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峯别集
玉峯别集 作者:白光勋 1933年 |
诗
编辑赠信坚上人
编辑小雨春山午。空堂鹤梦回。客来门政闭。香火半成灰。
日晩溪南雪。僧从海上山。赠诗忘岁月。怜尔旧容颜。
丙寅春。余在玉山。坚持轴来。吾诗亦与在中。而不记其日月。云泉胜迹。与诗而俱为梦想中事。可感也夫。遂改书前作。而复为此以续之。
出长春洞
编辑鹤鸣树烟净。日落秋山寒。相携出洞府。溪路碧漫漫。
醉赠尹而栗
编辑山气斜阳里。天光久雨馀。一樽溪上酌。于此意何如。
沃州。奉次稣斋。
编辑碧海明朝别。寒灯此夜眠。秋风独归意。一路乱山前。
海临寺。题修上人房。
编辑幽砌残红蕊。清池满绿阴。闲来时一睡。寂寂洞门深。
题友人家
编辑云收南野阔。日出西峯明。醉后对君坐。松风吹面清。
赠智楫
编辑懒梦春禽午。山窗对影迷。僧来告远别。何处是双溪。
题画竹
编辑本谓头可折。谁知节难夺。儿孙若相持。凛凛俱风骨。
和文叔章
编辑隔水声相闻。终朝首谩回。斜风吹细雨。兴入钓鱼台。
思峻持天冠山僧诗轴来。求诗。
编辑我欲相寻去。春风万岭云。青灯对香榻。无复世中纷。
醉别
编辑昨日苦不展。明朝行意忙。琴樽亦徒耳。那似一更长。
题元上人房
编辑树月横窗影。云泉绕枕声。幽居韬未尽。有客自江城。
汭江别
编辑寒食江南路。烟花雨后山。一春多少思。落日送君还。
赠竹林守
编辑一夜长安雨。秋风远客愁。欲归归未得。倩子画沧洲。
题丁士达江亭在南原
编辑蓼川南入鹑津。头流西近鹪山。忆过村前回首。风烟不似人间。
荷浦。次世豪韵。
编辑海边之树多青松。松里人家烟雾浓。岁暮客情仍远送。一杯村酒更知功。
奉恩僧院。和李校理见示之作。
编辑东西殊不远。离索动经时。试发清秋兴。来寻水寺期。云萝非世事。猿鹤亦心知。性癖终堪笑。相逢每苦思。
奉呈成浩源
编辑晦养坡山下。儿童亦识贤。幽居一百里。相阻四三年。梦里音容见。尘中岁月遄。从游鲁邸话。鄙吝敢存焉。
入对飞龙象。非膺选众贤。坡山长在梦。京洛日如年。人事羁中困。归鞭郭外遄。侨居问何处。携酒欲从焉。
次韵牛溪
编辑病爱田园好。清时认作贤。惟应羞百代。不但滞终年。世路颜情少。乡闾梦想遄。侨居聊一壑。眠食亦安焉。
弘农郡。赠孤竹使君。
编辑故人远为郡。病子及春游。花发讼庭暮。月明池阁幽。新诗吟更好。旧曲听还愁。聚散本无定。相逢奈白头。
孤竹寓舍作
编辑出郭晓锺后。庭柯飒已夕。幸此轩车绝。旷然无物役。坐对东篱花。酒尽情未极。
书
编辑寄亨南,振南书。
编辑父。昨日。惘惘取路。冒雨入郡。一卜难于千里之行。恐必不达洛师也。汝等。幸得陪兄主入山。三冬之学。足用平生。千万努力。兴儿优游劝奖。使卒有成。父兄之责也。振也来春。非有百发百中之望。不须勤苦远来。来时留京之计。亦勿歇缓。馀不一。
寄亨南书己卯
编辑别汝今几日。以汝之思我。想我之苦。汝毋二月安过与否未知。尤倍闷虑。汝妻已能无事解产耶。产后调护为尤难。一时不能弛于怀也。观今取第之人。殊非泛泛优闲之人所可望。汝等若不得无念于此。只在下帷聚萤。昼夜矻矻而已。见千里残奴瘦马。空来空去者。初不若不识字之为安也。况主三年苦留。竟至无一之成。天亦不仁。汝等其惩于此学业须在于早。苟入蹉跎之境。徒恨何益。笔墨时无得。如得之。随后可送。不一。
寄亨南,振南书。己卯
编辑近来侍侧何如。所读几何。日夜为虑。父月初。定欲与丁博士偕行。而试日已定。势难舍两兄之事。而晏然就途。玆又停之。叹悯奈何。汝等在庐所。专心之地。课读无阙。再期之内。如得尽学经书。则此幸莫大。不须远来京华烦冗之地。虚弃日月。若以留学庐所。为便且益。则父亦欲于五月。换完山而下。因与汝等。力耕而终身。薄宦凉凉。顿无兴味。日思丘园之乐。而未尝暂弛。馀祝勤读。万万加意。
寄亨南,振南书。己卯
编辑奉事来。细闻汝等好在之奇。多喜多喜。但因人闻。汝等颇有侮人之态。且喜言人过云。人之为学。只欲去此等病痛。而今汝若果如此。则虽学书万卷。文似杨马。即日登第。其人何所用哉。惊痛欲死也。一失身于人。则平生难复见取于人。况世道日窄。风俗日薄。谨默守道。犹恐不免。况发诸口而形诸言乎。此后汝等。不能痛除此习。尚或有云云者。则誓不复与汝等相见也。千万戒谨戒谨。只此。
答亨南书庚辰
编辑书来悉好在。且闻汝勤于读书。为孝孰有大于此哉。颇用慰喜不禁。论语读毕后。须从初卷。更日学一卷。以首尾贯彻无碍为期。而无作辍之顷。则七卷之书。未十五六日。可尽一遍。果能此后。则虽学他书之时。亦可日诵一遍。如此不废。只做数月之功。而可至百遍。为效不亦万万耶。平生诵此一书。亦足无愧于冠儒冠而行。况汝之聪明。苟笃志力学。则其于进益。将有不自知自止者矣。才学大成之后。则贵贱穷达。付之于命。吾何与焉。将与老父老母。躬耕于海曲。讽咏先王之风。以终其身足矣。父之望在此。幸宜悉之。壮纸在乱帙中。俟后觅送。但多印书册。置之高架不读。则莫若涂窗壁之为愈也。今后切宜废绝人事。以古人勤学有成者。为期可可。不一。
寄亨南三兄弟
编辑想汝等陪侍兄主。安意读书。遥慰遥慰。父厌北之情。日益甚。寸寸留滞。今日始发诗山。气且困瘁。恐遂生病也。笔三墨四送之。汝兄弟各分一墨。一奉兄主为可。所祝精究义理。字字贯诵。勿泛泛过日。期于有成。才至于取科第无疑。则任汝等惟意所适。游学四方也。馀不一。
