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千一百五十九 永乐大典
卷之七千二百一十三
卷之七千二百一十四 

永乐大典卷之七千二百一十三 十八阳

明堂诗文三

宋李直讲集明堂定制图序。臣伏以明堂者。古先圣王之大务也。所以事上帝。严先祖。班时令。合诸侯。朝廷之仪莫盛于此。然而年世久远。䂓模

靡见。经传所出。参差不同。群儒诪张。各信其习。修坠补阙何所适从臣虽颛蒙。尝窃议于斯矣。臣谨按周礼考工记曰。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

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几室二筵大戴礼盛德记曰。明堂者。自古有之。凡九室。一室有四户八牗。共三十六户。七十二牗。礼记月令。天子正

月居青阳左个。二月居青阳太庙。三月居青阳右个。四月居明堂左个。五月居明堂太庙。六月居明堂右个。中央土居太庙太室。七月居总章左个。

八月居总章太庙。九月居总章右个。十月居玄堂左个。十一月居玄堂太庙。十二月居玄堂右个。此三书者。皆圣贤之所作述。学者之所传习。而一

事殊制乖远如此。注释之家。亦各未为精当。考工记五室。郑康成觧之。木室于东北火室于东南。金室于西南水室于西北。土室于中央。故聂崇义

三礼图。其为明堂。接太室四角以为四室。盖用此也。且既以五室象五行矣。则木火金水之王。当在东南西北之正。何乃置之四角。而云木室兼水。

火室兼木。若必如是。则中央之室。复何所兼哉。此说诚未可用也。盛德记九室。蔡伯喈之徒传之。接四室之角又为四室。聂崇义误以为秦人明堂

图者。是也。按秦实无明堂。但后儒见月令有天子居明堂之文。以月令是秦相吕不韦所作。春秋十二纪之首章。疑为秦之明堂耳。然今观月令。明

堂十有三位。无九室之说。盖崇义误取大戴九室之堂。以为秦制也。又郑康或亦驳大戴云。九室二十六户。七十二牗。似秦相吕不韦作春秋时所

益者。非古制也。隐。康成注礼记。既知月令是吕不韦所作春秋矣。而月令岂有九室之文哉。何以观驳大戴九室以为出于吕氏春秋乎。诚舛缪之

甚也。然其四室之角。复为四室。未知何所施用。将以象五行享五帝乎。则五室足以备之矣。安用其馀。将以配十二辰乎。则四隅各两室。壹在一方

之上。核其意义。反复不安。此说亦未可用也。月令十三位。本无此揔数。但以一太室。四太庙。八左右个。其实十三位。郑康成注。青阳左个。则曰太寝

东堂北偏。云太寝者。欲明明堂与太寝制同。孔颖连正义。以为云东堂者则知听朔皆堂。不于五角之室中。且夫谓之庙与个者。当须各是一位。岂

同在一堂。靡所限隔。而可称为庙与个也。盖康成既执明堂为五室。若于此十三位又为限隔。则是室数颇多。与己意相违。故曲饰其辞。以为三位

同在一堂。贵不害于五室之文耳。此说固不可用也。至唐李林甫等注月令。青阳左个。则曰寅上之室。青阳太庙。则曰卯上之室。青阳右个。则曰辰

上之室。明堂左个。则曰已上之室。明堂太庙。则曰午上之室。明堂右个。则曰未上之室。太庙太室。则曰。太庙。明堂揔名。太室。中央室也。总章左个。则

曰申上之室。总章太庙。则曰酉上之室。总章右个。则曰戌上之室。玄堂左个。则曰亥上之室。玄堂太庙。则曰子上之室。玄堂右个则曰丑上之室。观

此言。太室处中央。馀十二位。各置其辰之上。诚合于理。然其谓太庙明堂总名。及十三位俱以为室。则误矣。明堂之上。既独以子午卯酉为太庙。则

太庙安得为明堂总名哉。十三位不俱谓之室。解见于后。又其人但知十三室各在其辰之上。而不谋所以建立之处。且太室既居中矣。若以馀室

连太室而为之则四面各可置一室。四角缺处又各可置一室。复不能令各在其辰之上。其馀四室更何所安。就欲巧而成之。愈乘于方位矣。或将

远太室而为。则未见有明文言之者。是此说亦未可用也。后魏时有李谥者。愍大礼之沦亡。愤先儒之异议。作明堂制度论。以折衷于世。其指心月

令为宗。而来周礼大戴之言以参合之。云其室居中者谓之太庙太室。当太室之东者。谓之青阳太庙。当太室之南者。谓之明堂太庙。当太室之西

者。谓之总章太庙。当太室之北者。谓之玄堂太庙。以是为合于周礼之五室又云四面之室。各有便房。谓之左右个。共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是为

合于大戴户牖之数。今虽国象莫存。然按文察之。谥之所言。窃所未谕且太室四面。各为一室。则四角缺处。各方二筵。二筵之地。乃为两便房。如东

南角二筵地。便当为青阳右个。及明堂左个矣。他皆仿此。基址既狭。况地形斜角。不知何以置之。复何以能令各在其辰之上。夫分十二辰之位。当

须尺步平均。然后能正也。岂有四面之室。既以二筵为一辰左右之个。乃以二筵为两辰哉。举兹一隅又知其不足取法也。臣愚窃谓考工记。盛德

记。月令三家所指制度。诚大同。但立言质略。意义弗显。训傅之士。泥文太过。因而背驰。李谥之志稍欲搴而合之矣。柰不得其旨。尤而效之臣以月

令之文最为明著。辄亦取以为本而通之周戴。月令虽秦人所作。然皆追述古先圣王之道其中虽有官名时事不合周注者。盖吕氏欲以古道行

之于时。故稍或损益之。岂可谓皆非古制欤。夫以白虎通曰。明堂上圆下方。八䆫四闼。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八䆫象八风。四闼法四时。九室法九州

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两。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风。斯言合于事理。因亦取之。臣谨详考工记是言堂基修广。非谓立室之数。东西九

筵。南北七筵。是言堂上。非谓室中。东西之堂。各深四筵半。南北之堂。各深三筵半。若堂室共在九筵七筵之内。则虽如郑氏五室之制从东至西。亦

须三室已据六筵之地。外东堂上有一筵半。西堂止有一筵半。每堂深一丈三尺五寸。从南至北又三室据六筵之地。外南北之堂。各才半筵。深四

尺五寸。狭隘甚矣。况室数更多。岂可容哉。盖记者上言堂上之修广。次述室中之丈尺。本非一贯而设也四堂东曰青阳。南曰明堂。西曰总章。北曰

玄堂。五室。凡室二筵。是言四堂中央有方十筵之地自东至西。可营五室。自南至北。可营五室。十筵中央方二筵之地。既为太室矣欲连太室而作

馀室。则不能令十二位各直其辰。当须于东南西北四面各虚方二筵之地。四角缺处又各虚方二筵之地。周而通之。以为太庙而太室正居中。所

谓太庙太室者。言此太庙之中有太室也。太庙之外。当子午邜酉四位上。各画方二筵地。以与太庙相通。不为室所谓青阳。明堂总章。玄堂等太庙

者也以其当青阳之堂上。故曰青阳太庙。馀三面皆仿此。式问于臣曰。绖所谓太庙太室者。当是青阳等四太庙居四方。而太室在其中央。故云太

庙太室也。士何须谓太室四旁卢地为太庙。而云太室在其中哉。臣对曰太室四旁。既不得不有虚地。既有虚地。而经云太庙太室。则太室四旁卢

地。非太庙而何。且青阳等四太庙。去太室犹隔二筵之地。何以得云太室在四太庙中央乎。又问曰。子必云四太庙不为室。而与中太庙相通者。何

哉。臣对曰中既有太庙。子午邜酉又各名太庙。而地实相接。则不得不相过也。当寅申己亥辰戍丑未八位上。各尽方二筵地以为室。所谓左个右

个者也。八个之室。并太室而九。所谓九室也。室四面各有户。户旁夹两牖。所谓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也。青阳明堂总章玄堂四太庙。前面各为一门。

出于堂上。门旁夹两䆫。所谓八䆫四闼也。以庙之与堂。当有所限隔。故各为一门也。谓之闼者。小门也。以太庙所出。故其制异于群室之户耳。䆫牖

异者。亦以庙门旁变于室中之刻也。四庙九室。共十三位。而白虎通云十二坐。当是略中央土所居矣。左右之个。其实皆室。但以分处左右。形如夹

房。故有个之名也。太庙之内。此谓太室。四旁二筵地。非青阳等太庙也。以及太室。其实祀文王配上帝之位也。谓之庙者。义当然矣土者。分王四时。

负载万物。于五行最尊。故天子当其时居太室。用祭天之位以尊严之也。四仲之月。各得一时之中。与馀月有异。故复于子午卯酉之方。取二筵地

假太庙之名。以听其朔也。此谓青阳等太庙也。或问于臣曰。太室四旁。各二筵之地。既为太庙。又已当于午邜酒之正。人君若尊蔽。仲月何不止于

此听朔。而乃复于其外。别取二筵地。假太庙之名哉。臣对曰。太室四旁。各二筵地。虽为太庙而当子午邜酉之正。可以听仲月之朔矣。然若以此二

筵地。便为子午邜酉之位。则馀辰又不正矣。与夫连太室而为室何异哉。柢如以太室东户前二筵地。便为邜位听仲春之政。面户前二筵地。便为

午位听仲夏之政。则辰已二位。须过在东南一角。岂复能当青阳右个。明堂左个之上哉。故冝各于太庙之外。别取二筵地与左右个并列而假太

庙之名。然后能使十二辰皆正也。若是。则二家之指曷有异哉但周礼言基而不及室。大戴言室而不及庙𥡴之月令则备矣然非白虎通亦无以

知䆫闼之制也。臣又详郑说明堂九阶。南面三阶。三面各两阶且每面各三位。而独南面三阶。其馀各两阶。求其义则靡所法象。揣于事则不便升

降。今观聂崇义所谓秦人明堂者。其制有十二阶。似恐古之遗法也。当亦取之。礼记外传曰。明堂四面各五门。今按明堂位曰。九夷之国。东门之外。

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五狄之国。北门之外。九来之国应门之外。时天子负斧扆南向而立。南门之外者。北面东上。应门之外者。

