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清稗类钞
◀上一类 外交类 下一类▶

外人讥吾外交

编辑

  外人恒讥吾国之外交,为儿戏之外交。英使威妥马尝曰:“总理衙门大臣,皆喃喃学语之小儿耳,击之则号哭,抚之又骄惯。左手打之,右手摩之,乃对中国外交家之善法也。”某为驻日公使时,各国公使玩弄之,弹某之面曰:“贵公使福人福相,尊面之滑润,尚如婴儿。”又牵其朝珠曰:“贵公使有此奇宝,宜终日玩不释手,如小儿之得食物也。”驻华俄使与总署王大臣往还,每投赠金钱为礼物,语人则曰:“今日又投若干钱,与小儿买馍馍【馒头也。】矣。”

各国与上海之关系

编辑

  上海为吾国通商巨埠。然在乾隆时,已有东印度公司代理人英人名比谷者,至上海察看形势。道光壬寅,复有林德赛、葛劳甫二人,以广东禁止开舱,【此别一事,非道光戊戌因鸦片而禁止开舱者。】乃北航至上海,亦极称之为通商善地。此为鸦片开战前英人垂涎上海之始。及白门订约,五口开埠,时为道光壬寅八月也,其关系则中英两国间也。至道光甲辰,法人、美人继英而起,要求按照英约,缔结《中法黄埔约》、《中美望厦约》,此为法、美人后至上海之证。

误以赔款为抚恤

编辑

  国际赔款,始于道光壬寅《中英江宁条约》。该约第四款以洋银六百万元偿补鸦片原价,第六款偿补兵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元,此为国际赔款之始。厥后咸丰戊午中英法之役,光绪甲申中法、甲午中日之两役,至辛丑十二国和约之赔款四万五千万为极矣。无战不败,败必偿款,此为国耻,宁不彰彰。然吾国公私文书,则每每讳赔偿为抚恤。中日甲午开战,吴大澂奉命督师,书生言兵,檄文中历叙天朝深仁厚泽,柔远有经,而于道光壬寅、光绪甲申两次战事之赔款,谓系中国战胜外夷,抚恤远人,恩威并用之至意。此文传至沪,《申报》首先登载,继由各西报译登。英、法领事即致书诘问,谓赔款约章俱在,何得肆为侮讦。卒由苏松太道复书道歉而事始寝。

张文襄与各国领事立约

编辑

  光绪庚子拳匪初起,甫自涞水扰定兴。南皮张文襄公之洞方督鄂,五月初四日,电总署请电禁剿捕。嗣后于五日内叠次电奏,斥为邪教乱民,请保护使馆,力剿各匪,勿召回出使大臣。单衔径电各国外部及在华水师提督,与约保护东南,勿扰京城,勿惊乘舆,并联合各省督抚十馀人电各国外部。与刘忠诚会同驻沪各国领事立约,不得犯长江。圣驾西幸,与各国坚明约束,勿扰襄樊,以通东南贡赋之道。庚子西狩以后,和局将定,朝廷斟酌回銮之举,外人来言:诸祸首虽已治罪,然大阿哥溥𫗦儶事未办,名位如故,两宫到京后,各国必力要之,得请乃已。文襄因密电枢廷,劝其面奏,乘两宫未到京之先,出自慈断,以全国体。此议遂定。时乘舆尚在汴也。及回銮时,外人以为言,乃撤去大阿哥名号,命即日出宫。癸卯冬,文襄以述职在京,时日俄将开衅,政府令往劝日本驻使勿与俄战,拒之,并述西国公使之言曰:“日俄开战,此于中国有益之事,何为见阻?”因请政府据以上闻,以后遂不复有劝阻日俄用兵之说。或曰:东南保守之约,荣禄实阴主之,且阻董福祥之攻各国使馆。然荣之阴持匪类,使不得逞,乃用其门人樊增祥之言。

