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之三

编辑

上元夫人

编辑

上元夫人,道君弟子也。亦太古以来得道仙籍,亚于龟台金母。金母所降之处,多使侍女与闻,邀为宾倡。汉孝武好神仙之道,祷醮名山以求灵应。元封元年辛未七月七夜二鼓后,西王母降于汉宫。帝迎拜稽首,侍立久之。王母令帝坐,设以天厨。言宴粗悉,命驾将去。帝下席叩头,请留殷勤。王母复坐,乃命侍女郭密香邀上元夫人同宴于汉宫事载《金母元君传》。宣帝地节四年乙卯,咸阳茅盈受黄金九锡之命,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是时,五帝君授策既毕,各升天而去。茅君之师总真王君、西灵王母与夫人,降于句曲之山金坛之陵华阳天官,以宴茅君焉。时茅中君名固,小君名衷,王母王君授以灵诀,亦授锡命。紫素之荣,固为定录。君衷为保命君,亦侍真会。王君告二君曰:夫人乃三天真皇之母,上元之高尊,统领十方玉女之籍,汝可自陈。二君下席再拜,求乞长生之要。夫人悯其勤志,命侍女宋辟非出紫锦之囊,开绿金之岌,以三元流珠之经、丹景道精经、隐仙八术经、太极录景经,凡四部,以授二君。王母复劫特地李方明出丹琼函披云珠之岌,出玉佩金当经、太霄隐书经、洞飞二景内书,传授二君。各受书毕,王母与夫人告去。千乘万骑,升还太虚矣。

南极王夫人

编辑

南极王夫人,西王母第四女也一云第三女,名林,字容真,一号紫元夫人,或日南极元君。理太丹宫,受书为金阙圣君,上保司命。汉平帝时,降于阳洛山石室之中,授清虚王君太上宝文等经三十卷。夫人著锦被青羽裙,左佩虎书,右带挥灵,可年十六七,形貌真正,天姿奄霭。乘羽宝车,驾以九龙,女骑九千。居渤阳舟海长离山中,主教当为真人者。

右英王夫人

编辑

右英王夫人,西王母第十三女,名媚兰,字申林《总仙奇纪》云中林。治沧浪山,受书为云林夫人。晋哀帝兴宁三年七月降句曲山,《真诰》云:沧浪云林右英夫人。

紫微王夫人

编辑

紫微王夫人,名清娥,字愈音《真诰》云愈意,王母第二十女也。昔降授宝神经与清灵裴真人,行之得道。晋哀帝兴宁三年乙丑六月,与九华安妃、二十三真人、十五女仙降句曲,授道于真人杨羲也。夫人镇羽野玄陇,主教当成真人者也。夫人作服木序,在上清经。

太真王夫人

编辑

太真王夫人,王母之小女也。衣服奇丽,姿容绝世,年可十六七。时以儿为三天太上府都官司直,被降主东岳。夫人暂来往于岱宗山,石室高崖,重岩深隐,人迩所不能到,去地千馀丈。中有玉几金林,珍物奇伟。每弹一弦之琴,即百禽飞集,鼓舞听之。时乘一白龙,周旋四海。仙人马明生尝为县吏,为贼所伤。疮甚,殆死。遇夫人救之,数年后夫人令明生师安期生,受金液还丹,修炼升天。

灵照李夫人

编辑

北元中玄道君李庆宾之女,太保玉郎李灵飞之小妹。受书为东宫灵照夫人,治方丈台第十三朱馆中。夫人著紫锦衣,带神虎符,握流金铃。有两侍女,年可二十许。夫人年可十三四许。

中候王夫人

编辑

女仙王观香字众爱,周灵王第三女也。是宋姬所生,于子乔为别生妹。受子乔飞解脱网之道,得去入维外书作维字氏山中,后俱与子乔入陆浑,积三十九年道成,白日冲天。《真诰》云:受书为紫清宫。内传:妃领东宫中,候真夫人、子乔弟兄七人得道五男二女。其眉寿是观香之同生兄,亦得道。

钩翼赵夫人

编辑

钩翼夫人,齐人也,姓赵。少好清静,病外六年,右手卷,饮食少。汉武帝时,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气。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伟,武帝发其手而得玉,钩手得展。幸之,生昭帝,武帝。寻害之,殡尸不冷,而香一月。后昭帝即位,更葬之,棺空,但有丝履,故名其宫曰钩翼。后避讳改为弋。