亦北面东上。是南门之外。有应门也。既有应门。则不得不有皋库雉门矣明堂者。四时所居。四面如一。南面既有五门。则馀三面。皆有五门矣。郑康

成汪明堂位。则云正门谓之应门。孔颖达正义曰。正门谓之应门者。以明堂更无重门。非路门外之应门。天子宫内有路寝。故应门之内有路门。明

堂既无路寝。故无路门。及以外诸门。但有应门耳。且既有东南西北门矣。而又有应门。非重门而何欤。观其本意。当谓变南门之文以为应门也。又

但见王宫有路门。其次乃有应门。今明堂无路门之名。而但有应门。便谓更无重门。而南门即是应门矣。且路寝之前。则名路门其次有应门。明堂

非路寝。乃变其内门之名。为东门南门。而次有应门。夫复何害于义。抑夷蛮戎狄之君。既在四门之外。而外无重门。则是列于郊野通路之间矣。岂

朝会之议。而草草若是乎。王宫常常所居。犹设五门以限中外。明堂者。效天法地。尊祖配帝。而止一门以表之。是岂协于事冝也。则四靣各五门断

在不疑矣。臣又详郑康成注考工记。夏后氏世室。则云世室者。宗庙也。啇人重屋。则云重屋者。王宫正堂若太寝也。周人明堂。则云明堂者。明政教

之室也。此三者或举宗庙。或举正寝或举明堂。互言之以明其同制。又注玉藻曰。天子庙及路寝。皆如明堂制。仍与诸儒抗答。多方援引。固以为三

者同制。后学承之。莫有非者臣愚窃谓之不然矣。苟路寝有四时之位。则天子自可坐而听朔。奚用远赴明堂。若以尊严国政。当假祭天之庙以听

之则事毕而还。复于路寝居其时之堂。何所为也。宗庙之祭。堂事室事。一面而足。四方之堂。未间所施设也。虽世室有五室之说。亦未必如郑注有

口堂也。既曰明堂。将以事上帝也。宗庙将以尊先祖也。而以巳之正寝。与之同制。盖非尊祖事天之意也。矧郑之此说。并由胸臆。必谓明堂宗庙路

寝同为五室。三代皆然。但修广之度。因时而变周监二代。其为宗庙。则法修广于夏。其为路寝。则取寻尺于啇。其为明堂。则自为度筵之制。实皆不

改于五室焉。此说既非经见安用迂阔而谈。奚不直谓周家作宗庙则法于夏路寝则法于啇。明堂则自为之。各求其制以示于世乎。得非康成见

世室有五室。既以五行推之。明堂之文。复以五室。求其说而不获。及重屋之下。都无室数。遂乃巧为之辞。以谓其制皆同乎。又堂见明堂位称太庙

天子明堂。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以为鲁行天子之礼。鲁之太庙既如明堂。则周之太庙。亦如明堂矣。臣谓若周之太庙。制如明堂鲁之太

庙。又如明堂。则是鲁之太庙如周之太庙也何不曰太庙天子太庙。而云明堂哉。斯盖鲁行天子礼乐。享帝告朔。当仿于周。然以人臣不敢立天子

政教之堂。故于周公之庙。略拟明堂之制。以备其礼。非周之宗庙如明堂也。或问于臣曰。路寝制如明堂。虽经无明文。然太史职云。闰月诏王居门

终月。先儒皆以为天子闰月听朔于明堂门中。还而又处于路寝门也。既闰月听朔于明堂门中。还而又处于路寝门。则是常月听朔于明堂之上。

还而处于路寝之工。其居位亦当如在明堂中时也。然则路寝。亦如明堂有四时之位明矣。臣对曰。太史职。闰月诏王居门终月。盖止是朔日诏王

居明堂之门。听一月所当行之事。终尽而逆耳。岂复有明文言还处路寝门哉。盖郑氏之徒欲明三者同制妄生枝叶以言之也又况蔡伯阶以为

明堂。太庙。太室。太学。辟廱。虽名别而事同。其为纰缪不已甚乎。𡊮凖正论驳之详矣。大戴亦云。其外有水。名曰辟廱于期则误也若其建置之所。则

淳于登云。明堂者。在国之阳。三里之外。七里之内丙巳之地。玉藻听朔于南门之外。康成之注。亦与是相合夫称明也宜在国之阳。事天神也。宜在

城门之外。建置之说。兹焉可取。於戏哲人既往。礼器凋敝。先王大法。散在简策。而言近指远学者多专门自用。互相非毁故自汉兴。迄于有唐。布政

之宫屡曾营缮。而规为卤莽。莫合圣制。群议交斗。谁将正之明君贤士心久矣。臣生长草野涵泳恩泽。仰兹大典。辄所究寻伏惟国家拓境逾四

溟。太平仅百载。德义充溢。礼教兴行封泰山。祀汾阴耕籍田。郊见上帝。遗文逸美。于是交举圣神之衷。殆将经始于斯堂乎。四方有识。注望多矣。臣

身虽贱微亦愿此时稍禆万一自托不杇故今敢先以所见制度。具图以献。图凡以九分。当九尺之筵东西之堂共九筵。南北之堂共七筵。中央之

地。自东至西自南至北。凡五室。每室二筵。则取于周礼考工记也。一太室。八左右个。共九室。室有四户八牖。共三十六户。七十二牖。则协于大戴礼

盛德记也。九室四庙。共十三位则本于礼记月令也。四庙之靣。各为一门。门夹两䆫是为八䆫四闼。则𥡴于白虎通也。十二阶。则来于聂崇义三礼

图也。四面各五门。则酌于明堂位礼记外传也。堂之下。门之内本无修广之数。故今但图五重门。即不计其丈尺。旧说明堂宫方三百步。自可因冝

处置也。或问于臣曰皋库雉应门之号四面皆同何也。臣对曰。四堂者。皆天子所居所居之面。皆若王朝焉。无东西南北之异也。今但变其内门之

名。以志四方。而应门以外诸门不改焉耳。又问曰。既云路寝不与明堂同制。而明堂之门。乃假王宫诸门之名何也。臣对曰明堂之上。所以事天导

祖。布政教之所也。故不与王寝同制。门者。限内外。通出入。而旧图无所注象。但以天子听政所象如王朝。故假宫门之名。亦何害于理。汎取诸书。略

无偏弃。异同之论。庶可息焉。古先之模。或在于是。号曰明堂定制图。鸿覆无𥝠。傥垂甄录。施之于用。必有可观。若夫栋宇之高卑。王木之文饰。至尊

所居之服御。上神所享之仪物。此礼官学士之职。非小臣之能尽也。轻议国容。罪当诛死。谨上。宋景文公集议明堂路寝凡明堂路寝。其名虽异。

其制一也。昔神农氏祀于明堂。有其盖而无四方。至黄帝谓明堂为合宫。唐虞谓明堂为五府。夏后氏谓明堂为世室。啇人谓路寝为重屋。周人谓

五府为明堂。黄帝合宫义也。唐虞五府。府。聚也。言五帝之神。聚𥙊乎此夏后氏名世室者。取世世不毁也。啇人名重屋者。啇于虞夏稍文。加以重檐

四阿之制。故取名焉。周人为明堂者。以其明政教之法常于此堂也。天子布十二月政令。每月就其时之堂而听朔焉。若闰月则阖门在扉。而施其

政。故于文王在门为闰。又曰在国之阳居离之地。有明义焉故谓之明堂。夏之世室。深盖八丈四尺。广十丈五尺。匠人职所谓堂修一者也。基高一

尺夏氏堂上五室。以法五行。木室处东北火室处东南金室处西南水室处西北每室深丈八尺。广二丈一尺。土室处中。深二丈四尺。广二丈八尺。

然五室居堂之上。深六丈。广七丈。又匠人职所谓堂上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也。有九阶。三面二陛。南面三阶。法阳数也。五室有四户八䆫。户法四时

䆫法八节。一堂者法地载五行云。啇人四重屋者。正寝也。正寝。则路寝也其制堂深五丈六尺。广七丈二尺。堂上亦为五室。室方一丈六尺。基高三

尺。重屋四阿。四阿者霤也。周人明堂如寝庙法。九尺为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基高一筵上亦五室。室深广二筵。或曰宫盖方三百步。在近郊三十

里或曰七里之郊。郑康成曰。此三者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堂。互言之。明其同制也。汉马宫曰。夏后世室。室显于堂。故命以室。啇人重屋显于

堂。故以屋周人明堂大于夏室。故命以堂。夏氏益其堂之广。百四十四尺。周人明堂以为两序间。大夏氏七十二尺云。汉武帝始以公玉带所上黄

帝时明堂图。作之汶上。其图中一殿。四面无璧。以茅盖。通水。水环室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帝始祠大一五帝于上座。至后汉光武

