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 (四部丛刊本)/卷第二十三
水经注 卷第二十三 后魏 郦道元 注 景上海涵芬楼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
水经注卷二十三
后 魏 郦 道 元 撰
阴沟水 汳水 获水
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𦿆渠〈案𦿆近刻讹作荡下同〉
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案于字近刻讹在大河上〉故渎东南迳卷
县故城南又东迳蒙城北史记秦庄襄王元年𫎇骜
击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疑即骜所筑也于事未
详故渎东分为二世谓之阴沟水京相璠以为出河
之济又非所究俱东绝济隧〈案近刻讹作队〉右渎东南迳阳
武城北〈案近刻讹作右沟东西迳阳池城北〉东南绝长城迳安亭北又
东北会左渎左渎又东绝长城迳垣雍城南昔晋文
公战胜于楚周襄王劳之于此故春秋书甲午至于
衡雝作王宫于践土吕氏春秋曰尊天子于衡雝者
也郡国志曰卷县有垣雝城即史记所记韩献秦垣
雍是也又东迳开光亭南又东迳清阳亭南又东合
右渎又东南迳封丘县绝济渎东南至大梁合蒗𦿆
渠梁沟既开蒗𦿆渠故渎寔兼阴沟浚仪之称故云
出阳武矣〈案近刻讹作出武阳又脱矣字〉东南迳大梁城北〈案近刻脱东南〉
〈二字〉左屈与梁沟合〈案沟字近刻讹在屈字下〉俱东南流同受鸿沟
沙水之目其川流之会左渎东导者即汳水也盖津
源之变名矣故经云阴沟出蒗𦿆渠也〈案渠近刻讹作者〉
东南至沛为㳡水
阴沟始乱蒗𦿆终别于沙而㳡水出焉㳡水受沙水
于扶沟县许慎又曰㳡水首受淮阳扶沟县蒗𦿆渠
不得至沛方为㳡水也〈案此二十五字原本及近刻并讹在后老子生于曲㳡间〉
〈之下㳡水又屈东迳相县故城南之上〉尔雅曰㳡为洵郭景纯曰大水
泆为小水也〈案近刻泆作溢下有出别二字〉吕忱曰洵㳡水也㳡水
迳大扶城西城之东北悉诸袁旧墓碑宇倾低〈案宇近刻〉
〈讹作字〉羊虎碎折惟司徒滂蜀郡太守腾博平令光碑
字所存惟此自馀殆不可寻㳡水又东南迳阳夏县
西又东迳邈城北城实中而西有隙郭〈案近刻作璅郭〉㳡水
又东迳大棘城南故鄢之大棘乡也春秋宣公二年
宋华元与郑公子归生战于大棘获华元左𫝊曰华
元杀羊食士不及其御将战羊斟曰〈案食士下近刻作其御羊斟不〉
〈与及战曰九字盖后人据左𫝊之文所改〉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
为政遂御入郑故见获焉后其地为楚庄所并〈案近刻脱〉
〈庄字〉故圏称曰大棘楚地〈案楚近刻讹作也〉有楚太子建之坟
及伍员钓台池沼具存㳡水又东迳安平县故城北
陈留风俗𫝊曰大棘乡故安平县也士人敦憃易以
统御㳡水又东迳鹿邑城北世谓之虎乡城非也春
秋之鸣鹿矣杜预曰陈国武平西南有鹿邑亭是也
城南十里有晋中散大夫胡均碑元康八年立㳡水
之北有汉温令许续碑续字嗣公陈国人也举贤良
拜议郎迁温令延熹中立㳡水又东迳武平县故城
北〈案近刻脱北字〉城之西南七里许有汉尚书令虞诩碑〈案近〉
〈刻脱令字〉碑题云虞君之碑讳诩字定安虞仲之后〈案近刻脱〉
〈之字〉为朝歌令武都太守文字多缺不复可寻按范晔
汉书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祖为县狱吏治存宽恕
