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寰志略/亚细亚东洋二国

瀛寰志略卷一
东洋二国
作者:徐继畬
东洋二国图

东洋二国。

东洋浩渺一水,直抵亚墨利加之西界,数万里别无大土。附近中国者,止有日本、琉球二国,盖神州之左翊也。西洋人海图将日本三岛列朝鲜以北,系属错误。彼市舶罕到东洋,就所传闻者,以意为之耳。兹据《海国闻见录》更正之。

日本

编辑

日本,古称倭奴,其国在东海中,平列三大岛。北曰对马岛,与高丽南境相直,一夜可达。明季关白为乱者是也。中曰长崎,土较大,与浙海普陀山相直,内地商船互市于此。南曰萨㟃马,与浙之温台相直。人强健,刀最利,兼产马。明嘉靖年间,扰闽浙之倭寇,萨㟃马也。三岛之外,小岛甚多。王居长崎之东北,地名弥耶谷,译曰京。官皆世禄,仍汉制,称刺史、二千石。文字同中国,读以倭音。国事柄于上将军,王不干预,仅食厚糈,受方物,上将军有时展觐而已。𢟍代以来,不争王而争上将军。故上将军第宅时更新主,而王无易姓,以宽永为年号,历世不改。立法严,人少斗争。犯法者辄走山谷自杀。呼童仆鸣掌则应,竟日不闻人声。好佛,敬祖先。得香花佳果,必供佛,或走献祖坟。俗尚洁,街衢时时扫涤。男女皆大领阔袖,女加长以曳地。绘染花卉,裈裹帛幅,著短袜,曳丝履。男髠须而薙顶额,留鬓𩬊至脑后,阔寸馀,绾为髻。𩬊长者翦之。女多美𩬊,日洗涤,薰以楠沈,前后挽髻,插玳瑁簪。其男女眉目肌理,髣髴华土,信东方秀气之所钟也。长崎与普陀东西对峙,水程四十更。六十里为一更横洋翦渡,风浪极险。厦门至长崎,水程七十二更,由台湾鸡笼山之北,渡米糠洋、香簟洋,北风从五岛门进,南风从天堂门进。前明中叶,大西洋之葡萄牙,尝欲据其海口,又以天主教诱其土人。日本与之战,荷兰以兵船助日本,葡萄牙遁去。故其国与通商者,中国与荷兰而已。所产者,红铜、硫磺、海菜之类。节采《海国闻见录》。

