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清稗类钞
◀上一类 帝德类 下一类▶

皇上日阅实录

编辑

  列圣于每早盥沐后,即阅先朝实录一卷,自巡狩斋戒外,日以为常,寒暑不间。书皆收存内阁大库,每前一日,中书启钥取书,用黄绫袱包裹,盛以冉木匣,次早同奏章送入。

开国方略

编辑

  天命丙寅,设八旗大臣。天聪戊辰,定文馆职司;辛未,设六部;壬申,定城守官三年考察之例;甲戌,定八旗职官名;乙亥,更定内三院。崇德丙子,定内院官制,设都察院;丁丑,设八旗议政大臣;戊寅,设理藩院,定部院制;癸未,设礼部蒙古理事官。此为澄叙官仪之始。

  太祖乙卯年,定八旗军制。天聪己巳三月,定军例于外藩;八月,定行军赏罚例,辛未,定出征军制。崇德癸未,定军律。此为整敕戎行之始。天命庚申六月,设纳言之木于门外。天聪辛未,令贝勒大臣直言尽谏。此为下诏求言之始。天命丁巳,令详慎讼狱。天聪乙亥,禁徇私枉断。崇德庚辰,肆赦。此为明刑弼教之始。

  太祖乙卯年,令群臣举贤才;庚申,令贝勒大臣子弟就学三年,授举人生员官阶,优免丁役。此为兴贤劝学之始。

  天聪壬申,行新定朝仪。崇德丙子,行太庙荐新礼;戊寅,谕礼部申明禁令;癸未,定内外相见礼。此为班朝肃庙之始。

  太祖甲寅年,令国人屯田旷土。天聪乙亥,禁滥役妨农。崇德丙子,禁屯积米谷令及时耕种;丁丑,令各屯堡及时劝农。此为重农贵粟之始。

  天聪丁卯,发帑赈饥;戊辰,发帑资民嫁娶。崇德丁丑,谕贷粟资民;辛巳,以岁歉谕行备荒事例。此为孚民生之始。

  天命癸亥,勖群臣勤职;丙寅,勖诸贝勒毋习逸乐。崇德丁丑,谕诸大臣勤修国政;壬午,谕诸王贝勒勤修政事。此为诫谕臣工之始。

太祖敷教明刑

编辑

  太祖自天命元年丙辰建元以后,益勤劳国政,靡间昼夜。每五日一视朝,焚香告天,宣读古来嘉言懿行及成败兴废所由,训诫国人,以议政五大臣参决机密,以理事十大臣分任庶务。国人有诉讼,先由理事大臣听断,仍告之议政大臣,覆加审问,然后言于诸贝勒,众议既定,犹恐或有冤抑,令讼者跪上前,更详问之,明核是非,故臣下不敢欺隐,民情皆得上达,国内大治。

太宗用洪文襄

编辑

  松山既破,擒洪文襄公承畴归,洪感明帝之遇,誓死不屈。太宗命诸文臣劝勉,洪不答,益厚遇之,解貂裘以赐。久之,洪叹曰:“真命世之主也。”因请降。太宗大悦,即日赏赉无算,陈百戏以贺。诸将皆不悦,曰:“洪一羁囚,上何待之重也?”太宗曰:“吾侪栉风沐雨者,欲何为?”众曰:“欲得中原耳。”太宗笑曰:“譬诸瞽者获一前导,安得不贺也。”众乃服。

世祖韬晦

编辑

  当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时,世祖深自韬晦,遨嬉渔猎鄙事,无不为之,摄政王安意无猜,得以善全,盖自冲龄善于用晦如此。

世祖优待前明

编辑

  世祖既登极,对于有明官吏人民优加待遇,约举之有数端。一、为明思宗暨后妃发丧成礼,自长陵以下十四陵,皆设官守之。一、明官吏降附者各予升级,仍令视事,朱姓诸王亦仍其爵。一、明之职官绅士曾殉国难者给予谥法及优恤诸典。一、被斥官吏非犯赃者,及士为清望所归并隐居山林而才德可称者,皆征辟录用。一、蹂躏之后,有鳏寡孤独及乞丐街市者,皆给粮养之。一、正额之外一切加派,如辽饷、练饷、剿饷诸名目尽行蠲免。明季厂、卫之弊政亦一律除之。一、官制衣服暂用明制。

世祖下薙发令

编辑

  世祖初登极,以其时明弘光方称帝于江宁,故未强国人以一律薙发,曾下令曰:“予因前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薙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听其便。”越一年,南方大定,乃下薙发之令,其略曰:“向来薙发之令不急,姑听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事,朕已筹之熟矣。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归一,不几为异国人乎?自今以后,京城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薙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辨,决不轻贷。”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语,县官令薙匠负担行市,见蓄发者执而薙之,违即被杀,悬其头于担上之竿以示众。

世祖勤政

编辑

  大兵入关时,明臣迎降,睿亲王权宜任之,故胜国弊政未尽厘正。世祖勤政后,任法严肃,凡大臣专擅,如陈名夏、谭泰、陈之遴、刘正宗辈,无不立正典刑,故夙弊尽革。

世祖阅明孝宗实录

编辑

  世祖幸南苑别殿,夜半,阅明孝宗实录,有召对兵部尚书刘大夏、都御史戴珊事,心喜曰:“朕所用何遽不若珊、大夏。”明日,宣梁尚书清标及魏文毅诣行幄备顾问。

圣祖愿天下治安

编辑

  圣祖八龄践阼,太皇太后问帝何欲,帝曰:“子臣无他欲,惟愿天下治安,民生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康熙庚寅蠲租谕旨,犹述及之。

圣祖悯三等人

编辑

  圣祖尝谕阁臣曰:“天下黎元皆朕赤子,朕最悯念者有三等人:一读书寒士,一饥寒穷民,一无知犯法之人。”

圣祖书三藩河务漕运三大事于宫柱

编辑

  圣祖初亲政,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爰亲书大略,悬之宫中柱上。康熙壬申,谕旨述及之,犹云至今尚存。

圣祖勉谕臣僚

编辑

  康熙癸丑,圣祖御弘德殿,讲官进讲毕,谕曰:“从来民生不遂,由于吏治不清。长吏贤,则百姓自安矣。天下善事,俱分所当为,近见有寸长片善,便自矜夸,是好名也。”又曰:“君臣一心图治,天下不患不治,此等光景,未易多得。朕与诸臣,何可不交勉之。”熊文端公赐履奏曰:“为政在得人,故用舍黜陟,人主之大权,最当审量者也。”上曰:“知人难,用人不易,政治之道,全关于此,朕即欲不尽心,不可得也。”

圣祖爱惜士卒

编辑

  国初定鼎未久,而遭三藩之乱,八旗士卒多争先用命,效死疆场,丁口遂至稀少。圣祖念之,尝怃然曰:“吾二十年之久始得一获满洲士卒之用,何可不厚恤也。”故时加赏恤,且为之代偿债务。以是满洲士卒皆感之,凡有征讨,争致死焉。