尝曰于公为里门子为丞相吾虽不及于公子孙不
必不为九卿故字诩曰升卿定安盖其幼字也魏武
王初封于此终以武平华夏矣㳡水又东迳广乡城
北圏称曰襄邑有蛇丘亭故广乡矣〈案近刻脱广字〉改曰广
世后汉顺帝阳嘉四年封侍中挚填为侯国即广乡
也㳡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
赖城入谷〈案注于二字近刻讹在东北上〉谓死㳡也㳡水又东南屈
〈案近刻讹作又南东屈〉迳苦县故城南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
王莽更名之曰赖陵矣城之四门列筑驰道东起赖
乡南自南门越水直指故台西面南门列道径趣广
乡道西门驰道西届武平北门驰道暨于北台㳡水
又东北屈〈案东下近刻衍而字〉至赖乡西〈案近刻脱西字〉谷水注之谷
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东东迳承匡城东春秋经书
夏叔仲彭生〈案近刻脱仲字〉会晋郤缺于承匡左𫝊曰谋诸
侯之从楚者〈案近刻讹作也〉京相璠曰今陈留襄邑西三十
里有故承匡城谷水又东南迳已吾县故城西陈留
风俗𫝊曰县故宋也杂以陈楚之地故梁国宁陵县
之徙种龙乡也以成哀之世戸至八九千冠带之徒
求置县矣永元十一年陈王削地以大棘乡直阳乡
十二年自鄢隶之〈案近刻脱十二年三字鄢讹作隐〉命以嘉名曰已
吾犹有陈楚之俗焉谷水又东迳柘县故城东地理
志淮阳之属县也城内有柘令许君清徳颂石碎字
紊惟此文见碑城西南里许有汉阳台令许叔种碑
〈案近刻台字种字互讹〉光和中立又有汉故乐成陵令太尉掾
许婴碑婴字虞卿司隶校尉之子建宁元年立馀碑
文字碎灭不复可观当似司隶诸碑也谷水又东迳
苦县故城中水泛则四周隍壍耗则孤津独逝谷水
又东迳赖乡城南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
是台在谷水北〈案近刻讹作比〉其城又谓之谷阳台非也谷
水自此东入㳡水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庙前有二
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案中官近刻作宦臣〉
命陈相边韶撰文〈案近刻脱文字〉碑北有双石阙甚整顿石
阙南侧魏文帝黄初三年经谯所勒阙北东侧有孔
子庙庙前有一碑西面是陈相鲁国孔畴建和三年
立北则老君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又北㳡水之侧
又有李母庙〈案李下近刻衍老字〉庙在老子庙北庙前有李母
冢冢东有碑是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碑云
老子生于曲㳡间㳡水又屈东迳相县故城南其城
卑小实中边韶老子碑文云〈案文近刻讹作又〉老子楚相县
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案赖下近〉
〈刻衍游字〉㳡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案疑近刻讹作然〉自是无郭
以应之㳡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春秋左𫝊僖公二
十二年楚成得臣帅师伐陈遂取谯城顿而还是也
王莽之延成亭也魏立谯郡沇州治沙水自南枝分