王某某畏葸误国

编辑

  光绪庚子之变,至召外侮。孝钦后曾命军机大臣王某某往东交民巷使馆解释其事,而王畏葸不敢前。是日适大雨,次晨入见,乃以雨阻对,孝钦默然。

赛金花保全都人

编辑

  苏妓赛金花,即傅新宝,亦即曹梦兰,尝嫁洪钧,有状元夫人之称。洪奉命使德,从之往,遂能操德语。洪卒,傅行,乃重入女闾,辗转至京师。庚子拳匪之祸,时八国联军统领德帅瓦德西入城,数数招傅往,备极绸缪,惟傅言是听。乃请保护大内,并约束诸将,勿使任意劫掠,瓦从其言,都人因之多所保全。

庚子和议

编辑

  光绪庚子和议,以奕劻、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八国开议条款。又命外省督抚于条款利弊论列奏闻。李文忠公主张疏节阔目,于事之可许者,慨然许之,不稍留难;不可许者,断然绝之,毋于字句之间,龂龂驳辨。而张文襄公颇持其后,往往于字句间争论得失。李叹曰:“不谓香涛作官数十年,仍是书生之见。”

  八国开议条款时,先请惩办祸首,乃酌办载澜、董福祥、启秀等数人。仍要索未已,李文忠奏闻。政府覆电有云:“此次肇事诸臣,俱已惩办,各国素敦睦谊,谅不至强人所难。”八国联军入京时,各划界而治,日本最平靖,英、美次之,而德、法最骚扰。日人之用心深哉。

展拓使馆界址

编辑

  各国公使馆本在京都东交民巷一带。光绪庚子,拳匪肇衅,八国联军入都,两宫西狩。辛丑,和议成,各国强迫展拓使馆界址,划兵、工两部衙门于界内,且许其永驻重兵,以为防守。

京师使馆界内之防疫

编辑

  宣统庚、辛之交,东三省鼠疫发生,蔓延津沽,几及京师。官厅从事于扑灭防备之术,成绩优美,然实出于旅华外人之强迫也。某日,领袖公使奥使以事至外部,谈毕,偶及防疫。奥使谓:“设北京果有传染,使馆界内,儗与外间隔断交通,届时请就近设立电报分局,以期消息灵便。”奥使所云,仅系儗议将来之词,并未加以敦促也。外部诺之,即移知邮部,请迅设分局,并有“限三日竣工,事关交涉,切勿迟误,致干未便”等语。邮部转饬电局照办,局员即至使馆界内,勘择地点。但交民巷仅方隅之限,苦无馀屋可租。后得数楹,又因隔断之期,久暂无定,炊具食品,必备必丰,而室小不能容,事迄无成。辗转间,限期仅一日矣。外部、邮部时有电话督责,局员乃迳袖公文谒奥使,语以故。奥使哑然曰:“吾第与外部偶尔谈及,乃虚拟之语,交通隔断一事,各使尚未议决,实行无期,何急遽乃尔。吾即致函贵外部,后如实行有期,当迳与贵局接洽也。”

文祥与外使议觐见礼节

编辑

  同治朝,有各国公使六人请觐见,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与议礼节极严,至有掷碎茶杯之事。初,公使欲佩刀,并欲多带从人,文皆不可。届时,诸使入觐竟带多人,文命每门截留数人,至紫光阁,仅馀翻译而已。

去酒果

编辑

  光绪丁酉,李文忠公鸿章以两广总督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署故事,外使至,辄款以酒果,不问其是否一日数至也。文忠命去之,曰:“外宾始至,乃有此礼,再至则无之。”诸使皆不懽,然无与争者。

海宴堂宴外宾

编辑

  光绪戊戌以后,驻华各使眷属每以岁时入觐,厚加䜩赉。辛丑回銮,以旧时瀛秀门内仪鸾殿址改建海宴堂,专为接见外宾之地。

宫廷燕享外宾

编辑

  席为满式,与汉式异。汉俗,置菜于桌,随意食之,满式略同欧洲,客各一份,每座各置桃式银碟,中储杏仁、瓜子、蜜饯、果子,每客计有二十四品,箸之外尚有刀叉。某日,孝钦后饭毕,太监请宫眷陪外宾密司卡尔用膳,桌旁设椅,为从来未有之举,宫人皆大惊。既而探知孝钦之意,恐外人不知中国宫廷礼节,将笑我为野蛮,故令宫眷坐食也。