圣祖知崇正学

编辑

  圣祖驾幸曲阜,亲谒孔林,谒孔庙,留御前曲盖于大成殿,崇正学也。

圣祖留心书本之谕

编辑

  张清恪公伯行生长河堧,熟谙水性,尝面奏河务事宜,圣祖偶有诘问,即袖出地图,口讲指画。时兵部侍郎牛钮在侧,斥之曰:“伯行书生,但据纸上陈言妄奏耳!”上曰:“毕竟是他留心,即书本亦是他看过,尔等谁留心者。”

圣祖论居官不善之报

编辑

  康熙时,年羹尧抚蜀,濒行,陛辞,圣祖谕以“汉军督抚如张长庚、白如梅、屈尽美、韩世琦等,皆以贪黩致富,五十年来,子孙零落殆尽,是可见居官不善之报也”。

曾国藩之论圣祖

编辑

  曾国藩尝曰:“六祖一宗,集大成于康熙,雍、干以降,英贤辈出,皆沐圣祖之教。”又谓:“缉熙典学,日有孜孜,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律、考礼、行师、刑律、农曹,下而射御、医药、奇门、壬遁、满蒙西域外洋文字,无一不通,且无一不创新法,启津涂也。”

世宗资助书生

编辑

  世宗为皇子时,好微行,尝游杭州,出涌金门见一书生卖字,颇精八法,即命其书一联,中有“秋”字,易火于左,世宗曰:“得毋误否?”书生条举名帖为辨。世宗曰:“若曷不效举子生活,乃卖字乎?”书生自云:“尝举孝廉,贫不能给妻子,卖字求活,安望富贵。”世宗出囊中马蹄金数笏,曰:“吾贾有赢,不如资若求功名,得志毋相忘耳。”书生谢受之。即上公车,连捷翰林。时世宗已践祚,一日,睹其名,忆是书生,即召入,书一“和”字,易口于左,询之,书生言为讹体,上笑不答。翌日,使奉诏诣浙江巡抚,受诏发观,乃命其仍向涌金门卖字三年,再来供职,书生始悟。

世宗不喜谄谀

编辑

  世宗不喜谄谀之言,有所闻必斥之。雍正丁未正月,太常寺卿邹汝鲁进《河清颂》,中有“旧染维新,风移俗易”语,大怒,谕交九卿公同严审,定拟具奏。寻刑部请照律拟绞立决,得旨,著革职从宽免死,发往湖广荆州府沿江堤岸工程处效力赎罪。

世宗慎于建储

编辑

  世宗性雄猜,自以夺嫡践位,恐兆争端,乃于即位后御乾清宫,召王大臣入,谕以“建储一事,必须详慎。圣祖既将大事付托朕躬,朕身为宗社之主,不得不早为计。今亲写密封,存之匣内,置乾清宫世祖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宫中最高处,以备不虞,永为定例。”诸臣奏:“圣见周详,臣等遵议。”乃令诸臣退,惟留总管事务大臣,亲书应立皇子名,密封锦匣收贮。

世宗密训李卫

编辑

  李卫开藩滇中,世宗密谕之曰:“汝恃宠放纵,于督抚前粗率无礼,操守亦不能纯,间有巧取,如此行为,大负倚任。嗣后亟宜谦恭持己,和平接物。”

世宗知崇正学

编辑

  雍正庚戌九月,重建阙里文庙告成,黄瓦画栋,悉仿宫殿制度,搏拊、干戚、尊俎、豆笾之器,颁自上方,世宗复以“崇敬正学”御书碑文勒石。礼部奏请遣官祭告,特诏皇五子承命以行。

世宗朱批谕旨

编辑

  世宗虑本章或有漏泄,所有折奏皆可封达上前,几暇披览,或秉烛至丙夜。所批辄万言,洞彻窾要,后付刻者,祇十之三四,其未发者,收藏保和殿东西庑中。

世宗追斥揆叙

编辑

  左都御史揆叙,本谥文端,雍正朝追削,并谕令于墓碑上改镌“不忠不孝柔奸阴险揆叙之墓”。

高宗初政

编辑

  高宗即位,承世宗严肃之后,以宽大为政,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之诏累下,万民欢悦,吴中谣有“乾隆宝,增寿考;乾隆钱,万万年”之语。

高宗不忘本

编辑

  王大臣当从龙入关时,无不弯强善射,满语纯熟,居久之,多骄逸自安。高宗知其弊,凡射不中法者立加斥责,或命为贱役以辱之,乡、会试,必先试弓马合格,然后许入场,故勋旧子弟,熟习弓马。金川、台匪之役,如明亮、奎林皆以椒房世臣用命疆场,上尝曰:“周以稼穑开基,国朝以弧矢定天下,何可一日废武。”