帝。又营明堂。上圆下方。八䆫四闼。九室十二坐。室四户。凡三十六。八牖凡七十二。沿周制也。𣈆议营明堂。裴𬱟曰。尊祖配天。其义明著。庙宇之制礼

据未分。宜可直为一殿。以崇严父之祀。其馀杂碎。一皆除之。由是宋齐以后咸率兹礼。故宋作明堂。止为大殿十二楹。无古户牖但文饰雕画而已

梁仍宋制。以中六楹安六天帝坐悉南向。五人帝位阼阶上堂后为小殿五楹。为五佐室焉。唐明皇帝始以东都乾元殿为明堂参用周法。开元二

十年以行享礼。臣案明堂。天子布政之所。因得祀上帝者盖以地非亵近可以交飨人神欤。至三代弥文。故制为户牖。有所法象。所以尊大而神明

之也。要之在讲礼事神。布扬法度而已。后之王者。所以班大政朝群臣。何尝无其所哉。其谓之宣室。谓之太极。皆明堂此也。沿革称谓有不同耳。而

诸儒限局闻见。抱残。争空言。据已是之槩见抗必信之实论。以为一事一物不如古制。则为非礼。推尊上古。殆不可及。然殊不知圣人便世制冝。

兴至治。安天下。通灵心。虽无明堂。犹无损于有道。嫌于行礼者也。今之大庆。则古之路寝。古之路寝。即明堂也。以之奉天。以之布政。何不可耶。国朝

以来非朝会斋宿。未尝临御。故其栋宇闲䆳。廷唐华敞。与燕寝自不相连固非常幸亵近者也。今有请即为明堂。于礼便甚。议五室明堂所以

有五室者何。尚书帝命验曰。帝者。承天立五府。赤曰文祖。黄曰神升。白曰显纪。黑曰无矩。苍曰灵府。郑康成曰。五府与周明堂同。自夏以来。五室之

制不改。周家以木室在东北。象木生于寅。火室在东南。象火生于巳。金室在西南。象金起于申。水室在西北。象水起于亥。土室居中者。象土总御五

行。寄治四方。不专一隅之义也。其名木室曰青阳。火室曰明堂土室曰太室金室曰总章。水室曰玄堂。青阳者。言春之色。与阳之气。明堂者。夏为朱

明是其体之明也。太室者太大也土功最大馀行比之为小以其含容广大也。总章者总。法也。章明也至秋万物已成。光明洁鲜云玄室者玄。黑也。

冬杀为阴故取黑义秦更制九室其法不传后汉之营明堂。遂改周制。张衡所谓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者或曰九室十二坐。以象九州十二月。宋营

明堂。止为十二大屋无户牖之制。齐从王俭议。更复五室。梁武帝欲有述作乃下制与群臣大议曰堂准大戴礼。九室。八牖三十六户以茅盖屋上

圆下方郑康成据援神契。亦曰上圆下方。曰八䆫四闼明堂之义本是𥙊五帝神而九室之数未见其理若五堂而言。虽当五帝之数面南则背叶

光纪。面北则背赤熛怒东面西面又亦如之于事殊未可安。且明堂之𥙊议五帝则是总议在郊之𥙊五帝则别宗祀所配。复应有室若专配一室

则是议非配五。若皆配五。则便成五位以理而言明堂本无有室。朱异以为月令。天子居明堂左个右个。听朔之礼。既在明堂。今若无室。则于义成

阙。制曰若如郑义。听朔必在明堂。于此则人神混淆。恭严之道有废。春秋云个居二大国之间。此言明堂左右个者。谓所祀五帝堂之南。又有小室。

亦号明堂。分为三处听朔既三处则有左右之义。在宫之内。明堂之外。则有个名故曰明堂左右个也。以此而言。听朔之处。自在五帝堂之外。神既

有别理无相干。议遂不能定。天监十二年。虞㬭建言。周礼明堂九尺之筵。以为高下修庙之数。堂一筵。故阶高九尺。汉家制度。犹遵此礼。故张𢖍引

度堂以筵者也。郑康成以庙寝三制既同。俱应以九尺为度。制曰可。于是毁宋太极殿。以其材构明堂十二楹。基准太庙。以中央六楹安六座。悉南

向。由东第一青帝。第二赤帝。第三黄帝。第四白帝。第五黑帝。配帝。总配享五帝。在阼阶东上西向。大殿后又为小殿五楹。以为五佐室焉。后周采三

辅黄图欲建九室不能成。隋牛里仁建言。三代相沿。咸有损益。至于五室。确然不变。夫室以𥙊天天实有五。若立九室四庑。所用布政视朔。自依其

辰。郑司农谓十二月。分在十二月青阳等左右之位不云居室。康成亦言每月于其时之堂而听政焉。礼图画个皆在堂偏。是以须为五室唐高宗与

群臣杂议。以五室为冝。故设昊天上帝于太室中央南向。配帝于东南西向。青帝于木室西向。赤帝于火室北向。黄帝于太室南户之西北向。白帝

于金室东向。黑帝于水室南向。其太昊炎帝。轩辕。少昊。高辛之坐。各于五方帝之左内向。差退。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坐于明堂廷中。各于其方

俱内向。故国朝从唐制。仪存通礼。臣按古谓明堂为五府。似五室之制。权舆于此。上世图籍沦暗。不得缙绅先生。所能道者。又皆大较而言。不能纤

细推处。故夏周止云大享帝明堂不言帝别一室。后世诸儒推而合之。分主五行。遂设神位。有其兴之。莫可废也。然汉制本谓九室薛综曰。堂后有

九室所以异周制云。若然。室在堂后不为享帝之位明矣。故向背之间。梁武致疑。筵几之度。远而难质。今有司请以大庆殿即为明堂。仿古冝今最

为合礼。周礼书曰。清庙明堂。与路寝同制此其验也其五室权以幔幄为之以明六天五帝绝位。于礼无嫌。议规蔡邕明堂蔡邕曰。明堂者。天

子太庙。所以崇礼其祖以配上帝者也。夏曰世室。啇曰重屋。周曰明堂。东为青阳。南为明堂西为总章。北为玄堂。中曰太室。昜曰离也者。明也南方

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人君之位。莫正于此故虽有五名。而主以明堂也。其正中焉皆曰太庙。谨承天随时之令。昭令德宗祀之礼。

明前功百辟之劳。起尊老恭长之义。显教㓜诲稚之学朝诸侯选造士于其中.以度制生者乘其能而至。死者论其功而𥙊。故为大教之。而四学

具焉。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万象翼之所由生。专受作之所自来明一统也。故言明堂。事之大。义之深也取其宗祀之清貌。则曰清庙。取其

政室之貌。则曰太庙。取其尊崇。则曰太室。取其堂。则曰明堂。取其四门之学。则曰太学取其四面周水圆如璧。则曰辟雍。异名而同事。其实一也。春

秋因鲁取宋之奸赂。则显之太庙。以明圣王建清庙明堂之义。经曰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太庙。非礼也。君人者。将昭德塞违。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

以清庙茅屋。昭其俭也。夫德俭而有度。升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临照百官。百官于是戒惧而不敢昜纪律。所以大明教也。周清庙鲁太

庙。皆明堂也。鲁禘祀周公于太庙明堂。犹周宗祀文王于清庙明堂也礼记檀弓曰。王斋禘于清庙明堂也孝经曰。宗祀文王于明堂礼记明堂位

曰。太庙天子明堂。又曰成王㓜弱周公践天子位以治天下。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成王以周公为有勲劳于天下命鲁公

世世禘祀周公太庙以天子礼乐升歌清庙。下管象舞。所以异鲁于天下。取周清庙之歌歌于鲁太庙明堂之庙。犹周清庙也。皆所以昭文王周公

之德以示子孙者也。昜传大初篇曰。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夕入北学。在中央曰太学。天子之所自学也礼记保传篇曰。帝入东学。上

亲而贵仁。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入太学。承师而问道。与昜传同。魏文侯孝经传曰。太学者中学明堂之位

也。礼记。古大明堂之礼曰。膳夫是相礼日中出南闱。见九侯门子。日侧出西闱。视五国之事。日暗出北闱视帝节犹尔雅曰。宫中之门。谓之闱王居

明堂之礼。又别阴阳门。南门称门。西门称闱。故周官有门闱之学。师氏教以三德守王门。保氏教以六艺。守王闱。然则师氏居东门南门。保氏居西

门北门也。知掌教国子。与昜传保传王居明堂之礼参相发明。为四学焉。文王世子篇曰。凡大合乐。则遂养老。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𥙊先

师先圣焉。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位焉。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凡𥙊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

又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然则诏学皆在东序。东序。东之堂也。学者诏焉。故称太学。仲冬之月令。祀百辟𡖖士之有德于民者。礼记太学志曰。礼。士

大夫学于圣人。善人𥙊于明堂。其无位者祭于太学礼记昭穆篇曰。祀先贤于四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即以显行国礼之处也。太学。明堂之东序

也。皆在明堂辟雍之内月令记曰。明堂者。所以明天气。统万物。明堂上通于天。象日辰。故下十二宫象日辰也水环四周。言王者动作法天地。德广

及四海。方此水也。名曰辟雍。王制曰。天子出位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乐记曰。武王代商。为俘馘于京太室。诗鲁颂云。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京也。太室。辟雍之中。明堂太室也。与诸侯泮宫俱献馘焉。即王制所谓以讯馘告者也。礼记曰。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孝经曰。孝悌之至。通

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言行孝者。则曰明堂。行悌者。则曰太学。故孝经合为一义。而称镐京之诗以明之。

凡此皆明堂太室辟雍大学通合之义也。其制度数合有所法。堂方百四十四尺。坤之策也。屋圆径二百一十六尺。干之策也。太庙明堂方三十六

丈通天屋径九丈。阴阳九六之变。且圆盖方载。六九之道也。八闱以象八卦。九室以象九州。十二宫以应辰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四户八牖。乘九

