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清稗类钞
◀上一类 性理类 下一类▶

诸儒学派之总纲

编辑

  国初讲学诸家,容城孙奇逢、馀姚黄宗羲号称南北大师。奇逢交定兴鹿忠节公继善为讲友,宗羲奉山阴刘忠正公宗周为本师,皆受王守仁姚江之传。盩厔李颙起自布衣,安贫乐道,以理学倡导关中,与奇逢、宗羲相鼎足,其学亦出于姚江。嘉定陆世仪、桐乡张履祥皆蕺山弟子,独无门户之见。南丰谢文洊亦先姚江而后程、朱。睢州汤文正公斌源出夏峰,而能持新安、金谿之平。安溪李文贞公光地、平湖陆清献公陇其、江阴杨文定公名时、无锡高愈顾枢、宝应王懋竑及闽中、广东、山左、山右诸学派,则一以程、朱为宗。至八旗儒臣之以理学称者,则简仪亲王德沛其最著也。

夏峰学派

编辑

  孙奇逢,字启泰,号锺元。少倜傥,好奇节。明万历庚子举人。顺治乙酉,以国子祭酒征,盖祭酒薛所蕴谓其学行可比元之许衡、吴澄而荐之也。有司敦趣,固辞。移居新乡之夏峰村,潜心濂洛之学,家庭雍睦。慕苏门百泉之胜,为宋邵康节、元姚枢、许衡诸人讲学之所,遂渡河家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卢,乃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之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成聚矣。

  奇逢幼当梁溪、吉水讲学都门之日,与鹿忠节公交修默证,以圣贤相期许。忠节既殉难,独任斯运者四十馀年。两朝征聘十一次,坚卧不起,居夏峰二十五年而卒,年九十有二。天下咸称为孙征君,又称为夏峰先生,或曰苏门先生。其学宗明之王阳明,而归本于慎独,人无贤愚,莫不导之为善,盖孟子所谓天民也。尝言喜怒哀乐中节,视听言动合礼,子臣弟友合分,此终身行之不尽者。弟子甚众,而新安魏一鳌、清苑高镐、范阳耿极、登封耿介、雎州汤文正公斌为尤著。奇逢命一鳌辑《北学编》,文正辑《洛学编》,自著《理学宗传表》,以周、程、张、邵、朱、陆、薛、王及罗念庵、顾泾阳为十一子,别为《诸儒考》附之,盖独出己见,非依榜旧闻者比也。弟子中有漆士昌者,江陵人,尝补《理学宗传》,列奇逢于顾宪成后,为古今第十二人。虽儒者不以其说为然,而苏门教泽入人之深,门弟子信从之笃,亦可见矣。

梨洲学派

编辑

  黄宗羲,字太冲,明御史忠端公尊素长子。山阴刘忠正公宗周倡道蕺山,奉忠端遗命,从之游。是时越中承海门周氏之绪馀,援儒入释,石梁陶奭龄为之魁,姚江之绪大坏,宗羲力摧其说,学者称梨洲先生。明亡,养母不仕。尝谓明代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又谓问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必兼读史,史学明而后不为迂儒。又谓读书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生徒甚盛,鄞陈赤衷、董允蹈、慈谿郑性、山阳杨开沅以及陈锡嘏、仇兆鳌、万斯大、斯同昆季,皆出其门。所著《明儒学案》六十二卷,三百年儒林之薮也。又尝论文,以为唐以前句短,唐以后句长,唐以前字华,唐以后字质,唐以前如高山深谷,唐以后如平原旷野,故自唐以后为一大变,然而文之美恶不与焉,其所变者辞,所不变者千古如一日也。生平为文,不名一家,晚年爱谢皋羽文,则以所处之地同耳。

二曲学派

编辑

  李颙,字中孚。不求仕进,于山中筑一土室居之,自署二曲土室病夫,以水曲曰盩,山曲曰厔,取所籍县名之义也。学者称二曲先生。尝读横渠、蓝田之书,慨然有修明关学意,勤于诲诱,从游者日多。论学以自新改过为极则,又谓《大学》明德与良知无分,学者当先观象山、慈湖、白沙之书,阐明心性,然后取二程、朱子以及康斋、敬轩、泾阳、整庵之书以身践履之,则其趣颇近乎姚江。与富平李因笃、郿李柏称“关中三李”。后鄠县王心敬作《关学编》以传之。

  柏,字雪木,自号太白山人。初为诸生,及母卒,遂弃冠服,入太白山,率家人力耕,刻苦为学。家故贫,历兵盗水旱,滋益困。自富平李子德被征至京师,数称柏贤,人始有知之者。或欲周之,而柏虽难为衣食,尝一日两粥,半月食无盐,时时忍饿默坐,间临水把钓,夷然不屑也。自诵曰:“贫贱在我,实有其门。出我门死,入我门存。”又曰:“牛被绣,鸾刀就。”又曰:“古之人有七日不火食者,有三旬九餐者,有食木子、橡栗者,有屑榆者,有一日长坐者,有餐毡啮雪十九年者,盖有主于中,不动于外,抱节死义,不忘沟壑也。”

