东嘉应州人举人乾隆四年
  徐 沄江苏荆谿人副贡乾隆十一年
  魏世纶山东济东人监生乾隆十四年
  刘光缙直隶赵州人举人乾隆十五年
  关 常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七年
  佟 海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十九年
  耀 岱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年
  查拉芬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二十三年
  班 第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二十四年
  富 瞻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福 贵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二十八年
  六十五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琦㻝浑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任四十一年裁缺
  学正
  王 言直隶邢台人举人康熙二十三年
  李应甲直隶获鹿人康熙四十年
  齐亮工直隶河间人雍正三年
  于念源直隶长垣人举人雍正九年
  王豫嘉直隶安肃人举人雍正十三年
  王 嵃直隶开州人举人雍正十三年
  郑 灦直隶冀州人举人乾隆六年
  魏学让顺天宣化人举人乾隆六年
  诸景贤顺天通州人举人乾隆八年
  邢希先直隶卢龙人举人乾隆三十三年
  裴 宏直隶清苑人举人乾隆三十五年
  刘 浦直隶昌藜人举人乾隆三十八年
  李秉佶直隶卢龙人举人乾隆四十三年
  吏目
  陈邦基浙江钱塘人康熙三年
  周建邦陜西榆林人监生康熙十六年
  翟 翰直隶定州人康熙十九年
  孔贞䇲山东曲阜人康熙二十四年
  魏印祚直隶柏乡人康熙三十二年
  王贻梅顺天大兴人康熙三十四年
  李 调湖广麻城人康熙四十年
  胡嗣晋湖广长沙人康熙四十三年
  徐 𬭚江南靖江人康熙五十三年
  杨正祐江南武进人雍正三年
  耿益谦福建汀州人雍正十一年
  钱 祐浙江山阴人雍正十三年
  林受祺江南高邮人乾隆七年
  李闻韬浙江长兴人乾隆九年
  张文杰顺天大兴人乾隆二十四年
  周 怡江南溧阳人乾隆三十一年
  李衡文汉军正黄旗人乾隆三十四年
  陈 本浙江会稽人乾隆三十五年
  中后所巡检
  潘秉直浙江萧山人康熙三年任宁远巡检四年改补
  赵加爵山西闻喜人孝行康熙八年
  万 铨江南怀宁人康熙十六年
  姚枝辉浙江诸暨人主簿改授康熙二十年
  牛经邦直隶天津人康熙二十九年
  李仙枚福建晋江人康熙四十一年
  盛棠胄江南华亭人康熙四十五年
  冯英杰浙江平湖人康熙四十九年
  沈大伦浙江徳清人康熙五十六年
  张凤翥顺天宛平人康熙六十年
  钱志学江南长洲人雍正十二年调任
  李 瀚顺天大兴人乾隆元年
  张 任江苏元和人乾隆四年
  文教淑顺天大兴人乾隆十六年
  谨案中后所巡检一缺扵乾隆十七年文教淑任内移驻白旗堡改隶广宁县四十一年裁州判后复设此缺仍驻中后所
  李兆凤山西榆杜人乾隆四十二年
  萧乃飏广东平远人乾隆四十七年
  广宁县
  知县
  佟湘年汉军正蓝旗人荫生康熙三年
  李如瑾湖广黄冈人举人康熙六年
  颜凤姿福建晋江人举人康熙七年
  张文治山西介休人进士康熙十四年
  项 蕙云南南宁人举人康熙十七年
  黄如瑾江南溧阳人进士康熙二十七年
  王国柱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七年
  白文璜汉军镶白旗人康熙四十四年
  钱世勲浙江诸暨人举人康熙四十八年
  王立宪云南建水人举人康熙五十四年
  张之坤汉军正蓝旗人荫生康熙六十年
  朱 衡汉军镶白旗人雍正三年
  陈廷简四川雅州人举人雍正八年
  邢承烈江西徳化人举人雍正八年
  秦昌延陜西郃阳人举人雍正九年
  金敦度江南休宁人举人雍正十年
  项纯礼江西兴安人㧞贡雍正十一年
  王 烈直隶长垣人举人雍正十一年署任
  荣大成湖广长沙人㧞贡雍正十三年
  钱学洙江苏昆山人乾隆三年
  蔡昌识江西铅山人乾隆七年
  黄开㤗福建邵武人乾隆十年
  郑廷勤贵州贵筑人乾隆十年
  翟廷杰直隶新河人㧞贡乾隆十三年
  孙龙治顺天大兴人进士乾隆十七年
  额尔登布满洲正红旗人举人乾隆十七年
  噶尔萨满洲正蓝旗人进士乾隆二十八年
  奎 福满洲镶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年
  心 常满洲镶红旗人进士乾隆三十年
  庆 龄满洲镶白旗人举人乾隆三十四年
  萨 敏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七年
  伊汤安满洲正白旗人举人乾隆四十年
  杨鹏翮陜西三原人乾隆四十六年
  魏锺秀河南河内人举人乾隆四十七年
  文 禄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四十八年
  训导
  窦 发直隶水平人康熙二十四年
  王子梴直隶天津人教习康熙三十一年
  曹源溥直隶丰润人康熙四十八年
  章金鉴顺天大兴人康熙五十五年
  王业建直隶肃宁人康熙五十七年
  马长龄顺天怀柔人雍正三年
  杨之暟顺天固安人保举雍正七年
  王应举顺天宛平人乾隆四年
  栗 业直隶正定人乾隆六年
  牛尚信直隶宣化人乾隆九年
  李 煌直隶蠡县人贡生乾隆十七年
  刘永沛直隶任邱人贡生乾隆十九年
  张朋年直隶高阳人贡生乾隆二十五年
  刘徴厚直隶静海人贡生乾隆二十八年
  陈 纪开原人贡生乾隆三十四年
  张成罴顺天顺义人贡生乾隆四十年
  路念诚直隶易州人贡生乾隆四十年
  石 琮辽阳人教习乾隆四十二年
  翟士恒直隶天冿人乾隆四十四年
  曹徳昌直隶新安人举人乾隆四十八年
  典史
  叶茂华浙江鄞县人康熙三年
  邢 式山西蔚州人康熙十年
  屈大伸陜西华州人康熙二十年
  周廷槐浙江钱塘人康熙二十九年
  朱嗣隆浙江兰谿人康熙三十九年
  杨惟伦江南㤗州人康熙五十七年
  王 鼎顺天大兴人雍正九年
  何汾湘浙江会稽人乾隆四年
  陈汝楫江苏丹徒人乾隆四年
  郑纶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顺天通州人乾隆十二年
  潘 锐顺天宛平人乾隆十九年
  张述勲浙江慈谿人乾隆三十六年
  叶永清安徽贵池人乾隆四十五年
  白旗堡巡检乾隆十七年以中后所巡检移驻白旗堡改隶广宁县三十二年以白旗堡巡检移驻新民屯四十一年另设中后所巡检
  文教淑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七年
  陈恒开浙江上虞人乾隆二十九年
  史天一顺天大兴人乾隆三十年署任
  薛世逹顺天大兴人乾隆三十七年
  义州
  知州
  王枝培直隶静海人雍正十二年
  胡世仁汉军镶蓝旗人乾隆五年
  郑廷觐贵州贵筑人乾隆十二年
  徳 明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十七年
  那 淳满洲镶红旗人进士乾隆二十二年
  额尔登布满洲正红旗人举人乾隆二十八年
  克昇额满洲镶白旗人举人乾隆三十八年
  永 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七年复任
  克昇额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四十八年复任
  学正
  周 桓直隶元氏人雍正十二年
  孙龙治顺天大兴人乾隆九年
  毛时敏直隶静海人举人乾隆二十年
  解尔琏直隶高阳人举人乾隆二十一年
  李春林直隶河间人举人乾隆二十八年
  刘毓琪顺天宁河人举人乾隆三十二年
  曹大观直隶景州人举人乾隆四十一年
  王允恭顺天大兴人举人乾隆四十七年
  吏目
  诸天驭顺天宛平人雍正十二年
  王士俊顺天大兴人乾隆二年
  李怀信广东香山人乾隆七年
  周 珍浙江宁波人乾隆九年
  励宗一直隶静海人监生乾隆十五年
  王士俊顺天大兴人乾隆二十三年再任
  王蔚文顺天东安人监生乾隆二十九年
  沈瑞图江苏吴江人监生乾隆三十九年
  张 简顺天宛平人乾隆四十四年
  李馨远山东济宁人乾隆四十八年
  陈惠鸣江苏元和人乾隆四十八年
  吉林
  理事同知乾隆十二年裁永吉州设
  阿掦阿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十二年
  长 禄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十九年
  罗 庚满洲正蓝旗人乾隆二十一年
  图 善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七年
  灶神保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三十四年
  逹哈布满洲镶红旗人乾隆三十五年
  那昌阿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年
  宗室玉柱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三年
  宁古塔
  学正乾隆十二年裁永吉州学正改设
  王际清直隶深州人乾隆十二年
  张 倬汉军正红旗人乾隆十七年
  张 蕴直隶赵州人乾隆十八年
  张笃信直隶邢台人乾隆二十一年
  边茂林直隶任邱人乾隆二十四年
  张 瑜直隶灵寿人乾隆二十七年
  王 恭顺天宛平人乾隆三十年
  金世熊直隶天津人乾隆三十三年
  安学元直隶新安人乾隆三十七年
  宋开元顺天通州人乾隆四十一年
  胡 惺直隶庆云人乾隆四十三年
  巡检乾隆二十八年
  潘宏徳四川成都人乾隆二十八年
  金以权浙江桐乡人乾隆三十三年
  陈宋儒浙江诸暨人乾隆三十九年
  赵万清浙江山阴人乾隆四十七年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三
  学校
  奉天府儒学
  各州县儒学
  锦州府儒学
  各州县儒学
  吉林儒学
  宁古塔儒学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三
  学校
  等谨案我
  朝创业大东风教所自
  盛京实为首善天下仰化成焉迨今重熙累洽庠序日兴又増设官学义学䂓制大偹以训俗而型方我
  皇上四莅
  陪都
  恩纶叠沛増广额数菁莪化被无远弗届凡身列泽宫者涵濡于百年之久含咀于六艺之华澡徳既深敷文益盛臣等敬编列学宫书院及各属官学义学规条谨志学校第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三
  学校一
  奉天府儒学
  在府治东南隅考明时沈阳中卫学在卫治西北隅正统元年重建
  本朝天聪三年改建于此地初建
  圣殿三楹㦸门三楹棂星门一座康熙五年増修学宫并建
  启圣祠十九年府尹梁拱辰重修
  圣殿二十一年府尹高尔位増建东西庑各三楹二十五年
  圣祖御制
  至圣先师孔子赞颁布天下勒石学宫二十八年颁
  御书万世师表扁额奉悬
  大成殿各州县同二十九年立下马牌于学宫外三十二年工部请修
  启圣祠增建明伦堂三楹东西斋房各三楹大门仪门并东西角门各一座乐器库房书房西房各二楹并设守卫步兵十名四十九年府尹廖腾煃率属及绅士等捐资増修
  圣殿为五楹并增大成门一座启圣门一座照壁一座义路礼门各一座缭垣二百丈后又増建名宦乡贤祠各一楹五十一年奉朱子升配十哲之次五十四年以宋儒范仲淹从祀雍正元年追封
  孔子五代王爵改
  启圣祠为
  崇圣祠各州县同二年复先儒明代黜祀者六人林放蘧瑗秦冉颜何范寗郑康成增祀孔子弟子县亶牧皮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万章公孙丑汉诸葛亮宋尹焞魏了翁黄干陈淳何基王柏赵复元金履祥许谦陈澔明罗钦顺蔡清
  本朝陆陇其共二十人
  崇圣祠增宋张廸一人从祀四年
  世宗御书生民未有扁额颁悬
  大成殿各州县同九年府尹黎致远率属及绅士等捐资重修殿庑门壁乾隆元年重修缭墙明伦堂东西斋房大门二门等处三年奉颁
  御书与天地参扁额恭悬
  大成殿各州县同五年设学舞生额定三十六名八年圣驾亲临释奠奉颁
  御书先觉斯民扁额二十八年奉颁
  御制文庙碑文十六年四十一年奉颁
  御制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文二道二十年奉颁御制平定凖噶尔告成太学碑文二十四年奉颁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俱勒石明伦堂四十年奉颁乐器麾一编钟八编磬十六琴六瑟四排箫二箫六箎四笙六埙二鼓一搏拊二柷一敔一节二羽三十六籥三十六四十四年奉
  旨刊刻
  世宗宪王帝训饬士子上谕一道勒石明伦堂各州县同谨案乾隆八年十九年四十三年四 八年皇上东巡俱亲行释奠礼
  御制文庙诗恭载天章门
  承徳县儒学县学生员及儒学各事宜俱隶奉天府学兼辖
  辽阳州儒学
  在城东门内元初设于旧都司治后明洪武中都指挥潘敬叶旺移建于此永乐壬辰都指挥巫凯塑
  先师及诸贤像正统丙寅都督王祥重修景泰癸酉御史谢燫建尊经阁成化初副总兵韩斌重修乙未御史潘宣置祭器弘治壬子御史宋鉴建四斋及东西号房癸丑凿泮池戊午御史罗贤改建棂星门辛酉御史车梁重建尊经阁正徳乙亥御史刘成徳修庑像设雅乐巡按高越续建名宦祠嘉靖
  己丑御史史褒善重修殿庑堂齐泮池三面坊牌増建郷贤祠御史胡文举建辽左书院一习武书院一社学六后皆废
  本朝康熙十二年知州吴承基请即旧址建
  圣殿三楹四十九年知县富中琰捐资重修奉天府经历张禹锡署州事与学正陈五纪续为经理增
  圣殿为五楹五十年增建东西庑各三楹五十一年知州陈学海又増两庑至十楹五十八年海城县知县王玉璿署州事建
  崇圣祠三楹六十年知州王瀚建文昌祠三楹雍正三年建㦸门三楹棂星门一座乾隆二十六年知州明徳捐赀修葺并増建明伦堂三楹大门一座西斋房二楹东西耳房各三楹三十六年知州兆坊捐赀重修三十八年学正赵相増建东斋房二楹大门班房三楹
  海城县儒学
  在城南厝石山阳按旧志明洪武十八年建海州卫学宣徳元年迁城南门内成化五年重修弘治五年迁城东南隅立敬一箴亭后俱废
  本朝顺治十一年设海城县知县王全忠于旧城西南隅建
  圣殿三楹康熙七年知县赵文炳建
  崇圣祠三楹十七年知县江溥重修
  正殿増建东西两庑十九年知县陈王星増建㦸门一座五十年知县王沛恂捐募重修增建明伦堂三楹书忠义节孝四大字于壁雍正五年知县张士毅迁学宫于新城内并増建东西角门及八字墙照壁等处仍于学宫故址重修明伦堂三楹今为训导学署
  盖平县儒学
  在城内东南隅按旧志盖平卫学在卫治东南系明洪武癸亥年指挥吴立张良佐建后废
  本朝康熙十一年于卫地设县知县刘羽绳于城内西北隅建
  圣殿三楹四十一年知县赵守易重修并増棂星门一座东西角门二楹五十四年知县郭运昭复移建于此六十一年典史王震协同士民等捐建东西庑各三楹雍正八年又捐建
  崇圣祠三楹乾隆十三年重修东西庑二十二年重修
  圣殿二十四年増建忠义节孝二祠各三楹
  开原县儒学
  在城内东南隅考县治北旧有元大徳年加封
  大成文宣王庙碑明设三万卫学至成化中重修者三
  南城上有奎星楼至
  本朝初断碑遗址犹存康熙四年知县何金序建圣殿三楹于此十八年知县刘超凡建棂星门三楹左右木坊二座二十二年知县周志焕重修
  正殿二十四年増建
  崇圣祠三楹四十九年知县李渥捐俸建东西庑各三楹重修棂星门一座并増建大成门三楹忠孝祠三楹五十九年知县万如济训导李如瑞倡率士民捐修
  崇圣祠开凿泮池乾隆三十三年知县多隆额训导丁龙章倡率捐修
  铁岭县儒学
  在城内东南隅考旧志明正统元年于铁岭卫治东南建学嘉靖十六年重修后废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知县许志进于此捐建
  圣殿三楹棂星门一楹五十年知县焦献猷捐修明伦堂三楹复议建
  崇圣祠三楹乾隆二十八年训导赵文琳捐修东西庑各三楹㦸门一座开凿泮池増建棂星门为三楹二十九年合邑绅士捐建奎星阁
  复州儒学
  在城内东南隅旧志有复州卫学明季移于山东
  本朝雍正十二年于复州旧卫城设州治议建儒学于此
  圣殿三楹棂星门三楹东西庑各三楹
  崇圣祠三楹乾隆十二年増建大门一座明伦堂三楹
  宁海县儒学
  在城内考旧志有金州卫学明季移于山东
  本朝雍正十二年于旧金州卫地设县治议建儒学乾隆十八年始建
  圣殿三楹东西庑各三楹㦸门三楹棂星门三楹明伦堂三楹
  崇圣祠三楹开凿泮池増建缭垣
  锦州府儒学
  在府治西即明中左屯卫学正统元年巡抚李公濬疏请创建成化己亥指挥白钦増修嘉靖丙寅巡抚魏学曾镇守王治道等重修江奎有碑记其事
  本朝康熙五年知府宋之铉因旧制重修
  圣殿三楹续修
  崇圣祠一所东西庑各三楹明伦堂五楹十七年知府刘源溥重修㦸门泮池等处二十三年知府孙成重修东西木坊二座三十九年岁贡陈芝秀于城东南隅建文昌宫四十年知府顾大位重修殿庑坊门等处四十二年众绅士建奎星楼五十年知府唐之䕫教授何来似同捐修㦸门泮池五十八年府尹尹泰偕知府马锺华知县周廷槐教授阎九畴倡率绅士等捐修
  圣庙生员刘俶捐修照壁一座雍正三年文昌宫毁绅士等捐资重建乾隆三十八年知府富察善等捐修
  殿庑四十二年知府阿敏等重修两庑又乾隆二十八年奉颁
  御制文庙碑文十六年四十一年奉颁
  御制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文二道二十年奉颁御制平定凖噶尔告成太学碑文二十四年奉颁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俱勒石明伦堂
  锦县儒学
  在府治西北康熙四十四年知县裘奏捐建
  圣殿三楹
  崇圣祠三楹五十年知府唐之䕫知县冷又煦同捐建东西庑㦸门各三楹及泮池缭垣等处雍正二年知县王承孟教谕时雨倡率绅士等重修
  殿庑并建棂星门三楹照壁一座名宦乡贤祠各一楹乾隆十七年知府富起通判徳尔得等捐赀重修谨案县学生员及儒学事宜乾隆三十七年裁教谕后俱隶锦州府学兼辖
  宁远州儒学
  在州治东明宣徳五年景泰四年重修旧有
  圣殿五楹东西庑各十楹㦸门一座棂星门三楹内东偏有乡贤祠三间已多倾圯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府尹高尔位捐俸修葺三十六年知府李文熙于旧址捐修
  圣殿三楹
  崇圣祠一楹东西庑㦸门各三楹大门一座明伦堂三楹大门内西偏増建忠义孝弟祠三楹乾隆元年知州吴秉礼捐修二十八年知州永亮重修三十三年知州克昇额倡率众绅士捐赀增建
  崇圣祠为三楹并修理棂星门㦸门照壁池垣等处
  广宁县儒学
  在城内西北隅考旧志元置广宁府路儒学在广宁右卫西北明初于旧址设学正统辛酉都御史王翺改建于镇东堂之右成化间都御史滕昭彭谊参政尚纲郎中毛贵重修巡按御史王嵩造祭器弘治间副使李贡设乐器正徳间都御史刘宪増号舍葺泮宫嘉靖戊子都御史满珍凿泮池于棂星门外长六大引大恵泉注之明季俱废
  本朝康熙五年知县佟湘年于
  圣殿后建
  崇圣祠九年知县颜凤姿因旧址重修
  圣殿三楹十六年知县张文治建棂星门砌缭垣十七年改建
  崇圣祠于殿东二十七年知县项蕙建东西庑各三楹三十二年训导王子梴修明伦堂三楹三十九年知县王国柱重修
  圣殿及照壁并凿泮池成板桥建东西木坊二座乾隆三十五年众绅士捐修门庑泮池㦸门等处义州儒学
  在城内东南隅雍正十二年设州治议建儒学乾隆九年始建
  圣殿三楹东西庑各三楹㦸门一座棂星门三楹崇圣祠三楹明伦堂三楹忠义节孝祠各三楹角门二座东西下马木牌二座木坊一座照壁一座并凿泮池
  吉林儒学
  在城内东南隅乾隆七年永吉州知州魏士敏捐建
  圣殿三楹
  崇圣祠三楹东西庑各三楹大成门一座棂星门一座泮池一座照壁一座明伦堂三楹三十年同知图善増建奎星楼三十五年
  奏请重修殿庑
  宁古塔儒学
  在城内东南隅乾隆三十五年众绅士捐建
  圣殿三楹大门一座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四
  学校
  释奠礼典
  课士规条
  官学义学经制
  奉天府官学
  书院规条
  各州县义学
  各州县学田
  吉林各属官学
  黒龙江各属官学
  入学员额
  公宴宾兴等礼
  直隶永平府辽学裁并附载
  山东复州金州二卫学裁并附载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四
  学校
  释奠礼典
  文庙每年春秋致祭俱于仲月上丁日奉天府学定例府尹主祭几先期斋戒省牲俱如会典仪届期府尹及该教官等率诸生质眀将事荐帛奠爵豆登簠簋铏笾以次序列陈牺牲设舞乐悉如会典
  仪礼既成始受胙于学即古释奠之义各州县则令州牧知县主之至每月朔望该教官率诸生于
  先师神位前上香焚帛俱用常仪
  课士规条
  明伦堂之左
  世祖章皇帝敕刊立卧碑顺治九年设所以晓示诸生敦行励学永为遵守又每月朔望各儒学教官传齐该学生员于明伦堂设香案恭捧康熙四十一年所颁
  圣祖仁皇帝御制训饬士子文雍正三年所颁
  圣谕广训万言谕宣讲训示令该生等咸知恪凛岁科两
  试新进生员覆试学臣令诸生默写
  <span id="圣谕广训一条又雍正元年">[[#圣谕广训一条又雍正元年|圣谕广训一条又雍正元年]]
  题定各学生员由学臣飭令教官等立定课程每月两次令其齐集学舍面加考校其新进生员照国子监坐监之例令在学舍肄业俟下案新进生员至学为满或有亲老家贫不能久居学舍亦必分题校艺无使旷业年终令该教官编定诸生甲乙册彚报学臣所以示陶成而分优拙奉天府各属课士章程俱府丞董其成
  官学义学经制
  雍正九年
  题定州县于大乡钜堡各置社学一区俱由该管官选择生员学优行端者补充教习免其差徭量给
  廪饩其民间自立者即概称义学凡子弟年十二以上有志学文者俱令入学肄业奉天各官学俱设冇助教旗籍子弟俱令习满汉文并造姓名册结于府丞试时甄别奨励务期启发童蒙成就俊乂是即三代党庠术序之法所有各属官学义学详志于后各属官学义学书院学田
  奉天府
  左翼官学一所在城内东南隅右翼官学一所在金银库西俱康熙二十年建每翼额设学生四十名满学二十名习满书汉学二十名习满汉书并马步箭满学设满文助教各一员汉学设满汉文助教各一员每学教习各二人由奉天府尹选生员充补
  盛京礼部董其事雍正十年每翼増设内务府学生三十名肄业
  盛京三旗每旗额设学生二十名肄业八旗汉军每旗额设学生十五名肄业
  宗室学一所觉罗学一所共二十二间俱在天祐门外乾隆二年建每学额设学生十名肄业书院规条
  沈阳书院在学宫右工部侍郎李永绍建乾隆七年府尹霍备率属置买地基捐建讲堂五楹东厢五楹西厢五楹群房十一楹三十一年府丞李绶因书院膏火无资
  奏请借帑营息三十二年将军社图肯等
  奏定于奉锦二属学田内每年徴收银两彚交奉天府治中存贮以作书院经费掌教每年束修银二百两薪水银三十六两肄业生员二十四名每名月给膏火银一两五钱每年奨赏银十三两有零萃升书院三楹在府尹署东任奕䥸建今废原设学田一百四十一亩九分三厘五毫湮没已久乾隆三十年于丈出民人馀地内拨给学田二千亩徴银一百二十两
  辽阳州
  义学五楹在州治东雍正元年知州王瀚建辽左辽右二书院明弘治时建今废
  习武书院明嘉靖中御史胡文举建今废
  原设学田七十亩零二分乾隆三十一年于馀地内拨给学田九百二十九亩八分共田一千亩徴银六十两
  海城县
  海州书院三楹在南门外乾隆三年知县戴惟橒建
  原设学田一百五十亩内湮没二十八亩乾隆十四年増拨学田二百四十五亩三十一年于馀地内拨给学田六百三十三亩共田一千亩徴银六十两
  盖平县
  义学三楹在县治西雍正七年知县曹涵建原设学田五十二亩乾隆三十一年于馀地内増拨学田九百四十八亩共田一千亩徴银七十两开原县
  义学三楹在学宫东南隅雍正三年
  乾隆三十一年于馀地内拨给学田一千亩徴银五十两
  铁岭县
  银冈书院在县治南御史郝浴建
  学舍三楹在学宫西北
  乾隆三十一年于馀地内拨给学田一千亩徴银五十两
  复州
  乾隆三十一年于馀地内拨给学田一千亩徴银七十两
  宁海县
  南金书院一所乾隆三十八年知县雅尔善倡率众绅士捐建
  乾隆三十一年于馀地内拨给学田一千亩徴银七十两
  锦州府
  义学一所在学宫内明伦堂西
  原设学田七百六十亩乾隆三十一年于馀地内拨给二百四十亩共田一千亩徴银七十两义学学田七百四十五亩二分零知府李大绶捐置每年徴收银两以资修葺
  锦县
  原设学田八百八十五亩乾隆三十一年于馀地内拨给学田一百十五亩共田一千亩徴银七十两
  宁远州
  社学在中后所雍正三年
  原设学田四百零十亩乾隆三十一年于馀地内拨给学田五百九十亩共田一千亩徴银七十两广宁县
  义学一所在署东康熙十九年知县项蕙捐建四十九年知县钱世勲于察院旧址重建
  乾隆三十一年于馀地内拨给学田一千亩徴银六十两
  义州
  乾隆三十一年于馀地内拨给学田一千亩徴银七十两
  吉林各属
  吉林
  左右翼官学一所在城内东南隅康熙三十二年建八旗每佐领名下额送学生四名肄业每翼设助教一员
  宁古塔
  官学一所在城内东南隅雍正五年建八旗每佐领名下额送学生六名肄业
  白都讷
  官学一所在城南门内雍正四年建八旗每佐领名下额送学生四名肄业
  三姓
  官学一所在城内东南隅雍正十二年建八旗每佐领名下额送学生四名肄业
  阿勒楚喀
  官学一所在城内东南隅雍正五年建八旗每佐领名下额送学生三名肄业
  拉林
  官学一所在拉林堡内东北隅乾隆二十一年建八旗每佐领名下额送学生三名肄业以上四处官学各设 教习一员系吉林将军所辖
  黑龙江各属
  齐齐哈尔
  官学一所在城东门内乾隆九年建八旗每佐领名下额送学生一名肄业
  墨尔根
  官学一所在城内乾隆九年建八旗毎佐领名下额送学生一名肄业
  黑龙江
  官学一所在城内乾隆九年建八旗毎佐领名下额送学生一名肄业以上各学毎学设教习一员系黒龙江将军所辖入学员额
  国初辽人入关者寄籍永平山海等处故永平旧有辽学后奉天二府属州县以次建立学校而
  盛京驻防八旗官兵子弟应试者因赴京遥远亦入奉天府学百数十年来久道化成人文蔚起故额取亦日渐増焉
  奉天府岁试额取文童七名原额六名乾隆三十六年 奏准于复州学额内拨増一名满洲文童十一名汉军文童八名承徳县额取文童七名武童七名原额武童六名乾隆三十六年奏准于复州学额内拨増一名
  辽阳州额取文童五名武童五名
  海城县额取文童五名武童五名
  盖平县额取文童三名武童三名原额二名乾隆三十六年 奏准于复州学额内拨増文武各一名
  开原县额取文童二名武童二名
  铁岭县额取文童二名武童二名
  复州额取文童五名武童五名原额俱八名乾隆三十六年 奏裁三名额数拨増奉天莶平广寕三学
  宁海县额取文童四名武童四名
  锦州府额取文童九名武童四名
  锦县额取文童七名武童七名
  宁远州额取文童五名武童五名
  广宁县额取文童三名武童三名原额二名乾隆三十六年 奏准于复州学额内拨増文武各一名
  义州额取文童四名武童四名
  科试各学文童额取与岁试同
  <span id="乾隆元年奉">[[#乾隆元年奉|乾隆元年奉]]
  恩旨将奉天府学满字号照中学例加五名锦州府复州学合字号照小学例加三名其辽阳州等学原额七名五名者加二名四名二名者加一名四十三年奉
  恩旨将满合二号及奉天所属各学科考广额一次其向取进六名以上者増额三名四五名者増额二名二三名者増额一名
  公宴宾兴等礼
  中式文举人每名给花红银十两武举人每名给花红银五两会试公宴银共一十五两
  文武生员宾兴银两每名自六钱一分二厘至八钱八分三厘不等
  隶永平府辽学裁并附载
  顺治初辽东十五学寄设永平置教职三员统之五年改设辽学裁教职二员设入学廪额各八十名岁贡三名其十五学名目俱裁十一年设辽阳府
  题准设立儒学其永平府辽学生员俱归辽阳府学肄业十三年
  题准诸生现居辽阳者在辽阳府学肄业其原寄永平府学者仍留永平学如有愿还辽地者听并令学臣按试时取诸生互结系真辽籍者方准寄永平学入试其永平寄学廪额八十名内分四十名归辽阳府学至永平府寄学每案文童仍许入学四十名亦取辽学生员保结辽阳海城二县学毎学始设廪额五名俟人才日盛仍照县学例每学设廪额二十名辽阳府学永平寄学每年各贡一名辽阳海城二县学毎二年各贡一名康熙五年
  题准辽人寄籍永平者归并永平府学应试其寄居籍贯及夹字号名目俱裁
  山东复州金州二卫学裁并附载
  国初沿明旧制辽东复州金州二卫学附入山东莱州府各置教职一员康熙五年
  题准辽人寄籍山东者归并山东各学应试雍正五年覆准山东复州金州二卫学归并奉天府由奉天府府丞考试如愿留居山东者即入莱州府民籍应试其二卫学入学额数及廪额俱裁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五
  官署
  盛京将军公署
  盛京五部公署
  御史公署
  内务府公署
  三陵各官公署
  奉天府属各官公署
  锦州府属各官公署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五
  官署
  等谨案古者建官分职皆有公署传曰署者著也著其所而公廷尊瞻望肃也我
  国家肇基之初制度咸偹洎乎定鼎京师増设留都
  廨署朝夕视事足以临民听政
  等详核各属衙署仓库及建置裁并縁起谨志官署第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五
  官署
  盛京
  将军公署在徳盛门内街东天聪六年设立六部时为吏部衙门顺治元年奉裁康熙十三年重修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公署大堂三间川堂三间司房六处畨子司四间印房三间本房三间库房四间东耳房三间仪门三间大门三间乾隆三年添造大堂二间十四年添建司务厅三间八年奉颁
  御书屏翰邠丰扁额恭悬大堂
  城内西南隅康熙二十年建
  火药库城外东南隅共八间
  教场城内西北隅大厅三间班房四间乾隆元年添建
  恩赏库三间办事房三间三十四年添建官兵领银公所房四间又教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一所乾隆八年添建在浑河南大厅五间该班房三间十一年添建礟房二间三十三年添建值月房一间
  官房原有五千四百一十六间系
  赏给官兵居住乾隆三十六年 奏明空闲塌毁者一千九百三十九间现在三千四百七十间俱修
  理完竣

