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嘉话
玉堂嘉话 作者:王恽 元 |
《玉堂嘉话》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王恽撰。恽有《承华事略》,已著录。是编成于至元戊子,纪其中统二年初为翰林修撰、知制诰、兼国史馆编修官,及调官晋府秩满,至元十四年复入为翰林待制时一切掌故,及词馆中考核讨论诸事。始于辛酉,终于甲午,凡三十四年之事。所记当时制诰特详,足以见一朝之制。如《船落致祭文》、《太常新乐祭文》之类,皆他书所未见。他如记唐张九龄、李林甫告身之式,记平宋所得法书、古画名目,宋聘后六礼,金科举之法以及论宣谕制诰之别,据柳公权跋,知唐时已有《广韵》,辨米芾之称“南宫”以赠官太常,记秦桧家庙之制,摘颜真卿书《出师表》之伪,谓《金史‧天文志》出于太史张中顺,与夫张德辉述塞北之程,刘郁述西域之事,皆足以资考证。而宋、辽、金三史之议,尤侃侃中埋。其中如论日月五星,则不知推步之法;谓古妇人无谥,则不知声子、文姜之例;论六帖,则剿袭《演繁露》;论舜事,则误信钱时;论野合,则附会《博物志》,皆为疵累。《唐六典》女伯女叔一条,二卷、五卷再见,亦失检校。然大致该洽,不以瑕掩。全书已收入《秋涧集》中,此乃其别行之本也。 |
序
编辑中统建元之明年辛酉夏五月,诏立翰林院于上都,故状元文康王公授翰林学士承旨。已而,公谓不肖恽曰:“翰苑载言之职,莫国史为重。”遂复以建立本院为言,允焉,仍命公兼领其事。时不肖侍笔中书,两院故事,凡百草创,经营署置,略皆与知。其年秋七月,授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方帝泽鸿厖,赉及四海,诰命宣辞,颇与定撰。再阅月,蒙二府交辟,不妨供职,兼左司都事。自后由御史里行调官晋府,秩满,复入为翰林待制。时则有若左丞相、监修国史耶律公、承旨霍鲁忽孙安藏、前左辖姚公、大学士鹿庵王公、侍讲学士徒单公、河南李公、待制杨恕、修撰赵庸、应奉李谦。不肖虽承乏,几于无考,其获从容侍接,仰其祖宗对天之鸿休,圣训无穷之睿思,皆闻所未闻者。至于文章高下,典制沿革,朝夕餍饫,所得亦云多矣。今也年衰气耄,尽负初心。因䌷绎所记忆者凡若干言,辑而为八卷,题之曰《玉堂嘉话》。其或灯火茆堂之夜,尊罍心赏之间,吐嘉话于目前,想玉堂于天上。鸣息有时,盛年不再,良可叹也!然昔人有宅位钧衡,不得预天子私人为恨。顾惟此生,不为未遇,用藏家柜,以贻将来。至元戊子冬季二日,前行台侍御史秋涧老人谨序。
卷一
编辑大元中统二年秋七月,恽自中省详定官,用两府〈谓内、外两省。〉荐授翰林修撰,其宣词云:“行己无忝,博学能文,顾超绝之逸材,足铺张于伟迹,宜司纶命,以赞皇猷。可特授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当振斯文,以宣朕命。”其修撰雷膺词云:“昔年《诗》、《礼》,已闻鲤过于庭前;今日丝纶,复见凤毛于池上。”二词参政杨公笔也。既拜命,谒承旨王公于寓馆,公曰:“唐人题名记为三千佛名经,其充词臣者,即为一佛出世。国家文治伊始,汝等首应是选,于士林有光矣。”八月,上都文庙告成,公命某官作释菜诸文,颇立论其间。公曰:“如此文字,有称功颂德而已。”又云:“作文亦有三体,入作当如虎首,中如豕腹,终如虿尾。虎首取其猛重,豕腹取其楦穰,虿尾取其螫而毒也。此虽常谈,亦作文之法也。”初,公既草诸相宣辞,通作一卷,实封,细衔书名,上用院印,付恽呈省。问焉,曰:“白麻盖自中出,今实封防其漏泄,亦唐人锁院之意也。”其《立史院奏帖》有云:“自古有可亡之国,无可亡之史。兼前代史纂,必代兴者与修。盖是非与夺,待后人而可公故也。”公又亲笔作《史大略》付恽,如帝纪、列传、志书,卷秩皆有定体,其传须三品有显列者立。又云:“太史张中顺,金一代天变皆有纪录。就此公未老,可亟与论定,亦是志书中一件难措手者。切念。”承旨公讳鹗,字百一,曹之东明人。正大元年甲申获承榜状元第,遂应奉翰林文字,殊为金主眷顾。天兴二年,官通议右司员外郎。后遇圣上,宠光益隆。如谘大计,以斯道觉民为先;论日蚀,以彻乐罢宴为对。开礼乐之源,则释菜先师;明庆威之权,则张皇治本。又以葬祭故主为请,允焉。后为位哭汝水上,哀动左右,天日为变色,仍私谥为义宗。据法:“君死社稷曰义。”其忠不忘君如此。
冬十月,侍中和者思传旨︰“都堂与文字召静应姜真人去者。”恽时为左司都事,宰相命具诏草。其词曰:“静以知来,智能藏往。念前言之有效,方庶事之惟几。遐想仙标,载勤驲传。僠然而至,暂辞嘉遁之乡;罄尔所怀,与复细毡之论。”
至元十四年丁丑岁春二月庚申朔,复授翰林待制。是日,赴院供职。
为《春旱禁酒诏》:“汉赐大酺,岁有常数;周申文诰,饮戒无彝。况糜粟者莫甚于斯,崇饮者刑则无赦。近缘春旱,朝议上陈,宜禁市酤,以食民食。朕详来奏,实为腆民。可自今年某月日,民间毋得酝造酒醴,俾暴殄天物,重伤时和。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为《春旱祈雨青词》:“伏以万物盈于两间,亭毒必资于帝力;皇天佑于一德,精诚可格于高穹。比者时雨愆常,秋种不下。重念无辜之者,将罹荐至之灾。循省内修,庶回衷眷;爰因雩祭,崇建灵坛。伏望列圣垂仁,九天降鉴。易阴阳之恒数,斡造化之玄机。下敕丰隆,霈流甘澍。苏槁麦于南亩,播嘉谷于东郊。一涤昏霾,溥洽生意。岂惟大赉,三农免失业之忧;嘉与多方,高廪享有年之庆。”
同诸公观唐张九龄等诰于玉堂,其词曰:“门下︰《春秋》之义,尚重卿才。王国克桢,莫先相位。用增其命,必正其名。中奉大夫、守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文馆学士、赐紫金鱼袋、上护军裴耀卿,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兼修国史、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曲江县开国男张九龄,经济之才,式是百辟。正议大夫、检校黄门侍郎、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李林甫,泉源之智,迪惟前人。既枢密载先,而亲贤称首。审能群会,所莅有孚。宁惟是日畴咨,故以多年历选。国钧繄赖,邦礼克清。宜命曰鼎臣,置之廊庙。耀卿可银青光禄大夫,守侍中、学士,勋如故。九龄可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令、学士、知院事、修国史,勋、封如故。林甫可银青光禄大夫,守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勋如故。主者施行。开元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上用尚书吏部之印凡五颗。“制可”下傍作细字,书某月日某时都事某、左司郎中光奴。后细衔,相臣与部官同列,去姓而名,名作大字,署曰“尚书左丞相”,曰“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丞相、集贤院学士、修国史、上柱国徐国公嵩”,曰“吏部尚书、上柱国、武都县开国伯暠”,曰“朝请大夫、检校吏部侍郎、上柱国豫”,曰“吏部侍郎”,曰“朝议大夫、守尚书左丞、赐紫金鱼袋挺之”。后书年月日,印同前。后稍下以细衔书“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兼修国史、上柱国、曲江县开国男臣张九龄宣”,曰“中书侍郎”,曰“朝议大夫、中书舍人内供奉、集贤院修撰、上柱国臣徐安贞奉行”。复作高行,细衔曰“银青光禄大夫、守侍中、弘文馆学士、上柱国臣耀卿”,曰“黄门侍郎”,曰“朝请大夫、给事中、内供奉臣昱等言”。复大字与衔平头书“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复大字与前平书“告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兼修国史、上柱国、曲江县开国男张九龄,奉被制书如右,符到奉行”。自“告”字已下,作五行,用印二十九颗,唯“制”字上空。后上与前平头书“郎中恽”,下细字书“主事怀琛、令史王烈、书令史姚元。开元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下印同前。用告用柿黄斗底绫作卷,凡七幅,上上约一尺。或者谓曲江与林甫通作一告除拜,以鸾枭并集、驽骥同皂为嫌。予曰:“帝尧在上,咎、夔与驩、鲧同列,恐自昔有所未免,正在明君别其贤否,用与不用耳。然唐自开元后,九龄竟罢而相林甫,治乱之分于斯已见矣。”二月壬戌题。
唐李绅拜相︰〈后有徽宗御书跋。〉“门下︰兴化致理,必资作砺之功;纳诲弼违,实赖将明之效。苟非材标人杰,道茂时宗,蕴经济之宏规,积岩廊之素望,则何以光我注意,允于具瞻。其惟至公,式举成命。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营田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赞皇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李绅,气禀清刚,体含冲用。抱金石之正性,挺松桂之贞姿。识达古今,虑周微隐。词源睿发,洞学海之波澜;智刃高挥,森武库之矛戟。中立不倚,方严寡徒。长庆一朝,委遇斯极,入参禁密,出总纪纲。王猷多润饰之能,邦宪著肃清之称。洎领版图之任,尤彰均节之宜。而又宠辱靡惊,得丧齐致。河洛留神明之政,浚郊恢将帅之谋。威令播于军戎,豪黠屏迹;宪纲洽于封部,疲羸息肩。俗变阜安,人知礼义。日者锡其高第,换彼雄藩。当淮海之要冲,控舟车之都会。风望并峻,佥谐莫逾。朕虔恭宝图,梦寐良辅,爰膺审像,果副虚求。尔宜践台席之崇严,司中枢之密勿。外以底绥华夏,内以勤恤黎元。视同列犹埙篪,期君臣如鱼水。无使仲山补衮,独见美于周《诗》;汲黯匡时,常推高于汉史。祗率训典,往惟戒哉!可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散官、勋、封如故。主者施行。会昌二年二月十二日。”年月日上下凡用印五颗,其文即尚书吏部之印。傍近下细衔书“中书令”,次“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臣珙宣奉”,次“中书舍人臣孔温业行”。复作高行与告文齐,细衔曰“侍中”,次“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臣德裕”,次“给事中臣泰章等言”。作大字与细衔齐︰“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会昌二年二月日。”印文同前。大字平书“制可”。下细书“月日时、都事左司郎中”。复作高行与“制可”齐书,细衔曰“吏部尚书”,次“吏部侍郎”,次“尚书左丞”,已上皆阙。后大书与衔平头,曰“告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赞皇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李绅奉被制书如右。符到奉行”。自“告”字至“行”字用印一十九颗,全空“制”字。后复平书“司勋郎中判懿”,下细衔曰“书主事”,次“张弘亮”,次“令史杨温”,次“书令史。会昌二年二月日下”。印同前。
徽宗御跋云:“恭读《太祖皇帝实录》,载伪蜀李昊自言绅之后,仕孟昶至司空、赵国公。方昶与江南通好时,遣其臣赵季札使景。季札回,得李绅唐武宗朝自淮南节度使入相告以遗昊。昊欲夸诧其事,结彩为楼,置告于中,朝服前导,尽呼声妓杂奏歌乐,迎归私第。即召将相大臣宴饮,仍以帛二千疋谢季札。详阅告文,正昊所诧之告也。然自武宗逮今三百年,苟人以忠谅功业闻于时,有不必金石而坚者,可不勉哉!因节文以载其实。”后有“复古殿”四字,上用“御书之宝”,又有“范仲淹、富弼、吴中复、韩缜玉汝己未季秋观于承旨东厅”。先儒论汉人大纲正,节目不备,唐人大备而纯,正谓此等制耳。秋涧云。
洛阳竹斋先生李得之云:“制、诰二体不同。宣辞必须散,诰词乃用四六。今宣词皆作四六,非也。盖宣则王言亲谕,诰则牒奉敕行。如蔡正甫作《道陵谕孟宗献词》云:‘朕新即大宝,诏有司以取天下士。卿自乡选至于殿陛,四为举首,非才之高、学之博、识之优,何以臻此?今畀以北门应诏之职。朕之待卿不薄,然君子志于远者大者,无以此为自足。尔其勉旃!’又《谕沁州刺史李楫》云:‘有司以卿资应未当得郡。朕以识卿最久,爱卿占对详明,进止审当,故有此授。卿当悉力为民,政成以称朕意,尔其勉之!’是也。其诰如狄梁公、颜少师、李文饶等词,唐人纯用四六是也。”又云:“知制诰为三字词臣,故唐诗有云‘三字词臣求识面,九重天子望低颜’之句。”得之先生名国维,淄川人。
浮阳王𬱖文叔说︰“初,鹿庵先生奉敕定撰《赵秘书先世碑文》。才毕,先生柂车过予于崇宁里,迎视若有喜色,未审何为。坐定,出此文,至其论说:‘噫!古人有言,风霜别草木之性,危乱显贞良之节。夫危乱世常有,而全节死义之士不可常得,或相去数百年,或相望数千里,时有一二焉。独赵氏一门之内,父子兄弟乃有四人,真可尚哉!昔比干效忠于殷,而受封于周;尧君素尽节于隋,而唐太宗为文祭之。盖天下之善一也,圣人一视同仁,宁有彼此之分哉?今赵氏父子兄弟尽忠于金,而圣天子为之立碑,渊衷睿监,盖与夫唐太宗、周武王之心不侔而同矣。敢对扬休命,系之以铭。’先生不觉自读者再。公养气素厚,且复尔耳,谅以自得用事切当为喜,乃知文士气习,至其适意,不知手舞足蹈,古今通一致也。”又记︰“吕逊尝谈赵著、吕鲲以诗鸣燕朔间。二人皆出耶律相门下。虎岩每得一联一咏,即提掷其帽于几,龙山从傍谓曰:‘不知李、杜平时费多少帽子?’闻者为捧腹。”
待制杨恕,〈字诚之。〉金文献公杨尚书子,尝谈其父正大间所陈奏议,今录于此:“臣伏读圣旨节文,六品以下官有情见诣登闻检院进奏帖者。圣训广大,盖将博询兼览,以尽群下之智也。臣实愚懵,无妙谋长策仰裨圣听之万一,独取事之切于今日者,列为二事以言之,一曰简卒,二曰理财。简卒之说,复有三焉︰一曰取人材,二曰募愿为,三曰括驱丁。理财之说,复有二焉︰一曰纳官从便,二曰和买可罢。臣请言简兵之说。臣去岁在乡里,见其简卒之时,不以人材优劣为等差,而以物力多寡为次第。故所得富民之子弟,彼生长于衣食丰裕之中,居则役仆隶,行则策坚肥,未尝谙习天下劳苦之事。使之负斗区之重,徒步数十里,则惫且颠矣,况能被坚执锐,以为我军之前行而逆战哉?仓卒之际,非徒无益,适足为我军之累,不若无之之为愈也。为今之计,莫若行三说以简卒,则庶乎其可用矣。何谓取人材?盖十人所聚,必有为之雄者,在千万亦然。如揔州县之丁男,不必物力多寡为先后,惟躯干勇壮是求,则所得皆能战之人矣。何谓募愿为?盖天下之民,虚为游手不业者甚众,平日无事,则使气以侮人,无赖而犯法。其中或有果敢勇健,奋不顾身,良民所不及者,如锡以束帛之赏,募之为兵,则所得皆乐战之人矣。何谓括驱丁?盖天下之奴隶,自幼及壮,备尝勤劳艰苦之事,其筋体气力之所服习,驰走负任之所惯狃,岂常人之所能及哉?如简其人材之胜甲胃者,免当房之贱,藉之为兵,则所得皆能战之人,且有乐战之心矣。简卒如是,则与夫富民之子弟僝弱而不能战、恇怯而不乐战者,相去岂不远哉?臣请言理财之说。臣切见数年前北边有事之时,天下钱钞遏塞不通,交钞库不胜换易之多,乃逻卒持梃力与胜之。当是时,小民有懋迁之艰,商旅有不行之病。比年以来,渐无此弊者,但以多取故也。今以南鄙军兴,支给浩繁,户部乃日增印钞之数,以救目前之急,然所出者方来而无穷,所入者虽增而有限。以有限而待无穷,则钞有时而不通矣。为今之计,莫若行二说以理财,则庶乎其无滞矣。何谓纳官从便?国家利钞之不行,不若钱之通也,故院务所输之课,皆使入之,其术固善矣。能限之以分位,拘之以分数,则所入之钞伤太少耳。夫已收太半之钞,而臣犹谓之少者,诚恐后日所出者太多故也。如使凡入官之数,银、钞、钱三者一听民便,或全以银、钞入者亦听之,如此,则三者之价常平而不偏,钞法以通流矣。且以目前银价论之,不及钱、钞者,每两盖二三百钱。如纳从民便,则银入者多,而价与钱、钞适平矣。此取之之法也。知所以收,则所支之法又不可不知。臣切见国家之取于民,有曰和买,有曰和雇者,徒爱其虚名之美而不救其利害之实也。盖和雇、和买之有损于国,无补于民,适足为吏卒之利耳。且科敛之限方急,州县之官以鞭笞捶楚从事于忽遽之间,小民奔走趋命之不暇,故出数倍之直以应上之求,恐恐然惟以不得罪于州县为幸。国家悯小民趋辨如是之劳,故出直以偿之,意固善矣。柰何州县官之明干者少,胥吏、乡里正主首之属,因缘为奸,官直之及贫民者十才二三。则是官有费损之实,民无饶益之利也。为今之计,莫若罢和雇、和买之虚名。凡有科敛,一验贫富多寡之数而均之,民不必出直以偿之。国家方事殷之时,虽户赋口敛亦不为过,何必取公帑不及支之财欲以益当赋之民,而要和雇、和买之名哉?且以括马一事言之。前年马之取于民者,既议与之直,今岁所括之马,如又偿之,则所费为不赀矣。况畜马者皆有馀力之家,待南方平定之后而偿之,亦未晚也。若夫边方攻守之策,兵家奇正之术,固非愚臣所能识也。虽然,臣切料宋人为此无名之举者,上无奇谋秘策可以摇动中国者,特以过听逋逃之言,以为彼军朝发则我民夕应矣。然兵交已来,所遇败衄,我民之心,安然不动,则是狂狡之素计已屈矣。如秋高马肥之后,鼓行而进,则淮南可折捶而定也。虽然,臣窃有私忧过计者。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于既得淮南之后。何以言之?盖得淮南,则江之南北尽为战地,进而相与争利于舟楫之间,我之劲弓洞贯之卒不得环寇而发,飞骑越蹂之足不得望风而骋。当是时,宋人扼江为屯,潜师于淮,以断我军之粮道,或决水以潴淮南之地,则我军当如何应接?使彼计不知出此,则固善矣;如使能为此计,圣主岂可不与二三大臣预为之谋哉!虽临敌制宜,千变万化,然如臣子所言者,上宜先有成筭也。臣愚狂瞽,不识国之大计,冒昧陈列,不胜恐悚待罪之至。”
时每会集,日课读《平宋事迹》若干编类者,其间机画三二显事,多归贾、杨二人。安藏意不能平,至有言。鹿庵先生徐谓曰:“无庸。异时修辑正书,岂容及此?从繁就简,不得不然。”安公色为夷︰“予且会体要之有方也。”
《跋僧花光梅后语》:“蜀僧超然,字仲仁,居衡阳花光山。避靖康乱,居江南之柯山,与参政陈简斋并舍而居。山谷所谓‘研墨作梅,超凡入圣,法当冠四海而名后世’。尝有‘移船来近花光住,写尽南枝与北枝’之句,其丰度可想见矣。云梦赵复题云:‘如王、谢子弟,倒冠落佩,举止欹倾,自有一种风味。’此盖前金高丞相家藏。旧四幅:《暗香》、《踈影》、《溪雪》、《春风》,今失其《溪雪》,见为宋子玉所收。”
古者妇人无谥,虽后妃之贵,止从其氏。至东汉显宗,始加阴后以谥,自是遵为定制。
宋相李昉《春日五堂即事》有云:“一院有花春书永,四方无事简书稀。”予《夏日玉堂即事》亦有二绝句:“阴阴槐幄幕闲庭,静似蓝田县事厅。细草近缘春雨过,映阶侵户一时青。”“日长上直玉堂庐,思入闲云待卷舒。重为明时难再遇,等闲羞老蠹鱼书。”
《颁高丽历日诏》︰〈云云。〉“惟历象日月星辰,乃能成岁。自侯甸男邦采卫,要欲同文。”高公学士词也。
古墓中玉器血渍者,盖尸以水银烹其血能渍。其尸沁者,盖尸之膏油所沁也。其玉器以手拭光衬生白晕者,即尸沁也。
卷二
编辑看古玉器,当解其刀刻、碾刻者。刀刻为上,与碾刻盖相去甚远。丞相史公尝收太康墓中玉环,名曰“泥湫龙”,系昆吾刻也。
磨李廷珪墨法。商台符尝云:“向抄合万户用聚星玉版研磨李廷珪墨,求木庵书。研为墨所画,木庵亟止之曰:‘用李氏墨有法,若用一分,先以水依分数渍一宿,然后磨研,乃不伤研。’论砚先观其石性麄细枯润,不必须有眼者。其腻润视之有紫芒而不拒笔者,即端之佳者也。”
看画当观其气,次观神,而画笔又次之。用漆点睛、朱砂红、石绿者,皆唐画也。予尝观阎立本《老子西昇》如此。
许鲁斋云:“古人看《汉书》皆有传授。不然,有难晓者。”岂《律历》、《天文》之谓乎?
