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日记/卷24
卷二十三 口外异闻 ◄ | 热河日记 卷二十四 黄图纪略 |
► 卷二十五 谒圣退述 |
黄图纪略
编辑皇城九门
编辑皇城周四十里。若棋局然。九门正南曰正阳。东南曰崇文。西南曰宣武。正东曰朝阳。东北曰东直。正西曰阜成。西北曰西直。北西曰德胜。北东曰定安。皇城之内。为紫禁城。周十七里。红墙覆黄琉璃瓦。门西北曰地安。南曰天安。东曰东安。西曰西安。紫禁城之内为宫城。正南曰太清门。第二即紫禁城之天安门。第三曰端门。第四曰午门。第五曰太和门。后门曰干清。干清之北曰神武。东曰东华。西曰西华。皇城九门楼。皆三檐。皆有瓮城。瓮城皆有二层敌楼铁裹门关。与城门相直。而左右皆有便门。正南一面为外城。有七门。制同九门。正南曰永定。南左曰左安。南右曰右安。东曰广渠。西曰广宁。广渠之东隅曰东便。广宁之西隅曰西便。地安门外为鼓楼。鼓楼之北。为锺楼,角楼,六水关,三城壕。发源玉泉山。经高梁桥。河分两支。一循城北转东折而南。一循城西转南折而东。入紫禁城。为太液池。绕出九门。经九闸汇。至大通桥。而东西岸。皆砖筑石甃。九门壕梁。皆置大石桥。外城壕河。亦自玉泉分流至西角楼。绕城南流折而东行。至东角楼。历七门。东入运河。各跨一桥。内城十六街。有二十四坊。太清门之东曰敷文。西曰振武。崇文门内之对坊曰就日。宣武门内之对坊曰瞻云。东大衢四牌楼曰履仁。西大衢四牌楼曰行义。太学东西对坊曰成贤。府学东西对防曰育贤。帝王庙东西对防曰景德。直正阳门十里为南郊圆邱在焉。直安定门十里为北郊方泽在焉。直朝阳门十里为东郊。朝日于此。直阜成门十里为西郊。夕月于此。太庙在阙之左。社稷在阙之右。六科在端门左右。六部及百司。在太清门外左右。余既自中国还。每思过境。愔愔如朝霞缬眼。窅窅如晓梦敛魂。朔南易方。名实爽真。一日俾郑石痴。就八旗通志图出皇城。一披图而城池宫阙街坊府署。如睹掌纹。纸上如闻履屐声。遂撮其要。书之卷首。为黄图纪略。大约皇都之制。前朝而后市。左庙而右社。九门正而九衢直。一正都而天下正矣。
西馆
编辑西馆在瞻云牌楼内。大街之西。白庙之左。在正阳门之右者。称南馆。皆我国使馆也。年至使先在南馆。而别使踵至则分处此馆。或云被籍之家也。前墙十馀间。砖刻牡丹而筑之。嵌空玲珑。正使处正堂。中庭有东西堂。副使,书状分处。余处前堂。
金鳌桥
编辑跨太液池。架石桥。东西二百馀步。两沿为白玉阑干。中为驰道。增高二尺。夹道为复阑。阑头蚣𧏡。总为四百八十馀坐。各具情态。不一其形。桥之两端。对树二坊。西曰金鳌。东曰玉𬟽。车马阗咽。游人杂沓。而湖波漾日。一尘不动。北望五龙亭。西望紫禁城。林树葱蒨。层楼复殿。相掩相映。而五色琉璃瓦甍。随日作阴阳。白塔寺浮图及亭阁黄金葫芦顶。时涌树外。树外天光深青而澄烟澹霞。令人骀荡。又似暮春天气。
琼华岛
编辑太液池中。有岛曰琼华。世传辽太后妆梳台。元顺帝为英英。起采芳馆于此。跨岛有大石桥。制如金鳌。两端亦树二坊。曰堆云。曰积翠。或曰此名金海桥也。湖上有台如瓮城。台上有殿如翠盖。立桥上。回看金鳌。行人车马。又不类人间世矣。台下有金时古松。 皇明嘉靖间给俸。号为都督松。或云柏。或云栝。明清间多记述诗。今摧残。只存两朽干。色白如骨。不可辨矣。
兔园山
编辑兔园山。一名吐儿山。高不过五六丈。周勤百馀步。砌础纵横。似是旧台殿基也。内筑土为山。外环立太湖石。嵌空玲珑。苍翠绿碧。不杂他色。高皆丈馀。石之至巧者也。累石为小洞府。两头皆为偃虹门。既出洞府。又以奇石夹道螺旋。作峰回路转之势。上置数楹虚阁。俯瞰城阙。又行数十步。石龙昂首。其下为方池。甃石为沟。屈曲蜿蜒。似是流觞之所。而转机汲水之物。无一存者。山前有石床玉枰。又行数十步。有三层圆台。其制如旋磨。其下。又有新踣殿阁。山中万石峥嵘。无一倾侧。而坏墙败瓦。在在愁乱。吾闻皇帝于西山。穷极土木。而独于禁苑咫尺之地。不加理葺。有若荒山墟落何也。