北迳谯城西而北注㳡㳡水四周城侧城南有曹嵩
冢冢北有碑碑北有庙堂馀基尚存柱础仍在庙北
有二石阙双峙高一丈六尺榱栌及柱皆雕镂云矩
〈案近刻讹作炬朱谋㙔云当作烟非也今考㶟水注内亦云柱侧悉镂云矩〉上罦罳已碎
阙北有圭碑题云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特进费亭
侯曹君之碑延熹三年立碑阴又刊诏策〈案诏近刻讹作石〉
二碑文同夹碑东西列对两石马高八尺五寸石作
麤拙不匹光武隧道所表象马也有腾兄冢〈案近刻作有兄〉
〈腾冢〉冢东有碑题云汉故颍川太守曹君墓延熹九年
卒而不刊树碑岁月坟北有其元子炽冢冢东有碑
题云汉故长水校尉曹君之碑历大中大夫司马长
史侍中〈案侍上近刻衍引字〉迁长水年三十九卒熹平六年造
炽弟𦙍冢冢东有碑题云汉谒者曹君之碑熹平六
年立城东有曹太祖旧宅所在负郭对廛侧隍临水
魏书曰太祖作议郎告疾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
读书𫝊〈案近刻脱春夏二字〉秋冬射猎以自娱乐文帝以汉中
平四年生于此上有青云如车盖终日乃解即是处
也后文帝以延康元年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
坛前树碑碑题云大飨之碑碑之东北㳡水南有谯
定王司马士会冢冢前有碑晋永嘉三年立碑南二
百许步有两石柱高丈馀半下为束竹交文作制极
工〈案近刻讹作乃士〉石榜云晋故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扬
州江州诸军事安东大将军谯定王河内温司马公
墓之神道㳡水又东迳朱龟墓北东南流冢南枕道
有碑〈案近刻重冢南二字〉碑题云汉故幽州刺史朱君之碑龟
字伯灵〈案伯近刻讹作汨〉光和六年卒官故吏别驾从事史
右北平无终年化中平二年造碑阴刊故吏姓名悉
蓟涿及上谷北平等人㳡水东南迳层丘北丘阜独
秀巍然介立故壁垒所在也㳡水又东南迳城父县
故城北〈案近刻脱北字〉沙水枝分注之水上承沙水于思善
县世谓之章水〈案章近刻作漳下同考章水又见渠水注内亦无水旁〉故有章
头之名也东北流迳城父县故城西〈案近刻脱县字〉侧城东
北流入于㳡㳡水又东迳下城父北郡国志曰山桑
县有下城父聚者也㳡水又屈迳其聚东郎山西又
东南屈迳郎山南山东有垂惠聚世谓之礼城袁山
松郡国志曰山桑县有垂恵聚即此城也㳡水又东
南迳㳡阳城北临侧㳡水〈案注内言临侧者不一朱谋㙔云当作侧临非也〉
魏太和中为㳡州治〈案近刻脱㳡字〉以盖表为刺史后罢州
立郡〈案朱谋㙔云旧本作立碑吴本改为立郡今考原本作郡非吴所改〉衿带遏戍㳡
水又东南迳龙亢县故城南汉建武十三年世祖封
傅昌为侯国故语曰沛国龙亢至山桑者也㳡水又
屈而南流出石梁梁石崩褫夹岸积石高二丈水历
其间又东南流迳荆山北〈案近刻脱北字〉而东流注也
又东南至下邳淮陵县入于淮
㳡水又东左合北肥水北肥水出山桑县西北泽薮
东南流左右翼佩数源异出同归盖微脉涓注耳东
南流迳山桑邑南俗谓之北平城昔文钦之封山桑
侯疑食邑于此城东南有一碑碑文悉破无验惟碑
背故吏姓名尚存熹平元年义士门生沛国萧刘定
兴立〈案士近刻讹作北〉北肥水又东迳山桑县故城南俗谓
之都亭〈案此下近刻衍城字〉非也今城内东侧犹有山亭桀立
陵阜高峻非洪台所拟十三州志所谓山生于邑其
亭有桑〈案亭近刻作庭〉因以氏县者也郭城东有文穆冢碑
三世二千石穆郡户曹史征试博士太常丞以明气
候擢拜侍中右中郎将迁九江彭城陈留三郡〈案近刻讹〉
〈作四部〉光和中卒故吏涿郡太守彭城吕䖍等立北肥