重阳宴各国公使夫人

编辑

  光绪某年九月初九日,孝钦后颁赐各国公使参赞夫人菊花,以应重阳佳节。客为法国慕文琦之夫人,法国苏馨之夫人,法国安刺伯之夫人,英国梅尔思之夫人,英国景某之夫人,英国焘纳理之夫人,俄国璞科第之夫人,俄国特太太,日本新国之夫人,日本小池张造之夫人,日本牧田之夫人,美国某太太。或四盆,或二盆,大约黄菊最多,以上等瓷盆栽植。闻孝钦预操西语,令梁诚侧听,问得其似否。梁奏曰:“太后音甚正,并不影响模糊。”已而公使夫人齐集,乃特离宝坐,握手为欢。然有一二临期不到者。筵终,赐桂花及糕果,亦有设词逊谢者。

各使恭送孝钦德宗梓宫

编辑

  宣统己酉九月二十七日,孝钦后梓宫奉移。前三日,【二十四日。】由外务部派弁导引,各国公使乘马车至东华门外下车,换乘椅轿,参随等皆步从。进东华门,至御箭亭后棚前下椅轿,入棚少坐。九时四十五分,外务部大臣带领,按排定次序,分班进锡庆门、皇极门、宁寿门。至皇极殿前一鞠躬,至孝钦后几筵前一鞠躬,侧向监国摄政王一鞠躬。监国摄政王答礼致谢,各使退后一鞠躬。礼毕,仍至御箭亭后布棚内少坐。乘椅轿出东华门,换乘马车,至景山东门外帐房内少坐候。届十一时,外务部大臣带领,按排定次序,分班进景山东门。至观德殿前一鞠躬,至德宗几筵前一鞠躬,侧向监国摄政王一鞠躬。监国摄政王答礼致谢,各使退后一鞠躬。礼毕,出景山东门回馆。二十七日晨五时,各使至皇极殿恭送梓宫,至东直门而返。

陈其元折服英美商人

编辑

  同治丁卯九月,海宁陈其元令南汇。有英商某,以船载煤赴沪,舟胶于沙而沈,煤浮海面,海滨居民捞而藏诸家,固不知有洋船也。未几,一英人偕译人来,悬言船为南汇民所焚,煤悉被掠,索偿五万金。陈拒之。继思若不查还其煤,必且肇衅,闻诸总署,所伤尤多,是不赔而赔矣;且庸知总署不飭令赔偿者。方自赴乡查勘,而英领事已照会江海关道,委员暨翻译官偕英商来矣。海面又时有兵舰,往来鸣炮,南汇民大震。陈力与争辩曰:“吾民果掠尔船,自应治罪。今船自搁浅沉没,民仅捞取水面之煤,何罪之有?藉曰煤不应取,而乞我为代查,我体两国交谊,自当竭力查办。尔所失者煤,安得赔银?今言银,是讹诈也。讹诈安有交情。我官可去,银不可得。”委员亦以大义责之。英商气沮。陈因与约,煤船既搁沈,必不能复得全数,将来查得若干,即以若干还之。英商亦首肯。陈翌日赴乡,召集村民,告以此案颠末,又以拼一官保卫百姓之意,反复申喻数千言。民皆感泣,均愿以所捞者送还之。数日间,缴煤十八万斤,事乃已。又美商运货赴沪,遭风,滞于沙,不能行,乃雇沪上渔船为转运,议定每人日给银二元,往返十馀日,始竣事。向索工资,则尽缚其十六人送江海关道,谓系海贼抢劫者。道发上海县研讯,俱不承。十六人者,中有南汇人七,乃发南汇。陈询悉始末,知其冤,乃具禀昭雪。美领事执不肯,复提往沪讯,仍不承。则再移解南汇,而七人中已死其一矣。陈直陈其本末于苏抚丁日昌,丁得禀而震怒,亟札知江海关道,命立释此十五人。道悚息受命,而美领事亦不复过问矣。