室之数也。户皆外设而不閇。示天下不藏也。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黄锺九九之实也。二十八柱。列于四方。亦七宿之象也。堂高三丈。亦应三统。四乡

五色者。象其行。外广二十四丈。应一岁二十四气。四周以水。象四海。王者之大礼也。𣈆𡊮凖著论非之。曰明堂太庙太学。三者事义不同。各有所施。

而论者合为一体。取诗书放逸之文。经典相似之语。推而同之。其失远矣。夫宗庙之中。人所致礼。幽隐清静。鬼神所居而使众学处焉。飨射其中。人

鬼慢黩。死生交错。囚俘截耳。创痍流血。以千鬼神。非其理也。又茅茨采椽。至质之物。建日月。乘玉辂。以处其中。非其类也。礼记先儒云。明堂四面。东

西八丈。南北六丈。与七庙非一体也。夫宗庙鬼神所居。𥙊天而于人鬼之室。非其处也。王者五门。宗庙在一门之内。若在其庙而张三侯。又辟雍在

内非宗庙之中。所能容也。周人立三代之学。非立三代宗庙者也。周养老于东胶。非三老也。文王世子。养老乞言于东序。又皆于学也。灵台以望气。

清庙以训俭。既非一体。安有宗庙之中。而以之燕射戏谑乎。明堂在国之阳。而宗庙在左。又宗庙不应在外也。齐宣王问孟子曰。可毁明堂乎。若明

堂是庙。岂容有此问哉。诸儒言明堂。各未有证。蔡邕等遂言异名同实。方之北辰居所。取其处中不移。旁运三光。非是一物而备其体。以悟人意耳。

臣案蔡邕为汉大儒。当时去圣人未远。然而以明堂清庙辟雍灵台。合为一物。何推。宁其博见异艺有所述乎。将以独识取高当世也。自孔子殁。诸

儒峰奋。或言鲁礼。或论周制或道夏商。家自为书。决不相通。又纬纤诡异附经造诡。谊无足据而邕信其所疑。是愚。谓不可行而言。是诬。合诬与愚。

邕必有一焉。冝为后人之蚩诋也。故魏晋而下。邕说不复施行议上帝五帝郑康成以上天之神凡六。昊天者。天皇大帝。五帝者。太微五帝王

肃曰。昊天惟一神。以五帝为次神。而诸儒附郑者多。故据而为说云。凡合𥙊五帝。一岁有二祀龙见之月。𥙊于南郊。谓之大雩一也。九月大飨于明

堂。宗祀文王以配。二也。𥙊明堂者。诸儒之言不同。或说周家𥙊五天帝皆明堂中以五人帝及文王配。五官神坐廷中。以武王配。号曰祖宗。礼所谓

祖文王而宗武王者也。施设神位凖五行相向。以为法威仰在卯。西面熛怒在午。北面枢纽在未。北面。招矩在酉。东面。汁光纪在子。南面太皥。炎帝

黄帝。少皥。高辛各在其位。少退。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皆在人帝下。少后。文王坐太皥之南。位如主人。武王少退或曰合祭之日五精之帝皆西

面。其牲则天帝各一犊合同十牲。文王之牲用太牢以诗我将篇曰我将我享。维牛维羊。文王武王而用太牢者。以五人帝。各配一天为之主。足为

外神依止。则文王汎配五帝矣。以不专配。则所用牲得从尽物之享云。汉武帝祠太一五帝于明堂上坐。牲以太牢。礼毕燎堂下晋武帝初议明堂。

群臣曰。五帝。即天也。王气时异。故殊其号。虽名有五。其实一明堂南郊。冝除五帝坐。五郊。改五精之号。皆同称昊天上帝。各设一位而巳。诏可。时韩

阳建言。右建明堂。咸秩五帝。无𥙊一天者。帝下诏曰往者众议。除明堂五帝位。考之礼文不正。其复之挚虞议以为汉魏故事。明堂祀五帝之神。新

礼五帝即上帝。上帝即天也。明堂除五帝之位。惟𥙊上帝。按仲尼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周礼祀天旅上帝。祀地旅四望。

四望非地。则上帝非天。断可识矣郊丘之祀。扫地而𥙊。牲用茧栗。噐用陶匏。事反其始。故配以远祖。明堂之祭。备物以荐。三牲并陈。笾豆成列。礼同

人理故配以近考。郊堂兆位。居然异体。牲牢品物。质文殊趣。且祖考同配。非谓尊严之美。三日再祀。非谓不黩之义。其非一神。亦足明矣。昔在上古。

生为明王。没配五行。故太昊配木。神农配火。少昊配金。高辛配水。黄帝配土。此五帝者。配天之神。同兆之于四郊。报之于明堂。祀天大裘而冕。祀五

帝亦如之。或以为五精之帝。佐天育物者也。前代相因。莫之或废。前韩阳上书。冝如旧祀五帝。诏巳施用。请改定新礼。从之唐礼部尚书许敬宗议

祠令新礼。并用郑氏六天之说。圆丘祀昊天上帝。大郊祀太微感帝。明堂祠太微。案郑氏唯据纤讳以说。六天皆谓星象。而昊天上帝不属穹苍。其

注月今周官。以昊天上帝为北辰曜魄宝。注孝经明堂为太微五帝。案易日月丽于天。百榖草木丽于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足明辰象非天。草木

非地。毛苌传曰。元气浩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此则苍昊为体。不入星例。且天地各一。是曰两仪。天尚无二。帝焉有六。是以王肃群儒。咸

非其义。起居舍人王仲丘。又以贞观礼。季秋祀五帝明堂。显庆礼祀昊天上帝于明堂。准孝经说。先儒以为天是感精之帝。上帝即太微五帝。且上

帝之号。本属昊天。周礼王将旅上帝。张毡案。设皇邸。祀五帝。张大次小次。由此言之。上帝之于五帝。自有差等。不可混而为一。郑注孝经。上帝者。天

之别名。神无二主。故异其处以避后稷。孔安国曰。帝亦天也。然则禋享上帝。有合经义。而五方皆祀。行之已久。请二礼并行。以成月令大享帝之义。

诏可自是不改。国朝因之。臣按诸儒之说上帝及五帝。纷然不一。王肃以为上帝即昊天。郑康成谓昊天为皇大帝。五帝为大微五帝。王郑二说既

显。学者争为执辨。虽天子亦不能果定其文。然臣以为就经言之。仲尼之意傥可见也。孝经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又曰郊祀后稷以

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周颂我将篇曰。祀文王也。我将我享。维牛维羊。惟天其右之。伊嘏文王。既右享之。孝经言配天而后言工帝。诗当

言帝右而云天右。是天为上帝。上帝为天。互文以见义也。天之所以为五帝者。先儒之议多矣。近大儒孙奭建言。天虽一神。以其至尊。故有多名。亦

犹人君称皇王后辟天王天子皇帝。县官臣民曰陛下。史官曰上。服用曰秉与。出入曰车驾。各随德义而称。亦以至尊故也。以天地之神。迭王五时

故圣人制礼。谓之五帝。非五帝各一神也。以谓儒不怪诗传天有五名。而独恎帝有五号。奭又以岁九𥙊皆主于天。至日圆丘。正月祈榖。五时迎气。

孟夏雩。季秋享。几九。惟至日其礼最大。故称曰昊天上帝。昊天者。以体称上帝者。以德兼举。礼大故也。其馀则否。至于大雩祈百榖之雨。大享报百

榖之成。以五帝者。有生成之功。祈报之礼。阙一不可。虽止一神并陈伍位。不知神之于彼乎。于此乎。奭言如是。是其得也。然而欲去昊天上帝一位。

止设五帝。臣以为礼有未然。号昊天者。以其元气魁然。秉五行王气。普䁁万物。因时显功。人强以名。故春曰青帝。夏曰赤帝。犹春为苍天。冬为上天

耳。唐以来。二家之说兼行。故今享礼有六帝位。虽然。奭许于彼于此而求之矣。何独是五而非六乎。故兼存之。则示圣人尊天奉神。不敢有所裁臆

云。议配帝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高辛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高辛而宗禹。啇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

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郑氏曰。禘郊祖宗。谓𥙊昊天于同丘曰禘。𥙊上帝于南郊曰郊。𥙊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祖宗通言尔。虞氏以上尚德。禘

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自夏以下。稍用其姓代光后之次。郊𥙊一帝。而明堂𥙊五帝。小德配寡。大德配众。礼之。杀也。诸儒据郑此说。由是推而广之。以

明文武有俱配之义。臣业孝经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然则

孔子着经以美周公者。则自周以上。未有能以父之尊。而进配上帝者也。惟周公能之。则自商及虞。安得祖而宗之之说耶。礼记多出秦汉诸儒之

家。郑即据而为解。以违孔绖。以未之思耳。崔灵恩曰。五帝皆坐明堂中。以五人帝及文王配之。五神坐廷中。以武王配之。或非之曰不然。五官之神。

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其生也。帝王之飨皆预升堂。今为贵独坐于下。屈武王之尊下坐同之。义为不允。当谓合𥙊五帝明堂。唯有一𥙊。五帝及神俱