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瑕陂陂水又东南迳瑕城南
春秋左𫝊成公十六年楚师还及瑕即此城也故京
相璠曰瑕楚地北肥水又东南迳向县故城南地理
志曰故向国也世本曰许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京
相璠曰向沛国县今并属谯国龙亢也杜预曰龙亢
县东有向城汉世祖建武十三年更封富波侯王霸
为侯国即此城也俗谓之圆城非又东南迳义成南
〈案成近刻讹作城〉世谓之楮城非又东入于㳡㳡水又东注
淮经言下邳淮陵入淮误矣
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
阴沟即蒗𦿆渠也亦言汳受旃然水又云丹沁乱流
〈案沁原本及近刻讹作泌今改正〉于武徳绝河南入荥阳合汳故汳
兼丹水之称河济水断〈案济近刻讹作沛〉汳承旃然而东自
王贲灌大梁水出县南而不迳其北夏水洪泛则是
渎津通故渠即阴沟也于大梁北又曰浚水矣故圏
称著陈留风俗𫝊曰浚水迳其北者也又东汳水出
焉故经云汳出阴沟于浚仪县北也汳水东迳仓垣
城南即浚仪县之仓垣亭也〈案浚仪近刻讹作大梁〉城临汳水
陈留相毕邈治此征东将军苟睎之西也〈案茍睎近刻讹作荀〉
〈晞〉邈走归京睎使司马东莱王赞代据仓垣断留运
漕汳水又东迳陈留县之鉼乡亭北陈留风俗𫝊所
谓县有鉼乡亭即斯亭也汳水又迳小黄县故城南
神仙𫝊称灵夀光扶风人死于江陵胡罔家罔殡埋
之后百馀日人有见光于此县寄书与罔〈案与近刻讹作于〉
罔发视之惟有履存汳水又东迳鸣雁亭南春秋左
𫝊成公十六年卫侯伐郑至于鸣雁者也杜预释地
云在雍丘县西北今俗人尚谓之为白雁亭汳水又
东迳雍丘县故城北迳阳乐城南西征记曰城在汳
北一里周五里雍丘县界汳水又东有故渠出焉南
通睢水谓之董生决或言董氏作乱引水南通睢水
故斯水受名焉今无水汳水又东枝津出焉俗名之
为落架口西征记曰落架水名也续述征记曰在董
生决下二里汳水又迳外黄县南又东迳莠仓城北
续述征记曰莠仓城去大游墓二十里又东迳大齐
城南陈留风俗𫝊曰外黄县有大齐亭又东迳科城
北陈留风俗𫝊曰县有科禀亭是则科禀亭也〈案科近刻〉
〈讹作料〉汳水又东迳小齐城南汳水又南迳利望亭南
风俗𫝊曰故成安也地理志陈留县名〈案近刻讹作志曰陈留旧〉
〈名〉汉武帝以封韩延年为侯国汳水又东龙门故渎
出焉渎旧通睢水故西征记曰龙门水名也门北有
土台高三丈馀上方数十步汳水又东迳济阳考城
县故城南为菑获渠考城县周之采邑也于春秋为
戴国矣左𫝊隐公十年秋宋卫蔡伐戴是也汉高帝
十一年秋封彭祖为侯国陈留风俗𫝊曰秦之谷县
也后遭汉兵起邑多灾年故改曰菑县王莽更名嘉
谷〈案此下近刻有汉字〉章帝东巡过县诏曰陈留菑县〈案近刻脱留字〉
其名不善高祖鄙柏人之邑世宗休闻喜而显获嘉
应亨吉元符嘉皇灵之顾赐越有光列考武皇其改
菑县曰考城是渎盖因县以获名矣汳水又东迳宁
陵县之沙阳亭北故沙随国矣春秋左𫝊成公十六
年秋会于沙随谋伐郑也杜预释地曰在梁国宁陵
县北沙阳亭是也世以为堂城非也汳水又东迳黄
蒿坞北续述征记曰堂城至黄蒿二十里汳水又东
迳斜城下续述征记曰黄蒿到斜城五里陈留俗风
𫝊曰考城县有斜亭汳水又东迳周坞侧续述征记
曰斜城东三里晋义熙中刘公遣周超之自彭城縁
汳故沟斩树穿道七百馀里以开水路停泊于此〈案泊〉
〈近刻作薄〉故兹坞流称矣汳水又东迳葛城北故葛伯之
国也孟子曰葛伯不祀汤问曰何为不祀称无以供
祠祭遗葛伯葛伯又不祀汤又问之曰无以供牺牲
汤又遗之又不祀汤又问之曰无以供粢盛汤使亳
