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庐江九江二郡沿革考
自秦并六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其后颇复增置,然世欲考秦置分土之实,不可得而详矣。其大要自巴、蜀而下,在江南地为郡,曰长沙、鄣、会稽;江北地为郡,曰南郡、九江、东阳,皆缘江以达海。汉兴,以秦郡居地太广,稍分置焉。
昔《禹贡》九江之水,居秦九江郡南。今安徽淮南地及湖广之黄州府,皆秦九江郡也。项羽分王诸将,分九江为二国:其北封九江王黥布都六,其南封衡山王吴芮都邾。秦时呼《禹贡》衡山曰湘山,而名潜、霍山曰衡山。始皇帝二十八年,“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是也。故芮为衡山王,约有今安庆、庐州、黄州地矣,而九江之水,乃在衡山之国。汉灭项羽,徙芮封于长沙,以黥布为淮南王,王九江、衡山及江南豫章、庐江。豫章、庐江之在秦,不知地何属也。及汉为郡,以隶淮南。黥布灭,以布四郡封淮南王长。长死,文帝复封其三子,安为淮南王,盖得黥布九江王时故地;勃为衡山王,盖得吴芮故地;赐为庐江王,得豫章、庐江。夫庐江者,其水出陵阳东南,而西北流经彭蠡以入于江,至今犹命彭蠡之山为庐山云。故汉之郡国以是名之也。
庐江王赐既都江南,地邻越,吴、楚反时,赐使使与越交通。吴、楚灭,景帝以衡山王勃坚守不下吴、楚,内徙之为济北王以褒勃,而疑赐,徙赐王衡山,收豫章、庐江以断通越焉。其后伍被与淮南王谋收衡山以击庐江,绝豫章之口,思得江南以通越云。武帝元狩初,淮南、衡山既皆以谋反,国除,淮南为九江郡,分其西为六安国,衡山国为衡山郡。汉二郡之立自是始。
始者刘贾王鄣、吴、东阳三郡,为荆王。吴故会稽也,贾死,以封吴王濞。濞时,吴郡复名会稽,又易东阳曰广陵。景帝罪楚王戊,削东海郡,又削吴会稽、鄣郡。吴、楚以是反,国除。以吴、广陵为江都国,颇予以江南鄣数县,故江都号为得鄣郡而不得吴。武帝元朔元年,江都国以推恩,封易王子江南,为丹阳侯,湖孰侯,秣陵侯,及元狩、元鼎间,国皆除。然后武帝于江南建丹杨郡,其东合吴傅海为会稽郡,其西南包彭蠡届岭为豫章郡,而鄣、吴、庐江悉罢。自秦于江南设鄣、会稽二郡,至汉尝分为四五,而卒为三郡焉。于是江南遂无庐江名矣。其后改衡山郡曰庐江,然后庐江之名遂移于江北也。
太史公犹称九江、衡山为南楚。褚先生始称:“庐江郡尝岁时生龟长尺二寸者二十枚。”桓宽为庐江太守丞。然则衡山之为庐江,其昭、宣间乎?及平帝元始间,录地志者于庐江郡,书曰“庐江出陵阳”云云,此盖沿武帝以前庐江郡之旧说。昭、宣以后,庐江之水,不在庐江而在豫章也。
九江、庐江二郡,始为九江、衡山国时,北界淮,南界大江,东抵滁水,西循安丰以南,其形截然以方,及汉以邾属江夏郡,则西南缺焉。史言“衡山王赐当朝,道过淮南、寿春”。苟赐因吴芮故都都邾,则往长安不经寿春,赐都盖处其东。疑赐来王时,汉削其邾,自是郡无邾也。
汉郡二,国一,共县三十二。今州县二十七。
