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溪岩先生文集
卷四
作者:金坽
1772年
卷五

答全泰之景业

编辑

三甥。又传下札。慰仰万千。即惟冬温。起处益胜。弟亦循常勉夫丈。今日当自花山过此。数日后。弟亦之奈为料。柏岩捐馆。出于意外。惊怛不能已。主妇在。而承重孙妻。当服期年。昔日先人讲论。禀定于先生。故当崔兄之遭丧也。伯姊之服。断为期。如有一毫未尽。则日休,洛西诸君子。亦岂无相可否之言乎。当时皆以为宜。至今为定规。若服三年。必不得礼之正也。但崔氏姊。期年戴布覆。著白衣过。期后稍变。此皆先君意也。彼时弟年少。其他微细。不能记忆。幸悉其大槩。如何。奈城之会。甚可好。但未知得遂如计耶。纸穷草此。洛西内翰公号。一号近始斋。

答李仲明

编辑

前便未几。后价又至。手帖之续。可与披雾。同其慰豁。即日寒侯稍弛。燕处想益佳健。贱疾虽以静摄为事。羸劣有加于昔。是知病源已深。药力又薄。则徒尔杜门面壁。无一分有效也。至于日用之间。随事酬酢。人道之所不得废焉者。宾客之至。虽似冗扰。以体制用俱适。其可推而至于成物。亦无非学问中之工夫也。愿兄毋以玆自沮。而益加勉为妙。适值客来。无暇作书。偸隙照烛。揭一脱百。

答李仲明

编辑

意外猝见专人之到。具审书谕。狼狈之忧。不一而足。奉虑万万。不知所以为言。除官至再。肃谢一行。在所必为。而只恐入城之后。会缘多故。难免縻滞。则归乡未易。此是必然昭著者。故弟之前书。不敢以行止之决为献。而至于今日。事势之难。倍甚于前。不啻千百。虽使吾一人。接膝披襟。犹惧其不得善策。况乎远阻。何由获尽其可否焉耶。兄虽抱痾。往往近出。无不知之。当此上疾弥留。中外遑遑。一向退坐。非但于义未安。事机亦为可虞。逾岭之行。近在目前。何可已乎。素患难。行乎患难。尤今日之所当加勉者也。此虽非患难。而灵台之不得安静。有似于患难。故为吾兄诵焉。苟非随遇而安。何以观君子乎。唯愿坦荡荡。勿为焦煎。幸甚。方伯言召旨定在数日内。而催促之关。亦必随至矣。以染病呈状。待差上去为辞。亦非不可。而龙县宰及旁近诸人。知其非真染病。则亦未知十分合宜。吾意莫若病势危重。惙惙枕席。今方调息。俟其一分向歇后。舁载上去。如是云云。则似不至于太无理。虽然。此是臆料。未必合宜。幸商度而善为之。何如。且问季华诸兄。如云染病之称。亦且无害。则虽以此呈所志。未见其不可也。到京之日。卧病旅舍。不能起动。日久。仅能扶曳肃谢。旋又委顿。不得出户外。则人人皆知病重。曷敢强之以药方。而如是久久。庶或抽身易归。不至于阻碍矣。抑又到京之初。即为肃谢。旋即卧病。仍而不出入。亦似稍稳。此二策之中。何者为近耶。脉若不晓。则何必以不知为知之。而陈疏一事。不可遽为于税驾之始。经久旅次。困顿极甚。终至于不可为。然后可以议此。然则疏辞曲折。必须审察事情。不容草草而为之。若欲径为于今日。则未知何以措辞。借使成章。必不适用矣。如何。所志草。染病与常病。何者为主乎。今番忙甚。尤不可生意也。洛中闻兄之至。伻人枉驾。烦恼难支。回谢之礼。已料全废。而唯问药一节。最为难底事。报答则有不能堪。挥却则不能无怨。折中二者。尤见其未易。未知何以为之耶。固称病重难力斯事。而或有甚迫不得已之时。则不免循例泛为之。如何。虽然。亦近于掩耳盗铃。诚不知何以则合于宜也。来人当夕至。欲明晓还。夜阑眼暗。挑灯作字。千漏一举。近将伻侯行期。又欲遣豚儿。奉送登道也。

