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清稗类钞
◀上一类 教育类 下一类▶

列圣重学

编辑

  顺治间,定国子监彝伦堂为视学御讲之所,本监堂上官,不得中堂而坐及中门出入,王以下文武各官,亦不得由中门出入。甲申,定八旗官学。康熙甲子,定琉球官学。癸巳,设算学于畅春园之崇养斋。雍正戊申,定入监读书俄罗斯学。【即会同馆设学教之。】辛亥,奏准将毗连国子监街南官房一所赏给本监,是为南学。乾隆戊午,于钦天监附近设算学,唐古忒学亦归国子监。谕:“武英殿录书需人,著国子监于肄业正途贡生内,择其年力少壮,字画端楷,情愿效力者,选十人送殿,以备誊录。其在监每月膏火之费,照旧给与。”癸巳,谕:“《永乐大典》,其中每多世不经见之本,而外省奏进书目,亦颇裒括无遗,合之大内所储,朝绅所献,不下万馀种,特诏词臣详为考核,釐其应刊、应钞、应存者,系以提要,辑成总目,依经、史、子、集部分类聚,命为《四库全书》。摛藻堂向为宫中陈设书籍之所,朕每憩此观书,取携最便,著于《全书》中,撷其菁华,缮为《荟要》,其篇式一如《全书》之例。”甲午,谕:“现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多至万馀种,卷帙甚繁,自应于《提要》之外,另刊《简明书目》一编,祇载某书若干卷,注某朝某人撰,则篇目不烦,检书较易。”乾隆庚戌,御制集石鼓所有文,成十章,制鼓重刻,鼓凡十,在戟门外左右分列。辛亥,谕:“我朝文治光昌,崇儒重道,朕临御五十馀年,稽古表章,孜孜不倦,前曾命所司创建辟雍,以光文教,并重排石鼓文,寿诸贞珉。而《十三经》虽有武英殿刊本,未经勒石,因思从前蒋衡所进手书《十三经》,曾命内廷翰林详核舛讹,藏弆懋勤殿有年,允宜刊之石板,列于太学,用垂永久。”

世宗设宗学

编辑

  雍正中,特设宗学左、右翼各学于京师,简派王公专管,岁时,钦派大臣考其殿最,以为王公奖罚。左翼在金鱼胡同,右翼在帘子胡同,皆设宗室总管、副管各一人,以司月饷、公费等事。三岁考绩,授七品笔帖式。觉罗、八旗各设学一,其总管、副管,如宗学之制。满教习用候补笔帖式,汉教习用举人考取,皆月有帑糈,四时特赐衣缣。

世宗设八旗官学

编辑

  雍正中,设八旗官学三于京师。咸安宫官学在京师西华门内,择八旗子弟聪慧者充弟子,月有帑糈,不计岁月,入仕后始除其籍,特派大臣综其事,教习用进士、举人。景山官学在景山内,皆内务府子弟充补,其制与咸安宫同,为内务府总管所辖。八旗官学,每旗各设学一,择本旗满洲、蒙古、汉军子弟充补,十年为期,已满期未中式者,除名另补,为国子监祭酒所司,亦附于太学之意。

国子监立经义治事斋

编辑

  孙文定公嘉淦管理国子监时,条奏大学事宜,令诸生于时艺外,各明一经,治一事,仿宋胡瑗立经义治事斋例,俾为有用之学。部议从之。

琉球遣子弟来学

编辑

  乾隆中,琉球遣其子弟来肄业于国子监,凡四人,四年一更,随贡使返。

汪文端训士

编辑

  汪文端公廷珍仕仁宗朝,在内则长成均,直上斋,洊充总师傅,在外则安徽、江西、浙江,连任学政,始终委寄,皆为文学侍从之任。尝选刊《成均课士录》,教学者以义法。三省试牍,皆曰“立诚编”,犹前志也。又尝撰《学约五则》以训士。一曰辨涂,谓喻义、喻利,人心之分尽于此,为己、为人,学术之分尽于此,有志者当立辨乎毫厘千里之差。一曰端本,谓士者四民之首,天下事皆吾分内事也,自公卿至一命之吏,皆读书人为之,故贵通古今,达事变,相期为有体有用之学。一曰敬业,时文者古文之一体,犹之碑、志、传、记、表、疏、论、序云耳,以摹拟剽窃者之不足言文,乃并时文而小之,过矣。一曰裁伪,谓昌黎论文,惟其是,吾论文,惟其真,盖必能真而后是非可得而论也;申、韩、庄、列,异乎吾道者也,而朱子以为先有实而后托之文,非以其真耶。一曰自立,文之不能不变者,时也,挽其变而归之正,或因其变而愈益神明于正学者,事也;苟非克自树立,随风气为转移,取已陈之刍狗,沾沾然仿效之,庸有冀乎哉。其因文见道,大恉不出乎此。宣宗在青宫,文端尽忱启迪,非法不道。登极后,献纳尤勤。道光癸未,宣宗降手敕,称汪廷珍于师道、臣道之义二者兼备。

山西大学堂

编辑

  英人以我国应出某教案赔款,建山西大学堂,规模宏壮,为西北教育界之钜观,分中、西二斋,即由教士李提摩太董其事。中斋重国学。西斋重科学,仪器、书籍庋藏至富。山西青年多弃而就中斋。外省亦有附学者。计宣统辛亥以前,留日本学生三百人,大都为先肄业大学之西斋者。