万寿山
编辑凿太液池。为山曰万寿。又曰煤山。山上有三檐殿阁。立四法轮竿。 皇明毅宗烈皇帝殉社之地也。余与杭州人陆可樵,李冕。相遇于五龙亭。两生俱初至京师。其迷方昧向。无异于我。只凭古人记籍。时自衣带间频频出视。或相视而笑。或两相愕然。盖验之古记。有中有不中。则自不觉其喜且惊也。彼以中州人。闻见之相为乖左。纪述之时有讹谬。犹尚如此。况余外国人乎。余且因此。有大自省悟者。余初以万岁山为万寿山。盖华音万是宛。岁音秀。洒翻万寿万岁。音义俱似。则意一山而两号也。今考两生所持古记。则果非一山。曩者所游兔园璚岛。乃万岁山也。譬如对席证交。名面各知。万岁山。金人辇运宋之艮岳以成之。当时谓之折粮石。元世祖置广寒殿于其上。 皇明宣宗皇帝御制广寒殿记是也。高丽恭愍王时。元太子召见高丽赞成事李公遂于广寒殿。即万岁山也。又高丽元宗五年九月。王至燕都。十月辞帝于万寿山玉殿。又申思佺遍观万寿山玉殿。但云玉殿而不言殿名。然既称万寿山。则所谓玉殿。非广寒亦明矣。欲观寿皇亭而守者不纳焉。未知亭今尚在否也。呜呼痛哉。
太和殿
编辑太和殿。 皇明时旧名皇极殿。三檐九陛。覆以琉璃黄瓦。月台三层。各高一丈。每层为白玉护阑。悉雕龙凤。阑头皆为螭首外向。台上立铁鹤。翩然欲舞。第一台阑中。列置八鼎。第二台阑角。对峙两鼎。第三台阑中。夹阑各峙一鼎。鼎高皆丈馀。庭中亦列三十馀鼎。其出色神巧。古之九鼎。亦或在此也。自太清门为白玉阑。连延曲折。至太和殿。又周匝至中和殿。又至保和殿。如亚字殿。前东曰軆仁。西曰弘义台。高几与太和殿陛齐。而但一层一阑耳。大抵太和殿。乃天子出治之所。而不甚高大。问诸他人。则所见略同。初颇讶之。首译笑之曰。此无他。所经数千里之间。城邑民居如彼壮丽。寺刹宫观所在宏侈。则眼目日奢。心意渐阔。未见太和殿。而先有青阳玉叶许大明堂。为天子垂衣之所。今自左右廊庑。骤看太和殿。不甚有异。故乃反怃然而失图耳。譬之人。尧舜亦与人同。若使左右承弼。无元凯诸公。而苟然充位者。无非屠沽蒭荛。独尧舜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粉米藻火宗彝黼芾𫄨绣之服。扬八彩而瞬重瞳。兀然孤立。恶能成巍巍荡荡之治化哉。故寺刹宫观。譬之唐虞之岳牧。则皆足以朝诸矦有天下。闾阎市廛。譬之康衢之民萌。则无非比屋可封。然后始见帝居之壮也。今此三檐九陛琉璃黄瓦。有非齐民所得而僭者。而外此制度。莫不肖太和殿。乃所以侈太和殿也。不如此则太和殿。亦何异草舍寒乞哉。余曰。如君言则尧舜兼桀纣。然后始做得意天子也。闻者皆大笑。
軆仁阁
编辑内务府官与通官。眼同我译。考纳我币之紫䌷黄纻于体仁阁。时方籍入阁老李侍尧家产。侍尧纳云贵总督海明金二百两。赃发被籍。中国内外。无论大小贵贱。皆有养廉恒廪。外官则分烦冲疲。难为之制禄。若额外私赋。或关节纳赂。事发追赃。虽纤毫犯科。尽没私赃。惟不夺官爵。故赤身带职。妻子流离。此法盖沿 皇明之旧而更严也。内务官对坐收纳。而所籍无他物。皆妇人所著貂裘二百馀领。一裘颇长而毫端。金画蟒龙。
文华殿
编辑出雍和门。有殿曰文华。覆以黄琉璃瓦。 皇明故事。文华殿东室。为九龛。供奉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左一龛周公。右一龛孔子。每日天子至文华殿开讲。先行一拜三叩礼。阁老及讲官。立候月台上石阑之左。承旨唱先生来。阁老及讲官。鱼贯而进。分班入席。于时略堂陛之严。以便讲臣凭几。今未知近世开讲。亦用是礼否也。
文渊阁
编辑文华殿前有阁曰文渊。天子藏书之所也。 皇明正统六年。合宋金元所储而编定目录。凡四万三千二百馀卷。增以永乐大全。多至二万三千九百三十七卷。若复益以近世所刊图书集成。今皇帝所辑四库全书。则想应充溢露积于外耳。门锁只从帘隙。略望殿阁之雄深。而末窥天子缥箱之富。甚可恨也。曾闻昔我 昭显世子从九王。宿留此阁云。九王者。清初睿亲王多尔衮也。