太康冢,或云汉梁孝王墓,或云晋何曾墓,以下里物色考之,皆恐非也。予向与吴教授会真定,因及此。吴曰:“此晋司马文王陵也。”曰:“何据?”吴曰:“昔居太康时,冢前有庙晋文王祠,至田夫野叟皆以文王呼之。及发其龟璧,皆刻南征并寿之字,以史考之,文王南征数矣。”岂其然欤?
鹿庵先生曰:“《前汉》列传多少好样度,于后插一铭词,篇篇是个碑表墓志,作者观此足矣,不必它求。”曹南湖亦尝说作铭辝法度,谓如一人有数事好处,取其重者论之。及详《史汉论赞》,其原盖出于此。
坡诗虽二十字者,皆有莫大议论。
欧公文尊经尚体,于中和中做精神。
鹿庵曰:“文章以自得不蹈袭前人一言为贵,曰取其意而不取其辝,恐是终踵人足迹,俱不若孟轲氏一字皆存经世大法,其辝庄而有精彩也。”
南湖又云:“非《庄》无以雄其辩,非《骚》无以清其气。”
予尝问匡衡相业于先生。先生曰:“汝以为何如?”曰:“学术有馀,而忠謇不足。”先生为首肯。
地震说。《周语》伯阳父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孔晁云:“阳气伏于阴下,见迫于阴,故不能升,以至于动。以地道安静,返动为异也。”又,《灵台秘苑》云:“地本于阴而生万物,其形至厚而德至静,定而不动者也。若忽震动,是谓臣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入,阴有馀也。若外戚擅权,后妃专政,则土为变异;小人用,下有谋,及民扰,则地震,其分多兵饥。若动于宗庙宫庭,或动而不已者,国有叛臣,谗佞并进,大臣数动,诛罚不以理,而上下不相亲,或政在女子,或秋行冬令,则地裂。若裂而有声,四方不宁,地忽陷,乃专政民离散,亦为失地。若火燃者,乃为阳精,地为阴主。若或燃,则越阴之道,行阳之政,伤而不克之象,臣专恣而终以自害也。若地忽生毛,为金失其性,人将劳役。”又,汉应奉云:“人气内逆,则感动天地。天变见于星气日蚀,地变见于奇物震动者,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有五脏六躰,五脏象天,六体象地,故脏病则气色发于面,体病则欠伸动于貌。”前世术者,乃以日辰分配国土为占,岁日月时辰及见灾所在之地,皆同用之。又有只以日时相加为占者,如汉成建始三年日蚀地震,杜钦云:“殆为后宫。何以言之?日以戊申蚀时加未,戊未土也,土者中宫之部也,其夜地震未央宫殿中。今本朝大臣无不安之人,外戚无乖剌之心,诸侯无强大之国,四方无逆理之节,此必嫡妾将有争宠而相害者。”其法,甲为齐,乙为海外东夷,丙为楚,丁为江淮、南蛮、海岱,戊为韩、魏、中州、河济,己为韩、魏,庚为秦,辛为华山已西之国,壬为赵、燕、卫,癸为常山已北北方之国,子为周,丑为翟、魏,亦主辽东,寅为赵、楚,卯为郑,辰为晋、邯郸、赵,巳为卫,午为秦,未为中山、梁、宋之国,申为齐、晋、魏,酉为鲁,戌为赵、吴、越,亥为燕。
天鸣有声,人主惊忧而百姓劳,失厥土。
五福太一所在,每岁须利一事。大斿三十六年一交,十二年司天,十二年司地,十二年司人。小斿三年一交。大斿所在天开眼,小斿所在人相食。已上皆东平占星刘明之说如此。
日月径一千里,周三千里。何以知之?曰:“周天三百六十有五度,以太阳日行一度考之则知矣。”
周公以阳城土圭测日,自王城四面去千里则减一寸。凡日食,于窗隙间穿纸如钱许,取影视之,可见食之多寡,东缺则西见,西缺则东见。
枢府典故。唐初,典兵禁中出于帷幄之议,故机密名官。开元中,设堂后五房,而枢密自为一司,其职秘,独宰相得知,舍人官属无得预也。贞元之后,藩镇旅拒,重以兵属人,乃以中官分领左、右神策军,而枢密之职归于北司,然尝寄治省寺庑下,延英会议则屏立殿西,势犹厌厌传道宫省语而已。至其盛时,其贵者号中尉,次则枢密使,皆得贴黄除吏。唐末乃除北司,并南、北军于枢密使,遂緫天下之兵。五代以来,多以武人领使,而宰相知院事。至宋,复置副贰签书直学士之名,大略文武参用,间以宰相兼领,故得进退大吏,预闻机政,其任职盖重矣。〈陈绎修《西府记》。〉
《西使记》:“壬子岁,皇弟旭烈统诸军奉诏西征,凡六年,拓境几万里。己未正月甲子,常德〈字仁卿。〉驰驲西觐,自和林出兀孙中,西北行二百馀里,地渐高,入站。经瀚海,地极高寒,虽暑酷,雪不消,山石皆松文。西南七日,过瀚海,行三百里,地渐下,有河阔数里,曰昏木辇,夏涨以舟楫济。数日,过龙骨河,复西北行,与别失八里南以相直。近五百里,多汉民,有二麦黍谷。河西注潴为海,约千馀里,曰乞则里八寺,多鱼可食,有碾硙,亦以水激之。行渐西,有城曰业瞒。又西南行,过孛罗城,所种皆麦稻。山多柏,不能株,络石而长。城居肆囿间错,土屋窗户皆琉璃。城北有海,铁山风出,往往吹行人堕海中。西南行二十里,有关曰铁木儿忏察,守关者皆汉民,关径崎岖似栈道。出关至阿里麻里城,市井皆流水交贯,有诸菓,唯瓜、蒲萄、石榴最佳。回纥与汉民杂居,其俗渐染,颇似中国。又南有赤木儿城,居民多并、汾人。有兽似虎,毛厚,金色,无文,善伤人。有䖝如蛛,毒中人则烦渴,饮水立死,唯过醉蒲葡酒,吐则觧。有㗜酒。孛罗城迤西,金、银、铜为钱,有文而无孔。方至麻阿中,以马撁拖床递铺,负重而行疾,或曰乞里乞四,易马以犬。二月二十四日,过亦堵两山间,土平民伙,沟洫映带,多故垒坏垣。问之,盖契丹故居也。计其地,去和林万五千里。而近有河曰亦运,流汹汹东注。土人云:‘此黄河也。’二十八日,过塔剌寺。三月一日,过赛蓝城,有浮屠,诸回纥祈拜之所。三日,过别石兰,诸回纥贸易如上巳节。四日,过忽章河,渡舡如弓鞋然。土人云:‘河源出南大山,地多产玉。’疑为昆仑山。以西多龟蛇,行相杂。邮亭客舍,甃如浴室,门户皆以琉璃饰之。民赋,岁止输金钱十文,然贫富有差。八日,挦思干,城大而民繁。时群花正坼,花唯梨、蔷薇、玫瑰如中国,馀多不能名。隅城之西,所植皆蒲萄、粳稻,有麦,亦秋种。其乃满地产药十数种,皆中国所无。药物疗疾甚效:曰河只儿,状如苦参,治马鼠疮、妇人损胎及打扑内损,用豆许,咽之自消;曰阿息儿,状如地骨皮,治妇人产后衣不下,又治金疮脓不出,嚼碎傅疮上即出;曰奴哥撒儿,形似桔梗,治金疮及肠与筋断者,嚼碎傅之自续。馀不能尽录。十四日,过暗不河,夏不雨,秋则雨,溉田以水。地多蝗,有鸟飞食之。十九日,过里丑城,其地有桑、枣,征西奥鲁屯驻于此。二十六日,过马兰城,又过纳商城,草皆苜蓿,藩篱以柏。二十九日,过殢扫儿城,山皆𥂁,如水晶状。近西南六七里,新得国曰木乃奚,牛皆驼峯,黑色。地无水,土人隔山岭凿井,相㳂数十里,下通流以溉田。所属山城三百六十,已而皆下。唯担寒西一山城,名乞都不,孤峯峻绝,不能矢石。丙辰年,王师至城下,城绝高险,仰视之,帽为坠。诸道并进,敌大惊,令相大者纳失儿来纳款,已而兀鲁兀乃筭滩出降。筭滩,犹国王也。其父领兵别据山城,令其子取之,七日而陷。金、宝物甚多,一带有直银千笏者。其国,兵皆刺客。俗见男子勇壮者,以利诱之,令手刃父兄,然后充兵。醉酒,扶入窟室,娱以音乐、美女,纵其欲数日,复置故处。既醒,问其所见,教之能为刺客,死则享福如此。因授以经咒日诵,盖使蛊其心志,死无悔也。令潜使未服之国,必刺其主而后已,虽妇人亦然。其木乃奚在西域中最为凶悍,威胁邻国,霸四十馀年。王师既克,诛之无遗类。四月六日,过讫立儿城,所产蛇皆四跗,长五尺馀,首黑身黄,皮如鲨鱼,口吐紫艳。过阿剌丁城,祃咱苍儿人被发,率以红帕首,衣青,如鬼然。王师自入西域,降者几三十国。有佛国名乞石迷西,在印毒西北,盖传释迦氏衣钵者。其人仪状甚古,如世所绘达摩像,不茹荤酒,日啖粳一合,所谈皆佛法,禅定至暮方语。丁巳岁,取报达国,南北二千里,其主曰合里法。其城有东西,城中有大河。西城无壁垒;东城固之以甓,绘其上甚盛。王师至城,不一交战,破胜兵四十馀万。西城陷,皆尽屠其民。寻围东城,六日而破,死者以数十万。合里法以舸走,获焉。其国俗富庶,为西域冠。宫殿皆以沉檀、乌木、降真为之,壁皆以黑白玉为之。金珠珎贝,不可胜计。其妃后皆汉人。所产大珠曰太岁弹,兰石、璱璱、金刚钻之类,带有直千金者。其国六百馀年,传四十主,至合里法则亡。人物颇秀于诸国。所产马名脱必察。合里法不悦,以橙浆和糖为饮。琵琶三十六弦。初,合里法患头痛,医不能治,一伶人作新琵琶七十二弦,听之立解。土人相传,报达,诸胡之祖,故诸胡皆臣服。报达之西,马行二十日,有天房,内有天使神,胡之祖葬所也。师名癖颜八儿,房中悬铁絙,以手扪之,心诚可及,不诚者竟不得扪。经文甚多,皆癖颜八儿所作。辖大城数十,其民富实。西有密乞儿国,尤富,地产金,人夜视有光处,志之以灰,翼日发之,有大如枣者。至报达六千馀里,国西即海。海西有富浪国,妇人衣冠如世所画菩萨状。男子胡服,皆善寝,不去衣,虽夫妇亦异处。有大鸟,驼蹄,苍色,鼓翅而行,高丈馀,食火,其卵如升许。其失罗子国,出珍珠。其王名𥜌思阿塔卑云。西南,海也。采珠,盛以革囊,止露两手,腰絙石坠入海,手取蛤并泥沙贮于囊中,遇恶䖝,以醋噀之即去。既得蛤满囊,撼絙,舟人引出之,往往有死者。印毒国去中国最近,军民一千二百万户。所出细药、大胡桃、珠宝、乌木、鸡舌、宾铁诸物。国中悬大钟,有诉者击之,司钟者纪其事及时,王官亦纪其名,以防奸欺。民居以蒲为屋,夏大热,人处水中。己未年七月,兀林国阿早丁算滩来降,城大小一百二十,民一百七十万。山产银。黑契丹,国名乞里弯,王名忽教马丁筭滩,闻王大贤,亦来降。其拔里寺大城,狮子雄者鬃尾如缨拂,伤人,吼则𠴢从腹中出,马闻之怖,溺血;狼有鬃;孔雀如中国画者,唯尾在翅内,每日中振羽;香猫似土豹,粪溺皆香麝如;鹦鹉多五色;风驼急使乘,日可千里;鹁鸽传,日亦千里。珊瑚出西南海,取以铁网,高有至三尺者。兰赤生西南海山石中,有五色,鸭思价㝡高。金刚钻出印毒,以肉投大涧底,飞鸟食其肉,粪中得之。撒八儿出西海中,盖玳坁之遗精,蛟鱼食之吐出,年深结成,价如金,其假者即犀牛粪为之也。骨笃犀,大蛇之角也,解诸毒。龙种马出西海中,有鳞角,牡马有驹,不敢同牧,骝马引入海,不复出。皂雕一产三卵,内一大者灰色而毛短,随母影而走,所逐禽无不获者。垅种羊出西海,羊脐种土中,溉以水,闻雷而生,脐系地中,及长,惊以木,脐断啮草,至秋可食,脐内复有种。又一胡妇解马语,即知吉㐫,甚验。其怪异等事,不可殚纪。往返凡一十四月。郁叹曰:“西域之开,始自张骞,其土地山川固在也,然世代浸远,国号变易,事亦难𢎿。今之所谓瀚海者,即古金山也。印毒,即汉身毒也。曰驼鸟者,即安息所产大马爵也。密昔儿,即唐拂菻地也。观其土产风俗可知已。又《新唐书》载:‘拂菻去京师肆万里,在西海上。’所产珎异之物与今日地里正同,盖无疑也。中统四年三月,浑源刘郁记。”
堂叔伯者,是并父之兄弟也。
父之姊妹谓之女叔、女弟。
《鄂王岳飞谥忠穆文》:“主耳忘身,兹谓人臣之大节;谥以表行,必稽天下之公言。申锡赞书,追告幽穸,故太师追封鄂王谥忠穆岳飞。威名震于夷狄,智略根乎《诗》、《书》。结发从戎,前无坚敌;枕戈励志,誓清中原。谓恢复之义为必伸,谓忠愤之气为难遏。上心密契,诏札具存。夫何权臣,力主和议?未究凌烟之伟绩,先罹偃月之阴谋。李将军口不出辞,闻者流涕;蔺相如身虽已死,凛然犹生。宜高皇眷念之不忘,肆孝庙哀矜之备至。还故宫而礼葬,颁祠额以旌褒。逮于先帝之时,禭以真王之爵。既解诬于累圣,可无憾于九京。然而易名之典虽行,议礼之言未一,始为忠愍之号,旋更武穆之称。朕获睹中兴之旧章,灼知皇祖之本意,爰取危身奉上之实,仍采克定祸乱之文,合此两言,节其一惠。昔孔明之志兴汉室,若子仪之光复唐都,虽计效以或殊,在秉心而弗异。垂之典册,何嫌今古之同符?赖及子孙,将与山河而并久。英灵如在,茂渥有承。”
鹿庵先生曰:“作文之躰,其轻重先后,犹好事者以画娱客,必先示其寻常,而使精妙者出其后。”予偶悟曰:“此倒食甘蔗之意也。”
作文字亦当从科举中来,不然,岂唯不中格律,而汗漫披猖,无首无尾,是出入不由户也。又云:“后学虽不业科举,至于唐一代时文律赋,亦当披阅而不可忽,其中躰制规模多有妙处。”
二王行书,其蜿蜒欹倾之状,若行云流水,似不拘于律。然即以笔意求之,其端庄流丽,皆有馀韵,唯具眼乃能识之。
鹿庵先生尝以历代史学试问于不肖,恽对曰:“自《史》、《汉》而下,文字率猥并无法,如《新唐书》虽事增于前,辝省于旧,字愈奇而气愈索,不若《新五代》一唱而三叹有馀音者矣。”先生为忻然。
南方之地,物香而人臭,或者谓饮食致然,与草木之气所夺故也。予曰:“不然。四方者,乃中国之阴也。阳为馨香,阴为臭秽。四方气偏,不得中和之正,故香臭异常。”
《辛殿撰小传》:“弃疾,字幼安,济南人。姿英伟,尚气节,少与泰安党怀英友善。肃慎氏既有中夏,誓不为金臣子。一日,与怀英登一大丘,置酒曰:‘吾友安此,余将从此逝矣。’遂酌别而去。既归宋,宋士夫非科举莫进。公笑曰:‘此何有?消青铜三百易一部时文足矣。’已而果擢第。孝宗曰:‘是以三百青凫博吾爵者乎!其为授观文殿修撰。’及议边事,主和者众,公曰:‘昔齐襄公雪九世之耻,《春秋》韪之,况我与金人不同戴天仇邪!今日之计,有战伐而已。’时丞相侂胄当轴,与公议合。自是败盟开边,用兵于江淮间者数年,公力为居多。开禧二年,除知绍兴府。至陛辝,复以金人危乱,宜亟攻为言,辝情慷慨,义形于色。継侂胄再议恢复,乃以枢密都承旨召公于越,中道以疾卒,道号稼轩居士。今《文集》中寿南涧翁者,盖侂胄也。初,公在北方时,与竹溪尝游泰山之灵岩,题名曰‘六十一上人’,碎辛字也。至元二十年,予按部来游,其石刻宛在。”
圣上御极十有八年,当至元十一年丙子春正月,江左平。冬十二月,图书礼器并送京师,敕平章太原张公兼领监事,寻诏许京朝官假观。予遂与左山商台符叩问披阅者竟日,凡得书画二百馀幅,今列于左:
王羲之《四月帖》。〈四十字。〉
献之三帖。〈一《洛中》,二《佳音》,三《北问》。〉
王羲之《与谢安石评书帖》,后跋云:“古人作字,悉平生用功,安有不绝出于古今者邪?羲之与安石冠王、谢首,所争若此,况它哉?”盖帖中有云:“自于山谷中临学锺氏、张芝等书二十馀年,竹叶树皮,山石板木,不可知数。至笺縠藤紫,反复书之。佳者收采,自书皆记不能得。”而云此公何时用功夫,深不达耳!