  关学倡于明冯从吾,国初,华州白焕彩、同州党湛、蒲城王化泰诸人相与切䃺,或步访二曲于盩厔,或迎二曲主其家,执弟子礼。焕彩有关中文献之目,湛与化泰亦有名于时。武功有冯云程、康锡吕、张承烈,同州有李士瑸、张弭,朝邑有王建常、关独可,咸宁有罗魁,韩城有程良受,蒲城有宁维垣,邠州有王吉相,淳化有宋振麟,皆笃志励学,得知行合一之旨。至乾隆时,则有武功孙景烈,亦能接关中学者之传。

桴亭学派

编辑

  陆世仪,字道威。明亡,凿池十亩,筑亭其中,不通宾客,自号桴亭。少从蕺山讲学,与同里陈瑚、盛敬、江士韶相约为迁善改过之学。虑惊世骇俗,深自韬晦,于近代讲学家最为笃实,人称为“嘉定四先生”。世仪尝曰:“天下无讲学之人,此世道之衰,天下皆讲学之人,亦世道之衰。嘉、隆间书院遍天下,呼朋引类,动辄千人,附影逐声,废时失事,甚有借以行其私者,此所谓处士横议也。”其于薛敬宣、吴康斋、胡敬斋、陈白沙、王阳明诸儒,皆有评论,后儒以为允,大旨以不立门户为主。全祖望谓孙夏峰、黄梨洲、李二曲皆以儒名,而桴亭少知者,及读其书,而始叹其学之粹也。著有《思辨录辑要》三十五卷。诗才甚清,惜全稿不传。

杨园学派

编辑

  张履祥,字考夫。居桐乡之杨园,学者称杨园先生。幼孤,母口受四子书,曰:“孔孟只两家无父儿也。”后受业于蕺山,闻慎独之说,晚乃肆力紫阳。当时东南文社各立门户,履祥退然如不胜,惟与同里颜统、钱寅以文行相砥砺,继与海盐何汝霖、凌克贞切磋讲习,益务躬行。尝谓人多读书则识进,且能自见瑕疵,故终身都无足处。又曰:“稼穑者,治生之大端也。务稼穑,则无求于人,而廉耻立。不妄取于人,而礼让兴。廉耻立,礼让兴,然后风俗淳懿,而古道可复。”因著《补农书》以劝其子弟。朱竹垞曰:“考夫讲学,一以鹿洞为宗,仁宅义根,言规行矩,间作诗,不沿安乐窝头巾语也。”著有《杨园备忘录》三十四卷。

程山学派

编辑

  谢文洊,字约斋,号秋水,明诸生。先读龙溪王氏书,复读阳明书,自信益笃。年四十,会讲于新城之神童峰。有王圣瑞者,力攻阳明,文洊与争辩累日,为所动,取罗钦顺《困知记》读之,始一意程、朱。辟程山学舍于城西,名其堂曰尊洛。著《大学中庸切己录》,发明张子主敬之旨。其《程山十则》,亦以躬行实践为主。时宁都魏祥等称“易堂九子”,节行文章为当时所重。星子宋之盛等称“髻山七子”,亦以节概名。而文洊独反己暗修,务求自得。之盛过访,文洊遂邀魏禧、彭任会于程山,讲学旬馀。于是皆推文洊,谓其笃躬行,识道本。及门甘京、封濬危、龙光、曾日都、汤其仁、黄熙,时号“程山六君子”,故西江言理学者,必首推文洊。康熙辛酉卒,门人黄熙等传其所著焉。

睢州学派

编辑

  汤斌,字孔伯,号潜庵。少读宋儒书,喜陆子,以清苦励学。顺治壬辰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出为陕西潼关道副使。时朝邑雷子霖以理学显,治事之暇,时时造其庐以志景慕。丁父忧,授徒自给,旋受业于孙夏峰。其生平论学,颇宗阳明,然能持朱、陆之平,以刻励讲求实用为主,无阳明杳冥放荡之弊。康熙己未,召试博学宏词,授侍讲,与修《明史》,疏请顺治甲申、乙酉以前抗拒本朝临危致命诸臣,皆据事直书,圣祖嘉与,颁之史馆为成命,由是明季诸义烈皆得表彰。后官至工部尚书。临终,戒其子溥曰:“孟子言乍见孺子,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尔等当养此真心,禀至性,求实理,否则习为乡愿,无益也。”又曰:“吾数月来,心无一线放逸,得力深于平时。”可想见其克己之功矣。乾隆丙辰,追谥文正。同时登封耿介、上蔡张沐并有志操,学者称为“中州三大儒”。

