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尔雅注
卷下
郭璞

释草第十三 编辑

蒮,山韭。茖,山葱。葝,山䪥。蒚,山蒜。今山中多有此菜,皆如人家所种者。茖、葱,细茎大叶。

薜,山蕲。《广雅》云:“山蕲,当归。”当归,今似蕲而麤大。

[1],木槿。榇,木槿。别二名也。似李树,华朝生夕陨,可食,或呼曰及,亦曰王蒸。

术,山蓟。《本草》云:“术,一名山蓟。”今术似蓟而生山中。杨,枹蓟。似蓟而肥大,今呼之马蓟。

葥,王蔧。王帚也,似藜,其树可以为埽蔧,江东呼之曰落帚。

菉,王刍。菉,蓐也,今呼鸱脚莎。

拜,蔏藋。蔏藋亦似藜。

蘩,皤蒿。白蒿。蒿,菣。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蔚,牡菣。无子者。

啮,雕蓬。荐,黍蓬。别蓬种类。

𦸣,鼠莞。亦莞属也,纤细似龙须,可以为席,蜀中出好者。

葝,鼠尾。可以染皂。

菥蓂,大荠。似荠,叶细,俗呼之曰老荠。

蒤,虎杖。似红草而麤大,有细刺,可以染赤。

孟,狼尾。似茅,今人亦以覆屋。

瓠栖,瓣。瓠中瓣也。《诗》云:齿如瓠栖。

茹藘,茅蒐。今之蒨也,可以染绛。

果裸之实,栝楼。今齐人呼之为天瓜。

荼,苦菜。《诗》曰:“谁谓荼苦。”苦菜,可食。

萑,蓷。今茺蔚也,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闲。又名益母,《广雅》云。

𬟁,绶。小草,有杂色,似绶。

粢,稷。今江东人呼粟为粢。众,秫。谓黏粟也。

戎叔谓之荏菽。即胡豆也。

卉,草。百草揔名。

萒,雀弁。未详。

蘥,雀麦。即燕麦也。

蘹,乌薞。萰,菟荄。蘩,菟蒵。皆未详。

蔩,菟瓜。莬瓜似土瓜[2]

茢薽,豕首。《本草》曰彘卢,一名蟾蠩兰,今江东呼豨首,可以煼蚕蛹。

荓,马帚。似蓍,可以为扫蔧。

藱,怀羊。未详。

茭,牛蕲。今马蕲,叶细锐,似芹,亦可食。

葖,芦萉。“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

淔灌。未详。苬,芝。芝一岁三华,瑞草。

笋,竹萌。初生者。簜,竹。竹别名。《仪礼》曰:“簜在建鼓之间。”谓箫管之属。

莪,萝。今莪蒿也,亦曰䕲蒿。

苨,菧苨。荠苨。

绖,履。未详。

莕,接余。其叶,苻。丛生水中,叶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食之。亦呼为莕,音杏。

白华,野菅。菅,茅属。《诗》曰:“白华菅兮。”

薜,白蕲。即上山蕲。

菲,芴。即土瓜也。

葍,䔰。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

荧,委萎。药草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表白里青,根大如指,长一二尺,可啖。

葋,艼荧。未详。

竹,萹蓄。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

葴,寒浆。今酸浆草,江东呼曰苦葴。音针。

薢茩,芵茪。芵明也,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萸,或曰䔖也。关西谓之薢茩。音皆。

莁荑,蔱蘠。一名白蒉。

瓞,瓝。其绍,瓞。俗呼瓝瓜为瓞。绍者,瓜蔓绪,亦著子,但小如瓝。

芍,凫茈。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

蘱,薡蕫。似蒲而细。

蕛,苵。蕛似稗,布地生,秽草。

钩,芺。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

䪥,鸿荟。即䪥菜也。

苏,桂荏。苏,荏类,故名桂荏。

蔷,虞蓼。虞蓼,泽蓼。

蓧,蓨。未详。

虋,赤苗。今之赤粱粟。芑,白苗。今之白粱粟。皆好谷。

秬,黑黍。《诗》曰:“维秬维秠。”秠,一稃二米。此亦黑黍,但中米异耳。汉和帝时,任城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

稌,稻。今沛国呼稌。

葍,藑茅。葍,华有赤者为藑。藑,葍一种耳。亦犹菱苕华黄、白异名。

台,夫须。郑笺《诗》云:“台可以为御雨笠。”

藆,藅。未详。

莔,贝母。根如小贝,员而白华,叶似韭。

荍,蚍衃。今荆葵也,似葵,紫色。谢氏云:“小草,多华少叶,叶又翘起。”

艾,冰台。今艾蒿。

蕇,亭历。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荠,《广雅》云。音典。

苻,鬼目。今江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员而毛,子如耳珰也,赤色,丛生。

薜,庾草。未详。

蔜,𦺋𧃒。今蘩𧃒也。或曰鸡肠草。

离南,活莌。草生江南,高丈许,大叶,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祖日贯之为树。

茏,天蘥。须,葑苁。未详。

蒡,隐荵。似苏有毛,今江东呼为隐荵,藏以为葅,亦可瀹食。

莤,蔓于。草生水中,一名轩于,江东呼莤。音犹。

蓾,蔖。作履苴草。

柱夫,摇车。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今俗呼曰翘摇车。

出隧,蘧蔬。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音毡氍㲣。

蕲茝,蘪芜。香草,叶小如萎状。《淮南子》云:“似蛇床。”《山海经》云:“臭如蘪芜。”

茨,蒺蔾。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刺人,见《诗》。

蘮蒘,窃衣。似芹,可食,子大如麦,两两相合,有毛,著人衣。

髦,颠蕀。细叶,有刺,蔓生,一名商蕀。《广雅》云:“女木也。”

雚,芄兰。雚芄,蔓生,断之有白汁,可啖。

𧂇,莐藩。生山上,叶如韭。一曰㮛母。

蕍,蕮。今泽蕮。

蔨,鹿𧆑。其实,莥。今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

薃侯,莎。其实,媞。《夏小正》曰:“薃也者,莎䔺,媞者其实。”

莞,苻蓠。其上,蒚。今西方人呼蒲为莞蒲,蒚谓其头台首也。今江东谓之苻蓠,西方亦名蒲中茎为蒚,用之为席。音羽翮。

荷,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茎下白蒻在泥中者。其华,菡萏。见《诗》。其实,莲。莲谓房也。其根,藕。其中,的。莲中子也。的中,薏。中心苦。

红,茏古。其大者,蘬。俗呼红草为茏鼓,语转耳。

蒫,荠实。荠子名。

黂,枲实。《礼记》曰:“苴麻之有黂。”枲,麻。别二名。

须,薞芜。薞芜,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菲,蒠菜。菲草,生下湿地,似芜菁,华紫赤色,可食。