高宗严办伪稿案

编辑

  乾隆壬申,有伪作孙文定公嘉淦奏稿者,稿几累万言,指斥乘舆,遍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徐本,尚书讷亲等,传播遐迩。事闻,上震怒,饬各省穷治,久不得主名,复命尹继善来京,随同在京各大臣审办,始讯出卢鲁生、刘时达等会商捏造实情。奉上谕:“各省传钞伪稿一案,朕屡经降旨宣示中外,此等奸徒传播流言,其诬谤朕躬者有无虚实,人所共见共知,不足置辩,而诪张为幻,关系风俗人心者甚大,不可不力为整饬。乃各省督抚仅视为寻常案件,惟任属员取供详解,过堂一审,即为归案了事,以致辗转蔓延,久迷正线,各省就案完结情形,大略不过如此。而在江西为尤甚,即如施廷翰案之张三、施弈度,江西承审各官草率错谬,及到江南亦不能审出实情,几认为捏造正犯,经朕命军机大臣等审明昭雪。而千总卢鲁生在江西两次到案,俱被狡饰脱漏,又经军机大臣从解京之书办段树武、彭楚白等供词互异之处,细加穷诘,始将千总卢鲁生、守备刘时达传稿情节逐层究出。比卢鲁生、刘时达先后到京,朕督令诸臣虚心研鞫,反复推求,始则借端支饰,继则混指同寅,既不能推卸传稿实情,又不能供出得稿来历,诘问再四,即各委之伊子,忍心害理,莫此为甚。迨情竭词穷,始得其会商捏造种种奸伪情节,并将伪稿条款,逐一默写;及其造谋起意,于破案后,商同借线揜饰情由,一一吐露,矢口不移。当此光天化日之下,乃有此等魑魅魍魉,潜形逞伪,实出情理之外。今不待重刑,供情俱已确凿,殆由奸徒罪大恶极,传钞贻累多人,好还之道,自无所逃耳。卢鲁生、刘时达,著议政王大臣大学士九卿科道会同军机大臣再行详悉研鞫,定拟具奏。至督抚为封疆大吏,不特此等大逆之犯,即寻常案件,孰非民生休戚攸关!而养骄饰伪,妄自托为敌体,可乎?此案若查办之始,即行竭力根究,自可早得正犯,乃粗率苟且,江西舛谬于前,江南迷误于后,均无所辞咎。江西近在同城,群卫弁腾口嚣嚣,毫无顾忌,串供借线,几于漏网吞舟,厥罪较重于南省。解任巡抚鄂昌、按察使丁廷让、知府戚振鹭,俱著革职拏问,交刑部治罪;总督尹继善及派往江西同问之周承勃、高麟勋,俱著交部严加议处;钱度、朱奎扬等,尚与专委承办者有间,俱著交部议处;至卫弁乃总漕专责,瑚宝亦不能辞责,亦著交部严察议奏。当日查办之始,未知根源所在,须披叶寻枝,势不得谓法不及众畏难中止,以致颟顸之事,朕犹恐拖累者众,屡经密谕各省督抚,分别发落,以省拖延,即武弁大员曾经私看者,亦悉置不问。然在伊等食毛履土,见此大逆不道之词,当为痛心疾首,譬闻人詈其父祖,转乐为称述,非逆子而何!然使非有首先捏造之人,则伊等亦无从传阅,是传阅者本有应得之罪,不可谓彼所愚弄,而朕则悯其无知,譬子虽不孝,父不忍不慈。今首犯既得,不妨曲宥,除在京人犯已予省释外,著传谕各省督抚,通行出示晓谕,无论已未发觉,概行从宽免究释放。凡属此案例应拟罪人众,蒙朕格外宽宥,务宜痛自改悔,动尊君亲上之天良,戒造言喜事之恶习,安静守分,庶不致良苗化为稂莠,永受朕保全爱养之恩。夫谗说殄行,为圣世所不容,奸顽不除,则风俗人心何由而正?而吏治狃于因循,尤关治道,朕宵旰忧勤,与诸臣共相敦勉者,岂肯稍存姑息,致启废弛之渐。将此一并宣谕中外知之,钦此。”先是,御史书成不知大义所在,恐株连者多,奏请罢查办。上以书成身为言官,不能备悉原委,远方传说更难保其必无浮议,褫其职。

高宗雪睿亲王冤

编辑

  大兵入关,睿亲王方摄政,薨后,议罪革爵。饶馀郡王阿巴泰父子略定河北,征讨吴三桂,累功封安亲王,以后嗣依附廉亲王允禩,世宗特斥其封。高宗夙知二王功高,于乾隆戊戌,特复睿王封爵,令其五世孙淳颖袭封,并命配享太庙;安王嗣封辅国公,以承其祀。

高宗书无逸以自警

编辑

  高宗于勤政殿扆间御书《无逸》一篇以自警,凡别馆离宫听政处,皆颜“勤政”二字,燕居游览,无不以莅政为务。后暮年少寝,乃默诵“无逸七呜呼”以静心。

高宗崇奖风雅

编辑

  高宗几馀览古,笃嗜过于儒素。乾隆间,诏建七阁,用天一阁之式,内廷斋额,采知不足之名,范、鲍两家均荣荷赐书,叠邀天藻也。

高宗邃于音律

编辑

  高宗邃于音律,凡乐工进御钧天法曲,时换新声,每盼晴,则令奏月殿云开之曲。

高宗斥世臣诗稿

编辑

  高宗驻跸盛京,祗谒陵寝,以祭器潦草错误,革盛京礼部侍郎世臣职。又以世臣诗稿有“霜侵鬓朽叹途穷”之句,谕谓:“卿贰崇阶,有何穷途之叹!彼自拟苏轼之谪黄州,以彼其才其学,与轼执鞭,将唾而棰之。”世臣诗又有云“秋色招人懒上朝”,谕谓:“寅清重秩,自应夙夜靖共,乃以疏懒鸣高,何以为庶寮表率。”诗又云:“半轮明月西沈夜,应照长安尔我家。”谕以“盛京为丰沛旧乡,世臣不应忘却”。严旨斥责,即令满员官盛京者各书一通,悬之公署。

高宗爱民

编辑

  高宗忧勤稼穑,每岁分命大吏报告水旱,地方偶有偏灾,即特旨开仓廪蠲租税,六十年如一日。甘肃大吏以冒赈致罪,后甘省复灾,近臣有以前事言者,上曰:“朕宁使官冒赈,不使民枵腹也。”后诸词臣有以御制诗录为简册进者,朱珪祗录上纪咏水旱丰歉之作,名《孚惠全书》以进,上大喜,赐以诗扇,告近臣曰:“儒者之为,固不同于众也。”

高宗临政之年

编辑

  高宗内禅,圣寿八十有六,御制诗《五过尧村城》一首,注云:“昨岁读苏东坡书传尧咨岳事,时年八十六,计予归政年正与尧相同,实为厚幸。”

高宗内禅

编辑

  乾隆乙卯九月,高宗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孙暨王公大臣入,宣示恩命,立皇十五子嘉亲王为皇太子,以明年丙辰为嘉庆元年,所有册立典礼一切虚文不必举行,至明年归政嗣皇帝仪文,著军机大臣会同各衙门条议以闻。又谕:“朕归政后,应用喜字第一号玉宝,镌刻‘太上皇帝之宝’玉册,即将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镌刻,作为太上皇帝宝册。”旋军机大臣奏,丙辰举行传位大典,应行遵办事宜议定呈览:一、丙辰年归政,嗣皇帝登极颁发诏书,钤用太上皇帝之宝,次用皇帝之宝;一、太上皇帝谕旨,称为敕旨;一、太上皇帝仍称朕字;一、丙辰年太上皇帝及嗣皇帝起居注,交该衙门敬谨分纂;一、题奏行文,遇天祖等字高四格,太上皇帝高三格,嗣皇帝高二格抬写;一、恭逢太上皇帝庆节称万万寿,嗣皇帝庆节称万寿;一、恭逢太上皇帝万万寿庆节及元旦冬至贺表,嗣皇帝万寿庆节及元旦冬至贺表,均由内阁撰拟表式;一、丙辰年恭进列祖列宗实录,交内阁照例按期嗣皇帝前恭进;一、凡大祀由各衙门具题,嗣皇帝亲临行礼;一、经筵耕籍大典及大阅传胪各典,届期由各衙门奏请嗣皇帝举行;一、太上皇帝、嗣皇帝庆节令辰及掖辇巡幸地方,内外大臣庆贺请安折,俱缮备二分呈进;一、外廷筵宴,由各衙门照例奏请嗣皇帝奉太上皇帝亲临宴坐,嗣皇帝侍坐,一切仪注,临时具奏;一、御门听政,嗣皇帝拆本示期遵办;一、乡会试朝考散馆及一切考试题目,由该衙门照例奏请嗣皇帝命题;一、嗣皇帝御极后,应请太上皇帝敕旨册立皇后;一、丙辰元旦奉先殿堂子行礼,在未传位以前,皇太子随皇上行礼;一、陛见文武大臣及道府以上,具折恭请太上皇帝、嗣皇帝恩训;一、丙辰新正递丹书克,仍奏太上皇帝词句,且有贺六十年国庆之事,仍应于太上皇帝前恭递。