高宗敕英王谕

编辑

  乾隆癸丑八月,高宗有敕谕英吉利国王文一道。文曰:“尔国王远慕声教,向化维殷,遣使恭赍表贡,航海祝釐,朕见尔国王恭顺之诚,令大臣带领使臣瞻觐,锡之筵宴,赉予骈蕃,业已据给敕谕,赐尔国王文绮珍玩,用示怀柔。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咨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向来西洋各国及尔国夷商赴天朝贸易,悉于澳门互市,历久相沿,已非一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霑雨润。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且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在广东贸易者,亦不仅尔英吉利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徇所请。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恐尔使臣等回国后,禀达未能明晰,复将所请各条,缮敕逐一晓谕,想能领悉。”

鲍鹏与英领事义律议款

编辑

  鲍鹏,原名聪,香山人,英商颠地嬖童也。时道光戊戌,林文忠公来粤,事事严密,且有水陆侦探四十人,分布省城内外,及黄埔、澳门裙带路,逐日有报,奸宄无从窥探消息也。由是英领事义律密令鹏携十万金入都。时琦善官直隶总督,适有南海举人招子庸官直隶某县令,琦讯及粤人有能通洋语来京者,招以鹏对。洋人为易其姓名曰白如鹏。【三字急读即鲍鹏二字音。】鹏固黠,自入琦幕,寡言语,少出入,布衣淡食,月得薪水五十两,而应酬幕府官亲、巡捕、门印,投赠百数十金,物品亦不惜,言及洋人,即愤懑不平,现于辞色,琦深信之。随来粤,琦力主和议,尽反文忠所为,使鹏与义律议款。

琦善受欺于英

编辑

  道光庚子,琦善以大学士任直隶总督。英人义律猝至大沽口,以书献琦善,谓焚毁鸦片之衅,起自林则徐、邓廷桢二人,向索偿不与,反遭诟逐,故入浙江,递书与总兵,不受,再递书与浙抚,又不受,故越浙而至此。琦遽信其说,据以奏闻,与英人议和之说,遂肇端于是。时天津道陆建瀛谓英兵尚踞定海,而来此托词请抚,是据邑以要我也,宜与战,俟夺其舰,俘其人,俾之还我定海,然后议和,方为善策。琦执不可。旋宴其舰中军士十馀人,且以温语慰藉之,谓已乞恩朝廷,将特遣重臣驰赴广东,平反焚毁鸦片事,义大喜。未几,朝命下,即以琦为钦差,令赴广东查办。寻又命为两广总督。时苏抚裕谦方任江督,闻之,抚髀流涕,叹琦之误国。琦抵粤,先撤虎门之防。义遂索赔款,要求割香港全岛。琦不遽答,义乃遣人挑战,琦欲止之,义曰:“战而后商,未为晚也。”而广州之战衅开。于是攻虎门,先陷口外大角、沙角两炮台及靖远炮舰。水师提督关天培告急于琦,请增兵以固省城门户,琦仍执和议。天培固请,仅予兵二百,令暗渡助之,天培卒战死。

唐景星折英使威妥马

编辑

  香山唐景星,名廷枢,有干才,洞悉欧洲情势。同治初,奉旨在总理衙门行走。时诸大臣未谙欧洲交涉之术,每欧使盛气相凌,诸大臣辄辄噤缩相顾,不敢发一语,于是外人玩侮益甚。一日,驻华英使威妥马争一事未得,辄拍案厉声。唐忽奋拳起曰:“威妥马,汝何得如此!”威怒曰:“汝何故无礼,敢直呼我名!”唐曰:“此何地,而汝敢拍案,吾何得复有礼于汝!”威出不意,闻是言,遂稍戢其威。后有人询唐以何敢开罪于大使,唐曰:“吾在欧久,熟知彼中事,在公堂拍案,彼已有过,故彼无以罪我也。”然诸大臣终以唐在衙门,恐启衅端,遂出之。