蒉,赤苋。今之苋赤茎者。

蘠蘼,虋冬。门冬,一名满冬,《本草》云。

萹苻,止。未详。泺,贯众。叶员锐,茎毛黑,布地,冬不死。一名贯渠,《广雅》云贯节。

莙,牛薻。似薻,叶大,江东呼为马薻。

蓫薚,马尾。《广雅》曰:“马尾,蔏陆。”《本草》云:“别名薚。”今关西亦呼为薚,江东呼为当陆。

萍,蓱。水中浮蓱。江东谓之薸,音瓢。其大者,𬞟。《诗》曰:“于以采𬞟。”

莃,菟葵。颇似葵而小,叶状如藜,有毛。汋啖之,滑。

芹,楚葵。今水中芹菜。

藬,牛蘈。今江东呼草为牛蘈者,高尺馀许,方茎,叶长而锐,有穗,穗间有华,华紫缥色,可淋以为饮。

藚,牛唇。《毛诗传》曰:“水蕮也。”如藚断,寸寸有节,拔之可复。

苹,藾萧。今藾蒿也。初生亦可食。

连,异翘。一名连苕,又名连草,《本草》云。

泽,乌薞。即上蘾也。

傅,横目。一名结缕,俗谓之鼓筝草。

釐,蔓华。一名蒙华。

蔆,蕨攗。蓤,今水中芰。

大菊,蘧麦。一名麦句姜,即瞿麦。

薜,牡𧄽。未详。

葥,山莓。今之木莓也,实似藨莓而大,亦可食。

啮,苦蓳。今蓳葵也,叶似柳,子如米,汋食之,滑。

藫,石衣。水苔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或曰藫,叶似䪥而大,生水底,亦可食。

蘜,治蘠。今之秋华菊。

唐、蒙,女萝。女萝,菟丝。别四名。《诗》云:“爰采唐矣。”

苖,蓨。未详。

茥,蒛葐。覆葐也,实似莓而小,亦可食。

芨,蓳草。即乌头也,江东呼为蓳,音靳。

虃,百足。未详。

菺,戎葵。今蜀葵也,似葵,华如木槿华。

蘻,狗毒。樊光云:“俗语:苦如蘻。”

垂,比叶。未详。蕧,盗庚。旋蕧,似菊。

茡,麻母。苴麻盛子者。

瓝,九叶。今江东有草,五叶共丛生一茎,俗因名为五叶,即此类也。

藐,茈草。可以染紫。一名茈䓞,《广雅》云。

倚商,活脱。即离南也。

蘵,黄蒢。蘵草,叶似酸浆,华小而白[3],中心黄,江东以作葅食。

藒车,芞舆。藒车,香草,见《离骚》。

权,黄华。今谓牛芸草为黄华,华黄,叶似苜蓿[4]

葞,春草。一名芒草,《本草》云。

蔠葵,蘩露。承露也,大茎小叶,华紫黄色。

菋,荎藸。五味也,蔓生,子丛在茎头。

蒤,委叶。《诗》云:“以茠蒤蓼。”

皇,守田。似燕麦,子如雕胡米,可食,生废田中。一名守气。

钩,藈姑。钩𤬏也,一名王瓜。实如瓝瓜,正赤,味苦。

望,椉车。可以为索,长丈馀。

困,衱袶。未详。

攫,乌阶。即乌杷也,子连相著,状如杷齿,可以染皂。

杜,土卤。杜衡也,似葵而香。

盱,虺床。蛇床也,一名马床,《广雅》云。

蔝,蔜。未闻。

赤,枹蓟[5]即上枹蓟。

菟奚,颗涷。款涷也,紫赤华,生水中。

中馗,菌。地蕈也,似盖,今江东名为土菌,亦曰馗厨,可啖之。小者,菌。大小异名。

菆,小叶[6]未闻。

苕,陵苕。一名陵时,《本草》云。黄华,蔈。白华,茇。苕华色异,名亦不同。音沛。

蘪,从水生。生于水中。

薇,垂水。生于水边。

薜,山麻。似人家麻,生山中。

莽,数节。竹类也,节间促。桃枝,四寸有节。今桃枝节间相去多四寸。粼,坚中。竹类也,其中实。簢,筡中。言其中空,竹类。仲,无笐。亦竹类,未详。䈚,箭萌。萌,笋属也。《周礼》曰:“䈚葅雁醢。”篠,箭。别二名。

枹,霍首。素华,轨鬷。皆未详。

芏,夫王。芏草,生海边,似莞蔺,今南方越人采以为席。

藄,月尔。即紫藄也,似蕨,可食。

葴,马蓝。今大叶冬蓝也。

姚茎,涂荠。未详。

芐,地黄。一名地髓,江东呼芐,音怙。

蒙,王女。蒙即唐也,女萝别名。

拔,茏葛。似葛,蔓生,有节。江东呼为龙尾,亦谓之虎葛。细叶赤茎。

藗,牡茅。白茅属。

菤耳,苓耳。《广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江东呼为常枲,或曰苓耳。形似鼠耳,丛生如盘。

蕨,𧆊。《广雅》云“紫藄”,非也。初生无叶,可食。江西谓之𧆊。

荞,邛钜。今药草大㦸也,《本草》云。

繁,由胡。未详。

莣,杜荣。今莣草,似茅,皮可以为绳索履𪨗也。

稂,童粱。稂,莠类也。

藨,麃。麃即莓也,今江东呼为藨莓,子似覆葐而大,赤,酢甜可啖。

的,薂。即莲实也。

购,蔏蒌。蔏蒌,蒌蒿也。生下田,初出可啖,江东用羮鱼。

茢,勃茢。一名石芸,《本草》云。

葽绕,蕀蒬。今远䓌也,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其上谓之小草,《广雅》云。

茦,刺。草刺针也。关西谓之刺,燕北、朝鲜之闲曰茦,见《方言》。

萧,萩。即蒿。

𧂇,海薻。药草也,一名海萝,如乱发,生海中,《本草》云。

长楚,铫芅。今羊桃也。或曰鬼桃,叶似桃,华白,子如小麦,亦似桃。

蘦,大苦。今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节有枝相当。或云蘦似地黄[7]

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

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纶,今有秩、啬夫所带纠青丝纶。组,绶也。海中草生彩理有象之者,因以名云。帛似帛,布似布,华山有之。草叶有象布帛者,因以名云。生华山中。

苀,东蠡。未详。

绵马,羊齿。草细叶,叶罗生而毛,有似羊齿,今江东呼为雁齿,缫者以取茧绪。

萿,麋舌。今麋舌草,春生,叶有似于舌。

搴柜朐。未详。

蘩之丑,秋为蒿。丑,类也。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皆通呼为蒿。

芺、蓟,其实荂。芺与蓟,茎头皆有蓊台,名荂,荂即其实,音俘。

蔈、荂,荼。即芀。猋、藨,芀。皆芀、荼之别名。方俗异语,所未闻。

苇丑,芀。其类皆有芀秀。

葭,华。即今芦也。蒹,薕。似萑而细,高数尺,江东呼为蒹藡。音廉。葭,芦。苇也。菼,薍。似苇而小,实中。江东呼为乌蓲,音丘。其萌,虇。今江东呼芦笋为虇。然则萑苇之类,其初生者皆名虇,音缱绻。