献之《鄱阳帖》。
右军《威略帖》,八十二字。入梁、唐御府。至宋,入苏大简家。崇宁癸未,襄阳米芾审定真迹,其图书有秘玩手临。
智永禅师临右军四帖,后东坡跋云:“辨书如听响切脉,知其美恶,则可谓必能名之者过也。予观秘阁墨迹,皆唐人硬黄临本,但得临本皆可蓄,惟《鹅群》一帖,似是献之真笔。熙宁五年,子瞻书。”
褚遂良临《黄庭》,南唐昇元三年装褙,纸则黄硬。
米芾学右军书并论其笔法,后一幅亦学右军书。退之诗“俗书趁姿媚”,此公不为石鼓发,想亦见此等物耳。
献之草《洛神赋》,纸极残缺,向明视背,万绽纵横。
谢安《东山帖》。
右军《快晴帖》,米襄阳临本。
《兰亭五言帖》,后跋云:“唐虞世南临本。”
晋王恬帖。〈三十一字。〉
晋王敦帖,作草圣书,皆《晋史》中语。
献之书《洛神赋》,后有梁普光间题跋云:“唐人临本,不名何人。”
献之书陆士衡《文赋》。
锺太傅墨迹《议事表》,后钱惟演、范尧夫、薛道祖题。钱文僖公题:“尚父尝宝此帖。”尚父谓武肃王镠也。
唐人书:
唐太宗二帖,一两行十字,若珠还合浦,剑入延平。泰和二年三月,司封员外郎柳公权记。
唐玄宗《赐道士李涵光敕》。
李阳冰墨迹《篆侍御帖》,上有李后主合同印。
李阳冰篆二十六字,后有韦处厚、李商隐题。商隐字躰绝类《黄庭经》,时{{YL|开成三年}}也。
高闲上人《诧得韩序帖》,后有韩琦、刘敞、富弼、欧阳修、宋敏求题云:“此卷蜡纸书,非摹本也。”欧云如此。韩公称《实录》云:“书系颠草。”
欧阳率更帖二,临本《度尚帖》、《襄阳宝定珍迹秘玩》。
智永禅师《春雨帖》,真草《千文》墨迹。
唐相李憕《连句帖》,后跋云:“笔势似李北海。”
李北海《毒热帖》临本,李邕手简。后题观者黄鲁直、张浮休、邵𪛌、王说、张舜民等凡六十九人。
僧高闲《观张旭颠逸帖》。
唐史惟则墨迹《篆隶韵》,系小篆体例修狭,后张浮休、李公麟跋。
李太白《醉归》墨迹,后自题云:“吾头懵懵,试书此不能自办。贺生为我读之,汝年少眼明。”上有“四世三公”之印。
怀素草《千文》、草《圣游京师帖》、《论草字帖》、《自叙帖》、《布帘帖》、《上林花发帖》。
唐高宗已下诸帝墨迹手诏。
李北海《休休帖》。
白少傅墨迹《六偈子》。
唐元和大理评事吴通微行书《千文》。
唐人草《北山移文》,垂拱二年写。贞元甲戌陆贽观,笔法似是孙过庭。
唐僧亚栖书。
吴彩鸾龙鳞楷韵,后柳诚悬题云:“吴彩鸾,世传谪仙也。一夕书《广韵》一部,即鬻于市,人不测其意。稔闻此说,罕见其书,数载勤求,方获斯本。观其神全气古,笔力遒劲,出于自然,非古今学人可及也。时泰和九年九月十五日题。”其制共五十四叶,鳞次相积,皆留纸缝。〈天宝八年制。〉
怀素《洛中帖》。近于洛中得王右丞《苔矶静钓》、《水阁闲棋》二画,其林野之思,物景之清,不觉身在其间,信精笔感人也如此。
李白墨迹《送贺八归越诗》。
颜书:《与兄常山太守书》、《乞米帖》、《与宗室李太保勉》、《奉辝帖》、《与卢八仓公快雪晴时帖》二十八字。《与李太保状》,后有唐陈铨印志。《祭濠州文》。
孙过庭墨迹《草书谱》。过庭,字虔礼,陈留人,高宗{垂拱二年书。《徽宗书谱》云:“孙草书皆逼羲、献,妙于用笔,隽拔刚断,出于天材,非积习所可至。”
孙思邈书,计二十一字。
坡书:《洗玉池铭》,擘窠真书瘦劲。
《神奎阁碑》墨迹。
《上清储祥宫碑》墨迹,然后书老泉撰。商左山云:“盖避党祸,故改云。”
东坡醉书卢仝诗,为团练使书。
东坡《观世音赞》,靖康元年五月书。盖公殁前二月绝笔书也。
卷三
编辑杨凝式,小字诗,字虚白,五代时人,号希维居士。又云关西老人,癸巳人。
《心印帖》、《李老君枕中经》、《招客同饮帖》,皆唐人书。
韩魏公书杜少陵《画鹘诗》。
擘窠大字墨迹,山谷书。《继月帖》云:“继月学书,未知其要处。东坡先生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又云:‘学书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格。’”
山谷为甥张大同书擘科大字一卷,中云:“涪翁自黔南迁于僰道二年矣,寓舍在城南居儿村侧,蓬藋柱宇,鼪鼯同迳,然颇为诸少年以文章翰墨见强,尚有中州时举子习气未除耳。至于风日晴暖,策杖蹇蹶,雍容林邱之下,清江白石之间,老子于诸公亦有一日之长。时涪翁年五十六,病足不能拜,心腹中蒂芥如怀瓦石,未知后日复能作如此字否?其笔势从横,意韵潇散,绝类《瘗鹤铭》。书少陵《画鹤》等诗。”
山谷《练湖夜雨草圣》、《瘦藤草圣》十三篇,《辛未人日书》,皆公诗也。《草圣赠元亮侄》两首,草书《廉颇传》,书《韩非子》十六篇。后跋云:“侄授万里来求书法,此不急务也。以万里来,故不能已。”山谷书一十幅内此《君轩诗》擘科大字,体极瘐劲。又起草《墓铭》一;《草圣诗》三首,书王摩诘诗。
山谷书一十幅,内《草圣》一为李华重试南丰郑熙枣核笔,崇宁四年南楼书。盖公绝笔也。
《达观台诗》、《草圣六言诗》,内行书五首,皆摩诘、王建、王介甫、东坡诗,后自云:“老眼昏花,书不能佳,如丑妇昏镜中梳妆,似亦妍耳。”
苏才翁《草圣少陵》二首。
苏氏宝章、东坡、黄门、迈、迟等帖,迟即颍滨子也。
《远涉帖》。予二十年前观于大名魏氏家,未敢必为孔明书。及入秘监见《宣和书谱》,乃知宋御府所取,为武侯书明矣。
米书《黄龙寺碑》〈宋相张商英撰〉。
襄阳书一十幅,内两卷佳。蔡襄《元祐续帖》,凡九帖,帖帖笔法不同。
宋少卿宏道说:“尝见李德新所藏碑本云:‘书学之传,蔡邕得之于神人,邕传女文姬,文姬传锺繇,繇传卫夫人,夫人传羲之,羲之传献之,献之传羊欣,欣传萧子云,子云传王僧虔,僧虔传智永,智水传智果,智果传虞世南,世南传欧阳询,询传张长史,长史传颜鲁公。’”
古今画:
阎立本画古帝王一十四人:汉文昭帝、光武皇帝、魏文帝丕、蜀昭烈皇帝、吴孙权、晋武帝炎、陈宣帝、陈文帝、陈废帝、后主叔宝、陈文帝、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炀帝。前宋杨褒家藏,后入秘阁。富弼、韩琦题识其后,但文昭帝有解云:“汉文庙乐曰《昭德》,故曰昭文帝。”又云:“伪蜀李寿曾立号曰汉,兴庙谥曰昭文。此文昭,又恐非也。”十四帝除汉文、陈宣、废帝、后主、炀帝,馀皆衮冕,若五方帝之仪。其曹丕、司马炎、宇文邕容色皆严毅可畏、其宇文邕髯模糊满颔,两颧上亦有长须下垂。
晋顾恺之《青牛道亡图》〈道士即封君达〉。画《洛神赋》〈后有梁普光间题跋临本〉。吴道子《护法善神》。
阁立本《阮孚礍屐图》、《老子出关图》、《老子西升经》,下虞世南楷书各段事迹。王维《山水图》、《辋川图》、《骊山图》。韩干《出水马》。
李昭训《崆峒山图》。李昭道《避暑宫图》。戴松《牛》。李将军《鹘》。唐人《翦[1234]马》。贯休《行》、韩干《正面马》。韦偃《群卫图》〈后主收〉《唐人化行天竺》。荆浩《江村早行》。韩干《四马图》〈七人解衣下水〉、李升水墨《滕王阁图》合幅,上画人物宴集甚盛。
张萱界画《宫阁侍女图》及《醉女图》〈内有以紫色粉涂面者香〉。
韩干《三花御马真》。张萱《虢国夫人夜游图》、小李将军《翠微宫图》合幅。一幅画骑者十四人、步者二;一幅骑者十九人,牧马者十四人。
《曹将军霸猎骑图》。人物结束类开元初,羽林守捉衣杂色锦袍,裹方平巾,带长刃、两箭,左手握弧,右抽矢于房,骅骝马豹鞯、红锦襕,胸鞅同,勒有镳,朱丝绦鞚马,迅疾殆逐兽然。笔画劲硬如铁屈者,御题“神品上上”。
《宋诸帝御容》。自宣祖至度宗,凡十二帝。内怀懿皇后李氏用紫色粉,自眉己下作两方叶涂其面颊,直鼻梁上,下露真色一线,若紫沙幂者。后见《古今注》,魏文帝宫人有巧笑者,以妒锦丝作紫粉涂拂其面。
《宋郊天仪仗图》。《衮冕图》。《车辂图》。易古吉《獐猿》。《蓼花草虫》。杨棐《象》。黄筌《猿》。李伯时《水墨马》、《群马图》。邱庆馀《花禽》。锺隐《双禽图》。黄筌《碎金图》。崔白《梅竹寒雀》。李公年《桃溪春色》。艾宣《竹鹤》。胡环《马骑》。契丹人凡画,毛尾取狼毫疏渲。张戡《騉马图》。崔壳《江鸭》。李伯时《著色马》。郭忠恕《避暑宫》,作界画。黄居采《鹿》。艾宣《鸡冠黄葵》、《杜鹃花图》。崔白《秋塘戏鸭》。郭忠恕界画著色《宫阁图》。李伯时著色《夜游宫图》〈嫔十人,奄四人皆骑〉。徽宗临张萱《宫骑图》。李伯时《渊明图》。李伯时《莲社图》。赵大年《小景》。郭忠恕《飞仙图》。郭熙《秋山图》。
因念人与事机会合,皆有数存其间。九年春,予一夕梦谒平章公于府第之东堂,梅数行,发书一柜示予,皆粉图绘本、金文玉牒。今观中秘所有,璀璨溢目,与梦中所见略同,吁亦异哉!《传》曰:“嗜欲将至,有开必先。”信哉!斯言也,作《书画目录》序。
王晋卿《烟江叠嶂图》并和坡诗:
李伯时画《明皇乘三鬃赤骠》,后跋云:“昔李将军思训画明皇拥嫔御数十骑摘瓜,伯时仍为山路小桥〈至元元年与翟处正观于东平武济之家〉。”
又观《东坡与蒲资政传正书》,并《觅》、《柿》、《霜》、《无核枣》四帖,有张行简、董师中、元遗山跋语。
僧传古《坐龙》。至元元年,宣慰张顺斋为春旱于范大师观迎此龙于严东平北宅,每旱张是图辄雨,此日亦然。龙苍驼蹲坐火云中,项与鳞甲间皆有绿发,世所画皆蝤蚓耳〈《宣和题妙品》〉。赵邈搠《噀墨虎》,至两目夹镜,睛随人转。同史左丞观于田尚书和卿家。已上二画皆有诗。大意古人欲以一艺名世者,必精思入神,极古今之变而后已,故能洞达天机,气随物在,至观之者亦有感格相应之理。如摩诘《苔矶静钓》、《水阁闲棋》,令人不觉身在其间。传古《龙》出雨应气来,《噀墨虎》睛逐人转,邻姬颦蹙马践家具之变,此长沙云“精笔感人有如此”者,盖非虚谈也。秋涧老人题。
丁丑秋,奉御脱烈传旨本院,定撰顺德资戒碑及普门塔碑铭。鹿庵曰:“老夫作《资戒文》,乃令不肖撰《塔铭》。”恽谢不敏。先生曰:“但作,吾深意存焉。”及毕,闻奏颇称旨。今日乃悟先生其诱掖成就后生如此。
陈希夷尝有诗云:“我见世人忙,个个忙如火。忙者不为身,为身忙却可。”
商左山云:“颜平原《中兴颂》,盖变玉箸大篆为真楷耳。”
刘房山尝说海陵欲南征,先以十八人服御与上一同私行抵淮上,以觇虚实,号曰黑护卫。前次相下宿南郭逆旅,张灯置酒,闻有新进失职刘其姓者先在邸中,召与饮。刘素善讴能诗,即以歌侑觞,辞气慷慷,礼貌甚恭。上喜甚,遂询其所以至此之意而默识之。黎明,刘复持酒饯谢。上既乘,以手札付刘曰:“府尹我亲知也,可用此投献。”取钱几干缗。刘依命谒府尹,疑通刺久不报,见左右皇遽具仪物授旨,方悟畴昔为海陵云。及还宫,即特旨起复刘为京朝官。后从南狩,同殁江上。
至元十五年戊寅正月甲寅乙酉朔,同李侍讲德新、应奉李谦陪百官就位,望拜行在所,凡七拜。其侍仪司先一日于端门两阙间灰界方所,以板书百官号,随各司依品秩作等列。班定,以次入宫行礼。礼毕,由左掖门出,风埃大作,所谓“出门尘涨如黄雾,始觉身从天上归。”曾有口号一绝:“隔夜端门分板位,平明簪笏列鸳行,紫云低覆千官入,润作金炉百和香。”
读韩文《孔戣墓铭》,孔世三十八,字音作苏合反。王承旨《庆八秩诗》,一庵云:“人材落落自天成,千佛经中第一名。已令贰膳常珍入,但入朝行以杖行。”商左山云“药裹封灾随腊去,酒杯称寿逐年新。”胡紫山云:“坚辞不允老而传,几杖恩光又十年。勇折桓文匡政弊,力扶周孔上经筵。”又云:“塞破乾坤享重名,玉堂东观又尊荣。香山如砺沪沟带,才与斯文作主盟。”
宋人画《琼花图》,花蕊团团作九叶,如聚八仙花。扬州人说近岁其花已枯朽矣。
米元晖所藏古端研,其背刻云:“此研色青紫而润,下岩石也。先公得于山谷若文室中,磨李庭珪墨,试诸葛氏笔,世间真有扬州鹤也。”后题曰:“元晖。”山谷云:“虎儿笔力能扛鼎,好著元晖继阿章。”米因以字之,亦羲之、献之例也。
祠尧、舜、禹于所都,唐开元五年为始,从褚无量请也。见《无量传》。
王黄华《称香品》有“蟠螭小月,夜窗幽几”之辞。公寿止五十三,官至承务郎翰林修撰。
黄华论汴河:“前宋以洛河入汴为京西漕路,其后黄河以南,洛水旧道断绝。今汴河名存其实,止是京、索、须三水自荣泽南入汴河故道行流。”
徽宗临张萱《宫骑图》,其侍从有挈金𩧐驼者。盖唐制宫人用金驼贮酒、玉龟藏香。
赵同签说:“高丽东北有第五头城,其地有五城,此盖从南第一城也。”
宋克温说:“今山阴,古金山也;古于阗,今曰鄂端;古乌孙,今俄罗斯潮海杭爱;薛良河,今锡里库;回鹘,今辉和尔;回纥,今回回;不穀寒,毗伽可汗;身毒,印都;土蕃,土波。柘枝舞,本柘拔舞,金人以名不佳,改之。”
屈原湘中庙,题曰清烈公。
《唐‧车服志》:“带驼尾取顺下之义。鱼袋取其清洁,鱼目不瞑,勤而不懈也。”
“契丹以其国产镔铁,乃为国号,故女真称金以胜之。或谓以水生金,非也。高丽盖州,盖葛牟城也,明昌初易名曰辰州。”〈鹿庵云。〉
有旨讲究光禄寺职掌。寺与卿,汉宫也。应劭曰:“光,明;禄,爵;勋,功也。”言光禄典郎谒者虎贲羽林,举不失德,赏不失劳,故曰光禄勋郎中。令,秦始置,掌宫殿门户及诸郎在殿中之侍卫者,故曰郎中令。汉因之不改,北齐、隋、唐止掌肴膳。许左丞作《新定官制图》,大抵以唐为则,品从略与金同。
杭州画工潘氏写真,其法不用朽先草,直以笔写,又不粉背,言形似易、容色难。
晦庵云:“周之肃拜,今之长揖也。”
唐检校名,盖正官上加官。
沅州安抚使郭彦高,大名人。说广中风土:“其地皆山,如水之波浪然。”盖古盘瓠国在夜郎西南数百里,与大理东境相接。郭有诗:“地连两广多蛇窟,水隔三湘绝雁书。”
丁丑岁二月初,黄河自陕州灵宝清澄至河南府。或云:“自潼关至三门集津。”王子年《拾遗》:“丹邱千年一烧,黄河千年一清。”又曰:“圣人生。”鹿庵曾命拟《中省贺表》:“天开昌运,统一车书;地应休征,河清陕洛。恭惟德昭天汉,恩溥渊泉,覆帱何止于中华,洋溢远沾于方表,以致润涵九折,镜净两涯。自陕至巴,几千里之馀;由乙逾丙,殆三旬之久。鳞介之泳游可鉴,山林之形影皆分。跃图马于龙宫,未容专美;舞冯夷于鳞屋,时出效灵。顾兹上瑞之方增,特表吾皇之至圣,臣某等叨居华省,幸睹荣光,敢倾葵日之诚,用代辞人之颂。遐荒向慕,百川宗沧海而王;宝祚洪延,万寿等丹邱之固。”
正月上旬歌括:“甲子风灾丙子旱,戊子蝗虫庚子叛。唯有壬子最丰穰,正月上旬子细看。”窦先生云:“近岁颇有应验,故录。
闻捷,鹿庵命撰《中省贺表》:“天网虽疏,曾恢恢而不失;罪人斯得,迓穆穆以来平。外侮既消,颂声交作。恭惟仁含动植,德化生成。振长策而用三驱,念天显而惇九族。瀳雷之震,远惊而迩惧;大风之举,歌动而云扬。侧闻喜自于日边,岂止威加于海内。臣某等职叨省署,阻奉鸾舆,伫目龙旗,遥伸虎拜。归牧武成于周马,歌功美迈于唐铙。六辔言还,喜动两都之和气;千官饮至,欢腾万岁之霞觞。”
冯渭《金诏赦录‧序》有云:“灞陵森柏,荒凉白露之中;明惠寝园,寂寞苍梧之远。”又云:“荏苒十霜,竟摧一战。”〈指哀帝也〉
东坡《我有帖》云:“外郡虽粗俗,然每日惟早衙一时辰许纷纷,馀萧然皆我有也,内慰字不挑心写。”宋人萧山则题云:“今专官横将肆咆哮于庭,太守色羞对吏民,岂复有画戟清香意象耶?然坡非置公事不问,时平事少耳。为颍州时,久雪,一夕不寐,欲造炊饼救饥人,又发义仓数千石,作院炭数万称,酒务柴数十万称济之,未必常萧然也。所谓‘皆我有’者,特不以外物之有累我内乐之有而已,惟以逸处心、以劳处事,是之为能官。”
太常少卿宋宏道以先农燔肉来致,适李应奉受益携《毛诗‧青蝇》至《甫田》诸图请跋其后,有云:“观其禽鱼草木、车服笾豆之盛,而经国备物之制,令人想见三代忠厚气象,如在其间亲承其事。孰谓丹青形似起子至于斯耶?”