答李仲明

编辑

比拟一修侯。而畦丁方急。未克展至计。不意手帖至。披捧三复。令人倍觉欣慰之深。第认节次证患。曾是非轻。惊虑之馀。旋喜平康。区区向仰。至前来使。而细问其起居也。军县虽似差远。时时因来往。已闻治效。固知老兄手段。恢恢乎有游刃地矣。邑民唯惧贤侯之易失。无不怅然有恨。而斗粟难淹。轻舟已棹。谁得以阂吾行止哉。所虑方伯既谋自解。奚暇为人。而辗转之顷。屡费时日。空官至于经久。事理有未安。狼狈之忧。犹有未尽除。窃恐涉园佳趣。为造物沮挠之也。方伯以书为讯。意非泛然。咸宁之觌。乌可已乎。曲陈情事。犹未见采。而辞状之频。无益乎事。则未知此后当何以为处耶。如不得已。似当黾勉作行。俟秋冬间。寻遂初三径中。亦未为不可矣。且久于任。虽非雅意。才月馀而便弃掷。无乃伤于猝遽。而反类于太皦皦乎。纵使加延数月。决不以是为少增损。而从容思量。处以恰好底道理。岂非近于君子之所谓时中者乎。管窥之言。非不知可笑。而亲切之间。不敢以外貌居。惟兄以为如何耶。末世传言。谬误十七八。尤不足介意。而知兄确然有素。想一毫不入于中矣。自馀缕缕。非尖公所了。惟在早晩相晤之日。

答李仲明

编辑

音阻比甚。念兄行止何如。怀未尝少已。便来辱惠教。缕缕委曲。皆出心肺。慰贺何以喩焉。小疾虽为患。治调以时。遄获平善。目今动止。想益珍健。尤切瞻溯之诚。狼狈之兆。前书略已奉告。事理昭然。已预料其如许矣。高雅之怀。虽不喜章绶。岂有到任才月馀。而便用弃掷。参之道理。殊不妥帖。自非大段有不可堪者。不可如是之果也。当其未前。若及知焉。不惜以刍说。贡某微见。而官便之来也。既以念日离县为示。则纵欲言之。何补于事。到今犹且云云者。原兄曩时赋归。未免为太草草。而今日难处之患。未始不由于斯者矣。辞状至三。继以所志。则可谓竭尽无馀。而方伯一向牢拒。无意听受。未知此后。当复何为。空官已久。事有未安。民主相持。辗转时月。方伯未称善。朝议未推恕。则一番腾入于唇舌。未可谓无是理。此亦一段可念事也。虽然。傥得如意休官。此等芥滞。固不足深计。而休官未卜其期。为吾兄虽百其思。殆未见恰好。尤可叹。所志追题后。方伯必有举措。或为书或为关。甚则或至于论启。而邑民不释。事势交迫。终至于不得已。则僶勉复出。暂时加抚。俟秋冬间。观势呈辞。浩然而归。似无大段害义也。虽然。平日亲知处。不可不商议熟讲而行之。末俗好点检人。要须浑完无罅漏。岂非今日第一筹乎。荷兄之询。不敢不悉其愚。惟兄意以为何如。自外万万。非相晤莫既。

与李仲明

编辑

秋期已满。阴沴初收。眷焉驰怀。倍觉悠渺。玆捧手札之惠。谢浣交幷。第审以寒热。体中乍违。此虽微恙。奉虑亦未已。贱疾凛凉以来。痰患用事。终夜少眠。蛩音满耳。耿耿有慨意。嗟老羞卑。昔人所耻。则宁能屑屑乎此。而所悲白首无成。不能不以之愧惕耳。病中览时观物。荣枯衰盛。变化无穷。良有以感人之怀。块处寒斋。谁与晤语。思兄益切于中。而有不能自已者。顾于何辰。得遂合堂同席。以洗吾鄙吝。以释吾襞积耶。寒疾又生。仅得胡草。所漏奚啻万一。

与李仲明

编辑

白首相阻。又此岁换。情境难裁。书来。亦以是为喩。可知彼此俱一般。曾审腰痛为患。即今旧痾快埽。新禄鼎来。区区祷祝。实非循格致辞之比耳。弟六十已过。老无可伤。而枕席堆里。虚过一生。将何以免作小人之归也。可为愧叹。季华兄前。顷以书为讯。而时未见报札。似闻迩间。欲过此。未知保无魔戏。故人相见。其幸万万。自外悠悠。尽付之于造物耳。岁时未免乍冗。草此未缕。