安溪学派

编辑

  理学有相业者,魏文毅公裔介外,推安溪李文贞公光地、高安朱文端公轼。文贞,字晋卿,一字厚庵,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笃信程、朱之说。其注解《正蒙》二卷,疏通证明,多所阐发,于先儒异同之处,尤能别白是非。《性理大全》一书,明胡广等所采宋儒之说,凡一百二十家,其中撷录原书,自为部帙者九种,捃摭群言,分门编纂者十三类,太抵襞积成书,未能于道学源流真有鉴别,圣祖特诏儒臣删为《性理精义》,皆文贞承旨纂修。门下士江阴杨文定公名时、漳浦蔡文勤公世远,并以理学著名,文端最称美之,盖同调也。仪封张清恪公伯行讲明正学,为天下第一清官。为江苏巡抚时,与两江总督噶礼讼,祸几不测。圣祖忽罢礼,复清恪官,文贞实阴赞之,亦可见其沆瀣一气矣。

平湖学派

编辑

  陆陇其,字稼书。少即有志圣贤,不肯碌碌。既长,博观先儒语录,尤斥阳明致良知之说。且曰:“白沙、阳明之病,今世学者知之。至于泾阳前选,偏于主静,虽本宗朱紫阳,终近禅学,亦弗足尚。”于是专以朱子为宗,异于朱子即谓为异端,判别区轸,不敢出入也。康熙庚戌,成进士,释褐为嘉定知县,将赴官,为铭以自警曰:“生者待汝养,死者待汝葬,天下后世待汝治,尔毋或轻尔身,以殉无穷之欲,而丧厥志。”旋因盗案落职。工部主事吴元起举应己未博学宏词科,其荐牍中有云:“理学深醇,久入程、朱之室;文章宏博,复登韩、柳之堂。”当时谓非虚誉。未及试,奔父丧归。后官监察御史。壬申卒。著有《四书大全》、《三鱼堂文集》、《问学录》等书十馀种。乾隆初元,追谥清献。

江阴学派

编辑

  杨名时,字宾实,一字凝斋。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定。少有志圣学,为文章原本经训。康熙辛未,成进士,出李文贞公光地门。及入翰林,遂朝夕相从问学。方望溪侍郎苞与文贞辨析经义,常自日昃至夜中。文定端坐如植,言不及,终无言。及同直南书房,侍郎久与居,乃知其于文贞所讲授者,笃信力行,而凡古圣贤相传性命之旨要,皆能探其所以然,故能忠诚耿著,夷险一节,为世完人。其督云贵时,以受人诬奏落职,部议拟斩监候,而文定篝火治《诗》、《礼》,坦然如平时。狱词上,世宗特旨宽免。留滇七年,讲学不少倦。乾隆初元,以礼部尚书入教皇子,兼国子监祭,酒荐宁化雷翠亭副宪𬭎、安谿官献瑶、南靖庄亨阳、无锡蔡德音等七人为助教,都下号为“四贤五君子”。未几卒。所著有《杨氏全书》。侍郎在都时,尝与蔡文勤公世远太息人才之难,计数朋辈,如杨宾实、陈沧洲,后生中尚未见坚然可信其几及者,况在古人。文勤曰:“吾门雷生,【即𬭎七助教之一。】乃后起之宾实也。”又歙县程晋芳《正学论》曰:“国朝以来有三大儒,曰汤文正公斌,陆清献公陇其,杨文定公名时。清献之立朝治人,可以无憾,所微惜者,攻陆、王太过,犹有讲学习气。若潜庵、宾实,则昭昭与日月并行,玉粹金坚,吾无间然矣。”

  江阴有徐世沐者,字尔瀚,号青牧。笃信朱子,切己反求,务有益于身心,虚怀抑志,不敢自是,至耄年如一日。少年犹及交太仓陆桴亭、无锡高汇旃、武进马一庵,往来论学无虚日。关中李二曲南游,世沐与深谈久之。二曲曰:“子学笃而行未广。”答曰:“先生行高而学未醇。”其不苟同多类此。晚年,随子入都,闭户读书,日有记注。仇沧柱见而惊叹,飏言于众,由是文贞、清献亟与订交。所著书曰《惜阴录》,大旨以为圣贤之学即知即行,若知而不行,虽读尽《十三经》、《二十一史》,徒敝精神,其光阴可惜也。卒年八十有三。疾革,召老友陈克艰与诀,遗命勿作佛事,息心端坐而逝。克艰与世沐同里同学。继之者,文定也。