蕍、芛、葟、华,荣。《释言》云:“华,皇也。”今俗呼草木华初生者为芛,音䝐猪。蕍犹敷蕍,亦华之貌,所未闻。

卷施草,拔心不死。宿莽也,《离骚》云。

荺,茭。今江东呼藕绍绪如指、空中可啖者为茭,茭即此类。

荄,根。别二名。俗呼韭根为荄。

攫,橐含。未详。

华,荂也。今江东呼华为荂,音敷。

华、荂,荣也。转相解。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校勘记 编辑

  1. “椴”,原作“椵”,据唐石经、顾校本改。
  2. “土”,原作“上”,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3. “华”,原作“草”,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4. “苜”,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作“𦱒”。
  5. “枹”,原作“袍”,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6. “菆”,顾校本同,宋监本、古逸丛书本作“𦯍”。按《释文》:“猪叶反,又阻留反,字又作菆。”依猪叶反,则当作“𦯍”;依阻留反,则当作“菆”。是两存其说者。然《音释》音作辄,即辄也,则此字当作“𦯍”。今按《音释》说较胜,且耴声字表小意,《玉篇》“𩂻霎,小雨”“𣶏㳧,才有水也”,则当以“𦯍”为佳。石经此处残,后人据补作“菆”。
  7. “云”,原阙笔,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释木第十四 编辑

槄,山榎。今之山楸。

栲,山樗。栲似樗,色小白,生山中,因名云。亦类漆树。

柏,椈。《礼记》曰:“鬯臼以椈。”

髡,梱。未详。

椴,柂。白椴也,树似白杨。

梅,柟。似杏,实酢。

柀,煔。煔似松,生江南,可以为船及棺材;作柱,埋之不腐。

櫠,椵。柚属也,子大如盂,皮厚二三寸,中似枳,食之少味。

杻,檍。似棣,细叶,叶新生可饲牛,材中车辋。关西呼杻子,一名土橿。

楙,木瓜。实如小瓜,酢可食。

椋,即来。今椋,材中车辋。

栵,栭。树似檞樕而庳小,子如细栗[1],可食。今江东亦呼为栭栗。

檴,落。可以为杯器素。

柚,条。似橙,实酢,生江南。

时,英梅。雀梅。

楦,柜桏。未详。或曰:“桏”当为“柳”。柜桏,似柳,皮可以煮作饮。

栩,杼。柞树。

味,荎著。《释草》已有此名,疑误重出。

藲,荎。今之刺榆。

杜,甘棠。今之杜梨。

狄,臧槔。贡綦。皆未详。

朹,檕梅。朹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赤色,似小㮈,可食。

朻者,聊。未详。

魄,榽橀。魄,大木,细叶,似檀,今江东多有之。齐人谚曰:“上山斫檀,榽橀先殚[2]。”

梫,木桂。今南人呼桂厚皮者为木桂。桂树,叶似枇杷而大,白华,华而不著子,丛生岩岭,枝叶冬夏常青,闲无杂木。

棆,无疵。棆,楩属,似豫章。

椐,樻。肿节,可以为杖。

柽,河柳。今河旁赤茎小杨。旄,泽柳。生泽中者。杨,蒲柳。可以为箭,《左传》所谓“董泽之蒲”。

权,黄英。辅,小木。权、辅,皆未详。

杜,赤棠。白者,棠。棠色异,异其名。

诸虑,山櫐。今江东呼櫐为藤,似葛而麤大。欇,虎櫐。今虎豆,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刺,今江东呼为㯿。欇音涉。

杞,枸檵。今枸杞也。

杬,鱼毒。杬,大木,子似栗,生南方,皮厚,汁赤,中藏卵果。

檓,大椒。今椒树丛生实大者名为檓。

楰,鼠梓。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

枫,欇欇。枫树,似白杨,叶员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

寓木,宛童。寄生树,一名茑。

无姑,其实夷。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员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无夷。

栎,其实梂。有梂汇自裹。

檖,罗。今杨檖也,实似梨而小,酢可食。

楔,荆桃。今樱桃。旄,冬桃。子冬熟。榹桃,山桃。实如桃而小,不解核。

休,无实李。一名赵李。痤,椄虑李。今之麦李。驳,赤李。子赤。

枣,壶枣。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边,要枣。子细𦝫。今谓之鹿卢枣。櫅,白枣。即今枣子白熟。樲,酸枣。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樲枣。”杨彻,齐枣。未详。遵,羊枣。实小而员,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矢枣。《孟子》曰:“曾晢嗜羊枣。”洗,大枣。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鸡卵。煮,填枣。未详。蹶泄,苦枣。子味苦。晳,无实枣。不著子者。还味,棯枣。还味短苦。

榇,梧。今梧桐。

朴,枹者。朴属丛生者为枹,《诗》所谓“棫朴枹栎”。

谓榇,采薪。采薪,即薪。指解今樵薪。

棪,㯈其。棪,实似奈,赤,可食。

刘,刘杙。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櫰,槐大叶而黑。槐树叶大色黑者名为櫰。守宫槐,叶昼聂宵炕。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为守宫槐。

槐,小叶曰榎;槐当为楸,楸细叶者为榎。大而皵,楸;老乃皮麤皵者为楸。小而皵,榎。小而皮麤皵者为榎。《左传》曰:“使择美榎。”

椅,梓。即楸。

桋,赤栜。白者,栜。赤栜,树叶细而岐锐[3],皮理错戾,好丛生山中,中为车辋。白栜,叶员而岐,为大木。

终,牛棘。即马棘也,其刺麤而长。

灌木,丛木。《诗》曰:“集于灌木。”瘣木,苻娄。谓木病尫伛瘿肿无枝条。蕡,蔼。树实繁茂庵蔼。枹,遒木,魁瘣。谓树木丛生,根枝节目盘结磈磊。

棫,白桵。桵,小木丛生,有刺,实如耳珰,紫赤,可啖。

棃,山樆。即今棃树。

桑辨有葚,栀。辨,半也。女桑,桋桑。今俗呼桑树小而条长者为女桑树。

榆白,枌。枌,榆先生叶,却著荚,皮色白。

唐棣,栘。似白杨,江东呼夫栘。常棣,棣。今山中有棣树,子如樱桃,可食。

槚,苦荼。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樕朴,心。槲樕别名。

荣,桐木。即梧桐。

栈木,干木。橿木也,江东呼木觡。

檿桑,山桑。似桑,材中作弓及车辕。

木自毙,柛。毙,踣。立死,椔。不毙顿。蔽者,翳。树荫翳覆地者。《诗》云:“其椔其翳。”

木相磨,槸。树枝相切磨。棤,皵。谓木皮甲错。梢,梢櫂。谓木无枝柯,梢櫂长而杀者。

枞,松叶柏身。今大庙梁材用此木,《尸子》所谓“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桧,柏叶松身。《诗》曰:“桧楫松舟。”