英使翻辰州教案

编辑

  光绪壬寅秋,驻华德使宴庆王于东交民巷之馆,饮次,德使突谓庆曰:“上海将议退兵,君意何如?”庆曰:“固所愿也。”德使曰:“吾甚虑贵国不能保守长江利权,必将设法使他人不得干与扬子江利权方可。”庆曰:“甚善。”谈饮至洽。次日,德使函致庆曰:“昨夕之言,贵邸若以为然者,请覆函有以教之。”庆不觉,乃函覆,谓:“昨聆贵大臣议论,甚为钦佩。”已而语为英外部所闻,电其驻使,使速诇探。英使廉得其实,乃函问庆有无此事,而庆答以无。于时辰州教案将结,英使怒庆,以为待华人非取严厉手段不可,深悔辰州教案办理太轻,因翻前议,论斩者数人。

与英重订藏约

编辑

  罗卜藏丹津以崇德壬午,表贡方物,上曼殊师利大皇帝徽号,输诚内属,垂之百年,与青海蒙古各部汗王世为臣仆,屏翰皇室。中更第巴、桑结之乱,朱尔墨特之变,胥藉大兵竭力敉定。以驻藏大臣镇抚其地,设吏置戍,藏官自戴琫、噶布伦以至达赖,除授必请朝旨。职贡隶理藩院,赐租税疆宇自治,弗给,发内帑济之。光绪朝,藏人启边衅,唐绍仪与英使萨道义重订藏约于京师。丙午四月,张荫棠奉命自印度入藏,循约辟埠,议善厥后,发善后二十四条,谕商上三大寺议之。

云南勘界

编辑

  光绪间,广西周德润至云南勘界,携会典为凭,会勘者亦以此为凭。既而有水,观其源流高低之势,合归我国,而官书不载,外人遂欲拦去。据形势再三争之,逾月始允。洋使曰:“我固知此水合归贵国,然会典为贵国钦定之书,固将昭示中外,何独不载此水?”

天津焚法国教堂案

编辑

  曾文正一生憾事为天津教案,辄以“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八字以自责。有知其事者,为言此案发见,文正以一身当其冲。时同治壬申,粤捻馀孽未平,开衅外人,绝非得计,固惟和平了结之一法耳。然外人于此,欲望甚奢,不重惩乱民,无以塞其口。而乱事初起,又实皆千人一手,首从无所分,尽诛之,则其势不能;姑宽焉,则又苦无术。其进退维谷,殆百倍于祁门督兵时矣。有张某者,【回教人。】时为天津四门千总,小有才,富于赀,既知己责之难逃,且审文正艰苦状,思迎其意而解焉。乃贿买贫民十六,使伏罪。十六人者,人得津钱五百千,初许其不杀者也。及案定,而十六人竟骈首死。罔民之罪虽在张,而文正实操纵之,其所以惭疚者在此。

李文忠语法使

编辑

  光绪丁酉,李文忠在总署时,法使为施阿兰,其人狡甚。一日,谒文忠,骤询曰:“尔年几何?”西人不喜人问年,然慑于文忠之威望,不能不答。文忠笑曰:“是与吾第几孙同年耳。尔知吾在巴黎,曾与尔祖剧谈数日乎?”施踧踖无地。

德拒我使

编辑

  初与欧美诸国通聘,仅设三公使驻其国:一英、法、义、比,一俄、德、奥、和,一美、日、比。额缺之增,自光绪乙亥、丙子间始。时中日和议甫定,俄、德、法有迫还辽东之举,政府以法国交涉事,乃设专使驻巴黎。由是英法分为两使。未几,德人亦援例以请。会驻英公使龚照瑗、驻美公使杨儒均期满,当受代,于是诸大臣会保使才,以黄遵宪、罗丰禄、伍廷芳名上。廷议将以黄使英,罗使德,伍使美。议早定,适某大臣检交涉旧案,知黄前为新嘉坡领事时,曾被英人某以债务事诬控有案,事虽辨明,恐或以是为英廷所轻视,遂议黄改使德,罗改使英。命既下,循例钞录谕旨,照会各国驻华公使。时德人以三国迫还辽东之举,俄、法皆得厚酬,德独向隅,意甚不平。其驻使海靖,性极骄暴,方自南非量移至华,公牍往来,往往于一字一句间,索垢寻瘢,稍有疑似,辄驳回改缮,其蓄意伺隙也久矣。新使命下,海靖乃大愤,谓中国尊英而卑德,英之所不欲,始令赴德也。立具文,照会总署,声明决不接待,并请于三日内收回黄使成命,其言极慢。不得已,乃改命许景澄为德使。许时方使俄,以杨儒易之,而授黄长宝盐法道。又二年,戊戌夏,日本使裕庚期满,日政府预以黄请,始命黄使日。