无锡学派

编辑

  明万历时,无锡顾端文公宪成、高忠宪公攀龙讲学东南,修宋杨时东林书院,恪遵程朱教法,力辟姚江无善无恶之说,有功于世,别为东林学派。一时名人先被权阉魏忠贤之难,后为马士英、阮大铖所排,困苦亦最甚。忠宪从子世泰,字汇旃,笃守家学,葺道南祠、丽泽堂于梁溪,与从子愈等讲习其中。祁州刁包闻声谒之,往返论学,尤莫逆,学者有“南梁北祁”之称。歙人汪学圣所学近禅,两至东林,乃大悟前失。其乡人汪知默、陈二典、胡渊、朱宏、吴慎、施璜、汪燧辈,方讲朱子之学于紫阳书院,因学圣以问业东林,志相得,乃作《紫阳通志录》。陆清献、张清恪皆与友善,若孝感熊文端公赐履,则世泰之徒所成就者矣。

  愈,字紫超。十岁,读忠宪遗书,即知向学,谨言行,植身艰苦。尝言士求自立,当自不忘沟壑始。平居体安气和,虽子弟未尝诃责。终日危坐不欠伸,盛暑不裸跣,与人,食不越簋下箸。有忿争者,至其前,辄愧悔。顾栋高从之游,说经娓娓忘倦。所撰《朱子小学注》,乾隆时,侍郎尹会一督学江苏,以小学取士,颁行其书。

  顾枢,字所止,一字庸庵,端文公之孙也。明天启中举人。少从忠宪学,明亡,韬形遁迹,不入城市,不赴讲会,惟心体力行而已。于明儒服膺薛、胡,而谓陈、王不免差失。又谓端文主无欲,忠宪主格物,并直接宋儒。同县顾培、张夏、严瑴、宜兴汤之锜亦皆能传东林之学。

白田学派

编辑

  王懋竑,字与中。少从叔父式丹学,即自刻励。后与方望溪俄郎交,笃志经史,耻为标榜之习。康熙戊子举乡试,戊戌成进士,官安庆府教授,重建培元书院,以学行造士。语学者曰:“人一号名士,无足取矣。”尝作诗,书诸座右,曰:“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生平操持力,不敌一念非。波浪浮天阔,漭漭决四围。内省增叹息,已往安可追。奔马不可驭,磐石不可斡。是非反掌间,铅刀贵一割。我心似寒灰,百念俱利害。颐更塞其端,绝之在由枿。”此可以见其蕴蓄矣。晚年,校定《朱子年谱》,于文集,语类考订尤详,大旨在辨为学次序,以攻阳明之说。著有《白田草堂集》二十四卷。

  朱泽沄,字湘陶,号止泉。切磋讲贯,宗朱子,以为孔子以来相传的绪,穷即穷其所存之心,存即存其所穷之理,止是一事。喟然叹曰:“尊德性者,莫如朱子,道问学者,亦莫如朱子矣。”没后,学者以其尝讲道锡山,祀之于东林道南祠。

闽中学派

编辑

  闽中学派,李氏最盛。文贞公之弟光坡,字耜卿,与文贞相与讲贯,著《性论》三篇,辨论理气先后动静,以订近儒之误。又著《三礼述注》六十九卷,以授兄子锺伦。从弟光墺,字广卿;光型,字仪卿,同撰《二李经说》。锺伦子清植有《仪礼纂辑录》。世谓李氏一门能传礼学也。蔡文勤公闻道于文贞,而传道于雷𬭎。𬭎之学,以仁为归,以敬义为门户,以人情物理为权衡,以《六经》为食饵,以文艺为绅佩,以奖引天下之士为藩墙,而邪正之界,流渐之溃,析之尤精,防之尤密。生平出处,按之于道,盖无一不合者。他如连城李梦箕精进学业,崇尚朱子。子图南能世其学,与文勤讲明修身穷理之要,文勤深重之。而邑人张鹏翼、童能灵皆以学行称。𬭎曾言闽江学者,当以鹏翼为冠,孟超然辈行稍后,然读书有识,不为俗学所牵,则后先一揆也。

广东学派

编辑

  广东学派,守陈白沙之旧者,为新会胡方。方,字大灵,所居曰金竹冈,学者称为金竹先生。立志清苦,潜心理学。总督吴兴祚闻其名,招之不出。知州何西池注其《梅花》诗,谓皆寓言讲学,如白沙子之以诗为教也。弟子偶冒不韪,愿就鞭扑,不愿闻其事于胡先生。里中语曰:“可被他人笞,勿使胡君知。他人笞尚可,胡君愧杀我。”其诚之感人如此。督学惠士奇亲往受教,亦不见,乃索所著书与明季梁朝锺文并刻之,名曰《岭南文选》。集中《谒白沙祠》及《白沙子论》,具见渊源所自。后粤中笃学行者,有南海冯成修、劳潼。

