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七十七

卷第七十六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卷第七十七
宋 司马光 撰 景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绍兴刊本
卷第七十八

国文正公文集卷第七十七

  碑志三

   太常少卿司马府君墓志铭

   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

   郓州处士王君墓志铭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

   右諌议大夫吕府君墓志铭

    太常少卿司马府君墓志铭

兄讳某字昭远曽祖考讳某妣某氏祖考讳某妣某

氏考讳某追赠光禄卿妣李氏封永夀县太君兄举

进士及苐𥘉命威胜军判官又调泾州观察推官寻

监渭州酒税改大理寺丞知猗氏县未几签书保大

军莭度判官事故丞相庞公为鄜延经略使奏兄通

判鄜州事徙知渝州历知庆成军觧房二州觧房皆

未到官徙知啇州自啇还京师监右厢店宅务丁永

夀太君忧服除知乾州以治平三年正月辛酉终于

𪠘享年六十有九累官至太常少卿兄为人孝友

居䘮致哀宽厚容物而内守劲直在鄜州州长皆武

人多骄恣不法兄平居与之燕游𥬇语(⿱艹石)无不可者

及临公事则正色立争必当理然后巳州长虽甚怒

无如之何然知其无害已心亦不深怨也在渝州其

佐曰赵寅以傲狠刻暴名扵世虽在卑位常行行视

天意气如公相兄始至阅狱囚释寅所妄繋者近百

人寅争之兄一不顾既而词礼倨慢兄亦不与之校

久之寅𥨊自愧悔谢服及寅官满泣涕不忍去兄早

孤年过三十乃仕以是周知民间情伪其为政务合

民心有悍狡为民害者痛绳以法愚弱不失理者徐

为谕觧往往晓悟欣悦辍讼而去故所至民爱慕去

之久犹思咏不已然其奉上官无过分之礼每罢官

入京师多闭戸家居未尝及权贵之门视审官缺贠

榜扵壁人久不取者辍受以去惟掌店宅时留京师

凡再期自馀率不过数月已去矣以是独所治之民

知其才业之美朝廷终无従知之佗人人或仕䆠绝

在兄后或才能出兄下远甚以熟扵时态往往取显

䆠兄处之晏然俱若不见闻者常曰吾幸以寒士积

官至二千石自𠯁已久尚何求于人哉司马氏同居

累世宗族甚大兄为之长凡二十馀年能一施以恩

无亲踈贤不肖之间故人人无怨善为诗多为人传

诵夫人同郡魏氏封某县君故处士赠著作郎野之

女处士名重扵真宗朝列传在国史夫人先兄十八

年终于渝州享年(⿱艹石)干子男二人雍太庙室长应试

将作监主簿女三人长适内殿承制雷周祐次适冯

翊县尉王淳蚤卒次适郊社斋郎崔颕兄终之岁某

月某甲子与夫人合葬扵先茔光以葬日之迫不暇

请扵佗人故忍泣叙而铭之光后兄二十一岁而生

加之各従䆠四方于兄治行不能得其详姑录其所

知以传永久不敢以一言𥝠也铭曰

夀虽未高不为夭官虽未显不为卑徳之和为众所

慕政之便为民所知仕不茍进兮于道无𧇾兄今何

恨兮生者同悲呜呼哀哉

    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

君讳闲字云夫世家于陕之东郊父讳野真宗皇帝

时有大名累召终不能起赠著作郎君少喜为诗学

鼔琴不乐仕进一遵著作君之志皇祐二年仁宗皇

帝祀眀堂诏天下求遗逸草莱年𦒿徳茂者知府直

史馆李公昭遘荐君再世有高莭上嘉之赐号清逸

处士嘉祐八年八月癸未终于家年八十四君自始

生至没当国家隆盛偃兵无事之时家有旧田庐君

谨守而治之朝廷以著作君之贤复其子孙无有𠩄

与以故沛然自𠯁无衣食之累性不嗜酒谨㓗守法

度然与人和浮沈闾里不自标掲以故其生也人乐

与之游其没也无谤言府县之官或时延礼亦与之

往来然未尝有毫发之𥝠以干之其政事失得未尝

纳于耳出于口也以故皆爱重之无厌倦少好养生

大要用冲澹自守不以一物累其心以故视听步趋

能老而不衰呜呼今之名处士者多矣或力为奇谲

