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一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
正编 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三 

起辛卯黎圣宗洪德二年尽甲午黎圣宗洪德五年凡四年

辛卯二年明成化七年春二月,帝进兵围阇槃城,大破之,擒其主茶全,振旅而还。

先是,大军至顺化,帝以军临敌境,士卒尤宜闲习,诏顺化军出海试舟师。又命顺化人阮武图占国山川险易以进,亲制平占策,颁诸营将士,发顺化仓粟熟之,谓之带壳米,转漕以给军。至是,驾至新厌、旧坐二海口。茶全使其弟缺名率六将,将兵五千,濳迫帝营。帝密令左游击将军黎希葛等将舟师五百艘,急渡海,潜入沙奇海口,立垒设堡,以截其归路。帝亲率舟师千馀艘、精兵七十馀万出海,御批:前叙二十六万已失真,此叙五百艘已过,况千馀艘、七十万,何大言不顾至此。树天子旌旗,鼓噪前进,密令步兵将军阮德忠率兵潜行山脚,贼望见,大惊,溃将走阇槃。行至幕奴山,遇希葛军遮截,仓惶奔窜。黎念、吴洪等纵兵击之,斩一大将,馀皆惊散。帝至采芹,纵兵大击之,斩三百馀级,生擒六十馀人。茶全大惊,奉表乞降。帝率大军攻破尸耐,进兵直抵阇槃城,围之数重,令诸营造飞梯备攻城。茶全势益竆蹙,日送降款。帝召黎厥中等,谓曰:“贼之斗志已解,我之攻具已成。今日乘城,一鼓可拔。”御批:好胜耳,非仁义之师。乃密约诸营,令急梯城而入。又谕诸将士:“城下之际,府库各宜封守,不得烧燔。占主茶全生致行殿,不得戕杀。”有顷,遥见前驱已登城堞,乃连发炮三响以应之。命神武军斩东门以入,城遂陷,俘获三万馀人,斩四万馀级。御批:亦浮。顺化军生擒苶全,引至帝前宣旨慰问。命引出镇殿司外居之,遂诏班师。

注:阇槃城,注见陈睿宗隆庆五年。顺化,注见光顺十年。顺化卫军,注见光顺八年。新厌海口,今在广南省河东县,一名合和海口,板江、三岐江之流所注,今大压海口是。旧坐海口,去新厌海口七里许,今小压海口是。沙奇海门,今在广义省平山县。幕奴山,今在沙奇海口之西。采芹海口,今在广义省平山县东北。

以占城为占城、花英、南蟠三国,分王之。

茶全既被擒,其将逋持持走至藩笼,据占地,称占城王。持持得国五分之二,使使称臣入贡,乃封为王。又封花英、南蟠二王,凡三国,以羁縻之,而取大占、古垒之地,以降人巴太为大占同知府、多水为佥知州,谕之曰:“大占、古垒旧为我境,近代沦于占国,今尽复之,特命尔等镇守,敢有不从,杀,然后奏。”又命杜子归为同知州,知大占军民事,黎倚陀为古垒知州,知古垒军民事,以防占人悖乱。〇禁官民等不得私藏占人。

注:占城,即林邑,注见前编属晋穆帝永和九年。藩笼,古属日南徼外国。丁、黎、陈并属占城。黎洪德二年,圣宗以封逋特持潘郎,即其地也。本朝熙宗孝哲皇帝攻破占城,取潘郎以北至石碑山,置为泰康营。潘郎南夹潘里,犹为占城国。显宗孝明皇帝降为顺成镇,以其裔为镇守。又置平顺营,以顺成镇隶之。世宗孝武皇帝改泰康营为平康营。嘉隆二年,改平康营为平和营。七年,又改平和营为平和镇、平顺营为平顺镇。明命十二年,改平和镇为庆和省、平顺镇寪平顺省。南蟠,黎以前属占城,迨圣宗征占城,拓地至石碑山,封占故主后裔为南蟠国王,以此山以西之地畀之。自怀仁府由上道行十四日始抵其国。今水舍、火舍二国即其地也。大占,今广南省。古垒,注见陈裕宗绍丰十三年。花英,后黎野录:花英国后裔微弱,今不可考。