句如羽,乔。树枝曲卷,似鸟毛羽。下句曰朻,上句曰乔。如木楸曰乔,楸树性其上竦。如竹箭曰苞,篠竹性丛生。如松柏曰茂,枝叶婆娑。如槐曰茂。言亦扶踈茂盛。

柷,州木。髦,柔英。皆未详。

槐棘丑,乔。枝皆翘竦。桑柳丑,条。阿那垂条。椒榝丑,莍。莍,萸子聚生成房貌[4],今江东亦呼莍。榝,似茱萸而小,赤色。桃李丑,核。子中有核人。

瓜曰华之,桃曰胆之,枣李曰疐之,樝棃曰钻之。皆啖食治择之名。樝,似棃而酢涩,见《礼记》。

小枝上缭为乔。谓细枝皆翘缭上句者名为乔木。无枝为檄。檄櫂直上。木族生为灌。族,丛。

校勘记 编辑

  1. “栗”,原作“粟”,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改。
  2. “殚”,原作“弹”,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单疏本所引改。
  3. “岐”,原作“岥”,下同,并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4. “萸”,原作“蓃”。按“蓃”字,《切韵》《广韵》并无,惟《集韵》载之,且曰“蓃莍,椒子聚生成房貌”,盖本此注。然“莍蓃”不在《尔雅》正文,郭注何由解之?固知此“莍蓃”乃后人依讹文而为说也,不足信据。今据古逸丛书本、单疏本所引改。

释虫第十五 编辑

螜,天蝼。蝼蛄也。《夏小正》曰:“螜则鸣。”

蜚,蠦蜰。蜰即负盘,臭虫。

螾𧊔,入耳。蚰蜒。

蜩,螂蜩,《夏小正》传曰:“螂蜩者,五彩具。”螗蜩。《夏小正》传曰:“螗蜩者,蝘。”俗呼为胡蝉,江南谓之螗𧋘,音荑。蚻,蜻蜻。如蝉而小。《方言》云:“有文者谓之螓。”《夏小正》曰:“鸣蚻虎悬。”蠽,茅蜩。江东呼为茅截,似蝉而小,青色。蝒,马蜩。蜩中最大者为马蝉。蜺,寒蜩。寒螀也,似蝉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蝉鸣。”蜓蚞,螇螰。即蝭螃也,一名蟪蛄,齐人呼螇螰。

蛣蜣,蜣螂。黑甲虫,啖粪土。

蝎,蛣𧌑。木中蠧虫。

蠰,啮桑。似天牛,长角,体有白点。喜啮桑树,作孔入其中。江东呼为啮发。

诸虑,奚相。未详。

蜉蝣,渠略。似蛣蜣,身狭而长,有角,黄黑色,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猪好啖之。

蛂,蟥蛢。甲虫也,大如虎豆,绿色,今江东呼黄蛢,音瓶。

蠸,舆父,守瓜。今瓜中黄甲小虫,喜食瓜叶,故曰守瓜。

蝚,蛖蝼。蛖蝼,蝼蛄类。

不蜩,王蚥。未详。

蛄䗐。强䖹。今米谷中蠹小黑虫是也。建平人呼为䖹子,音芈姓。

不过,蟷蠰。蟷蠰,螗螂别名。其子,蜱蛸。一名䗚蟭,蟷蠰卵也。

蒺蔾,蝍蛆。似蝗而大腹,长角,能食虵脑。

蝝,蝮蜪。蝗子未有翅者。《外传》曰:“虫舍蚳蝝。”

蟋蟀,蛬。今促织也,亦名青𧊿。

蟼,蟆。蛙类。

蛝,马䗃。马蠲,虳,俗呼马𧏿。

蛗螽,蠜。《诗》曰:“趯趯阜虫。”草螽,负蠜。《诗》云:“喓喓草虫。”谓常羊也。蜤螽,蜙蝑。蜙䗥也,俗呼𧐍𧑓[1]蟿螽,螇蚸。今俗呼似蜙䗥而细长、飞翅作声者为螇蚸。土螽,蠰谿。似蝗而小,今谓之土𧎩。

螼蚓,蜸蚕。即䖤蟺也,江东呼寒蚓。

莫貈,蟷螂,蛑。螗螂,有斧虫,江东呼石螂。孙叔然以《方言》说此,义亦不了。

虰蛵,负劳。或曰:即蜻蛉也,江东呼狐棃。所未闻。

蜭,毛蠹。即蛓。

蟔,蛅蟴。蛓属也。今青州人呼蛓为蛅蟴。孙叔然云八角螫虫,失之。

蟠,鼠负。瓮器底虫。

蟫,白鱼。衣、书中虫。一名蛃鱼。

䖸,罗。蚕䖸。

螒,天鸡。小虫,黑身赤头。一名莎鸡,又曰樗鸡。

傅,负版。未详。

强,蚚。即强丑捋。

蜉,螪何。未详。

螝,蛹。蚕蛹[2]

蚬,缢女。小黑虫,赤头,喜自经死,故曰缢女。

蚍蜉,大螘。俗呼为马蚍蜉。小者,螘。齐人呼蚁蚁蛘。蠪,朾螘。赤駮蚍蜉。𧕈,飞螘。有翅。其子,蚳。蚳,蚁卵。《周礼》曰:“蜃蚳酱。”

次蟗,䵹鼄。䵹鼄,鼄蝥。今江东呼蝃蝥,音掇。土䵹鼄,在地中布网者。草䵹鼄。络幕草上者。

土蜂,今江东呼大蜂在地中作房者为土蜂,啖其子,即马蜂。今荆、巴闲呼为蟺,音惮。木蜂。似土蜂而小,在树上作房。江东亦呼为木蜂。又食其子。

蟦,蛴螬。在粪土中。蝤蛴,蝎。在木中。今虽通名为蝎,所在异。

𧉅威,委黍。旧说鼠𧌈别名,然所未详。

蟰蛸,长踦。小䵹鼄长脚者,俗呼为喜子。

蛭蝚,至掌。未详。

国貉,虫蚃。今呼蛹虫为蚃。《广雅》云:“土蛹,蚃虫。”

蠖,蚇蠖[3]今蝍𧑙。

果裸,蒲卢。即细𦝫蜂也,俗呼为蠮螉。螟蛉,桑虫。俗谓之桑蟃,亦曰戎女。

蝎,桑蠹。即蛣𧌑。

荧火,即炤。夜飞,腹下有火。

密肌,继英。未详。

蚅,乌蠋。大虫,如指,似蚕,见《韩子》。

蠓,蠛蠓。小虫,似蚋,喜乱飞。

王,蛈蝪。即螲蟷[4],似䵹鼄,在穴中,有盖。今河北人呼蛈蝪。

蟓,桑茧。食桑叶作茧者,即今蚕。雔由,樗茧、食樗叶。棘茧、食棘叶。栾茧。食栾叶。蚢,萧茧。食萧叶者。皆蚕类。

翥丑鏬。剖母背而生。螽丑奋。好奋迅作声。强丑捋。以脚自摩捋。蜂丑螸。垂其腴。蝇丑扇。好摇翅。

食苗心,螟。食叶,𧎢。食节,贼。食根,蟊。分别虫啖食禾所在之名耳。皆见《诗》。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校勘记 编辑