莱阳中德之交涉

编辑

  光绪辛丑春,莱阳有教民唐宾庆者,其父入耶稣教。一日,勾通洋工程师哈司台而致函于县,谓家被大刀会匪劫掠,恳求赔款。县令即覆书曰:“莱邑上年并无大刀会匪,该教民家被窃,应按例饬差勒缉,无赔赃明文,贵工程师毋得渎请勒赔。”宾庆又请德国教士卢威廉函乞偿恤。适有县民李某者,宾庆诬指为窃贼,捕送至县,教唆李某妄扳修洛五等人为贼,意欲借此罗织多人,偪勒赔赃。县令察知其妄,痛斥宾庆,函致卢威廉,令查明宾庆恣纵不法各节,照约应由中国官长自行严办。卢威廉遂不干涉。

日本利用毛昶熙之讆言

编辑

  武陟毛文达公昶熙,当咸丰时,由翰林起家,洊至冢宰,与河内李棠阶以道义文章相砥砺。李薨,朝列清望,遂独归毛一人。穆宗亲政后,数出微行,遨游妓寮、剧园间,每夜出不归,臣工皆私忧窃叹,无敢言者,毛独犯颜苦谏。每独对,未尝不反复侃侃言之,穆宗虽不能用,然终不以为忤也。其为河南团练大臣督办河北三府河防,措置亦悉中机宜,独其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时,尝有一言之失,遂造祸于后来。同治中,有琉球商船驶行太平洋,遇飓风,漂至台湾后山,为生番所掠,死者五十四人,日本商民四人亦与焉。癸酉四月,日使副岛种臣来,换约于天津。事既竣,入都,呈递国书,使其副使柳原前光至总署,言其事,要偿恤,且发兵剿生番。时恭王筦总署事,不常至署,文祥为大臣领班,方有疾,在告,毛以吏部尚书班最居前,遂延见前光。告以台湾生番,本属化外,犹贵国之虾夷,王化所不能服,贵国商船被戕情事,至可矜恤,然中国实无从办理。前光曰:“敝国本拟发兵问罪生番,徒以两国盟好,故不得不要求中国自行惩办,若中国竟舍而不治,则敝国将自行出兵矣。”毛又答以生番既属化外,则出师与否,惟贵国自裁之。前光归,以此语报日本,翌年,遂有征台之役。时李鹤年为闽浙总督,令台厦道移书往诘日帅西乡从道。覆书曰:“敝国兴师问罪于贵国化外之地,非境内地可比,且此固受命于贵总署也。”鹤年无以难,急报之总理衙门。朝命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赴台查办。沈抵台,布置防务,与日本议定抚恤。七月,日本遣大久保利通至京,受偿款五十万,始遵约退师。然光绪甲午之役,终以全台割让于日。