仁宗信任李忠毅

编辑

  嘉庆初,李忠毅公长庚剿除洋匪,屡败蔡牵于浙洋,以闽师掣肘,牵尚游弋海上。上闻,逮治督臣,而代者入闽中,乃文武各官疏参忠毅逗留捏报斩获,谕密询浙抚清安泰。赖清力陈忠毅剿贼之勇,海战情形之难,仁宗委任忠毅由是益笃。当时贼中谣有“不怕千万兵,只怕李长庚”之语,亦达天听。

仙鹤龄因贺表获咎于仁宗

编辑

  嘉庆丁卯,以诞育皇长孙,中外大臣皆具折陈贺,叠奉严谕斥责。提督仙鹤龄折中至有“诞降重熙,承华少海。玉质龙姿,前星拱极。本支百世,派衍东宫”诸语,上益震怒,将仙鹤龄及拟稿之营书郭裕昆,改拟之幕友石先几先后降旨褫职,治罪有差。

仁宗斥姚祖同刻薄

编辑

  嘉庆丁丑,万寿恩诏,普免天下积欠钱粮,各省懽腾,争造册送户部。安徽民欠三百万,而凤阳一府尤多,巡抚康绍镛阅册已定,未及奏,迁去。继之者为姚祖同,疑民欠不实,行令诸道府大为核减,属吏震其威,勒令诸州县减造十分之四,以其欠数虚报存库,州县苦之,势汹汹将上闻。姚先奏以为官吏欺侵,造册不实,请展限核减。朱批云:“损上益下,朕之愿也。存心刻薄,有伤政体。”姚大惭,六百里行文,以原册上。

仁宗以庄敬日彊健行不息二语分镌宝玺

编辑

  嘉庆己卯,仁宗圣寿六十,命以“庄敬日彊”、“健行不息”二语分镌宝玺。

仁宗敬礼杨怿曾

编辑

  皖杨怿曾,嘉庆时官翰林,受知仁宗,为大理卿最久,开府楚北,风骨铮然。尝召对,值盛暑,掀帘见上摇扇挥汗,入跽,上以扇置坐右,不复用,询事甚详,良久热甚,上汗出如雨,卒不用扇,又久乃出,杨亦湿透纱袍矣。

仁宗留意微员

编辑

  嘉庆中,兵马司指挥谢煦以同知外用,初选登州,上以其地简,特寄谕抚臣,于兖沂曹一带对调,遂改兖州。盖谢任中城时,曾以缉捕出力,蒙赏戴翎枝,故上犹识之也。

仁宗责臣工诗

编辑

  嘉庆川楚之乱,仁宗忧甚,作诗以责臣工曰:“内外诸臣尽紫袍,何人肯与朕分劳。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平居漫说君恩重,辜负君恩是尔曹。”

仁宗命移鹰狗处

编辑

  鹰狗处向在东华门内长街,设总统二人,以侍卫兼之,豢养鹰狗,备蒐狝之用。其牧人皆以世家子弟充之,许其蟒袍纬帽,为执事中品之最高者。嘉庆壬戌,仁宗以非急务,命迁于东安门内长房。

宣宗遣妃

编辑

  宣宗勤于政事,披览章奏常至夜分,某日,有宠妃取而裂之,翌晨遣出,然亦不加以他罪也。

文宗雪林则徐冤

编辑

  道光未叶,穆彰阿为满首揆,掌机务,实主五口通商之约。鸦片之为害甚大,世人无不知之,宣宗于林则徐之焚毁鸦片,亦念其忠,特以穆作梗,故林不免于罪而言和。道光壬寅,大学士王鼎方自河东查勘回,闻和议,痛战哭了争之,不能得,以忧死。其病剧时,召门下士至卧榻前,伏枕流涕,授遗折数千言,力排和议之非,卒为穆所尼,不得上。王殁,祁寯藻亦力争,然寯藻在军机为后进,且汉大臣不能决事,故穆愈得志。已而白门和议成,宣宗退朝,负手行偏殿,亘一日夜未尝息,内侍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旋入殿,以朱笔草一纸,封缄甚固。时宫门未启,命内侍持往枢廷,戒之曰:“但与穆彰阿,毋为寯藻知。”盖即谕议和诸臣于和约昼押之廷寄也。意穆于是时,必布危言耸论挟制宣宗者。及文宗嗣位,颁示誊黄,为林则徐雪冤,而著穆彰阿之罪。

咸丰季年三奸伏诛

编辑

  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皆于咸丰初年袭爵,官宗人府宗正,领侍卫内大臣。而端华同母弟肃顺,方为户部郎中,好狭邪游,惟酒食鹰犬是务。乙卯夏,官军既克冯官屯,剿灭粤寇之北犯者,垣、端渐以声色惑圣聪,荐肃供奉内廷,善迎合上旨。上稍与论天下事,三奸盘结,同干大政,而军机处之权渐移,军机大臣皆拱手听命而已。惟军机大臣大学士柏葰,资望既深,性颇鲠直,不甚迁就,三奸畏而恶之。戊午科场之狱,置柏大辟,于是朝臣震悚,权势益张矣。肃又借铸钱局一事兴大狱,户部司员皆褫职逮问,京师自搢绅以至商店,被其株累破家者甚多,皆怨肃次骨,肃恃宠而骄。时周祖培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而肃亦为户部尚书,同坐堂皇判牍。

  一日,周已画诺,肃佯问曰:“是谁之诺也?”

  司员曰:“周中堂之诺也。”

  肃骂曰:“唉!若辈愦愦者流,但能多食长安米耳,焉知公事!”