舒 盖得今舒城(舒城,属庐州府,盖得汉舒县北、合肥南界之地。)南、桐城北及庐江(庐江,属庐州府,盖得汉舒县东南并临湖之地。)西地。《左传》杜注:“庐江舒县西南有桐乡。”又云:“庐江南有舒城。”按:庐江郡治舒,而云南有舒城者,三国兵争,旧治已坏,魏、晋徙郡治于舒县之北。又汉舒县当孔道,六朝畏北兵,移治僻地。宋、齐舒县城徙东南,即今庐江县矣。隋因之,改县与郡同名,唐又因之。故章怀《后汉书注》云:“舒故城在今庐江县西。”以杜注、章怀之言度之,汉舒治今舒城界内,六朝之舒在今庐江县;隋无舒;唐开元后复置舒城,略当汉、晋故城之地;宋、元、明因之。
居巢 盖得今巢县漅湖南地及合肥东南、无为州(无为州,属庐州府,盖得汉居巢并襄安之地。)东北地。当春秋之世,此巢国,西属楚橐皋,东属吴。吴、楚盖以漅湖为界。定二年,桐畔楚,楚师于豫章。吴潜师于巢,取道潜、六,以败楚于豫章。度其时巢在今合肥界。汉因古居巢,犹治漅湖西南。东汉为侯国。刘昭注引《广志》云:“有二大湖。”今巢县南金绳寺东有古废城,其北即漅湖,其南乃庐江白湖,然则《广志》二湖,盖谓此也。魏、晋间县废,六朝于其地侨置南谯郡。隋合橐皋尽入襄安。唐复披襄安之北置巢县,而其治乃古橐皋。宋又分巢县西南无为镇置无为军,而其治乃古居巢境矣。
龙舒 盖得今怀宁(今怀宁、桐城之间,有大小龙山,意古之龙舒境乎?)北、桐城南地。《左传》杜注:“舒西南有龙舒。”东汉侯国,六朝县废。
临湖 盖得今庐江县东地。晋、宋之世,舒故治废,移舒治于其东南,今庐江县也。意其县界所得古舒地实少,而得临湖地为多矣。
雩娄 盖得今霍丘西南地,决水出焉。东汉侯国。晋以县属安丰郡。《水经》郦注引《地道记》云:“在安丰县西南。”宋以处蛮民,属边城左郡。
襄安 盖得今无为(今无为州西南六十里有襄安镇。)州西南地。
枞阳 盖得今桐城(桐城,盖得舒南、龙舒北并枞阳地。自隋同安经李子通之乱,郡县毁坏,唐徙郡治怀宁。后同安徙治山城,盖在汉舒县桐乡域矣,故改名桐城,而东乡独广百八十里者,古枞阳境也。今属安庆府。)东南地,东汉县废。《左传》杜注:“庐江舒县有鹊尾渚。”按:鹊尾在今桐城东乡江侧。舒县地本不至江,东汉废枞阳并入舒,舒地遂及江矣。枞阳入舒,则枞阳水为舒口。《魏志·臧霸传》“吴兵屯舒口,欲救陈兰”是也。东晋时,尝复置枞阳。隋于此置同安县,为同安郡治。唐废郡,同安县属舒州。开元中,移县治于山焦城,至德二载,改名桐城。
寻阳 盖得今湖广之黄梅(黄梅,属湖广黄州府,盖得寻阳东地。)、广济(广济,属湖广黄州府,盖得寻阳西地。是二县在唐属蕲州。《元和郡县志》以蕲州四县,尽为汉蕲春地,误也。汉县虽大,何能方三四百里?由不悟寻阳之本在江北耳。)县地。吴立蕲春郡,寻阳属焉。晋太康元年,省蕲春郡,以县属武昌。二年,还属庐江。惠帝置寻阳郡,治江南柴桑,江北县犹尚在也。及晋南度,江北之县,侨置江南,后省县并入柴桑,独郡名在。自是江南之寻阳著,而江北之寻阳隐不闻矣。
灊 盖得今霍山(霍山,属六安州,得灊县地。)县地,沘水出焉。晋省入六,故杜元凯云:“灊在六县西南。”隋置霍山县,属庐江郡。唐置盛唐、霍山二县,属寿州。章怀《后汉书注》云:“灊故城今寿州霍山县。”宋省,明复置霍山县。