以盗声名万一辈幸欲欺愚俗取美官或交游有位

依其名势干没射利以侵渔细民(⿱艹石)是者虽不仕又

足贤乎然则能保其福乐而免扵过咎有如君者凡

几人邪君三娶曰臧氏曰赵氏曰皇甫氏子男一人

曰樵女三人适进士梁轸张震左侍禁张宏孙男二

人曰潜曰泽先仆射与著作君相爱如昆弟光拜君

于髫齓之年今也其孤将以某年月日葬君于某地

来求铭光何敢辞铭曰

天长不息兮地大无疆人寓其中兮细于毫茫夺攘

纷纠兮非愚则狂惟君之生兮遭世宁昌依承先徳

兮晔然有光笥有馀衣兮廪有馀粮养生以理兮行

已有方居不烦人兮游不出郷逍遥自适兮既夀而

康视彼公侯兮金朱煌煌忧劳没齿兮或罹咎殃为

得孰多兮为谋孰长

    郓州处士王君墓志铭

至和中光従故丞相庞公镇郓州公命光典州学学

生王大临通经有行谊光特爱重之后十五年王生

来见光于京师曰大临将以今年某月某日葬其亲

于湏城县长山之麓子为我铭其墓光辞以拙于文

生曰大临远来非有佗故唯铭之求朝士大夫以百

数大临无𠩄謟唯子之归子何得拒之光愧其言不

敢辞因曰然则愿闻先子之行生乃出其邑人试秘

书省校书郎梁君焘之状以授光曰君讳惟徳字辅

之始为童子父行戍于蜀君侍大父母抚诸弟以孝

友闻其治家如成人大父母终君亲负土成坟终丧

不尝酒肉父自蜀归家益冨父好散施君竭力以助

之有𠩄予必称父命以致之尝举三礼一试于礼部

不中格喟然归不复就举専以养亲治经为事著礼

说二十卷性温厚喜导人为善郷里谓之王君子有

𨷖者君徐以义理辨告皆悦曰君子幸教我我何敢

违即觧去不复诣吏年若干病亟叹曰死生有命恨

不得终为子之道以天圣五年十一月辛亥终再娶

皆杨氏其后夫人赠职方贠外郎旦之女也能成君

之志顺适舅姑使之终身无忧愠之色及老𥨊疾每

𥙊祀犹强起执事年若干以嘉祐五年十二月己已

终子男五人长曰大顺今为剡县主簿次未名次大

同皆早世次宗道次大临女二人长适大学馆学究

刘应祥次亦早世君既没家甚贫大临以善讲觧为

诸生师月受俸于州学钱二千积而不用满三十万

乃举两世之柩而葬之光不及见君知其为人以其

子之贤与梁君之言于是乎铭铭曰

孝乎亲友于其弟家有馀施及郷里人悦其教称为

君子呜呼是亦为政奚必仕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

熙宁四年三月癸已礼部尚书致仕张公年八十八

薨于冀州𥝠苐其孤保孙状公之功行遣使者走洛

阳谓光曰公将以八月壬申葬子为我铭公之墓光

既哭自惟文辞鄙恶不𠯁发眀公事业然婚媾累世

庶知公之志于佗人为详用不敢辞公讳某字诚之

其先家于深州曽祖讳侑祖讳光伟赠太子中𠃔父

讳文质赠尚书左仆射母太原郡太君王氏自㒒射

以上皆不仕而家饶于财太平兴国中契丹屡入塞

㒒射以深州城恶始徙居冀州眀年深州䧟公以景

徳二年登进士苐历蜀州赵州司理迁安肃军判官

天禧末诏诠司以身言书判取士应诏者五十馀人

唯二人中选而公与其一由是除著作佐郎知朝城

县寇忠愍公尹大名于僚吏中待公独异曰观君器

业他日必当远到秩满为开封府司录出知将陵县

通判雄州王文康公为御史中丞荐公自屯田贠外

郎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弹劾不避贵戚迁兵部

贠外郎封塩铁勾院明道二年京东大饥选公为转

运使赈救有方优诏褒美就赐紫衣金鱼间一岁徙

陜西又徙河北举按贪横风迹益显景祐四年入为

戸部副使宝元元年迁度支副使㝷元昊僣乱西鄙

骚动诏以公为天章阁待制陜西都转运使诸将争

进攻取之荣公上言戎狄狂僣自古有之今大兵出

征臣恐生民遍受其弊(⿱艹石)元昊果有悛悔怀服之心

无佗邀求虽名号未正臣谓亦可阔略与其责虚名

于戎狄SKchar(⿱艹石)拯实弊于生民也朝廷虽不即从其后

绥抚元昊亦略如公策康定元年迁龙图阁直学士

知延州是时大夫人高年𬒳疾公难于远离而不敢

辞朝廷责公不即之官复以待制知泽州明年徙知

成徳军遭太夫人忧有诏起今视事俄还学士职公

上言契丹与元昊为婚恐阴谋相首尾河北城久不

治宜留意会契丹聚兵塞上求关南地庆暦二年诏

以公为河北都转运使悉城河北诸州契丹讲觧复