  因将司员拟稿尽加红勒帛焉,并加红勒帛于周诺上,累次如此,周弗敢校也。诸大臣受其侵侮,而唯诺维谨,大学士翁心存引疾乞退以避之。庚申七月,英、法兵船犯大沽,陷东西炮台,入天津,逼通州,焚圆明园,肃方以协办大学士兼步军统领,与载垣、端华同劝文宗巡幸热河,导上娱情声色,实为希宠揽权之计也。迨和议成,英、法兵退至天津,留京王大臣疏请回跸,上将从之,为三奸所尼,屡下诏改行期。辛酉秋七月,上不豫;十六日,上疾大渐,召载垣等及军机大臣至御榻前,受遗诏,立皇太子,是日辰刻,文宗崩。三奸辄矫遗诏,与御前大臣额驸景寿、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穆荫、吏部左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佑瀛等共八人,自署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又擅遏禁留京王大臣恭亲王等不得奔丧。自是诏旨皆出三奸之意,口授军机处行之。

  八月十日,御史董元醇疏言:“皇上冲龄,未能亲政。天步方艰,军国事重。暂请皇太后垂帘听决,并派近支亲王一二人辅政,以系人心。”三奸不悦。

  明日,上奉皇太后召见赞襄王大臣,命即照董元醇所奏行,三奸抗论,以为不可,退复以本朝无太后垂帘故事,令军机处调旨驳还。然恭王遂于此时奔赴热河,叩谒梓官,端等颇不以近支视之,且以其不足畏也。两宫皇太后欲召见恭王,三奸力阻之,侍郎杜翰昌言于众,谓:“叔嫂当避嫌,且先帝宾天,皇太后居丧,尤不宜召见亲王。”

  肃拊掌称善,曰:“是真不愧杜文正子矣。”

  然究迫于公论,而太后召见恭王之意亦甚决,太监传旨出宫,恭王乃请端同进见,端目视肃,肃笑曰:“老六,汝与两宫叔嫂耳,何必我辈陪哉。”王乃独进见。两宫泣道三奸之侵侮,因密商诛之,并召鸿胪寺少卿曹毓瑛,密拟拿问各旨,以备到京即发,三奸不知也。次日,王兼程回京,无一人知者。先是,垣等自陈职事殷繁,实难兼顾,意在彰其劳勚,诏即罢其所管火器健锐营,外示优礼,实夺其兵柄也。两宫俟恭王行后,即下回銮之旨,三奸力阻之,谓:“皇上一孺子耳,京师何等空虚,如必欲回銮,臣等不敢赞一辞。”两宫曰:“回京后设有意外,不与汝等相干。”立命备车驾。三奸又力阻,两宫不允。乃议以九月二十三日,派肃护送梓宫回京。上恭送登舆后,先奉两宫间道旋跸,垣、端皆扈从。于是大学士贾桢、周祖培、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合疏称:“我朝圣圣相承,从无太后垂帘听政之典,前因御史董元醇条奏,特降谕旨甚晰,臣等复有何议。惟是权不可下移,移则日替;礼不可稍渝,渝则弊生。我皇上冲龄践祚,钦奉先帝遗命,派怡亲王载垣等八人赞襄政务,两月以来,用人行政,皆经该王大臣等议定谕旨,每有明发,均用御赏‘同道堂’图章,共见共闻,内外皆相钦奉。臣等寻绎‘赞襄’二字之义,乃佐助而非主持也。若事无钜细,皆凭该王大臣之意先行议定,然后进呈皇上一览而行,是名为佐助,而实则主持,日久相因,能无后患!今日之赞襄大臣,即昔日之军机大臣,向来军机大臣事事先面奉谕旨辨驳可否悉经钦定,始行拟旨进呈,其有不合圣意者,朱笔改正,此太阿之柄不可假人之义也。为今之计,正宜皇太后敷宫中之德化,操出治之威权,使臣工有所禀承,不居垂帘之虚名,而收听政之实效。我皇上聪明天亶,正宜涵泳诗书,不数年即可亲政。而此数年间,外而贼匪未平,内而奸人逼处,何以拯时艰?何以饬法度?固结人心,最为紧要。傥大权无所专属,以致人心惊疑,是则目前大可忧者。至皇太后召见臣工礼节及一切办事章程,仍循向来军机大臣承旨旧制,或应量为变通,拟求敕下群臣会议具奏,请旨酌定,以示遵守,庶行政可免流弊,而中外人心益深悦服矣”。会钦差大臣侍郎胜保亦奏请简近支亲王辅政,以防权奸之专擅。

  十月朔,车驾至京师,将至之日,诸大臣皆循例郊迎,两宫对大臣涕泣,缕述三奸欺藐之状,祖培奏曰:“何不重治其罪?”

  皇太后曰:“彼为赞襄王大臣,可径予治罪乎?”

  祖培对曰:“皇太后可降旨,先令解任,再予拿问。”

  太后曰:“善。”

  乃诏解赞襄王大臣八人之任,以恭王奕䜣为议政王,垂帘典礼,令在廷大小臣工集议以闻。先召见议政王大臣,上南面稍东席地坐,两宫亦南面坐稍北,皇太后面谕三奸跋扈诸不法状,且泣下。

  上顾曰:“阿尔女,奴辈如此负恩,即斫头可也,请勿悲。”

  遂与王大臣密定计,即另派大学士桂良,文祥等入朝待命,垣等已先至,尚未知解任之信。盖三奸解任之旨及召见王大臣等,已在初一日申酉间特命办事处勿知会怡,郑二王,故皆不知也,然已微有所闻矣。见恭王等则大言曰:“外廷臣子何得擅入?”王答以有诏。复以不应召见呵止王,王逊谢,却立宫门外。俄诏下,命恭王将载垣、端华、肃顺革去爵职,拿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严行议罪。

  王捧诏宣示,载垣、端华同厉声曰:“我辈尚未入,诏从何来!”

  王命擒出。

  复呵曰:“谁敢者!”

  已有侍卫数人来前,褫二人冠带,拥出隆宗门。尚顾索肩舆及从人,或告已驱散矣。遂踉跄拥见,肃方拥二妾卧于床,遂械至,亦系宗人府。肃瞋目叱垣,端曰:“若早从吾言,何至有今日!”

  二人曰:“事已至此,复何言?”

  垣亦咎端曰:“吾之罪名,皆听汝言成之。”

