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 (四部丛刊本)/卷第九十

卷第八十九 法苑珠林 卷第九十
唐 释道世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万历刊本
卷第九十一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

   唐上都西朙寺沙门释道世玄恽撰

十使篇第八十三

 述意部

盖闻三界昏寝皆由十使为窟宅六贼攀縁实因五

住为猛将致使妄想虚构惑倒交兴万苦争纒百忧

总萃于是十使驱驰十纒拘束五钝易沉五利难制

苦集顺流无始恒漂灭道清虚何由得证也

 会名部

初释名者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戒取五见取六

贪七瞋八痴九慢十疑此之十使生死根本凡夫倒

惑未曽观理妄执相续不出三有如世公使随逐罪

人名之为使如地持论云随逐𫝊义名之为使杂心

论云使之随逐如空行影成论云使之随逐如母随

子于三界中常随逐义上来总释自下别解第一身

见者亦名我见色心相依名之为身凡愚迷此执为

我人从其所迷故名身见以迷色心计为我故从其

所立亦名我见故持地经云世间受生皆由著我若

离著我则无世间受生身处故知我见是生烦恼原

故涅槃经云如六大贼欲劫人时要因内人若无内

人即便中还是六尘贼亦复如是欲劫善法要因内

有众生知见常乐我净不空等相若内无如是等相

六尘恶贼则不能劫一切善法有智之人内无是相

凡夫则有是故六尘常来侵夺善法之财故知我见

生恶灭善之原也又大宝积经云如咽塞病即能断

命一切见中唯有我见即时能断于智慧命也第二

边见者夫世间因果生灭相续非定断常是中道理

不解偏执故名边见如中论说因果常生灭相续故

往来不绝生灭故不常相续故不断故知因果三世

相续是正道理又成论云以世谛故得成中道以五

阴相续生故不断念念灭故不常离此断常名为中

道故知因果非定断常于现报中凡愚不观念念迁

灭则是常见不观念念新生则是断见若于来报爱

未尽著随业受生六道不定人非常人迷此谓常则

是常见若谓死后更不受生心识永谢则是断见第

三明邪见者谓谤无因果乖正名邪若依俱舍论一

切诸见皆违理起悉是邪见但说一见为邪见者由

此见最恶能断善根故说为邪见若论身边见等虽

邪非正直是迷理障出圣道不谤因果邪心则轻不

妨修善仍惑世乐若如观佛三昧经云不信因果断

学般若等重罪过杀八万父母罪此由邪见感斯重

报故中论云邪见有二一破世间乐是麤邪见言无

罪福无佛贤圣舍善为恶二破涅槃道贪著于我分

别有无故不得涅槃道第四明戒取者但诸妄执戒

定之人随其别执自有二种一是独头二是足上言

独头者所谓直取持戒为道或取苦行以之为道或

取布施以之为道乃至或取八禅定事以为真道此

等直取所行之事不知非道谬执为道是故名为独

头戒取言足上者谓有愚人不解正理妄立是非谓

已见是取为真道则名戒取此后戒取依前见生前

见与后戒取为本戒取所依名为脚足是故说后戒

取之心名为足上戒取烦恼是故行者应善思量道

法难识须访良友不得信巳愚心倒见谬执乖正反

成不善当知道者唯是慧观戒定等善是踈缘具要

观众生色心非我见此理智方是出道离此以外种

种皆非是故若执馀善为道皆同愚人执戒为道以

是齐名戒取烦恼摄故俱舍论云非道中道是名戒

取见又十住毗婆沙论云佛吿迦叶有四种破戒比

丘似如持戒何等为四一有比丘于戒经中尽能具

行而说有我是名破戒似如持戒二有比丘诵持经

律守护戒行于身见中不动不离是名破戒似如持

戒三有比丘具行十二头陀而见诸法定有是名破

戒似如持戒四有比丘缘众生行慈心闻诸行无生

相心则惊畏是名破戒似如持戒以此文证故知愚

人虽依戒行身口无过谬执乖理心无道戒若能观

见色心无我此智清净方有道戒戒行既然施等亦

尔第五明见取者此还有二一是独头二是足上言

独头者谓直取世有漏善法及有漏果以为第一胜

妙善者名为独头如人直取无想天报计为涅槃谓