寄亨南书
编辑近来为度如何。所读几何。为虑。父自咸山。昨日始还此。无事往来耳。今欲就叙使君。而祭日不远。故不果。过祭即进为意。汝若于其处。不废日读。不须来此。倘漫浪过晷。明晓驰来。父子相对。犹为愈也。海南问安人归。须使来奉家书而去为妙。马粥粟。告觅而送何如。县近病气大炽云。然则当速来此可可。广文前修简而去。传达。馀不具。
答亨南,兴南书。
编辑见书。知汝侍侧平吉。喜慰万万。父岁前感冷。卧痛十馀日。今始复差出仕矣。振儿无病。方学于安参奉敏学处。汝以病母。且来往无资之故。不得来学于京。可叹可叹。何不往学于进士兄主耶。松川。丧中老疾。安可教人。初往之意迂矣。试日已迫。而制述不习。将何以赴场。千万在念。通鉴,文选赋诵之。且频频制述。乃见读书之效。读而不作。日益生矣。家贫多弟妹。年且渐多。汝等其忍优游度日耶。振儿都会居接。画参第五。得初试无疑。喜极喜极。诗赋再度居首。名声遏实。可笑。亨南今读何书耶。凡家户徭役。切勿稽缓。且戒愚奴辈。里闾间不得相斗为可。吾铸役。冬前难毕。悯悯。不一。
寄亨南,振南。
编辑净元僧归寄书。已得见耶。近见知山书。知汝等无事出入场屋。为慰。得失。命也。不足云尔。但汝等能成篇与否未知。可恨。两司方以罢榜事所启。而四馆已罢职。罢榜丁宁。但愿汝等惩秋事之不利。勤做三冬之业。以冀明春之得耳。灵岩远矣。长兴,海南中圆点事。更须毋泛。日日充点可可。今之罢榜。只绿无圆点人。冒入场屋之故也。若至罢榜。则初欲汝等来见京试。而年饥衣薄。留度实难。是虑耳。春初下乡。如得留京之资。当与汝辈。偕上赤计。或京或乡。愿汝等。顷刻不怠。以俟天命也。年凶处处皆然。想一家还上。亦不足。恐被重辱。念及于此。食不下咽。与诸宅共议。买船入岛。多拾橡栗出来。则可活时月之命。亦宜毋泛。皮橡二斗。米为一斗。能得十许石。则救荒之助不小。更须毋腾。家后山亦可拾。救荒之策。无如此也。吾方拾得五六斗。舂作米可三斗。和饭造酒蒸食。无所不可矣。文参奉之行。附一书。不知汝等得见否也。宰相亦无天生。惟在汝等勉之。只此。
寄亨南,振南。
编辑近来。不知汝等在先生之所为况安否。遥虑日切。庸学已毕耶。旧读亦须夜夜诵过一二篇。日以为常可可。父虽得依旧。与汝等隔绝岁已周。其于为怀。云何可状。苦待八月之归耳。入学文字出送。即今送官及校后。持来庄置为可。八月下去。则欲率汝兄弟上来。从胜友游学。庶有长益。但汝母衰病。吾三人出来。恐有意外之忧。是虑。馀冀勉旃于学。
寄亨南书庚辰
编辑前日尹深中行。已附书。见之耶。元僧来。备悉家山之奇。可慰。汝欲十年庄修于深山。学为人之道。为父母者纵不能劝。忍禁之耶。但徒能有意。而不能卒者滔滔。未知汝实能刻厉坚苦。如古人否也。吾于淳昌地。有可耕隐遁处。溪山绝胜云。人言如可信也。与汝等耕钓于此。以终其生足矣。馀不一。
寄振南书辛巳
编辑远路。风雨累日。不知汝何以下归。食不甘口。念汝等俱集一家。上下交喜。此身寂寥客窗。无以为心。婚事今已纳采耶。顷见金参奉季义。柳氏虽不中程式。当人则温顺德人云。是可慰也。汝等朝夕定省外。须惜分阴。读书勿倦。送汝翌日。入政院。承旨及注书翰林。皆称汝书字诗文之美。虽极喜跃。还忧无实而副之。见栗谷。亦称汝可爱。汝须勿忘先生长者见许之若此。顷刻不辍。期有以充此重名。日月逝如水。盛年不可留。汝等年皆二十。其不惕然竦惧。思所以振迅耶。父三月晦间。当下归。但不得回马。则难于远行是虑耳。兴南亦须劝诱教护。勿浪诘责。使向学之心。油然自动也。万万只此。
寄亨南,振南书。辛巳
编辑入夏。汝等侍侧如何。做业几何。唜孙。无事入归耶。正郞事。夫复何言。日日往抚旅榇而已。护归之人。谁也来耶。亨南虽欲来。疫气大炽。内间必不出送。虽来何事知处护还也。丧轝凡具。尚不齐。食不下咽。汝等海南殡葬凡事。须日日往见。勿为缓视。亨南势难来迓子路。振南八丈后。须预闻口期。来迎于锦城而归。人间安有如此可恸之事乎。须各极情看治。且车匠者到家。即设酒饼。极办膳着。使其心欣喜事。告汝聘堂。其还。亦极待而送。最关风俗。切勿草草。汝等亦告汝慈闱。酒饼备去。祭奠后。全付此匠。使之醉饱称服可可。新郡守则乃前年铸监郞厅柳梦鼎。虽有知面之分。难料其厚于吾家否也。家户凡徭。慎勿迟缓。以取怒辱。前倅时。邻居人杖治云。是为谁。何不示及耶。寒心寒心。待恶人之道。果如是乎。吾谨避之耳。兴儿亦日日劝诱。期于有成也。不一。
答振南书辛巳
编辑见书。知阁门悉安和。客中之慰。如何如何。况闻汝相仪度出凡。多有福德之气。足以十汝平生之事。此喜。不但不寐而已。此后则只在汝勖率之道如何耳。宜常戒燕眤之私。务尽如宾之敬。以相成一家之福。庆孰大焉。处乡应物之道。尤当随其人。各得欢心。此康节之所以居洛。人争迎致小车者耳。汝母病重。上有八十之亲。事故万端。专意读书之日几何。汝苟不汲汲力业。则一家之事。无复他赖。书册大小幷二十五卷。而诗书大文,近思录,韦苏州。在其中矣。纲目半已输送于任实。近亦有人马之来云。故欲全输于此。待换完山装䌙耳。只此。
寄亨南,振南书。辛巳