  八旗城门官兵值班堆房共七十八间
  戸部公署在徳盛门内街东天聪六 年设立六部时建今因之大堂三间三司司房共九间档子房三间两傍班房四间仪门五间大门三间乾隆八年奉颁
  御书宗邦会要扁额恭悬大堂
  六处通济仓一百间康熙五十年建太平仓七十间新仓三十间以上三仓贮稗豆米石内仓三十间贮江米豆谷等项
  兴京仓旧设八间康熙五十二年増建十间
  南馆仓五间乾隆二十九年归内务府经理
  银库共十八间
  草场城外东边墙内
  税课司公署外攘门内共六间
  官庄治事厅三间大门一间
  礼部公署在徳盛门内街东天聪六年设立六部时建今因之大堂五间后堂三间档房三间司房六间千丁司三间六品官办事房三间东西果楼各三间捒选果品房四间冰窖房三间果窖房三间土地祠一间值班房二间仪门一间大门三间乾隆八年奉颁
  御书典重明禋匾额恭悬大堂
  朝鲜使馆徳盛门内街东共十五间
  官房四处共十四间在徳盛门外街西造酒醤及磨麺各工居住
  僧录司在白衣庵
  道录司在都城隍厢
  兵部公署在怀远门内街西康熙三十年建大堂三间川堂五间司房六间当房四间土地祠一间驿丁房四间大门三间仪门一间乾隆八年奉颁
  御书陪京枢要扁额恭悬大堂
  刑部公署在怀远门内街西天聪六年顺治元年奉裁康熙三年复设衙门重修大堂五间南白旗司三间蓝旗司三间北黄旗司三间红旗司三间前堂五间川堂三间仪门一间档房三间大门三间乾隆四年添建本房三间赃罚库三间科房三间乾隆八年奉颁
  御书弼教留都扁额恭悬大堂
  司狱司公署正房五间东庙房一间大门一间
  监狱城内西南隅共房二十五间重犯锁禁于此轻犯八门羁候各设房五间
  工部公署天聪六年设立六部在怀远门内街西顺治元年改设徳盛门内街东大堂三间川堂五间左右司房八间档房三间仪门一座大门三间班房四间乾隆八年奉颁
  御书饬材山海匾额恭悬大堂
  银库五间锅库二间大堂南边颜料库正房三间匠作房三间大堂后红土库四间东厢熟铁库四间火䋲库四间西厢废铁库四间绵麻库三间纸库三间又库催住房十三间库催四名楼军十八名
  织造库在怀远门内东南楼房五间平房三间匠作房五间档房三间门房一间火药库十间班房三间在大东门外万泉河南边墙内
  缮本官房七间在福胜门内街东
  秫稽厂城东南边门内厂军班房三间厂军十四名
  御史公署雍正四年设大堂三间仪门一间大门一间班房五间
  内务府公署在大清门外东西房六间文书房一间东楼房五间南北厢房七间崇徳三年顺治元年改为内务府办事公所
  在衙门后二十八间
  大清门内楼七间转角楼十间织造库在银库后东三间西六间绵花库三间铁库三间
  永陵
  总管公署三间
  掌关防官公署三间在西堡
  冰窖在东堡
  酒房六间
  酱房三间
  粉房三间
  面房六间
  碾房三间
  黑牛馆二十八间
  乳牛馆三间
  福陵
  总管公署三间档房三间
  掌关防官公署三间东西档房五间
  碾房二间
  乳牛馆三间
  牛犊房二间
  夀康太妃园寝
  碾房一间
  乳牛房二间
  昭陵
  总管公署三间档房一间东南三里
  掌关防公署三间
  碾房三间
  乳牛房五间
  懿靖太贵妃园寝
  碾房一间
  乳牛房二间
  奉天府
  府尹公署在徳盛门内街西顺治十四年设大堂三间川堂三间书吏房六间内宅八间厢房书房宾馆各三间仪门一座大门三间班房二间
  府丞公署在天祐门内街西康熙三年设大堂五间内宅五间东西厢房四间书吏房六间大门三间仪门一座三十九年府丞屠粹忠増建土地祠一间五十九年府丞任奕䥸建东书房二间
  试院在府丞署东大门三间仪门一座东西考房各三间大堂内宅各三间东厢房二间照壁一座东西辕门二座鼓乐楼二间碑亭一座雍正十二年府丞吕文樱倡率官 绅及生童等捐修乾隆四十二年府丞李绶添建箭亭一座
  治中公署在抚近门外街东大堂五间内宅五间治中乜承圣重修内宅正房五间宅后厢房三间
  群房八间堂西科房二间堂外东厢房一间西厢房二间大门一间又南一间系治中王杜国建乾隆四十三年増建川堂五间仪门一间
  通判公署在天祐门内街东康熙三年建大堂三间川堂三间东西科房各三间班房六间书房三间库房二间内宅住房三间仪门一间大门三间土地祠一间乾隆三十八年添建住房五间科房三间
  儒学公署共六间东西书房各二间在学宫西
  经历司公署向在府署右雍正六年移旧司狱署所后改建龙王庙于抚近门外建公署大堂三间住房三间大门三间
  司狱司公署向在县署后移抚近门内雍正六年改建龙王庙今移县署前大堂三间书房二间住房四间大门二间
  监狱三间
  兴京
  理事通判公署城内大堂三间川堂三间东西科房四间内宅住房三间东西厢房六间班房二间仪门一间大门三间乾隆三十一年
  监狱三间
  承徳县
  知县公署在怀远门内街南胡同内康熙三年设旧为推官公署六年改为县署大堂三间内宅九间书吏房三间仪门一座大门门房各一间雍正十一年増建瓦房二十一间乾隆四十五年増建川堂三间
  一间川堂西知县章经建
  二间知县章经建康熙三十四年于怀远门内街南建二十七间雍正八年知县李可宷于怀远门外街南监造一百二十七间乾隆四十三年奉裁五十七间
  监狱在署西雍正九年建正房西厢房各三间乾隆三十六年移在署东新建四间典史公署在怀远门内县署西大门大堂住房各三间厢房四间康熙六年建辽阳州
  察院行署城内西偏旧辽阳府治知州杨镳増建考房六间已圮考试久不按临知州公署在城内西偏大堂三间内宅五间东西书吏房六间仪门一座大门一间顺治十八年知州陈达徳建嗣后陆续増建西书房二间东书房二间二堂三间东厢房三间乾隆十五年増建西厢房二间二十一年増建内宅二间厢房二间东西班房各一间
  二间旧在堂西康熙五十八年知州王瀚改建库楼一间于堂东
  城内西偏七十三间州治前十五间州治后三十七间建置年分无考雍正二年増建十间三年増建十间俱在义馆西八年増建二十间乾隆三年奉裁八间二十九年奉裁三十七间四十四年复奉裁三十间
  监狱三间在吏目公署后
  儒学公署在学宫右内宅三间西厢房四间大门一间乾隆二十六年学正牛硕景捐建三十六年添建东厢房二间宅房二间大门东西房二间
  吏目公署州署大门外街南旧设大门班房各一间大堂东西房各三间住宅二间雍正七年吏目钱志学増修西书房三间住房五间耳房一间乾隆四十四年添建东耳房二间海城县
  知县公署在旧城内东北顺治十一年建大堂三间川堂三间左右书吏房六间内宅五间厢房六间仪门大门各三间外东向栅门一座乾隆四十二年増建三堂五间
  一间在县堂东侧
  知县王扆初在城东隅建三间已圮康熙三十四年以后于城西南隅建五十六间四十三年以后于旧城西北隅建一百四十七间嗣后屡经裁毁现存一百一十三间乾隆十二年十六年三十一年屡经修葺
  监狱二间在城东隅知县王全忠建雍正七年移建县署大门内之西
  儒学公署三间即学宫故址
  典史公署在县署门内东偏大堂内宅各三间厢房二间顺治十八年
  牛庄巡检司公署分治牛庄共十间
  盖平县
  知县公署在东门内南街大堂五间二堂四间东西房各二间左右书吏房各三间仪门一座大门五间康熙四年建三十六年増建住房七间厢房三间书房一间乾隆三十二年増建东西厢房六间
  一间原在县门外令移建于二堂东首
  三间在县门外康熙二十三年建三十二年州民捐建四十二间四十三年至雍正二年续建太平仓中仓六十二间共仓一百零四间乾隆十五年奉裁四十一间
  监狱二间在鼓楼西南雍正十二年移建于仪门西乾隆四年増为三间
  儒学公署书房三间内宅三间大门一间乾隆三十六年训导刘昌龄捐建四十四年増建厢房三间
  典史公署在东门内县署东南大堂住房厢房各三间大门一间仪门一间东西班房各二间乾隆三十六年増建住房二间
  开原县
  知县公署在城内东北隅大堂三间二堂三间厢房厨房各三间住房五间书房班房各二间科房四间仪门一座大门三间乾隆二十六年増建班房四间书房一间门房一间土地祠一间
  一间乾隆二十六年増建一间
  二间康熙二十一年建四十三年后续建至一百三十九间俱在县治西乾隆二十三年重修七十一间奉裁三十五间四十一年奉裁四十二间并修六十八间
  监狱三间康熙七年建乾隆四十四年重修
  儒学公署在学宫左住房八间乾隆三十三年
  典史公署在城西南隅大堂三间住房东西厢各三间大门三间乾隆四十一年増建二堂三间
  鐡岭县
  察院行署三间在县西南隅康熙八年建今废
  知县公署在城内街北康熙四年设大堂三间二堂三间东西书吏房六间仪门一间大门三间班房一间二十二年増建住房二十间雍正十年重修乾隆三十一年増建书房二间
  一间在县左康熙四年建
  初建二间续増至一百二十九间雍正十年存五十二间复増至一百零二间乾隆四十三年奉裁十二间现存仓九十间
  监狱三间署内西南隅
  儒学公署三间在学宫内乾隆四十三年増建住房三间西厢房二间班房二间仪门大门各一间
  典史公署城东南隅大堂三间二堂三间内宅五间西厢房六间大门三间科房班房各一间
  复州
  知州公署在城内东南隅雍正十二年改复州通判公署为之大堂三间二堂三间三堂五间科房四间仪门一间大门三间
  二十间在城内西北隅雍正八年建十年修旗下旧仓二十间工竣改归民仓乾隆四十四年増建二十间
  儒学公署在学宫内乾隆十二年建内宅住房五间大门一间
  吏目公署州署右乾隆六年建大堂三间内宅住房五间仪门一间大门一间宁海县
  知县公署在城内乾隆二十七年建大堂三间川堂三间科房四间内宅住房五间厢房三间仪门一间大门三间
  十间在城内西南隅雍正八年乾隆十八年増建二十间
  儒学公署在学宫后乾隆十八年
  典史公署在城内西南隅乾隆二十七年改复州巡检司公署为之
  岫岩城
  理事通判公署在城内东南隅大堂三间二堂三间科房六间书房三间内宅住房五间仪门一间大门三间 按旧志载能岳通判公署在盖平县乾隆三十七年裁熊岳通判改设岫岩通判三十八年移建公署
  一间在二堂东首
  三十间在署东南乾隆三十八年
  监狱四间在署西南
  巡检司公署在通判署南乾隆三十八年建大堂三间内宅三间厢房二间科房一间仪门大门各一间
  凤凰城
  巡检司公署在城内东南隅共十五间 按旧志载巨流河巡检公署在承徳县西巨流河乾隆四十二年裁巨流河巡检改设凤凰城巡检四十三年移建公署
  锦州府
  察院行署即试院城东南隅大堂三间二堂三间三堂三间东西考棚八间鼓乐楼一座仪门一座大门一座雍正十二年官绅生童等公建乾隆六年増建大堂二堂三堂俱为五间
  知府公署在钟楼东大街路北康熙四年建大堂五间川堂五间耳房一间东西厢房各四间内宅住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东西书房各三间书吏房五间役房一间仪门一座大门一间宾馆一间马房三间土地祠一间西院平房三间箭亭一座西厢房一间
  一间在大堂右
  候所一间在大门右
  二间
  通判公署在城内南街康熙四年建乾隆二十八年奉裁移驻
  兴京
  儒学公署康熙三年设于广宁四年移锦州在学宫西住房一间厢房二间班房二间大门一间
  经历司公署旧在府治大门内康熙四年建今移建南街路东大堂三间科房一间班房一间内宅三间书房二间厢房三间仪门大门各一间乾隆四十二年重修
  锦县
  知县公署在府治东街路北康熙元年建大堂五间东科房三间二堂五间东西班房六间厨房二间东西书房五间役房二间内宅任房二间东厢房五间后正房七间仪门一座大门一间马房二间
  一间
  二间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刘惠中建后续修至二百二十九间城东南隅察院路东三处东关一处俱系乡民捐修雍正元年二年建四十间八年建十间俱在东关又察院路西二十间雍正二年建南街路东二十七间三年建察院路东十间八年建乾隆十四年二十二年三十八年陆续修葺
  监狱在县治大门内康熙六年设
  儒学公署共五间在学宫右乾隆三十七年裁教谕后并废公署典史公署在城北隅路西大堂三间住房七间书吏房二间大门一间康熙元年建宁远州
  知州公署在鼓楼北街大堂二堂各五间三堂三间东西房六间耳房二间住房九间仪门一座大门三间马房一间康熙三年设后又添建住房六间大门内东土地祠一间西为羁候所乾隆三十七年増建书吏房十二间住房二十六间箭亭三间役房二间并班房一间
  一间原在大堂右康熙六年建乾隆三十七年移设二堂东増建一间
  雍正元年建二十间二年建四十间在南街路东又建二十五间在东街路北八年建三十间在南街路西共一百十五间乾隆二年増建十五间六年増建十五间俱在北街路西十六年二十九年三十六年陆续修葺又士民捐建仓四十间在州治东四十三年奉裁四十五间现存一百四十间
  监狱在州治大门内康熙六年建三间乾隆二十一年増建三间
  儒学公署在学宫后内宅六间书房三间仪门大门各一座乾隆九年
  吏目公署在城西南路北大堂三间住房九间书吏房二间仪门一间大门一间乾隆三十九年増建书房三间
  中后所巡检司公署旧在州城南门内已圮后改移中后所雍正元年建大堂三间二堂三间书吏房二间内宅住房九间班房三间仪门大门各一间乾隆三十年又増建住房二间
  广宁县
  察院行署在城内大街路西顺治十九年建康熙五十一年知县钱世勲重修五间改为义学知县公署在城内东街路北康熙四年建大堂三间二堂三间东西住房二十一间科房六间书房三间厢房三间仪门一座大门三间宾馆二间一间在署后
  三间在县治内康熙二十一年建二十八年増建三间三十一年至雍正元年续建八十九间俱在县治前二年于鼓楼后及县治西万紫山各建二十间五年于县治前建九间七年建十间干二十五年奉裁三十四间四十四年奉裁四十间现存八十间
  监狱在县署大门内康熙四年设
  儒学公署在学宫右康熙二十九年训导王子梴捐建书齐三间住房五间大门三间乾隆五年重修
  典史公署在县治西路北康熙四年设大堂二堂书房各三间住房五间大门三间乾隆三十七年重修
  白旗堡巡检司公署十间在义州城内康熙十五年建雍正十年改为分防九官台管边同知公署乾隆十二年裁同知后并裁公署巡检司移驻新民屯另设公署共十五间
  义州
  知州公署在城内雍正十三年建大堂三间并建二堂三间三堂三间科房六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书房三间内宅住房六间后房八间班房二间仪门大门各三间土地祠一间
  一间
  二十间乾隆七年建十三年増建四十间四十五年増建十间俱在州治西
  监狱三间
  儒学公署在学宫右雍正十三年建正厅二间书房二间东厢房二间班房三间仪门大门各一间
  典吏公署在县西北大堂三间
  吏目公署在州治西雍正十三年建大堂三间内宅住房五间班房二间大门一间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六
  官署
  奉天将军所属各城公署
  吉林将军所属各城公署
  黒龙江将军所属各城公署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六
  官署
  奉天将军所属各城
  兴京
  城守公署在城内
  教场在城外
  辽阳州
  城守公署在城内
  在城内大街南康熙三十二年建二十间雍正六年七年城守观音保捐建二十四间教场在城外
  盖平
  城守公署在城内街东
  在城内二十间康熙三十二年建乾隆四十二年増建十间
  教场在东门外
  牛庄
  城守公署在城内
  在城内二十间雍正十一年乾隆三十年増建三十间
  教场在城外
  开原
  城守公署在城东隅
  在城内二十五间康熙二十一年建二十间乾隆三十年増建五间
  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在城外
  熊岳
  副都统公署在城内大街东
  城守公署在城内
  十间雍正十一年乾隆三十年増建十间
  教场在城外
  复州
  城守公署在城内东街
  在城内西北隅十六间雍正十二年建十间乾隆四十二年増修六间
  教场在南门外
  宁海即金州
  城守公署在城南东街
  在城内西北隅十五间康熙四十四年旗人捐建五间乾隆三十年増建十间
  教场在城外东北二里
  岫岩城
  城守公署在城内东街
  在旧城内正东二十一间康熙四十四年旗人捐建七间五十三年増建七间雍正元年又増建七间
  教场在城外
  凤凰城
  城守公署在城内
  在城内东北隅二十四间康熙四十年建十间乾隆三十年増建十四间
  教场在城外
  锦州
  副都统公署在北门路东
  在城东北隅康熙三十二年建
  城守公署在城东南大街路北
  在城内东北隅六十五间康熙三十一年建二十间雍正二年増建四十五间
  教场东门外路南
  义州
  城守公署在城内
  在城内东北隅二十五间乾隆六年
  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在城外
  宁远州
  佐领公署在城内
  二十间在城西北隅雍正五年
  中前所
  佐领公署在城内
  中后所
  佐领公署在城内
  广宁
  协领公署南门西街路北
  在城内西北三十间乾隆六年
  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小南门外路东
  吉林将军所属各城
  吉林
  将军公署大堂五间后堂七间户兵刑工四司房共十八间㸔守银库印库房三间巡更房四间各营办事房共五间档房三间前锋房三间烧荒营虎枪营房五间八旗听事房十间土地祠一间仪门一座大门三间康熙十五年建住房六十四间乾隆三十年重修乾隆十九年奉颁御书天江锁钥额匾恭悬大堂
  皇上东巡有御制驻跸吉林将军署诗恭载
  天章门
  康熙二十八年于城西沿江建二十间三十九年増建二十间四十三年官兵于城北隅捐修六十间雍正六年修义仓二十四间八年又修义仓二十四间现今存太平仓六十间永宁仓六十四间共一百二十四间又义仓一百零三间
  银库印库各二间康熙十五年建军器库二间棉甲库三间鸟枪库一间雍正十年演武厅五间在北门外康熙四十九年官兵捐建
  监狱十五间在署内
  御史公署十五间雍正六年
  副都统公署共四十二间
  鼓楼三间
  祭器楼二间
  贮物房八间
  火药库三间颜料库三十间
  龙船房十九间
  鹰房六间
  黑牛房六间
  八旗弓匠房十六间
  鐡匠房十七间
  理事同知公署共一十八间原系永吉州知州公署乾隆十二年裁永吉州改为同知公署
  巡检公署共八间原系吏目公署乾隆十二年裁吏目改为巡检公署
  监狱六间
  税房三间
  官参局二十七间原系理事通判公署乾隆二十七年裁通判改为官参局
  火药局六间乾隆四十四年
  官房二百八间乾隆三十年八旗官兵捐建
  八旗堆房共二十三间
  宁古塔
  副都统公署大堂五间二堂五间左右司房各四间前锋营及虎枪营房共六间仪门三间大门三间内宅住房三十七间
  康熙三十五年建三十五间四十八年増建三十九间雍正五年増建义仓十间现实存官仓四十间义仓三十二间
  印库一间银库三间貂皮库三间雍正四年
  演武厅五间
  监狱五间
  鼓楼三间
  贮物房八间
  官参局二十二间乾隆二十八年
  八旗弓匠鐡匠房六间
  火药库一间
  税房一间
  鹰房三间
  白都讷
  副都统公署大堂五间二堂五间左右司房各三间住房二十五间仪门一座大门五间前锋烧荒营虎枪营房共六间八旗办事房六间土地祠一间康熙三十二年建
  城东南隅康熙三十二年建十间五十六年建十间雍正六年建十间义仓十六间雍正五年官兵捐建六间十年官兵捐建十间现实存广积仓三十间义仓二十六间
  在公署内银库印库各二间康熙三十二年官兵捐建
  监狱三间在署右
  演武厅三间
  鼓楼二间
  贮物房四间
  税房二间
  八旗弓匠鐡匠房共六间
  火药库二间
  办理蒙古事务委署主事公署共十六间原系巡检公署乾隆二十六年裁巡检改为主事公署
  三姓
  副都统公署大堂五间二堂五间左右司房各三间八旗办事房八间前锋营及虎枪营房共八间档子房三间内宅住房二十二间仪门一座大门五间雍正十年
  城东南隅康熙三十二年官兵捐建三十间雍正六年建义仓四间十二年捐建十六间现今存永丰仓六十间义仓二十间
  银库二间印库一间雍正六年官兵捐建乾隆四十一年重修増建一间以偹存贮棉甲监狱三间
  演武厅三间
  鼓楼二间
  贮物房三间
  税房三间
  鹰房五间
  阿勒楚喀
  副都统公署大堂五间仪门一座左右司房各三间前锋房三间八旗办事房四间内宅住房三十六间大门三间雍正六年
  原建一百二十间乾隆三十二年奉裁六十间雍正六年旗兵捐建义仓五间乾隆十二年増建五间三十二年増建十间三十九年奉裁七间现实存官仓六十间义仓十三间
  银库印库各二间
  监狱十间
  演武厅三间
  鼓楼一间
  贮物房三间
  税房三间
  珲春
  协领公署大堂五间大门一间办事房三间档子房三间康熙五十三年建义仓五间雍正六年官兵捐建乾隆三十二年増建十间
  一间
  演武厅三间
  打牲乌拉
  御史公署二所在城东门内
  总管公署大堂五间二堂五间档子房三间八旗办事房十间
  新城南门外共八十三间康熙四十六年建现今存五十间
  银库一间
  贮鱼房三间
  贮蜂蜜房三间
  拉林
  协领公署大堂五间二堂五间左右司房各三间办事房八间原系副都统公署乾隆三十四年裁副都统改为协领公署原有内宅住房三十六间今裁
  原建一百二十间乾隆三十年奉裁六十间又旗兵原建义仓三间乾隆三十二年増建三间三十七年増建七间
  演武厅三间
  棉甲库二间
  鼓楼五间
  贮物房三间
  税房二间
  黒龙江将军所属各城
  齐齐哈尔
  将军公署在城内康熙三十八年设大堂五间后堂五间堂司房三间戸刑兵工四司房各三间㸔守银库房各三间档子房三间仓司房二间内宅住房二十四间厢房五间仪门三间大门七间
  贮米仓二十间在署内大堂东贮榖仓一百九十六间在城外西南半里乾隆年间叠次増减现实存备仓二百九十五间公仓七十五间
  银库三间印库二间在大堂东贮船上应用器物库房共二十五间在城西南九里监狱六间
  演武厅三间在城外
  军器楼六间在大堂西
  鸟枪楼二间
  礟局十五间在东门内贮无敌大将军礟房三间贮神威将军礟房六间贮子母礟房六间火药局三间
  铅子𥣻麻房五间
  鐡匠房五间在东门内
  弓匠房五间在东门内
  
  贡物房三间
  贮面房三间
  候所在西门内
  税课司一间在南门外
  御史公署在城内东南共九间雍正元年乾隆十二年
  副都统公署共十六间
  墨尔根
  副都统公署在城内康熙二十九年设为将军公署四十九年改为墨尔根副都统公署大堂五间堂司房一间户刑兵工四司房各三间仓司二间档子房二间内宅住房十六间仪门一间大门三间
  康熙三十五年初建贮米仓十五间左署内贮谷仓一百八十六间在南门外半里乾隆年间叠次増减现今存备用仓二百三十四间公仓一百五间
  银库二间印库二间在署内贮船上应用器物库六间在北门外
  演武厅三间左城南半里
  税课司一间在南门外
  军器楼在署内
  礟局五间城内东北
  火药局三间在城东二里
  黒龙江
  副都统公署在城内原系将军公署康熙三十九年将军移驻墨尔根改为副都统公署大堂五间堂司房二间户刑兵工四司房各二间档子房一间仓房二间内宅住房十六间仪门五间大门三间
  贮米仓十五间在署内贮谷仓二百十三间在城南二里现今存偹仓四百二十三间公仓八十间
  银库印库各一间
  演武厅三间在城西北
  军器礟房十间在署内
  鸟枪房二间
  火药局三间雍正十一年重建
  铅子𥣻麻房三间
  税课司一间在北门外
  呼伦布雨尔
  总管公署大堂五间左右司房各四间大门三间
  军器房二十六间
  鸟枪房二间
  火药房三间
  铅子𥣻麻房三间
  呼兰
  城守尉公署大堂五间二堂五间左右司房各三间㸔守银库房二间仪门一间大门三间
  乾隆六年以后陆续建盖共三百九十间
  银库二间
  军器房二间
  布特哈
  总管公署共七间
  军器楼三间
  火药房一间
  博尔多
  副总管公署共七间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七
  选举
  历代征辟
  辽金元明进士
  明举人
  明贡生
  明武科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七
  选举
  等谨案辽左前代选举汉晋以上史传所载不数人至有唐始制贡举高丽新罗诸国咸遣子弟入太学史称有成进士归者然姓名爵系缺如金初特设进士科元时分左右榜以蒙古色目为左榜迄于前明科试隶北京姓名列于太学
  国家文治诞敷我
  太宗文皇帝设科取士百馀年来涵濡乐育士之登贤书擢高第者济济至若贡明经于太学䇿韬略于武科彚征叶吉作人斯盛等详稽历代制科并排次
  本朝甲乙科诸姓氏谨志选举第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七
  选举
  征辟
  汉
  公孙度襄平人举有道科
  
  李 𦙍襄平人举孝廉
  南北朝
  窦 向辽东人举秀才科
  
  齐文乙广宁人明昌中举徳行才能
  谨案前志载明毕恭贺士谘二人考之明史二人系都御史疏荐与古特加征召又举某科者有别且本志已载入人物门此卷征辟条下应删
  进士
  辽
  耶律富鲁重熙中登第官牌印郎君 国语富鲁优长也原作蒲鲁今译改姚景行广宁人重熙五年登第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宪封柳城郡王马人望广宁人咸雍中登第官至枢密使卒谥文献
  太公鼎辽阳人咸雍十年登第官至南京副留守
  李 石辽阳人乾统十年登第第一仕金至太师封金源郡王
  耶律达实天庆五年登第 唐古特语达实吉祥也原作大石今译改
  田 灏兴中人天庆八年登第仕金至刑部尚书
  
  张 浩辽阳渤海人天会八年赐进士及第官至太师卒谥文康
  杨伯渊临潢府人天会十四年赐进士第官至转运使
  张用直临潢府人天眷二年赐进士及第官至太常卿
  杨伯雄临潢府人皇统二年登第官至河中尹卒谥庄献
  高徳基渤海人皇统二年登第官至户部尚书
  杨伯仁临潢府人伯雄之弟皇统九年登第官至谏议大夫兼太常卿
  刘 玮咸平府人熙宗特赐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
  郑子耼大定府人天徳二年登第正隆二年同进士杂试复中第一官至吏部侍郎邓 俨懿州人天徳二年登第官至户部尚书
  张汝霖辽阳人浩之子贞元二年赐进士第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封芮国公卒谥文襄张汝弼辽阳人正隆二年登第官至尚书右丞
  伊喇履契丹人东丹王之裔大定三年赐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卒谥文献 伊喇八旗姓原作移刺今译改
  图克坦镒上京人大定十三年设女真进士科镒举第一官至左丞相封广平郡王 图克坦八旗姓原作徒单今译改
  李献可辽阳人石之子大定十年登第官至山东提刑使
  瓜尔佳衡女真人大定十三年登第官至平章政事封英国公卒谥贞献 瓜尔佳八旗姓原作夹谷今译改
  尼玛哈鉴隆州人大定十三年登第官至参知政事卒谥文肃 尼玛哈八旗姓国语鱼也原作尼厐古今译改
  孙徳渊兴中州人大定十六年登第官至工部尚书
  孟 奎辽阳人大定二十一年登第官至按察转运使
  鄂屯忠孝懿州人大定二十二年登第官至参知政事 国语鄂屯槽盆也原作奥屯今译改
  瓜尔佳守中咸平人大定二十二年登第官至节度使 瓜尔佳见前
  富察哲鲁东京路人大定二十二年登第官至东京留守 富察八旗姓国语哲鲁鳟鱼也原作蒲察郑留今译改
  完颜匡大定二十五年登第官至尚书令封申王
  乌库哩仲温盖州人大定二十五年登第官至镇西军节度使卒谥忠毅 乌库哩八旗姓原作乌古论今译改
  乌雅恩彻亨隆安府人大定二十八年登第官至汾阳军节度使 乌雅八旗姓国语恩彻亨能干也原作兀颜讹出虎今译改
  穆延尽忠上京人大定二十八年登第官至平章政事封申国公 穆延八旗姓原作抹撚今译改
  费摩亨临潢人大定二十八年登第官至河东南北路按察使 费摩八旗姓原作裴满今译改
  高守约辽阳人大定二十八年登第官至刺史卒赠崇义军节度使谥忠敬
  王维翰利州人大定二十八年登第官至参知政事
  完颜㝢西南路明安人大定二十八年登第官至安化军节度使
  完颜闾山盖州人明昌二年登第官至吏部尚书
  完颜伯嘉北京人明昌二年登第官至吏部尚书
  瓜尔佳锡尔格上京人明昌五年登第官至定海军节度使 瓜尔佳见前国语锡尔格丝也原作夹谷石里哥今译改
  李 英辽阳人明昌五年登第官至御史中丞卒谥刚贞
  完颜伊尔必斯海兰路人明昌五年登第官至参知政事 蒙古语伊尔必斯豹也原作阿里不孙海兰见建置沿革卷原作曷懒今俱译改
  赫舍哩呼实默上京人明昌五年登第官至御史大夫兼大司农 赫舍哩八旗姓国语呼实默经年之经也原作纥石烈胡失门今译改
  持嘉乌绅上京人明昌五年登策论进士第官至尚书右丞 持嘉八旗姓国语乌绅田地也原作赤盏尉忻今译改
  温特赫达盖州人明昌五年登第官至集庆军节度使 温特赫八旗姓国语达头目也原作温迪罕达今译改
  乌克逊仲端承安二年登策论进士第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国语乌克逊宗室也原作乌古孙今译改
  费摩思忠承安二年登第费摩见前
  纳塔谋嘉上京人承安五年特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兵部侍郎 纳塔八旗姓原作纳坦今译改
  蒙古纲咸平府人承安五年登第官至参知政事
  舒穆噜世𪟝咸平府人承安五年登词赋经义南科进士第官至礼部尚书 舒穆噜八旗姓原作石抹今译改
  完颜仲徳海兰路人泰和三年登第官至尚书右丞兼枢密副使 海兰见前富察罗索安春水人泰和三年登第官至孟州防御使 富察见前国语罗索极湿难耕地也原作蒲察娄室安春原作按出虎今译改
  高 宪渤海人泰和三年登第官至博州防御判官
  完颜苏哷至宁元年登策论进士第官至金安军节度使 国语苏哷聪明也原作素兰今译改
  冀禹锡利州人至宁元年登第
  魏 璠辽东人贞祐三年登第官至尚书令史
  舒穆噜嵩咸平府人世𪟝之子兴定二年登经义进士第官翰林应奉 舒穆噜见前高 衎渤海人年二十六登第官至吏部尚书 以下科分未详
  持嘉师直来州人登进士第 持嘉见前
  曹勇义广宁人登进士第官至宣政殿大学士卒谥文庄赠定国公
  完颜纳绅登策论进士第官至参知政事 国语纳绅马熊也原作奴申今译改瓜尔佳实伦隆安人以武举登第官至节度使瓜尔佳见前国语实伦猞猁狲也原作古里甲石伦今译改
  图们呼图克们登策论进士第官至临洮府总管图们八旗姓国语万数也呼图克们蒙古语呼图福也们是也原作陀满胡土门今译改
  费摩阿固岱女真人登进士第官至御史大夫费摩见前蒙古语阿固岱宽敞也原作裴满阿虎带今译改
  完颜珠赫女真人登进士第官至户部尚书国语珠赫冰也原作珠颗今译改刘仲尹盖州人登进士第官至都水监丞
  厐 铸辽东人少登第官至翰林待制
  刘光谦沈阳人登进士第官至少司农
  高徳裔辽东人登进士第官至转运使
  实保齐页卜肯女真人登进士第 实保齐页卜肯蒙古语实保齐司禽人也国语页卜肯俊丽也原作昔保赤也不干今译改
  谨案辽金进士见诸正史者凡六十有九人又案旧志金时进士载有赫舍哩徳考金史赫舍哩徳系真定路人金时真定路即今直隶正定府不得混入奉天因考舆地以正其误
  
  谨案元时进士分左右榜以蒙古色目为左榜史称读书力学之士取青紫如拾芥而旧志祇载皇庆三年会试辽阳省取中选者蒙古五人色目二人汉进士二人盖据元史选举志所载标注于篇并未著其姓氏至若延祐至治泰定天历元统间登第人数则俱无可考正史既无明文姑从阙疑
  
  正统乙丑科
  高 闰盖州人官至刑部郎中
  正统戊辰科
  陈 鉴盖州人赐一甲二名及第官至翰林院学士礼部侍郎
  金统律沈阳人官翰林院检讨
  天顺丁丑科
  周 正广宁卫人官至云南左布政
  顾 能定辽前卫人官至户部员外
  天顺庚辰科
  邱 霁定辽右卫人官刑部主事
  天顺甲申科
  高 冈辽东义州卫人官礼部主事
  邵 奎辽东金州卫人
  胡 深辽东人官至监察御史
  谨案春明梦馀录载天顺癸未正科因南省火灾故以明年甲申会试遂称是科为甲申
  成化丙戌科
  贺 钦广宁后屯卫人官至户科给事中
  毕 用定辽前卫人官至怀庆知府
  王 辅广宁左屯卫人官刑部主事
  成化己丑科
  雷 升三万卫人官至河南盐运使
  李 恭定辽左卫人官至太仆寺丞
  成化壬辰科
  陈 寿宁远卫人官至都御史刑部尚书
  吴 哲广宁卫人官至御史
  成化乙未科
  陈 珍义州卫人官至按察副使
  佟 珍定辽中卫人官至福建布政使
  孔 斌广宁中屯卫人官无锡知县
  文 贵广宁左屯卫人官至兵部侍郎
  吴 珍广宁右卫人官至御史
  成化戊戌科
  郭 宗辽海卫人官刑部主事
  鲁 义定辽右卫人官金坛知县
  成化甲辰科
  陈 琳广宁卫人官屯留知县
  范 政广宁后屯卫人官至长史
  成化丁未科
  李 珍广宁中屯卫人官徽州府推官
  弘治癸丑科
  潘 辅广宁卫人官永清知县
  弘治丙辰科
  王 春广宁左屯卫人官至翰林院检讨
  孙 磐定辽中卫人官至按察司佥事
  甯 杲海州卫人官至都御史
  弘治己未科
  张文锦广宁左屯卫人官至副都御史
  崔 哲定辽右卫人官至御史
  弘治壬戌科
  王 锴定辽中卫人官至按察司佥事
  王 铉定辽左中卫人官户部主事
  弘治乙丑科
  张 翰广宁后屯卫人
  张 经沈阳中卫人官至御史
  正徳戊辰科
  冯 裕广宁左卫人官至按察司副使
  正徳辛未科
  高文豸定辽中卫人
  傅 钥广宁左卫人官至按察司副使
  正徳甲戌科
  徐景嵩定辽中卫人官至按察司副使
  王道中广宁卫人官至大理寺少卿
  正徳丁丑科
  范 鏓沈阳中卫人官至四川左参政
  鲁 纶定辽右卫人官至江西按察使
  正徳辛巳科
  佟应龙定辽中卫人官至凤翔府知府
  谨案明史正徳庚辰二月会试取张治等三百五十人因前一年已卯八月武宗南巡至十六年辛巳还京师是年三月世宗入继大统五月补行殿试赐庚辰科中式举人杨维聪等三百五十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故志称是科为辛巳
  嘉靖癸未科
  刘 悌定辽右卫人官至工部郎中
  嘉靖己丑科
  安永清广宁卫人官工部主事
  嘉靖戊戌科
  冯惟重广宁左卫人
  齐宗道广宁右卫人
  徐文亨定辽后卫人
  嘉靖甲辰科
  马汝骥金州卫人
  万 善定辽中卫人
  嘉靖庚戌科
  张云霖广宁左屯卫人
  钱之选铁岭卫人
  嘉靖癸丑科
  呼为卿定辽左卫人
  江 奎广宁中屯卫人
  嘉靖己未科
  夏 永广宁前屯卫人
  嘉靖壬戌科
  黄学海广宁左屯卫人
  何文维定辽后卫人
  隆庆戊辰科
  冯子履广宁右屯卫人
  万历丁丑科
  冯 琦广宁左屯卫人
  万历癸未科
  萧汝芳铁岭卫人
  万历壬辰科
  李景登广宁左屯卫人官至汉中知府
  万历乙未科
  叶世英广宁左屯卫人
  刘国缙复州卫人
  万历癸丑科
  杨若梓沈阳右卫人
  洪敷教东宁卫人
  万历丙辰科
  佟卜年定辽中卫人官河间知府
  天启壬戌科
  陈民情辽东人官至山海兵部分司
  史洪谟广宁中屯卫人
  崇祯戊辰科
  张国臣广宁左屯卫人
  崇祯辛未科
  刘士琏复州卫人
  崇祯壬午科
  张 祺盖州人官迁安知县
  傅 濬广宁卫人
  萧时彦铁岭卫人
  举人
  明
  谨案明时辽东科举原附山东嘉靖十三年因应试者渡海时遇风涛改附顺天是科中九人万历三十七年定额五人今稽明史选举志明一统志直隶山东通志科分俱无可考姑从旧志附载各姓氏爵里于甲科之后
  文 广广宁卫人
  张 升定辽中卫人
  张 钺义州卫人
  丁 𨱑海州卫人官泌阳知县
  李 深定辽中卫人官沭阳知县
  孙 达定辽中卫人
  潘 铨定辽中卫人官赞皇知县
  陆本正广宁卫人官萧县知县
  袁 寿定辽中卫人
  陈 昻定辽中卫人官宁晋知县
  孙 义定辽中卫人
  刘 玠义州卫人
  陈 盘三万卫人
  朱 全定辽中卫人
  韦 恭定辽卫人
  耿 福定辽卫人
  程 镃广宁卫人官至怀庆通判
  翟 达定辽卫人
  崔 鉴定辽卫人官凤阳府教授
  王 铎定辽卫人官至扬州知府
  王 安定辽卫人官固安知县
  郭 宾沈阳卫人
  刘 澄定辽卫人官学录
  杜 谨义州卫人官至秦府长史
  王翔凤义州卫人官临安知县
  韩 辄定辽卫人官至建昌知府
  王 玺定辽卫人官沙河知县
  程 福定辽卫人官至永平通判
  顾 正定辽卫人官至南昌同知
  宜 镇定辽卫人官三河教谕
  施 镇义州卫人官三原教谕
  王 谊义州卫人官龙游知县
  张 皥广宁卫人官至龙庆知州
  姚 宗广宁卫人官长史
  赵 华广宁卫人官永宁知县
  李文绣定辽卫人
  李 俊广宁卫人
  贺士谘义州卫人贺钦之子
  李遇春定辽卫人官唐府纪善
  完光岳定辽卫人官定兴训导
  张 曙广宁卫人官至晋府纪善
  李 兰定辽卫人官稿城训导
  毕 麒定辽卫人
  赵 夔广宁卫人官泰和知县
  盛时雍定辽卫人官至荆州知府
  王 鼎定辽卫人官隆平知县
  李 莹义州卫人官开封教授
  文三省广宁卫人官深州知州
  沈 汉广宁卫人官建昌推官
  李伯通海州卫人官曲州知州
  李维仁广宁卫人
  王懋徳义州卫人官河间通判
  张世禄定辽卫人官望都知县
  王懋元义州卫人
  姚 湛沈阳卫人
  陈 羡定辽卫人
  蔡 春定辽卫人
  张彦良定辽卫人官昌黎知县
  臧仲学定辽卫人官至卢龙知府
  赵子仁定辽卫人官乐亭知县
  唐 卿沈阳卫人
  何 镔定辽卫人
  马宗鲁义州卫人
  李世相盖州卫人官山海通判
  傅 直盖州卫人
  唐之材辽东人
  柏之焕金州卫人官至滦州知州
  李 乔金州卫人
  刘耀武定辽卫人
  李孔效定辽卫人官竹溪知县
  徐起元辽东人官至郧阳巡抚
  贡生
  明
  谨案旧志于洪武永乐宣徳正统景泰隆庆万历天启崇祯年间各贡生名数既未详载而所称成化年间贡生一百三十七人弘治年间贡生一百二十三人正徳年间贡生一百十四人嘉靖年间贡生一百五十七人姓名籍系仍俱缺略今案明太学志及史传俱无可考谨附识其略
  武科
  明
  谨案旧志所载武举各姓氏俱无乡会科名目今详考正史参稽明一统志及有明诸家传记诸书俱未详载科目悉从旧志序次姓名于后
  庄 椿辽阳人
  韩 玺辽阳人
  崔 贤辽阳人
  孙 文海州卫人
  刘 骞辽阳人
  邹 儒辽阳人
  王汝臣辽阳人
  徐 振辽阳人
  徐 载辽阳人
  黄 翰辽阳人
  侯 弼辽阳人
  崔世武辽阳人
  沈世禄辽阳人
  周 祥广宁卫人
  吴 泽广宁卫人
  贺士谟义州卫人
  鲁 道沈阳卫人
  宋 玺海州卫人
  王朝用辽阳人
  闫 振辽阳人
  李师皋辽阳人
  韩承庆辽阳人
  王国贤辽阳人
  李希贤辽阳人
  徐 佐辽阳人
  张文质辽阳人
  段朝宗辽阳人
  李景良辽阳人
  杜 裕广宁卫人
  于 盘广宁卫人
  郎 官广宁卫人
  钱 漟义州卫人
  曹质夫沈阳卫人
  焦 宗盖州卫人
  边 翰辽阳卫人
  周 銮辽阳人
  梁 标义州卫人
  韩承恩辽阳人
  杨 和义州卫人
  瓢守清辽阳人
  武 漟辽阳人
  王 沛辽阳人
  武 勲辽阳人
  白 锐辽阳人
  卢景阳辽阳人
  管 臣广宁卫人
  郝承恩义州卫人
  孙 纪海州卫人
  徐 府海州卫人
  赵国忠广宁卫人
  董志学宁远卫人
  雷 动义州卫人
  刘大章辽阳人
  张凤鸣辽阳人
  刘拱极辽阳人
  徐 方辽阳人
  周益昌广宁卫人
  张 锦广宁卫人
  杨 元定辽左卫人
  李 汉复州卫人
  佟 溏辽阳人
  许 策辽阳人
  佟 贤三万卫人
  杜 松广宁卫人
  郭世勋辽阳人
  彭文洙广宁卫人
  赵云龙义州卫人
  罗 绣辽阳人
  钱 辙广宁卫人
  阎文爵义州卫人
  陈 锺广宁卫人
  杨 棋辽阳人
  刘 珣广宁卫人
  陈尚礼辽阳人
  蒋 禄广宁卫人
  刘振武辽阳人
  王重禄海州卫人
  彭文泗广宁卫人
  李惟一辽阳人
  王 宠辽阳人
  田 耕沈阳卫人
  高延龄辽阳人
  高 蹈义州卫人
  孙继忠广宁卫人
  张九思广宁卫人
  贺 玠义州卫人
  范 瑜宁远卫人
  贝 道盖州卫人
  马次坤辽阳人
  李 㴻盖州卫人
  刘承武广宁卫人
  佟 佩辽阳人
  刘孝应辽阳人
  刘一鸣辽阳人
  李卫民辽阳人
  锺气完辽阳人
  杨志义辽阳人
  郭继儒辽阳人
  佟 登辽阳人
  贾 冕广宁卫人
  徐惟忠广宁卫人
  王三接辽阳人
  王应干辽阳人
  杨四畏辽阳人
  张 瀛辽阳人
  潘 焘广宁卫人
  李尚元辽阳人
  胡朝用三万卫人
  秦继先盖州卫人
  刘应奎辽阳人
  王 瀹辽阳人
  高云衢辽阳人
  刘 登辽阳人
  贺世显义州卫人
  朱运亨中前所人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八
  选举
  国朝
  进士
  举人
  直隶辽学中式进士举人附载
  山东卫学中式进士举人附载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八
  选举
  国朝
  进士
  谨按旧志首载沈文奎为
  国初进士之始考沈文奎系浙江会稽人见浙江省
  志旧志误入奉天今拟从删
  康熙丙辰科谨按顺治年间登第诸人有隶籍直隶永平府称为辽学其中式姓氏另列附载于后其由奉天本籍登第者则自是科始
  沈一揆宁远州人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
  康熙辛未科
  钱肇修辽阳州人历官江南道监察御史
  宋徽烈辽阳州人历官广东韶州府知府
  康熙丁丑科
  铁范金承徳县人官翰林院庶吉士
  施云翔铁岭县人历官江南道监察御史
  康熙庚辰科
  王允猷承徳县人官翰林院编修
  李延垲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癸未科
  张廷标铁岭县人官安徽桐城县知县
  王一元铁岭县人官甘肃灵台县知县
  康熙丙戍科
  聂师尧辽阳州人知县衔未仕
  赵世勲锦县人官工部主事
  康熙壬辰科谨案康熙壬辰科以前奉天会试中式未设有定额
  迟之金辽阳州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癸巳
  恩科是科会试定额奉天取中一名
  王国栋承徳县官翰林院庶吉士
  康熙乙未科
  赵好义锦县人官广东连山县知县
  康熙戊戌科
  沈嘉麟宁远州人官翰林院庶吉士
  康熙辛丑科
  戴 亨承徳县人官顺天府教授
  雍正癸邜
  恩科
  王建中锦县人官直隶肥乡县知县
  雍正甲辰科
  刘徳成锦县人历官江西吉安府同知
  雍正丁未科是科奉天取中二名
  李抡元锦县人官兵部主事
  曹廷简榜姓张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雍正庚戌科是科奉天取中二名
  魏 枢承徳县人五经额内中式官永平府教授举博学宏词
  韩文卿盖平县人知县衔未仕
  董 禧辽阳州人知县衔未仕
  雍正癸丑科
  王 组辽阳州人官刑部主事
  乾隆丙辰科
  陆 仪锦县人官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丁巳
  恩科
  蒋廷芳承徳县人官福建光泽县知县
  乾隆己未科是科及壬戌乙丑二科奉天俱取中二名
  郝 璞开原县人官云南文山县知县
  王致清宁远州人官山东观城县知县
  乾隆壬戌科
  郝 琏闻原县人历官直隶祁州知州
  王锡命海城县人历官直隶霸昌道
  乾隆乙丑科
  戴秉瑛承徳县人官贵州玉屏县知县
  刘 震海城县人官保定府教授
  乾隆戊辰科
  朱 嵩榜名崧宁海县人官山东临邑县知县
  乾隆辛未科
  孙 昭海城县人官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壬申
  恩科
  王 猷义州人历官大理寺少卿
  乾隆甲戌科
  王 临锦县人官山西稷山县知县
  乾隆丁丑科
  常 纪承徳县人历官四川崇庆州知州
  乾隆庚辰科
  魏廷煓承徳县人官西沙县知县
  乾隆辛巳
  恩科
  孙曰秉承徳县人历官广西镇安府知府
  乾隆癸未科
  寗有诚锦县人官江西奉新县知县改教授
  乾隆丙戌科
  史 易承徳县人候选知县
  乾隆己丑科
  戴文声铁岭县人官工部主事
  乾隆辛卯
  恩科
  王尔烈铁岭县人历官陜西道监察御史
  乾隆壬辰科
  王福清海城县人官官林院检讨
  乾隆乙未科
  宣 聪承徳县人候选知县
  乾隆戊戌科
  慈国璋承徳县人官户部主事
  乾隆庚子
  恩科
  何广生承徳县人官顺徳府教授
  乾隆辛丑科
  温时懋铁岭县人官天津府教授
  乾隆甲辰科
  焦和生盖平县人