坐堂上。以文武二祖。汎配五帝及神欤。以文王配𥙊五帝。则谓之祖。以武王配𥙊五神。则谓之宗。二王同时并配。故𥙊法所谓祖文王宗武王也。祖

始也。宗尊也。名𥙊为尊且始者。明一𥙊之中有二义焉。以始而言。谓合𥙊五帝于大雩之时。为百榖祈岁功。始求之义也。以尊而言。季秋之月。得其

成功。尊而祀之。以报其德。明二王配𥙊。既有此义。故分为二名。郑康成所谓祖宗通言者。谓称祖不得无尊严之心。言尊不得无始求之理。而孝经

及诗。但云祀文王于明堂。不云武王者。祖宗之𥙊其体同。故举一足以明。不待两见云。宗祀又王于明堂。文王当言祖。而云宗者。亦通武王之义。汉

武帝初祠太一五帝于明堂上坐。以高皇帝对之。至明帝乃以光武配五帝。在青帝之南。少退西而。自是历章安而下。不敢辄易。齐明帝有事明堂。

有请以武帝配。谢昙济曰。按法禘郊祖宗。并列严祠郑氏泣义。亦据兼飨。冝祖宗两配。文武双祀。左仆射王晏曰。若用郑说祖宗通言。则生有功德。

没垂尊称。历代配帝。何止于二。今盛荐上帝。允属武考。百代不改。其文庙乎诏可唐太宗始以高祖配享明堂。高宗又奉太宗配祀。有司遂以高祖

配五天帝。太宗配五人帝。太尉长孙无忌建言。永徽二年。七月诏书。奉太宗以遵严配。时高祖当迁。礼司乃以太宗降配五人帝。虽同在明堂。不得

对越天帝。非明诏奉亲之意。谨案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㐲寻诏意。义在于此。又寻汉魏𣈆宋历代之礼。无父子同配之义。唯𥙊法称周

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郑康成谓祖宗者通言𥙊五帝五神于明堂也寻郑之意。乃以祖宗合为一𥙊。又以文武共在明堂。连衽配祀。良

为巨谬。故王肃曰。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祖宗自是不毁之名。非谓配食者也。审如郑义。则经当言祖祀文王。不得言宗祀也。又曰武王配勾芒之

类。是谓五神。位在堂下。天子降位。失君叙矣。故春秋传。禘郊祖宗报。五者国之典祀也。知各一事。非祖宗合祀于明堂矣。南齐萧氏。以武明昆季并

于明堂配食。事乃不经。不足为法武德今。以元帝配于明堂。兼配感帝至贞观初。缘情革礼。奉高祖配明堂。延世祖专配感帝。有迩迁之典。高祖请

配昊天上帝。太宗请配明堂五帝。从之。唐垂拱元年。有司议严配之礼。孔元义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明配之尊大者。昊天是也。请奉

太宗高宗配天上帝于圆丘。高祖配感帝于南郊。昔宗祀文王于明堂。文王当祖而云宗者通武王之义。请太宗高宗配𥙊于明堂。沈伯议曰。有虞

禘黄帝而郊喾。祖高辛而宗尧。夏后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高辛而宗禹。啇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㐲寻严

配之文。于此最备。德礼之序。莫善于周。禘喾郊稷不闻于二主。明堂宗祀。用兼于两配。以文王武王父子殊别。文王为父。上主五帝。武王对父。下配

五神。昔者周公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文言严武王以配天。则武王虽在明堂。理未齐于配𥙊。既称宗祀。义独主于尊严虽同两𥙊。终为一主。

故孝经纬曰。后稷为天地主。又王为五帝宗也。必若。神两𥙊为是则五𥙊十祠。荐献频繁。实亏于数。此则神无二主之道。礼崇一配之义。窃寻贞

观永徽。共遵专配。明庆之后始创兼尊。必以顺古。冝从周法。高祖请配圆丘方泽。太宗请配南北郊。高宗配五天帝凤阁舍人元万项等议。案见行

礼昊天上帝等祠五所。咸奉高祖太宗兼配今议者引𥙊法周昜孝经之文。虽近古之祠。殊失圣旨。㐲据见行礼高祖太宗。今既配五祠。当仍旧无

改高宗功烈无著。岂祠配有别。请亦配五祠。于是郊丘诸礼。以三帝同配。明皇帝开元十一年罢之。国朝太祖受命。以宣祖配享明堂。太宗始奉太

祖配俄又以宣祖配焉。真宗复奉太祖圣上嗣位。奉真宗配天以正孝经严父之义。臣案郑氏以文武二王皆配明堂其言非是据孝经止言严父

配天。周公其人也。今以周公言之。则武王非父以成王言之则文王为祖二理较然。不待议而判矣齐唐以数帝皆配于经义宁不戾邪论杂制

篇王用四圭有邸者何象物之生也。以璧为邸者。取所生之周匝也雩祀用之。祈百物大享用之以报成功示无不用遍之义天帝用犊者何。贵

诚也配享之牲。与天帝同。以配尊而食。不敢异其牲也。牲币各仿其噐之色者何青圭礼东方。则青犊青币赤璋礼南方。则赤犊赤币黄琮礼黄帝

则黄犊黄币。白琥礼西方。则白犊白币玄璜礼北方。则黑犊黑币。酒次酃终醁。礼毕。太祝取俎上黍肉。当御前以授。请如郊仪。止用清酒一献。五帝

本天。不可求之于地。二郊无黍肉礼请并停陈制祀以太牢。粢成六饭铡羹果蔬备荐焉。隋不见明堂𥙊于雩坛。牲用十二。皇帝。太尉司农。行三献

礼。于青帝及太祖。馀帝以有司助奠。五官一献而已。古飨明堂无定月。惟月令有李秋大飨帝。郑氏曰。遍𥙊五帝也。汉明帝祠正月章帝祠二月魏

明帝祠正月𣈆武帝祠三月。孝武宋孝武祠正月齐高帝祠七月至唐止用季秋。国朝沿唐制用日。据礼大飨不问卜。前制用辛日取自新洁之义

东𣈆孝武帝。正月上辛祀昊天。次辛祀后土。后辛祀明堂制寓𥙊于国立坛国朝因之。唐贞元元年。诏五方配帝上古哲王。论善计功则朕德不类。

统天御极。则朕位攸同而今祀文称臣以𥙊无益诚恪有黩等威冝自今不复称臣。以正礼典。案郊立全用祀天之义。天下之物无以称德故尚质

明堂参有飨亲之孝。于人理差近故尚文。历代沿革。或有义趣。然理不可过。亦不可不及。要在称情立制。以据大中。观开宝新兴。叶古今之冝。兼文

质之常。可行可尊。胥会圣辰不其伟欤周益公大全集明堂议淳熙三年月日孟子曰。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礼记明堂位

一篇。天子负斧扆南乡而立内之公侯伯子男。外之夷蛮戎狄之国以序而立故曰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然则斯堂之设本以朝诸侯。布王

政。初非𥙊祀之所明矣。周礼大司乐。有冬至圜丘所奏之乐有夏至方立所奏之乐。有宗庙所奏之乐。此三者。皆大𥙊祀也。宗祀明堂。乃无半言及

之。大宗伯云春见曰朝夏见曰宗。意者成王时。尝因夏见诸侯于明堂而祀文王欤。孝经特举一时之盛。而非后世常行之礼也。汉唐以来。既于明

堂祀帝配以祖宗。所谓自有制度者。至于本朝仁宗特创定䂓。神宗尝垂圣训。司马光吕诲等。力辨诸儒讲说孝经之误绍兴元年。四年七年。太上

皇帝又有已行故事。其于三代明堂之制本不相沿。则所谓宗祀者。安可独泥一说而致疑哉。㐲请如李焘所奏施行彭止堂文集明堂大礼议

六月二十八日凖吏部牒。承绍熙五年六月二十六日都省箚子礼部太常寺状。凖尚书省箚子。六月二十三日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今岁郊祀

大礼系在大行至尊寿皇圣帝䘮事内可改作明堂大礼。礼部太常寺检照国朝典故。即无梓宫未发引。及未祔庙。亲行明堂大礼礼例。欲乞朝廷

下侍从台谏两省官礼官。同共详议施行。伏候指挥。六月二十六日。奉圣旨。依令赴御史台集议。右臣问之礼经。天子尝禘郊社五祀之𥙊。簠簋

既陈。而有大䘮则废。所以致壹于䘮也。及其既殡。则唯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盖天地社稷。死者之所尊。不敢以卑故。废其所尊之礼。盖所以全

致壹之义也。恭惟大行至尊寿皇圣帝升遐。今已二十一日。而主上尚未过宫成服。天地之理将不立。而尚何郊祀明堂之有况天子之䘮。菆涂龙

輴。而綍者。其輴之索也。谓之越綍云者。谓天子当亲在殡之时。未尝一日离左右。唯天地社稷之𥙊。则许逾綍以从事尔。今主上尚未临重笔之䘮。

则何越綍之有。越綍且未合于礼。而乃欲议郊祀明堂之孰从。臣不知其可也。臣谓今日集议。当先议所以仰回天意。一出过宫。以成䘮礼。俟䘮礼

既成。然后议此庶得允当。谨议毕西台先生集明堂议议事之人患不原本末之情。轻重之势。与夫今古之所冝。而专以其诵习闻见固守之。虽

明知其不可复。而不忍舍去者。惑之甚也自汉以来争于亲庙之数郊丘之礼。与夫明堂之制度者卒皆无定论。而明堂为甚盖其制度。既不经见

一皆出于异书杂说。而为相胜之论。则虽蔡郑复生。犹将不决。故原圣人之心。而以义起之。则今儒者所共知者。以为有馀。不原圣人之心。而断于

臆说则虽合诸子百家而犹不足。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而孟子曰。明堂者王者之堂也。如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夫

明堂之本意。大要尊祀祖考而为神明之所主者以时居之。而行其政于天下苟可以祀祖考可以行其政。则天子之所出入皆可以为明堂苟不

能祀祖考不能行其政虽使九室四户七十二牗真圣人之法。犹将无益传曰。𥙊祀以敬。不问其礼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今国家上𥡴圣贤之