编辑上来后。不知汝母子兄弟安否。日夜闷虑。父行路。三为水阻。昨始入京。未定寓处。凡事可闷。暑雨长路。幸不率汝来是喜耳。想殡所。霖雨无容处之地。见雨必煎念万万也。京中之七。年未十五六者多制述居首之人。问之则皆读尽经史者故然耳。念汝等不能制述。亦不勤读。终作何等人。丧次居处。万分谨慎。事与常家不同。更须日慎一日也。笔墨入册匣。先往陵所。故不送。后日人归。付送为计。父于此岂能久处。如闻汝等笃志为学。才思长益。终有可望之路。则黾免留寓。若或否也。则将摆弃而归。与汝等力耕奉公。为圣世田亩氓足矣。临书惘惘。不知所言。兴南。常常护念奖诲。使之油然自发喜学之念。切勿呵责。使之无兴也。馀不一。
寄振南书辛巳
编辑别汝等。今几月日。况自五月来。数月不绝闻家奇。此中之闷。如何如何。秋围已迫。汝等炼业何许。所制有可望否。善恶间誊书。一一上送为佳。正郞葬期。定以何时。父八月初。当下金州。九月初下乡。若试邑近于全州。则为幸可言。栗谷今为大司宪。前与相见。问汝安否。爱念不忘事言之。墨二笏送之。今为送之。试时分用。笔则时未造。吾下去时。持去为计。安,文参奉。亦安稳。人来何不致一书耶。入场时。初场或有劝入相救者。千万勿听。汝兄不能书。以父之心。欲汝入之。相力何极。士君子一动。何可犯分。平生不得。不可为如此事。凡居家行已。常念勿欺之教。夫妇间尤宜常持敬畏之念。切戒亵慢。名纸。李察访善庆有约而去。但岭南悬远。何能及期送来。虑虑。馀不一。
答亨南,振南书。辛巳
编辑见书。知一家无故。慰幸慰幸。父亦粗保。而苦待完山之换耳。汝等今夏。不能勤做。赴试恐无功。况亨南长在患故中。尤不能力业。而正郞之葬。在八九之间。则恐不暇于赴举也。此在汝等酌而为之。如有万一之望。则只一旬往返。废举亦重。赴之何妨。枫崖安善,文参奉。亦宁吉。栗谷今为大宪。常问汝何时还洛云耳。黄笔四柄送去。二柄汝兄弟。一柄天维。染墨一柄。与儿分用可矣。兴南之作。间有奇语。此儿能学。吾复何忧。跃跃不已。汝等不离劝教。使知读书之乐。以终有就幸矣。馀不一。
寄亨南,振南书。辛巳
编辑见昌辰书。知汝母病势向歇。是言果尔。其为喜幸如何。午生持药。与元僧。初六发去。若无雨水。则望前当入归。用药之际。须审观病势。用之可矣。父俟奴更来。贸常服之药。下归是计。而辗转忧疑。头鬓顿白。以此过日。人生几何。来月间得人马。大归决矣。汝等方此务学之时。患故缠仍若此。亦何所成。心乱人忙。不能一一。
答亨南,振南书。辛巳
编辑连得书。为慰。但见兄主简。汝母氏累日患唐疟云。久病之人。又得此证。其苦如何。闷虑闷虑。千里远宦。虽得好音。心犹疑讶。况此恶消息耶。汝之读小学。苟能精解义味。则虽终身读此。可也。况读此。亦不必遗他书。任汝意为之。若不晓义理所在。徒取遍数。则口诵而心不在。亦何所益。所望。精究深趣。涵泳而自得之耳。馀不。
寄亨南,振南书。辛巳
编辑汝等已从兄主。上寺好读耶。望须勿懈。以读了经书为限可可。父衣薄北行。眼疾大剧。势恐难达京师也。来路。过拜松川。适遇临汀于此。奇幸奇幸。临汀深以不率汝辈来。为叹。若来则同食可度一年云。然业已从兄主。得楼好寺。不须远别病亲。来学他人。待春和。俟吾更通亨南。从其愿就学于昌平。亦无妨。且虽乐于得贤师。若无诚于学。而泛泛度日。不若且修子职于侧。课日读书之为愈也。松川方改正史略,通鉴吐。劝天维持二册来。传写而归。教兴儿。大可大可。春前切勿妄生他意。专心读书于海林可可。振也。必须制得诗二十,赋十首。然后上来。若不尔。不须费粮资远来也。
寄亨南书壬午
编辑连得平安书。稍忘远虑。况闻汝兄弟勤于读书。此喜又何如。精熟四书小学。足以为平生之用。科第亦岂他事。汝言信不虚矣。临汀今为全罗方伯。若来拜命。则汝志恐不谐矣。汝内穷无所归。来寄我贫家。天下安有如此可矜之事乎。百分念惜。无使长抱不乐之怀。以慰汝病母之心。亦大孝也。夫妇不相得。而能孝其亲者。无是理耳。切宜铭记。不具。
答振南书
编辑汝又遭此意仆之变。吾一家之事。何故如此。俯仰愧怍。不可道也。汝妇既是病人。当此罔极。恐复难救。远地之问。于此尤极。汝尚不经事之人。凡事何以措处。神主具椟。明器苞筲等物。尽备西送。题主笔墨烛一双亦送。掷板。有灰则不必用之。依礼文为之可也。凡事须一一禀于汝舅前为之。切勿任意。使无后言。传闻万甲以内所呈被囚。是呈何人写入耶。汝则切勿参如是等事。耕耘田圃。出纳财谷。似不可付诸顽奴。时时检问。可也。亦须禀诸家长为之。汝等年既弱冠。一书不能精诵。而患故连绵。至此失学。而终归无用之人。亦我不福之致。言之奈何奈何。汝母亦以汝故。恐病势益紧。即欲驰往相视。昨议诸栗谷。答云。以石刻监校。方启请。役未始。而受由呈状不当。姑俟役毕。往返可也云云。此役。必数月后乃毕。则暑月往还势难。将必俟完山之换面归耳。可闷可闷。汝以义理开晓汝妇。以无他兄弟。勉从礼制。而终孝之意。强如食饮。以保弱躯可也。心乱不知所言。只此。且凡事。须随力为之。
答亨南书
编辑见书。知汝母氏证体。尚尔沈绵。稚弱诸儿。呻吟满室。念汝独处。何以为心。是皆吾获戾于天。不福之致。痛哉痛哉。振儿下去后。虽得中路之书。艰关远路。寄人作行。其苦何可言。未知终得无事到家否。得失虽曰命也。试官知汝之书。而以没实不取云。此则不读书之故尔。一家若福门。则汝辈有可为之才。而怠于业乎。莫非父母前无为善之基故耳。仰天一叹而已。见进士壮元禹弘积平生所为诗文。真近来所未有之才。而与振同甲。所充积如此。然后为文。混混觉其来之易。若有源之水。其流无穷也。汝等此后。绝不为监试之志。经书诵过。各百许遍。史子亦可时时涉猎。间以古人诗歌。择其吟咏性情。开发神思者。日于食顷。长吟浩叹。以畅沈郁之胸。将一二幅纸。浓磨染笔。临古帖作楷正五六十字。待其食消心豁。又读所课卷。端坐终日。不接人事。读之至暮。夕食后。又将所读。散步溪桥梅竹之间。寻思吟绎。使所读常在心目。沈浸浃洽。如此不废。日计不足。月计有馀。数年之后。小小场屋之文。不期富而自富矣。兴,锺两儿。俟其快苏。不可不循循教诱。使知不读书。不能为人之意可也。时时两洽。种花种竹。亦士子事也。不一。