第一好又于内身不净谓净如是皆名独头见取言

足上者谓人迷法妄立是非谓己见是馀者非便即

生心于己见上执为第一是故名为足上见取如起

身见是其我倒愚人不解后更起心取前身见以为

第一如此见取名为足上馀义同前释此既同前有

何差别若执有漏世间事业取以为道即名戒取若

执为胜即名见取故俱舍论云一切有流法圣人所

弃舍故执此法为最胜是名见取又成论云若人持

戒取为清净名戒取结即谓所取以为真实馀皆妄

语名见取结若谓世法第一皆同愚人取见为胜是

以齐名见取烦恼也又新婆沙论问此之见取于一

刹𨙻顷如何推度答性猛利故亦能推度坚执故者

谓能坚执故名为见此见于境僻执坚牢非圣慧刀

无由令舍非佛弟子执圣慧刀截彼见牙方令舍故

如有海兽名室首魔罗彼所啮物非刀不能解谓彼

若啮诸草木等要截其牙方令舍故如有颂言

  愚人所受持 鳣鱼所衘物 室首魔罗齿

  非刀不能解

深入所缘故者谓性猛利深入所缘如针堕泥故名

为见第六明贪使过者贪乃众多或爱自身他身或

爱妻子室宅田园或爱善法如爱佛菩提等若依大

乘此皆是使若依小乘贪善非使具说难尽略述而

已第七明瞋使过者所谓恼根嫉妒不悦此等烦恼

悉是瞋使大庄严论云身如干薪瞋恚如火未能烧

他先自焦身又正法念经云瞋心如火烧一切戒瞋

是大斧能破法桥住抂心中如怨入舍故知起瞋障

诸善法又华严经云一切恶中无过是瞋起一瞋心

则受百千障碍法门又菩萨地经云若诸菩萨犯如

恒沙等贪不名毁戒若犯一瞋因缘是名破戒瞋恚

之心能舍众生贪爱之心能䕶众生不名烦恼瞋舍

众生名重烦恼是故如来于经中说贪结难断不名

为重瞋恚易断名之为重此亦略述具说难尽第八

明痴使过者若依毗昙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

明若依成论邪心分别无正慧明故曰无明又毗昙

论说无明使有其二种一者不共二者相应言不共

者于四谛理及于色声香味触等缘而不了则是无

明此独无明不与一切诸使和合名不共无明二相

应无明者除前不共自馀一切诸烦恼中无知之心

名为无明与诸使合名为相应无明若依成论无明

亦二一是取性二是现起言取性者直是任运迷法

假集暗心取性唯是违理性恶不善此细无明诸凡

常有是故得抂善无记中要观无性方得渐除故行

善时须观无性迷事取性则成有漏第九明慢使过

者依论慢有八种一直名慢谓于下境自高卑彼于

齐等处还计为等比过轻故直名为慢此无所恃何

故成慢成论释言是中有其执我相过故说为慢谓

人胜劣唯心解别若知心胜称实无过迷如此法计

我胜彼及与我等有恃我心故名为慢二者大慢谓

于等处自谓为大故名大慢三者慢慢谓于上境谓

已胜彼此过最重故名慢慢四者不如慢谓他行德

过已弥深多身修业方可以彼即谓现今少不如彼

凌他多边名不如慢五者傲慢谓于父母师长上境

不肯恭敬故名傲慢六者我慢谓于色心无我法中

执我自高故名我慢此诸慢中执我心也此一我慢

最难伏断要成罗汉方能除尽但诸凡愚未学观者

莫问麤细我见皆强是故名为示相我慢若能观理

成圣学人我见则微分断麤现是故名为不示相慢

七者增上慢谓未得圣而谓已得以其圣智是增上

行于此出世增上法中起心生慢名增上慢八者邪

慢谓诸恶人无德自高恃恶凌人故名邪慢此八慢

心皆悉名为慢使烦恼也第十明疑使过者疑有二

种一疑事如夜见树疑为人等此疑事心不招生死

故小乘中不说为使非烦恼故罗汉亦有故智度论

云阿罗汉虽无四谛中疑一切法中处处有疑此诸

事疑若望大乘是暗妄心招变易死亦说为使二者

疑理谓诸身心生灭非我疑谓常我名为疑理故成

论问疑有何过答若多疑者一切世间出世间事皆

不能成又疑法不可学得疑师不能敬彼疑自非是

学时若生此三疑亦是障道根本但起决定心学不

须疑此三事凡夫未观理来莫问上下皆有十使上

界虽无麤现瞋使自馀九使皆常具有修得定者虽

伏欲结由有此使故不得出世果也

 迷理部

述曰迷理不同者良由众生无始时来流转生死不

能断漏得出世果致令十使烦恼是能障业四真谛

法是所障理言四谛者一苦二集三灭四道具释四

谛因果次第大小同异者恐文烦不述今且略释其