水师学堂

编辑

  江宁水师学堂有驾驶教习,初开堂时,即延英人彭迺尔,月薪银四百八十两;管轮教习为英人何利得,月薪银三百六十两。光绪庚子,为第三期学生卒业期,已能制造陆地之机,海中之机,并鱼雷、水雷等件。学生初不惯力作,锤炼终日,夜即大困,掌皮为裂,十日即如不觉矣。先是,预估须三月毕工,后仅二月,西教习咸大嘉奖。请驻宁各国领事观之,至拍掌称善,而华官反视如无事也。

蒙古教育

编辑

  蒙人不重教育,男妇老幼皆委身于游牧,虽各旗王公府中设有学校,然肄业者为王公、官吏之子弟,亦惟求识字能书,为将来服官之地而已。王公、官吏子弟而外,僧徒间有就读者,平民子弟不与也。其有志求学者,须就读富家,或由其父兄、戚友传授。学师辗转相聘,一学师可教数十人。初学,读《察汉脱鲁格》,汉名“十五头”,拼音法也。【字母类头仅十五,变化无穷,拼音与满文略同。蒙字多锯齿,满字多点圈。】继习蒙文《三字经》、《名贤集》、《四书》等,程度至高,读至《安土林格》【《圣谕广训》。】而止,盖皆奉《安土林格》为圭臬也。所读书籍,或自归化城土默特文庙中购之,或由戚友处借钞。

缠生以入学堂为当差

编辑

  新疆各县,凡有回缠之处,必有回教阿浑教授回经。至回缠之读儒书者,则以为与宗教相反,辄相引为戒。光、宣之交,开办学堂,因学生难于挑选,遂向教授回经之学堂挑取学生。于是回缠不第不入汉学堂,并不敢入回缠教经之学堂,甚或向乡约纳贿,或投入外籍,以求免充官立学堂之学生。盖以缠民诵习回经,贸易登记赈项,田宅典卖,书写字据,兴讼告状,投递禀词,均用缠文,通缠文者无往不利,易谋衣食。至通汉文之回缠,则直同废人,竭十数年之力以为学,反不如通缠文者之有用。当新疆设省之初,开办缠民义学,缠民入塾者,谓之当差,其中亦有曾读《四书》、《五经》者,往往不通文义,不适于用。即间有文理明通者,又囿于风气,限于资格,毫无出身,不足以资鼓励。开省数十年,新疆汉人之服官外省者无一人,何论回缠。提学司杜彤乃将毕业之缠师范生,作为各县乡约,曾经奏咨有案。

川边关外学务

编辑

  川边关外学务分五区:𬬻城、河口、里塘为东区;江卡、乍丫、昌都、盐井为西区;乡城、稻坝为南区;甘孜、道坞、德格、三岩为北区;巴塘为中区,学务局即设于此。至学堂办法,凡地方官所在,多系初等学堂,而地方官即为总理。乡间概系官话学堂,蛮头人充任校长。此外巴塘则有陶器、农业、警察、喇嘛等学堂,里塘亦有农业及喇嘛学堂,其馀未有也。初等学堂之教授与内地同。官话喇嘛学堂则专授汉语,学生概系通学,所需纸墨、笔砚、教科书悉由公家供给。如当道或地方官所在之学堂,无论男女学生,均给操衣,遇有官员经过,则整队迎送,以壮观瞻而博赏犒。

云南土司辖境之教育

编辑

  沿边土司,除临安府属外,普洱镇边顺宁、永昌、腾冲各属,当宣统己酉,设立沿边学务局,已开办土民简易识字学塾百二十八所,卒无成效。其故一因学塾甫立,学务局即撤销;一因原定经费,年由边防要需项下筹拨二万金,为数有限也。

瑜妃论女学堂

编辑

  穆宗之瑜妃,聪慧能诗,解音乐,知欧美事,所居之屋甚隘,陈设简陋,仅宫女太监数人事之,藏书极富。诗多感伤之作。光绪间,尝语宫眷德菱女士,谓甚望开设女校,使国中女子读书,惟不愿以教会中人为教习。意谓教会设学,非徒无益,转使人有反对学校之心也。

台湾社师

编辑

  雍正甲寅,台湾南、北诸社熟番始立社师,择汉人之通文者,给馆谷,使教番童。巡道按年巡历南、北路,宣召社师及各童至,背诵经书。其后,有岁科与童子试,背诵《诗》、《易经》无讹者,作字亦有楷法,且皆薙发冠履,衣布帛,如汉人,惟有番姓而无汉姓。

南洋公学

编辑

  何梅生,毘陵名士也,为诸当道所倚重,最后于光绪丁酉、戊戌间,就武进盛宣怀之聘,筹建南洋公学于上海。草创经营,规模宏远,实开江南教育界之先声。辛丑春间,为某大吏代拟折稿,以耗脑力过多,患脑充血而逝,年仅五十有九也。

叶成忠兴学

编辑

  慈谿叶成忠既以居积致富,自恨早岁失学,慨然有启迪童蒙之志。爰于上海张家湾捐地一区,都二十九亩三分八釐,值银十万两,并出现银十万两,谋建校舍,俾寒畯子弟咸来就学。方庀材,忽逝世,资用不给,长子贻鉴复出金十万续之。校舍始构,贻鉴弟六人,复出金十万,佽常年经费。即以成忠之字,名曰“澄衷学堂”。经始于光绪庚子九月,落成于辛丑二月。当是时,学部未立,风未开,人人以学校为诟病。有志之士,建学舍以奖励后进者,虽踵相接,以赀不继而卒垂成垂败者,又复前后相望。成忠独毅然决然,出钜款以导风气之先焉。