顾亭林《天下郡国利病书》云,倭奴邻三韩而国,故名韩中倭。后自恶其名,更号日本。在东南大海中,依山岛而居,地方数千里。为畿五,曰山城,曰太和,曰河内,曰摄津,曰和泉,共统五十三郡。为道七,曰东海,统一百十六郡;为南海,统四十八郡;曰西海,统九十三郡;曰东山,统一百二十二郡;曰北陆,统三十郡;曰山阳,统六十九郡;曰山阴,统五十二郡。为岛三,曰伊岐,曰对马,按,《海国闻见录》称日本平列三大岛,其迤北者名对马岛,而此所云对马岛止统两郡。盖对马本北境小岛之名,后来遂以为北境总名。余尝见日本人所作《广对马岛赋》,仿《选》体,极瑰丽。自注云,岛小不足赋,故广言之,亦一证也曰多亵,各统二郡,地皆依水附㠘。郡之大者,不过中国一村落。户可七万,课丁八十万有奇。国王一姓,历世不易。初号天御中主,居筑紫宫,其子号大材云尊。自后皆以尊为号。传世三十二,至彦潋尊第四子,号神武天皇,徙太和州强原宫,传至守平天皇,凡四十一世,复徙都山城国。其国文武僚吏皆世官。自两汉时始通中国。魏晋以后,得《五经》、佛教于中土,于是沙门之教盛行。唐贞观间,尝遣使往谕。宋初,遣国僧奝然浮海贡献,太宗赐紫衣,厚存抚之。其传国已六十四世矣。”按,《后汉书》:“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馀国。自武帝灭朝鲜后,通汉者三十许国。大倭王居邪马台国。男子皆黥面文身。男女无别,饮食以手,俗皆徙跣。”云云。是日本在汉时幷非一国,土俗与诸番岛无异。其文字官制,自是两汉通中国后始学得之。此所云六十四世,溯之当在商周。其国王一切名号,当系通华文后增饰为之耳。又《元史》:“世祖至元间,遣的黑由高丽往谕日本,日本不纳。又命秘书监赵良弻往,日本始遣使臣弥四郎来。然良弻再往,皆仅至其太宰府,未至王京。十一年,命经略忻都等,以舟三百,载兵一万五千人征之。入其国,败其兵,矢尽而还。十八年,命范文虎、阿塔海将兵十万,以战船九百征日本。至平壶岛,大风破舟,文虎等乘坚船遁还,弃十馀万众于山下,尽为日本所殱,得还者三人而已。后再议征讨,以刘宣言而止。”又《明史》:“洪武四年,日本国王良怀遣僧祖朝来贡。七年以后,屡寇山东、浙江,沿海备之。永乐元年,国王源道义遣使入贡,赐以金印,仍寇抄不已。十七年,总兵刘江大破倭于望海埚,俘斩二千馀人,由是稍敛迹。嘉靖初,国王源义植幼暗不能制命,群臣争贡。僧宗设与僧瑞佐在甯波争坐次相仇,遂大肆杀掠,屡寇甯台。徽人汪直,为倭舶渠魁。奸民徐海、陈东、毛烈并引倭为寇,沿海骚动。王忬督师至浙,荐材勇将兪大猷等,大有斩获,既而罢去。以张经督军务,大破倭于王江泾,因赵文华谗构论死。倭遂犯苏松诸郡县,所至残破。胡宗宪为总督,以计诱殱徐海,俘麻叶、陈东。复诱汪直内渡斩之,贼渠略尽。而汪直馀党,趋闽海大肆杀掠,屡破郡邑。宗宪寻被逮自杀。命戚继光、刘显、俞大猷协力剿闽广贼,屡战克捷,擒斩略尽,倭患始息。万历二十年,倭酋平秀吉寇朝鲜。秀吉者,萨摩州人,贩鱼为业,关白信长关白,日本官名。收养之,能画策。会信长为其下所杀,秀吉平其乱,遂居关白之位,以诱劫降六十六州。朝鲜之金山,与日本对马岛相望。时朝鲜王李昖湎于酒,秀吉谋取其国,遣其渠行长、清正率舟师数百艘,逼釜山镇。朝鲜望风溃,王奔平壤,复奔义州。倭遂入王京,剽府库,八道几尽没。王复奔避爱州,遣使告急,朝议救之。前军失利,兵部尚书石星议遣人探之,嘉兴无赖子沈惟敬应募往。寻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袭平壤大捷,斩级千二百,馀皆焚溺死。行长遁还龙山,官军乘胜轻进,败于碧蹄馆。已而封贡之议起,石星主之,为倭所绐,乃再议东征。以邢玠总督蓟辽,杨镐驻天津。倭渠清正攻南原,守将杨元弃城遁,官军退守王京。麻贵攻尉山,垂克而遽收军。官军寻大溃,死者万馀。时刘𬘩以川兵至,约行长为好会,行长以五十骑来,𬘩伏兵欲擒之,行长驰去。无何,平秀吉死,诸倭引兵归。刘𬘩等邀击之,有斩获,倭遂扬帆去。诸帅以大捷闻,论功有差。沈惟敬以通倭弃市云。”余尝谓日本一国,耑耑大海之东,制仿周汉,文同斯邈,非以寇攘为俗者。自通中国以来,虽共球不时至,而未尝西向遗一矢。付之度外,何损华威?元世祖雄心夸肆,忽欲强以臣妾。招谕不从,威以兵力,无端举十万之师,坑之海外。轮台旋悔,不谋再举,倭人自是遂有轻中国之心。有明一代,寇掠频仍,驯至东南半壁,蹂躏无完宇。而朝鲜亦几遭蚕食,皆由元人为之祸始也。我国家龙兴辽沈,声灵先播旸谷。扶桑片土,詟栗有年,故静守东隅,不敢箕踞向汉。又禁绝贡舟,我之估帆往,而彼之市舶不来。二百年中,遂相安于无事,信筹边自有良策矣。
元王恽《汎海小录》云:“由对马岛六百里,逾一岐岛。又四百里,入容浦口。又二百七十里,至三神山。其山峻削,群峯环绕。海心望之,郁然为碧芙蓉也。上无杂木,惟梅、竹、灵药、松、桧、桫罗等树。其居民多徐姓,自云皆徐福之后。海中诸㠘,此最秀丽。方广《十洲记》所云︰‘海东北岸,扶桑、蓬邱、瀛州,周方千里。’者也。”余按,三神山本方士夸诞之说,用以欺诳人主。果即系日本附近小岛,则当日船交海中,何为求之不得?《后汉书‧倭国传》,称“会稽海外有夷洲及澶洲,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人民,时至会稽市。”王恽《小录》所云,或即夷洲、澶洲之类。至三神山之名,其为附会无疑也。泉州陈资斋提军,伦炯。少时尝附商舶游日本,言其风土甚悉,云︰“日本人皆覆姓。单姓者,徐福配合之童男女也。徐福所居之地,名徐家村,其冢在熊指山下云。”徐家村、熊指山,不知在日本何地。盖华人入倭,自徐福始,其遗民年久繁衍,遂散布于通国。倭人通中国文字,当系君房教之。特海外远夷,轺车罕至,往来者皆商贾之流,无由探悉其原委耳。