与李仲明

编辑

阴晴不常。伏惟体履休顺有相。久欲伻人。以侯行止。而稽退至今。加之雨潦。音问稀阔。恋恨空积。前日所志。必不谐意。厥后复何以为之。万尔思之。殊极狼狈。顷逢花伯令公。语及于此。亦与愚见不大相矛盾。想其归途。联枕高轩。细论无遗。恨病身不成鼎坐于席右也。未知迩日成算。出于何方。令人尤驰仰不能已。花伯令兄。接其色辞。真信善人也。旋遇旋别。别怀难禁。矧兄情熟解携之际。能不益为之依怅焉哉。新伯到界。果在何间。官事未归一前。必连有来往。如有所怀。敢不一一以布。

与李仲明

编辑

豚儿之归。既有书。继而伻人。来致手滋。数日之间。连有所获。是何慰幸之多也。即惟履端。神明协卫。福德俱进。无任欣企祷慕之诚。弟枕席堆里。又增一岁。环顾平生。只有惭叹。而穷村冷落。感今怀旧。又何以为情也。前示别录。文字活动。语意明畅。实为叹服。而所论皆是道理上事。虽然。何敢烦于外人乎。天官既以此为目。至于箚达。则早晩当有一举措。必不中止也明矣。玆所以为兄忧之。未知迩间。复有何所闻耶。盆梅吐香。玉色可爱。想兄静坐其边。清趣难量。一枝之寄于弟宁靳。而其奈路远何。颖煤一时幷来。而颖又难得。蒙惠之感。每于中书时尤切也。岁日。颇困接应。至夜仅草。不能缕悉。

与柳季华

编辑

岁后。瞻慕益切。每欲奉状。便伻断绝。至今犹阙如。而心未尝不在吾兄。不自意专人忽至。手字见惠。且想道履神相。来住花山。恍然若披雾而叙怀。欣慰感激。几不能自定。弟手足不遂之病。转成沈痼。虚瘁已极。百证俱发。万般苦况。谁得知之。释负解縻。于兄为快。而一邦之民。蒙惠不终。是可恨。居官去官。穷鬼相随。一亩新居。瓢饮箪餐。其乐虽不改。而亦何以堪焉耶。未免为兄忧之。而亦且任之为兄事耳。贱病已至于危境。窃恐销铄枕席。中终为相爱友之怜叹。而兄之示谕。大似不相近。岂有三十年兄弟之契。犹若此未能相悉者耶。何时翦灯促席。以话襞积万万衷曲。卧痛倩草。不能缕白。馀祝道履增胜。以慰相思。

与柳季华

编辑

瞻恋之诚。日以切切。顷承一书。传自茂里。知兄已解豸冠。归袖翩然。令人欣慰。慨想不能具言。恨未即拜款路次。抒释襟郁。如仲明兄之于永顺庄也。目今伏惟静栖衡宇。德履增迪。姜伯久之事。出于意外。而吾兄适会盘错。从容委曲。披露无隐。闻者皆为兄忧之。亦为兄靡不慕仰也。伯久按律之请。尚未止息。未知究竟何如。兄亦信如传者之说。则一番喧腾。未可谓无是理。而休戚之来。鲜不由数。上穹明明。照临无他。此岂人力之所能为哉。想兄处之裕如。不一毫入于灵台也。相阻已五六年于玆。积中吝滞。如饮食之不下。区区笔札。奚足以形容也。岁后早晩。如或一来花山。仍历邻近。同席之幸。庶乎有冀。亦胡可必其免了遮障也。只祝为道珍啬。以慰晨夕倾仰之忱。

答蔚珍倅申晋甫悦道

编辑

病中兼以阻阔。恋慕不自胜。意外辱翰。及于床席。辞旨恳厚。捧翫数回。感慰难量。海滨为吏隐。未必不为幸。而十室之邑。亦可以施化矣。令人尤切歆想。别纸所录。非愚陋所敢与议。第有辱询。所当报答。而皆尊教中所已及者也。兄既先获。何待谬迂。世有如是人。而今始闻焉。推类而言。人之怀道抱才。没齿而不见知者。何止一二数哉。