  澄衷学堂创始之初,仅办蒙学,继增商学,又增师范生。继乃增中学,辍蒙学,又辍师范生并商学。其间又辍中学,专设小学。宣统辛亥,复置中学并置初、高等小学校,学生常数百人,历届毕业,为世效用者踵相接。

杨斯盛兴学

编辑

  杨斯盛,字锦春,川沙人,幼孤,业圬于沪。光绪中叶,江海关建新屋,税务司揭最新之西式招华人构筑,群匠愕视,斯盛毅然应之。巍峨巩固,大为西人叹赏,业遂日盛。家本素寒,三代皆浅厝未葬,至是,始购地营窀穸,复葬亲族贫无后者二十七丧。旋建祠墓旁,置祠田四百五十亩,岁收租息,尽以赒恤族里。弟斯茂,生而喑哑,斯盛为之营室娶妻,给田百亩,使终其身得温饱。常以识字不多,欲培植贫寒子弟,以弥平生之恨。先建义塾于祠中,又于川沙城内捐银六百元,置产以充义塾常年经费。壬寅,川沙建两等小学,捐银三百元充开办费。甲辰八月,上海蔓盘路新室成,即设广明小学于内。复慨然舍金十馀万,议建校舍于浦东,以初等小学之未足也,议增中学;以初等教员之缺乏也,议设一年毕业之师范简易科。乙巳,购校地于六里桥南。丙午,筑校舍。四月,江苏学政来沪视学,奖给匾额,并奏请奖励,部咨饬县查取衔名,谢不复。丁未,浦东校舍落成。正月,行开校式,特悬“勤朴”二字为校训。戊申四月,订中学总章程,及校董会规则,戒后世子孙不得干涉校务。增中学基金额十二万两。盖先后捐充学费者三十馀万金矣。性嗜义,知无不为。乙巳秋,海滨大风潮,居民溺死甚众,议修海塘,以工代赈,慨捐银三千元,又募得同业捐三万元,悉付经董,而不居其名。江浙将借外债筑路,斯盛斥万金购路股,遍劝同业,骤得数万股。又尝出资助义士邹容葬,尤为人所难为。至晚岁,养痾六里桥别墅,对于浦东公益,尤具热心。筑石路,自南码头迄艾家坟,长二千八百馀丈。浦东乡民贪得重利,争以地售与洋商,沿浦洋栈林立,渐入内地。绅董议筑路以限制之,设路政局,抽渡捐以充费。舆情拂然,毁局所,碎官舆,且与兵抗,斯盛力疾登高阜,喻众使散。乃议止渡捐,而自筑洋泾至陆家渡路,以示大信。计路长十馀里,费近万金,皆募自同业者,不取乡民一文。严家桥垂圮,谋新之,而自任经费银六千元。桥身纯筑塞门德土,以钢铁为骨干,日往工所指挥群匠。未一月,积劳病故。群匠奉承遗法,不半载告成,为我国新发明之建筑物。宣统庚戌,江苏巡抚程德全以倾产兴学专折请奖,辛亥,赠盐运使衔,国史馆立传。

武训兴学

编辑

  武七,名训,堂邑人。家贫,乞食村落间,长而有力,恒为人转磨负绳。以己不识字,每伺儿童入学,随其后,群儿争厌侮之,于是发大愿,欲广立义学。行乞所得钱,积不用,数年,得二百馀串。有黠者为谋曰:“汝蓄钱无利,盍放母生子?他日不可胜用也。”武难其人,黠者乃自荐,愿为代。武尽以予之,仍作苦自食,不用一钱。黠者以其朴拙,从而干没之。武屡索不得,愤极而病。同邑岁贡生杨树坊哀其诚,谓曰:“义学非可赤手办,此后有钱,我为代存,决不负汝,毋听匪人言,一再误也。”病痊,仍日行乞,且为人佣。又数年,积钱数百千,悉付杨,兼收子母,其数日增。杨劝令娶妇,为嗣续计,武不可,曰:“吾所志未一刻忘,今将以此钱设义学也。”杨议令设于本庄,武庄距柳林尚数里,武嫌本庄涉于私,且虑奸人侵蚀,不如柳林庄大,乃购腴田,建学舍。近庄闻其义举,皆捐助。储蓄既富,租粒出纳,均有定章。次第设经、蒙二席,蒙童延诸生训之,经席请举人主讲,修丰隆,礼待尤优异。入学日,武先向塾师叩头,次遍拜诸生童,具盛馔,请邑绅陪塾师饮,自立门外,屏息以俟䜩罢,而啜其馀沥,自以乞人不敢与塾师抗也。既开塾,武来往塾中,一日,见塾师昼寝,长跪床前,久之,塾师醒,见而惊起,自是不昼寝。或遇学生嬉戏,亦向之长跪,学生遂相戒不敢出位。人有乐施,无多寡,必叩头谢,口喃喃为祝词,俚而有韵,盖天籁也。邑令闻而义之,呼至署,问之,不言,与之食,不食而去。武之首常蓄发一握,蓄左则去右,蓄右则去左,貌寝身肥,蠢蠢然乡愚也。行乞,与之蒸饼,食碎者,留其整卖之,以助学费。延之入坐,不可。或命至明伦堂小憩,从之,俯仰四顾,逡巡出。所设义学,始于柳林,次临清、馆陶,凡四所。远近皆呼为武善人,年五十馀卒。邑人感其义,为立祠于柳林,祀之。此光绪庚子以前事也。