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又率民夺之不授者则
杀之汤乃伐葛葛于六国属魏魏安釐王以封公子
无忌〈案安釐王近刻讹作襄王忌讹作咎〉号信陵君其地葛乡即是城
也在宁陵县西十里汳水又东迳神坈坞又东迳夏
侯长坞续述征记曰夏侯坞至周坞各相距五里汳
水又东迳梁国睢阳县故城北而东历襄乡坞南续
述征记曰西去夏侯坞二十里东一里即襄乡浮图
也汳水迳其南汉熹平中某君所立〈案近刻脱中某二字〉死因
葬之其弟刻石树碑〈案近刻脱其字〉以旌厥徳隧前有狮子
天鹿累塼作百达柱八所〈案近刻脱累字达讹作树〉荒芜颓毁雕
落略尽矣
又东至梁郡蒙县为获水〈案获原本讹作睢近刻讹作濉考后获水出汳水于梁郡〉
〈蒙县北而睢水出梁郡鄢县可证此乃为获水甚明今改正〉馀波南入雎阳城中
汳水又东迳贳城南〈案贳近刻讹作贯〉俗谓之薄城非也阚
骃十三州志以为贯城也〈案贯近刻讹作贳〉在蒙县西北春
秋僖公二年齐侯宋公江黄盟于贯杜预以为贳也
云贳贯字相似贯在齐谓贯泽也是矣〈案近刻讹作以〉非此
也今于此地更无他城在蒙西北惟是邑耳考文准
地贳邑明矣非亳可知汳水又东迳𫎇县故城北〈案蒙〉
〈原本及近刻并讹作违今改正〉俗谓之小蒙城也西征记城在汳水
南十五六里即庄周之本邑也为蒙之漆园吏郭景
纯所谓漆园有傲吏者也悼恵施之没杜门于此邑
矣汳水自县南出今无复有水惟睢阳城南侧有小
水南流入于睢城南二里有汉太傅掾桥载墓碑载
字元宾梁国睢阳人也睢阳公子熹平五年立城东
百步有石室刊云汉鸿胪桥仁祠城北五里有石虎
石柱而无碑志不知何时建也汳水又东迳大𫎇城
北自古不闻有二蒙疑即蒙亳也所谓景薄为北亳
矣〈案北近刻讹作此〉椒举云商汤有景亳之命者也阚骃曰
汤都也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
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皇甫谧以为考之
事实学者失之如孟子之言汤居亳与葛为邻是即
亳与葛比也汤地七十里葛又伯耳封域有限而宁
陵去偃师八百里〈案陵近刻讹作陂〉不得童子馈饷而为之
耕今梁国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师
也古文仲虺之诰曰葛伯仇饷征自葛始即孟子之
言是也崔骃曰汤冢在济阴薄县北皇览曰薄城北
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
平也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郤长卿按行水灾
因行汤冢在汉属扶风今徴之回渠亭有汤池征陌
是也〈案池近刻讹作地〉然不经见难得而详按秦宁公本纪
云二年伐汤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汤然则周
桓王时自有亳王号汤为秦所灭乃西戎之国葬于
征者也非殷汤矣刘向言殷汤无葬处为疑杜预曰
梁国𫎇县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汤冢其西有箕子
冢今城内有故冢方坟疑即杜元凯之所谓汤冢者
也而世谓之王子乔冢冢侧有碑题云仙人王子乔
碑曰王子乔者盖上世之真人闻其仙不知兴何代
也博问道家〈案问近刻讹作闻〉或言颍川或言产蒙初建此
城则有斯丘𫝊承先民曰王氏墓暨于永和之元年
冬十二月当腊之时夜上有哭声其音甚哀附居者