前人事迹。后生全昧。徒闻世人以格庵神算通天为慕。而不知其能实见得如是也。尊兄慨然兴怀。重新祠宇。使人人得以知斯人。诚哉不没其善也。可尚可尚。

顺天临清台。有景贤堂。盖为尊寒暄先生。而景贤录一册。李先生所尝撰定而手写之。然则景贤之号。似不可混矣。依尊教。以乡贤称之。似可矣。况古昔儒先。亦有以乡贤称之者。乡贤之名。岂少焉哉。版面所书。亦如尊教。当书某官格庵南公。或只书格庵南公。何如。虽书官职。郞阶则不必书矣。

答主倅

编辑

别日在迩。秋雨萧萧。卧念吾侯一去不复。心緖怅缺。不觉有儿女子之悲。不自意情缄欻来于枕席。疾手坼笺。如拜风下。浣濯既切。感叹冞深。世间万事。真所难知。而最不可详者得丧也。自外而至者。如浮云之过一片。吾贤侯视之。想一毫无介意。而辱知最切。如病民者。虽欲付之于有数。不能不形于辞色也。矧此残邑板荡。抚摩之劳。不啻如病。而快释重负。归兴浩然。在吾侯。何恨何诎。只此病民。羸顿沈痛。卧榻之外。不能转动。未知此后何由。更得攀晤耶。所冀异日。不作幕官。必作邻邑。造物怜吾之诚。不作猜手段必矣。日夜深愿。二种厚惠。尤荷心贶。芋不忍食。种之雨圃。蜜和于药。疗此枯脾。物物皆感。言岂能尽。续当更伻。姑不𫌨缕。

答琴子开

编辑

清朝独坐。秋雨生凉。不料心友一缄。与净友一朵偕至。恍然身到池亭。稳做胜赏。郁陶之怀。鄙吝之萌。一时俱豁。故人之赐。胡可量焉。老病侵寻。事故胶滞。过从之数。非复如前昔。此则势也。只增恋恋一念。情谕恳笃。出于万万。令人不胜感激。莲房桃实。亦皆珍贶。病舍沈郁。得此三惠。清味疏风。顿觉生于座隅也。荷谢何已。

答琴子开

编辑

雪积溪山。清景皎然。虽病缩寒房。尚念剡溪之思。数首佳诗。来自林壑中。惊喜奉玩。若见兄眉宇。岂但以诗观之哉。且审示意。尤觉相爱。非接膝稳讨。何以尽其心中所欲言也。兄诗当藏之十袭矣。

与李茂伯润雨

编辑

积阻县慕。寤寐劳心。伏惟此时。动履珍迪有相。弟自十月念后。得寒热证。出入于生死路头。不意遽有除职召命。委顿之中。惊恐罔措。从前以病。不得从仕于京。常切悯蹙。此番则虽死于中路。必欲趋谢恩命。而下部不仁。不能起坐于枕席。喘息奄奄。如不能终日。万无起发之势。此间狼狈悯迫之情。虽如兄相切。亦何能一一细悉乎。病重之状。人所明知。宪吏亦目之而去矣。外论未恕。傥复如前日。则危迫情事。向谁告诉。惟兄怜弟而为之地。自昔而然。区区肝膈。兄或遥度而见念耶。力疾倩草。精神瞀乱。万不一宣。

答郑辉远

编辑

春间。辱赐手帖。庄诵宝翫。景慕之怀。得以少抒。而路远便绝。骎骎乎已迫岁暮矣。伏惟凝沍。荣侍怡愉。燕处清迪。区区无任贺祝之至。贱病一向沈痼。羸顿床席。手足不遂。元气极惫。如是而药饵稣痊。十无二三也。悯郁何以仰谕。久病销铄。无复有为。至于光明正大之地位。瞻仰叹服之诚忱。未尝须臾而有间焉。方寸耿耿。宁可涯限。未知何由获忝侍坐之列。藉薰提诲之益乎。西望县县。叹仰冞切。

与方伯

编辑

即者。伏惟巡履佳裕。安东再临之约。竟堕空虚。而瓜代已近。行日将至。病里耿耿。掺别无由。怅黯何胜。贱疾遇寒增㞃。羸败奄奄。千万意外。又拜薇垣。一岁之内。再被召命。惶恐震骇。不知所措。初欲上章陈悃。小官为近僭越未敢。只于病状中。略告情实。此间狼狈之状。兄必垂念。幸须急启何如。下部不遂。莫能转动。而惫惙日益甚。如是而外间犹或有未详悉者。则其亦奈何。尤虑。馀祈动静益加珍啬。