武英殿
编辑协和门外。有武英殿。制如文华殿。雍和门与西华门相直。协和门与东华门相直。武英殿前。有武渊阁。大约殿阁门墙。莫不对对相直。中庭步数。亦必相当。无小差殊矣。黄江汉景源陪臣传。崇祯甲申。蕯哈廉入京师。受明文武朝贺于武英殿。此传闻之误也。蕯哈廉者。贝勒。曾见谥号录。蕯哈廉谥武毅。受文武朝贺于此殿者。乃多尔衮。非蕯哈廉也。甲申三月。流寇破皇城。是年五月。多尔衮入皇城。是时明亡仅阅月。而我国从人见武英殿龙墀。只有蝙蝠矢。相视流涕。今驲卒刷驱。充斥殿庭。恣意游观。虽不识当时光景。亦莫不侮红帽而羞蹄袖。自视衣袴鹑结。而犹与锦绣者排突。小无愧沮。岂非吾东尊攘之义。亦根于皂隶之贱。而秉彛之所同得。有不可诬也耶。
擎天柱
编辑午门外左右。立数丈石狮。端门内左右。坐石屃赑。建六棱石柱于其上。柱高六七丈。柱身遍刻龙螭。柱头所坐之物。莫辨何像。而皆作攫挐之状。天安门外。亦有一对。此似是石阙也。
御厩
编辑御厩在前星门外。东西树栅为门。马不过三百馀疋。皆脱羁自在。方午。圉人开栅举鞭。指挥若招呼之状。东西厩马皆出。齐首分左右立。北墙下。有大井。井边有大石槽。两人转机㪺水。连注槽中。圉人以鞭分十马为一队。次第入饮。前队齐饮齐退。则后队方进。无敢争先乱次者。入者从右。出者从左。自入于厩。问天子马止此否。圉人笑曰。天子称万乘。京外富室。尚多是数。况万乘天子耶。畅春苑,圆明园,西山。俱有万马。皇庄南海子。亦有千里马。今天闲上驷。尽往遵化州。今此所留皆老孱。不堪骑乘。只备端门立仗。然俱寿六七十。就中指黄马曰。此寿一百有三岁。披示其唇。只有两齿。不食蒭豆。已三十馀年。日中醇醪二瓯。朝暮糖饵麦屑二升。调烧酒临槽舐吃。月受三品廪。皇帝时赐御馔。必双跪叩头。雍正时尚行千里云。马之毛色洁泽。未见其甚老。但眼小眵流。而双瞳莹碧如靺鞨。两眉五六根袅袅下垂。耳中白毫。出外如鬣。但胫大异他马。想其少壮时多力者也。圉人要索厚币。貌且顽鄙。未知其言为信然否也。每岁三伏日中。贵人用卤簿鼓吹。导迎御马监所领。洗刷于德胜门外积水潭。
午门
编辑午门三虹门。幽深如行洞窟中。众嚣雄响。噌吰镗𨱏。桥五皆白玉阑干。
庙社
编辑六科在端门之内。六部百司分置太清门外。是为前朝。太液池北神武门内。是为后市。宗庙在阙之左。社稷在阙之右。前后左右铺置排设。无不匀敌。于是乎王者之制度大备矣。曾见绥寇纪略。崇祯十六年五月。京师雨血。通夕雷霆。太室神主颠倒。宝鼎彛器皆融。又六月二十三日夜。霹雳起奉先殿。庙门金铺。皆为龙爪所镕化。庙前石上。有龙卧痕。呜呼甲申流寇之变。千古所未有也。天崩地坼。九庙震荡。而因为觉罗氏观德之所。则恶能无似此大变怪哉。
前星门
编辑自軆仁阁出协和门。与东华门相直。有殿曰文华。其东有门曰前星。覆青琉璃瓦。门内又有重门而皆锁。重门之内。皆青琉璃瓦甍。可知为太子宫也。或云。太子所居曰传心殿。殿后有箭亭。铸铁为碑。刻清家祖训以埋之。人无敢至者。世传康煕在位久。太子对宫僚言。世间宁有头白太子乎。语泄坐废。自是不复豫建。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诏曰。我圣祖仁皇帝。为宗社慎择。命朕缵承丕緖。于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一言而定大计。薄海内外。罔不欣戴。当日圣祖。因二阿哥之事。身甚忧悴。天下共闻。今朕诸子尚幼。必须详慎。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干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扁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故玆谕告诸王大臣。咸宜知之云云。礼部主事陆生楠䟽请豫建。雍正下诏切责以为不豫建太子。即我朝家法。俾皇子人人。各务孝友恭俭。一听天命。绝兄弟猜疑谗慝之心。此万世久长之美法也。明朝奸臣王锡爵。请建太子。不择贤以立。天启遂亡天下。尔欲效王锡爵耶。自是天下莫敢复言豫建事。而前星之门。闭将百年矣。