《大都城隍庙设醮保祐青词》〈代鹿庵作〉:“天鉴虽高,曾易显忠之命;基图寅绍,敢忘奉若之诚。爰自君临,颇历年所。颐眇躬之上托,致至理之维艰。岂期外侮潜消,复荷天休滋至。严风朔雪,大开一统;金穰玉烛,屡致丰年。而又雪静祈连,春回沙漠;昼日有平安之报,霜风无偃薄之虞。匪凉德之能然,皆神灵之所祐,乃即青阳之月,恭修金箓之科。诰演琅函,真临玉境。导含景苍珩之驾,覆垂云洪荫之仁。监兹报谢之䖍,重以保持之福。干戈止息,永维四海之清;邦国荣怀,以尚一人之庆。”
《新船落至祭岁君文》:“成舟委波,谓之落至;惟神灼知,一岁之事。泛彼中河,转致厥载;上下安输,非神曷赖。
《修端门前桥启土告岁君地祗文》:“应门将将,前临天津,玉辂所经,虹梁必陈。爰构爰缔,筑之陾陾,神惟垂祐,迄于有成。”
《五方帝祭文》:“因方殊号,尊以帝称;殿临五部,有赫其灵。维桥之作,鞭石驾梁;所冀拥卫,大来百祥。”
《减江南冗员诏草》:“谕江淮军民人等:夫张官置吏,本以为民,非扰民也。朕自混一江淮,于今五年,忧恤元元之心,不遑夙夜,期于抚定安集,以承上天全付所覆之意。比闻陈奏,不图设立之际,官冗人滥,重致烦扰。念之悯然,罔副朕志。今者上自行省宣慰司,下及总府州县等官,酌量轻重去处,其一切冗滥,凡有扰于民者,尽行革去。尔其各安恒业,永底尔生,既清旧染之风,共乐维新之治。其有作奸犯科,似前不应者,已敕行御史台纠察,中书省究治外,谘尔黎庶,体予至怀。”
《诫谕官吏诏草》:“朕自统一南北已来,设置群官,大小毕备,俾上下承宣,慰安元元而已。近缘冗滥,省并一新,自尔厥后,各慎攸司,以兴滞补弊为心,以便国益民为事,务施实惠,毋尚虚文,夙夜在公,尚期子治。若有狃习故常、贪残蠹害者,国有常刑,朕其敢赦?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唐申王《六马图》,一曰奔虹赤,二曰飞霞赭,三曰腾霜白,四曰凝露骢,五曰决波骝,六曰发电乌。内奔虹赤与决波骝绾结其尾,络首皆鞗,衔皆有镳,牵笼者服色皆以朱砂红、石绿妆染。苏门郭氏家藏。
《西溪折槛铭》:“直言骨鲠,天威雷霆;非赖此槛,资斧曷胜?槛既折矣,从修不修;佞臣见之,面心羞。槛谓直臣,可无结舌;尔气不挠,吾宁惮折。世多张禹,代无朱云;直槛横槛,整整而陈。噫!”
徐子方《茧瓶诗》:“一窍鬼工开混沌,八蚕神茧堕扶桑。”
卷四
编辑《穀梁子》曰:“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阴也、阳也、天也,三者全然后生。”
天极为南北极,天之枢纽常不动处,譬则车之轴也。《河图》言:“昆仑者地之中也,下有八柱,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素问》曰:“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注云:“中原地形西北高,东南下。今百州满凑,东之沧海,则东西南北高下可知。”或问邵子曰:“天何依乎?”曰:“依乎地。”“地何附乎?”曰:“附乎天。”“天地何所依附?”曰:“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气,其形也有涯,其气也无涯。但天之形圆如弹丸,朝夜运转,其南北两端后高下,乃其枢轴不动之处也。其运转者,亦无形质,但如劲风之来,当昼则自左旋而向右,向夕则自前降而归后,当夜则自右转而后左,将旦则自后升而趋前,旋转无穷,升降不息,是为天体,而实非有体也。地则气之查滓聚成形质者,但以其束于劲风旋转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久而不坠耳。”黄帝问于岐伯曰:“地有凭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亦谓此也。”曰九重,则自地之外,气之旋转,益远益大益清刚,究阳之数而至于九,则极清极刚,则无复有涯矣。岂有荣度而造化之者,先以斡维系于一处,而后以轴加之,以柱承之,而后天地乃定位矣。
鹿庵先生《江南平告天地文》:“伏以时逢丧乱,岳渎分疆;运属休明,乾坤一统。眷靖康之馀孽,拠江表以偷生。依阻山溪,动摇戈甲。不修岁币,久亏事大之仪;留止行人,永绝亲邻之好。即兴师而问罪,即列阵而长驱。戈船浮鄂渚之波,铁马渡松关之险。方知力屈,始悔前非,来至表以求哀,愿纳地而入觐。宋主某已于某月日来至阙下,其江南郡县人民已委官抚治了当,是皆上帝垂佑,灵祗降祥,欲康功普被子黔黎,故盛事施及于冲眇。尚祈昭监,永锡休嘉。”
《告太庙文》:“伏以践祚守文,虽本已成之业;继志述事,敢忘未集之勋。眷靖康亡灭之馀,擅吴会膏腴之壤,依凭江险,壅隔皇风,累兴问罪之师,犹守执迷之意,逮戈船飞渡,列戌土崩,始悟前非,方图改过,遂称臣而奉表,愿纳地以归朝。宋主某已于某月日来至阙下,其江南郡县人民已委官抚治了当。朔风炎气,尽书轨混同之地;商孙夏裔,皆烝尝助祭之臣。顾冲眇以何功,实祖宗之馀荫。尚祈昭监,永锡休嘉。”
《瀛国公制辞》:“时逢屯否,岳渎分疆;运值休明,乾坤一统。眷靖康之馀裔,擅吴会之奧区,远隔华风,久睽邻好。我国家诞膺景命,奄有多方。炎风朔雪之乡,尽修职贡;若木虞渊之地,靡不来庭。罄六合以混同,岂一方而独异?用慰徯苏之望,爰兴问罪之师,戈船飞渡而天堑无凭,铁马长驱而松关失险。宋主赵某乃能察人心之安背,识天道之推移,正大奸误国之诛,斥群小浮海之议,决谋宫禁,送款军门,奉章奏以祈哀,率亲族而入觐。是用昭示大信,度越彝章,位诸台辅之尊,爵以上公之贵,可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瀛国公,主者施行。”
凉、威、肃、酒与甘、张、沙,是炖煌、瓜、晋昌〈徒单侍讲括〉。
至元六年,行用元宝钞,止七十馀万锭。于时为御史曾照刷提举司文按,故知。至元七年,天下军民并析居总二百三十二万户。天干地支。天有五阴五阳为十干,地有六柔六刚为十二支。
九州地亩数。《后汉‧郡国志》注:“九州之地,凡二千四百三十万八千二十四顷,定恳者九百二十万八千二十四顷,不恳者一千五百二十顷。”哲宗孟后。元祐七年太皇太后以六礼仪制聘入宫。曰:
奉迎使、发策使、告期使、纳成使、纳吉使、纳采使。以仆射左右丞摄太尉充使。
《六帖说》曰:“乐天作类书,名六帖。”《通典‧选举门》载:“唐制,开元中行课试之法。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微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此六帖之名所从起也。六帖云者,取中帖之数以名其书,期于必中选也。
鹿庵命拟《复立按察司手诏》:“以一身之微,惟万事之统,不遑夙夜,常切忧勤。顾七道之提刑,扩六条而从事,近因省革,偶值停闲。然非违稽缓之愆,纵令弗问;恐伺便诗张之后,为害滋深。仍转侧以详思,非监临而罔益,据所在按察司照依已降条画,依旧设立施行。於戏!鹰隼当搏击之任,不与护恐为反伤。琴瑟既更张之馀,识大体乃为称职。”
“乐天每作歌诗成,须令其家老妪听读,能通解其旨意辞为之定体。此无他,不过通俗近人情而已,特表而出之,且为艰涩无谓之戒。”西汉云。
正大七年,亳州节度使赵庭玉诏别有擢用,其子贽时为省知除掾。既定省,公问以召之之意,贽曰:“以嫌疑故,特回避。”既而去,拜礼部尚书,贽入贺。
予婴年见神川刘先生,三苏文读不去手。因问于先大夫曰:“古人有言:‘苏文熟,啖羊肉;苏文生,啜菜羹。’岂此之谓也?”
宋未下时,江南谣云:“江南若破,百雁来过。”当时莫喻其意,及宋亡,盖知指丞相巴延也。夫荧惑之精,下散而为童谣。不尔,何先事如此?
《宋真宗东封升中图》,岳顶有五色云,山下环卫以甲马。《金道陵元会图》及《郊天仪仗图》、《郊天圆丘图》。曾闻某官说:“当时掌礼者房千里,中外几用人三万。”未知方泽制度与此何若?
唐张说家藏《明皇开元东封图》〈有说〉。
宋范石湖《揽辔录》记兴陵见宋使仪卫:“戊子早,入见。循东、西御廊北行,廊几二百间,廊分三节,每节一门。将至宫城,廊即东转,又百许间。其西亦然,亦有三出门,中驰道甚阔,两傍有沟,上植柳,廊脊皆以青琉璃瓦覆,宫阙门户即纯用之。北即端门十一间,曰应天之门,下开五门,两掖有楼,如左右升龙之制,东西两角楼。端门内有左右翔龙门、日华、月华门,前殿曰大安殿。使人自左掖门入,北循大安殿东廊,入敷德门。东北行,直东有殿宇门曰东宫。直北面,南列三门,中曰书英,是故寿康殿母后所居,西曰会通门。自会通北入承明门。又北则昭庆门,东则集禧门。尚书省在门外,东、西则左、右嘉会门。门有楼,即大安殿后门之后,至幕{宀夭},黑布拂庐待班。有顷,入宣明门,即常朝后殿门也。门内庭中列卫士二百许人,贴金双凤襆头、团花红锦衫,散手立。入仁政隔门,至仁政殿下,团凤大花毡可半庭。殿两傍有朵殿,朵殿上两高楼曰东、西上阁门。西廊悉有帘幕,中有甲士。东西御廊循檐各列甲士,东立者红茸甲金缠竿枪,黄旗画青龙;西立者碧茸甲金缠竿枪,白旗画黄龙,至殿下皆然。惟立于门下者皂袍持弓矢,殿两阶杂列仪物幢节之属,如道家醮坛威仪之类。使人由殿下东行,上东阶,却转南由露台行入殿阈,谓之栏子。金主襆头、红袍玉带,坐七宝榻,皆有龙水大屏风,四壁帟幕皆红绣龙,拱斗皆有绣衣,两楹间各有大出香金狮蛮地铺礼佛毯可一殿。两旁玉带金鱼或金带者十四五人,相对列立,遥望前后殿屋崛起甚多,制度不经,工巧无遗力。炀王亮始营此都,规摹出于孔彦丹,役民夫八十万、兵夫四十万,作治数年,死者不可胜计。”
《和宋书》:“皇天眷命大蒙古国皇帝致书于南宋皇帝:‘爰自平金之后,蜀汉荆扬,挐兵几三十年,交聘非一,卒无成约。比者川蜀捣虚,荆湖批亢。生灵有涂炭之苦,战士有暴露之劳。朕甚悯焉,是以即位之始,首议寝兵,用示同仁,以彰兼爱,期于休息元元,与天下共享有生之乐而已。且南交广而西巴蜀,北长江而东沧海,分兵守险,彼所恃以为国者也。今战舰万艘,既渡江以扼海;铁骑千群,复逾广而出蜀。四塞无结草之御,六军有破竹之威,人所共知,不必遍举。于此时也,非不能犄角长驱,水陆并进。秋风虎旅,指挥看浙江之潮;春露擎杯,谈笑挹吴山之翠。盖以佳兵不祥,素所不喜;守位以仁,今之本心。又况靖康南北衅端,初无盘错大故,非如女真、西夏,恶积实深而不可解者也。往者彼己胜负之事,往来曲直之辞,各有攸当,置而勿论。自今作始,咸取一新,故先之以信使,申之以忱辞,告宝位之初登,明朕心之已定,唯亲王上宰,能报聘之一来,则保国乐天,必仁智之两得。苟尽事大之礼,自有岁寒之盟。若乃忧大位之难继,虑诡道之多方,坐令失图,自甘绝弃,则请修浚城池,增益戈甲,以待秣马利兵,会当大举,论天时则炎瘴一无畏惮,论地险则江海皆所习知,必也穷兵极讨,一决存亡而后已。力之所至,天其识之;祸自彼挑,此无可慊。在我者至诚可保,在彼者听所择焉,毋循前例,止作虚文。时荐清和,善绥福履,不宣。白。庚申年四月七日开平府行。”