  故论者谓三奸之罪肃尤甚,垣次之,端又次之。廷议既上,请均照大逆例,凌迟处死。初六日,诏曰:“载垣、端华、肃顺朋比为奸,专权跋扈,种种情形,均经明降谕旨宣示中外。至载垣、端华、肃顺,于七月十七日皇考升遐,即以赞襄王大臣自居,实则我皇考弥留之际,但面谕载垣等立朕为皇太子,并无令其赞襄政务之谕。载垣等乃造作赞襄名目,诸事并不请旨,擅自主持,两宫皇太后面谕之事,亦敢违阻不行。御史董元醇条奏皇太后垂帘事宜,载垣等非独擅改谕旨,并于召对时有‘伊等系赞襄朕躬,不能听命于皇太后,伊等请皇太后看折,亦属馀多’之语,当面咆哮,目无君上,情形不一而足。且屡言亲王等不可召见,意在离间。此载垣、端华、肃顺之罪状也。肃顺擅坐御位,于进内廷当差时,出入自由,目无法纪,擅用行宫内御用器物,于传取应用物件,抗违不遵。并自请分见两宫皇太后,于召对时,辞气之间互相抑扬,意在构衅。此又肃顺之罪状也。一切罪状,均经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面谕议政王、军机大臣,逐条开列,传知会议王大臣等知悉。兹据该王大臣等按律拟罪,将载垣等凌迟处死,当即召见议政王奕䜣、军机大臣户部左侍郎文祥、右侍郎宝鋆、鸿胪寺少卿曹毓瑛、惠亲王、惇亲王奕誴、醇郡王奕𫍽、锺郡王奕詥、孚郡王奕𬤝、睿亲王仁寿、大学士贾桢、周祖培、刑部尚书绵森,面询以载垣等罪名,有无一线可原。兹据该大臣等佥称‘载垣、端华、肃顺跋扈不臣,均属罪大恶极,国法无可宽宥’,并无异辞。朕念载垣等均属宗支,以身罹重罪,应悉弃市,能无泪下。惟载垣等前后一切专权跋扈情形,谋危社稷,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非独欺陵朕躬为有罪也。在载垣等未尝不自恃为顾命大臣,纵使作恶多端,定邀宽典,岂知赞襄政务,皇考实无此谕,若不重治其罪,何以仰副皇考付托之重,亦何以饬法纪而示万世?即照该王大臣等所拟,均即凌迟处死,实属情罪相当。惟国家本有议亲议贵之条,尚可量从末减,姑于万无可宽贷之中,免其肆市,载垣、端华均著加恩赐令自尽,即派肃亲王华封、刑部尚书绵森迅即前往宗人府空室传旨,令其自尽。此为国体起见,非朕之有私于载垣、端华也。至肃顺之悖逆狂谬,较载垣等尤甚,亟应凌迟处死,以伸国法而快人心。惟朕心究有所未忍,著加恩改为斩立决,即派睿亲王仁寿、刑部右侍郎载龄前往监视行刑,以为大逆不道者戒。至景寿身为国戚,缄默不言;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于载垣等窃夺政柄不能力争,均属辜恩溺职,穆荫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已久,班次在前,情节尤重。该王大臣等拟请将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革职发往新疆效力,均属罪有应得。惟以载垣等凶焰方张,受其箝制,实有难与争衡之势,其不能振作,尚有可原。御前大臣景寿即革职,仍留公爵并额驸品级,免其发遣;兵部尚书穆荫即革职,改为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吏部左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佑瀛均著即行革职,加恩免其发遣。钦此。”是日垣、端自缢,肃以科场、钞票两案无辜受害者尤多,都人士闻其将杀,交口称快,其怨家皆驾车载酒,驰赴西市观之。肃身肥面白,以大丧故,白袍布靴,反接置牛车上,过骡马市大街,儿童驩呼曰:“肃顺亦有今日乎!”或拾瓦砾泥土掷之,顷之,面目遂模糊不可辨云。将行刑,肃肆口大骂,又不肯跪,刽子以大铁柄敲之,乃跪下,盖两胫已折矣,遂斩之。

  少詹事许彭寿疏请治奸党,诏曰:“前因许彭寿于拿问载垣、端华、肃顺时,请查办党援,当令指出党援诸人实迹。嗣据明白回奏,形迹最著者,莫如吏部尚书陈孚恩;最密者,莫如侍郎刘琨、黄宗汉等;平日保举之人,如侍郎成琦、德克津太、候补京堂富绩,外间啧有烦言。陈孚恩于上年七月,大行皇帝发下朱谕巡幸热河是否可行,陈孚恩即有‘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之语,意在迎合载垣等,当时会议诸臣,无不共见共闻。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满、汉大臣中惟令陈孚恩一人免赴行在,是该尚书为载垣等之心腹,即此可见。黄宗汉于本年春间前赴热河,皇考召见时,即以危辞力阻回銮。迨闻皇考梓宫有回京之信,该侍郎又以京城情形可虑,遍告于人,希冀阻止,其为迎合载垣等,众所共知。以上二人,均属一二品大员,声名如此狼藉,品行如此卑污,若任其滥厕卿贰,何以表率僚属?陈孚恩、黄宗汉均著革职永不叙用,以为大僚谄媚者戒。至侍郎刘琨、成琦、太仆寺少卿德克津太、候补京堂富绩,与载垣等虽无交通实据,而或与往来较密,或由伊等保举,或拜认师生,众人耳目共见共闻,何能置之不议。刘琨、成琦、德克津太、富绩均著即行革职。许彭寿纠劾各节,朕早有所闻,用特惩一儆百,期于力振颓靡。载垣、端华、肃顺三人事权所属,诸臣等何能与之绝无干涉,此后惟有以宽大为念,不咎既往。尔诸臣亦毋须再以查办奸党等事纷纷陈请,致启讦告诬陷之风。惟当各勤厥职,争自濯磨,守正不阿,毋蹈陈孚恩等恶习,朕实有厚望焉。”未几,查钞肃顺家,得陈孚恩手书,有不臣语,乃复逮戍伊犁。先是,载垣等拟进年号,曰祺祥,已颁宪矣,有言其意义重复者,遂置不用。初九日甲子昧爽,穆宗御正殿,即位,以明年为同治元年,上母后皇太后尊号曰慈安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尊号曰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

文宗容纳陆御史之直谏

编辑

  咸丰季年,雏伶朱莲芬善昆曲,能作小诗,工楷法,文宗嬖之,不时传召。有陆御史者,亦狎之,因不得常见,遂直言极谏。文宗阅之,不加罪,大笑曰:“陆都老爷醋矣。”即批其折云:“如狗啃骨,被人夺去,岂不恨哉。钦此。”浙抚王有龄之父为云南昆明知县,所用签稿门丁,即两江总督何桂清之父。有龄幼时读书署中,桂清亦伴读,聪颖异常,欲就试而无籍,乃占籍昆明,就试焉,遂补诸生,十八岁入翰林。咸丰己未,督两江,有龄时亦由盐大使升至江苏布政使矣。杭城陷,巡抚罗遵殿殉难,何荐有龄可胜任。折初上,文宗朱批,连书“王有龄王有龄王有龄”九字;折再上,批云:“尔但知有王有龄耳?”折三上,言“有龄如负委任,请治臣滥保之罪”,于是遂简有龄为浙抚。

德宗自述

编辑

  德宗尝语德菱女士云:“朕一生所处皆逆境,居尝郁郁,且幼时体弱,读书不多,而性好音乐。”又云:“朕惟欲求我国之强盛发达也,每闻各省偏灾,辄忧形于色。”德菱且曾授德宗以批阿娜之华尔子简调及英文。

德宗思得气节之士

编辑

  故事,廷试贡士,阅卷大臣拟前十本进呈,候钦定,然后拆弥封姓名宣布,往往如所拟名次,不更动也。光绪乙未殿试,德宗念国步多艰,思得气节之士而用之,四川骆成骧名在第十,见其卷中有“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二语,大赏之,拔置第一。