遗文。下循祖宗之故事辟路寝。严配以事天神者非止今日。天神固已享矣。严配之礼固已得矣。姑修其孟子所谓王政者。自此行之。则天地。得其

职。阴阳得其序。万物得其冝。若夫考工筵室之广狭月令左个右个太庙之同异。蔡郑世室重屋。享功养老。敬学选士之曲说。出于诵习见闻。而决

不可以为定论者在上之人义起而。断之。不足胶也李璧雁湖集论倪侍郎思奏明堂典礼故事倪侍郎奏并附于后。臣某㐲睹议臣建请。以今岁

明禋。引孝经严父之文。及皇祐故事。乞以光宗与太祖太宗并侑。此诚足以仰副圣上孝思。深得广敬崇爱之道。然某窃考之。神宗皇帝圣训有曰。

周公宗祀。乃在成王之世。成王以文王为祖。则明堂非以考配明矣。大哉王言。有以见圣学渊懿。诚非世儒所可企及。兼皇祐故事。后为南郊。当时

初降指挥。止云且奉三圣并侑。欲以致孝也。而适所以渎乎享帝。司马光谓孔子以周公辅成王致太平之业。而文王其父也。故引之以证圣人之

德。莫大于孝答曾子之问而已。非谓凡有天下者。皆当以其父配天。然后为孝也。近世祀明堂者。皆以其父配帝。此乃误识孝经之意。而违先王之

礼。不可以为法也。光所指近世。谓唐故事耳。代宗用杜鸿渐等议。以考肃宗配天。一时误礼。本不足据。故钱公辅等。于治平初。推本经训。亦谓当先

朝时。惜无一引古义而争者。使宗周之令典。不明于圣代。而有唐之曲学流弊乎后人。盖光公辅诸贤之言。实与神宗圣训相为表里。有合乎祀无

丰于昵。𥙊之以礼之义。据绍兴七年。徽庙升遐。至二十九年。诏季秋大飨。始以皇考登配中间二十馀年。团丘合宫。亦事以太祖太宗侑祀。不闻必

引严父为说也况高宗皇帝中兴再造配天之𥙊。止于岁飨。孝宗皇帝。功德巍巍亦未仲昭配之礼。今来臣僚。所请欲乞俟军务稍息。别行讨论兼

宗庙事重非卑正素定。临𥙊而议。惧乖严泰之体女朝廷欲尽众见。则乞并某所陈。付集议所。考订施行。臣思间之经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

大于配天周家明堂之说。本为严父国家自皇祐定制。以太祖太宗真宗参配。事祖严父。于是两尽。独寿皇累行重屋之礼是时高宗尊御德寿。陛

下初款合宫。而光宗顺神寿康。是以止于并侑祖宗。今日事体则非前比。盖光宗皇帝。飚御既已在天。升祔云久。严父之礼。岂容因循不讲。司典礼

者。顾可不考皇祐。复援淳熙为说乎。今去亲祠。犹有数日臣愚欲望陛下亟命有司。封论旧典。以光宗皇帝与祖宗并配天地。庶无失礼之讥。而有

尽孝之美取进止。皇祐五年。月甲辰诏令今岁南郊三圣并侑自后当复如旧礼。壬戌诏。自今南郊。三圣并侑。初太常礼院言。奉诏再详定三圣

并侑事。伏以配侑之法前代不同。古则一主之。后或兼配。皆是变礼弥文。广中诚爱也。国朝景祐二年。曾下诏书。今次郊禋三圣并侑。其后以太祖

定配一宗迭配。明堂大礼。亦三圣并侑。今陛下睿发德音。钦明大孝。况是本朝旧礼。已再躬行。于义无爽。故有是诏嘉祐七年正月已亥诏太常礼

院。自今南郊。以太祖皇帝定配。改温成皇后庙为祠殿。岁时今宫臣以常馔致𥙊。初諌官杨畋上言。洪范五行传曰。简宗庙。则水不润下。又曰听之

不聦。厥罚常水。去年夏秋之交。久两伤稼。渎州河决。东南数路。大水为灾。陛下临御以来。容直諌。非听之不聦也。以孝事亲。非简于宗庙也。然而灾

异数见。臣愚殆以为万机之听。必有失于当者。七庙之享。必有失于顺者惟陛下精思而矫正之于是诏太常礼院。检详郊庙未顺之事。乃言。按孝

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春秋曰自外至者。无主不止。然则天地之理。必有所配者皆侑神作主之意也。且祖一而已。始受命也。宗无豫数。待有德也。

由宗而不。功德显著。自可崇庙祏之制。而百世不迁。垂之无穷。至于对越天地。则神无二主。所以奉上之尊。示不敢渎。唐垂拱中。始用三祖同配至

开元十一年。明堂亲享。遂罢之皇祐五年诏书。今南郊且奉三圣并侑。后复迭配如旧礼。未几复降诏三圣并侑为定制。虽出孝思。然其事颇违经

礼。又温成皇后立庙城南。四时𥙊奠。以待制含人摄事。玉帛祼献。𥙊歌设乐。并同太庙之礼。盖当时有司。失于讲求。昔高宗遭变。饬已思咎。祖已训

以祀无丰于昵。况以嬖宠列于秩礼。非所以享天心。奉祖宗之意也。复下两制议。而翰林学士王珪等议曰追尊尊以享帝义之至。推亲亲以享亲。

仁之极。尊尊不可以渎。故郊无二主。亲亲不可以僣。故庙止其先。今三后并侑。欲以至孝也。而适所以渎乎享帝。后宫有庙。欲以广恩也。而适所以

渎乎飨亲。请如礼官所议。故降是诏。治平元年正月辛酉。诏以仁宗配享明堂。初礼院奏。乞与两制同议。仁宗当配何祭。故事。冬夏至祀昊天上帝。

皇地祇。以太祖配。正月工辛祈榖。孟夏雩祀。孟冬𥙊神州地祇。以太宗配正月上辛祀感生帝。以宣祖配。季秋大飨明堂。祀昊天上帝。以真宗配。翰

林学士王珪等议。代宗即位。用礼仪使杜鸿渐等议。季秋大飨明堂。以考肃宗配昊天上帝。德宗即位。亦以考代宗配。王泾郊祀录注云。即孝经周

公严父之道。今请循周公严父之道。以仁宗配享明堂。知制诰钱公辅议。按三代久法。郊以𥙊天。而明堂以𥙊五帝。郊之𥙊。以始封之祖有圣人之

德者配乌。故孝经曰。昔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又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以周公言之。则

严父也。以成王言之。则严祖也。方是之时。政则周公。𥙊则成王赤安在乎必严其父哉。我将之诗是也。后世失礼。不足考据。请一以周事言之。臣窃

谓圣宋崛起。非有始封之祖也。则创业之君。遂为太祖矣。太祖则周之之后稷。配𥙊于郊者也。太宗则周之文王。配𥙊于明堂者也。此二配者。至大

至重。万世不迁之法也。真宗则周之武王。宗乎庙而不祧者也。虽有配天之功。而无配天之𥙊。未闻成王以严父之故。废文王配天之𥙊。而移于武

王也。仁宗则周之成王也。虽有配天之业。而无配天之𥙊。赤未闻康王以严父之故。废文王配天之𥙊。而移于成王也。以孔子之心。推周公之志。则

严父也。以周公之心。摄成王之𥙊。则严祖也。严祖严父。其义一也。下至于两汉。去圣未甚远。而明堂配𥙊。东汉为得。在西汉时。则孝武始营明堂。而

以高帝配之。其后又以景帝配之。孝武之后无闻马。在东汉时。则孝明始建明堂。而以光武配之。其后孝章孝安又以光武配之。孝安之后无闻焉。

当始配之代。适符严父之说。及时异事迁。而章安二帝赤弗之变。此最为近古而合乎礼者也。有唐始在孝和时。则以高宗配之。在明皇时。则以睿

宗配之。在永泰时。则以肃宗配之。礼官杜鸿渐王泾辈。不能推明经训。务合古初。反雷同其论。以惑时听。延及子今。牢不可破。当仁宗嗣位之初。傥

有建是论者。则配天之𥙊。常在乎太祖太宗英。当时无一言者。故使宗周之典礼。不明于圣代。而有唐之曲学。流弊乎后人。愿陛下深诏有司。慱谋

群贤。使配天之𥙊。不胶于严父。而严父之道。不专乎配天。循宗周之典礼。替有唐之曲学。于是又诏台諌及讲读官与两制礼院再详定以闻。御史

中丞王璹以为。珪等议遗真宗不得配。公辅议遗宣祖真宗仁宗俱不得配。于礼意未安。乃献议曰。在昜先王作乐崇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配帝

从来远矣。物之大者莫过于天。亲之尊者莫逾于父。推父比天。升以严配。行孝之大。无越于此。又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盖周公居摄之际。得行天子礼乐。尊祖隆父。以致崇严之极。故孔子歏而美之曰。周公其

人也。仲尼岂欺后世哉.今公辅以谓政则周公。𥙊则成王。抑不知据何经而云也。公辅又谓未闻成王以严父之故。废文王配天之𥙊。而移之武王。

夫六经之教。以简昜立法。周自后稷至赧王。历世三十六。若代代著严父之训。则六经乃记事之历日矣。安在其简且昜也。语曰。商因于夏礼。所损

益可知也。周因于商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今舍周公孔子不以为法。将谁师乎。昔艺祖创造大业。追王四代。宣祖配祀逾