李翰林钦叔一日与杜仲良在茶肆中,有司召公甚急,公曰:“无他,多是要撰文字,渠留此勿去,少当即来。”已而果至,曰:“为戒谕百官草诏。”适当笔者,应奉程天翼。程初入供职,有猝不易称者,公遂立草五百馀字,允协事宜,甚称上意。其辞曰:“朕新即大位,肇亲万机,国事实为未明,政统犹惧多阙,尚赖尔文武多士,内外庶僚,上下同心,始终戮力,以副遗大投艰之托,共成兴滞补废之功。然而养资考者,每务于因循;嗜闲逸者,或托于疾病。因之积弊,习以成风,事至于斯,朕将何赖?盖尝深唯百姓勤劳之意,尚不能忘累圣涵养之仁。服田力穑,而以给租庸;挽粟飞刍,而不惮征缮。况尔等世膺高爵,身享厚恩,夫有国乃可以有家,而为臣亦犹为子,未有国不安而家可保,必须臣竭力而君以宁。加之事属方殷,时丁多故,旧疆待乎恢复,强敌期于削平,正当经营之秋,难行姑息之政。朕既夙宵轸念,庶几宏业以昭功,尔其朝夕在公,岂宜玩岁而愒日?夫汤刑以儆具位,周典以正百官。兹出话言,以为明训:掌刑者有法可奉,毋使有冤抑之情;典选者有格可循,毋妄求疏驳之节;钱谷当审知取予,毋吝于出纳之间;台谏当指陈是非,毋涉于细碎之事;司农以敦本察吏,不可苟且而旷职司;牧民以扶弱抑强,不可聚敛而营私计。至于大而分阃,小而掌兵,固当志殄寇仇,日辟土宇。受朝廷之托,必思报国;念功臣之后,常恐辱先。又岂可平居或冒于糗粮,临事或生于畏惧?视郡县之官,妄分于彼此;役部伍之卒,不计于公私。凡有我官,所当共戒,其敬遵于邦宪,务恪慎于宫箴,享富贵于当年,垂功名于后世。且赏罚期于信必,而功罪贵乎正明,兹诚前代之良规,亦我祖宗之已事,今当仰法,要在决行。於戏!任贤使能,周室果闻于兴复;综名核实,汉家遂至于肃清。公勤者赏不敢私,弛慢者刑兹无赦。各勤尔职,明听朕言。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因赐《国用安铁券文》,皇帝若曰:“谘尔内族英烈戡难保节忠臣、仪同三司、都元帅、兼平章政事兖王完颜用安:大邦维屏,古有格言:‘王府藏勋,赏存旧典。’卿台阶孕秀,海岳储灵,天赋忠贞,性资明敏。初为儿戏,营垒已成。长学神机,风云暗晓。方将提挈义旗,勤劳王家,服金革以不辞,冒矢石而有勇;顷遭逢于多垒,偶陷没于他邦,而能临事见机,去伪从正,变疾风雨,谋先鬼神,一举而患难殄歼,不时而州县皆复。听闻如此,叹瞩久之。朕方总揽英雄,兴建功业,体天地含宏之德,厚君臣始终之恩,胙尔以诸王之封,宠尔以上公之位,氏族已书于玉牒,勋业复纪于太常,同三司之威仪,建大将之旗鼓。盖欲宥及于十世,何嫌恩积于一门?泰山黄河,永及尔裔。皇天后土,实闻斯言,肆申白马之盟,庸示丹书之约。呜呼!谓予不信,鉴时人日之辞;弗与同心,如文公白水之誓。尚奉非常之渥,以保无疆之休。”此是左丞李实之子介然所作,时为翰林修撰。
鹿庵云:“世传米南宫者,言礼部也,自唐以来见称。或云指太常也,米芾尝为太常官。”
宋高宗善书学,择诸王,命史弥远教之,视可者以继统。孝宗,其一也。高宗因出秘府《兰亭》,使之各书五百本,以试其能。孝宗不旬日,临七百本以进。
司马公注《古文孝经》,首章作“仲尼闲居,曾子侍坐”。广扬名篇于故治可移于官后,有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父严兄之辞。
《续夷坚志》载:“广府某官苦蛇毒,取雄黄贮纱囊中,挂四壁间。既而承尘上日流黑汁,视之,有巨蛇一,众蛇十数,皆腐溃而死。自是府舍清安,绝无毒物蟠蛰。”
鹿庵云:“青词主意,不过谢罪、禳灾,保佑平安而已。《宋史‧王安石传》论安石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虽少正卯言伪而辩,行僻而坚,王莽以《六经》文奸言,不是过也。”
东坡论浩然之气:“在身为气,见于行事为节,合而言之为道,故刚而不馁。”欧阳公云:“韩愈不获用于世,修用于世而不尽。”
青阳梦炎说:“《春秋》书春王正月,本无深意。周虽建子,其纪年实用夏正,观《豳国风》为可见矣。只为《左氏》书周正月,故后人说谓以夏时冠周月。”又谓:“《穀梁》虽迂远,义理最明;《左氏》尚文辞,却差了义理。”
许鲁斋说:“班固作《古今人表》分九等,恐昔人心术行事不易知也。如孔子称四科,言语:宰我、子贡,至哀公问社,食稻衣锦曰安,皆为失对。称‘管仲之器小哉’,而曰‘如其仁,如其仁’,伊尹谓‘不以尧、舜之道事君治民,是贼君民也’,而佐汤伐桀,其前后不同如此。”又云:“间获玉山贼首害陈宣慰祐者,斩扬州市。”予即曰:“若陈为善之心,不宜罹此。今若是,命也。如果得其贼,天理为不泯矣。”鲁斋为首肯。
柳文五《就桀赞序》云:“伊尹,圣人也。不夏、商乎心,心乎生民而已。曰:‘孰能由吾言,由吾言为尧、舜,而吾生人尧、舜人矣。’退而思曰:‘汤诚仁,其功迟;桀诚不仁,朝吾从而暮及于天下可也。’于是就桀。至于卒不可,乃相汤伐桀,俾汤为尧、舜,而人为、尧舜之人。吾所以见伊尹急生人之大。”
《唐会要》,贞观十四年,陕州刺史房仁裕奏:“臣所管界内,正月九日,河变清者首尾三百馀里。”京房云:“河水清,天下平。”宋少庆云:“所清处天地之气,上下澄澈,故清亦如霜降水潦收而清也。”宏道又说:“文与可《送东坡通判杭州诗》云:‘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坡初以为常,及遭事,乃知与可为知几。”
《相如传》云:“倒景者,谓人在天上,下视日月,故曰倒景。”课税所立于合罕皇帝即位之元年。谚云:“平生避车,不远一舍。”李受益说:“宋人文庙位次,立子思于孟子上。”
德州城壁堑高深,城门内起直城前障,掩蔽内外,左右慢道其尾相属。俗传云:“皆颜鲁公制也。”
宋校正《礼部韵说》:“廿字本音入,今人作二十字用;卅字本音钑字,今人亦作三十字用。”
近杭州遗火,烧五万馀家,延及御史台少府监烬焉,至秘书监,救得免。有人作赋一联云:“公道不行,台遂焚于御史;斯文未丧,省仅存于秘书。”
观颜鲁公《忠义堂》等帖,偶悟公书劲而润,盖笔善转而韵胜故也。
何参政继先说:“大名宣抚司参议乌古论真区处事机,甚有次断。时奉朝旨,死囚呈省待报,其馀边关杂犯,皆从便处决。时围李坛于济南,人心中外不安,乌议一切重刑,欲皆戮之。使由子明已下,皆以违制不从。乌与左丞阔子清谋曰:‘坛贼未下,魏为西邻,不便宜从事,无以震詟众庶。’竟戮之市。人称临事知权变”云。真,字正卿,小字四和,前朝近侍局大使。
晦翁《明道论性说》:生之谓性,止生之谓也。
天之付与万物者谓之命,物之禀受于天者谓之性,然天命流行,必二气五行,交感凝聚,然后能生物也。性命形而上者也,气则形而下者也。形而上者,一理混然,无有不善;形而下者,则纷纭杂糅,善恶有所分矣。故人物既生,则即此所禀以生之气,而天命之性存焉。此程子所以发明告子生之说,而以性即气、气即性者言之也。
皆水也,止各自出。
此又以水之清浊譬之。水之清者,性之善也。流至海而不污者,气禀清明,自幼而善,圣人性之而全其天者也;流未远而已浊者,气禀偏驳之甚,自幼而恶者也;流既远而方浊者,长而见异物而迁焉,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浊有多少,气之昏明纯驳有浅深,不可以浊者不为水,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然则人虽为气所昏,流于不善,而性未尝不在其中,故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惟能学以胜气,则知此性浑然,初未尝坏,所谓元初水也。东坡云:“昔之为性论者,孟子以为善,而荀子以为恶,杨子以为善恶混,而韩愈氏又取夫三子之说而折之以孔子之论,离性以为三品,曰中人可以上下,而上智与下愚不移。言孔子之所谓中人可以上下,而上智与下愚不移者,是论其材也。而至于言性,则未尝断其善恶,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而已。”
晦庵《象刑说》:“周穆王五刑皆赎,复舜之旧。不察舜之赎,初不上及五刑,而穆王之法,亦必疑而后赎。穆王之事,以予料之,殆必由其巡游无度,财匮民劳,至其末年,无可为计,乃特为此一切权宜之术以自丰,而又托以轻刑之说,以违道以干誉耳。”
观蜀工孙知微《人样渡海观音像》,足前有谓小百花者,盖作一大青荷叫,上布散诸天花,故云。又观马云卿临吴道子《转山北斗图》,凡七人,中有披甲者。又观周宣王《宣榭敦》,考其款文,至至元戊寅二千年矣。颜鲁公书《出师表》,后题:“乾元元年戊戌岁,蒲州刺史颜真卿奉敕书。”予以谓虽颜氏童仆,尚不至此,恐是世俗好事者为之。
卢挚说:“尝闻诸先辈,汉去三代最近,高祖,有为之主,不能革去秦弊,复井田封建之制,此最事之可责。因与论作文当于易中求难,难中求易,相鉴之作,当以萧何为首。”一日左丞姚公谓馀:“不若自皋、夔始而下,自无首尾为间。”馀详思处变之极,反经而不失其正者,莫伊、周为大,故自阿衡为首。
宋宾客云:“河水清,河阴精。本浊而反清,不惟异常,亦水气之极盛也。”李受益云:“祖宗次序,自曾祖已上为五代祖,增而上之也。”
鹿庵云:“令之声韵,始自沈约。及观令礼部韵,如十灰十三元音殊不协。何以知其自约始?以《文选》前声韵不谨严乃知。”
镇国寺柏上生芝,中宫有旨令院官究其样以进,因与李受益具事实如左:《论衡》云:“芝生于土。:土气和,故芝草生。”《古瑞命记》:“王者慈仁则芝草生。”《瑞应图》:“王者敬事耆老,不失故旧,则芝草生。”《酉阳杂俎》云:“屋柱木生芝,黄者为喜。陶隐居云:“今世用芝,此是树木枝上所生。状如木檽〈音软〉。”《抱朴子》云:“木芝者,生于柏脂,名曰木威喜,夜视有光。”《本草经》云:“霍山生赤芝,名曰丹芝;常山生黑芝,曰天芝;泰山生青芝,曰龙芝;华山生白芝,曰玉芝;嵩山生黄芝,曰金芝。”唐公远《灵芝经》曰:“芝,木之精也。芝四季皆生,名曰春精、夏精、秋精、冬精。又曰青芝,一枝应木酒也。”
宋敏求《春明宫退朝录》:“唐礼部郎中知省中词翰,为南宫舍人百日后必知制诰。”又载:“《初学记》,唐元宗为诸王从学时,命徐坚定撰,虽名《初学》,终身观之可也。”
雪庵李禅师与馀观柳诚悬书《何进滔碑》,李云:“柳书法度最备。”予曰:“然。然诚悬书令人易厌,不若鲁公笔法愈观而意无穷也。柳窘于法度,取媚于一时,中枯而无物。颜意无穷,盖以忠义之气中冠之故也。”雪庵为肯首。刘太保常云:“《中兴颂》雄伟,如驱之一字,若千金骏马倚邱山而立。”
欧阳率更三帖一、《姚将军墓志》,二、《化度寺碑》,三、《追赠随谭国公诏》,时贞观五年也。《化度碑》,李百药文。率更规模一出《黄庭》,至奇古处,乃隶书一变耳。李禅师说:“作字有得笔意时,有得布置时。”赵大中庸说:“尝见遗山与张纬文相谑,见碑文过俞,曰遗山又货了一平天冠也。”
鹿庵说:“堇奉御近赠一歙砚,殊发墨,且增其色。”马云汉说:“太庚麦无芒圆大,谓之和尚麦。”
后宋宰相韩侂胄尝改诸州后园莲沼为放生池,词臣高文虎作《记》,有云:“鸟兽鱼鳖咸若,汤王所以基商。”后高作主司,出硬题困举子。一科生以高用事误,作一小词嘲云:“高文虎,夸伶俐,万苦千辛,作个《放生池记》。从头无一字说及朝廷,只把侂胄归美,夏王道我不是商王,鸟兽鱼鳖是你。”
刘元城与司马先生论元宗初年焚珠玉于前殿,时有云:“焚之前殿,盖欲人知此好名之心也。”一日侈心复回,其弊有甚于此者。”晚年果如其言。司马公云:“惜乎史失其人姓名,至今为恨。”又云:“人君去贤任佞,譬如治病,饮良药可愈,非良药即死。明知之,只饮恶药。既饮恶药,非至死不已。盖元宗暮年用相,知林甫、萧松之佞,用之甚久;知张九龄、韩休之贤,退之甚速。”
张萱画《则天朝六蕃图》,其布置取《则天游上苑》诗意:“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不待晓风吹。”及《太宗朝蕃王》横轴:“文皇乘一花舆,四近侍肩升云。”阎立本笔。
有诏集百官问钞轻物轻事,大学士王鹿庵对云:“物贵则不足,物贱则有馀。要以节用而不妄费,庶物货可平。”
宋少卿宏道说:“《葬书》分五星、九星,又有棋旋正式风水,土丈二尺下为土龙界,又丈二尺下为水龙界,过此则吉。”又说:“唐太真改葬,祖墓上有紫藤一株,阴影甚茂。既伐去,藤流赤津如血。不数年,刘氏灭之殆尽。因以往岁改葬先妣夫人蕲氏,初启元堂,其棺盖上露珠交布成文,如所结璎珞然,甚可观也。复有二黄蝶飞出,其露华移时方晞。”宋公云:“在《葬书》,此子孙润泽文华之兆,别有记以书其详。”
庆寿长老满公曾住泰安天保寨,闻土人说:“党竹溪未第时,家甚窘,至令其子为人牧猪。”
燕城西南门曰端礼,有大定末刘无党所撰《左丞唐括安礼碑》,有云“尹大兴时,迎午休吏,燕雀语堂下,人不知有官府”之词。
康节与客游嵩山,中涂,客指所憩树问曰:“此何日枯悴?”先生久不对,客疑焉。曰:“非不答,吾有所俟日。”俄一叶坠,先生曰:“比吾二人还,亡矣。”既回,树已为人伐去。占法盖取叶随时刻而定其存亡者焉。
鹿庵与颙轩论事,颙轩曰:“天下事亦有不可以理概知者。”鹿庵大为不然。徒单公曰:“谓如大城南柳树,若不亲睹,如何知东西几行,大小几株?”鹿庵为默然,一座大笑。
晦庵云:“张良、曹参二人皆学黄、老,子房体用兼备,曹得其体而不得其用。”又云:“汉自武帝朝,宰相但行文书而已。”
卷五
编辑燕展筑南城,系金海陵天德二年。见蔡无可《大觉寺碑》。
《史记》不载萧何修未央宫事。此非细事,马迁汉史而不见书,何谓青居山古果州也?