五凤楼
编辑太和殿前庭。面可数百步。台高丈馀。护以白玉栏。上有太和门。门上为三檐黄瓦。是谓五凤楼也。皇帝大朝会驾坐太和殿。则钦天监设定时鼓于楼上。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楼之东西。通官徐宗显言。朝会时。锦衣卫。陈卤簿仪仗于太和殿庭东西。北向立。驯象于五凤楼下。东西相向。陈大车玉辂于太和门丹墀中道。北向。御马监设仗马。金吾卫云麾司。陈甲士仪仗金鼓于太和门外午门内丹墀。京营将校凡七万。夹道树帜。护卫警严于碁盘街。百官候时于端门之内擎天柱下。五凤楼中鼓初严。则百官整班。鼓二严则分班。由太和左右掖门。鱼贯而入。皇帝驾自保和殿由中和殿入太和殿。导驾侍卫奉九玺印符前行。乐奏飞龙引之曲。大乐奏风云会之曲。于时洞开诸门。直至正阳门。豁达洞见。外内正直。无有隐曲。五凤楼中庆皇都喜升平之乐。如出天上云。旧闻崇祯初载。于五凤楼上。获天书黄褓十袭。外题曰天启七。崇祯十七。福王一。此虽妖言。如此大基业。亦岂无天定之数耶。
天坛
编辑天坛在外城永定门内。墙周几十里。墙脚三级。其上可以走马。内为圆邱。第一层坛。阔百馀步。高可丈馀。坛面皆铺用碧琉璃砖。阑干四周。皆以绿琉璃为楹槛。四出陛俱九级。陛阔几二丈。亦铺碧琉璃砖。护阑亦皆绿琉璃楹槛。第二层坛。面二丈馀。四出陛九级。坛面铺碧琉璃砖。坛脚及四周阑干。亦皆绿琉璃楹槛。圆邱外又缭以周垣。覆黄琉璃瓦。四面为棂星门。分元亨利贞。以配东西南北而为号。东一坛祀日。西坛祀月。东第二坛祀二十八宿。西第二坛祀风云雷雨。皇穹宇及神乐观,太和殿,斋宫,天库,神厨。皆覆以琉璃黄瓦。神乐观。平日教习乐舞生之所。每值大享。则先期演仪于太和殿。羊豕鹿兔。俱有房舍圈柙。北墙下方池二十馀区。冬月凿冰。以藏凌室。可见昭事之物。洁净备具。无不取用于其中也。正阳门敌楼下正南一门。怪其常闭。或云皇帝亲祀天坛。驾出方启正南瓮城门。而灌脂百斛。然后始开云。
虎圈
编辑御厩后为虎圈。筑城如烟台。上架井字梁。覆以腕大铁网。傅墙为小阱。树铁为栅。旧有二虎。一近毙。一往圆明园。今空圈。皇帝幸行。必槛虎前驱。心有不怿。则临圈亲射云。
风琴
编辑余友洪德保尝论西洋人之巧曰。我东先辈若金稼斋,李一庵。皆见识卓越。后人之所不可及。尤在于善观中原。然其记天主堂。则犹有憾焉。此无他。非人思虑所到。亦非骤看所可领略。至若后人之继至者。亦无不先观天主堂。然恍忽难测。反斥幽怪。是眼中都无所见者也。稼斋详于堂屋画图。而一庵尤详于画图仪器。然不及风琴。盖二公之于音律。不甚晓解。故莫能仿佛也。余虽耳审其声。目察其制。然又文不能尽其妙。是为大恨也。因出稼斋所记共观焉。堂之东壁。有二层朱门。而上二扉下四扉。次第开之。其中有筒如柱如椽者簇立。大小不一而皆金银杂涂之。其上横置铁板。其一边锁穴无数。一边如扇形。刻方位及十二时。俄见日影到其方位。则台上大小锺。各挝四声。中央大锺。挝六声。锺声才止。东边虹门内。忽有一阵风声。如转众轮。继以乐作。丝竹管弦之声。不识从何而来。通官言此中华之乐。良久而止。又出他声。如朝贺时所听。曰。此满州之乐也。良久而止。又出他曲。音节急促。曰。此蒙古之乐也。乐声既止。六扉自掩。西洋使臣徐日昇所造云。稼斋记止此。 德保读已大笑曰。是所谓语焉而不详也。中有筒如柱如椽者。𨱎镴为管。其最大之管如柱椽。簇立参差。此演笙簧而大之也。小大不一者。取次律而加倍之。隔八相生如八卦之变。而为六十四卦也。金银杂涂者。侈其外也。