李凤林兴学

编辑

  光绪末,济南有李凤林者,生而贫,为车夫以自给。顾性至孝,痛父母早亡,每与人言,辄流涕霑襟。继与其伯母杨氏同居,事杨如母,每出推车,必怀甘旨归,以奉伯母。伯母亦钟爱之,劬劳不啻所生。李虽目不识丁,然热心学务,尝以车资别储一分,缩减口腹,助购买学校用品,以奖学生之勤学者。某年冬,曾备书籍、笔墨等物,捐助济南西关简字学堂。后又捐备草帽、纸扇种种,以供奖品。事为山东提学使罗正钧所闻,大奖许之。及夏,李目睹无教育者之多,风气之闭塞也,乃创宣讲所。应用物品均备,顾难得讲师,乃亲跪请宣讲员沈公臣、张玉生等五人,每月按三、六、九日,分班莅所宣讲。跪与要约,且曰:“君辈既邃于学,宜出其绪馀,以智众庶。众皆成材,以捍卫国家,御外侮,否则横目蚩蚩,不明理,国安赖乎?”言时,泪涔涔下。张沈等诺,李复为众叩谢。以诸事既办,惟须官保护,乃赴巡警道署,禀请立案出示保护。又于府学门前独创简字学堂,即以车资捐充常年经费,堂内诸事悉完备。其伯母杨氏,亦出十数年来昼夜纺织或为人佣作针黹所得资,备办学堂应用器具。然仍有馀,乃交绅者为之经理,以备不足之需。亦禀县存案。县令批奖之,并给李凤林“见义勇为”、杨氏“急公好义”匾字各一方。

女尼诚修兴学

编辑

  扬州明月庵有田数十亩,女尼颇足自给,有诚修者主庵事,梵呗之暇,辄以兴学为念。言于某绅,愿以庵屋改女校,仅留西楹三椽为奉佛长斋之所,且以田租所入充常年经费,并任校长。某绅允之。及女校成立,诚修为之管理,规则严肃,遐迩称之。且于治事、奉经之暇,辄假朔望佛会日,邀集城内外老少妇女,演讲天足,听者颇多。

顺天书院金台书院

编辑

  明之首善书院在京师宣武门内,天启初,邹元标、冯从吾所建,及东林难作,遂废。其后西洋人借地修历,名曰历局,至国朝,称时宪局。圣祖御书门额,为“天文历法,可传永久”八字。道光间,西洋人不复来京师,无人居之。

  自首善废,而七八十年,京师无复有书院。康熙庚辰,顺天府尹钱晋锡设大兴、宛平二义学以教士。宛平附于宣武门外长椿寺,大兴则僦屋于洪庄。洪庄者,洪文襄公承畴之赐园也,在崇文门外金鱼池。嗣是,宛平之学并归大兴,延王崑绳主其事,从游者众。顺天府尹欲市庄内隙地构堂,孙文襄公奕沔不可,乃上疏,托言奕沔愿割其地以建学。圣祖嘉其请,书“广育群材”额以赐奕沔。孙闻之大惊,而无如何。王崑绳为之记,备叙其经营之始。乾隆庚午,改名金台书院,肄业生徒甚众,籍隶他省者亦附焉。

正音书院

编辑

  闽中郡县皆有正音书院,即为教授官音之地。雍正戊申上谕:“凡官员有莅民之责,其言语必使人人共晓,然后可以通达民情,熟悉地方事宜,办理无误。是以古者六书之训,必使谐声会意,娴习言语,皆所以成遵道之风,著同文之盛也。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夫伊等以现登仕籍之人,经赴部演礼之后,敷奏对扬,仍有不可通晓之语,则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谕,审断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共晓乎?官民上下,言语不通,必使胥吏从中代为传递,于是添设假借,百病丛生,而事理之贻误者多矣。且此两省之人,其言语既不可通晓,不但伊等历任他省,不能深悉下民之情,即身为编氓,亦不能明悉官长之言,是上下之情,扞格不通,其为不便实甚。但语言自幼习成,骤难更改,故必徐加训道,庶几历久可通。应令福建、广东两省督抚,转饬所属府州县有司教官,遍为传示,多方训导,务使语言明白,使人易通,不得仍前习为乡音,则伊等将来履历奏对,可得详明,而出仕地方,民情亦易达矣。”各处正音书院,上谕所建。无如地方官悉视为不急之务,日久皆就颓废,乃至嘉、道时仅存邵武郡城一所,然亦改课制艺矣。

雷翠庭创鳌峰书院

编辑

  副都御史宁化雷翠庭,名𬭎,以乾隆癸酉督学浙江,专以表章正学为己任。尝访蕺山遗集于其后人,得而刊行焉。又刊陆清献年谱以教士,碣张杨园之墓,一再序其遗集而又为之传。盖自张清恪抚闽,刱鳌峰书院,以正学训士,蔡文勤公实主讲席,雷实少时肄业而有得焉。

叶南雪主讲越华书院

编辑

  番禺叶南雪,名衍兰,诗、古文、词、书画,皆名其家。以军机章京告归,主讲越华书院二十年,足迹不入官府。榜联于院之讲堂云:“吾亦澹荡人,常时不肯入官府;名岂文章著,诸君何以答升平。”