唐张嘉贞为相,弟嘉祐官金吾将军,每上朝,轩盖驺导盈闾巷,时号所居为“鸣坷里”。
源干跃为相,建言:“大臣子并求京职,俊乂率任外官,非平施之道。臣二息俱任京官,请出以补外,以示自近始。”诏可。又,议者言:“执政与国同休戚,不崇异无以责成功。”上乃诏中书门下共食实户三百。实封自此始。
裴耀卿迁长安令,旧有配户和市法,人厌苦之。裴一切责豪门坐买,豫给以直,僦欺之弊遂绝。
李之仪端叔说:“《遗教经》系徐季海书,李善尺牍,东坡所谓手简三昧者也。”三昧者,正定也。
李屏山《释迦赞》盖出王勃《成道记》,李但约散文而为韵语耳。其《达摩赞》曰:“栉枥者,称杖也。”
遗山《新渠记》有云:“水至平而善利物。今以至平而为不平,不争而为必争,虽有万折必东之心,终有七遇皆北之势。”
佛书曰:“狮子吼者,言说法与无畏也;四万八千,言大数也。”
尝读后宋布衣徐理所进《律鉴书》,其序云:律者以实统虚者也。何谓虚?气与声也。气之在天地间或聚或散,声之无色无形,故气成于管,声成于乐。首取司马迁法度,又说班固所作《律志》,全取对韵说,期于必中选也。”
鹿庵先生说:“为学务要精熟,当熔成汁,泻成锭,团成块,按成饼。”恽以为作文字尤当如是。又云:“东坡草字,为写时肘著纸上,故笔转处多不圆。草书体贵轻,笔当持重;楷书笔贵精谨,而体尚宽绰。”
又说:“颜子寿夭,不当只去颜子身上论他。自尧、舜已降,皋、夔、稷、契、周、孔,和气所生者多矣。至于颜子,命数偶夭,亦不足怪。譬如人家昆仲五人,有三个贤的,必有两个不肖的。”
郭若思说:“天之分界,南至临海郡,北至铁勒部,日去地八万里,交趾国日中人影在南。”
王黄华《西京留守厅题名记》说:“赵武灵王既破林胡,始城云中。秦绍汉袭,其名不改。元魏之兴也,为京师焉,西际大河,东连上谷,南扼中山,北控五原,广袤千馀里,规以为甸服。逮辽德于晋,晋割山前代北十有六州以赂之。辽即魏之故基改位为宫阙,是曰西京。”
《六典》云:“父之姊妹,其侄称之曰女伯、女叔。”
《唐卢坦传》:“旧制,官、阶、勋俱三品始听设戟,后虽转四品,非贬削者戟不夺。自贞元已来,京师立戟者才十八家。”
唐《陆贽传》云:“人君合德于天曰‘皇’,合于地曰‘帝’,合于人曰‘王’,父天地以养人治物得其宜者曰‘天子’,皆大名也。三代而上,所称象其德,不敢有加焉。至秦乃兼曰‘皇帝’,流及后世皆称之。君始有圣刘、天元之号,故人主重轻,不在称谓,视其德何如尔。”
宋宏道说:”其舅刘景元先生善记。一日,友人与游市,取染工《历令》读数面试之,一览背诵,不一字差。又徒单侍讲与孟解元驾之亦善诵记,取新刻《稼轩乐府》吴子音《前序》,一阅即诵,亦一字不遗。”
详定官张孝纯说:“一士人候某官疾,既去,遗一稿于坐。视之,盖预作祭文也。一日,又问一病友。友曰:‘且休放入,待探怀无祭文相见。’闻者大笑。”
米先生《端州斧柯山石说》:“端州石出高要县斧柯山,山前临大溪。其绝顶,匠者于此凿石,岁久乃成洞穴。今已极深邃,洞中常有水,至春、冬水涸采石,中阴黑无所睹,但以手扪石,随大小取之。凡石理之精粗,即良工往洞中,且不能别,至于瑕玷璺脉,须出洞乃可识,故有累日月而不得一佳者。大抵以石中有眼者为最贵,世谓之鸜鹆眼。盖石文精美,如木之有节也,不知者反以为石病。吁!可痛哉!凡取石有四,曰上岩、下岩、西坑、后历,上岩之石最精,下岩次之。唯上岩之石乃有眼,眼之美者,皆绿、黄二色相重,多者自外至心,凡八九重。其状皆圆,以色鲜美重数而圆正者为上。其大者尤为希有,绝大者乃如弹丸,有布列砚中或如北斗、或如五星心房之形者,价不减数万,其生于墨池之外,谓之高眼,其内者为低眼。曰高眼者,以其不为墨所渍掩,常可睹于前也;无眼者,虽资质甚美,不出千钱。石之品有数种,其色正紫而微有青润无芒,叩之无声,此近水者也;其色微紫而不深重,近日视之,略似有芒,叩之有声,此岩壁之石。二者最为发墨,乃石至精者。其次青紫参半,或紫而近赤,或青多紫少,皆石之下也。端入为砚,凡色之不佳者,须用佛桑花染渍之,初亦可爱,经水即如故。又,山有自然团子,或云:‘剖其璞而得焉,谓之子石。’又谓:‘石之有金线者为美,此正其病也,端人亦不取’云。唯材之大者尤为难得,每购求方六七寸而亡病脉者固亦少矣。比岁所贡方砚者五,皆以尺为准,然止于岩石之中品,或眼工人辄錾去之,恐异日复求,不可必致也。”
《太常新乐祭祖宗于藩邸文》〈时开邸岭上〉,其辞曰:“惟我烈祖,诞受上帝之命,肇造区夏。先皇帝嗣守大业,卒其伐功,图惟奉答神祐,光昭前烈,而祀典阙如。爰命多方,旁求先王之乐,八音遏逸,未溃于成。今予小子肃将天子之明命,俾殿南服,闻时《周礼》,将具于我鲁邦,钦命攸司,是征是举。匪攸敢私闻,庶用毕我先志,以对天之休,神其格思。”〈翰林学士徐威卿先生辞也,官至集贤院大学士〉
《金登科记‧序》:“道散而有《六经》,《六经》散而有子史。子史之是非,取证于《六经》;《六经》之折衷,必本诸道。道也者,适治之路,天下之理具焉,二帝三王所传是已。三代而上,道见于事业,而不在于文章;三代而下,道寓于文章,而不纯于事业。故乡举里选,取人之事业也;射策较艺,取人之文章也。两汉以经术取士,六朝以荐举得人,莫不稽举于经传子史焉。隋合南北,始有科举,自是盛于唐,增光于宋。迄于金,又合辽、宋之法而润色之,卒不以《六艺》为致治之成法。进士之目名以乡贡、进士者,本周之乡举之遗意也;试之以赋义、策论者,本汉射策之遗法也。金天会改元,始设科举,有词赋,有经义,有同进士,有同《三传》,有同学究,凡五等。词赋于东、西两京,或蔚、朔、平、显等州,或凉庭试,试期不限定月日,试处亦不限定州府。词赋之初,以经传子史内出题,次又令逐年改一经,亦许注内,出题以《书》、《诗》、《易》、《礼》、《春秋》为次,盖循辽旧也。至天眷三年,浙津府试。迨及海陵天德三年,亲试于上京。贞元二年,迁都于燕,自后止试于浙津府,收辽、宋之后,正隆二年,以《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明昌二年,改令群经子史内出题,仍与本传。此词赋之大略也。经义之初,诏试真定府,所放号七十二贤榜。迨及蔚州、浙津,令《易》、《书》、《诗》、《礼》、《春秋》专治一经内出题,盖循宋旧也。天德三年,罢去经义及诸科,止以词赋取人。明昌初,诏复兴经义。此经义之大略也。天眷二年,令大河已南,别开举场,谓之南选。贞元二年,迁都于燕,遂合南北通试于燕。正隆二年,令每二年一次开辟,立定程限月日,更不择日,以定为例。府试初分六路,次九路,后十路。此限定月日分格也。天德二年,诏举人乡、府、省、御四试中第。明昌三年,罢去御试,止三试中第。府试五人取名合试,依大定间例,不过五百人。后以举人渐多,会试四人取一名,得者常不下八九百人,乡试取奏旨。此限定场数、人数格也。自天眷二年,浙津放第于广阳门西一僧寺门上唱名;至迁都后,命宣阳门上唱名,后为定例。此唱名之格也。明昌初,五举终场人直赴御试,不中者别作恩榜,赐同进士出身;会元御试不中者,令榜末安插;府元被黜者,许来举直赴部。初,贞祐三年,终场人年五十以上者,便行该恩。此该恩之格也。大定三年,孟宗献四元登第,特受奉直大夫,第二、第三人授儒林郎,馀皆从仕郎,后不得为例。明昌间,以及第者多,第一甲取五六人,状元授一十一官,第二、第三授九官,馀皆受三官。此又授官之法也。进士第一任丞簿军防判,第二任县令。此除受之格也。近披阅《金国登科》,显官升相位及名卿士大夫,间见迭出,代不乏人,所以翼赞百年。如大定、明昌五十馀载,朝野闲暇,时和岁丰,则辅相佐佑,所益居多,科举亦无负于国家矣。是知科举岂徒习其言说,诵其句读,摛章绘句而已哉?篆刻雕虫而已哉?固将率性修道之人文,化成天下,上则安富尊荣,下则孝悌忠信,而建万世之长策。科举之功,不其大乎?国家所以稽古重道者,以《六经》载道,所以重科举也;后世所以重科举者,以维持《六经》,能传帝王之道也。科举之功,不其大乎?庚子岁季秋朔日,东原李世弼序。”
唐人《黄金台诗》:“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俊乘风来。秦家烧书杀儒客,肘腋之间千里隔。去年八月幽州道,昭王墓前哭秋草。今年五月咸阳关,秦家城外悲河山。河上关头车马路,残日青烟五陵树。”图克坦颙轩云:“此诗议论深长,甚可学也。”
皇甫湜《编年纪传论》:“古史编年,至汉司马迁始更其制而为纪传相承。且编年之作,岂非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者哉?司马氏作《纪》,以项羽承秦,以吕后接之,亦以历年不可中废故也。”
均输法起桑宏羊,谓市井百货皆输官坊,商贾不复贸易。
唐礼部员外郎为瑞锦窠,员外厅前有大石,碎诸州废印于上。又掌图写祥瑞。令狐楚元和初任此员外郎,尝有诗曰“移石几回敲废印,开箱何处送新图”是也。《退朝录》。
疏广云:“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富者众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待君子以诚,治小人以术,反是为不仁不智矣。”
东铭:“侣乎兼爱,其实理一而分殊。”
汉制,州郡佐史自长史以下,皆太守、刺史自辟。如杜高则杨震所辟,李膺则胡广所辟。
唐制,采访节度官屑,自判官已下,得自辟举。未报则称摄,已命则同正。如杜甫则严武所辟,韩愈则董晋所辟。三司使,谓盐铁、度支、置制条例司。
欧参政云:“天下之事,惟宰相得行,惟台谏得盲。”汉时,长安北七百里即匈奴之地。长城始筑,自赵简子,议者亘千,里人治一步,役三十。
秦制,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更以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又以秦地旷而人寡,晋狭而人伙,诱三晋之人耕,而优其田宅,复及子孙。使秦人应敌于外,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
汉故事:汉兴七年,长乐宫成。诸侯朝毕,复置酒侍坐殿上,伏尊以卑次起上寿。故事,上寿《四会曲》,注言:“但有锺鼓无歌诗。”魏青龙二年,以古《置酒曲》代《四会曲》,又易古诗为羽觞行,用为上寿曲,施用最在前,《鹿鸣》以下十二曲,名食举乐,而《四会曲》遂废。
古者司会,今之尚书也。《周官‧司会》:“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以周知四国之治,以诏王及冢宰废置。”
“笮,复引一索,其名为笮,人悬半空,度彼绝壑。”此独孤及《招北客》辞也。
天子之门以通十二子,谓甲与子为支干之首,总而言之也。六壬,壬为水,其数皆六,如六丙、六丁之类。
百六之会,章会统元,汉以黄帝上元甲子为首。至太和元年,所积之数至百六十年为一厄也〈《汉‧律历志》〉。
高丽官制,其品从,论穿执伞有陪盖,为从伞也。金国初问宋索金文玉册,宋曾册为东怀国。
温公《通鉴》无高祖废孝惠,留侯招四皓从太子事。伊川《易传》取之者,善其智而能谏,以明纳约之义。温公去之者,为后世虑远矣。去取之意,两不相悖,学者当默识之。
杨龟山云:“箕子疑亦可死,而佯狂以避。盖以父师之义死之则伤勇矣。”
老、庄之学,衡麓胡先生云:“老、庄见周末文胜,人皆从事于仪物度数,不复以诚信为主,故欲扫除弊迹,以趍乎本真。而矫枉太过,立言有失,元虚幽眇,不切事情,遂使末流遗略礼法,忽弃实德,浮游波荡,其为世害,更甚于文灭质。”
汉开西域三十六国,后稍分至五十馀国,皆在匈奴之西、乌孙国之南,远者万有二千馀里,近者不下九千馀里。
或问上蔡先生:“讲论经典,二三其说者,当何从?”谢答曰:“用得即是,验之于心而安,体之于身而可行,斯是矣。如求之或过于幽深,证之或出于穿凿,徒将破碎大体,不见圣贤之用心,宜无取焉。”
刘元城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
杨龟山语游执中云:“常以昼验之于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夜考之于梦寐,以卜其志之定与否也。”
伊川先生云:“读书当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
东坡先生云:“圣人之言,当以数句成文而求其意。若学者率以一字为断,遇其不同,则异说生焉。”
朱文公语学者观书法云:“且当玩味大意,就自己分上著实体验,不须细碎计较一两字异同。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东坡论老、庄之教:“君臣、父子、夫妇之间,泛泛乎若萍游于江湖而适所值者,商鞅、韩非得其所以轻天下、齐万物之术,是以敢为残忍而无疑。大抵于所厚者薄,则无所不薄,理势然也。”
陈履常云:“士大夫视天下不平之事,不当怀不平之意。平居愤愤,切齿扼腕,诚非为已,一旦当事而发之,如决江河,其可御耶?必有过甚覆溺之至,切为陈子之论,有《大学》‘有所忿疐则不得其正’之义,要当廓然大公,物来而顺应之。”
胡文定公曰:“有志于学者,当以圣人为则;有志于天下者,当以宰相自期。降此不足道矣。”
石徂徕曰:“士之积道德、富仁义于一身,盖假权位以布诸行事,利于天下也。岂有屑屑然谋夫衣食者欤?”
侯师圣曰:“事君者以行道为志,非为禄也,然亦有时而为贫。若专以禄为事,则厮役之志也。”
胡衡麓曰:“士之器大概有之: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者,苟富贵而已,则亦无所不至矣,孔子所谓鄙夫之事。”
横渠曰:“德未成而先以功业为事,是代大匠斫,鲜不伤手也。”尧夫诗曰:“慎勿轻言天下事,伊、周元不是庸人。”陈述古曰:“大丈夫当容人,勿为人所容。”
伊川云:“别事人都强得,惟识量不可强。如邓艾位三公,年七十,处得甚好,及因下蜀有功,便动了。谢安当谢元破苻坚,对客围棋,报至不喜,及归折屐齿,强终不得。”又云:“尧、舜事业,亦只如太虚中一点浮云过目。”
胡文定公语杨训曰:“人家切不要事事足意,得常有些不足处便好;人家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亦体消长之理言也。”
青苗钱如今之预取麦钱也,假如即日麦价一贯,借与五百,将来征麦一石。助役钱,国家遇有大役,均取钱于民,官为雇佣也。
“唐故事,奉使四夷,其印章曰‘大唐入某国之印。’”见《蜀王建世家》。五代吴越贡赋,朝廷遣使,皆由淄、莱泛海,岁常漂没其使。
吴越王钱镠尝游衣锦军,作《还乡歌》,歌曰:“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父老远来相追随。牛斗无孛人无欺,吴越一王驷马归。”
唐开元二年,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汉制,由郎官而出宰百里,由郡守而入为三公。
汉少府,掌山海陂泽之税,以备天子私奉;大司农,掌国货,以供军国之需。汉制,武帝北伐,乃置万骑太守,而马政兼于郡二千石。
崔浩考校汉元以来五星行度,并讥前吏之失,以示高允。允曰:“汉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此乃历数之浅。今讥汉史而不觉此缪?”浩曰:“所缪云何?”允曰:“按《星传》,金、水二星常附日而行,冬十月日旦在尾、箕,其昏没于申南,而东井方出寅北,二星何因附日而行?史官欲神其事,不复推之于理。”后岁馀,浩谓允曰:“前所论者,本不经心,及更考究,果如君言。以前三月聚于东井,非十月也。”
颁高丽历曰:诏云:“惟历象日月星辰,乃能成岁;自侯甸男邦采卫,要欲同文。”直学士高鸣雄飞辞也。公,太原人,官至吏部尚书。〈原缺二十八字〉字同叟,淮南高邮之隐君子也。身〈原缺四字〉骨如削石,瞳子碧色有光,尝卖缯于市,遇华〈原缺三字〉从授炼丹铸剑长生之术,元翁名碧天,其师〈原缺二宇〉海蟾,海蟾之师曰吕洞宾,洞宾之师曰锺离权,〈原缺三字〉五世矣。
〈原缺二字〉云:“龙不识石,人不识风,鬼不识土,鱼不识水,〈原缺五宇〉先生云:“阳不冬藏,春气发而无力。〈原缺八字〉十一月十二月十四日。
〈原缺三字〉阳罗洑渡江。明年十二月,临安降。度宗二庶〈原缺三字〉陈宜中、文天祥,两淮张世杰拥入许浦江口,时〈原缺五字〉因改号景炎,凡十八月,十六年为帅臣张〈原缺三字〉战于崖山口,执文天祥至大都,囚之。上屡欲赦出相之,竟不从。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戮于燕南城柴市。
“《钱谱》,刘更生传。舜父盲,其母常鬻薪以自给。舜时粜米,返置钱于米囊中,以还其母,则重华之世钱已行矣,此唐代钱之验也。贾逵注:‘夏、商金币三等,钱为下等。’先儒所传有钱明矣。”梁大司马顾协所撰《践谱‧序》云。
汉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月赐赤管一双。
卷六
编辑野合,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男子八八六十四阳绝,过此为婚为野合。时叔梁纥过六十四,娶颜氏少女,故曰野合。宋绍兴中,衍圣公渡江而东者,孔玠也。
蚕为龙之精。按:马质云:“禁原蚕。”注:“天文辰为马。”《蚕书》曰:“蚕为龙精,月值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李林甫《月令释》曰:“先蚕,天驷也。先蚕之神,或以为苑窳妇人、寓氏公主,或以为黄帝,或以为西陵氏,或以为天师,历论不一。然蚕为马首,其性喜温恶湿,其浴火月,而再养则伤马。”此固以马同出于天驷矣。然天驷可为蚕祖,而非先蚕者也。蚕,妇人之事。《史记》:“黄帝娶西陵氏,始蚕。”汉祀苑窳妇人、寓氏公主,此或有所传,然其祭祀坛,或少牢,或太牢,或一献,或三献,礼必皇后亲享北齐,使公卿祀之,非也。其曰龙精〈见《荀子‧赋蚕》。此下当有脱文〉。
开府仪同三司,谓置府辟吏,仪同三公也〈唐制〉。
感生帝。《唐‧王仲邱传》引郑元注云:“天之五帝递王,王者必感以兴。故夏之正月祭所生于郊,以其祖配之,固以祈谷。”感帝之祀,贞观用之矣。
庙制,古者天子七庙,虞至周不易之制也。七庙者各异庙,前庙后寝。汉自明帝,遵诏俭约,无起陵寝,藏衣裳于庙。魏立二庙,晋、宋、齐、隋及唐,皆同一庙而异寝。建庙及寝,庙所以象生之有朝,寝所以象生之有寝也。建之观门之内,不敢远其亲也;位之观门之左,不忍死其亲也。诸侯五庙,谓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五。郑氏曰:“太祖,始封之君。王者之后,不为始封之君庙。”盖诸侯不敢祖天子,故王之子弟始为诸侯,不得立出王之庙。后世子孙祖其始封者,而其或有大功德,特命祀其祖先而庙可也,鲁有姜原、文王之庙,郑祖厉王是也。若王者之后,始封之君非有功德,不可为祖,则祖其先代之上也,宋祖帝乙是也。