寄亨南书
编辑音信之绝。不日不月。两间休咎。茫不得闻。千里客怀。何所胜言。父自逢铸监之役。汩汩卯酉。寝食亦不能自由。此闷如何。振儿。时无病。任实上来时。汝若欲来。预通日期。则奴马下送为计。试日不远。百分勉业。唜孙。旧官上来时。可信官人处。预图随送为可。汝若上来。则一婢不可支。亦须预议小婢率来事为可。灯暗困草。
高而顺到洛。即差奏请使书状官。闵定命亲年七十。故改除以善遇矣。
上仲氏书此以下。不以原简面所书书之。
编辑未审入山后。体况若何。儿辈今得读书之路。将必有成。慰幸何可言也。弟不乐此行。留滞路上。今始发诗山。别云长。情益难也。所祝。定意安泊。勿浪出山。使儿辈课业无废。在兄主道理宜尔。有可为之才。失可为之时。后悔何益。景绥兄弟。天维,昌辰。各必往来。临行不各状。为布万万。
答仲氏书
编辑前得海林书。今又氶平安字。稍解悬恋。新年之幸也。但室人又得唐癨。心神散乱。即欲奋飞而不得也。书中。有婚意而不言。与某为议未知。为闷。新城主。前日无分之人。虽吐暴救窘之请。何敢望其施行也。灵岩城主。弟虽不言。其为兄主。不尽情耶。若有官人之归者。当极告书粮之事为计。春夏间婚事若定。则会宁利租十石。预通士休兄主处。勿散留置。临期输致。以助一备。幸甚。为两侄女未婚。日夜用虑。无一时或忘。而只为当人未定。故有此小小之谷。而不敢遽为之言矣。得人而定期。则十石之外。加用亦何妨。切勿向难。取用为佳。各官所知处。别无亲切之人。姑停发书。然若闻日期之定。则虽不甚切。犹可以情控之。儿辈得兄主。为之依归。室人以此稍宽病德。伏愿为病妻勉留教督。以慰其心。大望大望。振儿来。细闻妻症。若紧重日甚。则得回马下归伏计。伏惟下鉴。
与尹宣传宽中书
编辑瞻惟方苦。情问遽至。此中惊慰。足可想也。承审侍奉安和。尤极欣贺。仆依旧汨汨。铸监之役。冬前不可毕。晨夕不暇。悯叹奈何。通甫得与同僚。而不顾本司之事。故不能源源相奉。还可叹也。成甫之不入槐院。时议之隘。可笑。然今之失。安知不为后来大得。何足介也。秋来上京之音。不觉耸喜。欲为科业。非在京华。不可。幸须善料。千万忙不具。伏惟尊照。
又
编辑檐禽报喜。情翰遽及。从前梦想。慰解都尽。顷见家书。备谙新妇仪范超常。福德已全。喜不寐者累夜。今见辱示。两家之情如此。人家之庆。又孰大焉。只是縻身薄宦。不得飞去。以叙相贺之抱。为可悯。如换完山。赴任即下。以迓布裳鹿车之至。如欲从俗。待仪物之备。则终吾身不可为。此则君所已悉。吾儿性虽不甚顽怠。全然无思于读书者。然秋场迫近。不可泛泛有成。幸时赐警教。以家贫亲病。舍科第。无以尽心奉养之意语之。闺房之警告。亦男子所当惕念者。相成之责。亦在新妇矣。馀祝为严闱加慎。顺护性命。各保天龄。尤两家之福也。万万只此。处乡接物之道。不可不随其人而应之。此尤当常常垂诲者耳。伏惟尊照。
与缺书
编辑一别已经时序。此中为情。如何可言。严凝侍奉气履若何。时向南云。徒勤梦想而已。仆苟度光景。殊不知远宦之为乐。每念立墓。神魂飞越。未尝不幷与华亭景像而萦怀也。春来决欲弃归。构巢于先垄之侧。以终馀生。得与故人。朝夕过从。岂非为草木同腐之一幸。而适以年饥。添口于饿馁之家不可。故忍以坐此。将观来岁之秋稍稔。则当决之也。今秋虽少屈。两司尚执罢榜之启。日陈不已。望须益淬霜锋。以待春战。前送京客之纸已书。而不知送于某处。可笑。且官人之去。为修远音。不知达否。尊亡舅所制韩城主祭文。其嗣景裕日来哀嘱。期欲必得。君须委去琉璃洞宅。尽心搜得。信人之来书付。大仰大仰。正二间受由。下去省视茔域定计。时可一畅悁郁。祝侍奉更福。谨拜柬。不宣。
附录
编辑挽词原挽纸所书官爵。减而书。
编辑吏曹判书李珥
雅度澄壶月。清诗脱辔衔。命穷违素志。官薄困青衫。旅舍惊辞世。秋风未挂帆。灵輀明日发。老泪洒天南。
又
编辑砺城君宋寅
不见紫芝面。先知白玉峯。笔踪追晋法。诗律袭唐风。雅洁元离俗。迂疏不讳穷。谁言欠知命。一疾遽云终。
又
编辑全罗观察使郑澈
海内悠悠知己少。惟君与我夙心亲。湖山未遂连墙约。幽显翻成隔路人。紫陌风尘歌激烈。锦城烟雨涕酸辛。遗孤受托非难事。奈乏刘家德义新。
又
编辑刑曹佐郞丁景达
半生长梦水云闲。榇却归心到玉山。洒落精神元不死。诗声笔迹满人间。
又
编辑敦宁直长李义健
绝艺冲襟世共知。旅游潦倒一官縻。关心阻隔乡园日。复魄凄凉邸舍时。遗墨静首疑邂逅。孤兰忍对宛容仪。偏伤廿载论交地。哭送江南曰尽髭。
又
编辑锺城府使崔庆昌
笔得锺王妙。诗羞魏晋卑。家贫事游宦。身老忆妻儿。旅榇南归日。戎旌北去时。人间便永诀。泉下是交期。
又
编辑海南县监林悌
近代论才子。征君独出群。有谁追古调。无复觅遗文。玉树终黄土。青山但白云。惟馀祭清酒。寂莫泻孤坟。
又
编辑铁原县监尹箕