德宗保全言官

编辑

  德宗既亲政,以颐和园为颐养母后之所,间日往请安,每日章疏上阅后,皆封送园中。丁酉年,恽毓鼎附片劾太监牛姓在外招权纳贿,请严惩以符祖制。牛姓者,颐和园亲近小阉也。帝示翁同龢曰:“此疏若为太后所见,言官祸且不测,朕当保全之。”乃撤去附片,仅以正折呈园。

德宗戊戌新政

编辑

  光绪戊戌正月初六日,德宗以给事中高爕曾请设武备特科,因特谕饬军机大臣会同兵部参酌中外兵制议奏。又谕:“贵州学政严修请设专科,所称一为岁举,一为特科,先特科,后岁举。特科约六事:一内政,为考求方舆险要、郡国利病、民情风俗者;二外交,为考求各国政事、条约公法、律例章程者;三理财,为考求税则、矿务、农功、商务者;四经武,为考求行军布阵、管驾测量者;五格物,为考求中西算术、声光化电者;六考工,为考求各物制造工作者。由三品以上京官及督抚学政各举所知,无论已仕未仕,注明其专长,在保和殿试以策论,严定去取,评列等第,覆试后引见候擢,此为经济特科。以后或十年或二十年一举,不拘常例。岁举则每届乡试年分,由学政调取新增算学、艺学各书院学堂高等生监,录送乡试,初场专门,次场时务,三场仍《四书》文。凡试者,名曰经济科,中贡士者,亦一体覆试殿试朝考等语。饬总理衙门议奏。”四月二十八日,召见康有为、张元济。五月初五日,谕:“自下科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一律改试策论。”十六日,谕饬两江总督刘坤一查明上海农学会章程,咨送总理衙门查核颁行,并编译外洋农学诸书。十七日,谕饬奖赏各省士民若有新书及以新法制成新器果系足资民用者,所制之器,酌定年限,准其专利。有能独力创建学堂、开辟地利、兴造枪炮各厂,有裨于兴国殖民之计者,著照军功例给予特赏。二十九日,谕饬迅印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千部,送军机处。六月初一日,谕饬乡、会试仍为三场,一场试中国史事论,二场试时务策各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首场中额十倍录取,二场三倍录取,取者始准试次场,每场发榜一次,三场毕,如额取中。岁科试生童,先试经古一场,专以史论时务命题,正场试以《四书》、《五经》义各一篇。至词章楷法,当先期降旨考试,偶一举行,不为常例。嗣后一切考试,不得凭楷法之优劣为高下。七月初三日,谕饬嗣后殿试,即量为授职,停止朝考。初六日,谕准主事康有为所呈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派直隶霸昌道端方、直隶候补道徐建寅、吴懋鼎等督理。十三日,谕准湖南巡抚陈宝箴奏保湖南候补道夏献铭、黄炳离,前内阁学士陈宝琛,侍读杨锐,礼部主事黄英采,刑部主事刘光第,广东候补道杨枢、王秉恩,江苏候补道欧阳霖、杜俞、柯逢时,江西候补道恽祖祁,湖北候补道徐家干、薛华培、左孝同来京预备召见。十四日,谕饬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归并内阁及礼、兵、刑等部办理。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并东河总督,一并裁撤,均著以总督兼巡抚事。河督即归并河南巡抚,漕督及各省不办运务之粮道,及向无盐场仅管疏销之盐道,均著裁撤。各省同通佐贰等官无地方之责者,查明裁汰。又著将各局所冗员裁撤净尽,并将分发捐纳劳绩人员,严加甄别,限一月办竣。十六日,谕饬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侍郎堃岫、徐会澧、溥颋、曾广汉交部议处,王照原呈留览,以怀塔布等不为王照递呈也。十九日,吏部议怀塔布等革职,王照赏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用。二十日,谕饬工部会同步军统领衙门、五城街道厅,挑挖京城内外河道,修垫街巷,款由户部筹拨。又谕内阁候补侍读杨锐、刑部候补主事刘光第、内阁候补中书林旭、江苏候补知府谭嗣同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事宜。二十四日,谕准孙家鼐请设医学堂,由大学堂兼辖。又谕准徐致靖酌置三、四、五、六品学士。又谕准主事萧文昭请设各省茶务学堂、蚕桑学堂,著各督抚迅速筹办。二十七日,谕准黄思永筹款设办速成学堂。又谕准都察院代奏四川举人陈天锡所请,将大挑教职誊录各项人员,于会试荐卷中挑取,及科甲候补人员,一体考差。又谕饬详议中书祁永膺所奏各省教职改为中小学堂教习。又谕准刑部主事顾厚焜所请举办邮政分局。又谕著瑞洵于京师创设报馆,翻译新报。又谕饬各督抚查明四月二十三日以后所关新政之谕旨,迅速刊刻誊黄,切实开导州县教官详切宣讲。并飭令藩臬道府上书言事,毋得隐默顾忌,其州县官应由督抚代递,即由督抚将原封呈递,此次谕旨并著悬挂督抚大堂,俾众共观。二十八日,谕饬各省藩臬道府,凡有条陈,自行专折具奏,毋庸由督抚代递;至州县等官言事者,即由督抚将原封呈递;至士民有欲上书言事者,即由本省道府等随时代奏。

德宗戊戌密谕

编辑

  德宗曾有赐杨锐等密谕,文曰:“朕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亦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屡次降旨整饬,而并且有随时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十九日之朱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实在为难之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等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审处,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盻之至。特谕。”是亦可见当时之束手无策,踌躇满志也。

德宗欲开懋勤殿

编辑

  懋勤殿在乾清宫西廊,屋五楹,为列圣燕居念典处。咸丰中,何秋涛主事以进《朔方备乘》,【原名《北徼汇编》,文宗赐今名。】诏在懋勤殿行走。同治后,殿久虚,惟南书房诸臣时就其中应制作书,以其与南斋毗连也。光绪戊戌六月,有意复古宾师之礼,将开懋勤殿,择康有为、梁启超、黄绍箕等八人待制,燕见赐坐,讨论政事,闻者谓为二千年未有之盛举,惜未及开而八月之变作矣。

德宗谕黄绍箕抡才

编辑

  瑞安黄仲弢提学绍箕,初以湖北主考陛辞请训,德宗谕之曰:“现在百姓困苦已极,皆朕不德所致,然卿辈亦不能辞咎,朝政非更张不可。卿此去,极宜留意抡才,为朕得可用之人。”

德宗听讲下泪

编辑

  德宗读书,翁同龢实傅之,一日,授读“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章,引史事数十条,反复讲论。德宗为之下泪,曰:“女戎之祸,其中必有小人!”盖指李莲英也。翁复引明怀宗故事曰:“怀宗能知女子小人之难养,斥魏忠贤、客氏,而用人不专,终至失国。”语为李所闻,谗之于孝钦后,光绪戊戌遂有政变之祸。