日人诱降丁汝昌

编辑

  光绪甲午一役,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以兵舰降日,而自戕于威海卫,实日本大山元帅致书诱之降也。书曰:“公座前:今两国不幸以兵戎相见,然一时之争战,实不必举全国之友谊而牺牲之。中日之交,夙称敦睦,吾为此故,敢陈书左右,若以寻常诱降书目之,则殊未悉吾人之苦衷也。吾作此书,筹思至再,计为益于贵国,与有利于明公,非此莫可。默尔而息,非善邻之谊,特吾言之真理,或为战云所掩,明公不必见之甚莹耳。贵国海陆两军,连战连北,其故安在?旁观者清,想亦无所逃于明公之鉴也。盖贵国之统治者类皆文臣,惟长于文者足以致高官,掌军国,数千年来,事同一辙。吾亦不敢谓此法不良,然使中国仍得闭关自守,其法可与终古,或未可知。而今非其时矣,世界大通,已不容有何国深闭而固拒。三十年前,日本胡以缔造艰难,幸免亡国之惨,明公谅熟闻之。舍其旧而新是谋,乃保有国威之第一要素。此要素,今日之于中国,犹前日之于日本,万不容忽者也。如或忽之,则国家之亡,亦迟速异耳。中日之冲突,出于偶然,自兹以往,何在不足与他国开衅。当是时也,在真能爱国者,自重其仔肩,留此身以有待,而顾为事势所䌸,取小节而不顾大义乎?明公试思之,苟能再造中国,使世界最古之国,崭然露其头角,则区区一舰队之见降,一军团之覆没,又奚足云。明公如诚忠于王事,则请垂听鄙夫之言,须知吾言乃出自交战国之代表,而又寄满腔之同情者也。吾言之意,乃乞明公辱临日本,养晦待时,俟中国翻然变计,明公自计得行其志,然后遄返。古之英雄,恒不惜一时之屈辱,求得当以报于汉,中国国史,例不绝书,此岂待鄙夫相渎。吾今之欲为明公进者,则如法兰西元帅麦马韩,曾为质于敌国,卒归而改造政府,举国不以为辱,且奉为共主焉;土耳其大将奥期们帕沙见辱于俄,终得改造陆师,以一雪其耻。前例若此,明公何疑焉。至明公抵日,礼遇何似,亦请为明公言之。吾天皇之豁达大度,旷世无俦,凡臣民之悖乱者,不独恕之,而且量才而授以位,日臣夏本及枢密院员大岛,其前事也。况明公乃非日本臣民,而勋名复满四海,则吾皇之仁厚,万万有加。吾言至此,请以一问题直捷陈于明公之前:明公其宁以国家为孤注,而自牺牲一身,以致一败而不可收拾乎?抑将暂纾国难,留为将来改革之地乎?吾知贵国吏习,夙尚浮夸,雅不欲以真相示人,己则无力,而讳之惟恐不深,幸明公勿坚执此见。吾作此书,非漫无省察者,首陈利害之论,继以忠诚之词,惟明公实图利之。”汝昌受书未即答,已而闻东抚退兵电讯,乃大沮丧。至十二月十二日晨八时,汝昌报书降,旋自裁于舰上,舰揭白旗。十三日,日军入刘公岛收船械,复以康济一舰送汝昌榇南归。

总署论中日和约

编辑

  光绪甲午,中日开衅时,灌阳唐景崧方署台湾巡抚,统领福军刘渊亭永福督师台湾,绅民拟举义旗,不甘沦陷。彼时总理衙门大臣有唐书一通,书云:“来电均已进陈,和议一事,现已于十八日定约。台湾久版图,感激朝廷恩泽,一归他属,忠愤勃发,自在意中。但时势所迫,勉从其议者,大要约有两端:一则战不可恃,虑其进逼京师,利害所关,视台尤重;一则台无接济,一拂所请,势必全力并攻,徒损生灵,终归沦陷。查自三月起屡次来电,有云台无兵轮,坐困绝地,其危可知;有云台营分布则少,防不胜防,勇难急到;有云一二仗后,无营接替,勉强久支,难操胜算。此皆贵署抚体察情形,不可因一时义激,遂置前电所陈患害于不顾也。现在定约:由日本声称本约批准交换后,限两月之内,地方人民愿迁居,准变卖所有田地,退去界外;但限满之后,未能迁徙者,宜视为日本臣民云云。是彼虽得地,而百姓之不愿居台者,仍有迁、卖两途,似尚不致坐困。贵署抚须念朝廷爱护台民不忍涂炭之意,并以上定约所云,劝全台绅民勿得一时执意,致罹祸害。以后办法,当随时电知。有所约,于定议后限二十日互换,再限两个月交接台地。馀与华官无涉。此时务当妥为抚字,免滋事端,致碍大局。至来电所称台民集义勇万人袭澎,商月内起程,此时和议已定,奉旨禁止勿发,即速办理毋误。”