  1. “𧐍𧑓”,原作“蝽䗲”,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2. “蛹”,原作“蝚”,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3. “蚇”,原作“版”,据唐石经、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4. “蟷”,原作“蝠”,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释鱼第十六 编辑

鲤。今赤鲤鱼。鳣。鳣,大鱼,似鱏而短,鼻口在颔下,体有邪行甲,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今江东呼为黄鱼。鰋。今鰋,额白鱼。鲇。别名鳀。江东通呼鲇为鮧鳢。鲖也。鲩。今𩽼鱼[1],似鳟而大。

鲨,𬶍。今吹沙小鱼,体员而有点文。

鮂,黑鰦。即白儵,江东呼为鮂。

鳛,䲡。今泥䲡。

鲣,大鲖。小者,鮵。今青州呼小鲡为鮵。

魾,大鳠。小者,𬶐。鳠似鲇而大,白色。

鰝,大鰕。鰕大者,出海中,长二三丈,须长数尺。今青州呼鰕鱼为鰝,音酆鄗。

鲲,鱼子。凡鱼之子緫名鲲。

𬶨,是鱁。𬶨,䱜属也。体似鱏,尾如䱡鱼,大腹,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馀,江中多有之。

鱦,小鱼。《家语》曰:“其小者鱦鱼也。”今江东亦呼鱼子未成者为鱦,音绳。

鮥,鮛鲔。鲔,鳣属也,大者名王鲔,小者名鮛鲔。今宜都郡自京门以上江中通出鱏鳣之鱼,有一鱼状似鳣而小,建平人呼鮥子,即此鱼也,音洛。

鯦,当魱。海鱼也,似鳊而大鳞,肥美多鲠。今江东呼其最大长三尺者为当魱,音胡。

鮤,鱴刀。今之𫚖鱼也,亦呼为鱽鱼。

鱊鮬,鳜鯞。小鱼也,似鲋子而黑,俗呼为鱼婢,江东呼为妾鱼。

鱼有力者,鰴。强大多力。

魵,鰕。出秽邪头国,见《吕氏字林》。

鮅,鳟。似鱓子,赤眼。

鲂,魾。江东呼鲂鱼为鳊,一名魾,音毗。

鯬,鯠。未详。

蜎,蠉。井中小蛣蟩,赤虫。一名孑孓[2],《广雅》云。

蛭,虮。今江东呼水中蛭虫入人肉者为虮。

科斗,活东。虾蟆子。

魁陆。《本草》云:“魁,状如海蛤,员而厚,外有理纵横。”即今之蚶也。

蜪蚅。未详。

鼁𪓰,蟾诸。似虾蟆,居陆地。淮南谓之去蚥[3]在水者,黾。耿黾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鸭。

蜌,螷。今江东呼蚌长而狭者为螷。

蚌,含浆。蚌即蜃也。

鳖三足,能。龟三足,贲。《山海经》曰:“从山多三足鳖,大苦山多三足龟[4]。”今吴兴郡阳羡县君山上有池,池中出三足鳖,又有六眼龟。

蚹蠃,螔蝓。即蜗牛也。

蠃,小者蜬。螺,大者如斗,出日南涨海中,可以为酒杯。

螖蠌,小者蟧。螺属,见《埤苍》。或曰:即彭螖也,似蟹而小。音滑。

蜃,小者珧。珧,王珧,即小蚌。

龟,俯者灵,行头低。仰者谢;行头仰。前弇诸果,甲前长。后弇诸猎;甲后长。左倪不类,行头左庳,今江东所谓左食者,以甲卜审。右倪不若。行头右庳,为右食,甲形皆尔。

贝,居陆贆,在水者蜬。水陆异名也。贝中肉如科斗,但有头尾耳。大者魧,《书大传》曰:“大贝如车渠。”车渠谓车辋,即魧属。小者鰿。今细贝亦有紫色者,出日南。玄贝,贻贝。黑色贝也。馀貾,黄白文。以黄为质,白为文点。馀泉,白黄文。以白为质,黄为文点。今之紫贝以紫为质,黑为文点。蚆,博而頯。頯者,中央广,两头锐。蜠,大而险。险者,谓污薄。𧐐,小而椭。即上小贝。椭,谓狭而长。此皆说贝之形容。

蝾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宫也。转相解,博异语,别四名也。

镻,蝁。蝮属,大眼,最有毒。今淮南人呼蝁子,音恶。螣,螣蛇。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淮南云蟒蛇。蟒,王蛇。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身广三寸,头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种蛇,名为蝮虺。

鲵,大者谓之鰕。今鲵鱼似鲇,四脚,前似猕猴[5],后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

鱼枕谓之丁,枕在鱼头骨中,形似篆书“丁”字,可作印。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此皆似篆书字,因以名焉。《礼记》曰:“鱼去乙。”然则鱼之骨体尽似“丙”“丁”之属,因形名之。

一曰神龟,龟之最神明。二曰灵龟,涪陵郡出大龟,甲可以卜,缘中文似玳瑁,俗呼为灵龟,即今觜蠵龟,一名灵蠵,能鸣。三曰摄龟,小龟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张闭,好食蛇。江东呼为陵龟。四曰宝龟,《书》曰:“遗我大宝龟。”五曰文龟,甲有文彩者。《河图》曰:“灵龟负书,丹甲青文。”六曰筮龟,常在蓍丛下潜伏,见《龟䇿传》。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此皆说龟生之处所。火龟犹火鼠耳。物有含异气者,不可以常理推,然亦无所怪。

校勘记 编辑

  1. “𩽼”,原作“鱓”,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2. “孑孓”,原作“孑孑”,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3. “蚥”,原作“蚊”,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4. “苦”,原作“若”,据古逸丛书本、单疏本所引、《山海经》改。
  5. “猕”,原作“狝”,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改。

释鸟第十七 编辑

隹其,鳺鴀。今䳕鸠。

鶌鸠,鹘鸼。似山鹊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今江东亦呼为鹘鸼。

鸤鸠,鴶鵴。今之布谷也。江东呼为获谷。

鷑鸠,鵧鷑。小黑鸟,鸣自呼。江东名为乌䳎。

鴡鸠,王鴡。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毛诗传》曰:“鸟挚而有别。”