忽有一阵风声如转众轮者。为地道宛转相通而鼓槖以达气如口吹也。继以乐作者。风入城道。轮囷辊辗而簧叶自开。众窍噭噪也。其鼓槖之法。联五牛之皮。柔滑如锦袋。以大绒索悬之梁上如大钟。两人握索奋跃。悬身若挂帆状。以足蹋槖。槖渐蹲伏。而其腹澎涨。虚气充满。驱纳地道。于是按律掩窍。则无所发泄。乃激金舌。次第振开。所以成众乐也。今吾略能言之。而亦不能尽其妙。如蒙 国家发帑 命造。则庶几能之云。德保所谈止此。 今吾入中国。每思风琴之制。日常憧憧于中也。既自热河还入燕京。即寻天主堂。宣武门内。东面而望。有屋头圆如铁钟。耸出闾阎者。乃天主堂也。城内四方。皆有一堂。此堂乃西天主也。天主者。犹言天皇氏盘古氏之称也。但其人善治历。以其国之制。造屋以居。其术绝浮伪。贵诚信。昭事上帝为宗地。忠孝慈爱为工务。迁善改过为入门。生死大事。有备无患为究竟。自谓竆原溯本之学。然立志过高。为说偏巧。不知返归于矫天诬人之科。而自陷于悖义伤伦之臼也。堂高七仞。无虑数百间。而有似铁铸土陶。 皇明万历二十九年二月。天津监税马堂。进西洋人利玛窦方物及天主女像。礼部言。大西洋不载会典。其真伪不可知。宜量给衣冠。令还本土。勿得潜住京师。不报。西洋之通中国。盖自利玛窦始也。堂毁于乾隆己丑。所谓风琴无存者。楼上远镜及诸仪器。非仓卒可究。故不录。追思德保所论风琴之制。怅然为记。
洋画
编辑凡为画图者。画外而不能画里者。势也。物有嶐坎细大远近之势。而工画者不过略用数笔于其间。山或无皴。水或无波。树或无枝。是所谓写意之法也。子美诗。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堂上非生树之地。不合者。理外之事也。烟雾当起于江山。而若于障子。则讶之甚者也。今天主堂中墙壁藻井之间。所画云气人物。有非心智思虑所可测度。亦非言语文字所可形容。吾目将视之而有赫赫如电。先夺吾目者。吾恶其将洞吾之胸臆也。吾耳将听之而有俯仰转眄。先属吾耳者。吾惭其将贯吾之隐蔽也。吾口将言之。则彼亦将渊默而雷声。逼而视之。笔墨麤踈。但其耳目口鼻之际。毛发腠理之间。晕而界之。较其毫分。有若呼吸转动。盖阴阳向背而自生显晦耳。有妇人膝置五六岁孺子。孺子病羸白眼直视。则妇人侧首不忍见者。傍侧侍御五六人。俯视病儿。有惨然回首者。鬼车鸟翅。如蝙蝠坠地宛转。有一神将。脚踏鸟腹。手举铁杵。撞鸟首者。有人首人身而鸟翼飞者。百种怪奇。不可方物。左右壁上云气堆积。如盛夏午天。如海上新霁。如洞壑将曙。蓬滃勃郁。千葩万朵。映日生晕。远而望之。则绵邈深邃。杳无竆际。而群神出没。百鬼呈露。披襟拂袂。挨肩叠迹。而忽令近者远而浅者深。隐者显而蔽者露。各各离立。皆有凭空御风之势。盖云气相隔而使之也。仰视藻井则无数婴儿。跳荡彩云间。累累悬空而下。肌肤温然。手腕胫节。肥若缘绞。骤令观者。莫不惊号错愕。仰首张手。以承其隳落也。
象房
编辑象房。在宣武门内。西城北墙下。有象八十馀头。凡大朝会。午门立仗及乘舆卤簿。皆用象。受几品禄。朝会时。百官入午门毕。则象乃交鼻而立。无敢妄出入者。象或病不能立仗。则强牵他象以代之。莫能屈也。象奴以病象诣示之。然后乃肯替行。象有罪则宣敕杖之。触物伤人之类。 伏受杖如人。杖毕起叩头谢。贬秩则退居所贬之伍。余畀象奴一扇一丸。令象呈伎。象奴少之。加征一扇。余以时无所携。当追给。第先使效伎。则象奴往谕象。象目笑之。若落然不可者。使从者。增畀象奴钱。象睥睨久。象奴数钱纳囊中。然后象乃肯。不令而效诸伎。叩头双跪。又掀鼻出歗。如管箫声。又塡塡作鼓颦响。大约象之巧艺。在鼻与牙。曾见画象。象皆双牙直指。若将触物者。谓其鼻垂而牙指。今视象不然耳。牙皆下垂若植杖。忽向前若握刀。忽互交若乂字。不一其用。唐明皇时。有舞象。观史心常疑之。今果见善谕人意者。莫象若也。崇祯末。流寇破京城。过象房。群象皆垂泪不食云。盖形则蠢而性则慧。眼则诈而容则德。或云象孕子五岁而产。或云孕十有二载乃产。每岁三伏日。锦衣卫官校。列旗仗卤簿金鼓。迎象出宣武门外壕中洗濯。观者常数万。又有象记。