李文忠主与日和

编辑

  光绪甲午之役,丧师失地,我以朝鲜内乱事与日本失和而战,海陆军皆败,割台湾以和。然李文忠公老成持重,了然于势之不可为,故发难之始,即主持和议。当时交口非之,后出师果不胜利。迨李奉使议和,尝因宴会,伊藤博文口占一联曰:“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索李属对。李知讽己,思有以报之,顾久索不得,归语其参随,咸默然。浙人某,有隽才,而不为李所重,至是,独慨然曰:“是不难,何不云‘天难度,地难量,这馋是帝王度量’。”李叹息称善。

日本少佐干预词讼

编辑

  光绪甲辰,日俄战事亟,莱阳在德国胶澳环界左近,与烟台、旅顺各海口毗连,日本间谍改服华装者日必数至,俄谍间亦有之,莱阳遂有日本陆军步兵少佐干预词讼案。盖县民张绪显以坟茔细故,与同族讼,被告张文成匿不到案。莱阳令饬差勒缉张文成,乃延张清勾出日本兵坂本与之助。至县谒见,县令告以词讼案件,地方官自有权衡,非外国人所能干预。张文成如果被诬,自有县官秉公作主,日人身服华装,潜踪内地,当此严守中立之际,亦不便任其逗遛。即派差护送烟台监督衙门,交日领事管束,不准复入内地,致违中立条约。嗣日本陆军步兵少佐又与关道交涉,县令仍据理力争,日领事乃将案注销。

李文忠不慊于日

编辑

  李文忠公使俄,在马关议约之后,道出日本,当易舶,日本为供张行馆,文忠不就。且以舢板之为日本舟也,不欲乘,令于两舟间架飞梁,始履之以往新船。

德宗联日

编辑

  光绪戊戌夏,命黄遵宪为出使日本大臣,时方有联日之议,总署撰国书,依故事拟草上。德宗阅之,殊不惬意,因于大日本国皇帝之上,亲加“同洲同种同文最亲爱”九字,其他词意,亦多所改定。

太宗自称金国汗

编辑

  天聪、崇德间,我与朝鲜来往公文,太宗自称金国汗。

洪秀全亦知外交

编辑

  咸、同间,洪秀全据金陵,一日,忽有汽船一艘驶至,疑为官军也,将举炮轰之。船主亟升白旗,时军中有曾至香港者,识升旗例,爰以小艇抵汽船,问来意。船将答曰:“我国商人云集上海,江宁既下,恐君逼近,此来两不相助,祇为保护计耳。”兵士以告杨秀清,秀清转达秀全。秀全乃遣使延船将,与之历览各营,且曰:“彼此通商,理所当然,将来事定,惟有洋烟勿再来华,其馀贸易无禁。”后船将归上海,秀全使弟仁玕同行报聘,晤英、法、美各领事。美领事曰:“敝国正以解放黑奴有南北洲之战,天王为人民自由,实东方大革命也。天王曷遣使敝国,一通交好。”仁玕反江宁,呈美领事书,即遣仁玕使美。时美领事归国,赍秀全书同行,书曰:“太平天国天王告美国大民主:前上海贵国领事以民主意上书,书达金陵,经东王阅过,呈朕览。以贵民主远居海外,音问不通,翩然肯来,实洽朕意,特遣朕弟仁玕远使贵国。朕闻贵国重人民,事皆平等,以自由为主,男女交际,无所轩轾,实与我朝立国相合,朕甚嘉赏。一切交涉事件,可与朕弟仁玕往还。凡贵国人民来我国者,皆上帝之子孙,必以兄弟相待。以后两国永久和好,朕有厚望焉。”仁玕承命使美,二年而归,著有《使美日记》。

◀上一类 下一类▶
清稗类钞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