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博考 (四库全书本)/卷12

卷十一 氏族博考 卷十二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氏族博考卷十二    眀 凌廸知 撰世家上
  二班
  司马迁班固父子迁父谈固父彪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
  二马
  司马谈谓子迁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唐夏典天官事司马氏典周史至汉谈为太史公
  览群史
  刘子元名知几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竒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为中宗领史事
  居集贤
  柳冕芳子字敬叔博学富文辞且世史官父子并居集贤院
  补注
  李邕少知名始父善注文选释事而忘意书成以问邕邕不敢对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试为我补益之邕附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两书并行
  弱敏悟
  苏瓌字昌容擢进士第子颋字廷硕弱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第进士又举贤良方正异等
  工辞章
  颜真卿字清臣师古五世从孙博学工辞章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
  下笔成章
  韩思彦字英达下笔成章子琬举茂才又举文艺优长贤良方正连中
  讲学不废
  崔融擢八科高第曾孙讲学不废擢进士第为推官
  韦思谦
  韦思谦名仁约及进士第子承庆嗣立并擢进士第后承庆鳯阁舎人武后召嗣立谓曰尔父尝称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称职如而父言今使卿兄弟自相代即拜鳯阁舍人嗣立孙弘景又擢进士第累迁吏部侍郎
  封鲁
  封鲁公以为周公也周公拜前鲁公拜后生以飬周公死以为周公主
  命君牙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王若曰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
  为司徒
  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
  代军尉
  祁奚辞军尉荐其子代之军无秕政
  仍叔子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朝仍叔之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仍叔之子何讥父老子代从政也
  田婴子
  田婴有贱妾子名文乘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子为何曰不能知也君用事相齐至今三年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梁而士不得短褐仆妾馀榖肉而士不厌糟糠公家之事日损文切怪之
  万石君
  石奋长子建次甲次乙次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举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三司隶
  鲍宣字子都与子永孙昱俱为司隶皆乘骢马京师歌曰鲍氏骢三入司隶再入公
  十世大夫
  汲黯之先有宠于古之卫国至黯十世世为卿大夫
  七世内侍
  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无以加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金日䃅异域亡国羁虏汉庭而能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父子师傅
  汉䟽广为太子太傅子受为少傅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
  父子御史
  杜延年字幼公周之子也为御史大夫延年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
  父子通侯
  苏武曰武父子居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侍中十人
  前张安世子孙相继自宣元以来为侍中中常侍者凡十馀人
  朱轮十人
  杨家全盛时乘朱轮十人
  貂蝉盈幄
  刘向疏曰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
  车马累世
  东京杨氏袁氏累世宰相为汉名族然袁氏车马衣服极为奢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不及杨氏也
  邓氏宠贵
  邓氏累世宠贵凡矦者二十九人太尉二十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东京莫盛于此
  耿氏兴盛
  耿氏自中兴后迄建安末大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列矦十九人中郎将刺史二千石数百人与汉兴衰
  父子交代
  汉公孙贺自太仆卿迁丞相其子敬声代父为太仆卿
  子孙典法
  陈咸孙躬躬子宠宠子忠皆典汉法