黄金台
编辑卢君以渐。在国以经行称。素严于春秋尊攘之义。在道逢人。无论满汉。一例称胡。所过山川楼台。以其为腥膻之乡而不视也。古迹之如黄金台,射虎,太子河。则不计道里之迂曲。号名之缪讹。必穷搜乃已。日约余同寻黄金台。余乃博访于人而无知者。求之古记。其说不一。述异记以为燕昭王为郭隗筑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为贤士台。亦谓之招贤台。今皇都乃冀州之地。则燕王故城。吾不知在于何处。况所谓黄金台乎。太平御览云。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谓之黄金台。则后世徒传其名而无其台可知也。而卢君一日得之于蒙古人博明。其所录示曰。长安客话。出朝阳门。循壕而南。至东南角。岿然一土阜是也。日迫崦嵫。茫茫落落。吊古之士登斯台者。辄低回眷顾。有千古之思云。卢君由是怃然罢行。不复言黄金台。暇日与卢。为观东岳庙厂戯。同车出朝阳门。将归逢高太史棫生。高与凌蓑轩野同载。谓将寻黄金台。凌是越中人。且奇士。初至燕。为访古迹。要余偕行。卢大喜谓有天缘。既至。不过数丈颓阜。如无主荒坟。强为名之曰黄金台。别为之记。
黄金台记
编辑出朝阳门。循壕而南。有数丈颓阜。曰此古之黄金台也。世传燕昭王筑宫。置千金于台上。招延天下之士。以报强齐。故吊古之士至此。莫不悲怀感慨。彷徨而不能去。嗟乎。台上之黄金尽而国士不来。然天下之人本无雠怨。而报仇者无穷已时。则未必非此台之金相仍于天下也。请为历数报仇之大者。以告海内之积金多者。秦之时。以金啖诸侯之将而尽灭其国。则蒙氏有力焉。李斯本以诸侯之客。为诸侯报仇。蒙恬天下之报仇者。玆可以少息矣。既而赵高杀李斯。子婴杀赵高。项羽杀子婴。沛公杀项羽。其金四万斤。石崇之富有自来。而乃反骂曰。奴利吾财。何其愚也。然转传相报。千载至今而其金尚在也。何以知其然也。元魏尔朱兆之乱。城阳王徽赍金百斤。以洛阳令寇祖仁一门三刺史。皆已所拔往投之。祖仁谓其家人曰。今日富贵至矣。乃怖徽云。捕将至。令徽逃于他所。邀于路而杀之。送其首于兆。兆梦徽告云。我有金二百斤。在祖仁家。卿可取之。兆捕祖仁。依梦征之不得乃杀之。此不乃其报仇者尚在乎。五代时。成德节度使董温箕金钜万。温箕为契丹所虏。则衙内指挥使秘琼。尽杀温箕家族。瘗之一穴而取其金。晋高祖立。徙琼为齐州防御使。槖其金。道出魏州。范延光伏兵境上。杀琼悉取之。延光终以金为杨光远所杀。光远为晋出帝所诛。而其故吏宋颜悉取其金。献之李守贞。后守贞为周高祖所破。与妻子自焚。然其金当尚留人间也。何以知其然也。昔有三盗。共发一冢。相谓曰。今日惫矣。得金多。盍沽酒食来。一人欣然而去。沿道自贺曰。天假之便也。与其三分。宁专之。鸩其食而还。二盗突起格杀之。先饱酒食。将两分之。既而俱死冢旁。嗟乎。是金也必将宛转于道左。而必将有人拾而得之也。其拾而得之者。亦必将默谢于天。而殊不识是金者。乃冢中之发而鸩毒之馀。而由前由后。又未知毒杀几千百人。然而天下之人。无有不爱金者。何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此必盗贼之繇也。何以知其然也。断者。分也。所分者金则其同心之利。可知矣。不言义而曰利。则其不义之财。可知矣。此非盗贼而何。我愿天下之人。有之不必喜。无之不必悲。无故而忽然至前。惊若雷霆。严若鬼神。行遇草蛇。未有不发竦而却立者也。
雍和宫