名令识因果生灭无常理实是苦逼迫行者名为苦

谛谛是实义审尔不谬故称为谛下三谛义同此一

释有漏善恶皆能生果理是因集名为集谛烦恼尽

处名之为灭理实不生名为灭谛观理除壅此实不

虚名为道谛若就一人论四谛者谓此身心苦之与

乐有漏报边是其苦谛若不观理所起善恶乃至八

禅是其集谛若观身心生灭无我即此观智是其道

谛因此道智见无我时惑断之处则是灭谛言迷理

者论说不同若依毗昙论云身见边见唯迷苦谛谓

凡夫皆执苦执为我是故身见缘苦谛生依身苦报

计断计常是故边见亦迷苦生故杂心云身边二见

果处起故唯迷苦谛凡计罪福是我所作不将善恶

业因为我是故身见不依集起知集非我不名迷集

边见依身亦不依集又亦不将灭道为我计断计说

义皆同此是故身边唯依苦报名迷苦谛若论戒取

迷苦及道谓有愚人直尔闻说精勤苦行能断生死

不知此说晓夜励心勤观苦空方断生死即谓事中

苦身是道不知身苦非是圣道是故戒取迷苦谛生

或有不将身苦为道直执戒等福行为道此将集因

转将为道如此戒取名迷道谛理实凡愚不识集因

妄执为道应是迷集但彼迷心不计福行以为集因

方转为道是故不得名为迷集不同计苦以为道者

将苦为道故名迷苦是故戒取有迷苦者有迷道者

不迷于集灭是圣果众生所求不取惑灭为道因行

是故戒取不名迷灭若论邪见见取及疑此三皆悉

通迷四谛所谓邪见谤无因果该凡及圣是故通迷

若论见取于自身报取为第一即为迷苦于事善业

计为第一即名迷集若取梵天无想天等以为涅槃

名为迷灭于彼戒取所言之道取为第一名为迷道

是故见取通迷四谛若论疑心于诸凡圣因之与果

不知有无生疑不决故亦迷四向来所明五见及疑

唯迷谛理不名迷事以迷理故观见理时知无我人

方断我心证知慧观能断烦恼凡夫因果苦集非道

识观是道方断戒取正识灭道以为第一不将有漏

以为胜好知世可猒方断见取以见四谛不生疑谤

证信决定方断邪疑是故身边戒见邪疑迷理而生

还见理断不将尘境色声等事以为我人计断常等

故虽正识色声等事不断我心乃至疑使若论贪瞋

痴慢四使通障见修皆迷理事谓依见起则名迷理

若依事生则名迷事依见起者若论其贪如爱身见

即名为贪由爱我见令心转迷若观生空知无我时

则嫌我见此贪则断若论其瞋有我心时闻说无我

则生瞋恚后观无我知无人时闻说生空心则欢喜

故见理时彼瞋则断依见起痴不知见过后见理时

彼痴则断依见起慢恃见自高后见理时彼慢则断

是故贪等依见起者亦是迷理见理方断依馀见起

类此可知所言贪等依事起者谓依尘境色声香等

于此起贪纒绵难断故见理时仍有未断后更修道

数数渐除瞋慢痴等依事皆尔此明十使迷理不同

迷苦有十迷道有八迷集及灭各有七使迷事有四

合三十六此说欲界凡夫心也若论色界凡夫心中

具三十一彼无瞋故于五行中各除其一四谛修道

名为五行是故唯有三十一使无色凡心亦三十一

三界通论总有九十八迷四谛理有八十八三界迷

事合有十种此依毗昙略释如是若依成论十使烦

恼皆有取性悉通达理谓迷四谛无性之空故总观

谛无性空时断重取性名为见道后断细时名为修

道此明十使迷理不同也

 断障部

述曰此十使烦恼断有难易者夫论使性凡常具有

今明入道故叙难易但诸见惑难识易断贪等四使

易识难除见难识者谓凡常迷理易断者见理即尽

所谓若能学观无我创见理时则名初果即先断除

八十八使但初见谛有利有钝若利根者总观诸法

皆假无性不见我人一念之中断八十八即此一念

名为见道若钝根者则观四谛次第渐断八十八使

故佛性论云若利根人于一念中则等观四谛八十

八使一时俱断皆名见谛若钝根人于次第观者则

初念观苦不见馀三谛但断苦下以此文证总别观

法皆得入道不得偏执若依诸经教人入道多直说

观生灭无我则断诸结出离生死如地持经说世间

受生皆由著我若离著我则无世间受身生处又如

经说缘觉性人不解四谛法门名字直藉事缘观生

无我便断诸结过诸声闻于此直作无我观中虽不

作其四谛别解如此观时具有四谛谓彼所观有漏

报身念念生灭是理苦集从前名苦生后名集知无

我时即是见苦尔时无我即断事集所断不生即是

证灭此能观智即是圣道是故直观无我之时具有

四谛断结得出不要别观四谛方出故成论引经说