皖 盖得今灊山(灊山,属安庆府,得皖地。唐、宋故怀宁、舒州治。宋景定元年,徙城于其县东南宜城镇。元英宗至治三年,析怀宁西置潜山,复城于唐舒州之旧治。)县及怀宁(怀宁,今安庆府治,得皖东及龙舒之南地。宋景定元年,筑宜城镇,徙城于此,元、明、国朝皆因之。)西地。庐江郡本治舒,三国兵争,舒废不处,乃南治皖。东晋为晋熙郡之怀宁县。唐以怀宁为舒州治。宋宁宗时为安庆府治。
湖陵邑 盖得今太湖(太湖,属安庆府,盖得湖陵北地。)及望江(望江,属安庆府,盖得湖陵南、皖县西地。)西地。汉县有蛮夷,故或加邑。《汉志》云:“北湖在南。”盖以今望江诸湖,对江南之彭蠡湖,名北湖耳。东汉省入皖。东晋置新治县,宋置太湖蛮县,齐置大雷郡。隋以为望江、太湖二县。
松兹 盖得今(宿松,属安庆府,盖得湖陵西、浔阳东地。)英山(英山,属六安州,盖得松兹东地。)及湖广罗田(罗田,属湖广黄州府,盖得松兹西地。)地六安其王子霸侯国。晋以县属豫州之安丰郡。
以上十二县属庐江郡。
六 盖得今六安(六安州,直隶,得六县及博乡西地。)及凤台地。如溪水首受沘,东北至寿春入芍陂。六安王国治。东汉为六安侯国。魏晋六安县。宋、齐侨置新蔡郡。唐置盛唐县。宋复为六安,既又为六安军。元为六安州。
蓼 盖得今霍丘之东北、颖上之南地。晋属安丰郡,宋置蓼城左县。隋于梁霍丘戍立霍丘县,属寿州。
安丰 盖得今霍丘(霍丘,旧属寿州,雍正二年,改属颖州府。盖得蓼南、安丰东、安风西及阳泉地。又得雩娄北地,故其境最广。)之西、河南固始东地。东汉窦融侯国。《水经》:“淮水东过安丰县东北。”又“决水北过安丰县东。”魏为安丰郡治。晋以郡属豫州。宋为边城郡。隋以其地入霍丘。
安风 盖得今霍丘之东北、寿州(寿州,属凤阳府。自淮以南,得汉寿春及成德西、安风东地。淮以北,乃汉下蔡地。盖汉之九江、沛郡,以淮分界故也。)之西地。寿州芍陂,盖居汉寿春、安风之界,今或名之安丰塘,正以宋于寿春地置安丰军故耳。其实此塘不近安丰,乃在安风也。
阳泉 盖得今霍丘之东南地。梁于决水东阳泉古城置决口城,后改为临水县。
以上五县,为六安王国。东汉无六安王,五县皆为侯国,属庐江郡。
寿春邑 盖得今寿州、凤台(凤台,雍正间,以寿州地太广,分其东北为凤台,而同治一城。)之北地。《水经注》:“芍陂在县南八十里。”九江郡治。东汉去邑,扬州刺史治。魏淮南郡。晋改县曰寿阳。隋、唐曰寿州治。周世宗克寿州,以下蔡并属寿州,移治于淮北。宋为寿春府,亦在下蔡。南宋复移淮南,为安丰军治。今有安丰城旧址是也,非汉安丰县。元属安丰路。明省县及下蔡,置寿州,属凤阳府,要建今城。
逡遒 盖得今合肥东、巢县西北地。宋侨置汝阴、慎县于此,隋、唐因置慎县,属庐州。南宋避孝宗讳,改梁县。明省入合肥。
成德 盖得今合肥西北地、寿州东南地。《水经》:“肥水出成德广阳乡,西北过其县西,北入芍陂。”施水受肥,从广阳乡入于湖。
橐皋 盖得今巢(巢,属庐州府。此本汉橐皋,盖九江、庐江,正以漅湖为南北界耳。唐因隋襄安并有湖北橐皋地,分其北置巢县。宋又分巢县之南为无为军。于是巢县治去居巢远矣。)县西。晋省入逡遒,故元凯云:“橐皋在逡遒东南。”今去巢县西北二十里,俗犹呼柘皋。