  举人
  太宗文皇帝天聪八年甲戌夏五月
  考试生员共二百二十八名礼部考取通满洲蒙古汉
  人文义者十六人并为举人
  赐衣一袭免四丁宴于礼部为
  国朝科目之始
  刚 林
  敦多惠以上俱满洲人习满洲书者
  察布海
  恩国泰以上俱满洲人习汉书者
  宜成格汉人习满洲书者
  齐国儒
  朱粲然
  罗绣锦
  梁正大
  雷 兴
  金 桂
  马国柱
  王来用以上八人俱汉人习汉书者
  实 岱
  苏鲁穆
  鄂博特以上三人俱蒙古人习蒙古书者
  顺治丁酉科谨按顺治二年乙酉开科定额奉天府学夹字号取中举人一名第丁酉科以前各科中式人名俱无可考今仍旧志以丁酉科为始
  杨振升海城县人知县衔未仕
  顺治庚子科是科取中二名
  袁汝显辽阳州人知县衔未仕
  朱尔怡辽阳州人官任邱教谕
  康熙丙午科
  王道兴铁岭县人官文安教谕
  康熙己酉科是科奉
  旨广额一名
  王观政辽阳州人官平谷教谕
  王如天辽阳州人知县衔未仕
  杨毓先锦县人官武清教谕
  刘维城海城县人知县衔未仕
  王士铮宁远州人知县衔未仕
  谨按奉天乡试中式原额一名至康熙年间有中式至三四五名者除奉
  恩旨广额外或有在五经额内中式或有在北皿内中式
  俱不在定额之内
  康熙壬子科
  王士锦辽阳州人教谕衔未仕
  沈一揆宁远州人见进士
  张 澄广宁县人官唐山教谕
  康熙乙邜科
  陆以怡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章祖烈海城县人教谕衔未仕
  沈一成海城县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戊午科
  宋徴烈辽阳州人见进士
  铁范金承徳县人见进士
  朱 震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张 选广宁县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辛酉科
  严 鹄承徳县人官锦县教谕
  徐 璟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沈一抡宁远州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甲子科是科奉
  恩旨广额一名
  唐彦龙承徳县人官江苏宝山县知县
  马 京承徳县人官易州学正
  吴一徳铁岭县人官山海卫教授
  马一骥宁远州人官万全教谕
  吕时师宁远州人官玉田教谕
  康熙丁卯科
  王允猷承徳县人见进士
  李安边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袁在中宁远州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庚午科
  钱肇修铁岭县人见进士
  王一元铁岭县人见进士
  张廷标铁岭县人见进士
  康熙癸酉科
  王国栋承徳县人见进士
  李延垲承徳县人见进士
  张问明广宁县人知县衔未仕
  吴世裕宁远州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丙子科
  王人杰海承县人知县衔未仕
  施云翔铁岭县人见进士
  赵世勲锦县人见进士
  赵起龙宁远州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己邜科是科奉天増额一名
  金 霦辽阳州人知县衔未仕
  聂师尧辽阳州人见进士
  吕 樾宁远州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壬午科是科奉天又増额一名共中四名后遂为常额
  唐廷仪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王启源辽阳州人官安徽祁门县知县
  倪运惠锦县人官丰润教谕
  赵好义锦县人见进士
  康熙乙酉科
  叶瑄文承徳县人官浙江仁和县知县
  赵克岐辽阳州人官衡水教谕
  封承诏锦县人官青县教谕
  李作楫宁远州人官安肃教谕
  康熙戊子科
  铁显祖承徳县人历官湖南永顺府同知
  徐广益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刘 佶锦县人官任邱教谕
  李 珽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辛邜科
  刘虞辅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唐廷贶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于野亨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迟之金辽阳州人见进士
  张之蔚广宁县人官邯郸教谕
  康熙癸巳
  恩科
  戴亨承徳县人见进士
  铁景曾承徳县人官四川中江县知县
  刘东宁承徳县人顺天大兴籍中式后回原籍中丁未科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杨逢泰宁远州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甲午科
  魏 枢承徳县人五经额内中式见进士
  邢恭先承徳县人历官云南寻甸州知州
  唐廷暄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刘义华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曹廷简锦县人见进士
  康熙丁酉科
  陈文言承徳县人历官河南怀庆府同知
  沈嘉麟宁远州人见进士
  王锡蕃海城县人官安徽绩溪县知县
  姜 药开原县人官三河教谕
  康熙庚子科
  赵登贤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刘徳成锦县人见进士
  王建中锦县人见进士
  李抡元锦县人见进士
  雍正癸邜
  恩科
  张天授承徳县人官曲阳教谕
  温之铭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孙光祖海城县人知县衔未仕
  董 禧辽阳州人见进士
  侯维藩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雍正甲辰科
  韩文卿盖平县见进士
  丁奇武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刘徳健锦县人历官广西西隆州知州
  朱 枚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雍正丙午科
  林复初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韩文士盖平县人知县衔未仕
  赵好贤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高 龗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雍正己酉科
  王 组辽阳州人见进士
  李永治盖平县人知县衔未仕
  刘 震海城县人见进士
  刘含隽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雍正壬子科
  刘元介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孙 煦锦县人教谕衔未仕
  高 明锦县人教谕衔未仕
  陆 仪锦县人见进士
  雍正乙卯科
  蒋廷芳承徳县人见进士
  殷 章锦县人官蠡县教谕
  赵 瑜义州人知县衔未仕
  杨朝典宁远州州人
  孙 照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乾隆丙辰
  恩科是科奉
  恩旨广额一名
  王之宾宁远州人知县衔未仕
  夏寅宁远州人官定州学正
  李徳仁义州人知县衔未仕
  王致清宁远州人见进士
  陈嘉言宁远州人知县衔未仕
  乾隆戊午科
  郝 琏开原县人见进士
  郝 璞开原人人见进士
  陆 遵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郭 岩宁远州人官甘肃大通县知县改宣化教谕
  王嘉锦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乾隆辛酉科
  王锡命海城县人见进士
  龚祚永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刘嘉玢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王凤临宁远州人官四川南溪县知县
  乾隆甲子科
  胡 琏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李 锦吉林人知县衔未仕
  叶䕃东承徳县人见进士
  戴秉瑛承徳县人见进士
  乾隆丁邜科
  王 臣海城县人官甘肃中卫县知县
  刘逢甲盖平县人历官福建永春州知州
  金瓯固锦县人知县卫未仕
  朱 嵩宁海县人见进士
  乾隆庚午科
  孙 昭海城县人见进士
  魏永和承徳县人知知衔未仕
  史 易承徳县人见进士
  魏廷煓承徳县人见进士
  乾隆壬申
  恩科
  王 猷义州人见进士
  张 霱广宁县人知县衔未仕
  屈 彰承徳县人官浙江泰顺县知县
  谷登元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乾隆癸酉科
  钱永柱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慈国璋承徳县人见进士
  王 临锦县人见进士
  李 芬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乾隆丙子科
  常 纪承徳县人北皿额内中式见进士
  夏 兰锦县人官直隶顺义县知县
  赵士杰承徳县人知县衔未仕
  朱 璋锦县人候选知县
  王振绪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乾隆己卯科
  傅徳宣开原县人官山西万泉县知县
  寗有诚锦县人见进士
  孙曰秉承徳县人见进士
  赵汝桂义州人知县衔未仕
  乾隆庚辰
  恩科
  王夀三宁远州人北皿额内中式官蠡县教谕
  王致礼宁远州人官南和县教谕
  杨士鳌宁远州人候选知县
  高徳峻辽阳州人知县衔未仕
  孙天宁承徳县人官四川灌县知县
  乾隆壬午科
  王 仲义州人官直隶西宁县知县
  李 珂承徳县人候选知县
  郭明徳铁岭县人官福建福清县知县
  戴文声铁岭县人见进士
  乾隆乙酉科
  韩 𤣹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宋 藩义州人教谕卫未仕
  王尔烈辽阳州人见进士
  戴文绪铁岭县人候选知县
  乾隆戊子科
  王 柱义州人官广西武縁县知县
  陆 倬锦县人候选知县
  何广生承徳县人见进士
  平 章锦县人候选教谕
  乾隆庚寅
  恩科
  田见龙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温时懋铁岭县人见进士
  王福清海城县人见进士
  王徳润宁远州人官刑部主事
  乾隆辛卯科
  张 简锦县人候选知县
  周鸣盛锦县人
  戴三公义州人候选知县
  张永诚锦县人
  乾隆甲午科
  徐 午承徳县人
  杨 森义州人
  徐廷鈓锦县人
  宣 聪承徳县人见进士
  乾隆丁酉科
  王士方义州人
  佟克昌承徳县人
  萧国璋义州人
  夏 桐承徳县人
  乾隆己亥
  恩科
  商其桃铁岭县人
  徐 孚辽阳州人
  刘 濬锦县人
  温 璇复州人
  王化义州人
  乾隆庚子科
  陈黼廷承徳县人
  李文徳承徳县人
  马维驭吉林人
  魏 锟承徳县人
  乾隆癸邜科
  朱 逵承徳县人
  张翰飞承徳县人
  焦和生盖平县人北皿额内中式
  王 梅义州人
  时文芳宁远州人
  谨案奉天满洲汉军旗籍诸生向例归隶在京八旗乡试本省并未另设中额其历科中式诸人姓名已载入八旗通志是以志内不更胪载
  辽学卫学中式姓氏谨案奉天寄籍直隶永平府者有辽东十五学康熙五年裁又山东莱州府有复州金州二卫学亦系辽人寄籍于雍正五年裁今稽
  畿辅山东各通志附识历科姓氏于卷
  辽学进士
  顺治丙戌科
  夏敷九锦县人历官翰林院侍读学士
  顺治壬辰科
  田 麟吉林人历官内宏文院编修
  顺治乙未科
  吴允升锦县人知县衔未仕
  顺治辛丑科
  陈尧言宁远州人官江苏扬州府推官
  康熙丙辰科
  罗衍嗣宁海人历官福建盐法道
  辽学举人
  顺治乙酉科
  吴三元吉林人历官贵州遵义府知府
  陶鼎铉广宁县人历官江苏镇江府同知
  夏敷九锦县人见进士
  王共瞻广宁人知县衔未仕
  王大成{{{1}}}
  董以威辽阳人知县衔未仕
  吴允升锦县人见进士
  顺治戊子科
  李如桂辽阳人历官浙江提学佥事
  张羽明宁远人历官江苏松江府知府
  王应诏宁海人官直隶南和县知县
  罗绍伦宁海人官浙温州府推官
  顺治辛邜科
  田 麟吉林人见进士
  项天成盖平人官赵州学正
  刘应龙宁远人官山东平阴县知县
  顺治甲午科
  范章祖辽阳人官山东平阴县知县
  陈尧言宁远人见进士
  顺治丁酉科
  刘 瑸广宁人知县衔未
  陈日晋宁远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己卯科
  罗衍嗣宁海人见进士
  田惟衮吉林人知县衔未仕
  卫学进士
  康熙庚戌科
  刘登枢复州人知县衔未仕
  康熙丙辰科
  戴 璠宁海人历官奉天府府丞
  康熙庚辰科
  李 珍复州人知县衔未仕
  雍正庚戌科
  周来馨复州人知县衔未仕
  卫学举人
  康熙己酉科
  戴廷枢复州人知县衔未仕
  戴 璠宁海人见进士
  刘廷枢复州人见进士
  康熙乙邜科
  戴 琳宁海人官山东日照县教谕
  康熙辛酉科
  李 珍复州人见进士
  康熙丁邜科
  何 汶复州人知县衔未仕
  雍正癸邜科
  单 铎复州人知县衔未仕
  雍正甲辰科
  周来馨复州人见进士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八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九
  选举
  国朝
  贡生
  八旗贡生
  辽学贡生附载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九
  选举
  国朝
  贡生
  铁可礼训导衔未仕  戴之彦官遵化州训导
  吴维清官邢台训导  铁声金官吴桥教谕
  王国选官平乡训导  齐彦英官高邑训导
  纪可信官鸡泽教谕  张元瑞训导衔未仕
  陈万言训导衔未仕  谭其信广昌教谕
  张元珇官栾城教谕 以上俱系恩贡
  戴绍祖官湖北黄梅县知县 铁可智官丰润训导
  铁如金官博野训导  齐孟玉教谕衔未仕
  刘 灏教谕衔未仕  陈法言教谕衔未仕
  蒋廷芳官广东平远县知县 刚万绣知县衔未仕
  陈仁懋见进士   谭廷弼官灵寿教谕
  刚万全官工部小京官  夏 桐见举人 以上俱系㧞贡
  吴 珍教谕衔未仕  吴 澄官北城兵马司指挥
  唐见龙见举人   常 纪见进士 以上俱系副贡
  张景声训导衔未仕  何 藩训导衔未仕
  陈宏璧训导衔未仕  吴 镗训导衔未仕
  张薇猷官满城训导  韩士达训导衔未仕
  萧攀桂官灵寿训导  夏尚义官濬县训导
  田国昌官赞皇训导  吕赓尧官新河训导
  刘 通官鸡泽训导  萧友逹官赵州训导
  侯元勲官曲周训导  符永禄官邯郸训导
  李 炳官王田训导  马恒世官磁州训导
  刘虞辅训导衔未仕  吴 渭训导衔未仕
  孙世忠训导衔未仕  刘有勲官正定训导
  袁维翰官新乐训导  王名元官保定训导
  魏 概官卢龙训导  韩 照训导衔未仕
  刘业仁训导衔未仕  王鸿儒训导衔未仕
  吴自昆训导衔未仕  李荣贤训导衔未仕
  张梦龙训导衔未仕  齐梦龙训导衔未仕
  王 瑞官柏乡训导  史 𬀩训导衔未仕
  马攀云训导衔未仕  陈昌言训导衔未仕
  王克敬官天津教谕  吴 植官井陉训导
  吴 显官寕城训导  齐景贤官新寕训导
  戴希圣训导衔未仕  顾 景官平门县训导
  刘永祺官元氏训导  萧 柏官容城训导
  冯全中训导衔未仕  王敬胜官柏乡训导
  邢在友训导衔未仕  刘 镛候选训导
  吴天枢候选训导   姜廷秀候选训导
  鲁 琏候选训导   夏文彬候选训导
  周 纲候选训导   杨廷俊训选训导 以上起系岁贡 自铁可礼至此皆承徳县人
  曹 榖官庆云教谕  赵在郊训导衔未仕
  高登第官蔚州训导  孙鸣谦官献县教谕
  吴 琏训导衔未仕  赵起莘候选训导
  刘 逊候选训导   贾容兴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恩贡高 环教谕衔未仕  赵应台官浙江兰谿县知县
  刘佳仕教谕衔未仕  萧景程教谕衔未仕
  王尔烈见进士   陈于学候选训导
  徐 孚见举人 以上俱系㧞贡
  王之臣官遵化州训导  张 翮教谕衔未仕 以上俱系副贡赵象乾官清州训导  郭重光训导衔未仕
  毛仲文训导衔未仕  刘善继训导衔未仕
  侯三奇训导衔未仕  侯国瑞官片陉训导
  赵祖襄官开州学正  耿明心训导衔未仕
  刘广志训导衔未仕  刘芳桂官东明训导
  高 进训导衔未仕  郭重辉训导衔未仕
  孙 韶训导衔未仕  茅芝芳训导衔未仕
  张瑞徴训导衔未仕  宋徴熙训导衔未仕
  张文学训导衔未仕  胡旋广官内邱训导
  杨 培训导衔未仕  王允恭官怀柔训导
  王承恩官曲阳训导  高 沾官迁安训导
  李成𥅆官北县训导  王聿修训导衔未仕
  候 甸训导衔未仕  王慎修官唐山训导
  禇承先官广平府训导  王振纲训导衔未仕
  孙继先官任邱训导  赵克嶷官献县训导
  王宏谟官束鹿训导  王桓逹训导衔未仕
  殷道正官内邱训导  王宏猷官枣强训导
  张怀柔训导衔未仕  贾天禄训导衔未仕
  龙逢时训导衔未仕  王 琬训导衔未仕
  王启运训导衔未仕  孙 璿训导衔未仕
  李 咏训导衔未仕  李 梅官定州训导
  吴一䕫官正定训导  李 瑛训导衔未仕
  杨 𤇍官景州训导  贾天民官井陉训导
  张 钊训导衔未仕  刘作卿训导衔未仕
  安尔斌候选训导   王静安训导衔未仕
  周绍凤官河间训导  郭维城候选训导
  王 桐候选训导   魏 浩候选训导
  张 鹏候选训导   刘显仁候选训导
  杨时华候选训导   杞 杞候选训导
  韩作楷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自曹榖至此俱系阳州人
  赵炳然训导衔未仕  王 灿官迁州训导
  张显祖训导衔未仕  刘 鈵训导衔未仕
  周 冕候选训导   李 昇候选训导
  陈恒徳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恩贡
  沈至徳官汝南府知府  丁国选教谕衔未仕
  龚斐道官蓟州训导  郑 锺候选训导
  刘景祺直隶州判衔未仕 刘伯鲁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㧞贡王前士训导衔未仕  韩永发训导衔未仕
  杨鸿儒训导衔未仕  韩更煖训导衔未仕
  黄在中训导衔未仕  刘世爵训导衔未仕
  梁 林训导衔未仕  马文蔚训导衔未仕
  张跻芳官乐城训导  周奉政官保定训导
  王问制官容城训导  章采训导衔未仕
  聂毓奇训道衔未仕  刘奉瑜训导衔未仕
  曹复亲训导衔未仕  张懋修训导衔未仕
  王 镛官井陉训导  裴亦冕官隆平训导
  王 黻官武强训导  王 召训导衔未仕
  聂熙载官隆平训导  李之蛟训导衔未仕
  裴俊轻训导衔未仕  赵时杰官肥乡训导
  李奇秀训导衔未仕  郑之直官庆都训导
  刘 誉官武强训导  王 遴训导衔未仕
  赵渐吉官迁安训导  王 焕训导衔未仕
  李文华官保安州学正  高君弼官武强训导
  曹近光训导衔未仕  韩重华官平法教谕
  王文宪训导衔未仕  徐 徽训导衔未仕
  梁国玺训导衔未仕  杨廷铎训导衔未仕
  齐文灿训导衔未仕  党 玺训导衔未仕
  吴 宦官永平训导  龚二酉训导衔未仕
  李世楫训导衔未仕  白恒性官训训导
  沈凤翔官沙河训导  李维宪候选训导
  沈宗漋候选训导   岳 豳训导衔未仕
  曹 辉候选训导   崔邦俊候选训导
  白愈采训导衔未仕  赵文聫候送训导
  刘 魁候选训导   郑 钓候导训导
  刘伯蛟候选训导   陈永辉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 自赵炳然至此俱海城县人
  孙启元官大城训导  李萃品训导衔未仕
  张国绅官平安教谕  邢 强训导衔未仕
  张 宪训导衔未仕  李 偲训导衔未仕
  韩 琏候选训导   梁生华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恩贡邢 万良教谕衔未仕 李乔林候选教谕
  焦和生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㧞贡
  江大中副贡候选教谕
  郭 育训导衔未仕  吴 磁官青县训导
  刘奉璋训导衔未仕  韩 需训导衔未仕
  宋永昌训导衔未仕  燕文之训导衔未仕
  韩炎旭训导衔未仕  邢 直训导衔未仕
  韩 林训导衔未仕  张 琳官青县训导
  张国栋官抚宁教谕  王国彦官威县训导
  燕文新训导衔未仕  赵居正官武强训导
  薛 芊训导衔未仕  欧秉铉训导衔未仕
  王 钰候选训导   李 伸候选训导
  刘逢祥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自孙启元至此俱盖平县人
  傅攀龙官蓟州训导  陈士恒训导衔未仕
  迟在容训导衔未仕  田士元训导衔未仕
  迟声远官沙河训导  史天成候选训导
  王泽绵训导衔未仕  方天纬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恩贡郑宏毅教谕衔未仕  傅 珏官浙江慈谿县知县
  马如龙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㧞贡
  张可贤副贡官山东高苑县知县
  江起基训导衔未仕  袁 珍官威县训导
  汪仲玉官东安训导  郝伯禄官武强训导
  施天徳训导衔未仕  杨登绅官宝城教谕
  谢 伦训导衔未仕  陈 纪官威寕训导
  李遇良官水清训导  施 淳官邯郸训导
  袁 森训导衔未仕  苏 峪训导衔未仕
  吴宗周官甘肃按察司照磨 王朝㤗候选训导
  李凌云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自传攀龙至此皆开原县人
  曹凤章官昌平学正  戴珮官通州学正
  张 廉训导衔未仕  曹 光训导衔未仕
  曹国栋候选训导   张鹏程候选训导
  左公昇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恩贡
  李 瑶官房山教谕  李 珩教谕衔未仕
  左泗漙候选知县   林奎森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㧞贡王芳毓官山海卫训导  程 玉官顺河训导
  刘 珏官平谷训导  陈钦尧官寕汴训导
  左 嵊训导衔未仕  潘 益训导衔未仕
  李 实官保安训导  胡文炳训导衔未仕
  任 岩官曲阳训导  曹 珪官正定教谕
  马文徳官正定训导  商其徳候选教谕
  张徳瑾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自曹凤章至此皆铁岭县人
  李 兰官海城训导  韩 烋训导衔未仕
  梁生䕃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恩贡
  赵 铨官新河教谕  才 瑛教谕衔未士
  左 瑜官保定府教谕  周名世候选知县
  曲 寊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㧞贡
  王廷禄训贡皆容城教谕
  范日宣训导衔未仕  沈峻徳训导衔未仕
  李 茫训导衔未仕  王 彦训导衔未仕
  杨 树官元氏训导  张文运官三河训导
  孙鼎元训导衔未仕  刘育粹官容城训导
  才时变训导衔未仕  赵光璧训导衔未仕
  刘祚昌官考城训导  赫 皎官获鹿教谕
  贾景文官平乡训导  宋天智训导衔未仕
  曲文爵训导衔未仕  徐志第训导衔未仕
  孙国翰训导衔未仕  米云龙训导衔未仕
  韩守基训导衔未仕  王大赉候选训导
  孟国瑞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自李兰至此皆复州人
  刘汉杰官泺州训导  杨可树训导衔未仕
  王 琏训导衔未仕  许 瑚训导衔未仕
  朱 钺训𨗳衔未仕 以上俱系恩贡
  陈芝秀官开州学正  焦 文侯选教谕 以上俱系㧞贡朱 鸿官开州学正  郭开汾训导衔未仕
  陈芝兰官定州训导  孙士鹏训导衔未仕
  赵鸿谟官良乡训导  唐廷佐官房山训导
  姚 珣官蓟州训导  陈 玉官故城训导
  孙元祥训导衔未仕  江锦承候选训导
  苖会春候送训导  李世均候选训导
  李 祉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自刘汉杰至此皆宁海县人
  贾联元官博野训导  赵殿元官魏博训导
  张尔公官永平府到导  朱 𤇍教谕衔未仕
  郭世勋教谕衔未仕  杨应麟教谕衔未仕
  王嘉乐官宝城训导  陆 龙教谕衔未仕
  才霮雨教谕衔未仕  吴士杰教谕衔未仕
  陆 位候选教谕   刘嘉琳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恩贡才 瑾教谕衔未仕  赵 琮教谕衔未仕
  陈芝患官塩场大使  王 公教谕衔未仕
  才嘉昇教谕衔未仕  王秉鉴教谕衔未仕
  王一师官满城教谕  王 复教谕衔未仕
  赵祭义教谕衔未仕  刘延英教谕衔未仕
  陈元㤗教谕衔未仕  孙维基官易州州判
  刘 湛候选教谕   王化溢候选教谕
  梁文锦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㧞贡
  才 瑞官邯郸教谕  刘舜钞训导衔未仕
  王三重训导衔未仕  王祚昌训导衔未仕
  朱宗礼官寕河训导  才乾元官阜城训导
  葛载端官交河训导  赵良臣训导衔未仕
  王心民训导衔未仕  王 洽训导衔未仕
  赵 镇训导衔未仕  陆吉士训导衔未仕
  冯登登训导衔未仕  李翰杰训导衔未仕
  齐徳助训导衔未仕  王进弼训导衔未仕
  刘 芬训导衔未仕  张人杰训导衔未仕
  刘 均训导衔未仕  王 耀训导衔未仕
  张儒杰训导衔未仕  丁龙章官开原训导
  张 伸训导衔未仕  张复振训导衔未仕
  董 舒官延庆训导  李 奇官新安训导
  刘徳明训导衔未仕  魏上相官饶阳训导
  白 璧官邯郸训导  阎大相官霸山训导
  赵 玮训导衔未仕  李 荣训导衔未仕
  戴集庥训导衔未仕  高遹观训导衔未仕
  杨宗睿训导衔未仕  罗宜襄训导衔未仕
  李 楫官武强训导  商确训导衔未仕
  张可举官容城训导  赵 明训导衔未仕
  何 锦训导衔未仕  王 文侯选训导
  李人龙候选训导   樊士杰训导未仕
  高峻徳训导衔未仕  李汝谟训导衔未仕
  胡文昇训导衔未仕  夏𠅤𠅤候选训导
  陈兰芬侯选训导   孙维墉官井陉训谕
  李 馥侯选训导   于锦生候选训导
  何言侯选训导    刘克显侯选训导
  刘何顾候选训导   李绳祖候选训导
  王永禄侯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自贾联元至此皆锦县人
  张寕诚官元氏训导  张 俊教谕衔未仕
  周之哲官考城训导  温成杰官丰润训导
  冯 章官曲阳训导  张允修官广中训导
  刘 珣教谕衔未仕  王慎言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恩贡赵 䟃教谕衔未仕  常学曾教谕衔未仕
  赵大宾官福建屏南县知县 顾岩官广宗教谕
  李子重官满城教谕  李经盛教谕衔未仕 以上俱系㧞贡施 恩副贡官阜城教谕
  张 焕训导衔未仕  张 瑗训导衔未仕
  薛 琨官满城训导  沈一抚官静城训导
  田雨时训导衔未仕  刘永祚训导衔未仕
  孙 蕳训导衔未仕  王自臣官南皮训导
  周维新训导衔未仕  袁 擢训导衔未仕
  王自玺训导衔未仕  刘天性训导衔未仕
  范廷选训导衔未仕  倪 端训导衔未仕
  刘天锡官魏县训导  刘 琰训导衔未仕
  杨 葵训导衔未仕  夏见龙官柏乡训导
  王道明官宝塘训导  赵希普官平正训导
  安能虑训导衔未仕  董宏畴训导衔未仕
  张 伸训导衔未仕  刘世法训导衔未仕
  吕远烈训导衔未仕  吕寕烈训导衔未仕
  辛子腹训导衔未仕  田可获训导衔未仕
  韩 宗训导衔未仕  张 瑞训导衔未仕
  丁贤儒训导衔未仕  冯君佐官交河教谕
  赵作梅训导衔未仕  王近弼训导衔未仕
  李湄仙训导衔未仕  石 峻官延庆州学正
  王梦龙官故城训导  贺 恵官任县训导
  刘毓聪训导衔未仕  韩宝传官沧州训导
  林中凤训导衔未仕  石㢠㢠官柏乡训导
  裴绍休官良乡训导  周直弼训导衔未仕
  石龙丽候导训导   赵覃敷官平安训导
  王 心候选训导   田兆瑞候选训导
  萧士俊候选训导   赵 伟官南皮训导
  王贤谟候选训导   张谟伯训导衔未仕
  王 琰训导衔未仕  张 岩候选训导
  王安邦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自王永禄至此皆宁远州人
  齐泽茂官通州学正  萧文焕教谕衔未仕
  萧钟灵教谕衔未仕  张尧昌教谕衔未仕
  张 宽教谕衔未仕  董 枚教谕衔未仕
  李芝英候选教谕   张 楷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恩贡莫 京官邢台教谕  倪景思教谕衔未仕
  王嗣烈官新河教谕  张 珺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㧞贡齐登云训导衔未仕  宋开第官容城训导
  张大孝官稿城训导  祁凤临官唐山训导
  赵 翙训导衔未仕  刘登云训导衔未仕
  齐王谟官海城训导  包有章官涞水训导
  才王佐官满城训导  谷可城官获鹿训导
  王徳仁官安平教谕  胡 琦官平乡训导
  张骏惠训导衔未仕  萧朴训导衔未仕
  董价人训导衔未仕  张联耀官怀柔训导
  包毓瑾训导衔未仕  王怀瑾训导衔未仕
  张 琳官青县训导  刘之敬官盖平训导
  杨 玥官故城训导  王庚龄官广昌教谕
  何其济训导衔未仕  莫大鹏训导衔未仕
  王 泌训导衔未仕  王颛龄候选训导
  葛 郁候选训导   马舒图候选训导
  刘宗昌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自齐泽茂至此俱广宁县人
  刘 润教谕衔未仕  吴秉礼官乐亭教谕
  杨如椿教谕衔未仕  赵汝楷教谕衔未仕
  毛化沛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恩贡
  江 汉官涞水教谕  王士昕官浙江龙㳺县知县
  杨树芳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㧞贡
  傅如华官蔚州学正  刘 捷官威县训导
  吕世臣官容城训导  冯守珩官广昌训导
  冯 岳候选训导   戴希圣官博野训导
  杨 琦训导衔未仕  张 模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 自刘润至此皆义州人
  高修徳教谕衔未仕  杨玉章教谕衔未仕
  杨 照教谕衔未仕  𡩋廷璧教谕衔未仕
  王光裕候选教谕 以上俱系恩贡
  陈其器教谕衔未仕  李 麟教谕衔未仕
  马兆熊教谕衔未仕以上俱系㧞贡
  张 杰官天津训导  李洪学官青县训导
  王廷璘训导衔未仕  郑 𣔺官晋州训导
  王兆麒官望都训导  王 警训导衔未仕
  杨清久候选训导   刘 伟候选训导
  王怀温候选训导   陈智兴候选训导 以上俱系岁贡 自高修徳至此皆吉林人
  谨按奉天八旗进士举人其中额向隶在京八旗满合二字号本省并未叧设中额例应详载八旗通志已于本志进士举人卷内加案声明至旗籍贡例由奉天府丞按试彚
  题所有历科贡生并附识其姓氏于卷
  奉天八旗贡生
  玛昌阿满洲镶黄旗人  三官保满洲镶红旗人官牛庄防守尉李 耻汉军正黄旗人  武 鉴满洲正蓝旗人
  陈平选汉军镶黄旗人  关 禄满洲镶白旗人
  穆 璋汉军镶黄旗人  图 翰满洲镶黄旗人官兵部笔帖式 以上俱系恩贡
  王 瓒汉军正白旗人  森 特满洲镶白旗人官戸部笔帖式康亮工汉军镶白旗人  郑 起满洲镶白旗人官刑部笔帖式觉罗泰云满洲镶白旗人 杜 起满洲镶白旗人官工部笔帖式掦 勒满洲正白旗人  孙显武汉军镶黄旗人官江南㤗兴县知县伊拉起满洲正红旗人  张赞育汉军镶黄旗人官柏乡教谕戴宝满洲镶黄旗人   李 湛汉军镶黄旗人
  干 济满洲镶蓝旗人  庆 禄满洲镶白旗人
  徳 徽汉军正红旗人  映 红满洲镶黄旗人
  常 安满洲镶黄旗人  王嘉谟汉军镶黄旗人官湖北安陆县知县 以上俱系㧞贡
  塔思垥满洲镶黄旗人  玛尔㤗满洲正白旗人官义学𦔳教阿尔赛满洲正蓝旗人  李之藩汉军正黄旗人
  穆 琛汉军正白旗人  许 瑄汉军正白旗人
  陈鸿修汉军正蓝旗人  英 保满洲正黄旗人
  高 宏汉军镶黄旗人  刘天章汉军正蓝旗人
  孟五格满洲镶蓝旗人  李泽渊汉军镶白旗人
  富 有满洲正黄旗人  缪 渊汉军正白旗人
  杜尚瑸汉军正黄旗人  庆 良满洲镶黄旗人
  李洪学汉军正黄旗人  那 玺满洲正蓝旗人
  福 昇满洲正黄旗人  张维纪汉军正白旗人候选训导
  徳令俄满洲正红旗人  曹秉鉴汉军正蓝旗人
  福章阿满洲正黄旗人  嵩 年满洲正黄旗人
  汪楷昌汉军正黄旗人  文 都满洲镶白旗人
  那栋阿满洲正白旗人  缪廷瑞汉军正白旗人候选训导
  巴音㤗满洲正黄旗人 以上俱系岁贡
  谨按顺治年间直隶永平府辽学毎年额贡三
  名后设辽阳府学每年额贡一名辽阳海城二县学二年各贡一名由顺天学政考试彚题其恩㧞贡生并无定额附识姓氏于卷
  辽学贡生
  陶天培历官襄阳同知  赵廷臣历官西江縂督
  白秉直历官山西縂督  李新台历官通州兵备道
  姚世𦙍历官徳安通判  姚世选官教授
  姜鹏程历官武昌通判  薛良心官宝坁知县
  李天池历官宿州知州  冯允陞历官安庆通判
  林天擎历官江西巡抚  喻三畏历官建安同知
  龚家玉历官江南粮道  黄尔性历官陜西巡抚
  邹 文官舒城县丞  张寄勋官平凉知县
  辛良器官利州知县  张宏猷历官湖广粮道
  龚勉吾官乐亭知县  宋文然教谕衔未仕
  [[#张希𧊕[2]|张希𧊕[2]]]官日照训导  刘维城教谕衔未仕
  杨应麒官兴县知县  应时章官雄县训导
  蔡廷琇官徳平训导  房文登教谕衔未仕
  王懋敬教谕衔未仕  郭镒官确山知县
  李如柏教谕衔未仕  薛徴㤗官范县训导
  程良友官山东训导  张士芬官定县训导
  张世珩官广西知县  夏之时官通判
  柏世杰官莒州学正  萧江远官文县训导
  金日新教谕衔未仕  李日増官沂州学正
  赵廷佐教谕衔未仕  任学曾教谕衔未仕
  弘谟历官华州知州  张 供历官泗州通判
  裴国熙官通判   李若𢋸历官永康知府
  巩畿历官河间知府   吴绍玿官通判
  刘洪宗历官松江知府  杜名世历官濮州知州
  戴天徳历官邠州知州  徐 昱官黄梅知县
  李廷弼官北泳知县  田 本官辉县知县
  高 进教诲衔未仕  朱国材官通判
  孙 光历官邠州知州  冬希圣官广西知县
  彭冲汉官行唐训导  张师圣官玉田训导
  张文灿教谕衔未仕  王应麟教谕衔未仕
  邹文郁官广西知州  冷然善官涞水训导
  赫文启官兴县知县  周旋礼官放谕
  𡩋弘猷官贵池知县  李应遴官通判
  夀无息官通州   童宗圣官训导
  刘立极官训导   鲁启官训导
  徐善魁官广平训导  孔启秀官训导
  尚廷辅官训导  曲登科官训导
  李天滋官训导   张维栋官训导
  霍光祥官容城知县  张光臣官训导
  陈尧言见进士   呼中陛训导衔未仕
  黄家魁训导衔未仕  铁国光官训导
  方尧典官县丞   裴承泽官县丞
  刘 瑸教谕衔未仕  曽守元教谕衔未仕
  张 伟教谕衔未仕  卢必登教谕衔未仕
  陈嘉谟教谕衔未仕  吴廓元教谕衔未仕
  朱朝瞻教谕衔未仕  王大经教谕衔未仕
  马中间教谕衔未仕  岳登科历官寕绍道
  娄镇远历官辰常道  姜 镇历官兴化通判
  杨美生历官吉安知府  陈全国历官化徳道
  崔国祥官开建知县  陈永吉官行人司行人
  邴一茹历官建州知州  裴承谟官荥泽知县
  姚 艮历官徽州同知
  谨案康熙五年裁寄籍永平辽学生员并裁贡额雍正五年并裁山东莱州府之复州金州二卫学及贡额今详稽
  畿辅通志得贡生一百有三人附载卷后至山东复州金州二卫学贡生山东通志并逸其姓名今俱无可称核