子年十四我十六。誓言相好南海滨。负笈寻师与子同。博山烟月经三春。骨法迥然冰照霜。逸才超腾猉与獜。笔敌石军诗孟郊。词坛高步第一人。浮云富贵乐天放。药田闲日甘颐神。湖山风景领潇洒。怡怡林下羲皇民。玉韫珠藏自难掩。官非是名利身。朱门高户掉臂过。野性不今超风尘。落落奇怀付长啸。青衫十载空轮囷。六荒借留韩昌黎。上界应急王子真。孤魂一夕驾风昇。为欲挽之嗟无因。不但朋侪恸私情。朝端从此无良臣。乡关千里杳何许。寂莫草庐三迳陈。为作悲歌送子柩。独立天末增酸辛。
又
编辑梁山迥
每拟舆桑契。相传几首诗。为贫虽或仕。知命不随时。恸哭终何及。伤心殊未持。空馀玉峯月。犹照旧松枝。
又
编辑延曙察访李忠元
浮沈伤末俗。君独任清真。属语诗惊世。挥毫妙入神。命刊兰稧事。天促玉楼新。惆怅知音少。论文有几人。
又
编辑著作李一元
玉峯标格何潇洒。秘阁论文涤我襟。底事飘然遗世虑。最怜湖外未归心。
祭文官爵。亦如上减而书。
编辑延安李好闵
湖海相闻。天月盈盈。尘中邂逅。藏兰之馨。莲翁门下。岁暮交情。薄宦消沈。可怜芳名。仙游何遽。千里孤旌。形缘诗瘦。命被才憎。郊寒未尉。岛穷非僧。彷徨秦楚。蘗泉漫漫。食荠肠苦。强歌无懽。一哀苍茫。江汉何极。来陈蕉荔。庶歆衷曲。呜呼哀哉。
又
编辑监察安敏学
惟灵烟霞性癖。湖海诗情。秋水精神。野鹤癯形。外秀清温。内植忠贞。吐词兰芬。玉振金声。聘于南服。卓尔其名。庶几大鸣。阔步云程。诗穷为祟。白首相随。末路风埃。素心多违。酸寒何说。斗禄为欺。十年为郞。两鬓如丝。冻卧赁屋。咏夜何其。岂子素志。贫实为之。半世相知。肝胆炯炯。共没尘臼。归思云迥。相见无几。城市多营。一旬不见。遽隔幽明。卧病经旬。久稽奔哭。黄污一勺。讵尽心曲。呜呼哀哉。
又
编辑全罗观察使郑澈
岐山明汭水秀。惟子之气。诗歌清笔法妙。惟子之才。樽酒论文。肝胆古剑。廿载同襟。南到锦城。灵輤不发。神迟巨卿耶否。呜呼哀哉。
又
编辑淳昌郡守金千镒
清淑之气。英澈之材。群鸡一鹤。迥出尘埃。书法锺王。诗追甫白。片言只字。惟金惟玉。挺出清时。声誉夙彰。命官登朝。锡以宠光。婆娑都下。客枕凄凉。啸怀歌志。乡梦屡惊。樊笼虽絷。山野其情。膏火自煎。疾病是婴。如何一夕。兰摧玉折。崎岖旅榇。千里南国。顾余菲质。早自从游。锦水秋清。与共逍遥。追惟旧别。宛然春梦。车过此日。激我伤恸。临奠抚孤。悲号热中。仪形虽隔。神气则通。不亡者存。歆此微衷。
赠玉峯他诗文之可考者。亦付之。
编辑卢稣斋〈守慎〉
十月初三日。朋来自远方。神交久名闻。义合可年忘。语笑专倾倒。形骸任醉狂。此生聊尔耳。后会更何当。
又
编辑何事是先务。读书为最宜。要开脚下路。当拔眼中篱。在处无非物。其如有不知。吾衰不足畏。子迈莫须迟。
寄玉峯
编辑赵月溪〈希文〉
清水出壑泂无尘。姑射山中绝世人。肩耸吟诗湖海上。天南万物日清新。
呈诏使朱杏村小帖
编辑李五峯〈好闵〉
崔庆昌。黄海道海州人。字嘉运。孤竹。其号也。才高气豪。风采动人。少与白光勋。游青莲李后白之门。中戊辰科。官至锺城府使。白光勋。全罗道长兴人。字彰卿。玉峯。其号也。笔法锺王。清苦不第。其亡也。友人李好闵。以文哭之曰。郊寒未尉。岛穷非僧。乃实迹也。其子振南以名进士。世其家声。〈宣庙朝丙午。天使朱之蕃号杏村。求见海东名家。及得玉峯与孤竹诗稿。击节叹曰。当归梓江南。以夸贵邦文物之盛。当其时。玉峯有此所呈。〉
又呈朱先生帖
编辑同人
云云。所寄月沙,柳川两诗。谨以布之。但自见感状而已。前所奉孤竹,玉峯诗稿。敬奉印还之教。日夕勤睇。千万道体清佳。肃钱曷堪菀结。统希台亮。不宣。
拟古
编辑兰雪斋〈许氏〉
近者崔白辈。攻诗轨盛唐。寥寥大雅音。得此复铿锵。下僚困光禄。边郡悲积薪。年位共零落。始信诗穷人。
与白进士尚贤书
编辑安牛山〈邦俊〉
云云。闻户下痘气大炽。然彼此家间。无避嫌之人。则于行礼乎何妨。至于仪具。虽非痘患。为士子者不必务为观美。仆于先王考玉峯先生。歆仰山斗者。非取其才华。清修苦节。足以耸动污世。左右世守家风。岂可与俗辈夸示豪富。反贻讥于有识者乎。愿左右勿以鄙言。为寻常也。〈牛山。与进士家婚媾时书也。〉
年谱世远之故。事实未能十之一二。
编辑延安李喜朝修正
嘉靖十六年〈中宗大王三十二年〉丁酉十月二十二日亥时。公生于长兴岐山里。
戊戌。公二岁。
己亥。公三岁。
庚子。公四岁。
辛丑。公五岁。
壬寅。公六岁。
癸卯。公七岁。能属文。〈出慕志〉
甲辰。公八岁。
乙巳。〈仁宗大王元年〉公九岁。公伯氏评事公。亦以文章名。尝魁试策。持卷人来。公取读其文甚熟。指点其可否。持卷人起拜曰。文章兄。复有文章弟矣。正月。丁内忧。哀点如成人。
丙午。〈明宗大王元年〉公十岁。
丁未。公十一岁。设初终场之戏。长者呼春字。
使以古诗应终场。公即对曰。江花树树春。长者诘之以无有。公又即诵其全篇。而告之曰。夕阳江上篴。细雨渡江人。馀响杳无处。江花树树春。体格宛然唐诗。众皆然之。已而公直告以应诘猝作。满座惊叹。乡人至今传说。以为美谈。
戊申。公十二岁。
己酉。公十三岁。有赠僧静安归枫岳山之古诗。林石川亿龄。批曰。谪仙复生。是岁。参进士初试。〈试卷。至今庄子家。〉
庚戌。公十四岁。闻青莲李公。以布衣讲学于金陵之博山。就而学焉。李公每以绝世奇宝称之。一时有崔孤竹庆昌,尹斯文箕,林斯文荟,金南溪胤。幷有偲切熏陶之益。
辛亥。公十五岁。
壬子。公十六岁。
癸丑。公十七岁。从伯氏评事公入洛。梁松川。应鼎。以内翰在邸。又受学焉。〈亦在慕志〉