与洪叔京

编辑

缘兄久在咸宁。常恨未嗣音。况有木道万里之行耶。未审何间向洛。又何间南下而治任。抑又自彼仍登道而转入云海耶。行止远迩。不足以挠铁肠。平日所养。可验斯时。而病身如絷。末由相晤。以叙情怀。独此最为恨恨耳。贱疾又患寒热。日益危惙。转侧资人。而意外恩命又下。狼狈悯迫。不知所为。此中情事。兄可想见。当奈何。馀留后便。

答金孝仲荣祖

编辑

昨宵。贤胤袖致情缄。兼有玉韵。灯下披慰。不觉倾倒。就详按履优闲。动静清胜。令人尤切溯慕。季华之逝。至今犹虚事。吾党不幸。道义无凭。痛嗟之外。更复何言。向来呈辞事。终至帖然。仙分有素。饱饫山水之赏。此非天饷而何。万二千峯拄筇之日。亦且垂念于病弟耶。呵呵。来诗。咏叹不已。如与故人相对讨论。而楮墨。亦荷情贶。深谢。

答或人疑戊午以后书

编辑

为病友情眷出常。尺书讯问。愈久愈勤。此事可求之于古时。而不可遇于今世矣。感叹可言。贱疾自昨。减了十分之二三。若善摄。可望其渐平矣。幸勿赐念。阴南弥旬。宇宙濛曀。令人意思。郁郁不好。嗟乎。何时昭泰清明。万象百物。俱得其所。而无复有叹咤之气象耶。馀在早晩面究。

答郑君则世规

编辑

前月罗城主还自基城。传致老兄手札。兼有墨客之随。军簿倥偬中。为念病陋。垂惠惓惓。荷幸之至。宛若接旧仪而抒心肺也。即惟秋清。字履神相清裕。贱疾积载沈顿。已入难疗。下部不遂。不能转侧。此间苦况。老兄何由尽知耶。病中人事废绝。而惟是邻侯政声。足于听闻。曾因权监司。已知兄在和顺时。固尝如是。恺悌君子。前后一规。不胜叹慕之至。大方令兄。近况如何。末由通耗。空深恋恋。

答洪景时

编辑

清朝小吏来致辱帖。拜领以还。如入兰室。不知积疹之在体也。就审初寒。令履字抚神相。欣沃难量。古人有千里神交。况吾世谊。有非言语所可谕。则情分之深。不间于相见之早暮。面虽违。襟灵已符会于两间矣。又辱盛诲。勤款有加。正使对榻奉讨。亦何以加此。文房二友。为感惠存。敢此冒受。未安。

答许君

编辑

顷于便回。谨承惠帖。深慰瞻县。即惟侍奉佳胜。豚儿观光参榜。而殿试累次退定。未有的期。昏日已迫。故敢令回归。盖以科举虽重。亲事尤重。不得不舍彼而就此也。行礼之日。谨依来谕。病里未暇缕悉。容俟后便。不宣。

答子耀立

编辑

即刻见书。深慰。群居。切须恭谨慎默。况乎齐祭尤当十分敬畏。至于步趋动静。坐卧呼唤。俱不可顷刻放过。千万切戒。汝之言语色貌。素乏温平之气。痛自检克。且文谈亦勿过度为之。与侪辈相接。彼虽拙涩。切勿笑侮。而常有推奖之意。可也。书末之言。闻来骇然𢥠耸。其人何其至此之极也。此事虽为之。必不问可否于堂中。而设使问之。当以年幼少生。何知其可否为答。亦可也。

寄子耀立

编辑

日晩。汝弟辈回。知汝中选。为慰。悦之之作。不至甚无形。而十八之选。岂容兄弟俱焉。未录。亦为幸。行身处事。所宜详敬。不容少懈而纷华波荡之中。尤当修省十分百分。千万刻骨。此老父之冀愿也。