  钦定盛京通志卷四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
  选举
  国朝
  武进士
  武举人
  山东卫学中式武举人附载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
  选举
  国朝
  武进士中额附入顺天省并无定额
  康熙己未科
  赵聨璧锦县人历官游击
  康熙丁丑科
  鐡鸿绪承徳县人历官池州营游击
  康熙庚辰科
  王人闻海城县人
  康熙癸巳
  恩科
  赵廷文锦县人官杭州卫守偹
  康熙戊戌科
  李景泌海城县人
  杨 岩锦县人官宣化府守偹
  雍正甲辰科
  鐡景祐承徳县人历官澧州营参将
  张复发锦县人历官鄜州都司
  雍正丁未科
  赵 颇义州人
  乾隆丁巳
  恩科
  周 丹锦县人
  武举人定额三名内康熙乙卯庚午两科旧志失载今无稽考
  康熙丙午科
  艾天奇辽阳州人
  杨国雄辽阳州人
  李 霖铁岭县人
  康熙己酉科
  郑弘儒辽阳州人
  马直乐锦县人
  郭 郛锦县人
  康熙壬子科
  张 世鐡岭县人
  王佳裔锦县人
  吕从政辽阳州人
  康熙戊午科
  唐朝玺盖平县人
  赵聨璧锦县人见进士
  刘万鹏锦县人
  康熙辛酉科
  鐡承谟承徳县人
  赵 铭宁远州人
  许大成锦县人
  康熙甲子科
  王人闻海城县人见进士
  杜继牧宁远州人
  刘泽润锦县人
  康熙丁卯科
  钱之章承徳县人
  鐡鸿绪承徳县人见进士
  方呈荣锦县人
  康熙癸酉科
  陈芝台锦县人
  赵有官锦县人
  许高昇锦县人
  康熙丙子科
  田 彧锦县人
  樊永宁锦县人
  王金式鐡岭县人
  康熙己卯科
  左 超鐡岭县人
  孙士鹗锦县人
  赵思温宁远州人
  康熙壬午科
  倪廷标鐡岭县人
  赵廷文锦县人见进士
  胡 瑛广宁县人
  康熙乙酉科
  陈韶善锦县人
  熊之占铁岭县人
  贾聨捷锦县人官延山所千总
  康熙戊子科
  孙登瀛锦县人
  张开基宁远州人官洮州卫守偹
  宋 锦承徳县人
  康熙辛卯科
  贾聨第锦县人
  陈元锟锦县人
  罗振威广宁县人
  康熙癸巳
  恩科
  薛景奕锦县人
  才柱才锦县人
  王天禧锦县人
  康熙甲午科
  李景泌海城县人见进士
  赵之儒锦县人
  吕养志宁远州人
  康熙丁酉科
  刘裔昌锦县人
  周绍麟承徳县人
  杨 岩锦县人见进士
  康熙庚子科
  王国生海城县人
  聂得秀锦县人
  刘 鉴锦县人
  雍正癸卯
  恩科
  鐡景祐承徳县人见进士
  方中兴锦县人
  张复发锦县人见进士
  雍正甲辰科
  戴 亮承徳县人
  马兴辉宁远州人
  鲍文魁宁远州人
  雍正丙午科
  刘士泰锦县人
  赵 颇义州人
  孟廷玉鐡岭县人
  雍正己酉科
  蔡闻远承徳县人官淮安千总
  张廷试锦县人
  李朝相锦远州人
  雍正壬子科
  丁建义承徳县人
  鐡景隆
  寗 份
  雍正乙卯科
  鲁 玺锦县人
  聂惟中锦县人
  刘寅之锦县人
  乾隆丙辰
  恩科
  周 丹锦县人
  寗廷琰宁远州人官山东临清卫千总
  唐相玉鐡岭县人
  乾隆戊午科
  夏 显承徳县人
  夏文耀鐡岭县人
  吴 宽海城县人
  乾隆辛酉科
  王 佩锦县人
  戴廷璋承徳县人
  王徳宽宁远州州人
  乾隆甲子科
  王天宠锦县人
  张 鹏锦县人
  孙进功
  乾隆丁卯科
  刘预发锦县人
  张辅世锦县人
  王者师宁远州人
  乾隆庚午科
  赵元龙锦县人
  李光祖承徳县人
  钱 蔚宁古塔人
  乾隆壬申
  恩科
  赵 镇
  陈起鹍宁古塔人
  柳 ⿰氵専 -- 溥宁古塔人
  乾隆癸酉科
  潘见龙宁远州人
  徐 瑾承徳县人官庐州卫千总
  霍永耀承徳县人
  乾隆丙子科
  杨铎年宁远州人官东昌卫千总
  金起鹏锦县人
  赵尚徳承徳县人
  乾隆己卯科
  魏 云锦县人
  郭自煜宁远州人
  李 兰广宁县人
  乾隆庚辰
  恩科
  赵 佩锦县人
  刘永毅辽阳州人
  单维伦义州人
  乾隆壬午科
  鐡朝臣承徳县人
  刘文雄义州人
  李 茂宁远州人
  乾隆乙酉科
  徐廷名承徳县人
  艾永标义州人
  鲁廷选承徳县人
  乾隆戊子科
  严廷良
  赵梦龙
  魏廷实
  乾隆庚寅
  恩科
  傅 训义州人
  周廷桂承徳县人
  曹君美承徳县人
  乾隆辛卯科
  艾名标义州人
  王嘉谟承徳县人
  周 昇承徳县人
  乾隆甲午科
  王振宇义州人
  刘 玳义州人
  周 昇义州人
  乾隆丁酉科
  冯国荣承徳县人
  冯廷梁海城县人
  曹 铨锦县人
  乾隆己亥
  恩科
  汤维新海城县人
  冯国士承徳县人
  曹 镛锦县人
  乾隆庚子科
  岳 裕义州人
  金克配辽阳州人
  曹凤翔锦县人
  乾隆癸卯科
  金克明辽阳州人
  崔柏龄义州义人
  艾鹤龄义州人
  山东卫学中式武举人姓氏
  康熙己酉科
  单宗孔复州人
  康熙乙卯科
  赵士元复州人
  康熙戊午科
  鲍士标复州人
  康熙丁卯科
  李 褒宁海县人
  康熙甲午科
  赵文烒复州人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一
  兵防
  盛京兵制
  奉天将军所属各驻防员额兵额
  奉天将军所属各边门员额兵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
  兵防
  等谨案辽左为古肃慎国士马雄劲自唐置安东都䕶府统隶军僚迨乎辽金五京鸠材十部分镇兼设提辖招讨诸司隶兵万计元时则有乣军契丹军女直高丽诸军盖地当山海要冲所以简军实重镇抚也我
  国家神武开基声灵赫濯桓桓虎旅燮伐用张洎永
  清大定以后设镇
  留都西自呼伦布雨尔北循兴安岭黑龙江而东南跨鸭绿地方五六千里各因形势险要列屯置戍以控扼之兵防之制迈于往古我
  皇上觐光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翠华临莅秋郊狝阅
  赏赉有加复
  命増设弁兵修缮甲仗诚以讲武诘戎不可一日不备也等详稽各属员额兵额及战舰喀伦之属谨志兵防第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一
  兵防
  盛京兵制
  洪惟我
  太祖高皇帝以一旅灭叶赫九国之师复以劲旅五百破
  眀兵四十万众
  神武布昭亦由干城之士貔虎之材训练精硏群宣力以
  
  鸿伐懿考
  实录所载军政如满洲精卒每三百人立一牛彔五牛彔立一甲喇五甲喇立一固山凡八固山行军时地广则八固山并列地狭则合为一路当兵刄相接之际击刺骑射各用所长威如雷霆势如风发攻城野战一鼓而胜用是削平诸郡抚有沈辽于铄王师规模若此其宏远也我
  太宗文皇帝绍衣继述抚降锦州宁远等大小七十馀城蒙古察哈尔等部以次内附爰以汉军蒙古分隶八旗迺有二十四旗之设自正副都统以下各有统辖列汛置营枢政益以详备逮我
  世祖章皇帝入关定鼎以
  盛京为留都设驻防昂邦章京给总管卬镇守其地并设各城驻防
  圣祖仁皇帝康熙元年改总管为将军十年墨尔哲勒氏屯长率众来归编为墨尔根四十佐领号新满洲十五年以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二十一年征剿罗刹始于黒龙江植木为城设将军副都统辖之二十八年克雅克萨城设兵屯种三十一年建齐齐哈尔白都讷二城以科尔沁献进之锡伯卦勒察达呼尔壮丁万四千有奇分驻二城编佐领并添设各城守尉等官分拨旗兵防御三十八年以黒龙江将军移驻齐齐哈尔而水师火器诸营亦
  相继设立于是驻防兵制靡不宏备矣
  奉天将军所属
  将军一员驻
  盛京城副都统一员协领共十一员佐领共六十六员骁骑校共三十五员防御共三十四员笔帖式十一员外郎六员委官二十七员俱详载职官卷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一员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二员骑都尉九员云骑尉九员恩骑尉二员属下旧设步兵八百名乾隆三十八年増设三百八十八名现实步兵一千一百八十八名旧设马兵六千四百二十四名乾隆六年移驻牛荘等处兵六百九十六名二十九年奉
  旨移驻塔尔巴哈台兵四百四名三十年増设三百二十名三十八年裁三百六十四名现实兵五千二百八十名门军校八名库军校二十名顺治十四年看守
  御园领催一名兵九名看守
  皇寺兵八名铁匠六十六名箭匠六十一名夜捕手三十八名俱康熙雍正年间陆续増设养育兵三百六十二名乾隆三十八年増设
  兴京驻防天聪七年
  城守尉一员防御四员骁骑校四员笔帖式一员委官四员乾隆二十七年増设属下旧设满洲兵四百九十四名蒙古兵六十七名汉军兵三十四名实数兵五百九十五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二十三名三十年増设足额铁匠八名康熙三十二年设
  抚顺驻防康熙二十九年设
  满洲防御一员汉军防御三员委官一员乾隆二十七年増设属下旧设兵一百四十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十名现实兵数一百三十名铁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设
  巨流河驻防康熙二十九年自山海关移驻
  满洲佐领一员汉军佐领一员汉军骁骑校二员委官五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旧设满洲兵二十九名汉军兵一百十一名共兵一百四十名乾隆二十八年増设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増设二十名现实兵数二百名铁匠二名乾隆二十九年
  辽阳驻防天聪六年
  城守尉一员防御八员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一员巴勒瑚佐领一员满洲骁骑校八员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一员四十三年増设一员汉军骁骑校一员笔帖式一员原设二员雍正七年裁一员仓官一员外郎二员委官一员乾隆二十七年増设属下旧设满洲兵五百三十二名蒙古兵六十九名巴勒瑚蒙古兵五十五名共六百五十六名乾隆二十八年裁二百名分驻九路二十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六十六名三十年増设五十九名现实兵数四百四十九名铁匠九名康熙二十八年设八名三十一年増设一名
  海城驻防即牛庄驻防天命六年
  防守尉掌印章京一员满洲防御三员原设二员乾隆五年由 盛京移驻五员十三年裁四员改设骁骑校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一员汉军防御一员四品协领一员乾隆十三年増设骁骑校四员乾隆十三年増设笔帖式一员仓官一员委官一员乾隆二十七年増设属下旧设满洲兵八十四名蒙古兵十名汉军兵六十六名共兵一百六十名乾隆六年
  盛京移驻兵二百四十名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二十三名现实兵数三百七十七名铁匠二名天聪六年
  盖平驻防天聪七年设原属奉天将军乾隆十五年改归熊岳副都统就近専辖
  防守尉掌印章京一员防御三员原设二员乾隆五年由 盛京移驻五员十三年裁四员改设骁骑校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一员四品协领一员满洲骁骑校三员汉军骁骑校一员乾隆十三年笔帖式二员雍正七年裁一员仓官一员委官一员乾隆二十七年世袭骑都尉一员云骑尉二员属下旧设满洲兵五十名汉军兵九十七名蒙古兵十三名共兵一百六十名乾隆六年増设兵二百四十名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十五名现实兵数三百八十五名铁匠二名天聪七年
  开原驻防康熙二十一年设
  城守尉一员佐领一员防御七员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一员汉军骁骑校一员满洲骁骑校七员巴勒瑚佐领一员骁骑校一员仓官一员笔帖式一员委官九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旧设满洲兵八百五十名蒙古兵五十名汉军兵五十名巴勒瑚蒙古兵五十名共兵一千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九十四名三十年裁兵五十一名现实兵数八百五十五名铁匠十名康熙年间陆续増设
  鐡岭驻防康熙二十九年设
  满洲防御一员汉军防御三员委官五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旧设满洲兵四十名汉军兵一百名乾隆二十八年于辽阳锦县广宁义州四城兵内拨増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増设二十名现实兵数二百名铁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设
  复州驻防康熙二十六年设
  城守尉一员巴勒瑚佐领一员防御八员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一员骁骑校九员乾隆二十九年拨驻塔尔巴哈台一员笔帖式一员委官一员乾隆二十七年世袭云骑尉二员属下旧设满洲兵五百六十八名蒙古兵四十八名巴勒瑚蒙古兵五十五名汉军兵十五名共兵六百八十六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五十二名三十年裁兵三十五名现实兵数五百九十九名铁匠九名康熙三十一年设
  宁海驻防即金州驻防康驻二十年设
  城守尉一员巴勒瑚佐领一员骁骑校一员汉军佐领三员骁骑校三员满洲防御八员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一员骁骑校八员仓官一员笔帖式一员委官一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旧设满洲兵五百四十五名蒙古兵七十九名巴勒瑚蒙古兵七十五名汉军兵二百四十一名共兵九百四十名乾隆十二年改隶水师营兵一百名十九年复改如旧制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四十四名三十年裁兵六十六名现实兵数八百三十名铁匠九名康熙四十年设
  旅顺水师营康熙五十四年设
  汉军协领一员佐领二员防御四员骁骑校八员笔帖式一员属下旧设汉军兵五百名乾隆十二年増设一百名十九年裁
  岫岩城驻防康熙二十六年设
  城守尉一员巴勒瑚佐领一员骁骑校一员满洲防御八员骁骑校九员原设八员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一员四十三年増设一员笔帖式一员委官一员乾隆二十七年世袭云骑尉二员属下旧设满洲兵五百七名蒙古兵五十五名巴勒瑚蒙古兵四十二名共兵六百零四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二十八名三十年裁兵二十九名现实兵数五百四十七名铁匠九名康熙三十一年设
  凤凰城驻防崇徳三年自通远堡移设
  城守尉一员巴勒瑚领佐一员骁骑校一员满洲防御八员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一员骁骑校七员蒙古骁骑校一员笔帖式一员委官四员乾隆二十七年朝鲜通事官二员迎送官三员乾隆三十六年裁缺由本城防御内拣派主客官一员乾隆三十六年裁缺由本城防御内拣派 以上三项官员専掌高丽入贡之事属下旧设满洲兵五百二十九名蒙古兵九十四名巴勒瑚蒙古兵四十八名汉军兵三十四名共兵七百零五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四十五名三十年裁兵二十五名现实兵数六百三十五名铁匠九名康熙三十一年设
  锦州府驻防雍正五年
  副都统一员三品协领一员佐领十二员原设十三员乾隆四十三年裁一员骁骑校十二员原设十三员乾隆四十三年裁一员仓官一员笔帖式二员原设三员乾隆五年裁一员委官一员乾隆二十七年世袭恩骑尉二员属下步兵一百七十四名乾隆三十年増设旧设马兵一千名乾隆二十八年裁兵五十名二十九年拨往塔尔巴哈台兵二十四名三十年复裁一百四十名现实兵数七百八十六名铁匠十三名康熙十八年设五名二十九年増设八名
  熊岳驻防
  副都统一员三品协领一员巴勒瑚佐领一员骁骑校一员佐领一员防御八员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一员骁骑校八员笔帖式四员委官一员乾隆二十七年世袭云骑尉一员恩骑尉二员属下旧设满洲兵八百五十七名蒙古兵九十二名巴勒瑚蒙古兵五十六名共兵一千零五名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五十一名现实兵数九百五十四名铁匠九名康熙三十一年设
  小凌河驻防康熙二十九年设
  满洲佐领一员汉军佐领一员骁骑校二员委官五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旧设满洲兵二十名汉军兵一百二十名共兵一百四十名乾隆二十八年増设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増设二十名现实兵数二百名铁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设
  宁远驻防康熙十四年设
  满洲佐领一员汉军佐领一员汉军骁骑校二员仓官一员笔帖式一员委官五员乾隆二十七年世袭恩骑尉一员属下旧设满洲兵二十名汉军兵一百二十名共兵一百四十名乾隆八年増设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増设二十名现实兵数二百名铁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设
  中前所驻防康熙二十九年设
  满洲佐领一员汉军佐领一员骁骑校三员委官五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旧设满洲兵二十名汉军兵一百二十名乾隆二十八年増设兵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増设二十名现实兵数二百名铁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设
  中后所驻防康熙十四年设
  满洲佐领一员汉军佐领一员骁骑校二员笔帖式一员委官五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旧设兵及新増兵数与中前所同铁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设
  广宁驻防顺治四年
  四品协领一员佐领三员满洲蒙古汉军防御各一员骁骑校七员原设六员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一员四十三年増设一员笔帖式一员委官五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旧设满洲兵三百六十三名蒙古兵七名汉军兵一百十名共兵四百八十名乾隆六年
  盛京移驻兵二十名二十八年裁四十名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六十名现实兵数四百名铁匠五名康熙十八年设
  白旗堡驻防康熙二十九年自山海关移驻
  满洲佐领一员汉军佐领一员骁骑校二员委官五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旧设满洲兵三十一名汉军兵一百零九名共兵一百四十名乾隆二十八年增设兵四十名四十三年奉
  旨増设二十名现实兵数二百名铁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设
  小黒山驻防康熙二十九年设
  满洲佐领一员汉军佐领一员骁骑校二员委官五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旧设兵数及新増兵数与白旗堡同铁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设
  闾阳驿驻防康熙二十九年设
  满洲佐领一员汉军佐领一员骁骑校二员委官五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旧设兵及新増兵数与白旗堡同铁匠二名康熙二十九年设
  义州驻防康熙十四年设
  城守尉一员满洲佐领九员骁骑校九员乾隆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二员内务府佐领八员原设十员乾隆四十三年裁二员骁骑校八员原设十员乾隆四十三年裁二员笔帖式一员委官一员乾隆二十七年属下步兵二百十四名乾隆三十年旧设满洲兵六百零四名蒙古兵三十二名汉军兵六百六十四名共兵一千三百名乾隆二十八年裁兵七十名二十九年移驻塔尔巴哈台兵六十一名三十年复裁二百零二名现实兵数九百六十七名铁匠十八名康熙十八年设六名三十八年増设十二名谨案以上各驻防皆奉天将军统辖之地自将军而下其㝡重且要者则设副都统驻札次则城守驻防次则佐领骁骑校驻防盖城守尉隶副都统协领佐领隶城守尉骁骑校等员复隶协领佐领而皆统隶于将军其设官之数皆准设兵多寡因地异宜以奋武卫固疆圉其各路边门皆有防御及兵守之附载于后
  兴京边门在 兴京城东南三十里
  章京一员于五部司员内拣派二年一更防御一员于将军所属防御内拣派三年一更属下旧设满洲兵六名汉军兵二十五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
  盛京移驻兵十九名现实兵数五十名
  咸厂边门在 兴京城南一百四十里
  章京一员于五部司员内拣派二年一更防御一员于将军所属骁骑校内拣派三年一更属下兵数与
  兴京边门同
  哈哩国语斜也山卡路 平顶山卡路 碱厂营卡路以上三处卡路俱在碱厂边门内毎处系辽阳城守派官一员兵十名防御二月一更毎年十月初一日起至四月初一日撤回
  坎舡沟卡路 大南沟卡路 风马沟卡路以上三处卡路俱在碱厂边门外毎处系辽阳城守派官一员兵十名防御两月一更毎年四月初一日起至十月初一日撤回
  英莪边门在开原城东二百里
  章京一员于五部司员内拣派二年一更防御一员于将军所属防御内拣派三年一更属下兵数同
  花家沟卡路 耿家庄卡路 新台卡路 商家台卡路 以上四处卡路俱在英莪边门内毎处系开原城守派官一员兵十名防御两月一更每年十月起至四月撤回
  辉发毕喇昂阿卡路 辉发湖屯卡路 碗口卡路 红石䃳子卡路 以上四处卡路俱在英莪边门外毎处系开原城守派官一员兵十名防御两月一更每年四月起至十月撤回 辉发以下各语解详见疆域形胜山川城池各卷不更胪注
  旺清边门在 兴京城东南三十里旧设驻防今裁
  马家寨卡路 三家子卡路 老鹰营卡路 石棚沟卡路 多兴阿台卡路 以上五处卡路俱在旺清边门内毎处系 兴京城守派官一员兵十名防御毎年十月起至四月撤回
  发毕喇卡路 那哩珲毕喇昂阿卡路 金道和伦卡路 二道黄沟卡路 斡尔敏卡路 毕什哈达卡路 以上六处卡路俱在旺清边门外毎处系 兴京城守派官一员兵十名防御两月一更毎年四月起至十月撤回
  威远堡边门在开原城东北三十里
  章京一员于五部司员内拣派二年一更防御一员于将军所属防御内拣派三年一更属下兵数同
  叆河边门在凤凰城北一百二十里
  章京一员于五部司员内拣派二年一更防御一员于将军所属骁骑校内拣派三年一更属下兵数同
  瓜坡子营卡路 边门卡路 铁佛寺卡路 汤堡城卡路 以上四处卡路俱在叆河边门内毎处系凤凰城守派官一员兵十名防御一月一更毎年十月起至四月撤回
  长岭子卡路 棋盘岭卡路 大江口卡路 以上三处毎处系凤凰城守派官一员兵十名防御
  三道郎头卡路 斜哨卡路 以上两处每处系熊岳副都统派官一员兵十名防御 以上五处卡路俱在叆河边门外官兵皆两月一更毎年四月起至十月撤回
  凤凰城边门在城西南十里
  章京一员于五部司员内拣派二年一更属下兵数同
  佛笑岛卡路 沙基子卡路 以上二处卡路俱在凤凰城边门内每处系凤凰城守派官一员兵十名防御两月一更毎年十月起至四月撤回
  中江卡路 在凤凰城边门外系凤凰城守派官一员兵二十名防御两月一更每年四月起至十月撤回
  以上六边门俱系
  盛京兵部所辖将军亦兼统焉
  发库边门在开原城东北二十里康熙元年设
  满洲防御一员原设笔帖式一员乾隆三十六年奉裁属下旧设满洲兵三名汉军兵三十名乾隆六年
  盛京移驻兵七名现实兵数四十名
  松岭子边门在锦州府西北九十里康熙十七年设 谨按锦州府西北九十里旧有长岭山边门今裁
  满洲防御一员原设一员乾隆二十九年拨往塔尔巴哈台四十三年复设属下旧设满洲兵三名汉军兵二十八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
  盛京移驻兵九名现实兵数四十名
  新台边门在锦州府西一百三十里顺治十一年
  满洲防御一员属下旧设满洲兵一名汉军兵三十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移増九名现实兵数四十名
  梨树沟边门在锦州府西一百四十里康熙十八年设
  满洲防御一员原设门尉二员乾隆五年奉裁改设防御一员属下旧设满洲兵一名汉军兵十九名共兵二十名乾隆六年移増十名现实兵数三十名
  白石嘴边门在锦州府西南二百十里康熙十八年设
  满洲防御一员属下旧设满洲兵一名汉军兵三十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移増九名现实兵数四十名
  眀水塘边门在锦州府西南二百九十里康熙十八年设
  满洲防御一员原设门尉二员乾隆五年裁改设防御一员属下旧设兵二十名乾隆六年移増十名现实兵数三十名领催一名康熙三十八年设
  彰武台边门在广宁县东北一百七十里康熙二十六年设
  满洲防御一员属下旧设满洲兵六名汉军兵二十五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移増九名现实兵数四十名领催三名康熙二十六年设
  清河边门在义州东北五十五里康熙十五年设
  汉军防御一员属下旧设满洲兵一名汉军兵三十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移増九名现实兵数四十名领催一名康熙十八年设
  白土厂边门在义州东北一百三十里康熙十五年设
  满洲防御一员原设门尉二员乾隆五年裁改设防御一员属下兵三十名领催一名乾隆六年
  九官台边门康熙十五年设
  满洲防御一员属下旧设满洲兵一名汉军兵三十名共兵三十一名乾隆六年移増九名现实兵数四十名领催一名康熙十八年设
  以上各边门俱系
  盛京将军专辖原俱设笔帖式一员乾隆三十六年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二
  兵防
  吉林将军所属员额兵额
  黑龙江将军所属员额兵额
  各属战船
  盛京牧政附载
  恩赏官兵银两附载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二
  兵防
  吉林将军所属
  吉林驻防康熙十五年设
  将军一员副都统一员原设协领八员佐领十一员骁骑校十一员防御八员康熙十年将移来库雅拉人等编设佐领十二员骁骑校十二员十三年添设防御十五员水师营四品五品官各二员十六年将伊彻人等编设佐领二十六员骁骑校二十六员添设水师营六品官二员二十九年添设佐领七员防御十四员骁骑校七员三十一年添设佐领六员骁骑校六员并将喀勒喀巴勒瑚人等编设佐领八员骁骑校八员三十八年添设佐领一员骁骑校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鸟枪营参领一员佐领八员骁骑校八员乾隆三十年将巴勒瑚锡伯人等编设蒙古协领一员世袭骑都尉八员云骑尉三十一员恩骑尉三员属下领满洲兵二千五百六十三名锡伯兵六十七名巴勒瑚兵三百五十名汉军兵一百二十名鸟枪营兵六百七十四名共兵三千七百七十四名其馀所设主事笔帖式等员俱详载职官卷
  宁古塔驻防康熙十五年设
  副都统一员协领二员佐领十二员原设八员康熙三十八年乾隆二十五年两次共增设四员防御十二员骁骑校十二员原俱设五员康熙五十二年各増设三员乾隆三十年各増设四员堂左右司笔帖式四员仓笔帖式二员仓官一员教习官二员世袭骑都尉三员云骑十九员恩骑尉一员属下领满洲兵一千四百名
  白都讷驻防康熙三十一年设
  副都统一员协领二员佐领十员康熙五十二年増设防御八员骁骑校十员蒙古佐领二员骁骑校二员康熙四十六年増设办理蒙古事务委署主事一员乾隆二十六年裁白都讷巡检改设此员例由京补放堂左右司笔帖式四员仓笔帖式二员翻译笔帖式二员内蒙古一员教习官二员医官一员世袭骑都尉一员云骑尉七员属下领满洲兵一千名
  三姓驻防康熙五十三年设
  副都统一员协领二员佐领十五员防御八员雍正十年増设骁骑校十五员佐领骁骑校原俱设四员雍正十年各増设十六员共二十一年移驻拉林各五员仓官一员仓笔帖式二员原设委署协领一员乾隆元年裁改设仓笔帖式二员堂左右司笔帖式四员教习官二员世袭骑都尉三员云骑尉八员属下领满洲兵一千五百二十名
  阿勒楚喀驻防雍正四年
  副都统一员乾隆二十一年増设协领一员佐领七员防御一员骁骑校六员仓官一员仓笔帖式二员堂左右司笔帖式四员教习官一员世袭云骑尉二员属下领满洲兵四百六名
  拉林驻防乾隆九年设原设副都统一员乾隆三十四年裁后归阿勒楚喀副都统兼辖
  协领一员佐领六员防御五员骁骑校七员仓官一员仓笔帖式二员笔帖式二员教习官一员世袭骑都尉一员云骑尉三员属下领满洲兵四百六名
  打牲乌拉驻防 国初设
  总管一员协领二员佐领八员防御四员骁骑校十一员原设七员乾隆二十四年増设四员仓官一员乾隆二十七年増设笔帖式六员世袭云骑尉四员属下领满洲兵七百名八旗壮丁三千一百二名
  伊屯驻防雍正五年
  佐领二员防御二员骁骑校四员属下领满洲兵二百名
  鄂摩和索罗驻防
  佐领一员防御一员骁骑校一员属下领满洲兵一百二十名
  巴延鄂佛罗边门在吉林北二百十里以下 国语觧蒙古语觧已见山川城池各卷者不另注
  伊屯边门在吉林西北一百九十里
  克尔素边门在吉林西北四百六十里
  布尔图库苏巴尔罕边门在吉林西北五百六十八里以上四边门毎门各设满洲防御一员笔帖式
  一员兵二十名壮丁共一百五十名
  黒龙江将军所属
  齐齐哈尔驻防康熙三十三年设
  将军一员康熙三十八年移驻副都统一员协领八员佐领十六员康熙二十八年増设汉军佐领二员三十年将逹呼尔人等编设佐领十六员三十一年増设汉军佐领二员三十三年增设巴勒瑚佐领四员防御八员骁骑校四十员火器营𠫵领一员管理驿站六品官二员官庄七品官一员世袭轻车都尉兼云骑尉一员轻车都尉三员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一员骑都尉六员云骑尉六员恩骑尉二员属下领满洲马兵二千九十名领催一百六十名前锋十名驿站领催二十八名屯领催三名鸟枪匠三名弓匠二十四名铁匠三十二名鞍匠二十名
  水师营康熙二十三年
  总管一员四品官二员六品官二员管理造船四品
  官一员五品官一员六品官一员笔帖式二员属下设领催八名水手二百六十八名造船领催八名水手三百名墨尔根驻防康熙二十三年设
  副都统一员协领四员索伦达呼尔佐领十五员汉军佐领二员雍正五年防御八员骁骑校十七员笔帖式四员仓官一员仓笔帖式二员管理官庄七品官一员管理台站官一员随印笔帖式一员十台笔帖式十员世袭轻车都尉一员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一员骑都尉二员云骑尉八员属下领满洲马兵八百五十六名领催六十八名前锋四十名屯领催一名鸟枪匠一名弓匠铁匠各十五名
  水师营
  原设四品官一员乾隆三十六年将军增海
  奏裁归本城协领兼管属下设领催一名水手四十三名
  墨龙江驻防康熙二十三年设
  副都统一员协领四员佐领十六员索伦达呼尔佐领八员汉军佐领二员防御八员骁骑校二十六员笔帖式四员仓官一员仓笔帖式二员管理官庄七品官一员世袭骑都尉二员云骑尉二员恩骑尉一员属下领满洲马兵一千二百九名耕种公田马兵一百三十五名养育兵一百三十五
  乾隆三十六年増设领催一百四名前锋四十名屯领催四名鸟枪匠二名弓匠十六名铁匠二十四名鞍匠二名
  水师营
  总管四品官一员五品官二员六品官二员属下设领催八名水手四百十九名
  呼伦布雨尔驻防雍正十年
  统领一员总管四员管辖索伦副总管三员佐领二十四员骁骑校二十四员管辖新编巴勒瑚总管二员副总管四员佐领二十四员骁骑校二十四员雍正十二年管辖兀鲁特总管一员佐领二员骁骑校二员䕶军校二员笔帖式四员原设二员乾隆十一年増设二员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一员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七员骑都尉二十二员云骑尉七十九员七品官一员属下旧设马兵一千七百七十四名乾隆三十六年增设五百名共兵二千二百七十四名领催二百名前锋二十六名
  呼兰城驻防雍正十年
  城守尉一员副城守尉二员佐领八员骁骑校八员笔帖式二员管理官庄七品官一员七品仓官一员仓笔帖式二员世袭云骑尉一员属下领马兵四百五十二名领催三十二名屯领催五名弓匠铁匠各八名
  布特哈驻防康熙三十年设兼管博尔多驻防事
  满洲总管一员索伦达呼尔总管二员副总管十六员原设索伦达呼尔副总管八员雍正五年增设满洲副总管八员佐领九十七员雍正乾隆年间陆绩増设至九十八员乾隆十五年奉裁一员骁骑校九十六员俱随各佐领分设其管理步兵佐领一员人数较少并未设立骁骑校笔帖式四员原设二员乾隆二十五年増设二员世袭三等男一员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员二等轻车都尉六员三等轻车都尉六员骑都尉六员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九员骑都尉四十一员云骑尉一百三十一员云骑尉兼二等侍卫一员三等侍卫一员蓝翎侍卫一员云骑尉兼恩骑尉一员七品官二员属下旧设马兵一千八百名领催一百八十四名
  乌鲁苏穆丹喀伦驻防官一员领兵十七名毎月一更乌鲁苏以下各语觧已见山川城池各卷者不更胪注
  巴拉毕喇昻阿喀伦驻防官一员领兵五名每月一更
  伊玛毕喇昻阿喀伦驻防官一员领兵四名三月一更
  库雨勒河喀伦  语敏河喀伦 科卜齐勒喀伦以上三喀伦毎处驻防官十员领兵九名毎月一更
  珠尔特依喀伦  锡伯尔布拉克喀伦 巴延珠尔克喀伦  乌雨勒赫齐喀伦 巴雅斯呼朗温都尔喀伦  巴图鲁和硕喀伦 库克多博喀伦额尔徳尼蒙古语宝贝也托勒辉喀伦  孟克蒙古语经常也锡哩平矮山也喀伦  萨巴噶图蒙古语有器也喀伦  苏克特依蒙古语有斧也喀伦察罕鄂拉喀伦以上十二处俱在呼伦布雨尔与俄罗斯接界处毎处驻防官一员领兵三十名毎二喀伦之中设一鄂博喀伦官兵毎日巡察三月一更遇
  有越境抵罗斯及偷盗牲畜者归总管呈报办理蒙古语鄂博堆石以为祭处也
  库勒都尔河喀伦 特尔墨勒津河喀伦 特尼河喀伦 崇古林谷口喀伦 墨尔根河喀伦阿尔噶图谷口喀伦 喀喇鄂索谷口喀伦 萨奇勒图蒙古语有戒律也山喀伦 开拉哩河翁昆喀伦温都尔额埒苏喀伦 乌兰昻阿喀伦 布拉克图舍哩喀伦 摩该图舍哩喀伦 托勒辉图舍哩喀伦 鄂勒图舍哩喀伦以上十五处系在游牧处北面跨拒俄罗斯来路毎处驻防官一员领兵二十名毎月一更
  喀卜齐哈图喀伦 阿拉勒图喀伦 扎拉喀伦布尔克尔蒙古语笼屉也喀伦 和尔哈图喀伦 哈萨图喀伦 音辰喀伦 阿噜布拉克喀伦 穆敦哈萨图喀伦 扎穆呼都克喀伦 贝尔布隆徳尔苏喀伦 鄂尔逊河乌兰昻阿喀伦 额布都克喀伦 拉们罕布尔都哩喀伦 乌默克依布拉克喀伦 纳尔苏喀伦以上十六处系与喀尔喀车臣汗分界处毎二处驻防官一员毎处𣲖兵十名一月一更 谨按黒龙江徼外境壌牙错地无边墙各处俱设喀伦所以防御俄罗斯毎年四五月间经将军𣲖协领三员佐领六员骁骑校六员兵二百四十名分三路前往楚尔海图默哩讷克格尔毕齐河口额尔古讷河口等处巡察遇有越境之俄罗斯即行捕送将军请
  旨办理 索伦语格尔毕齐有名人也其馀各语解已详见疆域形胜山川城池各门
  各属战船
  旅顺口战船六只系奉天将军所辖康熙五十三年由浙闽两省送至十只乾隆十九年奉裁四只毎只水手十名毎屇三年小修又三年大修又三年
  题明拆造乾隆二十六年定例勘明造修不得拘于年限毎遇修造时所需木植等项俱于南省采
  办由盛京户部支领银两例限一百日工竣

  齐齐哈尔大战船十只二号战船十五只原设三十一只康熙四十年拨给黒龙江十只雍正五年拨给墨尔根六只江船五只原设九只雍正五年拨给墨尔根四只划子船十只乾隆三十八年奉裁
  墨尔根二号战船六只江船四只雍正五年自齐齐哈尔拨给黒龙江大战船十只二号战船四十只原设三十只康熙四十年自齐齐哈尔移增十只江船十只划子船十只乾隆三十八年奉裁以上战船俱系墨墨龙江将军所辖
  盛京牧政附载
  大凌河牧群马营在
  盛京城西南四百六十里康熙八年设骒马十群毎群四百匹乾隆六年孳生共四十六群𩦐马十群课马三十六群
  十三年裁十六群二十六年自养息牧哈达拨来𩦐马二群骒马六群每届三年平群一次又骆驼五十只系乾隆六年拨至随群牧放不报孳生养息牧哈达牧群马营在
  盛京西八十五里康熙八年设骒马三群陆绩孳生至三十群𩦐马六群骒马二十四群乾隆十五年奉裁二十二群二十年并裁馀马八群俱归大凌河牧放养息牧边外苏鲁克牧牛羊营在
  盛京城西北一百六十里原系
  盛京礼部管理乾隆二十九年
  旨归将军管理额设牛二千头每届六年平群一次羊一万只三年平群一次每年以孳生抵补足数遇有祭祀供用
  养息牧边外苏鲁克黑牛群牧营在
  盛京西北二百里额设牛一千头六年平群一次毎遇孳生时挑选角尾端正者以供祭祀之用养息牧边外牧群牛营在
  盛京西北三百二十里康熙三十二年设牛五百头为五群陆绩孳生至二千三百八十一头后奉裁三百八十一头定设牛二千头六年平群一次以上各处牧政俱系奉天将军统辖所设官员俱详戴职官卷
  盛京内务府所牧马群凡例用官马以时选送京师
  恩赏官兵银两附载
  乾隆元年
  旨发银二十万两滋息遇官兵吉凶事件以作
  赏项八年复发银二十万两二十三年将滋息银两裁
  汰所有兵丁
  赏项改于官项内支领骁骑校吉事赏银十两领催前锋等吉事赏银八两马兵吉事赏银六两步兵及匠役吉事赏银四两乾隆三十九年
  恩旨驻防孀妇孤子毎遇吉事俱准赏银三两已前曽食饷银之兵役其子孙现系闲散吉事俱准赏银二两凡凶事赏项银数皆倍之奉天吉林黒龙江各属俱同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三
  名宦
  
  后汉
  三国魏
  晋前燕附
  北齐
  隋
  






  钦定盛京通志
  名宦
  等谨案辽东于汉初虽已置郡而地以𬇙水为界自𬇙以外皆燕人卫满所据故其时辽东太守特与满申禁约而政迹未有闻也建孝武元封三年悉定辽东分设真番临屯乐浪元莬四郡益置官吏于是循声卓然可纪矣自汉已后宦其地牧其民俎豆其土者代不乏人矧今
  留都重地自将军五部以及尹丞守令莫不整敕纪
  纲仰副我
  国家澄叙官方之至意吏治蒸蒸不惟其名惟其实此名之所以克称也欤谨志名宦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三
  名宦一 忠节附
  