编辑雍和宫。雍正皇帝愿堂也。有三檐大殿。殿中塑金身。踏十二级胡梯。如入鬼窟。梯尽得楼。始见天日。楼之中央。四围阑干。𥦔虚如井。仅及金身下半截。又自此踏梯如行漆夜。良久。乃得八窗洞然。楼中井𥦔如下层。而金身要膂才见其半。又暗摸拾级。信足冥升。乃出上层。始与佛顶平。据阑俯视。风气凛例。如万松送涛。所居僧。皆喇嘛三千人。顽丑无比。而俱曳织金禅衣。时方禺中。群僧鱼贯入一大殿中。列短脚床。床大如碁枰。一人一床。跏趺而坐。一僧响锺。众喇嘛一时诵梵。更与李译惠廸。登大士殿。意谓通望九门。闾阎扑地。皇都全局。当在眼底。及开窗出临阑干。处处楼台。周遭重遮。巡阑一匝。反觉闷塞。而下视股栗。不可久居矣。
大光明殿
编辑西安门内。南小胡同。行数百步。有三檐十二面圆殿。覆紫琉璃瓦。黄金胡卢顶。题曰大光明殿。殿中四柱。金龙一升一降。上承屋霤。中安上帝像。环卫三十三像。皆衮冕拥圭。四面琐窗墙壁。皆青琉璃砖。九陛三重阑干。此号大玄都。 明世宗皇帝。迎陶真人。讲内丹于大光明殿。即此也。清顺治辛丑。满州大臣索尼,鳌拜,苏克蕯哈,遏必隆。受世祖顾命。辅幼主。康煕立才六岁。四臣者共诣此殿。焚香。刺臂血。设誓上帝。后殿曰太极殿。供三清神塑。又后殿曰天元阁。养道士数十人。有典守太监。天元阁及大光明殿东廊重修时。金稼斋昌业。见其设梯撤瓦。甚壮之。按其日记。时康煕癸巳二月初九日也。今太极殿及天元阁。皆黄瓦金碧璀璨。今距癸巳为六十八年。而焕然如新。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言。其赐第在殿之左。时于秋雨初霁。碧天如洗。披襟露坐。觉巍巍琼构。与明月流光相照。恍若置身于广寒宫云。盖其处地稍占敞豁。傥值月宵霁景则尤胜也。
狗房
编辑猎狗数百馀头。大小不一。形貌各殊。皆甚羸瘠。或卧或蹲。动止闲逸。有不胜懒眠者。有喜而摇尾者。有起迎嗅衣者。有张口长欠而上下断腭之间。几一尺有咫。我人数十。突至闹攘。而服着声音。想应眼生。然无一惊怪狺吠者。从隶出脯。与狗人使逞伎。狗人系脯数丈长竿若垂饵。招一狗。就中一黄狗。飒然跳出。众狗翘立不竞也。点竿高下。则狗左右跳踯。以一蹄仰挐。狗人拂竿若挑鱼。飞空三四丈。狗亦竟高超腾。反逾长竿。捷若疾风。狗人叱令退去。更招他狗。次第试之。其饲狗之法。皆掷物空中。狗仰首腾挐而取之。落地则不食也。别有矢溺之所。所居皆洁净不秽。
孔雀圃
编辑翠鸟二。朱鸟一。羽毛尾端金钱皆同。朱鸟转身还作深绿。翠鸟转身又作殷红金钱。俄变鸦青。闻人咳声。遍体羽毛。忽失光色。霎顷闪嫩。复还初魂。軆比鹭蕮差小。而尾长过三尺。胫足麤卤。锦衣菅屦。令人惭赧。惟食蛇虺。又与蛇交。遍地遗白。处止至秽。圃人见我隶跣足行走。戒勿践曰。恐蛇鳃入肤即烂也。
五龙亭
编辑太液地上西南向。临水列彩亭者五。曰澄祥。曰滋香。曰龙泽。曰涌瑞。曰浮翠。总名五龙亭。澄波万顷。金碧蘸影。遥望金鳌桥上。车马行人。渺若仙界。后与吴中人游。问西湖胜景。对不见西湖。则五龙亭一面是也。不识亭刱何时。而 皇明天顺间。太素殿后有草亭。今无。此其旧基也。紫光阁及承光殿,紫瓦金殿。隐约林树间。红墙内彩瓦亭阁。高下襞叠。与副,三价俱至。时值夕阳。微霭澹荡。光景尤奇。尝又清朝一至。新旭鲜丽。恨未见亭下万柄芙渠也。译辈言。五龙亭光景。虽朝暮变熊。犹不若盛夏莲花时。莲花时犹不若深冬冰戯云。
九龙壁
编辑由五龙亭。转一小阜。入一门。门前有响墙高五六丈。广十馀丈。以白瓷砖筑。错以九龙。龙身皆数丈。五色之外。别有紫绿绀色。阳起蜿蜒。细察之。龙之肢体头角。段段燔造以合之。升降飞翥。各具体势。变化不测。无丝发缝痕。非细心审视。莫能觉也。响墙者。犹古之塞门也。宫阙官府寺观皆有之。闾阎皆树之大门之内。
太液池