唐确慎主讲金陵书院

编辑

  善化唐确慎公鉴,为理学名臣,宣宗登极,诏大臣各举所知,诸城刘文恭公镮之荐起之,敭历外台,垂三十年。开藩江左,以疾告归。文宗践祚后,诏召赴阙,进对十有五次,时政利弊,靡所不罄。上以其力陈衰老,不复羁以职守,令还江南,矜式多士,时方主讲金陵书院也。其官京师,相从讲学者,为倭文端、曾文正、何桂珍、吴廷栋、窦垿数人。

黄彭年主讲莲池书院

编辑

  黄彭年主讲保定莲池书院,手定堂规,广置书籍,课以时文、经、史、词章,著弟子录者甚夥,乃请于李文忠公鸿章,以官赀购各省局刻书于院中发卖,仅加运费之半。暇时,即召诸生谈艺。黄无志出山,由文忠密保简放襄阳道,诸生入贺,黄笑曰:“吾守节多年,今日不免嫁人,奈何!”院地本元张柔故宅,规模宏敞,为北方书院之冠。继黄为院长者,武昌张廉卿裕钊、桐城吴挚甫汝纶。

万刘主讲龙门书院

编辑

  上海龙门书院,创自应宝时,地在城西幽处,陂塘芦苇,颇似村居。讲堂学舍,环以曲水,规制亦甚严肃。学生名额限二十人,课程以躬行为主。万清轩、刘融斋先后主讲,甚负时望。每午,师生会堂上请益考课,寒暑无间。诵读之外,终日不闻人声。有私事乞假,必限以时,莫敢逾期不归。刘主讲最久,土论尤协。途遇其徒,望而知为院中人也。刘没后,一显宦告休寓此,大府荐主是院。学生执业以请,则告以生辈高材,何烦日课。乞假以出,则告以生辈植品,何烦定假。积日既久,院中出入无禁,日夕在外者有之,课试一事,等诸寻常校艺,昔之良法美意,荡然尽矣。应初意,欲驾学海堂而上之,专讲躬行,辅以文术。然学海堂定制,用意极精:以广东物力之富,道光全盛之时,而公费岁入不过五百金,仅可自给;但立学长,不立山长,学长若缺,即由学生推补。阮文达公当时创建,其俭如此,上以杜贵要挟荐,下以杜游间请托,而专为真读书之士,谋一下帷地也。龙门大旨与学海相类,而主讲者束修优厚,予人以觊觎之端,未及二十年,时移而事迁矣。

李胡曾建书院之用意

编辑

  李文忠公议建求忠书院于皖,聘侍郎吴廷栋主之,吴辞曰:“书院之设,从俗校文则可,别立名字则不可。”胡文忠公建箴言书院于乡,聘孝廉汪士铎主之。曾文正公议谓宜择精帖括制艺为师,不宜求古。

广雅书院

编辑

  广雅书院为张文襄公之洞督粤时所设。时粤士皆沈溺帖括,罕有留意经、史者。文襄为聘通儒主讲,复延名宿,令司分校,月课经、史、词章,旁及舆地、格致、算术,课程精密,膏奖优渥,士风为之一变。院在西城外数里,近彩虹桥,风景清幽,花木葱蔚。文襄政暇辄诣,与诸生论文。盘桓竟日。院有一池,未及种莲,文襄倚栏凭眺,偶言及之,为院中支应某员所闻,密为布置。文襄翌日再过,则数亩方塘,芙蕖盛开,文襄诧之。召某至,询以何策,某以实告。盖池水甚浅,某预收贫莲数百,投于池中,仅露其半,骤视之,几疑其为莲塘也。文襄大笑。

于荫霖演讲于敬敷书院

编辑

  光绪朝,于荫霖为皖藩时,省城敬敷书院为寒士肄业之所。于集诸生于堂前,娓娓陈说,多身心性命语,并命诸生于读书馀暇,作杂志、日记各一本。定期赴堂校阅,按簿翻览,无一遗者。某生日记簿内,有“时已夕阳在山”等语,斥其过文,谓宜以时刻为记。又有某生杂志簿内,于宋儒语录,登记颇详,于极嘉尚,提作高才生。突问之曰:“‘明德’二字作何解?”某生迟疑不能对。于详为解说,至千馀言。

钦派孝廉书院山长

编辑

  长沙徐寿蘅尚书寿铭,曾面奏德宗,学堂不如书院之善,因力荐孔宪教,言其丰裁峻整,学问优长,如以为孝廉书院山长,于风俗人心,实大有裨益。旋奉廷寄,令湘抚以孔为孝廉书院山长。

蒋果敏设义塾

编辑

  蒋果敏公益澧攻克杭州,自城及乡镇村落,无不为置学塾,一塾一师一仆,年费钱百千,村农子弟皆令就学,力不赡者,更予饮食。

王子江设义塾

编辑

  王子江,顺天人,自少业攻木之工。沈毅敏捷,长于决断,同侪咸敬服之。未几,即长其曹,因集资自设木厂,时值咸、同兵燹之后,陵寝、园囿大兴土木,木厂发达,而王之才识又为同业冠,不数年,遂拥巨资。因慨自幼失学,未能大展抱负,立誓捐产设学,普收贫寒子弟。京城内外,先后设立义塾数十所,各为置产生息,以给修脯,费逾巨万。而其终日孜孜筹画扩充推广之方法,十馀年如一日也。光绪初,某京兆上其事于朝,当事者邀虚誉,将其所办各义塾收归官办,遂日见废弛矣。然庚子以前,各义塾尚有存者。