  谨案旧志于汉名宦首列荀彘杨仆盖以其有定辽之功也考史记朝鲜传燕人卫满据朝鲜至其孙右渠杀辽东东部都尉涉何为冠乱元封二年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与左将军荀彘讨之彘数与仆期战仆欲约降右渠不会彘疑其有反计执捕之并其军急撃朝鲜三年夏朝鲜人杀右渠来降遂定为真番临屯乐浪元莬四郡彘还坐与仆争功相嫉弃市据此则仆初无定辽之功彘虽定辽而以争功见诛不掩其罪且仆本酷吏史氏黜之与张汤同传则其人皆不足以冠名宦之首爰录自甘延夀以下庶于循名责实之义或有当焉
  甘延夀字君况北地郁郅人少良家子善骑射尝超距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累迁至辽东太守车骑将军有治行
  范明友宣帝时人拜度辽将军尝将二万骑出辽东击乌桓破之辽东西之民赖以安辑以功封平陵侯
  后汉
  祭彤字次孙颍川人建武十七年拜辽东太守时匈奴鲜卑及赤山乌桓连和强盛数入塞杀掠士民彤厉兵马广斥堠冦至数破走之二十一年秋鲜卑万馀骑寇辽东彤率数千人迎击之自被甲陷阵斩首三千馀级获马数千匹鲜卑震怖不敢复窥塞彤乃离其党与抚以恩信威声畅于北方西自武威东尽元莬及乐浪皆来内附野无风尘悉罢縁边屯兵彤在辽东几三十年衣无兼副显宗征为太仆及卒乌桓鲜卑追思无已毎朝贺京师过冡拜谒号泣乃去辽东吏人为立祠四时奉祭焉
  耿䕫字定公扶风茂陵人耿国次子少有气决以功封栗邑侯迁辽东太守有治绩和帝元兴元年貃人寇郡界夔追斩其渠帅南单于叛夔率鲜卑及诸部兵追至属国故城追击破之迁行度辽将军事安帝建光中拜度辽将军
  蔡讽安帝时人始拜辽东太守元初五年高句骊王宫与濊貊宼元莬攻华丽城讽与元莬太守姚光击破之夏高句骊复与鲜卑入寇攻辽队讽追击于新昌战殁功曹耿耗兵曹掾龙瑞兵马掾公孙鬴以身捍讽俱殁于阵忠节附载
  陈禅字纪山巴郡安汉人安帝永宁元年转元莬侯城障尉拜辽东太守时边人畏其威强北寇入边禅不加兵但使吏卒往晓谕之单于随使还郡禅于学行礼为说道义以感化之怀服而去厐参字仲达缑氏人河南尹厐奋举为孝廉历官辽东太守恩信大著后迁度辽将军
  冯绲字鸿卿巴郡宕渠人绲父焕前在安帝时为幽州刺史疾恶致罚时元莬太守姚光亦失人和建光初怨者诈作玺书谴责焕光下辽东都尉厐奋使速行刑奋即斩光收焕焕欲自杀绲疑诏文有异止之焕乃上书自讼果诈者所为征奋抵罪而焕已殁帝愍之赐焕光钱各十万以子为郎中绲由是知名顺帝时鲜卑寇边以绲为辽东太守晓谕降集寇皆弭服边陲以安
  晔字季遇耿恭之孙也顺帝时为乌桓校尉破敌有功鲜卑震怖数万人赴辽东降及敌寇辽东属国晔移屯无虑城以拒之威振北方后迁度辽将军
  种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举孝廉顺帝时迁辽东太守有政声乌桓望风率服迎拜界上
  度尚字博平山阳湖陆人桓帝时为辽东太守数月鲜卑率兵来攻尚与战破之边人惮畏远近绥宁延熹九年卒于官
  公沙穆字文乂北海胶东人习韩诗公羊春秋尤锐思河洛推步之术举孝廉桓帝永夀时累迁至辽东属国都尉善得吏人欢心卒于官
  赵苞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人举孝廉为辽西太守抗厉威严名振边俗遣使迎母及妻子道经柳城值鲜卑入塞劫苞母以击郡苞督兵御之贼出母示苞苞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本欲以微禄养不图为母作祸今不得顾私恩毁忠节母遥谓曰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即进战贼悉摧破母妻皆为所害事平封苞为鄃侯苞归葬讫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何面目立于天下遂呕血而死
  段颎字纪明姑臧人举孝廉桓帝时迁辽东属国都尉时鲜卑犯塞颎率所领驰击恐贼惊去乃使驿骑诈赍玺书诏颎颎伪退设伏敌以为信入追颎颎纵兵大破之在边十馀年秋毫不累民与将士同甘苦未尝一日蓐寝故所向有功
  公孙琙桓帝时为元莬太守永康元年扶馀王夫台将二万馀人寇元莬琙击破之熹平三年扶馀遂奉章贡献
  桥元字公祖睢阳人桓帝末鲜卑高句骊并叛举
  元为度辽将军假黄𨱆元至镇休兵养士然后督诸将讨击悉破散之在职三年边陲安静
  耿临灵帝建宁元年辽西邱力居有众五千馀落自称王辽东苏仆延有众千馀落自称峭王右北平乌延有众人百馀落自称汗鲁王耿临为元莬太守讨降之先是殇帝安帝时高句骊王宫数寇辽东蔡讽讨之不能克宫死子伯固立犯辽东西安平杀带方令建宁二年为临所败伯固降服乞属元莬辽东西乃宁
  公孙瓒辽西令支人举孝廉灵帝时除辽东属国长史尝从数十骑出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从骑曰彼众十倍于我今不冲之则死矣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杀数十人寇遁去惮其勇健不敢犯边后以功封都亭侯
  谨按汉昭帝元凤三年置度辽将军后罢至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复置屯五原曼柏盖在今榆林北边境去辽东绝远其曰度辽者宋刘恕云辽训远谓度绝远以征伐也考后汉李膺张奂皇甫规诸人皆拜度辽将军而实未尝莅辽东之地旧志概引入辽东名宦未免冗滥今悉置不录
  三国魏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曹操将击袁谭而柳城乌桓欲出骑助谭操以招尝领乌桓遣诣柳城说令罢兵后从讨乌桓至柳城拜䕶乌桓校尉文帝立拜招使持节䕶鲜卑校尉广布恩信招怀降附至十馀万落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魏文帝时持节䕶乌桓校尉牵招解隽并䕶鲜卑自高柳以东濊貊以西鲜卑数十部相连结豫皆以计破散之豫清约俭素朝廷赏赐皆散之将士鲜卑素利等数来客见私意一无所受咸高其节
  母邱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青龙中加度辽将军使持节䕶乌桓校尉率幽州军至襄平屯边隧辽西乌桓䕶留等随袁尚奔辽东者并相率降从讨公孙渊定辽东以功封安邑侯正始中高句骊数叛俭督步骑万人出元莬境与句骊王宫大战沸流水连破之遂登丸都破灭其城宫携妻子远窜初句骊沛者名得来数谏宫不从叹曰立见此地将生蓬蒿遂不食死举国贤之俭令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并释其妻子令赡养得所辽人悦服正始七年复讨高骊及濊貊破之韩那奚等数十国皆降
  王颀字孔硕东莱人官元莬太守正始中母邱俭复征高句骊其王宫遂奔买沟时俭遣颀追宫过沃沮千有馀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刊丸都山铭不耐城穿山溉灌民赖其利
  张邈钜鹿人为辽东太守著自然好学论为人有远识吏民怀之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都督幽州军事抚纳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去州四千馀里前代所未附者二十馀国咸来朝献
  谨按张华都督幽州宦绩似不専在辽东境内但史言马韩新弥东方诸国去幽州四千馀里则实兼今奉天吉林宁古塔之地因志之
  贾沈太康时为辽东都䕶先是慕容廆破扶馀其王依虑自杀其子依罗求请援于东吴校尉何龛龛使沈救之廆遣其将孙丁率骑邀之于路沈力战斩丁遂复扶馀国
  慕容廆字弈洛瓌先世居辽秦汉之际分保鲜卑山三国魏初曽祖莫䕶跋率诸部入居辽西从伐公孙渊有功拜率义王乃以慕容为姓自云慕二仪之徳继三光之容也父涉归以全柳城功拜单于迁邑于辽东北生廆雄杰有大度张华一见许为命世之器晋愍帝建兴中拜廆昌黎辽东二国公时中原多故边圉沦陷廆在辽东教民农桑修明刑政举贤任能招抚流亡士庶归之败高句丽之众立辽东郡元帝太兴中进封辽东郡公廆尝言狱不可不慎贤不可不敬稼穑不可不急酒色便佞不可不戒著家令数千言卒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襄
  裴嶷字文冀河东闻喜人清方有干略累官荥阳太守以兄武守元莬求为昌黎太守武卒嶷被征道梗不得达乃与武子开投廆廆以嶷为长史用其䇿遂破悉独官嶷尝献捷于晋帝试留之以观其意嶷辞曰慕容将军越在海表乃心王室故遣臣万里归诚今若留臣必谓国家遗其僻陋孤其丹心是以微臣区区贪还反命耳帝乃遣还廆尝谓群僚曰裴长史名贵中朝而屈于此殆天所以授我也后出为辽东相转乐浪太守
  韩恒字景山灌津人永嘉之乱避地辽东依校尉崔毖毖败为慕容廆所得拜参军咸和中廆僚属宋该等建议表请廆为大将军燕王之号恒驳曰晋室丧乱无复纲纪明公忠武笃敬忧勤社稷抗节孤危之中建功万里之外终古勤王之义未之有也夫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今宜缮完甲兵以清四海若要君以求宠爵者非为臣之义廆未用其言后迁营邱太守政化大行慕容翰字元邕廆之庶长子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永嘉三年辽东太守厐本以私憾杀东夷校尉李臻辽东鲜卑素喜连木丸津等因欲为乱翰言于廆曰求诸侯莫如勤王今连津跋扈托为厐本报仇内实幸灾为寇辽东倾没中原离乱勤王仗义今其时也宜合义兵问连津之罪兴复辽东并吞二部以立霸王之基廆从之以翰为前锋率骑东击连津破斩之立辽东郡而归于晋廆复遣翰攻段疾陆眷遂镇徒河壁青山及镇辽东抚安民人甚有威惠
  阳耽北平无终人清直端敏仕为辽西太守慕容翰攻段氏于阳乐获耽廆甚敬礼用为谋主官东夷校尉
  前后燕
  皇甫真字楚季安定朝那人弱冠高才慕容皝即位任平州别驾时百姓劳瘁真意欲宽赋减税休息戸役时不能从后以败麻秋功拜奉车都尉守辽东营邱二郡皆有善政
  谨案裴嶷韩恒慕容翰虽皆为慕容廆所臣然当时廆率其僚属尚臣事于晋故志内悉隶为晋名宦至慕容皝僭号称王皇甫真以下诸人始另列诸燕以别之并附识于卷
  慕容恪字元恭皝之第四子从皝征伐临机多奇䇿使为辽东镇将甚有威惠高句骊惮之不敢为寇及伐夫馀身当矢石摧锋而进所向辄溃刘佩河间人为元莬太守咸康四年赵石虎攻慕容皝皝欲奔慕舆根谏而止刘佩曰今强寇在外众心恟惧臣请出击之纵无大捷足以安众乃将敢死数百骑出冲赵军所向披靡于是士气百倍慕舆根等遂败赵兵境内以安
  慕容农廆之裔孙初高句骊寇辽东司马郝景率众救之为所败辽东元莬遂没农进伐高句骊克之复辽东元莬二郡及慕容垂立国封农为辽西王在龙城五年庶政修举后召还以慕容隆代之隆因农旧规修而广之辽境遂安
  北齐
  高宝宁武平末为营州刺史镇黄龙夷夏重其威信周师将至邺宝宁率骁锐并契丹韎𩏌万馀骑将赴救至北平闻邺都不守便归营州周遣使招慰宝宁却其敕书还据黄龙竟不臣周
  
  韦冲京北杜陵人文帝时封义丰侯迁营州总管冲宽厚得众抚韎𩏌契丹皆能致其死力奚霫朝贡相续高骊主元率韎𩏌万馀骑宼辽西冲击走之
  麦铁杖始兴人大业八年征高骊为将时贼阻辽水拒守铁杖将度辽谓其三子曰吾荷国厚恩今乃吾报命之秋唯诚与孝汝其勉之时造浮桥于辽水西岸既成引桥趋东岸桥短去岸丈馀贼大至铁杖奋跃登岸与钱士雄孟金钗等皆力战死诏赠铁杖宿公谥武烈忠节附载
  谨按隋唐时从征高丽诸将非宦于辽东著有名迹者比旧志录为名宦殊失区别而其中固有攻克名城拓疆辟土与夫死节诸臣捐躯致命于其地者其丰功亮节不可不纪爰择而志之
  来获尔字从善江都人以平壤道行军总管率楼船指沧海入自𬇙水去平壤六十里与高丽遇进击大破之追奔至城下毁其郛会宇文述兵败乃旋大业十年又帅师渡海至卑奢城高丽举国迎战获尔击破之高元震惧执叛臣斛斯政诣辽东城下请降帝许之遂旋师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大业七年从征高丽为将攻武厉城破之九年复出辽东师旋追兵大至景击走之进爵滑国公十二年炀帝令景营辽东战具于北平粟帛山积景无所私江都之变盗贼蜂起辽西太守邓暠救景遂归柳城将还幽州遇贼见害契丹韎𩏌素感其恩闻之莫不流涕唐
  张俭字师约京兆新丰人以功累迁营州都督兼䕶东夷校尉营州部与契丹韎𩏌奚霫诸部切畛高丽引众入寇俭击破之太宗征辽俭率兵渡辽水趋建安城破高丽兵封皖城郡公后改东夷校尉官为都䕶府即以俭为都䕶
  李道宗字承范太祖曽孙贞观中高丽莫支离阻兵不服太宗征之以道宗为辽东道副大总管道宗请将百骑先觇形势帝问往返几日对曰往返兼旬周览十日遂秣马束兵傍南山直入辽东城南相险易度营阵便处将还高丽兵断其后更走间道如期谒见诏与李𪟝为前锋拔盖年城会救至道宗等所将才四千虏十倍军中议保险以须道宗曰吾属为前军当清道迎乘舆尚何待遂选壮骑数十突进贼营左右出入𪟝合击大破之李𪟝字懋功离狐人贞观十六年以𪟝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十六总管兵以伐高丽十九年𪟝趋辽东自通定济辽水拔盖牟辽东白崖等城从战驻跸山功最多二十一年复与牛进达伐高丽𪟝克南苏木底进达克石城乾封初仍充辽东道行台大总管击高丽下十七城总章元年拔扶馀南苏木底苍岩城进围平壤执高藏男建等分其地州县之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名礼以字行躬耕时将改葬其先妻柳曰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君盍图功名以自显富贵还乡葬未晚仁贵乃应募至安邑会郎将刘君卬被围仁贵驰救斩贼击马鞍由是知名王师攻安市高丽率众拒战仁贵白衣持㦸键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帝遣使驰问白衣者谁曰薛仁贵帝召见喜得彪将授游击将军显庆三年诏副程名振伐高丽破之于贵端城四年破温沙多门于横山及战石城有善射者多杀官军仁贵乃单骑突击贼弓矢俱废遂生擒之乾封初援泉男生大破高丽进拔扶馀威振辽海高丽平进检校安东都䕶封平阳郡公移治新城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材任职褒崇节义高丽士众皆欣然忘亡契苾何力铁勒人太宗征高丽乌骨城为白岩声援何力挺身陷阵槊中腰尚辇奉御薛万彻单骑往救出何力于万众之中帝亲傅疮药何力益愤束疮再战城既拔得刺何力者高突勃驺使自杀辞曰彼为主冒白刃以刺臣义士也舍之龙朔初拜辽东道行军总管击高丽进兵鸭绿馀众多降乾封初诏以何力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安抚大使副李𪟝同趋高丽何力大破高丽于南苏进拔扶馀先引兵趋平壤𪟝军继之高丽平
  程名振洺州平恩人破刘黑闼有功拜营州长史封东平郡王从征高丽拜平壤道行军总管攻沙卑城破独山阵皆以少击众永徽六年以营州都督兼东夷都䕶击高丽于贵端水焚其新城显庆三年与仁贵攻拔赤熢镇破高丽大将豆方娄龙朔三年与苏定方等复伐高丽败之
  厐同善乾封初以辽东道行军总管援泉男生及高丽战败之男生率师来会诏拜同善特进辽东大都督封元莬郡公
  高偘永徽中为北道安抚使以功历安东都䕶乾封初进营州都督为辽东道行军总管讨高丽咸亨初以东州道行军总管破高丽于泉山总章二年高丽钳牟岑叛复以偘为东州行军总管与将军李谨行讨之钳牟岑走新罗徙都䕶府治辽东州破叛兵于安市又败之于泉山苏定方名烈以字行冀州武邑人永徽六年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伐高丽败之于贵端水龙朔元年复破之于𬇙江
  刘仁轨尉氏人麟徳初为带方州刺史破百济立唐社稷颁正朔及庙讳然后屯田储糗粮训士卒以图高丽总章元年为辽东道副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与李𪟝讨高丽平之
  泉男生字元徳高丽盖苏子为弟男建男产产等所逼遂率众与契丹靺鞨兵内附明年入朝迁大都督辽东郡公诏还军与李𪟝攻平壤擒高藏进卞国公奉诏安抚辽东并置州县招流亡平敛赋罢力役民悦其宽卒谥曰襄勒碑著功厐孝泰龙朔元年为沃沮道行军总管伐高丽二年及高丽战于蛇水死之忠节附载
  许钦寂安陆人万岁通天元年契丹入寇诏为安东讨击使战崇州败被禽时契丹方围安东胁令说属城未下者钦寂呼安东都䕶裴元理曰贼朝夕当灭幸谨守遂遇害赠刺史谥曰忠忠节附载王元志天宝时为安东都䕶安禄山反与营州侯希逸共斩其亲将拜元志平卢节度使兼御史大夫苏元明奏徳宗有云御史大夫王元志压巫闾临幽都其为时倚重如此
  全客努怀州武涉人开元中室韦首领段普洛数苦边节度使薛楚玉使客努单骑袭之斩其首以归拜左骁尉将军数战有功安禄山反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降贼害安东副都䕶马灵詧客努与诸将杀知诲遣使与安东将王元志相闻天宝十五载以客努为柳城郡太守赐名正臣以元志为安东副大都䕶正臣遣使道海至平原与太守颜真卿相结且请出师未至而平原失乃还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四
  名宦二 忠节附
  
  金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四
  名宦二 忠节附
  
  耶律伊济字伊徳实幼豪爽不群长通诸部语太祖经营之初多预军谋天显元年渤海平立耶律倍为东丹王以伊济为中台省右次相莅事勤恪威信并行太宗即位上言渤海昔畏南朝阻险自卫居辉罕城先帝克之己归版图但去上京辽邈恐为后患梁水之地乃其故乡又有木铁盐鱼之饶冝徙居之选其徒以翼吾左突厥党项室韦夹辅吾右可以坐制南邦混一天下帝嘉纳之诏徙东丹国民于梁水时称其善守蒙古语伊济每部之部也原作羽之伊徳实食物也原作寅底哂国语辉罕围场也原作忽汗今俱译改
  耶律隆先字团隐耶律倍之子博学能诗景宗即位封平王兼政事令留守东京薄赋税省刑狱恤鳏寡数荐贤能之士后与统军耶律舒噜讨高丽有功卒葬医巫闾山之道隐谷国语舒噜珊瑚也原作室鲁今译改和勒博字实讷耶律吼之子穆宗初以平察克功授昭徳军节度使黄龙府军将燕颇杀守臣以叛和勒博讨之破贼于鸭绿江按昭徳军即今沈阳国语和勒博谓聨络也原作何鲁不蒙古语实讷新也原作斜宁察克时也原作察割今俱译改
  萧巴雅尔字韩隐圣宗统和十五年加政事令迁东京留守开泰五年封东平王巴雅尔为政宽裕而善断诸部畏爱民以殷富蒙古语巴雅尔喜也原作排押今译改萧柳字图们多智能文膂力过人圣宗统和十七年南伐有功其父巴雅尔留守东京奏柳为四军兵马都指挥使明年为北女直详衮政济宽猛部民畏爱迁东路统军使秩满百姓愿留复任许之后致仕卒耶律观音努集柳所著诗千篇目曰岁寒集图们解见疆域形胜卷原作徒门索伦语详衮理事官也原作详穏观音努原作观音奴今俱译改
  李夀英里贯未详圣宗统和八年为严州刺史有惠政部民请留从之
  韩制心幽州安次人圣宗开泰中拜上京留守太平中历中京留守数以不曲法不虐民不爱官自箴岁若不登奏免租赋民若被兵奏发廪赈宠居贵戚而不骄屡徙王位而不矜卒之日部民若哀父母
  韩徳凝玉田人谦逊廉谨圣宗开泰中任崇义军节度使移镇广徳秩满部民请留从之
  李可举里贯未详圣宗开泰初任中京留守推官治狱平允诏超迁之
  萧孝穆小字和尔沁圣宗太平九年大延琳叛于东京以孝穆为都统致讨孝穆去城四面各五里许筑城堡围之遂擒延琳以功授东京留守治辽阳为政宽简抚纳流徙民甚安之和尔沁唐古特语和尔蒙古人也沁大也原作胡独厪今译改
  刘晨言里贯未详圣宗开泰元年任中京留守推官治狱明允诏超迁之
  耶律布库字提隐初从伐高丽有功累迁上京客省副使圣宗太平二年城鸭绿江布库守之有治迹五年迁东京统军使莅政严明诸部慑服大延琳叛以书结保州夏行美执其人送布库布库入据保州延琳气阻东京平以功拜特哩衮国语布库善朴人也原作蒲古蒙古语特哩衮为首之称原作惕隐今译改
  张杰里贯未详官沈州节度副使时东京锡里军详衮大延琳叛自号兴辽国建元天庆杰声言欲降以缓其师急修守御之具延琳攻之不克诏以杰为沈州节度使锡里军详衮原作舍利军详穏今译改
  韩绍勋幽州安次人任东京户部使圣宗太平九年大延琳叛被执不屈贼锯杀之忠节附
  刘伸字济时宛平人兴宗重熙中权中京副留守诏徙富民实春泰二州伸奏罢之历崇义军节度使政务简净民用不扰致乌鹊同巢之异拜参知政事迁上京留守
  王棠涿州新城人兴宗重熙中乡贡礼部廷试皆第一累迁东京户部使道宗大康二年辽东饥民多死请赈恤从之
  萧阿拉字额哩埒孝穆子道宗清宁中与萧格同掌国政格謟䛕不法阿拉争之不得告归除东京留守阿拉性忠果晓世务有经济才因行色克色礼入朝陈时政得失萧格以事中伤见杀忠节附阿拉解见京城卷原作阿剌国语额哩埒以时之谓原作阿里懒萧格原作萧革色克色原作瑟瑟今俱译改
  耶律迪里字萨喇吼五世孙宽厚好学工文词道宗清宁中为北面林牙承旨及重元作乱迪里赴援力战授临海军节度使咸雍五年累迁长宁宫使捡括户部司乾州钱帛逋负立出纳经画法公私便之大康中迁上京留守后致仕索伦语迪里头也原作敌烈萨喇蒙古语解见黑龙江山川卷原作撒懒今译改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后家大定幼庄愿长而好学第进士咸雍中为沈州观察判官时辽东淫雨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工役非利国便民之道上疏乞罢朝廷从之役罢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迁大理卿多所平反天祚即位迁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拜曰是不我欺敢不听命安辑如故独捕首乱者诛之拜中京留守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道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
  萧乌纳字特默六院部人魁伟简重性忠直天祚在潜邸乌纳数以直言忤旨及即位出为临海军节度使上言自萧哈里亡入女直彼有轻朝廷之心宜益兵以备不虞不报天庆元年知黄龙府事改东北路统军使复上言臣治与女直接境观其所为志实非小宜先其未发图之又不听及金兵起人以为有先见之明寻授副元帅天祚以乌纳先朝重臣有定䇿勲每延问政事奏对甚切上虽优容终不能用卒年七十乌纳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原作兀纳蒙古语特默骆驼也原作特免国语哈里斜也又有水宽甸处原作海里今俱译改
  伊徳济萧乌纳之孙天庆初金兵来侵战于宁江州伊徳济死之忠节附 蒙古语伊徳济巳食之谓原作移敌蹇今译改韩庆民里贯未详任宜州节度使金栋摩下宜州拔槎枒山庆民死之其妻亦自杀忠节附 国语栋摩茶桶也原作阇母今译改
  
  持嘉晖字仲明先居辽后家莱州体貌雄伟慷慨有志略太祖天辅六年从栋摩定兴中府义锦等州破张觉及再伐宋功皆最留抚河间时居民被掠老幼存者无几晖下令军中听赎还之及攻降济州晖约束军士秋毫无犯连败宋军遂至馀杭及还载资治通鉴板以归累功迁归徳军节度使宗州即唐来州在今宁远州境旧无学晖为营建学舍劝督生徒肄业者复其身人竞趋之属县民家奴王䕫者尝业进士晖以钱五十万赎之使卒其业䕫后至显官天徳中封晖河南郡王拜平章政事卒谥武持嘉八旗姓原作赤盏今译改
  程宷燕之析津人太祖天辅时授锦州安昌令洁已爱民兴利除弊史称其刚直耿介不謟权贵其没也邑人祀之
  伯特徳哩布奚五王族人也太宗天会初与其父来归屡立战功初授滨州刺史廉入优等累迁崇义军节度使徳哩布为人孝谨为政简静不积财货常曰俸禄已足养廉衣食之外何用蓄积凡调官行李止车一乘臧获数人而已伯特徳哩布国语伯特无能为之谓徳哩布兴起也原作伯徳特离补今译改
  高昌福中都宛平人太宗天会十年登进士第三除同知东京留守事以治最迁山东西路转运使工部尚书
  伊喇温辽横帐人从征有功熙宗时除同知东京都转运使事世宗时历崇义军节度使移临海军州治近水秋雨水潦暴至城下城颇决百姓惶骇不知所为温督役缮完之身临不测无所避僚属或止温温曰为政疵疠水泛溢为灾守臣之罪当以身为百姓谢死不恨后移镇武定旱且蝗温刺指血洒酒中祷而酬之既而雨霑足有群鸟啄蝗且尽人以为至诚之感伊喇八旗姓原作移剌今译改
  李晏字致美泽州高平人熙宗皇统六年进士任辽阳推官有政绩历迁御史中丞初锦州龙宫寺辽主拨赐户民俾输税于寺岁久皆以为奴有欲诉者害之岛中晏乃具奏在律僧不杀生况人命乎辽以良民为二税此不可法今幸遇圣朝乞尽释为良世宗纳其言获免者六百馀人
  高松澄州析木人年十九从军为佛宁多力善战熙宗时从宗弼破汴京及和尚原累官咸平府总管判官世宗即位充管押东京路渤海万户兵部尚书克实谋反前同知延安尹李老僧欲得高松共事遂往见松以言挑之曰有功旧人至今不得大官何也松曰我一县令每念圣恩累世不能报庸敢他望乎老僧遂不敢言克实等事遂败后松从征斡罕以功迁咸平少尹官至崇义军节度使佛宁原作蒲辇克实原作可喜国语斡罕马蹄也原作窝干今俱译改
  伊喇子敬字同文辽五院人熙宗皇统间与修辽史除同知辽州事旧本厅自有占地岁入数百贯子敬曰巳有公田何为更取民田竟不取及为兴中尹子敬女自懿州来省谒中途遇盗剽行李且尽既而还之曰我辈初不知为府尹家也尹有徳于民尚忍侵犯耶后子敬历咸平广宁尹致仕卒时家无馀财
  马惠迪字吉甫漷阴人天徳三年进士初调昌邑令察廉第一世宗大定中历西京留守判官以治最擢同知崇义军节度使廉能称职迁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
  刘焕字徳文中山人宋末兵起乏食焕尚幼煮糠供母而自饮其清者稍长就学寒拥粪火读书不怠登天徳元年进士调中都市令以廉迁北京警巡使捕二恶少杖之庭中戒之曰孝弟谨慎则为君子暴戾隐贼则为小人自今以后毋狃故习国有明罚吾不得私也由是众皆畏服无敢犯者召为监察御史父老数百人或卧车下或挽靴镫曰我欲留使君期年不可得也世宗大定中同知北京留守事时世宗幸上京所过州郡大发民夫治桥梁驰道以期恩赏焕所部惟平治端好而已上嘉其意迁辽东路转运使
  卢孝俭宣徳州人初登天眷进士官太原少尹世宗大定中用廉进官二阶迁同知广宁尹广宁大饥民多流亡孝俭设法赈济全活甚众
  伊喇谙达辽横帐人熙宗时累官东京副留守参知政事嗣摄咸平路屯军都统除武定军节度使以招徕边部功迁东北路招讨使改临潢尹卒谙达骑射绝伦善相马谙逹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原作按答今译改诺延温都乌达阿卜萨水人通书史工为诗世宗时初授咸平尹改会宁尹北边行军都统时斡罕初定人心尚未安乌达为治宽简多备御谨斥堠边境以宁改北京留守以廉察举所至有能名无私过入拜参知政事诺延温都乌达蒙古语诺延官长之称温都八旗姓国语乌达买也原作捋碗温敦兀带国语阿卜萨桦皮桶也原作阿补斯今俱译改
  王贲字文孺其先自临潢移贯宛平贲性孝友勤敏好学世宗时第进士调复州军事判官廉静有守不尚奔竞政府推荐累迁南京路按察使大怀贞字子正辽阳人皇统时累官彰国安武军节度使县尉获盗得一旗上图亢宿诘之有叛状株连几万人怀贞请诛首乱者馀俱释之世宗大定时为兴中尹锦州富民萧鹤夀途中杀人匿府少尹家有司捕不得怀贞以计取之寘于法迁彰徳军节度使
  张行信字信甫莒州日照人与兄行简皆有名纯正真率不事修饰世宗大定二十八年擢进士官铜山令有政声章宗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监察御史两登相位言无隐避及卒皆曰正人亡矣纳塔谋嘉上京路音徳尔明安人初习策论进士世宗大定二十六年补上京提刑书史以廉能著称章宗承安五年特赐同进士出身调东京教授汤池主簿皆著治绩宣宗贞祐初迁翰林待制充元帅府经历时中都危急宣宗议迁都谋嘉谏不听兴定初上书谏伐宋降颍州刺史有守御功召为翰林侍讲学士同修国史纳塔八旗姓原作纳坦音徳尔原作牙塔懒明安国语解见锦州山川卷原作猛安今译改
  图克坦绎上京阿勒楚喀逹哈人尚熙宗女沈国公主历宣徳㤗安淄州刺史世宗时改同知广宁府事历迁棣州防御使所至以政绩闻升
  临海军节度使图克坦八旗姓原作徒单阿勒楚喀原作按出虎国语逹哈顺从也原作逹阿今俱译改
  杨云翼字之美其先赞皇檀山人后家乐平天资颕异初学语辄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且精历数章宗明昌五年登进士第一泰和元年累官上京东京等路按察使司事有威望云翼天性雅重自律甚严待人则宽国家之事知无不言尝因事召见章宗咨以世务深重之大安元年翰林承旨张行简荐其才召授提点司迁翰林侍讲兼修国史承晖字维明内族好学淹贯经史章宗明昌时授东京咸平等路提刑副使改同知上京留守御史台奏承晖为提刑豪猾屏息迁临海军节度使历利涉辽海军迁北京路提刑历知咸平临潢府为北京留守卒为名臣死于中都之难赠尚书令广平郡王谥忠肃
  冯璧字叔献真定路人幼颕悟不凡章宗承安二年进士由莒州军事判官调辽滨主簿县有和籴粟未给价者十万斛散贮民居以富人掌之有腐败则责偿于民民殊苦之璧白漕司罢之民大悦累迁同知集庆军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有九裕尔伯特北京路库本明安托啰山穆昆人以功擢海滨令廉能称职章宗明昌六年除东北路招讨使时北边有警围庆州伯特率本路兵往救敌解去承安元年授镇宁军节度使以六群牧人叛改宁昌军伯特为都统领步骑万人至懿州奋击大败之二年糺军千馀出没剽掠锦懿间伯特追败之复获所掠悉还本户五年知广宁府改东北路招讨使捍边有功三迁为崇义军节度使伯特勇决善战自幼以军功显任兵镇十馀年所向克捷裕尔八旗姓伯特解见前原作瑶里孛迭国语库本棉也原作窟白托啰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原作陀罗穆昆族也原作谋克今译改
  伊喇富森东北路乌尔呼河明安人以䕃补吏累功迁顺义军节度副使卫绍王大安初迁沃州刺史同知兴中府事富森缮城浚濠百姓颇怨顷之兵果至攻北城富森战于北使备西城薄暮贼果攻其西以有备乃解寻改广宁府富森被牒往邻郡贼来攻之富森子铜和尚率家奴与战城赖以完富森归悉放奴为良终不言其子之功未几充辽东宣抚使岁大饥出沿海仓粟先赈而后奏之优诏奖谕伊喇八旗姓国语富森孳生也原作移剌福僧国语乌尔呼偏也原作乌连苦今译改
  完颜伊尔必斯海兰路特克绅毕喇明安人章宗明昌五年登第宣宗贞祐初官御史中丞辽东路行尚书省事兴定元年参知政事行尚书省元帅府于博索路宽厚爱人敏于吏事能治剧要时伯特呼图有异志以兵戕杀伊尔必斯识者惜其用之未尽诏赠平章政事封芮国公伊尔必斯解见选举卷原作阿里不孙海兰见建置沿革卷原作曷懒特克绅毕喇国语特克绅整齐也毕喇河也原作泰申必刺博索山阴也原作婆速伯特见前呼图鬼也原作伯徳胡土今俱译改
  李完字全道朔州马邑人经童出身复登词赋进士章宗明昌中同知广宁府初辽滨人崔元入城饮酒不归后得尸水中有司执同饮者讯之皆诬服提刑司疑其冤以狱畀完完廉得其贼乃舟师也遂免同饮者迁北京临潢路提刑副使
  梁持胜字经甫河东绛州人章宗泰和六年登进士第累迁咸平路宣抚使经历官宣宗兴定初宣抚使布希万努有异志欲弃咸平徙海兰路持胜力止之万努怒杖之八十持胜走上京告行省太平是时太平已与万努通谋口称持胜忠而心实不然署持胜左右司员外郎既而太平受万努命焚毁上京宗庙执元帅承充夺其军持胜与提控咸平治中费摩萨布万户韩公恕约杀太平复推承充行省事共伐万努事泄俱被害诏赠持胜忠顺大夫韩州刺史忠节附 按布希费摩俱入旗姓布希万努原作蒲鲜万奴费摩萨布原作裴满赛不国语萨布鞋也今俱译改
  赫舍哩和勒端西安路和伦松科明安人宣宗贞祐二年为宣差副提控同知博索路兵马都总管行府事三年布希万努取咸平东京沈澄诸州多从之万努侵博索近境和勒端率兵击却之九月万努众九千人出宜风及易池和勒端率兵与战其众溃去四年和勒端遣王汝弼由海道奏事宣宗嘉其功迁辽海军节度使赫舍哩八旗姓国语和勒端烟墩也原作纥石烈桓端和伦松科国语和伦威也松科踪迹也原作忽论宋割今俱译改
  赫舍哩徳字广之真定路珊沁明安人明昌进士宣宗贞祐二年官肇州武兴军节度使时肇州围急食且尽有粮三百船在鸭子河去州五里不能至徳浚濠増陴筑渠导濠水属之河凿陷马阱伏甲其傍以拒守一日兵数接士殊死战渠成船至城下食足围解改辽东转运使民遮道挽留乘夜乃得去国语珊沁塞也原作山春今译改
  达鲁杨照努金末时蒙古兵略地高州拔惠和金源和众龙山利建富庶等十五城降其北京留守音达珲进攻北京傍近诸寨楼子崖等二十馀寨皆降惟西干河达鲁五指山杨照努固守不下大小百馀战照努死之达鲁败走复聚众攻龙山以槊刺乌页尔中胸堕马复为史天祥所败达鲁力战死之忠节附 蒙古语逹鲁琵琶骨也原作荅鲁杨照努原作杨赵奴音逹珲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原作银荅匆蒙古语乌页尔涝也原作鸟野儿今俱译改
  沃哩布金末为兴中府同知蒙古兵起穆呼哩遣人招降沃哩布斩其使谋拒守未几吏民杀沃哩布举城降国语沃哩布令留也原作兀里卜穆呼哩八旗姓国语凡物有棱角之谓原作木华黎今俱译改
  傅霖玉田人第进士累官至崇义军节度副使行部临潢没于兵忠节附
  谨案旧志辽金名宦人物两门往往混淆重复今核其治辽有政迹者列入名宦门其或别有表见而不以治辽著者列入人物门以区别焉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五
  名宦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五
  名宦三 忠节附
  