西方诸酋求朝贡。

御批:旧史原有先后,非因是而来。大抵此纪多张大也。

帝既平占城,威震绝域,西方诸酋莫不率服。哀牢遣使臣郎俪赍方物来献。镇宁府土官琴公、顺平州土官道贰及其弟道童、攸朴峒知州道虑,各以雄象、方物来贡。

注:哀牢,国名。注见前编赵越王二年。镇宁,府名。注见洪德十年。顺平。黎贵惇抚边杂录:顺平州,属肇丰府武昌县甘露源,今成化县,属广治省。琴公、道贰、道童、道虑,皆土酋号。攸朴峒,今失考。

夏四月,帝还宫,献俘太庙。

帝亲制捷书,命官斋至京师,布告天下。驾回至飞来江登舟,占主茶全以忧悸成疾死。斩其首,树白旗于船头,题曰:“占城元恶茶全之首。”还,献俘于太庙,群臣奉表称贺。

注:飞来江,在清化省义山县飞来社。

六月,置广南道。

帝以占城地置为广南承宣统府三、县九,置都承宪、三司及升花卫军凡五所。〇帝以广南无船军民纳税常有损失,敕:“自今每至纳税之期广南承司咨移顺化三司交付税项,差人转纳。”〇敕谕广南参政范播尊以民生:男十五岁以上俊秀好学,至试日,其本道承宪二司公同选取具奏,充本府生徒教诲,使知礼义。”

注:广南,洪德天南馀暇集:广南承宣领府三、县九。升花府领黎江、河东、熙江三县。思义府领平山、慕花、义江三县。怀化府领蓬山、符离、绥远三县。广南,古越裳地,秦属象郡,汉属日南,唐为林邑,宋为占城里州、占洞之地,陈属化州。闰胡倂取占人大占、古垒之地,置为升花、思义四州。属明合置为升花府。黎初为羁縻之地,名曰南界,版籍徒载空名,而其地则为占人所据。迨洪德三年,圣宗亲征占城,取其地置为广南承宣,领府三、县九。本朝太祖嘉裕皇帝四十五年,改置为广南营,又析顺化、肇丰府之奠磐县,改置为府。改熙江为潍川县。又增设和荣、延福二县隶之。改黎江为醴阳县,与河东县仍并隶升花。又改思义为广义府、怀仁府为归仁府。又取虬蒙岭以南之地,增设同春、绥和二县,置为富安府,倂隶广南。嘉隆二年,摘升花、奠磐二府,置为广南营。广义府置为广义营、归仁府置为平定营、富安府置为富安营。七年,又改广南、广义、平定、富安四营为镇。明命十二年,改镇为省。十六年,析广南、奠盘府之潍川县地,增设桂山县,与醴阳、河东二县并隶升花府。复改广义府为思义府、改平定之归仁府为怀仁府。析符离县,改置为符美、符吉二县,与蓬山县隶之。析绥远县,增设绥福县,置为安仁府。富安府改置为绥安府,以同春、绥和二县隶之。绍治元年,改广南之升花为升平府、广义之慕花为慕德县。嗣德五年,倂省安仁府,以绥远、绥福二县改隶怀仁府。十八年,复置安仁府。富安省改设为道,属平定省。二十九年,复旧置富安省。黎朝官制:都总兵使司,置总兵使、总兵同知、总兵佥事。赞治丞政使司,置承政使、参政、参议。清刑宪察使司:置宪察使、宪察副使。潘辉注历朝宪章职官志:都总兵职掌兵政;承政使司职掌军民簿籍;宪察使职掌陈言纠劾、审谳狱讼。升花卫,云胜、桓貔、挟山、超海,控弦凡五所,属广南都司。