麻姑

编辑

麻姑乃王方平之妹,修道得仙,年可十八许,于顶中作髻,馀发散垂至腰。其衣有文章,光彩耀日,世所无有也按道书云:老君历观无极世界,三灾九厄,十芒八难,示以禳除之法。中有遣北方黑骑、天官兵马、仓老麻姑、五亿万骑等语。则知麻姑浩劫之高真,乘运应世,有自来矣。昔方平降蔡经家,遣使邀麻姑同宴,各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而香气达于内外。擘麟脯如行柏炙,进天酒如饮琼浆。麻姑曰:接侍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乃浅于往日。会将臧半也,将复扬尘也。麻姑手爪颇似乌爪,蔡经心言背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方平已知经心中所言,即使神吏鞭之曰:麻姑神人也,汝可萌妄想哉。宣州有麻姑仙坛,建昌军有麻姑山,灵逊非止一处。宋徽宗政和问,宠褒麻姑为真寂冲应元君。宁宗嘉泰问,改封虚寂冲应真人。

南阳公主

编辑

汉时南阳公主出降王咸,属王莽秉政,公主夙慕清虚,崇尚至道,每追慕文景之为理。又知武帝之世,累降神仙,谓咸曰:国危世乱,非女子可以扶持。但当自保恬和,退身修道,稍远尘境,必可延年。若碌碌随时,与世进退,恐不见免于支离之苦,奔迫之患也。咸㑩倪世禄,未从其言。公主遂于华山结庐柄止。岁馀,精思丹道,真灵感应,遂舍庐室而去。人或见之,徐徐绝壑乘云气,冉冉而去。咸入山追之,越巨壑,昇层巅,涕泗瞻望,漠然无边。忽于岭上见遗朱履一双,前而取之,已化为石矣。因谓之公主峰,潘安仁为记,行于世。

郭勺药

编辑

郭勺药,汉度辽将军束平郭赛女也。少好道笃诚,真人因授其六甲而得道。今或游玄洲,或处东华方诸台也。

赵爱儿

编辑

赵爱儿者,幽州刺史刘虞别驾赵该姊也。好道得尸解,后又受符,见居东华方诸台。

王鲁连

编辑

女仙王鲁连,魏明帝城门校尉范阳王刚女也《真诰》云王伯纲女,未审孰是。刚得道于元洲。鲁连见父冲天,遂勤志修道,入陆沈山遇太一真人,授以飞升之法。行之,白日升天。

南岳魏夫人

编辑

夫人姓魏名华存,字贤安,任成人,即晋武帝左仆射魏舒之女。天才卓异,性乐神仙。年二十四,父母强逼以事南阳刘又讳彦。幼为修武令,夫人随之。遂因请闲斋于别室,谨修道法。入室百日,所期仙灵,精思希感。季冬夜半,感四真人降于靖室,而授道要。后众真再降,令夫人托疾尸解,枫轮命访王屋清虚洞天,奉天帝君命传玉札金文,位为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主诸学道生死图籍,摄御三官关较罪考,又加南岳夫人,比秩仙公治大霍山洞台,后成帝咸和四年,讽轮下迎升天。杜甫望岳诗云:南岳配朱雀,秩礼自百王。钦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祖典,在德匪馨香。巡狩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五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业相望。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夫人坛在南岳中峰之前,巨石之上,是一片大石,方可丈馀。其形方稳,下圆上平,浮寄他石之上。尝试一人推之,以能转动,人多则屹然而定,相传以为灵异,往往神仙幽人游息其上。奇云灵气,弥覆其顶。《丹台录》云:魏夫人为紫虚元君,治南岳。《真诰》云:上真司命南岳真人。