百年。四圣相授。未之或废。上质之三代。旁𥡴之汉唐。于礼无嫌。于义为当。今一旦黜宣祖真宗之祀庙而不配。非所以严崇祖宗。尊事神明也。仁宗

皇帝。德厚侔天地。利泽施无垠。享御四十二年。纯仁善政。权被动植。休声茂烈。辉映今昔。祔庙之始。首议配飨。异论一出。物听骇然。且配考之文。见

于昜。严父之义着于经。圣法章明。咸足𥡴按。臣请依王珪等议。奉仁宗皇帝配飨明堂。以符大昜配考之说。孝经严父之礼。奉迁真宗配孟夏雩祀。

以仿唐贞观显庆故事。太宗皇帝依旧配正月上辛祈榖。孟冬𥙊神州地祗。馀依本朝故事。如此。则列圣并侑。对越昊穹。德厚流光。垂裕万祀。必如

公辅之议。则陷四圣为失礼。导陛下为不孝。违经戾古。莫此为甚。知谏院司马光吕诲议。功以孝子之心。谁不欲尊其父者。圣人制礼以为之极。不

敢逾也。故祖已训高宗曰。祀无丰于䁥。孔子与孟懿子论孝。亦曰𥙊之以礼。然则事亲者。不以数祭为孝。贵于得礼而已。先儒谓禘郊祖宗。皆奉祀

以配食也。禘谓𥙊昊天于圆丘也。𥙊上帝于南郊曰郊。𥙊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故诗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又我将祀文王于明堂。此其证也。

下此。皆不见于经矣。前汉以高祖配天。后汉以光武配明堂。以是观之。古之帝王。自非建邦启土。及奄有区夏者。皆无配天之文。故虽周之成康。汉

之文景明章。其德业非不美也。然而子孙不敢推以配天者。避祖宗也。孝经曰。严父莫大于配天。周公其人也。孔子以周公有圣人之德。成太平之

业。制礼作乐。而文王适其父也。故引之以证圣人之德莫大于孝。答曾子之问而已。非谓凡有天下者。皆当以其父配天。然后为孝也。近世祀明堂

者。皆以父配五帝。此乃误职孝经之意。而违先王之礼。不可以为法也。景祐二年。仁宗诏礼官𥡴按典籍。辨崇配之序。定二祧之位。乃以太祖为帝

者之祖。比周之后稷。太宗真宗为帝之宗。比周之文武。然则祀真宗于明堂。以配五帝。亦未失古礼。今仁宗虽丰功美德。洽于四海。而不在二祧之

位。议者乃欲舍真宗而以仁宗配食明堂。恐于𥙊法不合。又以人情言之。是绌祖而进父也。夏父弗忌跻僖公。先兄而后弟。孔子犹以为逆祀。书于

春秋。况绌祖而进父乎。必若行之。不独乖违礼典。恐亦非仁宗之意。臣等窃谓宜遵旧礼。以真宗配五帝于明堂为便。观文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

孙抃等奏。谨按孝经出于圣述。其谈圣治之极。则谓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而配天。仲尼美周公以居摄而能行天子之礼。尊隆于父。故

曰周公其人。不可谓之安在乎必严其父也。若止以太祖比后稷。太宗比文王。则宣祖真宗向者皆不当在配天之序。推而上之。则谓明堂之𥙊。真

宗当以太宗配。先帝不当以真宗配。今日不当以仁宗配。必配以祖也。臣等按易豫之说曰。先王作乐崇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盖若祖若考。并可

配天者也。兹又符于孝经之说。亦不可谓安在乎必严其父也。祖考皆可配帝。郊与明堂。不可同位。亦不可谓严祖严父其义一也。虽周家不闻废

文配而移于武。废武配而移于成。然则易之配。孝经之严父。历代循守。固亦不为无说魏明帝宗祀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史官谓是时二汉郊祀

之制具存。魏所损益可知。则亦不谓东汉章安之后。配𥙊无传。遂以为未尝严父也。自唐至本朝。其间贤哲讲求不为少。所不敢以异者。舍周孔之

遗文无所本统也。今以为我将之诗。祀文王于明堂而歌者也。亦安知仲尼删诗存周全盛之颂。被于管弦者独取之也。仁宗继体保成。置天下于

大安者四十二年。功德于人。可谓极矣。今祔庙之始。遂抑而不得配上帝之享。甚非所以宣明陛下为后严父之大孝。臣等参𥡴旧典。博考公论。敢

以前所定议为便诏从抃等议。六月辛酉太常寺奏。仁宗配享明堂。奠币用诚安之曲。酌献用德安之曲。十月士子翰林学士王珪等言。殿中侍御

史赵鼎奏。本朝祀仪。冬至祀昊天上帝。夏至祀皇地祗。并以太祖配。正月上辛祈榖。孟夏雩祀。孟冬𥙊神州地祗。并以太宗配。正月上辛祀感生帝。

以宣祖配。季秋大飨明堂。旧以真宗配。循周公严父之道。最为得礼。陛下纯孝之诚。固以格于上下矣。臣闻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陛下祗

绍大统。纂承洪业。固当继先帝之志。而述先帝之事也。仁宗临御四十二年。配飨真宗于上帝者。四十一𥙊。今一旦黜真宗之祀。庙而不配。非所以

严崇祖宗。尊事神明之义也。臣谨按易之豫曰先王以作乐崇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明此称祖者。乃近亲之祖。非专谓有功之始祖也。考昜象之

文。则真宗配天之𥙊。亦不可阙也。有唐武德初。以元皇帝配飨明堂。兼配感生帝。至贞观中。缘情革礼。奉祀高祖配明堂。迁世祖配感生帝此则唐

太宗故事。已有递迁之典。最为治古之近。有足考验臣伏请𨔄迁真宗配孟夏雩祀。以太宗专配上辛祈榖。孟冬神州地祗。循用有唐故事。如此则

列圣参侑。对越于昊天。厚泽流光。垂裕于万祀。臣珪等按祀典。天地大𥙊有七。皆袭用历代故事以始封受命创业之君。配神作主。至于明堂之𥙊

用古严父之道。配以近考。故朝廷在真宗则以太宗配。在仁宗则以真宗配。今则以仁宗配。方仁宗始以真宗配明堂。罢太宗之配。而太宗先以配

祈榖雩祀神州地祗。本非𨔄迁。今明堂既用严父之道。则真宗配天之𥙊。于礼当罢。难议更分雩祀之配。天章阁待制兼侍读李大受。天章阁待制

侍讲传卞言。自唐末䘮乱。及五代陵迟。中夏分裂。皇纲大坏。我太祖太宗以神武英睿。一统海内。功业之大。格于皇天。真宗以盛德大明。纂承洪绪。故

先帝景祐诏书。今礼官议定以真宗与太祖太宗并为万世不迁之庙然则侑配之道。是宜与国无穷矣。岂可甫及陛下而遂阙其礼乎。议者乃谓

遵用严父配天之义。臣等窃谓所谓严父云者。非专谓考也。故孝经曰。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下乃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

堂以配上帝。夫所谓天者。谓郊祀配天也。夫所谓帝者。谓五帝之神也故上云严父配天。下乃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则父者专谓后稷也。且先儒谓

祖为王父。亦曰大父。则知父者。不专谓考也议者又引唐制。代宗用礼仪使杜鸿渐等议。季秋大飨明堂。以考肃宗配昊天上帝。德宗亦以考代宗

配。又称王泾郊祀录注云。即孝经周公严父之道。夫杜鸿渐王泾一时之言。岂可便为万世不移之议哉。臣等窃谓赵鼎之议。亦为得礼若以太祖

配雩祀既久。不欲一旦仙侑。则乞以仁宗与真庙并配明堂。亦为合礼。谨按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又按礼记𥙊法。周

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文武但言宗祖。宗者。则知明堂之侑。下及乎武王矣。是文武并配于明堂也。故郑氏注曰。𥙊五帝五神于明堂曰

祖宗。祖宗通言尔。国家𥙊祀。既遵郑氏之义。固亦当𥡴郑氏祖宗之说也。又昜曰。先王以作乐崇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是以祖考并配上帝也。上

帝之𥙊。正谓明堂宗祀尔昔梁国子慱士崔灵思。该通之士。达于礼者也。总三礼诸儒之说而评之。为义宗。论议洪慱。后世盖鲜能及其详明郑义。

亦谓九月大飨帝之时以文武二王泛配。谓之祖宗。祖者。始也。宗者尊也。所以名𥙊为始尊者明一𥙊之中。有此二义。𥡴乎孝经𥙊法周易义宗之

言。则父子并侑。可谓明著矣。或者谓父子并座。有乖礼制臣等窃谓不然者。唐朝故事。已有并侑之礼。况向来本朝祀典太宗亲祀昊天。奉太祖配

真宗亲祀。奉太祖太宗配。仁宗亲祀。奉太祖太宗真宗同侑。历五六十载之间。本朝通儒不以为非。则于此独何疑哉。如是。则太宗既不失雩祀之

配。真宗又不迁明堂之旧。得周家祖宗之义。合郑氏九𥙊之说。神明安之。祖考飨之。而孝道尽矣诏从珪等议。绍兴二十九年五月二日诏曰。孝莫

大于严父。礼莫重于飨帝朕率三岁之郊。累款圆丘。惟宗祀昭配之仪。久阙不讲。何以彰皇考之烈。慰在天之灵。宜以将来当郊之岁。季秋有事于

明堂。合行恩赏。并一依南郊例施行。令有司讨论典礼。条具以闻。再论倪侍郎奏明堂典礼故事。臣某伏睹倪侍郎再有议状。其间议论𥡴据。

诚非臆说。然所举经义。即非为明堂立文。第本传注传会之语。又所引故事。中兴以来已经先朝辨正。具载国史。某向尝备数礼官。今兹叨与机政。

宗庙大事。苟有愚见不敢不尽。明堂之必配祖考。经文旨意。本自明白我将之作。又见于诗。况有神宗圣训。及司马光等并淳熙儒臣论奏甚备。义

理之正。炳如日星更不待某赘陈。假如议者所云。明堂之设。专于严父。则高宗万寿之日。孝宗自当讳避于合宫之飨。不应遽行。当时既内禀慈训。

力遵古义。形之诏书播之四海其言有曰惟周成宗祀洛中。陟配于文王惟汉武合祠汶上。推严于高帝。皆用亲郊之礼共殚尊祖之诚。则是严父

之说。已经厘正。诚足以刊千载之误。万世之䂓。今必以故事之实为言。则淳熙之制最切近而合于经者。此得非故事已行之实乎。苟欲再举淳熙

以前典礼。则与寿皇所既改者。又将抵悟。前后同异。秪为纷纷殆非所以重宗庙。严禋祀求为至当之归也。矧惟中兴二祖。功烈盛大曾不得一与

三岁登配之仪。以光宗盛德至孝。严恭祗畏之心切虑在天之灵。亦将不安于此。恐非圣上所以尊祖宁亲之意也。故因阜陵之已行。申神考之明

训。复先王之旧礼。一洗魏晋以来之曲说。其于孝治。诚非小补臣思闻议礼之家。名为聚讼。然要当以经文为据。证诸儒之论。有合于经文者。则可

取也。历代之制沿革异同。然要以祖宗典故为据。祖宗典故亦有不一是必据礼文盛时。乃为定也臣窃惟明堂之制。𥡴诸经文。在孝经则曰。孝莫

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是明堂专为严父也。昜之豫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则是飨帝可以兼配祖考也。𣈆挚虞之议