言如甄叔迦经中说种种得道因缘非但以四谛得

道故知入道不要别观总观无我一行亦得若能明

见身心无我则是见道断诸见惑但诸见惑约谛分

别三界合说有八十八若就一人以论迷心总则唯

是五见及疑此六望愚则名难识若望智人复名易

断谓诸凡愚学修善者多皆知猒贪瞋痴慢于其我

心及执戒等不学是过是故难识以难识故经说为

重如涅槃释我见戒取及以疑等一切众生常所起

故又难觉故如病常发名为重病又难识故亦名重

病又成论云世间人于戒取中不见其过故使为结

故知利使愚人不识言望智人名易断者谓若学观

身心生灭分见无我烦恼薄时即知观智是断法道

心中六使自然永无谓知色心生灭非人则无我心

边见自断以观见理识圣道故正信无疑谤无自断

智慧是道戒等非胜则无戒取见取自断是故六使

难识易断以难识故无始来迷以易断故解理则尽

不同贪等易识难断以易识故人多不执以难断故

𨙻含亦有是故利使迷理邪心亲覆圣解合行不出

不同贪等别缘事起唯妨修观非亲迷理故诸小圣

虽有贪瞋不妨仍得解理无疑是故智人学修业者

唯修观解除迷入道若学观行虽昧名凡少解理时

即无妄取若不学解恒迷道法虽修诸善不除邪执

非直妄执自不能出多谤正法及行道者以其迷心

未识邪正不知他是不与己同即谓已是说他为非

是故迷人心无道法多依世善妄执相非故俱舍论

云在家由取五尘故与在家起斗争出家由取诸见

各不同故与出家起斗争又成论云若人持戒取为

清净名戒取结即谓所取以为真实馀皆妄语名见

取结此二是其出家之人斗争根本亦即名为随顺

苦边又依此戒取能舍八真圣道此非正道非清净

道能随苦过又戒取是出家人缚诸欲是在家人缚

又戒取者虽复种种行出家法空无所得又因此戒

取能谤正道及行正道者又戒取是诸外道起㤭慢

处作如是念能胜馀人以此等文证知戒取等唯是

世善招生死果故名随苦非真道法愚人多迷妄执

生罪是故十使虽皆不善论其障道起过之原则唯

六使迷心为本若不能断非直不出因起麤罪当生

恶道此明十使断有难易竟颂曰

  邈邈爱王城 峨峨欣鹫岭 业结三界狱

  利钝十使颈 浊恶顺下𧼈 断漏升上顶

  著我甘苦报 怖象投丘井 翘翘羡化伦

  念念除心瘿 宿祐遇释尊 高慕大仙颕

  既破无明结 还同欣鹫岭 荷戢怡冲心

  随憩靡不静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一

 述意部

悲夫迷徒障重弃三车而弗御漂沦苦海任焦烂而

不疲若苍蝇之乐臭尸似飞蛾之投火聚良由迷沉

多劫备历艰辛具受众苦迄今烧煮故如来大悲不

忍永弃示其苦乐令其欣猒故于此篇略明十恶罪

福二行也

 业因部

惟凡夫造业乃有多种自有心与身口相称亦有身

口与心违者据此而论凡动身口皆由心使若心不

善方能损物若内有善方能顺福虽复损益不同然

三业之本以心为源故业起不同略须料简如成实

论云有三人俱行绕塔一为念佛功德二为盗窃三

为清凉虽复身业同行而有善恶无记三性殊别当

知罪福由心身口业相善恶不定是故四分律及成

论等若无心者虽悮杀父母不得逆罪亦如婴儿投

母乳身则不得罪以无染心故若依毗昙即说依报

色起方便色以为身业声为口业心是罪福体隐而

不说若依大乘教中实说身口色声恒非罪福若说

善恶皆唯是意如意地思量发动身口即此意思是

身口业体若直意思不欲发身口者但名意业故唯

识论云如世人言贼烧山林聚落城邑不言火烧此

义亦尔唯依心故善恶业成故经偈云

  诸法心为本 诸法心为胜 离心无诸法

  唯心身口名

故论释云但有心识无身口业身口业者但有名字

实是意业身口名说亦如临终生邪见心则堕地狱

起正见心即生善处是故论云离心无思则无身口

业又遗教经云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

不办又正法念经云有五因缘虽杀无罪一谓道行

无记心二无心伤杀蠕蚁等命三若掷铁等无心杀

生而断物命四医师治病为利益故与病者药因打

命终五然火虫入无心杀虫虫入火死如是五种虽

断生命不得杀罪故知所造发业皆由心起又如杀