我邓先生

编辑

  赣州邓慕濂为当代名儒,家居时,有田在城南,秋熟,视获,挟小学书坐城隅,见贫人子拾遗穗者累累,招之曰:“来,吾教汝读书。能背诵书者,吾与汝谷。”群儿争昵趋之,始导以识字。既使讽章句,又以俚语譬晓之,群儿咸踊跃称善。既卒获,群儿嗥曰:“获卒,先生且归,奈何?”有泣者。自是每秋获,群儿则就学焉。故城南人无少长智愚,咸称之曰“我邓先生”。

北学南学关学

编辑

  孙夏峰奇逢讲学苏门,号为北学。馀姚黄梨洲宗羲教授其乡,数往来明、越间,开塾讲肄,为南学。关中之士,则群奉西安李二曲颙为人伦模楷,世称关学。

学约戒约

编辑

  南海劳潼,字润之,号莪野,乾隆中,领乡荐,官国子监学正。家居奉母,绝意仕进,从学者岁常数百人。立学约八则,戒约七则,曰:“苟犯此者,勿入吾门也。”

施愚山讲学

编辑

  宣城施愚山,名闰章,任湖西道参议时,暇日,与诸生讲学,有具牒请质者,施曰:“此讲习地,听讼有官署。”令就坐。讲长幼有序,极陈兄弟之恩,且曰:“某少孤,终鲜兄弟,见友恭者固欣然慕,即见阋墙者亦心动,以为彼尚有同气,或犹可转乖为和也。”言下涕泣。忽末座二客相持大恸,各出袖中牒燔之,盖兄弟讼产十年不决者。曰:“吾小人,今遇贤贤而不洗心者,非人也。”遂让所争者为祀产。

彭勤止讲学

编辑

  长洲彭勤止,名定求,学宗王阳明,晚年解组,家居讲授,益提倡“知行合一”之说。时有作书极诋阳明者,彭见而恫之,以为人谓阳明倡“良知”之说,病其为禅,则“良知”两言,出于《孟子》,岂并《孟子》将病之乎?又谓明之亡,不亡于朋党,不亡于学术,意以此归狱阳明,嗟夫!诚使明季臣工以致良知之说,互相警觉,互相提撕,则必不敢招权纳贿,则必不敢妨贤虐忠,必不教纵盗戕民。识者方恨阳明之道不行,不图诬之者,颠倒黑白,至于斯极也。

孙贻经授德宗读

编辑

  钱塘孙子授侍郎贻经尝入毓庆宫授德宗读。语人曰:“上之天亶聪明,真非常人所及,读书不三遍即成诵,能熟背;授之讲解,未尝或忘;其或有所疑而垂询者,则皆讲义之所未及,或与他篇有抵牾同异者也。”时圣龄才十四五耳。

贾桢课恭王

编辑

  大学士贾文端公桢,宣宗时傅恭王,甚严密,尝课读《通鉴》三过。及主试江南,宣宗手书与之曰:“自汝出京,六阿哥在书房,又胡闹矣。”后恭王翌辅穆宗,成中兴之美,皆由此也。

道人教年羹尧

编辑

  年遐龄有子曰羹尧,七岁时,遐龄辄携之游山。一日,遇道人,遽抚其顶曰:“是儿奇贵。惜欠后福。”又曰:“能从我学,或可变化气质。”遐龄遂延道人馆其家。既至,择高楼,与羹尧共居,索桌凳数十具置楼上,饮食便溺,以绳上下,约三年乃下楼。遐龄从之,有时至楼下窃听,但闻楼上步履声,踊跃声,揶移桌凳声,指挥进退声,隐若演阵。逾年,则闻书声琅琅,彻夜不息,书语隐奥不可解。又逾年,寂然无声,从他楼竀之,则两人相对瞑坐而已。会遐龄妻病剧,亟欲见子,遐龄不可。妻捶胸哭泣,不得得已,觅梯呼羹尧。道人张目曰:“败矣,学备而养未至,他日必以气债命也。”叹息辞去。自后遐龄屡戒羹尧养气,羹尧不悟。祸发,并欲逮遐龄,朱文端公轼争之而罢。

凌晓楼为塾师

编辑

  凌晓楼名曙,嘉庆间江淮大儒也,治《何氏春秋》、《郑氏礼》尤精审。其少时读书之苦,有与牧豕、负薪相仿佛者。十岁就塾,年馀,读《四子书》未毕,即去香作,杂佣保。然停作,辄默诵所已读书。苦不明了,邻之富人为子弟延经义师,乘夜,狙其轩外,听讲论数月。其师觉之,乃闭外户不纳。愤甚,求得已离句之旧籍于市,私读之达旦,而日中佣作如故。年二十,乃弃旧业,集童子为塾师。童子从之游,则书必熟,作字正楷,以故信从众,修脯入稍多。益市书,遂 博通嫥壹,学以大成。

秋水园改家塾

编辑

  伊墨卿名秉绶,福建宁化人,以名进士出守广东惠州,历官多称职。后遭父丧,还闽,营秋水园,供母夫人游憩。未成,母卒,改家塾,榜其柱曰:“未能将母园何用,且望成才塾有灵。”

太祖教训诸公主

编辑

  天命癸亥,太祖御八角殿,训诸公主以妇道,毋陵侮其夫,恣意骄纵,违者罪之。

高宗训十一阿哥

编辑

  乾隆丙戌,谕:“昨见十五阿哥所执之扇,题画诗句,款为‘兄镜泉’三字,询知为十一阿哥手笔,此非皇子所宜。皇子读书,惟当讲求大义,有益立身行己,至寻常琢句,已为末务,何可效书生习气,以虚名相尚乎。十一阿哥方在童年,正宜涵养德性,尊闻行知,岂可以此浮伪淆其见识乎?朕在藩邸,未尝私取别号,犹记朕二十二岁时,皇考因办当今法会一书,垂询有号否,朕敬以未有对,皇考即命朕为‘长春居士’,和亲王为‘旭日居士’。朕之有号,实皇考所赐,末尝以之署款,此和亲王所知也。我国家世敦淳朴,所重在国书、骑射,凡我子孙,自当恪守,乌可效书愚陋习流入虚谩乎?设相习成风,其流失必至羽林、侍卫以脱剑学书为雅,相率入于无用,甚且改变衣冠,更易旧俗,所关非小,不可不防其渐。著将此谕实贴上书房,俾诸皇子触目儆心,勿忽!”