初置十二道宪察使。

先是,分天下为十二道,各置都总兵使司、承政使司,宪察使司犹未备设。至是,既置广南都、承、宪三司,遂增置十二道清刑宪察使司。宪察之置自此始。

注:十二道承宣,详见光顺十年。

立子镔为建王。

遣太保黎景徽赍金册,封子镔为建王。

王,帝第五子,丰神凝远,好学能文。帝每制诗歌,多令赓和。

秋八月,敕提刑御史捡察刑狱。

敕提刑御史:凡刑部、大理及掌狱官出入人罪、枉法惨刻及罪人有冤屈者,亲自捡问举奏,以伸冤枉。

九月,校定官制。

其制以皇宗列爵为始。亲王则皇子受封,以府为号。嗣亲王则亲王世子受封,以县为号。皇太子、亲王众子并封公,皇太孙、嗣亲王公长子并封侯,皇太孙、嗣亲王公、众子亲公主长子并封伯,亲公主众子侯、伯长子并封子爵,追赠亲公王长子侯、伯长子并封男爵,皆以美字为号。皇宗除授,自佐国使至叙恩使,其例有八。其次勋臣列爵,国公、郡公以府、县为号,正用一字;侯、伯以社为号,全用二字。其勋级,文勋自上柱国至修慎、少尹,凡五品;武勋自上柱国至铁骑尉,凡五品;各有正从。文阶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凡九品;武阶自正一品至从六品,凡六品;各有正从。内官、散官,自正三品至从九品,其制凡七,亦有正副。其通资,自上秩至下列,凡二十四资。其功臣荣封,则自推忠至宣力,凡二十四字。大抵有功文臣、武臣,初加二字至八字,其人宜何字,临辰特加。又以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少师、少尉、少傅、少保为大臣重职,六部、六科、六寺、十三道御史为要职。又置五府军都督府,金吾、锦衣二卫,效力四卫,神武四卫,殿前六卫;在外各镇亦置府卫都司。江海各处并置巡检。承宪诸司、府县州诸衙门,各置官以治之。