中约心境不同有上中下初据境说如杀畜生比丘

得波逸提杀凡夫学人得波罗夷杀害父母罗汉得

五无间重罪杀邪见断善根人得罪最轻不如杀畜

罪重故涅槃经云菩萨知杀有三谓下中上下者蚁

子乃至一切畜生唯除菩萨示现生者是诸畜生有

微善根是故杀者具受罪报中杀者谓从凡夫至阿

𨙻含上杀者父母罗汉辟支毕定菩萨若有能杀阿

阐提则不堕此三种杀中譬如掘地刈草斫树斩截

死尸无有罪报阐提亦尔谓无重罪非无轻苦第二约心者结

罪由心业有轻重如瞋重则罪重瞋轻则罪轻故成

论云或以事重故有定报如于佛及佛弟子若供飬

若不供养若轻毁心或以心重故有定报如人以深

厚纒毒杀害虫蚁重于轻心杀人若心无瞋虽杀上

境乃至父母亦不成逆自下诸罪例有轻重文烦不述类准可知又正法

念经云何不杀若稻榖黍麦生微细虫不揭不磨知

其有虫护此虫命不转与人复不杀生若牛马驼驴

担负背疮中生虫若以浆水洗此疮时不以草药断

此虫命以鸟毛羽洗拭取虫置馀𦤀烂败肉之中令

其全命兼䕶此驴牛恐害其命复䕶虫命乃至蚁子

若昼若夜不行放逸心不念杀若见众生欲食其虫

以其所食而贸易之令其得脱

 果报部

如弥勒经问论云十不善业道有其三种一果报果

二习气果三增上果果报果者若生地狱中名果报

果习气果者若从地狱出还生人中依杀生故有短

命果依偷盗故无资生果乃至依邪见故痴心增上

如是一切名习气果又如萨婆多论云如牛呞比丘

常作牛呞以世世牛中来当如一比丘虽得漏尽而

常以镜自照以世世从淫女中来故如目连比丘虽

得神通犹恒戏跳以前世时曾猕猴中来故增上果

者依彼十种不善业道一切外物无有气势所谓土

地高下霜雹荆刺尘土臭气多有蛇蝎少榖细榖少

果细果及以苦果如是一切名增上果复有相似果

且如杀者故与所害众生种种诸苦因彼苦故生地

狱中受种种苦以断命故后生人中得短命报由断

他暖触性也馀准可知亦如上受报篇中地持论说也故涅槃经云何名

为烦恼馀报若有众生习近贪欲是报熟故堕于地

狱中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鸽雀鸳鸯鹦鹉青雀

鱼鳖猕㺅麞鹿之属若得人身受黄门形女人二根

无根淫女若得出家犯初重戒是名馀报若有众生

以殷重心习近瞋恚是报熟故堕于地狱从地狱出

受畜生身所谓毒虵具四种毒一见毒二触毒三啮

毒四螫毒虎狼师子熊罴猫狸鹰鹞之属若得人身

具足十二诸恶律仪若得出家犯第二重戒是名馀

报若有习近愚痴之人是报熟时堕于地狱从地狱

出受畜生身所谓象猪牛羊水牛蚤虱蚊䖟蚁子等

形若得人身聋盲喑痖癃残背𦝼诸根不具不能受

法若得出家诸根暗钝喜犯第三重戒是名馀报若

有修习㤭慢之人是报熟时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受

畜生身所谓粪虫驼驴犬马若生人中或入奴婢身

贫穷乞匄或得出家常为众生之所轻贱喜犯第四

戒是名馀报疑使大意同痴不劳别述亦名五钝使

报又菩萨藏经云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由

于十种不善业道而能建立安处邪道多堕恶𧼈何

等为十一者夺命二者不与取三者邪淫四者妄语

五者离间语六者麤语七者绮语八者贪著九者瞋

恚十者邪见长者我见众生由是十种不善业故乘

于邪道多𧼈多向多堕恶道为欲证得阿耨菩提超

出一切诸邪道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𧼈无上道又

智度论云佛语难提迦优婆塞杀生有十罪何等为

十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者众生憎恶眼不喜

见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者众生畏之如见虵

虎五者睡时心怖寤亦不安六者常有恶梦七者命

终之时狂怖恶死八者种短命业因缘九者身坏命

终堕泥犂狱十者若出为人常当短命如佛说不与