  穆呼哩蒙古人雄勇有谋与博尔济博勒呼齐拉衮俱以忠勇事其主号为都尔本库鲁克犹华言四杰也太祖命穆呼哩为征辽东都总帅先是张鲸据金锦州自称临海王附于元元以鲸总北京十提领兵从多果朗南征鲸怀反侧穆呼哩觉之令萧额森监其军至平州鲸称疾逗遛不进额森执杀鲸鲸弟致愤其兄被害乃杀长史据锦州自称瀛王改元兴隆略平滦瑞利义懿广宁等州下之穆呼哩帅军讨致州郡复降致依险为阻穆呼哩欲设奇取之乃遣权帅乌页尔等别攻溜石山堡且谕之曰汝等急攻贼必往援我出其不意断贼归路可一战擒也又令蒙古布哈别屯永徳县东伺之致闻溜石被围果以兵救蒙古布哈遣骑扼其归路且驰报穆呼哩中夜引军急驰比曙抵神水与致遇而蒙古布哈兵亦会前后夹击致遂奔溃抜开义县进围锦州致闭门拒守月馀其下缚之降穆呼哩杀致辽西平穆呼哩进位太师封鲁国王卒谥忠武穆呼哩语解见名宦卷二原作木华黎国语博尔济两代奴也原作博尔术蒙古语博勒呼可也原作博尔忽齐拉衮石也原作赤老温都尔本四数也库鲁克超众也原作掇里班曲律多果朗瘸也原作掇忽兰额森平安也原作也先乌页尔语解见名宦卷二原作吾也而布哈牤牛也原作不花今俱译改
  史天祥燕之永清人太祖伐金署天祥都镇抚平兴州赵守玉败金将达鲁进克兴中府从穆呼哩平锦州张致又会契丹汉军擒关肃复利州破尖山香炉红螺塔山大虫骆驼团崖诸塞即命天祥统锦州军拔盖金苏复等州迁镇国上将军利州节度使所部降民都总管达鲁解见名宦卷二原作荅鲁今译改乌页尔沙卜珠氏状貌甚伟腰大十围太祖五年乌页尔与珠卜诺延克金东京有功九年从穆呼哩取北京先驰下之授北京总管都元帅留抚其人绥怀有方自京以南相继降附赵守玉据兴州乌页尔讨平之张致以锦州叛又攻破之太宗元年与萨里和尔济征下辽东三年又与萨喇达征高丽下十馀城高丽请和送质帝大悦俾乌页尔充北京东京广宁盖州平州泰州开元府七路征行兵马都元帅镇抚东陲甚著威望乌页尔语解见名宦卷二原作吾也而唐古特语沙卜珠字钩也原作珊竹珠卜诺延蒙古语珠卜是非之是也诺延官长之称原作折不郡演萨里和尔济蒙古语萨里地弩也和尔济执箭壶人也原作撒里火儿赤国语萨喇达执𠌂总领也原作撒里答今俱译改
  怀闾公西域鄂勒欢人太祖时为瑞州达噜噶齐民感其惠立徳政碑按元太祖时置达噜噶齐监治郡县瑞州即今宁远州鄂勒欢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原作阿鲁浑蒙古语逹噜噶齐首领也原作达鲁花赤今俱译改胡秉彝霸州人为锦州知州初州民不业耕织秉彝编伊尹武侯耕田遗制及苗司农栽桑图编行都部又于城东筑济民园种桑百馀畦听民移植虽蔬菜果蓏栽植有方小民效法衣食饶足世祖至元中省部移檄东方和籴奉行不善秉彝令蓄积者听自输官民辇运赴仓侵鱼遂息
  伊埒萨哈勒唐古鄂摩克氏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为北京宣慰使知诸王纳延镇辽东有异志请密备之二十三年立辽阳行省以伊埒萨哈勒为参知政事纳延反帝自将征之伊埒萨哈勒掌运粮储东方帝嘉其有先见且运粮有劳加左丞伊埒萨哈勒蒙古语伊埒显显也萨哈勒须也原作亦力撒合唐古鄂摩克俱见八旗姓谱原作亦兀乌密纳延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城池卷原作乃颜今俱译改
  萨奇苏回鹘人世祖时授北京宣抚锄奸抑强辽东以宁会高丽有异志帝遣使究治则委罪于其臣洪察忽械送京师道出辽东萨奇苏访知洪察忽以直谏忤意即奏疏为直其事帝命释之蒙古语萨奇苏看守也原作撒吉思今译改
  王居礼河东人世祖时知锦州劝学兴农一以清心省事为本时境内岁凶发仓赈济全活甚众有讼田不决者以情理开喻之其人相让而退罗璧字仲玉镇江人初为利州西路马步军副总管世祖至元十九年用丞相巴延言初通海运璧为运粮万户进怀远大将军管辽沈海运二十四年纳颜叛璧以漕舟至辽阳浮海抵锦州小凌河至广宁十寨诸军赖以济以功加昭勇大将军巴延解见疆域形胜卷原作伯颜今译改
  赵璧字宝仁云中怀仁人世祖为亲王知其名召见呼秀才而不名即位拜中书平章政事至元六年高丽王植为其臣林衍所逐世祖命璧偕国主特讷克行以璧为中书左丞知东京等路行中书省事聚兵平壤璧议曰高丽迁居江华岛内恃其险故权臣无所畏忌擅逐其主今衍已死王实无罪若遣兵䕶归复国于古京可以安兵息民策之上也帝从之时同行者分高丽美人璧得三人皆还之师还迁中书右丞特讷克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原作头辇哥今译改
  廉希宪字善甫博罗哈雅子也世祖至元十一年为北京行省平章时辽东多亲王使者传令旨扰民官吏不能抗希宪至即为革正有西域人自称驸马营于城外絷富人诬其祖父尝贷息钱索偿甚急民䜣之希宪命收捕之其人怒马入省堂坐榻上希宪捽下跪而问曰法无私系汝何人敢擅系民其人惶惧国王亦为之请乃稍宽长公主入朝纵猎郊原扰民为甚希宪欲入奏公主请以钞偿民乃止自是贵人过者皆莫敢纵卒赠太傅追封魏国公后加赠太师恒阳王谥文正博啰解见奉天府山川卷蒙古语哈雅墙也原作布鲁海牙今译改
  洪福源高丽麟州人其先中国人唐时遣才子八人往教高丽即其一也子孙世贵于三韩名所居曰唐城岁丙子金源契丹九万馀众窜入高丽夺江东城池据之戊寅太祖命哈噶济奇扎尔将兵追讨福源父大宣迎降后高丽之众降而复叛劫大宣以东福源独以所招集北界之众来归处于辽沈之间帝嘉其忠赐金符为归附高丽军民府总管屡有战功后以高丽族子𬘯阴欲并统本国归顺民人谮之遂见杀后赠嘉议大夫沈阳侯谥忠宪哈噶济奇扎尔蒙古语哈噶济堵也奇扎尔边疆也原作哈赤吉扎喇今译改姚枢字公茂本柳城人后迁居洛阳世祖至元二十年为辽东按察使武平县民刘谧讼其嫂与所私同杀其兄成县尹丁钦以成尸无伤忧懑不食妻韩问之钦语其故妻曰恐顶𩕄有钉涂其迹耳验之果然狱定上谳公召钦询之钦矜妻之能具以告公曰若妻处子耶曰再醮令有司开其前夫棺毒与成类并正其辜时比之包孝肃云
  来阿巴齐宁夏人征川蜀屡立战功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同佥宣徽院事以辽左不宁授征东招讨使招徕降附期以自新远近帖然其子寄僧为硕逹勒逹屯田总管府达噜噶齐纳延叛战于高丽双城调万安军达噜噶齐来阿巴齐蒙古语阿巴齐围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人也原作来阿八赤硕逹勒逹解见建置沿革卷原作水逹逹今俱译改
  唐仁祖字夀卿辉和尔人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授翰林学士承旨辽阳饥奉旨往赈同事者欲如户籍口数大小给之仁祖曰昔籍小口今已大矣可皆给以大口之数同事者议其要名仁祖曰吾知为国恤民而已卒以大口给之辉和尔回部名原作畏兀今译改乌赫高丽王族人王𬘯之子也授高丽军民总管东征左副都元帅世祖至元二十四年纳延叛力战屡捷复从伊噜勒诺延讨塔布台托欢大王于蒙克山那江统兵五千馀众与巴喇噶齐托欢相拒遇于黒龙江绝流而战箭中左臂忍伤复战敌大败二十五年从征哈坦图噜讨降贼党有功加授昭武大将军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事屡却哈坦兵世祖嘉其功赐玉带二十九年改东征左副都元帅府立总管高丽军民汉军万户府以乌赫充职兼沈阳安抚使高丽军民府总管乌赫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原作兀爱伊噜勒诺延蒙古语伊噜勒愿心也诺延解见名宦卷二原作月鲁儿郡演塔布五数也台有也托欢釡也原作塔不多朵欢蒙克原作蒙可巴喇噶齐托欢蒙古语巴喇哈齐管理什物人也原作八喇哈赤脱欢哈坦图噜蒙古语哈坦性暴也图噜头目也原作哈丹秃鲁今俱译改逹春蒙古札拉尔氏初授东京等路总管府达噜噶齐以廉勤进开元等路宣慰东京行中书右丞辽东道宣慰使纳延叛力战却之军懿州州人罗拜道傍泣曰非公吾属无遗种矣至辽西讨擒馀党禁止俘掠复领军讨哈坦帝嘉其功赐珍珠上服拜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国语达春捷也原作塔出扎拉尔八旗姓原作扎喇儿哈坦蒙古语解见本卷前原作哈丹今译改
  洪俊奇福源第二子幼以骁勇受知世祖中统二年雪父冤世祖悯之谕曰汝父误絓刑章故于已废之中庸沛维新之泽可袭父职管领归附高丽军民总管世祖至元六年高丽权臣林衍叛俊奇从国王特讷克讨平之历辽阳尚书省右丞二十六年纳颜叛从驾亲征有功授辽阳等处行尚书省右丞以疾辞叛王哈坦等窜入高丽辽阳二千里皆骚动特起俊奇镇辽左赐金字圆符许便宜行事子万袭职为高丽军民总管至元中从其父征纳颜屡有战功又从诸王奈曼阿雅噶齐与叛王战于乌珠站黑龙江等处屡败之累功授龙虎卫上将军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右丞柰曼部名蒙古语柰曼八数也阿雅噶齐执碗人也原作乃蛮爱牙哈赤乌珠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原作兀术今译改洪君祥福源第五子初从世祖征纳颜有功尝类次车驾起居为东征录至元二十八年授辽阳行省右丞成宗大徳十年复任辽阳行省左丞奏请新省治増巡兵设儒学提举官都镇抚等员以兴文化修武备武宗即位征为同知枢密院事历辽阳行省平章政事
  刘敏中字端甫章邱人成宗大徳七年分遣宣抚使巡行诸道敏中出使辽东山北诸郡守令恃贵幸暴横者一绳以法锦州雨水为灾辄发廪赈之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有中庵集二十五卷行世卒赠光禄大夫柱国追封齐国公谥文简
  尉迟徳诚字信甫绛州人仁宗延祐二年拜辽东道肃政廉访使上疏言事其略曰劳诸王以怀其心防出入以严宫禁立谏官以远谗佞崇科举以求人材置常平以备荒年汰僧道以宽民力举贤良以励忠孝抑奢侈以厚风俗及拯钞法裁冗员等事未报而卒
  王伯胜霸州文安人仁宗时为辽东行省平章政事辽阳省治懿州州敝陋民未知学伯胜始至为増郡学弟子员选贤师以教之使客至无所舎乃择隙地为馆厩度地百顷募民耕种以供廪焉岁大旱伯胜齐戒以祷祷毕即雨人谓之平章雨延祐二年召为大都留守辽阳民状其行事言于中书乞留伯胜不报民涕泣去卒赠太保封蓟国公谥忠敏
  贺惟一里贯未详官辽阳行省左丞相籴粟以给京师处置有法所致甚多民不见扰
  王忱字允中赵州宁晋人性明敏有才识赵璧引见裕宗于潜邸奉旨授山北辽东道提刑按察司副使驸马博和哩数猎民田忱以法绳之宪吏耿熙言征北京宣慰司逋负计可得钞二十万锭裕宗遣使核实熙惧事露坛增制语有并打算大小一切诸衙门等事十二字追系官吏至数百人忱验知其诈熙乃服罪博和哩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原作伯忽里今译改张昇字伯高其先定州人后徙平州泰定帝二年任辽东道廉访使属永平大水民多损瘠昇请发海道粮十八万石钞五万缗以赈且蠲其岁赋民得全活者众
  李之英字允达山东邹县人尝从曹元用受易从吴澄受春秋尚书从陈绎鲁受诗礼河图而就正于虞集泰定三年为辽左儒学学正士庶宗之有门生病而其家皆远去者之英就视疗治寻愈积习顿除
  王结易州定兴人性敏悟从董朴受经深于性命之学宪使王仁见之曰公辅器也泰定帝元年拜辽阳行省参知政事辽东大水谷价翔涌结请于朝发粟数万石赈之结平生非圣贤之书不读非仁义之言不谈晚邃于易著易书一卷及卒公卿唁于朝士大夫吊于家曰正人亡矣卒赠资政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忠有诗文十五卷行于世郭嘉字元礼濮阳人泰定三年进士为广宁路总管时盗起军兴民苦转输吏胥因縁作奸嘉设法计户口第甲乙民甚便之募义兵数千教以坐作进退齐号令信赏罚东方诸郡粮富兵足惟嘉为最既而辽阳陷孤城无援嘉竭私财犒军中义勇者誓以死守顷之贼至大呼城下曰辽阳已失何不降嘉一矢毙之贼稍引退遂开西门逐贼贼大至嘉力战死赠太原郡公谥忠烈
  多尔济蒙古人穆呼哩六世孙托克托子也幼备宿卫喜读书于古君臣忠君爱民之道多所究心文宗二年袭国王位扈跸上都诏便道至辽阳之国顺帝至元四年奈曼台以赂故得为国王除多尔济辽阳行省左丞相以安静为治民用不扰境内绥宁后迁河南行省右丞相为政一如在辽阳时至正七年拜右丞相九年复为国王之国辽阳唐古特语多尔济金刚也原作朵儿只蒙古语托克托定也原作脱脱柰曼台解俱见前原作乃蛮台今俱译改
  胡巨源河东榆次人登进士第任高丽军民总管儒学教授多著述兴学劝励生徒蔚然著有文望达尔玛高昌人累官刑部尚书顺帝元统初陞辽阳行省参知政事高丽使过辽阳谒省官各奉布四疋书一幅用征东省印封之达尔玛诘曰印以署牍何为封私书况汝出国时我尚在京未为辽阳省官何得有书遗我得非诈耶遂还其书与布梵语达尔玛法也原作答里麻今译改
  太平字允中贺仁杰之孙胜之子也顺帝至正十五年除辽阳行省左丞相籴粟以给京师处置有法输多而民不扰
  吕震字伯起东平人至正十九年为懿州路总管后贼众关先生等陷辽阳行省震率郡兵逆战死之赠震河南行省左丞追封东平郡公谥忠宪忠节附
  额森呼图克名均字公秉太平子顺帝至正十九年群盗由开平府屯辽阳诏均往讨至则遣将抜懿州省治盗渡辽河东奔额森解见本卷前呼图克解见选举卷原作也先忽都今译改
  多尔济巴勒字惟中穆呼哩七世孙顺帝至正中为辽阳行省至官询民疾苦知乡民负贩入城贵室公府皆强买之仅酬半价又编柳为斗大小不一市侩得高下其手民咸病之即令有司励防禁齐称量于是货物毕集而价自平恤孤老平钱法汰胥吏慎勾稽兴废坠明赏罚百司闻风震悚多尔济解见本卷前唐古特语巴勒威也原作朵尔直班今译改
  伊苏蒙古人至正初贼陷大宁诏伊苏讨之遂抜大宁既而雷特穆尔布哈程思忠等陷永平伊苏复滦州擒雷特穆尔布哈程思忠弃阵遁去诏拜伊苏辽阳行省左丞相开省永平时金复海盖贼并起西侵兴中州阴由海道趋永平闻伊苏开省乃转攻大宁为守将王聚所败伊苏于是分命官属劳来安辑使民什伍相保以事耕种民为立石颂之伊苏蒙古语见黒龙江山川卷原作也速雷特穆尔布哈蒙古语特穆尔铁也布哈解见本卷前原作雷帖木儿不花今译改
  赵洙里贯未详至正间为辽阳儒学提举红巾贼陷辽阳洙与妻许氏避资善寺贼至不屈厉声叱之遂见杀许氏恸哭仆地骂不绝口亦遇害贼退寺僧收其夫妇尸合葬之忠节附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五cq=45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六
  名宦四 忠节附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六
  名宦四 忠节附
  
  吴立南直隶凤阳人洪武四年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以立为大都督府断事官持诏往招谕因为辽东卫指挥迁盖州卫指挥佥事再破纳克楚屡有军功立守盖州二十馀年治城郭练甲兵课农兴学周恤疾苦夙夜勤劳兵食饶足政事修举人多颂之国语纳克楚舅也原作纳哈出今译改
  房暠里贯未详本元辽阳行省左丞洪武初与右丞张良佐并隶平章刘益部下力赞益奉表归款益既降复为故元平章洪保保所害暠与张良佐悉捕其党马彦翚等送京师斩之迎吴立镇抚军民摄辽东卫事太祖以立与良佐暠俱为指挥佥事共守盖州后调东宁卫皆有劳绩未几纳克楚至见城有备越盖州至金州败还暠等乘胜追击斩获甚众
  张良佐里贯未详元辽阳行省右丞洪武四年屯兵金州垒土为城后力赞刘益归附诏以良佐为盖州卫指挥佥事摄辽东卫事纳克楚来犯良佐击败之获鼐尔布哈于火焰山调复州卫佥事改金州卫帝嘉其功赐蟒衣四袭侍卒三人后大学士解缙为撰耆徳纪年九十五卒鼐尔蒙古语解见黒龙江城卷布哈解见名宦卷三原作乃儿不花今译改
  马云南直隶合肥人叶旺南直隶六安人洪武四年俱为都指挥使由登莱渡海顿兵金州招降元参将叶廷秀攻走平章高嘉努及纳克楚进至辽东完城缮兵一方遂安八年纳克楚犯辽东云与旺守御严密元兵知有备径趋金州时州城未完指挥韦富督励士卒分守诸门射其骁将鼐喇呼擒之纳克楚由祚河遁叶旺先移兵祚河自连云岛至窟驼寨十馀里沿河叠冰以水淋之经宿凝结如城藏钉板于沙中设陷马阱于平地伏兵以待已而元兵至方过城礟发伏起两山旌旗蔽空矢石如雨敌兵仓皇北奔趋连云岛遇冰城马不能前皆入阱中众遂大溃马云亦于城中出兵追击至将军山必瑠河纳克楚仅以身免论功云旺并加都督佥事分镇辽东高嘉努原作高家奴鼐喇呼原作乃剌吾蒙古语必瑠砺石也原作毕栗今俱译改
  周鹗南直隶怀远人洪武初以功陞西安卫都指挥佥事后调安辽右卫马云叶旺闻其勇致之幕下有攻伐必委任之屡有劳绩及卒赐祭其家徐便湖广黄冈人嗜学有武略洪武时以精兵从叶旺捍御有功陞海州卫指挥佥事复陞辽东都指挥佥事
  曹凤南直隶临淮人洪武时以功调广宁中屯卫指挥同知筑城池开创卫治抚恤士卒后仕至都指挥同知
  裴伊实特穆尔女直人沈毅有勇略洪武时授百户历战有功陞千户后又以功陞三万卫指挥佥事训练士马劳来远人寻升指挥同知裴伊实特穆尔伊实语解见人物卷二特穆尔语解见名宦卷三原作裴牙失帖木儿今译改
  韦富湖广黄冈人洪武八年以功陞指挥同知调金州卫指挥行军制胜颇有劳绩是年冬纳克楚数万众围金州时城池未完富与指挥王胜督士卒树栅补城分守诸门敌蚁附欲登富令城中男女以瓶盛沸恶于城上掷之著人无不糜烂敌骁将鼐喇呼率精骑数百挑战城下中伏弩仆获之富纵兵追击遂败走乃完城郭缮甲兵创卫治置屯戍宣布恩信抚绥劳来功绩甚著
  关忠河南获嘉人洪武中以功陞沈阳中卫指挥佥事创治之初能以抚恤为事政理民安家给人足吏民怀之
  程通南直隶绩溪人洪武庚午举乡试授辽府长史燕王将举兵通上封事谋备兵入援及正大统械通诣京师杀之后祀表忠祠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忠节附载
  刘斌南直隶崇明人永乐初以靖难功授指挥使进都指挥佥事备御宁远筑城建卫时值岁俭外御边陲内抚军士政理民安甚有能声
  孟善山东海丰人永乐元年以保定侯镇守辽东在镇七年远人款附
  刘江南直隶应天府人永乐进士十七年任辽东总兵官巡视诸岛相地形于金州境之望海埚筑城堡立烟墪一日望者报倭至江令官军赴埚备之明日倭船数千直逼埚下江犒师秣马伏兵山下遣壮士潜烧贼船截其归路令曰旗举炮鸣伏兵奋击不用命者军法从事已而贼至伏兵尽起倭大败奔樱桃园空堡中将士请入堡剿杀江仍分两翼夹攻斩杀无遗自是倭不敢犯边
  王祥河南固始人宣徳时以都指挥佥事任广宁开府佥书修筑宁远蒲河等城掌辽东事恤下兴学颇多善政
  巫凯南直隶句容人幼颕异七岁赋牡丹诗十九岁代父百户职宣徳初以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辽东敌掠西山凯击败之尽得所掠者降敕褒勉时朝廷勤远略造舟松花江招诸部地绝远转输大困凯力请罢之已而造舟役复兴中官阮尧民都指挥刘清等董之所为多不法凯劾尧民等下之吏凯性刚毅饶智略驭众严而有恩在辽三十馀年威惠并行边务修饬前后守辽者皆莫及正统三年卒于官
  曹义南直隶仪真人袭指挥永乐间召从征著奇绩寻平茶陵梅花洞蛮陞中军都督佥事正统时代巫凯镇辽东廉介有守开扩边疆辽人安焉累功封丰润伯世袭
  王翺直隶盐山人正统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提督辽东军务时辽东将屡失机翺以军令久弛因诸将庭谒责以失律罪命左右曳出斩之皆惶恐叩头愿效死赎翺乃躬行边自山海关抵开原缮城垣浚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使烽燧相接练将士恤鳏寡军民大悦又以边塞孤远军饷匮乏縁俗立法令有罪得收赎人皆便之
  文广南直隶江都人正统时以署都指挥佥事备御宁远诺延犯边广率兵穷追遇伏中流矢死赠镇国将军忠节附载 诺延语解见名宦卷原作朵颜今译改
  李荣南直隶江都人正统时守备塔山追敌至利州大战长坡自午至暮不少挫敌弃所掠遁边境以安学士仇谦为赋塔山李将军歌
  赵忠辽阳人官广宁右卫指挥佥事守镇静堡正统十四年敌围堡甚急忠乘城力战归语其妻曰若城破吾不茍活汝母子当自裁敌攻益急讹言城陷妻女皆缢死攻围凡两昼夜以堡坚解去守臣上忠全城功陞指挥同知赐金为妻女营葬表其门曰忠节忠节附载
  邹溶南直隶盱𣅿人累陞锦州卫指挥同知调开原备御修城垒开河道展关厢创马市俱有能声程信南直隶休宁人正统进士历辽东左参政再陞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造战车储刍粟稽侵渔察奸细号令一新时佥事朝鼎发都指挥夏霖四十罪信奏之以与都御史冦深有隙深诬劾信不当代奏及责陈状又不输罪下诏狱后释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卒于南京兵部尚书任谥襄毅
  刘孜江西万安人正统进士授御史巡按辽东景泰初有建南迁议者孜驰奏乞斩言者以定人心期满当代朝议边务方殷孜能慑服将吏复留一岁
  李善陜西陇州人正统进士巡按辽东太监韦郎侵渔兵饷纵其下夺人妻孥闻善至遂屏息论劾都督王锴孙贵罢去豪右敛迹
  滕昭河南汝州人天顺时巡抚辽东经略要害申饬将卒完城缮兵加意学校广询民瘼痛革奸贪及还朝辽民遮道无不流涕
  王崇之河南滑县人天顺进士知上海县擢御史时辽阳数有边警战备废弛士卒饥寒崇之按辽调剂振作切中机宜以不屈于太监汪直谪延安府推官
  庄鉴辽东人成化初袭定辽右卫指挥使骁勇有胆决遇敌辄奋数有功官至都督同知
  李秉山东曹县人成化二年以左都御史提督辽东军务节用爱民恩威并济斥远烽火㧞擢将材劾镇守中官及总兵失律罪出都指挥裴显于狱又举指挥崔胜傅海等军令肃清边境乂安邓佐辽东人官定辽前卫指挥使仪表魁梧天资刚勇善骑射有胆力提督军务王翺荐之擢署都指挥佥事成化三年春随总兵施英按奉集堡遇敌二千馀佐率五百骑为前锋奋击败之追至苏珠埓峻山四壁复杀数人鼓战而前敌并力鏖战久之有一校䇿马西走众遂溃惟馀五十骑佐悉令下马扼其归路督战益急右手拇指剔弦见骨馀卒死伤略尽佐知不可为遂引佩刀自刎五十人无一生还者报未至辽人遥见佐乘马挟弓鼓吹前导自东而回僚属皆出迎竟不至佐家亦闻鼓吹声入门老少惊惶逆之竟不见事闻诏有司立祠致祭忠节附载
  胡珍里贯未详成化四年任指挥使时摩啰欢犯辽东珍奋勇突入战殁于阵又三万卫都指挥刘旺与其子俱战殁古城堡忠节附载 国语摩啰欢眼圆睁也原作毛里孩今译改
  常润里贯未详任定辽中卫指挥成化中遇冦于平顶山与指挥刘璘耿秩高臣赵昂康继宗俱力战死之忠节附载
  彭谊广东东莞人成化四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时镇守中官横徴诸属卫谊下令凡文牒不经巡抚审定者所司毋辄行虐焰为息户部檄所司开黒山金场力奏罢之谊平居谦厚简默临事毅然有断镇辽八年军令振肃后四疏告归欧信里贯未详世职金吾卫成化七年充总兵官镇守辽东累破扶馀三卫被奨言者谓信虽廉已老请召还巡抚彭谊奏官军耆老皆言信忠谨谋勇累立战功威振边陲年虽六十骑射胜壮士乃留镇
  马文升河南钧州人成化十二年以兵部右侍郎提督辽东军务巡抚陈𨱆贪而校将士小过辄罚马马价腾涌文升上边计十五事因请禁之钺于是与文升有隙文升还部钺以掩杀冒功激变帝命文升往驰至镇宣玺书慰抚无不听抚者事方定而钺谄事中官汪直日夜谮文升直因诬奏文升遂下诏狱谪戍重庆卫直败复起为左副都御史巡抚辽东凡三渡辽军民闻其来皆鼓舞禁抑中官总兵使不得朘削民生众咸徳之后擢官尚书卒赠太师
  强珍直隶沧州人成化初以御史巡按辽东初辽东巡抚陈钺启衅召敌敌至务为欺蔽巡按王崇之劾钺钺谋之汪直诬逮崇之下诏狱及直钺用兵方论功而敌大入匿不以闻钺遂入为户部尚书珍往巡按请正钺罪帝弗从未几指挥王全等诱杀诺延卫人珍发其状直方自矜有大功闻珍疏怒诬珍所核皆妄坐谪戍辽东居三年直败复官
  王嵩河南汲县人成化进士巡按辽东举行朱文公家礼丧禁佛事遂至成俗云
  李贡南直隶芜湖人成化进士巡抚辽东先是贡巡辽有惠政及辽人闻其再至如望岁焉会刘瑾恶之勒令致仕贡喜曰今日皇甫规得与党人矣李英其先卢龙人迁义州成化中为广宁中屯卫指挥历左军都督佥事充右参将分守锦义二城讲武恤士训练之暇以书史自娱敦尚古礼建祠宇谨祭祀一以朱子为法在任七年百度具举韩斌直隶顺义人成化时为辽东协镇展阳明台水闸岭诸屯堡复于清河地方设立城堡置备御官操练防守建鸦鹘关以限内外辽界遂安王铭锦州人成化中守备宁远讲武练军重修二城庙学甲辰有冦警铭率精骑卷甲直趋百馀里遏其归路尽获所失人畜而还自是数年无犯境者
  许进河南灵宝人成化进士分巡辽东风裁凛然中官屏息辨疑折狱人颂神明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身系天下安危善类赖之
  王宗彝直隶束鹿人成化进士官户部郎十六年督理辽东粮储屯种尽心纬画勘斛斗慎出纳官民两便府藏充实历陞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官至户部尚书
  左钰直隶阜城人成化十九年巡抚辽东豪强敛迹边境敉宁
  张鼐山东历城人弘治十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时军政久弛又许馀丁纳赀助驰递给冠带复其身边人竞援例避役鼐言不可因条上核屯粮清隐占稽客户减军禆数事悉允行寻劾分守中宫刘恭等贪虐罪筑边墙自山海关迄开原叆阳凡千馀里辽抚自徐贯后历张玉陈瑶韩重四人多得罪去至鼐称能正徳初移抚宣府马中锡直隶故城人成化进士武宗时巡抚辽东召还后朝廷遣使核辽东刍粮使承刘瑾意谓腐损过多归咎中锡械系辽东责偿东人闻其至咸愿代输中锡固谢之尽鬻田庐称贷以完所著有东田文集东田漫稿十四卷行世
  张贯直隶蠡县人成化进士历陞按察使以忤刘瑾谪官参议旋起右副都御史正徳八年巡抚辽东谨烽燧明斥堠兵马刍粟城隍墪堡卒有成效玺书褒之
  韩璒直隶高阳人弘治进士分巡辽东时妖人李真等作乱璒捕诛之边境以宁
  翟敬山西猗氏人弘治进士初授翰林检讨屡迁辽阳行太仆寺少卿廉清勤慎归时囊无馀钱帷衣襆而已
  张文明山西阳曲人正徳进士官巡按辽东政尚大体宽恤小民吏畏其威民怀其惠
  刘成徳山西蒲州人正徳进士按辽东时修举废坠奏开儒学贡举置雅乐射礼亲书圣贤牌位重修学宫政绩甚著
  李承勋湖北嘉鱼人正徳中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时边备久弛开原尤甚士马才十二墙堡墩台倾圮殆尽将士依城堑自守承勋疏请修筑会世宗立发帑银四十馀万承勋命步将四人各一军守要害身负畚锸先士卒凡为城堑各九万一千四百馀丈墩堡百八十有二招逋逃三千二百人开屯田千五百顷又城中固铁岭蒲河抚顺边防甚固又数陈军民利病咸报可
  许宗鲁湖广咸宁人正徳进士嘉靖三十年巡抚辽东归民地之占于军者辽人感其徳
  王舜渔南直隶常熟人正徳进士历官山东按察司佥事兴利除弊不遗馀力时国计告匮辽东军职俸食不得时给射利者于中行赂网利舜渔廉得之即发其奸辽人颂之谨按明时辽东隶山东省王舜渔虽未专任辽东官职然其官山东按察时实有徳政于辽故附载
  刘大谟河南仪封人正徳进士巡按辽东严明端正剔蠧除奸时镇守太监贪残无厌因大谟收其左右绳以法乃赂近侍诬奏大谟逮诏狱辽士民自辽阳抵山海哭留遮道不绝谪龙徳典史寻迁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政绩著闻
  许逵河南固始人正徳进士以乐陵知县平流贼功超陞山东按察使佥事分巡辽海东宁道礼贤爱民听狱详明寻升江西按察使副使宸濠之变不屈死之谥忠节
  曽铣南直隶江都人嘉靖十四年巡按辽东时都御史吕经苛急为政军士遂叛铣按部至复州闻变即还入城开谕祸福以安之是月丙申广宁抚顺兵变铣各檄示抚安密授诸将以计谋擒渠魁七月甲子铣行射礼文武毕至忽出袖中姓名分令官卒捕之逾时䌸八人至明日擒抚顺为变者七人计杀广宁贼首擒十二人不假兵革三城肃清辽人庙祀之
  马永直隶迁安人嘉靖十四年为辽东总兵官辽东自军变后首恶虽诛漏网者众悍卒无所惮动怀不逞广宁卒佟伏张鉴等乘旱饥倡众为乱诸营惮永无敢应者伏等登樵楼鸣鼓大噪永率家众仰攻尽殱之永善用兵且廉洁卒于官辽人为罢市立祠
  王之诰湖北石首人嘉靖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大兴屯田每营垦田百五十顷役军四百人列上便宜八事行之
  李涞直隶容城人嘉靖中为辽东副总兵居官公廉无媺衣甘食禁所部毋苛敛一军徳之
  殷尚质直隶天津卫人嘉靖中为辽东副总兵就进充总兵官三十五年达喇苏以十馀万骑入广宁尚质御之塔儿山殊死战力屈而死赠少保左都督谥忠敏忠节附载 蒙古语达喇苏黄酒也原作打来孙今译改
  阎懋官定辽右卫人嘉靖中为中路游击三十五年达喇苏以十馀万骑入广宁总兵殷尚质急率懋官御之塔儿山敌先突懋官营不为动乃驰攻尚质懋官驰救遂战死初懋官父振先为参将阵亡懋官继之世济忠贞事闻赠都督同知荫子立祠忠节附载
  周斯盛陜西宁州人嘉靖进士巡按辽东时霪雨盛禾湮没军民饥甚亟开仓赈给索库得赎金并可贷者万馀两访素有积贮者量予之金俾出谷平籴更疏请发帑赈济全活甚众土冦犯广宁斯盛身先士卒战六昼夜卒安定之
  贾冕广宁卫人袭世职指挥寻举武进士署都指挥佥事为中路游击将军嘉靖三十八年冦犯辽阳南抵海州冕督军往御力战死焉赠都督佥事谥忠壮忠节附载
  张鏊江西南昌人嘉靖进士生平清苦终始一节任辽东苑马卿比去辽东人为立生祠
  王本固直隶邢台人嘉靖进士以刚直忤严嵩嵩每求所以中伤之会辽左饥奉命赈济给米六万石以骡车运意谓缓不及事将加以罪本固奏一半折银济辽阳远地一半本色济广宁近地凡再阅月而完辽左安焉
  赵孔昭直隶邢台人嘉靖进士为监察御史出按辽东时辽将李锜不法倚仇鸾恣横人莫敢言孔昭毅然劾之
  冯𫖮山西高平人嘉靖时任辽阳佥事清操卓行世所罕见凡历数任止携一仆而已
  傅霖山西忻州人嘉靖进士任辽海兵备道二年著有循绩
  杨行中直隶通州人嘉靖进士选授御史按辽东巡抚吕经激辽阳兵变兵部请剿行中疏请榜示诸城令乱者自相捕以赎罪上嘉纳之事得寝翟绣裳山西闻喜人嘉靖进士任兵部主事条陈边计多见举行陞辽东东宁道有抚顺守备以白金貂皮行贿即揭正其罪墨吏震悚
  李松直隶大城人嘉靖进士官至宁前道威惠并施历十二年晋秩至右都御史抚辽三年军民悦戴
  黑春其先建州人世职广宁指挥使以功进署都指挥佥事历辽阳副总兵嘉靖四十一年王果导冦分入春御之身自搏战杀数十人敌弃资仗遁诏进三秩顷之冦掠阳站堡春逆击乘势逐之陷伏中冦知其骁将围之数重春与把总田耕等力战二昼夜援师不至死之赠都督佥事谥忠壮忠节附载
  杨照字明远前屯卫人都督镇之孙嗣世职为前屯卫指挥使嘉靖中以功累迁辽东总兵官屡立战功严嵩怒照不输贿解职嵩败朝廷以宿望起之四十二年蒙古深入金海诸卫縂兵官吴瑛不能御诏罢瑛以照代其秋又聚众广宁塞外谋大入照率诸将由镇夷堡分道掩之夜失道去塞六十里遂为敌所困力战中矢死照忠勇负气抚士有恩尝涅尽忠报国四字于背誓以死自效起官数月间屡战皆捷竟殒于阵赠少保左都督谥忠壮忠节附载
  线补衮宁远卫人世职卫指挥历官进宁远参将嘉靖四十四年敌攻小团山补衮击却之追至黄土台敌大至围之数重补衮与游击杨维藩鏖战良久补衮手杀数人面中二矢镞出脑后突围还营数日而殒诏赠都督佥事忠节附载
  杨维藩照叔父结发从父在行间屡效首功积官指挥佥事擢广宁镇武营游击痛照阵亡誓灭敌雪耻嘉靖四十四年蒙古万馀骑攻镇武维藩兵不满千迎之于境内莲子湖台与众誓曰此死地也血战或生遂进战杀敌几半手刄数十人力竭死之诏赠都督佥事与线补衮并立祠祭祀子袭职赠三秩忠节附载
  王治道锦州卫人嘉靖间由世荫历蓟州参捋四十四年擢辽东副总兵进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隆庆初以屡立战功进署都督同知时辽土荒残武备积废治道与巡抚魏学曽修筑沿边堡自广宁迄沈阳隆庆四年实该巴雅呼等犯锦州大胜堡治道与参将郎得功上马追逐独十馀骑从时敌伏兵齐家山治道等误入其中殊死战敌稍却知无援遂围之矢尽奋勇夺围出马忽蹶敌攅射之遂死事闻赠少保左都督谥忠愍立祠赐祭忠节附载 实该巴雅呼原作辛爱卜言兀今译改
  郎得功广宁卫人世职指挥佥事进参将与总兵王治道同时战死赠都督同知得功父杰御敌花儿营力战死二弟宾宝诸子得臣得君得恩及群从数人皆战死其妻并守节不嫁得功复死王事时论多之忠节附载
  魏学曾陜西泾阳人嘉靖进士四十五年巡抚辽东时有叛卒黄勇不能得学曾以计擒之边境遂安
  张学颜直隶肥乡人嘉靖进士隆庆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破土蛮卓山进右副都御史神宗元年移筑险山六堡于宽甸工役始兴王果来侵学颜抚定王乌塔诸部工乃无挠三年而毕以讨果功加兵部左侍郎学颜抚辽八年陈战守机宜十䇿后父母丧皆庐墓有白雀来巢之异蒙古语王乌塔烟也原作王兀堂今译改
  宋应昌浙江仁和人嘉靖进士神宗壬辰日本关白举二十六岛之众突入朝鲜国王李昖走窜义州八道三韩残破几尽声言内犯京师戒严诏拜应昌兵部右侍郎经略蓟辽等处防海御倭时经略创设提督大将军李如松尚羁宁夏兵食皆缺诏书督促部署出关应昌即誓众蹈冰渡江明年春正月兵薄平壤门其三门外布蒺藜火器齐发毒烟蔽空官军攀附而上倭将平行长遁回王京应昌知王京城南有龙山仓朝鲜粮储所在夜令死士以火箭烧之倭兵食无资乃弃王京遁去连追败之朝鲜遂宁
  万世徳山西偏头关人隆庆进士才智胆略过人时倭犯朝鲜世徳以边才进秩巡抚都察院御史经理朝鲜遂集将士谋大举命董一元等统精兵直逼釡山大有斩获焚倭船七百馀只招回朝鲜难民五千六百馀口捷闻特命总督蓟辽寻迁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如故世徳在蓟辽惟以息事宁人为务宽大简静以疾卒于官
  梁梦龙直隶真定人神宗六年总制蓟辽首除镇军疾苦简军实修马政筑城垒烽堠慎择将领以功䕃子锦衣卫千户
  李化龙直隶长垣人神宗二十二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受事甫两月巴图尔与巴雅尔等冦镇武又约土蛮子布延台吉犯右屯化龙与总兵董一元定计先击巴图尔败之各解去边塞詟服蒙古语巴图尔勇也原作把都尔巴雅尔喜也原作排押儿令俱译改
  董一元宣府卫人眀神宗时充辽东总兵官二十二年巴图尔等入冦一元与总督李化龙用计遣副将驰右屯御西部亲将大军匿镇武外为空营待之冦骑深入笑以为怯官军忽从中起奋呼䧟阵冦大奔逐北七十馀里至白沙埚斩获无筭巴雅尔中矢死诸部夺气捷闻进左都督后又提健卒踏冰渡河扺其巢多斩获巴图尔死馀众散乱诸部悉远遁以功进世荫二秩
  冯时泰山西汾州人神宗时任广宁道兵备参议守正不阿筑大定老军台堡数十处区画有方及边隅告警主帅失机时泰奉旨勘实有忤当事遂被逮辽民无不称冤欲诣阙声冤总督顾养谦止之疏为时泰申雪宰相赵志皋等亦交章力争竟不白
  刘英南直隶崇明人性孝友简静寡言不事矫饰由广宁指挥使累功陞都指挥使管辽东都司事历任既久廉能益著后以年老休致辽人攀辕留之
  麻贵山西大同右卫人神宗二十五年任备倭总兵数战有功进右都督予世荫三十八年镇辽东明年沿边有蒙古以三万骑入掠穆家堡贵御之败去夏贵引病乞罢诏乘传归贵果毅骁捷善用兵一时称为良将
  李植山西大同人神宗二十六年巡抚辽东垦土积粟得四万亩岁获粮万石户部推其法于九边熊廷弼湖广江夏人神宗三十六年巡按辽东杜馈遗核军实时巡抚赵楫等弃宽甸新疆徙编民六万家于内地廷弼勘得弃地驱民状劾二人罪岁大旱廷弼行部金州祷城隍神约七日雨不雨毁其庙及广宁逾三日大书白牌封剑付使往斩之未至风雷大作雨如注辽人以为至诚感神天启时为御史冯三元等劾罢去任辽士民莫不垂泣后以广宁失守论诛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八年特奉">[[#本朝乾隆四十八年特奉|本朝乾隆四十八年特奉]]
  恩旨录其裔孙泗先授教谕
  张承䕃陜西榆林卫人官辽东总兵官神宗四十六年
  大兵破抚关承䕃赴援力战死同时战殁者广宁副总兵颇廷相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千总王命印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张承䕃谥忠烈颇廷相蒲世芳梁汝贵俱谥烈愍王
  命印谥节愍忠节附载
  邹储贤里贯未详官广平副总兵官神宗四十六年
  大兵围清河城储贤固守率亲丁战于城南死之又广
  宁参将张沛同时殉节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邹储贤张沛俱谥烈愍忠节附载
  潘宗颜直隶保安卫人神宗时以户部郎中督饷辽东擢开原兵备佥事四十六年总兵官马林将出师宗颜上书经略杨镐曰林庸懦不足当一面乞易他将以林为继不然必败镐不从命宗颜监林军出三岔口营稗子峪夜闻杜松败林军遂哗及旦
  大兵大至林恐甚一战而败䇿马先奔宗颜殿后奋呼冲击胆气弥厉自辰至午力不支与游击窦永澄守备江万春赞理通判董尔砺等皆死焉事闻赠宗颜大理卿谥节愍立祠奉祀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窦永澄江万春董尔砺俱谥节愍忠节附载
  刘𬘩江西南昌人父显官都督屡积军功𬘩勇敢有父风以䕃累官至总兵官于诸军中最骁勇历平九丝蛮缅甸罗雄朝鲜倭播州建昌诸冦大小数百战威名甚著神宗四十七年四路出师𬘩出宽甸进栋鄂路纵兵围数重焚栅寨时𬘩不知杜松军覆深入三百里复整众进引军登阿布达哩冈与
  大兵遇将布阵
  大兵登冈出其上别以一军趋𬘩军西冈时冈上大兵自高驰下奋击𬘩军殊死战而趋西冈者复从旁
  夹击𬘩军不能支
  大兵乘势追击与𬘩后队两营遇𬘩仓卒不及阵遂力战死养子刘招孙最骁勇突围手格杀数人亦死士卒无脱者天启初赠少保同时战死者游击乔一琦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刘𬘩专谥忠壮乔一琦谥忠烈忠节附载
  杜松南直隶昆山人㓜有胆智勇健绝伦从军累功至总兵官神宗四十七年四路出师抚顺地最冲松率兵突出趋萨尔浒谷口时
  大兵方筑城界藩防卫夫役兵仅四百人闻松至选精伏谷口俟松军过半尾击至界藩渡口与筑城夫役合据界藩山之吉林崖松结营萨尔浒山而自引军围吉林崖
  大兵以右翼二旗兵与左四旗先攻萨尔浒山破之复以右翼二旗兵与助夫役之兵渡河夹击松军之在界藩围吉林崖者悉殱焉松力战没于阵同时战死者总兵官赵梦麟王宣又游击龚念遂李希泌随杜松等遇
  大兵于斡珲鄂谟地力战俱殁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杜松龚念遂李希泌俱谥忠烈赵梦麟王宣俱谥烈
  忠节附载
  马林直隶蔚州人官辽东总兵都督佥事神宗四十七年遇
  大兵于尚间崖战败还守开原及城破死之子燃亦战殁又辽东副总兵于化龙参将高贞游击于守志守备何懋官经历张奇䇿俱从马林守开原城破死之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马林谥忠烈于化龙等俱谥烈愍张奇䇿入祀忠节
  忠节附载
  陈辅尧南直隶扬州人为永平同知以转饷出关驻沈阳天启元年沈阳破辅尧方奉命印烙左右以无守土责劝之去辅尧曰孰非封疆臣何为去望阙拜拔刀自刎赠按察使佥事城破时战死者参将夏国卿张纲同知陈柏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陈辅尧谥烈愍夏国卿张纲陈柏俱谥节愍忠节附载贺世贤陜西榆林卫人神宗时为沈阳游击擢义州参将四十六年清河破世贤驻叆阳闻变疾驰出塞救援天启元年
  大兵薄沈阳世贤悉力守城法甚具复出城逆击乘锐轻进倏精骑四合世贤身中十四矢城中降丁叛㫁城外吊桥或劝之走辽阳世贤曰吾为大将不能存城何面目见经略已而围急世贤挥铁鞭格斗杀数人中矢坠马死又尤世功亦榆林人官副总兵与世贤同守沈阳闻世贤战败引兵出援力战死之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贺世贤谥忠烈尤世功谥烈愍忠节附载
  段展陜西泾阳人为自在州知州驻沈阳天启元年日晕异常展牒袁应泰言天象示警宜豫防逾月而沈阳破展死之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忠节附载
  童仲揆南直隶人为援辽副总兵时经略袁应泰招纳蒙古数万人仲揆力谏不听天启元年沈阳破仲揆等督川兵赴援营于浑河桥南
  大兵薄其营力战死焉自辽左用兵将士望风奔溃独仲揆等以万馀人当之力屈而覆时咸壮之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忠节附载
  张名世浙江山阴人天启元年与援辽总兵官陈䇿闻世贤世功战殁统兵援沈阳遇
  大兵于浑河力战死之宣抚使石砫都司佥书秦邦屏亦以赴援战死又副总兵戚金参将吴文杰游击周敦吉都司袁见龙邓起龙守备雷安民俱死于浑河之战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忠节附载
  袁应泰陜西凤翔人官辽东经略兵部侍郎精敏强毅而短于用兵天启元年
  大兵破辽阳民皆迎降应泰居城楼知事不济佩劔印自缢死其仆唐世明大恸纵火焚楼俱死又援辽总兵官杨宗业提兵赴援父子俱死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袁应泰谥忠节杨宗业谥忠烈杨宗业一作仲业 忠节附载高邦佐山西襄陵人天启元年辽阳破以邦佐为布政司参政分守广宁邦佐知边事不可为乞归方报允而王化贞弃广宁逃众谓邦佐既请告可入关邦佐叱之曰吾一日未去则一日封疆臣也夜作书诀母䇿骑趋右屯谒熊廷弼言城中虽乱外间未知亟提兵入城斩一二人人心自定公即不行请授邦佐兵赴难廷弼不听偕化贞并走邦佐仰天叹泣曰经略巡抚皆逃事去矣松山吾守地当死此遂西向拜阙复拜母解印绶自经官舍仆高永曰主人死安可无从者亦自经于侧事闻再赠太仆卿同时顾颐以分守辽海道右参政分守辽阳城破力屈自经赠太仆少卿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高邦佐顾颐俱谥节愍忠节附载
  何廷魁威远卫人天启元年以副使分巡辽阳
  大兵渡濠廷魁请乘半济急击俄薄城围未合又请尽锐出击袁应泰不从辽阳破廷魁怀印率其妾高氏金氏投井死婢仆从死者六人都司徐国全亦自经公署事闻赠廷魁大理卿谥忠节又总兵官梁仲善副总兵朱万良俱殁于阵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梁仲善朱万良俱谥烈愍徐国全谥节愍忠节附载张神武本姓陈江西新建人坐事论死天启初荐起征援辽左率亲丁二百馀人疾驰至广宁辽阳已失巡抚薜国用留之不可曰奉命援辽阳非守广宁也曰辽阳没矣若何之曰将以死难遂独率所部渡河扺首山去辽阳十七里而军将士不食已一日遇
  大兵奋呼迎拒孤军无援所部俱战死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
  张铨山西沁水人天启初以御史出按辽东辽阳围急军溃经略袁应泰令铨保河西以图再举铨不从坚守三日城破被执不屈遂自缢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忠节附载
  崔儒秀陜西陜州人天启元年为开原兵备佥事时开原已失儒秀募壮士携家辞墓而行经略袁应泰以兵马甲仗不足恃为忧儒秀曰恃人之必死之心耳辽阳被围分守东城矢集如雨不少却会兵溃儒秀痛哭戎服北向拜自经事闻赠大理卿赐祠曰愍忠时经历朱樱亦殉难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崔儒秀谥节愍朱樱入祀忠节祠忠节附载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天启二年驻守关内安置辽人之失业者常夜行荆棘虎豹中时十三山难民十馀万久困不得出崇焕将五千兵驻宁远以壮声援别遣骁将救之三年督修宁远城工成为关外重镇崇焕在职勤慎善抚将士由是流移骈集商旅辐辏远近望为乐土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八年特奉">[[#本朝乾隆四十八年特奉|本朝乾隆四十八年特奉]]
  恩旨录其裔孙袁炳授县丞
  罗一贯甘州卫人官副总兵守西平堡时辽阳已破西平为要冲天启二年
  大兵破西平堡一贯率三千人与都司陈尚仁王崇信悉力守御一贯目中矢石火药俱尽向北拜曰臣力竭矣遂自刭尚仁等俱死焉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罗一贯谥忠烈陈尚仁王崇信俱谥节愍忠节附载刘渠直隶保定人官镇武总兵官都指挥使天启二年领兵援西平遇
  大兵于平洋桥力战死之又闾阳总兵官西宁世袭土司祁秉忠副将刘征参将黑云鹤同时殉难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
  赐谥烈愍忠节附载
  麻承宗山西右玉人官辽东副总兵天启二年
  大兵战于沙岭败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忠节附载
  鲁之申里贯未详官前锋副将天启五年
  大兵于耀州与参将李承先同战死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
  赐谥烈愍忠节附载
  金冠里贯未详官参将天启六年
  大兵略觉华岛冠死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忠节附载
  金启倧浙江义乌人起小吏勤敏有志略天启六年
  大兵攻宁远启倧以燃炮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节愍忠节附载
  张春陜西同州人官右副都御史励操行善谈兵崇祯四年
  大兵攻大凌河新城时春在永平监吴襄等军驰救兵败被执令薙发不从居古庙服故衣冠不失臣节而死妻翟氏闻之绝食六日自缢死又副将张吉甫满库王之敬
  大兵攻锦州吉甫等兵败战殁于阵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张春谥节愍张吉甫满库王之敬俱谥烈愍忠载附载何可纲辽东人天启中为守备典袁崇焕宁远道中军廉勇善抚士卒以功累迁署宁远副将事崇祯元年崇焕再出镇仍以可纲为中军请令可纲专防宁远且言可纲仁而有勇不破公钱不纳私馈敝衣粝食不异士卒事至善谋其才不在臣下臣向所建竖实可纲力诏加都督佥事进右都督三年永平滦州失守可纲连战有功寻复永平加太子太保已而锦州被围督诸将赴救与祖大寿监筑城大凌河工甫竣
  大兵十万攻之可纲坚守不下粮绝援尽大寿及诸将皆欲降独可纲不从大寿令二人掖出城外杀之可纲颜色不变亦不出一言含笑而死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节忠节附载
  黄龙江西南昌人初以小校从复锦州累官至参将崇祯三年从复滦州功第一迁副总兵时登菜巡抚请龙镇东江充总兵官从之龙至皮岛部将反䧟登州龙急遣将抚定诸岛诛叛党焚贼舟击走贼渠高成友移镇旅顺口大治兵仗贼拘龙母及妻子以胁之龙不顾贼来攻复御之斩贼魁十六人夺还妇女无算诸岛皆赖以安集六年
  大兵攻旅顺龙被围力战不胜自刎死赠左都督又游击李维鸾自焚其家属力战死同时战死者项祚临樊化龙张大禄尚可义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黄龙谥忠烈李维鸾谥烈愍项祚临等祀忠节祠忠节
  附载