曰郊丘之祀。扫地而𥙊。牲用茧栗。噐用陶匏。事反其始。故配以远祖明堂之𥙊备物以荐。三牲并陈。笾豆成列。礼同人理故配以近考。此则诸儒之

论有合于经。最为明著者也。若其他论辨。虽纷纷曲说。而曰父曰考。终不可以昜经文臣故曰当以经为证也国朝全盛莫如仁宗中兴莫如高宗。

明堂之制。定于皇祐。则以太祖太宗真宗配。绍兴行明堂则专以徽宗皇祐之参配。绍兴之专配。未尝不严父。臣故曰。祖宗典故。以礼文盛时为

据。乃为定之自隆兴以后。屡行明堂之礼。是时高宗万寿。则止配以祖宗为宜若绍熙则止一亲郊。至陛下践祚首行明堂。是时光宗方頥神寿康

则止配祖宗又其宜矣此皆有为而然。今则不然。光宗升祔庙袥已久。陛下举行明堂。而尚循近制。不举严父之典。此臣所以惧孝诚之不彰。礼文

之阙遗也。且每岁季秋祀明堂。犹以考配。岂有三岁亲祠。乃不配以考乎。或曰近岁明堂。盖与郊祀间行。专奉天地祖宗可也臣以为既曰明堂矣。

与郊祀不同。郊祀不配考可也。明堂不配考可乎。礼从其厚。孝取其大复何疑之有。臣当修讲大祀之时。职在礼官故敢首以为请陛下以为事大

体重慱询群议。即命两省从臣。台谏礼官集议可谓至当矣。臣实建议之人不敢参预集议。尚有前奏不尽之说谨再奏闻。㐲望圣慈。速赐降出施

行。贴黄检照绍兴十三年以前高宗皇帝屡行明堂之礼。是时徽宗皇帝方北巡。止以祖宗配自十三年以后。三岁大礼。皆行郊禋止三十一

年行明堂。专以宗配。赦文云。惟仁宗之武敢怠于遵承。惟文考之严。敢怠于陟配。此又明验也。㐲乞睿照。熙宁五年。神宗问王安石曰。宗祀明堂

如何安石曰以古言之。太祖当宗祀今太祖与太宗共一世。若迭配明堂亦于事体为当。神宗曰。今明堂乃配先帝如何。安石曰此乃误引严父之

说。故以考配天孝经所谓严父者。以文王为周公之父。周公能述父事成父业。得四海懽心。各以职来助明堂宗祀得严父之道故也。若言宗祀。则

自前代巳有此礼。上曰。周公宗祀。乃在成王之世成王以文王为祖则明堂非以考配明矣。淳熙六年。初行明堂。诏书云。惟周成宗祀洛中。陟配于

文王。惟汉武合祠汶上。推严于高帝。皆因亲郊之礼。且殚尊祖之诚。仁宗皇祐二年。九月二十五日行明堂。以太祖太宗真宗配。嘉祐三年。十一月

五日行郊礼。嘉祐七年。九月六日行明堂。英宗治平二年。十一月十六日行郊礼。神宗熙宁元年。十一月十八日行郊礼。四年九月十日行明堂。以

英宗配。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行郊礼。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行郊礼。元丰三年。九月二十二日行明堂。以英宗配六年十一月五日行郊礼。哲

宗元祐元年。九月六日行明堂。以神宗配。见苏轼制词。是时司马光为相。自后两行明堂无改配之文。四年九月十四日行明堂。七年十一月

十四日行郊礼。绍圣二年。九月十九日行明堂。元符元年。十一月二十日行郊礼。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行郊礼。崇宁

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行郊礼。大观元年。九月二十八日行明堂。考会要无改易神宗配之文。四年十一月三日行郊礼。政和三年。十一月六

日行郊礼。六年十一月六日行郊礼。七年九月六日行明堂。自政和七年之后。至和七年。凡季秋大享。皆亲祠。以神宗配。宣和元年。十一月

十三日行郊礼。四年十一月十五日行郊礼。七年十一月十九日行郊礼。高宗建炎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行郊礼。绍兴元年。九月十

八日行明堂。四年九月十五日行明堂。七年九月二十三日行明堂。是时议臣孙抃等议。末云道君皇帝梓宫未还。凡筵未除。山陵未卜不可

遽议配侑之事。十年九月十日行明堂。据会要十二年十二月微宗祔庙。十三年十一月八日行郊礼。十六年十一月十日行郊礼十九年十

一月十四日行郊礼。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行郊礼。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行郊礼。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行郊礼。三十一

年九月二日行明堂。以徽宗配降授中奉大夫新除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倪思。右思伏准省箚关送礼部备坐思箚子。乞以光宗皇帝。与太祖

皇帝。太宗皇帝并侑天地事及李参政所奏。并集议官议状。三省同奉圣旨。祀事日迫。候将来别议。仰见圣朝严重宗庙。不轻典礼之意。而礼家聚

论各为一说。皆有所援。在思自当听㐲。然而犹有愚见于斯之时。若畏罪谴嘿而不言。实有失职之咎须至再有条陈。思窃见李参政及集议官。引

援神宗皇帝圣训。及司马光之说思谓圣莫圣于神宗。贤莫贤于司马光。绝学超识。远迈先儒。固可以为定论。然思所疑者。谨按熙宁四年。元丰三

年。神宗两行明堂亲祠。实以英宗配是时神宗虽有此圣谕。而于行礼。则未尝不严父也。司马光治平中。虽尝建明。而当时不闻从其所议。至元祐

初。光相哲宗一时熙丰之政莫不变革而明堂之祀。实以神宗配。盖光于明堂礼成而后薨。明堂之前。若以其学改昜旧制似不为难。然而卒未尝

变革。苏轼行明堂加恩词。则曰访落之初。躬总章之祀。追配烈考以侑上帝又曰秪见昊帝。陟配文考则光相哲宗。祀明堂而配考明矣。夫以神宗

之圣司马光之贤。又已见于议论。终不轻改旧制者。盖以经文及汉晋以来典章故耳。今朝廷若以训言为定。则李参政及集议官所援不为无据。

若以当时行礼之实为定则思所据盖出于实。是以不得不剖析以申前说也。此其大节如此。至集议官谓思所引周易豫卦。先王作乐崇德。殷荐

之上帝。以配祖考之说云。非为明堂立文。思考之正义云。配祀明堂。以考文王也。则是于明堂立文分明。又谓祖为王父。虽王父出先儒之说。然孔

子经文止曰父而已。加以王之一字。而指以为祖。近于牵合。借父可以为王父。据礼生曰父。死曰考。则难以指考为祖。而解昜之文矣。又谓挚虞之

说。不合于经。而不明著其不合经之说。则是非不定也。又云绍兴七年以后。徽宗既已上宾。至十年行明堂。止配以祖宗。其说似可据。然思犹有说

者。缘十二年和议始成徽宗梓宫。方自北还。故绍兴七年。议臣有云道君梓宫未还。几筵未除。山陵未卜。不可遽议配侑之事。则十年之明堂。不配

徽宗。岂非以梓宫未还之故乎。至于十三年以后。连行郊礼。即不与合宫问祠。而三十一年行明堂礼。专配徽宗。则是前之不配徽宗者。皆缘有故

后之专配徽宗者。盖以当然。自隆兴以后。高帝尊御德寿。自应越配祖宗。至淳熙十五年。高宗上仙。孝宗行明堂之礼。亦止配祖宗者。时方行三年

之䘮几筵未除故也。至于光宗止于亲郊。不及明堂之岁圣上践祚。初祀明堂亦止配以祖宗者。盖光宗方頥神寿康故也。谨考皇祐以来。至于绍

熙列圣行明堂之礼盖有参配者矣亦有专配者矣谓明堂之设。专以严父故宁有不配祖宗其间不严父而上配祖宗盖各有说。未有无故而不

严父者若在今日。光宗飚御在天。升祔已久并无他故。若不严父。恐人以为失礼。思备数礼官。议礼乃其职。况辨论经文典故。以定邦礼。自古不厌

其详。意存求是不缘好胜。是以不避喋喋。详述于前今祀事既迫思不敢重黩天听。然异时须当议订思所陈不尽。则后来者必以思为畏罪辞屈。

㐲乞睿照。




永乐大典卷之七千二百一十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