答儿辈

编辑

见书。知试所曲折。为之惊叹。曹姓作罪非轻。凡为冠章者。不可纳名于其前。况乎吾礼安之人乎。万万决不然。虽然。此时义理晦塞。人失本心。其于是非。瞢暗滔滔。汝等则异于他人。指目最可畏。切须韬晦。勿露锋颖。观势善处。为今日行身之一大机。唯于亲切者。则岂容一向默默也。不录名。或似可焉。千万详思。大槩一道士子齐会之中。岂无一个识是非者乎。礼安人若先唱。则人必以汝辈为首。此不可不慎也。此是大狼狈。早知如此。则虽有外议。不如当初不赴也。匆匆只此。

以子耀亨名陈病情疏

编辑

伏以赫临之下。凶逆构乱。顷日之变。前古所未有。吾东覆载之间。凡有人心者。孰不饬痛沫血。惟欲一死。而枭獍之徒。旋就殄灭。邦家再安。京阙肃清。欢抃称快。举国同然。臣父某以草莱寒微。曾被宠渥。只缘身病濒死。负罪如山。忧惶悯蹙。无地容措。窃念此时。以臣卑恳。辄上封章。极知僭越。而区区情事。大有切迫。不得不仰吁于天听。伏愿圣明垂察焉。臣父前月中蒙恩除授台官。贱疾弥重。不克造朝。席槁屏气之中。复以调理上来为教。格外异数。非臣父所敢承当。天恩罔极。感激震骇。不知所出。即当晨夜犇驰。以及于行朝羁靮之列。而病势已至于十分极地。百计狼狈。无可奈何。安有人臣当此主辱之日。顽然颠仆。无复运动。一缕危命。犹得未绝。而更容于人类者乎。臣父之罪。至此尤极。虽置重法。固所甘心。而其病重之状。实有难可诬者。臣岂敢一毫虚饰。以重其欺天罔圣之罪哉。臣父禀受甚薄。自壮岁。得大病。委顿床褥者。至于五六年之久。中间少愈。幸忝科目。而病根常在。发动无时。寒暑风湿。少或失宜。则百般危证。种种为患。颦呻瘁削。人事废绝。已将十馀载矣。幸遇我圣上龙兴。氛雾廓开。日月光辉。彝伦礼义。灿然复明于东方。臣父幸而不死。获见此盛际。又与于除官。而痼病如絷。末由供职。盖荏苒之疾。绵历岁月。以致元气下陷。下部紧要处。发疾极重。呼号悯苦。坐卧为梗。又自去冬之初。右臂麻痹。日夜疼痛。运用艰楚。不料乌台之命。误及于臣父。叨冒清班。自知非据。而圣恩如天。趋谢为重。力疾登途。正际冲风甚紧。连日溯冒。遍身受伤。比至忠州。寒热俱作。四体不收。不得已呈状本州。扶曳而回。旬望之顷。连丧一姊及两姊夫。哀恸虚羸之极。荣卫损败。仍得中风。右边肩臂。遂以不仁。而运用之际。唯使左手。小小执物。无不以左。而右手则不复有为焉。右脚亦然。行步跛躄。苦待夏初针灸。以希万分中一分之效矣。万万梦外。仍以前职召命又下。圣恩稠叠。出于恒例。糜身陨首。天地何酬。况属国事方殷。圣驾迁幸。贼魁虽已授首。圣明犹勤宵旰。凡为臣子。无不汲汲奔走。以效亲上殉国之忠。臣父虽无知识。亦尝闻事君之道矣。不俟驾之义。尤急于今日。岂敢一刻迁延。以坠于众人之后。而病入骨髓。辗转益深。暂时兴居。无不须人。犹欲调理而行。故服饵累贴。冀见小歇。而徒费时日。了无其效。臣父私窃以为病虽至此。一息尚存。则臣子分义。宁容以生死为计。委身于牖下乎。决意强扶舁载就途。而途中。恭审圣驾已还京邑。益为惶恐。以死为期。必欲前进。寸寸憩息。经涉旬馀。仅得至城外。而劳动颠仆。本疾增㞃。右边不遂。顽如木石。咫尺阙门之外。犹不得趋伏上陈。以达蝼蚁犬马之忱。人臣之义埽地尽矣。纵令万死。犹有馀罪。而亦可想其病患之轻重也。圣上虽欲宽贷。外廷何得尽知。必有物议之峻发。而科罪之典随之也。臣尤不胜怖惧焉。臣父蒙恩。前后非一。而迹涉连慢。无路自白。病亟难疗。日益危笃。人子悯迫之情。有所不忍于心。敢以肝血。披沥于圣明之下。而病重与否。天日监临。伏愿圣慈察其危悃。特赐矜宥。臣不胜幸甚。无任钻地待罪战灼屏营之至。谨昧死以闻。