山左学派

编辑

  山左学派,自安邱刘原渌笃信朱子之学,集朱子书作《续近思录》,后数十年,昌乐阎循观、潍县姜国霖、刘以贵、韩梦周、德州梁鸿翥、胶州法坤宏犹能守原渌之学。梦周任安徽来安县知县,与山阳任瑷友。梦周与人书曰:“任君体用俱备,有明以来,无此钜儒。”及梦周将北归,瑗语之曰:“山左人多质直,君当接引后进,以续正学。”因作《反经说》以示之。

  博野颜元,字易直,一字浑然。其学贯古今,兼体用。尝言尧舜之道在六府三事,周公教士以三物,孔子以四教,非主静专诵读流为禅宗俗学者所可托。于是著《存学》、《存性》、《存治》、《存人》四编以立教,名其居曰习斋,学者因称为习斋先生。肥乡有漳南书院,邑人郝文灿延元往教,三聘始往,为立规制,有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等科,从游者数十人。会天大雨,漳水溢,墙垣堂舍悉没,人迹殆绝,元叹曰:“天不欲行吾道也!”乃辞归。又谓张文升曰:“如天不废予,当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

  元论学宗阳明,而清克洁悫,自为一家之说。尝谓孟子性善,与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意同而语异。时人追味以为知言,又矫后儒心学放恣之弊。徽州姚际恒作《庸言录》,谓周、程、张、朱皆出于禅,其说本于元。又谓圣人无心学而有其学,乃自立为学次第,杂取《少仪》、《内则》诸篇,定幼学之准,而以古文《禹谟》、李氏《周官经》所云六府、三事、三物为节目,与阳明限年责功之说大略相似,所阙者惟心学耳。

  元有弟子数百人,而蠡县李塨最有名,与大兴王源、上元程廷祚日讨论天地阴阳之变、伯王大略、兵法文章、古今典制、方域要害、近代人才邪正,所学必可见之于民事。廷祚推之曰:“为颜氏者,其势难于孟子,其功亦优于孟子。”去今逾二百年,法语学规直与泰西暗合,奇哉!德清戴望撰《颜氏学记》以传之,犹惜其偏于空言心性也。

  李明性,字晦夫,学者私谥为孝悫先生,塨之父也。家素饶,明亡后,田被圈入旗,食指且蕃,绌于用,然与人言,绝口不道贫字,守志益定,持节益严,视天下不义之富贵若将浼焉。弥留之际,屏妇女勿近,顾谓塨行属纩礼,其亦一息尚存不肯少懈者欤?

山右学派

编辑

  山右学派,传绛州辛全之学者,有洪洞范鄗鼎、绛州党成、李生光、陶世征诸人。鄗鼎,字位西,究心《濂洛遗书》,养母不仕,河汾人士多从之受经。康熙己未,举博学宏词,以母老辞。家居,立希贤书院,置田以赡学者。陆清献尝与以书曰:“夙闻山右辛复元之名,而未见其书。承乏恒阳,幸与山右接壤,则又闻先生出处不苟,守礼谨严,盖今之辛复元也。且尽刊行辛书,大有功于世道。辱以见示,不敢私于箧衍,将携以南归,遍告乡后进,俾知太行之西,龙门之东,复有大儒出其间,王仲淹、薛敬轩之遗风未坠,相与讨论而传习之,为惠不亦多乎!”成,字宪公,号冰壑。以明理去私为本,生平不求人知。鄗鼎尝誉之于人,意不怿。生光,字暗章,明诸生,至孝,以程、朱微言训弟。明亡,北向痛哭,焚其青衿,自号汾曲逸民。世征,字视庵。平生愿学孔子,尝言一部《论语》,皆孔子精神所流露也。至无行不与之语,乃诸弟子极意摹拟赞扬之辞,较之寻常答问尤为亲切,从此想像其精神命脉之所存。久之,觉夫子之真面目跃然欲出,恍若亲承提命者然。

两湖学派

编辑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湘乡人。道光戊戌进士,官至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卒谥文正。性理之学,上接朱紫阳;经世之略,更过王阳明。在都既与倭文端公仁、吴侍郎廷栋为讲学之友,在家亦引益阳胡文忠公林翼、同邑罗忠节公泽南为同志。文忠抚湖北,正值粤寇猖獗之时,治军理民,均能省身克己,并礼兴国处士万斛泉以资表率。而忠节训诸生以道德,相率投袂讨寇,驰名天下。又善化唐鉴推崇平湖之学,博闻而约守,矜严而乐易,汉阳刘传莹内志外体,一准于法,均为文正所重。惟鉴著《学案小识》,摈夏峰不录,复深致鄙夷,则亦有门户之见存矣。