  沈世魁辽东人官东江总兵官都督佥事守旅顺口崇祯十年
  大兵破皮岛力战死之又金日观浙江浦江人官协镇
  东江总兵左都督与
  大兵相持七昼夜力不支战死副总兵楚继功亦殁于阵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忠节附载
  金国凤直隶宣府人素怀忠勇有捍御才崇祯十二年
  大兵攻松山塔山连山诸城时国凤兵仅三千分兵悉力拒守终不下阅四旬围解擢宁远总兵官是年十月
  大兵复攻宁远国凤愤将士恇怯率亲丁数十人出据北山冈鏖战移时矢尽力竭与二子俱死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烈忠节附载
  杨振义州卫人世职本卫指挥使天启初河东失守归路梗其母自缢振偕父及弟昼夜兼行渡鸭绿江抵朝鲜入皮岛为守御千总崇祯时以功累擢副总兵十二年松山被围巡抚议救援诸将莫敢前振独请往至吕翁山遇伏全军尽殁振被执令至松山说降未至城里许南向坐于地命从官李禄告城中人曰诸将援军即至城中人闻之益坚守振禄皆被诛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忠节附载
  杨国柱义州卫人精骑射以功佩将军印崇祯十四年为援辽总兵官引兵救锦州先至松山䧟伏中
  大兵四面呼降国柱太息语其下曰此吾兄子昔年殉难处也吾独为降将军乎突围中矢坠马死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忠节附载
  邱民仰陜西渭南人始为县令有治政后擢巡抚辽东崇祯十四年
  大兵围祖大寿于锦州民仰转饷宁远偕洪承畴进至
  松山为声援八月五将皆溃
  大兵遂进围松山民仰誓以死守十五年二月围急援
  绝城破被执民仰死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节忠节附载
  曹变蛟山西大同人文诏从子也才勇冠时初隶文诏军中破山西湖广陜西四川诸流冦大小数十战斩馘无算积功最多贼咸畏大小曹将军历官至援辽总兵崇祯十四年从洪承畴以十三万众救锦州时锦州围急变蛟营松山北乳峰山列七营于两山间环以长壕及战军保松山
  大兵围之明年二月副将夏成徳为内应松山遂破被
  执不屈死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烈忠节附载
  王廷臣沙河所人官辽东都督同知崇祯十五年
  大兵破松山被执不屈死之又副总兵江翥饶勲兵备道张斗姚恭王之桢监纪同知袁国楝俱同时殉节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王廷臣谥忠节袁国栋谥烈愍江翥饶勲张斗姚恭
  王之桢俱谥节愍忠节附载
  朱文徳义州卫人后家锦州崇祯初积战功官辽东松山副将因忤监视中官高起濳斥罢十一年起原官及城被围文徳领前锋拒守甚力城破不屈死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忠节附载
  李辅明辽东人累官副总兵崇祯初从祖宽南伐连破流贼于嵩县海州确山明年追破流贼于滁州加都督佥事擢山西总兵官被劾罢洪承畴出关使从征既而杨国柱战殁遂代为援辽搃兵十六年冬
  大兵薄宁远辅明驰援力战殁于阵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烈愍忠节附载
  杨伦前屯卫副总兵以拒守阵亡又前屯卫总兵李鸣凤前屯卫副总兵罗文耀宁远总兵王定宸俱辽东人皆撄城拒守城破死之又自在州知州周继谟朔平右卫人同时殉节
  <span id="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赐杨伦谥烈愍李鸣凤罗文耀王定宸周继谟俱谥节
  忠节附载
  等谨按明季殉节诸臣其死事辽东者或守城致命或临阵捐躯以至俘擒骈僇视死如归当时
  王旅徂征宣昭义问凡抗我颜行者自当悉从狝薙以明顺逆顾其冒镝撄锋身膏原野荩诚亮节终始不渝恭遇我
  皇上圣仁公溥覃被无私轸念忠贞发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潜徳特命廷臣稽蒐史乘裦辑诸臣姓名考其生平志行定专谥通谥之例悉予易名撰胜朝殉节诸臣录宣示颁行并
  御制诗篇冠诸简首俾忠节之气久而益伸近复敕查熊廷弼袁崇焕后裔
  加恩录用表式孤忠等伏考前史所载累朝代嬗之际从未有故国遗忠得邀易名之典者今迺
  纶言特沛两字褒荣使胜国遗臣咸得邀恩泉壤是圣世旌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之渥典实为旷古未逢之盛等奉敕纂辑
  盛京通志详查史传其死事辽东诸臣俱附载名宦门其系辽人而临难捐生成仁取义者俱列入忠节门谨将
  锡谥之由附识卷端俾知崇奖忠贞益以风励臣节圣人植纪扶纲大公至正之心天下万世莫不共仰焉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七
  名宦
  国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七
  名宦
  国朝
  乌库礼姓扎库塔满洲镶白旗人年十六即效力戎行入关破流贼李自成屡著战功顺治十五年
  盛京总管
  赐鞍马
  圣祖仁皇帝康熙元年改总管为将军仍以乌库礼任之是年疏陈所属兵丁宜定更番直役之例以均劳逸
  诏如所请先是
  盛京设户礼工三部侍郎等官而兵民狱讼悉隶其事于总管未设刑部至是乌库礼请增设疏下廷议始设刑部侍郎以下等员四年四月以疾卒于任乌库礼居官清慎时初设将军办理奉天旗民事宜俱有条理旗民俱称其名
  巴海姓瓜尔佳满洲镶蓝旗人沙尔瑚达长子也初任佐领顺治十四年授秘书院侍读学士十六年袭父一等男爵
  世祖章皇帝谕吏部曰宁古塔系边疆要地沙尔瑚达驻防年久甚得人心今已病故其子巴海素著勤慎堪代其父授为宁古塔总管十七年俄罗斯犯边境巴海同副都统尼哈哩等率兵至黑龙江松花江交会处侦贼在费雅喀西境即疾趋使犬部界分布舟师潜伏江隈贼船踵至合击之贼败郤弃船登岸窜走巴海督兵追战斩六十馀级溺水死者甚众获其船及枪礟军器因招降费雅喀百二十馀户叙功加一云骑尉康熙元年改总管为将军仍以巴海任之十年
  圣祖诣盛京
  召巴海问宁古塔及瓦尔喀瑚尔哈人民风俗
  谕曰朕向闻尔贤能今益知尔矣费雅喀赫哲虽服然其性暴戾当广布教化多方训迪俄罗斯虽云投诚当加意防御训练士马整备器械毋堕狡计尔膺边方重任尚其黾勉以报朕知遇之恩初边境蒙古有墨尔哲勒氏者累世输贡至是巴海招之其长扎努喀布克托等愿率众内移巴海请安辑于宁古塔附近地设佐领四十以扎努喀布克托及诸族属任之分辖其众号为新满洲十三年冬巴海率诸佐领入
  
  颁赉有差
  圣祖特赐巴海黑狐裘貂朝衣各一袭十七年
  谕奖巴海暨副都统安珠瑚实心任事抚辑新满洲户咸令得所各予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二十一年巴海疏言巡缉采参官兵宜分别所获多寡定奖赏之例
  圣祖谕部曰盗采者缉获视所获多寡议叙甚为允当其非参而孑身采捕他物者毋得妄拘并详议著为令时
  圣祖幸吉林旋跸
  谕巴海以吉林兵丁劳苦宜加怜悯
  命除捕鹰取鱼诸徭役俾勤耕种二十二年以奏报田禾
  歉收分数不实经部臣议以革世职
  圣祖谕曰巴海迁移新满洲不可谓无功应仍令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惟罢其将军任三十五年卒
  赐祭葬如例巴海父子俱镇守吉林宁古塔绥辑有方深
  得民心
  萨布苏姓富察满洲镶黄旗人顺治初年由骁骑校擢协领皆在吉林康熙十六年四月
  圣祖仁皇帝以长白山为本朝
  肇迹发祥宜崇秩祀
  敕遣内大臣觉罗武穆纳侍卫费雅什塞䕶礼索鼐前往瞻视至吉林欲选曾往者导引弗可得宁古塔将军巴海令萨布苏率兵二百携粮三月以随循温徳亨河陆行七日至札伦果河复乘舟由斡穆呼河逆流二日至佛多和河顺流一日抵额音陆路为林所阻翼日萨布苏率兵伐木开路行三十馀里陟山巅升树而望又行数里登高峯望之遣人还告武穆纳等望见片片白光即长白山计相距止百馀里矣武穆纳等后一日至复开路行一日诘朝又行云雾塞径恍惚有鹤鸣六七声寻声疾走因得鹿蹊密林丛翳进至山麓跪诵
  敕旨毕云雾忽开有路可登半山石砌若平台五峰环拱南一峯稍下如门山水左流有松花江右流为大小额音河中潭不流者周三十馀里由潭边陟山五十馀丈香树纷郁黄花灿烂遍地积雪即向所望见片片白光也萨布苏曰此地人迹罕到不宜久留遂叩拜而返有群鹿自山奔坠时伫立视者七人鹿适仆其七萨布纳谓武穆苏曰此山灵所赠也令从者絷之以行不数十步回首瞻望已云雾漫山矣仍由额音行十五日乃还吉林武穆纳等还奏十七年擢萨布苏宁古塔副都统二十一年将讨俄罗斯遣萨布苏往视水陆路径是年建木城于黑龙江呼玛尔二处调宁古塔兵一千五名往造战船运礟具以萨布苏同将军巴海统之二十二年萨布苏与巴海奏言黑龙江呼玛尔距雅克萨城尚远若驻兵两处则势分道阻且过雅克萨有尼布楚等城罗刹倘水陆运粮增兵救援更难为计宜乘其积贮未备速行征剿一俟造船毕度七月初旬能抵雅克萨即统兵直薄城下疏入
  圣祖谕曰宁古塔兵未谙行军纪律将军与副都统又不能齐心巴海可留守吉林萨布苏同宁古塔副都统瓦礼祐领兵前往俟抵彼相度形势奏请酌行寻允王大臣等议额苏哩在黒龙江呼玛尔之间可以藏船且有田陇旧迹宜建木城令萨布苏瓦礼祜统兵驻守十月以萨布苏为黑龙江将军十一月疏言前自罗刹来归之宜畨鄂噶番锡图颁三人效力勤劳宜与新投诚之吉礼固哩鄂佛那西等酌给官职以示鼓励得
  旨授宜番骁骑校馀授七品官其新投诚之鄂佛那西等赐裘帽令驰驿赴萨布苏军前酌遣招抚二十三年二月疏报宜番等抵罗刹界招抚二十一人以归二十四年五月萨布苏等军于雅克萨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红衣礟于城北夹攻之先积柴城下为焚城状城中大惊其头目额哩克舍穷蹙乞降先是萨布苏等屡奉
  圣祖恩谕行军不可多行杀戮至是与朋春等宣上恩徳额哩克舍垂涕稽颡谢引六百馀人徙去我军毁
  雅克萨城捷
  闻
  圣祖谕议政王大臣曰大兵迅速征行破四十年盘踞之罗刹于数日之间今雅克萨城虽已克取防御决不可疏应于何地驻兵弹压其速议具奏寻
  允所议以副都统温岱那秦驻守黑龙江萨布苏移驻墨尔根建城防御二十五年正月萨布苏奏侦知罗刹复至雅克萨筑城盘踞请于冰消时督修战舰相机进剿
  圣祖谕曰罗刹复筑雅克萨城若不速行扑灭势必积粮坚守图之不易其令萨布苏暂停墨尔根处兵迁移家口速修船舰统宁古塔等处兵赴剿其黑龙江城酌留奉天兵守之八月萨布苏奏言臣等围雅克萨城已三面掘壕筑垒壕外置木桩鹿角分汛防御城西对江另设一军于未流澌时泊船东西两岸令堵截尼布楚援兵至流澌时即藏船上流之港内以资守御九月俄罗斯察罕汗遣使上疏纳款乞撤雅克萨之围
  圣祖谕以别遣使来议地界
  命萨布苏撤围城兵列舰结营二十八年四月俄罗斯使臣费耀多啰等至尼布楚与内大臣索额图等定议令俄罗斯自毁雅克萨城徙其人去以吉尔巴齐河北岸为彼界立碑垂示久远二十九年萨布苏以前此索伦总管安珠瑚等所种官田二千馀晌分给墨尔根兵丁屯种三十一年同宁古塔将军佟宝奏建齐齐哈尔城及白都讷木城以科尔沁所进献之锡伯卦勒察达瑚哩壮丁万四千有奇分驻二城编佐领隶上三旗并设防守尉防御等官先是有默尔哲勒屯长扎努喀布克托请内附因于墨尔根编四十佐领号为新满洲三十四年萨布苏奏于墨尔根两翼各设一学设助教选新满洲及锡伯索伦达瑚哩每佐领下幼童一名教习书义是为黑龙江建学之始萨布苏为将军在任年久经理地方事务谙练明敏深得军民之心其平定罗刹及建兴黑龙江学时称其有文武干济之才
  沃内姓性佳满洲正黄旗人顺治三年随端重亲王博洛征明屡立战功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康熙十二年
  盛京将军抚兵恤民缮治城郭并
  奏设各城防御得
  旨允行沃内在任数年训练士卒严整有节制十四年察
  哈尔布尔尼叛
  圣祖命沃内同宁古塔将军巴海固守边界境内晏然安珠瑚姓𠇊 -- 瓜尔佳满洲正黄旗人先世居苏完父阿喇穆任佐领顺治元年随睿亲王多尔衮至山海关击流贼李自成力战阵亡
  恩加云骑尉世职寻令安珠瑚袭随征湖南山东及舟山海贼屡立战功康熙六年擢宁古塔副都统十年増设吉林乌拉副都统调安珠瑚任之时安珠瑚与宁古塔将军巴海奏迁松花江新满洲扎努喀布克托等各姓户口于所属境内编四十佐领令扎努喀等分辖其众十七年
  圣祖谕巴海暨安珠瑚实心任事抚辑新满洲户口咸令
  得所下部议叙旋擢
  盛京将军十九年疏请裁金州巡检改为金州营设守备千总等官以招徕民户五百馀丁选兵百分习骑射标枪鸟枪又请于沿边展界二十馀里设栅隘口移兵防守疏并下部议行二十一年
  圣祖诣盛京
  巡行边地见立界处枯骨多暴露者
  谕安珠瑚遍察瘗之二十二年以疾乞休安珠瑚任将军时缮城郭兴屯田招来远人兴利除弊皆有成效至今旗民追念其徳感佩不已
  张尚贤辽东人顺治十一年知辽阳府事时
  国初新设有司地方辽阔多招来流徙之民尚贤拊循有道一二年中遂致殷富后陞奉天府尹凡新设州县皆遵尚贤教令户口日増民人乐业去官后辽人为立祠于城西岁时祀之
  王国安盖平人康熙二十八年任奉天府尹廉静不扰三十七年再任晋兵部左侍郎卒入名宦先是国安抚浙省整饬漕务清理榷税革陋规建堤闸具有条制杭城兵民杂处营债素为重累国安捐金代偿焚劵息争浙人徳之亦祠名宦
  王克宽汉军正白旗人少聪颖兼通满汉文字
  国初授尚阳堡四品官凡以罪徙者皆隶焉克宽除科𣲖济贫苦一时流移之人咸得其所及奉天建郡县流徙俱赦为民克宽改授佐领尤善其职常命子国卿建养生堂安置孤贫施粥及棺木及雇乳妪育婴孩凡受生全之恵者不可殚述
  徐廷玺汉军正白旗人康熙三十四年任奉天府丞次年擢任府尹有干济才抑奸暴扶善良振兴礼让旗民大和至今称良吏者犹不忘徐府尹云吕履恒河南新安人进士康熙五十年任奉天府府丞奉天两府科岁考例以府丞代其事履恒简拔寒素接引后学考道论文无倦意一时士子鼓舞奋兴文风大振刻有留都文萃内多观风月课赏识之作至今传诵不衰
  梁世勲陜西三原人康熙时为奉天治中时有防御兵借住民房之议世勲视屋大小均给之又编为保伍调置有法民赖以安
  范时崇汉军镶黄旗人忠贞公承谟子也康熙二十三年任辽阳州知州宽简爱民凡征收钱粮并无火耗时议拨民屯田民多迁徙时崇以本境地屯种有馀请不他徙以故辽阳州民得安生业后陞浙闽总督有惠政闽人思之从祀道山忠贞公祠又刘贞胡祚远陈学海先后任辽阳俱有徳政百姓奉牌祀本州城隍庙
  刘文亮汉军镶黄旗人顺治十五年袭父承义佐领仍驻锦州招民十八年设府州县康熙元年以孔允桧知锦县事邑人以文亮父子久莅兹土并有恵泽不忍他属凡讼狱者犹奔控于文亮曰非刘青天不能决府尹徐继炜以
  闻奉
  旨以文亮带佐领衔兼知锦县而调孔允桧于开原文亮莅任招民入籍为之度邑居给牛种课勤惰而劝相之县境多旗庄侵占地文亮正其畛界为民立印册预杜侵夺故无兼并之患又设义学延师以教文风自此始振有上驷院总管因缉逃盗妄系边民数百入关文亮闻之兼程追及之于永平与争是非系者乃归至今父老犹能道其事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八
  历朝人物
  
  晋
  前燕
  北魏
  北齐
  北周
  隋
  





  钦定盛京通志
  历朝人物
  等谨按辽为古营州域风厚土博长白巫闾之雄秀三江二辽之浩瀚磅礴郁积间气钟灵士生其间英伟魁硕维岳降神生甫及申有由然也两汉六朝纪载简略传不数人洎乎辽金创业佐命之材屏藩之彦接踵继起山川灵秀应运而兴岂偶然欤臣等博考史传征信采辑谨志历朝人物第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八
  历朝人物
  
  王闳乐浪𧦦邯人七世祖仲自琅邪迁至东汉初为郡三老更始败土人王调杀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遣太守王遵将兵击之至辽东闳与郡曹吏杨邑等共杀调迎遵皆封为侯闳独让爵帝奇而征之道病卒
  王景字仲通闳之子少学易遂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显宗时有荐景能理水者诏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浚仪渠乃不复为害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引景问理水形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治渠堤起荥阳至千乘海口千馀里景度地势凿山截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无复溃漏之患堤成选御史建初八年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郡界有楚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至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犂牛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初景以六经所载皆有卜筮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𠫭纪众家数术文书冡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于用事者集于大衍元基云
  李久辽东人安帝时海贼张伯路寇东莱为青州刺史法雄所破逃还辽东久率乡勇等共斩之辽地以宁
  
  李𦙌字宣伯辽东襄平人父信早丧𦙍甫有知识即以丧礼自居又以祖敏浮海不知所终设木主事之举孝廉参北军事迁乐平侯相政尚清简入为吏部郎铨综廉平赐爵关中侯迁御史中丞恭恪直绳百官惮之泰始初拜尚书转太子少傅拜侍中加特进俄迁尚书令𦙍虽历职内外儿病贫无以市药帝闻赐钱十万诏拜司徒简亮持重称为任职卒谥曰成孙志嗣爵
  前燕
  高诩辽东人善天文有权略永嘉之乱避地隐居建武初慕容廆收揽豪杰诩杖䇿见之曰霸王之资非义不济今晋室虽微人心犹附宜遣使江东示有所尊廆即遣长史王济浮海诣建康劝进后廆承制以诩为郎中令及皝嗣进诩元莬太守皝破慕容仁复辽东欲尽坑其民诩谏止之皝又谋伐宇文逸豆归诩曰必克但不利于将及进战克之诩中流矢卒
  张统辽东人以乐浪带方二城与高句骊主乙弗利相拒连年不解乐浪王遵说统归廆廆为之置乐浪郡以统为太守遵参军事后高句骊将如奴子据河城寇掠辽东统掩击擒之
  韩夀辽东人太兴二年慕容廆进据棘城宇文大人悉独官率兵十万逼城廆使召其子翰于徒河翰请于廆曰彼众我寡易以计胜今城中之众足以御寇请为奇兵于外伺其间而击之内外俱奋破之必矣若合兵为一使彼得专意攻城非䇿之得且示众以怯恐士气不战自沮廆犹疑心夀进言曰悉独官有凭陵之志将骄卒惰军不坚固若奇兵猝起掎其无备必破之䇿也乃听翰留徒河翰果出奇兵破悉独官尽俘其众
  北魏
  安同辽东人其先祖曰世高汉时以安息王侍子入洛历魏至晋避乱辽东遂家焉同性端荘明惠好长者之言登国初魏太祖徴兵于慕容垂同奉使称旨从征姚平于柴壁进计截汾曲为南北浮桥乘西岸筑围姚兴至遂不能救以功封北新侯明元即位命同持节循察并定二州宣诏抚慰问其疾苦纠举守宰不法郡国肃然及太武监国以同与长孙嵩奚斤崔宏等八人共听政同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为世所称卒赠高阳王谥恭惠
  安难同之子幼有巧思初从杜超南伐以功为清河太守世祖时诸将频征和龙皆以难为长史凿山堙谷省力兼功迁给事中复以军功赐爵清河子
  安原同之子雅性矜严沈勇多智明元时镇抚云中宽和爱下甚得众心蠕蠕犯塞辄摧破之赐爵武原侯太武即位拜驾部尚书进爵河间公安颉原之子辨慧多䇿略最有父风太祖初为内侍长令察举百僚纠刺无所避宜城王奚斤追夏主赫连昌至安定马疫粮乏为所败颉时为监军欲决死战斤言马少欲待救骑颉曰兵疲力屈士有饥色不一决战则死在旦夕何救之可待等死当战死宁可坐受囚乎斤犹不从颉与尉眷等谋选骑待之昌来攻垒颉出力战擒昌送京师赐爵西平公攻宋拔洛阳溃虎牢招降万馀户颉为将善绥士众及卒降者无不叹惜神䴥四年赠王爵谥曰襄
  屈恒字长生昌黎徒河人沈粹有局量太宗时以破平凉功赐爵济北公㳟宗在东宫恒领太子少傅内外称平世祖委以太政车驾出征常居中留镇与卢鲁元俱赐甲第卒赠征西大将军谥曰成卢鲁元昌黎徒河人宽和有雅度明元时以忠谨给侍东宫太宗亲爱之及即位以为中书侍郎鲁元益谨肃内外臣工莫不敬惮性多容纳与人交掩恶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美公卿咸亲附之太祖征赫连昌亲追击入其城门鲁元随以出入有保䕶功迁太保录尚书事赐第于宫门南卒赠襄城王谥曰孝
  高道悦字文欣辽东新昌人初为谏议大夫正色当官不惮强御孝文时诏嘉其蹇谔以为主爵下大夫太和问车驾将由水路幸邺已诏都水回营构材以造舟檝道悦表谏以为阙居宇之功作游嬉之用损耗殊倍又深薄之危古今共慎于是车驾遂从陆路行道悦在官俨然难犯宫官上下咸畏惮之卒赠散骑常侍谥曰贞侯长子显族拜给事中亦以忠厚见称
  李元䕶辽东襄平人晋司徒𦙍八世孙少有武功躯干雄伟须长二尺以魏平齐后随父怀庆南奔为裴叔业司马叔业归魏元䕶赞成之景明初为齐州刺史封广饶伯州内饥俭表请赈贷蠲其赋役
  高崇字积善父潜自高丽归魏赐爵阳关男居辽东崇少聪敏以端谨称景明中袭父爵除洛阳令为政清断发摘不避强御吏民畏其威风县内肃然尝谓人曰孔门四科徳行为首人能立身约已不㤀典训斯亦足矣卒赠沧州刺史谥曰成谨案阳关男北史作开阳男
  高谦之字道让崇之子少事后母以孝闻及长专意经史天文图纬之书多所该涉袭父爵孝昌初行河阴令先是有人囊盛瓦砾指作钱物诈市人马者逸去谦之伪枷一囚于市宣言是前诈马贼今欲刑之遣腹心密察市中私议有二人相见䜣然曰无复忧矣遂执之悉获其党寻正河阴令损益治体多为故事时佞幸宠要皆嫉谦之除国子博士与袁翻常景郦道元温子昇等咸申款旧好施赡恤言诺无亏以父舅氏沮渠蒙逊曾据凉土国书漏缺乃修凉书十卷行于世后为李神轨所谗赐死永安中赠营州刺史谥曰康
  高㳟之字道穆崇之子少聪敏学涉经史所交皆名俊幼孤事兄如父母正光中为御史纠摘不避权豪孝荘即位除太尉长史加前将军及元颢逼虎牢或劝孝荘赴关西恭之曰关中荒残何可往请车驾北度循河东下号诏诸军一向虎牢一赴河内为犄角势孝荘然之夜至河内令恭之作诏书布告远近于是四方知乘舆所在孝荘复辟除御史中尉仍兼黄门恭之外执直绳内参机密凡益国利人之事必以奏闻谏争无所顾惮改铸钱货编次图典选用御史皆当世名流人服其有知人之鉴后为尔朱世隆所害太昌中赠雍州刺史高子儒字孝礼崇之孙元颢入洛孝庄北巡子儒逾河至行宫备陈元颢败在旦夕孝庄以为大慰已意授秘书郎进司徒中兵参军袭爵兴和中四方多有流民子儒为梁州北豫西兖三州检户使安集甚众
  窦瑗字世珍辽西辽阳人系出扶风平陵汉大将军武曾孙崇为辽西太守遂家焉瑗仕魏为太常博士从尔朱荣东平葛荣封容城伯乞以封让兄叔珍宣武时为廷尉卿及释奠开讲与温子昇魏季景李业兴并为摘句天平中除广宗太守有清白称转中山太守为吏民所怀累迁至大中正兼廷尉卿贫窘如布衣齐献武王颁书州郡尝称瑗政绩以为劝励卒谥曰明
  北齐
  可朱浑元字通元辽东人宽仁有武略少与齐神武相知后从尔朱天光平万俟丑奴等有功为宇文泰所疑遂归神武累功拜司空封扶风郡王元平生用兵持重未尝负败皇建初配享文襄庙廷弟天元亦有将略便弓马封昌阳县伯天保初位位尚书卒谥恭武
  按可朱浑元旧志以为不应滥入人物但北齐书既有列传且称元自云辽东人应存之以备考
  北周
  豆卢宁字永安徒河人骁果善射魏永安中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赐爵灵夀男周文时来归从擒窦泰破稽胡与东魏战于芒山皆有功进范阳郡公周保定四年卒初宁无子养弟永恩子𪟝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终不易时以此多之
  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六世祖根北史作振仕慕容垂为黄门侍郎祖贵丑平州刺史父永大中大夫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属魏室丧乱尝云大丈夫会须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藉阶资求荣位乎魏永安元年从尔朱天光讨破赤水蜀以功封石门县伯又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皆破之弼恒先锋陷阵贼咸畏之曰莫当李将军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太昌初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捷及悦害贺拔岳周太祖宇文泰讨悦弼勒所部归泰仍令弼以本官镇原州太统中从平窦泰又从平弘农与齐神武战于于沙苑以功拜特进十四年讨北稽胡平之迁太保加柱国大将军孝闵践祚封赵国公弼每征讨朝受命夕便引路略不问私事秉性沈雄有深识故能以功名终卒年六十四谥曰武配食太祖庙廷
  谨案李弼系本陇西周太祖时来归始家辽东并赐姓徒何考李延夀北史尚载弼为陇西成纪人盖就其始而言之今依周书所载列入辽东人物
  𢷋字云杰北史作灵杰弼之弟长不盈五尺性果决有胆气为周文帝帐内都督从复弘农破沙苑𢷋跨马运矛冲坚陷阵敌人见之皆避周文初亦闻𢷋骁悍至是方嗟叹之谓曰但使胆决如此何须八尺之躯也武成初从豆卢宁征稽胡有功封汝南郡公
  李纶弼之子有文武才以功臣子居显职历吏部内史下大夫并获当官之誉位至司会中大夫封河阳郡公
  
  李衍字拔豆辽东襄平人父弼为周太师衍少专武艺慷慨有志略仕隋为行军总管讨叛蛮平之进柱国后以伐陈功拜安州总管颇有惠政豆卢𪟝字定东宁之子聪悟有器局初周明帝时嗣宁爵授左武伯中大夫自以经业未通请解职游露门学帝嘉之敕以本官就学嗣丁父艰武帝嗣位起复为渭州刺史甚有惠政大致祥瑞鸟鼠山绝壁千寻由来乏水𪟝马足所践忽踊飞泉又有白乌乳子庭前人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人夷神鸟来翔因号其泉曰玉浆泉隋开皇中拜夏州縂管上以家世贵盛勲效克彰甚重之
  李宽弼之孙干略过人自周及隋数任将领位柱国蒲山郡公号为名将
  度地稽粟末人本白山渠帅炀帝时窘于高丽因率所部降拜右光禄大夫居桞城及征辽东之役从战有功十三年从幸江都寻放还柳城为李密所邀前后十馀战仅得免谨案度地稽唐书作突地稽
  
  李谨行靺鞨人父突地稽初事隋及唐武徳初奉朝贡授总管以战功封耆国公贞观初进右卫将军赐姓李谨行伟容貌勇冠军中累迁营州都督高宗时破高丽于发卢河之西妻刘氏亦以伐匈奴功封燕国夫人上元元年发兵讨新罗以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三战皆捷新罗乃入贡谢罪三年破土蕃于青海封燕国公卒赠幽州都督陪葬乾陵
  李楷洛营州柳城人本契丹渠师中宗时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冦河源楷洛击走之初行谓人曰贼平吾不归矣师还卒于道谥忠烈李多祚其先靺鞨人号黄头都督入中国多祚乃其后裔累军功迁右鹰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大将军室韦及孙万荣之叛命多祚进讨以劳改右羽林大将军领北门卫兵张柬之将诛二张以多祚素感慨可动以义就与定谋多祚泣数行下引天地以自誓遂与王同皎李湛等共诛易之昌宗中宗复位封多祚辽阳郡王
  李惠登营州柳城人为平卢军禆将安禄山叛从董秦泛海略定沧棣等州轻兵远斗贼不支战辄北史思明叛惠登陷贼中以计得脱依来瑱及李希烈反以兵二千使屯隋州惠登挈州归朝即拜隋州刺史居二十年兴利去害田辟户增人歌舞之节度使于𬱖上其绩诏加御史大夫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楷洛子袭父封以功破吐蕃吐谷浑进云麾将军安禄山叛郭子仪荐其能诏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光弼以朔方兵五千东救常山降贼将安思义又却贼于饶阳会郭子仪守云中诏悉众出井陉与光弼合击史思明于九门西大败之及拔赵郡士多掳掠光弼坐谯门收所获还之民至徳二载思明等将兵十万攻光弼于太原时麾下兵不满万光弼撤屋为櫐石车石所击辄伤贼思明为飞楼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人穴地颓之又时遣突骑出乘贼俘斩万计思明乃遁去乾元初九节度师溃于相州光弼整众还太原未几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贼方窥洛光弼悉军趋河阳擒安太清于怀州广徳元年擒浙东贼袁晁赐铁劵图形凌烟阁光弼知兵善用人谋定后战能以少覆众初与郭子仪齐名而战功推中兴第一卒赠太保谥武穆
  李彚光弼子有志操廉洁自矢元和初徐州苻离分为宿州以光弼有遗爱擢彚为刺史后迁泾原节度使罢军中杂徭出俸钱赎将士质卖子还其家卒赠工部尚书
  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初事哥舒翰以功授右卫将军安禄山叛思礼劝翰表诛杨国忠翰不从潼关失守思礼走行在及收东京战数有功封霍国公乾元初讨安庆绪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惟思礼与李光弼全军还光弼徙河阳代为河东节度副大使在镇器甲完整储粟至百万斛奏输其半于京师卒谥武烈
  侯希逸营州人天宝末为州禆将安禄山叛以其亲将为平卢节度使希逸率兵与安东都䕶王元志斩之数击贼有功以孤军无援浮海保青州宝应初平史朝义加检校工部尚书图形凌烟阁李澄辽东襄平人隋蒲山公宽之裔徳宗时为滑州刺史李希烈陷汴渭州亦降兴元初澄自永平遣卢融间道奉使诣行在徳宗嘉之署帛诏纳蜡九授澄刑部尚书汴滑节度使澄密勒训士马以诛希烈养子之戍白马者及希烈悉众围陈州澄遂引兵归国贞元初迁检校尚书左仆射义成军节度使封陇西王卒赠司空
  李璀渤海靺鞨人本姓茹父怀光为朔方将以功赐姓李建中四年朱泚围奉天怀光入援倍道至河东败泚兵于醴泉又败之于鲁店泚解围去功高威重为卢所忌屯咸阳不进璀时为监察御史密言于徳宗曰臣父必负陛下愿早为备徳宗惊曰然则卿以何䇿自免曰臣之进言非茍求生臣父败则臣与俱死矣使臣卖父求生陛下亦安用之及怀光死璀亦自杀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九
  历朝人物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九
  历朝人物
  