阴陵 盖得今怀远西南地、凤台东南地。《水经》注:“淮水又北经莫邪山西。山南有阴陵故城,后汉九江郡治。濠水经其城西,屈而南,又东至其城东,北流入淮。”晋南郡。
历阳 盖得今和州(和州,直隶,得历阳西地。)地。东汉以其地分乌江县。今江浦(江浦,属江宁府,得历阳东地。)之临江地,皆历阳之乌江境也。
当涂 盖得今怀远(怀远,其淮水南地,当涂及阴陵东地也。其淮之北则沛、下蔡地也。属凤阳府。)东南地。东汉耿弇侯国,晋属淮南郡,安帝义熙间置马头郡,齐曰荆山郡马头县。隋涂山县,属濠州。唐省入锺离。
锺离 盖得今临淮西及凤阳(凤阳,凤阳府治,得锺离地。其跨淮北,乃汉沛、夏丘地也。其东故临淮,今省。然此实明之临淮。若唐、宋之临淮,乃泗州之旧治,及乾隆十年,没于淮水,泗州移治盱眙,后又移虹县。)县淮水南地。晋属淮南郡,东晋置锺离郡,六朝为徐州治。本在淮南,梁昌义之守徐州,北阻淮水是也。隋、唐为濠州锺离县治,在淮北,乃汉沛郡夏丘地。李吉甫谓:“窦参据淮割地,使属徐州节度使。后张愔逆命,因挫王师。由参不学,昧于疆理之制是也。及明为中京,复建城于淮南,设凤阳、临淮二县,同城,后乃移临淮于其东五十里。乾隆年,复并于凤阳。
合肥 盖得合肥(合肥,庐州府治。盖得汉合肥地,东北得逡遒之西,西北得成德之东,南有居巢之界焉。故其境方二百里,犹有馀焉。)治,前后方百里地。汉城在今城北,魏新城又在汉城西北三十里。然则今城,隋、唐之址。淮南江北,城邑丘墟,其变多矣。隋定淮南,更置县邑,地旷人稀,兼汉数县。及明以梁县益之,则其广弥甚。自南北交争,梁于此侨置汝阴、陈郡。隋、唐为庐州庐江郡治。
东城 盖得今定远南地。故城在定远(定远,属凤阳府,得东城及曲阳南地。)东南五十里。梁置定远郡定远县。隋以县属锺离郡。
博乡 盖得今六安东南地。《水经》:“泄水出博安县。”注云:“汉之博乡也。”又云:“沘水自灊东北径博安,泄水出焉。”按《水经》之泄水,今六安之蔡河也。
曲阳 盖得今定远东北及盱眙西地。建阳 未审所在,或谓得今滁州之来安县地。
全椒 盖得今滁州(滁州,直隶州,约得古全椒地。)地。梁置顿丘及北谯郡北谯县于此。隋改清流县,属江都郡。唐置滁州。
阜陵 盖得今全椒(全椒,约得汉阜陵东地。)西南、含山(含山,约得汉阜陵西地。按:汉阜陵与历阳邻。孙策在历阳,移家阜陵而后度江。又孙布欲诱取王凌当从合肥来,权伏兵阜陵以待之。以此度之,阜陵固在今含山境矣。)北地。《太平寰宇记》:“阜陵故城在全椒西南八十里。梁于此县地置南谯郡。隋大业初,以全椒县隶江都,唐以属滁州。”
以上十五县属九江郡。
《楚辞招魂》曰:“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庐江之在江南古矣。汉景帝时,庐江王赐以通越徙王江北为衡山王,而庐江改为汉郡。夫赐既以过徙,汉盖不尽予以衡山王勃之故地。勃之故地,盖颇分数县附庐江郡;庐江一郡遂跨江南北矣。故武帝建元中,东瓯广武侯望率众来降,使处庐江郡,在江、淮间也。其后赐以罪国除为衡山郡。又其后置六安国以封胶东王子庆。盖其时王国地益小,汉郡地益多。于是庐江郡江南之地,别分为豫章郡,而江北十二县,乃独有庐江郡之名。然而此始分十二县之年,不可考矣。