八旗学派

编辑

  八旗儒臣中,以理学称者,首推简仪亲王德沛。王为太祖弟济尔哈齐四世孙,早岁,应袭父爵为镇国公,让与从子,入西山读书。怡贤亲王荐之于朝,世宗召见,问所欲,曰:“愿侧身孔庙,分特豚之飨。”世宗大器之,授兵部侍郎。王益折节向学,立志希圣,一言一动,必由仁义。乾隆初,兼祭酒。每入学,摩挲俎豆,不忍决舍。尝集太学诸生讲《大学》首章,圜桥听者凡千馀人,靡不悦服。独助教王之锐以为未尽,复陈己意。王欣然下阶三揖,其虚衷多类此。后督闽浙,驻节杭州时,于敷文书院绘河洛、方圜、羲文诸图揭于屏间,王手执松枝,伫立指点,讲解移时,听者忘倦,佥谓天潢节钺中古今一人。尝曰:“人心为风俗之本,未有人心浇漓而风俗朴厚者。今世不患乏才,患人心不古耳,非讲学无以明之。果使风化日移,胜咿唔呫毕多矣。”在闽时,有《鳌峰书院讲学录》行世。所著又有《易图解》、《实践录》二书。乾隆己巳,简亲王神保住削爵,诏以王袭封。

  王后历封疆,以廉能著。然与河督高斌议不合,高欲岁减革沙船,力持不得,语人曰:“古人制度安可轻易改革。吾老不及见,汝异日当思吾语。”乾隆癸酉,张家路头秋水漫涨,果如王所料,时王薨二年矣。及河患日增,至竭国帑民财以治之,犹无补,于以服王之先见矣。讲学家尊之曰德济斋夫子。

  王同时有徐元梦者,字善长,一字蝶园,满洲正白旗人,姓舒穆禄氏。舒与徐,满音略同,而字义亦近,故天下称蝶园徐公。康熙癸丑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充《明史》总裁。中年后精研理学,言貌温温,若惟恐伤人者,而中持黑白,卒无所依违。与人敬以和,贵贱老少如一。老而笃学,与方望溪侍郎共事蒙养斋,暇即就问经义,事望溪如师。卒谥文定。

  道、咸间,继起者为文端公倭仁,字艮峰,姓乌齐格里氏,隶蒙古正红旗,为河南驻防。道光己丑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与曾文正公、吴侍郎廷栋相与讲学,兼讲经济,皆实求朱子之志而力践之。又创吃糠会以厉侈靡之俗,为朝野所推重。其学以九容入手,见过自讼,言动无妄,行己接物,绝无偏私。《敬陈治本》一疏,亟亟以讲明正学为先。尝曰:“志始于思,辨于学,发端甚微,为效甚钜。”真卓然儒者之言也。

  同、光间,蒙古崇绮,字文山,某科状元,三等承恩公,孝哲后之父也,亦以精研性理闻于时。杜门谢客,列几之书籍,皆学案、语录类也。穆宗崩,孝哲请命于崇,崇命以死,即此可见矣。

  汉军徐荫轩相国桐,亦以讲理学名于时,然不可与简仪亲王、文定、文端、文山所可同日而语也,其徒党乃至拟之为程、朱。尝召门人讲阴阳动静之学,徐曰:“譬如小几,几面,阳也,几底,阴也,去几曰动,安几曰静。”文芸阁学士闻之大笑曰:“此为大儒之讲学乎?虽车夫亦能之也。”

王船山神契正蒙之说

编辑

  王夫之,衡阳人,明举人,世人以其居石船山,故称之为船山先生,杜门著书,神契张载《正蒙》之说,演为《思问录》内外二篇。康熙时,以吴三桂叛,兵至湘,乃又逃之深山。

汤默斋劝黄九烟讲学

编辑

  明亡,户部主事黄九烟隐居不仕,从汤默斋游。默斋劝之讲学,九烟曰:“吾负不忠不孝名,何学之讲耶!”

王寒荷晚好性理

编辑

  宁陵王当世,号寒荷,晚好性理,得洛、闽诸儒之书,伏而读之。间于体佳时,邀良友坐讲床头,率能融彻大义。虽孤行其意,少与人周旋,然一与晋接,则蔼蔼无亢厉色。闾里之间,骨肉之好,卒不能名之,然亦皆知之。

顾在瞻戒空谈

编辑

  顾在瞻,名𬤊,与汤禹江同为黄梨洲之弟子。少时著《陆学传习录》,颇谤陆、王。及自甬上归,语门人云:“吾向日一知半解,心粗胆大,妄议先儒。今从黄先生游,乃知半生全在梦中。”遍索所钞《传习录》焚之。与禹江订读经史法,求实学,戒空谈,后生翕然从之。杨,名开沅。