知成徳军明年自兵部郎中迁右谏议大夫充河北

都转运使公辞以河北幸无事愿以故官留成徳诏

从之明年徙知青州问一岁入知审官院改知开封

府明年出知成徳军未行改河北都转运使公上言

恩州守臣非其人州兵骄悍恐有意外之变不报俄

徙陕西都转运使恩州兵王则果作乱公坐失觉察

明年左迁知汀州先是冀州男子李教醉酒妄言渉

妖逆事觉自经死教兄𫾻为公婿其怨家告𫾻父母

因𫾻私属公得免縁坐事下御史府案验皆无实公

犹以婚家落学士自给事中降授左谏议大夫初贬

江南㝷徙知彬州皇祐元年复以给事中知洪州明

年复为学士在洪三年入判流内铨知审官院出知

澶州明年徙河北都转运使至和元年徙知相州明

年复知审官院嘉祐元年知邢州明年告老以吏部

侍郎致仕家居凡十五年遇英宗今上即位及郊礼

恩就迁三官为礼部尚书公性孝友始罢蜀州归得

蜀中奇缯物入门不以适私室悉布之堂上请太夫

人及昆弟姊妹恣择取之常曰兄弟天之所生譬如

手足不可离绝妻妾乃外舎之人奈何用外人而㫁

手足乎宗族虽甚踈远其贫窭者无不𭣣恤男女孤

𡠉者皆为之婚嫁无一人失所者然为人荘重虽家

居常自整𩛙衣冠不具不以见子孙与语或至夜分

不命之坐闺门之内肃然如官府事小大皆有条理

自始仕至终老凡与宾友相接常垂足危坐或燕饮

终日逮夜未尝稍轻倚有倦怠之色佗人莫能为也

其在官以精敏廉直为朝廷所知故每有边警及灾

害处多以公当之事无不集识量高远能甄别人物

前后荐举僚吏数百人讫无一人败官为累者翰林

郑学士獬屡举进士不中见公于洪州公曰君科名

当为天下第一得自有时勿以为忧巳而果然家本

河北不习舟楫及谪官南方极江湖之险每值风涛

家人不胜愁恐公曰吾自省平生处心无可愧者神

明必将卫我岂沉溺于此哉怡然不以屑意在南方

累年夫人及子孙相卫物故者数人知冀州蒋偕尝

有憾于公乘公之谪以事残破公家至伐墓中柏以

治道路佗人谓公罹此忧患必不能济公以道自宽

卒无恙而返及偕为侬蛮所杀家人或有快之者公

辄怒责公既纳政还郷里熙宁初河北地大震往往

坏官府民居公方食案上器皆倾坠左右奔散公安

坐自如徐曰地震常理何至惊遽如此时河决𬃷彊

势逼州城或劝公徙家邢州公曰吾家众所望也苟

轻为举动使一州吏民何以自安卒不徙朝廷优礼

旧徳五授其子保孙以冀州官保孙欲顺适公意凡

居处出入及燕待宾客奉养供张之具皆不减为二

千石时故公虽退居不自觉异于昔日也年逾八十

耳目手足犹聡明轻利饮食起居壮者或不能及嗜

读书老而不衰临终前一日呼门生问西边用兵今

何如朝廷法令无复变更否其忠爱之心盖出天性

非有为而为之也讣闻太常谥曰恭安夫人永嘉郡

君刘氏先公亡二男长曰贻孙大理评事次曰保孙

殿中丞五女长适前进士李敭次适供备库副使贾

世永次适端明殿学士司马光次适供备库使任永

次适历城主簿刘忠辅贻孙及适贾氏刘氏女皆早

卒公久在贵位宗族用公䕃𥙷官者凡三十馀人铭

福善之道世或疑之以公而观决无可疑仁不遗亲

忠不忘君立身谨严当官恪勤入践䑓阁出临藩服

自少通显逮于纳禄体强无疾资用常充年垂九十

荣禄而终章绶累累延于九族归从祖考是谓全福

    右谏议大夫吕府君墓志铭

府君讳诲字献可其先幽州安次人曽祖父讳琦晋

兵部侍郎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祖讳端相太宗真

宗以太子太保薨谥正惠赠太师中书令伯祖讳馀

庆太祖时参知政事赠镇南军节度使各有功烈记

于史官父讳荀国子博士赠兵部侍郎母张氏追封

清河郡太君献可㓜孤自力为学家于洛阳性沈厚

不妄交㳺洛阳士人往往不之识登进士第调浮梁

尉不之官历旌徳扶风主簿迁云阳令改著作佐郎

知翼城县徙签书定国军节度判官通判梓州事未

至官遭母䘮服除知大通监兼交城县召入为殿中

侍御史弹劾无所避兖国公主仁宗之爱女下嫁李

玮薄其夫家尝因忿恚夜开禁门入诉于上献可奏

宿卫不可不严公主夜叩禁门门者不当听入并劾

奏公主阁宦者梁怀古梁全一窜逐之会有新除枢

密副使者当时人有疑论献可与其僚直以众言陈

上前谓必不可留章十七上卒与之俱罢献可得知