鵅,鵋䳢。今江东呼鸺鹠为鵋䳢,亦谓之鸲鵅,音格。

鶅,鵵轨。未详。

𫁡,天狗。小鸟也,青似翠,食鱼。江东呼为水狗。

鹨,天鸙。大如鷃雀,色似鹑,好高飞作声。今江东名之天鹨,音绸缪。

鵱鷜,鹅。今之野鹅。

鸧,麋鸹。今呼鸧鸹。

鵅,乌𪈚。水鸟也,似鶂而短颈,腹、翅紫白,背上绿色。江东呼乌𪈚,音駮。

舒雁,鹅。《礼记》曰:“出如舒雁。”今江东呼𪀉,音加。舒凫,鹜。鸭也。

鳽,䴔䴖。似凫,脚高,毛冠。江东人家养之,以厌火灾。

舆,鵛鷋。未详。

鹈,鴮鸅。今之鹈鹕也,好群飞,沈水食鱼,故名洿泽。俗呼之为淘河。

鶾,天鸡。鶾鸡,赤羽。《逸周书》曰:文鶾若彩鸡,成王时蜀人献之。

鸴,山鹊。似鹊而有文彩,长尾,觜、脚赤。

鷣,负雀。鷣,鹞也,江南呼之为鷣。善捉雀,因名云。音淫。

啮齿艾。未详。

鶨,䳢老。鳹鶨也[1],俗呼为痴鸟。

鳸,鴳。今鴳雀。

桑鳸,窃脂。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

鳭鹩,剖苇。好剖苇皮,食其中虫,因名云。江东呼芦虎。似雀,青班长尾。

桃虫,鹪。其雌,鴱。鹪𪃧,桃雀也,俗呼为巧妇。

𬸘,凤。其雌,皇。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其高六尺许。

䳭鸰,雝渠。雀属也,飞则鸣,行则摇。

鸒斯,鹎鶋。雅乌也,小而多群,腹下白。江东亦呼为鹎乌,音匹。

燕,白脰乌。脰,颈。

鴽,鴾母。䳺也[2],青州呼鴾母。

密肌,系英。《释虫》以有此名,疑误重。

巂周。子巂鸟,出蜀中。

燕燕,鳦。《诗》云:“燕燕于飞。”一名玄鸟。齐人呼鳦。

鸱鸮,𫛢鴂。鸱类。

狂,茅鸱。今𪁪鸱也,似鹰而白。怪鸱。即鸱鸺也,见《广雅》。今江东通呼此属为怪鸟。枭,鸱。土枭。

鶛,刘疾。未详。

生哺,鷇。鸟子须母食之。生噣,雏。能自食。

爰居,杂县。《国语》曰:“海鸟爰居。”汉元帝时,琅邪有大鸟如马驹,时人谓之爰居。

春鳸,鳻鶞。夏鳸,窃玄。秋鳸,窃蓝。冬鳸,窃黄。桑鳸,窃脂。棘鳸,窃丹。行鳸,唶唶。宵鳸,啧啧。诸鳸皆因其毛色音声以为名。窃蓝,青色。

鵖鴔,戴鵀。鵀即头上胜,今亦呼为戴胜。鵖鴔犹𪃃鶝,语声转耳。

鶭,泽虞。今婟泽鸟,似水鸮,苍黑色,常在泽中,见人辄鸣唤不去,有象主守之官,因名云。俗呼为护田鸟。

鹚,鷧。即鸬鹚也,觜头曲如钩,食鱼。

鹩,鹑。其雄,鶛。牝,痹。[3],䳺属。

鸍,沈凫。似鸭而小,长尾,背上有文。今江东亦呼为鸍,音施。

鴢,头䴔。似凫,脚近尾,略不能行。江东谓之鱼䴔,音髐箭。

鵽鸠,寇雉。鵽,大如鸽,似雌雉。鼠脚,无后指,岐尾,为鸟憨急[4],群飞,出北方沙漠地。

萑,老鵵。木兔也,似鸱鸺而小,兔头,有角,毛脚,夜飞,好食鸡。

鶟鶦,鸟。似雉,青身白头。

狂,㝱鸟。狂鸟,五色,有冠,见《山海经》。

皇,黄鸟。俗呼黄离留,亦名抟黍。

翠,鹬。似燕,绀色,生郁林。

鸀,山乌。似乌而小,赤觜,穴乳,出西方。

蝙蝠,服翼。齐人呼为蟙䘃,或谓之仙鼠。

晨风,鹯。鹞属。《诗》曰:“鴪彼晨风。”

鸉,白鷢。似鹰,尾上白。

寇雉,泆泆。即鵽鸠也。

鷏,蚊母。似乌𪈚而大,黄白杂文,鸣如鸽声。今江东呼为蚊母。俗说此鸟常吐蚊,故以名云。

鷉,须鸁。鷉,䴙鷉,似凫而小,膏中莹刀。

鼯鼠,夷由。状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项胁毛紫赤色,背上苍艾色,腹下黄,喙颔杂白,脚短爪长,尾三尺许,飞且乳。亦谓之飞生。声如人呼,食火烟,能从高赴下,不能从下上高。

仓庚,商庚。即鵹黄也。

鴩,𫗦𢻃[5]未详。

鹰,鶆鸠。“鶆”当为“鷞”,字之误耳。《左传》作“鷞鸠”,是也。

鹣鹣,比翼。说已在上。

鵹黄,楚雀。即仓庚也。

䴕,斵木。口如锥,长数寸。常斵树食虫,因名云。

鸄,鶶鷵。似乌,苍白色。

鸬诸雉。未详。或云即今雉。

鹭,舂鉏。白鹭也,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今江东人取以为睫㰚,名之曰白鹭缞。

鹞雉。青质,五彩。鷮雉。即鷮鸡也,长尾,走且鸣。鳪雉。黄色,鸣自呼。鷩雉。似山鸡而小,冠、背毛黄,腹下赤,项绿,色鲜明。秩秩海雉。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鸐山雉。长尾者。雗雉。鵫雉。今白鵫也。江东呼白雗,亦名白雉。雉绝有力,奋。最健鬭。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翚。翚亦雉属,言其毛色光鲜。江淮而南,青质、五采皆备成章曰鹞。即鹞雉也。南方曰𠷎,东方曰鶅,北方曰鵗,西方曰鷷。说四方雉之名。

鸟鼠同穴,其鸟为鵌,其鼠为鼵。鼵,如人家鼠而短尾。鵌,似鵽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6],鼠在内,鸟在外,今在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中。孔氏《尚书传》云:“共为雄雌。”张氏《地理记》云:“不为牝牡。”

鹳鷒,鶝鶔,如鹊,短尾。射之,衔矢射人。或说曰:鹳鷒、鶝鶔,一名𡡙羿。

鹊䴗丑,其飞也翪。竦翅上下。鸢乌丑,其飞也翔。布翅翱翔。鹰隼丑,其飞也翚。鼓翅翚翚然疾。凫雁丑,其足蹼,脚指间有幕蹼属相著。其踵企。飞即伸其脚跟企直[7]乌鹊丑,其掌缩。飞缩脚腹下。

亢,鸟咙。咙谓喉咙。亢即咽。其粻,嗉。嗉者,受食之处,别名嗉,今江东呼粻。

鹑子,𪉃。鴽子,𫛢。别䳺、鹑雏之名。雉之暮子为鹨。晚生者。今呼少鸡为鹨。

鸟之雌雄不可别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

鸟少美长丑为鹠鷅。鹠鷅犹留离,《诗》所谓“留离之子”。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䴗,伯劳也。似鶷𪆰而大,《左传》曰“伯赵”是。