注:官制,洪德天南馀暇集:官制典例,皇宗列爵、亲王受封,以府为号,止用一字,如建兴府曰建王之类。嗣亲王受封,以县为号,全用二字,如海陵县曰海陵王之类。皇太子、亲王众子封公。嗣亲王公长子封侯。皇太孙、嗣亲王公众子、亲公主长子封伯。驸马都尉视伯。公、侯、伯均视正一品之上。亲公主众子、侯伯长子封子,视正一品。追赠亲公王长子、侯伯众子封男,视从一品。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均以美字为号,如肇康公、永建侯、静恭伯、延昌子、广泽男之类。子男子除授佐国使,视正二品。佐国使子除授奉国使,视从二品。奉国使子除授翊国使,视正三品。翊国使子除授亮国使,视从三品。亲公主孙、追赠亲公主众子除授崇恩使。亲公王曾孙、追赠亲公王孙、郡上主子除授裕恩使,均视从三品。亲公王玄孙、追赠亲公主曾孙、郡上主孙、郡主子除授茂恩使,视从四品。追赠亲公王玄孙、郡主孙、郡君子除授叙恩使,视从五品。皇太子、亲王女婿除授郡上主仪宾,视正三品。皇太孙、嗣亲王、亲公主女婿除授郡主仪窦,视从三品。勋臣列爵,国公以府为号,止用一字,如宣光府曰宣国公之类。郡公以县为号,止用一字,如崇方县曰崇郡公之类。侯伯以社为号,全用二字,如南昌社曰南昌侯,延河社曰延河伯之类。文勋则上柱国正一品,柱国从一品,正治上卿正二品,正治卿从二品,资正上卿正三品,资正卿从三品,匡美尹正四品,匡美少尹从四品,修慎尹正五品,修慎少尹从五品。武勋则上柱国正一品,柱国从一品,上护军正二品,护军从二品,上轻车尉正三品,轻车尉从三品,骁骑尉正四品,飞骑尉从四品,云骑尉正五品,铁骑尉从五品。文武阶官爵,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均正一品。文则陞授特进金紫荣禄大夫,加授特进开府金紫荣禄大夫。武则陞授特进辅国上将军,加授开国上将军。太子太师、太子太尉、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左都督、右都督,均从一品。文则陞授崇进宣禄大夫,加授银青宣禄大夫;武则陞授崇进辅国大将军,加授崇进镇国上将军。少师、少尉、少傅、少保、都点检、提督、都督同知、提领,均正二品。文则初授光进大夫,升授光亮大夫,加授光谦大夫;武则初授昭毅将军,升授昭雄将军,加授昭勇将军。太子少师、太子少尉、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尚书、都督佥事、左右点检、参督、副提领,均从二品。文则初授奉直大夫,升授奉公大夫,加授奉训大夫;武则初授武勋将军,升授武略将军,加授武毅将军。宗人府宗人令、陵正、都台御史、左右庶子、都指挥使、都总兵使、宣慰大使,均正三品。文则初授通章大夫,升授通礼大夫,加授通议大夫。武则初授英烈将军,升授英肃将军,加授英伟将军。左右侍郎、宗人府左右宗正、陵副、左右谕德、承政使、都指挥同知、神武效力殿前指挥使、诸府卫总知、总兵同知、宣慰使,均从三品。文则初授嘉行大夫,升授嘉绩大夫,加授嘉通大夫。武则初授明翊将军,升授明决将军,加授明懿将军。翰林院承旨、副都御史、陵丞、左右中允、左右春坊、都指挥佥事、锦衣金吾神威神臂游弩等司指挥使、府卫同总知、总兵佥事、宣慰同知,均正四品。文则初授中贞大夫,升授中惠大夫,加授中顺大夫。武则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东阁大学士、国子监祭酒、通政使、参政、锦衣金吾神威神臂游弩等司指挥同知、左右赞善、效力神武殿前指挥佥事、府卫佥总知、宣慰佥事,均从四品。文则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端大夫,加授朝靖大夫。武则初授驰威将军,升授秉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翰林院侍读、佥都御史、六寺卿、詹事院詹事、太医院大使、奉天府府尹,锦衣金吾卫诸司指挥佥事、镇殿将军、力士校尉、神威游弩诸司千户、驯象马闲副都知、外镇诸卫都知、神武殿前统制、象廏马廏等司正都尉、五府外卫管领、天和宫宫正、军民招讨使,均正五品。文则初授弘信大夫,升授弘智大夫,加授弘义大夫。武则初授竭忠将军,升授贯忠将军,加授保忠将军。翰林院侍讲、东阁学士、国子监司业、太医院院使、左右说书、王傅、副通政、管事院少佥事、锦衣金吾二卫断事、参议、副力士、校尉、神威游弩等司副、千户、神武殿前中尉、中城兵马司郎将、五府外卫副管领、天和宫副、军民招讨同知,均从五品。文则初授显恭大夫。升授显亮大夫,加授显惠大夫。