九华安妃

编辑

九华安妃,古之得道女仙也。晋哀帝兴宁三年六月十五夜,紫微王夫人降授真人杨羲道要,与一神女俱来,著云锦瞩,上丹下青,文彩光鲜,视之年可十三四许。左右又有两侍女,一侍女手中持一锦囊,长一尺二寸,以盛书,有十馀卷。以白玉检囊口,见刻检上字云:玉清神虎内真紫元丹章。其一侍女捧一白箱,以绛带束络之。白箱似象牙形也。一侍女年可十七八,皆整饰非常。神女及侍者颜容莹洁,鲜彻如玉,香气馥乱如烧香婴也注香婴出外国。紫微夫人曰:此是太虚上真元君金台李夫人之少女也,昔尝诣龟山学上清道。道成,受太上书命为紫清上官九华真妃者也。于是赐姓为安,名郁嫔,字灵箫。真妃至,良久手中先握三枚枣,色如干枣而形长大,内无核,其味甘美,异常枣。真妃以一枚与杨羲食之。毕,真妃作文相赠,又紫微王夫人亦作文相晓。诸真人皆受书毕,各去,独真妃少留,命侍女发检囊中,出上清玉霞紫映内观隐书、上清还晨归童日晖中元,共二卷,皆三元八会之书也,付杨羲,令写之。又云:君若不耐风火之姻,欲抱真形于幽林者,且可寻剑解之道作告终之术也。杨羲后果剑解隐化,后遂飞升。

河北王母

编辑

女仙河北王母,盖有道者,莫知其年纪,惟见重白和一人。和字仲理,魏朝仙人也。和每拜王母,常坐而止之。语诸人言:阿和是吾邻家儿,吾少所长者。晋武之末,和别去,云:被昆仑召。遂去,不知所之。惠帝元康二年,相识人见和在华阴山中,乘虎从王母,四五人颜色更少。寄谢其亲甚分明。

韩西华

编辑

韩西华者,不知何许人也。慈爱于物,常行阴功,至于峭翘微命,皆爱而护之。学道得仙,今在嵩山洞天之中。

王抱台

编辑

女仙王抱台,不知何所人。得道为主仙道君之侍女,居元洲之宫。洲之四面,元涛波天,非人迹所到。昔清虚王真人随西城王君登此洲,上诣仙都阙,下朝谒主仙道君。君命抱台披绿辊琼岌,出隐书龙文、八灵真经,以授清虚真人。

王妙想

编辑

女真王妙想,幼年入道,居苍梧山黄庭观,辟谷服气,结宇临选水之傍。五十馀年,貌如十八九岁人。每持念黄庭,精诚感通。一日,忽有灵香郁烈,祥云满庭,天乐震空,光烛坛殿,千乘万骑,浮空而下,旌幢鹤盖,导九龙之辈,下降坛前。见一仙官羽衣宝冠,剑佩曳履,升殿而坐,身有五色光。妙想即往瞻谒,仙官谓妙想曰:吾乃往昔有虞氏之君帝舜也,劳厌万国,养道此山。每欲诱教后人,使之知道,而世无可教授者。夫道在于内不在于外,道在尔身不在他人,玄经所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也。顷者,地司奏汝居山三十馀载,初终如一,守道不邪,存念精诚,遵禀科戒。若无所成证,此乃道之弃人也。玄经云:常善救物,故无弃物。道之布惠周普,物物皆欲成之,人人皆欲度之。但世人福果单微,道气肤浅,不能精专勤久,道气未应,而已中息。是人自弃道,非道弃人也。汝精诚一志,期以百生千生,望于所证,不怠不退,深可愍也,吾昔遇太上老君,示以道德真经,理国理身,度人行教,可以通天地,贯万物,为行化之要,修政之本,非言可谕,但世俗浮诈,嗤谦光为懦怯,轻退身为迂劣,笑绝圣弃智为荒唐,鄙绝仁弃义为迳庭,盖末世之迷妄也。玄圣之意,将欲还淳复朴,祟道黜邪。斜径既除,至道自显。淳朴既立,浇竞自驱。则裁制之义无所施,兼爱之慈无所措,昭灼之圣无所用,讥谲之智无所行,天下混然归乎大顺,此玄圣之大旨也。吾以历数既往,归理玆山,常以久视无为之道分命仙官,下教于人。盖上圣高真愍劫历不常,代运流转、阴阳倚伏,生死推还,俄尔之问又及阳九百六之会,孜孜下教以救于人,尤切于世人之求道也。世人求道,若存若亡,系念存心,万中无一。天真悯俗,常在人问隐景化形,随方开悟。此山九峰,皆有宫室,真官主之。其下有宝玉五金,灵芝神草,三天所镇之药,太上所藏之经。或在石室洞台,云崖嵚谷,皆有灵司主掌,无毒螫鸶攫之物。可以度世,可以养生,可以修道,可以登真也。汝居山以来,未尝游览四表,俯娣岑峦,固不得而知也。勉而修之,伫驾景策空,然后倒景而研其本末也。于是命侍宸以道德二经及驻景灵文授之而去。自是一年或三五降于黄庭观。后数年,妙想向日升天,所居观改为营道观。玆山以舜修道之所,故曰道州,老君尝以《道德经》授舜于此可验。故河上公云:吾著此书已一千七百岁也。