甲寅。公十八岁。公南还。〈亦在慕志〉
乙卯。公十九岁。
丙辰。公二十岁。娶内子河东郑氏。〈县监岗玉女。未详年月。故敢附于此。〉
丁巳。公二十一岁。
戊午。公二十二岁。二月。遭内子郑氏丧。时卢稣斋谪居珍岛。公又往学焉。稣斋赠公诗云。神交久名闻。义合可年忘。又云。吾衰不足畏。子迈莫须迟。〈两诗。皆在稣斋集中。〉
己未。公二十三岁。
庚申。公二十四岁。再娶河东郑氏。〈副尉应瑞女。此亦未详年月。〉是岁。卜居灵岩郡玉泉面元敬山玉峯之下。颇有涧谷之胜。置斋有二。一曰晩翠堂。二曰玉山书室。稣斋作晩翠堂五言排律以嘉之。有云谷无消息与一晦邵窝阴之句。〈全篇十六韵。亦在稣斋集中。〉公凿井有诗。末句曰。清明自如许。照我十年心。〈盖以家贫。赘居于灵岩地。〉
辛酉。公二十五岁。
壬戌。公二十六岁。子亨南生。
癸亥。公二十七岁。
甲子。公二十八岁。中进士。前此虽或赴举而屡发解。亦有不屑底意。至是遂废举业。是岁。子振南生。
乙丑。公二十九岁。
丙寅。公三十岁。抄定河西先生集。〈出公日记〉
丁卯。公三十一岁。公所居。去亲庭八十里。尝以不能朝夕定省为恨。虽借奴借骑。逐月必觐。替奴问安者。一朔以三巡为定式。年年如是。虽赁仆。无或一差焉。有离亲远寓为寒饥。狐兔情深计莫施之诗。〈亦出公日记中〉
戊辰。〈宣祖大王元年〉公三十二岁。时赵月溪希文倅长兴。公觐行。每由府前路。赵公必邀见而敬待之。其所赠诗。有清冰出壑泂无尘。姑射山中绝世人之句。且为公每驮送供亲之具。公亦作诗谢之。有恩知老老推之句。〈亦在日记中〉
己巳。公三十三岁。
庚午。公三十四岁。子兴南生。
辛未。公三十五岁。
壬申。公三十六岁。时天使韩世能,陈三谟出来。卢稣斋为馆伴。请于朝。以公为白衣制述官。公遂赴驲召。随傧至湾上。自天使以下凡中国人。莫不称赏。有林日煌书。略曰。侧闻足下抱不世才。延揽英豪。善交久敬。曾非白头如新者耶。其书面称玉峯白老先生。公代稣斋。作一律。呈天使。第二联云。城上飞鸦归欲尽。席边流水去无情。稣斋改归字为啼字。天使点啼字而还送曰。作此诗者。必不下啼字矣。稣斋更书归字以呈。天使喜曰。此果是矣。大加叹赏。
癸酉。公三十七岁。五月。丁外忧。致哀谨礼。自初丧至终制。不少懈。
甲戌。公三十八岁。
乙亥。公三十九岁。七月。服阕。
丙子。公四十岁。累以荐拜官。不起。
丁丑。公四十一岁。二月。拜宣陵参奉。始就。
四月。移完山影殿参奉。
戊寅。公四十二岁。春。上洛。路由南原。与林白湖悌,李荪谷达,梁松岩大朴。邂逅相逢。共登广寒楼。以诗酬唱。绝句短律。至于累牍。既下。梁撤去楼梯曰。吾四人登此后。谁敢更登云。四月。移拜清陵参奉。是时。郑汝立誉望甚盛。在京邸。见公子振南随行。爱其年幼英明。请留而教之。公托以道远。不肯从。及还家。乡人问其故。公曰。师弟子。不可不详审。〈此条。出安牛山己丑记事。〉
己卯。公四十三岁。五月。抵子亨南,振南书。略曰。闻汝等颇有侮人之态。且喜言人过云。人之为学。只欲去此等病痛。今汝若果如此。则虽学书万卷。文似杨,马。即日登第。其人何所用哉。此后汝等不能痛除此习。则誓不复与相见也。
庚辰。公四十四岁。四月。拜礼宾寺参奉兼铸字都监监造官。〈按朴思庵淳与公书曰。铸字都监监造官。不得已择善于笔法之人而差之。故昨者入启矣。欲以君换授京官无事处。未知君意如何。此虽日日仕进。劳则劳矣。然有时休息。又按。韩石峯濩。尝因公子振南所请。自书一帖册子。而题其末。略曰。岁庚辰。与公先君。从事铸字都监。〉公答子亨南书。略曰。闻汝勤于读书。为孝孰大于此。颇用慰喜不禁。论语读毕后。须从初卷。更日学一卷。以首尾贯彻无碍为期。而无作辍之顷。则七卷之书。未十五六日。可尽一遍。果能此后。则虽学他书之时。亦可日诵一遍。如此不废。只做数月之功。而可至百遍。为效不亦万万耶。平生诵此一书。亦足无愧于冠儒冠而行。况汝之聪明。苟笃志力学。则其于进益。将有不自知自止者矣。才学大成之后。则贵贱穷达。付之于命。吾何与焉。将与老父老母。躬耕于海曲。讽咏先王之风。以终其身足矣。父之望在此。幸宜悉之。又书。略曰。凡家户徭赋。切勿稽缓。且戒愚奴辈。里闾间不得相斗可可。时有许筠妹择婿。而公之子振南名誉早彰。筠诸兄。累抵公旅邸而请婚。公终不许。栗谷先生问其所以。公对曰。婚家岂可只耽其阀阅而已乎。栗谷大加叹赏。
辛巳。公四十五岁。二月初吉。送子振南娶海南尹氏。以酒壶醮别于汉江上。因有警勖曰。汝既归故乡。报我无恙旅宦。南涧梅竹。实余乎所栽。汝宜敬护也。亲迎之后。帅尔相以礼。夫礼始于谨夫妇。可无戒之哉。处乡之道。尤不可不慎也。〈在松湖日记中〉五月。答子振南书。略曰。闻汝相仪度出凡。多有福德之气。足以卜汝平生之事。此喜不但不寐而已。此后则只在汝勖帅之道如何耳。宜常戒燕昵之私。务尽如宾之敬。以相成一家之福。庆孰大焉。处乡应物之道。尤当随其人。各得欢心。此康节之所以居洛。人争迎致小车者耳。又书。略曰。入场时。初场或有劝入相救者。千万勿听。〈曾有初试〉汝兄不能书。以父之心。欲汝入之。相力何极。士君子一动。何可犯分。平生不得。不可为如此事。凡居家行已。常念勿欺之教。夫妇间尤宜常持敬畏念。切戒亵慢。又书。略曰。汝之读小学。苟能精解义味。则虽终身读此。可也。况读此。亦不必遗他书。任汝意为之。若不晓义理所在。徒取遍数。则口诵而心不在。亦何所益。所望。精究深趣。涵泳而自得之耳。时牛溪先生承召上京。未几还归。公屡有诗勉留。其一律第三联曰。入侍嗟犹晓。还山恨式遄。落句曰。士生难际遇。金玉莫遐焉。