高宗教孙

编辑

  高宗之教诲皇孙、皇曾孙、皇玄孙也,严厉异常。然皇孙辈皆不喜读书,泰半旷课,而上书房各师傅遂有间六日不到者。高宗乃降旨申饬,略谓:“皇子等年齿俱长,学问已成,可毋须按日督课。至皇孙、皇曾孙、皇玄孙等,正在年幼勤学之时,岂可稍有间断?总师傅嵇璜年已衰迈,王杰兼军机处行走,情尚可原,著从宽交部议处。刘墉、胡高望、谢墉、吉梦熊、茅元铭、钱棨、钱越、严福、程昌期、秦丞业、邵玉清、万承风,俱著交部严加议处。至阿肃、达椿,身系满洲,且见为内阁学士,毫无所事,其咎更不能辞,均著革职,各责四十板,留在上书房效力行走,以赎前愆而观后效。”

宫训图

编辑

  乾隆间,绘历代后妃之有德者,为《宫训图》,凡十二帧:曰《燕姞梦兰》、《徐妃直谏》、《许后奉案》、《曹后重农》、《樊姬谏猎》、《马后谏衣》、《西陵教蚕》、《姜后脱簪》、《太姒诲子》、《婕妤当熊》。每岁终,张于东西六宫,平日收藏于景阳宫后之学诗堂。

孝钦后讲诗书

编辑

  孝钦后在宫,每日午后,辄集主位【宫中妃嫔也。】及宫女等讲解史书及《诗》,旬考一次,有奖。小内监亦有受课者。

八旗家庭教育之礼法

编辑

  八旗之家庭教育,于礼法最严。子弟入诸长上之室,朝夕问安,皆侍立,命之坐,不敢坐;所命,耸听不敢怠;不命之退,不敢退。路遇长上,拱手立于旁,俟过而后行;宾至,执役者皆子弟也。其敬师也亦然。子弟未冠以前不令出门,不得已而出,命老仆随之,惧其陨越也。

张杨园家教之严

编辑

  桐乡张杨园名履祥,有子名维恭,字默斯,未冠时,命暂以幅巾御寒,默斯不欲。隆冬盛寒,囚首露顶,家人患之,托门人姚瑚告杨园,瑚难其辞。一日,寒甚,始致辞曰:“默斯头冻如此,恐或多疾,奈何?”则厉辞曰:“与之幅巾,彼既不肯,此头何妨冻落。”因言:“年前太福【仆陆慎乳名也。】小时,出镇私买一帽戴之,予见之怒甚,投之于厕,可以待子不如待仆乎?”

朱竹垞析产时之家教

编辑

  朱竹垞晚年有析产券,其文如下:“竹垞老人虽曾通籍,父子只知读书,不治生产,因而家计萧然,但瘠田荒地八十四亩零。今年已衰迈,会同亲族,分拨付桂孙、稻孙分管,办粮收息。至于文恪公祭田,原系公产。下徐荡续置荡七亩,析荒地三分,均存老人处办粮,分给管坟人飰米。孙等须要安贫守分,回忆老人析箸时,田无半亩,屋无寸椽,今存产虽薄,能勤俭,亦可稍供𫗴粥。勿以祖父无所遗,致生怨尤。傥老人馀年再有所置,另以续析。”

王匡庐教子

编辑

  王与敕,字匡庐,家居,不以时义程督子弟,诗、古文各徇其意。亲串或讽之曰:“诸郎君幸早露头角,何不令锐力场屋,顾为尔耶?”匡庐怡然曰:“君勿言,彼伏猎侍郎,讵是宁馨物耶。”

韩旭亭教子

编辑

  韩旭亭名是升,司寇崶父也。年四十,弃儒冠游四方。其语人曰:“天下事多矣,未有骄盈而不败者。”故谦抑自居,虽仆夫、老媪,必接以温颜。子任封疆而旭亭朴素如故也。尝寄书司寇云:“余今年秋收颇佳,所植菽粟,颇足酿酒,笔墨足以代耕,尽有馀享。汝所获廉俸,养妻孥犹有馀赀,切勿贪分外财,致使七十垂尽之翁被累也。”司寇谨守父教,故始终以敬谨受仁宗知遇。屡登高位,皆秉家范。老游燕、粤、吴、越,愈轻健,如三四旬人。甲戌春,寿八十,仁宗赐匾旌之。越二岁,无病终。

郑板桥教子

编辑

  郑板桥尝诫其子曰:“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又云:“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又云:“一夫受田百亩,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穷民将何所措手足乎?”