王奉仙

编辑

女仙王奉仙,宣州人也。家贫,父母耕识为业。奉仙年十四,于田中忽见青衣童少女十许人,与之嬉戏,良久散去。他日,往田所见之如旧。月馀,诸女夜集其家,终夕言笑,达旦方去。或拥珍果般饥而来,非世所有。其房甚狭,来众虽多,不觉其隘。父母疑而伺之,终无所见。又疑妖物所惑,诂责甚切,每托他辞以对。自是诸女昼日往来,与之远游,无所不届,及暮乃返。奉仙自此不饮不食,渐觉其异。一日近父母见在庭竹之杪,坠身投地。因问其故,方乃言所遇皆是仙女,每周游天上,自此竹竿上升往来。诸女又剪奉仙之发,前齐眉目,后垂到肩,积年不复长。而肌肤丰洁若冰玉,明眸异貌,天人之相也。又智辩明悟,人所不及,言论之理,契合要妙。尝与高达之人言曰:某所遇者道也,所得者仙也,所见之女皆女仙也。每到天宫见上仙所居,仙人多被服文绣,蕾买冠霜简,执仙花灵草,咏吟洞章。或登云门芝田,瑶宫琼阙,话长生度世之事。行于星汉之上,不知其几千万里也。初到天上,曰大有宫,天尊处广殿之中,万真侍卫?天人无数也。奉仙谒见,天尊命左右以玉浆一杯赐之,谓奉仙曰:汝有仙骨,法当上仙。由世运未满,五十年方复还此。百谷之实,食之伤人真气,草木之果,食之损人年寿,汝宜辟谷养真。自此不食二十年矣。夫天尊化于天上,主宰万物,若世人之父也。世尊化于世上,劝人以善,若世人之母也。儒典行于世间,若世人之兄长也。举世人如婴儿焉,但识其母,不知其父兄之尊,故知道者少,重儒者寡,不足怪也。奉仙所见天上事,与今道无异,了无菩萨佛僧之像也。奉仙所图画功德,多作天人帝王道君朝服之仪,题云朝天图。游于淮浙间,所至之处,观者云集。奉仙唯以忠孝正直之道,清争俭约之言,修身密行之要,以教于士女,故远近钦仰。金玉宝货,填委其前,所施万计,皆委而不受。奉仙与二女弟居洞庭山,后居钱塘项山。二女弟子奉香火,建殿宇华盛,力未尝阙。一旦而终,年十八,果符五十年之说也。其平日宴坐居室,则睹千里之事。凝思游神,则朝九天之上。将终,云鹤屡降,异香盈室。化后尸形柔泽,肌肤如生,识者以为尸解。

王氏

编辑

女仙王氏,王丞相王徽之侄女也。时值翰林王氏之父随计入关,王氏与所生刘及其母裴氏寓居义兴山桂岩之下,与洞灵观为邻。王氏幼年慕道,不饮酒,不茹荤,立志端庄,常乐在幽静。或抚琴怡悦,或词翰自娱。持《大洞真经》及《度人》、道德章句,居室之问,时有异香气,与众气不同。父母钦而异之,尝密谓母曰:洞宫有召命,当补仙官,辞不获免,恐远行耳。母未解其意。忽一旦微疾,裴与刘皆所钟爱,为于洞灵观祷祈。是日稍愈,亦同诣观中,褊谒真像。处庭焚香,若有所祝。及晚归所居,其门右有巨石,乃于石上题诗曰:肮水登山无足时,诸仙频下听琴诗。此心不恋居尘业,唯见天边双鹤飞。是夕,奄然而终,及明,有双鹤栖于庭木,音乐盈空,异香满野。远近惊异,奔共观之。举形就本室,衣而已。自是一家洁志香火,及长幼皆修道化。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之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