武则初授壮节将军,升授尽节将军,加授劲节将军。六部各司郎中、翰林院侍书、东阁校书、中书监中书舍人、太医院御医正、司天监司天令、六寺少卿、奉天府少尹、宪察使、驯象马闲等卫正、提辖、副断事、百户、神武殿前副中尉。中城兵马司副郎将、象廏马廏都尉、五府外卫正武尉、天和宫宫丞、军民招讨佥事、经略使,均正六品。文则初授茂林郎,升授俊林郎,加授德林郎。武则初授奋力将军、陞授果力将军,加授振力将军。员外郎、翰林院待制、中书监典书、太医院御医副、左右司讲、驯象马闲等卫提辖、通政司司丞、知府、左右前后等卫副郎将、五府外卫武尉、城门卫经略使、同知防御使、天和宫正掌、工部六所所使、尚衣御用等监各局使、太官署署正,均从六品。文则初授茂林佐郎,升授俊林佐郎,加授德林佐郎。武则初授果敢将军,升授雄敢将军,加授彊敢将军。翰林院校理、待诏、提刑、监察御史、中书监正字、六寺寺丞、太医院辧捡、司天监监副、永昌广德二县县尉、六科都给事中、司经局洗马、各府长史、宪察副使、同知府、驯象马闲等卫副提辖、象廏马廏副都尉,五府外卫副武尉、副卫尉、经略、詹事、防御同知、天和宫副掌、工部六所所副使、太官署署副,均正七品。初授译事郎,升授敬事郎,加授承事郎。翰林院检讨、永昌广德二县通判、司经局典翰、殿前司司狱、知县、知州、防御佥事、工部六所所丞、太官署署丞,均从七品。初授谨事佐郎,升授敬事佐郎,加授丞事佐郎。史馆修撰、昭文馆秀林局司训、国子监五经教授、司天监监丞、六科给事、中殿前司狱丞、承谕局局正、蛮夷辅导司辅导、正教坊司司正、神厨太官蓝京等署庖正、宣达尚衣御用等监局正、各署署正,均正八品。初授进功郎,升授效功郎,加授迪功郎。六部司务、史官编录、御史台照磨、崇文馆秀林局典义、阁门司蓝京门司使、五经学正监簿、大理寺评事、天会中东西南北竹木赃罚、天威储丰等库库使、通事正、司天监五官正、济生堂使、奉天府治中、通政使司典事、詹事院典史、亲王公各府伴读、府尉、卫尉、锦衣金吾效力神武殿前等卫良医正、神武效力殿前等卫录事、神威游弩中城等司都事、五府经历、五府各卫典簿、神武效力殿前象廏马廏驯蒙马闲等卫知簿、都官主事、推官、县丞、同知州、承谕局局副、五刑狱所司狱辅导副、教坊司司副、神厨太官蓝京等署庖副、良醖司司醖、应事局局正、屯田各所所使、蚕桑各所所使、精米司使、宣达尚衣御用等监局副、工部六所匠副、典廏司司正、掌辇典藏珍羞工作等局局正,均从八品。初授进功庶郎,升授效功庶郎,加授迪功庶郎。库副使、宗人府捡校、鸿胪序班、老挝北占通事副、济生堂看诊生药库使、司天监司晨郎、奉天府各府训导、主簿、咨议、善医所善医正、讲谕孔目、良医阁门副使、蓝京山陵知事、五刑同狱所狱丞、御史台按狱所狱丞、典膳所典膳巡检使、侍卫局局正、同文雅乐署署正、良醖局局副、应事局局副、屯田蚕桑各所副使、植菜所使、百戏左右所所正、僧录司僧统、道录司道统、典牧各所所使、蛮夷长官司长官、掌辇典藏珍羞工作等局局副,均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加授立仕郎。典授各所副使、市买司使、各税使、各渡司渡长、各市市长、僧录司阐教觉义、道录司演法玄义、会同馆使、驿永铺正、各坛使、各祠丞、医学训科、各府劝农使、各府河堤使、各寺寺正、僧道正、各观观使、蛮夷长官司副长官,均从九品。初授将仕庶郎,升授登仕庶郎,加授立仕庶郎。内殿官制:内官、散官、侍中令,正三品。副侍中令从三品。弼直令正四品。副弼直令从四品。协咏令正五品。副协咏令从五品。崇廉正正六品。副崇廉正从六品。纯良正正七品。副纯良正从七品。饬修正正八品。副饬修正从八品。历使正正九品。副历使正从九品。其通资,文武预封国公者,上秩二十四资,郡公上阶二十三资,侯上联二十二资,伯上班二十一资,子上序二十资,男上制十九资,正一品上选十八资,从一品上列十七资,正二品中秩十六资,从二品中阶十五资,正三品中联十四资,从三品中班十三资,正四品中序十二资,从四品中制十一资,正五品中选十资,从五品中列九资,正六品下秩八资,从六品下阶七资,正七品下联六资,从七品下班五资,正八品下序四资,从八品下制三资,正九品下选二资,从九品下列一资,凡二十四资。其功臣荣封特加美字,如推忠、翊运、佐理、谨礼、赞治、扬武、敬慎、明义、贞懿、辅国、协谋、同德、谦恭、端雅、竭节、壮烈、威勇、刚正、秉文、效顺、纯信、敦厚、静难、宣力,凡二十四等。六部、六科,并详见光顺六年。十二道监察御史,详见洪德四年。五府六寺,并详见光顺七年。锦衣、金吾二卫、效力四卫、神武四卫、殿前六卫,谓之守卫三司。各镇都司、诸卫军,并注见光顺八年。按洪德官制,文武阶正一品、从一品,并无初授。文自正二品至从九品,武自正二品至从六品,并有初授。当辰议定如何,今失详,姑存注之以备考。