琉球

编辑

琉球,在萨㟃马之南,东洋小国也。周环三十六岛,皆海中拳石。其国都之岛较大,南北四百馀里,东西不足百里。旧分山南、山北、中山三国,后幷入中山为一,故称中山王。王尚姓,自纪载以来,一姓相传无改步。国小而贫,逼近日本,属役良苦。自前明世修贡职。我国家煦育寰瀛,体恤尤至。其贡舟三年一至,许其贩鬻中土之货,免其关税,举国赖此为生。王薨,则世子遣使请命。例遣文臣二人为正副使,赐一品服,持节航海,册其世子为中山王。故其国之风土,多有能言之者。由福州之五虎门放洋,用卯针,约四十馀更,至孤米山,其国之大岛也。再东即至其国。国分三路,曰首里,曰久米,曰那霸。由内地往,收泊必于那霸。其地商贾萃集,为大都会。王居首里,山之脊也。国与中国同文。官之最尊者,为金紫大夫,岁得俸米百石。以次递杀。守土之官曰按司,一按司所辖约六七里。土硗瘠,产米绝少,以地瓜为食,即番薯。非官与耆老不食米。地无麻絮,以蕉为布,类织蒲,负戴者围下体,馀皆裸露。海风最烈,屋瓦常飞。故构屋甚卑,檐与肩齐。王居与使馆较轩昂,以大绳系柱而钉于地,防海风也。其士大夫以黄帛为冠,似浮屠氏之冠,大领,博袖,系带。

周海山尚书,尝使琉球,著《中山志》云:“琉球自古未通中国。隋时有海船望见之,始知有其地。因其岛㠘纡蟠,如虬龙流动之形,故称为流虬。后乃改为琉球字。唐宋以后,渐通中土。明初入贡,太祖赐以闽人善操舟者三十六姓。修贡职甚谨,封舟频往。后为日本所灭,王被虏,不通音信者数十年。已而遣使来,言王被执不屈,倭送还复国。由是复修职贡如常期云。”余按,琉球东洋小岛,受役于倭,贫弱不能自存,惟赖贡舟贩鬻,稍得馀资以糊口。资本皆贷于日本,贩回之货,运往日本者八九,国人贫甚,不能买也。其国比之南澳、平潭差大,而不及台湾之半,盖沧海之一粟耳。然累世效贡职,受正朔,遂为东海藩臣,比于朝鲜、交阯。国贵自立,岂不信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