仓庚,黧黄也。其色黧黑而黄,因以名云。

校勘记 编辑

  1. “鳹”,原作“鸰”。按《释文》《音释》并音巨炎切,则作“鳹”是。今据顾校本、单疏本所引改。
  2. “䳺”,原作“鸙”,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3. “鹑”,原作“鸮”,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4. “憨”,原作“愍”。按《释文》引作“憨”,曰:“呼滥反。《字书》云‘愚也’。”则作“憨”是。今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单疏本所引改。
  5. “𢻃”,原作“敊”,据唐石经、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6. “穴”字原脱,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单疏本所引改。
  7. “即”,原作“却”。按单疏本引作“则”,则原注当以作“即”是。今据顾校本、阮本《注疏》改。

释兽第十八 编辑

麋,牡,麔;牝,麎;其子,䴠;《国语》曰:“兽长麕䴠。”其迹,躔;脚所践处。绝有力,狄。

鹿,牡,麚;牝,麀;其子,麛;其迹,速;绝有力,𪊑。

麕,牡,麌;《诗》曰:“麀鹿麌麌。”郑康成解即谓此也,但重言耳。牝,麜;其子,麆;其迹,解;绝有力,豜。

狼,牡,獾;牝,狼;其子,獥;绝有力,迅。

兔子,嬔;俗呼曰𩆟。其迹,迒;绝有力,欣。

豕子,猪。今亦曰彘,江东呼狶,皆通名。䝐,豮。俗呼小豮猪为䝐子。幺,幼。最后生者,俗呼为幺豚。奏者,豱。今豱猪,短头,皮理腠蹙。豕生三,豵;二,师;一,特。猪生子常多,故别其少者之名。所寝,橧。橧,其所卧蓐。四豴皆白,豥。《诗》云:“有豕白蹢。”蹢,蹄也。其迹,刻。绝有力,豟。即豕高五尺者。牝,豝。《诗》云:“一发五豝。”

虎窃毛谓之虦猫。窃,浅也。《诗》曰:“有猫有虎。”

貘,白豹。似熊,小头,庳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或曰:豹白色者别名貘。

甝,白虎。汉宣帝时,南郡获白虎,献其皮骨爪牙。虪,黑虎。晋永嘉四年,建平秭归县槛得之,状如小虎而黑,毛深者为班。《山海经》云:“幽都山多玄虎、玄豹。”

貀,无前足。晋大康七年,召陵扶夷县槛得一兽,似狗,豹文,有角,两脚,即此种类也。或说:貀似虎而黑,无前两足。

鼳,鼠身长须而贼,秦人谓之小驴。鼳,似鼠而马蹄,一岁千斤,为物残贼。

熊虎丑,其子,狗;绝有力,麙。《律》曰:“捕虎一,购钱三千,其狗半之。”

狸子,𧳙。今或呼豾狸。貈子,貆。其雌者名𤠏。今江东呼貉为𧲱𧳅。貒子,貗。貒豚也,一名獾。

貔,白狐。其子,豰。一名执夷,虎豹之属。

麝父,麕足。脚似麕,有香。

豺,狗足。脚似狗。

䝙獌,似狸。今山民呼䝙虎之大者为䝙豻,音岸。

罴如熊,黄白文。似熊而长头,高脚,猛憨多力,能拔树木,关西呼曰貑罴。

麢,大羊。麢羊,似羊而大,角员锐,好在山崖间。

麠,大麃,牛尾,一角。汉武帝郊雍,得一角兽,若麃然,谓之麟者,此是也。麃即麞。

𪊨,大麕,旄毛,狗足。旄毛㺜长。

魋如小熊,窃毛而黄。今建平山中有此兽,状如熊而小,毛麆浅,赤黄色,俗呼为赤熊,即魋也。

䝟貐,类䝙,虎爪,食人,迅走。迅,疾。

狻麑,如虦猫,食虎豹。即师子也,出西域。汉顺帝时,踈勒王来献犎牛及师子。《穆天子传》曰:“狻猊日走五百里。”

驨如马,一角。不角者,骐。元康八年,九真郡猎得一兽,大如马,一角,角如鹿茸,此即驨也。今深山中人时或见之,亦有无角者。

羱如羊。羱羊,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

麐,麕身,牛尾,一角。角头有肉。《公羊传》曰:“有麕而角。”

犹如麂,善登木。健上树。

貄,修毫。毫毛长。

䝙似狸。今䝙虎也,大如狗,文如狸。

兕似牛。一角,青色,重千斤。

犀似豕。形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汇,毛刺。今猬,状似鼠。

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枭羊也。《山海经》曰:“其状如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1],见人则笑。”交广及南康郡山中亦有此物,大者长丈许,俗呼之曰山都。

狸狐貒貈丑,其足,蹯;皆有掌蹯。其迹,𠘯。𠘯,指头处。

蒙颂,猱状。即蒙贵也,状如蜼而小,紫黑色,可畜,健捕鼠,胜于猫。九真、日南皆出之。猱亦猕猴之类。

猱猿,善援。便攀援。貜父,善顾。貑貜也,似猕猴而大,色苍黑,能貜持人,好顾眄[2]

威夷,长脊而泥。泥,少才力。

麔、麚,短脰。脰,项。

贙,有力。出西海,大秦国有养者。似狗,多力,犷恶。

豦,迅头。今建平山中有豦,大如狗,似猕猴,黄黑色,多髯鬛,好奋迅其头[3],能举石擿人,貜类也。

蜼,卬鼻而长尾[4]蜼似猕猴而大,黄黑色,尾长数尺,似獭,尾末有岐,鼻露向上,雨即自县于树,以尾塞鼻,或以两指。江东人亦取养之。为物捷健。

时,善椉领。好登山峯。

猩猩,小而好啼。《山海经》曰:“人面豕身,能言语。”今交阯封谿县出猩猩,状獾㹠,声似小儿啼。

阙泄,多狃。说者云脚饶指,未详。

寓属

鼢鼠。地中行者。鼸鼠。以颊里藏食。鼷鼠。有螫毒者。鼶鼠。《夏小正》曰:“鼶鼬则穴。”鼬鼠。今鼬似鼦,赤黄色,大尾,啖鼠。江东呼为鼪,音牲。鼩鼠。小鼱鼩也,亦名𪖁鼩。鼭鼠。未详。鼣鼠。《山海经》说兽云“状如鼣鼠”,然形则未详。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关西呼为䶂鼠,见《广雅》,音雀[5]鼤鼠。鼨鼠。皆未详。

豹文,鼮鼠。鼠文彩如豹者。汉武帝时得此鼠,孝廉郎终军知之,赐绢百匹。

鼳鼠。今江东山中有鼳鼠,状如鼠而大,苍色,在树木上。音巫觋。

鼠属

牛曰齝。食之已久,复出嚼之。羊曰齥。今江东呼齝为齥,音漏泄。麋鹿曰齸。江东名咽为齸。齸者,䶗食之所在,依名云。鸟曰嗉。咽中裹食处。寓鼠曰嗛。颊里贮食处。寓,谓猕猴之类寄寓木上。