取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物主常瞋二者生人疑三

者非时非处行不筹量四者朋党恶人远离贤善五

者破善相六者得罪于官七者财物没入官八者种

贫穷业因缘九者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人勤苦求

财为人所共若王若贼若水若火若不爱子用乃至

藏埋亦尔如佛说邪淫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常为

所淫夫主欲危害之二者夫妇不睦常共斗诤三者

诸不善法日日增长于诸善法日日损减四者不守

䕶身妻子孤寡五者财产日耗六者有诸恶事常为

人所疑七者亲属知识所不爱喜八者种怨家业因

缘九者身坏命终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女多人共

一夫若为男子妇不贞洁如是等种种因缘不作是

名不邪淫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口气

常臭二者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者虽有实语人不

信受四者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者常被诽谤丑恶

之声因闻天下六者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

七者常多忧愁八者种诽谤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

当堕地狱十者若出为人常被诽谤如是种种不作

是为不妄语名曰善律仪如佛说饮酒有三十六过

具如下五戒中说之如是四罪不作是身善律仪妄言不作

是口善律仪名为五戒律仪又业报差别经云复有

十业能令众生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恶业多修

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何等为十一者以其杀生

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二者以其偷盗

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今世饥馑三者以其邪淫

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以其妄语业故感生

外物皆悉𦤀秽五者以其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

不平山陵堆埠株杌丘墟六者以其恶口业故感生

外报瓦石沙砾麤涩恶物不可触近七者以其绮语

业故令诸所有草木稠林枝条棘刺八者以其贪多

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苖稼子实微细九者以其瞋恚

业故令诸树木果实苦涩十者以其邪见业故感生

外报苖稼不实収获鲜少如是十业得外恶报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

校讹

 第四纸十六行流南藏作漏

音释

 啮五狡切啮也上演切鱼名祈尧切企也侧入切敛也持中切深

 去例切息也许讫切至也乳兖切虫动莫后切易财也

 切食巳复岀嚼也许竭切螫人虫也施只切虫行毒也陇主切伛偻也

 居泰切乞也笼五切地也陟隆切蝗也五忽切树无枝也狼狄切小

 黄郭切刈也苏典切少也

 太仓居士华师召施刻此法苑珠林第九十卷 吴江比丘明觉对 真州

 沙弥了因书万历辛𫑗秋溧水陶学诗刻凉山妙德庵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