遣使如明。

遣裴曰良、阮览、黎仁等岁贡。阮德贞、范穆等以占城袭边告于明。〇甲澂邦交备览:辛卯二年冬十月,遣阮德贞、范穆等如明奏辞,略曰:“去年八月,占城国王率众袭臣化州,臣亲率国人为化州援。本年五月,占王又征兵十馀万围臣数重,臣危迫之闲,溃围迎战。占国人素愤其王,无复斗志,相率叛亡。臣之游兵至其国都,有众弗协,弃甲倒戈。占国王率兵南去,臣即回国,谨守旧境。臣窃惟占城与臣国世为雠敌,今复攻袭虏掠,臣不得已,妄集应兵,仓卒之际,惟欲舒边郡扰攘之患,恐或违圣明训戒之勤。臣不胜恐惧,进退惟命。”

定税法。

人丁每人纳钱八陌,桑洲税钱量亩一二三三等,出钱有差。〇置篙尺令。田土每亩十篙六尺五寸。

注:桑洲税钱。今失考。

冬十一月,占城茶遂反,遣平羌将军黎念讨平之。御批:安在?其能服之?

先是,占主茶全既被擒,其弟槃罗茶遂逃入山中,遣使告难于明,请封。帝复命黎念为平羌将军,领兵三万往征之,擒茶遂及部落送京师。

谨按:明史安南传:明成化七年,黎王破占城,执其主槃罗茶全。逾三年,又破之,执其主槃罗茶悦,遂改其国为南州,设兵戍守。占城传:成化五年,安南索占城犀象货宝,令以事天朝之礼事之,占城不从,大举征伐。七年,破其国,执其王槃罗茶全,遂据其地。王弟槃罗茶悦遂之山中,遣使告难。十年,安南复遣兵执槃罗茶悦,立前王孙斋亚弗庵为王,以国南边予之。二传所载与此相似。惟茶悦死,乃传其弟茶全。今明史所载,安南既执茶全,逾三年,复执其弟茶悦,则茶悦当是茶遂之误。姑附录之,以俟考。

以太保黎景徽掌六科。

谕景徽等曰:“今得安邦奏,明人多遣兵,从广西声言会勘地界,宜急差人采探。如有异意,即移文各道,集兵防守。我尺山寸河,岂宜抛弃。当坚辩,勿许渐侵。如他不从,尚可命官北使,详其曲直。敢以太祖尺地寸土啖敌者,重治。”

注:安邦。注见光顺十年。

壬辰三年明成化八年春三月,西门阁灾。

申定会试法。

其试法:第一场四书八题,论四题,孟四题,举子自择四题;五经每经三题,举子自择一题;惟春秋二题并为一题,作一文。第二场诏制表,各三题。第三场诗、赋各二题,赋用李白体。第四场策问一道,以经书旨意之异同、历代政事之得失为问。