  家世掌狱
  郭躬字仲孙为廷尉家世掌狱务在宽平
  四世太尉
  杨震至彪四世太尉徳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
  三叶侍中
  冯鲂曹褒父子并三叶侍中
  七人廷尉
  后汉郭文弘子孙七人为廷尉
  汝南袁安
  汝南袁安为司徒子敞为司空孙汤为太尉汤子逢为司空逢弟隗为司徒
  太邱陈寔
  太邱长陈寔子鸿胪纪纪子司空群群子仆射泰四世仕于汉魏二朝并有重名而其徳渐渐小减时人语曰太邱四世公惭卿卿惭长
  四世乡郡
  晋会稽孔愉子安国愉孙靖靖二子山士灵符四世五人为本郡太守
  三世益州
  汝南周访访子抚抚子楚三世益州
  五世吏部
  宋何尚之子偃偃子戢戢子昌㝢昌㝢子敬容五世为吏部
  四世吏部
  谢庄庄子朏朏子瀹瀹子览览子温四世六人为吏部
  诸傅县谱
  南齐傅琰字季珪父僧祐为山阴令琰又为之山阴东土大县难为官长僧祐在县有称尤眀察父子并著伟绩江左鲜有比云
  八叶宰相
  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以寖微而亡故馀祉及其后裔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徳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三人卿相
  温大雅与弟彦博大有皆知名薛道衡见之叹曰三人者皆卿相材也高祖兵兴引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主文檄帝受禅迁黄门侍郎而彦博亦为中书侍中对管华近帝谓曰我起晋阳为卿一门
  三人学士
  贞观中颜师古相时勤礼三人皆为弘文馆学士
  一门群从
  崔义玄子神基为相弟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
  三世仆射
  高士廉迁尚书右仆射三世此官世荣其贵晋谢安安子琰琰子琨三世仆射
  四世司空
  袁眀远祖滂为汉司徒自滂至眀凡十二世其间位司徒司空者四世
  三世典选
  刘珍甫子祥道祥道子齐贤三世典选韦挺子待贾待贾子万石陆元方子景融并同典选
  三世制诰
  李徳林至百药安期三世掌制诰
  三㦸崔家
  崔俨谏议大夫其群从数十自兴宁里谒大明宫冠盖驺哄相望琳与弟太子詹事珪光禄卿瑶俱列棨㦸世号三㦸崔家
  万石张家
  张潜官至魏州刺史沛同州刺史洽卫尉卿渉殿中监父子兄弟五人皆至三品官谓之万石张家
  三相张家
  张嘉贞元宗时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子延赏徳宗朝复平章孙弘靖元和中又平章时号三相张家
  鳯阁王家
  王从易昆仲三人开元中皆鳯阁舎人号鳯阁王家
  父子列㦸
  徳宗正元四年诏以太尉中书令西平郡王李晟长子愿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賔客赐勋上柱国与晟门并列㦸
  父子同朝
  韩弘子公武从弘入朝为右金吾将军弘出河中弘弟充徙宣武乃曰二父居重镇我以孺子又当执金吾职乎固辞改右骁卫大将军
  父子隔坐
  吴亮为尚书令子隲为中书令毎朝会诏以御屏风隔其父子坐
  父子侍郎
  唐崔挹为礼部侍郎子湜迁兵部侍郎父子同为南省副
  父子节度
  唐时勋将尤贵盛者无如李郭然汾阳西平犹不得父子并为节度而弘正父子俱拥节旄同日拜
  父子中书
  苏瓌子颋迁给事中拜中书舍人时瓌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在禁筦朝廷荣之 王珉父洽永和中为中书令至珉复居之时人以为奕世令望
  父子史官
  刘子玄贶父子修史
  父子宰相
  前汉韦贤子元成 平当子晏 唐刘祥道子齐贤乐彦玮子思晦 苏瓌子颋 陆元方子象先 窦徳玄子怀贞 李道广子元纮 令狐楚子绹 崔铉子沈 杜审言子让能 戴胄子至徳 徐商子彦相崔慎由子𦙍 韦仁约子承庆嗣立 郑珣瑜子覃朗李吉甫子徳𥙿 吕许公夷简子公著 韩魏公琦
  子仪忠彦
  父子秉政
  父子秉政宋自太祖至靖康元年凡十二家王惠献化基参政子安简举政参政吕文靖夷简宰相子惠穆公弼枢密使正献公著宰相石元懿熙载枢密使子文定中立参政陈给事门下侍郎荘敏宰相范文正仲淹参政子忠宣纯礼参政纯仁尚书右丞曹武惠枢密使子武穆枢密副使蔡丞相确子懋尚书左丞蔡太师宰相子枢密曾宣靖公亮子孝宽枢密王侍郎博文同知枢密院子忠简枢密使吕文靖之老也以司徒监修国史兼绎经润史使毎有军国大事与中书门下枢密院同议以闻正献之老也复以司空司同平章事曾令绰之为签书宣靖犹康宁遂就养东府士林尤以二家为盛事
  父子翰长
  吕文靖公蒙正子公弼公著公亮公孺倛为翰长
  祖孙宰相
  曾鲁公公亮孙钦道世为宰相
  祖孙执政
  吕正献孙舜徒 韩仪公孙似夫 梁庄肃孙才甫富文忠孙季申 钱文僖元孙处和 王文献孙康靖张师黯孙简翼 张章简孙元量 张荣僖曾孙忠
  文 蒋颕叔曾孙子礼
  叔侄宰相
  吕文穆蒙正侄文靖夷简相继任宰相
  叔侄执政
  胡文公从子修简 林文简从子彦振 史签枢密从子文惠 章文宪从孙质夫子厚
  兄弟宰相
  韩康公弟庄敏
  兄弟执政
  吕镇南弟正惠 陈文忠弟文惠 任康懿弟安惠吴正肃弟正宪 惠穆弟正献 韩献肃弟庄敏 王文公弟和甫 蔡儋州弟元度 邓子能弟文简 洪文惠弟文安 宇文仲理弟宗悫
  三世执政
  韩魏公子仪曾孙似夫曾鲁公子孝宽孙钦道
  二世执政
  吕许公从父文穆子惠穆正献曾孙舜徒
  父子兄弟翰苑
  钱文僖公记父子入院一家李文正昌武兄弟入院三家二窦可象望之二李文嘉相州二钱希白师圣以为极盛矣其后父子入院者又四家钱希白子飞仲素荘肃仪甫子容忠宣景卢景伯景严兄弟入院者又九家二陈文惠康肃二宋元宪景文二吴正肃正宪二韩康公持国二苏文忠文定二曾文昭文肃二蔡元长元度二宇文仲理仲通三洪然洪氏父子兄弟入翰苑者四










  氏族博考卷十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