江州久之复召还⿳亠口⿱冖至 -- 台英宗即位改起居舎人同知谏

院时上有疾太后权同听政内侍都都知任守忠久

用事于中上之立非守忠意乘此与其徒间太上御名两宫

造播恶言中外恟惧献可连上两宫书开陈大义情

辞切至由是慈孝益笃䜛言不得行上疾久未平献

可请早建东宫以安人心既而上小瘳谦默未可否

事献可屡乞亲万机𭣄威福延近臣通下情又请太

后间数日一御东殿渐远庶务自谋安佚会小旱因

请上亲出祷雨使外疑𥼶然太后既归政献可复言

于上今虽专听㫁太后辅佐先帝久多阅天下事事

之大者犹宜关白咨访然后行示不敢专以报盛徳

任守忠谋不售而惧乃更巧为謟谀求自入于上献

可曰是不可使久处左右亟言上数其前后巨恶并

其党史昭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窜于南方因上言大奸已去其馀向日

凭恃无礼者宜一切纵舍勿念以安反侧顷之以兵

部贠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执政建言欲如汉氏故

事推尊濮安懿王献可率僚属极陈其不可且请治

执政之罪积十馀章不听仍求自贬又十馀章怀知

杂御史𠡠告纳上前曰臣言不效不敢居其位上重

违大臣又嘉⿳亠口⿱冖至 -- 台官敢直言章留中不下还其𠡠告屡

诏令就职献可与僚属具录所上奏草纳中书称

敢奉诏固请即罪上不得已听以本官出知蕲州巳

而徙知晋州今上即位加集贤殿修撰知河中府未

㡬召为刑部郎中充盐鐡副使上素闻其𭛌直擢为

天章阁待制复知諌院迁諌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是

时有侍臣弃官家居者朝野称其材以为古今少伦

天子引参大政众皆喜于得人献可独以为不然众

莫不怪之居无何新为政者恃其材弃众任己厌常

为奇多变更祖宗法专汲汲敛民财所爱信引㧞时

或非其人天下大失望献可屡争不能得乃抗章悉

条其过失且曰误天下苍生必此人如久居庙堂必

无安静之理又曰天下本无事但庸人扰之上遣使

谕解献可执之愈坚乃罢中丞出知邓州献可虽在

外遇朝廷有大得失犹言之不置会有疾奏乞闲官

归郷里朝旨未许乃乞致仕诏提举西京崇福宫到

官又乞致仕许之以熙宁四年五月甲午终于家年

五十有八初正惠公薨其家日益贫献可既仕常分

俸之半以给宗族之孤𡠉者室无馀赀所以自奉养

至俭薄其治民主于惠利而疾奸𭧂大抵㮣以公平

故所至人安之屡为言职其奏草存可见者凡二百

八十有九历观古人有能得一二已可载之列传垂

示后世在献可曾何足道今特举其事系安危者书

之至于进对口陈之语不可得而闻也前后三逐皆

以迕犯大臣所与敌者莫非秉大权天子所信向气

势轧天下献可视之(⿱艹石)无所睹正色直辞指数其非

不去不巳旁则为之股栗而献可处之自如平居容

貌语言恂恂和易使之不得位于朝人不过以谨厚

长者名之而巳矣及遇事茍义所当为疾趋径前如

救焚溺所不当为畏避远去如顾䧟阱惟恐坠焉晚

年病卧洛阳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过于在位

任其责者曽不念其身之病子孙之贫也呜呼今之

世爱君忧民发于诚心无所为而为之可已而不巳

始终不变有如献可者能几人邪故其没之日天下

识不识皆咨嗟痛惜彼其心岂独私于献可㢤献可

始娶张氏故丞相邓公之孙后娶时氏故侍御史旦

之孙封同安县君四男长曰由庚金水主簿次曰由

圣将作监主簿次曰由礼由诚皆未仕六女长适罗

山令鞠承之次适光禄寺丞吴安诗次适进士姚辉

次蚤卒处者二人以其年八月某日葬伊阙先茔献

可病亟为手书命光为埋文光往省之至则目且瞑

光伏呼曰更有以见属乎张目强视曰无光出门而

献可没噫如光者乌足以副献可之所待邪顾义不

得辞哭而为铭铭曰

有宋名臣吕正惠公之孙以忠直敢言克绍其门位

则不究道则不负年则不夀名则不朽呜呼为人臣

为人嗣始终无愧能底于是可谓备矣




温国文正公文集卷第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