夏四月,初定进士资格。

旧制:进士分为三甲,特赐及第、出身,其资格未有定限。至是,会试天下举人,取中格二十七人。殿试,赐武杰等及第、出身有差。始议定

进士资格:第一甲第一名正六品,八资;第二名从六品,七资;第三名正七品,六资;第二甲从七品,五资;第三甲正八品,四资。初补入翰林院,加一级,继以本品除监察御史、知县等职。进士资格自此始。

注:武杰,超类安越人。

秋八月,定各府丁祭。

旧制:诸路文庙丁祭未有定期。至是,准定各府递年以春秋二仲上丁行礼。

癸巳四年明成化九年春正月,帝亲耕耤田。

帝亲率群臣耕耤田,以劝天下之民。

二月,幸西京,拜谒淳茂堂。

帝幸西京,拜谒陵庙。遂乘轻舟,谒淳茂祠堂。

注:淳茂堂,详见洪德元年。

三月,旱,祷。翌日,雨。

辰天大旱。帝亲祈于太庙,并命官遍祷于各神祠。翌日,雨。

夏四月,大雨三日。

校定台宪职掌。

校定内台外宪诸司职掌。清花、乂安道监察御史,该知锦衣卫各司力士、㪅班舍人、五城兵马司、仪卫司、锦衣卫诸军、中军府,及清花、乂安军民。海阳、安邦道监御史,该知神臂司,壮士、金吾诸军,神策四卫,东军府及海阳、安邦军民。山南、顺化、广南道监察御史,该知殿前司、六卫、南军府,及山南、顺化、广南军民。山西、兴化道监察御史,该知效力四卫、驯象四卫、马闲四卫、西军府,及山西、兴化军民。京北、谅山道监察御史,该知尚衣,御用监,工部各匠,宣达局,屯田、蚕桑、精米、植菜、典牧各所司,北军府,及京北、谅山军民。太原、宣光道监察御史,该知宣达厨、侍卫局、奉直军,及太原、宣光军民。御史台兼知十三道御史、十三道宪察使、宪察副使,专司陈言、廉访、纠劾、审谳、考课、巡行诸事。谕之曰:“各恭尔事,盘庚所以教在位;慎乃攸司,成王所以迪厥官。风宪之司,纠察是职,凡在内诸衙贪赃不法,及一切公务利害,从该知按问施行。在外三司官吏贪污、狱讼冤抑,一应公事,系在府县州者,从道宪准理施行。”

秋九月,大雨。

甲午五年明成化十年夏四月,定徇节诸臣子孙承祀例。

敕忠臣义士:“如前朝陈渴真、今朝陶表等,各由承宪府县官访求子孙各一人具奏,授以散职。如无子孙,许亲属一人免其军赋,俾奉香火。”

注:陈渴真,永禄可朗人,事陈顺宗为大将军,为胡季犛所杀,详见陈少帝建新二年。陶表,事详仁宗延宁六年。

吏部侍郎何俨下狱死。

吏部尚书黄仁添,侍郎何俨、陈洵等,多以远莅官转补近便、以瘴疠转补膏腴。帝命官鞫问之,何俨以忧死。帝谕太保黎念曰:“何俨之死,三不幸焉。法未宜诛,遽遭枉死,一不幸也。我无欲杀之心,而有滥杀之名,二不幸也。仁添未及问,而俨遽至死。三不幸也。”

注:何俨,金花县金花社人,光顺七年丙戌科同进士。

秋九月,募兵征山蛮。

先是,明凭祥州山蛮侵掠谅山沿边,帝挍定征蛮令凡十条,遣兵征之,驱出塞外。至是,山蛮复扰边,招募军民情愿从征者。十月,进发。

注:凭祥,注见陈太宗天应政平十一年。

冬十月,修京城。

京城垣墙多看缺损,故修治之。

哀牢来贡。

注:哀牢,注见前编赵越王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