答曰。省疏。具悉尔恳。尔父力疾上来。予甚嘉喜焉。勿以疾病为辞。调理入来。以副予望。

拟道内儒生请五贤从祀文庙疏

编辑

伏以臣等以国朝五儒臣追崇事。粤在龙飞之初。冒上封章。伏蒙主上殿下至圣天纵。鉴领兴诚。当初顾以国事方殷。中外遑遑。未暇施行。而圣上右文尊道之意。蔼然有形于言外。丁宁圣批。首以予嘉为奖。终以退待为教。臣等欣幸感惧。退伏而有侯者已有年矣。目今祔礼已毕。百仪俱新。凡厥制作。无不底宜。臣等虽草茅贱士。率皆菁莪之化育。得以章甫名。则启吁天阍。褒崇正学。赞成圣上予嘉之初志。得伸微臣退待之积悃。使东方士风矜式。而变于道。寔臣等今日职分也。其敢逡巡隐默。以负我圣明哉。臣等闻道学。为国家之元气。圣贤。为道学之宗主。大哉。元气也。人赖是气以生。国赖是气以存。是以古之圣帝明王。莫不以培养元气为急务。故道学明而人心善。人心善而风俗美。子而知为孝于父。臣而知为忠于君。为儒而知义理王霸之辨。为下而知恭顺服事之礼。维持名教。扶植人纪。自天地生民以来。何莫非道学之由也。夫以道学之有关乎国家如彼。故先儒以汉,宋过鲁之祀赞象之典。谓之足以基三四百年之久。而秦,汉以下。苟有明一经注一传之功。咸得与于陪食之列者。诚以其功可报也。呜呼。寥寥宇宙。吾道榛芜。千五百年之后。始续夫孟氏之统者。濂,洛,关,闽数君子而已。则真儒之出。可谓绝无而仅有者也。矧吾东方。僻在海外。远隔中华。能知有是学。而慨然力行。以吾道自任者。有几人乎。人材之作成。实由君上之导迪。故上有休明之德。下有兴起之效。臣等于此。窃叹夫圣朝文教之隆。远与三五。侔其美也。五儒臣迭起。前后相继。青丘千里。正学大明。此人百世所难得。而独于我朝多见之。天之眷有德而畀以道。用章我朝鲜之盛者。夫岂偶然哉。夫岂偶然哉。五臣道德之高。学问之明。殿下已闻之熟知之悉矣。臣等不复为尘黩。而其践履端的处。方之古人。亦无愧焉。宏弼之奋发独诣。汝昌之道合志同。光祖之刻厉向道。彦迪之持敬定力。至于李。精思洞贯。穷理尽性。集诸儒之成。而为后学之宗。夙自先朝。累加褒重。中庙之于宏弼,汝昌。仁庙之于光祖。可谓无遗力矣。中庙以彦迪。比真西山。而明庙之待李。尤出万万。至令词臣制招贤不至叹而画陶山为屏。常对座隅。宣庙特命玉堂。裒集儒先录。其书一出。粹然与渊源录。并行于世。由是一国师尊之。称之谓五贤。卓乎若泰山北斗焉。向非我列圣褒显之至。一国之知五贤。亦安得如是之韪乎。然则我先王出常之典。求之前古。罕见其匹。从祀之命。驯见其行有日。而遭时艰虞。庙堂多事。臣民不幸。礼陟又遽。使我圣考。贻一遗欠。殿下温恭仁孝。圣学日就。即阼之始。首命举学行高蹈之士。可见好学由天性。求贤如不及也。邹鲁我东方。濂洛我东方。式在殿下今日一举措之间。莫不延颈举踵。西向而伫想焉。臣等窃闻近日馆学儒生。以五臣从祀。连章上请。未蒙兪音。臣等窃惑焉。夫五贤之为五贤。而从祀之有合无疑。乃一国已定之论。匪自今日始也。殿下之不即依允。臣等窃未知圣意之攸在。谨伏地稽首而惟之。岂不以此等重大事。庸可一朝轻许也。五臣之所就诣。未知果能信乎斯也。先朝所未施之事。重于自上改也。不过此二三段尔。臣等请言其不然。夫文庙何庙也。御前何地也。升祀圣人之庙者。士子莫重莫大之举也。