德宗注论语

编辑

  德宗好学,手不释卷,光绪戊戌以前,每于经筵听讲《论语》时,遇有新义可以发明经语者,恒以片纸录出,其后成帙,稿藏正大光明殿扁额中。

德宗之记忆力

编辑

  光绪己亥十月,召见恽毓鼎,孝钦后语及豫省疏报雹灾事而忘其县名,顾德宗曰:“皇帝记为何处?”即应曰:“巩县也。”时马家埠至永定门方新设电车,孝钦问及,复顾德宗曰:“此何国所为?”应曰:“德使海靖也。”以一循例报灾之折,数年前所兴之工,犹留心不忘如此。

德宗亲翁同龢

编辑

  德宗冲龄典学,昵就翁同龢,或捋其髯,或以手入怀抚其乳,故常熟在书房二十五年,最为上所亲。尝乞假回虞山省墓,雅不愿其去,不得已,始允假一月。陛辞日,坚与约曰:“下月今日,朕与师傅相见 于此矣。”

德宗自奉俭约

编辑

  德宗自奉极俭,某年,谕内务府大臣增某制一书案,谆嘱勿尚华丽,但求适用。及案成而犹未加漆,即命进呈,问其值,以七百金对,怒曰:“一书案而糜款若是,汝辈积习何时始能革除耶!”又以足蹴其背而斥之曰:“混蛋!还不滚下去。”外间于是哄传德宗性情乖张矣。

德宗羁縻董福祥之手诏

编辑

  董福祥,字星五,甘肃固原州人,贫无资籍,以武健称。同治初年陕甘回乱,董与同里沙三、张俊约为弟昆,沙以年长为首领,董次之,张又次之,集里中武勇少年得数十人,保据一方,式遏寇乱,而恒分道往邻县,掠粮以自给。嗣张与沙不协,私与董谋,乃除沙三而由董统其众,张副焉。迨左文襄督军陇上,董、张率所部诣大军,乞击回自效,皆以娴习山川险要,且甘人耐劳苦,所向屡有功。复从刘锦棠出塞平新疆,别为一军趋和阗,克之。和阗在昆仑旁,濒于沙漠,风寒日薄,亦惟甘人能堪之。此董之建功之始,旋为新疆喀什噶尔提督。岁乙未,平甘肃河州回乱,授固原提督,入统武卫后军。光绪庚子,八国联军入京师,董随扈至西安,解兵归里,陛辞日,德宗出手诏畀之,慰勉甚至,亦羁縻之策也。其诏曰:“上谕董福祥知悉,尔忠勇性成,英姿天挺,削平大难,功在西陲。近以国步艰难,事多掣肘,朝廷不得已之苦衷,谅尔自能曲体。现在朕方屈己以应变,尔亦当降志以待时,决不可以暂时屈抑,隳却初心,他日国运中兴,听鼓颦而思旧,不朽之功非尔又将谁属也。尚其勉旃。”董捧诏感泣,遂终老邱园,没齿无二,戊申春,病卒,年七十矣。董有四妻,皆无所出,以犹子天纯为嗣,早卒。二孙恭、温。董形貌壮伟,性劲戆,善驭将,汉、回诸将皆奉命唯谨,董军之名震于关西。家居惠安堡,在金积堡旁,【乱后于金积堡设厅治曰宁灵厅。】饶于财,尝捐金三十万修灵夏渠,引黄河水以溉田,民利赖之。

德宗西狩琐闻

编辑

  德宗久制于孝钦后,光绪庚子拳乱之始,心非之而不敢言。及西狩,恒思援各省督抚以自助,勤王之师陕藩岑春暄最先,岑故先朝勋裔,颇重之,擢陕西巡抚。一日召入,叩头毕,帝甫有言而孝钦适至,德宗色变,岑亦汗下流背,乃乱以他语而罢。

  当西狩日,衣履敝垢,一日内侍进呈新袜,式劣,不悦。俄而孝钦至,问:“袜佳耶?”德宗曰:“然。”孝钦又曰:“差长否?”德宗曰:“然。”孝钦乃笑。

  回銮计定,德宗命将新制二轿试坐,巡抚督夫舁入,德宗奉孝钦出,命内侍八人举之,孝钦先坐以为适,乃命德宗坐。德宗见孝钦立于地,不敢坐,促之,德宗跼蹐曰:“不敢。”孝钦笑曰:“汝略坐无妨。”乃作半跪式,略坐即下。

德宗抑郁

编辑

  光绪辛丑,德宗自西安回銮,见外患日逼,大局至危,宵旰忧劳,遂撄心疾,尝以椅横贯以竹,命两小太监肩之而行。帝手持小铜器,以物触之作声,口中喃喃曰:“外国人如此闹法,怎么了,怎么了!”且行且语,不意竹椅倾斜,踣于地,两珰皆伏地请罪,帝曰:“不干尔事。”一跃而起,狂奔入内。

  最初两后之垂帘也,德宗中坐,后蔽以纱幕,孝贞、孝钦则左右对坐,孝贞崩,孝钦独坐于后,至光绪戊戌训政,则孝钦与德宗并坐,若二君焉,臣工奏对,嘿不发言,有时太后肘使之言,不过一二语止矣。及幽于南海瀛台,则三面皆水,隆冬冰坚结,常携小阉踏冰出,为门者所阻,于是有召匠凿冰之举。偶至一太监屋,几有书,取视之,《三国演义》也,阅数行,掷去,长叹曰:“朕且不如汉献帝也!”

德宗自晦

编辑

  光绪甲午、乙未交,德宗颇信用长麟、汪鸣銮言,一日三迁,悉由散秩而拔置卿贰,召对无虚日。二人造膝密陈,虽欲有所规画,卒以出言不慎,为内监所诇知,【故事,召见在养心殿侧一小书室,仅帝与被召见者二人而已,军机侍值例须退出。】谮于孝钦,立罢二人职,谕中并有“迹近离间永不叙用”等语。嗣后母子之间始起猜嫌,而帝之一举一动,乃无日不遣内监侦报矣。帝每日黎明,必往孝钦处请安,长跪宫门外,有时内监不为传报,不命之起,即伏地不敢起。庚子变作,两宫西狩,既就道,行在湫隘,闻孝钦声辄长跪,以在宫日闻孝钦至,跪地以迎,久而习惯也。及抵西安,处分和约及军国重要事,悉孝钦一人独裁,间亦一询帝,帝唯唯,不置可否也。居陕无事,日惟遣小阉嬉弄洋犬,以消永昼,盖欲因以自污也。回銮未久,遂拘禁深宫矣。

◀上一类 下一类▶
清稗类钞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