齸属

兽曰衅。自奋衅。人曰挢。频伸夭挢。鱼曰须。鼓鳃须息。鸟曰狊。张两翅。皆气体所须。

须属

校勘记 编辑

  1. “反”,原作“及”,据古逸丛书本、单疏本所引、阮本《注疏》、《山海经》改。
  2. “眄”,原作“盼”。按《释文》曰“亡见反”,则作“眄”是。今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3. “好”,原作“如”,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4. “卬”,原作“卭”,据唐石经、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5. “䶂”原作“鼩”,“雀”原作“瞿”。按《释文》曰:“郭音雀,将略反。郭注本雀字或误为瞿字,沈旋因云‘郭以为鼩鼠,音求于反’,非也。”然则作“䶂”“雀”者是。今据单疏本所引、邵晋涵《正义》改。

释畜第十九 编辑

𫘦𬳿马。《山海经》云:“北海内有兽,状如马,名𫘦𬳿。”色青。

野马。如马而小,出塞外。

駮如马,倨牙,食虎豹。《山海经》云:“有兽名駮,如白马,黑尾,倨牙,音如鼓,食虎豹。”

騉蹄,趼,善陞甗。甗,山形似甑,上大下小。騉蹄,蹄如趼而健上山。秦时有騉蹄苑。

騉𬳿,枝蹄趼,善陞甗。騉𬳿,亦似马而牛蹄。

小领,盗骊。《穆天子传》曰:“天子之骏,盗骊、绿耳。”又曰:“右服盗骊。”盗骊,千里马。领,颈。

绝有力,駥。即马高八尺。

膝上皆白,惟馵。四骹皆白,驓。骹,膝下也。四蹢皆白,首。俗呼为踏雪马。前足皆白,𫘬。后足皆白,翑。前右足白,启;《左传》:“曰启服。”左白,踦。前左脚白。后右足白,骧;左白,馵。后左脚白。《易》曰:“震为馵足。”

駵马白腹,𫘪。駵,赤色黑鬛。骊马白跨,驈。骊,黑色。跨,髀闲。白州,驠。州,窍。尾本白,騴。尾株白[1]尾白,駺。但尾毛白[2]馰颡,白颠。戴星马也。白达素,县。素,鼻茎也,俗所谓漫髗彻齿。面颡皆白,惟駹。颡,额。

回毛在膺,宜乘;樊光云:“俗呼之官府马。”伯乐《相马法》:“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马。”在肘后,减阳;在干,茀方;干,胁。在背,阕广。皆别旋毛所在之名。

逆毛,居馻。马毛逆刺。

騋,牝;骊,牡。《诗》云:“騋牝三千。”马七尺已上为騋,见《周礼》。玄驹,袅骖。玄驹,小马,别名袅骖耳。或曰:此即騕袅,古之良马名。

牡曰骘,今江东呼䭸马为骘,音质。牝曰騇。草马名。

駵白,驳。黄白,騜。《诗》曰:“騜驳其马。”駵马黄脊,𩨃。骊马黄脊,騽。皆背脊毛黄。青骊,駽。今之铁騘。青骊𬴊,驒。色有深浅,班驳隐粼,今之连钱騘。青骊繁鬣,騥。《礼记》曰:“周人黄马繁鬣。”繁鬣,两被毛,或云美髦鬣。骊白杂毛,駂。今之乌騘。黄白杂毛,𬳵。今之桃华马。阴白杂毛,骃。阴,浅黑。今之泥騘。苍白杂毛,骓。《诗》曰:“有骓有𬳵。”彤白杂毛,騢。即今之赭白马。彤,赤。白马黑鬣,骆。《礼记》曰:“夏后氏骆马黑鬣。”白马黑唇,𩧴;黑喙,䯄。今之浅黄色者为䯄马。一目白,瞯;二目白,鱼。似鱼目也。《诗》曰:“有驔有鱼。”

既差我马,差,择也。宗庙齐毫,尚纯。戎事齐力,尚强。田猎齐足。尚疾。

马属

犘牛。出巴中,重千斤。𤜌牛。即犎牛也,领上肉𤜌胅起,高二尺许,状如橐驼,肉鞍一边,健行者日三百馀里。今交州合浦徐闻县出此牛。犤牛。犤牛,庳小,今之㹄牛也,又呼果下牛。出广州高凉郡。魏牛。即犪牛也,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山海经》曰:“岷山多犪牛。”犣牛。旄牛也,髀、膝、尾皆有长毛。犝牛。今无角牛。犑牛。未详。

角一俯一仰,觭。牛角低仰。皆踊,觢。今竖角牛。

黑唇,犉。《毛诗传》曰:“黄牛黑唇。”此宜通谓黑唇牛。黑眦,牰。眼眦黑。黑耳,犚。黑腹,牧。黑脚,犈。皆别牛黑所在之名。

其子,犊。今青州呼犊为𤘽。

体长,㸬[3]长身者。

绝有力,欣犌。

牛属

羊,牡,羒;谓吴羊白羝。牝,牂。《诗》曰:“牂羊坟首。”

夏羊,黑羖䍽。牡,羭;黑羝也。《归藏》曰:“两壶两羭。”牝,羖。今人便以牂羖为白黑羊名。

角不齐,觤。一短一长。角三觠,羷。觠角三匝。

羳羊,黄腹。腹下黄。

未成羊,羜。俗呼五月羔为羜。

绝有力,奋。

羊属

犬生三,猣;二,师;一,玂。此与猪生子义同,名亦相出入。

未成毫,狗。狗子未生㲦毛者。

长喙,猃。短喙,猲獢。《诗》曰:“载猃猲獢。”

绝有力,狣。

尨,狗也。《诗》曰:“无使尨也吠。”

狗属

鸡,大者蜀。今蜀鸡。蜀子,雓。雏子名。

未成鸡,僆。今江东呼鸡少者曰僆,音练也。

绝有力,奋。诸物有气力多者,无不健,自奋迅,故皆以名云。

鸡属

马八尺为駥。《周礼》云:“马八尺已上为駥。”

牛七尺为犉。《诗》曰:“九十其犉。”亦见《尸子》。

羊六尺为羬。《尸子》曰:“大羊为羬,六尺。”

彘五尺为豟。《尸子》曰:“大豕为豟,五尺。”今渔阳呼猪大者为豟。

狗四尺为獒。《公羊传》曰:“灵公有害狗,谓之獒也。”《尚书》孔氏传曰:“犬高四尺曰獒。”即此义。

鸡三尺为鶤。阳沟巨鶤,古之名鸡。

六畜

校勘记 编辑

  1. “株”,原作“枺”,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2. “但”,原作“俱”,据宋监本、古逸丛书本、顾校本改。
  3. “㸬”,原作“牬”。按《释文》音傅盖反,《音释》音贝,则当从巿声,作“㸬”是。今据郑樵本、羽泽山房本、古逸丛书本、阮本《注疏》校勘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