王伯怪之明则祭而察焉时天鸿雪下无人径有大
鸟迹在祭祀处左右咸以为神其后有人著大冠绛
单衣杖竹立冢前呼采薪孺子伊永昌曰我王子乔
也勿得取吾坟上树也忽然不见时令泰山万熹〈案近〉
〈刻讹作喜〉稽故老之言感精瑞之应乃造灵庙以休厥神
于是好道之俦自远方集或弦琴以歌太一或覃思
以历丹丘〈案近刻覃讹作谭丘讹作思〉知至徳之宅兆实真人之
祖先延熹八年秋八月皇帝遣使者奉牺牲致礼祠
濯之敬肃如也国相东莱王璋字伯仪〈案近刻讹作羲〉以为
神圣所兴必有铭表乃与长史边干遂树之玄石纪
颂遗烈观其碑文意似非远既在迳见〈案近刻作既有经见〉不
能不书存耳〈案近刻作存焉〉
获水出汳水于梁郡蒙县北
汉书地理志曰获水首受甾获渠〈案获水下近刻有也字又有十三州〉
〈志曰五字并系衍文〉亦兼丹水之称也竹书纪年曰宋杀其大
夫皇瑗于丹水之上又曰宋大水〈案原本及近刻并讹作宋大夫〉丹
水壅不流盖汳水之变名也获水自𫎇东出〈案近刻讹作山〉
水南有汉故绎幕令匡碑匡字公辅鲁府君之少子
也碑字碎落不可寻识竟不知所立岁月也获水又
东迳长乐固北已氏县南东南流迳于蒙泽十三州
志曰蒙泽在县东春秋庄公十二年宋万与公争博
杀闵公于斯泽矣获水又东〈案获近刻讹作汳〉迳虞县故城
北古虞国也昔夏少康逃奔有虞为之庖正虞思于
是妻之以二姚者也王莽之陈定亭也城东有汉司
徒盛允墓碑〈案近刻脱碑字〉允字伯世〈案允近刻讹作公〉梁国虞人
也其先奭氏至汉中叶避孝元皇帝讳改姓曰盛世
济其美以迄于公察孝廉除郎累迁司空司徒延熹
中立墓中有石庙庙宇倾颓基构可寻获水又东南
迳空桐泽北泽在虞城东南春秋哀公二十六年冬
宋景公游于空泽〈案近刻脱宋景二字〉辛巳卒于连中大尹左
师兴空泽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如沃宫者矣获
水又东迳龙谯固〈案近刻脱东字固讹作国〉又东合黄水口水上
承黄陂下注获水获水又东入栎林世谓之九里柞
获水又东南迳下邑县故城北楚考烈王灭鲁顷公
亡迁下邑又楚汉彭城之战吕后兄泽军于下邑〈案兄〉
〈泽近刻讹作弟周〉高祖败还从泽军子房肇捐地之策收垓
下之师陆机所谓即下邑者也王莽更名下治矣获
水又东迳砀县故城北〈案砀下近刻衍山字〉应劭曰县有砀山
山在东出文石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也王莽之节
砀县也山有梁孝王墓其冢斩山作郭穿石为藏行
一里到藏中有数尺水水有大鲤鱼黎民谓藏有神
不敢犯神〈案近刻民讹作萌犯神讹作犯之〉凡到藏皆洁斋而进不
斋者至藏辄有兽噬其足兽难得见见者云似狗所
未详也山上有梁孝王祠获水又东穀水注之上承
砀陂〈案砀近刻讹作阳〉陂中有香城城在四水之中承诸陂
散流为零水瀤水清水也〈案为近刻作谓〉积而成潭谓之砀
水赵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为康王舍人行彭涓之
术浮游砀郡间二百馀年后入砀水中取龙子与弟
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旁设屋祠果乘赤鲤鱼出入
坐祠中砀中有可万人观之〈案可近刻作千〉留月馀复入水
也陂水东注谓之穀水东迳安山北即砀北山也山
有陈胜墓秦乱首兵伐秦弗终厥谋死葬于砀谥曰
隐王也穀水又东北注于获水获水又东历蓝田乡
郭又东迳梁国杼秋县故城南王莽之予秋也〈案予近刻〉
〈讹作子〉获水又东历洪沟东注〈案此下近刻衍之字〉南北各一沟
沟首对获世谓之鸿沟〈案鸿近刻讹作洪〉非也春秋昭公八