编辑太液池。在西安门内。周未知凡几里。余尝东游海上高城三日浦。周十馀里。今此池似不及也。旧称西海子。池中跨起虹桥。长数百步。镌白石为栏。栏外又为白石栏。栏头狻猊数百。大小虽同。形态各异。桥两头。各树牌楼。东头题玉𬟽。西头题金鳌。又北望。一桥起琼华岛。接承光殿。其南北。亦树牌楼。曰积翠。曰堆云。环池殿阁楼台。叠甍互檐。古木多槐柳。八月初三日。余至玉𬟽。逢越中人凌野。俱至五龙亭。凌野亦初至京师才数日。询余池上冰戯及皇都八景。其踈野类此。盖远京都万里。北学者鲜。余行差前五六日。足见一池晩荷也。有小艇数十荡泳荇藻间。采𬞟藕。船上人皆赤身。殊不雅也。多五色鱼。有大鱼三。长皆二尺馀。遍体斑烂。方来食蒲萑下。拍手惊之。悠然自适。每岁盛暑。赐满汉大臣翰林台省泛舟宴饮璚岛瀛台之间。内赐藕芡鲜鱼。冻冰积雪。分队八旗。为蹴球拖床之戯。履底皆着铁齿。以习驰逐便捷。天子临观之。
紫光阁
编辑循太液池。有圆顶小殿。上覆黄瓦。檐用碧瓦。名紫光阁。傍有百鸟房。畜奇禽兽。阁甚高敞。其下为驰射之场。旧号平台。崇祯庚辰。蓟抚袁崇焕入援。 帝临平台。磔崇焕。此似其地也。
万佛楼
编辑由九龙壁。行几步。有大殿。绕壁龛置小佛。一龛一佛。合为万躯。又有丈六观音变相。头上绕坐万佛。千手千目。足踏神奸奇鬼。恶兽毒蛇。变化成精而未得佛性者。前置大香炉。三足高丈馀。千妖百怪。来举鼎足。撑臂支脚。弩目张口。许邪谁何。若鬼子毋揭琉璃钵。
极乐世界
编辑有新刱大殿。屋数百楹。覆青瓦。屋中以沈香旃檀。为五岳名山。岩峦洞壑。幽深巉峭。寺刹楼观。罗络其上。剪彩为花松柏。皆以铜銕为叶。青翠出色。数仞飞瀑。沤腾沫跳。雪翻鹭滚。令人滋惑。哄言镂冰也。又哄言激水也。盖镕琉璃为之也。
瀛台
编辑瀛台临太液池。有殿曰昭和。有亭曰迎薰。皆黄瓦。岸际树木。皆合抱幽深。掩映虹桥。复道宛转。相通林树间。青瓦紫甍。倒影湖心。时方芙蕖初落。芦渚藻荇之间。时有小航收莲房。
南海子
编辑出崇文门。南行二十里。有囿曰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自元时为天子蒐猎之所。 皇明时缭以周垣。设海户以守。视皇城外内。绝罕鸟雀。盖无林薮故也。未及海子数里。一望苍蔚。而乌鸢鹭鹙。已蔽天矣。赵译达东追至为言。时方海户疠疫大炽。不可投足。且日力短。此距大红桥二十里。自大红桥至按鹰台。十馀里。其内有三大泽。积水空明。有七十二桥。而行殿楼台。不过沿道所见。所养奇禽异兽。非走马可竟。今自此疾还。犹难及门限也。挽之甚力。遂怅然回辕。历天宁寺白云观。疾驱入正阳门。已逾黄昏矣。
回子馆
编辑回子馆外门砖筑。制样绝奇。非天主堂所见。入门仅移数武。双犬突至。张口狺狺。大惊却立。回童数十。拍掌齐笑。门内左右。对值大柱。以数丈銕连锁。锁狗颈。系之柱下以守门。狗见人虽突起。限锁长而止。常不及人数步。而其势则甚怖凛也。回女十馀人出视。皆壮健如男子。颊红颧阔。眉青眼赤。其中一少妇。抱数岁婴儿而立。颇有艶姿。皆白衣裳。总总绾发。为十馀辫髽垂背后。上加白帽。如优人突帽。衣如我国帖里而袖窄。
琉璃厂
编辑琉璃厂。在正阳门外南城下。横亘至宣武门外。即延寿寺旧址。宋徽宗北辕。与郑后同驻延寿寺。今为厂。造诸色琉璃瓦砖。厂禁人出入。燔造时。尤多忌讳。虽匠手。皆持四月粮。一入毋敢妄出云。厂外皆廛铺。货宝沸溢。书册铺最大者曰文粹堂,五柳居,先月楼,鸣盛堂。天下举人。海内知名之士。多寓是中。
彩鸟铺
编辑铺中百鸟啾喧。如山窗春晓。皆銕丝小笼。一笼一鸟。或两鸟则雌雄也。鸟皆我东所有。然不识其名。笼中皆置小盒贮水。悬数茎粟穗。以资饮啄。持空笼至者。肩相摩也。初翰林彭龄与周举人。各提空笼至铺中。易双鸟。笼鸟即我俗所名 〈뱝새。〉 无甚奇稀。而值钱五十。锦鸡。形类家鸡而无冠。胡亦无双珥。咮颈俱丹。白尾双长。其端小弯。有翠钱一点。置大槽贮水。外周栅。上覆网。养锦鸡其中。大铁笼置白鹇。大如鹊。双尾如锦鸡。
花草铺
编辑皆艸花。最多绣球,秋海棠,石竹。诸色胆甁排插者。皆四季花。翠觚插一朵红莲。大仅匏花。叶如掌。时方秋菊盛开。皆我东所有。而最多鹤翎。而茎不特长。独金菊最异。花朵仅如钱大。而如新镀金箔。水仙未及开花。兰似萱艸而深翠。无香可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