苟其人有一毫未合于斯文。苟其事有一毫未可于物议。则臣等亦何敢冒陈冒请之至此乎。若然者。非但得罪于我圣上。亦且得罪于古圣人矣。非但得罪于古圣人。亦且得罪于当世士大夫之公议矣。非但得罪于当世之公议。亦且得罪于万世之公议矣。不可欺者。人心也。不可抑者。公论也。闻遗风见遗书。而百世之下。无不耸动钦慕。皆欲亲炙而不可得焉。是孰使之然哉。从祀之议。愈久而愈奋。远近齐起。不期然而千万人为一口。又孰使之然哉。国人皆曰贤。国人皆曰宜。则决知五臣之果为真儒也。从祀之请。诚非过重也。今夫州县之民。为其牧守。颂遗爱。借加任于监司。设有一人执异意。则事不免沮格者。良由群议之允谐。然后可以谋事尔。一乡之小小事。犹且如此。况乎一国士林之莫大事耶。非舆论之一齐符合。无些小间然者。百人虽欲为之。千人其必不同矣。一方虽欲为之。四方其必不同矣。今上自搢绅。下至韦布。内而国庠。外而乡学。喁喁焉惟日望之。莫不怅然以为迟。呜呼。一国舆人。初何有于五臣哉。只以其道学德业。必也陪享圣庙。而后恔于人心。则公论之不自已。诚天理之所必然者。殿下察此理之昭然。则天札之许。复何所留疑乎。顷者。宣宗大王以乙巳事。尝疑李彦迪。此则圣人责备贤者之意。而当时彦迪行事之实。或未深究乎圣鉴也。其后京外儒生。交章伏阙。以明其事迹。我宣庙特用嘉豫。至设廷试以奖之。彦迪之幽冤。至是得泄。而多士之感激。为如何哉。向使我宣庙。若终有未满于彦迪。则言其冤者。何以反为之褒奖。而为后来劝耶。盖宣庙之疑彦迪。只以凤城之请罪也。或意彦迪之随参。而及入伸辨之疏。乾心释然。温旨屡下。斧钺收威。华衮已荣。此大圣人与天同德处也。如此而谓宣庙终无许彦迪之意。臣实未知焉。臣实未知焉。夫为国。以继述为孝者。持守大纲领大宪章之谓耳。此外庶典。惟观其当理。而随时处分焉。若夫无问然否。一一皆诿诸先朝所系。则是美事盛典。终无举行之日。而设使虽有弊法。亦当永世而不得祛矣。历观古之人主封赠圣贤。亦何常于持守哉。宋之理宗。表章理学。前此。屡请于宁宗而未得焉者。然后世不闻以此为理宗过。而史编书之为美谈。至如以非罪。被枉于先朝者。继世之后。亦皆一切昭雪。臣等不暇远引前古。只以我朝之事言之。仁庙之命复赵光祖官爵。宣庙之涣恩乙巳诸人。此则近乎彰先王之过。而为未安于心。惟此二圣人。岂不知自改变之为重也。诚以群情之郁。公论之激。理不容不感动而听受之也。二圣人仁且圣。于此为尤至焉。又况五臣之追崇。与此等事。万万有不同者乎。殿下察此理之昭然。则天札之许复。何所留疑乎。呜呼。茫茫堪舆。人物众矣。滔滔者惟利禄科举。而道学蹊径。寂然无一人起足。可见道学为良贵。而知其贵者亦寡矣。人心由此而日浇。士风由此而日非。甚至各自为说。纷横交错。正当殿下惕虑于此。表率而风励之。以为淑人心明士趋之地。不容食息迟延也。如以先朝未及施之事。而因循不举。永以为閟。则五臣道德之宏。终无以崇报。而圣朝文教之化。亦归于泯坠。此臣等之所常惓惓。而为圣上沥肝胆者也。伏愿殿下断自圣衷。亟颁天旨。得跻文庙之庑。以表国家之盛。则斯文之光矣。列圣之光矣。我宣庙之光矣。殿下之光矣。臣等无任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