年秋蒐于红杜预曰沛国萧县西有红亭即地理志
之𧈬县也景帝三年〈案近刻讹作高后三年〉封楚元王子富为
侯国王莽之所谓贡矣盖沟名音同〈案音近刻讹作是〉非楚
汉所分也
又东过萧县南睢水北流注之〈案此六字原本及近刻并讹入注内睢讹作获〉
〈考注云即经所谓睢水也寔指此经之文而言今改正〉
萧县南对山世谓之萧城南山也戴延之谓之同孝
山云取汉阳城侯刘徳所居里名目山也刘澄之云
县南有冒山未详孰是也山有箕谷谷水北流注获
世谓之西流水言水上承梧桐陂陂水西流因以为
名也余尝迳萧邑城右惟是水北注获水更无别水
疑即经所谓睢水也城东西及南三面临侧获水故
沛郡治县亦同居矣城南旧有石桥耗处〈案近刻讹作处耗〉
积石为梁高二丈今荒毁殆尽亦不具谁所造也县
本萧叔国宋附庸楚灭之春秋宣公十二年楚代萧
萧溃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抚之士同挟
纩〈案近刻作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同挟纩乃后人据左𫝊之文所改〉盖恩使之然矣
萧女聘齐为顷公之母郤克所谓萧同叔子也获水
又东历龙城不知谁所创筑也获水又东迳同孝山
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馀丈
广百许步经十馀坟悉结石也获水又东净净沟水
注之水上承梧桐陂西北流即刘中书澄之所谓白
沟水也〈案沟近刻讹作渎〉又北入于获俗名之曰净净沟也
又东至彭城县北东入于泗
获水自净净沟东迳阿育王寺北或言楚王英所造
非所详也盖遵育王之遗法因以名焉与安陂水合
水上承安陂馀波北迳阿育王寺侧水上有梁谓之
玄注桥水旁有石墓宿经开发石作工奇殊为壮构
而不知谁冢疑即澄之所谓凌冢也水北流注于获
获水又东迳弥黎城北刘澄之永初记所谓城之西
南有弥黎城者也获水于彭城西南回而北流迳彭
城城西北旧有楚大夫龚胜宅即楚老哭胜处也获
水又东转迳城北而东注泗水北三里有石冢被开
𫝊言楚元王之孙刘向冢未详是否城即殷大夫老
彭之国也于春秋为宋地楚伐宋并之以封鱼石崔
子季珪述初赋曰想黄公于邳圯勤鱼石于彭城〈案勤〉
〈近刻讹作勒〉即是县也孟康曰旧名江陵为南楚陈为东
楚彭城为西楚文颖曰彭城故东楚也项羽都焉谓
之西楚汉祖定天下以为楚郡封弟交为楚王都之
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王莽更之曰和乐郡也
徐州治城内有汉司徒袁安魏中郎将徐庶等数碑
〈案近刻脱将字〉并列植于街右咸曽为楚相也大城之内有
金城东北小城刘公更开广之皆垒石高四丈列壍
环之小城西又有一城〈案近刻脱有字〉是大司马琅邪王所
修因项羽故台经始即构宫观门阁〈案近刻讹作阁〉惟新厥
制义熙十二年霖雨骤澍汳水暴长城遂崩坏冠军
将军彭城刘公之子也登更筑之悉以塼垒宏壮坚
峻楼橹赫奕南北所无宋平北将军徐州刺史河东
薛安都举城归魏魏遣博陵公尉茍仁城阳公孔伯
恭援之邑阁如初〈案阁近刻作阁〉观不异昔自后毁撤一时
俱尽间遗工雕镂尚存龙云逞势奇为精妙矣城之
东北角起层楼于其上号曰彭祖楼地理志曰彭城
县古彭祖国也〈案古近刻作故〉世本曰陆终之子其三曰篯
是为彭祖彭祖城是也下曰彭祖冢彭祖长年八百
绵夀永世于此有冢盖亦元极之化矣其楼之侧襟
汳带泗〈案近刻脱襟字〉东北为二水之会也耸望川原极目
清野斯为佳处矣
水经注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