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会奏行政司法分权声明地方官责任折

民政部会奏行政司法分权声明地方官责任折
大清内阁法部会同民政部
宣统三年七月初三日
1911年8月26日
公布于内阁官报七月初七日第七号

奏为行政司法分权伊始亟应声明地方官责任以防诿卸而重考成恭折会陈仰祈  圣鉴事窃查向例军民词讼。均由州县起诉。行政司法之权。寄于牧令一人。而事务遂日形其丛脞。自  先朝宣布预备立宪后。筹办审判各厅。业经列入  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上年修正筹备清单。复将续办各级审判厅事宜。提前限令成立。是司法独立之制。关系宪政精神。已为一定不移之国是。宣统元年十二月钦奉  特旨立宪政体。必使司法行政各官。权限分明。责任乃无诿卸。亦不得互越范围等因。恭绎  圣谕所谓司法行政分权之义。乃就行政衙门向管之司法事务。划归司法官吏办理。其关涉司法之行政事务。自应仍由行政官吏分别办理。固属毫无疑义。惟查司法制度。颁行未久。直省已设审判厅地方。往往因地方官不明司法行政分权之故。而于应负行政责任。亦复随意诿卸。每遇命盗重案。或坐视不理。而以应归审判为词。或徒袭具文。而以照例饬缉了事。近年以来。直省迭吿偏灾。民力穷困。抢劫之案。时有所闻。此等作奸犯科之徒。实缘捕务废弛而起。各该地方牧令。事前既疏于防范。事后又不认真查缉。人民生命财产之危。益将不可究诘。臣等体察情形。窃以为非声明地方官应负责任不可。查司法独立。既应以审判事务为范围。则地方有司。即应以行政事务为专责。就刑事案件而言。承审则属于司法。承缉则属于行政。权虽各异。义实相联。是以法院编制法。定有检察官调度司法警察之条。奏定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内。载司法警察官营翼兵弁地方印佐各员。俱为检察厅之补助机关。州县系地方印官。巡警归其管理。无论查照旧例新章。其分权于司法官吏者。仅承审一端。非并承缉之责而亦不属于州县也。现在府厅州县巡警。业已据报遵限成立。惟是否确有成绩。仅凭奏咨。似难核实。应由民政部通行直省。责成督抚。督饬所属。认真办理。如果巡警实系得力。则地方官有执行警政之权。即巡警未能完备。而督饬应捕人员。协同营汛兵弁。俱不难负补助司法之责。臣等往复会商。酌定办法。拟请嗣后直省已设审判厅地方。凡直辖地面之府。曁直隶厅州州县该管境内。一应保卫治安事宜。即责成该府直隶厅州州县。督饬所属。认真办理。遇有命盗重案。及一应刑事案件。审判检察各厅及地方官。均应各按承审承缉权限。互相维持。以期共济。其刑事人犯。不论系司法衙门移缉之案。或巡警官署发觉之案。如果事犯在逃。即责成该府直隶厅州州县。督饬巡警曁应捕人员。分别协同地方营汛兵弁。勒限认真查缉。均于捕获后。移送该管检察厅起诉。由该管审判厅按律讯办。其盗贼之如何防范。奸宄之如何稽查。尤应责成该管地方官。督率巡警及应捕人员。先时筹备。为犯罪之预防。此应声明地方官缉捕责任者一也。缉捕责任。既有一定。则处分之法。不可不严。在文官惩戒章程未经颁行以前。所有该府直隶厅州州县。例得疏防承缉各处分。自应暂照现行律例。分别参办。以重责成。此项参罚案件。应如何查办之处。均查照奏定划分行政审判、曁司法审判权限暂行办法。报由民政部汇咨内阁。由内阁叙官局。查照现行处分则例办理。庶牧令有严重之考成。而捕务乃日有起色。此则因声明责任。而处分不得不议者又一也。惟处分所以惩既往。而考核实所以励将来。嗣后捕获人犯。除业经移送起诉案件判决后、由该司法衙门查照奏章分别报司报部外。该府直隶厅州州县。应将该管境内所出命盗重案。及一切刑事案件起数。分别已捕获未捕获两种。按月造具案由清册。报由该省民政司或巡警道查核。详由督抚严加考核。按季咨报民政部查考。如有任意不报。或报而不实不尽者。即由民政部曁该督抚查明。据实参处。其未设审判厅地方。除承审事宜查照馆部奏案分别办理外。其所出刑事案件。亦均遵照此次奏案。分别已未捕获。报由民政司或巡警道。倂案详咨。以凭查考。此则因声明责任。而考核不得不严者又一也。总之现在司法甫立根基。而地方之习惯。人民之信用。则皆重在州县。必须于两方关涉事件。和衷商榷。共相勉勖。乃能使司法行政。交益而不相碍。在州县于承缉各项。固不得少有诿卸。致误地方。而审判各官。亦宜于承审各项。悉心硏鞫。虚衷体访。务得实情。凡一应逮捕搜索等事。必须究有确据。方可知会地方官办理。万不宜卤莽灭裂。强州县以执行。现在改良伊始。深虑旧日之州县因循固多。即新设之法官经验尚少。业由法部行文诰诫。以策将来。此又应互任责成。以冀司法行政交有进步者也。以上办法。系为斟酌时宜而设。一俟新定外官制。曁刑事诉讼律颁布施行后。届时再一律钦遵办理。所有行政司法分权亟宜声明责任各缘由理合恭折会陈仰乞  皇上圣鉴训示谨  奏宣统三年七月初三日奉  旨依议钦此

本作品来自清朝时期的法令约章文书案牍。依据1910年12月18日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第三十一条第一项,该类别不能得著作权。


清朝政府结束超过一百年,再同时根据中华民国《著作权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以及通常法人及非法人组织作品保护期所约定,该类作品已无事实持有者而无论在何地均属于公有领域。而该类作品因属政府公文,故在美国亦为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