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
校歌选择之经过
编辑本校中文校歌选择于前两年征求校歌之时,在作者对于世界学术思想之变迁,以及我校教育方针之择定,颇费一番斟酌,而后敢于发言。即学校采用之时,亦几经请北京名人之审定,而后乃毅然采定。采定后,复请何林一夫人精心制曲,始琅然可歌。以一歌之微,而所经之手续,已繁复如此,诚不得谓之“率尔操觚”也。乃有疑其缺乏尚武精神者,兹将此歌之真义,大略述之如下焉。
本校歌不偏重尚武之原因
编辑古者礼乐射御书数,谓之六艺,其精神各不相同。校歌之作,与六艺中之“乐”相近。“乐”之精神在“和”,与“射”“御”之近于“尚武”者互相对待。若“乐”而不“和”,则失其所以为“乐”。故《论语》上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又说:“由之瑟,奚为于某之门。”皆以“乐”而不“和”则失“乐”之本旨,遂于由与武王之乐,一再贬之。居今日而言教育,是否宜纯粹尚武?乃一绝大问题。纵今尚武精神,亟应提倡,亦应使之自成系统。坐言起行,不必定在含有美术性质之“乐”歌内表示之。况自欧战以还,强权之说,已渐为识者所弃。而“和平”、“互助”、“平等”之声浪,则日渐升高。事实上是否真能“洗兵不用”?是乃别一问题。而人心之厌武事而亲和平,则固有其动机。吾人苟犹抱尚武为教育惟一之宗旨,则是否进于“天宝末年时世妆”?是亦一疑问也。有以上各种原因,故吾人虽心知武力一时不能废却,而亦不愿在诗歌中多所发表。此歌之不偏重于尚武方面者,盖有深心,非盲目也。
本校歌所含之元素
编辑本校歌不偏重于尚武,既如前所述矣。然则所恃以馈赠清华学子者,果何物耶?吾言至此,吾泪涔涔,吾心怦怦,吾之秃管亦振荡而不宁。诸君!诸君!诸君日处此暖炉电灯之旁,亦尚忆中原有无数饥寒欲死之困苦同胞否乎?诸君日游此书林艺苑之间,亦尚忆中国有无数毒如蛇蝎之军阀政客否乎?再远望之,彼沉沦于物质之迷梦,而日吸吾人精血以去者,更一望无涯。种种惨状,一出清华园门之外,即可见之。以佛家慧眼观之,真可谓地狱、饿鬼、畜生、诸恶趣也。吾人幸尚不堕入此等恶趣之中,宜如何发奋救人?救人之法,万别千差。今在校言校,且先从力所能及者做起,略为整顿学术焉可矣。与本校最适宜,且今世最亟需之学术,尤莫亟于融合东西之文化。故本校歌即以融合东西文化为所含之“元素”。盖一国之有文化,犹一人之有技能。人无技能,不能生存于社会;国无文化,不能存在于地球。大略言之,凡国家之富且强者,必有其固有之文化,或外来之文化,贫且弱者反是。
我国闭关之时,只用固有文化,已足自治;海通以后,外来文化,有胜我者,亦不能不并蓄兼采共炉而冶之。故仅守固有文化,而拒绝外来文化者固非;而崇拜外来文化,以毁灭固有文化者,更无有是处也。本校之最大责任与目的,即是为本国及世界作此一件大事。而本校歌之“元素”,亦即为此大事,略示雏形。然则是歌含有深微之意,非寻常粗浅之歌所能比也。司徒雷登先生之言日“将来必有两新大国,产生于太平洋之两岸。两大国者,美与中也。”吾谓此两新国实现之后,人类精神,必将一变,即吾前之所言诸恶趣,亦自销灭。但今试问以何术令其实现乎?则仍不外吾前所云歌中之“元素”耳。歌中既含此重要之元素,此吾人所以不妨一日三复自圭也。
本校歌局部之解剖
编辑本校歌意在词旨隽永,故用文言发表。其中恐有不能一览即了之处,故为解剖如下。
其一: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复句)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此首述本校所在之地点,与学生来学之状况揭出。“东西文化”四字,为本校所有之实质,亦即前节所言之元素。“大同”二字,见于《礼运》,乃国界化除,人人平等,世界极乐之象。此境虽非一蹴可及,然人道须以此为归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见《周易·乾卦》,亦本校校训也。“春风化雨”用孔孟教学故事,吾校师生时时念此,则冲突可少,爱情自深矣。
其二: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涂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复句)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此首述本校设备之大凡,及学生用功之次序。“左图右史”指图书馆阅览之便。唐李邺侯家多藏书,故以为比。“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指科学、文学、哲学,各大系统所包含者言之。学科名目太繁,不便入歌,故以此八字浑括一切。言外有并行不悖,并任人选择自由之意。“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有不忘古训,并注重德育之意。“服膺守善心无违”,《中庸》云“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论语》云“颜子其心三月不违仁”,此藉以表示学生读书有得,怡然自乐之状态。“海能卑下众水归”,此句用意深远,期望无穷。《苟子》云:“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今人之不能大成者,皆一得自封害之也,故拈出此意,愿与学者共勉之。“学问笃实生光辉”,此句言既用苦功,必有效果,犹韩昌黎云“膏之沃者其光晔”之意,此为学者最后之实获,将来能照耀大地者,即仗此光辉耳。
其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绍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复句)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此首再将东西文化赞叹一番。地有东西之分,文有竖横之别,然而好美、恶丑、好善恶恶,人之心理,大略相同。由此可见众生之本性同一,所不同者,风俗习惯上之差别耳。本性既同一,则彼此之文化,皆易交换灌输。而况乎文与行交修,德与言并重,东圣西圣,固有若合符节者哉?吾人一旦观其会通,且身负介绍之任,其有无穷之乐也。歌声至此,已觉要义搜尽,无可再说,只可用颂祷之词收束之。“水木清华众秀钟”一句,表示吾校人材众多,各种异能,无不悉备,优秀分子,皆由此出,大有“自由由德意志森林产出”气象。如此庄严境界,如何能使之永垂不敝?所恃者,人人对于本校心头之一点“忠”耳。故加以“万悃如一矢以忠”一句。名者,实之宾也。吾校苟能实际如斯,则嘉名无穷,乃当然之理。故再以“赫赫吾校名无穷”收之。可谓言有尽而意无尽矣,而歌亦翕然止焉。
以上歌分三章,每章各有用意,不相复沓,故以全歌为最上。至于每章末了重叠之句,必以最响之韵为之,如“自强”、“光辉”、“无穷”等……亦读者所宜知也。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62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60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包括两岸四地、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包括新加坡、加拿大、韩国、新西兰),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