庐江,西汉十二县,东汉省其三。故李宪据庐江,其《传》曰:“据九城。”所省者,枞阳、湖陵、松兹也。晋陶侃为枞阳令,是晋复置枞阳,而《晋书地志》遗之。其后历宋、齐至陈,盖复有枞阳县。故《陈本纪》:“大建十年,庐江蛮寇枞阳。”《隋书》:“同安县,旧曰枞阳。”因陈县也。
汉之庐江治舒,及孙策破舒之后,盖不堪复立郡治,故刘勋、朱光皆以太守居皖。皖又破于吴,于是魏庐江太守盖居六安。故吴嘉禾六年,全琮袭六安,而《朱桓传》云:“桓与全琮迎庐江主簿吕习引还,庐江太守吕膺不敢出。”又《朱异传》:“魏庐江太守文钦营住六安。”此皆魏庐江治六安之证。晋盖因之,故郭璞《洞林》叙其度淮之时,先至阳泉,后至庐江。所云庐江,亦六安也。
晋本于并州置新兴郡,惠帝改曰晋昌。南渡侨置晋昌于庐江之南部,至安帝时,避孝武讳改晋熙。故《宋书地志》云:“安帝立晋熙郡。”宋、齐皆因其名,今之安庆也。
《隋书地志》:“同安郡,梁置豫州,后改曰晋州。”又“庐江县,梁置湘州。”按此于《梁书》内皆不见其事,盖非萧氏所置,特侯景置耳。《北齐书·辛术传》:“术为淮南经略,王僧辩破侯景,术招携安抚二十馀州。”盖即此晋州、湘州之类也。《齐文宣纪》:“保大六年诏云: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虚张郡目。”诚有然矣。《梁敬帝纪》有“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此谯州即今滁州地,秦州即今六合地,在梁武帝时皆一郡耳。盖侯景置州,而梁之末造,亦因以名州。此虽于《梁书》纪传无明文,而推寻事理形势。固有可意会耳。
庐江郡在东汉时有安丰、松兹县,乃郡之极西北境,约在今霍丘、英山间矣。魏于彼置安丰郡,统松兹县,其境固不能越山而南际江也。至东晋来江左,于时山北之民,南迁避寇,乃侨置安丰郡于临江之地,并侨置松滋之县,虽在汉时并是庐江郡地,然有南北部之分矣。及隋于此置县,遂因侨置之松兹,而立宿松之名。然本西汉湖陵邑之地,非松兹地也。近志多以宿松为汉之松兹,则误矣。
自汉以后,江北淮南,遭六朝兵争之祸,城郭空虚者数矣。而侨置州郡在其间,更移故名,废兴迁徙,稽之尤为难详。南朝诸史,仅沈约《宋书》,萧子显《齐书》有《地志》,《梁》、《陈》无志。其作志者,于沿革亦略,逮于后世而欲求之,不亦难乎?自隋混一南北,更建郡县,自是虽有迁变,以至今日,而与隋不甚差绝。隋建置于久乱之后,户口鲜少,城邑疏阔,是以汉县三十二,今止为州县二十七也。
曩者鼐在京师,与休宁戴东原言:“世之方志,言古城邑,苦不考求四面地形远近,堪容置否,是以所举多不实。欲以汉县与今地相较为表,而贯他沿革于其中,纵不能无失,犹差翔实,愈于俗之所为地理书也。”东原曰善。今夏无事,遂取乡里所近汉二郡一国为《沿革考》一卷。多病废学,不能求博,东原既丧,无以闻之。设有如鼐此例,尽考汉之郡国,勒为一书,以裨学者,则将以俟夫世之君子也。乾隆四十五年,桐城姚鼐记。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