张巽仲自儒而禅

编辑

  张五权,字中生,一字巽仲。弃举子业,从汪有源崑一问学,寻且延致于其家,反复克复归仁之指,凝思终夜。粥田得资,以馔宾客,不倦。久之,瞿然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仲尼岂欺我哉!”益搜先儒语录,澂心默坐,日以为常。间与浮屠往来质问,欣然有得,乃断荤酒,著《复初论》,集古妇人得道者二卷,授妻沈氏,异室而处。人訾为自儒而禅,不恤也。顺治辛卯,疾革,却医药,端坐,曰:“死生,旦暮耳。”服深衣幅巾,作诗而逝,有“悟后修持二十年,儒功梵行两能坚”之句。学者私谥为懿靖先生。

圣祖崇理学

编辑

  圣祖笃信程、朱,所著《几暇馀编》,其穷理尽性处,虽宿儒耆学如李文贞公、汤文正公等,皆莫能测。尝出《理学真伪论》题以试词林,又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书,特命朱子升祀十哲之列,自是而四配之下遂有十二哲矣。

丁觉民体验身心

编辑

  康熙戊申秋,长兴丁觉民进士珝北游天雄,留燕蓟间四载,闭户却扫,体验身心,与圣贤之旨相证合。或披衣达旦,隐几终日,仰天而嘘,浩然其有得也。尝自谓戊戌以来,十馀年苦心一无所得,皆好异之心误之,今日始知极平淡处是极神奇处,凡一涉奇怪,便非也。

王子方志于圣道

编辑

  翼城王子方,名端。生八岁而习句读,十二而求文艺,十六而志于圣道,独行独勉,二十四而粗得其大略。不幸卧病二载,两目失明,不敢复言学道矣。康熙庚午,病瘥身强,虽目不见字,耳闻而口诵,日有稍进,乃复自奋,每读书有得,辄命子录之,名曰《学思录》。

邵季鲁习王氏学

编辑

  康熙辛巳,黄冈令韦锺藻建姚江书院于县南,博访有绍王阳明之学者。闻邵季鲁习王氏学,乃以礼币致之,使主院事。先一日,戒众,厥明,诸生毕至,韦偕教谕、训导往,博士弟子迎于门外,揖至阶。邵出莅阶,韦升阶,揖邵,并揖教谕、训导,次及诸弟子,皆揖而入,释菜于先贤如礼。出即讲堂揖坐,邵南向,韦西向,教谕、训导东向,弟子侍于阶。童子歌诗阕,邵为讲《易》之艮卦。韦顾诸生曰:“先生哉!先生哉!”礼成,县之父老喜曰:“数十年今见此也。”

劳麟书勉人为圣贤

编辑

  馀姚劳麟书,名史,好引接后学,委曲尽诚,佣工下隶,皆教之使向道,曰:“尽汝职分,务实做去,终身不懈,圣贤矣,勿自薄也。”闻者莫不爽然。里中贩物者近麟书居,不忍货伪物。刍儿牧童或折弃绘缴,毁机阱,有斗争者,就质于麟书,往往置酒求解。

李恒斋欲不枉一生

编辑

  李文炤,字朗轩,号恒斋,善化之乡人。母孕十六月而生,幼读书,寓目成诵。十岁,适郡城,父携之谒先师孔子庙,循行殿庑,告以配享从祀之典,文炤曰:“如此庶不枉一生。”

李简庵反躬切体

编辑

  连城李图南,号简庵,诸生也。性端敏,甫四龄,而《四子书》已成诵。能谨容节,就傅习举业,兼攻诗古文。既而叹曰:“吾学自有身心性命之所急者,顾可以虚名自骛乎?”于是究心濂、洛、关、闽之书,以反躬切体为务。居莲峰、点石诸山者久之。尝曰:“学者惟名利之念为害最大,越此庶可与言学。”

汤介亭师圣贤

编辑

  雎州汤准,字稚平,号介亭,文正公斌之四子也。少歧嶷,有远志。年十三,书“圣贤自可师”五字于纸,文正喜而勗之以正学。遂体究儒先,默识贯穿,悉本于身心践履,不务讲学名。尝曰:“为学不在多言。”

朱湘涛做圣贤功夫

编辑

  朱湘涛,名泽沄,宝应人。晚岁得脾疾,每五更起,盥沐,观书,至夜分乃息。谓其子曰:“圣贤功夫正于困苦时验之,若稍稍放倒,便至堕落,可不惧哉!”疾甚,吟宋邵康节诗曰:“任经生死心无异,虽隔江湖路不迷。”命家人治后事,别亲友,怡然而逝,时年六十七。

王沣川为关中儒者

编辑

  王心敬,字沣川,鄠县人。幼学于李容,为邑诸生。雍正庚戌,其子某为令,陛见,例陈折,世宗见而嘉之,曰:“名儒子故不凡。”令上疏者以为式。乾隆丙辰,蒲城某进士赴廷试,大学士鄂文端公尔泰问沣川安否,进士素不知沣川也,不能应,文端笑曰:“若不识关中儒者,何太俗耶!”