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三。郑氏曰:“太祖是别子始爵者。虽非别子,始爵者亦然。”郑志《答赵商》谓:“《王制》:商制,故虽非诸侯之别子,亦得立太祖之庙。周制,别子为太祖,若非别子之后,虽为大夫,但立父、祖、曾三庙,随时而迁,不立始爵者为太祖也。”然《左氏》曰“大夫有二宗”,荀卿曰“大夫士有常宗”,则大夫有百世不迁之大宗,有五世则迁之小宗,是太祖之庙常不迁也。《祭法》曰:“大夫三庙,考与王考、皇考有庙,显考、祖考无庙。”
太祖正东向之位。刘歆曰:“孙居王父之处,以正昭穆〈父以明察下曰昭,子以敬事上曰穆〉。”则与祖相代,此迁庙之杀也。张纯曰:“父子不并坐,而孙从王父。”《决疑要注》曰:“凡昭穆,父南面,故曰昭。昭者,明也。子北面,故曰穆。穆者,顺也。”杜佑曰:“太祖于室之中奥西壁下东面,太祖之子南面为昭次之,昭之北面相对为穆。”张纯曰:“元始中,禘礼父为昭,南面子为穆,北面相对为穆,父子不并坐也。”〈又,《祭统》曰:“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藏主。《开元礼‧元鉴》曰:“藏主合在何处。”按:《五经异义》云:“藏主于庙西壁中,备水火之灾。必在西者,长老之处,地道尊右,鬼神幽阴也。”祭荐。《檀弓》:“有荐新,如朔奠〈谓重新物为之殷奠〉。”
《王制》:“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祭二以首月,荐二以仲月。士用特豚;大夫用羔;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高堂隆曰:“天子诸侯月有祭事,其孟月四时之祭也;大夫以上,将之以羔,或加犬而已;士以豚;庶人则惟其时宜,鱼雁可也。又,荐新虽在庙,皆不出神主。《五礼精义》曰:‘但设神座。’”
陈氏曰:“人子之于亲,饮食与药,必先尝而后进;四时新物,必先献而后食。寝庙之荐新,亦推其事先之礼,以尽诚敬而已。”
宋秦益公桧家庙制。绍兴中,命立家庙于私第中门之左。一堂五室,世祖居中,东二昭,西二穆,堂饰以黝垩。神版长一尺,博四寸五分,厚五寸八分,大书某官大夫神座,贮以帛囊,藏以漆函,用神幄岁四享用孟月柔日。其三献,有司言时享用常器常馔,上仿政和故事,命制祭器赐也。
舞雩台。雩祭,盖龙见,建巳之月。已乃阳亢之时,阴气虽达,用女巫舞雩。女,阴也;舞;所以达阳中之阴也。又,吁嗟而祷雨曰雩。
社稷为社五土之神、稷五谷之长,首种先成,故长。蔡邕曰:其位在中门之右,社主阴,其壝故北向。天子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为民族居百家以上共立一社曰里社。各以所宜木立而表之,大社广五丈;诸侯半之,盖方广二丈五也。皆冒以黄土,其主以石,谓石土类也。其位社东而稷西,王之祭也南面;其服也𫄨冕;其牲黝,其祭血,取其阴类,樽大罍;其乐应锺,舞犮舞;其鼓灵鼓。凡皆因其物以致其义,虽庶人亦得祭之,春有祈而秋有报也。稷非土无以生,土非稷无以见生生之效,以其同功均利养人故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故教报、焉。家主中溜,田主社,示本也〈陈氏《礼书》〉。
诸侯城郭之制。《典命》云:上公九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命数为节。”
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公之城方九里,宫方九百步;侯伯之城方七里,宫方七百步;子、男之城方三里,宫方三百步。
五土所宜。《鸿烈子》曰:“土地各以类生,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阻气多暗,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岩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邱气多狂,衍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耗土人丑。”
七水所宜。汾水濛浊而宜麻,济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洛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平土之人慧而宜五谷。《尔雅》曰:“太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智,太蒙之人信,空侗之人武。”
释菜。郑司农云:“古者士相见于君,以雉为贽;见于师,以菜为贽。释即舍也。始入学必含菜,礼先师也。菜,𬞟藻之属,盖以泮宫有芹藻,犹子事父母有堇苴也。”
姓族氏说。┌氏族族族姓┤└氏族族族
《诗》曰:“振振公姓,振振公族。”《书》曰:“锡土姓。”《左氏》众仲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周语》曰:“伯禹疏川导滞,锺水丰物。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尧赐禹姓曰姒,封之有夏〉。谓其能以嘉利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为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人也。”
姓非天子不可以赐,而氏非诸侯不可以命。姓所以系百姓之正统,氏所以别子孙之旁出,族则氏之所聚而已。古者或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是也;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是也;氏于官,则司马、司徒是也;氏于爵,则王孙、公孙;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氏于志,则三乌、五鹿;氏于事,则巫土、匠陶是也。盖别姓则为氏,氏则有族。族无不同氏,氏有不同族。故八元、八恺出于高阳氏、高辛氏,而谓之十六族,是氏有不同族也。商氏、条氏、徐氏之类,谓之六族;陶氏、施氏之类,谓之七族,宋氏、华氏,谓之戴族;向氏谓之桓族,是族无不同氏也。
贽礼。帛有衣被之仁,皮有炳蔚之文,故孤执之。羔有跪乳之礼,有群而不党之义,故卿执之。进必以时,行必以序,雁也,故大夫执之。交有时,别有伦,被文以相质,死分而不变者,雉也,故士执之。可蓄而不散迁者,骛也,故庶人执之。可畜而不违时者,鸡也,故工商执之。
食邑说。秦爵二十级,惟彻侯乃得食县。其关内侯本无食邑,其加异者,列之关内之邑,食其租税。
汉初,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食者除租,每户一岁更输钱二百,《货殖传》所谓“千户之君则二十万”是也。
汉因乡评取士,谓因人共推之也。如公孙宏以充赋,万石君以谨孝闻。
汉初,入仕者不限年。如刘向、陈咸以八十为郎,刘辟疆以八十为卫尉,公孙宏以八十为相,赵充国以七十为将军,贡禹八十迁御史大夫。
汉集议。汉置大夫,专掌议论,事荀疑似未决,合中朝之士杂议之,自两府大臣以下至博士议郎,皆得议之,不嫌于卑抗尊也。如呼韩邪单于款塞,卒用郎中侯应之策;朱博得罪,议狱者五十八人;王嘉得罪,议者六十人。故曰:“汉集议,有公天下之心。”
汉封侯号。有宰相封侯者,公孙子津是也;有妇人封侯者,萧何夫人同封赞阝侯、樊哙妻吕须封羌侯是也;以地名封者,平陵、宜春是也;以功封者,冠侯、骠侯是也;以美名封者,博望、博陆是也。
太行山水皆洑流地中,关中诸水皆行流地上。
金银鱼袋。唐高宗给五品上随身银鱼袋,以防诏命之诈,出内必合之;三品以上金饰袋。垂拱中,都督、刺史始赐鱼。中宗景龙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宋张师正《倦游录》云:“鱼袋者,取事君夙夜匪懈之义。以金为饰,亦身之华也。”
上公桓圭、侯信圭、伯躬圭、镇圭、冒圭:
公谓二王之侯及王之上公,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信当为身,与躬圭盖皆象以人形为彖,但文有粗缛耳,欲其慎行以保身也。镇圭尺二寸,天子守之,郑氏曰:“镇,安也。所以安四方。”以四方镇山为饰,崇高敦厚而万物附焉者山也。冒圭,孔氏曰:“冒,以齐瑞信,方四寸,邪刻之”,然冒之以知诸侯之信伪,犹今之合符也。
子谷璧、男蒲璧:
谷所以养人,蒲为席以安人,璧皆径五寸。子男不执圭者,未成国也。盖桓强立不挠而安上为任,故公圭彖之。身伸而躬屈,伸者尊足以候外而蔽内,屈者卑足以长人,故侯伯之圭彖之。子不足以长人,而可以养人,故璧彖以谷。男不足以养人而,可以安人,故璧彖以蒲。圭者天之用,璧者天之体,尽其用者必尽其体,得其体未必尽其用,此圭璧所以不全也。
王后驵琮〈驵音组〉:
“作方玉五寸,上有鼻,以组系之,因名焉。”盖古者建国,王立朝,后立市,用以为权也。牙璋,中璋:
《典瑞》曰,“牙璋起兵旅,以治兵守。”郑司农曰:“牙璋,彖以为牙。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发兵。”又,牙璋中璋皆有钮牙之饰。贾公彦云:“军多用牙璋,军少用中璋。”《白虎通》曰:“璋位南方,南方阳极而阴生。”兵亦阴也,故以兵起为义,如汉有铜虎符,魏有兵符,以发郡国兵,岂牙、中之类欤?
白琥:
刻虎为形者,以形成于秋也。琥,礼西方之玉也。以盐为虎形者,亦示武之谓也。瑷。《说文》曰:“瑗,大孔璧也。”人君上除,陛以相引。环玦:
《荀子》曰:“绝人以玦,反绝以环。”范宁《释穀梁》曰:君赐之环则还,赐之玦则往。”盖环之为物,或施于佩,或施之于带,反绝佩环则不佩玦。
六币相合:
行人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虎以绣,璜以黼,何也?昔太王事狄人以皮币,继之以犬马,终之以珠玉,是珠玉重于犬马,犬马重于皮币,则合圭以马,合璋以皮,宜矣。绣、黼皆阴功也,绣则五色之全,黼则白黑而已,是绣备于黼也,则合琥以绣,合璜以黼,宜矣。婚礼,纳征以束帛,飨赠送者以束锦;聘礼,享君夫人以束帛,觌以束锦;上大夫与下大夫致宾介饔饩皆以束帛,宾介傧之以束锦;食礼,君侑币小束帛,大夫相食以束锦,是帛宜于锦也,则合璧以佩,合琮以锦,宜矣。
圭,东方也。马,动物也。璋,南方也。皮,文物,故以文。琥,西方也,万宝之成,莫备于此,故以绣。璜,北方也,阴阳之辨,莫断于此,故以黼。此六币所以合之之意也。皮、马不上堂,故珪、璋特达于上,然则璧、琮、琥、璜皆非特达者欤?
伏日。《历忌》释曰:“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
腊日。《风俗通》曰:“《礼传》,夏日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也,汉火行衰于戌,故曰腊也。”《汉旧仪》曰:“腊者,报诸神鬼古圣贤有功于民者。”《礼记》:“伊耆氏始为蜡。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享之也。”《周礼》:“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周礼》节有八节。玉节之制,以玉为之,以命数为大小,守邦国者用之。角节用犀角,角在鼻上,是角中之贵,守都鄙者用之。虎节,山多虎者用之,谓晋国之类,以金为节铸象焉,必自以其国所多者,于以相别为信。人节,平地多人者用,谓卫国之类。龙节,泽多龙者用之,谓郑国之类,皆以金为之,以英荡辅之;英荡,画函也,以竹为之而有饰焉,盛节器也,辅之节者,使不损也。旌节,道路用之,道路谓乡遂大夫也。符节,都鄙用之,都鄙谓公之子弟及卿大夫采地之吏也。管节,以竹为之,析节竹为符节,全竹为管节,如今之竹使符也。其有商者,通之以符节。门关者与市联事,节可同也。《康诰》曰:越小臣诸节。”《春秋》宋司马握节以死,司城效节于府人而去,司马牛致其邑与矽而适齐〈珪,守邑土信符〉。则守节不特于邦国都鄙,虽官府小臣亦有之矣。
汉竹使符、铜虎符,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付郡守,以传司关。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如今移所过文书。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汉制,门关用传,作两行书缯帛上,各持其一,出入合之,岂古之遗制欤?
卷七
编辑丧服小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所以尊祖祢也。《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
祢〈继祢〉小宗小宗祢〈继祢〉小宗小宗小宗祢〈继祢〉小宗小宗小宗祢〈继祢〉小宗小宗小宗
〈别子继别为祖为宗〉大宗大宗大宗大宗诸侯〈继世之君〉君君君君君
陈氏《礼书》云:“公子不得祢先君,故为别子而继别者,族人宗之为大宗,远虽至于绝属,犹为之服衰三月。庶子不得祭祖,故诸兄弟宗之为小宗,以其服服之。大宗远祖之正体则一而已,小宗高祖之正体,其别有四,则继祢者兄弟宗之,继祖者从兄弟宗之,继曾祖者从祖兄弟宗之,继高祖者从曾祖兄弟宗之,四世亲尽属绝而不为宗矣。然言继别为宗,又言继别子之所自出者;言继祢为小宗,又言宗其继高祖者,则继别子者,子之子也;继别子之所自出者,即别子也;继祢者,庶子之子;继高祖者,五世之孙也。继祢言其始,继高祖言其终,继别言其宗,继别子之所自出言其祖。《经》言继别子之所自出,颖达言别子之所由出,然则别子之所由出,即国君也,其可宗乎?”
玺。卫宏《汉书旧仪》曰:“玺,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天子信玺,凡六。”又曰:“诸侯王印黄金橐驼纽,文亦曰玺;列侯黄金印龟纽,文曰印,丞相、将军黄金龟纽,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龟纽,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纽,文曰印。”孙坚得传国玺,方围四寸,上纽盘五龙。然则汉天子之玺,其方不过四寸,诸侯王已下其小可知。
土牛制义:
《月令》:“季冬,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气。”
《正义》曰:“出,犹作也。丑为牛,牛可牵止也。送,犹毕也。其月建丑,又土能克水,持水之阴气,故时作土牛,以毕送寒气也。土胜水,故可以胜寒,又且以升阳。”《唐月令》:“季冬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若立春在十二月望,则策牛人近前,示其农早;立春在十二月晦及正月朔,则策牛人当中,示其农平;立春近正月望,则策牛人近后,示其农晚也。”《后汉‧志》:“季冬作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地。其牛色以岁之干色为首,甲乙木,其色青;丙丁火,其色赤;戊巳土,其色黄;庚辛金,其色白;壬癸水,其色黑。以支色为身,寅卯木,其色青;巳午火,其色赤;申酉金,其色白;亥子水,其色黑;辰戌、丑未土,其色黄。纳音色为腹,若甲子、乙丑金,其色白;丙寅、丁卯火,其色赤,他皆仿此。以立春日干色为角、耳、尾,支色为胫,纳音色为蹄。设令甲子岁,甲为木,其色青,则青为牛耳;子为水,其色黑,则黑为身;纳音金,其色白,则白为腹。又若丙寅日立春,丙为干,其色赤,则赤为角、耳、尾;寅为支,其色青,则青为胫;纳音火,其色赤,赤为蹄。”
九州释义:
衮州。衮,信也。五行星流而为衮。豫州。豫,舒也。又序也,言阴阳分布,各得其序。荆州。荆,疆也。阳盛物坚,其气急。冀州。冀,近也。《尔雅》云:“两河间曰冀。”
青州。《元命苞》曰:“虚、危星精流而为青。”
雍州。雍,壅也。《唐地纪》曰:“雍兼得梁州之地,西北位,阳所不及,阴气壅遏,故取名焉。”益州。益,谓溢也。舒,徐也。扬,轻也。
锺山:
徐爰曰:“建康北十馀里有锺山。汉末,金陵尉蒋子文讨贼战亡,灵发于山,因立蒋侯祠,故世号蒋山神。”赤县:
张衡《灵宪图》曰:“昆仑东南有赤县之州,风雨有时,寒暑有节。苟非此土,南则多暑,北则多寒,东则多阴,故圣王不处焉。”《史记》邹衍曰:“中国于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禹之叙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州者又有九,乃谓九州也。有裨海环之,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也。如是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三川,河、洛、伊也。
司马光言行录:有司奏盲日当食。光盲:“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贺。臣以为日食四方见而京师独不见,天意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诏从之,后以为常。
汉宫中有宣室、武台:召文臣则于宣室,召武臣则于武台。
春夏秋冬释义。
《礼‧乡饮酒》云:“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圣也。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尊严之义气也;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盛德之仁气也。”