阮文达教子

编辑

  阮文达公元之子赐卿名福,生于粤督署,一时僚属馈献悉令却去。文达占绝句,书小红笺示之曰:“翡翠珊瑚列满盘,不教尔手一相拈。男儿立志初生日,乳饱饴甘便要廉。”

炳半聋教子

编辑

  炳半聋,光绪间,官都察院笔帖式,有子年十五,昼夜课之读。尽《十三经》矣,更以《国语》、《国策》、《史记》督责之,子不堪其苦,呕血死。妻痛子,亦殒。乃大悔,以所居在京师南城外龙树院之天倪阁,因绘《天倪阁图册》以悼亡。

万承苍受胎教

编辑

  雍、干朝士,主张陆象山之学者二人:一临川李侍郎绂,一南昌万学士承苍也。承苍有贤母李氏,方孕时,每默祝于影堂曰:“不愿生儿为高官,但愿负荷先世之学统。”以万先祖如明刑部侍郎虞恺、光禄卿汝言,皆讲学于阳明、念庵之门,号为硕儒者也。承苍少入塾,果喜读宋人讲学之书,论者谓得之胎教。

昆山三徐受母教

编辑

  昆山三徐之太夫人,顾亭林女弟也,世称其教子极严,课诵恒至夜午不辍。三徐既贵,每奉命握文柄,太夫人必以“矢慎矢公,甄擢寒畯”为勗。太夫人未六十,立斋已登九列,持节秦中,所识拔多知名士,健庵以编修总裁北闱,果亭以编修典试浙江,皆母教也。

汪文端受母教

编辑

  山阳汪文瑞公廷珍, 年十二而孤,母程太夫人抚之成立。值岁凶,母子日一食,或终日不得食,太夫人终不肯使人知。曰:“吾非耻贫,耻言贫耳。言贫则疑有求于人,故不为也。”岁除无米,使仆索旧逋城外,抵暮归,无所得,各饮茗一瓯,尝盐菜数茎,就卧。及汪贵,风裁严峻,正色立朝,造次必于礼法,太夫人教也。

尹元孚母作女训

编辑

  博野尹元孚侍郎会一母李太夫人,悯民俗怙侈,尝作女训质言,为高宗所闻,因御制五言律一。堂额一、楹联一以赐之。

钱文端母夜纺授经

编辑

  嘉兴钱文端公母,知书,工绘事,自号“南楼老人”。贫时,尝鬻画以供𫗴粥。文端承母训,尝奏呈《夜纺授经图》,御题二绝句,有“嘉禾欲续贤媛传,不愧当年画荻人”句。又进呈太夫人画册,每幅有其父纶光题句,御题诗十二章,有“子昂题句仲姬画,颇有今人似昔人”之句。御制《怀旧诗》列钱于五词臣中,有云:“少年困场屋,贤母授之经。故学有渊源,于诗尤粹精。”

毕秋帆母训子诗

编辑

  闺秀之能诗词而学术渊纯者,当以太仓张藻为第一。藻字子湘,秋帆制府之母也。秋帆之抚陕也,留居山东,以诗寄之曰:“读书裕经纶,学古法政治。功业与文章,斯道非有二。汝久宦秦中,洊膺封圻寄。仰沐圣主恩,宠命九重贲。日夕为汝祈,冰渊慎惕厉。譬诸欂栌材,斵小则恐敝。又如任载车,失诚则惧踬。扪心五夜惭,报答奚所自。我闻经纬才,持重戒轻易。教敕无烦苛,廉察无苛细。勿胶柱纠缠,勿模棱附丽。端已厉清操,俭德风下惠。大法则小廉,积诚以去伪。西土民气淳,质朴鲜靡费。丰、镐有遗音,人文郁炳蔚。况逢郅治隆,陶甄综万类。民力久普存,爱养在大吏。润泽因时宜,撙节善调理。古人树声名,根柢性情地。一一践其真,实心见实事。千秋照汗青,今古合符契。不负平生学,弗存温饱志。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我家祖德贻,箕裘罔或坠。痛汝早失怙,遗教幸勿弃。叹我就衰年,垂老筋力瘁。曳杖看飞云,目断泰山翠。”其卒也,高宗赐御书“经训克家”四字以褒之,故秋帆遗集以“经训堂”名。

洪稚存母机声灯影图

编辑

  洪稚存太史亮吉,幼孤贫,母夫人教之读书。一日,稚存从受《仪礼》,至“夫者妻之天”,恸绝良久,呼曰:“吾何戴矣!”遂废此句。稚存贵后,绘《机声灯影图》,遍求名辈题咏以表扬之。

张姜氏教子

编辑

  阳湖张蟾宾妻姜氏,年二十九而寡,即惠言及琦之母也。时惠言四岁,琦方在孕中,女已长,姜氏与女同作女工以自给。及惠言九岁,出依世父学,一日,归已暮,无所得食,遂寝。翌日,饿不能起,姜曰:“儿不惯饿,惫耶。吾与而姊弟时如此也。”夜作针黹,并课二子读,辄至漏四下始寝。事姑能得其欢。年五十九卒,时二子已皆知名矣。

鄂文端诫弟

编辑

  鄂文端公尔泰当国时,其弟鄂尔奇亦位跻正卿。一日,退朝,过尔奇书斋,见陈设都丽,宾从豪雄,甫掀帘,不入而去。尔奇急诣问故,庭立责之曰:“汝记我兄弟无屋居祠堂时耶!今偶得志而侈泰若是,吾知祸不旋踵矣。”尔奇跪泣谢罪,始已。嗣后伺文端往,先藏珍器,屏燕朋,乃敢见。然卒为李卫劾奏,以侈败。

◀上一类 下一类▶
清稗类钞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