姜云一味论语

编辑

  昌乐阎怀庭与潍县姜云一善,一日,问云一喜读何书,曰“《论语》,终身味之不尽也。”云一尝自述其生平学力,谓年四十,始能不以贫富撄其心,五十,始能不以生死动其心。

王勿斋作克复格

编辑

  王立楷,号勿斋,乾隆初之湘阴诸生也。性方正,勤于自治,甚刻苦。尝作克复格,每月言动必谨记之。

汪绂初精研性理

编辑

  汪绂初,名烜,安徽婺源人。家贫困,佣于江西景德镇之瓷器制造所,为画之碗之役。博极儒书,精研性理,以宋五子之学为归。

劳莪野读书有得

编辑

  劳莪野尝言读孔子书,得一言曰务民之义,读孟子书,得一言曰强为善而已矣,读朱子书,得一言曰切己体察。劳,名潼,乾隆时南海举人也。

戴东原为本朝儒者

编辑

  德清戴子高明经望,尝与仁和谭复堂大令献评隲戴东原,谓为本朝儒者第一。谭不答,盖目之为第二流也。东原,名震,休宁人,乾隆时翰林院庶吉士也。

陈仁五研究性理

编辑

  攸县陈仁五茂才惠,研究性理之学,有犹子叙斋,尝携之入家塾。一日,讲《中庸.天命》章,自卯达日午,娓娓不倦,叙斋亦恍然悟。其教人也,以小学为先。每慨然曰:“士生斯世,不能俎豆馨香,树士林坊表,徒执笔咿唔,习举子业以弋取荣名,夸耀闾里,有道耻之也。”

邓元昌悔为朱子罪人

编辑

  雩都宋昌图尝以通家子礼谒赣县邓元昌,器之,馆之于家,昕夕论学,为日程疏记,言动交相摘。一日,昌图读朱子《大学.或问》首章,元昌适过窗外,立听之,不觉泪下而拜,感动不能起,谓昌图曰:“子勉之,无蹈吾所悔,永为朱子罪人,偷息天壤间也。”

孙玉山潜心理学

编辑

  孙占鳌,字玉山,零陵岁贡生。尝役于府署,辄怀书而往,郡守奇之,令改业为儒。不数年,文誉大起。旋入庠,食饩,贡成均。晚年潜心理学,终日默坐,与性道相契,世味泊如也。所著有《周易疑参》、《四书质疑》。

夏锡畴笃志励行

编辑

  河内夏锡畴,字用九。笃志励行,治经通大义,不为章句之学。尝自言曰:“今之讲学者,吾知之矣。摹仿其口吻,比附其文字,以较量于锱铢毫厘、依稀轻重之间,若是者,俗学也,吾弗为也。悟空习静,妙归本体,扫除见闻,屏绝思虑,以程、朱为支离,若是者,异学也,吾弗为也。耽嗜泉石,厌鄙世故,甘心枯槁而无闻者,畸民也,吾弗为也。趋时若骛,逐利如绳,巧宦通神,前有阱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者,戮民也,吾窃矜而悲之。其或志切功名,挟策干主,布衣上书,以此博名而显天下,吾力弗及焉,而又不为也。”

朱紫桂读先哲书

编辑

  同、光间,湘乡有朱紫桂者,以贸茶致巨富。少固未尝读书也,至是而悔之,向学弥笃。尝课子延师,于帷后静听之,课罢,则就经中之字请解其义。客有读书者,入门,辄挟卷以质疑,数十年如一日。其所常观之书,为《四子书》及陆象山、王阳明集。有过不自讳。有见其与李筱秋书,谓“自聆雅教以来,及读各先哲书,亦知利不可专,而于利字关头总打不破,不解何故”云云。所寄友人尺牍,不假他手,虽有讹字,文笔固明畅。曾卜寿藏于五脑梅花山,自作一联曰:“一点灵光还造化,百年骸骨葬梅花。”

王曙轩服膺朱子

编辑

  湘潭王曙轩征君生平服膺朱子之学,尝主讲河南明道、洛学两书院,刻布约言,颁示诸生。光绪辛亥,湘藩胡某聘主长沙求实书院讲席,时年已七十馀矣,白发萧然。其持论颇不与袁淑瑜合。淑瑜少出曙轩门下,曙轩犹以学生待之,辞气之间,不少假借,淑瑜颇不堪,谓其挟长。

◀上一类 下一类▶
清稗类钞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