按《地志》:“今卫州城即殷牧野之地,周武王伐纣筑也。”又云:“武王至于商郊牧野,乃筑此城。”
祭说。唐韦彤议曰:“祭非外至,生于心者也。是故圣人等牲牢,布笾豆,昆虫草木可荐者,莫不咸在,所以享宗庙、交神明而全孝敬也。”
遗山尝与张哝斋论文,见有窃用前人辞意而复加雌黄者。遗山曰:“既盗其物,又伤事主,可乎?”一座为绝倒〈哝斋即张允文先生,盖遗山戏语也。尝有诗云:“因君寄谢哝斋老,道我今年二十七。”〉。作论法。鹿庵云:“语与义体式一般,亦是冒原讲证结,但论入作独句直下,不似义两句扇对而入,如麻先生《〈汉书〉贯〈五经〉论》最明白得体。”
金清漳老人,南宫人,曾撰本县二阆神庙碑,遗山见之,谓进士张和之有读得行之语。
光武同冯异遇雨燎衣处,在今南宫东北二十里冯村。内外制。翰林学士所撰者为内制,中书舍入定撰者为外制。
金哀宗朝,有亲军杀其子者,法家断不至死。上曰:“亲军宿卫之人,父子之间,残忍如此,与常人不同。”竟坐死谕。
徐大卿云:“沼命之体,莫如两汉,以其体实故也〈馀则何恤〉。”又,大卿等论及子告母事,孟德卿有庄公、文姜之说,徐公主义重于母。
李侍讲说:“中和真人在龙廷,时以瞻对无时,恒备物以充咀嚼。时一士人同在邸舍,师每与之分甘。一日,师复求之,彼辞无有,托便旋食焉。师知之,因曰:‘沙漠之羊,与中土桑用略同,肉充饥,毛作毡,皮为裘,角为柸匜。此人所共知,不忆近来羊尿又可以配饼食也。’闻者为大笑。彼徐悟其方已甚有愧色。”
杨劝农春卿夜读书,有鼠出,跃书几上,忽投膏罐中。杨子取一方木覆之。随突以出,环书册走不辍,作人语曰:“油著油著。”杨笑起曰:“吾避汝。”燕城阁前晌午市合更忙,猝不能过,即擎虚器云:“油著油著。”人即避开,故鼠亦云云。闻者为笑。
图克坦侍讲说:“右丞相琚,大定末,致仕居乡中。一日会客间,闻司录嗬喝过门。公即起立,既远复位。客曰:‘丞相何若此。’公曰:‘参军虽微,国家命官也。吾敢不敬?’众客为叹息〈丞相字子美,中山人〉。
王西溪尝云:“表章体,臣无居首之理。故今之表式,皆以帝旨冠首。
王西溪云:“《元遗山录册》中云:‘东平范尊师庵内见化饭王先生,说渠海州为吏时,岁贡糟姜糟蟹。海棠出州东入海八百里峡岛,岛是龙宫地,生海棠作矮树,花色深红,大如茶碗面而百叶,香韵殊绝。开时可持一月久,既衰不落而萎。每岁自岛中移百本入海州御园,明年再移百本,而以先所种者供御,每花一金签牌记之,脚花乃得入州官民家,每一花必三叶承之,重九开。’”
鹿庵先生为学士日,命应奉编修辈,取《金实录》内名臣事迹,欲集为长编,俾士大夫家易于观录。或问其去取法。曰:“大抵人之功劳,必须具载,如西汉曹参、樊哙传,此其例也。”又曰:“西汉列传,是多少好墓志碑铭格佯,学之有余师矣。”既而侍讲某多略去其人勋效,鹿庵闻之曰:“某不解此,平日于书多漫读过去了。”
卷八
编辑甲午九月望日,东原五六友人会于孙侯小轩,话及前朝得失之渐。坐客问云︰“金有中原百有馀年,将来国史何如尔?”或曰︰“白唐已降,五代相承,宋受周禅,虽靖康间二帝蒙尘,缘江湖以南,赵氏不绝。金于宋史中,亦犹刘、石、符、姚一载记尔。”众颇惑焉。仆曰︰“正闰之论,愚虽不敏,试以本末言之。夫耶律氏,自唐以来,世为名族。延及唐末,朱温篡唐,四方幅裂,辽太祖阿保机乘时而起,服高丽诸国,并燕、云已北数千里,改元神册,与朱梁同年即位,〈元年丁卯。〉在位十九年。辽太宗嗣位,〈讳德光,太祖第二子。〉改元天显。〈元年丙戌,与唐明宗同年即位。〉十一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清泰来伐,遣使求救于辽,奉表称臣,仍以父礼事之。辽太宗赴援以灭后唐,石氏号晋。晋以燕、云十六州献于辽太宗,岁贡帛三十万疋。天福七年,晋高祖殂,出帝嗣位,大臣议奉表称臣,告哀于辽。景延广请致书称孙而不称臣,与辽抗衡。太宗举兵南下,会同九年入汴,以出帝为负义侯,置于黄龙府,石晋遂灭。大同元年,太宗北还,仍以萧翰留守河南。刘知远在河东,乘间而发,由太原入汴,自尊为帝。及乎宋受周禅,有中原一百六十馀年,辽为北朝,世数如之。虽辽之封域褊于宋,校其兵力,而澶渊之战,宋几不守,因而割地连和,岁贡银、绢二十万两、疋,约为兄弟,仍以世序昭穆。降及晚年,辽为翁,宋为孙。至天祚,金朝太祖举兵西来,平辽克宋,奄有中原三分之二,子孙帝王坐受四方朝贡百有馀年。今以刘、石等比之,予故不可不辨。夫刘渊、石勒,皆晋之臣庶,叛乱国家,以臣代君,纵能盗据一隅,僭至姚泓,终为晋将刘裕所虏,斩于建康市。返本还元,兹作载记,理当然也。夫完颜氏世为君长,保有肃慎。至武元时,而天下南北敌国,素非君臣。若依席上所言,金为载记,未审辽史复如何尔?方辽太祖神册之际,宋太祖未生。辽祖比宋前期五十馀年已即帝位,固难降就五十年之后,包于《宋史》为载记。其世数相悬,名分颠倒,断无此法。既辽之世纪,宋不可兼,其金有中原,更难别议。以公论处之,据五代相因,除庄宗入汴复仇伐罪理势可观外,朱梁篡逆,甚于穷、新;石晋因辽有国,终为辽所虏;刘汉自立,父子四年;郭周废湘阴公而立。以五代之君通作《南史》,内朱梁名分,犹恐未应。辽自唐末,保有北方,又非篡夺,复承晋统,加之世数名位,远兼五季,与前宋相次而终,言《北史》。宋太祖受周禅,平江南,收西川,白沟迆南悉臣大宋,传至靖康,当为《宋史》。金太祖破辽克宋,帝有中原百有馀年,当为《北史》。自建炎之后,中国非宋所有,宜为《南宋史》。”或曰︰“欧阳,宋之名臣也,定立五代,不云《南史》,当时想曾熟议,如何今日复作此论?”仆曰︰“欧阳公作史之时,辽方全盛,岂不知梁、晋、汉、周授受之由?故列五代者,欲膺周禅,以尊本朝,势使而然。至于作《十国世家》,独称周、汉之事,可谓难矣。请事斯语,厥有旨哉!愚读李屏山《咏史诗》咏五代郭周云︰‘不负先君持节死,举朝惟有一韩通。’愚尝惊哀此诗命意。宋自建隆以来,名臣士大夫论议篇章不为不多,未尝有此语。非不能道也,盖禘之说也,故列五代者良可知。隋季文中子作《元经》,至晋、宋已后,正统在中原。而后大唐南北一统,后至五代,天下扰扰,无由再议。降及今日,时移事改,商确前人隐约之迹,当从公论。”议者又曰︰“金有中原,虽百馀年,宋自建隆于今几三百年,况乎今年春正月攻陷蔡城,宋有复仇之迹,固可兼金。”愚曰︰“元魏、齐、梁世数已远,恐诸公不以为然,请以五代周、汉之事方之。汉隐帝乾祐三年遇弑,太后诏立帝弟武宁军节度使嗣位。〈名赟,河东节度使刘旻之子。〉后虽废为湘阴公,旻亦寻即皇帝位于晋阳。终旻之世,犹称乾祐。四帝二十九年,至宋太祖兴国四年归宋。依今日所论,旻系刘高祖母弟,在位四年,其子承钧嗣位,改元天会。五年,郭周已绝。〈郭周三主九年。东汉四主二十九年。〉东汉四主,远兼郭周,郭亦不当称周,固当为闰。宋太祖不曰受周禅,传至太宗,方承东汉之后。欧阳不合作《五代史》,合作《四代史》,司马光《通鉴》当列东汉为世纪,欧阳不宜作《十国世家》。呜呼!国家正闰,固有定体,不图今日轻易褒贬,在周则为正,在金则为闰,天下公论果如是乎?况蔡城一事,盖大朝征伐之功。是时宋之边将专权率意,自撤藩篱,快斯须之忿,昧唇齿之理,自谓爱己而恶佗,延引强兵深入,遵行覆辙。〈徽宗跨海助金破辽之事。〉媒孽后祸,取笑万世,何复仇之有也?宋自靖康已来,称臣侄,走玉帛,岁时朝贡,几于百年。岂期今日私论,遽称尊大!果使宋庙有灵,必可其议也。泰和间,南宋寒盟,起无名之师,侵汉、唐、邓、宿、泗。章宗分遣应兵,其淮、汉、川、蜀之间,大为所破。宋遣臣方信孺等卑辞告和,请叔为伯,进增岁币,献权臣之首,〈韩侂胄、侯师旦也。绘其容,漆其首,函送幽都。〉至于阙下。信孺有《古调》一篇,予能草略记之︰‘大朝君相仁且慈,小麦未熟休王师。奸臣岂足赎民命,既往不咎来不迫。’此诗书于上源驿壁间,馆伴使入朝题奏,上颇哀怜。是时中原连年蝗旱,五谷不登,山东尤甚。章庙自责之心深重,形于歌咏者颇多,每以偃兵为念,故诏百官议曰︰‘朕闻海陵有言,我国家虽受四方朝贡,宋犹假息江左,亦天下两家邪?故有亲征之行。去岁,宋人兵起无名,摇荡我边鄙,今已败衄,哀恳告和。朕思海陵之言,宜如何尔?’时臣下本希上意,故进言曰︰‘先于靖康间,宋祚已衰,其游魂馀魄,今虽据江左,正犹昭烈之在蜀,不能绍汉氏之遗统,大可见也。’和议乃定。今日校之此语,乃当时继好息民之大略,非后世正闰之定论。”或曰︰“何以知之?”曰︰“夫昭烈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其族属疏远,不能纪录世数名位。南宋高宗乃徽宗之子,钦宗之弟,岁月不易以即位,奄有江南,似与昭烈颇异。若以金史专依泰和朝议,特承宋统,或从今日所论,包为载记,二论俱非至公。”坐客又云︰“辽之有国,僻居燕、云,法度不一,似难以元魏、北齐为比。”仆再拜而言曰︰“以此责之,肤浅尤甚。若以居中土者为正,则刘、石、慕容、符、姚、赫连,所得之土皆五帝三王之旧都也。若以有道者为正,符秦之量,雄材英略,信任不疑;朱梁行事,篡夺内乱,不得其死。二者方之,统孰得焉?夫授受相承之理,难以此责,况乎泰和初朝廷先有此论?故选官置院,创修《辽史》,刑期榜状元张檝预焉。后因南宋献馘告和,臣下奏言靖康间宋祚已绝,当承宋统,上乃罢修《辽史》。缘此中州士大夫间不知辽、金之兴本末各异者。向使泰和间《辽史》蚤成,天下自有定论,何待余言?”坐客愕然曰︰“数百年隐显之由,何其悉也!问一得三,寔出望外,幸谓言之。”仆因就毫楮录狂斐,以俟憙事者删之,庶备他日史官之采摭云尔。燕山修端谨记。
鹿庵云︰“古诗句多平字,不能得健。如杜诗《古调》一句七字,有至六字无平者。律则当如乐律和应,否则不成音矣。”
○《纪行》 张参议耀卿。
岁丁未夏六月初吉,赴召北上。发自镇阳,信宿过中山。时积阴不雨,有顷开霁,西望恒山之绝顶,〈所谓“神峯”者。〉耸拔若青盖然。自馀诸峯,历历可数。因顾谓同侣曰︰“吾辈此行,其速返乎!此退之衡山之祥也。”翌日,出保塞,过徐河桥,西望琅山,森若剑㦸,而葱翠可挹。已而由良门、㝎兴抵涿郡,东望楼桑蜀先主庙。经良乡,度泸沟桥,以达于燕。居旬日而行,北过双塔堡、新店驿,入南口,度居庸关。出关,之北口,则西行经榆林驿、雷家店,及于怀来县。县之东有桥,中横木,而上下皆石。桥之西有居人聚落,而县郭芜没。西过鸡鸣山之阳,有邸店曰平舆,其巅建僧舍焉。循山之西而北,沿桑干河以上,河有石桥,由桥而西,乃德兴府道也。北过一邸,曰定防,水经石梯子至宣德州。复西北行,过沙岭子口,及宣平县驿。出得胜口,抵𢬯胡岭下,有驿曰孛落,自是以北,诸驿皆蒙古部族所分主也,每驿各以主者之名名之。由岭而上,则东北行,始见毳幕毡车,逐水草畜牧而已,非复中原之风土也。寻过抚州,惟荒城在焉。北入昌州,居民仅百家,中有廨舍,乃国王所建也,亦有仓廪,隶州之塩司。州之东有盐池,周广可百里,土人谓之狗泊,以其形似故也。州之北行百馀里,有故垒隐然,连亘山谷。垒南有小废城,问之居者,云︰“此前朝所筑堡障也。”城有戍者之所居。自堡障行四驿,始入沙陀。际陀所及,无块石寸壤,远而望之,若冈陵丘阜然,既至则皆积沙也。所宜之木,榆、柳而已,又皆樗散而樷生,其水尽咸卤也。凡经六驿而出陀,复西北行一驿,过鱼儿泊。泊有二焉,周广百馀里,中有陆道,达于南北。泊之东涯,有公主离宫之外垣,高丈馀,方广二里许。中建𥨊殿,夹以二室,背以龟轩,旁列两庑,前峙眺楼,登之颇快目力。宫之东有民匠杂居,稍成聚落,中有一楼,榜曰迎晖。自泊之西北行四驿,有长城颓址,望之绵延不尽,亦前朝所筑之外堡也。自外堡行一十五驿,抵一河,深广约什滹沱之三,北语云翕陆连,汉言驴驹河也。夹岸多丛柳,其水东注,甚湍猛。居人云︰“中有鱼,长可二四尺,春、夏及秋捕之,皆不能得,至冬,可凿冰而捕也。”濒河之民,杂以蕃、汉,稍有居室,皆以土冒之,亦颇有种艺,麻、麦而已。河之北有大山曰窟速吾,汉言黑山也。自一舍外望之,黯然若有茂林者,迫而视之,皆苍石也,盖常有阴霭之气覆其上焉。自黑山之阳西南行九驿,复临一河,深广加翕陆连三之一,鱼之大若水之捕法亦如之。其水始西流,深急不可涉,北语云浑独剌,汉言兔儿也。遵河而西行一驿,有契丹所筑故城,可方三里,背山面水,自是水北流矣。由故城西北行三驿,过毕里纥都,乃弓匠积养之地。又经一驿,过大泽,泊周广约六七十里,水极澄澈,北语谓吾悮竭脑儿。自泊之南而西,分道入和林。城相去约百馀里。泊之正西有小故城,亦契丹所筑也。由城四望,地甚平旷,可百里。外皆有山,山之阴多松林,濒水则青杨、丛柳而已,中即和林川也。居人多事耕稼,悉引水灌之,间亦有蔬浦。时孟秋下旬,糜、麦皆槁,问之田者,云︰“已三霜矣。”由川之西北行一驿,过马头山,居者云︰“上有大马首,故名之。”自马头山之阴转而复西南行,过忽兰赤斤,乃奉部曲民匠种蓺之所,有水曰塌米河注之。东北又经一驿,过石堠。石堠在驿道旁,高五尺许,下周四十余步,正方而隅,巍然特立于平地,形甚奇峻,遥望之若大堠然,由是名焉。自堠之西南行三驿,过一河曰唐古,以其源出于西夏故也,其水亦东北流。水之西有峻岭,岭之石皆铁如也。岭阴多松林,其阳帐殿在焉,乃避夏之所也。迨中秋后始启行,东由驿道过石堠子,至忽兰赤斤〈山名,以其形似红耳也。〉东北迤逦入陀山,自是且行且止,行不过一舍,止不过信宿,所过无名山大川,不可殚述。至重九日,王师麾下会于大矛帐,洒白马湩,修时祀也。其什器皆用禾桦,不以金银为饰,尚质也。十月中旬,方至一山崦间避冬,林木甚盛,水皆坚凝,人竞积薪储水,以为御寒之计。其服非毳革则不可,食则以膻肉为常,粒米为珍。比岁除日,辄迁帐易地,以为贺正之所。日大晏所部于帐前,自王以下皆衣纯白裘,三日后方诣大牙帐致贺,礼也。正月晦,复西南行。二月中旬,至忽兰赤斤,东行,及马头山而止,趁春水飞放故也。四月九日,率麾下复会于大牙帐,洒白马湩,什器亦如之。每岁惟重九、四月九,凡致祭者再,其馀节则否。自是日始回,复由驿道西南往避夏所也。大率遇夏则就高寒之地,至冬则趋阳煖、薪水易得之处以避之,过以往,则今日行而明日留,逐水草、便畜牧而已。此风土之所宜,习俗之大略也。仆自始至迨归,游于王庭者凡十阅月。每遇燕见,必以礼接之,至于供帐、衾褥、衣服、食饮、药饵,无一不致其曲,则眷顾之诚可知矣。自度衰朽不才,其何以得此哉?原王之意,出于好善忘势,为吾夫子之道而设,抑欲以致天下之贤士也。〈德辉〉何足以当之?后必有贤于隗者至焉。因纪行李之本末,故备志之。戊申夏六月望日,太原张德辉谨志。
○商司业录到太常诸杂仪礼
《文德殿宿斋仪注差官》等。
《景灵宫行礼仪注差官》等。
《太庙行礼仪注差官》等。
《明堂大礼陞降玉辂仪注》。
《明堂殿行礼仪注》。
《明堂殿星图》。
《明堂大礼毕紫宸殿称贺仪注》。
《明堂大礼毕登门肆赦仪注》。
《明堂升陪事并礼馔差官》等。
《明堂降御札鏁院并奏告事》。
《明堂大礼修筑路道图》。
《明堂大礼笏记》。
《明堂大礼排日祭祀》。
《明堂降御札修路教车按辂等年代月日》。
《明堂大礼逐次趱那更点》。
《明堂大礼差五使等官年代例》。
《明堂大礼总差官》。
《头冠法服样》。
《玉辂图》。《玉辂件段尺寸》。〈及太平车尺寸等。〉
《逍遥平辇图》〈并尺寸等。〉
《太常乐图》。
《祭器图》。
《黄麾大仗图》。
《明堂大礼文武官合着服色》等。
《御龙直执从物图》。
《明堂大礼鼓吹鸡唱警场图》。
《明堂大礼乐章乐曲》。
《明堂大礼合降指挥》等。
《明堂大礼为值雨降过生创指挥例》。
《明堂大礼诸杂事例》等。
《明堂大礼祗应并铺分人数》等。
《熙朝盛典诗》。
《大安辇件段》。
《明堂大礼教象申请事节》。
计三十七册,曰《明堂大礼》。{{YL|景定四年}},蓝大正记。至元三十年三月二十九日,商琥录。
○《宣和卤簿图》。《祀圆丘图》。《东封太山图》。
○监修国史例。
忠斋刘承旨说︰“宋朝监修国史,宰相初任者,谓之开局;一月一至院,谓之过局。”至元三十一年甲午七月初四日,右丞相完泽受开府仪同三司、监修国史、右丞相如故。
○窦俨《水论》。
周世宗南伐,驻跸临淮,因览唐贞元中《泗州大水记》,诏窦俨论其事。俨献文,其略曰︰“夫水沴所具,厥有二理,一曰数,二曰政。天地有五德,一曰润,二曰暵,三曰生,四曰成,五曰动。五德者,阴阳之使也;阴阳者,水火之本也。阴阳有常德,故水火有常分。奇偶收半,盈虚有准,谓之通正;羡倍过亢,极无不至,谓之咎征。二者大期,率有常数。除之主始于渊献,水之行纪于九六,凡千有七百二十有八岁,为浩浩之会。当是时也,阴布固阳,澍雨天下,百水�注,涨其通川。岸不受馀,则旁吞原隰;科坎平槩,则漂垫方割。虽尧、舜在上,皋、夔佑政,亦不能弭其沴也。过此以还,则系于时政。如其后辟狂妄以自率,权臣昧冒以下专,政不明,贤不章,则苦雨数至,潦水积厚,然阴阳之数也。贞元壬申之水,匪数之期,乃政之感也。德宗之在位也,启导邪政,狎昵小人,裴延龄专利为心,阴潜引纳;陆贽有其位,弃其言。由是明明上帝,不骏其德,乃降常雨,害于粢盛。百川沸腾,坏民庐舍,固其宜也。王者苟能修五政,崇五礼,礼不渎,政不紊,则五日一霏微,十日一霡霂,十五日一滂沱,谓之时雨,所以正五运之制节。占象晷刻,无有差爽,则神农之世其验欤?”世宗嘉之。国初,迁礼部侍郎,依前学士判太常如故。是时祠祝乐章,宗庙谥号,皆俨所定撰,人服该博。俨冲澹宽简,好贤乐善,平居怡怡如也,未尝失色于僮仆,优游文翰凡十数年。著《大周正乐》三十卷,诏藏于史阁。其《大周通礼》未及编纂,会俨卒,议者惜之。
○至元贞元年岁六月十三日,《宋太祖实录》抄并校勘无差,时开真定野河,事甚不便。
○《金史》,王文康公定夺。〈此王状元先生时为丞旨学士。〉
帝纪九
- 太祖 太宗
- 熙宗 海陵庶人
- 世宗 章宗
- 卫绍王〈《实录》阙。〉 宣宗
哀宗〈《实录》阙。〉
志书七
- 天文〈五行附。〉 地理〈边境附。〉
- 礼乐〈郊祀附。〉 刑法
- 食货〈交钞附。〉 百官〈选举附。〉
- 兵卫〈世袭附〉
列传〈旧《实录》三品已上入传,今拟人物英伟,勋业可称,不限品从。〉
- 忠义 隐逸〈高士附。〉
- 儒行 文艺
- 烈女 方技
- 逆臣〈忽沙虎。〉 诸王后妃开国功臣在先。
○书示仲谋︰“王相修史事,宜急不宜缓。多半采访,切恐老人渐无。费用不可惜,当置历令一人专掌。”Template:*|以后打算。
“元裕之、萧公弼奏用银二千定,今即编修书写请俸、饮食、纸札费用。若作准定撰,三五百定都了。”
“凡采访文字,令言者旌赏,隐者有罚。仲谋所宜着心。编修且要二员,直须选择魏太初、周干臣。”云云。
“本把合用儒人兼管,不宜用他色目。如他日同修、编修人来,房屋决少,目今便合商议起盖。盖下房屋,都在文庙,已后也得用。谓如仲谋兼编修,徒单云甫受直学士兼同修,李仁卿学士兼同修。胡绍开年小也,宜唤去。比至定俸,且与批支。若家小来更好,都交文庙里住。史事早成,其他不预史事者在于文庙,自当退去。此明年话也,仲谋宜知之。书写、典史、杂使,以后必须用。谓文字未集,且定编修二人。若踏逐书写二名,更佳。杂使亦不可阙,将来院官不要人使唤。”中统二年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