  耶律赫噜字洪隐徳哷勒部人其地在松漠之间髫鬐与太祖游从父舒噜奇之曰兴吾家者必二儿也其父尝谓太祖曰尔神略天授吾儿赫噜他日可委以事后太祖亦知赫噜贤军国事非赫噜议不行会讨永安乌尔古部为前锋战有功并说降奚部击降室韦及太祖即位以赫噜总军国事时兵民日以抏敝赫噜抚辑有方畜牧盛滋民用富庶太祖受尊号以赫噜为阿勒坦裕悦从伐西南诸部所向皆有战功及卒立石纪功清宁间命立祠上京太祖二十一功臣各有所拟以赫噜为心史臣以为君臣相得之诚庶吴汉之于光武云国语赫噜车辐也原作曷噜索论语徳哷勒脸也原作迭剌舒噜解见名宦卷二原作释鲁永安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原作越兀蒙古语乌尔古孽息也原作乌古阿勒坦蒙古解见吉林山川卷原作乌鲁敦裕悦原作于越今俱译改
  耶律实讷齐字萨喇六院部人太祖即位掌腹心部抚辑西域讨平渤海扶馀皆有劳绩破辉罕城大諲譔之众威望大著天显中卒年七十为佐命功臣之一蒙古语实讷齐山岗行走人也原作斜涅赤萨喇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原作撒剌辉罕解见名宦卷二原作忽汗今俱译改
  耶律硕格字默赫特横帐族人幼为太祖所养及冠从伐渤海有功天显七年授三河乌尔古部都详衮平易近民民安之以故久于其任会同间从征石晋与赵延夀据中渡桥降杜重威遂定汴京国语硕格银锞也原作朔古默赫特上唇短也原作弥骨顶详衮解见名宦卷二原作详穏今俱译改
  高模翰一名松渤海人有膂力善骑射好谈兵太祖平渤海模翰避地高丽后亡归下狱太祖知其才贳之唐师五十万攻太原石敬塘求救太宗遣模翰与唐师战败之太原围解太宗尝谕模翰曰朕自起兵百馀战卿功第一虽古名将无以过乃授上将军会同元年册礼告成宴百官太宗指模翰曰此国之勇将朕统一天下斯人之力也及石晋背盟模翰为统军副使下关南城邑数十与赵延夀议救杨覃于乾宁军俄有光自模翰目中出萦绕旗矛焰焰如流星模翰曰此天赞之祥遂进兵屡胜之以功加侍中降杜重威兵三十万车驾入汴加特进检校太师封开国公迁镇中京天禄二年加开府仪同三司赐对衣鞍勒名马应历初召为中台省右相至东京父老欢迎曰公起戎行致身富贵为乡里荣相如买臣辈不足过也九年迁左相卒
  耶律乌哲字达年横帐族人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博学知天文会同间为特哩衮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太后怒甚遣皇子鲁呼以兵逆击乌哲从中和解之乃罢兵天禄三年表列察克阴谋事世宗不听遂为所弑乌哲率诸将讨诛之穆宗即位谓乌哲曰朕之性命实出卿手命知国事后以援太原功加裕悦卒道宗时诏上京立祠树碑以纪其功蒙古语乌哲看也原作屋质国语达年遮蔽处也原作敌辇特哩衮解见名宦卷二原作愓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隐鲁呼撴子箭也原作李胡察克解见名宦卷二原作察割今俱译改
  耶律吼字赫噜六院部人端悫好施不事生产太宗特加倚任会同六年为南院大王莅事精简人不敢以年少易之时石晋表不称臣词多倨慢吼力赞伐之以所部兵从车驾入汴诸将多取珍异吼独取马铠及太宗崩于栾城吼与耶律斡议曰天位不可一日旷欲厌人望当立永康王斡然之会耶律安图意亦合遂定䇿立世宗以功加采访使赐以宝货辞曰臣位已高复敢求富臣从弟达鲁诸子坐事籍没陛下哀而出之受赐多矣世宗曰吼舎重赏以族人为请其贤远甚许之时有取当世名贤作七贤傅者吼与其一天禄三年卒谨考辽史赞曰太宗崩非安图吼干谋而能断册立世宗非乌哲直而能谏杜太后之私折鲁呼之暴以成横渡之约则乱将谁定四臣者庶几春秋首止之功今按安图吼斡乌哲四人皆耶律氏安图详见孝义赫噜觧见前原作喝鲁国语斡气味也原作洼达鲁解见名宦卷原作的琭安图解见吉林城池卷原作安搏今俱译改
  耶律斡字达年南院族人少有器识人以公辅期之太祖时即任以事太宗即位为特哩衮天显末帝援河东斡为先锋败张敬达军于太原北会同中迁北院大王及伐晋复为先锋与梁汉璋战于瀛州败之太宗崩于栾城南方州郡携贰士马困乏军中不知所为斡与耶律吼定䇿立世宗乃令诸将曰永康王人皇之嫡长天人所属当立有不从者以军法从事诸将皆曰诺世宗即位拜裕悦斡原作洼达年原作敌辇特哩衮原作愓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隐裕悦作于越见前注
  耶律特烈字尼噜古六院部人沈厚多智有任重才年四十未仕应历初为南院大王均赋役劝耕稼部人化之戸口丰殖及周侵汉下太原数城以为行军都统率精骑败周将郭从义等于忻口保宁元年加兼政事令乾亨初召之上见须发皓然精力犹健问以政事厚礼之嗣卒特烈用兵赏罚明信得士卒心在治所久年谷屡稔时耶律乌哲居北院特烈居南院俱有政迹朝议以为富民大王云国语特烈蒸也原作挞烈蒙古语尼噜古腰也原作涅鲁衮今俱译改
  耶律道隐东丹王倍次子倍在唐为唐明宗所害洛阳僧匿而养之因名道隐太宗灭唐还京诏赐外罗山居焉性沈静有文武才时人称之景宗时封蜀王为上京留守乾亨元年迁守南京号令严肃民获安业统和初卒追封晋王
  耶律贤适字阿克展嗜学有大志滑稽玩世人莫能知惟乌哲器重之尝谓人曰是人当国天下幸甚景宗立以功加检校太保保宁二年拜北院枢密使兼侍中迁西北路兵马都部署贤适忠介肤敏推诚待人虽燕息不忘政务以故百司首职罔敢媮惰累年滞狱悉剖决之乾亨初封西平郡王卒年五十三国语阿克展雷也原作阿古真今译改
  耶律阿穆尔字布琳约尼九帐族人幼聪敏统和初以征高丽功迁北宣徽使加政事令而先是叛逆之家兄弟不知情者亦连坐阿穆尔谏曰兄弟虽曰同胞赋性各异一行逆谋虽不与知辄坐以法是刑及无罪也自今虽同居兄弟不知情者免连坐太后嘉纳著为令致仕卒蒙古语阿穆尔安也原作阿没里布琳全也原作蒲邻约尼八旗姓原作遥辇今俱译改
  萧朴字延宁国舅族人幼而老成及长博学多智开泰中任南面林牙帝问以政具陈百姓疾苦国用丰耗帝悦曰吾得人矣擢左伊勒希巴太平中加中书令及大延琳叛诏安抚东京便宜从事兴宗即位仁徳皇后以冯嘉努所诬被害朴屡言其冤不报每念至此为之呕血重熙初拜东京留守卒赠齐王按伊勒希巴系参知政事掌刑政国语伊勒希副也巴地方也原作夷离毕冯嘉努原作冯家奴今俱译改
  耶律休格字逊宁少有公辅器乾亨初将兵救南京与宋战于高梁河及瓦桥关皆有功帝赐御马金盂劳之曰尔勇过于名若人人如卿何忧不克圣宗即位太后称制令休格总南面军务便宜从事休格均戌兵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省赋役恤孤寡戒戌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远近向化边鄙以安休格智略宏远料敌如神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身经百战未尝杀一无辜及卒诏立祠南京休格原作休哥今译改耶律色珍字韩隐性明敏不事生产保宁初萧思温荐色珍有经国才上曰朕知之第佚荡岂可羁屈对曰外虽佚荡中未可量乃召问时政奏对恺切高梁之战色珍与休格最有功统和初败宋将潘美等于飞狐口取蔚州又擒杨无敌于狼牙村以功加太保卒于军给葬具国语色珍车也原作斜轸今译改耶律学古字伊实音颕悟好学工译鞮及诗乾亨元年宋既下河东乘胜侵燕学古受诏往援有全城功旋以高梁之捷授保静军节度使二年进彰国军节度使时南境未静民思休息学古禁冦掠以安之与宋将潘美各守边约无相侵轶民获安业伊实音唐古特语伊实智慧也音是也原作乙辛隐今译改
  耶律哈里字留隐性俭素不喜声利以射猎自娱虽闲居人敬之若贵官然保宁中为南院大王有却敌功帝屡亲征哈里在南院十馀年镇以宽静户口増给封漆水郡王迁上京留守卒家贫诏给葬具哈里解见名宦卷原作海里今译改
  耶律托色字胜隐善射工画保宁间奉使于汉具言两国通好长久之计其主继元深加礼重统和四年宋将杨继业陷山西城邑托色从耶律色珍击之败贺令图于定安色珍擒继业托色功居多初托色破令图宋将有因伤而仆者托色绘其状以示宋人咸嗟神妙国语托色权也原作题子今译改
  耶律和卓字诺木滚幼不好弄临事明敏初以近族入侍从征有功保宁初以宋师屡梗南边拜西南兵马都监招安巡检等使久任边防不妄启衅邻壤敬畏属部乂安宋数遣人结欢和卓表闻遂许议和安边怀敌多有力焉镇范阳时尝领数骑径诣雄州北门与郡将立马陈两国利害及周师侵边本末辞气慷慨自是边境数年无事识者谓和卓一言贤于数十万兵国语和卓美好也原作合住诺木衮蒙古语诺木经也滚深也原作粘衮今俱译改
  耶律哈尔吉字特们重熙中累迁西南面招讨都监清宁初为怀化军节度使七年入为北院大王封幽国公历辽兴军节度使东北路详衮加兼侍中致仕卒为人明达勤恪怀柔有道置诸宾馆及西边营田皆自哈尔吉发之国语哈尔吉湍水也原作合里只特们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原作特满今俱译改
  耶律博迪字萨巴孤介寡合重熙初补牌印郎君清宁初稍迁知易州去官部民请留许之咸雍时改彰国军节度使上出猎博迪谒行宫陈应州南境边事称旨太康中封吴国公为北院枢密使廉谨奉公知无不为大安中致仕蒙古语博迪菩提也原作颇的萨巴器皿也原作撒版今俱译改
  夏行美渤海人太平间总渤海军于保州大延琳使人说与俱叛行美执之复杀其党延琳谋沮婴城自守数月而破超迁行美平章事忠顺军节度使累迁至副部署致仕卒赐祭于家
  耶律资忠字乌延博学工词章年四十未仕圣宗知其贤召补宿卫数问以古今治乱资忠对无隐开泰初授中丞眷遇日隆四年因使高丽被留资忠每怀君亲辄有著述九年高丽上表谢罪遣资忠还上郊迎同载以归留禁中数日谓曰朕将屈卿为枢密何如资忠不敢奉诏乃以为林牙知特哩衮事以不附权贵出为节度使乌延原作沃衍今译改耶律扬珠字布尔锦笃学廉介有经世志统和十年累迁积庆宫使圣宗谕曰闻卿正直是以进用国有利害尔言母隐时有献替多见采纳及征高丽破康肇军于铜州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珠之力居多擢拜四蕃部详衮戢暴怀善政绩显著蒙古语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珠仪表也原作瑶质国语布尔锦鞍鞒也原作扶里堇今俱译改
  大康乂渤海人开泰间累官南府宰相出知黄龙府政善抚绥东郡怀服
  耶律哈瑠字速宁有明识笃行义举趾严重工为诗开泰三年稍迁乌尔古徳哷勒部都监俄知详衮事徳哷勒部叛从耶律世良讨平之重熙元年累迁同知上京留守以性不茍合为枢密使萧嘉哩所忌四年始召为北面林牙进述怀诗兴宗嘉叹寻卒蒙古语哈瑠水獭也原作韩瑠乌尔古徳哷勒俱见前原作乌古敌烈国语嘉哩令其巡察也原作解里今俱译改
  耶律仁先字糺邻魁伟秀爽有智略重熙十八年任东京留守女直恃险侵掠仁先乞开山通道以控制之边民安业清宁中拜南院枢密使重元叛犯滦河帷宫仁先轘车为营折行马作兵仗亟召五院部萧达喇乘便奋击重元遁去加尚父进封宋王上亲制文褒之诏绘滦河战图以旌其功耶律伊逊阴险不法仁先抑之为所忌出为南京留守恤孤茕禁奸慝议者以为自休格后仁先一人而已梵语达喇救渡也原作塔剌伊逊国语解见黒龙江山川卷原乙辛今俱译改耶律义先仁先弟美丰姿举止严重重熙十三年西征以功进南院宣徽使时萧格同知枢密院席宠擅权义先因侍䜩言于上曰格狡佞喜乱必误国家上不纳他日侍宴上命群臣博负者罚以巨觥义先当与格对怃然曰臣纵不能进贤退不肖安能与国贼博哉终不与博十六年为殿前都点检讨富珠哩擒其渠帅手诏褒奨以功改南京统军使封武昌郡王奏请统军司钱营息以赡贫民民得休息军器完整进富春王卒义先常戒族人曰国中三父房皆帝之昆弟不孝不义尤不可为其接下无贵贱贤否皆与均礼妻晋国长公主之女每遇中表亲非礼服不见内外多化之萧格原作萧革富珠哩原作蒲奴里今俱译改
  耶律罕巴字嘲隐倜傥有大志太平中游京师囊衣匹马而已帝微服出猎见之与语知有长才阴识之会南京疑狱久不决召罕巴驰驿审录举朝皆惊罕巴量情处理人无冤者上嘉之重熙六年为北院大王政务宽仁知无不言卒之日箧无旧蓄椸无新衣遣使吊祭给葬具蒙古语罕巴已足也原作韩八今译改
  耶律玦字乌展重熙初皇弟秦国王为辽兴军节度使以玦同知使事多所匡正咸雍初秦国王为西京留守请玦为佐岁中狱空者三召为孟父房详衮帝知其贫赐宫户十尝谓宰相曰契丹忠正无如玦者汉人则刘伸而已国语乌展地头也原作吾展详衮见名宦卷原作敞穏今俱译改
  耶律布勒图字燕隐开泰间为本班郎君有捕盗功累迁知兴中府以狱空闻太平十九年夏人侵金肃军败之斩首万馀级加右武卫上将军时近边群牧数被冦掠迁倒塌岭都监以治之桴鼔不鸣清宁初历长宁归义二军节度使致仕蒙古语布勒图全也原作仆里笃今译改
  耶律浩善字托纽初为西南巡边官以廉洁称累迁南京统军使重熙十一年党项部人多叛入西夏浩善受诏巡西边多建城堡徙东京留守与知府萧乌鲁斯讨博罗满达部有功加兼侍中致仕国语浩善纸也原作侯哂托纽围棋也原作秃宁蒙古语乌鲁斯国也原作欧里斯博罗解见奉天府山川卷满逹坛城也原作蒲卢毛朵今俱译改
  耶律都沁字达年性疏简不顾小节重熙间历东路统军使城西边命造战舰称旨及西征诏都沁率兵由别道进会于河滨大捷归上亲赐卮酒手书都沁衣裾曰勤国忠君举世无双蒙古语都沁数四卜也原作铎轸今译改
  耶律苏色字阿敏性忠直简𣪣练武事以节度使历霸济祥顺圣五州都总管保宁三年改九部都详衮四年伐党项屡立战功手诏劳之统和初安集西蕃凡临戎与士卒同甘苦所获均赐将校赏顺讨逆威信大振在边二十年卒闵语苏色潦草也原作速撮今译改
  耶律纳延字伊实年敦厚才敏以父死王事九岁即加诸卫小将军大安九年为倒塌岭节度使夀隆初讨达勒逹博索摩等有功赐诏褒美改乌尔古徳哷勒部统军使边境以宁秩满部民乞留诏许再任纳延为人廉介长于理民每有斗讼亲核曲直不尚威严常曰凡治人本欲分别是非何事迫胁以立名故所至以恵化称纳延解见黑龙江城池卷原作那也伊实见前唐古特语年妙也原作移斯辇逹勒达博索摩解见建置沿革山川名宦卷原作逹理得抜思母 按辽史耶律纳延𫝊误作逹里抜思今俱译改
  萧韩嘉努字括宁性孝友太平中累迁至奚六部大王治有声清宁中封兰陵郡王九年道宗猎太子山韩嘉努闻重元乱驰诣行在上仓卒欲避于北南大王院韩嘉努与耶律仁先执辔固谏乃止重元复诱奚猎夫来战韩嘉努谕降之重元复败太康初伊逊构陷太子濬幽于上京韩嘉努力言其冤不报韩嘉努原作韩家奴今译改
  姚景行兴中县人性敦厚廉直人望归之累官翰林学士道宗即位多被顾问为北府宰相后告归道闻重元乱收集行旅三百馀骑勤王比至贼巳平上嘉其忠咸雍元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减徭役疏冤滞广储蓄以备荒勤校阅以修武郡民宜之卒封柳城郡王谥文宪
  窦景庸中京人聪敏好学清宁中第进士大安初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封陈国公旋授武定军节度使招流亡戢奸猾决冤狱轻重大小务惬人心七年拜中京留守九年卒谥肃宪
  耶律萨喇字董隐性忠直沈厚咸雍九年为契丹行营都部署太康二年欲复召𫆀律伊逊萨喇独奏曰萧岩夀言伊逊有罪不可为枢臣故出之今复召恐天下生疑进谏者三不纳后遂为伊逊诬陷而死乾统初追封漆水郡王与萧岩夀等并绘像宜福殿萨喇解见吉林山川卷原作撒剌今译改
  耶律唐古字富僧额太康中累迁至大将军性坦率好别白黑人有不善必尽言无隐时号强唐古在朝数论宰相得失由是屡见废黜天庆初乌尔古徳哷勒叛召拜乌尔古节度使至部谕降之遂出私财及发富民积以振困乏民大悦加镇国上将军保大元年致仕天祚出奔唐古谒于倒塌岭为上流涕复拜乌尔古部节度使击破徳哷勒之众加太子太傅年七十二卒唐古八旗姓原作棠古国语富僧额孶长也原作蒲速宛今俱译改
  耶律托卜嘉字萨巴仕至林牙重熙间破夏人于金肃军有功清宁中累选永兴宫使平重元之乱为怀徳军节度使太康初授北院宣徽使耶律伊逊谋害太子托卜嘉欲杀伊逊及其党伊逊知之诬以与废立事杀之乾统间追封漆水郡王绘像宜福殿国语托卜嘉膝盖骨也原作挞不也萨巴见前原作撒斑今俱译改
  耶律实鲁字楚旺性刚直有经世志始为牌印郎君太康初为伊勒希巴恶耶律伊逊所为伊逊觉之诬以附太子流镇州天祚即位召为御史上书请尽诛逆党上慰顺考之灵下释天下之愤不报闻者莫不叹惋乾统中遥授静江军节度使卒蒙古语实鲁珊瑚也原作石柳楚旺唐古特语楚水旺权也原作酬宛今俱译改
  张琳沈州人幼有志节夀隆末为秘书中允天祚即位历迁至南府宰相及中京陷天祚幸云中留琳与李处温佐魏王耶律涥守南京处温父子欲立淳为帝琳沮之曰王虽帝胄初无上命摄政则可即真则不可处温不从卒立淳琳不与政郁悒而卒
  马人望字俨叔辽东医巫闾山人颕悟幼孤以才学称由进士为松山县令时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托欢均役他邑嗣调涿州新城县吏民畏爱擢中京度支司盐铁判官转南京三司度支判官公私兼裕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剖决无一冤者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问故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滋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拜参知政事南院枢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如曹勇义虞仲文人望推荐皆为名臣时民所甚患如驿递马牛旗鼓乡正厅隶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人望使人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致仕卒谥文献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声求荣托欢解见名宦卷原作吐浑今译改
  耶律都勒干字伊实音廉约重义咸雍中累迁同知南京留守被召部民恳留赐诏褒奨大安中历南府宰相致仕都勒斡所至有声吏民畏爱及退居乡里子布尔古为乌尔古部节度使遣人来迎既至见委积甚富曰辞亲入仕当以裕国安民为计枉道欺君以茍货利非吾志也竟命驾而归唐古特语都勒斡戒律也原作铎鲁干伊实音解见前原作乙辛隐索伦语布尔古肥也原作普古今俱译改

  钦定盛京通志卷五十九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六十
  历朝人物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六十
  历朝人物
  
  果布昭祖族人昭祖耀武于青岭白山还至古哩甸昭祖得疾寝于村舎洞无门扉乃以车轮当门为蔽果布卧轮下为捍御已而贼至刃交加于轮辐间果布洞腹见膏恐昭祖知之乃燃薪取膏以为炙昭祖既觉遂中夜启行国语果布宽免也原作掴保古哩解见黒龙江山川卷原作姑里今俱译改
  叶赫系出景祖居舎音水完颜部为其郡贝勒率所部来归金之为国自此益大与罕都常在世祖左右居则与谋议出则莅行阵明昌中赠特进谥忠济与罕都配享世祖庙庭叶赫国语解见吉林山川卷原作冶诃舎音即珊延解见吉林山川卷原作神隐国语贝勒管理众人之称原作勃堇罕都稻也原作欢都今俱译改
  阿里干景祖第八子健捷善战太祖举兵伐辽首赞大功在行间屡有战绩收国元年太祖即位阿里干以耕具九为献曰愿陛下无忘稼穑艰难上敬受之为人聪敏辩给凡一闻见终身不忘始未有文字祖宗族属时事并能默记与色格同修本朝谱牒见素未相识人问其祖父名即能道其部族世次人或遗忘辄一一辨析言之上称其强记人不可及天辅三年寝疾宗翰日往问之尽得祖宗旧俗法度太宗幸其家视疾询以国事对曰马者甲兵之用今天地未宁而国俗多以良马殉葬请禁止从之奏讫卒上哭之恸曰临终不乱念及国家事真贤臣也熙宗时追封隋国王大定间配享太祖庙庭谥刚宪阿里干原作阿离合懑国语色格貂鼠也原作斜葛今俱译改
  希卜苏昭祖之孙乌肯彻次子健捷能左右射太祖伐辽珠赫店之役惟希卜苏之策与太祖合卒破十万之师收国元年为爱满贝勒太祖每伐辽辄命希卜苏与太宗居守倚任与萨拉噶比大定三年封金源郡王配享太祖庙庭谥忠毅希卜苏国语解见奉天山川卷原作习不失亦作辞不失蒙古乌肯彻柔弱也原作乌骨出珠赫解见选举卷原作出河国语爱满部落也贝勒解见前注原作阿买勃极烈蒙古语萨拉噶树枝也原作撒改今俱译改
  完颜杲一名舎音世祖第五子太祖母弟收国元年为温贝勒天辅元年以兵一万攻㤗州下金山县诸部人皆来降五年为乌赫哩贝勒都统内外诸军取中京实北京也六年辽耶律聂哷自立于燕京移书请和杲复书责之遣使请太祖临军定燕京还次鸳鸯泺杲从还京师太宗即位杲为按班贝勒治国政天会三年伐宋杲领都元帅居京师卒封辽越国王配享太祖庙庭谥智烈舎音解见前注原作斜也亦作斜野温贝勒国语温化也贝勒解见前注原作吴勃极烈乌赫哩总也原作忽都聂哷单弱也原作捏里按班大也原作谙班今俱译改
  栋摩世祖第十一子高永昌据东京栋摩破之于首山太祖攻辽上京栋摩先登克其外城遂降之都统完颜杲兵至中京栋摩自城西沿土河以进遂克其城宗翰等攻西京为四轮革车高出于堞栋摩与麾下乘车先登遂取西京又克南京杀伪都统张敦固伐宋为都统节制诸军克汴京下河间屡有摧败天会六年卒年四十熙宗时追封吴国王配享太祖庙庭谥庄襄栋摩语解见名宦传原作闲黎今译改萨拉噶景祖长孙世祖之侄敦厚多智长于用人家居纯俭好穑稼穆宗初袭位命萨拉噶为国相太祖即位行国相如故自萨拉噶为相能驭服诸部讼狱皆得其情伐辽之计决于都古噜讷赞成大业实自萨㕸噶始之天会十五年追封燕国王大定三年赠金源郡王配享太祖庙庭谥忠毅萨拉噶解见前注原作撇改蒙古语都古噜讷盈满也原作迪吉迺今俱译改
  斡鲁萨拉噶弟收国二年诏统诸军伐高永昌大破之永昌遁其下遂执以献于是辽之南路系籍女直及东京州县尽降辽主在阴山青冡之间斡鲁为西南路都统往袭之奏捷曰赖陛下威灵屡败敌兵辽主无归势必来降皇统五年追封郑国王天徳二年配享太祖庙庭
  普嘉努又名昱景祖孙郑国公赫绅子太祖自草泺追辽帝普嘉努为前锋昼夜兼行追及于实纳图辽帝遁去兵遂溃所杀甚众乌库部反讨平之天会间为司空封豫国公天徳初配享太祖庙庭普嘉努原作蒲家奴国语赫绅纲也原作劾孙实纳图蒙古语实纳土也图有也原作石辇铎乌库八旗姓原作乌虎今俱译改
  宗䧺康宗长子始生风骨非常世宗以国器目之九岁能射逸免年十一射中奔鹿材武𫏋捷挽强射远可二百步既长孝敬谦谨人爱敬之尝逐免达赉亦从后射之已发矢大呼曰矢及矣宗雄反顾手接其矢就射免中之从太祖伐辽辽帝以七十万众至宗䧺独言不畏率众直前大败之于呼岱巴冈既取泰州宗䧺包其土来奏曰其土如此可种植也由是徙万馀家屯田泰州从大军克西京遇疾卒太祖恸曰此子谋略过人临阵勇决少见其比赐赙葬甚厚大定二年追封楚王谥威敏配享太祖庙庭蒙古语达赉海也原作挞懒呼岱巴国语呼岱市也巴地方也原作护步答今俱译改
  锡图美扎兰路完颜部人世为其部长系出于始祖弟后勇敢善战质直孝友强记辩捷临事果断招谕诸部使附于世祖世祖嘉之后以太祖击高丽及伐辽功尤多正隆二年封金源郡王蒙占语锡图美项戴也原作石图们国语扎兰世代也原作耶懒今俱译改
  乌色世祖子年幼即能集事康宗二年威泰治苏伯水部乌色斡鲁佐之定诸部而还久之高丽杀行人阿古双宽而筑九城于海兰乌色将内外兵守之高丽兵数万来拒乌色分兵为十队更出迭入遂大破之乌色母病召还以斡鲁代之未几乌色复至再破高丽军进围其城高丽请和归前后亡命及所侵故地退九城之戍遂与之和皇统五年追封卫国王国语乌色子粒也原作干赛蒙古语威泰冇记性之谓原作干带国语苏伯筋也原作苏滨阿占双宽国语阿古兄长也双宽海东青也原作阿䀨胜昆海兰解见建置沿革卷原作曷懒今俱译改
  完颜忠本名都古噜讷锡图美弟太祖器重之后将举兵伐辽就谋之都古噜讷曰以王公英武士众乐为用辽帝荒于畋猎政令无常易取也后代其兄为扎兰路逹贝勒熙宗即位累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徳二年配享太祖庙庭大定二年追封金源郡王都古噜讷解见前注原作迪古乃扎兰路逹贝勒扎兰见前逹国语为首之称贝勒见前原作耶懒路都勃厪今俱译改
  宗翰本名尼玛哈萨拉噶长子年十七军中服其勇及议伐辽与太祖意合太祖败辽师于境上萨拉噶使宗翰来贺捷宗翰与阿里干等劝进太祖意乃决用其䇿取中京宗翰闻辽主在山西犹事畋猎即以精兵六千袭辽主辽主遁去抚定西路州县部族遂从取燕京太祖以宗翰为都统太宗即位宋人来请割诸郡太宗欲许之宗翰持勿割请伐宋以宗翰为左副元帅降定诸县克太原执宋经略使张孝纯等自太原趋汴与宗望会兵克汴州以宋二主北还赐铁劵定议立熙宗熙宗即位拜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大定间改赠秦王谥桓忠配享太祖庙庭尼玛哈解见选举卷原作粘没喝今译改
  宗干本名斡布太祖庶长子太宗即位为固伦左贝勒辅政始议礼制度正官名定服色兴庠序设选举治历明时皆宗干启之熙宗即位拜太傅进太师封梁宋国王赐䇿杖上殿入朝不拜监修国史又赐辇舆上殿制诏不名疾亟上及后同往视后亲与馈食既薨辍朝七日大臣死辍朝自宗干始世宗时追谥忠烈明昌四年配享太祖庙庭唐古特语干布岁也原作干本固伦左贝勒国语固伦国也贝勒见前原作国伦左勃极烈今俱译改宗望本名斡喇布太祖第二子太祖自将袭辽宗望为前锋燕京平为副都统袭辽主俘其族属辽主率兵决战又击败之获其子赵王及传国玺讨张觉觉遁平南京奏请伐宋自燕山路进破郭药师兵于白河降之取燕山府州县悉平天会四年八月取天威军克真定遂趋汴分遣诸将破宋援兵克汴州宋少帝诣军前降师还卒追封魏王天徳二年加辽燕国王配享太宗庙庭大定三年改封宋王谥桓肃国诏干喇布令其捞之也原作干鲁补亦作干离不今译改宗弼本名乌楚又名乌珠太祖第四子从宗望伐宋以三千骑薄汴州宋上皇出奔败郑宗孟兵数万遂克青州取临朐诏再伐宋攻破濮州大名河北平宋主自扬州奔江南宗弼进兵自和州渡江降江宁取广徳军路追袭宋主于越州宋主入海遂克明州秀州平江镇江自镇江溯流西上宋韩世忠袭之将至黄天荡宗弼因老鹳河故道开三十里通秦淮一日夜而成乃至江宁将渡江而北又与伊喇古战世忠军以火箭射之歼其舟军北还定陜西为右副元帅封沈阳入朝进拜都元帅诛逹赉再平河南克庐州渡淮与宋画淮水为界皇统三年为太师大定中谥忠烈配享太宗庙庭世宗尝曰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而已乌楚原作斡啜乌珠原作兀术即干啜之误解见吉林山川卷伊喇古八旗姓原作移剌古今俱译改
  萨里干亦名杲安帝六代孙雄伟有才略从平陜西所降城堡最多睿宗留兵屯冲要使萨里干总之请收剑外十三州连破吴玠军尽下诸砦天会十四年为元帅右监军宋兵九万会于泾州萨里干以轻骑败之取泾州寻为右副元帅皇统三年封应国公海陵时以久握兵权忌之以为行台左丞相兼左副元帅阳尊以殊礼使托卜嘉图之令史约索希旨诬以谋反子宗安被掠不服而死杀萨里干于汴大定三年追封金源郡王谥庄襄配享太宗庙庭萨里干原作撒离喝托卜嘉解见人物卷二原作挞不野国语约索仪也原作遥设今俱译改
  尼楚赫宗室子与锡固纳使辽还具以辽政事人情告首赞太祖伐辽辽将耶律鄂尔多率兵二十万战于达噜噶城尼楚赫与罗索率众𢭏其中坚九陷阵大败辽军从都统杲克中京辽主西奔尼楚赫以兵绝其后遂见获后又屡败宋师克太原取汴城天会十年为燕京留守迁中书令封蜀王卒赠金源郡王配享太宗庙庭谥武襄国语尼楚赫珍珠也原作银术可蒙古语锡固纳审问也原作习古迺鄂尔多国语解见奉天府山川卷原作讹里朵逹噜噶头目也原作达鲁古罗索解见选举卷原作娄室今俱译改
  瑸都一名昂景祖弟伯赫之孙也年十七从太祖平燕有功天会二年南京叛军帅栋摩遣瑸都讨平之天眷元年宋兵十万攻东平瑸都多张旗帜于林间自将精兵于阵前敌疑有伏不敢动相持数日而退瑸都袭之至清口宋兵汎舟逆水而去时霖雨不止瑸都附水屯营夜将半忽促众北行下令曰鼓声绝而敢后者斩遂拔营去二十里是夜宋人劫营无所得诸将问故瑸都曰沿流下者走也溯流上者诱我必追也今大雨泥淖彼舟行安我陆行劳士卒饥乏弓矢败弱又居下流袭我必矣众皆称善在东平七年迁东北路招讨使改崇义军节度使天徳初授上京路世袭明安封沈国公大定中进封汉国公卒年六十四上辍朝悼惜赐赙甚厚瑸都在海陵时纵饮沉酣及世宗即位颇自爱性行敦睦尤善施予贫困者必厚给之君子以为达蒙古语瑸都图也原作奔睹国语伯赫墨也原作孛黒今俱译改阿里布叶赫子多智略勇于战未冠从军平河南功为最皇统时授归徳军节度使累迁仪同三司世袭明安历官有惠爱得民心及卒人皆惜之国语阿里布呈递也原作阿鲁补今译改
  宗贤本名阿噜太祖伐辽从攻宁江州临潢府有功太宗监国甚见亲信迁归徳军节度使政尚宽简境内大治秩满士民诣阙请留及改武定军百姓扶老携幼泣送数十里改永定军士民持盆水与镜前拜言曰使君廉明清直类此天徳初授世袭穆昆驰驿召之雄州父老相率张青绳悬明镜于公署老幼阗门三日乃得去封定国公进广平郡王改崇义军节度使大定初宗贤率诸宗室见世宗于辽阳封景国公为博索路兵马都总管致仕阿噜解见山川卷原作阿鲁穆昆解见名宦卷原作谋克博索解见名宦卷原作婆速今译改托克速宗室子尝领偏师破云中诸山寇盗又讨平应州贼抚安其民而还及随宗翰伐宋战于文水破宋兵三十万贝勒乌尔古攻石州屡败托克速谓乌尔古曰敌皆步兵吾不可以骑战乌尔古曰闻贼挟妖术画马以系其足疾甚奔马步战岂可及之托克速笑曰岂有是耶乃令诸军去马战敌遂大败天眷三年为元帅左监军卒正隆二年赠应国公国语托克速乡村也原作突合速贝勒见前乌尔古见人物二卷原作孛堇乌谷令俱译改
  实实锡图美子太祖攻宁江州实实摧锋力战从克中京败夏将李良辅兵与罗索获辽帝于伊都谷宗翰伐宋以怀孟控制险要使实实统十二明安军镇抚之殄平冦盗招集流亡四境以安卒赠特进谥威敏国语实实榛子也原作习失伊都都班次也原作余睹今俱译改思敬实实弟纯直有才干从其兄攻太原复从完颜和尼下洛阳围汴皆有功大定九年拜枢密使上疏论五事其一女直人可依汉人以文理选试其二契丹人可分隶女直明安其三盐泺官可罢去其四与明安同勾当副千户官亦可罢其五亲王府官属以文资官拟注教以女直语言文字世宗纳之时欲修熙宗实录上谓思敬曰卿尝为侍从必能记其事迹对曰熙宗时内外皆得人风雨时年榖丰盗贼息百姓安此其大概也何必馀事上大悦盖世宗喜立事故其微谏如此卒时世宗亲临丧哭曰旧臣亡矣蒙古语和尼羊也原作活女今译改
  宗尹阿里干子世袭穆昆性行醇厚大定中拜平章政事封代国公兼太子太傅时民间钱币不通世宗以问宗尹对曰钱者有限之物积于上者滞于下所以不通昔海陵军兴为一切之赋有菜园房税养马等钱百姓苦之今天下无事府库充积悉宜罢去世宗纳之于是养马等钱始罢北方虽饥军食不足议者谓秋成近不必更劳挽输宗尹曰国家平时积粟所以备凶岁也必待秋成则惫者众矣如防戍何世宗从之
  宗宁系出景祖性勤厚有志操大定二年为会宁府路押军万户擢归徳军节度使时方旱蝗宗宁督民捕治得死蝗一斗给粟如之数日蝗绝移镇临潢累迁兵部尚书授隆州和屯明安徙镇利涉军入拜平章政事宗宁居家俭约如寒素临事明敏其镇临潢邻国有警宗宁闻知乏粮即出仓粟令以牛易之敌知得粟即遁去时边人苦无牛宗宁复令民以粟易牛而仓粟倍于旧其经画如此明昌二年国语和屯城也原作和圑今译改
  宗宪本名鄂拉萨拉噶子年十六选入学兼通契丹汉字未冠从兄宗翰伐宋汴京破人争趋府库取财物宗宪独载图书以归时朝廷议制度礼乐往往因仍辽旧宗宪以为当远引前古因时制宜成一代之法何乃近取辽人制度哉希尹由是器重之累官尚书左丞摄门下侍郎皇统五年将肆赦议覃恩止及女直人宗宪奏曰莫非王臣庆幸可有间耶遂改其文使均被焉天徳初为中京留守进封钜鹿郡王世宗即位召为太子太傅拜平章政事时有司言诸路明安穆昆怙其世袭多扰民请同流官以三十月为考宪乃上议曰昔太祖抚定天下誓封功臣袭明安穆昆今若改为迁调非太祖约臣谓但当明核善恶有不职者于弟侄中更择贤者代之上从其议进拜右丞相大定六年卒上辍朝悼痛久之遣官祭奠赐赙甚厚鄂拉蒙古语解见黑龙江山川卷原作阿懒今译改
  宗叙本名徳夀栋摩子奇伟有志略好谈兵累官宁昌军节度使世宗时伐辽伐宋历有战绩尝奏陈黄河利害及南边事宜俱合上意大定二十一年奉诏巡边半途病甚遗表朝政得失及边防利害使其子上书卒年四十六上伤悼辍朝曰宗叙勤劳国家他人不能及也赐赙甚厚明昌五年配享世宗庙廷
  宗浩字师孟昭祖四世孙世宗朝初命充符宝祇候历同知陜州防御使事察廉能第一等累拜参知政事章宗即位出为北京留守北方有警命宗浩佩金虎符驻泰州便宜从事北部多乞内属拜枢密使封营国公略进左丞相会伐宋命兼都元帅往督进讨宋遣张岩以书乞和宗浩以词旨未顺却之岩复遣方信孺赍书至宗浩囚之以闻仍遣之使归复书扵岩宋竟改叔为伯増岁币备犒军银函韩侂胄苏师旦首以献而乞盟焉宗浩遂卒于汴讣闻上震悼辍朝敕随行官属率军士送至葬所仍持绘像至都亲临祭奠谥通敏
  完颜襄昭祖五世孙幼有志节善骑射多勇略大定初从讨契丹七战皆捷贼所驻地多草乘风纵火襄亦纵火立空地以俟卒大败之事平论功第一及伐宋为先锋间道克清流关师还率瑸路节度使移海兰路兵马都总管襄智勇兼备有经世才屡在外任治有异效既进尚书左丞朝廷褒赏廉吏犹诏天下列其名以示奨励世宗不豫以右丞相受顾命明昌中代瓜尔佳清臣御北边降其部长勒勲九峯石壁捷闻封常山郡王契丹徳夀托色等据信州叛众号数十万远近震骇廷臣议罢郊祀襄独曰大礼不可轻废臣乞于祀前灭贼既而贼破果如所料进封南阳郡王初讨契丹自龙虎卫上将军以下许承制授之襄以为赏罚之柄非人臣所宜与不敢奉诏北部再叛拜襄平章政事屯北京民方艰食乃减价出粜或以兵食方急为言襄曰乌有民足而兵不足者民大悦服及用兵剿抚并施北陲遂定拜左丞相襄在政府前后二十年明练故事简重能断待属吏尽礼用人各得所长为当世名将相卒谥武昭大安间配享章宗庙庭托色解见人物卷二原作陁锁今译改
  完颜衷世祖曽孙大定中授代州宣锐军都指挥使岁旱州委祷雨于五台灵潭步至其地雨随下人为刻石纪之衷孝弟贞谨深悉本朝婚礼皇族婚嫁每令衷相之治复有能称其在宁海蠡州平赋役无扰民民为立石颂遗爱焉大安初追赠辅国上将军
  完颜琮一名承庆显宗子也仪观丰伟机警清辩性宽厚好学世宗选进士之有名行者纳塔谋嘉教之及长轻财好施无愠色善吟咏不喜闻人过骑射绘塑之艺皆造精妙章宗时封郓王卒谥庄惠
  完颜瓌一名和勒端琮之弟性忠厚寡言内行修饬工诗精骑射书艺章宗即位称其性忠孝尝令在左右封瀛王卒谥文敬和勒端解见名宦卷原作桓笃今译改完颜齐本名苏赫穆宗曽孙大定中累迁刑部员外郎世宗谕曰本朝未尝有内族为六部郎官者以卿历职廉能故授之出为磁州刺史治以宽简未尝留狱明昌三年始议置诸王傅颇难其选乃以齐傅兖王王府家奴无敢犯者六年移利涉军节度使留守上京齐明法识治体所至有声内族中与丞相承晖并称云国语苏赫斧也原作扫合今译改
  宗道上京司属司人系出景祖通周易孟子善骑射章宗时除西北路招讨使故事诸部驾马八百馀疋宗道辞不受诸部悦服边鄙顺治寻除陜西路统军使以镇静得军民心特迁三阶兼知京兆府事时夏旱俾长安令取太白湫水步迎于远郊及城而雨是岁大稔人以为积诚所感承安中知河中府有惠政民立石像于层观以时祀之泰和四年卒赠龙虎卫上将军






  钦定盛京通志卷六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1. 刊本作“腌”。
  2. 刊本作“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