壬午。公四十六岁。正月。答子亨南,振南书。略曰。闻汝兄弟勤于读书。此喜又如何。精熟四书小学。足以为平生之用。科第亦岂他事。汝言信不虚矣。又二月书。略曰。汝等此此绝不为监试之志。经书诵过各百许遍。史子亦可时时涉猎。间以古人诗歌。择其吟咏性情。开发神思者。日于食顷。长吟浩叹。以畅沈郁之胸。将一二幅纸。浓磨染笔。临古帖作楷正五六十字。待其食消心豁。又读所课卷。端坐终日。不接人事。读之至暮夕。食后又将所读。散步溪桥梅竹之间。寻思吟绎。使所读常在心目。沈浸浃洽。如此不废。日计不足。月计有馀。数年之后。小小场屋之文。不期富而自富矣。又上仲氏书。略曰。弟苦待八月完山之换。得少助婚资。以嫁女侄。则死无恨矣。每以妻病。不能一日安意居此。此亦命耶。春山薇蕨。亦令人归思如泉。奈何奈何。又上仲氏书。略曰。春夏间。婚事若定。则会宁租十石。临期输致。以助一备。幸甚。为两侄女未婚。日夜用虑。无一时或忘。而只为当人未定。故有此小小之谷。而不敢遽为之言矣。得人定期。则十石之外。加用亦何妨。切勿拘难。取用为佳。四月。移拜昭格署参奉。盖以王右军兰亭监刻事。芸阁启请换差闲官故也。五月十四日。以疾卒于京邸。勿论知与不知。莫不嗟悼痛惜焉。栗谷李先生。时为吏判。与公内子从弟郑察访运治丧。赙奠倾城焉。栗谷且与兵判柳淟,工判黄琳,知事李阳元,都承旨卢植,同副承旨李泼,舍人李山甫。发文于同朝。收合赙米。李峒隐义健亦以直长。与正郞金缵先,直长李从运。发文于公之情厚处而赙之。自司马两榜。亦发文于榜中而赙之。公之子振南自乡奔丧。郑松江时为本道方伯。在罗州。闻讣。即以急步。委致赙仪及慰状于本家护丧所。继以营吏。候奔行于荣山江。引入于城内。所谓公之仲氏〈时在行中〉曰。自此吾其无意于世矣。松江仍言奔丧。礼不可披发。当括发。赵重峯〈宪〉。时为都事。同在罗州。亦言昔年稣斋卢相。奔父丧时披发。退溪先生见之。亦亲括发。用四脚巾。今当用四脚巾。而括发而加四脚巾焉。靷还时。沿路守令。莫不致赙。至于本道。以罗州牧使柳梦鼎,淳昌郡守金千镒。定为左右道有司。使有司回文于左右五十馀官。皆使之赙丧。左道官所赙之物。输纳于淳昌。右道则输纳于罗州。因使有司官。合数转致于本家。米租太各累十石。他物称是焉。御使李纯仁下来。亦以参礼察访柳湛,长城县监柳永健。出定有司。更为通文本道。收合米太等诸物而赙焉。灵岩郡守崔公庆会别以米太年租麦各累石及杂物等。直送于本家。起其本面香徒四百人。耘丧家田草。又令立殡厅。九月。葬于灵岩南面海林山子坐午向之原。治葬诸节。松江频频送吏相议。因忽承召还朝。有书于丧家。略曰。不意递归。未能经理襄事。此为平生之恨。恸悼恸悼云。〈京中赙丧通本。本道诸项通本。皆家庄焉。〉
戊申春。刊诗集。〈尹公安性为本道方伯。刊行焉。〉
崇祯甲申后八十年癸卯四月日。南中多士以公及崔孤竹。于李青莲有函丈之义。配享于青莲康津书院。〈盖公之建祠之议。其来久矣。按一处文字。长兴地金月峯书院之议也。安牛山谓其发文者宜与白玉峯幷享之意。通谕多士云。而今无幷亨事。未可知也。厥后道内多士屡倡别建之议。而以子孙无官。力未得相役之故。每未果焉。至于是年。康津多士以为与其无财力未得别建。毋宁合享于青莲书院。呈书于本道方伯。略得物力以合享。而既入于青莲书院。则以为与青莲有师弟子之谊。同孤竹而侑焉。○又按牛山语发文者曰。白玉峯清风。有关世教。〉
墓碣铭幷序
编辑乌川郑澔撰
愚少也。习闻艺苑馀论。咸推玉峯白公。诗盛唐。而笔永和。居常艶慕。以为是词翰家第一流。及读松江先祖所为挽公诗。有遗孤受托之句。又窃叹先契之重如是也。岁癸卯。余得罪于时。栫棘南洋。公之后孙受璥受瓘等。来理旧谊。因以得公本末颇详。其律身之清高。训子之纯深。皆可为后去。是将以德掩艺。顾反以艺掩德耶。始悔前日浅之为知公也。受璥间尝来致其宗兄受珩之书。仍授以家状一通曰。愿有以铭之。余以罪累辞不敢。受璥责以契谊。请之不已。顾念先祖遗孤受托之语。诚有不忍孤贤孙之望于百年朱之后者。冒昧泚笔。谨撮其槩而叙之曰。公讳光勋。字彰卿。玉峯。其号也。生而颖脱。艺业夙成。八岁。能属文。伯氏评事公光弘。亦以文章名。尝对策占魁。公读其试卷。无所碍滞。评论得失。一一中窾。傍观者啧啧叹曰。文章兄。又有文章弟云。一日。长者拈春字。使以古诗应之。公即对曰。江花树树春。长者诘其出处。公曰。此在唐诗。顾未察耳。仍诵全篇曰。夕阳江上笛。细雨渡江人。馀响杳无处。落句云云。长者信之。既又自言其率口应猝。一座惊异。其后具眼者见之。咸谓置之唐音中。诚不易辨也。年十三。以诗赠僧归枫岳。林石川亿龄批曰。谪仙复生。是岁发解乡试。自是诗名大振。游青莲李公后白之门。与崔孤竹庆昌。迭倡骚坛。又从伯氏于京。质业于梁松川应鼎。南归往拜卢稣斋于沃州谪中。卢公有神交久名闻。义合可年忘之句。甲子。始捷进士试。公素无荣进意。自此遂废举子业。惟以山水自娱。凡无聊不平。必于诗发之。壬申。韩,陈二诏使之来。稣斋膺命馆伴。请于朝。以公为白衣制述官。遂赴驲召。延誉诸公间。名卿大夫。皆折官位辈行。愿为交。造门求识面。无虚日。随傧至湾上。华人见公诗笔。莫不耸叹。至有称以白老先生者。明年。丁外忧。服阕。屡以荐拜官。不起。丁丑。始拜宣陵参奉。移拜全州影殿参奉。又移靖陵礼宾寺,昭格署等参奉。公虽僶俛仕宦。所思不存。尝遗诸子书曰。行将摆弃而归。与汝辈讽咏先王之风。耕钓以终其生足矣。雅意未遂。竟以壬午五月十四日病卒于京邸。寿仅四十六。远近闻者无不痛惜。公卿以下。皆有以赙恤。时松湖公自乡奔赴。松江先祖适会观察本道。要诸路吊之曰。从此吾其无意于斯世矣。及丧还。营理后事甚悉。其年九月。葬于灵岩郡南海林山向午之原。公早有大名。所与游如杨蓬莱士彦,崔孤竹,荪谷李达,宋龟峯翼弼,李山海,崔岦,李纯仁,尹卓然,河应临。皆一时英华。或称以四杰。或谓之八文章。然若论其刻意复古。直造唐人阃奥。则未有不归之公也。万历丙午。朱天使之蕃。求得公及孤竹稿。击节叹赏曰。当归梓江南。以夸贵邦文物之盛。于是乎公之诗。名满于天下矣。至于本朝诸钜公所为诗稿序跋。引重甚至。无复馀蕴。然兹乃技耳。若夫孝友之笃。操履之确。好善恶恶之懿。则未有能表章之者。盖公早失所恃。事严君。诚礼克备。尝出赘于灵岩玉峯山下。距亲庭几百馀里。深恨不得以时定省。每月必觐。替人氶候。亦以一旬为式。虽至赁仆。莫或愆期。省亲之行。路由邑中。州伯感其诚。频致供养之需。居忧尽礼。终始不懈。家贫屡空。常若自足。不以一毫干于人。清修苦节。耸动污世。栗谷先生所称雅度澄壶月者。讵非目击心许之言哉。训诲诸子。必依于道义。戒居室则造端乎夫妇之微。论读书则务本于小学之书。至如科场得失。固父母之所愿于子者。苟于义毫分未安。虽兄弟。亦不许相致力曰。一生行已。常念勿欺之教。才学既成。富贵穷达。付之于命。吾何与焉。其他嘉言格训。载於乎手牍者。殆不可胜书。此岂非自身而行于家之一端耶。公尝入京。松湖公随侍时。郑贼汝立方盗名字。举世趋风。汝立见松湖。爱其英秀。固请留学。公终不许。人或疑之。公曰。师弟子。何可不审。盖已知其凶悖也。许筠尝为其妹择对。慕松湖公之才名。屡抵公请与为婚。公故以他辞拒之。栗谷先生问其意。答曰。结亲岂徒取门阑之𬊤赫耶。栗谷益加敬叹。筠后果诛死。此其先见。何遽出古人下哉。当时与公好。而公之所与好者。前辈则青莲,稣斋,石川,松川,朴思庵,宋颐庵。侪流则栗谷,成牛溪,松江,李峒隐义健诸贤也。古语云。不见其山。愿见其木。此可以见公也。公于平日。虽未尝高自标置。而历选平生。盖有得于学问之力者为多。于以列之儒贤之林。宜亦无愧。顾世之论公者。但慕其词华。与一时骚人墨客。并称而止。此何异于杜少陵蕴稷,契之具。而直同调共视于李谪仙者乎。然公议之在世。久而乃定。近年章甫齐声。配公于青莲院祠。士论始允。昔昌黎氏铭孟贞曜。欧阳子志梅圣兪。一以诗为案。他不暇及。非谓此外无可书者。良以论述其人。未有重于诗也云尔。今余于公。特详行谊之大致者。欲使后之览者。知公之所以惊风泣鬼者乃馀事耳。公之先。出于水原。高丽待中上将军景臣。其远祖也。至吏曹判书讳庄。谪海美。子孙困家焉。故亦称海美人。高祖司瓮直长。赠户曹参判讳绘。始居长兴岐山里。曾祖讳孟春。祖讳文麒。皆进士。考讳世仁。副司果。有学行。乡邑长之。妣光山金氏。佥正广通之女。有子三人。公其季也。初娶河东郑氏县监岗玉女。有一女。后娶亦河东郑氏副尉应瑞女。生三男二女。男长亨南。早殁无嗣。次振南。即松湖公。进士。诗笔克肖。趾美词林。连世以白衣。赞傧华国。国朝无两焉。次兴南。登武科。尝为县监。当昏朝。弃官不仕。女长适金怡。次适柳光霆。次适李海。振南二子。尚宾。生员。尚贤。进士。一女适别李复吉。庶子尚贲。兴南一子。尚友。宣传官。女适郑馨远。庶子尚廉。金,柳。皆无后。李海。一男三女。男彬。亦白衣赞傧。后擢文科持。女长适崔硕征。次适县监朴震瑞。次适李应㕀。内外曾玄。多不能尽录。今来乞铭者。即公五代孙云。铭曰诗道之昌。莫尚仙李。曁终而靡。氶以五季。江西一派。为宋膏肓。寥寥千载。响沈声亡。公生海外。力雄反正。字炼句琢。绳尺韦孟。遗篇入购。名彻中原。我论其世。诗不如人。襟怀飘洒。冰雪皭然。师友切磨。有蔚群贤。云视富贵。蝉蜕尘中。非诗使穷。公不求通。百代清风。可激颓俗。凡世慕公。耽华遗实。用阐潜光。昭揭铭词。尚有来者。考信于斯。
书家庭手牍后此则于玉峯,松湖两代家间松合付之帖也。文岩为之跋者也。亦附于此。
编辑右。玉峯白公父子两世家藏简牍帖也。公以文章笔法。名高一代。而至其世德之懿。家范之笃。人或未能尽知者。岂以文掩其实而然欤。今观其父子间戒敕之辞。无非古君子修行饬躬之典则也。呜呼。岂但文章笔法之妙而已哉。昔东坡题欧阳公与侄书曰。凡人勉强于外。何所不至。惟考之其私。乃见真伪。余于白公书亦云。
岁癸卯清和。病累郑澔。〈文岩。其号也。〉
我先祖词翰。没世后今几年纪。而人犹艶慕之不已。至于德谊。今世鲜能知之。何者。已至泽斩之时。而亦无当时君子立言表章。有异乎诗卷笔迹之登木。而长留天地间故也。所幸。家问手札。尚在旧箧中。曩者伯氏作帖以示人。则人皆以为此书。若出于世。则玉峯隐德。几乎泯而复著矣。伯氏将欲刊行。而适有元诗集刊行中。漏诗若干。故幷为一册。且附之以挽䛶及年谱,碣铭。名之曰别集。事未成而遽没。可胜叹哉。玆余更就别集中。妄加校正。且得与他人书及他人诗文之可考者数章。添入而付诸剞劂氏。噫。此别集若出。则人之见之。必有想像而兴叹者矣。我先祖德谊。自此庶可著其万一。切愿世之识者。勿为寻常看过焉。
崇祯后再壬戌三月上澣。五世孙受璥。敬书。